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碎石桩加固软地基(论文文献综述)
郑克[1](2021)在《深厚覆盖层上土石坝坝基加固措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西南地区水能资源丰富,科学、合理地开发水能资源对国民经济增长和区域团结稳定,能源结构调整和环境保护有极大的推动作用。然而,西南地区地质构造复杂、河床覆盖层深且分布不均匀,活断层多、地震频发且强度大,给水利建设带来了诸多难题。随着我国水电事业的不断发展,土石坝建设和分析方法取得长足的进步,但在深厚覆盖层上修筑土石坝仍处于起步阶段。覆盖层存在性质差异大、变形特性复杂、动力非线性明显、可液化土层分布广等诸多问题,严重影响深厚覆盖层上土石坝的安全。地基处理是在深厚覆盖层上修筑土石坝时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振冲碎石桩是目前较为常用的地基加固措施,但已有的工程实践和研究大多针对路堤、堆料场等低矮结构,对土石坝等大型水工建筑物的实践与研究不多。鉴于此,本文基于粗粒土改进的广义塑性本构模型,并联合有效应力理论和动力固结理论,对深厚覆盖层上土石坝坝基加固措施开展了数值模拟研究。本文的主要工作如下:(1)首先介绍了碎石桩处理不良地基时常用的几种数值计算模型,总结了各模型的特点与适用情况,并简要介绍了基于粗粒土改进的广义塑性本构模型。(2)采用简化模型进行网格敏感性分析确定合适的桩土单元网格,并利用该网格对在深厚覆盖层软弱地基和碎石桩加固地基上修建的土石坝-地基系统进行了有限元分析;并将加固地基的坝体-地基系统有限元结果与同类工程的监测结果进行了对比,验证了本文的结果。(3)对面板堆石坝可液化深厚覆盖层地基的碎石桩处理效果开展研究,分析了天然地基和碎石桩加固地基上的坝体-地基系统在施工和运行期的的变形,分析了地震动作用下大坝-地基系统的动力响应、砂土液化情况和震后永久变形,探讨了振冲碎石桩对可液化深厚覆盖层地基上土石坝的加固效果。
杨天琪[2](2021)在《临清高速公路河谷区多层软土强夯加固地基路基沉降分析与预测》文中指出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一带一路"和交通强国战略的提出,全面开放新格局的形成,我国公路建设的规模体量不断扩大,对公路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云南省地处我国西南边境,与越南、缅甸、老挝相接壤,隔望印度洋和太平洋,是“一带一路”连接交汇的重要战略节点,而在云南地区广泛分布着软土、红黏土、膨胀土等不良性质的特殊性土,对工程建设造成了很大的困难。本文依托云南省临清高速公路工程,对该项目河谷区软硬交错互层多层软土地基土体特性进行了2年的现场监测试验,采集实测数据两万余个,对河谷区多层软土地基路基沉降进行了分析与预测,并运用有限差分软件FLAC3D进行数值模拟分析,论文主要取得了如下研究成果:(1)揭示了河谷区多层软土地基工程性质变化特征针对云南省临清高速河谷地区多层软土地基软硬层反复交替沉积的特殊工程地质条件,分析了该河谷区多层软土地基的地层成因、分布规律及工程性质;根据地层特征、工程性质把该地区软土地层分成了浅、深、夹层型三种地基类型;阐明了强夯垫层法、堆载预压法以及强夯垫层联合静压堆载法的加固机理。(2)基于现场监测数据分析了临清高速公路复杂沉积环境软土强夯加固地基路基10个典型监测断面沉降及固结变化规律基于实测数据,分析了河谷区多层软土地基的沉降变化规律及固结特征;通过静力触探试验评价了强夯垫层联合堆载静压法对河谷区多层软基的加固效果;根据地基数据反馈,针对强夯垫层法加固河谷区多层软基施工工艺提出了改进建议;提出在深厚软基上进行工程建设应重视地基的侧移与稳定性问题。(3)模拟计算并分析了河谷区多层软土强夯加固地基路基沉降时空变化特征通过FLAC3D数值计算,对比分析了实测数据与数值计算结果,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揭示了河谷区多层软土强夯加固地基的沉降形态特征;通过沉降-孔压曲线分析了软土地基的固结规律并推导了固结公式;建立了多种工况模型,分析了不同地基处理方法针对河谷区多层软土地基加固效果与适用性。(4)建模预测了河谷区多层软土强夯加固地基路基沉降发展趋势论述了沉降预测基本原理,对比分析了多种沉降预测模型的优缺点;提出了最适合河谷区多层软土地基沉降预测的Asaoka方法;修正了分层总和法针对河谷区多层软土地基沉降预测;发现数据样本的选取将显着影响沉降预测精度。
刘声钧[3](2021)在《堆载预压-固结排水泥炭土地基处理技术应用研究》文中提出泥炭土(泥炭和泥炭质土的统称)是由有机残体、矿物质和腐殖质组成的特殊土。泥炭土具有孔隙比大、含水率高、压缩性强、抗剪强度低和次固结变形显着的特点,是一种工程性质极差的特殊软土。据统计,泥炭土广泛分布于全世界59个国家和地区,总面积高达415.3万km2以上,约占地球陆地面积的5%~8%。在我国“一带一路”战略及全球多个国家大规模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的驱动下,中国的海外公路建设事业迅猛发展,涉及泥炭土的工程活动越来越多,大量拟建、在建的高速公路难以避开深厚泥炭土层,在泥炭土地基上修筑高速公路通常面临着路堤沉降量过大、工后沉降显着的问题。目前,国内外关于高速公路泥炭土地基处理的工程实践较少,可借鉴的经验不多,在选择高速公路泥炭土地基处理方案时缺乏理论指导。因此,探寻适用于高速公路泥炭土地基的软基处理方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以斯里兰卡CKE(Colombo-Katunayake Expressway)高速公路工程为依托,基于现场监测资料分析、室内试验,分析了堆载预压-排水固结法在高速公路深厚泥炭土地基中的适用性及可行性。具体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对已有地质资料进行了收集和整理,分析了斯里兰卡CKE项目沿线泥炭土的物理力学特性;对超载预压法、砂(碎石)桩-超载预压法和塑料排水带-超载预压法在深厚泥炭土地基中的设计及施工情况进行了详细的介绍。(2)依据CKE项目现场监测资料,分析了泥炭土地基填筑预压期的地表沉降、地表水平位移速率和长达6年的工后沉降变化规律;在实测沉降资料的基础上,利用Asaoka法和改进Asaoka法对典型断面泥炭土地基的固结系数进行了反算;分析了四种软基处理方法的经济性、施工难度和施工工期差异。最后,综合上述研究成果,评价了四种软基处理方法在深厚泥炭土地基中的适用性及可行性。(3)利用自制模型箱开展了砂桩-超载预压法联合处理泥炭土地基的室内模型试验,量化了砂桩面积置换率与泥炭土地基地表沉降、孔隙水压力变化规律及不排水抗剪强度变化规律之间的关系。(4)利用室内一维固结试验模拟超载预压法的施工过程,研究了不同超载比作用下泥炭土地基的变形特性;基于软土次固结计算理论,研究了采用超载预压法对泥炭土地基进行处理时超载比的合理取值。研究结果表明:超载预压可以降低泥炭土地基的工后沉降。超载比越大,卸除超载后,泥炭土地基次固结系数衰减越明显,工后沉降越小。超载卸除后,泥炭土的变形经历了三个阶段:主回弹阶段,稳定阶段和次固结阶段。在采用超载预压法对泥炭土地基进行处理时,超载比取0.25即可满足工程要求,过大的超载比是没有必要的。
