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General Review on Afforestation in China(论文文献综述)
柳丽娜[1](2020)在《民国时期乡村教育的现代转型(1912-1937)》文中提出1912至1937年是我国晚清以来教育现代化努力的一个重要时期。研究这一时期乡村教育的现代转型可以丰富乡村教育现代化理论成果,能够为当下中国乡村教育现代化提供历史镜鉴。本论文以安徽省的乡村教育为研究对象,以文献法为主,辅之以个案研究法和比较归纳法,考察1912至1937年间安徽省乡村教育的发展状态,以揭示民国时期乡村教育在其现代转型过程中所面临的困境与制约。在整理、分析民国时期国家层面的教育政策文件、法令汇编,相关报刊、着作等一般性史料的基础上,重点整理、挖掘了民国时期安徽省乡村教育办理的地方史料,主要包括《安徽教育行政周刊》《安徽教育周刊》《安徽教育行政旬刊》,怀宁县、天长县、阜阳县等八个县的教育志,桐城县和休宁县的县志等。以艾森斯塔德关于教育领域现代化的理论为基础,聚焦1912至1937年间安徽省乡村小学校,从乡村教育组织机构、乡村小学校系统、乡村教育者三个维度,以专门化、组织化和系统化为指征,贯穿以国家意志、精英理想、乡村诉求三条线索,分析乡村教育在这三种力量的综合作用下呈现出的现代转型进程与样态。研究发现:第一,从乡村教育组织机构的现代转型来看,安徽省建立了省、县两级专门的教育行政管理体系。在县与最基层的乡村之间没有专门的教育行政组织,主要通过在乡区设立学区教育委员和保甲制度下以联保主任充任学董来代为行使部分教育行政权力。通过对安徽省怀宁县、天长县、颍上县等样本县乡村小学校发展的总体情况看,乡村小学校的数量都是逐年增加的,就学的学生数也呈上升的趋势。但乡村小学校的建设很多停留在形式上,尤其是初级小学校,虽然有充足的生源,却没有足够的学生,虽然遍布乡村,却时常难以为继。这其中,乡村私塾的影响不可忽视,小学校与私塾,分别作为现代教育和旧式教育机构的代表共存于乡村地区。这折射出的不仅是现代教育在乡村推进的不易,更说明了乡村教育组织机构的现代转型绝不止步于设立专门的组织与机构,更需要组织与机构的系统化有效运行。第二,从乡村教育小学校系统的现代转型来看,安徽省乡村小学校无论是从小学校的建设、课程标准的执行、教学法的运用还是学校内部的管理上都呈现出较多的不成熟性,乡村小学校的办理参差不齐、成效总体不彰。除了一小部分乡村小学校的办理彰显出现代化的活力,更多的乡村小学校呈现出的是较为萧条的景象。此外,位于教育经费体系最底端的乡村小学教育经费,在这一时期,虽有独立之名,但常无独立之实,维持乡村小学校正常运转的教育经费的专门化充满了不确定的因素,常常是金额不足、来源不稳。第三,从乡村教育者角色的现代转型来看,安徽省在国家相关规定的基础上对小学校长和教员的任职资格标准根据省情进行了修订,整体上略低于国家标准。这一时期,安徽省虽然在小学校长任职资格合格化、小学校长专任化等方面进行了诸多努力,但总体上看,乡村小学校长无论从资质还是实质上,特别是实质的胜任力上都没有成为现代化学校系统的合格的专业成员,并由此产生了诸多弊病,校长们的违规行为也层出不穷、五花八门。对小学教员而言,无论是经济收入还是社会地位都处于较低的水平,这与政府对小学教员在任职资格和专业知能等方面的要求是不匹配的。虽然安徽省试图使小学教员达到任职资格标准,通过培训、研究等方式促进小学教员的专业化程度,但从实际效果来看,安徽省各县小学教员,尤其是乡村小学教员的专业化程度总体上依然不高且参差不齐,有些乡村地区的小学教员甚至连形式上的专门化也没有达到,其专业化水平更是令人担忧。这一现象在占乡村小学校多数的初级小学校中尤为明显。1912至1937年的安徽省乡村教育发展的状况表明:民国政府力图对乡村教育的行政组织机构,乡村小学校的设立,学校的课程设置、教则规约、内部管理、办学经费、乡村小学校长和教员的选任、培训及考核等进行现代化的规划,也作出了积极的努力。但是,由于受到传统的、政治的以及经济的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特别是乡村社会自身的制约,民国时期乡村教育的现代转型步履维艰。尽管这一时期乡村教育正处于现代化的进程之中,初步完成了制度层面的现代转型,但观念层面和行为层面的现代转型还远没有完成。
王君茹[2](2020)在《新课程标准下的高中地理“单元教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新课程标准的颁布,学科核心素养进入广大教师的视野。如何培养学生形成学科核心素养是教师主要关注的问题,《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明确提倡教师采用单元式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单元教学”是以单元为基本单位的教学,教师以学科知识结构整体性为前提深入理解课程标准、教材及教学资源,选择有关联性或共性的教学内容划分为一个较大的单元,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明确单元教学目标,在真实情境下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虽“单元教学”的概念相对不难理解,但是对其价值分析和具体步骤的落实,大部分教师没有形成清晰的认识。因此,对新课程标准下的高中地理“单元教学”的研究是一个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的课题。本文一共分为六章,第一章是绪论,阐述了“单元教学”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分析了国内外关于“单元教学”的研究现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第二章是“单元教学”的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界定了单元、单元教学、地理单元教学的概念,并提出了对地理教学的总体目标要求,深入分析“单元教学”的理论基础,即掌握学习理论和建构主义理论的基本观点和对本研究的启示。第三章是对高中地理“单元教学”的价值分析,说明其具有提升教师的教学格局,拓宽广度加深深度、改变教师的教学观念,重视培养素养和能力、构建学习共同体,实现师生间共生共创的价值功能。第四章基于新课程标准提出高中地理“单元教学”的具体步骤,一是明确高中地理单元教学目标,二是分析学生前期基础,三是高中地理“单元教学”的开展,主要包括知识统合式单元教学、基于问题情境的单元教学、评述式单元教学三个方面,知识统合式单元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基于问题情境的单元教学利于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力,评述式单元教学利于培养学生形成科学的人地观念,以上三个方面为高中地理教师进行“单元教学”的开展提供方向。第五章是针对三个方面的进行案例设计体现其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和达成教学目标。第六章是结论和展望,总结了新课程标准下高中地理“单元教学”的研究过程,提出本文研究的不足之处和未来关于“单元教学”研究的展望。
