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加强国民经济的动员和建设

大力加强国民经济的动员和建设

一、大力加强国民经济动员建设(论文文献综述)

穆希琳[1](2021)在《国企工会互助制度的生成与变迁研究 ——基于YZ厂的实证分析》文中研究指明在我国各级工会组织实施的正式制度中,工会互助制度属于工会保障职能中兼具职工集体福利和困难职工帮扶双重主题的制度形式。该制度的生成是结构互构与个体需求的复合体。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内制度的表现样态呈现区别化,本文对工会互助制度发展阶段的划分将厘清制度的发展脉络,对各阶段制度内容和运行实际效果的分析是归纳制度阶段特征的依据。而在工会互助制度变迁的逻辑体系中,原有的制度生成结构发生变化,作为工会组织“自我赋能”的中层力量崛起发挥着创新工会互助制度组织形态的作用。对工会互助制度的研究将原本呈现为割裂状态的工会互助制度典型阶段融汇为一脉相承的制度发展过程,并且将静态的制度呈现以动态演进的方式开展研究。通过构建“结构—需求—制度”的分析框架,将工会互助制度的生成和变迁的动力要素划分为“宏观制度—单位组织”的多重制度逻辑结构,又将个体需求的满足程度使用“认同—行动”双重维度进行类型划分。通过分析强化了“中层组织”在制度变迁中不可忽视的关键力量,中层组织呈现单位组织“退场”、上级工会组织“入场”。工会组织通过市场化机制的尝试达到“自我赋能”,这一外在突生的力量为工会互助制度变迁提供了全新的组织形态。本研究选择东北地区国有大型企业YZ厂作为田野调查点开展实证研究。YZ厂建厂历史悠久,工会互助制度发展历程完善,并且当下YZ厂仍保留单位内外多种互助制度并行,在参与上级工会职工互助保障的主流互助制度之外,在单位内部按年度职工仍开展向厂内互助基金会捐款。本研究采用社会学定性分析方法中的实地研究法和文献研究法。将该厂1955年建厂初期至1995年间在工会会员之间实行的以“互助储金会”为代表的经济互助制度,结合“生活服务小组”、“思想互助小组”等为代表的劳力互助制度和思想互助制度,统称为工会互助制度的“初样态”。将1995年后参与中国职工保险互助会C市办事处组织的以职工医疗互助为主要内容的“职工互助保障”称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工会互助制度的“新样态”。在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处于低位时期,收入分配制度遵循平均主义基础上的按劳分配,职工收入长期处于较低水平成为客观现实。社会管理领域国家以单位体制将个体纳入单位组织中便于管理及整合,单位组织也成为国家向个体提供福利待遇的中间组织。本论文所研究的国有企业在单位体制时期是典型的能够为单位成员提供近乎全覆盖福利、单位成员对单位组织依附黏性较强的单位组织。从自上而下的结构角度而言,国家经济社会的宏观制度要求单位组织承担国家意志的传达者、国家资源的提供者角色,纳入代表着“国家”的单位组织中的个体依靠单位解决自身的困境成为该历史阶段下理所当然的选择。这是国家制度对单位组织内部成员互助行为的社会建构。从自下而上的结构角度而言,在企业与国家“同构”之下的国有企业工会,听从党委领导并为行政部门分忧是其重要的政治任务,在国家总体资源供给量不足的局限下,动员群众力量展开互助互济活动成为工会的理性选择。把单位成员的问题在单位组织的场域内解决,这是单位组织“向上负责”的反馈表现。在国家宏观制度与中层单位组织的互构结构之外,大量职工存在临时性经济借贷需求这样微观个体的实际需求也是工会互助制度的生成要素。笔者通过对YZ厂工会互助制度发展过程的研究认为互助制度的变迁是对原有互助制度中呈现正反馈递增的设置予以保留,在此基础上采取渐进式变迁的方式,符合职工对工会互助制度发展的预期惯性,也符合制度制定的主体工会组织的功能定位。由于工会在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的功能侧重有所区别,工会互助制度也随之呈现了从“解群众之困”到“筑风险补充保障”的功能偏重转向。在单位体制之下,工会是生产性行政单位的企业同盟者或建设伙伴。因此工会组织为单位行政减轻负担的同时还要为职工群体缓解压力,正确地认识和处理工人的生活福利工作,将出现临时经济困难的职工“揽”到工会职责份内,采取广泛依靠群众力量、解决群众自身问题的方式设立“互助储金会”,这是工会对稳定单位体制的有效的助益方式之一。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职工互助保障的群体边界相较单位体制时期工会互助制度范围扩大。职工互助保障将一事一时的工会“送温暖活动”转变为覆盖全年的帮扶救助长效机制,将工会单向“施惠”转变为职工双向多元互助参与。笔者通过对YZ厂工会互助制度的研究认为互助制度的当代价值不仅在于为职工提供风险补充保障,更在于“重塑”单位内部职工间相互关爱的凝聚力。“在内”有单位组织对“单位人”的关怀,“单位人”以尽心完成职业目标作为对单位组织的回馈;“在外”利用大数法则的职工互助保障,是低投入的非营利性的风险补充补充保障。笔者认为工会互助制度的发展进路应在维护职工保障权益的原则上拓展多层次多元化的互助保障体系,配合“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过程中的下岗职工、人数日渐增加的离退休职工、互联网平台灵活就业职工等群体设置有工会特色的互助保障制度,这也将是工会迎合职工民意需求增强持续创新能力持续“赋能”的表现。

张萌,孔昭君,史文强[2](2021)在《微观视角下国民经济动员潜力隐瞒行为探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多年动员实践表明,企业存在国民经济动员潜力隐瞒行为。为此,从微观视角入手,运用经济学中市场均衡的理论及边际分析的方法,通过比较静态分析对企业的决策倾向及行为选择进行探究。研究发现,动员活动会造成企业均衡的变动。相比正常市场条件下的均衡,随着动员物资生产数量的增加,完全竞争市场中企业的生产者剩余和利润会降低,垄断市场中企业的利润会先增加后减少。由于现行动员补偿制度无法弥补企业参与动员活动降低的利润,所以在动员潜力调查阶段企业倾向隐瞒生产能力。基于此,应完善落实合理的征用补偿标准、激励引导企业角色的转变和加强国民经济动员法治化建设,帮助国民经济动员机构消除这种不利于动员活动的企业行为。

张格[3](2019)在《抗战时期重庆金融市场研究(1937-1945)》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全面抗战爆发之后,国民政府被迫迁都,重庆遂成为抗战大后方政治、经济中心。太平洋战争爆发,上海被日军接管之后,重庆成为抗战大后方的金融中心。以此为基础,重庆金融市场成长为抗战大后方金融市场网络的核心,对抗战大后方的经济与金融影响极大,为国民政府坚持抗战以及抗战的最终胜利做出了贡献。目前学界对于战时重庆金融的研究成果很多,但对于战时重庆金融市场则仍缺乏系统的研究成果。因此本篇论文以重庆市档案馆未刊档案、已经出版的档案资料汇编、民国时期期刊与报纸、各地方志与文史资料为主要史料,以历史学的研究方法为基础,并结合经济学与金融学的研究方法,对战时重庆金融市场进行全面细致的研究,以求还原战时重庆金融市场的发展原貌,探索重庆金融市场的作用与特点,分析重庆金融市场与战时财政、经济与社会的关系。本篇论文的主要内容共分为五个章节进行论述,主要写作思路如下:文章首先解决1937-1945年重庆金融市场中各金融子市场的发展过程、发展原因以及发展结果等方面的问题。重庆开埠之后,随着商业贸易的繁荣、金融人才的涌现以及金融机构的增加,促使重庆金融市场开始发展。在全面抗战爆发之前,重庆金融市场呈现出明显的市场不完善、发展不健全且部分金融市场发展相对滞后的特点,货币市场、内汇市场、证券市场发展迅速,而黄金、保险与外汇市场相对滞后。全面抗战爆发之后,重庆金融市场在普遍的公债投机、公债价格骤跌以及全国金融市场动荡的影响下,最终爆发了公债风潮,而公债风潮又进一步引发重庆证券市场与利率市场的动荡。为平息公债风潮,国民政府遂开始在重庆金融市场中实施金融统制政策,受此影响,重庆货币市场、内汇市场、票据市场、证券市场与利率市场均完成了变革。而原来发展相对滞后的黄金、保险与外汇市场则因为战时需求的增多以及金融投机的刺激而得到极大发展。重庆金融市场通过国民政府的政策干预也逐渐适应了战时状态,该金融市场的相关业务进一步扩大,服务内容不断增多,金融市场体系更加完善和成熟。然后,文章通过论述重庆金融市场的发展,解决重庆金融市场在1937-1945年的地位变化问题。全面抗战时期重庆金融市场的发展十分迅速,地位空前提高,为近代以来之顶峰。全面抗战爆发之前,重庆金融市场的地位仅为区域性质的金融市场中心,其影响范围主要集中在我国西南地区,规模有限,影响范围较窄,与西南各地金融市场的联系也十分有限。全面抗战爆发之后,重庆金融市场开始快速发展,金融机构增加,资本额不断增长,金融市场规模继续扩大,与抗战大后方各地金融市场的联系显着提高。在此基础之上,重庆金融市场的影响范围突破了西南地区的限制,逐渐覆盖整个抗战大后方。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后,抗战大后方金融市场网络逐渐形成,而重庆金融市场则成为抗战大后方金融市场网络的核心。再者,文章通过论述重庆金融市场在战时发展的过程与地位,分析该时期重庆金融市场与战时经济、战时财政与战时社会的相互关系,并指出1937-1945年重庆金融市场的重要作用。全面抗战时期重庆金融市场对于战时经济与金融的影响具有双重属性。重庆金融市场在不断发展和完善过程中,将自身的各种业务向抗战大后方各地金融市场中传播,推动各地金融市场的发展。同时,重庆金融市场为抗战大后方工、农、商业提供了重要的融资渠道,为战时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贡献。而另一方面,重庆金融市场也对战时经济与金融造成了很大的破坏。从全面抗战爆发初期开始,重庆金融市场就一直出现层出不穷的金融风潮。而导致金融风潮频发的原因是金融市场中普遍存在的金融投机等违法行为,大量的金融投机不仅破坏了以重庆为核心的抗战大后方金融市场网络的秩序,同时也刺激了社会生产资本逐渐脱离实体经济,社会游资增多,导致重庆金融市场的混乱局面日益严重,难以控制。另外,重庆金融市场在全面抗战时期的发展,与战时政府财政、社会均具有十分紧密的联系,而这些联系也影响着重庆金融市场的发展轨迹,并进一步反映出重庆金融市场的重要作用。最后,文章以论述完毕的内容为基础,总结全面抗战时期重庆金融市场的时代特点。重庆金融市场因处在特殊的时代环境中,具有其自身的时代特点。在重庆金融市场不断发展的过程中,金融市场的混乱局面始终未能得到有效解决。尤其在全面抗战后期,金融黑市与金融投机在重庆金融市场中频频出现,金融市场的风险分散功能与宏观调控功能逐渐失灵,而金融市场的积累功能与配置功能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而难以发挥作用,社会财富在此过程中逐渐集中于社会上层的特权阶级之手,一般民众生活越发艰难,而金融市场的混乱局面也越发严重。为维护金融市场的秩序,国民政府也做出了及时的反应,努力整顿金融市场的混乱局面,其采取的方法主要为联合地方政府与重庆民间金融组织进行政策监管、机构监管与行业自律等。但是由于国民政府本身的政策失误,政府内部的腐败以及民间组织自律能力的低下,多种形式的监管与自律均不能起到稳定金融市场的效果,最终使得重庆金融市场的混乱局面一直延续至全面抗战结束。同时,全面抗战时期重庆金融市场的金融机构与金融业务均获得发展,并呈现出现代化的特点,而这对于重庆金融市场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

