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科技成果二重性与科学家社会伦理责任初探(论文文献综述)
滕怀玺[1](2021)在《科技伦理视野下的专利权运用和监管问题与对策》文中提出技术专利的运用,促进了技术的发展,也提升了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水平,并被证实为改变国家发展走向和世界演变进程的重要因素之一。特别是在高新科学技术迭代更新速度加快的时代环境下,科学技术的发展更是日新月异。但同时也带来了负面效应,尤其是专利权被某些犯罪分子和恐怖分子加以利用危害社会,所以要在科技伦理视野下加强对专利权的运用和监管。从该种思路出发,首先,对科技伦理的理论基础和专利权进行了概述,围绕科技伦理的概念、科技伦理的思想、科技伦理的体系建设、科技伦理思想下的专利权四个环节进行展开与分析。其次,对于我国专利权运用中科技伦理的缺失与监管问题进行深度剖析,指出我国科技专利权在运用中存在用尽原则和滥用种类的伦理问题与我国科技专利权监管中所存在缺失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以科技伦理理论知识为抓手来推动问题的解决,并着重以科技伦理与专利权运用的关系为突破口切入,廓清了专利运用与基本人权保护的冲突、科学技术专利运用与公共利益之间的矛盾、科学技术专利运用与环境生态保护之间的冲突、科学技术伦理与专利权的关系处理。最后,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了科技伦理视角下专利权运用和安全监管的对策。需要构建我国专利运用与监管的伦理理念,不断完善科学技术创新激励转化机制,落实在科学技术专利运用中的惠益分享机制;从科技伦理的视角下专利权的安全监管对策来说,需要提高专利意识、加强安全监管、完善科学技术专利的审查标准、构建科学技术专利伦理审查机制。
郭延龙[2](2020)在《技术人工物设计伦理转向研究》文中认为技术人工物是通过技术实践活动而生成的存在物。1993年兰德尔·迪珀特(Randall Dipert)最早关注该主题,1998年前后荷兰技术哲学家克洛斯(Peter Kroes)和梅耶斯(Anthonie Meijers)将其发展为成熟的研究范式。现阶段,技术人工物的功能与伦理价值的失衡、价值与责任的复杂关系、多元化的伦理治理等问题涌现,迫切需要对技术人工物设计伦理转向问题进行系统地探究。本研究旨在通过技术现象学还原法、归纳与演绎法等方法,探析技术人工物设计伦理转向背后的哲学基础、“物律”设计方式以及技术治理路径。具体研究内容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第一,对技术人工物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进行了论述,并针对技术人工物设计伦理转向的相关文献进行综述,提出了研究设计思路、技术路线和创新之处。第二,对技术人工物设计伦理的相关概念进行词源、内涵和外延的界定,以唐·伊德(Don Ihde)“人-技术”关系理论、拉图尔(Latour)“人工物社会”思想和维贝克(P.Verbeek)“道德物化”的思想为理论依据,在此基础之上展开下一步的深入探究。第三,基于拉图尔“人工物社会”的思想,从技术人工物中历史唯物论的“人本”孕育、“非人”的新唯物论产生、“非人”的扩展三个阶段进行考察,系统地论证了“去中心化”情景下技术人工物,如何从“人本”至“非人”的拓展历程。同时,结合共享单车“去中心化”的具体案例进行诠释。第四,在维贝克“道德物化”的思想基础上,系统地论述了技术人工物的道德意向性、道德自由和道德中介的作用,认为技术人工物的技术程度决定了道德物化程度。同时,结合智能穿戴服装的具体案例进行诠释。第五,基于以上研究基础,通过设计者的道德敏感性捕捉与识别、情感投射与移情、创造性想象与超越,运用仿生设计的情景模拟、虚拟与现实的情景模拟、设计价值的情感模拟,结合强制式调节设计、引诱式调节设计和劝导式调节设计的方式,探索技术人工物设计的“物律”方式。同时,以保姆机器人为例,诠释具体实践语境中的“物律”设计。第六,对技术人工物设计伦理的责任与价值进行细分,对技术行动者、社会行动者和元层面行动者,进行“问责”与建构性技术评估。结合公众参与、共享式、社会契约的公平合作进行调节反馈,最终通过技术内在关系路径、混合式系统路径和价值敏感设计路径,进行不同程度的技术设计与治理。同时,以基因编辑婴儿案例进行反思,针对其中的具体问题进行诠释。最后,技术人工物设计伦理转向的研究,是从技术内在关系的路径切入,以“物准则”的视角探讨技术设计伦理的全过程。本研究提出了“设计即治理”的技术治理方式,用技术道德化的“前置式”设计方式,将“善”技术功能和物理结构“写入”至技术人工物中,以期待通过技术人工物的“物律”设计方式,为构建人类美好生活世界贡献力量。
柳丽萍[3](2020)在《现代科技发展的伦理审视 ——从赫胥黎《美丽新世界》谈起》文中研究指明科学技术与人类文明相生相伴,它既是人类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人类文明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亦可能是威胁人类生存、摧毁人类文明的刽子手。正如英国作家赫胥黎(Aldous Leonard Huxley)描绘的科技极度发达的2532年未来新世界那样,科学技术在给人类创造巨大物质财富和技术便捷的同时,也加重了对人的精神和心理控制,抹杀了人的个性自由。反观当下由现代科技引发的伦理危机与道德挑战,我们不禁要对科技与人的关系发出系列伦理追问:科技使人进化还是退化?科技使人幸福还是不幸?人是科技的主人还是奴隶?现代科技是否陷入伦理困境?现代科技之未来将走向何方?本文以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和解答为线索,从四个方面对现代科技的发展态势进行伦理审视。第一部分,反思科技活动的伦理意蕴。通过分析赫胥黎《美丽新世界》中科技极度发达条件下的人之生存境遇,对现代科技的发展态势提出伦理追问。围绕科技活动的实现形式和活动主体两个角度论证科技活动负载伦理价值的原因。在此基础上,从人与自然、人与自身、人与社会的关系三个方面进一步阐述科技活动负载伦理价值的具体维度及涵义。第二部分,全面梳理古今中外的科技伦理思想。有关科技伦理的思想观点、理论纷争磅礴杂多,这一部分主要针对中、西方以及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科技伦理思想及其历史演变作全面系统的理论考察,进而为下文辩证分析与有效克服现代科技发展的伦理困境提供理论基础和指导。第三部分,充分揭示现代科技发展面临的伦理困境。由现代科技发展所引发的伦理问题,已经成为人类无可逃避的严峻事实。这部分在全面厘清科技伦理关系历史逻辑的基础上,从人与外部自然、人与自身自然、人与智能机器的关系三个方面揭示现代科技发展所面临的伦理问题,继而结合思想理论与实践现状就人类认识水平、文化价值观念、社会发展状况几个方面分析现代科技伦理难题的成因。第四部分,论证现代科技发展伦理难题的破解。科技与伦理的协同共进,是维护人类社会根本利益的必然要求。现代科技发展伦理危机的破解,要以马克思、恩格斯科技伦理思想为指导,以完善科技伦理建制为关键,以加强科技主体建设为根本,构建科学完善的解决机制,促进现代科技的良性发展。
祁文博[4](2020)在《复杂现代性视域下城市风险治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城市文明的发展常常会带来经济财富增加、人生存境遇的改善、社会的持续进步。但现代人环顾四周,在感受到现代化带来身心喜悦的同时,却不断受到各种风险的威胁。城市作为现代性文明最突出的展现,本应是人类自由发展的“诗意栖居”,但却不断遭遇城市风险的威胁。那么,是什么因素导致上述问题的出现?人类应该选择何种方式去规避客观存在的城市风险?已成为我们不得不思考的问题。本研究聚焦复杂现代性视域下的城市风险治理,尝试通过复合且独特的视角来回答以下几个问题:何为复杂现代性理论?复杂现代性理论与城市风险的内在逻辑关系如何?城市风险呈现样态的生成之因是什么?怎样构建城市风险治理的展开路径?围绕这几个核心叩问,本研究通过建构“复杂现代性-城市风险-治理”的研究框架,综合运用文献法、比较法、哲学思辨法展开研究,并结合当前风险治理实践,深度把握复杂现代性视域下的城市风险治理问题。绪论部分就本文的选题价值、研究现状、研究问题以及方法与框架进行了提纲挈领式的综述。第一章是城市风险的复杂现代性理论检视,主要基于复杂现代性分析范式与城市风险的基本特征进行分析,城市风险是复杂现代性的重要表征,复杂现代性在认知向度、制度架构、风险规避层面为认识、治理城市风险提供新的视角,二者互相建构。第二章是城市风险的呈现样态,城市生态失衡带来人的生存之困、城市权利失衡带来人的发展之困、城市意义迷失带来人的存在之困。第三章是现代城市风险的成因,科学与技术构成了城市风险生成的客观原因,资本逻辑在城市空间的强势运行所带来的资源浪费以及人本价值背离导致城市空间生产的异化,社会系统转型的不平衡、不充分、不协调所带来的政府、媒体、公众、抽象体系等次级系统的不合理运行。第四章是城市风险治理维度,城市伦理、城市制度与城市权利是现代城市风险治理最重要的三个维度,城市伦理规约、滋养、涵育城市制度,而完善合理的城市制度能够支撑、保障城市权利的实现,三者之间是相互统一的,为构建复合型城市风险治理体系提供伦理指向、行动方向与价值指引。第五章是城市风险治理体系,在治理理念上,将“以人民为中心”的治理思想深度植入城市伦理、城市制度以及城市权利之中,推进城市风险治理思想现代化;在治理结构上,从科技伦理转型、资本逻辑规塑与社会系统逻辑规约三个方面推进城市风险治理结构现代化;城市风险治理最终应实现共同体治理,通过不断减少空间区隔与结构固化、调整运行规则、实现文明自觉,在多重向度上构建城市命运共同体。最后是研究结论,即在中国复杂现代性理论的指引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城市治理逻辑,在利用与规塑资本现代性的基础上,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风险治理体系,在引领中国城市文明不断发展与进步的同时,也为世界城市发展与治理贡献中国智慧。此外,针对本研究存在的不足,作者将在分析框架、实践案例与主题内容三个方面予以完善,以期对城市风险治理研究完成更为深度的挖掘。