陈秋池[3](2020)在《基于心理物理方法的单株乔木视觉观赏性量化评价研究》文中提出5G时代即将来临,人工智能也逐渐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崭露头角,“阿尔法狗”在围棋领域大获全胜,“微软小冰”在出版诗集后又在国际纺织面料秋冬博览会上博得了满堂彩。虽然“人类会被人工智能所取代”的舆论带来了一定程度的争议和辩论,但当前的人工智能技术并非出现于文学作品中无所不能的神奇产物,究其本质,它终究只是对人类智能进行模仿构建而成的人工物,其功能内容还有不少欠缺之处。要想真正实现对人类智慧功能的投影,就必须先将人脑中主观感性的内容转化为机器可以识别的客观理性的数据和算法,并将之放入人工智能背后的庞大数据库之中。如果要人工智能完成园林设计工作,对其相关数据算法进行研究制定也就成为了必不可少的准备工作致以。为此,本研究基于心理物理学研究方法的框架,对单株乔木的视觉观赏性的评价指标体系、过程与方法进行了研究。许多年来,作为园林景观设计中的软质材料,植物是不可或缺的。要打造优质的园林植物景观,就必须对现有的园林植物景观进行恰当的评价并总结经验,明确什么样的植物景观才能被称为是高质量的植物景观。但到目前为止,对园林植物景观的视觉评价乃至所有的景观视觉评价仍以模糊随性的主观评价为主,客观科学的量化系统评价体系尚未出现。鉴于此,本次研究选取了海口市城区的凤凰木做研究对象,使用心理物理方法作为框架结构,提炼出对单株乔木的视觉观赏性评价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客观指标,并细化到具体因子及实现方法。这四项指标分别为体量、视觉复杂性、色彩丰富性、季相丰富性,七项影响因子则分别是株高、冠幅、胸径、视觉熵、色彩丰富度指数、色相、形相。随后利用SD法取得乔木样本的主观评估结果并通过相关分析,验证其相关指标的有效性。后对乔木样本的客观指标值进行量化分析,最终对主客观评估结果进行回归分析,判断株高、冠幅、胸径与体量存在对数关系,视觉熵与视觉复杂性存在线性关系,色彩丰富度指数与色彩丰富性存在幂函数关系,色相与季相存在对数关系,均符合心理物理学的经典函数式。根据研究成果,建立了一种基于心理物理学方法框架的且具有良好的定序性的,对单株乔木视觉观赏性进行量化评价的新方法。
郭晨阳[4](2020)在《中国省区绿色发展水平综合评价及路径选择》文中研究表明在迈向美丽中国的新征程中,推动绿色发展是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协调好经济、社会、资源、环境间的关系,实现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负荷的脱钩,达到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内在统一,是建设美丽中国亟待解决的问题。基于这一背景,有必要通过构建科学有效的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我国省区绿色发展水平,为优化发展路径提供数据支撑。本文从绿色发展的内涵出发,利用综合构建法构建了涵盖4个准则层,共23个指标的绿色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整合双重激励模型与最小方差法构建动态综合评价方法,对2010-2017年我国30个省区绿色发展水平进行测算比较;并构建空间杜宾模型分析技术创新、技术引进、产业结构、能源结构、环境治理等因素对绿色发展水平的影响,最后根据综合评价和影响因素分析结果给出省区绿色发展的路径选择。本文的主要结论有:(1)我国各省区绿色发展水平很不均衡,可划分为四个梯队;第一梯队为青海和内蒙古,第二梯队的7个省区除新疆外均位于东部地区;三四梯队省区得分较低。十八大以来,多数省区绿色发展水平均有提升;排名领先的省区通常由1到2个因素主导;各省区动态综合评价总值由长边原则支配,结合自身实际选准并做强长边,是提升绿色发展水平的有效途径。(2)中国省区绿色发展呈现显着的空间集聚特征,省区绿色发展的变动受到空间相关因素的影响;技术创新、技术引进、环境治理、生态环境禀赋对省区绿色发展有显着正向作用,能源结构、城镇化水平对省区绿色发展产生显着的负向影响。(3)从地区层面来看,东部地区技术创新、技术引进、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的直接效应显着;中部地区能源结构、环境治理和城镇化水平对本地的绿色发展有显着影响;西部地区技术创新、能源结构和生态资源禀赋的变化影响本地绿色发展水平。此外西部地区的技术创新和产业结构、东部、西部地区的环境治理、东部地区的城镇化水平、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禀赋均对本地区内其他省份产生了正向的空间溢出效应。
管群[5](2020)在《基于目标管理的A市环保专项资金绩效审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环保专项资金绩效审计作为政府审计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在监督公共资金使用规范性、促进生态环境建设等方面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虽然,近年来我们国家和地方政府对于环保专项资金绩效审计工作提出了要求并制定了相关的标准,但是在实际工作的开展中,如何高效全面地进行环保专项资金绩效审计工作仍然是困扰当前审计人员的一大难题。因此,有必要对环保专项资金绩效审计工作进行深入地研究,通过具体案例发现审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优化建议,从而促进审计工作的高效开展。本文通过文献研究、问卷调查和案例分析的方法,将目标管理应用于环保专项资金绩效审计工作的实施过程中,构建了包括投入、管理、项目产出、效益和可持续发展在内的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并以A市环保专项资金为案例进行了对比分析,发现了当前A市环保专项资金绩效审计工作存在审计目标模糊、评价指标缺失、审计人员不足和审计方法落后四个主要问题,并结合A市情况分别从审计制度、评价指标、审计人员和审计方法的角度分析了问题产生的原因。本文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对应的优化建议:一是注重审计目标制定和分解,科学合理转变绩效审计思路;二是完善绩效评价指标,构建环保专项资金绩效评价体系;三是提高审计人员的绩效审计素质,推动审计目标实施;四是优化环保专项资金绩效审计方法,改善审计效率和效果。本文的研究成果为后续环保专项资金绩效审计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参考和借鉴,同时也丰富了环保专项资金绩效审计的相关研究理论。
李旭辉,夏万军[6](2020)在《基于五大发展理念的人才发展环境动态评价实证研究——以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基于五大发展理念的人才发展环境动态评价体系构建对引导政府按照"五大发展理念"要求推进人才工作具有重要价值。以五大发展理念作为人才工作的基本遵循为切入点,从创新环境、绿色环境、开放环境、协调环境和共享环境准则层构建包含10个一级指标和29个二级指标的人才发展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应用基于二次加权的"纵横向"拉开档次动态评价方法,对2011—2015年合肥、芜湖、蚌埠三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人才发展环境进行动态评价,对其人才发展环境的变化进行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人才环境发展不平衡,彼此间差异明显,并且影响每个示范区人才环境的因素各异。因此,政府部门要因地制宜制定相关优化政策,缩小各示范区之间的差距,推进其均衡协调发展。
