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刘和珍”美育计划

“纪念刘和珍”美育计划

一、《记念刘和珍君》审美教育方案(论文文献综述)

黄雅杰[1](2021)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中学鲁迅作品教学研究》文中指出

刘逸飞[2](2021)在《高中语文“革命文化”教学研究 ——以统编高中语文教材为中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高中语文教学中,“革命文化”对培养高中生的高尚人格、坚毅品格具有重要的作用。高中生的身心发展日渐成熟,处于从青少年向成年过渡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形成的观念、思考与认识对其一生都会产生影响。统编高中语文教材自2019年9月开始在部分省市投入使用,新教材依据课标要求,在选文方面突显了对“革命文化”的重视。“革命文化”教育是目前高中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本文主要以下几个方面论述了高中语文“革命文化”的教学问题:首先对“革命文化”的概念及内涵进行了界定,阐明了“革命文化”融入语文课程的必要性和价值,以及高中语文“革命文化”教学的理论依据。其次对统编高中语文教材中的“革命文化”题材选文进行了具体的分类分析。从选文的分布情况来看,和以往教材进行对比,新教材中“革命文化”选文呈现出数量多,占比高的特点,各册均有分布,同时也有所侧重。从分类情况来看,选文主题共性全面,个性鲜明;选文作者丰富多元,重点突出;选文文体文质兼美,众体兼备;选文时代特征显着,传承有序。从价值取向来看,体现了经典性与时代性相统一、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意识形态正确与自然有机融入相统一的特点。再次主要运用问卷调查法对高中语文“革命文化”教学现状进行了调查,进而梳理出当前高中语文“革命文化”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教师层面来说,一是新课标、新教材改变了原有的教学方式。二是教师对“革命文化”虽然有较高的重视程度,但在教学中缺少充分的把握。三是“革命文化”知识的更新和学生学情的变化不断加快,客观上也增加了“革命文化”教学的难度。从学生层面来说,一是基础阅读量不足增加了理解“革命文化”作品的困难。二是时代上的隔阂容易使学生对“革命文化”的认同感不足。三是学生期望的学习活动与实际差距较大。然后在前文分析的基础上对高中语文“革命文化”教学提出了“以革命文化为导向,创设语文学习的真实情境”“以学习任务群为依托,开展语文学习活动”和“以单元学习任务为基础,开展群文阅读教学”等教学建议。