尹秀娟[5](2020)在《虚拟社会的主体异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作为与现实社会并存的虚拟社会,一方面承载了现实社会的部分矛盾,反映了现实社会中人的发展困境和窘迫;另一方面也相对地独立于现实社会,在自我发展过程中了形成了虚拟性、隐匿性、开放性等特点。作为人类发展空间的新拓展,虚拟社会与现实社会之间的矛盾、虚拟社会内部矛盾等成为影响国家和社会发展甚至是全人类发展的重大课题。本文立足于马克思关于异化的主要思想,选取虚拟社会的个人主体在虚拟社会中的异化问题,作为切入点开展研究,显然是对这一背景下人类生存与发展问题的自然回应。马克思说:“各种经济时代的区别,不在于生产什么,而在于怎样生产,用什么劳动资料生产。劳动资料不仅是人类劳动力发展的测量器,而且是劳动借以进行的社会关系的指示器。”正是在马克思关于生产方式思想的指导下,本文以虚拟社会生产资料的改变对生产方式的影响、虚拟社会实践对生产关系的影响、虚拟劳动对虚拟主体的影响作为研究的主要框架,以虚拟社会从萌芽、现阶段发展及可预见的未来发展情况作为暗线,以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为引领,研究了虚拟社会的主体异化、主体对异化的扬弃、以人工智能为主要特点的未来虚拟社会对人的全面发展的影响等核心问题,同时分章节地集中探讨了虚拟社会的形成与发展问题、虚拟社会的本质及主要特征问题、虚拟生存的价值及人类虚拟生存困境问题、虚拟社会中个人主体的异化问题、虚拟社会中虚拟主体异化的扬弃问题、以及以人工智能为主要特点的“后”虚拟社会中人的心智发展、数字劳动及人的进一步解放等问题。基于案例分析和互联网产业前景判断,在对“虚拟”条分缕析过程中,明确了虚拟社会形成的基础与条件,指出了虚拟社会的存在有其自身的规则外,它在本质上是人类用数字化的方式对现实社会的虚拟表述,是人类自身需要的技术表达。由于人类在自身发展中,还没有寻求到调节虚拟需要和现实需要矛盾的平衡机制,导致了主体发展必须面临的哲学困境、主体发展所陷入的时空困境、主体发展带来的精神困境、主体发展中的虚拟生存困境,进而产生了个体主体在虚拟社会的异化。个体在虚拟社会中异化的同时,也凸显出个体对虚拟生存的需要,彰显了虚拟生存的意义。扬弃虚拟生存中的出现的主体异化不仅需要个体在虚拟生存中强化对虚拟社会基本规则的尊重,也需要通过对虚拟社会政治环境、经济环境、文化环境、法理环境、的治理来实现人的更大发展自由。而以人工智能为基本特点的后虚拟社会中,人工智能将进一步推进人的心智发展,以及互联网共产主义的萌芽,都为人类超越虚拟提供了极大条件,为人类实现自由全面发展提供极大可能。
都萧雅[6](2019)在《《思想与时代》(1941-1948)伦理思想研究》文中指出《思想与时代》是依托浙江大学文学院发行于1941年到1948年的一份学术同仁月刊,共发行53期,核心撰稿人有钱穆、张其昀、谢幼伟、张荫麟、贺麟等着名学者。《思想与时代》同仁处在“抗战建国”时期,其学术研究以建立现代民族国家为使命,致力于探索这一时期中国面临的诸多难题的解决方案:如何构建现代国家的民族认同;如何在建立现代民族国家的过程中革新纲常礼教的封建专制性,化解其与现代国家平等、民主的政治伦理的冲突;如何调和中西、新旧伦理思想的紧张以及科学、人文价值的分离造成的伦理危机。《思想与时代》的伦理思想即是指以这份月刊为载体的月刊同仁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之下,坚持文化保守主义的伦理观、守望伦理传统、开展文化本位主义的伦理启蒙、对现代民族国家伦理认同的探索性建构、对政治伦理的实体性建构。就学术特色而言,《学衡》《国风》《思想与时代》三本学术刊物共同构成了中国近代伦理思想史上的“东南学派”。其显着特征是重视中西文化的交流,提倡“科学时代的人文主义”,并努力坚守文化的民族性。《思想与时代》也是如此,其伦理旨趣与特色表现为:融贯新旧、沟通中西;习道术、明人伦;为实现“抗战建国”的目标构建现代民族国家的伦理认同。《思想与时代》同仁坚持文化保守主义的伦理观,对传统伦理价值的坚守和对现代性伦理价值的启蒙是他们文化保守主义伦理观的理论展开,对于“民族国家”伦理认同的建构和他们的政治伦理思想是他们文化保守主义伦理观的现实展开。在对于传统伦理的坚守层面,他们否定全盘西化论者完全抛弃中国传统伦理的不合理态度,提出“现代化但并不西化”;否定科学万能说,重估传统伦理的人文价值;对现代化的不良症状展开超前批判,肯定传统伦理之“合理的生活态度”。他们借助美国新人文主义、西方非理性主义、新黑格尔主义学说为儒家伦理做了存在价值、方法、伦理道德价值导向等方面的辩护。他们认为传统的儒家伦理思想中德性伦理之人格理想与强调孝亲忠国的社会理想、规范伦理中强调礼之别与乐之化的抽象伦理精神值得守护。在此基础上,只有努力积极地对传统儒家伦理进行“现代化改造”,才能真正使其重新焕发生机。在对现代性伦理价值的伦理启蒙层面,月刊同仁认为传统儒家伦理“重德轻智”的伦理优先性以及重直觉不重分析归纳和逻辑推理的思维方式阻碍了近代科学的发展,但中国文化仍有接受科学的可能性。他们还探讨了科学共同体建制内部的伦理规范以及科学工作者的社会伦理责任,对核伦理的论述展现出了明显的责任伦理色彩。他们对于伦理道德的近现代转变也有着本质的认识:否定传统伦理的专制倾向,顺应个体道德本原“由天到人”的转变,强调个体独立自主的重要性;否定传统伦理中的等级制度,强调平等是现代社会的基本伦理精神。以《思想与时代》同仁为代表的文化保守主义者对伦理的时代性与民族性做了甄别,既认同自由、平等、民主等现代性伦理价值,又坚守伦理的民族性。他们强调伦理传统与民族特性的深度关联,因此,他们的文化保守主义思想又与受伤的民族感情相联系起来,为民族主义提供了坚实的情感与文化基础,强化了国族伦理认同与国家伦理认同。月刊同仁对于“民族国家共同体”伦理认同的建构处在近代民族主义思潮和民族国家观念的近代转变的大背景之下,对于国族认同的建构以“中华民族(或中国民族)”概念为基础,致力于论证国族同一性与中华民族的独特性;对于国家认同的建构则对外争主权,对内讲民权。他们建构的“民族国家共同体”是“历史-文化共同体”与“法律-政治共同体”的统一。月刊同仁多持“伦理的政治论”,认为政治应当有道德理想,伦理体系也应当对政治起到导向监督的作用。他们的国际政治伦理思想经历了由世界主义伦理到民族主义伦理的近现代转变,强调国家主权至上,反对国际政治霸权。他们的国内政治伦理思想表现出了明显的伦理启蒙特征。他们提倡自由、民主的现代政治伦理价值。他们的民主观是一种“高调的民主观”,民主的精神意义远远超过了民主的程序和制度意义。他们的自由观是一种“有组织的自由观”,强调个人自由的发展不能与公共利益相悖。此外他们基于当时的《五权宪法草案》,对于政治制度应当遵循“分权精神”还是走“全能政府”路线也有一定探讨。月刊同仁将人看作“在境性的个体”。他们站在文化保守主义的立场,认为不能忽视个体人性中的民族诉求,但是个体可以参照其他文化对自己文化的道德原则进行反思。因此他们一方面重视个体的民族身份,另一方面也强调个体的道德自由和政治自由。既争取自己民族的自由,也尊重其他民族的自由。总之,《思想与时代》的同仁们,在那个特殊的时代,既坚守了中国传统伦理的优秀内容,又吸收了西方的现代伦理观念,力图建构一个融合传统与现代、面向未来的伦理体系。他们的思考固然因时代的局限有诸多不足,但依然有着重要的学术价值与启示意义。