邵丹丹[4](2019)在《土工合成材料约束碎石桩复合地基承载特性研究》文中提出土工合成材料约束碎石桩是一种用于软基加固的半刚性桩,它具有排水固结、挤密置换、提高地基承载力、控制地基变形、耐腐蚀、环保性好、成本较低等优点,可广泛应用于超软土、盐渍土、可液化粉土、湿地保护区等多种软基加固。目前对采用该桩进行地基处理的单桩承载机理、破坏模式以及稳定破坏机理进行了一定的研究和探讨,由于土工合成材料约束碎石桩单桩桩身强度受土工合成材料强度、地基土特性的影响,综合考虑这些因素的单桩承载力计算方法尚需进一步的研究;土工合成材料约束碎石桩具有一定的抗弯能力和变形适应能力,其复合地基路堤稳定性计算如何考虑其抗弯能力的贡献尚需进一步研究。本文结合试验、理论分析及数值模拟的方法,对该桩在竖向荷载作用下的承载能力和路堤荷载下复合地基的稳定性展开系统研究,具体研究内容和成果如下:(1)结合室内试验和考虑土工合成材料与碎石桩相互作用的数值试验,对其进行了单元试验,揭示了桩体单元破坏形式及强度形成机理,建立土-土工合成材料-碎石桩相互作用有限元计算模型,对土-土工合成材料-碎石桩相互作用进行研究,提出了土工合成材料约束碎石桩承载机理,揭示了土工合成材料约束碎石桩的破坏模式和承载特性;(2)基于数值计算结果及承载机理研究,对土-土工合成材料-碎石桩的相互作用机理进行理论分析,进而对土工合成材料,碎石桩和桩周土进行受力分析,建立了土-土工合成材料-碎石桩相互作用计算模型,提出考虑土体、土工合成材料约束作用的桩身强度计算方法、单桩承载力计算方法以及根据上部荷载确定土工合成材料拉力的计算方法;(3)采用MATLAB软件编写单桩极限承载力和土工合成材料拉力的计算程序,并对不同土工合成材料抗拉强度下的单桩极限承载力和土工合成材料拉力进行试算,揭示土工合成材料拉力的分布形式;考虑理论公式的假定可能造成计算偏差,建立不同土工合成材料抗拉强度和不同桩周土不排水抗剪强度的有限元模型,对桩体单桩极限承载力进行计算,根据数值计算结果与理论计算结果的对比修正了单桩极限承载力理论计算公式;(4)通过ABAQUS数值软件建立三维土工合成材料约束碎石桩复合地基路堤边坡模型,研究路堤失稳时土工合成材料约束碎石桩的破坏模式,提出了考虑桩体抗弯强度的土工合成材料约束碎石桩复合地基路堤稳定性计算方法。
刘天安[5](2019)在《成都天府机场软基处理及沉降规律研究》文中认为成都天府机场修建区域内软弱土分布广泛,为减少地基沉降,必须进行挖填方和地基处理工程。本文分别在强夯置换区、CFG桩区、碎石桩+排水板区选取三个典型工点,对其分别进行原地面沉降、分层沉降、孔隙水压力监测,统计分析沉降规律,并运用FLAC3D软件模拟验证,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强夯置换工点地基沉降主要发生于填筑期间,占地基总沉降量的64.7%;软土层沉降占地基总沉降的53%,且软土层主要压缩层位于中下部,约地面以下25m,其沉降量占软土层总沉降量的79%;排水效果显着,填筑完成后各深度软土孔隙水压力稳定值均低于初始值。2、CFG桩工点地基总沉降量的61.8%发生于填筑期间;地基沉降主要压缩层为持力层,软土层竖向变形小且均匀,沉降速度缓慢。3、碎石桩+排水板法工点填筑期间沉降量占总沉降量的43.1%;软土层沉降量仅占地基沉降量的37%,持力层为主要压缩层,且软土层各深度沉降值较为均匀;软基排水条件得以大幅改善,各深度最终孔压稳定值均低于初始值。4、碎石桩+排水板法采用1.5m和1.8m桩间距时,沉降及孔压变化规律基本一致。区别在于采用1.5m桩间距时,地基沉降量减少了13%,孔压值减少了11%,更适用于工期短、沉降要求高的区域。
黄玮[6](2019)在《振冲砂砾桩处理软基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高速公路建设施工过程中,软弱地基分布广泛,具有压缩性高、灵敏性大、渗透性差并且抗承载能力低等特点,因此,在地基处理中,持力层的加固显得尤为重要。振冲砂砾桩处理软基技术能够充分利用现场周围丰富的砂石资源,方便就地取材,减少了水泥和钢材的使用,一定程度降低了填料成本。振冲法处理软基具有施工速度快,桩长、桩距等精度容易控制,桩体质量比较稳定,对于复杂地基加固效果明显等优势。该方法不仅在软基处理过程中起到应力扩散和减小变形的加固作用,而且对于增加土体抗压强度,竖向抗剪能力以及减小水平和竖向位移效果显着,是一种安全、经济、合理的加固松软地基的施工技术方法。本文依托在建某高速公路软土地基,通过对该段软基进行土质分析,利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对不同工况条件下砂砾桩复合地基进行数值模拟计算,并结合现场试验检测,对比分析振冲砂砾桩的加固效果和影响规律。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在广泛查阅现有振冲砂砾桩处理软基文献资料的前提下,对该技术的工作机理、加固方法和施工流程进行详细阐述,并对振冲器的设备型号、适用土质、施工要求进行了简单总结;(2)基于ABAQUS有限元软件,分别对原状土体和砂砾桩复合地基建模分析,通过对比砂砾桩加固前后竖向位移、复合地基承载力大小探究砂砾桩的加固效果,并结合现场轻型动力触探试验和单桩静载荷试验对数值模拟结果进行验证;(3)在交通荷载条件下,对有无土工格栅、不同桩体压缩模量、不同桩长以及不同桩径等多种工况分别建模计算,通过比选分析,研究各工况对复合地基的影响规律,选择最优砂砾桩设计参数。
刘汉龙,赵明华[7](2016)在《地基处理研究进展》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国家基础设施的大规模建设,近年来我国地基处理技术与应用得到了持续、长足的发展,新技术、新工艺及新方法不断涌现。该文系统简要地回顾了我国地基处理技术与理论研究进展,着重介绍了近五年逐渐发展的具有特色和代表性的地基处理新技术;结合地基处理相关规范的编制情况,探讨了标准化建设历程及地基处理技术与应用的主要发展方向。