李园苑[3](2021)在《部编版高中语文教材中鲁迅杂文教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朱有丽[4](2021)在《人教版高中语文中国革命传统作品的教学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107年版)》中首次提出了“中国革命传统作品研习”学习任务群,但由于统编版语文教材并未在全国实施,所以本研究将重点放在了人教版高中语文中国革命传统作品的教学策略研究上。中国革命传统作品不仅能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提高思维和语言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还能使学生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但在实际的革命传统作品教学中,多数教师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并未开展任务群教学,而学生也因为阅读量偏少,对此类作品没有浓厚的兴趣,导致中国革命传统作品的教学现状并不成熟。针对这一现象,本文在前人的研究成果以及语文课标提出的学习任务群理念基础上,通过发放师生调查问卷收集相关数据,对中国革命传统作品的教学进行深入探讨,综合分析中国革命传统作品的教学现状,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有效的教学策略。本文紧紧围绕人教版高中语文中国革命传统作品的教学策略研究展开,内容分为六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从研究缘起、研究综述、研究方法以及研究意义入手,了解中国革命传统作品目前的研究现状;第二部分是中国革命传统作品的概述及理论依据;第三部分是中国革命传统作品的选编情况,包括情况统计、编排理念、编排特点以及选编存在的问题;第四部分是重点分析中国革命传统作品的教学现状,分析调查发现中国革命传统作品的教学存在教学目标设置不合理、教学内容选择不全面、教学模式单一和教学评价针对性不足题;第五部分是结合学生学习情况,教师教学情况,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最后一部分是对本研究进行了总结和反思。本文对人教版高中语文中国革命传统作品深入分析的基础上,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评价等几方面提出了有关此类作品教学的可行性措施,旨在丰富中国革命传统作品教学效率的提高,充分发挥此类作品的教学价值,使革命传统深植于学生心中,促进中国革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孙景鹏[5](2020)在《中国现代散文叙述学的探索性建构》文中指出“叙述”是语言艺术掌握世界的一种基本方式。中国现代散文叙述学是专门探讨中国现代散文“叙述”问题的一门尚未成形、有待建构的学问。本文的写作初衷就是试图建构中国现代散文叙述学。为此,笔者在通读中国现代散文经典作品的基础上,综合采用叙述学、文体学、阐释学等研究方法,围绕“谁在叙述、怎么叙述”的基本问题,从现代散文叙述艺术的发展实际出发,从“叙述主体”“叙述角度”“叙述形态”“叙述语言”“叙述方式”五个方面展开论述,努力把文本细读、叙述分析和理论阐释较好地结合起来,着重辨析和概括现代散文叙述的特点和特长,从中总结和建构出初步的中国现代散文叙述学。散文叙述学首先要解决“谁在叙述”的问题。“叙述主体”主要探讨散文作者、叙述者与叙述主体的复杂关系、组合形态和叙述功能。中国现代散文的叙述主体大致有作者、叙述者以及作者与叙述者合体三种常见的形态,相应形成自叙、分叙、合叙三种叙述模式,叙述主体意识也有理性、感性和潜意识层面诸因素的错综交融。散文叙述学还要着重解决“怎么叙述”的问题,包含叙述角度、叙述形态、叙述语言和叙述方式等主要问题。“叙述角度”探讨叙述人称、叙述视角和叙述聚焦三个问题,着重辨析散文叙述的观察方式与思维特点;现代散文以第一人称、限知视角和内聚焦的叙述为主,也善用其他人称、视角和聚焦方式。“叙述形态”涉及叙述结构、叙述顺序和叙述节奏,着重解决散文谋篇布局、组合有序的章法问题。“叙述语言”探讨现代汉语与散文变革的相互关系,辨析现代汉语散文现代性、民族性和个人性的话语特色,以及闲话体、对话体、独语体、训导体等主要语体的叙述特点。“叙述方式”则探讨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等具体表达方式的组合交融关系,以及记叙类、抒情类、议论类三类散文的叙述特色。从叙述学的角度入手,对中国现代散文展开具体研究,不仅能发现散文研究的一系列新问题,而且能开拓散文研究的新景观,推进散文研究的细化、深化和学理化,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白雪[6](2020)在《基于冯友兰境界说的中学语文人境界教育策略研究》文中认为语文核心素养是语文课程标准的升级表达,语文核心素养依据个人语言学习的基本规律明确指出对于语文的学习应是一个由外显至内隐,再到层级发展与内在逻辑提升的生命内化的实践过程。由此,语文教育的过程可以被理解为是一种进阶(境界)教育的过程。境界一词虽内蕴丰富,但生命价值的实现维度等同于人生境界的达成高度,生命的真谛无非始终处于意志、思维、情感态度价值观的重新解构,顺势建构的无限更迭之中。将语文学科赋予境界说教育,能够对中学语文产生新的实践意义,弥补现阶段语文教学内容的不足以更好培育中学生意志、思维和情感态度价值观。反观当下中学语文教育现状发现仍受高考制度的影响,在实际教学环节中语文依旧身陷传统教学桎梏:过分重视学生成绩、片面强调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忽略对学生精神世界的合理关照。学生活动和教师活动始终都围绕高考开展,教师往往依照教参对教材进行简单解读,难以挖掘教材资源中所隐含的文化生命精神;教学目标设计大多围绕考纲进行设计,忽视对达成学生人生境界的重视;教学过程内容大多仍套用固定陈旧教学模式,重视知识的掌握,轻视学生人生境界的培养,即思维、意志、情感态度价值观培育;教学评价方式单一也多侧重以成绩为主的结果性评价,缺少对学生独特生命情感体验的人生境界的关照。基于语文课程标准对于语文教育的境界指向,立足当下语文教学的问题,故借助冯友兰人生境界说提出解决问题的有效策略:第一,在挖掘教材资源方面,将冯友兰人生境界说作为解读教材和研讨课后思考题的新思路。第二,在教学目标设计方面,充实以往三维教学目标设计观念(以往三维教学目标设计为基础融入冯友兰人生境界说,找到教学目标与境界说的契合点以求达到进阶目的),以冯友兰人生境界说中的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为人生境界的逐层递进过程,设计以磨砺意志、提升思维、索引情感的人生进阶(境界)教学目标。第三,在教学过程内容方面,充实模板化教学过程内容,利用冯友兰人生境界说依托不同文体内容和特点的阅读教学、多种主题意向和素材的作文教学、形式多样的口语交际活动来落实中学生思维、意志、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人生境界教育。第四,在教育评价方面,转变单一教育评价模式,增加意志磨砺评价、增设思维训练评价、增添情感索引评价。根据教学前、教学中、教学后三个环节的各项具体实施意见,以期对中学语文培育学生思维、意志、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人生境界教育有所助益。