边莉娟[7](2019)在《文明与空间:历史演变与现实逻辑》文中提出人类社会存在的空间范围内,人始终是价值的归宿。自从人类产生以来,在不同的空间范畴下,形成了不同类型的文明,随着人类交往的深化和空间的扩展,不同类型的文明在多样化的空间中发展和推动着人类生活。始自人猿揖别、茹毛饮血的人类,逐渐跨越地域性、民族性的空间限制共享世界,不同文明在空间的扩展中不断发生冲突和碰撞,在融汇交合中演进着人类文明。每一种文明都有其独特的核心价值,同时文明也意味着进步,包含个人的精神培养和社会的秩序养成,这就是文明的共享价值,每一种文明都是核心价值与共享价值的统一。文明不是固定的、封闭的实体,随着时间的流逝和空间的变迁而变化。人类文明是在全球性与地方性关系的互动中发展的,同时,世界的发展从来不始于某个文明的推动,而是在不同文明的互动中前进的。人类从孤立的“点”开始,在地球上历经繁衍、迁徙,留下了罕见的早期文明痕迹;进入农耕文明以后,“点线”文明逐渐扩大为大大小小的文明之“面”;依靠地理大发现、新航路的开辟、工业大生产,地区的局限性和狭隘性被打破,人类开始由分散走向联合,步入工业文明。新大陆的发现促生了新的资本力量,由科学技术支撑的产业资本在利益的驱使下扩张到全世界各地,开创了世界历史,也开启了资本主义文明的发展模式。资本主义文明通过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空间扩展,逐渐渗透并影响着人类文明的发展。从早期的野蛮的殖民掠夺、奴隶贩卖、劳动剥削、种族灭绝等资本积累方式,到当今全球化时代相对比较缓和的资本积累方式,资本追求无限利润的目的没有发生改变,不平等的、剥削的私有制根源依旧存在,利益与权力的价值观基础依然持续。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资本主义文明得以产生的基础,然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却有着其无法调和的内生矛盾,社会生产扩大化和资产私有、产品过剩和越来越大的无产阶级力量等矛盾始终束缚着生产力的发展。资本不断开发着新的市场获取剩余价值,资本的逐利性势必会造成它所到之处的不平等和贫富分化,在整个世界范围内形成不平等不平衡发展的局面,空间剥夺、空间隔离背离了人的价值本性,只求利润不求可持续发展造成了人类生存环境的破坏、人类价值观念的迷失等,为人类社会带来了沉重的灾难。同时,市场和生产的矛盾导致危机的不断发生,这种内在矛盾终究会导致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分配方式发生变革。这种变革正是更高级别的社会取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变革过程,依托其形成和发展的资本主义文明也必将进入更高层次的文明,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也是文明演进的必然。人类文明必然促进人类发展,而人类发展并不一定体现人类文明,是否能推动整个人类的发展才是人类文明的界定。强而称霸是世界历史曾有的固有形态,近代资本就是这样一路走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处于世界前列,本应担当起整个人类文明的推动者,但冲突、战争、暴力等问题的愈演愈烈显然证明其并没有把全人类的文明进步作为其发展的范畴,更不存在与其他国家倡导命运共同体的思想内核。历史内在规律和人类文明发展规律决定了西方资本主义扩张道路的终结。资本具有无限的扩张性,但是这种无限性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也将引起全球的经济和社会危机,从而造成人们更加清晰了解资本主义的人性背离,西方资本主义扩张道路必将随着世界历史的进程走向终结。当前世界正处于百年之未有大变局之中,现代信息革命导致人类在时空维度中的生存状态发生深层次改变,人类社会越发迈向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机遇与挑战并存,旧思维、旧理念和旧模式显然不再适用,各国利益的高度追求和交融越来也促进了“共同利益”意识的高度强化。苏联、东欧、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开启了世界多元化进程,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全球化的今天,强国的崛起不再像过去一样出现单一的局面。内生于资本主义文明之中的社会主义文明,是一种以人民为中心的、公有制的世界性文明,尊崇人的价值,强调人的主体地位,符合文明满足人类需要的终极价值。在共产主义文明社会中,人作为历史的创造者和劳动的实践者,完全成为劳动文明成果的享受者。中国作为最大的社会主义发展中国家,在和平中崛起,强国不霸,始终秉承“共享”、“和”、“大同”的思维理念,本着“共同义利观”“共同利益观”“共同责任观”和“共同治理观”的价值旨归,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过程之中,积极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明确回答了强起来的中国向何处去,更回答了世界向何处去、人类文明向何处去等重大命题,在自身创造价值的过程中兼顾他人,切实诠释出文明的真谛。马克思主义理论立足全人类,对整体人类文明进行探索,坚信人类文明有着共同的未来,即各民族之间在大工业生产和普遍交往的基础上,相互作用、相互依赖形成一个有机整体的发展状况,整体性的世界历史必将形成。同时,各民族国家走向共同未来的道路各不相同,解决这一矛盾的唯一方法是消除资本积累,消除奴役劳动,取代生产资料私有制,破除生产财富私人集中化和生产社会化对生产力的桎梏,实现社会主义真正的普遍的文明,真正做到文明成果的创造者正是文明成果的享用者。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立足于文明与空间的历史演变过程和规律,着眼于对现实问题的分析和批判,从空间维度阐释人类迈向全面自由发展的文明的演进路径和必然趋势。通过对资本主义文明的优势和弊端的解读,分析出社会主义文明的产生过程和发展趋势,结合全球化的必然趋势,得出人类文明必然要进入共产主义文明结论。站在新时代的历史方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旨在超越“西方中心论”构架,在全球领域追求一种更加恢弘、高远的文明格局,纵然迈向共产主义文明之路挑战不断,但必将成为人类共同发展的主旋律,亦必将载入人类文明的史册。
孙磊[8](2018)在《中华自然科学社的历史考察(1927-1949) ——基于科学职业伦理视角的分析》文中研究指明在20世纪上半叶的中国,中华自然科学社是历时较长、影响较大的综合性科学社团。1927年9月,中央大学理工科大学生秉持在中国发展与应用科学的理念,在校内结社,组建了中华自然科学社。到20世纪30年代初,社员相继成长为职业科学工作者,在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国内科学界的科学救国思潮影响下,他们从科学职业身份出发认识到自身的科学救国责任,总结晚清以来科学在中国的发展历程,认为科学在中国发展缓慢的症结在于科学没有得到广泛社会应用,于是将普及科学视同应用科学的有效途径,从1932年开始,直至1937年,编行科普刊物《科学世界》,致力于科学的大众化,以促进科学在中国的应用,并确立社务活动宗旨为在中国发展与普及科学,推动社团演变为以国内职业科学工作者为主体的综合性科学社团。抗战爆发后,迁移至大后方的社员于1938年在重庆中央大学重建总社,恢复了社务活动,在当时科学工作者群思以科学贡献于抗战建国事业的社会思潮中,继续开展以《科学世界》为中心的科学普及活动直至抗战结束;同时在1942—1945年,面向英美科学界发行综合性英文科学刊物《中国科学通讯》,展开战时中外科学交流,以发展中国科学。抗战结束后,总社在1946年夏迁回南京中央大学旧址,恢复了在国内的社务活动,从1947年到1949年,持续编行《科学世界》,令刊物成为民国时期发行时间最长的科普期刊;还创办了用于对外科学交流的综合性英文刊物《中国科学与建设》,作为《中国科学通讯》的延续。战后时期的中华自然科学社在国内科学界具有较大影响力,首先是规模显着,到1947年底,社员总数达到2000人以上,分布于自然科学、医药卫生、工业技术与农业科学等民国科学各领域。其次是与中国科学社发挥同等影响力,在1946年时与中国科学社合组中国科学促进会;1947年时与中国科学社合作,联合其他专门性科学学会,举办七科学团体联合年会;1949年时与中国科学社、中国科学工作者协会、东北自然科学研究会一道,联合发起组织中华全国自然科学工作者代表大会筹备会。新中国建立后,发展与普及科学成为政府职能,中华自然科学社的社务活动渐趋停顿,在1951年3月底结束社务,完成发展与普及科学的历史使命。上述发展历程与主要社务活动表明,在民国科学史上,中华自然科学社发展与普及科学的社务宗旨与实践得到国内科学界认同,并因此发展成为与中国科学社齐名的综合性科学社团。本文认为,这一科学社会史现象具有深刻的研究意蕴,反映民国科学界对于科学职业伦理形成认知的过程。具体来说,科学职业伦理是以科学职业理念为前提的。科学职业理念以发挥科学知识的工具性专长为内涵,在科学知识与科学知识的实践之间建立起维系理论与实践的结构性联系,形成将科学研究的理性化模式转化为社会发展的理性化目标的职业目的。由于令社会理性化本身意谓构建理性这一现代社会道德,所以这一职业目的旨在表达科学职业具有符合现代社会的理性化道德的价值取向,而这是通过生成有效运用科学知识要以理性为价值取向的制度性规范来实现的,表现为建立起有关科学职业的道德准则,也就是以理性为价值取向,从科学职业的理性目的与社会目的出发,构建有效运用科学知识的制度性规范,这就是本质上是制度伦理的科学职业伦理的内涵。返视中华自然科学社社史,发展与普及科学正是科学职业理念的体现,因为发展科学旨在增进科学知识,普及科学则旨在应用科学知识指导实践,也就是发挥科学知识的工具性专长,所以作为由多门学科科学工作者组成的综合性科学社团,中华自然科学社维系不同学科的科学工作者于社内的理念正是科学职业理念,成为民国科学界有效运用科学知识的社会建制。