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脑损害与精神分裂症(论文文献综述)
李梦蝶[1](2021)在《首次复发精神分裂症执行功能损伤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 的]对首次复发精神分裂症执行功能损伤特点进行研究,探讨抗精神病药物干预对首次复发精神分裂症执行功能的影响特点以及首次复发精神分裂症执行功能与疾病严重程度之间的关系,进一步为临床首次复发精神分裂症执行功能障碍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和数据参考。[方 法]本研究为随机、对照的临床研究,并获得昆明医科大学附属精神卫生中心伦理委员会批准。研究对象为昆明医科大学附属精神卫生中心2019年9月至2020年9月收治的符合《国际精神与行为障碍分类标准第10版》(ICD-10)标准的35例首次复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脱落8例)和30例健康对照者(脱落1例),两组在年龄、性别、受教育年限方面相匹配。患者随机分为单一抗精神病药治疗用药组(简称单一用药组,14例)和联合抗精神病药治疗用药组(简称联合用药组,13例)。采用威斯康星分类卡片测试(WCST)、阳性和阴性症状评定量表(PANSS)分别对入组的首次复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基线和治疗8周的执行功能评估和精神症状评估。正常对照组只进行基线的WCST测试。所有评估均由经统一培训的精神科医生完成。所有数据经IBM SPSS 25.0进行统计分析。[结 果](1)27例患者完成了整个试验(脱落8例,14例单用药和13例联合用药),29例健康对照完成了基线测试(脱落1例)。在基线,27例患者和29例健康对照者在性别(χ2=1.685,P=0.431)、年龄(F=0.422,P=0.657)和受教育程度(F=0.948,P=0.349)上均无统计学差异。病例组基线执行功能存在明显损伤且显着低于健康对照组,两组的WCST测试在6个维度上存在显着的统计学差异(RA:z=-5.60,P<0.01;RC:t=-6.47,P<0.01;RE:t=10.06,P<0.01;RCP:t=-9.63,P<0.01;RP:t=6.66,P<0.01;NRPE:t=9.49,P<0.01)。(2)病例组治疗8周后WCST测试与健康对照组之间仍存在显着性差异(RA:z=-2.67,P<0.01;RE:z=-2.08,P<0.01;RCP:t=-2.64,P<0.01;RP:t=2.56,P<0.05;NREP:t=2.45,P<0.05)。(3)配对样本秩和检验和配对t检验显示病例组执行功能随着治疗时间的推移在WCST测试的9个维度上存在明显改善(RA:z=3.58,P<0.01;CC:z=-3.99,P<0.01;RC:t=-4.26,P<0.01;RE:z=-4.19,P<0.01;RCP:t=-7.57,P<0.01;RFP:t=-8.12,P<0.01;RP:t=4.39,P<0.01;NREP:t=8.11,P<0.01;FM:z=-2.11,P<0.05)。(4)病例组用药后 PANSS 量表评分存在显着改善(阳性分:t=1.15,P<0.001;阴性分:t=6.35,P<0.001;一般精神病理分:t=11.90,P<0.001;总分:t=15.03,P<0.001)。(5)病例组治疗8周后,单一用药组和联合用药组执行功能测试存在统计学差异(RA:z=-2.01,P<0.05;CC:z=-2.14,P<0.05;RE:z=-2.39,P<0.05;RCP:t=-2.85,P<0.05;RFP:t=2.66,P<0.05;RP:t=2.84,P<0.01)。(6)经 8 周治疗,联合用药执行功能的改善值较单一用药执行功能的改善值在WCST的(RA:z=-2.34,P<0.05;CC:z=-2.17,P<0.05;RE:z=-2.57,P<0.05;RCP:t=-2.77,P<0.05;RFP:t=-3.69,P<0.01)5个维度上存在显着性差异。(7)治疗8周后,单一用药组和联合用药组之间的PANSS量表减分值无统计学差异(P>0.05)。(8)在治疗8周后,对整个样本进行WCST执行功能测试成绩改善分和PANSS 阳性分和阴性分减分值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病例组执行功能改善分(z值和t值)与治疗相关的PANSS阳性症状量表评分及阴性症状量表评分减分值不存在显着相关性(所有P>0.05)。(9)为考察首次复发精神分裂症执行功能损伤的影响因素,对整体样本进行Logistic回归,显示未发现性别、受教育程度、婚姻状况、性格以及吸烟情况是首次复发精神分裂症执行功能损伤的危险因素(P均>0.05)。[结 论](1)首次复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执行功能损伤情况;(2)执行功能损伤可能是精神分裂症的独立、核心症状;(3)两种第二代抗精神病药联合应用治疗可能对首次复发精神分裂症执行功能损伤的恢复情况存在增效作用,而在治疗早期对首次复发精神分裂症的精神病性症状疗效方面可能无累积效应。
王欣,张应全,陈军升,王宝安,高润利,郭瑞,高永利,霍坚,马文涛[2](2021)在《阴性和阳性症状精神分裂症患者内隐记忆特点及相关因素》文中认为目的探讨阴性和阳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内隐记忆特点及其相关因素。方法采用汉字残词补笔方法对93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其中阴性症状组52例,阳性症状组41例)及30例正常对照(正常组)进行残字补笔内隐记忆的测评,使用方差分析和t检验比较反应时和正确率,并使用Pearson相关分析研究其与人口学因素的相关性。