冯永财[8](2013)在《碎石桩与塑料排水板加固山区软弱路基比较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软土是一种特殊的土体,工程性质差,根据工程地质条件、工程质量及经济要求选择合适的软基处理方法非常重要。本文结合遂资高速公路软土地基变形监测项目,从现场实测资料和数值模拟两个方面,比较研究经碎石桩和塑料排水板加固后路基的变形、孔隙水压力及路基稳定性等方面特征。得出的主要结论如下:1、地表总沉降经两种方式加固后的软基,沉降变形均主要发生在填筑期。碎石桩处理后的软基,在填筑期的沉降量约占总沉降量的95.58%99.01%,预压期沉降量占总沉降量的0.97%4.22%;塑料排水板处理后的软基,在填筑期的沉降量约占总沉降量的79.48%88.52%,预压期沉降量占总沉降量的11.48%20.52%,平均总沉降量与碎石桩处理后的软基断面相差约70mm。经碎石桩处理后的软基,实测沉降与模拟沉降平均差值小于塑料排水板处理软基断面,约小10mm。2、差异沉降碎石桩处理后的软基,实测平均差异沉降量为32mm,比塑料排水板处理软基断面平均差异沉降量小约27mm。3、侧向变形经两种方式处理后的软基,侧向变形均主要发生在填筑期。碎石桩处理后的软基,填筑期平均最大侧向变形量约为48.2mm,预压期平均最大侧向变形量约为3.9mm;塑料排水板处理后的软基,填筑期平均最大侧向变形约为67.3mm,预压期平均最大侧向变形量约-3.5mm,总的平均最大侧向位移量与碎石桩处理后的软基断面相差约11.7mm。碎石桩处理后的软基,实测与模拟侧向变形随深度的变化规律有较大差别,最大侧向变形量随时间变化接近;塑料排水板处理后的软基,侧向变形随深度的变化规律有较吻合,最大侧向变形量随时间变化相差大。4、模拟孔压及稳定性碎石桩处理后的软基,孔隙水压力消散快,无需预压或需压较短时间;塑料排水板处理后的软基,孔隙水压力消散较慢,需要36个月预压时间。选择Ordinary、Bishop、Janbu、M-P四种计算方法模拟稳定性,计算出最小稳定系数Fs;碎石桩处理软基断面均大于塑料排水板处理软基断面。5、工期及造价软基处理阶段,碎石桩处理软基施工工期较长,路堤施工及预压阶段,无需预压或预压期很短;塑料排水板与其相反,与碎石桩相比总的施工工期较长。处理1000平方米造价,碎石桩处理软基造价高于塑料排水板处理软基(含预压费)2.54.5倍。
孙玺[9](2012)在《大型储油罐振冲碎石桩地基处理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由于当今世界能源应用的日趋紧张,储油罐向着多元化、实用化的方向迅速发展,技术路线逐渐走向成熟。在储油罐及配套设施的建设和完善方面,不断有新的技术和方法被应用到储罐建设当中来,设计理念和施工工艺也呈现出多元化发展。储罐的形式有很多种,部分设计方案和施工工艺已趋于成熟和完善,但也还有很多难题尚待解决,许多技术手段也还需在实践的基础上去探索总结。于是,作为储罐建设一部分的基础设计与地基处理便显得尤为重要。圆形储罐按其使用性质可分为储油罐和储气罐。储气罐又有多种分类,本文对储气罐不做过多的描述,主要以储油罐为例来分析相关问题。通常使用的储罐有固定顶储罐、浮顶储罐和内浮顶储罐。近30多年来,储罐向大型化方向迅速发展。大型储罐的罐体材料主要是高强钢,储罐大型化的优点可使占地面积减小、节省罐区的管网和配件、节省钢材、便于生产操作管理。储库的场地选择是一项政策性、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场地选择及总体布置是否合理,对施工、使用、经济等问题都有很大影响,可直接影响到工程经济合理性,管理方便性,产品质量。合理的选择和布置方案还可以减少油、气损耗,防止环境污染、节约用地、节约能源。对于修建储罐尤其是大型储罐,工程勘察工作是基础设计与地基处理的重要依据,特别是浮顶式及内浮顶式储罐,由于其浮顶的升降和使用特性,罐体对差异沉降反应灵敏。因此,在储罐建设前应对场地土的特性、分布范围、土的物理力学性质及水文地质条件等进行详细的勘察。本文以阿尔及利亚斯基克达省斯基克达市的储罐罐区相关资料为模型,讨论大型储油罐的建造设计和应用研究等问题,并重点讨论地基和基础设计等相关问题。储罐的基础类型和地基处理种类很多,常用的储罐基础主要有以下几种做法:护坡式基础、护圈式基础、环台式基础、环墙式基础。施工方法可分为块状砌体、现浇结构和预制装配结构三种。随着地基处理技术的发展,应用于大型储油罐的地基处理技术已经可以结合场地条件,地质条件,储罐型号等采用不同的处理方式来进行地基处理。例如,适用于饱和软粘土、可压缩粉土、有机质粘土和泥炭土的砂井预压加固法;适用于碎石土、砂土、杂填土和素填土等地基的强夯法;主要用于地层地下水位以上的爆扩挤密桩;拥有重量轻、整体连续性好、施工方便、抗拉强度较高、耐腐蚀性等诸多优点的新兴材料土工织物法;为防止软土地基局部失稳采用的预堆土反压法等。本文引用阿尔及利亚实际工程勘察资料,按照工程甲方提出的设计要求,利用规范方法和有限元数值模拟方法对工程中的振冲碎石桩复合地基进行设计和分析论证,并通过现场多项原位测试试验和监测资料证实设计的合理性。
刘敦平[10](2008)在《双向增强体复合地基承载特性及其数值分析》文中指出近年来,随着我国高速公路建设的迅猛发展,软土地基问题日益突出,各种软基处治技术也随之得到了蓬勃发展。双向增强体复合地基法是目前国内外兴起的一种新型的软基处治技术,目前在高速公路路基加固、台背填土加固、不良地质条件的旧路加宽改造等工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加固效果。但是该处治技术的理论研究尚欠成熟。为此,本文结合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项目“大面积不均匀公路软弱地基按沉降控制双向增强处治技术”(2006AA11Z104),从双向增强体复合地基的桩土应力比计算、沉降计算及固结分析等方面出发,通过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及室内模型试验进行较深入系统的研究。本文首先针对竖向增强体-水平增强体-桩间土的整体相互作用的特点,将水平增强体视为具有一定刚度的板,竖向桩体及桩间土简化为刚度不同的弹簧系列。以单个竖向桩体影响范围内的复合地基作为典型单元体进行分析,基于Winkler弹性地基圆板理论计算出水平增强体的挠曲函数表达式,推导出双向增强体复合地基桩土应力比计算式。其次,基于薄板变形理论和双参数地基模型,推导了双向增强体复合地基桩土加固区工后沉降的计算公式。研究表明水平加筋垫层的水平抗力作用对控制双向增强体复合地基工后沉降是有利的。为了进一步研究双向增强体复合地基的沉降特性,以近似解析模型为基础,运用剪切位移法建立了竖向增强体中桩与桩,桩与土,土与土之间相互作用的刚度矩阵,引入无单元伽辽金法计算水平增强体刚度矩阵,通过双向增强体复合地基的竖向位移协调条件,建立竖向增强体与横向增强体共同工作的竖向平衡方程,将无单元法的应用推广到双向增强体复合地基的沉降计算。