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加大农机更新投入 促进团场经济发展(论文文献综述)
王平[1](2020)在《基于高质量发展的新疆棉花技术集成研究》文中研究说明2018年新疆棉花面积264.4万公顷,占全国棉花面积的74.3%,棉花总产量511.1万吨,占全国棉花产量的83.8%,新疆已经成为全国最大的优质棉花生产基地。但与新疆棉花产业迅速发展的态势不匹配的是,新疆棉花质量在国际市场仍处于劣势。特别是机采棉迅速发展后,仍沿用手采棉时期以高产为目标的技术集成体系,适宜机采的棉花技术集成体系没有配套建立,表现在适宜机采的棉花品种未大面积推广应用,种植模式仍然以“矮密早丰”模式为主,水肥一体化技术精准程度较低,残膜对棉花质量的影响难题尚未解决。在采收环节由于田间堆放原因导致的棉花二次污染问题始终没有解决,在加工环节由于机采棉杂质、异性纤维较多,导致籽棉和皮棉的清理次数偏多、棉花纤维长度减短、强度降低、短纤维含量增加和棉结数量比率偏高。以上技术环节的问题是导致新疆棉花质量下降的主要原因,制约着新疆棉花实现高质量发展目标的实现。同时由于机采棉化学脱叶工序的需要,导新疆棉花生长期缩短、棉花自然吐絮率降低,棉花生产条件劣势更加突出。因此,新疆棉花在生产技术和生产条件上存在的问题,必然要依靠构建和推广配套的技术集成体系来解决。本研究的目的是针对新疆棉花要实现高质量发展目标,探索建立适宜新疆棉花产业现状的配套技术集成体系,发挥技术进步推动经济增长的有力作用,解决技术集成过程中的评价体系构建、技术集成评价、技术集成体系的优化、技术集成的影响因素分析、技术集成体系的推广路径等一系列问题。本研究通过发放专家意见征询表、发放调查问卷、访谈、查阅资料等方式收集数据和资料,采取理论研究与调查研究、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来进行系统研究。本文提出了技术集成体系的不配套是制约新疆棉花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影响因素这个假设,并运用技术进步、技术集成、快乐植棉和技术变迁等相关理论,对假设进行科学、系统论证。首先对新疆棉花质量和技术集成现状进行分析,并与美国、澳大利亚等国进行对比,找出了新疆棉花在质量和技术集成方面存在的差距,分析提出了新疆棉花要走“高质量、高效益”的高质量发展道路的观点。通过组织国内棉花领域的权威专家参与,运用德尔菲法与层次分析法相结合的方法,从定性与定量两个角度来进行构建棉花技术集成评价体系。在此基础上对新疆棉区的南北疆、六个流域棉区的64个县团单位进行棉花的技术集成和质量评价,对比找出不同棉区间的技术集成和质量差异,并检验技术集成和质量的相关性。通过评价结果筛选技术集成体系的指标值,并结合美国、澳大利亚和兵团技术集成的经验,对新疆棉花技术集成体系进行优化。通过分析政府宏观层面的产业定位和产业政策对技术集成影响作用,采用TAM框架及理论设计了棉农技术集成采纳意愿分析方案,运用二元Probit模型对棉农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从而找出这两个层面的影响因素对技术集成的影响程度。最后研究提出技术集成推广路径、对策建议。通过研究,可能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1.从经济学研究视角,首次在新疆棉花实现高质量发展视角下,对新疆棉花技术集成问题进行全面系统研究,包含技术集成现状和差距分析、技术集成评价体系构建、典型棉区技术集成评价、技术集成体系优化、技术集成宏观和微观层面的影响因素分析、技术集成体系的推广路径和对策建议,以此形成了高质量发展战略下的新疆棉花技术集成的系统理论体系。2.在全国范围组织权威专家,构建了以质量为核心的棉花技术集成评价体系,并在此基础上对新疆典型棉区进行了全面评价,实证了新疆典型棉区技术集成和质量水平,并创新性的对棉花技术集成水平与质量水平进行相关性检验,论证两者之间的相关关系,优化了技术集成的体系,提出了技术集成的影响因素、推广路径和对策建议,为新疆棉花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目标提供了解决方案。本研究得出以下结论:结论一,新疆棉花要走高质量发展道路。新疆棉花要发挥自身的优势,走“高质量、高效益”的高质量发展道路,通过生产高质量的棉花产品实现高价格和高效益,弥补生产高成本高、生产效率低的劣势,并以此占领世界棉花中高端市场,从而带来棉花产业的转型升级。结论二,技术集成体系不配套是新疆棉花高质量发展的制约因素。新疆棉花目前处于机采棉的成长阶段,但仍依赖以手采棉的“矮密早丰”、追求产量为目标的技术集成体系,适宜机采棉的技术集成体系尚未建成,从而导致机采棉整体质量较低。技术集成严重制约着新疆棉花质量的提升。结论三,构建技术集成评价体系奠定评价基础。本研究采用德尔菲法与层次分析法相结合的方法,从定性与定量两个角度来进行构建棉花技术集成评价体系,最终确定了包括了品种、种植技术、采收技术、加工技术4个一级指标和14个二级指标的综合评价体系,并运用层次分析法来确定各个指标的权重。结论四,对新疆典型棉区的技术集成和质量实证评价,实证了不同棉区的技术集成和质量水平。通过对新疆南北疆六个流域棉区的64个县团级单位发放调查问卷,运用技术集成评价体系对样点棉区组织实施技术集成和质量评价,并验证了技术集成和质量两个变量呈显着正相关关系,实证了技术集成水平是影响棉花质量的关键因素。结论五、优化新疆棉花技术集成体系是新疆棉花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点。本研究最终优化构建了包含品种、种植技术、采收技术和加工技术4个一级技术指标,包含优质棉品种、主栽品种、种植技术等14项二级技术指标,并对二级技术指标内容分别进行了详细的赋值。结论六,政府和棉农行为是影响技术集成的关键因素。研究得出政府在产业定位和产业政策两个方面对技术集成产生影响,棉农对技术集成体系的采纳意愿行为受到年龄、家庭人均纯收入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结论七,确定了技术集成推广路径和提出了对策建议。一是确定以“政府主导型”的推广路径,以政府牵头组织农业部门、科研院所、推广机构、加工企业、合作社、社会化服务组织和棉农开展技术集成体系的推广应用。二是提出了对策建议。新疆棉花产业要建立“高质量高效益”高质量的发展观和产业定位,产品定位于国内高端棉花产品,并建议在目前国家棉花目标价格补贴政策的基础上,制定质量为先的产业政策和配套措施。
方凯[2](2020)在《阿拉尔市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文中研究表明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党中央、国务院把“三农”问题作为一切问题的本源,把着力于寻找解决农民增收、农业发展、农村稳定的最佳途径作为第一要务,而农业机械化是完成这一要务的最佳路径之一。中国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是农业机械化的实现,它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重要措施,是提高农业生产水平的物质基础,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部分。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具体表现。本文以阿拉尔市为分析对象,通过探索分析阿拉尔市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发现目前阿拉尔市农业机械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影响因素,并根据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对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给出针对性的建议与对策,对推动阿拉尔市农业机械化发展有重要的理论实际意义。具体研究内容如下:第一部分介绍了研究背景及意义、进行了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与评述、说明了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阐述了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并通过文献综述的方式阐述了国外从不同视角研究的情况和国内从不同环节研究的进度,为下文探究提供参考依据。第二部分是阿拉尔市农业机械化的发展现状。从农业机械化发展规模、资金投入情况、作业水平、经营情况和服务体系建设等方面总结阿拉尔市农业机械化的发展现状。第三部分是分析阿拉尔市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存在的问题,主要有:结构分布不合理、资金投入不足、产业发展滞后、劳动人员素质不高、服务体系有待完善等问题。第四部分是对阿拉尔市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影响因素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进行实证分析,并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做出合理的解释。第五部分是通过分析得出的主要结论和针对问题给出的政策建议。通过各项数据指标对阿拉尔市农业机械化的发展现状的分析,提出存在的问题,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灰色关联实证分析,得出研究的主要结论,找到发展的政策建议,提供今后研究的方向和启示。本文研究的结论是:1.阿拉尔市农业机械化发展存在的问题有:结构分布不合理、资金投入不足、产业发展滞后、劳动人员素质不高、服务体系有待完善等。2.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分析,得到阿拉尔市农业机械化发展影响因素的影响次序是:交通运输业生产总值占比全社会生产总值百分比(0.8871)、第一产业生产总值占比全社会生产总值百分比(0.8409)、单位面积大中型拖拉机拥有量(0.8302)、单位面积农机动力拥有量(0.7769)、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百分比(0.76639)、农业职工人均耕地面积(0.76119)、配套农具与大中型拖拉机比例(0.74599)、农业服务业从业人员平均服务人数(0.72289)、第一产业固定投资占全社会固定投资比例(0.69399)和农业职工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0.62029)。3.通过上述分析,给出的推动阿拉尔市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倡议是:加快农业机械结构转型升级、加大农业机械资金投入力度、拓展农业机械产业链深广度、强化农机从业人员教育培训、加强农业机械服务体系建设。
