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例精神疾病住院患者死亡回顾及护理对策

23例精神疾病住院患者死亡回顾及护理对策

一、对23例住院精神病人的死亡回顾及护理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刘盼盼[1](2020)在《健康生态学模型下糖尿病足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文中提出目的本研究通过横断面调查,了解糖尿病足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现状;基于健康生态学模型,从个人特质、行为特点、人际网络、工作和生活条件、政策环境这5个层面分析糖尿病足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因素;构建糖尿病足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影响因素的结构方程模型,探讨其影响因素之间的作用机制,为临床医护人员制定个体化的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8年1月至2019年8月,对符合纳入标准的240例住院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一般资料调查表、糖尿病足病人自我管理行为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糖尿病问题量表、糖尿病病人自我效能量表和糖尿病足知识问卷。采用SPSS 23.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描述、Pearson和Spearman相关分析、独立样本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及阶层回归分析;采用AMOS 24.0软件构建结构方程模型。结果1.糖尿病足患者自我管理行为总分为(45.49±9.87)分,其中日常生活管理(19.19±4.01)分、病情检测与控制管理(16.06±4.25)分、足部护理管理(10.23±2.96)分。2.阶层回归分析显示:性别、Wagner分级、糖化血红蛋白、吸烟状况、糖尿病问题、糖尿病自我效能、糖尿病足知识、子女个数、社会支持、工作状况是糖尿病足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因素。健康生态学模型5个层面的因素共同解释糖尿病足患者自我管理行为总变异的52.2%。3.相关分析显示:自我管理行为与自我效能(r=0.380,P<0.01)、社会支持(r=0.361,P<0.01)、糖尿病足知识(r=0.346,P<0.01)呈正相关,与糖尿病问题(r=-0.326,P<0.01)呈负相关;社会支持与自我效能(r=0.244,P<0.01)呈正相关,与糖尿病问题(r=-0.159,P<0.05)呈负相关;自我效能与糖尿病足知识(r=0.168,P<0.05)呈正相关。4.结构方程模型显示,社会支持对自我管理行为的作用路径有三条:社会支持—自我管理行为、社会支持—自我效能—自我管理行为、社会支持—糖尿病问题—自我管理行为;糖尿病足知识对自我管理行为的作用路径有两条:糖尿病足知识—自我管理行为、糖尿病足知识—自我效能—自我管理行为。社会支持(β=0.261,P<0.001)、自我效能(β=0.270,P<0.001)、糖尿病足知识(β=0.271,P<0.001)对自我管理行为有直接正向效应,糖尿病问题(β=-0.244,P<0.001)对自我管理行为有直接负向效应;社会支持(β=0.227,P<0.001)对自我效能有直接正向效应,社会支持(β=-0.159,P=0.015)对糖尿病问题有直接负向效应;糖尿病足知识(β=0.141,P=0.027)对自我效能有直接正向效应。糖尿病问题在社会支持与自我管理行为路径中的中介效应值为0.039;自我效能在社会支持与自我管理行为路径中的中介效应值为0.061,自我效能在糖尿病足知识与自我管理行为路径中的中介效应值为0.038。结论1.糖尿病足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现状处于中等水平,有待提高。2.健康生态学模型五层面内,糖尿病足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因素有性别、Wagner分级、糖化血红蛋白、吸烟状况、糖尿病问题、糖尿病自我效能、糖尿病足知识、子女个数、社会支持、工作状况。3.社会支持、糖尿病足知识和自我效能得分越高,糖尿病足患者自我管理行为越好;糖尿病问题得分越高,糖尿病足患者自我管理行为越差。4.社会支持可以直接影响自我管理行为,也可以通过自我效能、糖尿病问题的中介作用间接影响自我管理行为;糖尿病足知识可以直接影响自我管理行为,也可以通过自我效能的中介作用间接影响自我管理行为。总体效果分析显示,社会支持对糖尿病足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最大,这说明了充分调动和发挥社会支持的潜能是帮助糖尿病足患者提高自我管理行为的重要途径。

桑丽云[2](2020)在《基于达标理论的干预方案对肝硬化患者出院准备度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我国慢性病防治形势严峻,《中国防治慢性病中长期规划(2017-2025年)》指出应对慢性病患者进行全程健康管理,但目前研究多关注患者院内安全,对患者出院安全关注寥寥。近年来为缓解医疗资源紧张的问题,缩短患者平均住院日成为一个趋势,但住院日的缩短使得患者出院时尚处于恢复阶段,发生非计划再入院等不良事件的风险增加,如何在这种大形势下帮助患者顺利安全出院,提高患者出院准备度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肝硬化为例,以国家政策为契机,基于达标理论,立足于我国实际情况,探索慢性病患者出院准备方案,旨在提高患者出院准备度,保证患者出院安全,节约医疗费用,优化医疗资源分配,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方法:本课题采用混合研究设计,通过现状调查了解肝硬化患者出院准备度及影响因素、肝硬化患者及其家属评估出院准备度的差异性;通过质性研究了解肝硬化患者出院准备感知;通过文献研究和专家咨询构建基于达标理论的肝硬化患者出院准备方案;通过实证研究验证出院准备方案的有效性。具体如下:1.现状调查(1)调查肝硬化患者出院准备度并分析影响因素:方便抽样选取山西省某三甲医院185名肝硬化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出院准备度评估量表、出院指导质量量表和疾病不确定感量表对其调查,并进行出院准备度影响因素的单因素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2)比较肝硬化患者及其家属评估出院准备度的差异性并探索影响因素:方便抽样选取山西省某三甲医院166名肝硬化患者及其家属为研究对象,采用患者版和家属版出院准备度量表进行调查,分别从患者及其家属角度调查患者出院准备度现状并比较两者评估结果的差异性,探索影响因素。2.质性研究采用目的抽样的方法,对2019年1月3月山西省某三甲医院符合纳入和排除标准的15名肝硬化患者进行半结构访谈,并采用Colaizzi方法分析资料。3.方案构建以“达标理论”为理论基础,结合前期现状调查、质性研究以及文献研究,形成干预方案初稿,经过15名专家两轮咨询和预实验形成干预方案的终稿。4.实证研究方便抽样选取山西省某三甲医院99例肝硬化患者为研究对象,对照组(n=49)采取常规护理,干预组(n=50)实施课题组前期构建的基于达标理论的肝硬化患者出院准备方案,比较两组患者出院准备度、出院指导质量、自我管理行为、疾病不确定感和非计划再入院情况。结果:1.现状调查结果(1)调查肝硬化患者出院准备度并分析影响因素:肝硬化患者出院准备度得分为(75.86±10.56),处于较低水平,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文化程度、居住状况、肝功能Child-Pugh分级、出院指导质量和疾病不确定感是其影响因素,能解释出院准备度分值总变异的67.4%。(2)比较肝硬化患者及其家属评估出院准备度的差异性并探索影响因素:患者自评(76.17±10.81)分,家属他评(80.71±9.67)分,两者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肝功能Child-Pugh分级、住院次数、家属身份现况及是否与患者一起居住是两者评分差异的影响因素(P<0.05)。2.质性研究结果对15份访谈资料进行归纳、总结、提炼,最终关于肝硬化患者出院准备感知析出4个主题:出院时矛盾心理、出院准备状态未知、出院后面临多种挑战和患者希望参与出院讨论。3.方案构建结果出院准备干预实施方案包括互动护理评估、护患共同制定达标目标、互动达标措施执行(干预时间、干预内容、干预形式、干预人员)、效果评价,出院准备干预具体内容包括整体评估、疾病知识储备、自我管理技能储备、照顾者指导和出院后可利用的资源。4.实证研究结果(1)研究对象脱落情况:干预组选取53例患者,3例脱落,其中因个人私事主动要求退出1例,不愿意继续参加研究2例;对照组选取51例患者,2例脱落,其中拒绝随访1例,因个人私事主动要求退出1例。最终本研究共纳入99例研究对象,干预组50例,对照组49例。(2)干预前对两组患者一般资料、自我管理行为和疾病不确定感总分及各维度得分情况进行均衡性检验,结果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3)干预后干预组患者出院准备度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干预组出院指导质量总分和获得内容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干预组自我管理行为得分在出院当日、出院后1个月和出院后3个月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干预组疾病不确定感得分在出院当日、出院后1个月和出院后3个月得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干预组患者出院后1个月内非计划再入院率为6.0%,低于对照组(2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9);干预组出院后3个月内非计划再入院率为16.0%,而对照组高达3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2)。结论:基于达标理论的肝硬化患者出院准备方案可提高患者出院准备度和出院指导质量,降低患者疾病确定感和非计划再入院率,可为慢性病患者出院准备工作提供参考。

