一、大蒜素注射液治疗小鼠巨细胞病毒性肝炎的实验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郭小娟[1](2020)在《淋巴细胞亚群与慢性肾小球肾炎中医证型相关研究及中药干预的数据挖掘》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研究慢性肾小球肾炎服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后的中医证型与淋巴细胞亚群相关性,及王钢教授在此类患者中目前的辨证论治学术思想及用药经验,从而更好为中医临床精准辨证和指导用药提供依据及经验。方法1.整理经导师王钢教授诊治的南京博大肾科医院肾病科病房2011-2019年住院的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441例,根据使用不同的免疫抑制剂及不同证型分组,观察不同免疫抑制剂组及不同证型组与淋巴细胞亚群之间的相关性,对其中各组数据进行统计,检测数据采用SAS 9.4统计分析软件编程计算,各组间数值采用均数±标准差,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交叉分类描述治疗前后正常、异常的变化情况,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计算P值进行组间比较。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系统整理王钢教授在南京博大肾科医院诊治的2011年1月~2019年6月期间病患医案,通过现代数据挖掘技术,将入选病人的姓名、年龄、性别、症状、舌苔、脉象、病机、治法、处方、用药等信息分别录入 Xminer Operation Tool V1.4、SPSS 20.0 和 SPSS Modeler 18.0数据挖掘系统,建立医案数据库,运用频数分布、关联规则、聚类分析等数据运算模型进行挖掘,对王钢教授辨证用药规律进行统计、分析、归纳、研究。结果1.在相关分析研究的441份病例中,在慢性肾小球肾炎使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治疗1月后,淋巴细胞亚群的各个指标数值中CD4/CD8的数值是有变化的,并且是有统计学意义,说明在免疫抑制剂使用后对人体体液免疫尤其淋巴细胞亚群中的CD4/CD8是有影响的。同时在不同证型间,以气阴两虚证型中的T辅助细胞、CD4/CD8数值最低,T抑制细胞数值最高较为突出,服用不同组合的免疫抑制剂对慢性肾小球肾炎证型中以气阴两虚证型影响最为明显。不同免疫抑制剂组合中,以激素加他克莫司及雷公藤组对淋巴细胞亚群影响最为明显且有统计学意义。2.数据挖掘研究共选取2011年1月~2019年6月王钢教授于南京博大肾科医院诊治的患者221人,共纳入医案381诊次。王钢教授在治疗肾炎合并免疫力低下的医案中,女性患者146诊次,占比38.32%,男性患者234诊次,占比61.42%,以男性居多。3~80岁患者均可发病,最小年龄3岁,最大年龄81岁,尤以30-39岁之间的青中年发病最多,占比达66.36%;临床症状以泡沫尿、浮肿、腰脊酸痛、纳呆、倦怠乏力、口干咽燥、咽痛、咳嗽、手足心热为主,舌淡红,苔薄白或舌红苔少,脉细沉等。临证以气阴两虚、湿热内蕴最为多见,王钢教授擅长益气养阴、清热利湿大法为主,佐以利水消肿、活血化瘀、化湿泄浊、滋补肝肾、温补脾肾等,喜用车前子、茯苓皮、制僵蚕、白花蛇舌草、全蝎、山茱萸、金樱子、黄蜀葵花、泽兰、黄芩。通过聚类分析,得出三组核心方:即防己黄芪、六味地黄汤及猪苓汤、犀角地黄汤、泻肺汤及桔梗二陈汤。结论1.通过国内外文献,中医、西医国内及国际的最新研究进展,结合本次研究慢性肾小球肾炎合并免疫力低下患者与淋巴细胞亚群相关分析的结果,淋巴细胞亚群指标在服用激素、免疫抑制剂的患者中,使用前后有差异,结果证实了运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会导致淋巴细胞亚群的紊乱。并且提出可以把淋巴细胞亚群作为预防感染的常规定期监测指标。在同时运用激素加他克莫司及雷公藤治疗时候更需要谨慎。2.通过此次数据挖掘中(频次表3-5、表3-6及表3-7、表3-8中)的分析,得出导师在对于慢性肾小球肾炎使用激素、免疫抑制剂的患者中,其辨证的主证是以泡沫尿、浮肿、腰脊酸痛、纳呆、倦怠乏力、口干咽燥、咽痛、咳嗽、手足心热、舌淡红,苔薄白或舌红少苔,脉细沉等主要临床症状。临证以气阴两虚为主要病机,并且根据数据挖掘病机内关联规则表3-12中得出兼证中与湿热内蕴,血瘀内结相关最为密切。3.依据本次气阴两虚证与淋巴细胞亚群相关分析数据结果,(见表2-6及表2-7)证实气阴两虚证型中的淋巴细胞亚群指标变化最为突出,以T辅助细胞、CD4/CD8数值最低,T抑制细胞数值最高为表现。增加了导师对气阴两虚证的本质研究范围,进一步提供了气阴两虚证的又一客观指标,即:服用激素、免疫抑制剂后的气阴两虚证与体内淋巴细胞亚群指标紊乱相关。4.此次数据挖掘结果表明:王钢教授益气养阴、清利湿热为主要治疗大法,同时对于各种兼证变证,导师也有其特色治法及用药规则(表3-18),气阴两虚合并水肿的用第一列基本方;对于合并尿蛋白增多的选用挖掘结果中的第四列基本方、第七列基本方及第八列基本方;合并肾功能异常的多用第五列基本方;合并上下焦感染的多用挖掘出的第二列基本方和第三列基本方;合并中焦脾胃的选用第六列基本方;这些为临床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中使用激素、免疫抑制剂所带来的不良反应,提供了各种辨证用药依据及用药规律。5.本研究不仅通过大样本的数据,挖掘了老师在慢性肾小球肾炎合并免疫力低下患者中的理法方药,同时通过了典型的个体治验医案进一步论证了益气养阴清利湿热的治疗大法,并且随证,兼证加减等在治疗该病中的特色用药规律、经验以及临床疗效。6.本研究归纳总结出王钢教授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经验多从脾论治、从肝论治、从肺从咽论治、从疏滞泄浊法论治。
韩姗姗[2](2019)在《基于GRADE系统方法的中成药治疗新生儿黄疸临床应用指南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运用GRADE研究方法,遵循“循证为主、共识为辅、经验为鉴”原则,参考当前最佳证据,制定中国《中成药治疗新生儿黄疸临床应用指南》,以规范并推广中成药在新生儿黄疸中的应用,提高临床治疗新生儿黄疸的疗效,减少母婴分离,增加人文关怀。方法:1.召开启动会对指南制订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进行前期探讨,并通过问卷进行结局指标的重要性排序。2.运用网络和手工检索相结合的方式对中英文数据库进行中成药的检索,检索时间均由建库至2019.1.1,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对文献进行筛查,获得最终目标文献,并形成文献证据登记表和文献特征提取表。3.对于不同的研究类型应用不同的条目/量表进行偏倚评估:对于系统评价/meta分析类文献予AMSTAR-2量表评估;对于RCT予ROB风险偏倚评估,对非随机同期对照试验/观察性研究予MINORS量表评估。4.运用Revman5.3软件对一致性程度较高的文献进行定量合并分析,获得相应森林图。5.专家共识:1)德尔菲法:遴选不少于30个全国各地正高职称以上的儿科/新生儿科中西医专家,以邮件方式对其展开三轮问卷,统计其专家意见集中程度和专家意见协调程度指标,同时针对中成药的推荐意见进行投票表决;2)共识会议:对通过问卷仍无法达成共识的问题再进行分析、讨论,最终达成一致。6.运用GRADE系统对经循证研究和专家共识达成一致的中成药进行质量评价形成证据总结表,并综合德尔菲票数、患者利益对中成药作出最终推荐。结果:1.循证研究:最终10种中成药67项研究纳入证据,包括41项茵栀黄制剂研究(口服液23、颗粒18)、9项清肝利胆口服液、4项四磨汤口服液、6项黄疸茵陈颗粒、2项清开灵冲剂、2项茵陈五苓糖浆、1项消炎利胆片、1项黄栀花口服液、1项肝舒乐颗粒。