结果精神分裂症组内隐记忆测试正确率:病程≤5年患者正确率[(38±5)%]、病程5~15年患者正确率[(34±8)%]及病程≥15年患者正确率[(34±7)%]三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受教育年限<10年患者正确率[(34±7)%]与受教育年限≥10年患者正确率[(37±6)%]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学学历患者正确率[(35±6)%]、初中高中学历患者[(34±7)%]、专本科及以上患者正确率[(39±5)%]三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精神分裂症组内隐记忆测试反应时:病程≤5年患者反应时[(3 248±971)ms]、病程5~15年患者反应时[(3 515±672)ms]、病程≥15年患者反应时[(3 925±842)ms]三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服用氯氮平患者反应时[(3 869±871)ms]与服用奥氮平患者反应时[(3 393±626)ms]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职工患者反应时[(3 495±712)ms]、农民患者反应时[(3 870±878)ms]、军人患者反应时[(3 024±924)ms]三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正确率统计结果显示,正常对照组正确率[(40±5)%]与阴性症状组正确率[(33±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阴性症状组正确率[(33±7)%]与阳性症状组正确率[(37±6)%]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组间反应时统计结果显示,正常对照组反应时[(2 660±667)ms]与阴性症状组反应时[(3 678±951)ms]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阳性症状组反应时[(3 072±865)ms]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阴性症状组反应时[(3 678±951)ms]与阳性症状组反应时[(3 072±865)ms]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精神分裂症患者内隐记忆正确率与病程呈负相关(r=-0.222,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内隐记忆与病程、服用药物、从事职业等因素有关;阴性症状与阳性症状精神分裂症患者间内隐记忆可能存在差异。
何万利[3](2021)在《基于静息态功能磁共振的2型糖尿病脑协同功能及功能连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应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esting-state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rs-f MRI)技术基于体素镜像同伦连接(voxel-mirrored homotopic connectivity,VMHC)及种子点功能连接(functional connectivity,FC)的方法分析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双侧大脑半球间的功能协同性及协同性受损脑区与全脑FC的改变,进而探讨糖尿病脑损害的神经病理学机制。方法前瞻性收集T2DM患者88例,最终纳入78例,广告招募收集健康对照(healthy controls,HC)61例,最终纳入57例,且与T2DM组年龄、性别以及教育程度相匹配。对所有受试者采集临床资料,评估神经心理量表及扫描头颅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使用基于MATLAB的SPM12和DPABAI_V4.2软件对扫描的影像数据进行预处理。使用DPARSF 4.3软件计算分析VMHC和基于种子点的功能连接,两样本t检验分析T2DM组与HC组间VMHC值及FC值的差异。使用统计软件SPSS 23.0对VMHC值和FC值与临床变量和神经心理量表评分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与HC组相比,T2DM组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24项(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24,HAMD-24)评分显着升高,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 CA)评分显着减低,且差异都有统计学意义(P<0.05)。T2DM患者双侧扣带回/辅助运动区VMHC值较健康对照组显着升高(GRF校正,单个体素P<0.005,簇大小P<0.05)。T2DM患者左侧辅助运动区与双侧小脑小叶VI间的FC值显着降低(GRF校正,单个体素P<0.005,簇大小P<0.05)。T2DM患者左侧辅助运动区与左侧顶下小叶间FC值显着升高(GRF校正,单个体素P<0.005,簇大小P<0.05),且与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呈负相关(r=-0.229,P=0.044)。结论T2DM患者认知功能受损、存在抑郁及焦虑症状,双侧扣带回/辅助运动区半球间功能协同性受损及其FC异常,提示存在半球间信息交流整合障碍,可能是T2DM患者脑损害的重要神经病理机制及神经影像学标记。
黄淑津,张玲,朱晓茜,罗隽,韦眉,韦静娴[4](2020)在《2009~2018年广西某三级精神专科医院心理科开放式病房住院患者病种变化情况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通过分析2009~2018年广西某三级精神专科医院心理科开放式病房住院患者病种构成及变化情况,为今后心理科疾病防治及发展规划提供数据支持。方法收集该院心理科2009~2018年精神障碍住院患者8 478例病案资料,回顾性分析不同病种的变化趋势。结果 2009~2018年间精神障碍住院患者以4~40岁年龄段为主。精神分裂症、强迫性障碍的男性患者人数多于女性,而其他焦虑障碍、抑郁发作、躯体化障碍、双相情感障碍、非器质性睡眠障碍、脑损害和功能紊乱以及躯体疾病所致的其他精神障碍和严重应激反应及适应障碍的女性患者人数多于男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数量自2014年起增速变缓,2018年明显下降;而焦虑障碍、抑郁发作、双相情感障碍、非器质性睡眠障碍患者构成比总体呈上升趋势。结论未成年及中青年是心理科疾病防治的重点人群。焦虑障碍、抑郁发作、非器质性睡眠障碍是心理科疾病防治的重点病种。
