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文因素在古生物演化和绝灭中的可能作用(论文文献综述)
余良耘,冯秋丽[1](2012)在《新灾变论及其影响——地学前沿一瞥》文中认为主要介绍新灾变论产生的历史背景、主要观点以及对地学产生的巨大影响,包括:灾变论——均变论——新灾变论的产生、发展的过程;几种比较流行的新灾变假说;在新灾变论思潮的猛烈冲击下事件地层学、灾变成矿论、天文地质学等新学科、新理论的兴起与发展状况。
罗根明[2](2012)在《二叠纪—三叠纪之交的微生物地质过程和C-N-S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文中指出二叠纪-三叠纪之交(大约252百万年前)发生了显生宙以来最大的生物集群灭绝事件。对这次危机中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认识将为探讨当代人类-其他生物-环境之间的协同演化提供借鉴意义。后生动物由于可以以实体形式保存为化石,而且形态和结构特征明显,研究较为方便,已取得了很大进展,为理解二叠纪-三叠纪之交生物大灭绝的过程和原因提供了很大的帮助。微生物是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关键环节,是联系环境与其它生物的桥梁。然而,微生物存在保存和结构特征等方面的问题,一直以来人们对于占据海洋生态系统很大部分、同时也是海洋初级生产力重要组成部分的微生物关注得很少。微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主要表现在微生物功能群方面。微生物功能群是探讨地质历史时期微生物地质过程的重要手段。本文主要基于我国华南地区6条二叠纪-三叠纪之交的剖面,利用类脂物分子技术和稳定同位素技术分析了后生动物危机期间微生物功能群的组成和演化特征以及与微生物代谢活动密切相关的C-N-S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特征。在这些资料的基础上,探讨了当时古海洋化学的组成特征及其对微生物功能群和海洋后生动物大灭绝的影响。最后,分析了陆地和海洋两大生态系统危机的时间关系及其对生物大灭绝原因的启示。基于碳同位素资料,提出了在二叠纪末期海洋后生动物大灭绝期间,海洋初级生产力出现升高,即自养微生物功能群繁盛。同时生物标志化合物资料也表明蓝细菌、厌氧微生物和其他的自养微生物功能群丰度明显增高。氮、硫同位素资料进一步表明固氮蓝细菌等好氧细菌以及氨的厌氧氧化细菌和H2S的厌氧氧化细菌等厌氧细菌是当时海洋的主要自养微生物功能群。而反硝化细菌、硫酸盐还原细菌和产甲烷古菌是其他厌氧微生物功能群的主要类型。碳同位素资料同时表明,这时期自养微生物功能群内部组合变化比较频繁,这与硫同位素组成的频繁变化相类似,说明当时的海洋环境非常不稳定。伴随着后生动物的大灭绝和许多微生物功能群的繁盛,与生物代谢密切相关的C-N-S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也出现了特征性的变化。在碳循环方面,二叠纪-三叠纪之交δ13Ccarb的负偏主要发生在生物主灭绝前(>3‰)。由于初级生产力的提高,主灭绝之后的δ13Ccard负偏幅度并不是很大(<2%o)。而且紧接着生物大灭绝之后,δ13Ccarb并没有明显变化,在部分剖面还表现出一个小幅度的正偏。由此,本文明确提出了二叠纪-三叠纪之交δ13Ccarb的负异常主要不是由二叠纪末期海洋生物大灭绝所引起的。碳同位素的特征表明,碳循环的异常明显早于(约0.5Ma)二叠纪末期海洋后生动物的主灭绝,且可能表现出阶梯状的幕式变化。这种幕式的δ13Ccarb负偏可能主要是由二叠纪末期幕式的火山活动及其所引起陆地生态系统的危机所导致的。与碳循环异常不太一致,氮循环异常与后生生物的大灭绝有很好的一致性,表现为有机氮同位素δ15Norg在主灭绝界线处出现一个很大的负偏。这说明海洋生态系统在这一时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后生动物灭绝之后,δ15Norg在0‰左右波动。