吴恺华[7](2019)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苏北乡村人居环境评价与优化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乡村是区域发展的基础,提升乡村人居环境水平是改善乡村居民生产生活条件,实现乡村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党中央历来重视乡村工作,国务院办公厅2014年发布的《关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指导意见》明确了乡村人居环境的工作路径与建设重点,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进一步将乡村建设提上了一个新的高度。苏北作为江苏省内经济相对薄弱的地区,近些年来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城市经济显着提升,城乡面貌持续改善,在此基础上,苏北乡村也迎来了重大的发展机遇,乡村总体人居环境的提升具备较大潜力。基于上述背景,本文分析苏北乡村人居环境特征,了解其发展状况,发现其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相应的优化策略,对指导苏北乡村人居环境建设,促进苏北乡村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首先基于宏观政策背景、区域发展背景、苏北乡村发展背景,确定整体研究方向,选定研究范围,确定研究思路与方法,技术路线等,并且对乡村人居环境的相关已有研究进行充分研读,把握乡村人居环境的研究脉络;其次,对乡村人居环境进行理论研究,根据理论基础,确定乡村人居环境的构成要素与评价体系,将其划定为物质性要素与非物质性要素两大类;随后,根据确定好的构成要素与评价体系对苏北乡村人居环境进行特征分析,物质性要素方面,分析了苏北乡村的自然生态、空间组织、住房与公共服务设施、道路交通、市政基础设施,非物质性要素方面分析了经济人口、社会生活、文化环境、政策体系等,并对特征进行总结;接着,对苏北乡村人居环境进行定量化的汇总评价,比较各县市乡村人居环境的空间分布规律,评价苏北乡村人居环境在区域中所处的地位;而后,从区位、经济、自然条件、基础设施条件、政策等角度,研究苏北乡村人居环境的影响因素;最终,综合上述所有研究,分析总结出苏北乡村人居环境现存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优化提升策略。
栾柯权[8](2019)在《水曲柳亲本无性系与子代生长性状变异研究》文中指出亲本及子代的评价选择是种子园升级和改建的核心内容。本研究以吉林省三岔子林业局国家红松良种基地水曲柳种子园亲本及子代为材料,对亲本生长性状、木材性状、抗寒性、种实性状及子代多年的生长性状进行测定分析,研究不同材料的遗传变异情况,并对亲本及子代进行评价选择,研究结果如下:(1)以233个水曲柳亲本无性系为材料,对各无性系的树高、胸径等生长性状测定,分析结果表明各性状在不同无性系为变异来源间均达极显着差异水平(P<0.01)。各测定指标表型变异系数变化范围为14.50%~66.07%;通径分析结果显示,对于材积来说,胸径对其影响最大,其通径系数为0.797;以10%的入选率结合多性状综合评价法,筛选优良无性系24个,其在树高、胸径、冠幅和材积遗传增益分别为6.69%、14.33%、19.46%和38.18%。(2)对54个水曲柳亲本无性系木材性状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各无性系木材性状间均存在极显着差异(P<0.01),除纤维素含量、和木质素含量综纤维素含量外,各表型变异系数(木材性状)变化范围为7.21%~45.49%,重复力变化范围为0.1074~0.8584,除木质素含量、综纤维素含量和纤维素含量外,重复力再各性状之间的表现较高,达到0.5818以上。木材密度与纤维宽度,木质素含量与综纤维素含量、纤维素含量,纤维长度与纤维宽度、纤维长宽比,纤维含量与综纤维含量间存在极显着相关(P<0.01)。采用多性状综合评价法,对54个无性系的生长及木材性状综合评价,最后以10%的选择率,无性系128、90、100、88和86入选为优良无性系。优良无性系各性状遗传增益,分别为胸径11.49%、材积23.45%、纤维长度35.32%和纤维宽度10.59%。(3)预实验探究各亲本无性系间响应低温胁迫发生的电解质变化,选取4个无性系,结果说明在低温胁迫的过程中,随着低温胁迫的条件逐渐加深,无性系的相对电导率呈现不同变化,采用综合分析以及聚类分析的探究方法,在-30℃、12h处理下,亲本无性系的电导率与CK处理下电导率的差值进行分析,得到抗寒品质较为优异的部分亲本无性系:4、6、7、19、24、27、29、59、84、110、114、189、195、215、223、242、250 和 254。(4)以30个水曲柳亲本无性系种子为材料,对其进行表型性状测定分析,结果显示不同无性系种子各性状间均存在极显着差异(P<0.01)。且各性状表型变异系数变化范围为9.98%~29.68%,遗传力变化范围为0.9608(种宽)~0.9999(千粒重),属高遗传力。综合种长、种宽和千粒重,以]0%的入选率进行联合选择,初选30、16和92三个无性系为优良无性系,入选无性系的种子的种长、种宽和千粒重遗传增益分别为1.55%、21.29%和53.67%。(5)对16年生75个水曲柳半同胞家系的生长性状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在各家系生长性状的差异均达极显着水平(P<0.01),其表型变异系数变化范围为22.20%~63.30%,各性状遗传力较高,均超过0.79,高遗传力有利于优良家系评价选择。利用16年生的树高、胸径和材积对家系进行综合评价,8个优良家系入选,其树高、胸径与材积遗传增益分别为4.68%、8.06%和16.04%。本研究对水曲柳亲本无性系的生长性状、木材性状、抗寒性和子代生长性状进行遗传变异分析,初步选生长性状优良的24个无性系,木材性状优良的5个无性系,抗寒性优良的18个无性系,种实性状优良的3个无性系以及子代生长性状优良的8个家系,其中亲本生长性状与抗寒性均优良的无性系215,初选材料可以为良种推广提供基础,也可为种子园升级换代提供保障。