班博洋[3](2019)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特色小城镇规划研究 ——以新湖农场为例》文中提出近年来,随着住建部公布的第一、二批特色小镇的成果建设及取得的较好的发展成果,特色小镇和特色小城镇建设也随着全国的这股热潮不断推向前进。当下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正响应中央对兵团深化改革的重要指示,发展有兵团特色的小城镇建设之路,实现垦区经济发展的大规模提升。首先,本文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兵团走特色小镇发展的特殊背景,对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特色小城镇、兵团特色小城镇、兵团特色小城镇规划的概念进行解读并从兵团的历史发展历程、区位分布的不完整性、体制的特殊性、人口及文化的多元性、生态环境的特殊性及其空间布局特征等角度总结了兵团的基本特征,这些共性与差异性特征的分析不仅明晰了研究兵团特色小城镇规划体系对于兵团特色小城镇建设的普适性意义;同时,针对于兵团特殊性分布特征,也可依据兵团小城镇规划体系结合各个团场的具体特色资源,具有设计各团场特色小城镇的现实意义。接着,笔者分析总结了特色小城镇构成要素及基本要求并结合兵团特色小城镇的构成要素及特殊要求,构建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特色小城镇规划体系,以产业及空间两大体系进行构建。产业规划分别从农业现代化及特色产业建设两方面构建。在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层面:利用AHP层次分析法构建兵团农业现代化综合指标体系,并基于该体系对现状兵团农业现代化水平进行评价分析,并进行有针对性的农业现代化发展战略;对于特色产业设计,笔者构建了特色产业选择的AHP分析模型,同时对特色产业的发展战略方向以战略SWOT分析模型构建出了四种可能的战略发展路径。对于空间规划结合产业、生态、文化三大影响因素提出了响应的设计要点及设计策略。兵团特色小城镇规划体系的研究及构建是为指导具体兵团各师及团场建设特色小城镇发展的规划设计框架,针对兵团小城镇体系具有普适性意义。最后,承接上述兵团特色小城镇规划体系的研究,以第六师新湖农场特色小城镇规划设计为例,以兵团特色小城镇规划体系为规划框架结合新湖农场自身特殊的资源及文化,分别从产业、空间、机制体制三个方面实证探索了兵团特色小城镇建设。工程实践将本论文理论研究运用实际项目的最终成果,实现了兵团特色小城镇规划设计。图38幅,表27个,参考文献81篇。
曹建飞[4](2017)在《新疆兵团团场管理体制创新研究》文中提出新疆兵团团场管理体制历经多次改革,对推动兵团发展取得了显着的效果,但是还未从根本上解决长期困扰兵团发展的体制难题,如团场政企不分、政资不分、政社不分和政事不分依然存在,社会管理相对滞后、维稳戍边能力仍需加强,与加快推进兵团“三化”建设的要求不相适应。因此通过创新团场管理体制,明确团场“党政军企”职能,保证团场职能作用的全面发挥,才能更好地履行屯垦戍边的历史使命。本文把团场作为研究主体,分析当前团场管理体制现状,结合经济社会发展、区位条件等因素,提出创新团场管理体制,并对创新团场管理提出相关建议。具体来说,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可概括如下:(1)本文运用制度变迁理论,从路径依赖和制度变迁方式分别对团场管理体制变迁进行理论分析。从路径分析来看,团场管理体制存在观念的粘滞使团场管理体制对计划体制具有强烈的历史依赖性;传统体制长期运行所造就的既得利益集团,为了分享垄断权利与垄断租金,必然维护已有的制度安排,这种既得利益集团的存在,加大了制度变迁的成本;以及统分结合双层经营体制下承包职工及其家庭主体地位不突出,不具备完全自主的经营权。从制度变迁方式来看,团场管理体制变迁属于以兵团行政主导的自上而下的强制性制度变迁为主,并且强制性制度变迁力量强于诱致性制度变迁。(2)本文结合近年来团场经济社会发展动态,数据结果显示,团场总体上经济保持了两位数的高速增长,三次产业结构日趋合理,社会事业稳步提高,职工生活显着改善;但团场管理体制依然存在很多问题,如行政管理体制存在行政职能不健全、缺乏监督机制等,经济管理体制存在政企不分、企业活力不足,农业经济体制不完善等,社会管理体制存在服务水平不高、社会组织少等,维稳戍边体制存在职工队伍老龄化、民兵队伍不稳定等问题。(3)本文重新界定团场功能,提出了团场分类管理的观点,并构建了经济协调、社会稳定、文化示范、生态卫士和维稳戍边五位一体的评价团场屯垦戍边能力的指标体系,以及通过组合权重为团场屯垦戍边能力得分排名,得出了不同团场因资源禀赋和区位差异,屯垦戍边能力差异较大。基于此,为了每一个团场能够依据自身优势能够发挥其功能,确定出经济发展型团场、维稳戍边型团场和生态型团场。进而选取经济社会指标,运用聚类分析将144团场划分为三个梯队,对三个梯队比较分析确定第一梯队团场为以经济发展功能为主。同时在分析边境团场和少数民族聚居团场基础上,确定了以维稳戍边功能为主的团场,结合兵团主体功能区规划,确定了以生态功能为主的团场,为分类推进团场管理体制创新,为适当划分不同梯度团场提供参考。(4)以改革试点团场调查问卷和争先进位活动考核指标体系为基础,设置了主客观评价指标体系,对改革试点团场绩效评价,得出了改革试点团场管理体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团场改革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一是行政管理体制方面,政企分开不彻底;二是经济体制方面,如团场公司经营机制不活、经营效率不高,团场企业产权结构单一、治理结构不完善,国有资产监管不健全,制度不完善等;三是社会管理方面,特殊体制不够健全完善、社区性质不明确、经费不足等。(5)本文总结改革试点团场管理体制创新典型模式,在行政管理体制方面,通过多种形式对“团镇合一”模式进行了探索,为健全团场政府职能提供了有效路径;在经济管理体制方面,以1团金沃农业经营公司为例,总结了公司实践经验,为团场企业确立市场主体地位进行探索,但是团场是否成立经营性公司要因团场实际情况而异;在社会管理体制方面,125团通过撤并连队进社区,强化社区管理职能,逐步将单位人转化为社会人,这种模式腹心团场可以借鉴,然而少数民族聚居团场和边境团场还要充分考虑其维稳戍边的职能,探索适合其履行职责使命的社会管理模式;在维稳戍边体制方面,185团探索“精兵+皆兵”战略的实现形式和路径,为边境团场戍边职能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6)本文对不同类别团场管理体制创新提出了建议。在行政管理体制方面,经济发展型团场要完善已建镇团场的政府职能(部分执法权),同时加快未建镇团场建镇步伐,要精简机构提高服务效能,提高团场城镇公共服务水平;维稳戍边型团场逐步成立建制镇,机构设置中单独设置政法、统战机构,按照“授权清单”设立财政所,逐步承接城镇、交通、农业等执法权,不但完善团场政府职能。在经济管理体制方面,经济发展型团场要实现“政企”分开,确立企业市场主体地位,激发企业活力,同时要完善农业经营体制,确立职工的市场主体地位,调动职工的积极性,促进连队经济发展;维稳戍边型团场要从实际出发组建市场竞争性公司,稳固连队的基础性地位,多措并举聚集人口,稳固团场根基;生态型团场要处理好经济开发和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加大对其生态补偿力度。在社会管理体制方面,经济发展型团场要转变社会管理职能,提升服务水平,探索连队民主管理运行机制;维稳戍边型团场要强化基层党组织党的核心领导,创新对流动人口管理,戍边团场加大聚集人口力度,解决人口老龄化和人口流失问题,维稳团场解决富余劳动力转移和就业不足问题。在维稳戍边体制方面,经济发展型团场要转变“重经济、轻维稳”观念,多种途径创新民兵编组形式,提高民兵应急战斗能力;维稳戍边型团场要转变“重维稳、轻经济”观念,保障维稳戍边经费,推行义务民兵制度,提高兵地联合维稳能力。