根据这一现象,提出了当时海洋生物可利用氮主要来自生物固氮作用,而其他的生物可利用氮非常缺乏。后者主要是由于海洋缺氧事件加强,导致大量的生物可利用氮通过反硝化微生物功能群和氨的厌氧氧化微生物功能群转换成生物不可利用的N2。基于氮循环异常,创新性地提出了N20可能是二叠纪-三叠纪之交一种重要的温室气体,可能对当时全球变暖事件起了重要作用。该成果已经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在《Geology》上。硫循环在二叠纪-三叠纪重大转折期经历了数次大幅度的波动。在主灭绝界线处,δ34SCAS经历了一个逐渐正偏的过程,从下伏生物碎屑灰岩一直持续到微生物岩下部,说明当时海洋缺氧程度逐渐加强,可能对二叠纪末期海洋后生动物灭绝有很大的贡献。δ34SCAS资料表明最严重的缺氧事件可能发生在海洋动物主灭绝之后,发生过数次H2S释放到海水表层的事件,进一步加剧了海洋生物的灭绝程度。快速大幅度的δ34SCAS波动表明二叠纪-三叠纪之交海水硫酸盐浓度非常低,这与微生物功能群资料以及有机地球化学资料的结果相一致。根据碳-硫循环模型的定量分析结果,创新性地提出了当时海水硫酸盐浓度不会超过现在海水的15%,甚至可能低至现代海水的3%左右。这与前人所认为的海水高硫酸盐浓度观点不一样。并进一步提出海水硫酸盐浓度的降低可能导致了产甲烷代谢和甲烷好氧氧化代谢微生物功能群的繁盛,也可能导致了CH4释放进入大气通量的显着增加,加剧全球变暖程度。该成果已经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在《Earth and Planetary Science Letters》上。碳-硫同位素资料和有机地球化学资料都表明,二叠纪末期陆地生态系统的危机可能要早于海洋生态系统的危机。这表明,二叠纪末期环境的恶化可能首先发生在陆地上,其次才是海洋。酸雨、紫外线辐射增强以及大气升温事件可能是导致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进而说明火山作用是二叠纪末期生物大灭绝的促发机制。火山活动早于海洋后生动物大灭绝也进一步得到了有机地球化学资料的支持。晕苯/菲的比值表明,二叠纪-三叠纪之交出现了两幕高温热事件,可能与这时期的火山活动有关。第一幕起始于生物碎屑灰岩,明显早于二叠纪末期海洋生物的灭绝,却与陆地生态系统危机相一致。
张素新,喻建新,杨逢清,彭元桥,殷鸿福,于吉顺[3](2004)在《黔西滇东地区浅海、滨海及海陆交互相二叠系—三叠系界线附近粘土岩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对黔西滇东地区的贵州普定高窝、贵州六枝中寨和云南宣威密德3条剖面二叠系—三叠系界线附近粘土岩的大山物源成因和界线地质意义进行研究发现:在界线粘土岩中,其主要粘土矿物均为伊/蒙混层矿物,见少量高岭石、伊利石或绿泥石;碎屑物质中有六方双锥石英、锆石、长石等与火山活动有关的物质。推断该地区在晚二叠世晚期—早三叠世早期至少经历一至两次强烈的火山作用,并且有多个火山喷发源。界线粘土岩中火山物质的富集与贫乏可能与剖面离火山喷发源的远近有关。粘土岩物源物质的成因均为火山喷发,火山灰伴随正常沉积物沉积而形成即凝灰沉积而形成,与华南大部分地区二叠系—三叠系界线粘土岩的物源成因是一致的。
王尚彦,2殷鸿福[4](2002)在《滇东黔西地区陆相二叠—三叠系界线粘土岩特征》文中指出在滇东黔西地区,海相和陆相二叠—三叠系界线附近均有界线粘土岩存在。本文介绍了该区陆相界线粘土岩的特征,并探讨了其成因。这些粘土岩主要矿物成分为伊/蒙混层矿物(20%~80%)和高岭石(35%~80%),碎屑物中有锆石、磷灰石、六方双锥石英、其他类型石英和微球粒等。提出界线粘土岩中的物质主要是火山成因,也有正常沉积物的加入,可能还拌有撞击作用的影响。