深入来看,科学职业理念的根本目的在于实现社会理性化目标,令中华自然科学社成为运行具有理性化意义的公共事务的社会建制,从学理上来说是一种公共领域建制,承载的是科学职业具有符合现代社会的理性化道德的价值取向,表征民国科学界对于科学职业伦理的认识。本文因此以科学职业伦理作为研究视角,分章设节,对于中华自然科学社社史进行一番科学社会史考察。第一章阐述1927—1937年期间,中华自然科学社以公共领域建制为方向的体制化历程,以及这一体制化方向带动作为科学职业伦理形成之前提的责任伦理的兴起过程,指出社团的成立是科学职业理念中国化的产物,表现为民国时期,以发挥科学知识的工具性专长来造就物质文明的现代性理念形成,在当时的中国社会蕴育出科学职业理念,这是中华自然科学社缘起的结社理念,使得基于科学职业的业缘性社会关系开始在社务活动中形成,表现为民国科学界关于科学家的社会角色意识主导下,社员以作为业缘性社会关系运行方式的专业性的程序化合作模式开展社务活动,根据科学救国的时代需要,从1932年开始探索出以科学大众化为方向的社务活动途径,这就是通过出版通俗性科学刊物《科学世界》来普及科学于国内民众,形成作为专业性的程序化合作模式的科学普及规范。由于科学普及规范遵循的是发挥科学职业的令社会理性化功能路径,所以发挥科学知识的工具性专长成为一种具有理性化意蕴的社会公共事务,从而生成中华自然科学社的公共领域建制属性,以运行理性化的社会公共事务为社务活动实质,所以社团的体制化建设旨在维系科学职业的联系理论与实践的结构,规制社员探索科学知识的有效运用途径,走向从科学研究出发开展科学普及的社务实践。由于科学研究是社员的本职工作,这体现出科学职业的令社会理性化的责任伦理在社员理念中的兴起。第二章论述1938—1941年期间责任伦理的应用科学学科规训化实践情形。这一情形所体现的社史史实是,抗战爆发后位于大后方的中华自然科学社社员意识到,从抗战建国时代要求的抗战意向出发,大后方科学界根据科学职业理念形成自身的社会责任认识,认为应该从事应用科学研究以实现科学知识的战时应用,因此社员的社务活动也应转到这一方向上来。为此总社以应用科学为评价标准来展开科学普及,先是遵循面向发展生产力开展科学研究的应用科学学科规训,展开应用科学方向的科技布局,为社员有效运用科学知识提供必要的科技布局;在之前形成的从科学研究出发开展科学普及的责任伦理意识的作用下,从1939年起将应用科学学科规训转化为科学普及原则,在到1941年为止的《科学世界》编辑过程中,形成以应用科学学科知识的生产作为科普主题的局面,表现出责任伦理在实践过程中走向学科规训化途径。第三章论述1942—1945年期间责任伦理的基础科学学科规训化实践情形。当时总社通过向社员集稿,发行面向英美科学界的综合性英文科学刊物《中国科学通讯》,反映出当时社员主要集中在基础科学方面开展科学研究,构建出基础科学科技布局。当抗战建国时代要求由抗战意向转向建国意向之时,中华自然科学社社员也随之共同认识到要通过科学普及提振大后方基础科学教育,以发展面向建国意向的基础科学研究。在责任伦理的学科规训化实践影响之下,社员从基础科学研究出发开展科学普及,形成了基础科学学科规训对于科学普及方向的规划,走向责任伦理的基础科学学科规训化实践途径。第四章以责任伦理的学科规训制度化实践与科学职业伦理的理念表达为题,论述在1946—1949年期间,社员意识到科学建国时代要求需要建立面向生产力的科学创新局面,以使得中国科学发展预及到世界科学创新趋势,于是开展从基础科学到应用科学的科学创新研究情形。在社务实践中,社员一方面通过用于对外科学交流的综合性英文科学刊物《中国科学与建设》,促进中国科学界的科学创新研究经由专业交流得到确证;另一方面通过《科学世界》向国内社会普及世界科学创新情形,包括国内科学创新研究。对于科学创新研究而言,这两种社务活动发挥的是获取科学新知并予以传播的功能,在学理上来说建立起一种面向科学创新的科学新知流动局面,以从科学研究出发开展科学普及的责任伦理作为维系机制,为作为责任伦理实践路径的学科规训提供制度化安排。正是学科规训制度的建立使得责任伦理演变为科学职业伦理,因为这建立起支撑科学研究的科学学科规训面向生产力转化的常态化局面,根据科学创新规律,要求国内科学界对于学科规训作用于发展生产力的利他性予以阐释,使得社会信任科学创新符合社会大众利益;表现为经由《科学世界》,科学职业的理性目的与保障理性目的实现的社会目的得到国内科学界阐释,使得社会大众认识到科学创新符合现代社会理性化价值取向。这在学理上反映的是国内科学界对于科学职业伦理的理念表达。
王健利[9](2018)在《爱因斯坦的科技伦理思想及其对我国科技伦理问题的启示》文中研究说明阿尔伯特·爱因斯坦作为二十世纪人类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其成就不仅仅局限于自然科学方面,同样在人文科学方面也颇有建树。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背景下,其科技伦理思想对于我国如何正确处理科技伦理问题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爱因斯坦科技伦理思想源于对工业革命和世界大战给人类社会带来巨大影响的思考以及新的技术革命对人类未来命运的忧虑。其科技伦理思想涵盖了科技与道德的关系、科技伦理的二重性以及科学家应具备的社会良知和社会责任感。爱因斯坦将科技伦理和科学家的良知视为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并将科技描述为人类社会的“双刃剑”,只有正确把握科技的力量才能为人类造福,一旦使用不当,将会给人类带来深重的灾难。结合我国现实存在的生物技术、军事科技以及互联网技术等方面迅猛发展所带来的潜在危机,本文在爱因斯坦科技伦理思想的指导下,将正确处理科技与道德的关系、重视科技工作者的社会责任,并通过立法和政府监督的手段作为解决科技带来潜在危机的方法和手段,进而促进我国科技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贾璐萌[10](2018)在《技术伦理实现的内在路径研究》文中认为技术伦理实现的内在路径是在对技术伦理实现的内涵界定基础上,根据技术哲学研究的工程传统与人文传统的分野、以及技术伦理研究的外在路径与内在路径之争,提出的区别于传统技术伦理实践的新路径。基于技术伦理的关系性维度及道德性维度,“技术伦理实现”的内涵可以被界定为人与技术间应然性伦理关系在实践中的落实,以及技术伦理主体的伦理潜能在行动中的彰显:而根据“路径”的基本要素,技术伦理实现内在路径的基本特征主要体现为伦理目的的内在性、伦理主体的混合性以及实现机制的互嵌性。由此,技术伦理实现的内在路径则可以被界定为,以一种混合性的视角将技术实践及技术物纳入伦理实现的活动范畴之中,通过技术对伦理的调解机制以及伦理对技术的伴随机制的互嵌性运作,彰显人与技术物作为混合性伦理主体构成的伦理潜能,并最终确保人与技术间应然性伦理关系的落实。技术伦理实现的内在路径有着深刻的历史渊源、现实基础、理论萌芽与时代契机。就其历史渊源来说,西方技术乌托邦主义中对于技术与伦理关系的乐观主义态度、中国传统道技合一思想中对于技术教化功能的探索,构成了技术伦理实现内在路径的重要历史资源;就其现实基础而言,现代技术实践中伦理诉求的凸显、技术伦理研究中实践旨趣的复归、以及技术伦理实现外在路径的式微,构成了技术伦理实现内在路径的现实必要性与可能性基础;就其理论萌芽而言,技术伦理规约路径以其“道术协同”的技术-伦理观、以及对技术发展的过程规约构成了技术伦理实现内在路径的萌芽形态;就时代契机而言,技术伦理实现内在路径的出现与当前技术哲学领域诸多转向的交汇密切相关,具体包括工程传统与人文传统的融合、以及经验转向与伦理转向的交汇。从逻辑生成的角度来看,技术伦理实现的内在路径之所以能够成立,首先得益于其坚实的理论基础:技术调解理论勾勒出了人与技术在微观、中观及宏观层面互相缠绕的整体图景,为分析伦理道德的技术调解机制提供了系统框架,同时也对传统技术伦理中的二元框架及人的主体性产生了冲击;对此,福柯的自我建构伦理学在考察了微观权力与主体的关系之后,提出了以“自我技术”塑造微观权力中的伦理主体,对技术调解框架下人的伦理主体性重构具有重要借鉴意义,而技术时代的责任伦理则为技术伦理实现中不同行动者的责任分配提供了思路。其次,内在路径的理论可能性还体现在其包含了技术在内的目的指向上:在关系性伦理维度上追求人与技术“共在”的本真性状态,在道德性伦理维度上强调“负责”,即伦理主体通过责任的承担来彰显自身的道德潜能。最后,鉴于技术伦理实现本身所蕴含的实践指向,内在路径的理论可能性落脚到了伦理主体的混合性构成上:从关系论进路出发,内在路径中的伦理主体包括面向平凡技术物的操作型道德能动体、面向人工智能体的功能型道德能动体、面向人类行动者的伦理型道德能动体。这三类伦理主体以其各自的方式彰显着自身的道德特性,并通过相应道德责任的承担来实现人与技术之间的本真性共在状态。从实现机制的角度来看,技术与伦理的互嵌机制构成了技术伦理实现内在路径的实践可行性。就技术对伦理的调解机制而言,其总体上可以看做是作为人工道德能动体的技术对伦理道德的参与。根据道德的不同层次,这类技术对伦理道德的参与可以从个体道德、群体道德以及社会道德三个层面来考察。在个体道德层面,技术能够凭借其调解作用参与个体进行道德判断、作出道德决策并发出道德行为的全过程;在群体道德层面,技术能够通过对群体道德共识和群体道德行动的调解性参与来影响群体道德的实现;在社会道德层面,技术的调解机制体现在对社会道德观念及社会道德实践的参与中。