毛德敏[5](2017)在《目标价格试点背景下新疆棉花种植业信贷支持研究》文中提出2014年新疆实施棉花目标价格试点后,棉农资金回流期限加长,植棉风险增大,面对棉花价格下降和棉花种植成本上升,棉农意识到只有改变棉花种植生产方式才能提高植棉收益。然而生产方式的改变离不开信贷资金的支持,因此,棉花目标价格试点后金融机构如何满足棉农不断上升的植棉资金需求?金融机构能为棉花种植提供哪些支持?金融机构如何适应棉花种植业对资金需求的变化,并对其服务模式和支棉政策做出调整?这是目前新疆棉花种植业发展面临的最大难题。为解决这一难题,本研究以棉花种植主体和涉农金融机构为研究对象,以推动信贷支持棉花种植业为目的,以完善金融服务模式为重点,通过理论与实证分析,探索棉花目标价格试点背景下信贷支持新疆棉花种植业发展路径与对策,并得出如下结论:第一,提高植棉收益的根本途径是通过规模化种植降低棉花生产成本。因此,改变棉花种植模式走规模化、产业化、机械化的生产之路是大势所趋。这需要信贷资金从棉花良种培育、节水灌溉、信息化田间管理、机械化采收、残膜处理等各个环节进行支持。第二,对新疆棉花种植业与信贷支持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信贷支持有利于新疆棉花种植业的发展,应该加大信贷支持棉花种植业的力度。第三,棉农信贷需求呈现借贷意愿强、借贷金额大额化、借贷需求多样化等特征。面对棉花价格下降和种植成本增加,传统信贷产品已不能满足棉农的信贷需求,需要金融机构及时创新信贷产品与服务。而棉农所在地区的金融环境特征对棉农借贷意愿影响最大,因此,金融机构有必要尽快改善农村金融环境。第四,信贷供给总量下降、信贷风险上升、信贷产品创新不足、农村资金外流严重是信贷供给不足的主要原因。棉花目标价格试点后,涉农金融机构没有及时调整其对棉花种植业的信贷供给产品与服务,造成了棉花种植业信贷需求与信贷供给的错位。因此,为支持新疆棉花种植业可持续发展,涉农金融机构有必要对其金融服务模式进行调整,实现精准支持棉花种植业。第五,认为棉花种植模式的改变、高产棉田示范区建设、绿色农业生产的实现等离不开信贷支持。因此,从商业性金融、政策性金融和合作性金融三个层面提出适应于棉花目标价格试点的信贷服务模式。认为不同类型金融机构支持棉花种植业的服务模式应有所差异。第六,认为准确定位目标市场和服务对象、积极创新新产品,提供多方位服务、建立农业贷款担保基金和风险预警机制、合理制定信贷政策和加快农村金融立法建设是当前较为有效的政策。本研究深度分析了目标价格试点后棉农信贷变化和信贷供给变化,揭示了棉花种植业信贷需求和信贷供给错位的原因。从商业性金融、合作性金融和政策性金融角度,创造性地构建立体的信贷服务模式及其适用对象。提出了棉花信贷产品的创新方向,构造了农业贷款风险预警机制,为信贷支持棉花种植业提供改革路径。
王炳文[6](2016)在《四师七十一团农工多元增收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自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之后,集全党之智、举全国之力推进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出台政策之多、支持项目之众、投资力度之大、政策影响之广,历史上前所未有。兵团承担特殊的屯垦戍边的历史使命,团场作为兵团经济的基础载体,农业所占比重更大。曾经的团场优势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已成为团场发展的桎梏。团场农工受长期依赖农业、特别是种植业单一生产方式的局限,收入来源单一、持续增收乏力,日益成为兵团推进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瓶颈和制约。兵团事业发展壮大,关键是提高农工收入水平,只有促进农工增收尽快缩小收入差距、获得收入上的优势,才能有效展示兵团事业的优势,兵团才能实现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多年来,七十一团始终把握好发展机遇,社会经济发展一直处于四师前列。但是,目前兵团团场多数农工实际收入并不很高,且不平衡、不稳定。团场农工收入结构依然很单一,大多数管理人员并未认识到农工增收及增收渠道的重要性,忽视了多途径增收的增收效益。由此可见,团场农工增收理论的研究,不仅关系到农工增收与团场本身的发展,更关系到整个兵团事业的成败。因此,开展对团场农工增收的理论研究更具有积极的实践意义。只有不断增加团场农工收入,团场农工建设美好家园,发挥“三大作用”的积极性、创造性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兵团的事业才能发展壮大。本课题立足团场社会经济发展和农工增收的现实需要,通过对七十一团农工多元增收问题研究,以促进团场职工多元增收为研究目标,从国内、兵团及团场农民/农工的收入现状入手,在对团场农工收入的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找出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结合这些存在的问题采用科学的方法分析出团场农工多元增收的制约因素,由此提出解决这一问题的途径,对策与建议,最后再结合数据分析,最终提出若干促进职工多元增收的对策与建议来进行补充,期待能为团场三化建设和农工多元增收带来实效。第一章为绪论,第二章阐述四师七十一团农工收入现状,第三章分析影响四师七十一团农工增收的主要因素分析及解决办法,第四章提出了四师七十一团农工多元增收的途径,第五章提出了四师七十一团农工多元增收的对策与建议。
高万鹏[7](2016)在《新疆兵团第一师阿拉尔市农业现代化科技支撑体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农业是一个国家的基础产业,世界各国历来都重视农业生产的发展,粮食安全一直是国际话题。农业现代化是三化建设中的一部分,也是影响着国家以及地区间安全的主要部分,也是我国发展的目标。2015年12月24日至25日,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召开,提出了深化结构性改革,进一步激发“双创”活力,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习近平也曾强调强调重农固本,是安民之基。在2012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要不断推进农业科技进步,进一步加大农业的支持保护力度。在新阶段,不管是整个中国,还是新疆、兵团一师阿拉尔,在不断加强农业科技支撑体系建设,对切实解决好“三农”问题,推进新农村建设步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尤其是在新疆兵团大农业,在特殊体制下,更要做好现代农业的发展。本文的主题是对兵团第一师阿拉尔市农业现代化科技支撑体系现状、问题、对策的分析与探索。首先通过对农业科技相关等理论的学习、研究和分析,进一步提出农业科技支撑体系,一师阿拉尔市农业现代化发展进行了阐述和现状分析,展开对一师阿拉尔市农业科技支撑体系的政策、创新、服务、推广体系做出全面的考察、评价和总结,并结合兵团其他师市的特点,比较一师阿拉尔市科技支撑体系一些现状,并结合国内外发展经验和典型,得出一些典型和经验,结合一师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实际情况,寻求解决一师阿拉尔市存在的农业科技创新能力不强,服务推广体制有待提高、服务及推广渠道狭小、人员配备不足等突出问题的对策,提出一师阿拉尔市农业现代化科技支撑体系建设的提出具有时效性、可操作性的对策和建议,力求方法和机制有创新,达到成果应用的有效性,以求很好的为一师阿拉尔市农业现代化科技支撑体系的实践,揭示一师阿拉尔市农业科技支撑体系的实质和发展趋势,对提高一师阿拉尔市农业现代化农业科技支撑所发挥的作用和农业现代化的进行展望,为加快推进一师阿拉尔市农业科技支撑体系建设提供理论支持,更好将科技支撑体系研究在一师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实践。
唐文文[8](2015)在《加快兵团农机推广体系建设的对策研究》文中指出农机技术推广,是将机械化使用的科学技术以及农机化的科学研究成果,通过不断的试验、引进、宣传、示范、培训以及传授等相互结合的一种社会化的服务,是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的重要途径。农机推广体系就是引导农民使用先进农业机械化技术、开展推广服务的重要力量。近年来,我国陆续颁布了多部农业机械化法律法规,保障了我国的农机化快速健康发展。在政策推动下,国家不断强化农机科技研发及示范推广工作,各地大力推进先进适用的农机化技术,我国的农机装备水平、农机化作业水平不断提高;农机化技术水平大幅提升;在基层农机化推广体系改革的推进下,农机化服务水平也得到增强。然而,由于现阶段农机技术使用成本偏高,农机技术推广投入不足,制约了我国农机推广体系的建设发展。论文就新疆兵团农机推广体系发展进行研究,对加快新疆兵团农机推广体系建设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论文对新疆兵团兵师团三级农机推广体系的发展历程、管理机制、发挥作用进行了调查研究,找出新疆兵团农机推广体系在发展的各个阶段及当前农业生产中的促进作用;通过对国外农机推广体系建设的分析、国内其他省区农机推广体系改革创新的典型案例以及新疆兵团诸多专家学者针对新疆兵团农业机械化现状及未来的展望所做的研究进行总结,发掘加快新疆兵团农机推广体系发展的途径。运用定性及比较分析法,重点分析了新疆兵团农机推广体系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做出的成效、存在的问题,从中归纳出新疆兵团农机推广体系的优劣势和当前发展中面临的机遇、挑战。新疆兵团农机推广体系现阶段的优势在于自上而下准军事化垂直管理的模式,使每一项重大的决策都能层层下达到基层,得到认真落实;具有实力雄厚的农业机械化科研力量;农业机械化发展基础较好,且机械化程度较高。劣势在于农业机械化投入观念及机制陈旧,农机技术推广经费短缺;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政策为主导的新疆兵团农机推广组织体系已不能适应职工利用农机新技术、新机具致富的迫切需求。面临当前机构改革、农业结构调整、国家陆续出台扶持政策等机遇,和经济体制改革转型以及多元化社会服务组织“井喷”式发展带来的一系列变化的挑战。论文提出了深刻领会农机推广的重要作用,落实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保障推广工作有序发展,加快农机推广人员队伍建设、创新推广方式、完善经费投入机制、搭建农机信息化平台、制定公益性单位的考核机制等建议。