魏红红[5](2002)在《鄂尔多斯地区石炭—二叠系沉积体系及层序地层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鄂尔多斯地区位于华北地台西部,处于东西构造域的交接部位,是我国重要的煤、石油、天然气聚集场所之一。受加里东和海西构造运动、海平面升降、沉积物供给等他生旋回因素和沉积过程中自旋回机制的双重影响,其晚古生代石炭一二叠系沉积体系类型多样,本文通过露头观测与井下地质相结合,岩芯观察与测井资料相结合,单井分析与地震信息、地球化学相结合的研究思路和方法,区分出了障壁海岸沉积体系、浅海陆棚沉积体系、碳酸盐台地沉积体系和冲积扇、河流、湖泊、扇三角洲、辫状河三角洲、曲流河三角洲等九种类型的沉积体系,并详细地分析了各自的沉积特征及形成机制。 从上石炭统至下二叠统太原组沉积期,以中央古隆起为分隔,东西差异明显,西部受祁连海的影响,以裂陷海湾沉积为主,东部以陆表海沉积为主。早二叠世东西部海水汇合,本区统一于华北陆表海中,形成潮坪、浅海陆棚、障壁岛、泻湖、浅水三角洲交互的含煤沉积,早二叠世晚期至中二叠世陆表海萎缩,本区演变为近海内陆坳陷充填,形成冲积扇、河流、三角洲、湖泊沉积,晚二叠世陆表海消亡,本区转化为内陆坳陷,形成以曲流河、湖泊为主的河湖充填。 在沉积体系分析的基础上,考虑到地质作用过程中的全球性、旋回性、可对比以及砂体预测的实用性等等方面,本文采用当代层序地层学理论和方法,利用风化剥蚀面、冲刷面、岩性岩相突变或结构转换面、构造机制转换面、水道下切谷席状砂等等层序界面识别标志,在研究区西缘识别出26个层序界面,25个层序,除西缘外鄂尔多斯本部广大地区共划分出15个层序,其中层序界面1—层序界面15具Ⅰ型界面的性质,层序界面16为Ⅱ型层序边界;层序1—层序6具二元体系域结构,即由海进体系域和高位体系域组成,层序7—层序15具有三元体系域结构特征,由低位体系域、水进体系域和高位体系域三个部分组成。 区内沉积相带和地层层序明显受控于构造、气候等多种因素的交叉影响。在研究区整个石炭一二叠系气候由潮湿演变为干旱,地壳一直处于频繁振荡阶段,除在晚二叠世边缘有断裂活动,并伴随有火山喷发外,主要表现为由弱到强的螺旋式缓慢升降运动。其中在层序1和层序6形成期(本溪期—太原期),气候是影响其发育的主要因素,气候环境的变迁与该时期两极冰盖的变化密切相关,当时研究区处于炎热潮湿、生物繁盛、化学风化作用强烈的热带—亚热带环境,气候的变化并导致了海平面的升降旋回,形成了灰岩—砂泥互层—煤层的沉积旋回。区内植物生长繁盛、煤层发育,常见铝土矿和菱铁矿,地层处于酸性介质环境下,层序7和层序8(山西期)气候与前期相比变化不大,构造的升降运动对层序影响程度较深,北部伊盟地区隆升,致使海水退出本区,在层序底部可见明显的冲刷面和一些水道下切谷充填沉积。层序9和层序10的形成受气候和构造的影响非常明显,在层序底部可见明显水道下切谷充填沉积,同时由于气候干旱,层序中粗粒沉积增多,植物化石少见;形成层序11和层序12的这段时间,气候较以前更炎热干燥,但构造抬升不明显,沉积过程中的自旋回作用是影响层序形成的主导因素,层序中低位体系域下切谷席状砂很少见,层序中以泥质沉积为主,砂层很少。中二叠世末,海西运动进一步加强,构造运动对层序的影响很大,因此在层序13底部形成厚度较大的砂体,砂体底部河道下切谷发育,为进积—加积层序。层序14和层序15的形成主要受沉积过程中自旋回作用的影响,层序以进积—退积型特征为主,砂体薄,粒度细,气候炎热干燥植物化石也少见。 研究区的沉积物主要靠北部内蒙古陆提供,另外秦祁古陆也在三叠世为南部提供部分物源,物源区的母岩特征对区内的岩石类型、矿物组成起着主要的控制作用。
卫民[6](1999)在《生物标志的环境含义及其应用》文中指出生物标志,包括生物的壳体构造、生态特征、地球化学和群落组合等,在地球科学研究中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本文首先论述了影响生物生存的环境因素,包括地球因素和宇宙因素。并根据西南地区晚古生代地层中主要生物门类,特别是微体古生物的古生态,论证生物标志的环境含义。在此基础上,指出生物标志在地学研究中的应用,包括划分和对比地层、判断沉积相、分析古气候变化、划分生物地理区、推断海(湖)平面变化、指示地质找矿和阐释宇宙演变。最后,探讨生物标志的研究方法,包括分类统计学方法、形态构造学方法、地球化学方法和沉积埋藏学方法。