牛晓宇[9](2019)在《基于土地利用变化的四川藏区城镇生境质量变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论文属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复杂系统理论的四川藏区城镇空间结构生态优化机制研宛”(批号:51578454)下的子项研究课题。目前我国正处于高速城镇化发展时期,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化城镇建设成为这一时期的研究热点。四川藏区作为全国重点生态功能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城镇发展必须走生态化与可持续化的道路。然而该区域由于其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与历史发展因素,已经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本文基于对四川藏区代表性城镇区域发展历史与土地利用变化研究的基础上,深入剖析各时期土地利用类型的相互转化关系,并利用GIS软件与InVEST模型,对其生境质量进行定量分析,探索各时期生境质量变化的具体原因,以期对四川藏区生态化、可持续化发展提供理论参考。本文研究主要分为以下几部分:1)对四川藏区城镇发展现状进行研究,寻找论文切入点,即研究土地利用变化对生境质量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对四川藏区研究现状、国内外土地利用/覆盖变化(LUCC)、城镇化及生境质量评价研究作综述。2)针对四川藏区现状,选取适宜的生境质量评价模型,即InVEST模型。对模型评价原理、模型设置过程、优点与不足进行说明,并在课题组的研究基础上选取四川藏区代表性城镇区域作为研究对象。3)以若尔盖县、阿坝县为高原型城镇区域代表,以康定县县、德格县、稻城县为河谷型城镇区域代表,研究其历史发展、经济产业发展、城镇建设发展、土地利用变化及生境质量变化,并对该县生境质量变化情况做初步分析。4)以自然因素与人为因素作为区分,探讨四川藏区代表性城镇区域土地利用与生境质量变化的内在关系,对四川藏区可持续、健康化城镇发展提出建议,并总结全文不足之处。
文淞毅[10](2019)在《腾冲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国家出台的《森林城市建设评价指标》作为全国创建森林城市的根本遵循,但只能对一个城市的森林城市创建结果进行评判。目前,尚未有一套特别成熟的评价指标能够直观地反映在森林城市创建过程当中处于什么水平,距离创建成功还有多少距离,还存在什么问题需要公共部门参与或解决。本文以解决这一现实问题角度出发,以我国《森林城市建设评价指标》为主要参考标准,遵循地域性、可量化性、系统性和综合性的原则,通过运用关键指标法(KPI),德尔菲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评分法构建了一套划分为森林状态、生态效益、发展动能3个一级指标,森林现状、森林健康度、生态文化、林产业发展、组织保障、监测收入6个二级指标和包含森林覆盖率、森林自然度、林业总产值等16个具体指标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同时利用德尔菲法和专家评价法,对各级指标构建判断矩阵,运用层次分析法计算了每一个指标的权重。通过论述和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针对腾冲森林城市发展现状和拟达到的目标,通过综合评价指标的相关运算,最终得出了腾冲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评分为0.880分,处于Ⅰ级水平,建设水平非常好。森林状态和生态效益分别评分为0.955分,0.896分,也处于Ⅰ级水平,发展动能和0.616分,处于Ⅱ级水平。(2)通过对各项指标的计算结果研究,以数据量化的形式直观地给公共部门指出了腾冲市在森林城市建设中还存在林产业发展不足,森林旅游发展薄弱,监测投入不够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公共部门在森林城市建设当中的一些意见,为政策制定和决策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二、General Review on Afforestation in China(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General Review on Afforestation in China(论文提纲范文)
(1)民国时期乡村教育的现代转型(1912-1937)(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的缘起 |
二、研究的问题与意义 |
(一) 研究的问题 |
(二) 研究的意义 |
三、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一) 晚清至民国时期中国教育现代化研究 |
(二) 晚清至民国时期中国乡村教育现代化研究 |
(三) 晚清至民国时期安徽省教育现代化研究 |
(四) 对已有研究的分析与评价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五、基本概念界定 |
(一) 乡村教育 |
(二) 乡村小学校 |
(三) 现代教育 |
(四) 教育现代转型 |
六、样本县基本情况 |
第一章 民国时期乡村教育发展的背景 |
一、民国时期的国家教育制度 |
(一) 明确教育宗旨和教育目标 |
(二) 颁行现代学制和制定教育法令法规 |
二、民国时期影响初等教育制度设计的主要教育思想 |
(一) 普及教育思想及其对初等教育制度设计的影响 |
(二) 义务教育思想及其对初等教育制度设计的影响 |
(三) 国民教育思想及其对初等教育制度设计的影响 |
(四) 平民教育思想及其对初等教育制度设计的影响 |
三、民国时期的乡村教育运动 |
四、民国时期的安徽省社会和初等教育发展概况 |
(一) 安徽省社会发展概况 |
(二) 安徽省初等教育发展概况 |
第二章 民国时期乡村教育组织机构的现代转型 |
一、教育行政组织的专门化、系统化 |
(一) 国家教育行政组织的专门化、系统化 |
(二) 安徽省教育行政组织的专门化、系统化 |
(三) 安徽省县级及以下地方教育行政组织的运行 |
(四) 安徽省教育行政组织的特征 |
二、乡村小学校的专门化、组织化 |
(一) 国家关于小学校的制度设计 |
(二) 安徽省乡村小学校的设立 |
(三) 安徽省乡村小学校与乡村私塾并存 |
第三章 民国时期乡村教育小学校系统的现代转型 |
一、乡村小学课程的现代化 |
(一) 国家对小学课程的制度设计 |
(二) 安徽省对国家小学课程标准的执行情况 |
二、乡村小学教学法与教则的现代化 |
(一) 小学教学法的现代演进 |
(二) 小学教则的现代演进 |
三、乡村小学内部管理的规范化 |
四、乡村小学教育经费的专门化 |
(一) 国家层面教育经费独立的相关政策 |
(二) 安徽省教育经费的专门化 |
(三) 安徽省乡村小学校的经费保障情况 |
第四章 民国时期乡村教育者角色的现代转型 |
一、乡村小学校长角色的专门化 |
(一) 国家对小学校长角色专门化的制度设计 |
(二) 安徽省乡村小学校长角色的专门化 |
二、乡村小学教员角色的专门化 |
(一) 国家关于小学教员角色专门化的制度设计 |
(二) 安徽省乡村小学教员角色的专门化 |
第五章 民国时期乡村教育现代转型的基本特征与历史镜鉴 |
一、民国时期乡村教育现代转型的基本特征 |
(一) 传统与现代的交织决定了乡村教育现代转型的难度 |
(二) 国家意志、知识精英和乡村社会之间的张力制约了乡村教育现代转型的程度 |
(三) 乡村小学校的边缘地位延缓了乡村教育现代转型的进度 |
二、历史镜鉴:面向未来的中国乡村教育现代化 |
(一) 时间维度的中国乡村教育现代化 |
(二) 空间维度的中国乡村教育现代化 |
参考文献 |
本人在学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致谢 |