2.专家共识:明确中成药治疗新生儿黄疸的适用人群对象、时机和范围、优势证型、用法用量、副作用相关等描述。3.质量评价:最终茵栀黄制剂、清肝利胆口服液、黄疸茵陈颗粒、茵陈五苓糖浆、四磨汤口服液5种中成药纳入GRADE研究,质量评价结果显示茵栀黄制剂/清肝利胆口服液的总体质量证据等级为C级,其余均为D级。4.形成推荐意见:推荐单独服用茵栀黄口服液可降低光疗发生率(1B);推荐服用茵栀黄口服液联合光疗治疗新生儿黄疸,可降低治疗末血清胆红素水平(1C),降低黄疸消退失败率(2C),缩短黄疸消退时间(2C);考虑茵栀黄口服液联合益生治疗新生儿黄疸,可降低治疗末血清胆红素水平、黄疸消退失败率、缩短黄疸消退时间(2C);中医属阳黄热重于湿(专家共识)。考虑服用茵栀黄颗粒联合光疗治疗新生儿黄疸,可降低治疗末血清胆红素水平、无效率,缩短黄疸消退时间(2C);中医属阳黄热重于湿(专家共识)。考虑服用清肝利胆口服液联合益生菌治疗新生儿黄疸,可降低治疗末血清胆红素水平、提高日均胆红素下降率,缩短黄疸消退时间(2C);中医属阳黄湿重于热。推荐服用茵陈五苓糖浆治疗新生儿黄疸(IV类证据,D级推荐),中医属阳黄,小便不利(专家共识)。暂不建议黄疸茵陈颗粒(2D)、四磨汤口服液治疗新生儿黄疸(2D)。结论:依据GRADE系统和共识结果,最终对茵栀黄口服液予以强推荐,对茵栀黄颗粒、清肝利胆口服液给予弱推荐,对茵陈五苓糖浆给予D级推荐,暂不推荐黄疸茵陈颗粒和四磨汤治疗新生儿黄疸。
杨婉莉[3](2018)在《苦参碱、甘草酸复方对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作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在全球广泛流行,严重影响养猪业的发展,目前对于该病的防护主要依靠疫苗免疫,但由于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易发生突变,并且存在抗体依赖性增强作用(ADE),临床应用效果并不理想。在我国使用中药抗病毒具有悠久的历史,从中药中筛选出了具有抗病毒作用的甘草酸、苦参碱,将其组成复方,进行体外、体内试验,探讨其抗PRRSV的效果。本试验主要分为以下三个部分。试验一:苦参碱与甘草酸复方体外对PRRSV作用研究。按质量比将甘草酸与苦参碱配成:1:1、1:2、1:3、1:4、2:1、3:1、4:1共7种不同的复方,进行体外抗病毒试验。结果表明:各复方均能够抑制PRRSV导致的细胞病变,对PRRSV均有治疗与直接杀灭作用,且效果优于单体,但无预防作用。以苦参碱:甘草酸按质量1:4配比时在0.25mg/m L时效果最佳,在直接杀灭与治疗作用试验中,其抑制率分别是83.25%和76.95%,治疗指数为12.696。确定苦参碱:甘草酸1:4为最优复方,继续探讨药物抗PRRSV作用。发现药物介入病毒感染细胞的时间越早,效果越好,当细胞感染病毒超过24h后再用药,药物对病毒的复制没有抑制作用(P>0.05)。最优复方能使病毒的TCID50下降,在安全浓度范围内与药物浓度成正相关。试验二:苦参碱与甘草酸复方在猪体内对PRRSV作用研究。试验分为对照组与对照同居感染组、用药组与用药同居感染组。结果显示,使用PRRSV攻毒后各组猪只都出现发病症状,发病率均为100%,各组间的死亡率无显着性差异(P>0.05)。在体温、抗体试验中,对照组与用药组无明显差异(P>0.05),两同居组之间也无显着性差异(P>0.05)。从临床症状看用药组在用药后表现为急性死亡,攻毒第8d死亡率已达75%,此时对照组均未出现死亡。结果表明该复方药加快了感染PRRSV的试验猪的死亡速度,在体内没有表现出有效的抗PRRSV作用。试验三:苦参碱与甘草酸复方在猪体内对PRRSV活疫苗免疫作用的研究。试验设免疫用药组与免疫对照组、非免疫用药组与非免疫对照组4组。结果显示,使用PRRSV攻毒,免疫PRRSV活疫苗102.0TCID50的免疫对照组和免疫用药组的发病率分别为0%和20%,均未出现死亡现象,无显着性差异(P>0.05)。而未免疫直接攻毒的非免疫对照组和非免疫用药组,发病率均为100%,死亡率达到60%和80%,无显着性差异(P>0.05)。未免疫PRRSV活苗的猪发病率和死亡率显着高于免疫组(P<0.05)。试验期间各用药组与其对照组在体重、体温、PRRSV N蛋白抗体方面均差异不显着(P>0.05)。免疫期间非免疫各组的细胞因子水平之间无显着性差异,免疫用药组IL-6、IL-8、IFN-α、TNF-α炎性因子水平在免疫14d时显着高于免疫对照组(P<0.05),攻毒后非免疫用药组细胞因子水平在多个时间点显着高于非免疫对照组(P<0.05);非免疫组细胞因子水平在攻毒后多个时间点高于免疫组。结果表明,苦参碱和甘草酸复方在猪群感染PRRSV强毒株后会增强其炎性反应,促使机体产生过量的炎性因子,造成机体损伤,治疗效果不理想,其与PRRSV减毒活疫苗在猪体内没有表现出协同增强作用。
王学文[4](2017)在《复方中药制剂对甲型流感病毒感染的抑制作用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甲型流感病毒是一种引起人和动物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的病毒。中药具有抑制病毒的复制、阻止病毒引起细胞病变、调节机体免疫功能、改善肺循环和镇痛抗炎等综合功效,且病毒难以对其产生抗药性,因此筛选安全有效的中药一直是防治甲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研究热点。本研究通过对复方中药制剂的体内、外抑制作用试验,确定其对甲型流感病毒的抑制作用。进一步针对其作用机制进行了研究,为复方中药制剂抗流感病毒的临床应用提供试验依据,对流感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体外抑制作用试验结果显示:复方中药制剂在MDCK细胞上的半数毒性浓度(TC50)为1596μg/mL。复方中药制剂对H1N1亚型流感病毒感染的作用效果显示,抑制病毒吸附后的复制增殖作用,对病毒吸附的预防作用和直接杀灭病毒作用三种药物与病毒的作用方式的平均半数有效浓度(EC50)分别为208.9、207.4和237.1μg/mL,治疗指数(TI)分别为7.6、7.7和6.7;复方中药制剂对H7N7亚型流感病毒感染的作用效果显示,抑制病毒吸附后的复制增殖作用,对病毒吸附的预防作用和直接杀伤病毒作用三种药物与病毒的作用方式的平均半数有效浓度分别为212.4、338.7和360.9μg/mL,TI值分别为7.5、4.7和4.4。体内抑制作用试验结果显示了复方中药制剂对流感病毒感染小鼠死亡的保护作用:病毒对照组小鼠平均存活时间为8.7d,复方中药制剂中剂量组小鼠平均存活时间为11.7d,与病毒对照组相比差异极显着(P<0.01);病毒对照组死亡率为80.0%,复方中药制剂中剂量组死亡率为33.3%,经X2检验,二者差异极显着(P<0.01)。复方中药制剂对感染小鼠肺脏炎症抑制作用:与病毒对照组相比,复方中药制剂中剂量组平均肺指数极显着降低(P<0.01),复方中药制剂高、低剂量组平均肺指数显着降低(P<0.05);与病毒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平均血凝滴度均极显着下降(P<0.01);病毒对照组病变较重,如肺脏毛细血管充血,大部分肺组织肺泡结构破坏,部分肺组织实变区融合,肺泡隔增厚,肺泡腔和间质内炎性细胞浸润。经药物治疗后,各药物组与病毒对照组相比,小鼠健康有了明显改善。作用机制的研究结果显示:(1)复方中药制剂对感染小鼠免疫器官指数和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与病毒对照组相比,复方中药制剂中剂量组胸腺指数和脾脏指数显着升高(P<0.05);与病毒对照组相比,复方中药制剂中剂量组T、B淋巴细胞A值显着增高(P<0.05)。(2)复方中药制剂对感染小鼠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与病毒对照组相比,复方中药制剂中剂量组IL-6显着下降(P<0.05),IL-10显着升高(p<0.05);复方中药制剂中、低剂量组TNF-α极显着下降(p<0.01),IFN-γ极显着升高(p<0.01);复方中药制剂高剂量组IFN-γ显着升高(P<0.05)。(3)复方中药制剂对感染小鼠抗氧化能力的影响:与病毒对照组相比,复方中药制剂中、低剂量组SOD极显着升高(p<0.01),复方中药制剂高剂量SOD显着升高(P<0.05),各药物组MDA均极显着降低(p<0.01)。综上所述,体内、外试验提示该复方中药制剂对甲型流感病毒感染有显着的抑制作用。复方中药制剂在调节感染小鼠的免疫功能和细胞因子分泌,减轻流感病毒造成的过氧化应激损伤等方面具有间接抗病毒的功能。