钟德广[3](2020)在《癌症患者压力管理的小组工作介入研究 ——以江西省S医院为例》文中提出近些年来,由于人类生存压力增大、生活方式不良、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我国居民因癌症造成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上涨,癌症患者也呈现出年轻化、复杂化等趋势。癌症对人们机体生命和生活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不仅会导致患者机体上的疼痛,也会引发焦虑、抑郁和失望等悲观情绪。这些不良情绪反作用于患者,进一步加重患者的身体负担。现代医学的进步,使得肿瘤医学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有效的治疗,使得患者的寿命得到延长,治愈的几率也得到大幅度提升。但在身体得到治疗的治疗同时,患者精神层面的需求却往往没有得到重视。在治疗的过程中,患者的情绪、心理也应该得到重视,因此需要医务社工的介入。为探索压力舒缓服务在减轻癌症患者失眠、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的效果,笔者在江西省S医院肿瘤放疗科室与医院社工部开展了“相行相伴·一起抗战”医务社会工作服务项目。此次服务项目共开展6次,累计服务27人。此项目主要运用开放小组工作的方法为癌症患者提供专业的压力舒缓服务,目的在于缓解患者压力,宣泄患者情绪,让患者重拾对生命的信心。在小组开始前,笔者首先针对患者流动性强的特点,采取了开放小组工作的形式;其次笔者根据患者知识储备、精神状态等方面的因素对活动内容进行了一些增减和变换。在此次小组开展过程中,对于较强的组员流动性,笔者设计了相应的针对措施,即每次活动开始前都要自我介绍及互动游戏的方式增进组员的感情,同时促进患者在科室日常生活中的交流,从而形成稳定的支持网。通过六次小组活动加深组员间的感情,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提升了患者对治疗的信心。通过此次小组活动的开展,笔者认为,医务社工介入癌症患者服务是非常有必要且有效的。其次,由于医院患者特殊的流动性,将传统的封闭式小组改变成开放小组是医务社工实践领域应倡导的重要工作方式。在此次小组工作中,由于人手不够,社会工作者往往扮演多种角色,多种角色会导致数据的偏差,因此笔者认为社工应扮演单一的角色。同时,笔者认为,医务社工的发展已经是我国社会发展的趋势,因此加大中部地区及全国地区社会工作者的培养及创造社会工作岗位在我国也应该提上日程。

杨柳[4](2020)在《综合医院安宁疗护病房的物理环境构建研究》文中指出目的:了解综合医院终末期癌症患者对病房物理环境的需求,构建本土化安宁疗护病房物理环境方案,为综合医院改造安宁疗护病房提供理论参考依据。方法: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采用质性访谈与专家咨询法构建综合医院安宁疗护病房的物理环境方案。第一阶段采用文献研究法,提取国内外物理环境设计要素。第二阶段采用质性访谈法,对某三级综合医院终末期癌症患者进行半结构式、面对面个体访谈。第三阶段采用专家咨询法,结合文献回顾和质性访谈结果构建本土化安宁疗护病房的物理环境方案。结果:1.国内外学者主要针对光线、声音、色彩、自然、艺术品、空间(分布、大小及布局)、装饰等物理环境要素设计了不同的临终护理环境干预策略。2.终末期癌症患者对病房物理环境需求有9个主题:像家一样的环境、感官舒适、空间舒适、接触自然、隐私和尊严、自主性、医疗与人身安全、社会交往、灵性表达。3.经过两轮专家咨询后,条目重要性赋值均数范围为3.855.00,满分频率范围为30.77%100%,赋值均数和满分率均符合条目入选标准,表明咨询专家意见集中程度较高;条目重要性肯德尔和谐系数为0.248,卡方检验显示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且各条目变异系数均小于25%(023.37%),专家意见趋于一致,最终方案包含5个维度,30个条目。结论:1.安宁疗护病房设计或改造需考虑光线、声音、色彩、自然、艺术品、空间(分布、大小及布局)、装饰等物理环境要素。2.终末期癌症患者对病房物理环境存在诸多的需求,综合医院有必要建设一个有利于终末期癌症患者优逝的病房环境。3.综合医院安宁疗护病房的物理环境方案以理论基础为指导,内容具有可操作性和实用性,可为综合医院安宁疗护病房的改造或建设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陈卓[5](2020)在《高血压患者疾病感知与心理一致感对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目的:了解高血压患者的疾病感知、心理一致感及治疗依从性的现状及相关关系,明确疾病感知与心理一致感对治疗依从性的影响,为提高治疗依从性提供参考资料。方法:本研究为非实验性研究中的描述性研究。采用便利抽样法,抽取吉林省1所三甲级医院符合纳入标准的283例住院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简易疾病感知问卷、心理一致感量表及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治疗依从性量表进行调查。使用SPSS20.0软件对数据统计分析。采用频数、百分比、均值与标准差、t检验、方差分析、Pearson相关分析及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法,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高血压患者治疗依从性得分为87.78±18.43,处于中等偏上水平。治疗依从性在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工作状况、人均月收入、病程、吸烟与饮酒方面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2)高血压患者疾病感知得分为40.48± 13.04,处于中等水平。疾病感知在年龄、民族、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工作状况、人均月收入、病程、血压控制情况、高血压相关症状、合并慢性病与自评健康状况方面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3)高血压患者心理一致感得分为62.94±18.27,处于低水平。心理一致感在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工作状况、人均月收入、病程与自评健康状况方面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4)高血压患者疾病感知与治疗依从性呈负相关(r=-0.537,P<0.01),心理一致感与治疗依从性呈正相关(r=0.651,P<0.01),疾病感知与心理一致感呈负相关(r=-0.653,P<0.01)。(5)高血压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因素为文化程度、病程、饮酒、疾病感知与心理一致感,其中心理一致感的预测性最大。结论:(1)高血压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年龄70岁及以上、女性、学历高中或中专及以上、已婚、在职、人均月收入3000元及以上、病程25年及以上、不吸烟与不饮酒的高血压患者治疗依从性较好。(2)高血压患者的疾病感知处于中等水平。年龄70岁及以上、朝鲜族、学历大专及以上、已婚、在职、人均月收入3000元及以上、病程15年及以上、血压控制达标、无高血压相关症状、无合并慢性病与自评健康好的高血压患者疾病感知较好。(3)高血压患者的心理一致感处于低水平。年龄80岁及以上、学历大专及以上、已婚、在职、人均月收入3000元及以上、病程15年及以上与自评健康好的高血压患者心理一致感较好。(4)高血压患者的疾病感知越高,治疗依从性越低;心理一致感越高,治疗依从性越高;疾病感知越高,心理一致感越低。(5)高血压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因素为文化程度、病程、饮酒、疾病感知及心理一致感,其中心理一致感的影响最大,并且心理一致感越高,治疗依从性越高。

