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蓟县串岭沟组微古植物群初介(论文文献综述)
汉春梅[1](2020)在《山东安丘石旺庄组和天津蓟县串岭沟组有机质壁微体化石研究》文中指出元古宙古生物学在认识生命起源与早期演化、开展区域生物地层学对比、恢复元古宙地球环境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因此一直是古生物学与地层学的研究热点之一。鲁西地区与蓟县地区是华北克拉通东部元古宙地层出露较好的区域且古生物化石丰富。本研究在对两地元古宙地层野外考察的基础上分别对鲁西地区新元古界石旺庄组和蓟县地区中元古界串岭沟组开展了有机质壁微体化石研究。除叠层石外,石旺庄组一直无化石报道。本研究利用酸处理法从白石村剖面石旺庄组泥质灰岩中获得了大量有机质壁化石标本,填补了有机质壁微体化石的空白。石旺庄组有机质壁微体化石组合以形态简单、无装饰的球形疑源类和丝状体蓝菌化石为主,兼有少量舟形类、环翼类和简单多细胞聚集体,分为1 1属,共计18个类群:Leiosphaeridia minutissima、L.tenuissima、L.jacutica、L.crassa、Ostiana microcystis、Simia annulare、Siphonophycus typicum、S.kestron、S.punctatum、S.solidum、Synsphaeridium sp.、?Jacutianema sp.、Arctacellularia tetragonala、Polysphaeroidesfilliformis、Pellicularia tenera、Polytrichoides lineatus、Navifusa actinomorpha、Navifusa majensis。在填补石旺庄组有机质壁微体化石资料空白的同时,对该组沉积时间的限定、邻区生物地层对比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微体古生物学支撑依据,结合此前的古生物学研究结果及同位素年龄资料,对石旺庄组沉积时间进一步讨论。对蓟县地区串岭沟组页岩由下至上进行系统采样,利用酸处理法从中获得标本。串岭沟组有机质壁微体化石的形态分异度较低,以形态简单、无装饰球形疑源类为主,共计4个类群:Leiosphaeridia spp.、Schizofusa sinica、Valeria lophostriata、?Simia annulare。化石的保存受多种因素影响。有机质壁微体化石的大量发现,为今后查明部分属种的亲缘关系提供了充足材料。
李怀坤,田辉,周红英,张健,刘欢,耿建珍,叶丽娟,相振群,瞿乐生[2](2016)在《扬子克拉通北缘大洪山地区打鼓石群与神农架地区神农架群的对比:锆石SHRIMP U-Pb年龄及Hf同位素证据》文中研究表明出露于扬子克拉通北缘大洪山地区的打鼓石群一直被认为是一套中元古代沉积地层,其上被花山群不整合覆盖。但是由于缺少可靠的年龄依据,打鼓石群与同属扬子克拉通北缘的神农架群以及其他相关地层的对比关系一直存有争议。本文作者利用高精度高分辨率离子探针质谱仪(SHRIMP)测定了打鼓石群中凝灰岩的锆石U-Pb年龄,并利用激光烧蚀多接收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LA-MC-ICPMS)测定了打鼓石群凝灰岩和基本同时代的神农架地区神农架群上亚群凝灰岩的锆石Lu-Hf同位素。这是迄今为止第一次测得了打鼓石群罗汉岭组凝灰岩年龄(1 225±19)Ma和(1 239±23)Ma;锆石Lu-Hf同位素结果显示打鼓石群罗汉岭组凝灰岩与神农架群上亚群野马河组凝灰岩具有相似的Lu-Hf同位素特征:176 Hf/177 Hf初始值介于0.282 1720.282 397,εHf(t)值为4.912.0,TDMC=1 1501 943Ma。结合现有区域地质资料,我们认为打鼓石群与神农架群上亚群属于同时期沉积物,形成于超级地幔柱主导的哥伦比亚超大陆裂解背景。
刘欢,孙淑芬,朱士兴[3](2015)在《华北燕山地区雾迷山组疑源类化石组合及其特征》文中研究指明本文通过系统采样,利用化学浸泡法,对冀北坳陷凌源地区和宣龙坳陷北京延庆地区的雾迷山组疑源类进行了研究,并划分出四个化石组合,自下而上分别为:罗庄组合(Asperatopsophosphaera umishanensis-Oscillatoriopsis luozhuangensis)、磨盘峪组合(Stictosphaeridium pectinale-Micrhystridium pallidum)、二十里堡组合(Paleamorpha punctulata-Orygmatosphaeridium rubignosum)和闪坡岭组合(Microconcentrica cymata-Baltisphaeridium cerinum)。通过两个地区疑源类组合特征的对比,认为凌源地区和延庆地区雾迷山组微疑源类化石组合及特征具有可对比性。
王楚楚,刘鹏举,张世红,尚晓冬[4](2015)在《论埃迪卡拉纪微体球状化石Schizofusa与Leiosphaeridia的关系》文中认为埃迪卡拉纪是新元古代最后一个纪,是新元古代雪球地球事件与寒武纪生命大爆发之间地质历史最重要的转折时期,在研究地球早期生命演化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我国华南三峡地区埃迪卡拉系陡山沱组中下部的地层中,发现了大量的以具刺疑源类为主的微体化石,其中有两个形态简单、分布广泛的类型——分别是以光面、球状为特征的Leiosphaeridia和光面囊胞状、具开裂特征的Schizofusa。本文通过对这两种化石材料的细致观察与统计,对两者间的亲缘关系进行了详细探讨,认为Schizofusa开裂之前应为光面球体,即Schizofusa是某些光面球的发展演化后期阶段。
石敏,冯庆来,朱士兴[5](2014)在《华北中元古代燕山盆地生物群演化及其与地质事件的耦合关系》文中研究表明对华北中、新元古代燕山盆地发育的三个主要阶段的生物群面貌进行了总结,三个阶段分别为:长城系下部碎屑岩沉积阶段(A),长城系上部至蓟县系碳酸盐岩沉积阶段(B),蓟县系上部至青白口系碎屑岩沉积阶段(C).其中阶段B是本研究的重点研究层位.B阶段的页岩相化石虽然不甚丰富,但燧石相生物化石却有着较高的分异度和丰度,并具有多种类型的形态及纹饰.此外B阶段中缺乏大直径个体.阶段B的生物群丰度、分异度、浮游生物和底栖生物分异度比例、底栖球状化石平均直径、球形化石最大直径在时间尺度上具有明显的变化规律.笔者从中识别出了两个典型的生物群演变事件,两个事件都和地质事件相耦合.事件一发生于大红峪组三段,这一时期生物群中大个体浮游生物化石十分繁盛,推测可能与火山活动有关.事件二发生于高于庄组三段,这一时期的生物群发生了整体面貌的更替,该更替事件与叠层石衰减、海洋元素地球化学指标以及碳同位素等多个因素的变化耦合.
