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运动性疲劳产生原理与恢复方法初探(论文文献综述)
杨扬[1](2021)在《浅析按摩对运动性疲劳恢复的功效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对按摩在运动性疲劳恢复过程中起到的功效进行分析。运动性疲劳简单的来说就是运动过后,机体负荷太大从而导致身体功能下降,通过了解运动性疲劳的产生机制与按摩的作用机制,发现按摩对中枢神经系统与运动系统的恢复都有促进作用,按摩可以提高机体的血细胞数及血红蛋白含量,提高氧和血红蛋白的恢复效率;还可以增加神经系统调节机能,提高神经、肌肉活性,从而加快肌肉中乳酸的排除速度,因此按摩对运动性疲劳的恢复有积极作用。
李若薇[2](2021)在《针刺联合牵伸对冬残奥越野滑雪运动员运动性疲劳恢复的疗效分析》文中指出研究目的:探究针刺联合静态牵伸及静态牵伸两种干预方法对冬残奥运动员运动性疲劳恢复的有效性及差异性,并探讨其中的原理机制,以期为冬残奥运动员运动后选择合适的放松方式提供理论依据。研究方法:选取符合实验条件的2022年冬残奥冬训期越野滑雪兼冬季两项国家集训队的运动员30名,采用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每组15人。对照组在日常训练结束后进行15min的静态牵伸干预,实验组进行20min的针刺足三里、三阴交、关元穴及15min的静态牵伸干预,每日1次,一周治疗6次,选取2周为一个治疗周期。两组均在在第一次训练结束后治疗前和最后一次训练结束后记录疲劳主观感觉(PRE)评分、症状积分、运动性疲劳量化评分及测量握力、血乳酸、血红蛋白(Hb),并在治疗的最后一天记录运动前后各个时间段的心率(HR)。整理上述数据,通过SPSS22.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研究结果:(1)两组均能有效降低PRE评分、症状积分及运动性疲劳量化评分,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间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2)两组均能提高握力水平及Hb浓度,在握力方面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改善Hb浓度方面,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3)两组组均能有效降低血乳酸水平,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4)两组的各时段HR变化规律相同,但实验组的各时段HR数值都较对照组低,心率恢复速度也更快,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结论:(1)针刺联合静态牵伸及静态牵伸的干预手段均有助于促进冬残奥运动员运动后自我疲劳感觉的恢复,促进心率的恢复,减少代谢产物,提高人体的疲劳耐性;(2)针刺联合静态牵伸对促进冬残奥运动员运动后疲劳恢复的效果明显优于静态牵伸。
贾瑞真[3](2021)在《联合使用左旋肉碱、泛酸、辅酶Q10对小鼠运动性疲劳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研究目的:探讨联合使用左旋肉碱、泛酸、辅酶Q10对小鼠运动性疲劳是否具有改善作用,联合使用的最佳组合方式以及改善运动性疲劳的作用机制。研究方法:(1)实验对象:ICR雄性小鼠100只,6-8周龄,体重18-22g。(2)实验分组:随机将100只ICR雄性小鼠,分为10组,每组10只。采用正交设计拟水平法,进行正交试验设计给药剂量以及运动与否确定。左旋肉碱、泛酸、辅酶Q10三种营养因子分为不使用、低剂量、高剂量三种剂量水平,游泳训练为第四种影响因素,分训练和不训练两种水平,根据正交试验原理得出9组给药组,加上运动对照组,共10组。运动组小鼠每天负重5%游泳1小时,每周6天,共6周。营养因子给药方式为运动前1小时经口灌胃。(3)检测指标:在第5周结束时,进行一次力竭运动,记录力竭时间。再继续运动1周,第6周末运动结束24小时后取材。检测小鼠血清尿素氮(BUN)、血睾酮/皮质醇比值(T/C)、血清及骨骼肌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丙二醛(MDA)的含量;RT-CR检测小鼠骨骼肌Kelch样ECH相关蛋白1(Keap1)、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血红素加氧酶(HO-1)的mRNA表达水平。研究结果:(1)各组小鼠负重游泳力竭时间存在显着性差异,对小鼠负重游泳力竭时间的影响从大到小依次为运动>泛酸>辅酶Q10>左旋肉碱,力竭时间最长的为A1B3C3D2组合方式(运动联合补充营养因子组,EM组)。(2)运动对照组(E)BUN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NC)(p<0.05),运动联合补充营养因子组(EM)BUN水平显着低于E组(p<0.01)。E组血清T/C与NC组相比有显着下降(p<0.01),EM组T/C比E有显着上升(p<0.01)。(3)E组小鼠血清及肌肉组织SOD水平都显着低于NC组(p<0.01,p<0.01),EM组血清及肌肉组织SOD水平都明显高于E组(p<0.05,p<0.05)。E组小鼠血清及肌肉组织MDA水平都明显高于NC组(p<0.05,p<0.05),EM组血清及肌肉组织MDA水平都明显低于E组(p<0.05,p<0.01)。(4)与NC组相比,E组小鼠骨骼肌Keap1的mRNA表达水平显着下降(p<0.01),EM组的Keap1的mRNA表达水平明显高于E组。E组骨骼肌Nrf2的mRNA表达水平比NC组显着下降(p<0.01),EM组小鼠骨骼肌Nrf2的mRNA表达水平与E组相比有明显升高(p<0.05)。与NC组比较,E组小鼠骨骼肌HO-1的mRNA表达水平显着下降(p<0.01),EM组的骨骼肌HO-1的mRNA表达水平比E组明显升高(p<0.05)。研究结论:(1)外源性补充营养因子对延长小鼠负重游泳力竭时间的影响从大到小依次是:泛酸>辅酶Q10>左旋肉碱。(2)联合使用泛酸和辅酶Q10可以降低小鼠的血尿素氮的水平,提高血清T/C比值;提高血清和骨骼肌中SOD含量,并且使脂质过氧化物MDA水平下降,负重游泳力竭时间明显延长。(3)联合使用泛酸和辅酶Q10可以调节Keap1/Nrf2/HO-1信号通路,缓解氧化应激。