魏巍[9](2014)在《兵团农机经营模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农业机械化是现代农业的物质基础和主要标志,而农机经营是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核心问题。兵团目前正处在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关键时期,实现农业机械化尤为重要。兵团是“党政军企”合一的特殊组织,在其特殊的体制背景下,兵团农机经营模式与其他地区有着明显的不同。其核心问题是采用何种经营模式来发展农业机械化,进一步优化农机资源配置,提高农机利用效率,推进兵团农业现代化进程。本文以此为研究出发点,结构安排如下:首先是基本概念界定与相关理论基础。主要对农业机械、农机经营、模式以及农业机械经营模式等基本概念进行界定,并提出了本文研究的主要理论依据,主要有分工与专业化理论、交易费用理论、产权理论、制度变迁理论。第二是兵团农业机械化概况。介绍了兵团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历程,进而构建兵团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对兵团农业机械化水平进行了测度。第三是兵团农机经营模式的变迁。通过对兵团农机经营模式变迁的剖析,分析兵团农机经营模式是怎么来的,并对兵团农机经营模式变迁作出经济学解释,试图探究兵团农机经营模式变迁的一般规律。第四是兵团农机经营模式的分类描述与效率分析。本章在对兵团农机经营模式分类的基础,对各种模式的现状进行了描述,并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分别测算了兵团与新疆地方农机经营模式、农机对外经营模式、农机户经营模式的技术效率,并通过比较定性分析兵团农机自购自用模式以及农机服务公司模式的技术效率。第五是兵团农机经营模式的缺陷与制度成因。本章归纳总结兵团农机经营模式存在的缺陷,并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最后从制度经济学的角度来剖析这些问题存在的原因。第六是农机经营模式的经验借鉴。主要对农业机械化发达的美国、法国、日本、黑龙江等四个经济体农机经营模式进行考察,总结其一般性的规律,提出对兵团农机经营模式的借鉴经验。第七是兵团农机经营模式的优化与创新。结合兵团农机经营的实际,提出兵团农机经营模式优化与创新的整体思路、原则及动力,对兵团农机经营的现有三种模式进行分类优化,并提出新的兵团农机经营模式——农机股份合作制模式。第八是兵团农机经营模式优化与创新的保障措施。通过研究,得到如下研究结论:1.兵团农业机械化综合水平较高,但农业机械化综合效益水平较低。本文通过构建兵团农业机械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选取2001—2010年的样本数据,对兵团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兵团农业机械化水平逐年上升,从2001年的50.56%上升至2010年的83.32%。但是二级指标中的农业机械化综合效益水平偏低,其主要原因是百元农机原值纯收入与千瓦动力农机作业收入水平有待提高,说明兵团农机经营模式存在着一定的问题。2.兵团农机经营模式变迁的诱因是兵团农业经营体制改革。兵团农机经营模式变迁的主要方式为强制性变迁。兵团农机经营模式制度变迁的实质是兵团、团场、农机经营主体和农户之间的利益再分配过程。3.兵团农机经营模式分为自购自用模式、农机户模式(包含农机联户模式)、农机服务公司模式,其中农机户模式与农机服务公司模式又可以合称为对外经营模式。在对外经营模式中,根据行政力量与市场力量在推动农机经营中的作用强弱的不同,将农机对外经营模式分为行政推动型模式和市场推动型模式,兵团农机对外经营模式属于行政推动型模式,地方农机对外经营模式属于市场推动型模式。4.在兵团农机经营模式技术效率与新疆地方对比中,兵团规模化经营且农业基础设施完善等原因导致兵团农机经营模式的整体技术效率高于新疆地方,但是兵团农机对外经营模式包括农机户经营模式的技术效率都低于新疆地方,说明兵团行政推动型的农机对外经营模式存在一定的缺陷。通过兵团农机经营模式的比较发现,农机自购自用模式的技术效率高于农机对外经营模式,在兵团农机对外经营模式中,农机户经营模式的技术效率要高于农机服务公司模式。这同时也印证了农业要以农户经营为主体的结论。但是农机服务公司和其他农机经营组织也是不可或缺的,在提高农机利用效率方面有其存在的必要性,是农机经营模式的有益补充。5.兵团农机经营模式的优化与创新。兵团农机自购自用模式优化主要是进一步扩大农地经营规模;农机户经营模式优化是逐步减少团场对农机产权的限制,在加强农机宏观调控的前提下走市场化道路;农机服务公司模式优化是逐渐退出行政性垄断,完善公司治理机构,向民营化发展。农机股份合作制公司模式是兵团今后要重点发展的农机经营模式。
刘玉欣[10](2014)在《兵团团场内部管理体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兵团团场内部管理体制是以兵团、师机关为领导,以团场为基本构成,以连队为支点,集经济、政治、军事、教育卫生为一体的管理体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原有的团场内部管理机制已经越来越凸现出其不适应性,引发很多矛盾和弊端,积极探索团场内部管理体制的建立与演变过程,理清其发展历程,有利于促进新时期团场内部管理的改革创新,有利于促进兵团的跨越式大发展。本文以兵团团场内部管理体制为研究对象,具体指兵团团场内部各方面的管理范围、权限职责、利益及其相互关系的准则,核心是机构设置、组织形式、权限划分、管理制度等内容。本文运用文献分析法、调查法,从管理协调性的角度出发,对团场内部管理的建立与演变进行梳理,在查阅大量历史资料的基础上,将团场内部管理体制的发展分为人民解放军团级管理时期、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时期、农垦总局时期、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时期四个历史阶段。分析团场内部管理体制在不同时期的沿袭与变化特点,本文发现团场内部管理体制面临城镇化的挑战,产业结构、职工需求等方面都要求管理体制的创新。因此,最后结合团场发展的新要求与内部改革创新,对兵团团场内部管理体制的创新加以调研,对”场镇合一”、“连社合一”等创新模式进行分析,结合2013年兵团机构改革的相关指示,立足团场的实际,探求发展的途径,进而试图提出兵团团场内部管理体制方面的可行性建议。
二、加大农机更新投入 促进团场经济发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加大农机更新投入 促进团场经济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高质量发展的新疆棉花技术集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农业高质量发展相关研究 |
1.2.2 农业技术进步相关研究 |
1.2.3 农业技术集成的相关研究 |
1.2.4 农业技术集成与质量关系研究 |
1.2.5 文献述评 |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1.4 研究内容、研究目标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目标 |
1.4.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5 创新点 |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机采棉 |
2.1.2 高质量发展 |
2.1.3 农业高质量发展 |
2.1.4 技术集成 |
2.2 理论基础 |
2.2.1 技术进步理论 |
2.2.2 技术集成理论 |
2.2.3 快乐植棉理论 |
2.2.4 技术变迁理论 |
第三章 新疆棉花质量与技术集成现状 |
3.1 新疆棉花产业概况 |
3.2 新疆棉花质量现状 |
3.2.1 新疆棉花质量现状 |
3.2.2 新疆棉花提质增效现状 |
3.3 新疆棉花技术集成现状 |
3.3.1 新疆棉花技术集成阶段和特点 |
3.3.2 新疆棉花技术集成现状分析 |
3.4 新疆与世界棉花主产国的棉花质量与生产技术对比分析 |
3.4.1 美国棉花质量与生产技术现状 |
3.4.2 澳大利亚棉花质量与生产技术现状 |
3.4.3 新疆与世界棉花主产国的棉花质量与生产技术对比分析 |
3.5 新疆棉花质量和技术集成对比差距的解决思路 |
3.6 小结 |
第四章 新疆棉花技术集成评价体系构建 |
4.1 新疆棉花技术集成评价体系构建原则与方法选取 |
4.1.1 技术集成评价体系构建原则 |
4.1.2 技术集成评价体系构建的方法选取 |
4.2 新疆棉花技术集成评价体系的指标筛选 |
4.2.1 技术集成评价体系备选指标的考量 |
4.2.2 技术集成评价体系权威专家的选定 |
4.2.3 技术集成评价体系指标的筛选 |
4.3 新疆棉花技术集成评价体系指标权重的确定 |
4.3.1 构造判断矩阵 |
4.3.2 各层次的判断矩阵及一致性检验 |
4.4 小结 |
第五章 新疆典型棉区棉花技术集成和质量评价 |
5.1 新疆典型棉区样点选择与调查问卷设计 |
5.1.1 典型棉区样点选择 |
5.1.2 调查问卷设计 |
5.2 新疆典型棉区棉花技术集成评价 |
5.2.1 技术集成标准值与计分方法确定 |
5.2.2 典型棉区棉花技术集成评价 |
5.3 新疆典型棉区棉花质量评价 |
5.3.1 质量指标的确定与数据来源 |
5.3.2 典型棉区棉花质量评价 |
5.4 新疆典型棉区技术集成与质量的相关性分析 |
5.4.1 技术集成与质量的数据来源与描述性统计 |
5.4.2 技术集成与质量相关性分析 |
5.5 小结 |
第六章 新疆棉花技术集成体系优化 |
6.1 新疆棉花技术集成体系的优化原则与方法 |
6.1.1 技术集成体系的优化原则 |
6.1.2 技术集成体系的优化方法 |
6.2 新疆棉花技术集成体系的指标筛选 |
6.2.1 技术集成体系指标筛选的样点单位选择 |
6.2.2 技术集成体系的指标值筛选 |
6.3 新疆技术集成体系优化的经验借鉴 |
6.3.1 国外棉花主产国的经验借鉴 |
6.3.2 新疆兵团的实践经验借鉴 |
6.4 新疆棉花技术集成体系的指标优化 |
6.4.1 技术集成体系的指标构架优化 |
6.4.2 技术集成体系的指标值优化 |
6.5 小结 |