石敏[6](2014)在《华北中元古代碳酸盐岩系微生物群演替及真核生物演化》文中研究表明从哥伦比亚超大陆的裂解到罗迪尼亚超大陆拼合的1600~1400Ma间,在世界范围内形成了大量的盆地。由于哥伦比亚大陆并未完全打开即拼合成了罗迪尼亚大陆,因此在这一过程中形成的盆地几乎全部为裂谷盆地,我国华北的燕山盆地即形成于这一时期。在这些盆地中有大量的生物群报道,如产于Roper群、Dismal Lakes群、Beck Spring白云岩、Bangemall群、Amelia白云岩、Balbirini白云岩、Semri群以及我国的蓟县群等的生物群。但是由于缺乏准确的年代数据,这些生物群之间的区域对比仍然存在较多问题。同时由于化石保存的不连续性,生物群的演替规律也不够清楚。虽然沉积学以及地球化学等的研究已经重建了这个时期的环境特征和演变规律,但是目前环境与生物群协同变化的研究仍然是这一时期研究的薄弱环节。作为哥伦比亚大陆裂解时期形成的裂谷盆地之一的华北燕山盆地,发育了全球范围内保存最好、最连续的中元古代地层,近100年以来科学家们对盆地内的生物群进行了系统的调查并获得了大量的化石资料,仅报道于蓟县系的燧石相生物群即多达几十个,具有相当的连续性,可以进行亚组(或段)一级的统计和对比。近年来在燕山盆地内一系列的SHRIMP锆石U-Pb年龄的取得使得这套地层具有了高精度的年龄控制。综合这两个条件,对燕山盆地内生物化石进行时间纵向上的统计分析,并研究华北燕山盆地发育过程不同阶段生物群演替特征变的可行。这一研究不仅对揭示哥伦比亚大陆裂解时期生物群的演替规律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也为环境和生物群协同演化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生物学载体。虽然燕山盆地内目前已报道的生物化石已经具有较高的连续性,但是仍然有部分层位的化石较少,成为生物群研究的薄弱层位。我们对这些薄弱层位进行了化石的实地调查。并对化石保存较好的重点层位进行了进一步的调查研究。分别为古子房剖面,蓟县剖面,宽城剖面,迁西剖面,凌源剖面和怀来剖面,共6个剖面的多个层位。通过系统的调查工作,从中取得了大量的化石资料,共描述化石25属的38种(包括10个未定种和三个新属新种)以及20个未定类型,并对存在同物异名现象的多个属种进行了讨论和修订,为后期的统计工作提供了化石信息的补充。其中有4个层位的生物群保存完好且具有重要意义,这4个生物群分别为:1)天津蓟县剖面大红峪组生物群:这个生物群保存有十分完好的硅化微生物化石,主要是球状化石和丝体化石。该生物群内的非丝体化石具有极高的分异度,除了由球状化石主导的微生物席之外,还包括多种不定型群体、定型群体和单体球形及它型化石。其中多种化石具有复杂形态和纹饰,包括具有粗糙外壁、刺状纹饰、不规则出芽结构、开口结构和梭型形态等特征的多个类型。其中部分类型可能是真核生物。生物群中含有十分丰富的光面球状化石Leiosphaeridia,相对其它类型的球状化石,它们个体较大,大于100μm的个体十分常见,有的直径可达6001μm以上。碳酸盐岩系内的生物化石一般个体微小,这种发生在碳酸盐岩系内的大个体化石繁盛现象在燕山盆地内以及整个中元古代都是十分罕见的。丝状体化石在大红峪组的保存也十分完好,它们多呈大规模的群体出现,特别是由Siphonophycus属和Oscillatoriopsis属的丝体主导的微生物席十分常见。大红峪组生物群是一个可以和蓟县系其它组的硅化生物群对比的生物群,而和已经报道的庞家堡剖面大红峪组生物群的组成有所不同,因为蓟县剖面的大红峪组生物群中不含有Gunflint型化石。2)河北迁西剖面高于庄组超微生物群:对迁西剖面高于庄组的碳质压型化石进行野外的实地观察与样品采集,发现大部分压型化石不具有稳定的形态。对其中的20块样品进行扫描电镜下的观察和研究发现,碳质压型化石主要是由不规则的胞外聚合物和丝状化石组成的席状物,并未从中发现宏观生物的证据。因此说明高于庄组的碳质压型化石可能绝大部分是微生物席碎片。在对碳质压型化石的电镜扫描过程中,在席状物内部发现了一个独特的超微生物群,其中的化石大多小于10gm。化石包括球形化石、似:Psppania化石、具柄状结构球化石、具刺疑源类化石、瓶状化石等多种未知新化石类型。这个生物群内化石虽然个体微小,但其中多种化石形态复杂可能是真核生物。3)天津蓟县剖面高于庄组燧石相生物群:中元古代发育有大量的生物沉积构造,但沉积构造中生物群相关研究和报道较少。对蓟县剖面高于庄组第三亚组生物群的调查中,发现了一个保存在沉积构造中的生物群。高于庄组第三亚组中,和Mooth-Tooth构造相伴生的硅质球状构造曾经被部分学者认为可能是球状臼齿岩或气隆构造,也曾被认为是宏观藻类实体化石。我们通过对硅质球状构造岩石切片研究发现,其形成可能是由于硅质不饱和。