该方法具有不需划分单元,节点布置灵活,节点参数少,计算精度高的特点。根据桩体复合地基固结的特点,将整个桩截面和桩周土截面作为一个研究单元考虑,根据固结过程中孔隙水排出量等于单元体体积减小量的关系和平均超孔隙水压力的概念,推得了考虑桩体的固结变形的桩体复合地基的固结方程。通过等应变假设和初始边界条件,由分离变量法对该固结方程进行求解,得到了桩体和桩间土的平均超孔隙水压力、平均固结度、复合地基整体固结度。进一步完善了桩体复合地基固结解析理论。最后,在相似理论基础上推导了单纯软基模型试验,土工格室垫层路基模型试验以及土工格室垫层+碎石桩复合地基模型试验的相似准则,由此设计并完成了三组室内模型试验。试验数据分析表明,土工格室垫层加固软基能有效扩散和均化上部荷载、减少沉降及不均匀沉降。而土工格室+碎石桩复合地基加固软基则既能减小地基沉降和不均匀沉降,而且能够限制路堤外侧的隆起变形。同时,碎石桩与格室垫层共同构成比较完善的排水体系,有利于加速桩间土排水固结。基于本文桩土应力比解析理论的计算值以及无单元法所获得的沉降值与实测值吻合较好,验证了本文理论分析的合理可行。
二、碎石桩加固软地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碎石桩加固软地基(论文提纲范文)
(1)深厚覆盖层上土石坝坝基加固措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碎石桩加固地基研究现状 |
1.2.2 地基液化的机理和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研究任务 |
2 碎石桩数值模拟方法及本构模型 |
2.1 几种常用的碎石桩模型 |
2.2 广义塑性模型 |
2.3 广义塑性模型改进 |
3 土石坝深厚覆盖层软土地基碎石桩处理 |
3.1 引言 |
3.2 桩土单元网格尺寸的选用 |
3.2.1 桩土单元网格划分 |
3.2.2 桩土单元网格选取 |
3.3 有限元网格及材料参数 |
3.4 土石坝深厚覆盖层软弱地基碎石桩加固分析 |
3.4.1 土石坝-地基系统竣工期应力和变形 |
3.4.2 碎石桩处理坝基效果分析 |
3.4.3 加固地基满蓄期结果分析 |
3.4.4 加固地基数值结果与同类工程比较 |
3.5 本章小结 |
4 面板堆石坝深厚覆盖层可液化地基碎石桩加固处理 |
4.1 引言 |
4.2 工程概况及有限元分析信息 |
4.2.1 工程地质概况 |
4.2.2 有限元模型及材料参数 |
4.2.3 抗震设计标准及设计地震波 |
4.3 天然地基与加固地基面板坝-地基系统数值分析 |
4.3.1 面板坝-地基系统静力分析 |
4.3.2 面板坝-地基系统的动力、液化及永久变形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科研项目情况 |
致谢 |
(2)临清高速公路河谷区多层软土强夯加固地基路基沉降分析与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河谷区多层软土地基研究现状 |
1.2.2 软土地基处理方法研究现状 |
1.2.3 软土地基沉降分析与预测研究现状 |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线路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线路 |
2 河谷区多层软土地基工程特性分析 |
2.1 工程背景 |
2.1.1 项目概况 |
2.1.2 地层岩性 |
2.1.3 区域地质构造 |
2.1.4 水文地质条件 |
2.2 河谷区多层软土地基工程特性分析 |
2.2.1 地层成因 |
2.2.2 分布规律 |
2.2.3 工程性质 |
2.3 强夯垫层联合堆载静压法加固软土地基机理分析 |
2.3.1 软土地基处理方法 |
2.3.2 强夯垫层法加固机理 |
2.3.3 堆载静压法加固机理 |
2.3.4 强夯垫层联合堆载预压法加固机理 |
2.4 本章小结 |
3 河谷区多层软土强夯加固地基现场监测试验 |
3.1 软基处理段简介 |
3.2 监测测点平面分布 |
3.3 监测测点剖面分布 |
3.4 检测元件的埋设与监测 |
3.4.1 分层沉降监测 |
3.4.2 孔隙水压力监测 |
3.4.3 土压力监测 |
3.4.4 侧向位移监测 |
3.5 强夯垫层法设计参数与工艺 |
4 河谷区多层软土强夯加固地基固结沉降变化特征分析 |
4.1 强夯加固河谷区多层软土地基沉降规律研究 |
4.1.1 软土地基在各阶段沉降形态特征研究 |
4.1.2 不同类型软土地基分层沉降规律研究 |
4.1.3 沉降变化规律分析 |
4.2 强夯加固软土地基孔隙水压力与固结规律研究 |
4.2.1 软土地基各阶段超静孔隙水压力变化特征研究 |
4.2.2 不同类型软土地基固结特征研究 |
4.2.3 孔隙水压力变化与固结特征分析 |
4.3 强夯加固软土地基有效应力与加固效果研究 |
4.3.1 软土地基各阶段土压力变化特征研究 |
4.3.2 不同类型软土地基强夯加固效果分析 |
4.3.3 土压力与强夯加固效果分析 |
4.4 强夯加固软土地基土体侧向位移特征研究 |
4.4.1 软土地基不同深度土层侧向位移特征研究 |
4.4.2 不同类型软土地基侧向位移对比分析 |
4.4.3 侧向位移变化规律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河谷区多层软土强夯加固地基路基沉降数值分析 |
5.1 FLAC3D软件综述 |
5.1.1 FLAC3D软件简介 |
5.1.2 流固耦合数值分析方法 |
5.1.3 非线性动力反应数值分析方法 |
5.2 强夯加固软基数值模型的建立与沉降分析 |
5.2.1 模型建立 |
5.2.2 强夯冲击荷载施加 |
5.2.3 强夯加固软基沉降变形特征分析 |
5.2.4 强夯加固软基孔隙水压力变化分析 |
5.2.5 强夯加固软土地基固结特征分析 |
5.2.6 各类型软土地基强夯加固效果对比分析 |
5.3 碎石桩加固软基数值模型建立与沉降分析 |
5.3.1 碎石桩加固相关参数的确定 |
5.3.2 碎石桩加固软基沉降变形特征分析 |
5.3.3 碎石桩加固软基孔隙水压力变化分析 |
5.3.4 碎石桩加固软基应力数值模拟分析 |
5.4 天然软土地基数值模型建立与沉降分析 |
5.4.1 模型建立 |
5.4.2 天然软基数值模型计算结果分析 |
5.5 不同加固方法条件下软土地基沉降与固结特征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6 河谷区多层软土强夯加固地基沉降预测 |