就伦理对技术发展的伴随机制而言,其总体上体现为作为伦理型道德能动体的人类对技术发展的治理与责任承担。根据具体技术物的发展过程,伦理对其的伴随机制主要按照四个阶段进行:在技术设计阶段进行伦理嵌入,以技术工作者为主导,通过“预测-评估-设计”模型实现技术产品的道德化设计;在技术试验阶段进行伦理评估,以评估委员会为主导,通过技术伦理效应的预测与识别、伦理问题的分析与澄清、以及解决方案的开发与确定来修正和完善技术开发方案;在技术推广阶段进行伦理调适,以政府部门为主导,通过制度调适、舆论调适和教育调适三种路径,实现技术产品与社会价值系统的顺利融合:在技术使用阶段,以使用者为主导,通过对他者、对世界、对技术以及对自身的责任的主动承担,来确立自身作为伦理型道德能动体的地位,并为技术物伦理潜能的实现提供支撑。根据以上分析,技术伦理实现的内在路径之于传统技术伦理实践的优越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对个体人生境界的提升而言,内在路径凭借其“伦理之于技术的内在性”的根本特征,不仅能够促进人生境界从实然状态向应然状态的转变,更有利于最高层次的人生境界——“天地境界”的实现;其二是对于社会层面的技术发展而言,内在路径凭借其对技术与伦理互嵌机制的分析与系统构建,有助于从权力维度、知识维度和时间维度三个层面实现伦理因素对技术发展全过程的伴随,从而消解科林格里奇困境。鉴于技术伦理实现内在路径的这种优越性,有必要在我国的技术伦理实践中对其加以应用,建立符合中国语境、面向中国问题的技术-伦理系统,并用以促进我国新兴技术的合理发展。当然,要想更好地在实践层面的发挥技术伦理实现内在路径的优越性,还有必要对其中的理论问题以及本土化问题进行深入研究。
二、科技成果二重性与科学家社会伦理责任初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科技成果二重性与科学家社会伦理责任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1)科技伦理视野下的专利权运用和监管问题与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依据和研究意义 |
1.选题依据 |
2.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1.国内研究现状 |
2.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
1.研究方法 |
2.创新之处 |
一、科技伦理理论基础及其视阈下的专利权概述 |
(一)科技伦理的理论基础 |
1.科技伦理概念的引入 |
2.科技伦理的内涵 |
3.科技伦理体系的建设 |
(二)科技伦理思想下的专利权概述 |
1.科技伦理思想 |
2.科技伦理思想下的专利权四个环节分析 |
二、我国专利权运用中科技伦理缺失与监管问题 |
(一)我国专利权运用中科技伦理缺失问题的表现 |
1.专利权的用尽原则 |
2.专利权滥用的种类 |
(二)我国专利权监管中科技伦理缺失问题的表现 |
三、科技伦理对专利权的意义和两者关系 |
(一)科技伦理对专利权的重要意义 |
1.有效防范科学技术的滥用和价值观的偏离 |
2.有效防范科技人员的道德素质下降 |
(二)科技伦理与专利权运用的关系 |
1.科学技术专利运用与基本人权保护的冲突 |
2.科学技术专利运用与公共利益之间的矛盾 |
3.科学技术运用与环境生态保护之间的冲突 |
4.科学技术伦理与专利权的总体关系处理 |
四、专利权运用和安全监管的对策 |
(一)专利权运用的对策 |
1.构建我国专利运用与监管的伦理理念 |
2.不断完善科学技术创新激励转化机制 |
3.落实科学技术专利运用当中的惠益分享机制 |
(二)专利权的安全监管对策 |
1.提高专利意识加强安全监管 |
2.完善科学技术专利的审查标准 |
3.构建科学技术专利伦理审查机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2)技术人工物设计伦理转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技术人工物的功用与伦理价值失衡 |
1.1.2 技术人工物设计的价值和责任复杂性 |
1.1.3 技术人工物设计的伦理治理问题多元化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技术人工物研究综述 |
1.3.2 技术哲学伦理转向研究综述 |
1.3.3 技术人工物设计伦理研究综述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图 |
1.5 论文的创新之处 |
1.6 本章小结 |
第2章 技术人工物设计伦理转向相关概念与理论依据 |
2.1 技术人工物设计伦理的相关概念 |
2.1.1 技术人工物的概念界定 |
2.1.2 设计伦理的概念界定 |
2.2 技术人工物的属性和类型 |
2.2.1 技术人工物的属性 |
2.2.2 技术人工物的类型 |
2.3 技术人工物设计伦理转向的理论依据 |
2.3.1 唐·伊德“人-技术”关系理论 |
2.3.2 拉图尔“人工物社会”思想 |
2.3.3 维贝克“道德物化”思想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技术人工物设计伦理转向之“去中心化” |
3.1 技术人工物设计中的“人本”孕育 |
3.1.1 “人-机器”的身体解放 |
3.1.2 从“视觉”扩展到“知觉”的身体经验 |
3.1.3 “人本”技术情景的成熟 |
3.2 技术人工物中“非人”的产生 |
3.2.1 “人”与“非人”的认知 |
3.2.2 “去中心化”的行为 |
3.2.3 “非人本”的存在 |
3.3 技术人工物设计中“非人”的扩展 |
3.3.1 “非人”行动者的扩充 |
3.3.2 “时间”与“空间”的鸿沟 |
3.3.3 多元“他者”的共生 |
3.4 “去中心化”案例诠释:共享单车 |
3.4.1 “去中心化”的技术设计模式 |
3.4.2 共享式的“非人”行动者 |
3.4.3 复杂的“去中心化”连带责任关系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技术人工物设计伦理转向之“技德” |
4.1 技术人工物的道德意向性 |
4.1.1 “能力”层级的意向性 |
4.1.2 “指向性”层级的意向性 |
4.1.3 “多元稳定”的意向性 |
4.2 技术人工物的道德自由 |
4.2.1 道德主体的自由 |
4.2.2 技术权力的自由 |
4.2.3 物准则的自由 |
4.3 技术人工物的道德中介 |
4.3.1 道德中介的“放大”与“缩小”作用 |
4.3.2 道德中介的“居间调节”作用 |
4.3.3 道德中介的“异化”作用 |
4.4 “技德”案例诠释:智能穿戴服装 |
4.4.1 走向设计伦理驱动的“第三阶段” |
4.4.2 “道德化”的技术设计过程 |
4.4.3 弥合生命器官的“不在场”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技术人工物设计伦理转向之“物律” |
5.1 设计者的道德想象 |
5.1.1 道德敏感性捕捉与识别 |
5.1.2 情感投射与移情 |
5.1.3 创造性想象与超越 |
5.2 设计与使用的情景模拟 |
5.2.1 仿生设计的情景模拟 |
5.2.2 虚拟与现实的情景模拟 |
5.2.3 设计价值的情景模拟 |
5.3 技术人工物的道德调节设计 |
5.3.1 强制式调节设计 |
5.3.2 引诱式调节设计 |
5.3.3 劝导式调节设计 |
5.4 “物律”案例诠释:保姆机器人 |
5.4.1 创造性的道德想象 |
5.4.2 情感化的交互设计 |
5.4.3 “物律”式的生活调节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技术人工物设计伦理转向之“技术治理” |
6.1 技术人工物设计的责任与价值 |
6.1.1 技术人工物的责任与价值范围 |
6.1.2 技术人工物设计的责任分配 |
6.1.3 技术人工物塑造的“美好生活” |
6.2 行动者的建构性技术评估 |
6.2.1 技术行动者的建构性技术评估 |
6.2.2 社会行动者的建构性技术评估 |
6.2.3 元层面行动者的建构性技术评估 |
6.3 技术人工物设计的调节反馈 |
6.3.1 公众参与式的责任消解 |
6.3.2 多元行动者的共享 |
6.3.3 社会契约的公平合作 |
6.4 技术人工物设计的技术治理路径 |
6.4.1 技术内在关系的治理路径 |
6.4.2 混合式系统的治理路径 |
6.4.3 价值敏感设计的治理路径 |
6.5 “技术治理”案例诠释:基因编辑婴儿 |
6.5.1 科学价值与公共责任的失衡 |
6.5.2 多元行动者技术监督的缺失 |
6.5.3 技术治理路径的不完善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7.2.1 研究不足 |
7.2.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