由于胶体状的硅质含量较少而不足以形成层状硅质岩,因而在沉积到水盐界面时收缩成零散的小球状,在硅质含量稍高的层位,则连成一片形成长球状或小的片状。硅质小球内保存有一个高分异度的微体生物群,生物群内包括球状化石、具刺疑源类、具管状纹饰球化石、梭型化石、瓶状化石、多细胞丝体和多种丝体化石等,其中多种化石形态复杂,可能是真核生物。高度分化的丝状体化石是本生物群的特色类群。4)辽宁凌源剖面雾迷山组燧石相生物群:这是一个含有高分异度浮游生物的燧石相生物群。该生物群含有多种球形化石,除此之外还含有多种椭圆形和梭型化石。但是与蓟县系的其它燧石相生物群相比,本生物群内的丝状体化石极少,丝体主导的生物群也极为罕见。为了对微生物席生物群落进行解剖,并探索外来分子的意义,我们对来自5个不同剖面的雾迷山组生物群的分异度进行了统计和比较,浮游类型分异度所占的比例分别是凌源剖面71%,宽城剖面44%,蓟县剖面41%,西山剖面38%,明十三陵剖面27%。通过比较5个剖面的岩相以及浮游生物的相对变化,发现浮游生物和底栖生物分异度的相对变化与水深的关系密切。水深较深且稳定的环境适宜于浮游生物的繁盛。通过燧石相生物群的研究,并结合叠层石所反映的沉积环境,我们初步建立了燧石相生物群组成与水深关系的模型。通过以上的生物群调查工作我们获得了大量的化石资料,并结合已报道的文献资料,我们总结了自常州沟组至长龙山组的化石分布规律,在此基础上将燕山盆地内生物群的演替划分为三个主要阶段,并对三个阶段的生物群面貌进行了讨论。它们分别为:A长城系下部(常州沟组~串岭沟组)碎屑岩沉积阶段,B长城系上部至蓟县系(团山子组~雾迷山组)碳酸盐岩沉积阶段,C蓟县系上部至青白口系(洪水庄组~长龙山组)碎屑岩沉积阶段。通过对化石记录的分析和讨论,本文认为阶段A的化石类型十分单调。而生物群从阶段B开始分化,这与以往的认为阶段B的化石缺乏进化类型的观点不同。本研究发现阶段B含有大量的具有复杂形态的化石类型,生物群具有极高的分异度。以碳酸盐岩沉积为主的阶段B的化石群是本文研究的重点,通过总结分析取得以下主要认识:阶段B生物群有着极高的分异度和丰度;燧石相生物群并不像以前所认为的缺乏进化类型,相反的含有大量的浮游生物,其中多种具有复杂形态及纹饰;B阶段的微体化石普遍较小,大直径化石较少(大红峪组三段除外)。由于碳酸盐岩沉积阶段B内的生物群以微生物席群落为主,化石的外部形态在时间上缺少变化,因此生物群在时间上的演替特征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我们在对阶段B生物群的研究中,对微生物群落组成进行了解剖,并对生物群的丰度、分异度、浮游生物与底栖生物分异度比例、底栖球状化石平均直径、球形化石最大直径、单细胞化石平均直径(非丝体化石)和化石大小区间分布等多个指标进行了统计和分析。结果显示,阶段B内生物群的群落结构、优势分子及特征分子等均发生了显着的变化。本研究提供了目前中元古代时间纵向上最高分辨率的化石变化信息。通过对这些统计指标的分析,取得了多个对生物群演替的重要认识,并初步提出了两个生物群演替事件。事件一发生于大红峪组三段。大红峪组三段的生物群中浮游生物具有极高的丰度和分异度,其中大个体的球状化石也十分常见,最大个体直径达到600μm,这种大个体化石繁盛的现象在燕山盆地碳酸盐岩沉积中十分罕见。另外,大量的不具有光合作用特征的丝体化石也十分繁盛。这些生物群异常现象的出现,推测可能与火山活动所带来的营养物质的促进有关。事件二开始于高于庄组第二亚组和第三亚组之间。生物群在此发生了整体面貌的更替,特别是高于庄组第三亚组是生物群发生持续转变的重要时期。其中浮游类型分异度所占比例在此明显增高。底栖生物(非丝体)平均直径在第三亚组顶部也明显变大,指示底栖造席生物的主导类群发生了变化。个体较大的球状化石开始成为微生物席建造者的主导类群之一该生物群更替事件与叠层石衰减、海洋元素地球化学指标以及碳同位素等多个因素的变化相耦合,指示高于庄组第三亚组内发生了重要的地质事件,这一系列的事件可能与海洋化学和大气的长期演化有关。生物群研究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对真核生物发生和发展的探索研究。中元古代是生物进化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时期,从现有的化石记录所展示的生物进化史看,真核生物分化、有性生殖、多细胞体型和动植物分化等重要进化事件可能都是中元古代完成的,而对此研究的最直接而有效的方法便是寻找化石证据。然而中元古代是原核生物的大繁盛时期,到处是叠层石礁和微生物岩,黑色页岩沉积较少。而目前报道于中元古代的疑似真核生物化石主要保存碎屑岩系的黑色页岩中,多是疑源类和碳质压型化石。燕山盆地内以碳酸盐岩沉积为主的地层向来不是寻找真核生物的重点层位,但是近年来我们却从中(主要是燧石)获得了大量可能的真核生物化石。