李维薇,杨燕,贺丽丽,汪受传[5](2015)在《婴儿巨细胞病毒肝炎的中医药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说明回顾近十年婴儿巨细胞病毒肝炎中医药临床及实验研究文献,从辨证论治、中西医结合治疗、中成药治疗、外治法及实验研究等方面,探讨目前中医药研究进展的优势与局限性。
刘瑾,方峰,彭新平[6](2011)在《大蒜新素对鼠巨细胞病毒感染小鼠脾细胞IL-12基因转录、表达和功能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阐明大蒜新素对鼠巨细胞病毒(MCMV)感染小鼠脾细胞TH1类细胞调控因子IL-12基因转录、表达和功能的影响和其在抗MCMV机制中的作用。方法:60只BALB/c小鼠随机分成大蒜新素治疗组(20只)、安慰剂组(20只)和正常对照组(20只)。治疗组在造模后24 h开始腹腔注射大蒜新素一般剂量(25 mg·kg-1),每天1次,共14 d;安慰剂组和正常对照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各组分别于治疗后第3,5,7,10,14天各处死4只小鼠,RT-PCR法检测各组小鼠脾细胞IL-12 p35,IL-12 p40 mRNA表达强度;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脾细胞培养上清中TH1细胞调控因子IL-12 p70蛋白和TH1类细胞因子IFN-γ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安慰剂组在感染后第3天IL-12 p70蛋白和IL-12 p35 mRNA表达显着增高,但第5天后急剧下降,显着低于正常小鼠;IFN-γ在感染后第3天达峰值,随后逐渐下降,在感染后第1014天降至正常水平;而p40 mRNA则从感染第3天开始持续高水平表达。治疗组在治疗后第3天IL-12 p70蛋白,IL-12 p35,IL-12 p40 mRNA水平均显着增高达峰值(P<0.05),但随后快速下降,在第514天稳定在正常细胞水平;IFN-γ亦在治疗后第3天表达至峰值,第5天稍有下降,但随后表达逐渐上调,在治疗后第714天显着高于安慰剂组和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大蒜新素能完全纠正MCMV感染后第514天诱导的IL-12 p70蛋白和IL-12 p35 mRNA表达下调以及IL-12 p40 mRNA表达上调;同时还能持续上调IFN-γ表达,提示其还可能通过其他途径促进IFN-γ分泌。大蒜新素的上述作用有助于纠正MCMV诱导的TH1/TH2细胞网络失衡,增强特异性细胞免疫功能和抗病毒因子的分泌而有利于机体清除MCMV病毒,可能是其抗MCMV效应的另一作用机制。
李亚男,舒赛男,王慧,刘兴楼,董永绥,方峰[7](2010)在《大蒜新素体内外抑制小鼠巨细胞病毒感染诱导的调节性T细胞扩增实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在体内外水平研究大蒜新素对小鼠巨细胞病毒(murine cytomegalovirus,MCMV)感染导致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s,Treg)异常扩增的抑制作用。方法 72只MCMV感染小鼠随机分为安慰剂组和大蒜新素治疗组;并设72只同期模拟感染小鼠为对照,随机分为模拟感染对照组和大蒜新素对照组。分别于大蒜新素处理后1、7、14、28、60、120 d处死小鼠,获得脾细胞待测。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脾细胞中Foxp3的蛋白表达强度;流式细胞术分析CD4+CD25+Foxp3+Treg细胞在脾细胞中所占比率的变化。采用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对大蒜新素的最大耐受浓度处理MCMV感染的胚胎成纤维细胞3 d后,采用Real-time PCR法和Westernblotting法分别检测T细胞中Foxp3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整体研究发现,大蒜新素对正常小鼠脾细胞中Foxp3蛋白表达和Treg细胞比率均无显着影响;但是在MCMV感染小鼠,大蒜新素可在感染慢性期显着减少Foxp3蛋白表达强度、降低调节性T细胞比率。体外细胞模型发现,最大耐受浓度的大蒜新素加入共培养体系后可部分拮抗MCMV诱导的Foxp3基因和蛋白表达上调。结论大蒜新素在体内外均可显着纠正MCMV感染导致的Treg异常扩增。大蒜新素通过影响Treg增殖进而增强抗病毒免疫而有利于机体清除CMV病毒,可能是大蒜新素诱导抗CMV免疫的另一重要机制。
刘兴楼[8](2008)在《大蒜新素对MCMV感染小鼠体内病毒载量影响的实验研究》文中认为【目的】①在整体水平上研究大蒜新素对CMV感染的治疗作用。②探明MCMV感染小鼠体内病毒载量的动态变化。③评估大蒜新素治疗对MCMV感染小鼠体内病毒载量的影响。【方法】①MCMV感染动物模型的建立:MCMV(Smith株)经增殖传毒后,选用4.5周龄幼年小鼠,在不使用免疫抑制剂条件下,建立非免疫抑制性MCMV全身播散型感染小鼠模型。②大蒜新素治疗剂量:根据大蒜新素成人中效剂量(120mg/d)换算出小鼠用药的一般剂量(25mg/kg·d)。③实验分组及检测时间点:60只MCMV感染小鼠随机分为安慰剂治疗组(感染组)和大蒜新素治疗组;病毒接种后24h开始药物治疗,治疗后24h记为1d。于1d、3d、7d、14d、28d、45d、60d、75d、90d和120d分别收集唾液腺、肝脏、脾脏和肾脏。④Real time PCR法定量检测安慰剂治疗组和大蒜新素治疗组肝脏、脾脏、肾脏和唾液腺内MCMV DNA相对含量。【结果】①MCMV感染组肝脏中MCMV DNA的动态变化:在安慰剂治疗后1d,肝脏内可检出MCMV DNA,14d时达高峰,随后开始下降, 28d时降至较低水平,随后开始缓慢降低,直至120d。②MCMV感染组脾脏中MCMV DNA的动态变化:在安慰剂治疗后第3d,脾脏内开始检测出MCMV DNA,14d达到高峰,随后开始下降,28d降至较低水平,以后持续下降,直至120d。③MCMV感染组肾脏中MCMV DNA的动态变化:在安慰剂治疗后3d肾脏内开始检测出MCMV DNA,感染后14d达到高峰,随后开始缓慢下降,直至120d。④MCMV感染组唾液腺中MCMV DNA的动态变化:在安慰剂治疗后1d开始即可在唾液腺中检测出MCMV DNA,28d时病毒载量达峰值,随后开始下降,感染后45d降至一相对较高水平,以后维持在该水平左右,直至120d。⑤大蒜新素治疗组肝脏中MCMV DNA的动态变化:大蒜新素治疗组小鼠肝在治疗后1d开始检测出MCMV DNA,随后逐渐升高,7d时达到高峰,其后又开始下降,在14d时MCMV DNA水平明显低于MCMV感染组,28d以后与感染组无差异。⑥大蒜新素治疗组脾脏中MCMV DNA的动态变化:大蒜新素治疗组小鼠脾在治疗后7d开始检测出MCMV DNA,在7d,14d和28d时MCMV DNA水平明显低于MCMV感染组,随后开始逐渐降低,但与感染组比较无差异。⑦大蒜新素治疗组肾脏中MCMV DNA的动态变化:大蒜新素治疗组小鼠肾在治疗后3d开始检测出MCMV DNA,随后逐渐升高,14d时达到高峰,但明显低于感染组,随后缓慢降低,与感染组比较无差异。⑧大蒜新素治疗组唾液腺中MCMV DNA的动态变化:大蒜新素治疗组小鼠唾液腺在治疗后1d开始检测出MCMV DNA,以后逐步上升,28d时达到高峰,随后开始下降,45d时仍处于一相对较高水平,以后维持在这一水平左右,直至120d。在7d,14d和28d MCMV DNA水平明显低于MCMV感染组。【结论】①MCMV模型鼠主要易感脏器内病毒DNA载量在急性期呈快速增加后又快速降低的变化模式,在慢性期呈低水平并缓慢下降,表明机体可通过建立特异性抗病毒免疫有效抑制病毒增殖,但不能完全清除病毒;②采用大蒜新素治疗模型鼠,发现大蒜新素可显着降低急性期病毒增殖高峰时段的病毒载量,而在病毒持续低水平增殖的慢性期,大蒜新素对病毒载量无明显影响。