6.1 高速公路路基沉降预测方法 |
6.1.1 分层总和法 |
6.1.2 经验公式法 |
6.1.3 Asaoka法 |
6.2 临清高速河谷区多层软土强夯加固地基路基沉降预测 |
6.2.1 分层总和法的沉降预测与修正 |
6.2.2 不同模型下软基沉降发展特征预测 |
6.2.3 Asaoka法预测 |
6.3 不同模型沉降预测结果对比与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索引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3)堆载预压-固结排水泥炭土地基处理技术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排水固结法研究现状 |
1.2.2 砂(碎石)桩法研究现状 |
1.2.3 泥炭土地基处理研究现状 |
1.3 目前研究存在的不足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第2章 斯里兰卡CKE高速公路泥炭土地基处理设计与施工 |
2.1 工程概况 |
2.2 沿线环境地质情况 |
2.2.1 地形地貌特征 |
2.2.2 气象与水文情况 |
2.2.3 工程地质情况 |
2.3 沿线泥炭土基本物理力学指标 |
2.3.1 泥炭土分类 |
2.3.2 泥炭土的物理力学指标 |
2.4 CKE高速公路泥炭土地基处理工程的设计及施工介绍 |
2.4.1 泥炭土地基处理方案的选择原则 |
2.4.2 超载预压设计及施工概况 |
2.4.3 塑料排水板设计及施工概况 |
2.4.4 砂(碎石)桩设计及施工概况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高速公路深厚泥炭土地基处理方法适用性研究 |
3.1 引言 |
3.2 地基沉降监测方案介绍 |
3.2.1 监测设备 |
3.2.2 监测点位的布设原则 |
3.2.3 监测频率 |
3.3 泥炭土地基监测资料分析 |
3.3.1 地表沉降监测资料分析 |
3.3.2 地表水平位移监测资料分析 |
3.3.3 工后沉降监测资料分析 |
3.4 不同处理方法对泥炭土地基固结系数的影响 |
3.5 不同处理方法的经济性、施工难度和工期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砂桩-超载预压法联合处理泥炭土地基试验研究 |
4.1 引言 |
4.2 模型试验 |
4.2.1 模型箱 |
4.2.2 试验材料的选取 |
4.2.3 数据量测与采集系统 |
4.2.4 模型试验方案 |
4.3 模型试验结果分析 |
4.3.1 地表沉降变化规律 |
4.3.2 孔隙水压力消散规律 |
4.3.3 地基不排水抗剪强度增长规律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泥炭土地基超载预压法处理的变形特性及超载比(R'_s)研究 |
5.1 引言 |
5.2 试样制作及一维固结试验方案 |
5.2.1 试样制作 |
5.2.2 一维固结试验方案 |
5.3 超载预压对泥炭土变形特性的影响 |
5.3.1 超载过程对总变形量的影响 |
5.3.2 超载卸除后的回弹变形研究 |
5.3.3 超载预压对泥炭土次固结变形的影响 |
5.4 最佳超载比(R'_s)的确定 |
5.4.1 软土次压缩量计算的基本理论 |
5.4.2 工程算例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
(4)土工合成材料约束碎石桩复合地基承载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土工合成材料约束碎石桩复合地基承载力的研究 |
1.2.2 土工合成材料约束碎石桩复合地基路堤稳定性的研究 |
1.2.3 研究现状总结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方案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路线和方案 |
第2章 土工合成材料约束碎石桩破坏机理研究 |
2.1 土工合成材料约束碎石桩室内单元试验 |
2.2 土工合成材料约束碎石桩数值单元试验 |
2.2.1 单元试验模型验证 |
2.2.2 土工合成材料约束碎石桩桩体单元破坏模式 |
2.3 室内模型试验模型验证与复合地基破坏模式 |
2.3.1 室内模型试验模型验证 |
2.3.2 复合地基破坏模式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土-土工合成材料-桩相互作用及单桩承载力计算方法 |
3.1 考虑侧向约束作用的桩身强度形成机理与计算 |
3.1.1 考虑侧向约束作用的桩身强度形成机理 |
3.1.2 考虑侧向约束作用的桩身强度计算 |
3.2 土工合成材料约束碎石桩单桩极限承载力计算方法 |
3.2.1 单桩极限承载力规范计算法 |
3.2.2 桩身强度控制的单桩极限承载力计算法 |
3.3 土工合成材料拉力计算方法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土工合成材料约束碎石桩承载力计算及有限元分析 |
4.1 土工合成材料约束碎石桩单桩极限承载力解析解 |
4.1.1 MATLAB软件介绍 |
4.1.2 单桩极限承载力与土工合成材料拉力计算方法的解 |
4.1.3 单桩极限承载力与土工合成材料拉力计算程序算例 |
4.2 土工合成材料约束碎石桩单桩承载力的数值分析 |
4.3 土工合成材料约束碎石桩理论计算公式修正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土工合成材料约束碎石桩复合地基路堤稳定性分析 |
5.1 路堤边坡破坏模式 |
5.1.1 普通路堤边坡破坏模式 |
5.1.2 土工合成材料约束碎石桩复合地基路堤边坡破坏模式 |
5.2 路堤边坡稳定性计算方法 |
5.2.1 普通路堤边坡稳定性计算方法 |
5.2.2 土工合成材料约束碎石桩复合地基路堤边坡等效 |
5.2.3 土工合成材料约束碎石桩复合地基路堤边坡稳定性计算方法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与成果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5)成都天府机场软基处理及沉降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前言 |