陈新英,崔晓娟,李然立,孙芸,田红军,禚传君,李洁[5](2020)在《精神分裂症患者幻视和幻听症状共罹患的脑影像学研究进展》文中提出幻视和幻听两个重要症状共存于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共罹患率高达30%,并且两种症状交互恶化,加剧了患者认知功能恶化。基于脑影像学的研究已经提供了幻视、幻听以及"幻视-幻听共罹患"时脑损害的部分研究证据,并提供了以后的研究线索。本文将对精神分裂症幻视、幻听及二者共同存在的脑影像学进展进行综述。
黄兴兵[6](2020)在《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与犬尿氨酸代谢物及脑灰质体积的相关性研究》文中指出背景:认知功能损害被认为是精神分裂症(SCZ)患者的核心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社会功能和预后,目前认知功能损害的病理机制未明。我们通过研究探讨SCZ患者的认知功能损害特点及其可能的相关因素,为探讨SCZ认知损害的病理机制以及如何早期有效防治提供依据。目的:(1)探讨SCZ认知功能水平,以及与临床因素的相关性;(2)探讨SCZ认知功能与血浆犬尿氨酸水平的相关性;(3)探讨SCZ认知功能与脑灰质体积的相关性;(4)探讨SCZ认知功能与犬尿氨酸代谢物及脑GMV的相关性,探讨脑GMV在犬尿氨酸代谢物及认知功能间是否存在中介效应。方法:(1)研究1纳入41名SCZ患者,60例健康对照(HC)组;采用PANSS评估临床症状,MCCB评估两组的认知功能;采用卡方检验、t检验、Pearson相关分析,最后采用线性回归模型分析临床因素与MCCB各认知维度的关系。(2)研究2基于研究1的样本,两组均空腹采集血样一次,完成TRP、KYN、KYNA的检测;两组犬尿氨酸代谢物水平的比较采用协方差分析,进一步采用偏相关性分析MCCB评分与犬尿氨酸代谢物水平的相关性。(3)研究3基于研究1的样本,两组均完成结构磁共振数据的采集。采用协方差分析比较两组GMV值的差异,进一步采用偏相关分析脑GMV与认知功能的相关性。(4)研究4基于以上研究,提出研究假设,SCZ患者脑GMV可能在犬尿氨酸代谢物与认知功能之间存在中介效应,我们通过中介模型验证该假说。结果:(1)患者组MCCB的七个认知维度评分和总分均低于HC组(P均<0.001);线性回归分析显示阴性症状是加工速度的危险因素(B=-0.912,P=0.028),阴性症状越重,加工速度越差;复发是词语学习的危险因素(B=-7.230,P=0.045);男性是工作记忆的保护因素(B=-8.749,P=0.018)。(2)协方差分析显示患者组KYNA、KYNA/KYN高于HC组(p<0.05);偏相关分析结果显示,SCZ组KYNA与注意和警觉(r=-0.372,p=0.023)及社会认知呈显着负相关(r=-0.427,p=0.008)。(3)两组的GMV脑区比较采用协方差分析,结果经校正后,SCZ组左侧前扣带回、左侧岛叶、右侧岛叶、右侧中扣带回、右侧梭状回、左侧颞下回脑区GMV低于HC组(P<0.001);偏相关分析结果显示,SCZ患者左侧岛叶GMV与加工速度(r=0.354,p=0.029)、视觉学习(r=0.337,p=0.039)正相关,右侧岛叶GMV与加工速度(r=0.401,p=0.013)、推理与问题解决能力(r=0.341,p=0.036)、MCCB 总分(r=0.366,p=0.033)正相关。(4)偏相关分析结果显示,精神分裂症患者KYN浓度与左侧前扣带回GMV负相关(r=-0.325,p=0.046),KYN/TRP 与左侧岛叶(r=-0.396,p=0.014)、右侧岛叶(r=-0.385,p=0.017)GMV体积负相关。经中介检验,脑GMV在犬尿氨酸代谢物及认知功能间不存在中介效应。结论:(1)SCZ患者认知功能全面受损;阴性症状是加工速度的危险因素;复发是词语学习的危险因素;(2)SCZ患者KYNA水平异常,并且可能是SCZ认知损害的生物学标记物;(3)SCZ患者存在部分脑区GMV萎缩;其中左侧岛叶和右侧岛叶GMV可能是SCZ认知损害的形态学标记物;(4)SCZ患者KYN浓度与KYN/TRP与GMV体积负相关。经中介模型检验,未发现SCZ患者脑GMV在犬尿氨酸代谢物及认知功能间存在中介效应。
曹雪[7](2020)在《内蒙古自治区住院精神病人疾病谱和治疗用药及费用等调查》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调查2016年全年内蒙古自治区精神专科医院出院精神疾病患者的住院情况,具体分析精神疾病患者的一般流行病学资料、出院诊断、临床用药及治疗费用情况,为精神卫生工作者对精神疾病的诊断、临床用药方面提供参考依据,为进一步完善内蒙古自治区精神疾病患者保障体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我区现有的18所精神专科医院(截止2016年底)进行等级医院分层随机抽样,按1/3总比例抽出6所医院。再从抽取的各所医院中以月份为基本单位,系统抽出2016年中3个月的病历(3月份、7月份、11月份),且所搜集病历资料中出院诊断需符合国际疾病及有关健康问题的分类第十版(简称ICD-10)。编制调查记录表收集样本数据,具体数据内容包括:精神疾病患者的性别、年龄、民族、婚姻、文化程度、职业、住院天数、出院诊断、次要诊断、出院情况、精神科用药种类及剂量、住院总费用及自付费用等情况。最后对所搜集的病历资料进行整理及分析,所有数据资料均采用SPSS22.0进行统计学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一般资料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值?标准差表示,采用方差分析或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2检验。结果:1.