易文龙[9](2006)在《双黄连、鱼腥草、大蒜新素注射液抗鼠冠状病毒MHV-3效应的体内外实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研究背景】两年前,一场令世人震惊的“非典”——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疫情肆虐中华大地,因其病因不明,传染性极强,后果严重,缺乏有效控制疫情和治疗手段,曾一度造成世界范围的恐慌。经过整个医学界的通力合作,基本认定“SARS”的病原就是来自其他物种的冠状病毒变异株。此后,有关SARS病毒的病毒学、流行病学、致病机制、诊断、治疗、预防与控制等方面的研究成为我国,乃至世界范围的重点和热点问题。在抗SARS冠状病毒(SARS-CoV)的小分子化合物和疫苗尚未面市之前,在已经注册上市的抗病毒药物中寻找对SARA-CoV有效的药物不失为一条捷径,一旦发现有效抗SARA-CoV药物,即可直接应用于临床。中药是祖国医学的宝库,多年来,国内外科学家对中药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归纳出具有抗病毒作用的中药达189种,具有免疫调节作用的中药有273种。中药在治疗病毒感染性疾病上应用广泛,其效果独特,毒副作用小,药源丰富,价格低廉,能调节机体免疫功能,抑制病毒复制,阻止病毒致细胞病变等特点已经显示出其优势。【目的】选择与SARS-CoV同源性较高的小鼠冠状病毒(鼠肝炎病毒3型,MHV-3)建立能够体外观察药物抗病毒效应的感染细胞模型和暴发型肝炎小鼠模型,在细胞水平和动物水平研究中药制剂——大蒜新素、双黄莲、鱼腥草注射液对MHV-3的抗病毒效应与作用环节以及整体预防和治疗作用,为研制开发临床治疗SARS-CoV感染的中药制剂提线索和实验依据。【方法】1.三种中药注射液抗MHV-3病毒效应的体外研究1.1建立MHV-3感染细胞模型:利用病毒蚀斑试验确定适宜病毒感染复数(MOI),建立MHV-3感染细胞模型;1.2建立药物干预模型:用MTT法确定小鼠L2细胞系对大蒜新素、双黄莲、鱼腥草注射液的最大耐受浓度(MTC)和半数细胞毒浓度(TC50)。用蚀斑抑制实验测定各中药抗MHV-3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在MTC和IC50基础上设定药物浓度梯度,并观察药物抗MHV-3活性及其量效关系;1.3药物抗病毒效应及作用环节研究:设立不同给药时间和条件,研究药物抑制病毒的作用环节。三种中药注射液(以MTC浓度为起点等倍稀释,设定大中小剂量)分别设立实验分组:①感染细胞对照组;②预防组:药物预处理细胞6h,去除药物后接种病毒;③中和组:药物与病毒同时加入细胞,病毒吸附完成后去除药物;④治疗组病毒吸附后加入含药培养基。各组以病毒吸附后加入含药或不含药培养基开始计时,12h后同时收获细胞和培养上清,反复冻融后取离心上清0.1ml,用蚀斑形成法半定量评估各组病毒量变化,并进行比较分析。2.三种中药注射液抗MHV-3病毒效应的整体研究2.1经腹腔注射MHV-3(100PFU/只)感染8周龄BALB/c小鼠,建立暴发型病毒性肝炎动物模型;2.2用药方案及实验分组:根据人体中效剂量计算出动物给药剂量,分别为大蒜新素75mg/kg、双黄莲750mg/kg、鱼腥草20 mg/kg,分别设定下列实验分组:①感染模型对照组;②治疗组:腹腔感染MHV-3病毒30min后,腹腔给药0.1ml,1次/天,疗程最长7天;③预防组:腹腔注射药物0.1ml,1次/天,连续3天后停药,立即腹腔注射MHV-3病毒,不再用药,观察7天;④预防+治疗组:先按预防组方案用药3天,然后腹腔注射MHV-3病毒,并继续腹腔给药,最长7天(总用药疗程最长10天)。每种药物的每个实验组设小鼠18只,随机入组,各组在感染后72h各随机处死6只活鼠,留取全血和肝组织样本待检。2.2观察指标:①小鼠存活时间;②血浆ALT;③肝组织内病毒滴度(蚀斑形成法):病毒含量用蚀斑均数/mg肝组织±标准差(SD)表示;④肝脏病理改变:采用Rezkalla半定量分析,计算平均每个视野中炎性细胞浸润及坏死区域面积与整个视野面积之比,无病变计0分,<25%计1分,25%~50%计2分,50%~75%计3分,>75%计4分。2.3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2.0软件包进行小鼠生存分析和比较;采用方差分析和t检验比较各组间血浆ALT、肝组织病理评分和病毒蚀斑数的差异。【结果】1三种中药注射液抗MHV-3病毒效应的体外研究1.1建立细胞感染模型的理想病毒接种量为低MOI(MOI=0.0001),在此种条件下建立的感染性细胞模型在病毒接种24h后进行蚀斑抑制试验时方可观察到满意的效果。1.2 L2细胞对药物的最大耐受浓度(MTC)分别为:大蒜新素7.6μg/ml;双黄连1000μg/ml;鱼腥草51.29μg/ml。药物对细胞的半数细胞毒浓度(TC50)分别为:大蒜新素75μg/ml,双黄莲6100μg/ml,鱼腥草500μg/ml。药物抑制MHV-3的半数有效浓度(IC50)分别为:大蒜新素2.7μg/ml;双黄连304.9μg/ml;鱼腥草22.06μg/ml。故治疗指数(TI=TC50/IC50)分别为:大蒜新素27.78,双黄连20.07,鱼腥草22.67。1.3大蒜新素的抑制病毒效应大、中、小剂量大蒜新素的病毒蚀斑抑制率分别为:预防组:56.87%、39.22%、25.49%;中和组:60.40%、48.51%、36.63%;治疗组:69.70%、57.58%、45.45%,三组药物剂量与抑制效应呈正相关(预防组r=0.9896;中和组r=0.9906;治疗组r=0.9931)。三组蚀斑抑制率比较,治疗组最高,中和组其次,预防组最低。1.4双黄连的抑制病毒效应大、中、小剂量双黄连的病毒蚀斑抑制率分别为:预防组:65.87%、53.15%、38.79%;中和组:69.42%、57.52%、42.53%;治疗组:73.77%、62.50%、48.08%。三组药物剂量与抑制效应呈正相关(预防组:r=0.9948;中和组:r=0.9936;治疗组r=0.9916)。三组抑制率比较,治疗组最高,中和组其次,预防组最低。1.5鱼腥草的抑制病毒效应大、中、小剂量鱼腥草的病毒蚀斑抑制率分别为:预防组:61.76%、50.00%、29.41%;中和组:65.34%、51.49%、32.67%;治疗组:70.53%、54.55%、35.79%。三组药物剂量与抑制效果呈正相关(治疗组r=0.9967;中和组:r=0.9980;治疗组:r=0.9935)。三组抑制率比较,治疗组最高,中和组其次,预防组最低。2三种中药注射液抗MHV-3病毒效应的整体研究2.1小鼠成活时间2.1.1大蒜新素处理组:治疗组、预防组和预防+治疗组5天内死亡数分别为12只、5只和3只。经统计学生存分析,治疗组与模型组无明显差异(P>0.05),预防组和预防+治疗组与模型组和治疗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预防组与预防+治疗组之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2.1.2双黄连处理组:治疗组、预防组和预防+治疗组5天内死亡数分别为8只、5只和4只,三组与模型组比较均有明显差异(P<0.05);预防+治疗组与预防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但与治疗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2.1.3鱼腥草处理组:治疗组、预防组和预防+治疗组5天内死亡数分别为9只、5只和5只,三组与模型组比较均有明显差异(P<0.05);预防+治疗组与预防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但二组与治疗组比较均差异明显(P<0.05)。