1.2 研究现状 |
1.2.1 软基处理方法研究 |
1.2.2 数值模拟研究 |
1.3 研究方法及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第2章 工程概况及工程地质条件 |
2.1 工程概况 |
2.2 地形地貌 |
2.3 气象特征 |
2.4 地质构造 |
2.4.1 区域地质构造 |
2.4.2 场区构造 |
2.5 地震环境安全性评价 |
2.6 地层岩性 |
2.7 水文地质条件 |
2.7.1 地表水 |
2.7.2 地下水 |
2.8 地质灾害 |
第3章 软基特征及处理方法 |
3.1 软基特点 |
3.1.1 分布特点 |
3.1.2 特性分析 |
3.1.3 地基沉降要求 |
3.1.4 软基处理方法 |
3.2 强夯置换法 |
3.2.1 加固机理 |
3.2.2 施工参数 |
3.3 CFG桩法 |
3.3.1 加固机理 |
3.3.2 施工参数 |
3.4 碎石桩+排水板法 |
3.4.1 加固机理 |
3.4.2 施工参数 |
3.5 土石方填筑 |
3.5.1 填料情况 |
3.5.2 压实工艺 |
第4章 工点监测及分析 |
4.1 监测项目 |
4.2 监测数据分析 |
4.2.1 强夯置换监测 |
4.2.2 CFG桩监测 |
4.2.3 碎石桩+排水板监测 |
4.2.4 沉降规律分析 |
第5章 数值模拟 |
5.1 FLAC3D软件简述 |
5.2 本构模型 |
5.3 模型约束条件 |
5.4 强夯置换工点模拟 |
5.4.1 模型参数 |
5.4.2 建立模型 |
5.4.3 模拟结果及分析 |
5.5 CFG桩工点模拟 |
5.5.1 模型参数 |
5.5.2 建立模型 |
5.5.3 模拟结果及分析 |
5.6 碎石桩+排水板工点模拟 |
5.6.1 模型参数 |
5.6.2 建立模型(1.8m桩间距) |
5.6.3 模拟结果及分析 |
5.6.4 建立模型(1.5m桩间距) |
5.6.5 模拟结果及分析 |
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6)振冲砂砾桩处理软基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振冲砂砾桩国内外研究概况及发展趋势 |
1.2.1 振冲技术在国内的应用概况 |
1.2.2 振冲技术的产生、发展和在国外的应用概况 |
1.3 本文研究的内容和意义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本文的研究意义 |
1.4 技术路线 |
第2章 砂砾桩在软基处理中的应用研究 |
2.1 地质概况 |
2.2 砂砾桩软基加固 |
2.2.1 砂砾桩加固的适用性 |
2.2.2 加固方案 |
2.2.3 设计依据 |
2.3 检测标准和质量控制 |
2.3.1 施工验收标准及方法 |
2.3.2 质量影响因素分析 |
2.4 振冲施工技术要求 |
2.4.1 振冲施工要求 |
2.4.2 施工机械及设备 |
2.4.3 振冲器的种类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砂砾桩复合地基的机理分析 |
3.1 振冲法分类 |
3.1.1 振冲挤密法 |
3.1.2 振冲置换法 |
3.2 振冲砂砾桩复合地基的工作机理 |
3.2.1 砂砾桩复合地基的加固机理 |
3.2.2 砂砾桩复合地基的破坏机理 |
3.2.3 砂砾桩复合地基的桩土共同作用 |
3.2.4 复合地基加固计算分析 |
3.3 砂砾桩平面布设方案 |
3.4 振冲砂砾桩复合地基的施工工艺 |
3.4.1 振冲造孔方法选择 |
3.4.2 施工准备 |
3.4.3 施工步骤 |
3.5 质量控制 |
3.5.1 振冲器施工技术参数 |
3.5.2 砂砾桩质量检验要求 |
3.5.3 振冲过程中的常见问题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砂砾桩复合地基的数值模拟和试验结果分析 |
4.1 模型介绍 |
4.1.1 ABAQUS软件 |
4.1.2 土体本构关系 |
4.2 模型建立 |
4.2.1 土体模型 |
4.2.2 桩体模型 |
4.2.3 交通荷载的模拟形式 |
4.3 路堤静载条件下砂砾桩复合地基和未处理原状土沉降响应分析 |
4.3.1 未处理的原状土与砂砾桩复合地基沉降对比 |
4.3.2 未处理的原状土与砂砾桩复合地基水平位移对比 |
4.3.3 未处理的原状土与砂砾桩复合地基竖向应力对比 |
4.4 计算结果与实测数据的对比分析 |
4.4.1 标准贯入度试验检测 |
4.4.2 单桩复合地基静载荷试验检测方法及结果 |
4.4.3 对比分析试验结果与数值模拟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振冲砂砾桩在不同工况下的动力响应分析 |
5.1 动荷载条件下土工格栅加筋效果的影响分析 |
5.1.1 土工格栅对复合地基动力响应的沉降分析 |
5.1.2 土工格栅对复合地基动力响应的沉降分析 |
5.2 桩身模量对复合地基的影响分析 |
5.2.1 桩身模量对复合地基动力响应的沉降分析 |
5.2.2 桩身模量对复合地基动力响应的应力分析 |
5.3 桩长变化对复合地基的影响分析 |
5.3.1 不同桩长对复合地基动力响应的沉降分析 |
5.3.2 不同桩长对复合地基动力响应的应力分析 |
5.4 桩径变化对复合地基的影响分析 |
5.4.1 不同桩径对复合地基动力响应的沉降分析 |
5.4.2 不同桩径对复合地基动力响应的应力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主要结论和建议 |
6.1 本文主要结论 |
6.2 后期研究工作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 |
(7)地基处理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 地基处理研究回顾 |
1. 1 地基处理概念与发展历程 |
1. 2 排水固结法技术应用与研究进展 |
1. 2. 1 堆载预压 |
1. 2. 2 真空预压法 |
1. 2. 3 电渗法 |
1. 2. 4 真空联合堆载预压、真空联合电渗法、真空-堆载-电渗联合法等 |
1. 3 桩基复合地基 |
1. 3. 1 桩-网复合地基 |
1. 3. 2 桩-板复合地基 |
1. 3. 3 桩-筏复合地基 |
1. 4 振密、挤密技术应用与研究进展 |
1. 4. 1 强夯法 |
1. 4. 2 振冲密实法 |
1. 4. 3 夯实水泥土桩 |
1. 4. 4 孔内夯扩法 |
1. 5 土工合成材料加筋技术应用与研究进展 |