我区2016年3月份、7月份、11月份出院的精神疾病患者且符合ICD-10诊断标准的共1646例,其中男性900例(54.68%),女性746例(45.32%),位列前五的精神疾病分别为精神分裂症665例(40.04%),双相情感障碍173例(10.51%),抑郁发作126例(7.65%),使用酒精所致的精神和行为障碍125例(7.59%),脑损害和功能紊乱以及躯体疾病所致的其它精神障碍93例(5.65%)。2.使用频度最高的5种精神科药物分别为利培酮490例(29.75%),奥氮平480例(29.16%),富马酸喹硫平270例(16.40%),氯氮平221例(13.43%),草酸艾司西酞普兰198例(12.03%),最常见的二联用药方案为利培酮+氯氮平74例(4.50%),药物使用剂量多在安全剂量范围内,鲜见超剂量用药。3.药物使用方案中,单一用药为754例(45.81%),两药联用785例(47.69%),三联用药105例(6.38%),四联及以上用药2例(0.12%),联合用药仍占有较大比例。4.辅助用药方案中,苯二氮?类药物的使用总计326例(19.81%),其中30例(1.82%)为单一用药,药物使用中以劳拉西泮186例(11.30%)为最常见,未见两种及两种以上苯二氮?类药物联用情况。5.在医疗付款方式中,自费患者1090例(66.22%),医保患者556例(33.78%),其中人均费用最高的精神疾病为精神分裂症。结论:1.在我区住院的精神疾病患者中多见的精神疾病为精神分裂症及双相情感障碍,应加强对这两种精神疾病的管控力度,医院社区一体化管理仍有较大提升空间。2.新型的抗精神病药物已广泛应用于我区精神科临床治疗,逐渐实现了与国际国内用药水平的接轨,诊疗水平不断提高。3.药物使用方案中,联合用药所占比例较大,应加强临床医生的业务培训,恪守单一用药原则,如有必要联合用药,应仔细了解其配伍禁忌及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防止不良反应的发生,促进科学合理规范用药常态化。4.苯二氮?类药物的使用仍占有一定比例,应加强对苯二氮?类药物的管理,防止药物滥用。5.医疗付费方式为自费的患者占有较大比例,人均费用较高,相关卫生财政部门应合理规划对精神卫生工作的财务预算,保障精神卫生工作顺利开展。
李辉[8](2019)在《奥氮平与阿立哌唑对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影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研究奥氮平与阿立哌唑对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期间收治的8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将这8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奥氮平组和阿立哌唑组,每组患者各40例,分别采用奥氮平和阿立哌唑进行治疗,共治疗6周。在治疗前后分别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韦氏数字广度测验(DS)、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爱荷华赌博任务(IGT)以及情感强度识别任务(EIRT)对两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精神症状和认知功能进行评定。分别观察这两组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前后的精神症状以及各项认知功能评分变化情况,分别比较奥氮平和阿立哌唑治疗后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影响。结果:(1)两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各项人口学变量信息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在PANSS总分、阳性量表评分、阴性量表评分、一般病理量表评分方面的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2)分别比较治疗后的两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PANSS总分、阳性量表分、阴性量表分和一般病理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各项精神症状指标评分减分量的组间比较,其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3)分别比较治疗后两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DS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DS量表改善值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奥氮平组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后的威斯康星总应答数和错误应答数较治疗前有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完成分类数较治疗前有明显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阿立哌唑组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后的完成分类数较治疗前有明显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威斯康星总应答数、正确应答数、错误应答数以及完成分类数方面的改善值均没有统计学意义差异(P>0.05)。(5)分别比较两组精神分裂者患者爱荷华赌博任务各模块评分以及总评分在治疗前后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各模块评分以及总评分的改善值均没有统计学意义差异(P>0.05)。