李林[4](2017)在《基于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战争经济支持力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战争经济支持力建设是促进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协调发展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具有重要的经济和军事战略地位。一直以来,战争与经济有着密切的联系,国民经济对战争的支持保障能力决定着一个国家的国际地位与军事话语权。对国民经济整体实力的全面考察和精确度量是战争经济支持力研究的基本前提,也是推进国民经济发展和促进军事能力建设的内在要求。通过国民经济核算体系(System of National Accounts,以下简称“SNA”)对国民经济整体实力的系统、综合、全面测定,以理论分析与实证评估相结合的方式对战争经济支持力进行全面研究,是应对当前我国复杂军事斗争形势和国民经济发展现状的应时应景之策。本文以新宏观主义的实物循环与货币循环理论为切入点,凭借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提供的经济数据与核算工具,分别探讨战争经济支持力的实物形态、货币形态及生成方式。运用新宏观经济学、国防经济学、计量经济学等经济学理论与方法,围绕“战争经济支持力的构成及生成方式”、“战争经济支持力的国民经济核算方法”以及“战争经济支持力的评估及实证”等问题展开研究。战争物资是战争经济支持力的实物形态,是国民经济支撑战争的的重要物质基础。战争物资的筹集和调运能力直接影响战争经济支持力的物质基础,主要通过动用战略物资储备、征收征用企业物资、采购市场物资以及战争物资紧急扩产等方式进行筹集,以公路调运、铁路调运、航空调运、水路调运及混合调运的方式进行物资调运。战争物资对战争经济支持力的影响路径主要包括增强物资军事功能、提高资源利用率以及促进物资合理储备。从经济流量核算的角度,运用GDP核算数据分别从经济总量、产业结构、生产结构、收入结构以及使用结构分析战争经济支持力,并结合近期数据加以说明。从经济存量核算的角度,运用资产负债核算数据分别按照机构部门分类和非金融资产分类分析战争经济支持力,并结合近期数据加以说明。研究表明:我国经济总量和规模较大,非金融资产总量较大并且稳步提升,说明我国战争经济支持力的物资动员潜力巨大。战争费用是战争经济支持力的货币形态,是国民经济支撑战争的主要经济来源。战争费用的盈缺不仅决定战争的胜负和可持续时间,还对国民经济产生“双刃性”影响。战争费用主要通过货币政策、税收政策以及财政政策这“三驾马车”进行筹措。战争费用的筹措对战争经济支持力的影响路径主要包括影响社会资金配置路径和社会经济稳定。以国内视角运用资金流量核算数据分别从资金所属部门、资金流量项目以及资金流量性质分析战争经济支持力,并结合近期数据加以说明。以国际视角运用国际收支核算数据分别从经常项目、资本和金融项目、储备资产分析战争经济支持力,并结合近期数据加以分析。研究表明:我国金融机构、住户部门、非金融企业、政府部门等部门的可动员资金潜力较大,且外汇储备体量较大,表明我国战争经济支持力的资金动员潜力很大。产业动员是国民经济转化为战争支持力的关键环节,是战争经济支持力生成的主要方式。战时产业动员涵盖国民经济各个方面,其主要特点是动态性、经济性以及技术性。战时动员会使产业结构发生变化,主要表现为产业结构由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向满足战争需求转变、战争所需产品优先增长、生产要素密集型转向知识密集型等。影响战时产业动员能力的主要有国家经济实力、科技发展水平、军事需求以及国家发展战略等因素。战时产业动员生成战争经济支持力的途径主要是通过实施快速动员提高战争经济支持力的生成“总量”、通过武器装备跨越发展完善战争经济支持力的生成“质量”以及通过提升平战转换率促进战争经济支持力的生成“效率”等来实现。运用投入产出核算进行战时动员产业的经济关联分析,表明投入产出核算能有效表现战时经济关系、解决战时结构性经济问题,模拟战时经济的连锁波及效应。战争经济支持力的评估及实证研究是指导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工作的现实依据,是打赢现代战争的内在要求。本文引入区域经济和局部战争的概念,将实证研究的重点聚焦于区域战争经济支持力,以南部战区下辖的六省份为例,凭借国民经济核算数据及相关统计数据,分别从物资动员潜力、资金动员潜力以及产业动员能力三个方面展开研究,并分别建立GM-AHP-PCA模型、GM-AHP模型以及IOA-LP模型,用以评估物资动员潜力、资金动员潜力以及产业动员能力,通过运算分析分别给出南部战区六省份的排名,最后通过适当假定和标准化处理得到南部战区六省战争经济支持力的综合实力排名。在此基础上,本文建立了一个涵盖物资动员潜力、资金动员潜力以及产业动员能力的战争经济支持力复合型指标体系。研究表明:六省份的物资动员潜力排名顺序为广东>湖南>广西>云南>贵州>海南;资金动员潜力排名为广东>湖南>云南>广西>贵州>海南,其中广东2015年的资金动员潜力达到52097亿元;产业动员能力可以从选定的12个核心动员产业的动员量和动员率来考察,不同省份同一核心动员产业的动员量和动员率会有所不同,同一省份不同核心动员产业的动员量和动员率也会有所不同。综合考虑物资动员潜力、资金动员潜力以及产业动员能力,南部战区六省战争经济支持力的综合实力排名为:广东>湖南>广西>云南>贵州>海南。最后,本文在理论分析与实证评估的基础上,以增强战争经济支持力为最终目的,分别从“促进战争经济支持力融合发展”、“推进国民经济动员实战保障能力建设”以及“完善战争经济支持力评估体系”三个方面给出对策建议。