第七章 新疆棉花技术集成的影响因素分析 |
7.1 新疆棉花技术集成影响因素的选定 |
7.2 新疆棉花技术集成政府层面影响分析 |
7.2.1 产业定位的影响分析 |
7.2.2 产业政策的影响分析 |
7.3 新疆棉花技术集成棉农采纳意愿影响分析 |
7.3.1 TAM框架及理论分析 |
7.3.2 棉农采纳意愿的概念框架 |
7.3.3 棉农采纳意愿的研究方法 |
7.3.4 棉农采纳意愿的实证结果与分析 |
7.3.5 棉农采纳意愿的分析结论 |
7.4 小结 |
第八章 新疆棉花技术集成体系的推广与对策建议 |
8.1 新疆棉花技术集成体系的推广 |
8.1.1 技术集成体系推广路径 |
8.1.2 技术集成体系推广的具体措施 |
8.2 对策建议 |
8.2.1 确立新疆棉花高质量发展观 |
8.2.2 确立新疆棉花高质量发展的产业定位和产业政策 |
8.2.3 建立新疆棉花高质量发展的组织保障措施 |
8.3 小结 |
第九章 研究结论、研究不足与研究展望 |
9.1 研究结论 |
9.2 研究不足 |
9.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棉花技术集成评价体系构建国内咨询专家名单 |
附录二: 技术集成评价体系指标专家意见征询表 |
附录三: 技术集成评价体系指标权重专家意见征询表 |
附录四: 典型棉区棉花技术集成情况调查表 |
附录五: 棉花技术集成情况调查问卷 |
附录六: 棉花技术集成农户需求与采纳意愿调查问卷 |
附录七: 全文图示及表格 |
致谢 |
作者简介 |
石河子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导师评阅表 |
(2)阿拉尔市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 |
1.4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第2章 阿拉尔市农业机械化的发展现状 |
2.1 农业机械化发展规模 |
2.2 农业机械资金投入情况 |
2.3 农业机械化作业水平 |
2.4 农业机械经营情况 |
2.5 服务体系建设情况 |
第3章 阿拉尔市农业机械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3.1 农业机械结构分布不合理 |
3.2 农业机械资金投入不足 |
3.3 农业机械产业发展滞后 |
3.4 劳动人员素质不高 |
3.5 服务体系有待完善 |
第4章 阿拉尔市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
4.1 灰色关联分析方法相关概念 |
4.2 变量选择与数据收集 |
4.3 灰色关联计算 |
4.4 结果分析 |
第5章 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 |
5.1 主要结论 |
5.2 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3)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特色小城镇规划研究 ——以新湖农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序言 |
1 引言 |
2 绪论 |
2.1 研究背景 |
2.1.1 国家政策支持 |
2.1.2 地方发展目标导向 |
2.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2.2.1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研究 |
2.2.2 特色小城镇理论研究 |
2.2.3 城镇产业发展理论研究 |
2.2.4 城镇空间发展理论研究 |
2.3 研究意义、目的及方法 |
2.3.1 研究意义 |
2.3.2 研究目的 |
2.3.3 研究方法 |
2.3.4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
2.3.4.1 研究思路 |
2.3.4.2 技术路线 |
2.4 创新点 |
3 相关术语、概念及理论解析 |
3.1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及其特性 |
3.1.1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
3.1.2 兵团的特征性分析 |
3.1.2.1 兵团的基本特征性分析 |
3.1.2.2 兵团的空间特征分析 |
3.2 特色小城镇的概念及特性 |
3.2.1 特色小城镇概念 |
3.2.2 特色小城镇发展历程 |
3.2.3 特色小城镇特点 |
3.3 兵团特色小城镇的概念及特性 |
3.3.1 兵团特色小城镇的概念 |
3.3.2 已建兵团特色小城镇分析 |
3.3.3 兵团特色小城镇的特性 |
3.4 兵团特色小城镇规划的概念及相关理论基础 |
3.4.1 兵团特色小城镇规划的概念 |
3.4.2 兵团特色小城镇规划的相关理论基础 |
3.4.2.1 田园城市理论 |
3.4.2.2 产业集群理论 |
3.4.2.3 特色小城镇产业培育和发展研究 |
3.5 本章总结 |
4 兵团特色小城镇规划体系研究 |
4.1 特色小城镇规划基本要求 |
4.1.1 特色小城镇规划构成特征 |
4.1.2 特色小城镇规划的基本要求 |
4.2 兵团特色小城镇规划特殊要求 |
4.2.1 兵团特色小城镇构成特征 |
4.2.2 兵团特色小城镇规划的特殊要求 |
4.3 兵团特色小城镇规划的技术路线 |
4.4 兵团特色小城镇规划的重点内容 |
4.4.1 兵团特色小城镇产业规划设计研究 |
4.4.1.1 兵团现状产业结构合理性分析 |
4.4.1.2 农业现代化发展 |
4.4.1.3 特色产业规划设计 |
4.4.2 兵团特色小城镇空间规划设计研究 |
4.4.2.1 空间规划设计要点 |
4.4.2.2 空间规划设计策略 |
4.5 本章小结 |
5 实践分析论证—新湖农场特色小城镇规划设计 |
5.1 规划背景 |
5.2 规划定位与目标 |
5.2.1 总体定位 |
5.2.2 发展目标 |
5.3 规划内容 |
5.3.1 产业规划 |
5.3.1.1 新湖农场产业发展现状 |
5.3.1.2 新湖农场产业上位发展目标 |
5.3.1.3 新湖农场农业现代化发展 |
5.3.1.4 新湖特色产业规划 |
5.3.2 空间规划 |
5.3.2.1 生态渗透格局 |
5.3.2.2 “点、线、面”空间要素设计 |
5.3.2.3 节点文化传承——节点风貌设计 |
5.3.3 体制机制创新 |
5.4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附录B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4)新疆兵团团场管理体制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方面 |
1.2.2 国内研究方面 |
1.3 研究方法和思路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思路 |
1.4 主要研究内容与研究创新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本文的特色与创新之处 |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兵团团场概念 |
2.1.2 体制的概念 |
2.1.3 管理体制的概念 |
2.1.4 兵团团场管理体制创新 |
2.1.5 本文对兵团团场管理体制研究范围的界定 |
2.2 理论基础 |
2.2.1 制度变迁理论 |
2.2.2 产权理论 |
2.2.3 创新驱动理论 |
第三章 兵团团场管理体制发展历程及现状分析 |
3.1 团场管理体制的历史沿革 |
3.1.1 以“军”为主的部队体制时期(1949年10月至1954年10月) |
3.1.2 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时期(1954年10月至1975年3月) |
3.1.3 农垦总局时期(1975年3月至1981年12月) |
3.1.4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时期(1982年1月至今) |
3.2 团场管理体制改革的制度变迁分析 |
3.2.1 团场管理体制变迁的路径依赖 |
3.2.2 团场管理体制改革的制度变迁的方式 |
3.3 团场管理体制对经济社会发展影响分析 |
3.3.1 现有团场管理体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 |
3.3.2 现有团场管理体制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分析 |
3.3.3 现有团场管理体制对新疆稳定的影响分析 |
3.4 团场管理体制存在问题 |
3.4.1 兵团团场行政管理体制存在问题 |
3.4.2 兵团团场经济管理体制存在问题 |
3.4.3 兵团团场社会管理体制存在问题 |
3.4.4 兵团团场维稳戍边体制存在问题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兵团团场管理体制创新理论框架与思路 |
4.1 兵团团场功能重新定位 |
4.2 新形势下团场管理体制创新目标 |
4.3 团场管理体制创新思路 |
4.4 团场管理体制创新内容 |
4.4.1 行政管理体制 |
4.4.2 经济体制 |
4.4.3 社会管理体制 |
4.4.4 维稳戍边体制 |
4.5 团场分类管理体制改革的提出 |
4.5.1 实践依据 |
4.5.2 理论依据 |
4.5.3 分类管理的必要性 |
4.5.4 团场分类研究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新疆兵团团场管理体制改革绩效分析 |
5.1 改革试点团场运行情况调研简介 |
5.1.1 实地调研 |
5.1.2 问卷调研 |
5.2 调研结果分析 |
5.2.1 行政职能转变方面 |