杨茜[7](2020)在《“语言建构与运用”视角下的高中现当代散文教学研究》文中提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祖国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语文核心素养,明确将语言建构与运用素养列为语文核心素养的基础,培养学生在具体的语言情境中灵活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沟通交流的能力。借助散文的语言材料进行语文教学,是落实“语言建构与运用”素养、语文核心素养,形成学生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的重要途径。针对21世纪人才培养目标的探索,各国家、地区、国际组织提出相应的核心素养概念,各学科根据核心素养提出学科核心素养,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从语文学科教学中培养学生能力与品格。语文核心素养由“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构成,其中“语言建构与运用”素养起基础作用。高中语文必修教材中散文所占比例高,且散文的特征与“语言建构与运用”素养的特征关联性较强,为“语言建构与运用”素养和高中现当代散文教学研究提供了重要条件。以“语言建构与运用”素养为视角,立足于高中现当代散文教学,重点探讨现当代散文在此视角下应该是什么和怎么教的问题。根据“语言建构与运用”素养的内涵和实践性、主动性、独特性、情境性的特征,现当代散文的文体特征以及《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语言建构与运用”视角下的高中现当代散文教学是一种积累建构是基础、语言材料是重点、交流体验是过程、迁移运用是目的的教学。落实以“语言建构与运用”为视角的教学,要从“积累建构”“语言材料”“交流体验”“迁移运用”四方面进行研究,提出教学策略。积累建构语文知识,通过“增减换删”体会词义,练习运用夯实基础,增强语文知识的储备。语言材料是文本的语言文字材料,文本细读以语言文字材料为对象,通过细微的洞察力去解读文本,解读词句篇,从细处鉴赏语言与修辞。交流体验强调实践参与,采用情境表演扮演教材相应角色,加强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和掌握,在情境教学中加深情感的交流体验。整体的迁移运用是指把“听”“说”“读”“写”当成一个整体融入进语文教学当中,而不是单纯只练习学生的某一能力,注重整体的实践活动以达到语文学习、语言运用与迁移目的。