贺琨[5](2017)在《集体行动视角下的国民经济动员能力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代中国历史深刻表明,无论是洋务运动的表浅“革器”,还是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的精英层“革制”,都未能彻底改变旧中国,只有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最终迎来了新中国,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全民性的组织与最广泛的动员。这既符合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也揭示出动员能力的重大意义,更是奠定了我国国民经济动员能力生成的逻辑和历史基础。在国民经济动员领域,经济动员能力是将经济动员潜力转化为国防经济实力的本领,并决定经济动员潜力这个“自在之物”所能转化和发挥的程度。但是,在人类社会“暴力制胜”与“物质崇拜”意识倾向的战争历史中,人们对经济动员潜力的重视远远高于经济动员能力。当前,国家安全形势、经济发展模式、国防军队改革及世界科技与军事革命的最新变化,都要求重视和重构经济动员能力。为此,本研究以新制度经济学和行为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为基础,以博弈论为基本工具,从集体行动的角度重新解释经济动员的本质,并理清经济动员能力生成的内在逻辑和实现途径。为拓展与深化对经济动员能力的理解提供新视角,为重构经济动员能力提供理论依据。经济动员的直接作用对象是国民经济各行各业中从事经济活动的人,经济动员的服务对象经历了从“国王的战争”到“国家的战争”的发展历史,经济动员的产出则由私人产品、俱乐部产品演变为纯公共产品,由此,国民经济动员本质上是一种参与者范围不断扩大的集体行动,经济动员能力便是一种集体行动能力,经济动员能力生成的核心问题就是如何克服集体行动困境,否则,将产生严重的经济效率问题。由于引发集体行动困境的诱因复杂多样,尤其在我国经济动员能力生成过程中,还需要特别考虑社会制度、经济条件和人口等影响集体行动成败的主客观因素。经济动员集体行动符合“有条件合作”的基本假设,由经济动员的国家属性出发,建立经济动员能力生成的“领导者-追随者”理论分析框架,其中,“领导者”即担负组织职能的国家政府,“追随者”即广大民众。那么,基于该分析框架,有效实现经济动员能力生成,需要解决好两大问题。一是处理好“领导者”与“追随者”之间的共容利益问题,实现对“领导者”的可置信约束。经济动员历史充分表明,共容利益是释放经济动员能力的基本前提,但当前市场逻辑的逐渐渗透、科学技术在经济动员中地位的上升、经济动员功能的不断拓展,分别从不同层面对传统形式的共容利益带来新的挑战。根据市场经济条件下利益诉求的机制和原理,完善产权制度则是应对这些挑战的根本措施。二是进行适当的制度安排,实现对“追随者”的有效激励和约束,如强制措施、选择性激励和基于“小集团理论”的行业动员制度。其中,强制措施是由经济动员本质属性所决定的宏观制度能力,能够发挥“领导者”的比较优势,并在宏观层面实现对“追随者”无差别的激励和约束。选择性激励则是基于市场经济条件下“追随者”异质性的微观制度能力,符合激励相容原理,并实现对“追随者”赏罚分明的激励和约束。从行业层面实施动员则能避免大集团集体行动的难度,从中观层面增强经济动员能力的可实现性。博弈论模型分析结果表明,只有共容利益与适当的制度安排搭配使用,才能更好地克服经济动员集体行动的困境。通过分析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经济动员史及其相关经验表明,当时历史条件下的共容利益和相应的制度安排,产生了强大的经济动员能力。同时,中国共产党这个坚强“领导者”所发挥的特殊作用,也充分验证了“领导者-追随者”模型的适用性。由此,适应新的历史条件,优化和升级我国经济动员能力生成模式,既需要夯实“领导者”的治理根基,以更好地发挥信念管理和科层治理效能;也需要推动经济动员军民融合发展,以深化“领导者-追随者”的共容利益;还需要发挥信息技术的战略支撑作用,以提升制度安排的实施效率。

张勇[6](2017)在《河南省会变迁研究(1951-1957) ——区域政治中心变迁与城市发展的历史考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历史上,开封曾经是七朝古都,且自元、明、清、中华民国以至新中国建立初期都是河南的政治中心。但自清始,其省会地位曾发生过动摇。清初,迫于明末黄河决口造成的破坏,开封各级衙署被迫迁出。晚清时期,由于黄河水患,道光皇帝曾提出迁移河南省会之议。抗战时期,迫于日寇的威胁,河南省会被迫迁出开封。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初期,在全国大规模行政区划调整以及计划经济体制初步建立的历史背景下,由于郑州市具有位于河南省适中位置、处于东西南北的交通枢纽、矿产资源丰富等发展经济的优势,而开封则面临诸多发展瓶颈,比如资源匮乏、处于黄泛区中心位置、面临黄河水患威胁等。两市的发展前景反差巨大,为了发展河南地方经济、实现工业化,方便对全省工作的领导尤其是城市工作的领导,河南省地方领导向中央提出省会由开封迁郑州请求,并获得批准。河南省政府在1950年就开始将郑州市作为未来省会进行规划,但由于当时计划经济还未开始,国家没有大的建设任务,河南省以及郑州市只能进行一些力所能及的小规模建设。1952年9月19日郑州市被中央批准为河南省会,自1953年开始,省政府聘请苏联专家对郑州市进行了更科学合理的规划,在中央以及河南地方政府的大力投资下,郑州市开始了机关、工厂、学校、医院等方面的全面建设,为省会迁移做准备。1954年,河南省会由开封迁郑州。省会的迁移给开封市的经济以及群众生活造成了较大影响,开封市采取了一系列应对措施才克服了困难。郑州市为迎接省会迁郑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包括市政建设、整顿交通秩序、加强物资供应等,保证了河南省直机关顺利迁郑州。河南省委为省直机关的迁移做了大量组织工作,对因省会迁移而产生的人事与组织关系变更,省委组织部也进行了适当地调整。省会迁走后,为了解决开封市的城市定位问题以及尽量减轻省会迁离对开封市经济的影响,河南省委决定将郑州地委专署由荥阳迁往开封市;在开封市的帮助下,郑州地委专署顺利入驻开封市,并改名为开封专区。河南省会迁移后留下的房产以及场地由开封市负责接收,开封市接收后作了相应处置,并在接收过程中积极维护本市利益。省会迁移郑州促进了该市的快速发展。其经济蒸蒸日上、技术工人队伍迅速成长壮大,城市建设日新月异,教育事业发展迅猛,文化事业日趋繁荣,医疗卫生事业日益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幸福感增强,从而使该市迅速成长为河南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城市。新省会郑州市的发展主要得益于一五计划时期中央与河南地方政府的大力投资以及随省会迁来的大批机关、企事业单位等力量的充实。开封市失去了省会地位,其经济发展缓慢,教育事业萎缩,文化事业衰落,卫生事业发展落后,人口数量增长迟缓、结构也趋向不合理。导致其发展滞后的原因是:大批省属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等随省会迁离开封,极大地削弱了开封市城市发展的能力。一五期间,开封市属于非重点建设城市,其建设得不到国家资金支持。同时开封市还必须抽调力量支援重点建设城市的发展。河南省会变迁对河南省的经济、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经济方面,省会变迁改变了河南省的城市布局,形成了以郑州市为中心的中原城市群的历史基础;同时省会变迁也导致了开封市经济发展滞缓。在文化方面,省会变迁使河南传统的文化中心发生转移,从而产生双面性作用,对河南省的文化传播产生影响。在教育方面,省会变迁也是导致河南省高等教育发展滞后、名校缺失的原因之一。总之,省会作为一个区域重要的政治中心城市,它的变迁必将对该区域城市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由于我国是单一制中央集权型国家,故全国政治中心享有支配资源的绝对优势,然后依次是省级区域政治中心、地区级区域政治中心、县级区域政治中心等。每级行政中心在本辖区内享有支配资源的相对优势。区域政治中心的转移,也意味着城市发展资源集聚中心的转移。因此,成为区域政治中心的城市往往各方面发展较快,而失去区域政治中心的城市则发展缓慢,或者从此衰落。同时区域政治中心的转移,也会对该区域整体城市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张苏阳[7](2014)在《国民经济动员中心动员潜力测度研究》文中指出国民经济动员中心是一个在常态下的国民经济动员准备、危机状态下的国民经济动员实施,以及国民经济动员实施过程中的辐射与扩散基地为目标建设起来的组织形式。对国民经济动员中心动员潜力进行测度研究,在理论方面能够深化对国民经济动员潜力形成机理的认识,丰富和完善国民经济动员潜力的理论,从而推动国民经济动员事业的全面发展;在实践方面有利于深入探索国民经济动员中心动员潜力的测度方法,为危机状态下动员产品和资源的供需矛盾提供可行的解决方案,从而达到优化社会经济资源配置,促进国民经济动员工作发展的目的。本文进行了以下几项创新性研究工作,并取得了相应的研究结论和成果。第一,国民动员潜力是国民经济动员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国民经济动员潜力、压力和国民经济动员能力之间关系的角度出发,界定了国民经济动员潜力的概念,并阐述了其含义。在讨论了国民经济动员压力来源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压力对国民经济动员潜力释放的机理,着重论述了压力对国民经济动员潜力的影响,对压力作了系统、全面的分析。同时,始终将国民经济动员潜力当作实际国民经济体系在被动员时的一种功能来看待,立足于国民经济具体组成部分来分析国民经济动员潜力,从而丰富了国民经济动员潜力的理论。第二,以国民经济动员中心为切入点,展开对国民经济动员典型的组织形式—国民经济动员中心动员潜力的深入分析。在基于国民经济动员中心职能不同对其进行分类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各类型动员中心潜力的不同来源和影响因素,阐述了对国民经济动员中心进行潜力测度的必要性,并结合国民经济动员中心的相关特点,首次提出了基于系统动力学的国民经济动员中心动员潜力测度理论,从而为全面系统地分析整个国民经济体系的动员潜力奠定基础。第三,根据国民经济动员中心所依托的行业或具体企业的不同,运用“情景—应对”的方法构建了不同类型的国民经济动员中心的情景,并根据需求生命周期理论及国民经济动员活动的相关特点,提出了以动员任务完成时间最短为建模目的,构建了不同类型的国民经济动员中心动员潜力的系统模型,并运用定性分析方法描述了三个不同类型国民经济动员中心动员潜力各系统指标之间的关联关系及其影响因素的因果关系,在详细分析了每种类型的国民经济动员中心承担的职能和执行动员任务时各类型动员中心不同业务流程的基础上,得出了三个不同类型国民经济动员中心动员潜力的系统因果关系图模型和流图模型。第四,运用iThink计算机仿真软件平台,分别选取了三家不同类型国民经济动员中心展开动员潜力测度研究。按照影响国民经济动员中心潜力释放的不同内外部因素,运用动员潜力弹性和动员潜力测度系数两个创新性指标对测度结果从大到小依次排序并进行分析。并以此作为依据,分别对不同类型国民经济动员中心今后的潜力建设和管理提供了具体的、可操作性强的相关政策和建议,从而为国民经济动员主管部门在国民经济动员中心建设和管理方面的决策参考提供科学有效的支持。