(6)奥氮平组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后EIRT中的快乐、恐惧、愤怒以及厌恶面孔识别率优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阿立哌唑组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后EIRT中的快乐、悲伤面孔识别率优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之间在快乐、悲伤、恐惧、愤怒、厌恶以及惊讶方面的改善值均没有统计学意义差异(P>0.05)。(7)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试中的正确应答数以及完成分类数均与PANSS阴性量表评分具有明显的负相关性;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试中的错误应答数与PANSS阴性量表评分具有明显的正相关性;爱荷华赌博任务中的模块5与PANSS阳性量表评分具有明显的负相关性。结论:(1)奥氮平和阿立哌唑这两种抗精神病药物对于精神病患者的精神症状均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两者之间临床疗效基本一致。(2)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认知功能损害,具体表现在工作记忆、执行功能、决策能力以及面孔情绪识别等方面。(3)奥氮平和阿立哌唑对于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功能损害均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在记忆功能方面奥氮平和阿立哌唑均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相对来说阿立哌唑对记忆功能的改善效果更加理想;在执行功能方面奥氮平和阿立哌唑均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相对来说奥氮平的改善效果涉及范围更广;在决策能力方面奥氮平和阿立哌唑均无显着改善作用,两者之间效果基本一致;在面孔情绪识别方面奥氮平和阿立哌唑均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两者之间效果基本一致。(4)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功能与精神症状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杨财花[9](2019)在《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浆miR-124与认知功能相关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究首发未服药或复发至少3个月内未接受过抗精神病药物系统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与健康对照人群血浆中miR-124的表达差异;分析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浆miR-124表达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认知功能是否存在相关性;探究miR-124是否能作为精神分裂症的潜在治疗靶点和转归的生物学标记物,为今后临床诊断、治疗以及预后评估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使用病例对照研究,采用RT-qPCR技术检测符合入组标准的50例(首发16例,复发34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及年龄、性别、民族、文化程度与之相匹配的50例正常健康对照者血浆中miR-124的表达水平。在所有入组患者入院一周内,能正常完成所有量表测评的情况下,使用数字广度测试(DST)评估记忆功能;使用符号数字模式测验(SDMT)评估患者视空间受损情况;使用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评估患者执行功能受损情况;使用词语流畅性测验(WFT)针对患者语言功能的受损情况进行评估。通过测定PANSS量表评分来评定精神病性症状的严重程度。评估完成后所得数据应用SPSS2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与健康对照组相比,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浆miR-124的相对表达水平明显降低,两组间血浆miR-124的相对表达水平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2.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浆miR-124相对表达水平与阴性量表分存在负相关(r=-0.322,P=0.023)。3.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浆miR-124相对表达水平与可重复的成套神经心理状态测验中的数字符号模式测验评分呈负相关(r=-0.355,P=0.011)。4.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浆miR-124相对表达水平与WCST测验中完成第一种分类所需应答数(r=-0.340,P=0.016)、非持续性错误(r-0.371,P=0.008)呈负相关。[结论]1.MiR-124可能参与精神分裂症的发生机制,且可能与精神分裂症的阴性症状有关。并且外周血中miR-124可能能够作为精神分裂症的生物学标记物。2.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浆miR-124的表达水平与认知测验存在一定的相关性,推测精神分裂症的认知损伤可能与miR-124表达水平有关。