孟艳君[6](2020)在《住院患者心理体验量表的研制与初步应用》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本研究拟研制与初步应用住院患者心理体验量表-1(筛查焦虑、抑郁情绪和自杀风险)和住院患者心理体验量表-2(筛查偏执型、情绪不稳定型和表演型人格倾向),以期为护理人员了解非精神科住院患者心理问题的发生情况并有针对性地为患者实施心理护理服务提供参考依据,促进和谐护患关系的发展。方法:1.住院患者心理体验量表-1和住院患者心理体验量表-2的研制首先是编制量表初稿,通过文献研究和专家咨询,依据《疾病和有关健康问题的国际统计分类》第十次修订本并参考相关量表建立量表条目池,形成40个和32个条目的量表初稿。其次是量表的定性评价,选取20位专家采用Delphi法分别进行2轮专家咨询评定条目,形成37个和30个条目的预调查量表。最后是量表的定量评价,分别选取160例、450例和600例综合医院住院患者进行预调查、正式调查和量表的考评。采用经典测量理论和项目反应理论筛选条目,采用克朗巴赫a系数、重测信度、标准关联效度、结构效度考评量表,形成各12个条目的终量表。2.住院患者心理体验量表的初步应用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以住院患者心理体验量表-1和住院患者心理体验量表-2为调查工具,对综合医院非精神科住院患者1080例进行调查,分析患者情绪体验和人格倾向的检出情况。结果:1.住院患者心理体验量表-1研制的结果住院患者心理体验量表-1(Inpatient Psychological Experience Questionnaire-1,IPEQ-1)终量表用于筛查情绪体验中的焦虑、抑郁情绪和自杀风险,共有12个条目,其中每方面含4个条目。采用Likert 5级评分法,每项0分4分(0代表“完全没有”、1代表“偶尔”、2代表“一部分时间”、3代表“大部分时间”、4代表“全部时间”),总分0分48分,总分越高,不良情绪的程度越重。总分的P25分值(12分)作为筛查的分界值。总分≤11分,表示无不良情绪;12分16分,表示有轻度不良情绪;17分21分,表示有中度不良情绪;总分≥22分,表示有重度不良情绪。总量表的克朗巴赫a系数为0.91,3个因子的克朗巴赫a系数分别为0.85、0.86、0.83,表明量表的内部一致性非常可信。总量表的重测信度系数为0.95,3个因子分别为0.94、0.91、0.86,表明量表有较好的稳定性。量表的各方面与效标之间在0.01水平(双侧)上显着相关,表明量表的标准关联效度比较理想。各条目的因子载荷均>0.50(P<0.05),拟合优度统计量基本达到标准,表明量表的结构效度比较理想。量表的完成率为91.17%,平均完成时间为3.19±3.09分钟,具有可行性。2.住院患者心理体验量表-2研制的结果住院患者心理体验量表-2(Inpatient Psychological Experience Questionnaire-2,IPEQ-2)终量表用于筛查人格倾向中的偏执型、情绪不稳定型和表演型人格倾向,共12个条目,其中每方面含4个条目。采用两分类评分法,每项1分、0分(1代表“是”,0代表“否”),总分0分12分,总分越高,越可能具有某种或某几种类型人格障碍倾向的特点;各类型人格倾向得分0分4分,反映具有某一类型人格障碍倾向的可能性。依据《疾病和有关健康问题的国际统计分类》第十次修订本诊断要点,三种人格倾向分别以各得分≥3分作为筛查的分界值。总量表的克朗巴赫a系数为0.78,3个因子的克朗巴赫a系数分别为0.60、0.64、0.63,表明量表的内部一致性可信。总量表的重测信度系数为0.87,3个因子分别为0.81、0.79、0.82,表明量表有较好的稳定性。量表的各方面与效标之间在0.01水平(双侧)上显着相关,表明量表的标准关联效度比较理想。3个条目P01、H01和H04因子载荷没有达到但接近参照标准,其他条目的因子载荷均>0.50;所估计的参数均P<0.05;拟合优度统计量基本达到标准,表明量表的结构效度比较理想。量表的完成率为87.17%,平均完成时间为3.71±3.39分钟,具有可行性。3.住院患者心理体验量表初步应用的结果(1)住院患者心理体验量表-1评估检出情况1)非精神科住院患者不良情绪总体检出率为23.81%,表明综合医院住院患者中合并不良情绪的患者较多。2)不良情绪普遍存在于临床各科室住院患者中,检出率排在前5位的科室是:血液内科(44.12%)、肿瘤科(41.76%)、神经内科(38.24%)、呼吸内科(30.43%)、神经外科(30.38%),提示内科系统慢性疾病患者不良情绪的发生率较外科系统急性疾病患者更高。3)≥60岁患者不良情绪检出率(32.24%)、离异/分居/丧偶患者不良情绪检出率(55.10%)更高,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住院患者心理体验量表-2评估检出情况1)非精神科住院患者具有一种或多种人格倾向的总体检出率为25.29%,其中偏执型人格倾向10.89%,情绪不稳定型人格倾向11.87%,表演型人格倾向9.05%。共病偏执型和情绪不稳定型人格倾向检出率为1.95%,共病偏执型和表演型人格倾向2.63%,共病情绪不稳定型和表演型人格倾向2.82%,共病偏执型、情绪不稳定型和表演型人格倾向0.88%。2)偏执型人格倾向检出率排在前5位的科室是:肿瘤科(15.18%)、泌尿外科(12.50%)、神经外科(11.61%)、神经内科(8.93%)、呼吸内科(8.04%)。情绪不稳定型人格倾向检出率排在前5位的科室是:内分泌科(11.48%)、神经外科(9.84%)、神经内科(9.02%)、泌尿外科(9.02%)、心血管内科(8.20%)。表演型人格倾向检出率排在前5位的科室是:神经外科(17.20%)、肿瘤科(12.90%)、神经内科(10.75%)、心血管内科(9.68%)、内分泌科(8.60%)。结果提示,三种人格倾向检出率内科系统较多。3)离异/分居/丧偶患者偏执型人格倾向检出率(24.49%)更高,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住院患者情绪体验与人格倾向的相关情况1)住院患者不良情绪与偏执型、情绪不稳定型、表演型人格倾向共病的检出率分别为5.36%、5.56%、3.22%。2)住院患者情绪体验得分与三种人格倾向得分、人格倾向总分之间均呈显着正相关(P<0.01)。结论:1.研制的住院患者心理体验量表-1和住院患者心理体验量表-2具有较好的信度与效度,其应用具有可行性,可以作为综合医院非精神科住院患者情绪体验和人格倾向的有效评估工具。2.综合医院非精神科住院患者不良情绪检出率较高,应予以重视。内科、60岁及以上患者、离异/分居/丧偶患者更易出现不良情绪,应重点关注。3.综合医院非精神科住院患者具有一种或多种人格倾向的总体检出率较高,存在一定程度的共病,需引起足够的关注。内科人格倾向检出率较高。离异/分居/丧偶患者更可能具有偏执型人格倾向,需重点关注。4.综合医院非精神科住院患者不良情绪与偏执型、情绪不稳定型、表演型人格倾向存在共病;患者的情绪体验与三种人格倾向关系密切。护理人员可以此为参考制订患者个体化的心理护理服务方案。