谢忠强[8](2014)在《反哺与责任:解放以来上海支援全国研究 ——以人力、财物和技术设备的输出为中心》文中指出上海是全国的上海,开埠以来上海与全国的经济联动关系就十分紧密。解放后,随着新民主主义经济的建立,在国家对于全国经济发展调控不断加强的历史语境下,上海与全国的经济联动关系更加密切。上海的发展离不开全国的支援,而上海在得到全国支援的同时也为全国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历史贡献。建国后,在第一个五年计划当中,上海虽未被当做国家投资的重点地区,但由于具有雄厚的工业技术力量,上海还是担负起了支援全国建设的历史任务。在建国后的头十年里,全国以工业化建设为重点。上海市为了支援全国的经济建设,充分动员本市资源,在人员、技术设备等方面对这一时期国家的治淮工程、内地工业建设、一五计划重点工程建设、内地文化教育事业等进行了有力的支援。上海支援全国的历史,自“全国一盘棋”的发展方针确立之后,在从大跃进开始到十一届三中全会之间的二十年时间里面更是进一步展开。改革开放以后,由于我国经济体制的转型“上海支援全国”作为概念的体制语境消失,但随着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程的不断加快,“上海支援全国”的精神不但得到了很好的延续,而且还呈现出了新的时代特征。解放以来上海支援全国的历史过程在推动全国发展的同时也进一步升华了上海自身的城市精神。正文共设五章及结语六个部分。第一章,主要在回顾上海历史地位演变的同时,以解放后上海与全国的联动关系为切入点,在“全国支援上海”和“上海支援全国”两个方向相互印证的基础上,为后面几章内容的展开提供历史背景和内在逻辑的铺垫;第二章,主要对1949年至1958年间上海支援全国的开展情况进行考证和分析;第三章,主要对1958年至1978年间上海支援全国的情况进行梳理和研究;第四章,则选取支援福建省为例,进行上海支援全国的个案研究;第五章,主要对改革开放以后上海对全国的支援情况进行探讨;结语部分,主要对全文进行总结与概括的基础上,对解放后上海支援全国的历史进行宏观的评价和分析。通过研究,本文在前人成果启发的基础上主要在以下三个方面对解放后上海支援全国的研究有所推进:1、在对相关概念的考证方面有所推进;2、在对上海支援全国历史发展脉络的梳理上更注重保持其完整性;3、在进一步补充和挖掘史料的基础上对上海支援全国的相关史实的考证和梳理上力求更加丰富和全面。

黄悬月[9](2012)在《基于军民融合战略的国民经济动员研究》文中认为进入20世纪90年代,世界战略格局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全球经济一体化使国与国的关系变得更加微妙,影响我国军事安全,政治安全,经济安全,信息安全,能源安全,海上战略通道安全等。各方面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日趋增多,世界并不太平,国防的强大和经济的腾飞是我们必须兼顾的两件大事。军民融合是国防动员的关键环节。胡锦涛主席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增强全民国防观念,完善国防动员体系,加强国防动员建设,提高预备役部队和民兵建设质量”,并强调要“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胡主席的这一重要指示,从战略高度为我国国防动员的可持续发展指明了方向。多年来,国民经济军地分离,各自为政的问题一直困扰着我国国防动员的全面发展。信息时代的到来,战争形势的演变,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为国防动员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和舞台。在这种情况下研究如何通过军民融合战略挖掘出国防动员的巨大潜力意义重大。这样才能推动国防动员建设又好又快发展。从军民融合战略思想的形成与发展入手,通过找出发达国家国防动员所能给我国提供的启示,分析基于军民融合战略视角下的我国国防动员的现状,并找到我国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针对问题提出中国基于军民融合战略的国防动员的实现途径。

黄薇[10](2010)在《新中国国民经济动员建设发展概览》文中指出文章按照时间序列,分四个阶段概述了新中国成立后国民经济动员在组织体系、工作方针、动员计划、战备能力、理论研究和培训、应急功能和法规制度等方面的建设情况。

二、大力加强国民经济动员建设(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大力加强国民经济动员建设(论文提纲范文)

(1)国企工会互助制度的生成与变迁研究 ——基于YZ厂的实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缘起与问题提出
        1.1.1 选题缘起
        1.1.2 问题提出
    1.2 核心概念界定
        1.2.1 工会
        1.2.2 工会会员与单位成员
        1.2.3 互助互济
        1.2.4 工会互助制度
    1.3 理论基础与解释框架
        1.3.1 理论基础:制度生成与变迁理论
        1.3.2 解释框架:“结构—需求—制度”分析框架
        1.3.3 论文篇章结构
    1.4 研究对象情况介绍
    1.5 研究方法
    1.6 研究意义
        1.6.1 理论意义
        1.6.2 现实意义
第2章 相关文献回顾与述评
    2.1 国内文献回顾
        2.1.1 工会角色与组织运行研究
        2.1.2 工会功能与改革研究
        2.1.3 互助价值传统与互助实践研究
        2.1.4 工会互助保障研究
    2.2 国外文献回顾
        2.2.1 工会角色与组织运行研究
        2.2.2 工会功能与改革研究
        2.2.3 互助思想与互助组织研究
    2.3 既有学术贡献与局限
        2.3.1 学术贡献
        2.3.2 研究局限
第3章 工会互助制度生成的背景分析
    3.1 制度下沉: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催生互助“刚性需求”
        3.1.1 计划经济时期经济水平与收入分配制度的局限
        3.1.2 单位制初期国有企业“纵横交错”管理体系下的工会组织
        3.1.3 单位制初期的工会保障职能
    3.2 组织反馈:单位成员团结模式的有机形塑
        3.2.1 发挥工会“政治动员”组织者的作用
        3.2.2 互助行为优化单位成员社会互动结构
        3.2.3 集体主义思想成为单位体制时期价值取向
    3.3 个体需求:满足计划经济时期单位成员基本生活保障需求
        3.3.1 脱离剥削性质的旧时民间借贷组织的需求
        3.3.2 大量单位成员存在应急借款的需求
        3.3.3 缓解单位成员家属“后顾之忧”的需求
第4章 计划经济时期工会互助制度的“初样态”
    4.1 工会互助制度“初样态”的运行和功能
        4.1.1 建国初期工人阶级互助实践
        4.1.2 工会互助制度的运行过程
        4.1.3 工会互助制度“初样态”的功能
    4.2 YZ厂工会互助制度“初样态”的内容和特点
        4.2.1 “互助储金会”——经济互助制度
        4.2.2 “生活服务小组”——劳力互助制度
        4.2.3 “思想互助小组”——思想互助制度
        4.2.4 由“输血”到“造血”的互助基金会
    4.3 单位成员对工会互助制度“初样态”的行动回应
        4.3.1 单位成员“支持型”行动
        4.3.2 单位成员“妥协型”行动
        4.3.3 单位成员“观望型”行动
        4.3.4 单位成员“排斥型”行动
第5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工会互助制度的“新样态”
    5.1 工会互助制度“新样态”的特点和功能
        5.1.1 从路径依赖视角解析工会互助制度“新样态”
        5.1.2 职工互助保障区别于商业保险的独特价值
        5.1.3 互助制度助力工会打造全方位保障“品牌”
    5.2 YZ厂工会互助制度“新样态”的表现形式
        5.2.1 YZ厂参与职工互助保障的必要性
        5.2.2 双轨互助制度并行的YZ厂特色
        5.2.3 对制度目标和成效的认同激发参与动力
    5.3 单位成员对工会互助制度“新样态”的行动回应
        5.3.1 单位成员“支持型”行动
        5.3.2 单位成员“妥协型”行动
        5.3.3 单位成员“观望型”行动
        5.3.4 单位成员“排斥型”行动
第6章 工会互助制度的变迁逻辑分析
    6.1 宏观制度对中层赋能和个体需求的决定作用
        6.1.1 国家宏观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作用
        6.1.2 单位由行政性整合转向利益性整合
        6.1.3 “国家—单位保障”进阶“国家—社会保障”
    6.2 中层赋能的“强化”促生互助组织新形态
        6.2.1 向上贯彻:上级工会“在场”重塑互助边界
        6.2.2 向下回应:发挥工会组织联系职工的“桥梁纽带”
        6.2.3 自我赋能:工会组织市场化“跨界”
    6.3 微观个体为宏观结构和中层赋能提供经验建构
        6.3.1 “搭便车”的群体惰性助推互助行为制度化
        6.3.2 “由借到挣”的行为逻辑嵌入互助基金会的运营理念
        6.3.3 “风险自担”的制度常态激发工会互助保障的转型
第7章 结论与讨论
    7.1 主要结论
        7.1.1 工会互助制度生成的复合因素
        7.1.2 工会互助制度变迁不可忽视的“中层力量”
        7.1.3 工会互助制度的现实意义
    7.2 研究不足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访谈提纲
    附录2:受访者基本信息表(以访谈时间先后排序)
    附录3:《互助储金会组织通则》
    附录4:《中国职工保险互助会章程》
    附录5:中国职工保险互助会C市办事处开展的职工互助保障类型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学术成果
致谢