姜杨阳[4](2020)在《推拿对运动性疲劳大鼠相关代谢酶活性及MDA含量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一百多年前莫索(Mosso)开始研究运动性疲劳,自此以后,运动性疲劳成了运动医学领域的热门题目。竞技体育具有挑战人体生理极限的特点,因此难以避免过度运动后产生的疲劳。近年来,中国经济持续增长,国人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人们开始意识到锻炼对于维持身体良好机能的作用,由于运动强度或频率不当引起的疲劳和损伤在一定程度上也消弱了人们的积极性与自信心,甚至引发相关疾病。因此,不仅仅运动医学领域在研究由于运动产生的疲劳与之相关的产生机理和它的防治措施,临床医学也开展了对运动性疲劳发病原因、发病机理、疾病的治疗与如何预防其发生等的研究,按摩在当今医学领域有着许多独特的优势。近年来的一些研究发现,按摩推拿对运动性疲劳及损伤的恢复有促进作用,并有证据显示按摩对心理健康也有积极的意义,然而对其疗效的生物学机制尚不明确[1]。本研究通过探究大鼠腓肠肌肌浆Na+-K+-ATPase、Ca2+-ATPase、SOD的活力及MDA含量的变化,探讨中医推拿对于运动性疲劳大鼠代谢相关酶活性及MDA含量的影响,并从细胞水平揭示推拿手法对运动疲劳性损伤的缓解机制。方法:10周龄健康雄性wistar大鼠60只,适应性跑台训练3天,后剔除不善于运动的大鼠10只,剩余50只,随机取出10只作为空白组,剩余40只作为运动性疲劳造模组,造模组按规定训练方案进行造模,时间为4周,第28天训练后对大鼠血液中反应机体疲劳状态的相关指标Bun、Lac、CK进行测试,判定造模是否成功。造模成功后选出20只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和推拿组,空白组和模型组常规喂养,推拿组进行为期14天的推拿干预,14天后处死大鼠取材检测指标。分别检测腓肠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钠钾泵(Na+-K+-ATPase)、钙泵(Ca2+-ATPase)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结果:(1)模型组SOD与空白组对比,SOD活性明显降低(P<0.05);推拿组与模型组对比,SOD活性明显提高(P<0.05)。(2)模型组MDA与空白组对比,MDA含量显着增多(P<0.05);推拿组与模型组对比,MDA含量明显减少(P<0.05)。(3)Na+-K+-ATPase、Ca2+-ATPase 组间相比,有上升趋势(P>0.05)。结论:(1)推拿可以提高SOD活性,降低MDA含量;(2)推拿对Na+-K+-ATPase、Ca2+-ATPase有保护性作用。
姚佳云[5](2020)在《项目驱动式教学在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运动生理学》“运动性疲劳”章节中的应用》文中提出研究目的:随着我国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在课程教学中越来越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项目驱动式教学因其强调知识的相互联系与系统性运用、促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突显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而迅速引起国内学者和教师的广泛关注。本研究将项目驱动式教学引入《运动生理学》课程教学,对比学生在传统教学模式与项目驱动式教学模式下自主学习能力、主观学习满意度方面的区别,为该课程教学中提供一种可行的教学设计思路和教学参考,使学生体验深度学习,提升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提升教学水平和学生培养质量。研究方法:通过对《运动生理学》教材的分析发现,运动性疲劳这一章节既承接前面所学的物质能量代谢内容又为之后的运动机能知识的学习打下基础,该章节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因此本文选择该章节进行项目驱动式教学方法的教学实践。本文通过文献研究法,对项目驱动式教学的理论基础、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调研梳理,界定了相关的概念,指出了项目驱动式教学在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运动生理学》课程中应用的意义;通过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从教师和学生角度分析目前《运动生理学》课程在体育教学专业教学过程中尚待完善的方面并对项目驱动式教学在《运动生理学》课程“运动性疲劳”章节中的应用效果进行探讨。通过教学实验法,以项目驱动式教学为主要教学手段,详细设计项目驱动式教学的具体教学步骤,主要包括:项目准备、项目提出、学习情境构建、小组合作、成果展示以及成绩评定。本研究以运动性疲劳这一章节为教学实验章节,构建以项目为主线的项目驱动式教学方案,进行该教学模式在《运动生理学》课程“运动性疲劳”章节中的应用研究。研究结果:(1)根据教师的访谈结果得知,学生对于《运动生理学》课程的学习兴趣有待进一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已学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待提高,教师评价学生的方式缺少量化的指标,忽视学生的全面发展。(2)根据《运动生理学》课程学习情况调查问卷得知:在课堂活动的评价方面,学生希望老师改进授课风格、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班级的学习氛围不仅是影响学习的最重要的环境因素,而且知识情境的构建也同样重要;学生渴望拥有更多自主学习的机会;学生认为《运动生理学》教学内容与运动实践结合的紧密程度一般,学生在上课时感觉内容抽象、难理解;教师授课质量的提高可以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为出发点。在课堂表现情况方面,可以从改善教师的教学方式、采取有效手段督促学生尽早进入一个良好的学习状态入手来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大部分学生存在上课时走神的现象;缺乏学习动力、老师的教学方式、课程的难易程度是造成学生上课走神的重要原因。在课堂的小组合作探究情况方面,参与过课堂小组合作的学生普遍肯定了小组合作对于教学效果的积极作用;在未参与小组合作的学生中,大部分学生希望在《运动生理学》课程中安排小组合作。