(2)新课程标准下的高中地理“单元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一)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提出“单元教学”的理念 |
(二)“单元教学”有助于弥补传统课时教学计划的弊端 |
(三)国际上开展丰富的“单元教学”理论与实践的探索 |
二、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四、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单元教学”相关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
一、相关概念 |
(一)单元 |
(二)单元教学 |
(三)地理单元教学 |
(四)对地理教学的总体目标要求 |
二、理论基础 |
(一)掌握学习理论 |
(二)建构主义教育理论 |
第三章 高中地理“单元教学”的价值分析 |
一、提升教师的教学格局,拓宽广度加深深度 |
二、改变教师的教学观念,重视培养素养和能力 |
三、构建学习共同体,实现师生间共生共创 |
第四章 基于新课程标准下的高中地理“单元教学”的具体步骤 |
一、明确高中地理单元教学目标 |
(一)依据教材单元编排,确定高中地理单元教学目标 |
(二)依据教师教学思路,确定高中地理单元教学目标 |
(三)依据学生认知发展,确定高中地理单元教学目标 |
二、分析学生前期基础 |
(一)学习需要分析 |
(二)学习内容分析 |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
三、高中地理“单元教学”的开展 |
(一)知识统合式单元教学 |
(二)基于问题情境的单元教学 |
(三)评述式单元教学 |
第五章 高中地理“单元教学”案例设计 |
一、知识统合式单元教学案例设计 |
(一)明确高中地理单元教学目标 |
(二)分析学生前期基础 |
(三)基于知识统合式单元教学的开展 |
二、基于问题情境的单元教学案例设计 |
(一)明确高中地理单元教学目标 |
(二)分析学生前期基础 |
(三)基于问题情境的单元教学的开展 |
三、评述式单元教学案例设计 |
(一)明确高中地理单元教学目标 |
(二)分析学生前期基础 |
(三)评述式单元教学的开展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一、结论 |
二、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主要科研成果 |
后记 |
(3)基于心理物理方法的单株乔木视觉观赏性量化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 |
1.2.1 选取景心理物理方法作为评价方法 |
1.2.2 构建基于心理物理学理论的单株乔木视觉观赏性量化评价相关指标因子体系 |
1.2.3 选取样本乔木并获取相关数据 |
1.2.4 样本乔木主客观结果的分析研究 |
1.2.5 数据的整合与量化分析 |
1.2.6 提出对单株乔木视觉观赏性进行量化评价的心理物理学方法框架 |
1.2.7 模型检验 |
1.2.8 探索提高单株乔木视觉观赏性的方法 |
1.3 研究方法及路径 |
1.3.1 文献资料阅览 |
1.3.2 主观评价与客观评价结合分析 |
1.3.3 多学科结合研究 |
1.4 研究困难 |
1.4.1 主观困难 |
1.4.2 客观困难 |
1.5 研究成果及创新点 |
1.5.1 研究成果 |
1.5.2 创新点 |
1.6 研究框架 |
2.相关领域研究综述 |
2.1 概念阐述及研究范围界定 |
2.1.1 景观及景观评价 |
2.1.2 乔木 |
2.1.3 “视”、“觉”及“评价” |
2.1.4 视觉评价的基本过程 |
2.2 视觉评价方法 |
2.2.1 专家学派 |
2.2.2 认知学派 |
2.2.3 经验学派 |
2.2.4 心理物理学派 |
2.3 植物景观视觉评价研究现状 |
2.3.1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2.3.2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2.4 景观视觉评价领域的发展趋势 |
2.4.1 虚拟现实技术的适配性 |
2.4.2 数字化工具的使用 |
2.4.3 量化分析研究的增多 |
2.5 本章小结 |
3.单株乔木视觉观赏性量化评价的基本原理 |
3.1 基于心理物理方法对单株乔木视觉观赏性量化评价的基本思路 |
3.1.1 心理物理学景观评价方法的原理 |
3.1.2 心理物理学景观评价方法的优缺点 |
3.1.3 各心理物理学景观评价方法的利弊 |
3.1.4 现有心理物理学景观评价方法的局限性 |
3.1.5 基于心理物理方法的景观评价可行性研究 |
3.2 基于心理物理方法的单株乔木视觉观赏性量化评价方法 |
3.2.1 基于心理物理方法的单株乔木视觉观赏性量化评价方法的基本流程 |
3.2.2 客观属性的测量方法 |
3.2.3 主观审美度的测量方法 |
3.2.4 建立心理物理量化关系的方法 |
3.3 基于心理物理方法的单株乔木视觉观赏性量化评价指标因子体系构建 |
3.3.1 单株乔木视觉特征及影响因素 |
3.3.2 设立单株乔木视觉观赏性指标概述 |
3.3.3 设立单株乔木视觉观赏性相关因子 |
4.基于心理物理方法的单株乔木视觉观赏性评价 |
4.1 研究样本 |
4.1.1 样本城市概况 |
4.1.2 样本乔木选择的基本原则 |
4.2 单株乔木视觉观赏性评价及数据处理 |
4.2.1 各因子主观评价数据的获取 |
4.2.2 各因子客观量化数据的获取 |
4.3 评价结果的量化分析 |
4.3.1 相关性分析 |
4.3.2 曲线拟合 |
4.3.3 回归分析 |
4.4 客观刺激量与评价值间影响关系分析 |
4.4.1 样本数据的获取 |
4.4.2 主观评价值的获取与概况 |
4.4.3 客观属性量值概况 |
4.4.4 曲线拟合 |
4.4.5 回归分析 |
4.4.6 评价结果分析 |
4.5 基于评价结果的单株乔木视觉观赏性量化评价方法概述 |
4.5.1 心理物理学方法及其函数 |
4.5.2 单株乔木视觉观赏性量化评价过程 |
4.5.3 建立心理物理量化关系 |
5.基于实证评价结论的研究与思考 |
5.1 模型检验 |
5.2 提高单株乔木视觉观赏性的建议 |
5.3 结论及展望 |
5.3.1 结论 |
5.3.2 展望 |
5.4 研究的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4)中国省区绿色发展水平综合评价及路径选择(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绿色发展水平指标体系相关研究 |
1.2.2 绿色发展水平评价方法相关研究 |
1.2.3 绿色发展水平影响因素相关研究 |
1.2.4 文献述评 |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图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图 |
1.4 研究内容与创新 |
1.4.1 研究内容 |
1.4.2 创新点 |
第二章 绿色发展相关概念及实践 |
2.1 相关概念 |
2.2 绿色发展的国外发展历程 |
2.3 绿色发展的中国实践 |
第三章 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动态评价方法 |
3.1 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