周燕[7](2020)在《贫血对不同类型心力衰竭患者2年预后的影响》文中认为目的:心力衰竭是全球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尽管有新的治疗方法和预防措施的出现,但心衰患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仍然很高。贫血被认为是心力衰竭不良预后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目前相关研究多集中在贫血对射血分数减低心衰(HFrEF;LVEF<40%)患者的影响。有证据表明贫血对不同类型心衰的影响可能不同,但这一趋势并未得到一致的报道。随着欧美及中国等国内外心衰诊断和治疗指南对心衰分型的重新定义,贫血对包括射血分数保留心衰(HFpEF;LVEF≥50%)和新命名的射血分数中间值心衰(HFmrEF;LVEF40%-49%)在内的各种类型心衰患者的影响有待明确。本研究旨在观察贫血及贫血的严重程度对HFrEF、HFmrEF和HFpEF三种不同类型心衰人口学特征、临床特征及2年预后的影响。方法:使用回顾性多中心队列研究分析方法,收集2014年3月1日至2016年2月28日期间、就诊于天津市三级医院(其中有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天津胸科医院、天津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天津人民医院、天津武清区人民医院、天津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天津市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天津市第五中心医院、天津市西青医院、塘沽医院等)住院主要诊断为心力衰竭的患者临床基本资料。共纳入临床资料完整并完成2年终点事件随访的心衰患者共计1521例患者。根据2018中国心力衰竭指南分类,按照左室射血分数(LVEF)不同分为HFrEF、HFmrEF和HFpEF三组有射血分数保留(HFpEF)、射血分数中间值(HFmEF)、射血分数减低(HFrEF)心力衰竭三种类型,每组根据是否合并贫血(贫血标准:血红蛋白男性<120 g/L,女性<110 g/L)再各分两个亚组,以心力衰竭再住院或全因死亡为终点事件,描述心力衰竭及不同类型心力衰竭合并贫血患者的人口学特征,比较心力衰竭及不同类型心力衰竭合并贫血的临床特征,探讨贫血及贫血严重程度对不同类型心力衰竭患者的2年预后影响。结果:本研究收集病例数共2284个,共1521例患者入选,对其进行随访,其中447例(29.4%)为贫血患者,1047例为非贫血患者。贫血患者中HFpEF组有136(37.0%)例、HFmEF158(30.27%)例、HFrEF153(24.3%)例。2年随访共 411例发生心力衰竭再住院,441例发生全因死亡。复合终点事件发生有705例。本研究对纳入的住院心衰患者分别按不分型及分类型合并贫血进行分析,基于我国关于贫血和心力衰竭的定义与诊断,显示:1、患病率及流行病学人口统计学特征上,本研究发现男女贫血之间患病率没有性别差异(男性贫血259人、患病率29.26%,女性贫血188人、患病率29.56%,P=0.901)。无论是否分型,贫血患者患病年龄均较非贫血患者大、吸烟比率低、住院时间长、住院花费高(均P<0.05)。2、心力衰竭住院患者总体血红蛋白水平主要分布在130-139g/l、120-129 g/l、110-119 g/l,其中男性主要在 130-139g/l、140-149 g/l、120-129 g/l,女性是120-129g/l、110-119 g/l、130-139 g/l。3、本研究人群的心衰合并贫血患者,与非贫血患者相比较(均P<0.05),有如下临床特征:更可能有冠心病、肾功能不全、低蛋白血症、高血压病等合并症,而心律失常、房颤、扩张型心肌病患病率低,高分级的NYHA比率更多,更高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肌酐、尿素氮值,较低的白蛋白值等,药物方面,ACEI、醛固酮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受体抑制剂(ACEI)应用比例低,钙离子拮抗剂(CCB)应用比例高。心力衰竭分类型后有所不同(均P>0.05),在HFrEF组,冠心病、房颤患病率无差异。HFmEF组,高血压病及醛固酮拮抗剂应用无差异,HFPEF组,高血压病、心律失常、房颤患病率均无差异。4、在对心力衰竭患者人群不进行分类的情况下,单变量COX分析,年龄、住院天数、肾功能不全、低蛋白血症、扩张型心肌病、贫血是心力衰竭再住院、全因死亡及复合终点的预后不佳的危险因素,多变量调整年龄、住院天数、肾功能不全、低蛋白血症、扩张型心肌病后,表明贫血仍是全因死亡[1.439(1.177-1.759)P<0.001]风险增加的预后因素。分类型心力衰竭中,贫血较非贫血患者发生三类终点事件,在HFmEF和HFrEF患者中,心衰再住院(35.44%对 24.74%、34.64%对 23.85%)、全因死亡(37.34%对 23.44%、37.25%对 23.43%)及复合终点(55.70%对 41.93%、55.56%对 40.59%)发生率在贫血组(P<0.05)均高,而在HFpEF中贫血组仅对全因死亡率[1.674(1.206-2.326)P=0.016]有影响。5、根据我国贫血的诊断和定义,对贫血程度进行分层(轻度贫血即Hb<120g/l,中度贫血即Hb≤90g/l,重度贫血即Hb≤60g/l)后,发现较血红蛋白≥120g/l的正常组相比,轻度和中度贫血是心力衰竭再住院、全因死亡和复合终点的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重度贫血对心力衰竭再住院[2.633(0.979-7.079)P=0.055]没有影响,是全因死亡[4.274(1.899-9.619)P<0.001]和复合终点[2.964(1.403-6.260)P=0.004]的预后不良因素。在HFrEF中,轻度和中度贫血是心力衰竭再住院、全因死亡和复合终点的预后不良(P<0.05)的危险因素,重度贫血(P>0.05)对心力衰竭再住院、全因死亡和复合终点的预后不良均没有影响,HFmEF中,轻度贫血对心力衰竭再住院、全因死亡和复合终点的预后不良(P>0.05)没有影响,中度贫血是心力衰竭再住院[2.18(1.310-3.645)P=0.003]、全因死亡[2.241(1.342-3.739)P=0.002]和复合终点[2.038(1.358-3.060)P=0.001]的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重度贫血是全因死亡[6.201(1.520-25.299)P=0.011]的预后不良因素,HFpEF中,中度和重度贫血是全因死亡(均P<0.5)的预后不良因素,轻度贫血(P≥0.05)对心力衰竭再住院、全因死亡和复合终点的预后不良没有影响。结论:本研究表明:1、贫血与HF的射血分数有关,贫血患病率随着射血分数升高有增加趋势。2、患病率及流行病学人口统计学特征上,本研究发现男女之间患病率没有性别差异。无论是否分型,贫血患者患病年龄均较非贫血患者大,吸烟比率低,住院时间长,住院花费高。3、本研究人群的心衰合并贫血患者,有如下临床特征:更可能有冠心病、肾功能不全、低蛋白血症、高血压病等合并症,而心律失常、房颤、扩张型心肌病患病率低,三种类型心力衰竭的病因及合并症有差异。4、无论是否分型,贫血仍是全因死亡风险增加的预后因素。5、进行贫血分层(轻度贫血即Hb<120g/l,中度贫血即Hb≤90g/l,重度贫血即Hb≤60g/l)后,不同类型心力衰竭患者中,轻度、中度和重度贫血对心力衰竭再住院、全因死亡和复合终点的预后影响有差异。