(3)根据教学实践研究中学生自主学习量表得知:对照组、实验组实验后学生的学习动机、计划和实施、自我管理、人际沟通这四个维度和总分的平均值均高于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前的评价指标。实验组与对照组在学生的自我管理、人际沟通这两个维度均存在差异(P<0.05),在学习动机和总分这两个维度存在显着性差异(P<0.01),在计划和实施这个维度不存在差异(P≥0.05)。(4)根据学生对教学法的主观满意度调查问卷得知:实验组在学习的总体满意度、教学方法、理论学习、团队意识、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学习态度、人际关系、学习效果满意度方面的平均值均高于对照组,其中理论学习满意度不存在差异(P≥0.05),其余八项指标满意度均存在差异(P<0.05)。(5)对照组和实验组相比成绩有显着性差异,实验组的平均分高于对照组且两组之间存在差异(P<0.05)。研究结论:(1)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对于《运动生理学》课程的学习兴趣有待进一步增强;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有待进一步的训练与培养;教师评价学生的方式有待进一步丰富。(2)项目驱动式教学模式在《运动生理学》课程运动性疲劳这一章节当中的应用提高了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使学生具备良好的自我管理和人际沟通能力。(3)相较于传统教学模式,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对项目驱动式教学的主观满意度较高,积极地评价了该教学方法在《运动生理学》中运动性疲劳这一章节的运用。项目驱动式教学拓宽了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思考深度与广度,培养了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
司高高[6](2020)在《运动性疲劳对大鼠大脑皮质运动区神经元显微结构的影响及其机制探讨》文中研究表明运动性疲劳中枢机制是体育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大脑皮质运动区是调控运动的关键部位。突触是神经元可塑性变化的敏感位点,而树突棘是突触后可塑性的结构基础。实验目的:运动过程中随着时间的推进伴随而来的必然会产生运动性疲劳。本文参照Bedford递增负荷的跑台运动方案,建立大鼠运动性疲劳模型,通过高尔基染色及qRT-PCR等方法检测相关指标的变化,以期探寻运动性疲劳引发的该区神经元显微结构变化,并进一步揭示产生这些变化的可能机理,为运动性疲劳中枢机制研究积累实验依据。实验方法:Wistar成年健康雄性大鼠(8周龄)25只,经3d适应性喂养后,淘汰体重过轻及精神状态不佳大鼠5只,剩余20只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CG,n=10),实验组(EG,n=10)。实验组运动负荷有三级:I级负荷(15m/min,30min);II级负荷(20m/min,30min);III级负荷(25m/min,运动至力竭)。CG组大鼠置于鼠笼内安静状态。实验末,通过高尔基染色法观测大脑皮质主运动区神经元显微结构、特别是树突棘的形态变化,运用qRT-PCR方法检测MAP2基因的表达情况,同时检测两组大鼠体重、血糖、糖化血清蛋白、SOD、MDA、Ca2+、CK及LDH-L状况。实验结果:(1)实验过程中,两组大鼠精神状况良好,未发现掉毛、大便形态异常、死伤等不良状况。(2)运动疲劳组大鼠血糖、体重显着降低(P<0.05),结合行为学观察,判定大鼠疲劳模型的建立是成功的。(3)运动疲劳即刻,大鼠大脑皮质运动区神经元树突棘密度非常显着升高(P<0.01),蘑菇型树突棘占比显着升高(P<0.05)。(4)运动疲劳即刻大鼠脑组织MDA含量和SOD活性均显着下降(P<0.05),Ca2+浓度显着升高(P<0.05)。(5)运动疲劳即刻,大鼠CK和LDH-L活性升高非常显着(P<0.01)。(6)运动疲劳即刻,大鼠大脑皮质运动区MAP2基因表达显着升高(P<0.05)。实验结论:(1)通过行为学及生理指标观测,显示本实验运动疲劳模型建立是成功的。(2)运动疲劳后即刻大鼠体重有所下降;血糖浓度和糖化血清蛋白含量显着下降。(3)运动疲劳即刻大脑皮质运动区神经元树突棘密度显着升高;树突棘分叉型和细长型占比均有变化,而短粗型占比下降非常显着,蘑菇型占比升高非常显着;棘头宽度及平均长度均显着增高。(4)运动疲劳即刻大鼠SOD活性及MDA含量均有所显着下降;Ca2+浓度、CK和LDH-L活性均非常显着升高;大脑皮质运动区MAP2基因表达显着上调。(5)运动疲劳即刻,因MDA、Ca2+浓度、SOD、CK及LDH-L活性变化,影响该区MAP2基因表达显着上调,影响微管蛋白构象变化,使细胞骨架聚合增强,从而导致树突棘的形态发生改变。
闫东旭[7](2020)在《速度滑冰短距离项目运动员年度训练周期负荷量与运动性疲劳关系的研究》文中指出研究目的:探讨速度滑冰短距离项目运动员年度训练周期负荷量与运动性疲劳(生理疲劳和心理疲劳)的关系,同时进一步探究生理疲劳与心理疲劳之间的关系。研究方法: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测试法、数理统计法等方法完成本研究。被试人员为某队速滑运动员,选取短距离组(其中男生3人,女生3人)运动员等级均为国家级健将及国家一级运动员,训练年限四年以上的现役速度滑冰运动员,作为被试对象。结果:1.年度训练周期负荷量与生理疲劳的关系。年度训练周期生理疲劳血尿素与轮滑上冰距离呈极显着相关关系(r=0.355,P<0.01);血尿素水平与力量训练呈显着正相关关系(r=0.300,P<0.05);年度训练周期生理疲劳血红蛋白值与各项训练量无显着相关关系(r=-0.002,P>0.05;r=-0.008,P>0.05;r=-0.44,P>0.05);年度训练周期中不同阶段负荷量与生理疲劳血尿素水平之间的差异性检验中的疲劳期与非疲劳期累计力量训练存在显着性差异(t=-2.938,P<0.01),疲劳期运动员累计力量训练量明显高于非疲劳期;年度训练周期中不同阶段负荷量与生理疲劳血清肌酸激酶、血红蛋白水平之间的差异性检验中均不存在显着性差异。2.年度训练周期负荷量与心理疲劳的关系。年度训练周期中不同阶段负荷量与心理疲劳程度之间的差异性检验中不存在显着性差异;3.年度训练周期心理疲劳与生理疲劳的关系。年度训练周期中心理疲劳程度与生理疲劳的血红蛋白、血尿素、血清肌酸激酶值无显着相关关系(r=-0.127,P>0.05;r=-0.085,P>0,05;r=0.143,P>0.05)。结论:1.全年训练周期负荷各阶段安排较为合理,其生理疲劳及心理疲劳程度虽然有曲线趋势,但基本符合项目特点及教练员对负荷量和强度的总体安排;2.年度训练周期负荷量中轮滑上冰及力量训练累计量是引起速度滑冰运动员生理疲劳血尿素水平变化的主要原因;3.年度训练周期中对疲劳期运动员力量训练量进行调节可缓解生理疲劳现象的出现;年度训练周期中训练量的变化并不是引起运动员心理疲劳的主要原因;4.本研究结果显示年度训练周期中运动性生理疲劳与心理疲劳之间不存在直接联系。