3.2 指标体系的构建方法 |
3.3 绿色发展指标体系构建过程 |
3.3.1 设置准则层及海选评价 |
3.3.2 定量筛选指标 |
3.3.3 理性分析补充指标 |
3.4 整合双重激励与最小方差法的动态综合评价方法 |
3.4.1 基于双重激励的动态综合评价方法 |
3.4.2 基于最小方差的动态综合评价方法 |
第四章 中国省区绿色发展水平综合评价 |
4.1 绿色发展动态综合评价结果 |
4.2 准则层结果分析 |
4.3 指标层结果分析 |
4.3.1 资源承载力准则层评价指标结果分析 |
4.3.2 经济社会发展准则层的评价指标结果分析 |
4.4 中国省区绿色发展的基本认识 |
第五章 中国省区绿色发展路径选择 |
5.1 变量选取及模型介绍 |
5.1.1 变量选取及数据说明 |
5.1.2 空间杜宾模型及溢出效应 |
5.2 中国省区绿色发展水平空间计量模型检验 |
5.3 中国省区绿色发展水平空间杜宾模型实证分析 |
5.3.1 中国省区绿色发展水平影响因素分析 |
5.3.2 中国省区绿色发展水平空间溢出效应分析 |
5.4 省区绿色发展路径选择 |
第六章 主要结论及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一) 发表论文 |
(二) 参与的科研项目 |
附录一 2010-2017年30个省区子时期动态综合评价值 |
致谢 |
(5)基于目标管理的A市环保专项资金绩效审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3 研究思路方法、创新与不足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2 基本概念和相关理论分析 |
2.1 基本概念 |
2.1.1 目标管理的概念 |
2.1.2 绩效审计及其目标 |
2.1.3 环保专项资金的概念 |
2.1.4 环保专项资金绩效审计及其目标 |
2.2 相关理论及分析 |
2.2.1 公共受托责任理论 |
2.2.2 “3E”理论 |
2.2.3 公共财政理论 |
2.2.4 成本效益分析理论 |
2.3 基于目标管理的环保专项资金绩效审计的分析框架 |
3 基于目标管理的A市环保专项资金绩效审计评价体系的构建 |
3.1 基于目标管理的环保专项资金绩效审计评价体系的构建思路 |
3.1.1 环保专项资金绩效审计的目标分析 |
3.1.2 环保专项资金绩效审计评价指标的识别 |
3.1.3 环保专项资金绩效审计评价体系的构建步骤 |
3.2 基于目标管理的环保专项资金绩效审计体系的具体构建 |
3.2.1 环保专项资金绩效审计评价指标的设计原则 |
3.2.2 环保专项资金绩效审计评价指标的确定 |
3.2.3 环保专项资金绩效审计评价层次结构模型的构建 |
3.2.4 环保专项资金绩效审计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3.3 环保专项资金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的合理性分析 |
3.3.1 指标体系构建过程的合理性分析 |
3.3.2 指标体系构建结果的合理性分析 |
4 基于目标管理的A市环保专项资金绩效审计评价分析 |
4.1 A市环保专项资金绩效审计现状 |
4.1.1 A市环保专项资金基本概况 |
4.1.2 A市环保专项资金审计情况 |
4.2 A市环保专项资金绩效审计评价实证分析 |
4.2.1 A市环保专项资金绩效审计指标实现情况 |
4.2.2 对A市环保专项资金绩效审计评价 |
5 A市环保专项环保资金绩效审计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
5.1 A市环保专项资金绩效审计中存在的问题 |
5.1.1 审计目标模糊 |
5.1.2 评价指标缺失 |
5.1.3 审计人员不足 |
5.1.4 审计方法落后 |
5.2 A市环保专项资金绩效审计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5.2.1 缺乏指导性审计制度,审计标准不明确 |
5.2.2 评价内容不全面,评价指标难以量化 |
5.2.3 审计人员专业结构单一,人才资源存在较大缺口 |
5.2.4 审计方法单一,信息化不足 |
6 A市环保专项资金绩效审计工作的优化建议 |
6.1 注重审计目标制定和分解,科学合理转变绩效审计思路 |
6.1.1 明确审计目标 |
6.1.2 建立环保专项资金绩效审计长效机制 |
6.1.3 建立全面的审计和管理系统 |
6.2 完善绩效评价指标,构建环保专项资金绩效评价体系 |
6.2.1 “眼前”和“长远”的结合 |
6.2.2 “经济”和“社会”的结合 |
6.2.3 “定性”和“定量”的结合 |
6.3 提高审计人员的绩效审计素质,推动审计目标实施 |
6.3.1 完善审计人才队伍 |
6.3.2 建立审计人才的培养和考核机制 |
6.4 优化环保专项资金绩效审计方法,改善审计效率和效果 |
6.4.1 优化审计取证和分析方法 |
6.4.2 充分运用大数据审计方法 |
7 研究结论及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专家咨询问卷 |
附录二:环保专项资金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专家问卷 |
(6)基于五大发展理念的人才发展环境动态评价实证研究——以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相关研究述评 |
二、基于五大发展理念的人才发展环境评价指标体系 |
(一)指标体系构建的理论基础 |
1. 创新发展环境 |
2. 协调发展环境 |
3. 绿色发展环境 |
4. 开放发展环境 |
5. 共享发展环境 |
(二)五大发展理念下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1. 创新发展环境准则层 |
2. 协调发展环境准则层 |
3. 绿色发展环境准则层 |
4. 开放发展环境准则层 |
5. 共享发展环境准则层 |
三、基于二次加权的动态评价方法 |
四、人才发展环境的实证评价与分析 |
(一)评价对象 |
(二)数据来源及处理 |
(三)实证评价 |
(四)结果分析 |
五、基于五大发展理念的人才发展环境优化措施 |
(一)完善创新发展环境,加强创新人才驱动 |
(二)以协调发展理念引领,重点培育和整体推进并行 |
(三)践行绿色发展理念,优化人才生态环境 |
(四)厚植开放发展理念,打造人才开放高地 |
(五)把握共享发展内涵,夯实人才发展环境 |
(7)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苏北乡村人居环境评价与优化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政策背景: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战略 |
1.1.2 区域发展背景:发展梯度化、区域一体化下的苏北面临诸多挑战 |
1.1.3 苏北乡村发展背景:乡村现实与村民日益增长的诉求存在矛盾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范围 |
1.3.1 主体研究范围 |
1.3.2 核心研究范围 |
1.3.3 扩展研究范围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相关研究综述 |