2.2血浆ALT水平变化模型组血浆ALT显着升高,达5573.79±320.52 U/L,各药物处理组ALT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但仍呈高水平,达2716.21±520.01 U/L至4453.12±402.66 U/L之间。三组比较,三种药物的预防组和预防+治疗组ALT水平都还明显低于相应治疗组(P<0.01)。2.3肝组织病毒滴度变化肝组织病毒滴度:模型组为6.07±0.25 PFU/mg;大蒜新素治疗组、预防组、预防+治疗组分别为4.53±0.55 PFU/mg、4.2±0.6 PFU/mg和3.7±0.44 PFU/mg;双黄连治疗组、预防组、预防+治疗组分别为3.77±0.31 PFU/mg、3.63±0.15 PFU/mg、2.67±0.59 PFU/mg;鱼腥草治疗组、预防组、预防+治疗组分别为3.73±0.21 PFU/mg、3.43±0.25 PFU/mg、3.10±0.36 PFU/mg。三种药物各用药组与模型组比较都有明显差异(P<0.05)。但三组间比较,仅见双黄连预防+治疗组肝病毒滴度明显低于其治疗组和预防组(P<0.05)。2.4肝组织形态学变化模型鼠肉眼见肝体积明显肿大,呈酱紫色;光镜下肝结构严重破坏,大片肝细胞破坏,小叶结构紊乱,肝索消失,肝窦内见出血并有血栓形成,肝细胞坏死区见单核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浸润。各药物处理组中以大蒜新素治疗组病变最为严重,其他各组肝体积较模型组小,色泽暗红,光镜下肝细胞坏死面积和炎性细胞浸润量较模型组小,小叶结构无明显紊乱,仍见大量点片状肝细胞坏死,肝窦内无血栓形成。肝组织病理指数比较,双黄连治疗组和预防+治疗组的肝病变指数明显低于模型组,其余各组肝病变指数虽有所下降,但与模型鼠比较无差异。【结论】1.成功建立小鼠冠状病毒细胞感染模型,为冠状病毒感染治疗药物筛选和疾病发病机制研究提供了一个良好的体外研究平台。2.在体外细胞模型,大蒜新素、双黄连、鱼腥草都具有明显抗鼠冠状病毒MHV-3作用,其抑制效应呈剂量依耐性,可能涉及病毒吸附和穿入以及细胞内增殖等多个环节。大蒜新素治疗指数最高;鱼腥草其次;双黄连最低。3.在MHV-3暴发型肝炎模型,大蒜新素、双黄连、鱼腥草都具有明显直接抗MHV-3效应,能明显降低模型鼠肝组织病毒载量,双黄连的整体抗MHV-3作用最强;大蒜新素、双黄连和鱼腥草预防性用药可明显改善模型鼠的预后,有意义地延长模型鼠生存时间和减轻肝功能损害,提示这些药物的预防效应优于其治疗作用,可能作为冠状病毒流行期间人群预防的候选药物。
甄宏[10](2006)在《鼠巨细胞病毒感染小鼠星形胶质细胞对共培养T细胞功能及调节性T细胞分化的影响》文中指出论文一MCMV感染小鼠星形胶质细胞对共培养T细胞功能及调节性T-N胞分化的影响【目的】①在体外细胞水平研究巨细胞病毒感染星形胶质细胞对T细胞免疫的影响;②探明巨细胞病毒感染对星形胶质细胞—T淋巴细胞共培养系统中调节性T细胞亚群分化扩增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③研究大蒜新素对巨细胞病毒感染引起的调节性T细胞比率失衡的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①MCMV感染星形胶质细胞模型的建立:进行BALB/c小鼠星形胶质细胞的原代和传代培养;使用免疫组化法检测特异性标志物验证星形胶质细胞的纯度;给予MCMV攻击星形胶质细胞后,通过观察细胞病变、含Lac-Z基因重组病毒株MCMV RM461的X-gal显色,以及绘制病毒生长曲线等方法判定传代星形胶质细胞对MCMV的易感性和感染状态。②T淋巴细胞—MCMV感染星形胶质细胞共培养系统的建立:提取MCMV预感染BALB/c小鼠2个月后的脾脏和淋巴结,使用尼龙毛法分离纯化T淋巴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所获淋巴细胞中CD3+细胞的比率,验证T淋巴细胞的纯度;MCMV感染星形胶质细胞(感染复数为0.01)后,与分离获得的T淋巴细胞共培养。③观察T淋巴细胞—MCMV感染星形胶质细胞共培养系统中T细胞免疫的状况:采用克隆观察法和荧光素CFDA-SE标记流式细胞术检测的方法来研究T细胞增殖状况;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共培养上清中Th1类细胞因子IFN-γ和TNF-α水平来评估T细胞活化分泌水平;采用细胞病变观察法和PCR检测星形胶质细胞中MCMV DNA负荷量变化来判断T细胞是否能发挥免疫保护作用。④研究MCMV感染对T淋巴细胞—星形胶质细胞共培养系统中调节性T细胞分化、种群扩增的影响:分别于共培养前和共培养后24h、48h、72h,使用RT-PCR法检测T细胞中Foxp3 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使用流式细胞术检测CD4+CD25+细胞在CD4+细胞中所占比率的变化;使用单向混合淋巴细胞反应观察与感染星形胶质细胞共培养72h后T细胞增殖能力的变化。⑤采用RT-PCR法研究MCMV感染对星形胶质细胞TGF-beta mRNA表达的影响。⑥研究大蒜新素处理对MCMV感染星形胶质细胞—T细胞共培养系统中调节性T细胞的影响:使用MTT法测定星形胶质细胞对大蒜新素的最大耐受浓度(MTC);MTC大蒜新素处理共培养的MCMV感染星形胶质细胞与T细胞72h后,采用RT-PCR法检测T细胞中Foxp3 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使用流式细胞术检测CD4+CD25+细胞在CD4+细胞中所占比率的变化。⑦采用RT-PCR法观察MTC大蒜新素处理的MCMV感染星形胶质细胞中TGF-beta 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药物影响病毒诱导Treg分化扩增的机制。【结果】①获得高纯度(>95%)的传代星形胶质细胞。其被MCMV感染后,能够产生典型细胞病变,表达MCMV重组毒株的Lac-Z基因,并释放出具有感染能力的子代病毒。病毒生长曲线显示,MCMV能在星形胶质细胞内较快速的复制繁殖,说明传代星形胶质细胞充分支持MCMV的产毒性感染。②使用尼龙毛法分离获得较高纯度的T淋巴细胞,CD3阳性率>95%。成功建立T淋巴细胞—MCMV感染星形胶质细胞共培养模型。③T淋巴细胞—MCMV感染星形胶质细胞共培养3d,可观察到T细胞聚集和克隆生成;CFDA-SE标记流式细胞术检测证明,MCMV感染组T细胞增殖率为6.68±0.61%,与非感染对照(1.07±0.03%)相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MCMV感染组培养上清中IFN-γ浓度为22.9±3.35pg/ml,但TNF-α水平低于试剂盒检测范围(<8pg/ml),非感染对照中2种因子均未检出。T细胞共培养3d,能够减少31.25%~75%的星形胶质发生细胞病变,抑制率随添加T细胞比例增多而增高;同时MCMV DNA载量也明显减少,PCR显示MCMV DNA扩增条带明显减弱。④T淋巴细胞—MCMV感染星形胶质细胞共培3d的培养上清也能够减少MCMV感染导致的星形胶质细胞病变,抑制率达81.25%;能够明显减少MCMV DNA载量,抑制率为70%。⑤与MCMV感染星形胶质细胞共培养3d后的T细胞再次接触MCMV感染星形胶质细胞时,发生增殖的细胞比率明显降低,仅1.83±0.25%,与新分离的T细胞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未能检出IFN-γ的分泌;不能抑制病毒导致的细胞病变;对MCMV DNA载量无影响(与病毒感染对照相比,P>0.05),提示共培养3d后的T细胞功能受到抑制。