汪媛[8](2020)在《拉伸位针刺对肌肉运动性疲劳恢复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在主观配合客观评价肌肉的基础之上,将祖国传统疗法针刺与拉伸相结合,观察不同干预手段对运动性疲劳恢复的影响,以寻求一种快速、有效的恢复肌肉运动性疲劳的方法。方法:选取成都体育学院在校健康男大学生44名,通过伸膝单位体重峰力矩记录股四头肌最大收缩力量,改良托马斯试验测量膝关节角度观察股四头肌柔韧性的变化,主观体力感觉等级(RPE)评分记录机体主观疲劳感受。采用David蹬踏力量评估设备使股四头肌产生运动性疲劳。本次试验将受试者随机分为四组:拉伸位针刺组、针刺组、拉伸组及空白对照组。针刺组选取血海穴、伏兔穴及梁丘穴顺经斜刺,拉伸组采用跪撑式拉伸股四头肌,拉伸位针刺组即在跪撑式拉伸股四头肌的体位上对同针刺组的穴位进行针刺,空白对照组不予处理,平卧休息。分别在运动疲劳后即刻、干预后即刻测取肌肉力量、柔性性及主观体力感觉等级(RPE)评分,应用SPSS19.0数据统计软件分析这四种方式对股四头肌运动性疲劳恢复的影响。结果:1.通过蹬踏David蹬踏力量评估设备训练,股四头肌最大等长收缩力量下降了10%-28.9%,主观体力感觉等级(RPE)评分在14-19分之间,平均最大心率在130次/min以上,示机体产生的运动性疲劳达中度疲劳以上。2.运动性疲劳时,四组受试者的伸膝单位体重峰力矩均值(Nm/kg)在2.37-2.51之间,组间相比无显着性差异(P>0.05)。干预后,拉伸位针刺组、针刺组、拉伸组和空白组的股四头肌伸膝单位体重峰力矩值(Nm/kg)分别为4.07、3.77、3.65、3.14,与产生运动性疲劳时相比均具有极显着性差异(P<0.01)。拉伸位针刺组明显优于拉伸组、空白组,具有显着性差异(P<0.05)。3.运动性疲劳时,通过改良托马斯试验测量膝关节角度,四组受试者的膝关节角度均值在117.98°-125.00°之间,组间相比无显着性差异(P>0.05)。干预后,拉伸位针刺组膝关节角度明显小于拉伸组、空白组,具有极显着性差异(P<0.01),与针刺组相比具有显着性差异(P<0.05)。4.运动性疲劳时,四组受试者的主观体力感觉等级(RPE)评分均值在16.00-16.55之间,组间相比无显着性差异(P>0.05)。干预后,针刺组与空白组比较具有显着性差异(P<0.05),拉伸位针刺组与针刺组、空白组相比具有极显着性差异(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拉伸位针刺、针刺和拉伸在股四头肌力量、柔韧性和主观感受上,均为有效的抗运动性疲劳手段。2.在即刻治疗上,拉伸位针刺让拉伸和针刺在两者的疗效上产生了协同或者叠加效应,可使运动员及运动爱好者在比赛间歇快速、高效的调整状态,为恢复运动性疲劳提供科学化的训练参考。
张梅[9](2020)在《费登奎斯ATM对散打运动员运动性疲劳恢复的效果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运动性疲劳及其恢复是当今运动医学研究领域中的一个重要问题。若疲劳未得到充分恢复,又继续进行训练,则可能由于疲劳的积累,最终导致运动损伤或运动性疾病。疲劳的恢复在运动训练及竞赛中一直受到很大的影响,目前运动疲劳恢复的手段有很多,但是对于心理疲劳和神经中枢疲劳促进疲劳恢复的手段很少,根据现今本人的跟队经验,许多队伍的运动员或者教练员目前对于运动后的放松受客观条件或者思想意识的影响,存在不足之处。致使许多本可以避免的运动性损伤的出现,包括生理或者心理上的,从而影响了整个训练周期目标的实现或者比赛结果。通过查询大量的国内外文献资料发现,到目前为止对于散打运动员运动疲劳恢复的研究不是很多,本研究是在对文献资料分析的基础上,通过问卷调查法和实验法等方法,探讨散打运动员的疲劳特点及其表现,运用费登奎斯中的ATM(动中觉察)对训练后的散打运动员进行放松恢复干预,通过中枢神经系统准备状态、心率、RPE《主观疲劳评估表》来评价实验处理的生理和心理效应,并对实验研究的结果进行分析,从而得出费登奎斯ATM对散打运动员运动疲劳恢复的影响,证明费登奎斯ATM的可行性,从而为散打运动员提供一种新的经济方便科学有效的放松手段,也为其他运动员在运动疲劳恢复时提供一种新的方法参考,增加疲劳恢复新的手段,开拓费登奎斯在体育领域的应用。方法:本文运用了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实验法等。受试者为散打运动员24名,实验组(费登奎斯ATM放松的方式)与对照组(传统休息消除疲劳的方式)各12名,疲劳指标的选取经过初选、复选和终选三个过程,最终经专家检验后,指标选取范围含生理和心理两方面,包括心率、RPE《主观疲评估表》、中枢神经准备状态。实验分为预实验和正式实验,预实验目的一是为了评价受试者的运动疲劳程度的状况,据指标检测的数据可知受试者的疲劳程度适合进行正式实验,二是熟悉和摸清研究条件,检查实验设计方案是否可行并及早发现研究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规避或调整。结果:(一)实验前的实验组与对照组的RPE《主观疲劳评估表》问卷得分、各个心率指标、中枢神经准备状态得分结果分析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二)在实验中对照组和实验组在第一周、第二周、第三周和第四周实验干预后的RPE《主观疲劳评估表》问卷得分有非常显着差异性(P<0.01)。(三)从测得的晨脉变化看,实验组和对照组在第一、二、三周的晨脉测试结果具有显着差异性(P<0.05),在第四周晨脉有非常显着性差异(P<0.01),第一周至第四周训练前、训练中、训练后的三个时间点对照组和实验组的心率无显着性差异(P>0.05),第一周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后的心率结果具有显着性差异P<0.05,在第二、三、四周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后的心率结果具有非常显着性差异(P<0.01)。(四)从中枢神经指标结果看,实验组和对照组在第一周和第二周的实验结果具有显着性差异(P<0.05),第三周和第四周的实验结果非常具有显着性差异(P<0.01)。结论:(1)费登奎斯ATM有助于运动员主观疲劳的消除,提高运动心理疲劳的恢复,促进每次训练结束后的短期恢复及一个阶段的长期恢复,使身心达到最佳状态。(2)费登奎斯ATM能有效的降低散打运动员训练后所升高的心率,消除散打运动员训练后的运动疲劳,长期进行费登奎斯ATM课程练习,有利于避免运动疲劳的产生从而有助于运动员提高运动表现。(3)费登奎斯ATM有利于提高散打运动员的中枢神经准备状态,促进中枢神经的疲劳恢复,从而有助于预防运动损伤。