季萍[10](2018)在《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精神分裂症疗效及影响因素分析》文中提出目的:探讨影响无抽搐电休克(Modified Electroconvulsive Therapy,MECT)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疗效的相关因素,为今后MECT制定方案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无锡市精神卫生中心2015年1月-2017年12月行MECT治疗的355例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年龄、性别、受教育年限、病程、是否首次发病、药物剂量、体重指数(Bodymassindex,BMI)、吸烟史、饮酒史、家族史、治疗次数),MECT治疗相关参数(脑电图抽搐时间、抽搐指数、抑制指数、静态电阻、动态电阻、能量百分比、刺激电量、刺激电流、放电时间、刺激频率)及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ositive and Negative Syndrome Scale,PANSS)评分。以PANSS减分率作为评价患者疗效的标准,将临床痊愈(≥大于75%)与显着有效(50%-74%)的患者归为有效组,其余患者(<50%)为无效组。采用χ2检验及t检验分析有效组与无效组所有因素的差异性,然后应用Pearson相关分析、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找出影响MECT疗效的相关因素。结果:(1)有效组与无效组一般资料比较,有效组女性比例、首发人数比例、受教育年限高于无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效组平均年龄小于无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效组吸烟者比例低于无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效组治疗次数多于无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效组药物剂量、BMI、饮酒者比例、家族史比例与无效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有效组与无效组病情特点比较,①有效组治疗前PANSS阳性因子分、一般精神病理因子分与无效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效组治疗前PANSS总分、PANSS阴性因子分、PANSS兴奋因子分高于无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两组治疗前后PANSS减分率比较,有效组治疗前后PANSS阳性因子分减分率与无效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效组治疗前后PANSS总分减分率、PANSS阴性因子分减分率、PANSS一般精神病理因子分减分率、PANSS兴奋因子分减分率高于无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临床特征分析,有效组中存在被影响妄想、评论性幻听、命令性幻听的患者比例低于无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效组中存在紧张性行为、阴性症状的患者比例高于无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项精神症状,有效组与无效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有效组与无效组MECT参数比较,有效组脑电图抽搐时间大于无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抽搐指数、抑制指数、静态电阻、动态电阻、能量百分比、刺激电量、刺激电流、放电时间、刺激频率等治疗参数,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年龄、病程、BMI与MECT疗效呈负相关;治疗前阴性因子分、治疗前PANSS兴奋因子分、治疗前PANSS总分、治疗次数、脑电图抽搐时间与MECT疗效呈正相关。(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病程、是否首发、治疗前阴性症状程度、治疗前兴奋攻击症状程度、脑电图抽搐时间共6个因素为MECT治疗精神分裂症疗效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1.年龄大、病程长是影响MECT疗效的消极因素,此类患者行MECT疗效可能不令人满意,应慎重选择。2.首次发病、治疗前阴性症状、兴奋攻击症状明显是影响MECT疗效的积极因素,因此,临床上以此类精神分裂症患者,可尽早采用MECT控制病情,以缩短患者住院时间。3.脑电图抽搐时间也是影响MECT疗效的重要因素,正确控制脑电图抽搐时间,是MECT成功的关键。
二、脑损害与精神分裂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脑损害与精神分裂症(论文提纲范文)
(1)首次复发精神分裂症执行功能损伤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 精神分裂症患者执行功能损伤特点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3)基于静息态功能磁共振的2型糖尿病脑协同功能及功能连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缩略词中英文对照表 |
前言 |
对象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全文小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 认知障碍的海马多模态MRI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Meta分析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4)2009~2018年广西某三级精神专科医院心理科开放式病房住院患者病种变化情况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资料来源 |