⑥T细胞Foxp3 mRNA表达和CD4+CD25+细胞比率变化相似,在与MCMV感染星形胶质细胞共培养24h后均已明显增多,并随时间延长而有逐渐增多趋势,在共培养后72h增长最为明显,与共培养前和非感染对照相比有显着差异(P<0.01)。在单向混合淋巴细胞反应中测得与感染星形胶质细胞共培养3天T细胞的刺激指数为1.18±0.0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78±0.13(P<0.01),说明T细胞的增殖能力在与感染星形胶质细胞共培养72h后受到抑制。⑦在CMV感染后72h,星形胶质细胞的TGF-beta mRNA表达显着上调,比正常对照升高了近一倍(P<0.01)。⑧MTT法测得星形胶质细胞对大蒜新素的最大耐受浓度为9.6μg/mL。用9.6μg/mL大蒜新素处理,可以降低感染共培养系统中T细胞Foxp3 mRNA的表达水平(P<0.01)和CD4+CD25+T细胞比率(P<0.01);但仍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MCMV感染星形胶质细胞中TGF-beta mRNA表达水平在9.6μg/mL大蒜新素处理后也明显降低(P<0.05),但仍然高于正常细胞对照(P<0.01)。【结论】①成功建立MCMV感染星形胶质细胞—T淋巴细胞共培养模型,为研究巨细胞病毒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免疫提供体外细胞水平研究的平台。②小鼠星形胶质细胞在感染CMV后能够刺激T细胞增殖活化;T细胞免疫能够发挥一定程度的保护作用,这种保护作用有部分是由分泌性的细胞因子介导的;T细胞活化后功能很快受到抑制,其中存在复杂的机制。③CMV感染星形胶质细胞后能促进共培养T细胞内Foxp3基因表达和Treg比例上升;增多的Treg可能发挥一定的免疫抑制功能。CMV感染导致星形胶质细胞TGF-beta表达水平升高,可能是其促进Treg诱导分化,实现Treg种群扩增的重要机制。中枢神经系统的环境有利于Treg的分化,是机体免疫自稳的重要保护机制。另一方面,CMV感染诱导病变局部Treg种群扩增,又是其逃避特异性免疫、实现长期潜伏的机制之一。④大蒜新素能部分抵消CMV感染导致的Treg比率失衡,抑制TGF-beta表达可能在其中发挥作用。药物通过影响Treg进而增强特异性细胞免疫功能而有利于机体清除CMV病毒,可能是大蒜新素抗CMV效应的另一作用机制。论文二大蒜新素抑制人巨细胞病毒即刻早期基因表达在抗人巨细胞病毒机制中的作用【目的】已有临床资料和实验证明大蒜新素具有抗HCMV活性,但其具体作用机制仍不清楚。本实验室以往的研究发现大蒜新素可以抑制HCMV即刻早期抗原的表达,而后者是HCMV复制周期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并与病毒的致病机制密切相关。这给我们研究大蒜新素的作用机制提供了线索。在本实验中,将从病毒复制周期的角度出发,着眼于药物对即刻早期基因表达的影响,研究大蒜新素抑制人巨细胞病毒(HCMV)复制的作用环节和机制。【方法】①大蒜新素对人胚肺成纤维细胞的毒性实验:采用MTT法测定人胚肺成纤维细胞对大蒜新素的最大耐受浓度(MTC)。②采用蚀斑抑制法测定大蒜新素抗巨细胞病毒的半数有效浓度(EC50)。③采用时间依赖的药物添加和移除实验分析大蒜新素在HCMV复制周期中的作用环节。④用Southern blot检测大蒜新素处理感染细胞后HCMV DNA负荷量变化。⑤用Northern blot和Western blot检测大蒜新素对HCMV即刻早期(ie)基因转录和翻译的影响。⑥在印迹实验中,大蒜新素采用细胞最大耐受剂量(MTC)和半数有效剂量(EC50)二种浓度,并与相应浓度更昔洛韦进行比较。【结果】①MTT法测得人胚肺成纤维细胞对大蒜新素的MTC为9.6μg/mL,半数毒性浓度(median cytotoxic concentration,IC50)为70μg/mL。②蚀斑抑制法测得大蒜新素抗巨细胞病毒的EC50为4.2μg/mL。计算得到大蒜新素的选择指数(selective index,SI)为16.7(IC50÷EC50=70÷4.2)③在时间依赖的药物添加实验中和发现,只有当大蒜新素在感染前2h到感染后8h之间的时间段添加时,才显示出对病毒滴度不同程度的抑制;而在感染8h后添加,则对最终的病毒滴度无影响。在时间依赖的药物移除实验中,在感染0h即除去大蒜新素,对病毒复制无影响;在感染后2~4h移除药物,显示出部分抑制效应;在感染后8~60h移除药物,均显示完全的抑制效应。④Southern blot显示大蒜新素和更昔洛韦均能减少HCMV DNA负荷量,两药相当剂量的抑制效应之间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⑤Northern blot显示大蒜新素对ie1 mRNA有明显抑制,抑制率达30.38%~46.61%;而更昔洛韦处理组与病毒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⑥Western blot显示大蒜新素对IE蛋白表达水平有明显抑制作用,对IE86的抑制尤为明显。在感染后24h(病毒初次表达IE蛋白的高峰期)时,大蒜新素对IE72表达的抑制率为42.6%~64.9%,对IE86表达的抑制率为50.7%~70.6%。到感染后72h时(子代病毒表达IE蛋白的高峰期),大蒜新素对IE蛋白仍有抑制作用,对IE72的抑制率为36.4%~49.3%,对IE86的抑制作用更为明显,抑制率达77.9%~87.7%,相当于对IE72抑制率的2倍。而更昔洛韦对一个HCMV复制周期内IE蛋白表达无抑制作用;对感染后72h时的IE蛋白水平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抑制42.9%~64.3%的IE72表达和45.7%~79.2%IE86的表达,此时对IE86的抑制要弱于大蒜新素的作用。【结论】大蒜新素抑制HCMV ie基因的转录和翻译,进而抑制病毒的复制增殖,是其抗HCMV的重要作用机制。
二、大蒜素注射液治疗小鼠巨细胞病毒性肝炎的实验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大蒜素注射液治疗小鼠巨细胞病毒性肝炎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淋巴细胞亚群与慢性肾小球肾炎中医证型相关研究及中药干预的数据挖掘(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
1.祖国医学对免疫功能方面的认识 |
1.1 祖国医学对免疫功能研究的理论基础 |
1.2 祖国医学对免疫概念的历史渊源 |
1.3 祖国医学中的医药在增强免疫功能的研究及应用 |
2.西医在慢性肾小球肾炎合并免疫力低下方面的研究 |
2.1 慢性肾小球肾炎应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后免疫功能紊乱的研究概况 |
2.2 现代医学中的免疫功能监测研究 |
2.3 目前淋巴细胞亚群研究进展 |
2.4 现代医学增强免疫功能的药物研究 |
第二部分 淋巴细胞亚群与服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后的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中医证型相关性研究 |
1.临床实验设计方案 |
1.1 病例选择 |
1.2 西医诊断标准 |
1.3 中医诊断标准 |
1.4 纳入标准 |
1.5 排除标准 |
2.研究方法 |
3.统计指标 |
4.统计方法 |
5.研究结果 |
5.1 一般资料分析比较 |
5.2 淋巴细胞亚群治疗前后所有患者比较(均数±标准差) |
5.3 服用不同免疫抑制剂与未服用免疫抑制剂的淋巴细胞亚群比较(均数±标准差) |
5.4 不同证型间的淋巴细胞亚群比较(均数±标准差) |
6.讨论 |
第三部分 基于数据挖掘王钢教授的肾炎免疫力低下患者用药经验研究 |