(2)微观视角下国民经济动员潜力隐瞒行为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问题的提出
二、背景原因分析
    (一)企业是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理性经济人”
    (二)我国动员征用补偿制度尚不完善
三、完全竞争厂商行为的经济学分析
    (一)假设
    (二)完全竞争厂商均衡的形成及变动
    (三)生产者剩余及利润分析
四、垄断厂商行为的经济学分析
    (一)假设
    (二)垄断厂商均衡的形成及变动
    (三)利润分析
五、结论及建议
    1. 完善落实合理的动员征用补偿制度。
    2. 激励引导企业角色的转变。
    3. 加强国民经济动员法治化建设。

(3)抗战时期重庆金融市场研究(1937-1945)(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相关概念的辨析
        (一)金融市场与近代重庆金融市场的概念辨析
        (二)研究时间的概念辨析
    二、研究现状与研究意义
        (一)研究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资料与方法
        (一)研究资料
        (二)研究方法
    四、研究内容与创新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创新点
第一章 全面抗战爆发后重庆金融市场的动荡
    第一节 1937 年之前重庆金融市场的发展
        一、货币市场从混乱向统一与规范发展
        二、以申汇交易为主的重庆内汇市场
        三、重庆证券市场的建立与发展
        四、全面抗战之前尚未充分发展的市场
    第二节 公债风潮与重庆证券市场的动荡
        一、重庆公债风潮的爆发
        二、公债风潮的最终解决
    第三节 全面抗战爆发后的重庆比期风潮与利率市场的动荡
        一、全面抗战前期重庆利率市场的动荡
        二、1938 年-1940 年利率市场的平稳发展
        三、1941 年重庆利率风潮与比期的废除
        四、日拆制度时期的重庆利率市场
    第四节 重建后方证券交易所的筹备与争论
        一、重建后方证券交易所的必要性
        二、筹备重建后方证券交易所及其引发的论争
    小结
第二章 重庆传统金融市场在战时的变革
    第一节 重庆向法币发行中心的转型
        一、1937-1938 年国民政府法币发行中心的内迁
        二、1939-1942 年重庆法币发行中心的建立与巩固
        三、1942 年之后的重庆法币发行中心
    第二节 全面抗战时期的重庆票据市场
        一、重庆票据交换的曲折发展
        二、重庆票据承兑贴现的快速发展
    第三节 全面抗战时期重庆内汇市场变迁
        一、1937-1941 年的重庆内汇市场
        二、1942-1945 年的重庆内汇市场
    小结
第三章 战时重庆金融市场的发展
    第一节 战时重庆外汇市场的崛起
        一、追随上海时期的重庆外汇市场
        二、独立发展时期的重庆外汇市场
    第二节 战时重庆黄金市场与黄金风潮
        一、黄金统制初期的重庆黄金市场
        二、黄金统制成熟期的重庆黄金市场
        三、开放黄金自由交易时期的重庆黄金市场
    第三节 战时重庆的保险业与保险市场
        一、全面抗战爆发与重庆保险市场兴起(1937-1941)
        二、战时重庆保险市场的发展与兴盛(1942-1945)
        三、战时重庆保险市场的主要保险业务
    小结
第四章 战时重庆金融市场的监管
    第一节 国民政府对重庆金融市场的监管
        一、国民政府对重庆金融市场的政策与法令监管
        二、国民政府对重庆金融市场监管的主要机构
    第二节 地方政府对重庆金融市场的监管
        一、地方政府对重庆金融市场监管的开端
        二、四川省政府对重庆金融市场的监管
        三、重庆市政府对重庆金融市场的监管
    第三节 重庆金融业对重庆金融市场的自律监管
        一、重庆市银钱业同业公会对金融市场的自律监管
        二、重庆市保险业同业公会对保险市场的自律监管
        三、重庆市银楼业同业公会对黄金市场的自律监管
    小结
第五章 重庆金融市场在抗战大后方的中心地位
    第一节 重庆货币市场在大后方的网络辐射
        一、法币在抗战大后方各主要金融市场的推广
        二、重庆票据市场在大后方的延伸
        三、重庆利率市场对于大后方的影响
    第二节 重庆黄金与外汇市场在大后方的网络辐射
        一、重庆黄金市场在大后方各地的拓展
        二、以重庆为核心的抗战大后方外汇市场网络的构建
    第三节 重庆保险市场在大后方的网络辐射
        一、战时保险市场在西南的网络构建
        二、战时保险市场在西北的网络构建
    小结
结语
    一、全面抗战时期重庆金融市场的双重性
    二、全面抗战时期重庆金融市场的作用分析
    三、全面抗战时期重庆金融市场的特点分析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博士学位阶段发表文章

(4)基于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战争经济支持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对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研究
        1.2.2 对战争经济支持力的研究
    1.3 研究内容与主要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主要方法
    1.4 基本思路与创新点
        1.4.1 基本思路
        1.4.2 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国民经济核算视角下战争经济支持力的分析框架
    2.1 战争经济支持力与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理论基础
        2.1.1 战争经济支持力的基本范畴界定
        2.1.2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理论演进
    2.2 国民经济核算与战争经济支持力互动的一般分析
        2.2.1 国民经济核算适应于战争经济支持力分析的特点
        2.2.2 战争经济支持力的国民经济流量核算与存量核算
    2.3 基于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战争经济支持力分析框架
        2.3.1 “两人前后齐步走”——实物循环与货币循环
        2.3.2 战争经济支持力的实物形态和货币形态分析
        2.3.3 战争经济支持力生成的主要方式
        2.3.4 基于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战争经济支持力研究的框架构建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战争经济支持力的实物形态:战争物资
    3.1 战争物资的理论分析
        3.1.1 战争物资内涵及其动员
        3.1.2 战争物资的筹集与调运能力分析
        3.1.3 战争物资筹集与调运对战争经济支持力的影响路径
    3.2 战争物资的流量核算——GDP核算
        3.2.1 战争物资GDP核算的一般机理
        3.2.2 战争物资与GDP核算的逻辑关系分析
        3.2.3 战争物资GDP核算的数据分析
    3.3 战争物资的存量核算——资产负债核算
        3.3.1 战争物资资产负债核算的一般机理
        3.3.2 战争物资与资产负债核算的逻辑关系分析
        3.3.3 战争物资资产负债核算的数据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战争经济支持力的货币形态:战争费用
    4.1 战争费用的理论分析
        4.1.1 战争费用内涵及资金动员
        4.1.2 战争费用的主要筹集方式
        4.1.3 战争费用对战争局势和国民经济的影响
        4.1.4 资金动员对战争经济支持力的影响路径
    4.2 战争费用的国内资金核算——资金流量核算
        4.2.1 战争费用资金流量核算的一般机理
        4.2.2 战争费用与资金流量核算的逻辑关系分析
        4.2.3 战争费用资金流量核算的数据分析
    4.3 战争费用的国际资金核算——国际收支核算
        4.3.1 战争费用国际收支核算的一般机理
        4.3.2 战争费用与国际收支核算的逻辑关系分析
        4.3.3 战争费用国际收支核算的数据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战争经济支持力生成的主要方式:产业动员
    5.1 战时产业动员的理论分析
        5.1.1 战时产业动员内涵及产业结构变化
        5.1.2 影响战时产业动员能力的因素剖析
    5.2 产业动员生成战争经济支持力的途径分析
        5.2.1 通过实施快速动员提高战争经济支持力的生成“总量”
        5.2.2 通过武器装备跨越发展完善战争经济支持力的生成“质量”
        5.2.3 通过提升平战转换率促进战争经济支持力的生成“效率”
    5.3 战时动员产业的经济关联分析——投入产出核算
        5.3.1 投入产出核算的一般机理
        5.3.2 战时动员产业的投入产出系数分析
    5.4 战争经济支持力的投入产出核算功能剖析
        5.4.1 投入产出核算是表现战时经济关系的基本方法
        5.4.2 投入产出核算能有效解决战时结构性经济问题
        5.4.3 投入产出核算能有效模拟战时经济的连锁波及效应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战争经济支持力的评估及实证研究—以南部战区为例
    6.1 区域经济与局部战争
        6.1.1 区域经济与局部战争的内涵
        6.1.2 区域经济与局部战争的逻辑关系
        6.1.3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对局部战争的影响
        6.1.4 南部战区六省经济发展的情况梳理
    6.2 南部战区六省战争经济支持力的物资动员潜力评估
        6.2.1 指标选择及数据来源
        6.2.2 主成分分析模型
        6.2.3 结果分析
    6.3 南部战区六省战争经济支持力的资金动员潜力评估
        6.3.1 指标选择及数据来源
        6.3.2 层次分析模型
        6.3.3 结果分析
    6.4 南部战区六省战争经济支持力的产业动员能力评估
        6.4.1 理论前提及基本条件
        6.4.2 投入产出规划模型
        6.4.3 结果分析
    6.5 南部战区六省战争经济支持力的对比分析及综合评价
        6.5.1 对南部战区六省战争经济支持力的对比分析
        6.5.2 对战争经济支持力的总体评价
        6.5.3 对战争经济支持力的动员潜力评价
        6.5.4 对战争经济支持力的产业动员能力评价
    6.6 战争经济支持力评估体系的构建
        6.6.1 构建战争经济支持力评估体系的意义
        6.6.2 构建战争经济支持力评估体系的原则
        6.6.3 战争经济支持力评估体系的框架结构
    6.7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增强战争经济支持力的对策建议
    7.1 促进战争经济支持力融合发展
        7.1.1 强化战争经济支持力融合发展观念
        7.1.2 建立战争经济支持力融合发展体制
        7.1.3 改进战争经济支持力融合发展手段
        7.1.4 制定战争经济支持力融合发展法规
    7.2 推进国民经济动员实战保障能力建设
        7.2.1 实现经济动员实战需求对接
        7.2.2 促进经济动员力量结构优化
        7.2.3 注重国民经济动员平战衔接
        7.2.4 坚持经济建设贯彻国防需求
    7.3 完善战争经济支持力评估体系
        7.3.1 完善战争经济支持力调查统计体系
        7.3.2 构建战争经济支持力系统理论模型
        7.3.3 加强战争经济支持力决策系统设计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附录一 平均判断矩阵权重及一致性检验代码
附录二 主成分分析代码
附录三 物资动员潜力总得分计算代码
附录四 产业动员能力计算代码
附录五 战争经济支持力标准化得分代码