1. 6 灌入固化物技术应用与研究进展 |
1. 6. 1 深层搅拌法 |
1. 6. 2 高压喷射注浆法 |
1. 6. 3 水泥加固地下连续墙法( TRD) |
1. 6. 4 灌浆法 |
1. 7 托换、纠倾与迁移技术应用与研究进展 |
1. 7. 1 托换技术 |
1. 7. 2 纠倾技术 |
1. 7. 3 迁移技术 |
2 地基处理技术新进展 |
2. 1 排水固结法 |
2. 1. 1 新近吹填土处理技术 |
2. 1. 2 化学电渗法 |
2. 2 灌入固化物法 |
2. 2. 1 高聚物注浆 |
2. 2. 2 微生物注浆 |
2. 3 刚性桩复合地基法 |
2. 3. 1 刚性桩复合地基 |
(1)横截面异形桩 |
( 2) 纵截面异形桩 |
( 3) 组合桩 |
( 4) 浆固碎石桩 |
2. 3. 2 柔性桩复合地基 |
( 1) 加筋碎石桩 |
( 2) 布袋加筋注浆桩 |
( 3) 双向水泥土搅拌桩 |
3 地基处理标准化建设 |
3. 1 较为综合性的地基基础规范的修订与编制 |
3. 1. 1 GB / T 50783—2012《复合地基技术规范》 |
3. 1. 2 JGJ 123—2012《既有建筑地基基础加固技术规范》 |
3. 1. 3 GB / T 50290—2014 《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规范》[64] |
3. 1. 4 其他地基处理规程 |
3. 2以特殊土质为对象的地基处理规范的编制与修订 |
3.2.1 GB/T 51064—2015《吹填土地基处理技术规范》 |
3. 2. 2 岩溶地区建筑地基基础技术相关规范 |
3. 2. 3 GB / T 50942—2014 《盐渍土地区建筑技术规范》 |
3. 2. 4 GB 50112—2013 《膨胀土地区建筑技术规范》 |
( 1) 增加了术语、基本规定、膨胀土自由膨胀率与蒙脱石含量、阳离子交换量的关系等。 |
( 2) 增加了“岩土的工程特性指标”计算表达式。 |
( 3) 增加了坡地上基础埋深的计算公式。 |
3. 3 依据工程条件编制和修订的相关地基处理规范 |
3. 3. 1 公路软基处理相关规范 |
3. 3. 2 铁路地基处理相关规范 |
3. 3. 3 钢制储罐地基处理相关规范 |
3. 3. 4 煤矿采空区建( 构) 筑物地基处理相关规范 |
3. 3. 5 高填方地基处理相关规范 |
3. 3. 6 港口工程地基处理相关规范 |
4 结论与展望 |
(8)碎石桩与塑料排水板加固山区软弱路基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意义及选题依据 |
1.1.1 研究意义 |
1.1.2 选题依据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排水板预压法处理软基研究现状 |
1.2.2 碎石桩复合地基处理软基研究现状 |
1.2.3 软土地基加固方法比较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
第2章 软基段工程地质情况分析 |
2.1 工程概况 |
2.2 研究段工程地质条件 |
2.2.1 自地理位置及地形地貌 |
2.2.2 地层岩性 |
2.2.3 水文地质条件 |
2.2.4 软土地基地质特征及物理力学性质 |
2.3 两种软基处理方式代表性断面特征 |
2.3.1 代表性断面选取 |
2.3.2 代表性断面路基两侧地貌 |
2.3.3 代表性段断面平面位置 |
2.3.4 代表性断面路基剖面图 |
2.4 小结 |
第3章 软基现场监测成果比较分析 |
3.1 两种处理方式加固机理 |
3.1.1 碎石桩复合地基加固粘土机理 |
3.1.2 塑料排水板加固粘土机理 |
3.2 软基实测沉降变形比较分析 |
3.2.1 碎石桩处理软基实测沉降变形分析 |
3.2.2 塑料排水板处理软基实测沉降变形分析 |
3.2.3 两种处理方式下沉降变形比较分析 |
3.3 软基实测侧向位移比较分析 |
3.3.1 碎石桩处理软基实测侧向位移分析 |
3.3.2 塑料排水板处理软基实测侧向位移分析 |
3.3.3 两种处理方式下实测侧向位移比较分析 |
3.4 侧向位移与竖向位移关系分析 |
3.5 小结 |
第4章 数值模拟对比分析 |
4.1 软件介绍 |
4.2 数值模拟 |
4.2.1 排水板处理软基计算模型简化 |
4.2.2 计算模型 |
4.2.3 有限元参数的选取 |
4.2.4 碎石桩处理断面数值计算结果分析 |
4.2.5 塑料排水板断面数值计算结果分析 |
4.2.6 两种处理方式下计算模拟结果比较分析 |
4.3 实测结果与模拟结果比较分析 |
4.3.1 实测与模拟沉降比较分析 |
4.3.2 实测与模拟侧向位移对比分析 |
4.4 研究断面路基稳定性对比分析 |
4.4.1 极限平衡法原理 |
4.4.2 路基稳定性对比分析 |
4.5 小结 |
第5章 技术特点比较及施工工艺介绍 |
5.1 施工工期比较分析 |
5.2 平均造价比较分析 |
5.3 两种处理方式下软基处理施工工艺 |
5.3.1 塑料板排水法处理软基施工工艺 |
5.3.2 碎石桩处理软基施工工艺 |
5.4 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9)大型储油罐振冲碎石桩地基处理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0. 前言 |
1.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振冲碎石桩复合地基研究现状 |
1.2.2 振冲碎石桩复合地基变形研究现状 |
1.2.3 振冲碎石桩复合地基数值分析及模拟现状 |
1.2.4 振冲碎石桩复合地基的设计研究现状 |
1.3 设计及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 设计及研究内容 |
1.3.2 论文技术路线 |
2. 振冲碎石桩复合地基的作用及加固机理 |
2.1 振冲法作用机理 |
2.2 振冲碎石桩加固地基原理 |
2.2.1 对松散土加固机理 |
2.2.2 对软弱粘土的加固机理 |
2.3 本章小结 |
3. 振冲碎石桩复合地基的施工工艺及步骤 |
3.1 施工机具与设备 |
3.2 施工工艺 |
3.2.1 试桩试验 |
3.2.2 施工原则 |
3.2.3 施工步骤 |
3.3 施工中常见问题的处理 |
3.4 本章小结 |
4. 阿尔及利亚储油罐建设项目振冲碎石桩复合地基设计 |
4.1 软土地基处理设计流程概述 |
4.2 工程介绍 |
4.3 工程地质概况 |
4.4 平面布置 |
4.5 填料量 |