在碳酸盐岩系中,研究对象多数是单细胞生物的情况下,提取新的真核生物辨别特征是十分必要的。研究发现,在燕山盆地内的碳酸盐岩中,绿藻丝体、具环纹肋条纹饰球状化石、具刺疑源类化石、疑似真菌化石、瓶状化石和具裂缝的船型化石等元古代的重要真核生物类型均已出现。其中具刺疑源类化石、疑似真菌化石和瓶状化石等都是目前最早的化石记录。在本次调查中还发现了具鞭毛和具有完整生长世代的网格状超微化石类型,其中网格状超微化石具有原核生物所不具备的三层壁结构,是比较可靠的真核生物化石记录。我们对所发现的真核生物进行了分析和讨论,并对碳酸盐岩沉积阶段的真核生物化石记录进行了统计。发现这一时期的生物群已经出现脱囊结构、多层壁结构、表面纹饰、多边形、宏观多细胞?、具规则突起、疑似固着器、疑似瓶状化石和不规则生长特征等多种真核生物特征。经统计,发现从团山子组开始至雾迷山组出现的真核生物化石记录多达20多个类型,说明1600~1400Ma间,真核生物可能已经开始分化。通过对化石形态结构的研究,我们从燧石相生物群中识别出了多种不具有向光性生长特征的丝体化石。此类化石是古代微生物席分层的化石证据,它们代表了微生物席内部的不同化能自养类群。本文对此类化石的形态及归属进行了讨论,并初步探讨了此类化石的研究意义,认为对这些化石类群与现代对应的生物功能群进行对比研究,对我们识别地球早期地层中的生物功能群起到重要的作用。
孙晓岭[7](2010)在《从脱气和脱水作用探讨前寒武纪一些特殊沉积构造的形成》文中指出与微生物相关的原生沉积构造,除熟知的叠层石以外,还有在席底上发育的一系列沉积构造,该类构造由于其在前寒武纪的普遍性和显生宙的局限性,对于研究地球演变具有重要意义。前寒武纪地层中存在一些特殊的沉积构造,如串岭沟组中的砂脉构造和被称为前寒武纪之谜的“臼齿状构造”等,它们的成因机制历来存在很多争议,如地震液化成因、藻成因、生物地球化学成因、脱水脱气成因等,由于其具有特定的时限性,即臼齿构造在中-新元古代(1 700650 Ma)广泛发育,并且具有全球性分布的特点,因此对前寒武纪地层对比起到十分重要作用,同时由于臼齿构造的发育正处于寒武纪生物大爆发的前期,因此可能与早期生命演化有关,基于这些,臼齿构造和砂脉构造的研究成为了研究的热点。尽管这些沉积构造存在其它的解释,如蓟县串岭沟组中的砂脉构造曾经被认为是遗迹化石,还被解释为地震振荡形成的“砂质液化脉”,但是,这些奇形怪状的沉积构造均应该属于微生物引起的原生沉积构造。本论文通过对蓟县剖面串岭沟组粉砂质泥岩中的砂脉构造以及高于庄组中的臼齿构造进行宏观、微观特征,发育的层序地层位置等分析研究,认为这种特殊的沉积构造在海侵最大-高水位早期形成,由于广泛的海侵造成微生物群落异常繁殖,沉积物中有很多的有机质,沉积物埋藏后,在沉积物-水界面以下一定深度厌氧细菌对有机质的分解,厌氧细菌种类具有垂向分带性,因此在不同深度会有不同的矿物或特定组构产生,岩石中较多的黄铁矿的形成表明硫酸盐还原细菌作用强烈,甲烷是在成岩阶段微生物席封闭的软泥中产生,甲烷气体使封闭的沉积层中的气体压力升高,当压力达到一定程度时,造成沉积物发生脱水液化,然后沿着压力降低的方向发生微亮晶或砂脉中粉砂石英的快速固结成岩。碳酸钙饱和度、氧化还原条件、海底构造背景等因素对砂脉构造、臼齿构造的发育发挥着不同的作用,而只有到了中—新元古代以上这些条件似乎才合理的配置,达成了适合砂脉构造和臼齿构造形成的条件,雪球事件之后环境改变导致显生宙不再产生类似的沉积构造了,因此,对砂脉构造和臼齿构造的研究对恢复前寒武纪古气候、古海洋、生物圈演化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刘自亮[8](2009)在《燕山中东部高于庄组—雾迷山组层序岩相古地理及臼齿碳酸盐岩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论文以燕山中东部中元古界高于庄组-雾迷山组海相碳酸盐岩沉积地层为研究对象,以天文周期旋回层序地层学、沉积学、岩相古地理学和事件地质学等理论方法为指导,在大量野外地质剖面的详细测量、描述分析和室内综合研究的基础上,探讨了燕山地区高于庄组-雾迷山组碳酸盐岩发育的沉积相特征和沉积模式,并对其进行了详细的旋回层序地层划分和对比,建立了旋回层序地层格架。点面结合,首次编制了以超层序为编图单元的层序岩相古地理图,揭示了不同时期层序岩相古地理的演化和分布规律。在以上工作的基础上,对高于庄组特征的臼齿碳酸盐岩形态进行了详细刻画和描述,探讨了各种形态臼齿构造的成因机理和形成环境及其对古环境演化研究的意义。燕辽拗拉谷中元古代高于庄组-雾迷山组主要发育潮坪、泻湖、碳酸盐岩缓坡、碳酸盐岩斜坡和深水盆地相等沉积体系;研究认为主要发育台地隐藻碳酸盐岩、台地潮坪-内碎屑滩坝、斜坡碳酸盐岩、滑塌碳酸盐岩、陆源碎屑颗粒流和碳酸盐岩溶解相等6种典型的沉积序列。