5.2.2 经济体制改革方面 |
5.2.3 社会管理方面 |
5.2.4 维稳戍边方面 |
5.3 兵团改革试点团场绩效评价体系设计 |
5.3.1 有关政府绩效评估体系研究 |
5.3.2 评价指标体系指标设置原则 |
5.3.3 评价指标体系构成 |
5.4 主观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优化 |
5.4.1 结构方程模型 |
5.4.2 模型的构建及其实现 |
5.5 确定指标体系权重 |
5.5.1“客观”评价指标体权重设计 |
5.5.2“主观”评价指标体权重设计 |
5.6 改革试点团场管理体制运行绩效评价过程 |
5.6.1 改革试点团场管理体制运行绩效客观评价过程 |
5.6.2 改革试点团场管理体制运行绩效主观评价过程 |
5.7 改革试点团场管理体制运行绩效总体评价与问题分析 |
5.7.1 改革试点团场管理体制运行绩效的总体评价 |
5.7.2 改革试点团场管理体制运行过程中的问题分析 |
5.8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兵团团场管理体制创新典型案例 |
6.1 团场行政管理体制:“团镇合一”模式探索 |
6.1.1 主要做法 |
6.1.2 主要模式 |
6.1.3 实践经验与启示 |
6.2 团场经济管理体制:团场经营性公司探索 |
6.2.1 主要做法 |
6.2.2 实践效果 |
6.2.3 经验与启示 |
6.3 团场社会管理探索:以七师125团为例 |
6.3.1 主要做法 |
6.3.2 实践效果 |
6.3.3 经验与启示 |
6.4 团场维稳戍边探索:以第十师185团为例 |
6.4.1 主要做法 |
6.4.2 实践效果 |
6.4.3 经验与启示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完善团场分类管理体制创新措施 |
7.1 不同团场行政管理体制创新措施 |
7.1.1 经济发展型团场 |
7.1.2 维稳戍边型团场 |
7.1.3 行政管理体制创新配套措施 |
7.2 不同团场经济管理体制创新措施 |
7.2.1 经济发展型团场 |
7.2.2 维稳戍边型团场 |
7.2.3 生态型团场 |
7.3 不同团场社会管理体制创新措施 |
7.3.1 经济发展型团场 |
7.3.2 维稳戍边型团场 |
7.4 不同团场维稳戍边体制创新措施 |
7.4.1 经济发展型团场 |
7.4.2 维稳戍边型团场 |
7.5 进一步完善改革配套措施 |
7.5.1 积极化解团场负债问题 |
7.5.2 推进“兵师团”三级系统性、整体性改革 |
7.5.3 健全相关制度 |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
8.1 全文总结 |
8.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导师评阅表 |
(5)目标价格试点背景下新疆棉花种植业信贷支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及评述 |
1.2.1 国外研究动态 |
1.2.2 国内研究动态 |
1.2.3 国内外研究动态评述 |
1.3 研究目标与思路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思路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创新之处 |
1.5 相关说明 |
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 |
2.1 现代金融发展理论 |
2.1.1 金融深化理论 |
2.1.2 金融约束理论 |
2.2 农村金融理论 |
2.2.1 农业信贷补贴理论 |
2.2.2 农村金融市场理论 |
2.2.3 不完全竞争市场理论 |
第3章 新疆棉花种植业与信贷支持关系分析 |
3.1 新疆棉花种植业发展现状及分析 |
3.1.1 棉花种植面积 |
3.1.2 棉花产量 |
3.1.3 棉花种植主体 |
3.1.4 棉花种植对农民收入的影响 |
3.2 新疆棉花种植业面临的困境 |
3.2.1 成本困境 |
3.2.2 品质困境 |
3.2.3 资金困境 |
3.2.4 政策困境 |
3.2.5 信息困境 |
3.3 棉花种植与信贷支持关系分析 |
3.3.1 时间序列分析 |
3.3.2 面板数据分析 |
第4章 目标价格试点背景下棉农信贷需求及分析 |
4.1 临时收储政策与目标价格补贴政策分析 |
4.1.1 临时收储政策 |
4.1.2 目标价格补贴政策 |
4.1.3 临时收储政策与目标价格补贴政策比较分析 |
4.2 目标价格政策对棉花种植业信贷需求的影响 |
4.2.1 棉花种植成本变化对信贷需求的影响 |
4.2.2 棉花种植收益变化对信贷需求的影响 |
4.2.3 棉花种植风险变化对信贷需求的影响 |
4.3 棉农信贷需求及特征 |
4.3.1 棉农基本情况分析 |
4.3.2 棉农信贷需求的一般分析 |
4.3.3 棉农信贷需求基本特征 |
4.4 棉农信贷需求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
4.4.1 模型构建及指标选取 |
4.4.2 理论假设 |
4.4.3 影响棉农借贷意愿的交叉列联表分析 |
4.4.4 实证分析 |
第5章 目标价格试点背景下棉花种植业信贷供给及分析 |
5.1 棉花种植业信贷供给主体分析 |
5.1.1 商业性金融机构 |
5.1.2 政策性金融机构 |
5.1.3 合作性金融机构 |
5.2 棉花种植业信贷供给产品分析 |
5.2.1 农户小额信用贷款 |
5.2.2 农户保证贷款 |
5.2.3 农户抵押贷款 |
5.2.4 六个棉花主产区棉花贷款供给情况 |
5.3 棉花种植业金融服务分析 |
5.3.1 信贷服务 |
5.3.2 支付结算服务 |
5.3.3 其他服务 |
5.4 目标价格试点后棉花种植业信贷供给变化及分析 |
5.4.1 信贷供给总量的变化 |
5.4.2 信贷供给风险的变化 |
5.4.3 信贷供给产品的变化 |
5.4.4 信贷供给服务的变化 |
5.4.5 信贷供给政策的变化 |
5.5 棉花种植业信贷供给不足原因分析 |
5.5.1 信贷供给不足的直接原因 |
5.5.2 信贷供给不足的间接原因 |
5.5.3 信贷供给不足的根本原因 |
第6章 目标价格试点背景下的信贷服务模式探析 |
6.1 信贷支持棉花种植业的主要方向 |
6.1.1 优良棉花新品种选育需要信贷支持 |
6.1.2 棉花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推广应用需要信贷支持 |
6.1.3 棉花种植模式的改变需要信贷支持 |
6.1.4 高产棉田示范区建设需要信贷支持 |
6.1.5 绿色农业生产的实现需要信贷支持 |
6.2 信贷服务模式探析 |
6.2.1 商业性金融服务模式 |
6.2.2 政策性金融服务模式 |
6.2.3 合作性金融服务模式 |
第7章 信贷支持新疆棉花种植业发展路径与对策 |
7.1 国外信贷支持农业发展经验与启示 |
7.1.1 美国信贷支持农业发展的经验 |
7.1.2 印度信贷支持农业发展的经验 |
7.1.3 巴西信贷支持农业发展的经验 |
7.2 信贷支持棉花种植业发展路径与对策 |
7.2.1 明确市场定位,建立优势互补的农村信贷服务体系 |
7.2.2 积极创新新产品,提供多方位服务 |
7.2.3 建立农业贷款担保基金和农业贷款风险预警机制 |
7.2.4 合理制定信贷政策,引导金融机构增加信贷投入 |
7.2.5 加快农村金融立法建设,促进农村金融健康发展 |
第8章 主要研究结论及展望 |
8.1 主要研究结论 |
8.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金融(信贷)支持棉花种植业的调查问卷 |
附录2:玛纳斯、呼图壁调研纪实 |
附录3:阿克苏、巴州地区调研纪实 |
附录4:农户调研纪实 |
案例1:阿瓦提县丰收三场”鲁泰”模式 |
案例2:尉犁县众望棉花合作社 |
致谢 |
作者简历 |
(6)四师七十一团农工多元增收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相关概念的界定 |
1.2.1 农工 |
1.2.2 农工收入来源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发达国家农业政策的发展动向 |
1.3.2 国内农民增收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4.3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四师七十一团农工收入现状分析 |
2.1 七十一团概况 |
2.2 七十一团农工收入状况分析 |
2.3 七十一团农工收入结构分析 |
2.3.1 七十一团农工的收入结构分析 |
2.3.2 七十一团农工各种途径获取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分析 |
第三章 影响四师七十一团农工增收的主要因素分析及解决办法 |
3.1 影响七十一团农工增收的主要因素 |
3.1.1 自然资源条件 |
3.1.2 农业产业结构 |
3.1.3 农产品价格 |
3.1.4 农工文化素质 |
3.1.5 农业新技术应用 |
3.1.6 农业机械化水平 |
3.1.7 基础设施建设水平 |
3.1.8 长期的单一化的农业生产对农工的思想束缚 |
3.2 七十一团农工增收问题当前解决办法 |
3.2.1 加大农业结构调整 |
3.2.2 开展专业技能培训 |
3.2.3 加大农业新技术引用 |
3.2.4 加速更新农业机械 |
3.2.5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
3.2.6 加快转变农工思想观念 |
第四章 四师七十一团农工多元增收的途径分析 |
4.1 农工增加收入的途径 |
4.1.1 大力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 |
4.1.2 大力发展特色、订单农业 |
4.1.3 推进合作社和农牧产品加工业和“互联网+”销售平台的发展 |