卢竞珍[8](2020)在《论中学鲁迅作品的教学内容 ——基于语文教材内容演变的视角》文中认为鲁迅作品具有极高的文学魅力和语文教育价值,在我国中学语文教材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位置。1978年以来,中学语文教材中的鲁迅作品在选文篇目、助读系统、主题解读、课后习题等方面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对中学鲁迅作品的教学内容必然产生规律性的指向作用。本研究就基于1978年以来中学鲁迅作品的教材内容演变的视角,对中学鲁迅作品的教学内容进行研究。本研究中的教学内容这个概念指的是在教学过程中为了实现既定的教学目标,师生双方在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呈现的各种材料以及所传递的信息,是教师“教什么”以及学生“学什么”两个层面的内容总和。教学内容是教材内容的“教学化”,教材内容对教学内容具有指向性。把握中学鲁迅作品的教材内容对教学内容的指向性是研究中学鲁迅作品的教学内容的基础。1978年以来,中学鲁迅作品的教材内容在选文篇目、助读系统、主题解读、课后习题等方面有明显的变化。本研究认为,中学语文教材中的鲁迅作品选文篇目逐渐删减了时政性突出的篇目,保留同时增加了富有文学性、充满温情与生活气息的篇目。鲁迅作品选文的助读系统在构成形式上先增加后删除了单一强调语文基础知识学习和语文能力训练的助读形式,增加并沿用了能引导学生自主、个性化阅读鲁迅作品的助读形式,在内容上始终重视语文基础知识学习与语文能力训练的同时,愈发重视对鲁迅作品的人文内涵的挖掘以及学生对鲁迅作品的自主、个性化阅读,并且不断拉近学生与鲁迅的距离。鲁迅作品选文的主题解读呈现出了逐渐贴近鲁迅的创作本意的变化。鲁迅作品选文的课后习题则由凸显知识与能力变成兼顾人文素养,并且愈发重视学生的个性化思考,引导学生了解鲁迅的意识也在增强。本研究认为,中学鲁迅作品的教材内容的演变对中学鲁迅作品的教学内容提出了要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帮助学生走进鲁迅的基本指向。本研究认为,中学鲁迅作品的教学内容的核心要素包括紧扣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教学内容、容纳学生的个性化理解的教学内容以及凸显鲁迅真实立体形象的教学内容三个方面。紧扣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教学内容强调的是要注重对鲁迅作品中的语文基础知识进行学习,借助鲁迅作品训练学生的语文能力并挖掘鲁迅作品的人文内涵,从而促进学生的语文素养发展。我们可以从作品的感情意蕴、生活底色以及现实意义三个层面去挖掘鲁迅作品的人文内涵。容纳学生的个性化理解的教学内容要求教学内容能够为学生对鲁迅作品的个性化理解创设空间,我们应该通过鲁迅作品的语言、主题、人物形象去容纳学生的个性化理解。凸显鲁迅真实立体形象的教学内容侧重于通过教学内容来丰富学生对鲁迅形象的认识。抓住鲁迅作品中的童趣感可以帮助学生认识童真的鲁迅,品味鲁迅作品中的人情味可以帮助学生感受温情的鲁迅,探究鲁迅作品中的思想性可以帮助学生了解深邃的鲁迅,从而打破学生对鲁迅严肃冷峻的固有印象,使学生走进鲁迅。为了落实中学鲁迅作品的教学内容的核心要素,实现中学鲁迅作品的教材内容演变对中学鲁迅作品的教学内容的基本指向,本研究认为,中学鲁迅作品的教学内容的实施要注意坚持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重视对话教学的开展,并且要避免对鲁迅作品的误读。

陈玉婷[9](2020)在《高中现当代记叙散文的教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散文教学一直是阅读教学的重点,特别是现当代记叙散文,语言质朴,情感丰富,意蕴无穷。阅读这样的作品在一定程度上能陶冶情操,培育审美素养。但在实际的教学中,现当代记叙散文教学仍存在着诸多问题,如对散文个性化特点的忽视,把记叙散文的教学方法等同于所有散文的教学方法等。为此,本文旨在通过对高中现当代记叙散文教学的全整研究,以期为中学的语文课堂提供一个可供参考的教学模式。绪论部分,交代本课题的研究缘起,界定现当代记叙散文的概念,把握现当代记叙散文的个性化特征。同时,分析目前记叙散文研究现状及不足,提出本课题的研究思路及意义。第一章,在对沪教版、苏教版和人教版教材中的高中现当代记叙散文篇目进行梳理的基础上,以具体课例为中心,分析高中现当代记叙散文的选篇情况,探讨现行高中现当代记叙散文的教学依据。第二章,为了更为全面准确地了解当下高中现当代记叙散文的教学现状,分别针对学生和教师展开问卷调查和访谈,并结合现行现当代记叙散文的教学模式,考察当下高中现当代记叙散文教学存在的问题。第三章,基于当前高中现当代记叙散文的教学现状,结合具体教学实例,从教学方法及路径、教学内容和教学评价三个方面,对高中现当代记叙散文的教学提出灵活有效的实施策略。第四章,现当代记叙散文教学对高中生写作有不可忽视的启示作用。为此本章在明确高中生写作出现“无物可写”“写不出来”“不会写”的问题后,梳理现当代记叙散文教学与写作的关系,以期为高中生的写作提供启示和借鉴。