李延河,万德芳,蒋少涌,钟华[7](1995)在《云南梅树村前寒武系-寒武系界线剖面硅同位素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云南梅树村前寒武系-寒武系界线剖面是研究前寒武系-寒武系界线层型最重要的国际候选剖面之一。本文首次系统地研究了硅同位素在剖面中的变化规律,指出“C”点附近“界线粘土层”为火山成因,“B”点至“C”点之间有海底喷气活动;“C”点附近的δ13C,δ18O负异常与生物大量活动有关,而非“灾变”所致。
李延河,万德芳,蒋少涌,钟华[8](1994)在《云南梅树村前寒武系—寒武系界线剖面的硅同位素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云南梅树村前寒武系—寒武系界线剖面是研究前寒武系—寒武系界线层型最重要的国际候选剖面之一。本文首次系统地研究了硅同位素在剖面中的变化规律;指出在“B点”—“C点”之间有海底喷气活动存在,“界线粘土层”为火山成因。“C点”附近点δ ̄(13)C、δ ̄(18)O负异常与大量生物活动有关,而非“灾变”所致。
朱晓东[9](1993)在《地球科学的新思维——现实主义灾变论十年进展与回顾》文中研究指明回顾了现实主义灾变论的产生与发展。通过对地质事件的频率、概率、幅度及其影响的理论分析,从时空理论上讨论了灾变事件的可能性、必然性及其影响的重要性。据最近十年来地球科学研究的新进展和证据,进一步说明了在地球的长期历史演变、发展过程中,确曾发生许多幅度不等的灾变事件,其中既有地外成因的又有地球自身发生的,前者具有比人们想象的更重要的作用。最后,就现实主义灾变论的哲学意义、地学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作了评价。
杨遵仪,史晓颖[10](1993)在《地层及古生物学研究中系统观的再认识》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地层学和古生物学作为地质学的重要基础学科,近年来无论是在研究的内容上或是研究的方法和手段上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我国国民经济建设的需要,它们的研究方向和目的也必将发生深远的变化。因此,地层学和古生物学工作者在观念和思想方法上也应当有一个相应的转变,现代地层学和古生物学研究不再是仅仅着眼于地层层序的建立及其时代的划分、对比以及生物群的特征描述和其时代的确定,而是更多地着眼于它们的时空分布特征、演化规律和成因环境、生态环境的追索及其所反映的古地理背景、古构造格局演变等方面的综合研究,它们的研究方向和目的也已经由为一般地质研究服务转变为直接参与重大的地质研究,地学不同学科的相互结合与相互渗透已经成为地层学和古生物学研究中不可逆转的必然趋势,而且地层学和古生物学本身也已经成为一个集成度较高的综合研究实体,正在朝着系统地质学的方向发展,只有积极地参与并引导这种发展趋势,古生物学和地层学的研究才能够健康地发展。
二、天文因素在古生物演化和绝灭中的可能作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天文因素在古生物演化和绝灭中的可能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1)新灾变论及其影响——地学前沿一瞥(论文提纲范文)
1 新灾变论产生的历史背景 |
2 新灾变论发展的主要阶段 |
3 新灾变论对地学的影响及展望 |
(2)二叠纪—三叠纪之交的微生物地质过程和C-N-S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介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进展及存在问题 |
1.2.1 生物危机的研究进展 |
1.2.2 沉积危机的研究进展 |
1.2.3 环境危机的研究进展 |
1.2.4 存在的关键科学问题 |
§1.3 选题的目的和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海洋动物危机期间类脂物分子记录的微生物功能群 |
§2.1 地质背景概况 |
§2.3 实验样品和实验方法 |
§2.4 实验结果 |
2.4.1 饱和烃分布特征 |