4.6 桩距设计计算 |
4.7 桩长及处理范围确定 |
4.7.1 桩长加固范围确定原则 |
4.7.2 桩长确定 |
4.7.3 碎石桩处理范围确定原则 |
4.7.4 碎石桩处理范围确定 |
4.7.5 大型储油罐碎石桩复合地基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4.7.6 有限元模型输出结果分析 |
4.7.7 有限元模型差异沉降分析 |
4.8 振冲碎石桩复合地基平面设计图 |
4.9 本章小结 |
5. 阿尔及利亚项目概况及监测数据分析验证 |
5.1 现场载荷试验 |
5.1.1 试验布点及目的 |
5.1.2 试验设备 |
5.1.3 测试原理及方法 |
5.1.4 数据图表及结果分析 |
5.2 现场静力触探试验 |
5.2.1 试验布置及目的 |
5.2.2 试验设备 |
5.2.3 试验方法 |
5.2.4 检测依据及使用标准 |
5.2.5 试验图表及结果分析 |
5.3 沉降量监测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成果及结论 |
6.1 结论 |
6.2 尚待解决问题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10)双向增强体复合地基承载特性及其数值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复合地基概述 |
1.2 双向增强体复合地基技术发展概况 |
1.3 双向增强体复合地基理论研究现状 |
1.3.1 双向增强体复合地基承载力研究现状 |
1.3.2 双向增强体复合地基沉降分析研究现状 |
1.3.3 双向增强体复合地基固结研究现状 |
1.3.4 双向增强体复合地基数值分析研究概况 |
1.4 本文研究背景及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双向增强体复合地基桩土应力比计算 |
2.1 引言 |
2.2 双向增强体复合地基承载机理 |
2.2.1 水平加筋垫层作用机理 |
2.2.2 竖向桩体作用机理 |
2.2.3 双向增强体共同作用机理 |
2.3 基于Winkler弹性地基圆薄板理论 |
2.3.1 地基板的基本方程 |
2.3.2 双向增强体复合地基桩土应力比分析模型 |
2.3.3 方程求解 |
2.4 算例及参数分析 |
2.4.1 算例 |
2.4.2 参数分析 |
2.5 小结 |
第3章 双向增强体复合地基沉降计算 |
3.1 引言 |
3.2 基于双参数地基模型的水平加筋垫层的变形分析 |
3.2.1 水平加筋垫层的双参数地基模型 |
3.2.2 算例 |
3.2.3 参数分析 |
3.3 基于剪切位移法的竖向增强体刚度矩阵的建立 |
3.3.1 剪切位移法 |
3.3.2 单桩桩顶的柔度系数 |
3.3.3 桩与桩的相互作用柔度系数 |
3.3.4 桩与土的相互作用柔度系数 |
3.3.5 土与土的相互作用柔度系数 |
3.3.6 桩-土体系的刚度矩阵 |
3.4 小结 |
第4章 双向增强体复合地基沉降计算的无单元法 |
4.1 引言 |
4.2 无单元伽辽金法基本原理 |
4.2.1 移动最小二乘法 |
4.2.2 权函数选取 |
4.2.3 节点影响域半径 |
4.2.4 离散和数值计算 |
4.2.5 本质边界条件实现 |
4.2.6 不连续问题中权函数及近似函数的处理 |
4.3 算例分析 |
4.3.1 一维算例——基于m法的横向受荷桩无单元伽辽金分析 |
4.3.2 二维算例——弹性地基板的无单元伽辽金分析 |
4.4 双向增强体复合地基沉降计算的无单元伽辽金法 |
4.4.1 双向增强体共同作用基本方程 |
4.4.2 算例验证 |
4.5 小结 |
第5章 桩体复合地基的固结计算 |
5.1 引言 |
5.2 桩体复合地基的固结解析计算 |
5.2.1 计算模型的建立 |
5.2.2 固结方程的推导 |
5.2.3 固结方程的求解 |
5.3 公式讨论及实例验证 |
5.4 参数研究 |
5.4.1 置换率的影响 |
5.4.2 井阻的影响 |
5.4.3 桩土模量比的影响 |
5.4.4 涂抹作用对固结的影响 |
5.5 小结 |
第6章 复合地基室内模型试验 |
6.1 引言 |
6.2 相似理论 |
6.2.1 相似理论简介 |
6.2.2 相似理论的三大定理 |
6.2.3 复合地基的相似条件 |
6.3 模型试验方案中的相关参数 |
6.3.1 材料相似 |
6.3.2 荷载相似 |
6.3.3 几何条件与边界条件相似 |
6.3.4 初始条件相似 |
6.4 试验设计 |
6.4.1 模型箱设计 |
6.4.2 加载装置设计 |
6.4.3 数据量测与采集系统 |
6.5 试验内容与方法 |
6.5.1 单纯软土地基模型试验 |
6.5.2 土工格室加筋垫层处理软土地基试验 |
6.5.3 土工格室加筋垫层+碎石桩复合地基模型试验 |
6.6 小结 |
第7章 室内模型试验成果分析 |
7.1 引言 |
7.2 荷载—沉降曲线分析 |
7.3 应力实测数据分析 |
7.3.1 第二组试验垫层上下土压力实测数据 |
7.3.2 第三组试验桩土应力比实测数据 |
7.4 孔隙水压力实测数据分析 |
7.5 小结 |
结论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论文、科研及获奖情况 |
四、碎石桩加固软地基(论文参考文献)
- [1]深厚覆盖层上土石坝坝基加固措施研究[D]. 郑克.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1)
- [2]临清高速公路河谷区多层软土强夯加固地基路基沉降分析与预测[D]. 杨天琪. 北京交通大学, 2021
- [3]堆载预压-固结排水泥炭土地基处理技术应用研究[D]. 刘声钧. 昆明理工大学, 2021(01)
- [4]土工合成材料约束碎石桩复合地基承载特性研究[D]. 邵丹丹. 天津大学, 2019(01)
- [5]成都天府机场软基处理及沉降规律研究[D]. 刘天安. 西南交通大学, 2019(03)
- [6]振冲砂砾桩处理软基技术研究[D]. 黄玮. 山东建筑大学, 2019(01)
- [7]地基处理研究进展[J]. 刘汉龙,赵明华. 土木工程学报, 2016(01)
- [8]碎石桩与塑料排水板加固山区软弱路基比较研究[D]. 冯永财. 成都理工大学, 2013(S2)
- [9]大型储油罐振冲碎石桩地基处理设计研究[D]. 孙玺. 中国海洋大学, 2012(04)
- [10]双向增强体复合地基承载特性及其数值分析[D]. 刘敦平. 湖南大学, 20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