魏锋[10](2020)在《高中语文写作训练与篇目教学的整合 ——以人教社2007年版教材为例》文中认为写作训练和篇目教学的整合是新的课程标准的要求,也是新时代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的手段。在高中阶段不管是从高考角度还是从学生的语文能力的提升角度来说,写作训练无疑占据重要的位置,当前的写作训练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特别是新的课程标准已经颁布而新的教材却还在修订阶段的情况下,教师和学生面临的写作问题需要得到重视并找到好的解决方法。因而,当下用旧教材解决新问题,就得在挖掘旧教材上花费更多的功夫,这也是写作训练和篇目教学整合的现实意义。文章的第一部分,首先从教材的整合使用与新课程标准“核心素养”要求、高中语文写作训练的重要性、当前的写作训练存在的问题,以及高中语文写作训练与篇目教学的整合的现实实践意义四个方面着手,探讨了写作训练和篇目教学整合的必要性。其次还从课程标准的要求和高中语文写作训练和篇目教学的内在相通性两个方面探讨了写作训练和篇目教学整合的可行性。文章的第二部分,从高中语文写作训练与篇目教学整合的目标关联和内容关联两个方面进行高中写作训练和篇目教学的整合的教材分析。文章的第三部分提炼出了高中语文写作训练与篇目教学整合的五个主要策略:借鉴相关文体的篇目进行仿写训练、总结课文的写作技巧进行写作训练、整合写作专题与选文篇目进行写作训练、设计人文主题整合篇目教学和写作训练、提炼选文写作素材进行写作训练。文章第四部分对应第三部分提出的写作训练和篇目教学整合的五个策略,给出了五个高中语文写作训练和篇目教学整合的案例。本文对现行人教版教材进行分析和整合,从具体的教材入手、用具体的篇目进行整合示范力求能够形成系统的、具有较高操作性的写作训练方案,使其更加适合于写作训练的实践,同时也为写作训练提供一些有益的探索。

二、《记念刘和珍君》审美教育方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记念刘和珍君》审美教育方案(论文提纲范文)

(2)高中语文“革命文化”教学研究 ——以统编高中语文教材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依据及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第一章 高中语文“革命文化”教学的理论依据
    第一节 高中语文课程中“革命文化”的概念界定
    第二节 “革命文化”融入语文课程的必要性
        一、“革命文化”教育挑战与机遇并存
        二、语文课程具有文化传承的独特优势
    第三节 “革命文化”融入语文课程的价值
        一、体现国家意志,树立文化自信
        二、发挥育人功能,夯实核心素养
        三、传承红色基因,培育健全人格
第二章 统编高中语文教材“革命文化”选文特点及价值取向
    第一节 统编高中语文教材“革命文化”选文的分布情况
    第二节 统编高中语文教材“革命文化”选文的分类分析
        一、选文主题:共性全面,个性鲜明
        二、选文作者:丰富多元,重点突出
        三、选文文体:文质兼美,众体兼备
        四、选文时代:特征显着,传承有序
    第三节 统编高中语文教材“革命文化”选文的价值取向
        一、经典性与时代性相统一
        二、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统一
        三、意识形态正确与自然有机融入相统一
第三章 高中语文“革命文化”教学现状及问题
    第一节 “革命文化”教学的困境——教师调查问卷分析
        一、新课标、新教材改变原有的教学方式
        二、教师对“革命文化”选文的教学把握不足
        三、“革命文化”知识的更新与把握学生学情难度增大
    第二节 “革命文化”认同的障碍——学生调查问卷分析
        一、阅读量低造成理解困难
        二、时代隔阂造成认同不足
        三、学生期望的学习活动与实际差距较大
第四章 高中语文“革命文化”教学建议
    第一节 以“革命文化”为导向,创设语文学习的真实情境
        一、以学科认知情境为基础
        二、丰富个人体验情境
        三、融合社会生活情境
    第二节 以学习任务群为依托,开展语文学习活动
        一、从当代文化参与中学习“革命文化”
        二、从文学阅读与写作中学习“革命文化”
        三、从中国革命传统作品研习与专题探讨中学习“革命文化”
    第三节 以单元学习任务为基础,开展群文阅读教学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高中语文革命文化教学调查问卷(教师用卷)
附录二:高中语文革命文化学习情况调查问卷(学生用卷)
致谢