司华山[10](2019)在《基于多参数的运动性疲劳分级系统研究与应用》文中研究表明运动无时无刻不伴随着我们,大到地球运转,小到脉搏跳动,人们对它的研究从未停止过,机体运动受大脑的支配,大脑的疲劳亦可反映在肢体上,两者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只要运动就会产生疲劳,区别在于疲劳程度的大小,适量的运动有助于人们释放工作压力,提高生活质量,而过量的运动可能对机体产生损伤,“量”的合理性和科学性是本课题研究的重点。具体工作内容如下:1、阅读大量文献,发现关于运动疲劳评价主要有主观和客观两种。前者的优点是简单快捷,缺点是太过主观和模糊,易受到评价者的主观情绪影响;后者的评价主要是通过检测运动后机体内的各生理参数的变化,如乳酸,脑电等,此类评价方法精确度高,缺点是时效性较差,需要专门检测设备及医学知识储备等。面对以上问题,本文结合主观评价和客观评价的优点,融合RPE值、心率、呼吸速率、骑行速度、踩踏频率及心率变异性等多个参数指标对疲劳进行评价。2、设计疲劳分级模型、耐力评估实验、骑行实验及采集实验数据。设计一种三级运动性疲劳评估模型,其包括10个三级指标,3个二级指标,1个目标指标。首先对30名受试者进行运动性耐力评估实验,将其分成四种不同的人群。其次,借助Ironman tacx T2060虚拟智能骑行平台系统监测骑行过程中的速度,功率及踩踏频率等参数,同时,佩戴Zephyr BioHarness便携式胸带检测装置,监测骑行者的运动心率及呼吸速率等指标,并对其进行心率变异性分析。3、数据分析和验证疲劳模型。根据30名受试者实验中心率变化情况,将其分成四种状态,分别为轻松,轻度疲劳、中度疲劳及重度疲劳。采用模糊综合层次分析法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确定各级指标权重及隶属度,得到运动指标的权重约为61.06%,生理指标约占26.07%,HRV约占10.32%,结合主观疲劳量表对受试者的疲劳状态进行评价。为了进一步验证疲劳分级模型的正确性,又从心率变异性角度对模型作了时域分析,频域分析和非线性分析以及MATLAB仿真实验。结果显示,基于多参数的运动性疲劳分级模型能够较准确的对受试者疲劳状态进行分级。
二、运动性疲劳产生原理与恢复方法初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运动性疲劳产生原理与恢复方法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1)浅析按摩对运动性疲劳恢复的功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研究方法 |
1.1、文献资料法 |
1.2、逻辑分析法 |
2、结果与分析 |
2.1、运动性疲劳的产生机理 |
2.2、按摩的作用机制 |
2.3、按摩对消除运动性疲劳的作用 |
3、结论 |
(2)针刺联合牵伸对冬残奥越野滑雪运动员运动性疲劳恢复的疗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缩略词表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现代医学对运动性疲劳的研究进展 |
2.1.1 运动性疲劳的定义 |
2.1.2 运动性疲劳的发病原因及机制 |
2.1.3 运动性疲劳的诊断 |
2.1.4 运动性疲劳的分类 |
2.1.5 运动性疲劳的治疗 |
2.1.6 运动性疲劳的指标选取 |
2.2 祖国医学对运动性疲劳的研究进展 |
2.2.1 运动性疲劳的定义 |
2.2.2 运动性疲劳的发病原因及机制 |
2.2.3 运动性疲劳的分类 |
2.2.4 运动性疲劳的治疗 |
2.3 针刺 |
2.3.1 针刺概述 |
2.3.2 针刺治疗运动性疲劳的作用机制 |
2.3.3 针刺对运动性疲劳恢复的临床研究 |
2.3.4 选穴依据 |
2.4 牵伸 |
2.4.1 静态牵伸概述 |
2.4.2 静态牵伸治疗运动性疲劳的作用机制 |
2.4.3 静态牵伸对运动性疲劳恢复的研究 |
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1.1 诊断标准 |
3.1.2 纳入标准 |
3.1.3 排除标准 |
3.1.4 剔除标准 |
3.2 研究方法 |
3.2.1 实验分组 |
3.2.2 实验材料 |
3.2.3 实验试剂与仪器 |
3.2.4 实验方法 |
3.2.5 实验指标的测定 |
3.3 数据分析 |
4 实验结果 |
4.1 干预前后两组PRE值的比较 |
4.2 干预前后两组症状积分的比较 |
4.3 干预前后两组运动性疲劳量化评分的比较 |
4.4 干预前后两组握力值的比较 |
4.5 干预前后两组血乳酸水平的比较 |
4.6 干预前后两组血红蛋白水平的比较 |
4.7 两组运动员不同时间段心率的比较 |
5 分析与讨论 |
5.1 针刺联合静态牵伸治疗运动性疲劳的理论依据 |
5.2 冬残奥越野滑雪队运动员运动性疲劳现状分析 |
5.3 两组干预方式对PRE值、症状积分及量化评分的影响 |
5.4 两组干预方式对握力值的影响 |
5.5 两组干预方式对血乳酸水平的影响 |
5.6 两组干预方式对血红蛋白水平的影响 |
5.7 两组干预方式对心率恢复的影响 |
5.8 本研究的创新性 |
5.9 本研究的局限性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3)联合使用左旋肉碱、泛酸、辅酶Q10对小鼠运动性疲劳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第1章 前言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运动性疲劳 |
2.1.1 概念 |
2.1.2 运动性疲劳的生物标志物 |
2.1.3 运动性疲劳的分子生物学机制 |
2.2 氧化应激 |
2.2.1 概念 |
2.2.2 氧化系统 |
2.2.3 抗氧化系统 |
2.2.4 氧化应激的信号通路 |
2.2.5 运动性疲劳中的氧化应激 |
2.3 营养因子与运动性疲劳 |
2.3.1 线粒体营养素概念及分类 |
2.3.2 左旋肉碱 |
2.3.3 泛酸 |
2.3.4 辅酶Q_(10) |
2.4 联合运用营养因子与运动性疲劳 |
第3章 材料与方法 |
3.1 实验材料 |
3.1.1 实验对象与饲养 |
3.1.2 主要试剂和药品 |
3.1.3 主要实验仪器和设备 |
3.2 实验方法 |