(3)现代科技发展的伦理审视 ——从赫胥黎《美丽新世界》谈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根据与意义 |
1.1.1 选题根据 |
1.1.2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综述 |
1.2.2 国外研究综述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论文创新与不足 |
1.4.1 论文创新 |
1.4.2 论文不足 |
第2章 科技控制下的“美丽新世界” |
2.1 “美丽新世界”的未来图景 |
2.1.1 极发达的科技——对人类社会的极限控制 |
2.1.2 单向度的个人——对技术统治的绝对服从 |
2.2 “美丽新世界”的现实指向 |
2.2.1 科学技术的滥用 |
2.2.2 个性自由的压抑 |
2.3 “美丽新世界”的伦理省思 |
2.3.1 科技活动负载伦理意蕴之争 |
2.3.2 科技活动负载伦理意蕴之维 |
第3章 科技伦理思想的历史考察 |
3.1 西方科技伦理思想的演进 |
3.1.1 产生于神话和哲学中的西方古代科技伦理思想 |
3.1.2 发展于自然科学中的西方近代科技伦理思想 |
3.1.3 形成于新科技革命中的西方现代科技伦理思想 |
3.2 中国科技伦理思想的发展 |
3.2.1 中国古代的科技伦理思想 |
3.2.2 中国近代的科技伦理思想 |
3.2.3 中国现代的科技伦理思想 |
3.3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科技伦理思想 |
3.3.1 逻辑起点:批判资本逻辑下的科技异化 |
3.3.2 内在诉求: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 |
3.3.3 终极关怀: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
第4章 现代科技发展的伦理难题 |
4.1 现代科技发展提出的伦理难题 |
4.1.1 人与外部自然的关系问题 |
4.1.2 人与自身自然的关系问题 |
4.1.3 人与智能机器的关系问题 |
4.2 现代科技发展伦理难题的成因 |
4.2.1 人类认识水平限制 |
4.2.2 文化价值观念影响 |
4.2.3 社会发展状况制约 |
第5章 现代科技发展伦理难题的解决 |
5.1 以马克思和恩格斯科技伦理思想为指导 |
5.1.1 构建以人为本的科技发展原则 |
5.1.2 坚持多维协调的科技发展方法 |
5.1.3 开拓持久永续的科技发展路径 |
5.2 完善科技伦理建制 |
5.2.1 加强科技法律制度保障 |
5.2.2 健全科技伦理运行机制 |
5.2.3 加强科技伦理道德导向 |
5.3 加强科技主体建设 |
5.3.1 明确科技主体的伦理责任 |
5.3.2 增强科技主体的职业道德 |
5.3.3 开展多级主体之间的对话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4)复杂现代性视域下城市风险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文献综述与评价 |
一、国外关于风险的研究概况 |
二、国内关于风险、城市风险治理的研究概况 |
第三节 核心概念与研究问题 |
一、核心概念 |
二、研究问题 |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框架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框架 |
第五节 创新之处与不足 |
一、创新之处 |
二、研究不足 |
第一章 城市风险的复杂现代性理论检视 |
第一节 复杂现代性的风险追问 |
一、现代性与现代性批判 |
二、反思现代性及其理论价值 |
三、复杂现代性及其理论价值 |
第二节 现代城市发展的风险追问 |
一、城市风险的历史演变 |
二、现代城市风险的基本特征 |
第三节 城市风险的复杂现代性 |
一、城市风险与复杂现代性相互建构 |
二、复杂现代性的城市风险生成逻辑 |
三、复杂现代性的城市风险多维面向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复杂现代性视域下的城市风险 |
第一节 生态失衡与生存之困 |
一、复杂现代性视域下的生态风险 |
二、城市生态失衡:城市生态风险的当代呈现 |
三、生态失衡风险与人的生存之困 |
第二节 城市权利失衡与社会风险 |
一、复杂现代性视域下的城市权利观 |
二、城市权利失衡:城市社会风险的当代呈现 |
三、城市权利失衡与制度规约乏力 |
第三节 城市意义迷失与文化风险 |
一、复杂现代性视域下的城市文化风险 |
二、城市意义迷失:城市文化风险的当代呈现 |
三、城市文化危机生成之因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复杂现代性视域下城市风险成因 |
第一节 城市风险的科技逻辑成因 |
一、高科技时代的全面到来 |
二、技术成因 |
三、科学成因 |
第二节 城市风险的资本逻辑成因 |
一、空间的资本化生产 |
二、空间的结构性失衡 |
三、资本逻辑的强势发展 |
第三节 城市风险的社会系统成因 |
一、政府成因与“有组织地不负责任” |
二、媒体的传播机制与放大效应 |
三、公众风险意识淡薄与社会参与乏力 |
四、抽象体系失信与专家系统的利益导向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复杂现代性视域下城市风险治理维度 |
第一节 城市伦理:城市风险治理的道德维度 |
一、城市伦理何以重要? |
二、城市伦理的本质与功能 |
三、城市伦理的实现与发展 |
第二节 城市制度:城市风险治理的行动维度 |
一、城市制度何以重要? |
二、城市制度的本质与功能 |
三、城市制度建构的原则与方向 |
第三节 城市权利:城市风险治理的价值维度 |
一、城市权利何以重要? |
二、城市权利的本质与功能 |
三、城市权利生产的实现与发展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复杂现代性视域下城市风险治理体系 |
第一节 城市风险治理思想现代化 |
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必要性 |
二、“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三重逻辑 |
第二节 城市风险治理结构现代化 |
一、科技伦理转型 |
二、资本逻辑规塑与城市制度 |
三、社会系统逻辑规塑与城市权利 |
第三节 城市命运共同体与风险治理 |
一、构建城市命运共同体的必要性 |
二、城市命运共同体的本质与功能 |
三、城市命运共同体的实现路径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5)虚拟社会的主体异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问题的缘起及研究背景 |
二、研究现状 |
(一) 国内研究现状:坚守与突破相融合 |
(二) 国外研究现状:思考与展望相结合 |
三、研究思路 |
四、研究内容 |
五、研究方法 |
六、研究价值及意义 |
第一章 虚拟社会的形成与发展 |
第一节 虚拟概念的发展性 |
一、哲学史上的“虚拟” |
二、虚拟社会的“虚拟” |
第二节 虚拟社会的形成 |
第三节 虚拟社会的发展 |
第二章 虚拟社会的本质及特征 |
第一节 虚拟社会中的人 |
第二节 虚拟社会中的虚拟社会关系 |
第三节 虚拟社会中的虚拟社会实践 |
第四节 虚拟生存与现实生存 |
第五节 虚拟社会的基本特征 |
第三章 虚拟社会的主体 |
第一节 虚拟社会的主体多元性与多元性主体 |
一、虚拟社会的多元性主体 |
二、虚拟社会的个人主体特点 |
三、虚拟主体:主体发展的新阶段 |
第二节 虚拟社会主体发展困境 |
一、主体发展的哲学困境:从现实性哲学到虚拟性哲学 |
二、主体发展的时空困境:从现实社会分层到虚拟社会分层 |
三、主体发展的生存困境:现实生存还是虚拟生存 |
四、主体发展的精神困境:从主客体对立到主客体统一 |
第三节 虚拟社会:主体发展的新机遇 |
一、困境中主体发展的新因素 |
二、困境中主体发展的新趋势 |
第四章 虚拟社会的虚拟生存 |
第一节 虚拟生存的特点 |
一、什么是虚拟生存 |
二、虚拟生存的技术化 |
三、虚拟生存的人化 |
四、虚拟生存的伦理秩序 |
第二节 虚拟生存的困境 |
一、虚拟生存的内在矛盾 |
二、虚拟生存与现实要求之间的矛盾 |
三、虚拟生存的技术性和人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
四、虚拟生存的不确定性及潜在危机 |
第三节 虚拟生存的价值 |
一、虚拟生存:生存的哲理新意 |
二、虚拟生存:生存的诗意栖息 |
三、虚拟生存:生存的空间正义 |
四、虚拟生存:生存的经济理性 |
第四节 虚拟生存和现实生存的关系 |
一、现实生存决定虚拟生存 |
二、虚拟生存是对现实生存的拓展 |
三、虚拟生存不是人类生存的最终目的 |
第五章 虚拟社会的主体异化 |
第一节 虚拟社会的主体异化表征 |