1.研究目的 |
2.研究方法 |
2.1 医案资料来源 |
2.2 纳入排除标准 |
2.3 医案的预处理 |
2.4 医案信息纳入方法 |
2.5 医案信息采集方法 |
3.研究结果 |
3.1 计量性趋势数据结果 |
3.2 关联规则数据结果 |
3.3 聚类分析数据结果 |
4.讨论 |
4.1 王钢教授辨证思想挖掘讨论 |
4.2 王钢教授的治疗大法特色数据挖掘讨论 |
4.3 王钢教授治疗选方的数据挖掘讨论 |
4.4 王钢教授治疗用药配伍特征数据挖掘分析 |
5.创新点、不足与展望 |
5.1 创新点 |
5.2 不足之处 |
5.3 研究展望 |
第四部分 典型医案 |
医案一: 慢性肾炎合并卡氏肺孢子菌肺炎案 |
医案二: 慢性肾炎合并侵袭性肺真菌病肺炎案 |
医案三: 慢性肾炎合并间质性肺炎案 |
医案四: 慢性肾炎合并病毒性肺炎案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中英文对照表 |
附录二 图表范式对照表 |
附录三 临床症状频次频率分布 |
附录四 病机频次频率分布 |
附录五 治法频次频率分布 |
附录六 药物频次频率分布 |
附录七 药物K-均值聚类分析结果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2)基于GRADE系统方法的中成药治疗新生儿黄疸临床应用指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序 |
摘要 |
Abstract |
术语和缩略语 |
2.0 引言 |
2.1 研究现状 |
2.1.1 流行病学 |
2.1.2 机制 |
2.1.3 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特点 |
2.1.4 新生儿胆红素异常增高的原因 |
2.1.5 常见的新生儿黄疸类型 |
2.1.6 诊断 |
2.1.7 治疗 |
2.1.8 中医对新生儿黄疸的认识 |
2.1.9 中成药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优势及不足 |
2.2 指南制定过程 |
2.2.1 构建临床问题 |
2.2.2 循证研究 |
2.2.3 专家共识 |
2.2.4 形成证据概要表 |
2.2.5 形成推荐意见 |
2.2.6 形成初稿 |
2.3 讨论 |
2.3.1 关于新生儿黄疸的病因分类分析 |
2.3.2 关于中医证型、时机问题 |
2.3.3 关于原始研究的设计质量 |
2.3.4 关于干预措施的相关问题 |
2.3.5 关于结局指标的相关问题 |
2.3.6 关于发表偏倚的问题 |
2.3.7 关于调查问卷的问题 |
2.3.8 关于指南制定方法学问题 |
2.4 结论 |
2.4.1 茵栀黄口服液 |
2.4.2 茵栀黄颗粒 |
2.4.3 清肝利胆口服液 |
2.4.4 茵陈五苓糖浆 |
2.5 创新点及意义 |
2.6 不足与展望 |
2.6.1 存在不足 |
2.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 |
(3)苦参碱、甘草酸复方对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符号及缩写语 |
文献综述 |
1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概述 |
1.1 PRRSV的分子生物学特性 |
1.2 PRRSV的流行性概述 |
1.3 PRRSV的发病机制及免疫特性 |
1.3.1 PRRSV的发病机制 |
1.3.2 PRRSV的免疫特性 |
1.4 PRRSV的防治 |
1.4.1 PRRSV疫苗研究进展 |
1.4.2 中药抗PRRSV研究进展 |
2 苦参碱与甘草酸的抗病毒研究 |
2.1 苦参碱的抗病毒研究 |
2.2 甘草酸的抗病毒研究 |
试验一甘草酸与苦参碱复方体外对PRRSV作用研究 |
1 材料和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1.1 主要试剂 |
1.1.2 细胞与毒株 |
1.1.3 药物 |
1.1.4 主要仪器 |
1.1.5 主要溶液的配制 |
1.2 试验方法 |
1.2.1 药物的处理 |
1.2.2 药物安全浓度的测定 |
1.2.3 PRRSV半数致死量(TCID_(50))的测定 |
1.2.4 复方药体外抗PRRSV作用 |
1.2.5 最优复方对PRRSV增殖的影响 |
1.2.6 最优复方对PRRSV TCID_(50)的影响 |
1.2.7 荧光方法检测复方药对PRRSV的作用 |
1.2.8 数据处理与分析 |
2 结果 |
2.1 复方药与利巴韦林的安全浓度 |
2.2 PRRSV TCID_(50)的测定 |
2.3 复方药体外抗PRRSV作用结果 |
2.3.1 治疗作用 |
2.3.2 预防作用 |
2.3.3 直接杀灭作用 |
2.3.4 最优复方药与利巴韦林的抗PRRSV作用比较 |
2.3.5 药物体外抗PRRSV试验的治疗指数 |
2.4 最优复方对PRRSV增殖的影响 |
2.5 最优复方对PRRSV TCID_(50)的影响 |
2.6 荧光方法检测药物对PRRSV的作用 |
3 讨论 |
试验二苦参碱与甘草酸复方在猪体内对PRRSV作用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1.1 毒株 |
1.1.2 试验药物 |
1.1.3 试验动物 |
1.1.4 主要试剂 |
1.1.5 主要仪器 |
1.2 方法 |
1.2.1 动物饲养与健康监测 |
1.2.2 试验动物的分组与处理 |
1.2.3 临床症状观察 |
1.2.4 体温测量 |
1.2.5 猪群体重测定 |
1.2.6 血清抗体水平检测 |
1.2.7 统计学分析 |
2 结果 |
2.1 临床症状观察结果 |
2.2 猪群体温变化结果 |
2.3 猪群体重变化 |
2.4 猪群抗体水平检测结果 |
3 讨论 |
试验三苦参碱与甘草酸复方在猪体内对PRRSV活疫苗免疫作用的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1.1 毒株与疫苗 |
1.1.2 试验药物 |
1.1.3 试验动物及地点 |
1.1.4 主要试剂 |
1.1.5 主要仪器 |
1.2 方法 |
1.2.1 动物饲养 |
1.2.2 试验动物的分组与处理 |
1.2.3 临床症状观察 |
1.2.4 猪群体温检测 |
1.2.5 猪体重测定 |
1.2.6 血清抗体水平检测 |
1.2.7 细胞因子水平检测 |
1.2.8 统计学分析 |
2 结果 |
2.1 临床症状观察结果 |
2.2 体温检测结果 |
2.3 猪群体重变化 |
2.4 PRRSV N蛋白抗体S/P值结果 |
2.5 细胞因子水平检测结果 |
2.5.1 IFN-α水平检测结果 |
2.5.2 IL-1β水平检测结果 |
2.5.3 IL-6水平检测结果 |
2.5.4 TNF-α水平检测结果 |
2.5.5 IL-8水平检测结果 |
3 讨论 |
全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Abstract: |
(4)复方中药制剂对甲型流感病毒感染的抑制作用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流感的研究现状 |
1.2 国内外抗流感药物研究现状及作用机制 |
1.3 复方中药制剂的主要成分和可能作用机制 |
1.4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5 本论文的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复方中药制剂抑制H1N1和H7N7亚型流感病毒感染的体外疗效试验 |
2.1 材料 |
2.2 方法 |
2.3 结果 |
2.4 讨论 |
2.5 小结 |
第三章 复方中药制剂抑制流感病毒A/PR/8/H1N1感染小鼠的体内疗效试验 |
3.1 材料 |