(4)人教版高中语文中国革命传统作品的教学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综述
    三、研究方法
    四、研究意义
第一章 人教版高中语文中国革命传统作品的概念及教学价值
    第一节 中国革命传统作品的概念界定
        一、革命
        二、中国革命传统作品
    第二节 中国革命传统作品的教学价值
        一、发展语文能力,提升革命审美价值
        二、传承与理解革命传统文化
第二章 人教版高中语文中国革命传统作品的选编情况
    第一节 选文情况统计
    第二节 选文编排理念
        一、突显正确的价值导向
        二、符合学生学习规律
        三、彰显民族文化
    第三节 选文编排特点
        一、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
        二、必修与选修相结合
    第四节 选文编排问题
        一、选文分布不均衡
        二、选文类型不全面
第三章 人教版高中语文中国革命传统作品的教学现状分析
    第一节 中国革命传统作品教学现状调查及分析
        一、调查目的
        二、调查方案设计
        三、调查方案实施
    第二节 中国革命传统作品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一、中国革命传统作品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二、中国革命传统作品教学问题原因分析
第四章 人教版高中语文中国革命传统作品的教学策略研究
    第一节 设定教学目标
        一、围绕作品特色设定教学目标
        二、根据课程标准设定教学目标
        三、根据学生学情设定教学目标
    第二节 选定教学内容
        一、课内和课外相结合
        二、在综合和整合中探索
        三、经典与兴趣相结合
    第三节 设计教学过程
        一、以具体任务为驱动
        二、用语文活动来贯穿
        三、以具体情境为载体
        四、以双线教学模式为依托
    第四节 完善教学评价
        一、评价目的: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
        二、评价主体: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教学评价
        三、评价形式:关注过程,进行综合性评价
第五章 人教版高中语文中国革命传统作品的教学实践与反思
    第一节 教学实践
    第二节 结论与反思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历

(5)中国现代散文叙述学的探索性建构(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中国现代散文叙述学研究概述
    一、研究对象与概念界定
    二、现有研究成果及存在问题
    三、研究价值和研究思路
第一章 现代散文的叙述主体
    第一节 散文作者的重要性
    第二节 散文叙述者的可靠性
    第三节 散文叙述主体的多重性
第二章 现代散文的叙述角度
    第一节 散文的叙述人称
    第二节 散文的叙述视角
    第三节 散文的叙述聚焦
第三章 现代散文的叙述形态
    第一节 散文的叙述结构
    第二节 散文的叙述顺序
    第三节 散文的叙述节奏
第四章 现代散文的叙述语言
    第一节 现代散文的语言特色
    第二节 现代散文的叙述引语
    第三节 现代散文的叙述语体
第五章 现代散文的叙述方式
    第一节 叙述与记叙和描写
    第二节 叙述与抒情
    第三节 叙述与议论和说明
结语 中国现代散文叙述学研究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6)基于冯友兰境界说的中学语文人境界教育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引言
    1.1 选题缘起
    1.2 选题目的
    1.3 研究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实践意义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2.文献综述
    2.1 国内研究现状
    2.2 国外研究现状
3.核心概念及理论依据
    3.1 研究的理论基础
        3.1.1 境界的概念
        3.1.2 冯友兰人生境界说的基本认识
        3.1.3 冯友兰人生境界说与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理论联系
        3.1.4 冯友兰人生境界说与语文课程标准之间的理论联系
4.基于冯友兰人生境界说的中学语文人生境界教育现状分析
    4.1 调查的设计与实施
        4.1.1 调查对象的选取
        4.1.2 问卷编制的确立
    4.2 中学语文人生境界教育现状分析
        4.2.1 学生问卷分析
        4.2.2 教师访谈记录分析
    4.3 基于冯友兰人生境界说的中学语文人生境界教育存在问题及成因分析
        4.3.1 解读教材创新不足,学生自我觉解能力有待提升
        4.3.2 教学目标设计观念略显陈旧,学生意志教育有所不足
        4.3.3 教学内容实施过程略微固定,学生思维教育有待充实
        4.3.4 教学评价模式轻微单一,学生情感评价有待渗透
5.基于冯友兰人生境界说的中学语文人生境界教育策略
    5.1 冯友兰境界说之多角度解读文本
        5.1.1 巧借教材重塑澄明本心
        5.1.2 运用课后思考题研讨人生境界新路径
    5.2 冯友兰境界说之充实三维教学目标设计
        5.2.1 立足自然境界以人生境界说之自然境界,磨砺意志
        5.2.2 突破功利境界以人生境界说之道德境界,提升思维
        5.2.3 超越道德境界以人生境界说之天地境界,索引情感
    5.3 冯友兰人生境界说之拓充模板化教学内容
        5.3.1 强化阅读教学训练力度
        5.3.2 拓展作文教学训练环节
        5.3.3 丰富口语交际活动训练项目
    5.4 冯友兰人生境界说之转变单一教学评价模式
        5.4.1 增加意志磨砺评价
        5.4.2 增设思维训练评价
        5.4.3 增添情感索引评价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中学语文人生境界教育调查问卷
学位论文数据集
致谢