(5)集体行动视角下的国民经济动员能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提出
    1.2 研究背景
        1.2.1 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要求经济动员能力制度化重构
        1.2.2 “大安全”与“大动员”呼唤基于能力的动员模式
        1.2.3 国民经济发展新常态彰显经济动员能力地位
    1.3 文献综述
        1.3.1 关于经济动员能力的研究
        1.3.2 关于集体行动的研究
        1.3.3 述评
    1.4 研究意义
        1.4.1 实践意义
        1.4.2 理论意义
    1.5 基本内容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
        1.5.3 内容概要
    1.6 创新与不足
        1.6.1 主要创新点
        1.6.2 存在不足
第二章 集体行动:理解国民经济动员本质的新视角
    2.1 无处不在的集体行动
        2.1.1 二分法:从个体行动到集体行动
        2.1.2 丰富多彩的集体行动实践
        2.1.3 集体行动的困境
    2.2 国民经济动员的集体行动本质
        2.2.1 关于国民经济动员的各种“争论”
        2.2.2 国民经济动员演变过程中的集体行动特征
    2.3 我国特定环境下的国民经济动员集体行动
        2.3.1 特殊的政治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体制优势
        2.3.2 特定的经济条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础
        2.3.3 特别的人口因素:基于人民战争的集体行动规模结构
    2.4 小结
第三章 “领导者-追随者”:经济动员能力生成的分析框架
    3.1 “领导者-追随者”分析框架的构建
        3.1.1 决定于国民经济动员的主客体属性
        3.1.2 适应于经济动员主客体间的有条件合作机制
        3.1.3 “领导者-追随者”框架下的经济动员能力
    3.2 “领导者-追随者”框架的分析工具
        3.2.1 基本假设
        3.2.2 “领导者-追随者”序贯博弈模型
    3.3 “领导者-追随者”模式运行困境及其影响
        3.3.1 经济动员能力生成的困境
        3.3.2 困境产生的诱因分析
        3.3.3 困境的直接后果:效率损失
    3.4 小结
第四章 共容利益:约束“领导者”的可信承诺机制
    4.1 指引集体行动的“另一只看不见的手”
        4.1.1 共同利益的细分:狭隘利益和共容利益
        4.1.2 共容利益支撑经济动员集体行动的基本逻辑
        4.1.3 经济动员共容利益的比较分析
    4.2 我国国民经济动员共容利益的现实挑战剖析
        4.2.1 市场逻辑对共容利益的挑战
        4.2.2 经济动员科技密集化对共容利益的挑战
        4.2.3 国民经济动员功能拓展对共容利益的挑战
    4.3 基于产权的现代经济动员共容利益治理
        4.3.1 现代经济动员共容利益的产权基础
        4.3.2 我国国民经济动员的产权现状问题
        4.3.3 共容利益的产权治理之道
    4.4 小结
第五章 制度安排:将“追随者”组织起来的现实手段
    5.1 宏观制度能力:强制
        5.1.1 经济动员的强制逻辑
        5.1.2 经济动员的强制形式
        5.1.3 经济动员能力生成的强制模拟
    5.2 微观制度能力:选择性激励
        5.2.1 选择性激励是动员实践的必然选择
        5.2.2 选择性激励的基本内涵与逻辑
        5.2.3 经济动员能力生成的选择性激励模拟
    5.3 中观制度能力:行业动员
        5.3.1 基于小集团理论的行业动员逻辑
        5.3.2 依托行业协会的行业动员能力
        5.3.3 行业动员能力生成的现实经验
    5.4 小结
第六章 历史解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经济动员能力生成实践
    6.1 经济动员能力实践的历史事实
        6.1.1 1927~1949 年的根据地时期:经济动员能力生成的1.0 版本
        6.1.2 1949~1978 年的新中国“前三十年”:经济动员能力生成的2.0 版本
        6.1.3 改革开放后的新时期:经济动员能力生成的3.0 版本
    6.2 经济动员能力生成的经验分析
        6.2.1 经验一:先天的共容利益基因
        6.2.2 经验二:党坚强领导下的二阶集体行动
        6.2.3 经验三:实施了有效的制度安排
    6.3 经济动员能力实践存在的问题与挑战
        6.3.1 盲目性与低效性并存的突出问题
        6.3.2 外在要求与内生模式的双重挑战
    6.4 小结
第七章 路径分析:打造新时代经济动员能力生成的4.0版本
    7.1 根基:筑牢“领导者”的治理基础
        7.1.1 加强“领导者”的自身建设
        7.1.2 提升“领导者”的“办事”能力
    7.2 战略:深化国民经济动员军民融合发展
        7.2.1 溢出效应:军民融合的共容利益机制
        7.2.2 推动国民经济动员军民融合发展的措施
    7.3 工具:发挥信息技术的战略支撑作用
        7.3.1 经济动员能力生成的信息原理
        7.3.2 经济动员能力生成的信息举措
    7.4 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1.1 经济动员能力是一种集体行动能力
        8.1.2 经济动员能力生成始于共容利益
        8.1.3 经济动员能力生成成于制度安排
        8.1.4 “领导者”是决定经济动员能力生成的关键变量
    8.2 展望
        8.2.1 在理论研究方面
        8.2.2 在实践进展方面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6)河南省会变迁研究(1951-1957) ——区域政治中心变迁与城市发展的历史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及意义
    二、学术研究回顾与分析
        (一) 有关中国城市史的研究
        (二) 国内有关中国政治中心城市变迁的研究
        (三) 海外及港台相关研究
    三、研究的思路、方法及创新点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方法
        (三) 创新点
    四、研究对象与概念说明
        (一) 研究对象
        (二) 概念说明
第一章 河南省会变迁动因
    第一节 开封的历史沿革
    第二节 清、民国开封省会地位的动摇
        一、清初驻开封各级衙署的被迫迁出
        二、晚清时期的迁省会之议
        三、民国时期河南省会的迁移
    第三节 新中国建立初期河南省会迁移动因
        一、新中国建立初期河南省会迁移的国内经济背景
        二、新中国建立初期行政区划调整及省级行政中心变迁
        三、郑州成为河南省新省会的优势
        四、开封发展的瓶颈
        五、河南省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的契合
    小结
第二章 郑州市的新省会规划与初步建设
    第一节 郑州的历史沿革
    第二节 郑州市的新省会规划
        一、郑州市新省会的初步规划
        二、苏联专家与新省会城市规划
    第三节 新省会郑州市的初步建设
        一、新省府工程
        二、郑州市行政区划的调整以及相关建设机构的变化
        三、郑州市的全面建设任务
        四、迅速壮大的基本建设队伍
        五、坚持勤俭节约的建设原则
    第四节 城市扩建中的征地
        一、郑州市留用土地以及建设征地概况
        二、郑州市土地征用相关政策及调整
        三、郑州市征地使用情况及其存在的问题
    第五节 省内外积极支援新省会建设
        一、郑州市各界的大力支援
        二、郑州市群众积极为城市建设筹集资金
        三、来自省内外的支援
    小结
第三章 河南省会迁移过程及相关问题解决
    第一节 省会迁移对开封民生经济的影响及政府应对
        一、省会迁郑的部署
        二、省会迁郑前开封市政府的调查工作
        三、开封市受影响群众对省会迁移的反映
        四、省会迁移对开封民生经济的影响
        五、开封市政府应对民生经济困难的对策
    第二节 郑州市迎接河南省会迁移的筹备工作
        一、省会迁郑筹备机构的成立
        二、郑州市迎接省会迁移的筹备工作
        三、欢迎迁郑委员会对筹备工作的检查与督促
        四、郑州市民众对筹备工作的积极响应
        五、省会迁郑筹备工作的基本完成
    第三节 省会迁移中的组织工作与组织关系调整
        一、河南省委的动员与组织工作
        二、留汴与迁郑:省委及政府的人事组织调整
    第四节 开封由省会转变为专区
        一、郑州专区由荥阳迁开封
        二、开封专区的成立以及专市关系
        三、开封由省会转变为专区的影响
    第五节 开封市政府接收迁郑单位移交房产场地及其处置
        一、开封市政府对迁郑单位房产的接收
        二、开封市对房产的处置与分配
        三、房产及场地移交中的问题及解决
    小结
第四章 新省会郑州市的崛起
    第一节 蒸蒸日上的经济发展与技术工人成长
        一、快速发展的工业经济
        二、商业服务业的发展
        三、工人技术力量的成长
    第二节 突飞猛进的城市建设
        一、郑州市城市建设概况
        二、郑州市快速发展的市政建设
        三、郑州市政建设快速发展原因分析
    第三节 与日俱进的教育事业
        一、中等职业教育与技工教育的快速发展
        二、从无到有的高等教育
        三、职工业余文化教育及体育事业的发展
        四、稳中有进的基础教育
        五、郑州市教育事业快速发展原因分析
    第四节 日趋繁荣的文化事业
        一、省级文化科研机构迁郑促进了郑州文化事业的繁荣
        二、文化娱乐基础设施的兴建促进了郑州文化事业的发展
    第五节 日益改善的医疗卫生事业
        一、郑州市医疗卫生事业的基本概况
        二、郑州市医疗卫生机构的发展
        三、郑州市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原因分析
    第六节 郑州市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及原因分析
        一、职工收入以及消费水平的提高
        二、职工住房条件的改善
        三、人民幸福感增强
        四、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原因分析
    小结
第五章 开封省会地位丧失与发展的滞缓
    第一节 发展滞缓的经济
        一、开封市与郑州市工业经济发展比较
        二、开封市与郑州市投资额对比
        三、作为非重点建设城市抽调力量支援重点建设城市
        四、发展缺乏中央以及河南地方政府投资
    第二节 总体萎缩的教育事业
        一、发展迟缓的基础教育
        二、停滞的职业教育
        三、萎缩的高等教育
        四、开封市教育发展滞后原因分析
    第三节 文化发展走向衰落
        一、大批优秀文艺人才随省会迁郑州
        二、文化娱乐设施发展的停滞
        三、文艺表演团体的缩减
        四、开封市文化发展衰落原因分析
    第四节 卫生事业发展缓慢
        一、发展滞缓的卫生事业
        二、缩减的卫生事业经费
        三、开封市卫生事业发展滞缓原因分析
    第五节 人口增长缓慢、结构趋向不合理
        一、开封市人口增减变化
        二、开封市人口结构变化
        三、开封市人口增长缓慢、结构趋向不合理原因分析
    小结
第六章 省会变迁对河南省城市经济文化教育发展的影响
    第一节 省会变迁对河南省城市经济发展的影响
        一、以郑州市为中心的老工业城市的发展
        二、郑州市周围发展较快的中小城市
        三、郑州市周边因资源而兴起的新兴省辖市
        四、河南省形成了以郑州为中心的新兴工业基地
        五、省会变迁对河南省城市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
    第二节 省会变迁对河南文化教育发展的影响
        一、文化中心的转移及其双面性作用
        二、高等教育发展滞缓、名校缺失的缘由之一
        三、省会变迁对河南省文化教育发展的影响分析
    小结
结语
    一、国内外政治中心城市变迁的历史考察
    二、区域政治中心变迁与城市发展关系
附录
    附表一: 清代黄河决口次数与河南河患纪要表
    附表二: 民国开封黄河水患情况
    附表三: 省直机关迁郑影响情况综合调查表 1954年7月5日
    附表四: 郑州市城市人口调查表
    附表五: 郑州市幼儿教育以及基础教育基本情况(含3个表格)
    附录一: 省府迁郑后对救济工作的安排
    附录二: 关于欢迎省会迁郑各项筹备工作的报告
    附录三: 郑州市欢迎迁郑委员会的三次筹备工作检查情况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7)国民经济动员中心动员潜力测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表索引
图索引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选题来源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技术路线及章节安排
    1.5 相关理论研究综述
        1.5.1 国民经济动员理论的发展
        1.5.2 国民经济动员中心
        1.5.3 国民经济动员潜力相关理论
        1.5.4 国民经济动员潜力测度研究
        1.5.5 学术界关于国民经济动员潜力测度建模方法和仿真的研究
第2章 关于国民经济动员中心动员潜力的理论研究
    2.1 国民经济动员中心的发展概述
        2.1.1 国民经济动员中心的建设背景
        2.1.2 建设国民经济动员中心的必要性
        2.1.3 国民经济动员中心类型划分
    2.2 国民经济动员中心的动员潜力
        2.2.1 国民经济动员中心的功能
        2.2.2 国民经济动员中心的动员潜力及其影响因素
        2.2.3 国民经济动员中心动员潜力建设的目标
    2.3 国民经济动员中心动员潜力的系统分析
        2.3.1 国民经济动员压力
        2.3.2 国民经济动员潜力
        2.3.3 国民经济动员能力
        2.3.4 国民经济动员压力、潜力和能力之间的关系
    2.4 小结
第3章 国民经济动员中心的动员潜力测度理论与方法
    3.1 国民经济动员中心动员潜力测度的方式
        3.1.1 国民经济动员中心动员潜力的事前测度
        3.1.2 国民经济动员中心动员潜力的事中测度
        3.1.3 国民经济动员中心动员潜力的事后测度
    3.2 国民经济动员中心动员潜力测度的方法选择
        3.2.1 目前潜力测度方法用于国民经济动员中心动员潜力测度的局限性
        3.2.2 系统动力学方法结合 iThink 仿真软件的优越性
    3.3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国民经济动员中心动员潜力测度理论
        3.3.1 国民经济动员中心动员潜力的系统建模步骤
        3.3.2 国民经济动员中心动员潜力的系统建模原则
        3.3.3 国民经济动员中心动员潜力的系统边界确定方法
    3.4 国民经济动员中心动员潜力弹性和动员潜力测度系数
        3.4.1 动员潜力弹性
        3.4.2 动员潜力测度系数
    3.5 小结
第4章 生产型国民经济动员中心动员潜力测度研究
    4.1 生产型国民经济动员中心动员潜力的系统建模思路
        4.1.1 生产型国民经济动员中心动员潜力的系统建模目的
        4.1.2 生产型国民经济动员中心动员潜力的系统建模思路
        4.1.3 生产型国民经济动员中心动员潜力的系统建模假设
    4.2 生产型国民经济动员中心动员潜力的系统分析
        4.2.1 生产型国民经济动员中心动员潜力的系统边界划定
        4.2.2 生产型国民经济动员中心动员潜力的系统因素分析
    4.3 生产型国民经济动员中心动员潜力的系统模型
        4.3.1 生产型国民经济动员中心动员潜力的系统子模块
        4.3.2 生产型国民经济动员中心动员潜力的系统建模
        4.3.3 生产型国民经济动员中心动员潜力的系统模型测试
        4.3.4 模型极端测试
    4.4 应用研究
        4.4.1 背景介绍
        4.4.2 生产型国民经济动员中心情景构建
        4.4.3 系统高层结构图
        4.4.4 系统参数设置
        4.4.5 系统动员潜力弹性分析
        4.4.6 系统动员潜力测度系数分析
    4.5 关于生产型国民经济动员中心潜力建设的建议
    4.6 小结
第5章 维修型国民经济动员中心动员潜力测度研究
    5.1 维修型国民经济动员中心动员潜力的系统建模思路
        5.1.1 维修型国民经济动员中心动员潜力的系统建模目的
        5.1.2 维修型国民经济动员中心动员潜力的系统建模思路
        5.1.3 维修型国民经济动员中心动员潜力的系统建模假设
    5.2 维修型国民经济动员中心动员潜力的系统分析
        5.2.1 维修型国民经济动员中心动员潜力的系统边界划定
        5.2.2 维修型国民经济动员中心动员潜力的系统因素分析
    5.3 维修型国民经济动员中心动员潜力的系统模型
        5.3.1 维修型国民经济动员中心动员潜力的系统子模块
        5.3.2 维修型国民经济动员中心动员潜力的系统建模
        5.3.3 维修型国民经济动员中心动员潜力的系统模型测试
        5.3.4 模型极端测试
    5.4 应用研究
        5.4.1 背景介绍
        5.4.2 维修型国民经济动员中心情景构建
        5.4.3 系统高层结构图
        5.4.4 系统参数设置
        5.4.5 系统动员潜力弹性分析
        5.4.6 系统动员潜力测度系数分析
    5.5 关于维修型国民经济动员中心潜力建设的建议
    5.6 小结
第6章 物流型国民经济动员中心动员潜力测度研究
    6.1 物流型国民经济动员中心动员潜力的系统建模思路
        6.1.1 物流型国民经济动员中心动员潜力的系统建模目的
        6.1.2 物流型国民经济动员中心动员潜力的系统建模思路
        6.1.3 物流型国民经济动员中心动员潜力的系统建模假设
    6.2 物流型国民经济动员中心动员潜力的系统分析
        6.2.1 物流型国民经济动员中心动员潜力的系统边界划定
        6.2.2 物流型国民经济动员中心动员潜力的系统因素分析
    6.3 物流型国民经济动员中心动员潜力的系统模型
        6.3.1 维修型国民经济动员中心动员潜力的系统子模块
        6.3.2 物流型国民经济动员中心动员潜力的系统建模
        6.3.3 物流型国民经济动员中心动员潜力的系统模型测试
        6.3.4 模型极端测试
    6.4 应用研究
        6.4.1 背景介绍
        6.4.2 物流型国民经济动员中心情景构建
        6.4.3 系统高层结构图
        6.4.4 系统参数设置
        6.4.5 系统动员潜力弹性分析
        6.4.6 系统动员潜力测度系数分析
    6.5 对物流型国民经济动员中心的政策建议
    6.6 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与成果
    7.2 研究创新点
    7.3 研究局限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与研究成果清单
致谢