一、虚拟社会的主体异化特点 |
二、虚拟社会的主体与精神自我的冲突 |
三、虚拟社会的主体与虚拟劳动的对立 |
四、虚拟社会的主体与内在自我的矛盾 |
第二节 虚拟社会的主体异化类型 |
一、虚拟社会的主体自身异化 |
二、主体的客体化 |
三、客体的主体化 |
四、主体异化的异化 |
第三节 虚拟社会的主体异化原因 |
一、虚拟社会的技术对主体的异化 |
二、虚拟社会政治环境对主体的异化 |
三、虚拟社会的文化对主体的异化 |
四、虚拟社会的经济对主体的异化 |
五、虚拟社会的法律规则对主体的异化 |
六、虚拟空间异化带来的主体异化 |
七、虚拟主体异化的积极作用 |
第六章 虚拟社会的主体异化的扬弃 |
第一节 马克思对异化的扬弃 |
第二节 虚拟社会的规则——主体异化中对规则的尊重 |
一、交互与共享 |
二、离散与认同 |
三、适应与超越 |
第三节 虚拟社会的治理——主体异化扬弃路径选择 |
一、虚拟社会的政治环境治理 |
二、虚拟社会的文化环境治理 |
三、虚拟社会的经济环境治理 |
四、虚拟社会的法理环境治理 |
第七章 “后”虚拟时代 |
第一节 “后”虚拟社会的哲学阐释 |
一、“后”虚拟社会与“第四世界” |
二、“后”虚拟社会对虚拟的超越 |
第二节 “后”虚拟社会人的心智发展 |
一、人工智能的本质 |
二、人工智能与人的心智发展 |
第三节 “后”虚拟社会与人的进一步解放 |
一、“后”虚拟社会中人的劳动 |
二、“后”虚拟社会中共产主义的萌芽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思想与时代》(1941-1948)伦理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的思路与方法、重点难点、创新点 |
第一章 《思想与时代》的时代、思想背景与主旨 |
第一节 危机与转型的时代 |
一、民族危机:民族生存与民族认同 |
二、伦理危机:新旧伦理的冲突与科学、人文的冲突 |
第二节 思想承续 |
一、伦理思想史上的东南学派 |
二、《学衡》《国风》《思想与时代》一脉相承的伦理观 |
三、《学衡》《国风》《思想与时代》伦理思想的发展 |
第三节 文化保守主义的伦理观 |
一、伦理旨趣:融贯新旧、沟通中西 |
二、伦理精神指向:习道术、明人伦 |
三、伦理目标:“民族国家”的伦理认同 |
第二章 守望伦理传统 |
第一节 传统伦理文明的合理性 |
一、西化论否定传统伦理之反思 |
二、科学主义否定传统伦理之反思 |
三、传统伦理“尽人性”的合理生活态度 |
第二节 继承儒家伦理的路径探索 |
一、人文主义路径 |
二、非理性主义路径 |
三、新黑格尔主义路径 |
第三节 儒家伦理之“常德” |
一、人生态度与理想人格 |
二、孝亲与忠国 |
三、礼之别与乐之化 |
四、伦理承续与方法转变 |
第三章 文化保守主义的伦理启蒙 |
第一节 科学的伦理启蒙 |
一、“重德轻智”之弊 |
二、科学社会中的伦理与社会中的科学伦理 |
三、责任伦理之先声 |
第二节 “自由”“平等”的伦理启蒙 |
一、从“天命”到自由意志 |
二、从等级依附到自由平等 |
第三节 伦理启蒙的特质 |
一、民族性之常与时代性之变 |
二、教育的伦理启蒙导向与功用 |
第四章 民族国家的伦理认同与建构 |
第一节 伦理实体与伦理范式的转型 |
一、华夏、诸夷到“中华民族” |
二、“家-国”到“民族-国家” |
第二节 民族国家的伦理认同建构 |
一、“中华民族”的历史同一性 |
二、“王权国家”到现代民族国家的伦理基础 |
第五章 文化保守主义的政治伦理思想 |
第一节 伦理的政治:以伦理导政治 |
一、政治有道德论 |
二、伦理对政治的价值导向 |
第二节 现代转型背景下的国际政治伦理 |
一、世界主义伦理到民族主义伦理 |
二、国家主权至上与反对强权 |
第三节 以启蒙民众为导向的国内政治伦理 |
一、“高调民主观”与“有组织的自由观” |
二、五权宪章之制度正当性 |
结语 救亡与启蒙的调和 |
一、道德选择型的个体身份认同模式 |
二、不可通约的民族价值与自由价值 |
附录:《思想与时代》作者发文统计目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7)文明与空间:历史演变与现实逻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外文献研究 |
一、空间转向研究 |
二、空间正义思想的研究 |
三、西方学者对西方空间理论家的研究 |
第三节 国内学者对空间理论的研究 |
一、对马克思主义空间思想的研究 |
二、对空间概念的研究 |
三、对大卫·哈维空间理论的研究 |
四、对新马克思主义城市理论的研究 |
五、国内对空间正义的研究 |
第四节 对文明的研究 |
第五节 对文明和空间的关系研究 |
第六节 研究思路和创新之处 |
一、研究思路 |
二、创新之处 |
第二章 空间和文明 |
第一节 文明概述 |
一、人类文明演进的历史变迁 |
二、文明的生成机制 |
三、生产力的进步是文明进步的动力 |
第二节 空间概论 |
一、空间概念的历史嬗变 |
二、人的本质:社会性与空间性的统一体 |
三、生产力和交往的空间机理 |
第三节 文明与空间的历史演变及相互作用 |
一、每一个文明都是空间的扩展 |
二、全球化的空间扩展引领人类文明走向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 |
三、全球化条件下文明多样性和空间多样性 |
四、城市空间——人类文明的空间枢纽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资本主义的文明与空间之维 |
第一节 资本主义的空间逻辑 |
一、资本主义的空间扩张:世界市场的形成和确立 |
二、资本的空间运行逻辑 |
第二节 资本主义文明的空间变迁 |
一、人类文明生存空间的扩展 |
二、政治空间的互动逻辑 |
三、物化的精神空间 |
四、资本主义私有制是空间矛盾的根源 |
第三节 资本主义文明的历史进步 |
一、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
二、促进了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创立 |
三、扩展了人类价值空间 |
四、与科学技术发展互为相关 |
五、开创世界历史的主体作用 |
六、为实现共产主义文明提供了无产阶级主体力量 |
第四节 资本主义文明的本质探寻 |
一、资本主义文明的虚假幻象批判 |
二、资本主义的空间扩展对封建文明的解构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社会主义的文明和空间之维 |
第一节 社会主义文明是真正的普遍的文明 |
一、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概念辨析 |
二、社会主义文明是“真正的普遍的”文明 |
第二节 社会主义文明的空间生成机制 |
一、形成社会主义文明的内在空间原因及其规律 |
二、资本空间逻辑对社会主义文明生成的价值空间影响 |
三、社会主义文明的空间发展形态 |
第三节 社会主义空间生产:社会主义文明对资本主义文明的空间替代路径 |
一、世界文明转型的呼唤 |
二、社会主义的空间生产 |
三、社会主义空间生产的文明保障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全球化视域下的文明和空间之维 |
第一节 基于马克思主义的空间理论解析全球化 |
一、马克思主义实践时空观 |
二、“世界历史”和“世界市场”的时空维度和全球化的关系 |
三、全球化背景下的“空间压缩” |
四、全球化时代的资本主义全球空间生产 |
第二节 全球化的文明意蕴 |
一、全球化文明时代的进步 |
二、全球化的内在文明要求 |
三、全球时代的文明对话 |
第三节 全球化的文明挑战 |
一、对资本主义的批判理论 |
二、全球化文明时代对资本主义文明的挑战 |
第四节 全球化中的新型文明 |
一、反全球化、逆全球化和新型全球化 |
二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人类走向文明共同体的中国智慧 |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致谢 |
(8)中华自然科学社的历史考察(1927-1949) ——基于科学职业伦理视角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思路 |
三、围绕本文选题及相关理论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四、本论文的结构安排 |
五、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公共领域方向的体制化与责任伦理的兴起(1927-1937) |
1.1 中华自然科学社社员的结社缘起 |
1.1.1 科学职业理念在民国的形成 |
1.1.2 社员的业缘化结社活动 |
1.2 社团的公共领域建制化 |
1.2.1 科学职业理念的令社会理性化功能之实践 |
1.2.2 社团的公共领域制度建设 |
1.3 社团的社会功能的确立与责任伦理的初现 |
1.3.1 科学理论向实践转化的社会功能之确立 |