(7)“语言建构与运用”视角下的高中现当代散文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1.1 语文教育的时代要求
        1.1.2 语文教材的实质要求
        1.1.3 语文教学的实际要求
        1.1.4 语文教师的使命要求
    1.2 研究意义
        1.2.1 对语文教学的意义
        1.2.2 对学生发展的意义
    1.3 研究综述
        1.3.1 核心素养研究及语文核心素养研究概况
        1.3.2 “语言建构与运用”素养研究概况
        1.3.3 高中现当代散文教学研究概况
    1.4 概念阐述
        1.4.1 语言建构与运用素养
        1.4.2 现当代散文的概念
    1.5 研究方法
        1.5.1 文献研究法
        1.5.2 案例分析法法
第2章 “语言建构与运用”视角下的现当代散文教学原因分析
    2.1 “语言建构与运用”的特征为现当代散文教学提供条件
        2.1.1 实践性提高文本语言的差异认识
        2.1.2 主动性促进文本知识的积累建构
        2.1.3 独特性加深文本内容的感悟理解
        2.1.4 情境性增强文本世界的体会融合
    2.2 现当代散文在“语言建构与运用”视角下教学的必然性
        2.2.1 现当代散文文体特征的要求
        2.2.2 现当代散文与其他文体的区别
    2.3 “语言建构与运用”素养和高中现当代散文教学的关系
        2.3.1 “语言建构与运用”素养是现当代散文教学的价值取向
        2.3.2 现当代散文教学是“语言建构与运用”素养的实现凭借
第3章 “语言建构与运用”视角下的高中现当代散文教学特征呈现
    3.1 积累建构是基础
    3.2 语言材料是重点
    3.3 交流体验是过程
    3.4 迁移运用是目的
第4章 “语言建构与运用”视角下的高中现当代散文教学策略
    4.1 多种形式增强积累建构
        4.1.1 练习运用夯实积累
        4.1.2 “增减换删”建构词义
    4.2 文本细读品味语言材料
        4.2.1 细读语言品情感
        4.2.2 细读修辞审美感
    4.3 提升语感促进交流体验
        4.3.1 文本朗读培养语感
        4.3.2 情境表演提升语感
    4.4 注重整体实现迁移运用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A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8)论中学鲁迅作品的教学内容 ——基于语文教材内容演变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研究的缘起
    (二)已有研究及其启示
    (三)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
    (四)研究方法
一、教学内容与教材内容的界定
    (一)教学内容
    (二)教材内容
    (三)教学内容与教材内容的关系
二、1978年以来中学鲁迅作品的教材内容的演变
    (一)选文篇目的更迭
    (二)选文助读系统的变动
    (三)选文主题解读的调整
    (四)选文课后习题的变化
三、中学鲁迅作品的教材内容的演变对教学内容的基本指向
    (一)教学内容要促进语文素养发展
    (二)教学内容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性
    (三)教学内容要帮助学生走进鲁迅
四、中学鲁迅作品教学内容的核心要素
    (一)紧扣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教学内容
        1.学习鲁迅作品中的语文基础知识
        2.借助鲁迅作品训练语文能力
        3.挖掘鲁迅作品中的人文内涵
    (二)容纳学生的个性化理解的教学内容
        1.对鲁迅作品的语言进行个性化理解
        2.对鲁迅作品的主题进行个性化理解
        3.对鲁迅作品的人物形象进行个性化理解
    (三)凸显鲁迅真实立体形象的教学内容
        1.抓住作品童趣感,认识童真的鲁迅
        2.品味作品人情味,感受温情的鲁迅
        3.探究作品思想性,了解深邃的鲁迅
五、中学鲁迅作品教学内容的实施应注意的问题
    (一)坚持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
    (二)要重视对话教学的开展
    (三)避免对鲁迅作品的误读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致谢