1.2 分析方法 |
1.3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2009~2018年住院患者基本情况 |
2.2 2009~2018年住院人数变化情况 |
2.3 2009~2018年前10顺位病种构成情况 |
2.4 2009~2018年前10顺位病种的性别分布比较 |
2.5 2009~2018年前10顺位病种变化趋势 |
3 讨论 |
(5)精神分裂症患者幻视和幻听症状共罹患的脑影像学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幻听和幻视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共罹患流行病学研究现状 |
2 精神分裂症患者幻视和幻听共罹患脑影像学研究的重要性 |
3 精神分裂症幻视症状的脑影像学研究现状 |
4 精神分裂症幻听症状的脑影像学研究现状 |
5 幻视和幻听共同罹患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脑影像学研究现状 |
6 开展幻视和幻听共罹患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脑影像特征的未来研究趋势 |
(6)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与犬尿氨酸代谢物及脑灰质体积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 概述 |
2. 精神分裂症的认知功能与评估 |
3. 精神分裂症的认知功能与犬尿喹啉酸 |
4.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神经影像学研究 |
5. 研究假设和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及临床影响因素分析 |
1. 研究目的 |
2. 对象和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结论 |
第三章 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与犬尿氨酸代谢物的相关性分析 |
1. 研究目的 |
2. 对象和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结论 |
第四章 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与脑灰质体积的相关性分析 |
1. 研究目的 |
2. 对象和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结论 |
第五章 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与犬尿氨酸代谢物及脑灰质体积的相关性分析 |
1. 研究目的 |
2. 对象和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结论 |
第六章 研究总结 |
1. 研究小结 |
2. 本研究的创新、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7)内蒙古自治区住院精神病人疾病谱和治疗用药及费用等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研究对象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精神疾病相关流行病学及诊断和治疗的变迁 |
参考文献 |
缩略语表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
个人简历 |
致谢 |
(8)奥氮平与阿立哌唑对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符号说明 |
前言 |
研究现状、成果 |
研究目的、方法 |
一 研究资料及方法 |
1.1 临床资料 |
1.2 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 |
1.3 研究方法 |
1.4 相关研究工具 |
1.5 观察指标 |
1.6 统计学方法 |
二 结果 |
2.1 两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 |
2.2 两组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前后阳性和阴性症状量(PANSS)评分对比分析 |
2.3 两组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前后的认知功能比较 |
2.3.1 两组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前后的数字广度(DS)量表评分比较 |
2.3.2 两组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前后的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比较 |
2.3.3 两组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前后的爱荷华赌博任务(IGT)比较 |
2.3.4 两组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前后的面孔情绪识别正确率比较 |
2.4 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与PANSS阳性以及PANSS阴性量表评分的相关性 |
2.4.1 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前的认知功能与PANSS量表评分的相关性 |
2.4.2 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后的认知功能与PANSS量表评分的相关性 |