在详细的等时层序界面识别、米级旋回层序分析和利用Fischer图解进行可容纳空间变化研究的基础上,将燕山地区长城系高于庄组划分为14个三级层序(GSQ1-GSQ14),并进一步归并为4个超层序(二级层序)(GSSQ1-GSSQ4);雾迷山组划分为27个三级层序(WSQ1-WSQ27),进一步归并为4个超层序(WSSQ1-WSSQ4)。论文以超层序为编图单元,编制了研究区高于庄组超层序岩相古地理图4张,雾迷山组超层序岩相古地理图4张,层序岩相古地理图具有等时性、成因连续性和实用性等特点,揭示了不同沉积期的层序岩相古地理及其演化特征。臼齿构造是一种神秘的碳酸岩构造,由特征一致、等粒微亮晶充填各种形态裂缝或孔隙空间形成。臼齿构造在中元古代和新元古代早期地层中广泛分布,孔隙中充填物包括90%的微亮晶和5-25%的碳酸岩。这种构造发育的时间限制说明了臼齿的形成与海洋环境的生物地球化学演化具有潜在联系。臼齿裂缝内详细的岩石学关系、臼齿微亮晶的分布以及底基质的组成说明,裂缝形成和微亮晶沉淀与元古代过饱和海水中沉积有机质的分解具有紧密联系。
彭永波,王丹,袁训来[9](2007)在《长城系串岭沟组球形疑源类的超微结构》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天津蓟县古元古代长城系串岭沟组页岩中保存有丰富的球形疑源类化石。本文对这一微化石组合进行了光学生物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的对比研究。研究发现,以往一些被作为属征的结构,如,膜壳壁的厚薄、网状纹饰和褶皱等,很可能是生物降解和成岩作用的结果。因此,以前描述的10个不同属的球形疑源类的系统分类有待于重新研究和厘定,也许把它们都归入光面球藻属Leiosphaeridia更合适。在透射电子显微镜下观察,球形疑源类壁的超微结构一致,都分为三层,中间层为电子密度低的较厚层,内层和外层为电子密度高的较薄层。这一特征与现生绿藻非常类似而与蓝藻包鞘明显不同,表明串岭沟组的球形疑源类可能与绿藻有较近的亲缘关系。
刘智荣[10](2007)在《燕山中元古界高于庄组层序地层及沉积特征研究》文中指出本文重点研究燕山地区高于庄组的沉积学与层序地层学特征,取得的主要认识如下: 1、对蓟县中元古界高于庄组进行了详细的层序地层划分,将其划分为13个三级层序(SQ1-SQ13),并进一步归并为4个二级层序。将官地亚组划分为6个三级层序(SQ1-SQ6),桑树鞍亚组划分为2个三级层序(SQ7,SQ8),张家峪亚组划分为3个三级层序(SQ9-SQ11),环秀寺亚组划分为2个三级层序((SQ12,SQ13)。明显地提高了地层划分的分辨率和对比精度。 2、对天津蓟县中元古界张家峪亚组均一石灰岩中发育典型的MT构造成因进行了探讨,初步认为这些充填典型微亮晶方解石的构造是一种发育在席底生境上的由一系列复杂的作用过程所形成的与微生物有关的原生沉积构造。 3、对张家峪亚组灰岩中与MT构造共生的球状体进行了详细的沉积学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这些球状体不是前人所说的球状MT构造,而是一些实体球状宏观藻类化石,可以分为秋尔藻、寿县藻、塔乌藻和荚藻四种类型。其中秋尔藻最为发育。 4、天津蓟县剖面和北京延庆千沟剖面的详尽观察与研究表明,张家峪亚组以灰岩序列为特征,不发育叠层石,组成一个特别的非叠层石碳酸盐岩沉积序列。表明在1450Ma左右可能发生过一次叠层石衰减事件。
二、蓟县串岭沟组微古植物群初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蓟县串岭沟组微古植物群初介(论文提纲范文)
(1)山东安丘石旺庄组和天津蓟县串岭沟组有机质壁微体化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
1.2 研究历史及现状 |
2 材料及研究方法 |
2.1 材料 |
2.2 研究方法 |
2.3 工作量说明 |
3 石旺庄组有机质壁微体化石研究 |
3.1 地质背景 |
3.2 微体化石组合特征 |
3.3 亲缘关系讨论与生物地层学意义 |
3.4 系统古生物学 |
4 串岭沟组有机质壁微体化石研究 |
4.1 地质背景 |
4.2 微体化石组合特征 |
4.3 亲缘关系讨论与古环境意义 |
4.4 系统古生物学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致谢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2)扬子克拉通北缘大洪山地区打鼓石群与神农架地区神农架群的对比:锆石SHRIMP U-Pb年龄及Hf同位素证据(论文提纲范文)
0引言 |