(9)高中现当代记叙散文的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高中现当代记叙散文的选编及教学依据
    第一节 高中现当代记叙散文的选编情况
    第二节 现行高中现当代记叙散文的教学依据
第二章 高中现当代记叙散文的教学现状
    第一节 高中现当代记叙散文教学现状调查
    第二节 现行高中现当代记叙散文的教学模式
    第三节 当前高中现当代记叙散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第三章 高中现当代记叙散文教学的实施策略
    第一节 高中现当代记叙散文的教学方法及路径
    第二节 高中现当代记叙散文的教学内容
    第三节 高中现当代记叙散文的教学评价
第四章 教与学:对高中作文写作的启示
    第一节 现当代记叙散文的教与学
    第二节 题材内容教学对写作的启示
    第三节 艺术手法教学对写作的启示
    第四节 利用多种方法,引导学生写作
结论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10)高中语文写作训练与篇目教学的整合 ——以人教社2007年版教材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和背景
    (二)研究目的
    (三)研究意义
    (四)文献综述
    (五)研究设计
    (六)相关概念的界定
一、高中语文写作训练与篇目教学整合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高中语文写作训练与篇目教学整合的必要性
    (二)高中语文写作训练与篇目教学整合的可行性
二、高中语文写作训练与篇目教学整合的教材分析
    (一)高中语文写作训练与篇目教学整合的目标关联分析
    (二)高中语文写作训练与篇目教学整合的内容关联分析
三、高中语文写作训练与篇目教学整合的主要策略
    (一)借鉴相关文体的篇目进行仿写训练
    (二)总结课文的写作技巧进行写作训练
    (三)整合写作专题与选文篇目进行写作训练
    (四)设计人文主题整合篇目教学和写作训练
    (五)提炼选文写作素材进行写作训练
四、高中语文写作训练与篇目教学整合的操作案例
    (一)“议论文的整体构思”之“纵向展开”专题讲学稿设计
    (二)“亲近自然,写景要抓住特征”讲学稿设计
    (三)“确立自信·学习反驳”写作专题教学设计
    (四)“善待生命”人文主题整合写作训练
    (五)人教版必修一、必修二写作素材整理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四、《记念刘和珍君》审美教育方案(论文参考文献)

  •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中学鲁迅作品教学研究[D]. 黄雅杰. 湖南师范大学, 2021
  • [2]高中语文“革命文化”教学研究 ——以统编高中语文教材为中心[D]. 刘逸飞. 曲阜师范大学, 2021(02)
  • [3]部编版高中语文教材中鲁迅杂文教学研究[D]. 李园苑. 江西师范大学, 2021
  • [4]人教版高中语文中国革命传统作品的教学策略研究[D]. 朱有丽. 青海师范大学, 2021(02)
  • [5]中国现代散文叙述学的探索性建构[D]. 孙景鹏. 福建师范大学, 2020(12)
  • [6]基于冯友兰境界说的中学语文人境界教育策略研究[D]. 白雪. 天水师范学院, 2020(06)
  • [7]“语言建构与运用”视角下的高中现当代散文教学研究[D]. 杨茜. 湖南科技大学, 2020(06)
  • [8]论中学鲁迅作品的教学内容 ——基于语文教材内容演变的视角[D]. 卢竞珍. 广西师范大学, 2020(06)
  • [9]高中现当代记叙散文的教学研究[D]. 陈玉婷. 福建师范大学, 2020
  • [10]高中语文写作训练与篇目教学的整合 ——以人教社2007年版教材为例[D]. 魏锋. 西南大学, 2020(01)

标签:;  ;  ;  ;  ;  

“纪念刘和珍”美育计划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