3.2.1 实验对象分组 |
3.2.2 运动方案 |
3.2.3 实验取材与样本处理 |
3.2.4 指标检测方法 |
3.2.5 RT-PCR检测目的基因的表达水平 |
3.2.6 统计学分析 |
第4章 研究结果 |
4.1 各组小鼠力竭游泳时间比较 |
4.2 运动联合补充营养因子对小鼠运动疲劳指标的影响 |
4.2.1 运动联合补充营养因子对小鼠BUN水平的影响 |
4.2.2 运动联合补充营养因子对小鼠T/C比值的影响 |
4.3 运动联合补充营养因子对小鼠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 |
4.3.1 运动联合补充营养因子对小鼠SOD水平的影响 |
4.3.2 运动联合补充营养因子对小鼠MDA水平的影响 |
4.4 运动联合营养因子对小鼠氧化应激相关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 |
4.4.1 运动联合营养因子对小鼠Keap1的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 |
4.4.2 运动联合营养因子对小鼠Nrf2的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 |
4.4.3 运动联合营养因子对小鼠HO-1的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 |
第5章 分析与讨论 |
5.1 联合补充线粒体营养因子对运动性疲劳的改善效果 |
5.2 泛酸对运动性疲劳的改善机制 |
5.3 辅酶Q_(10)对运动性疲劳的改善机制 |
5.4 左旋肉碱对运动性疲劳改善的局限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4)推拿对运动性疲劳大鼠相关代谢酶活性及MDA含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运动性疲劳的研究现状 |
1 运动性疲劳概述 |
2 运动性疲劳的产生机制 |
3 运动性疲劳的消除 |
4 对当代医学对EF研究现状 |
综述二 中医学对运动性疲劳的研究进展 |
1 运动性疲劳的中医归属范围 |
2 中医五脏与运动性疲劳 |
3 运动性疲劳的病因病机 |
4 运动性疲劳的中医分型 |
5 运动性疲劳的中医辨证论治 |
6 中药消除运动性疲劳的研究进展 |
7 中医特色疗法消除运动性疲劳的研究进展 |
8 问题和思考 |
前言 |
实验研究 |
1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1 研究目标 |
1.2 研究内容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对象 |
2.2 仪器与试剂 |
2.3 建模与首次分组 |
2.4 首次取材及第二次分组 |
2.5 取穴 |
2.6 分组干预 |
2.7 研究技术路线图 |
2.8 标本处理与检测 |
3 统计方法 |
4 实验结果 |
4.1 造模实验验证 |
4.2 各组MDA含量比较 |
4.3 各组SOD活性比较 |
4.4 各组Na~+-K~+-ATPase活性比较 |
4.5 各组Ca~(2+)-ATPase活性比较 |
5 结论 |
6 分析与讨论 |
6.1 造模方法的改变 |
6.2 推拿与运动性疲劳 |
6.3 穴位的选取依据 |
6.4 弹拨法 |
6.5 推拿对MDA含量的影响 |
6.6 推拿对SOD活性影响 |
6.7 推拿对Na~+-K~+-ATPase、Ca~(2+)-ATPase活性的影响 |
6.8 实验研究的意义 |
7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5)项目驱动式教学在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运动生理学》“运动性疲劳”章节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的目的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关于项目驱动式教学的研究 |
2.1.1 项目驱动式教学定义 |
2.1.2 项目驱动式教学的理论基础 |
2.1.2.1 建构主义 |
2.1.2.2 实用主义 |
2.1.2.3 情境认知与学习理论 |
2.1.3 项目驱动式教学与课程结合的现状 |
2.2 《运动生理学》课程改革的研究 |
2.3 体育教育专业《运动生理学》课程特点 |
2.4 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特点 |
2.5 项目驱动式教学应用于《运动生理学》课程的原因 |
2.6 项目驱动式教学应用于《运动生理学》课程的意义 |
2.7 技术路线图 |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研究法 |
3.2.2 专家访谈法 |
3.2.3 问卷调查法 |
3.2.3.1 问卷调查的设计 |
3.2.3.2 调查问卷的发放与回收 |
3.2.3.3 调查问卷的效度检验 |
3.2.3.4 调查问卷的信度检验 |
3.2.4 教学实验法 |
3.2.4.1 实验目的 |
3.2.4.2 实验控制 |
3.2.4.3 对照组理论课教学方案设计 |
3.2.4.4 实验组理论课教学方案设计 |
3.2.4.5 实验组课前准备 |
3.2.4.6 实验组项目驱动问题的提出 |
3.2.4.7 实验组理论课教学内容设计 |
3.2.4.8 实验课受试者基本情况 |
3.2.4.9 对照组实验课教学内容设计 |
3.2.4.10 实验组实验课教学内容设计 |
4 研究结果 |
4.1 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运动生理学》课程学习情况分析 |
4.1.1 教师访谈结果分析 |
4.1.2 体育教育专业学生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
4.1.2.1 个人基本信息 |
4.1.2.2 学生对课堂活动的评价 |
4.1.2.3 学生的课堂表现情况 |
4.1.2.4 课堂的小组合作探究情况 |
4.3 《运动生理学》课程的项目驱动式教学效果分析 |
4.3.1 项目驱动式教学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影响 |
4.3.1.1 对照组、实验组实验前自主学习能力对比分析 |
4.3.1.2 实验组实验前后自主学习能力分析 |
4.3.1.3 对照组、实验组实验后自主学习能力对比分析 |
4.3.2 对照组、实验组主观学习满意度调查结果对比分析 |