(8)反哺与责任:解放以来上海支援全国研究 ——以人力、财物和技术设备的输出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导言
    一、 研究意义
    二、 相关概念及题意的说明
    三、 研究现状
    四、 研究框架及内容的设定与说明
    五、 本文在前人研究基础上的几点推进(创新之处)
    六、 研究方法
    七、 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
第一章 上海与全国经济联动关系的历史概况
    第一节 上海发展及其历史地位的演变
    第二节 解放以来全国支援上海的发展过程
    第三节 解放以来上海支援全国的发展历程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上海支援全国的初步开展(1949——1958)
    第一节 支援治淮:“开国治水”中的上海力量
    第二节 20 世纪 50 年代上海工厂内迁
    第三节 “一五时期”上海支援国家重点工程建设
    第四节 支援内地高等教育事业——以上海交通大学西迁为例
    第五节 20 世纪 50 年代上海支援全国文化事业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上海支援全国的进一步开展(1958——1978)
    第一节 上海与“全国一盘棋”方针
    第二节 20 世纪六十年代上海知识青年支援新疆农业建设
    第三节 20 世纪六七十年代上海市支援全国三线建设
    第四节 上海支援 1976 年唐山大地震抗震救灾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支援福建:上海支援全国的个案研究
    第一节 1949 年上海组建南下服务团
    第二节 上海对福建工业建设的协作与支援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改革开放后上海支援全国的延续和发展
    第一节 改革开放后“上海支援全国”历史语境的变迁
    第二节 内联协作与对口支援
    第三节 改革开放后全国防疫和救灾中的上海力量——以防治“非典”和“5·12”地震救灾为中心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部分
    附录一:上海支援全国大事年表
    附录二:市委整顿金融业工作委员会动员上海金融业职工 2000 人参加西北区行工作总结报告(节选)
    附录三:上海支援广西的迁厂工作总结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出版的专着及发表的论文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参加或主持的科研项目
后记