望运丹[8](2018)在《综合医院住院患者自杀环境安全影响因素的回顾性研究》文中指出目的回顾性分析某三级甲等医院住院患者自杀的临床相关资料,了解住院患者自杀与医院环境安全影响因素存在的联系,找出医院环境中潜在的危险因素,探讨预防住院患者自杀的安全防护措施,为我国自杀研究提供理论基础与实证资料,为防范住院患者自杀及其他自杀相关性研究提供借鉴。方法收集某三级甲等医院2008年1月1日至2017年6月1日《患者护理安全事件登记(报告)表》中关于住院患者自杀的登记,向病案科申请查看住院自杀患者的病历,结合以往5次由心理小组组织的患者自杀后交流讨论会记录,详细统计通过跳楼、使用锐器、吞服药物、自缢等方式自杀的住院患者的年龄、性别、婚姻状况、文化水平、科室、病种、住院天数、饮食状况,精神状况,睡眠状况,自杀时间、自杀地点、自杀使用的工具、有无家属或陪护、有无经济困难、有无负性情绪、既往自杀史、事件详细经过、事件原因分析、改进措施、处理意见等,根据资料统计的结果对某三级甲等医院住院患者自杀所在的环境进行分类,分析某三级甲等医院住院患者自杀环境安全影响因素的特征,根据医院环境分析某三级甲等医院住院患者自杀环境安全影响因素,探讨预防住院患者自杀的环境安全对策。结果1基本情况发现:本组59例自杀患者中,女性(31例,52.54%)多于男性(28例,47.46%),住院患者自杀以45-59岁为自杀高发年龄段,占47.46%,≥60岁年龄段占32.20%。自杀患者以恶性肿瘤最为多见共37例占62.72%:其中胃肠癌8例(13.56%),肺癌8例(13.56%),白血病5例(13.51%),宫颈癌、胰腺癌、肝癌、淋巴瘤各3例(各占8.11%),乳腺癌、外阴癌、耳鼻咽喉癌、肾肿瘤各1例;其次为良性消化系统疾病6例占10.16%:其中慢性肝脏疾病5例(8.47%),消化道出血1例;心血管疾病4例占6.78%;骨骼关节疾病3例占5.08%;肺部感染、胆囊术后、尿毒症、肾功能不全、带状疱疹神经痛、系统性红斑狼疮、胎盘前置状态伴出血、食管异物和疖病各1例。本组住院患者自杀以入院一周内人数最多(28例,47.46%)。住院患者自杀行为发生时间主要集中在晚夜间,凌晨2:00-6:00(20例,33.90%)是自杀的高发时间段。住院患者自杀最主要的方式(29例,49.15%)为跳楼,其次为刀具(16例,27.12%)。自杀地点主要发生在医院病房窗台处或走廊窗台处共29例,占49.15%。自杀结局中30例自杀死亡,占50.85%。2住院患者自杀的医院环境可分为物理环境与人文环境。物理环境指硬环境,对住院患者自杀的影响因素可分为(1)跳楼自杀影响因素:楼顶、病房窗户、阳台、楼梯口、走廊等;(2)锐器自杀影响因素:刀具类、玻璃类、其他尖锐物品;(3)药物自杀影响因素:镇静、催眠类药品、止痛类药品、其他药品;(4)自缢影响因素:床单、约束带、鞋带、电线、输液管、裸露的管道、病房横梁、病房卫生间、公共卫生间、淋浴等;(5)其他影响因素:池塘、触电类等。人文环境指软环境,对住院患者自杀的影响因素可分为(1)医务人员方面:医院管理者的管理策略、护理人员心理学及自杀学知识、护理人员的沟通技巧等;(2)管理制度方面:护理人员的排班制度,保卫人员安全巡视制度,医护人员对患者及家属安全告知制度;(3)家庭支持系统方面:婚姻状况,与家人的关系,家庭其他方面等。3物理环境(硬环境)发现:住院患者经窗户跳楼自杀所占比例的49.15%。本研究中综合医院住院患者经窗户跳楼自杀高发科室为:血液科5例,占17.24%,其次是消化内科4例,占13.79%。经窗户跳楼自杀发生时间段以夜晚22:00-次日6:00最多,共13例,占44.83%。自杀大楼外科大楼最多,共9例,占31.03%,外科大楼为全院最高楼层,共32层,经分析,患者经窗户自杀与楼层高低没有多大联系,反而楼层低的比楼层高的跳楼自杀人数还多。116楼跳楼自杀占72.41%。自杀地点以病房窗户(16例)为主,占55.17%,其次是楼梯通道窗户(6例),占20.69%。跳楼自杀结局大多数死亡,死亡人数21例,占72.43%。患者跳楼自杀发现者医护人员所占比例最大,为48.28%。跳楼自杀死亡患者发生医疗纠纷5例。因跳楼自杀未遂导致全身多处外伤引起费用增加的患者有25例。16例住院患者使用锐器自杀女性患者多于男性,占62.50%,使用锐器自杀老年患者较多,占50%。87.5%的患者在病床通过锐器自杀,且62.50%的患者割腕自杀,另外少部分通过刺伤头部,胸部,颈部,前臂等部位自杀。自杀锐器主要是水果刀(62.5%),其次是剃须刀片(18.75%)。除此还有剪刀,玻璃瓶等锐器。16例住院患者使用锐器自杀,自杀未遂占87.5%。5例住院患者自缢发生时间都在18:00之后,且3例为凌晨过后。住院患者自缢使用的工具有鞋带,引流管胃管、尼龙绳等。住院患者自缢的地点主要以卫生间为主,另外还有病床,楼梯间等。自杀结局多数窒息死亡,在卫生间自缢结局全为死亡。4例住院患者吞服药物自杀事件中,全为女性。4例住院患者吞服药物自杀地点为病床旁,另外还有院外。吞服的药物种类有阿普唑仑,安定,去痛片等。药物数量超过医嘱用量,吞服药物自杀结局多数未遂。4人文环境(软环境)发现:住院患者自杀与医院管理者、医护人员、保卫人员、巡视人员、患者家庭人员等有关。管理者对科室的管理策略不当、护理人员心理学及自杀学知识缺乏、护理人员的沟通技巧欠缺,护理人员的排班制度不合理,保卫人员安全巡视制度不到位,医护人员对患者及家属安全告知制度不及时,家庭支持系统不健全等都有可能成为患者自杀的危险因素。结论1住院患者自杀中,环境因素已经成为患者安全中至关重要的一个自杀影响因素,环境不仅包括公共物理环境,还包括人文制度环境,这两种环境都对住院患者自杀有影响作用。2在住院患者自杀中,从物理环境角度,跳楼自杀最为严重,且致死性最大,最不容易控制,跳楼自杀结局中死亡者居多。其次为使用锐器自杀,使用锐器自杀多数为老年人或者妇女,致死性相对跳楼而言,较低,且地点多数在病房内,比较容易被发现。自缢取材方便、死亡时间快、成功率高,结局一般无法挽回,常窒息而亡。病房卫生间是自缢者经常会选择的一个场所。吞服药物自杀致死性相对较低,且超量药物在住院科室不容易获得。3在住院患者自杀中,从人文环境角度,医护方作为与患者每天直接接触的治疗者与护理者,在与住院患者日常沟通中,沟通技巧对发现、预防住院患者自杀很重要,医护人员的自杀知识及心理学知识对及时发现、预防住院患者自杀至关重要,组织管理方的排班制度是否合理,安全告知制度是否全面、到位,安保巡视制度是否有效实施等,这些制度对及时发现,及时阻止,及时预防住院患者自杀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患者家庭支持系统失调,婚姻状况破裂,与家人的关系恶劣,其他家庭负性生活事件的刺激等,都会让患者在绝望感与失落感中产生自杀的念头。4医院可以从自杀所处的环境出发,采取各种预防管理措施,如全面关注经窗户跳楼自杀的高发科室,对经窗户跳楼自杀高发时间段加强警惕,全面改进经窗户跳楼自杀的高发地点,利用高科技手段加强监控,完善医院窗户的安全管理制度,加强科室及病房环境中危险物品的监管,加强护理人员心理培训,完善医院各种管理制度,充分发挥家庭支持系统等措施对住院患者自杀进行控制与防范。