3.2 方法 |
3.3 结果 |
3.4 讨论 |
3.5 小结 |
第四章 复方中药制剂抑制流感病毒A/PR/8/H1N1感染的作用机制研究 |
4.1 材料 |
4.2 方法 |
4.3 结果 |
4.4 讨论 |
4.5 小结 |
第五章 结论及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5)婴儿巨细胞病毒肝炎的中医药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临床研究 |
1. 1辨证论治 |
1. 2中西医结合治疗 |
1. 3中成药 |
1. 4外治疗法 |
2实验研究 |
3结语 |
(7)大蒜新素体内外抑制小鼠巨细胞病毒感染诱导的调节性T细胞扩增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 |
1.1 动物: |
1.2 病毒: |
1.3 药物: |
2 方法 |
2.1 体内实验 |
2.1.1 大蒜新素应用剂量的确定: |
2.1.2 MCMV 感染小鼠模型的建立和实验分组: |
2.1.3 Western blotting 法检测Foxp3 蛋白水平: |
2.1.4 流式细胞术检测CD4+CD25+Foxp3P+ 细胞比率: |
2.2 体外实验 |
2.2.1 细胞纯化与培养: |
2.2.2 大蒜新素在细胞水平应用剂量的确定: |
2.2.3 细胞模型建立与分组: |
2.2.4 Western blotting 检测Foxp3 蛋白水平: |
2.2.5 RT-PCR 方法检测T细胞中Foxp3 mRNA 表达: |
2.3 统计学处理: |
3 结果 |
3.1 整体实验研究大蒜新素对 MCMV 感染小鼠 Foxp3 表达的影响 |
3.1.1 大蒜新素对Foxp3 蛋白表达的影响: |
3.1.2 大蒜新素对 Treg细胞比率的影响: |
3.2 大蒜新素体外干预实验 |
3.2.1 最大耐受质量浓度测定结果: |
3.2.2 大蒜新素对Foxp3 表达的影响: |
4 讨论 |
(8)大蒜新素对MCMV感染小鼠体内病毒载量影响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正文 |
前言 |
第一部分 MCMV 感染小鼠脏器内病毒载量的动态变化 |
(一) MCMV 毒株制备和感染性滴度测定 |
材料和方法 |
结果 |
(二) MCMV 感染小鼠模型的建立和其肝、脾、肾和唾液腺内MCMV DNA 的动态变化 |
材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第二部分 大蒜新素治疗对MCMV 感染小鼠脏器内病毒载量的影响 |
材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全文小结 |
综述 |
致谢 |
(9)双黄连、鱼腥草、大蒜新素注射液抗鼠冠状病毒MHV-3效应的体内外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一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正文部分 |
前言 |
第一部分:三种中药注射液抗 MHV-3 病毒效应的体外研究 |
一 MHV-3 感染细胞模型的建立 |
材料和方法 |
结果 |
二 L2 细胞对大蒜新素注射液最大耐受浓度(MTC)及药物对 MHV-3 病毒半数抑制浓度(IC_(50))的测定 |
材料和方法 |
结果 |
三 L2 细胞对双黄连注射液最大耐受浓度(MTC)及药物对 MHV-3 半数抑制浓度(IC_(50))的测定 |
材料和方法 |
结果 |
四 L2 细胞对鱼腥草注射液最大耐受浓度(MTC)及药物对 MHV-3 半数抑制浓度(IC_(50))的测定 |
材料和方法 |
结果 |
五 大蒜新素、双黄连、鱼腥草注射液抗 MHV-3 活性的体外研究 |
材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大蒜新素、双黄连、鱼腥草注射液治疗小鼠 MHV-3 性暴发型肝炎模型的整体研究 |
材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小结 |
论文二 |
摘要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小结 |
综述 |
附录1 |
附录2 |
致谢 |
(10)鼠巨细胞病毒感染小鼠星形胶质细胞对共培养T细胞功能及调节性T细胞分化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论文一 MCMV感染小鼠星形胶质细胞对共培养T细胞功能及调节性T细胞分化的影响 |
前言 |
第一部分 小鼠星形胶质细胞的体外培养及小鼠巨细胞病毒感染模型的建立 |
材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T细胞免疫对小鼠星形胶质细胞巨细胞病毒感染的保护作用研究 |
材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巨细胞病毒感染星形胶质细胞对调节性T细胞的影响 |
材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四部分 大蒜新素抑制巨细胞病毒感染星形胶质细胞后调节性T细胞亚群的扩增及其机制的研究 |
材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小结 |
论文二 大蒜新素抑制人巨细胞病毒即刻早期基因表达在抗人巨细胞病毒机制中的作用 |
前言 |
材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一 |
综述二 |
附录一 (缩略词表) |
附录二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致谢 |
四、大蒜素注射液治疗小鼠巨细胞病毒性肝炎的实验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淋巴细胞亚群与慢性肾小球肾炎中医证型相关研究及中药干预的数据挖掘[D]. 郭小娟.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2)
- [2]基于GRADE系统方法的中成药治疗新生儿黄疸临床应用指南研究[D]. 韩姗姗.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9(04)
- [3]苦参碱、甘草酸复方对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作用研究[D]. 杨婉莉. 河南农业大学, 2018(06)
- [4]复方中药制剂对甲型流感病毒感染的抑制作用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D]. 王学文. 中国农业大学, 2017(08)
- [5]婴儿巨细胞病毒肝炎的中医药研究进展[J]. 李维薇,杨燕,贺丽丽,汪受传. 辽宁中医杂志, 2015(12)
- [6]大蒜新素对鼠巨细胞病毒感染小鼠脾细胞IL-12基因转录、表达和功能的影响[J]. 刘瑾,方峰,彭新平. 中国中药杂志, 2011(12)
- [7]大蒜新素体内外抑制小鼠巨细胞病毒感染诱导的调节性T细胞扩增实验研究[J]. 李亚男,舒赛男,王慧,刘兴楼,董永绥,方峰. 中草药, 2010(09)
- [8]大蒜新素对MCMV感染小鼠体内病毒载量影响的实验研究[D]. 刘兴楼. 华中科技大学, 2008(05)
- [9]双黄连、鱼腥草、大蒜新素注射液抗鼠冠状病毒MHV-3效应的体内外实验研究[D]. 易文龙. 华中科技大学, 2006(03)
- [10]鼠巨细胞病毒感染小鼠星形胶质细胞对共培养T细胞功能及调节性T细胞分化的影响[D]. 甄宏. 华中科技大学, 20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