4.3.3 对照组、实验组卷面成绩结果分析 |
4.3.4 实验组项目小组互评结果分析 |
4.3.5 实验组项目实施过程评价 |
4.3.6 实验组教师评价量表结果 |
4.3.7 实验课实验数据统计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件1 |
附件2 |
附件3 |
附件4 |
附件5 |
附件6 |
附件7 |
(6)运动性疲劳对大鼠大脑皮质运动区神经元显微结构的影响及其机制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依据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现实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运动性疲劳概述 |
2.1.1 运动性疲劳定义 |
2.1.2 运动性疲劳的分类 |
2.1.3 运动性疲劳产生学说 |
2.2 大脑皮质运动区与运动性疲劳关系概述 |
2.3 运动与神经元显微结构概述 |
2.3.1 神经元概述 |
2.3.2 运动与树突棘关系概述 |
2.4 运动与自由基概述 |
2.4.1 自由基及其生理意义 |
2.4.2 运动对自由基的影响 |
2.5 运动对Ca~(2+)浓度的影响 |
2.6 运动对肌酸激酶和乳酸脱氢酶的影响 |
2.6.1 肌酸激酶和乳酸脱氢酶及其生理意义 |
2.6.2 运动对肌酸激酶及乳酸脱氢酶的影响 |
2.7 运动对MAP_2的影响 |
2.8 小结 |
3 实验对象与方法 |
3.1 实验对象 |
3.2 分组与适应 |
3.3 建模 |
3.4 动物取材 |
3.5 指标测试方法 |
3.5.1 神经元形态变化测试方法 |
3.5.2 大鼠大脑MAP_2 基因表达测定(qRT-PCR) |
3.5.3 糖化血清蛋白测试方法 |
3.5.4 脑组织MDA、SOD及 Ca~(2+)浓度测试方法 |
3.5.5 血清CK和 LDH-L指标测试方法 |
3.6 药品试剂与仪器 |
3.6.1 药品与试剂 |
3.6.2 仪器 |
3.7 实验数据采集与统计学分析 |
3.8 实验流程 |
4 实验结果 |
4.1 判断大鼠运动疲劳的指标 |
4.2 实验末大鼠大脑皮质运动区神经元变化 |
4.2.1 树突棘的密度变化 |
4.2.2 神经元树突棘平均长度、最大长度和棘头宽度变化 |
4.2.3 神经元树突棘的形态变化 |
4.3 实验末大鼠脑组织MDA、SOD及 Ca~(2+)变化 |
4.4 实验末大鼠血清CK和 LDH-L的变化 |
4.5 实验末大鼠脑组织MAP_2基因表达的变化 |
5 分析与讨论 |
5.1 运动性疲劳对大鼠体重、血糖和糖化血清蛋白的影响 |
5.2 运动性疲劳对大鼠大脑皮质运动区神经元的影响 |
5.3 qRT-PCR |
5.4 运动性疲劳对脑组织SOD和 MDA的影响 |
5.5 运动性疲劳脑组织中Ca~(2+)浓度的影响 |
5.6 运动性疲劳对CK和 LDH-L的影响 |
5.7 运动性疲劳对MAP2基因表达的影响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7)速度滑冰短距离项目运动员年度训练周期负荷量与运动性疲劳关系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2.1 选题目的 |
1.2.2 选题意义 |
2.文献综述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速度滑冰短距离项目 |
2.1.2 速度滑冰短距离项目年度训练周期 |
2.1.3 短距离速滑年度训练周期负荷量的概念 |
2.1.4 运动性疲劳 |
2.1.5 运动性疲劳的测试方法 |
2.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2.1 短距离速度滑冰年度训练周期的现状 |
2.2.2 速度滑冰短距离项目负荷量的现状 |
2.2.3 运动性疲劳研究的现状 |
2.2.4 现状总结 |
3.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问卷调查法 |
3.2.3 测试法 |
3.2.4 数理统计法 |
4.研究结果 |
4.1 年度训练周期训练负荷量结果 |
4.1.1 年度训练周期训练负荷量总体情况 |
4.1.2 年度训练周期不同阶段训练负荷量结果 |
4.2 年度训练周期运动员生理疲劳结果 |
4.2.1 年度训练周期血红蛋白水平总体情况 |
4.2.2 年度训练周期不同训练阶段血红蛋白水平 |
4.2.3 年度训练周期血尿素水平总体情况 |
4.2.4 年度训练周期不同训练阶段血尿素水平 |
4.2.5 年度训练周期血清肌酸激酶水平总体情况 |
4.2.6 年度训练周期不同训练阶段血清肌酸激酶水平 |
4.3 年度训练周期运动员心理疲劳结果 |
4.3.1 年度训练周期运动员心理疲劳总体情况 |
4.3.2 年度训练周期不同训练阶段心理疲劳水平 |
4.4 年度训练周期负荷量与生理疲劳的关系 |
4.4.1 年度训练周期负荷量与生理疲劳的关系 |
4.4.2 年度训练周期中不同阶段负荷量与生理疲劳特点分析 |
4.5 年度训练周期负荷量与心理疲劳的关系 |
4.5.1 年度训练周期负荷量与心理疲劳程度的关系分析 |
4.5.2 年度周期训练不同阶段负荷量与心理疲劳特点分析 |
4.6 运动性生理疲劳与心理疲劳的关系 |
5.分析与讨论 |
5.1 年度训练周期负荷量与生理疲劳的关系 |
5.2 年度训练周期负荷量与心理疲劳的关系 |
5.3 生理疲劳与心理疲劳的关系 |
6.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一 |
附录二 |
个人简历及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8)拉伸位针刺对肌肉运动性疲劳恢复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中医对运动性疲劳的认识 |
2.1.1 历史起源 |
2.1.2 运动性疲劳与中医五脏的关系 |
2.1.3 运动性疲劳与中医气血的关系 |
2.2 运动性疲劳产生机制的现代医学研究 |
2.2.1 运动性疲劳产生的中枢机制 |
2.2.2 运动性疲劳产生的外周机制 |
2.3 运动性疲劳测评指标 |
2.3.1 肌肉力量 |
2.3.2 肌肉柔韧性 |
2.3.3 反应时 |
2.3.4 量表评分 |
2.4 运动性疲劳的消除方法 |
2.4.1 消除运动性疲劳的中医方法 |
2.4.2 消除运动性疲劳的现代医学方法 |
3 实验研究 |
3.1 研究思路 |
3.2 研究方法 |
3.2.1 实验对象 |
3.2.2 实验指标 |
3.2.3 运动性疲劳训练模型 |