1地质背景 |
1.1神农架群 |
1.1.1下亚群(自下而上) |
1.1.2上亚群(自下而上) |
1.2打鼓石群 |
2测年样品特征及分析方法 |
2.1测年样品概况 |
2.2锆石分选、样品靶制备方法和锆石特征 |
2.3 U-Pb年龄、Lu-Hf同位素分析方法和测定结果 |
2.3.1分析方法 |
2.3.2测定结果 |
3讨论 |
3.1打鼓石群与神农架群的对比关系 |
3.2打鼓石群和神农架群形成的构造背景 |
4结论 |
(3)华北燕山地区雾迷山组疑源类化石组合及其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1地质背景 |
2疑源类组合特征 |
2.1罗庄亚组的疑源类组合 |
(1)主要化石类型 |
(2)组合代表分子 |
2.2磨盘峪亚组的疑源类组合 |
2.3二十里堡亚组的疑源类组合 |
2.4闪坡岭亚组的疑源类组合 |
(1)主要化石类型 |
(2)特征性分子 |
3疑源类组合特征对比 |
3.1宣龙拗陷与冀北拗陷雾迷山组疑源类基本面貌的对比 |
3.2宣龙拗陷与冀北拗陷雾迷山组疑源类各组合间的对比 |
(1)宣龙拗陷与冀北拗陷雾迷山组疑源类罗庄组合间的对比 |
(2)宣龙拗陷与冀北拗陷雾迷山组疑源类磨盘峪组合间的对比 |
(3)宣龙拗陷与冀北拗陷雾迷山组疑源类二十里堡组合间的对比 |
(4)宣龙拗陷与冀北拗陷雾迷山组疑源类闪坡岭组合间的对比 |
4结论 |
(4)论埃迪卡拉纪微体球状化石Schizofusa与Leiosphaeridia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及方法 |
2 Leiosphaeridia和Schizofusa |
2.1 Leiosphaeridia的主要特征 |
2.2 Schizofusa |
3 薄片观察结果 |
4 Schizofusa 与 Leiosphaeridia 关系讨论 |
5 结 论 |
(6)华北中元古代碳酸盐岩系微生物群演替及真核生物演化(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介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元古代生命研究综述 |
1.1.1 早期生命与环境的协同演化 |
1.1.2 元古代真核生物 |
§1.2 选题意义 |
1.2.1 中元古代生物群研究的意义 |
1.2.2 中元古代真核生物研究意义 |
§1.3 研究方案 |
1.3.1 研究方法 |
1.3.2 工作量统计 |
§1.4 论文创新点 |
第二章 华北燕山盆地地质背景 |
§2.1 华北地台中元古代构造历史 |
§2.2 华北燕山盆地的古地理和地层 |
§2.3 研究剖面的地质背景介绍 |
2.3.1 天津莉县剖面大红略组 |
2.3.2 天津蓟县剖面高于庄组 |
2.3.3 河北迁西剖面高于庄组 |
2.3.4 辽宁凌源剖面雾迷山组 |
第三章 燕山盆地碳酸盐系微生物群研究 |
§3.1 天津蓟县大红峪组燧石生物群 |
3.1.1 大红峪组生物群研究背景 |
3.1.2 大红峪组的生物群面貌 |
3.1.3 大红峪组生物群研究意义 |
§3.2 河北迁西高于庄组生物群 |
3.2.1 高于庄组生物群研究背景 |
3.2.2 高于庄组超微化石群 |
3.2.3 高于庄组生物群研究的意义 |
§3.3 天津蓟县高于庄组燧石生物群 |
3.3.1 高于庄组生物群研究背景 |
3.3.2 高于庄组生物群面貌 |
3.3.3 高于庄组生物群研究意义 |
§3.4 辽宁凌源雾迷山组燧石生物群 |
3.4.1 雾迷山组生物群研究背景 |
3.4.2 辽宁凌源雾迷山组生物群面貌 |
3.4.3 辽宁凌源雾迷山组生物群研究的意义 |
3.4.4 燧石相生物群组成与水深关系的讨论 |
第四章 生物群及演替事件 |
§4.1 生物群面貌 |
4.1.1 研究的方法和材料 |
4.1.2 生物群演化的三个阶段 |
4.1.3 碳酸盐岩沉积阶段生物群的变化规律 |
§4.2 生物群演替事件的讨论 |
§4.3 碳酸盐岩系内的真核生物 |
4.3.1 燕山盆地碳酸盐岩系中真核生物研究现状 |
4.3.2 燕山盆地内的真核生物新记录 |
4.3.3 真核生物扩张? |
§4.4 大红峪组三段浮游生物繁盛与火山事件 |
§4.5 非光合作用生态系初探 |
4.5.1 非光合生物化石 |
4.5.2 非光合生物化石的研究意义 |
第五章 系统描述 |
第六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图版与图版说明 |
(7)从脱气和脱水作用探讨前寒武纪一些特殊沉积构造的形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概述 |