关素芳[9](2006)在《20例住院精神病人死因分析与护理对策》文中认为目的探讨住院精神病人的死亡原因,以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方法对我院20例死亡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住院精神病的病死率为1.67‰,主要死因依次为躯体疾病、猝死、药物副作用、自缢。结论必须重视精神病人躯体疾病、猝死等的预防、观察和护理。

余芳华[10](2005)在《20例住院精神病人的死亡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住院精神病人的死亡原因,通过整体护理延长住院精神病人的生存期和提高生活质量。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式,对我院2000年1月至2004年5月死亡病历进行分析及统计学处理。结果: 住院精神病人的病死率与季节、病人的年龄、住院时间的长短有明显的关系。住院精神病人中恶性肿瘤病死率占首位,上消化道和脑外伤分别列二、三位,随后为心血管及呼吸系统性疾病,而自杀等意外及其他躯体疾病的死亡率很低。结论: 在作好精神病专科护理的同时,还应重视精神病人的躯体疾病的预防、观察和护理。精神科护士不仅要掌握本专业学科的知识,还应掌握内、外科、肿瘤科等相关学科的知识。

二、对23例住院精神病人的死亡回顾及护理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对23例住院精神病人的死亡回顾及护理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健康生态学模型下糖尿病足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研究对象与方法
    1 研究对象
    2 研究工具
    3 资料收集
    4 资料整理和分析
    5 质量控制
    6 伦理原则
    7 技术路线图
结果
    1 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
    2 糖尿病足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社会支持情况、糖尿病问题、糖尿病病人自我效能、糖尿病足知识现状
    3 糖尿病足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
    4 糖尿病足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影响因素机制分析
讨论
    1 糖尿病足患者一般资料的分析
    2 糖尿病足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现状的分析
    3 糖尿病足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因素
    4 糖尿病足患者的社会支持、糖尿病问题、自我效能及糖尿病足知识与自我管理行为相关性
    5 糖尿病足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影响因素的作用机制
    6 对策和建议
结论
创新性、局限与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
    综述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缩略词表
附录
致谢