4.1.4 加快发展乡村旅游服务业 |
4.1.5 加大团场农工剩余劳动力转移力度 |
4.1.6 加强团场公共基础设施和城镇化建设 |
4.1.7 加快技能型农工的创业、转移 |
4.2 四师71团农工增收的优势 |
4.2.1 地缘优势 |
4.2.2 资源优势 |
第五章 四师七十一团农工多元增收的对策与建议 |
5.1 农业发展 |
5.1.1 调整优化种植业结构 |
5.1.2 发展优势订单农业,特色蔬果业,有机种植业 |
5.1.3 实现农业规模化经营出台政策支持土地集中流转 |
5.1.4 发展涉农企业、农业合作组织,延伸农业产业链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
5.2 金融服务业及惠农政策支持 |
5.2.1 加大农业补贴力度,出台、落实国家惠农政策 |
5.2.2 完善金融服务体制,加大金融服务力度 |
5.2.3 加大团场农工技术培训力度和广度,搞好技术和技术人才输出 |
5.2.4 加强培育支柱产业发展,改善团场农工收入环境 |
5.3 加快推进团场“三化”建设 |
5.4 精准扶贫实现农工增收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导师评阅表 |
(7)新疆兵团第一师阿拉尔市农业现代化科技支撑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概述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综述 |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5.1 研究内容 |
1.5.2 技术路线 |
第2章 农业现代化科技支撑体系的相关理论 |
2.1 农业现代化科技支撑体系理论 |
2.1.1 相关概念 |
2.1.2 基本理论 |
第3章 新疆兵团第一师农业现代化科技支撑体系建设发展现状 |
3.1 一师阿拉尔市农业科技支撑体系发展历程 |
3.1.1 一师农业科技支撑体系探索阶段 |
3.1.2 一师农业科技支撑体系全面推进阶段 |
3.1.3 一师农业科技支撑体系创新发展阶段 |
3.2 农业现代化的政策支持 |
3.3 农业现代化建设手段与成效 |
3.4 一师阿拉尔市农业科技政策体系 |
3.4.1 农业科技政策由来 |
3.4.2 农业科技政策成果 |
3.4.3 农业科技政策方向 |
3.5 一师阿拉尔市农业科技创新体系 |
3.5.1 农业科技创新队伍 |
3.5.2 农业科技创新成果 |
3.5.3 农业科技创新发展重点 |
3.6 一师阿拉尔市农业科技服务体系 |
3.6.1 农业科技服务组织及服务形式 |
3.6.2 农业科技服务成果 |
3.6.4 农业科技服务发展重点 |
3.7 一师阿拉尔市农业科技推广体系 |
3.7.1 农业科技推广组织机构及形式 |
3.7.2 农业科技推广成果 |
3.7.3 农业科技推广方向 |
第4章 一师阿拉尔市农业科技支撑体系面临的问题 |
4.1 一师阿拉尔市农业科技支撑体系政策问题 |
4.1.1 农业科技政策法规体系不健全 |
4.1.2 农业科研的政策法规体系待完善 |
4.1.3 缺乏保护农业科技成果的政策法规 |
4.1.4 农业技术市场相关政策法规有待出台 |
4.1.5 农业科学技术奖励的政策法规不完善 |
4.1.6 农业科技政策法规体系无保障措施 |
4.2 一师阿拉尔市农业科技创新所存在的问题 |
4.2.1 对于农业科技的创新制度未健全 |
4.2.2 农业科技创新能力薄弱 |
4.2.3 缺乏农业科技创新精神 |
4.2.4 农业科技创新受体意识淡薄 |
4.3 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 |
4.3.1 机构设置不合理,管理体制不顺 |
4.3.2 农业科技服务人员不足 |
4.3.3 农业科技人员专业不对口 |
4.3.4 岗位设置不科学,分配不合理 |
4.3.5 经费投入比例失调 |
4.4 一师阿拉尔市农业技术推广面临的问题 |
4.4.1 传统的农业技术推广职能弱化 |
4.4.2 缺乏农业技术推广经费投入 |
4.4.3 推广队伍业务知识结构不匹配 |
4.4.5 培训体制需待健全 |
4.4.6 科技特派员发展态势不佳 |
4.4.7 农业科技信息网络发展慢 |
第5章 国内外农业现代化科技支撑体系建设介绍与借鉴 |
5.1 美国农业科技支撑体系建设 |
5.1.1 美国农业技术创新体系 |
5.1.2 国外农业科技支撑体系建设借鉴 |
5.2 浙江省农业现代化科技支撑体系建设 |
5.2.1 浙江省农业科技支撑政策体系 |
5.2.2 浙江省农业技术创新体系 |
5.2.3 建立并强化农业科技服务推广体系 |
5.2.4 国内农业科技支撑体系建设学习和借鉴 |
第6章 完善一师农业现代化科技支撑体系对策 |
6.1 颁布农业科技政策法规,实现科技健康发展 |
6.1.1 建立健全农业科研开发的政策法规 |
6.1.2 建立健全农业科技成果的政策法规 |
6.1.3 建立市场的管理贸易的有关政策法规 |
6.1.4 健全农业科学技术奖励的政策法规 |
6.2 构建科技创新体系,推动现代农业发展 |
6.2.1 建立健全农业科技创新的体制 |
6.2.2 合理优化布局农业科技力量,培养农业创新人才 |
6.2.3 提高农业科技创新的受体素质、转变观念 |
6.3 不断完善科技服务体系,进一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
6.3.1 建立健全农技服务人员管理体制 |
6.3.2 完善农技服务人员配备体制建设 |
6.3.3 吸纳专业对口的农技服务人员 |
6.3.4 合理设置农业技术服务人员岗位 |
6.3.5 调整经费投入实现良性发展 |
6.4 不断完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 |
6.4.1 加大农业技术推广职能转换,加强推广队伍建设 |
6.4.2 进一步增加农业技术推广经费投入 |
6.4.3 合理优化推广队伍知识结构 |
6.4.4 深化新型农民科技培训 |
6.4.5 实施团场科技特派员制度 |
6.4.6 建立健全信息网络 |
第7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8)加快兵团农机推广体系建设的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国内外农机推广体系分析研究 |
2.1 国外农机推广体系分析 |
2.1.1 美国农机推广体系 |
2.1.2 法国农机推广体系 |
2.1.3 日本农机推广体系 |
2.1.4 国外农机推广体系的启示 |
2.2 国内农机推广体系典型案例分析 |
2.2.1 山西省农机推广体系 |
2.2.2 山东省基层农机推广体系 |
2.2.3 河北张家口基层农机推广体系 |
2.2.4 国内农机推广体系的启示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新疆兵团农机推广体系发展历程及现状 |
3.1 新疆兵团农机推广体系发展历程 |
3.1.1 新疆兵团农机化概述 |
3.1.2 新疆兵团农机推广体系发展阶段 |
3.2 新疆兵团农机推广体系发展现状 |
3.2.1 组织机构 |
3.2.2 管理体制 |
3.2.3 经费保障 |
3.2.4 人员队伍 |
3.2.5 推广方式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新疆兵团农机推广体系情况分析 |
4.1 新疆兵团农机推广体系取得的成效 |
4.1.1 已建立比较健全、相对稳定的各级农机推广机构 |
4.1.2 农机推广工作规范化发展 |
4.1.3 职工技术培训成果明显 |
4.1.4 产学研推部门合作初见成效 |
4.1.5 推广工作成效显着 |
4.2 新疆兵团农机推广体系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4.2.1 农机推广工作与市场需求结合不紧密 |
4.2.2 产学研推联合亟待进一步加强 |
4.2.3 推广方法创新不足 |
4.2.4 经营性推广活力不强,服务型组织缺乏规范化管理 |
4.2.5 经费投入机制不完善 |
4.2.6 基层推广体系建设进度迟缓 |
4.3 新疆兵团农机推广体系的优劣势 |
4.3.1 新疆兵团农机推广体系发展的优势 |
4.3.2 新疆兵团农机推广体系发展的劣势 |
4.4 新疆兵团农机推广体系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
4.4.1 新疆兵团农机推广体系发展的机遇 |
4.4.2 新疆兵团农机推广体系发展面临的挑战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加快新疆兵团农机推广体系建设的对策及建议 |
5.1 深刻领会农机推广的重要作用 |
5.2 落实完善法律法规,保障推广工作有序发展 |
5.2.1 以法律法规为行动准则快速推进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体系建设 |
5.2.2 因地制宜,继续加强行业规范化管理 |
5.3 持续加大培训力度,加快农机推广人员队伍建设 |
5.3.1 认真落实国家培训项目 |
5.3.2 多渠道促进基层农机推广人员专业素质提升 |
5.3.3 发挥农机学校的培训主体作用 |
5.3.4 技术服务指导与培训相结合 |
5.3.5 抓好专业技术人员轮训制度 |
5.4 创新推广方式,提升推广服务能力 |
5.4.1 项目制管理+试验示范 推进农机推广工作的开展 |
5.4.2 多措并举加大科研院所对推广工作的参与力度 |
5.4.3 培育、规范农机社会化组织,建立广泛参与、多元化服务体系 |
5.5 完善经费投入机制 |
5.5.1 积极争取政府资金投入 |
5.5.2 增强经营性组织活力“产+推”合作共赢 |
5.6 充分利用信息化传播搭建农机推广新平台 |
5.7 针对机构改革制定公益性单位的考核机制 |
5.8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及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导师评阅表 |