三 讨论 |
3.1 一般资料分析 |
3.2 奥氮平和阿立哌唑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 |
3.3 奥氮平与阿立哌唑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 |
3.3.1 奥氮平与阿立哌唑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工作记忆的影响 |
3.3.2 奥氮平与阿立哌唑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执行功能的影响 |
3.3.3 奥氮平与阿立哌唑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决策功能的影响 |
3.3.4 奥氮平与阿立哌唑对精神分裂症患者面孔情绪识别功能的影响 |
3.4 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与PANSS阳性以及阴性量表评分的关系 |
3.5 研究的不足和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附录 |
1 病例入组标准筛选工具 |
2 病情评估工具 |
3 认知功能测评工具 |
3.1 韦氏记忆测验-数字广度(DS) |
3.2 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 |
3.3 爱荷华赌博任务(IGT) |
3.4 情感强度识别任务(EIRT) |
综述 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研究进展 |
1 精神分裂症患者主要认知功能损害 |
1.1 注意障碍 |
1.2 记忆障碍 |
1.3 执行功能 |
1.4 社会认知 |
1.5 精神运动 |
1.6 言语流利性 |
2 认知功能障碍的生物学基础 |
2.1 神经递质基础 |
2.2 神经病理学基础 |
3 认知功能障碍与精神症状之间的关系 |
4 认知功能障碍测评方法 |
4.1 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检验 |
4.2 韦氏记忆测验 |
4.3 爱荷华赌博任务 |
4.4 情感强度识别任务 |
4.5 其他 |
5 认知功能损害药物治疗 |
6 结束语 |
综述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9)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浆miR-124与认知功能相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以字母顺序排列)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10)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精神分裂症疗效及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对象和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研究方法 |
1.3 统计方法 |
研究结果 |
2.1 有效组与无效组一般资料比较 |
2.2 有效组与无效组病情特点比较 |
2.3 有效组与无效组MECT参数比较 |
2.4 Pearson相关因素分析 |
2.5 Logistic回归分析 |
讨论 |
3.1 一般人口学资料与MECT疗效的关系 |
3.2 临床特征与MECT疗效的关系 |
3.3 MECT参数与MECT疗效的关系 |
结论 |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中英文对照缩写词表 |
附件一 |
附件二 |
附件三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课题情况 |
致谢 |
四、脑损害与精神分裂症(论文参考文献)
- [1]首次复发精神分裂症执行功能损伤的研究[D]. 李梦蝶. 昆明医科大学, 2021
- [2]阴性和阳性症状精神分裂症患者内隐记忆特点及相关因素[J]. 王欣,张应全,陈军升,王宝安,高润利,郭瑞,高永利,霍坚,马文涛.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2021(03)
- [3]基于静息态功能磁共振的2型糖尿病脑协同功能及功能连接研究[D]. 何万利. 甘肃中医药大学, 2021(01)
- [4]2009~2018年广西某三级精神专科医院心理科开放式病房住院患者病种变化情况分析[J]. 黄淑津,张玲,朱晓茜,罗隽,韦眉,韦静娴.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20(07)
- [5]精神分裂症患者幻视和幻听症状共罹患的脑影像学研究进展[J]. 陈新英,崔晓娟,李然立,孙芸,田红军,禚传君,李洁. 精神医学杂志, 2020(03)
- [6]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与犬尿氨酸代谢物及脑灰质体积的相关性研究[D]. 黄兴兵. 南方医科大学, 2020(01)
- [7]内蒙古自治区住院精神病人疾病谱和治疗用药及费用等调查[D]. 曹雪. 内蒙古医科大学, 2020(03)
- [8]奥氮平与阿立哌唑对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影响研究[D]. 李辉. 天津医科大学, 2019(02)
- [9]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浆miR-124与认知功能相关研究[D]. 杨财花. 昆明医科大学, 2019(06)
- [10]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精神分裂症疗效及影响因素分析[D]. 季萍. 苏州大学, 201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