(2)基于达标理论的干预方案对肝硬化患者出院准备度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常用中英文对照表
前言
    1 研究背景
        1.1 慢性病防治面临严峻形势
        1.2 慢性病患者出院准备情况需引起重视
        1.3 肝硬化的流行病学
    2 国内外研究现状
        2.1 国外出院准备度研究现状
        2.2 国内出院准备度研究现状
    3 研究目的、意义及内容
        3.1 研究目的
        3.2 研究意义
        3.3 研究内容
    4 操作性定义及理论依据
        4.1 操作性定义
        4.2 理论依据
    5 技术路线
第一部分 现状调查
    1 肝硬化患者出院准备度现状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1.1 研究目的
        1.2 研究对象与方法
        1.3 研究结果
        1.4 讨论
        1.5 小结
    2 肝硬化患者出院准备度自评与家属他评的差异性分析
        2.1 研究目的
        2.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3 研究结果
        2.4 讨论
        2.5 小结
第二部分 质性研究肝硬化患者出院准备感知的质性研究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方法
        1.3 质量控制
        1.4 伦理原则
    2 研究结果
        2.1 访谈对象一般资料
        2.2 主题
    3 讨论
        3.1 缓解患者出院时的矛盾心理、准确评估患者出院准备状态
        3.2 帮助患者积极应对出院后面临的挑战
        3.3 支持患者参与出院讨论
    4 小结
第三部分 方案构建基于达标理论肝硬化患者出院准备干预方案的构建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组建课题小组
        1.2 文献回顾
        1.3 专家咨询
        1.4预实验
    2 研究结果
        2.1 干预方案初稿
        2.2 专家咨询结果
        2.3 干预方案终稿
    3 讨论
        3.1 方案的系统性
        3.2 方案的科学性
        3.3 构建的方案利于规范患者宣教内容
    4 小结
第四部分 实证研究基于达标理论的干预方案对肝硬化患者出院准备度的影响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类型
        1.2 研究对象
        1.3 实施干预
        1.4 研究工具
        1.5 资料收集
        1.6 统计学方法
        1.7 质量控制
    2 研究结果
        2.1 研究对象脱落情况
        2.2 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均衡性比较
        2.3 干预后两组患者比较
    3 讨论
        3.1 基于达标理论的干预方案可提高患者出院准备度和出院指导质量
        3.2 基于达标理论的干预方案可改善患者自我管理行为、降低疾病不确定感
        3.3 基于达标理论的干预方案可降低患者非计划再入院率
    4 小结
结论与建议
    1 本研究的结论
    2 本研究的创新点
    3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和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历
致谢

(3)癌症患者压力管理的小组工作介入研究 ——以江西省S医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实践意义
    1.4 研究方法
        1.4.1 文献法
        1.4.2 访谈法
        1.4.3 观察法
    1.5 研究思路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概念界定
    2.2 理论基础
        2.2.1 人际关系三维理论
        2.2.2 社会支持理论
    2.3 国内外文献综述
        2.3.1 压力管理的研究
        2.3.2 癌症患者压力下需求及对策研究
        2.3.3 开放小组的研究
        2.3.4 文献评论
第3章 需求分析与方案设计
    3.1 医院概况
    3.2 服务对象基本情况
    3.3 问题分析
        3.3.1 癌症患者自身的压力困扰
        3.3.2 癌症患者自身压力的表现
    3.4 需求分析和评估
    3.5 小组工作方案设计
第4章 开放小组工作介入过程
    4.1 小组成员的基本资料
    4.2 小组目标及计划
    4.3 小组活动的开展过程
第5章 小组介入评估
    5.1 评估方法
    5.2 过程评估
        5.2.1 组员的参与度
        5.2.2 小组活动设计的合理性
        5.2.3 小组成员的表现
    5.3 结果评估
        5.3.1 效果评估
        5.3.2 患者自我陈述
        5.3.3 社会工作者评估
        5.3.4 他人评估
第6章 总结、反思与建议
    6.1 结论
        6.1.1 社会工作介入对癌症患者压力舒缓有重要的作用
        6.1.2 开放小组工作模式具有一定的推广性
    6.2 反思
        6.2.1 医院医务社工平台匮乏
        6.2.2 医务社工认知度低,前期工作开展困难
        6.2.3 医务社工自身知识储备和能力有限
    6.3 建议
        6.3.1 社会工作者自身能力的完善
        6.3.2 我国应加速医务社工发展
        6.3.3 需加大中部地区医务社工建设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4)综合医院安宁疗护病房的物理环境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第一部分 安宁疗护病房的物理环境设计要素提取
第二部分 综合医院终末期癌症患者对安宁疗护病房物理环境需求的质性研究
第三部分 综合医院安宁疗护病房的物理环境构建
结论、创新点、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介