2.1 基本概念界定 |
2.1.1 乡村 |
2.1.2 人居环境 |
2.1.3 乡村人居环境 |
2.2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2.3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乡村人居环境理论研究 |
3.1 理论基础 |
3.1.1 人类聚居学 |
3.1.2 人居环境科学 |
3.1.3 新型城镇化理论 |
3.1.4 环境行为学理论 |
3.2 构成要素 |
3.3 总体评价体系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苏北乡村人居环境特征分析 |
4.1 总体特征 |
4.2 物质性要素特征 |
4.2.1 气候优良、物产丰富的自然生态 |
4.2.2 大农田、线面结合的乡村空间组织 |
4.2.3 多样并存的住房与完善提升中的公共设施 |
4.2.4 建设与提升中的道路交通网络 |
4.2.5 参差不齐的市政基础设施 |
4.3 非物质性要素特征 |
4.3.1 发展与分化中的经济与人口 |
4.3.2 空心化逐步体现的社会生活 |
4.3.3 本土化为核心的文化环境 |
4.3.4 强农惠农的政策体系 |
4.4 特征总结 |
4.4.1 以平原为基础组织环境要素 |
4.4.2 从区域上看相对滞后 |
4.4.3 从自身看不断发展 |
4.4.4 从内部看差异明显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苏北乡村人居环境汇总评价与影响因素分析 |
5.1 定量评价体系 |
5.1.1 指标体系 |
5.1.2 数据来源 |
5.1.3 权重设置 |
5.2 评价模型 |
5.2.1 数据预处理 |
5.2.2 评价模型 |
5.3 评价结果 |
5.4 影响因素分析 |
5.4.1 区位 |
5.4.2 经济 |
5.4.3 自然环境 |
5.4.4 基础设施条件 |
5.4.5 政策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乡村振兴背景下苏北乡村人居环境的优化策略 |
6.1 乡村振兴与乡村人居环境优化的关系 |
6.2 苏北乡村人居环境的主要问题 |
6.2.1 物质性要素方面 |
6.2.2 非物质性要素方面 |
6.3 乡村振兴背景下苏北乡村人居环境的优化策略 |
6.3.1 物质性要素的优化策略 |
6.3.2 非物质性要素的优化策略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2 本文主要创新点 |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图表目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8)水曲柳亲本无性系与子代生长性状变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水曲柳种子园研究进展 |
1.2 水曲柳生长性状研究进展 |
1.3 水曲柳木材性状研究进展 |
1.4 水曲柳抗寒性研究进展 |
1.5 种实性状研究进展 |
1.6 水曲柳子代测定研究进展 |
1.7 本研究目的和意义与技术路线 |
2 水曲柳亲本无性系生长性状变异研究 |
2.1 试验材料和方法 |
2.1.1 实验地点与试验材料 |
2.1.2 试验材料和设计方法 |
2.1.3 数据分析方法 |
2.2 结果和分析 |
2.2.1 各性状方差分析 |
2.2.2 无性系间各性状遗传变异参数 |
2.2.3 无性系间各性状相关性分析 |
2.2.4 无性系间各性状通径分析 |
2.2.5 多性状综合评价 |
2.3 讨论和结论 |
3 水曲柳亲本无性系木材性状变异研究 |
3.1 试验材料和方法 |
3.1.1 试验地点 |
3.1.2 试验材料和设计方法 |
3.1.3 各木材性状测定方法 |
3.1.4 统计分析方法 |
3.2 试验结果与分析 |
3.2.1 方差分析 |
3.2.2 均值分析 |
3.2.3 遗传变异系数分析 |
3.2.4 相关分析 |
3.3 多性状综合评价选择 |
3.4 讨论 |
4 水曲柳亲本无性系抗寒性变异研究 |
4.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材料和取样 |
4.1.2 试验处理方法 |
4.2 试验结果分析 |
4.2.1 不同温度和时间处理下相对电解质渗透率的变化 |
4.2.2 低温胁迫下各无性系相对电解质渗透率分析 |
4.3 讨论 |
5 水曲柳不同亲本种实性状研究 |
5.1 试验材料和方法 |
5.1.1 试验材料 |
5.1.2 试验方法 |
5.2 试验结果和分析 |
5.2.1 方差分析 |
5.2.2 均值分析 |
5.2.3 遗传变异系数分析 |
5.2.4 各性状相关分析 |
5.2.5 多性状综合评价 |
5.3 讨论 |
6 水曲柳半同胞家系子代生长性状变异研究 |
6.1 试验材料和方法 |
6.1.1 实验地点与试验材料 |
6.1.2 试验材料 |
6.1.3 数据分析方法 |
6.2 结果和分析 |
6.2.1 各性状方差分析 |
6.2.2 家系间各性状遗传变异参数 |
6.2.3 各性状相关性分析 |
6.2.4 多性状综合评价 |
6.3 讨论和结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东北林业大学学术硕士学位论文修改情况确认表 |
(9)基于土地利用变化的四川藏区城镇生境质量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新型城镇化的爆发式发展 |
1.1.2 城镇建设与生态环境的冲突日益严重 |
1.1.3 生态化城镇发展的政策要求 |
1.1.4 本章小结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四川藏区研究现状 |
1.3.2 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理论(LUCC)研究进展 |
1.3.3 城镇化与生境质量评价 |
1.3.4 本章小结 |
1.4 研究内容、方法与框架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模型原理及设置 |
2.1 InVEST模型简介 |
2.2 模型评价原理 |
2.3 模型设置 |
2.4 模型优点与不足 |
第三章 研究区域概况及研究对象选取 |
3.1 四川藏区城镇概况 |
3.1.1 地理位置 |
3.1.2 行政区划 |
3.2 四川藏区城镇历史演变 |
3.2.1 四川藏区城镇发展沿革 |
3.2.2 建国前影响四川藏区城镇发展的主要因素 |
3.2.3 近代影响四川藏区城镇发展的主要因素 |
3.3 四川藏区城镇分布规律 |
3.3.1 城镇靠近川中发达城市地区 |
3.3.2 城镇沿主要交通线分布 |
3.3.3 城镇沿河流分布 |
3.4 研究对象选取 |
第四章 四川藏区高原型城镇区域生境质量评价 |
4.1 若尔盖县生境质量评价 |
4.1.1 若尔盖县历史沿革 |
4.1.2 若尔盖县产业与经济发展 |
4.1.3 若尔盖县城镇发展 |
4.1.4 若尔盖县土地利用变化 |
4.1.5 若尔盖县生境质量变化 |
4.1.6 若尔盖县生境质量变化驱动力分析 |
4.2 阿坝县生境质量评价 |
4.2.1 阿坝县历史沿革 |
4.2.2 阿坝县产业与经济发展 |
4.2.3 阿坝县城镇发展 |