1.3.2 社员的社会角色意识转向责任伦理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责任伦理的应用科学学科规训化实践(1938-1941) |
2.1 应用科学方向的科技布局的构建 |
2.1.1 总社从应用科学出发实践社会功能 |
2.1.2 应用科学方向的科技布局成为社务指导原则 |
2.2 应用科学学科对于社团科学考察活动的规训 |
2.2.1 科学考察团的组建与应用科学学科规划 |
2.2.2 应用科学学科知识在科学考察中的生产与应用 |
2.3 科学普及确立应用科学学科规训原则 |
2.3.1 《科学世界》塑造应用科学新知传播效应 |
2.3.2 《川康建设特辑》表征应用科学学科规训原则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责任伦理的基础科学学科规训化实践(1942-1945) |
3.1 基础科学方向的科技布局的展现 |
3.1.1 《中国科学通讯》与发展中国科学的社务活动 |
3.1.2 基础科学方向的科技布局的建立 |
3.2 发展基础科学教育与科学普及的基础科学学科规训化 |
3.2.1 发展基础科学教育作为科学普及目标的确立 |
3.2.2 基础科学方向的科技布局规划科学普及途径 |
3.2.3 《科学世界》的基础科学学科规训化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责任伦理的学科规训制度化与科学职业伦理的表达(1946-1949) |
4.1 责任伦理的学科规训制度化实践:科技传播系统的构建 |
4.1.1 社务活动走向构建科技传播系统结构 |
4.1.2 责任伦理的学科规训形成科技传播系统运行机制 |
4.2 面向科学创新的科技传播系统实践表达科学职业伦理 |
4.2.1 《科学世界》的科学创新总论指向科学职业伦理理念 |
4.2.2 基础科学研究发展理性化的社会文化:科学职业的理性目的 |
4.2.3 应用科学研究作为科学职业的社会目的:实现理性目的 |
4.3 本章小结 |
结束语 |
附表1:中华自然科学社主要负责社员名录与科学职业分布情形(194人) |
附表2:中华自然科学社主要负责社员任职科研机构分布情形(按照学科统计)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9)爱因斯坦的科技伦理思想及其对我国科技伦理问题的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选题依据和研究意义 |
1.选题依据 |
2.研究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1.国外研究现状 |
2.国内研究现状 |
(三)文章创新点与研究方法 |
1.文章创新点 |
2.研究方法 |
二、爱因斯坦科技伦理思想的产生及其基本内容 |
(一)爱因斯坦科技伦理思想的产生 |
1.历史背景 |
2.现实背景 |
(二)爱因斯坦科技伦理思想的基本内容 |
1.科技与道德的双向互动 |
2.科技伦理的二重性 |
3.科学家的社会道德责任 |
三、我国科技发展面临的主要伦理问题及其成因 |
(一)我国科技发展面临的主要伦理问题 |
1.现代生物基因科技引发的伦理问题 |
2.现代军事科技引发的战争灾难恐慌 |
3.现代网络科学技术引发的隐私安全危机 |
(二)我国科技发展伦理问题的成因分析 |
1.经济利益的诱惑 |
2.部分科技从业者的道德缺失 |
3.科技领域制度和立法不完善 |
四、爱因斯坦科技伦理思想对我国解决科技伦理问题的启示 |
(一)正确认识科技与道德的关系 |
1.道德是科学价值的基础 |
2.处理好市场经济与科技伦理的关系 |
(二)重视科技工作者的社会责任 |
1.加强科技“真与善”的正面宣传 |
2.提高科学家的道德品质 |
(三)加强相关立法与政府监管力度 |
1.加强科研活动的法律规范 |
2.加强政府监管力度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10)技术伦理实现的内在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论文的选题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当前研究综述 |
1.3.1 技术与伦理无涉 |
1.3.2 技术与伦理互斥 |
1.3.3 技术与伦理互嵌 |
1.3.4 当前研究的不足 |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创新点 |
第2章 技术伦理实现的概念界定及路径划分 |
2.1 技术伦理实现的概念内涵 |
2.1.1 技术伦理的基本内涵 |
2.1.2 技术伦理实现的含义 |
2.2 技术伦理实现的路径划分 |
2.2.1 技术伦理实现路径划分的理论依据 |
2.2.2 技术伦理实现内在路径的特征及内涵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技术伦理实现内在路径的源起 |
3.1 技术伦理实现内在路径的历史溯源 |
3.1.1 西方技术乌托邦主义中的伦理维度 |
3.1.2 中国传统道技合一思想中的伦理维度 |
3.2 技术伦理实现内在路径的现实基础 |
3.2.1 现代技术实践中伦理诉求的凸显 |
3.2.2 技术伦理研究中实践旨趣的复归 |
3.2.3 技术伦理实现外在路径的式微 |
3.3 技术伦理实现内在路径的理论萌芽 |
3.3.1 技术伦理规约的基本内涵 |
3.3.2 技术伦理规约的内在主义因素 |
3.3.3 技术伦理规约的局限性 |
3.4 技术伦理实现内在路径的时代契机 |
3.4.1 工程传统与人文传统的融合 |
3.4.2 经验转向与伦理转向的交汇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技术伦理实现内在路径的逻辑生成 |
4.1 技术伦理实现内在路径的理论基础 |
4.1.1 面向人-技互动的技术调解理论 |
4.1.2 面向权力-主体关系的自我建构伦理学 |
4.1.3 面向技术时代的责任伦理学 |
4.2 技术伦理实现内在路径的目的指向 |
4.2.1 共在:关系性维度的伦理诉求 |
4.2.2 负责:道德性维度的伦理诉求 |
4.3 技术伦理实现内在路径的主体构成 |
4.3.1 伦理主体的界定思路与标准 |
4.3.2 伦理主体的类型及其道德特性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技术伦理实现内在路径的机制分析 |
5.1 伦理道德的技术调解机制 |
5.1.1 个体道德的技术调解机制 |
5.1.2 群体道德的技术调解机制 |
5.1.3 社会道德的技术调解机制 |
5.2 技术发展的伦理伴随机制 |
5.2.1 技术设计阶段的伦理嵌入 |
5.2.2 技术试验阶段的伦理评估 |
5.2.3 技术推广阶段的伦理调适 |
5.2.4 技术使用阶段的伦理建构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技术伦理实现内在路径的研究展望 |
6.1 技术伦理实现内在路径的超越性 |
6.1.1 有利于个体人生境界的提升 |
6.1.2 有利于科林格里奇困境的消解 |
6.2 内在路径在我国技术伦理实践中的应用 |
6.2.1 建立本土化的技术-伦理系统 |
6.2.2 促进新兴技术的合理发展 |
6.3 有待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
6.3.1 内在路径本身的问题拓展 |
6.3.2 内在路径的本土化问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着及获奖情况 |
四、科技成果二重性与科学家社会伦理责任初探(论文参考文献)
- [1]科技伦理视野下的专利权运用和监管问题与对策[D]. 滕怀玺. 渤海大学, 2021(02)
- [2]技术人工物设计伦理转向研究[D]. 郭延龙.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0(01)
- [3]现代科技发展的伦理审视 ——从赫胥黎《美丽新世界》谈起[D]. 柳丽萍. 吉林大学, 2020(08)
- [4]复杂现代性视域下城市风险治理研究[D]. 祁文博. 苏州大学, 2020(06)
- [5]虚拟社会的主体异化研究[D]. 尹秀娟.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1)
- [6]《思想与时代》(1941-1948)伦理思想研究[D]. 都萧雅. 东南大学, 2019(01)
- [7]文明与空间:历史演变与现实逻辑[D]. 边莉娟. 上海社会科学院, 2019(08)
- [8]中华自然科学社的历史考察(1927-1949) ——基于科学职业伦理视角的分析[D]. 孙磊. 山西大学, 2018(04)
- [9]爱因斯坦的科技伦理思想及其对我国科技伦理问题的启示[D]. 王健利. 渤海大学, 2018(12)
- [10]技术伦理实现的内在路径研究[D]. 贾璐萌. 东北大学, 201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