(9)基于军民融合战略的国民经济动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一、 导论
    (一) 选题意义
        1.理论价值
        2.现实意义
    (二) 研究现状
        1.国内研究现状
        2.国外研究现状
    (三) 论文结构、创新点及不足
        1.论文结构
        2.创新之处
        3.不足之处
二、 我国军民融合战略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一) 毛泽东军民融合战略思想
        1.“军民兼顾”思想的萌芽
        2.“军民兼顾”思想的初步形成
        3.“军民兼顾”思想的发展
        4.“军民兼顾”思想的完善
    (二) 邓小平军民融合战略思想
    (三) 江泽民军民融合战略思想
    (四) 胡锦涛军民融合战略思想
三、 军民融合战略思想指导下的国民经济动员内涵新解
    (一) 军民融合战略思想的一般理论
        1.军民融合战略的内涵
        2.军民融合战略的特征
        3.军民融合战略的影响
    (二) 基于军民融合战略的国民经济动员的特点
        1.国民经济动员机构集中化
        2.国民经济动员需求复合化
        3.国民经济动员手段多样化
        4.国民经济动员过程信息化
    (三) 基于军民融合战略对国民经济动员提出的新要求
        1.转变建设模式
        2.扩大动员领域
        3.创新动员手段
        4.拓展动员功能
        5.提高动员效益
        6.健全动员法规
    (四) 新的历史条件下基于军民融合战略对国民经济动员基本功能的拓展
        1.积极构建迎战应急一体化指挥系统
        2.整合迎战应急力量
        3.优化应战应急资源配置
    (五) 科学发展观理论指导下的国防安全新观念与国民经济动员理念的转变
    (六) 军民融合战略思想与国民经济动员潜力的关系研究
    (七) 国民经济动员潜力的评价指标体系阐述
        1.按照国民经济动员内容分
        2.按照国民经济动员要素分
        3.按照国民经济动员部门、系统和行业分
    (八) 军民融合式国民经济动员的实证分析
        1.联合多种力量,构建军民融合式应急采购保障机制
        2.整合多种资源,打通市场保障战场通道
        3.采取多种方法,灵活应对物资应急需求
        4.多种手段并用,实施应急物资精确投送
        5.多种措施并管,规范军民融合式应急采购保障秩序
四、 国外军民融合式发展的国民经济动员的理论与实践
    (一) 美国的军民融合式发展
    (二) 日本的军民融合式发展
    (三) 俄罗斯的军民融合式发展
        1.政府组织建立军民联合集团
        2.积极寻求国际合作
    (四) 印度的军民融合式发展
五、 基于军民融合战略的国民经济动员的经济学分析
    (一) 制度经济学分析
    (二) 产业结构理论分析
    (三) 垄断与竞争理论分析
    (四) 国防与经济的关系理论分析
六、 我国军民融合战略视角下的国民经济动员的发展现状与对策思考
    (一) 我国军民融合战略视角下的国民经济动员的发展现状
        1.积极推进军民融合式发展,加快体制机制调整
        2.积极推进军民融合式发展,加快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能力建设
        3.积极推进军民融合式发展,加快人才建设
        4.加快国民经济动员军民融合式发展
    (二) 我国军民融合战略视角下的国民经济动员存在的问题
        1.国民经济动员理念滞后,不适应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2.国防员指挥体制和模式停留在军民结合层面,不能实现军民融合
        3.国民经济动员科技融合不够,经济社会发展优势不能转化为国民经济动员强势
        4.国民经济动员人员力量薄弱,人才资源匮乏
    (三) 我国基于军民融合战略的国民经济动员的对策思考
        1.从思想理念融合入手,营造环境保障融合,将国防教育深深植入全民素质教育之中
        2.从机制上切入,转变建设模式,实现由军民结合向军民融合拓展
        3.从科技融合上突破,把国防功能融入民用建设,提高经济社会平战转换能力
        4.从人力上用力,注重整合力量,实现人才资源融合,做好人才储备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四、大力加强国民经济动员建设(论文参考文献)

  • [1]国企工会互助制度的生成与变迁研究 ——基于YZ厂的实证分析[D]. 穆希琳. 吉林大学, 2021(01)
  • [2]微观视角下国民经济动员潜力隐瞒行为探究[J]. 张萌,孔昭君,史文强. 经济与管理, 2021(04)
  • [3]抗战时期重庆金融市场研究(1937-1945)[D]. 张格. 西南大学, 2019(01)
  • [4]基于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战争经济支持力研究[D]. 李林. 国防科技大学, 2017(02)
  • [5]集体行动视角下的国民经济动员能力研究[D]. 贺琨. 国防科技大学, 2017(02)
  • [6]河南省会变迁研究(1951-1957) ——区域政治中心变迁与城市发展的历史考察[D]. 张勇. 华中师范大学, 2017(08)
  • [7]国民经济动员中心动员潜力测度研究[D]. 张苏阳. 北京理工大学, 2014(04)
  • [8]反哺与责任:解放以来上海支援全国研究 ——以人力、财物和技术设备的输出为中心[D]. 谢忠强. 上海大学, 2014(02)
  • [9]基于军民融合战略的国民经济动员研究[D]. 黄悬月. 吉林财经大学, 2012(06)
  • [10]新中国国民经济动员建设发展概览[J]. 黄薇. 军事经济研究, 2010(07)

标签:;  ;  ;  ;  ;  

大力加强国民经济的动员和建设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