3.2.4 干预方法 |
3.2.5 实验流程 |
3.2.6 数据处理及分析 |
3.2.7 实验创新性 |
3.3 技术路线图 |
4 研究结果 |
4.1 受试者一般资料 |
4.2 疲劳时各组测试指标的对比分析 |
4.3 干预后伸膝单位体重峰力矩的对比分析 |
4.4 干预后改良托马斯试验下膝关节角度的对比分析 |
4.5 干预后RPE结果分析 |
5 讨论 |
5.1 各组伸膝单位体重峰力矩的比较分析 |
5.2 各组在改良托马斯试验下测量膝关节角度的比较分析 |
5.3 各组主观体力感觉(RPE)等级评价的比较分析 |
5.4 临床应用 |
5.5 总结 |
6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7 参考文献 |
8 致谢 |
9 附件:主观体力感觉评分表(RPE) |
(9)费登奎斯ATM对散打运动员运动性疲劳恢复的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的意义 |
1.3.1 背景意义 |
1.3.2 理论意义 |
1.3.3 应用价值 |
1.4 研究思路 |
2.文献综述 |
2.1 运动疲劳概述 |
2.1.1 运动疲劳的定义 |
2.1.2 运动疲劳产生机制 |
2.2 武术散打的概述 |
2.2.1 武术散打项目的简介 |
2.2.2 散打运动员产生运动疲劳的原因 |
2.2.3 消除散打运动员疲劳的主要方法 |
2.3 费登奎斯的概述 |
2.3.1 费登奎斯的简介 |
2.3.2 费登奎斯ATM的理论基础 |
2.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4.1 费登奎斯的研究现状 |
2.4.2 散打运动员疲劳恢复手段的研究现状 |
2.5 小结 |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专家访谈法 |
3.2.3 问卷调查法 |
3.2.4 数理统计法 |
3.2.5 实验法 |
3.2.5.1 实验时间与地点 |
3.2.5.2 实验对象 |
3.2.5.3 实验设计 |
3.2.5.4 实验步骤 |
3.2.5.5 实验控制 |
3.2.5.6 实验监测仪器及指标说明 |
4 研究结果分析与讨论 |
4.1 RPE的测试结果分析与讨论 |
4.2 心率的测试结果分析与讨论 |
4.3 中枢神经准备状态的测试结果分析与讨论 |
5 研究结论与建议 |
5.1 研究结论 |
5.2 研究建议 |
5.3 研究中的不足 |
6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10)基于多参数的运动性疲劳分级系统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研究目的和现状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现状 |
1.3 课题提出与假设 |
1.3.1 课题的提出 |
1.3.2 研究假设 |
1.4 运动性疲劳及其常用评价方法 |
1.4.1 运动性疲劳 |
1.4.2 主观评价法 |
1.4.3 客观评价法 |
1.5 研究内容与论文结构 |
1.5.1 研究内容 |
1.5.2 论文结构 |
第2章 运动性疲劳评估实验 |
2.1 实验对象与条件 |
2.1.1 实验对象 |
2.1.2 实验条件 |
2.2 国内外耐力评估实验 |
2.2.1 研究现状 |
2.2.2 常见的评估实验 |
2.3 运动性耐力评估实验 |
2.4 骑行运动实验设计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模糊综合层次分析法的运动疲劳模型设计 |
3.1 层次分析法 |
3.2 层次分析法的基本步骤 |
3.2.1 建立层次结构模型 |
3.2.2 构造成对比较矩阵 |
3.2.3 层次单排序及一致性检验 |
3.2.4 层次总排序及一致性检验 |
3.3 模糊综合评价法 |
3.3.1 柯氏四级模型 |
3.3.2 运动性疲劳分级模型 |
3.3.3 计算各等级指标权重 |
3.3.4 单因素模糊综合评价 |
3.3.5 改良的主观疲劳量表 |
3.4 章节小结 |
第4章 数据分析及模型验证 |
4.1 实验数据分析 |
4.1.1 计算二级指标权重 |
4.1.2 计算三级指标隶属度 |
4.2 模型验证 |
4.2.1 时域分析法 |
4.2.2 频域分析法 |
4.2.3 非线性分析 |
4.3 章节小结 |
第5章 应用与总结展望 |
5.1 应用 |
5.2 总结与课题展望 |
5.2.1 总结 |
5.2.2 课题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从事的科研工作及取得的成果 |
附录A 主观疲劳量表 |
附录B 疲劳量表-14 |
附录C PAR-Q问卷 |
附录D 列杜诺夫联合机能试验 |
附录E 库珀12min跑测试 |
附录F 20m往返跑测试 |
四、运动性疲劳产生原理与恢复方法初探(论文参考文献)
- [1]浅析按摩对运动性疲劳恢复的功效研究[J]. 杨扬.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21(23)
- [2]针刺联合牵伸对冬残奥越野滑雪运动员运动性疲劳恢复的疗效分析[D]. 李若薇. 武汉体育学院, 2021(12)
- [3]联合使用左旋肉碱、泛酸、辅酶Q10对小鼠运动性疲劳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D]. 贾瑞真. 扬州大学, 2021(09)
- [4]推拿对运动性疲劳大鼠相关代谢酶活性及MDA含量的影响[D]. 姜杨阳.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5]项目驱动式教学在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运动生理学》“运动性疲劳”章节中的应用[D]. 姚佳云. 山东体育学院, 2020(02)
- [6]运动性疲劳对大鼠大脑皮质运动区神经元显微结构的影响及其机制探讨[D]. 司高高. 西北师范大学, 2020(01)
- [7]速度滑冰短距离项目运动员年度训练周期负荷量与运动性疲劳关系的研究[D]. 闫东旭. 沈阳师范大学, 2020(12)
- [8]拉伸位针刺对肌肉运动性疲劳恢复的影响[D]. 汪媛. 成都体育学院, 2020(02)
- [9]费登奎斯ATM对散打运动员运动性疲劳恢复的效果研究[D]. 张梅. 上海体育学院, 2020(01)
- [10]基于多参数的运动性疲劳分级系统研究与应用[D]. 司华山. 重庆邮电大学, 20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