(9)兵团农机经营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对国内外研究的评述 |
1.3 研究内容、方法和思路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思路 |
1.4 论文的创新点 |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农业机械 |
2.1.2 农机经营 |
2.1.3 模式 |
2.1.4 农机经营模式 |
2.2 理论基础 |
2.2.1 分工与专业化理论 |
2.2.2 交易费用理论 |
2.2.3 制度变迁理论 |
2.2.4 产权理论 |
第三章 兵团农业机械化发展概况 |
3.1 兵团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历程 |
3.2 兵团农业机械化发展的现状 |
3.3 兵团农业机械化的水平评价 |
3.3.1 农业机械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3.3.2 评价指标计算和标准确定 |
3.3.3 确定评价指标权重系数 |
3.3.4 评价结果 |
第四章 兵团农机经营模式的变迁 |
4.1 兵团农机经营模式变迁的历程 |
4.1.1 计划经济时期的农机经营模式分析(1954—1982年) |
4.1.2 家庭承包时期的农机经营模式(1983—1996年) |
4.1.3 农机产权改革后的农机经营模式(1997—至今) |
4.2 兵团三个时期农机经营模式的比较 |
4.2.1 农机所有权与投资主体的比较 |
4.2.2 农机管理的比较 |
4.2.3 农机经营收益分配的比较 |
4.3 兵团农机经营模式变迁的经济学解释 |
4.3.1 兵团农机经营模式变迁的诱因 |
4.3.2 兵团农机经营模式变迁的方式 |
4.3.3 兵团农机经营模式变迁的实质 |
第五章 兵团农机经营模式的现状与效率分析 |
5.1 兵团农机经营模式的分类 |
5.2 兵团农机经营模式的现状 |
5.2.1 农机自购自用模式的现状 |
5.2.2 农机户模式的现状 |
5.2.3 农机服务公司模式的现状 |
5.3 兵团农机经营模式的效率分析 |
5.3.1 兵团农机经营模式的总体效率分析 |
5.3.2 兵团农机对外经营模式与自购自用模式的效率分析 |
5.3.3 兵团农机户模式与农机服务公司模式的效率分析 |
第六章 兵团农机经营模式的缺陷及制度成因 |
6.1 农机经营模式与兵团体制特殊性 |
6.2 农机自购自用模式的缺陷及制度成因 |
6.2.1 农机自购自用模式的缺陷 |
6.2.2 农机自购自用模式缺陷的制度成因 |
6.3 农机户模式的缺陷及制度成因 |
6.3.1 农机户模式的缺陷 |
6.3.2 农机户模式缺陷的制度成因 |
6.4 农机服务公司模式的缺陷及制度成因 |
6.4.1 农机服务公司模式的缺陷 |
6.4.2 农机服务公司模式缺陷的制度成因 |
第七章 农机经营模式的经验借鉴 |
7.1 美国农机经营模式 |
7.1.1 美国的农业 |
7.1.2 美国的农业机械化 |
7.1.3 美国农机经营模式的具体模式 |
7.2 法国农机经营模式 |
7.2.1 法国的农业 |
7.2.2 法国的农业机械化 |
7.2.3 法国农机经营模式的具体模式 |
7.3 日本农机经营模式 |
7.3.1 日本的农业 |
7.3.2 日本的农业机械化 |
7.3.3 日本农机经营模式的具体模式 |
7.4 黑龙江农机经营模式 |
7.5 启示 |
第八章 兵团农机经营模式的优化与创新 |
8.1 兵团农机经营模式优化与创新的思路与原则 |
8.1.1 兵团农机经营模式优化与创新的思路 |
8.1.2 兵团农机经营模式优化与创新的原则 |
8.2 兵团农机经营模式优化与创新的动力 |
8.2.1 兵团和团场参与优化与创新的动力——社会产出的最大化 |
8.2.2 农机经营者与农户参与优化与创新的动力——外部利润 |
8.3 兵团农机经营模式的优化 |
8.3.1 兵团农机自购自用模式的优化 |
8.3.2 兵团农机户模式的优化 |
8.3.3 兵团农机服务公司模式的优化 |
8.4 兵团农机经营模式的创新——股份合作制公司 |
8.4.1 兵团农机股份合作制的现实需求 |
8.4.2 股份合作制公司的特点 |
8.4.3 兵团农机股份合作制的优越性 |
8.4.4 兵团农机股份合作制的运行机制 |
8.4.5 兵团农机股份合作制的形成途径 |
第九章 兵团农机经营模式优化与创新的保障措施 |
9.1 推进兵团农机经营管理体制改革 |
9.2 加强农机经营组织培育 |
9.3 建立兵团农机投入的长效机制 |
9.4 促进兵团土地流转集中和家庭农场发展 |
9.5 推动兵团农机工业发展 |
9.6 完善兵团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 |
9.7 加强兵团农机人才的培训 |
第十章 结论与展望 |
10.1 研究结论 |
10.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导师评阅表 |
(10)兵团团场内部管理体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导师评阅表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1.2.1 兵团体制研究 |
1.2.2 兵团的综合性研究 |
1.2.3 兵团城镇化建设研究 |
1.2.4 兵团团场有关问题研究 |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3.1 本文研究思路 |
1.3.2 本文研究方法 |
1.4 研究的重难点与创新之处 |
1.4.1 重难点 |
1.4.2 创新之处 |
1.5 相关概念界定 |
第二章 兵团团场内部管理体制的变迁 |
2.1 人民解放军的团级管理体制 |
2.2 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时期的团场管理体制 |
2.2.1 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建立 |
2.2.2 团场机构的确立 |
2.2.3 团场内部管理体制 |
2.3 农垦总局时期的团场管理体制 |
2.3.1 团场机构的变化 |
2.3.2 团场内部管理体制的变化 |
2.4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时期的团场管理体制 |
2.4.1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恢复 |
2.4.2 团场机构的变化 |
2.4.3 团场内部管理体制的变化 |
第三章 城镇化背景下团场内部管理体制面临的挑战 |
3.1 城镇化建设的挑战 |
3.1.1 团场城镇化的推进 |
3.1.2 连队功能的变化 |
3.2 产业结构变化的挑战 |
3.2.1 种植业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的挑战 |
3.2.2 养殖业的快速发展的挑战 |
3.2.3 第二产业发展的挑战 |
3.2.4 第三产业发展的挑战 |
3.3 社会管理创新的新要求 |
3.3.1 社会管理创新要坚持人本理念 |
3.3.2 社会管理创新要坚持民生理念 |
3.3.3 社会管理创新要坚持制度理念 |
3.4 职工群众生活水平提高的新要求 |
3.4.1 居住模式变化的要求 |
3.4.2 生活方式变化的要求 |
3.4.3 思维观念变化的要求 |
第四章 新时期团场内部管理体制的发展路径 |
4.1 团场管理模式的路径探索 |
4.1.1 石河子北泉镇“场镇合一”管理模式 |
4.1.2 农一师八团探索“团镇合一”管理模式 |
4.2 完善“连社合一”管理体制 |
4.2.1 中心连队建设 |
4.2.2 连队与社区功能整合 |
4.3 单一行政管理向综合管理推进 |
4.3.1 加快推进团场行政职能转变 |
4.3.2 不断完善团场机构设置与人员管理制度 |
4.3.3 大力推进团场经济结构调整 |
4.3.4 切实增强团场社会管理能力 |
4.3.5 重视开展团场民主管理工作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一、中文文献类 |
二、外文文献类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四、加大农机更新投入 促进团场经济发展(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高质量发展的新疆棉花技术集成研究[D]. 王平. 石河子大学, 2020(04)
- [2]阿拉尔市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D]. 方凯. 长江大学, 2020(02)
- [3]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特色小城镇规划研究 ——以新湖农场为例[D]. 班博洋. 北京交通大学, 2019(01)
- [4]新疆兵团团场管理体制创新研究[D]. 曹建飞. 石河子大学, 2017(05)
- [5]目标价格试点背景下新疆棉花种植业信贷支持研究[D]. 毛德敏. 新疆农业大学, 2017
- [6]四师七十一团农工多元增收问题研究[D]. 王炳文. 石河子大学, 2016(05)
- [7]新疆兵团第一师阿拉尔市农业现代化科技支撑体系研究[D]. 高万鹏. 塔里木大学, 2016(08)
- [8]加快兵团农机推广体系建设的对策研究[D]. 唐文文. 石河子大学, 2015(04)
- [9]兵团农机经营模式研究[D]. 魏巍. 石河子大学, 2014(03)
- [10]兵团团场内部管理体制研究[D]. 刘玉欣. 石河子大学, 2014(03)
标签: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论文; 农业发展论文; 农业论文; 新疆历史论文; 三农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