1.2 研究现状 |
1.3 存在问题 |
1.4 研究思路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1.4.3 论文实际工作量 |
1.5 论文创新点 |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长城纪燕辽裂陷海槽区域构造演化 |
2.2 岩石地层划分 |
2.3 长城系层序地层划分 |
第三章 串岭沟组中砂脉构造研究 |
3.1 蓟县串岭沟组层序地层特征 |
3.2 蓟县串岭沟组砂脉构造宏观形态特征 |
3.3 蓟县串岭沟组砂脉构造微观特征 |
3.4 蓟县串岭沟组砂脉构造可能成因 |
3.4.1 砂脉构造的成因解释及争议 |
3.4.2 微生物席封闭的沉积面上脱气和脱水作用 |
第四章 前寒武纪MT 谜-天津蓟县剖面高于庄组臼齿构造的研究 |
4.1 高于庄组层序地层特征 |
4.2 高于庄组臼齿构造的宏观形态特征 |
4.3 高于庄组臼齿构造微观特征 |
4.4 臼齿构造可能成因模式 |
4.4.1 臼齿构造成因争论 |
4.4.2 气泡膨胀迁移产生臼齿扩张裂缝模式 |
第五章 碎屑岩中的砂脉构造与碳酸盐岩中臼齿构造的比较研究 |
5.1 形成砂脉构造和臼齿构造的脱气和脱水作用的相似性 |
5.2 显生宙贫乏类似构造的原因推断机制和解释 |
第六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个人简历 |
(8)燕山中东部高于庄组—雾迷山组层序岩相古地理及臼齿碳酸盐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选题目的和意义 |
1.2 历史回顾和研究现状 |
1.2.1 旋回层序地层学 |
1.2.2 岩相古地理学 |
1.2.3 臼齿碳酸盐岩 |
1.2.4 研究区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实际工作量 |
1.5 论文创新点 |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研究区位置 |
2.2 区域构造背景 |
2.2.1 早期拗拉谷阶段 |
2.2.2 中期拗拉谷阶段 |
2.2.3 晚期拗拉谷阶段 |
2.2.4 克拉通盆地阶段 |
2.3 地层划分与对比 |
2.3.1 长城系 |
2.3.2 蓟县系 |
2.3.3 青白口系 |
第三章 沉积相特征 |
3.1 剖面简介 |
3.1.1 蓟县剖面 |
3.1.2 平泉剖面 |
3.1.3 建昌剖面 |
3.2 沉积相标志 |
3.2.1 岩性标志 |
3.2.2 颜色标志 |
3.2.3 层理和构造标志 |
3.3 沉积相类型 |
3.3.1 碳酸盐岩潮坪 |
3.3.2 泻湖 |
3.3.3 碳酸盐岩缓坡 |
3.3.4 碳酸盐岩斜坡 |
3.3.5 深水盆地 |
3.4 典型沉积序列及特征 |
3.4.1 台地隐藻碳酸盐岩沉积序列 |
3.4.2 台地潮坪-滩坝沉积序列 |
3.4.3 拗拉谷斜坡砾屑碳酸盐岩沉积序列 |
3.4.4 滑塌碳酸盐岩沉积序列 |
3.4.5 陆屑碳酸盐岩颗粒流沉积序列 |
3.4.6 碳酸盐岩溶解相沉积序列 |
3.5 沉积演化与沉积模式 |
3.5.1 高于庄期沉积相演化特征 |
3.5.2 雾迷山期沉积相演化特征 |
第四章 层序地层划分与对比 |
4.1 层序界面及其识别标志 |
4.2 米级旋回层序类型及其特征 |
4.2.1 碳酸盐岩米级旋回层序成因类型 |
4.2.2 碳酸盐岩与碎屑岩混合型米级旋回层序成因类型 |
4.3 可容纳空间变化-FISCHER 图解法 |
4.3.1 Fischer 图解基本原理 |
4.3.2 高于庄期可容纳空间变化 |
4.3.3 雾迷山期可容纳空间变化 |
4.4 层序地层划分与对比 |
4.4.1 高于庄组层序地层格架 |
4.4.2 雾迷山组层序地层格架 |
第五章 层序岩相古地理特征 |
5.1 编图思路及方法 |
5.2 高于庄期层序岩相古地理特征 |
5.2.1 GSSQ1 超层序沉积期岩相古地理特征 |
5.2.2 GSSQ2 超层序沉积期岩相古地理特征 |
5.2.3 GSSQ3 超层序沉积期岩相古地理特征 |
5.2.4 GSSQ4 超层序沉积期岩相古地理特征 |
5.3 雾迷山期层序岩相古地理特征 |
5.3.1 WSSQ1 超层序沉积期岩相古地理特征 |
5.3.2 WSSQ2 超层序沉积期岩相古地理特征 |
5.3.3 WSSQ3 超层序沉积期岩相古地理特征 |
5.3.4 WSSQ4 超层序沉积期岩相古地理特征 |
第六章 微亮晶碳酸盐岩成因分析 |
6.1 臼齿构造宏观特征 |
6.2 臼齿构造微观特征 |