4.2.4 阿坝县土地利用变化 |
4.2.5 阿坝县生境质量变化 |
4.2.6 阿坝县生境质量变化驱动力分析 |
第五章 四川藏区河谷型城镇区域生境质量评价 |
5.1 康定县生态空间质量评价 |
5.1.1 康定县历史沿革 |
5.1.2 康定县产业与经济发展 |
5.1.3 康定县城镇发展 |
5.1.4 康定县土地利用变化 |
5.1.5 康定县生境质量变化 |
5.1.6 康定县生境质量变化驱动力分析 |
5.2 德格县生境质量评价 |
5.2.1 德格县历史沿革 |
5.2.2 德格县产业与经济发展 |
5.2.3 德格县城镇发展 |
5.2.4 德格县土地利用变化 |
5.2.5 德格县生境质量变化 |
5.2.6 德格县生境质量变化驱动力分析 |
5.3 稻城县生境质量评价 |
5.3.1 稻城县历史沿革 |
5.3.2 稻城县产业与经济发展 |
5.3.3 稻城县城镇发展 |
5.3.4 稻城县土地利用变化 |
5.3.5 稻城县生境质量变化 |
5.3.6 稻城县生境质量变化驱动力分析 |
第六章 四川藏区代表城镇区域生境质量变化驱动因素研究 |
6.1 各城镇区域土地利用变化对生境质量影响对比分析 |
6.2 自然因素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 |
6.3 人为因素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 |
6.3.1 经济与产业发展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 |
6.3.2 城乡建设与发展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 |
6.3.3 环境保护策略实施与监管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 |
6.4 土地利用变化对生境质量影响的验证分析 |
6.4.1 若尔盖县叠图分析 |
6.4.2 康定县叠图分析 |
6.4.3 稻城县叠图分析 |
6.5 主要结论 |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所取得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10)腾冲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1 国外研究进展 |
1.3.2 国内研究进展 |
1.4 相关概念 |
1.4.1 园林城市 |
1.4.2 森林城市 |
1.4.3 生态城市 |
1.4.4 城市森林 |
1.4.5 森林城市评价指标 |
1.5 研究方法 |
1.5.1 文献研究法 |
1.5.2 统计分析法 |
1.5.3 专家评价法 |
1.5.4 访谈法 |
1.6 研究的理论基础 |
1.6.1 公共政策理性主义分析理论 |
1.6.2 目标管理理论 |
1.6.3 公共绩效评估理论 |
1.7 研究前景 |
2 腾冲市概况及创建森林城市简介 |
2.1 腾冲市地域概况 |
2.1.1 腾冲市市情简介 |
2.1.2 腾冲市林情介绍 |
2.2 腾冲市创建森林城市现状及目标 |
2.2.1 腾冲市创建森林城市现状 |
2.2.2 腾冲市森林城市的创建目标 |
2.2.2.1 总体目标 |
2.2.2.2 阶段@标 |
2.2.2.3 指标性目标 |
2.2.3 腾冲市创建森林城市与国家评价标准的对应分析 |
2.3 腾冲市创建森林城市中存在的问题 |
3 腾城市森林城市综合评价指标的构建 |
3.1 腾冲市森林城市综合评价指标构建的必要性和原则 |
3.1.1 腾冲市创建森林城市综合评价指标构建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
3.1.2 综合评价指标构建的依据和原则 |
3.2 创建森林城市的综合评价模型构建 |
3.3 综合评价的等级标准划分 |
3.4 腾冲市森林城市综合评价指标的指标选取 |
3.4.1 腾冲市森林城市综合评价指标的选取方法 |
3.4.2 指标选取的流程 |
3.4.3 评价指标的最终确定 |
3.5 数据的标准化处理 |
3.6 各评价指标的权重确定 |
3.6.1 运用层次分析法构建判断矩阵 |
3.6.2 各级指标权重的一致性检验 |
4 腾冲市创建国家级森林城市的评价结果与分析 |
4.1 评价指标数据的标准化运算及结果 |
4.2 各级指标权重及一致性检验运算及结果 |
4.2.1 森林状态(B1)各指标的权重确定及一致性检验 |
4.2.2 森林健康度(B2)各指标的权重确定及一致性检验 |
4.2.3 生态文化(B3)各指标的权重确定及一致性检验 |
4.2.4 林产业发展(B4)各指标的权重确定及一致性检验 |
4.2.5 组织保障(B5)各指标的权重确定及一致性检验 |
4.2.6 监测投入(B6)各指标的权重确定及一致性检验 |
4.2.7 森林状态(A1)各指标的权重确定及一致性检验 |
4.2.8 生态效益(A2)各指标的权重确定及一致性检验 |
4.2.9 发展动能(A3)各指标的权重确定及一致性检验 |
4.2.10 腾冲市创建森林城市各一级指标的权重确定及一致性检验 |
4.3 腾冲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评价结果 |
4.4 腾冲市创建森林城市的评价结果分析 |
4.4.1 腾冲市创建森林城市总体结果分析 |
4.4.2 对二级指标层的结果分析 |
4.4.3 对单项指标的结果分析 |
4.5 腾冲市创建森林城市的对策建议 |
5 研究结论与讨论 |
5.1 研究结论 |
5.2 讨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四、General Review on Afforestation in China(论文参考文献)
- [1]民国时期乡村教育的现代转型(1912-1937)[D]. 柳丽娜. 安徽师范大学, 2020(01)
- [2]新课程标准下的高中地理“单元教学”研究[D]. 王君茹. 吉林师范大学, 2020(07)
- [3]基于心理物理方法的单株乔木视觉观赏性量化评价研究[D]. 陈秋池. 海南大学, 2020(02)
- [4]中国省区绿色发展水平综合评价及路径选择[D]. 郭晨阳. 天津商业大学, 2020(12)
- [5]基于目标管理的A市环保专项资金绩效审计研究[D]. 管群. 南京理工大学, 2020
- [6]基于五大发展理念的人才发展环境动态评价实证研究——以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为例[J]. 李旭辉,夏万军.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2)
- [7]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苏北乡村人居环境评价与优化策略研究[D]. 吴恺华. 苏州科技大学, 2019(01)
- [8]水曲柳亲本无性系与子代生长性状变异研究[D]. 栾柯权. 东北林业大学, 2019(01)
- [9]基于土地利用变化的四川藏区城镇生境质量变化研究[D]. 牛晓宇. 西南交通大学, 2019(03)
- [10]腾冲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 文淞毅. 云南大学, 201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