2.4.2 芳烃的组成特征 |
§2.5 讨论 |
2.5.1 成熟度和生物标志化合物的原生性分析 |
2.5.2 LCMMAs的鉴定、分布和同位素组成特征 |
2.5.3 动物危机时的微生物演化特征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碳循环异常和碳代谢微生物功能群 |
§3.1 碳循环异常及其与生物大灭绝之间的关系 |
3.1.1 碳同位素组成和碳循环模型 |
3.1.2 地质背景概况 |
3.1.3 实验样品和方法 |
3.1.4 实验结果 |
3.1.5 讨论 |
3.1.6 本节小结 |
§3.2 有机碳同位素组成及碳代谢微生物功能群演化特征 |
3.2.1 碳代谢微生物功能群的特点、分布和起源 |
3.2.2 碳同位素分馏及其影响因素 |
3.2.3 实验样品和实验方法 |
3.2.4 实验结果 |
3.2.5 讨论 |
3.2.6 本节小结 |
第四章 氮循环和氮代谢微生物功能群演化特征 |
§4.1 氮代谢微生物功能群的分布、特征及演化 |
§4.2 氮循环及氮同位素 |
§4.3 地质背景概况 |
§4.4 实验样品和实验方法 |
§4.5 实验结果 |
§4.6 讨论 |
4.6.1 氮循环异常 |
4.6.2 氮同位素变化及氮循环异常的驱动机制 |
4.6.3 氮代谢微生物功能群特征 |
4.6.4 氮循环异常的环境效应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硫循环和硫代谢微生物功能群及古海洋化学演化特征 |
§5.1 硫代谢微生物功能群的特点、分布及起源 |
§5.2 硫循环和硫代谢微生物功能群演化特征 |
5.2.1 硫同位素组成、硫同位素分馏及硫循环 |
5.2.2 实验样品和方法 |
5.2.3 实验结果 |
5.2.4 讨论 |
§5.3 古海水化学组成和硫代谢微生物功能群特征 |
5.3.1 二叠纪-三叠纪之交低浓度硫酸盐海水 |
5.3.2 低浓度硫酸盐的微生物功能群依据 |
5.3.3 低浓度硫酸盐的有机地球化学记录 |
5.3.4 低海水硫酸盐浓度的机制探讨 |
5.3.5 低硫酸盐浓度的环境效应和生物效应 |
5.3.6 低海水硫酸盐浓度下的典型微生物功能群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陆地与海洋生物大灭绝的同时性问题及可能的灭绝原因 |
§6.1 二叠纪末生物大灭绝的可能原因综述 |
6.1.1 外星体撞击 |
6.1.2 大规模的火山活动 |
6.1.3 海洋大范围的缺氧事件 |
6.1.4 海洋的翻转事件 |
6.1.5 甲烷的释放 |
6.1.6 海平面变化 |
6.1.7 其他事件或者多事件的综合 |
§6.2 慈利剖面海洋生物灭绝的层位 |
§6.3 生物地球化学记录的陆地生态系统危机 |
6.3.1 有机地球化学记录 |
6.3.2 δ~(34)S_(CAS)和δ~(13)C_(carb)的相互关系 |
§6.4 陆地危机早于海洋危机的原因 |
§6.5 对二叠纪末期生物大灭绝原因的启示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主要结论及下一步工作设想 |
§7.1 主要结论 |
§7.2 下一步工作设想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表 |
(3)黔西滇东地区浅海、滨海及海陆交互相二叠系—三叠系界线附近粘土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样品的采集及研究方法 |
2 粘土矿物分析 |
2.1 高窝剖面 |
2.2 中寨剖面 |
2.3 密德剖面 |
3 碎屑物质分析 |
3.1 六方双锥石英 |
3.2 锆石 |
3.3 长石 |
4 粘土岩成因分析 |
5 不同相区界线粘土岩对比 |
6 结 论 |
6.1 事件地层界线: |
6.2 界线粘土岩层: |
6.3 界线粘土岩的成因: |
6.4 火山喷发的次数、喷发源: |
(4)滇东黔西地区陆相二叠—三叠系界线粘土岩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1 粘土矿物X衍射特征 |