(5)高血压患者疾病感知与心理一致感对治疗依从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1.4 主要概念
    1.5 文献回顾
    1.6 研究内容
第二章 研究设计与方法
    2.1 研究设计
    2.2 研究对象
    2.3 研究工具
    2.4 资料收集
    2.5 统计方法
    2.6 质量控制
    2.7 伦理学考虑
    2.8 技术路线
第三章 结果
    3.1 高血压患者的一般人口学特征
    3.2 高血压患者的治疗依从性现状
    3.3 高血压患者的疾病感知现状
    3.4 高血压患者的心理一致感现状
    3.5 高血压患者的疾病感知、心理一致感与治疗依从性的相关性
    3.6 高血压患者的疾病感知与心理一致感对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第四章 讨论
    4.1 高血压患者的治疗依从性现状分析
    4.2 高血压患者的疾病感知现状分析
    4.3 高血压患者的心理一致感现状分析
    4.4 高血压患者的疾病感知、心理一致感与治疗依从性的相关性分析
    4.5 高血压患者的疾病感知与心理一致感对治疗依从性的影响分析
第五章 结论
    5.1 主要结论
    5.2 本研究的创新点
    5.3 本研究的局限性及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附录B (调查问卷)
附录C (已发表综述) 高血压患者治疗依从性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6)住院患者心理体验量表的研制与初步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常用缩写词中英文对照表
前言
第一部分 研究背景与研究概述
    1 研究背景
        1.1 医患关系的困境
        1.2 医患关系的促进
        1.3 大健康时代的人文护理
        1.4 研究问题的提出
    2 国内外研究现状
        2.1 情绪的评估及应用
        2.2 人格的评估及应用
        2.3 总结与启示
    3 研究内容
    4 研究目的
    5 研究技术路线图
第二部分 住院患者心理体验量表-1(IPEQ-1)的研制
    第一章 IPEQ-1 量表初稿的编制
        1 量表的编制原则
        2 量表的编制步骤
        2.1 设立研究小组
        2.2 量表的理论依据和方面
        2.3 建立条目池
        2.4 设计可操作性条目
    第二章 IPEQ-1 量表的定性评价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1.2 方法
        2 结果
        2.1 专家一般资料
        2.2 专家权威程度
        2.3 专家积极系数
        2.4 专家意见集中程度
        2.5 专家意见协调程度
        2.6 条目修订
        3 讨论
        3.1 专家咨询结果的可靠性
        3.2 IPEQ-1 量表编制的合理性
    第三章 IPEQ-1 量表的定量评价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1.2 样本量的确定
        1.3 方法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
        2.2 预调查结果
        2.3 正式调查结果
        2.4 量表考评结果
        2.5 量表可行性分析结果
        3 讨论
第三部分 住院患者心理体验量表-2(IPEQ-2)的研制
    第一章 IPEQ-2 量表初稿的编制
        1 量表的理论依据和方面
        2 建立条目池
        3 设计可操作性条目
    第二章 IPEQ-2 量表的定性评价
        1 对象与方法
        2 结果
        2.1 专家一般资料
        2.2 专家权威程度
        2.3 专家积极系数
        2.4 专家意见集中程度
        2.5 专家意见协调程度
        2.6 条目修订
        3 讨论
        3.1 专家咨询结果的可靠性
        3.2 IPEQ-2 量表编制的合理性
    第三章 IPEQ-2 量表的定量评价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1.2 样本量的确定
        1.3 方法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
        2.2 预调查结果
        2.3 正式调查结果
        2.4 量表考评结果
        2.5 量表可行性分析结果
        3 讨论
第四部分 住院患者心理体验量表的初步应用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1.2 样本含量的估计
        1.3 方法
    2 结果
        2.1 住院患者一般资料
        2.2 住院患者IPEQ-1 量表评估检出情况
        2.3 住院患者IPEQ-2 量表评估检出情况
        2.4 住院患者情绪体验与人格倾向的相关分析
    3 讨论
        3.1 住院患者情绪体验评估情况
        3.2 住院患者人格倾向评估情况
        3.3 住院患者情绪体验与人格倾向的相关情况
全文总结
    1 研究结论
    2 研究创新点
    3 研究局限性
    4 研究成果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历

(7)贫血对不同类型心力衰竭患者2年预后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符号说明
前言
    研究现状、成果
    研究目的、方法
1. 研究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来源
        1.1.1 纳入标准
        1.1.2 排除标准
        1.1.3 质量控制
    1.2 资料收集
    1.3 分组
    1.4 统计学方法
2. 研究结果
    2.1 心力衰竭(分型与不分型)合并贫血的人口统计学特征
    2.2 血红蛋白水平分布特征
    2.3 心力衰竭(分型与不分型)合并贫血的临床特征
    2.4 影响贫血的相关因素
    2.5 贫血对住院心力衰竭(分型与不分型)预后的影响
        2.5.1 贫血对住院心力衰竭(不分型)预后的影响
        2.5.2 贫血对不同类型心力衰竭预后影响
        2.5.3 不同程度的血红蛋白水平对不同类型心力衰竭预后的影响
3. 讨论
    3.1 贫血定义
    3.2 心力衰竭(分型与不分型)合并贫血的患病率和人口学特征
    3.3 血红蛋白水平分布特征
    3.4 心力衰竭(分型与不分型)合并贫血的临床特征
    3.5 影响贫血的相关因素
    3.6 贫血对心力衰竭(分型与不分型)预后的影响
        3.6.1 贫血对急慢性心力衰竭预后的影响
        3.6.2 贫血对不同类型心力衰竭预后影响
        3.6.3 不同程度的血红蛋白水平对不同类型心力衰竭预后的影响
    3.7 治疗
研究局限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射血分数中间值心力衰竭患者预后更佳?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8)综合医院住院患者自杀环境安全影响因素的回顾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课题相关概念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目的
    1.5 研究意义
第2章 资料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3 资料的统计分析
第3章 结果
    3.1 研究对象一般资料结果
    3.2 跳楼自杀结果
    3.3 使用锐器自杀结果
    3.4 自缢结果
    3.5 吞服药物自杀结果
    3.6 人文环境结果
第4章 讨论
    4.1 住院患者自杀一般情况分析
    4.2 住院患者自杀环境特征分析
    4.3 住院患者自杀环境影响因素分析
    4.4 住院患者自杀环境安全影响因素的防护措施
第5章 小结
    5.1 研究结论
    5.2 研究局限性
    5.3 研究创新
    5.4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1:患者护理安全事件登记(报告)表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学术成果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致谢
个人简介

(9)20例住院精神病人死因分析与护理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2 结果
3 分析及护理对策
    3.1 躯体疾病
    3.2 猝死
    3.3 药物副作用
    3.4 噎食
    3.5 自缢

(10)20例住院精神病人的死亡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2 结果
3 护理对策
    3.1 严密观察病人的精神状态及生命体征
    3.2 遵医嘱持续低流量输氧, 静脉输液抗炎治疗。
    3.3 按时收集标本, 为医生做出正确诊断提供帮助。
    3.4 采用适宜的健康教育方式
    3.5 做好饮食护理
    3.6 组织病人积极参加工娱疗活动和体育活动, 预防躯体疾病的发生
    3.7 改善医院内部条件提供一个安全、舒适的休养环境
4 讨论

四、对23例住院精神病人的死亡回顾及护理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健康生态学模型下糖尿病足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 刘盼盼. 青岛大学, 2020(01)
  • [2]基于达标理论的干预方案对肝硬化患者出院准备度的影响[D]. 桑丽云. 山西医科大学, 2020(11)
  • [3]癌症患者压力管理的小组工作介入研究 ——以江西省S医院为例[D]. 钟德广. 江西财经大学, 2020(01)
  • [4]综合医院安宁疗护病房的物理环境构建研究[D]. 杨柳. 遵义医科大学, 2020(12)
  • [5]高血压患者疾病感知与心理一致感对治疗依从性的影响[D]. 陈卓. 延边大学, 2020(05)
  • [6]住院患者心理体验量表的研制与初步应用[D]. 孟艳君. 山西医科大学, 2020(10)
  • [7]贫血对不同类型心力衰竭患者2年预后的影响[D]. 周燕. 天津医科大学, 2020(06)
  • [8]综合医院住院患者自杀环境安全影响因素的回顾性研究[D]. 望运丹. 长江大学, 2018(12)
  • [9]20例住院精神病人死因分析与护理对策[J]. 关素芳.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06(15)
  • [10]20例住院精神病人的死亡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 余芳华. 中国民康医学, 2005(06)

标签:;  ;  ;  ;  

23例精神疾病住院患者死亡回顾及护理对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