6.3 臼齿构造发育的局限 |
6.3.1 臼齿构造发育的岩石学意义 |
6.3.2 臼齿构造发育的时限和古环境意义 |
6.4 臼齿构造形态分析 |
6.5 臼齿构造沉积微相分析 |
6.6 臼齿碳酸盐岩的成因意义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论文发表 |
附录二:个人简历 |
(9)长城系串岭沟组球形疑源类的超微结构(论文提纲范文)
1 地质背景 |
2 材料与方法 |
3 结 果 |
4 讨 论 |
5 结 论 |
(10)燕山中元古界高于庄组层序地层及沉积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概述 |
1.2 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
1.3 研究思路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3.3 论文实际工作量 |
1.3.4 主要研究进展 |
第二章 燕山中元古界高于庄组分布特征 |
2.1 蓟县剖面高于庄组 |
2.1.1 岩石地层 |
2.1.2 生物地层 |
2.2 辅助剖面──延庆千沟剖面高于庄组 |
第三章 燕山高于庄组层序地层特征 |
3.1 蓟县高于庄组沉积相 |
3.2 蓟县剖面高于庄组层序地层划分 |
3.3 蓟县剖面高于庄组米级旋回特征 |
3.3.1 官地亚组米级旋回特征 |
3.3.2 桑树鞍亚组米级旋回特征 |
3.3.3 环秀寺亚组米级旋回特征 |
3.4 蓟县剖面张家峪亚组非叠层石碳酸盐岩沉积序列 |
3.4.1 岩石特征 |
3.4.2 张家峪亚组层序地层划分 |
3.5 辅助剖面──延庆千沟剖面层序地层划分 |
3.6 燕山高于庄组层序地层格架 |
第四章 燕山中元古界高于庄组 MT 构造成因初探 |
4.1 MT 构造的时空分布 |
4.2 燕山高于庄组 MT 构造发育层位 |
4.3 燕山高于庄组 MT 构造的宏观形态特征 |
4.4 燕山高于庄组 MT 构造微观特征 |
4.5 MT 构造可能成因 |
4.5.1 MT 构造裂缝 |
4.5.2 MT构造微亮晶 |
4.5.3 MT构造发育幕 |
4.5.4 地层意义 |
4.6 认识与结论 |
第五章 燕山中元古界高于庄组宏观藻类化石 |
5.1 实体宏观藻类化石的形态特征 |
5.2 实体宏观藻类化石的显微特征 |
5.3 小结 |
第六章 张家峪亚组非叠层石碳酸盐岩沉积序列的意义 |
6.1 地质历史时期叠层石衰减事件 |
6.2 1450Ma叠层石衰减事件 |
6.3 地质历史时期叠层石幕式发育特征 |
6.4 小结 |
主要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四、蓟县串岭沟组微古植物群初介(论文参考文献)
- [1]山东安丘石旺庄组和天津蓟县串岭沟组有机质壁微体化石研究[D]. 汉春梅. 山东科技大学, 2020(06)
- [2]扬子克拉通北缘大洪山地区打鼓石群与神农架地区神农架群的对比:锆石SHRIMP U-Pb年龄及Hf同位素证据[J]. 李怀坤,田辉,周红英,张健,刘欢,耿建珍,叶丽娟,相振群,瞿乐生. 地学前缘, 2016(06)
- [3]华北燕山地区雾迷山组疑源类化石组合及其特征[J]. 刘欢,孙淑芬,朱士兴. 地质调查与研究, 2015(03)
- [4]论埃迪卡拉纪微体球状化石Schizofusa与Leiosphaeridia的关系[J]. 王楚楚,刘鹏举,张世红,尚晓冬. 微体古生物学报, 2015(01)
- [5]华北中元古代燕山盆地生物群演化及其与地质事件的耦合关系[J]. 石敏,冯庆来,朱士兴.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2014(06)
- [6]华北中元古代碳酸盐岩系微生物群演替及真核生物演化[D]. 石敏. 中国地质大学, 2014(02)
- [7]从脱气和脱水作用探讨前寒武纪一些特殊沉积构造的形成[D]. 孙晓岭.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0(08)
- [8]燕山中东部高于庄组—雾迷山组层序岩相古地理及臼齿碳酸盐岩研究[D]. 刘自亮.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09(08)
- [9]长城系串岭沟组球形疑源类的超微结构[J]. 彭永波,王丹,袁训来. 微体古生物学报, 2007(02)
- [10]燕山中元古界高于庄组层序地层及沉积特征研究[D]. 刘智荣.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