2 粘土岩中的碎屑物 |
3 粘土岩的成因 |
(5)鄂尔多斯地区石炭—二叠系沉积体系及层序地层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引言 |
第二节 鄂尔多斯地区地质历史概况 |
第三节 前期研究 |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
第一节 区域构造特征及划分 |
第二节 地层划分与对比 |
第三章 上古生界沉积体系 |
第一节 沉积体系和沉积相分析 |
第二节 冲积扇沉积体系 |
第三节 河流沉积体系 |
第四节 湖泊沉积体系 |
第五节 扇三角洲沉积体系 |
第六节 辫状河三角洲沉积体系 |
第七节 曲流河三角洲沉积体系 |
第八节 障壁海岸沉积体系 |
第九节 陆棚沉积体系 |
第十节 陆表海碳酸盐台地沉积体系 |
第四章 沉积相带与砂体展布特征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本溪组(靖远组、羊虎沟组)沉积相带与砂体展布 |
第三节 太原组沉积相带与砂体展布 |
第四节 山西组沉积相带与砂体展布 |
第五节 下石盒子组沉积相带与砂体展布 |
第六节 上石盒子组沉积相带与砂体展布 |
第七节 石千峰组沉积相带与砂体展布 |
第八节 沉积相带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
第五章 层序地层分析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层序级别及划分 |
第三节 层序地层特征及层序地层格架 |
第四节 层序成因机制分析 |
第六章 古气候 |
第一节 古气候标志以及研究古气候的意义 |
第二节 古气候变迁的原因 |
第三节 晚石炭世本溪期和早二叠世太原期生物组合及气候特征 |
第四节 早二叠世晚期—晚二叠世生物组合及气候特征 |
第五节 古气候对沉积相及沉积环境的影响 |
第七章 层序充填和古地理演化 |
第一节 物源分析 |
第二节 层序及古地理演化 |
结论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及获奖情况 |
图版说明 |
(10)地层及古生物学研究中系统观的再认识(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地层学研究中的系统观 |
2 古生态学研究中的生物和环境 |
3 古生物地理学研究中的空间和时间 |
4 系统古生物学研究中的质和量 |
5 结语 |
四、天文因素在古生物演化和绝灭中的可能作用(论文参考文献)
- [1]新灾变论及其影响——地学前沿一瞥[J]. 余良耘,冯秋丽. 科技管理研究, 2012(19)
- [2]二叠纪—三叠纪之交的微生物地质过程和C-N-S生物地球化学循环[D]. 罗根明. 中国地质大学, 2012(12)
- [3]黔西滇东地区浅海、滨海及海陆交互相二叠系—三叠系界线附近粘土岩研究[J]. 张素新,喻建新,杨逢清,彭元桥,殷鸿福,于吉顺. 矿物岩石, 2004(04)
- [4]滇东黔西地区陆相二叠—三叠系界线粘土岩特征[J]. 王尚彦,2殷鸿福. 中国地质, 2002(02)
- [5]鄂尔多斯地区石炭—二叠系沉积体系及层序地层学研究[D]. 魏红红. 西北大学, 2002(02)
- [6]生物标志的环境含义及其应用[J]. 卫民. 岩相古地理, 1999(01)
- [7]云南梅树村前寒武系-寒武系界线剖面硅同位素研究[J]. 李延河,万德芳,蒋少涌,钟华. 地质论评, 1995(02)
- [8]云南梅树村前寒武系—寒武系界线剖面的硅同位素研究[J]. 李延河,万德芳,蒋少涌,钟华. 地球学报, 1994(Z1)
- [9]地球科学的新思维——现实主义灾变论十年进展与回顾[J]. 朱晓东. 地球科学进展, 1993(03)
- [10]地层及古生物学研究中系统观的再认识[J]. 杨遵仪,史晓颖. 地球科学, 199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