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股骨头坏死的临床研究

中西医结合治疗股骨头坏死的临床研究

一、中西医结合治疗股骨头坏死临床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黄泽青[1](2021)在《活骨方治疗对股骨头坏死骨结构及塌陷风险的影响规律研究》文中提出背景活骨方是基于“从脾论治股骨头坏死”理论创立,针对股骨头坏死的中药复方。它来源于骨伤科经典理论与长期临床实践,其药效物质基础与作用机理已获得反复验证。前期临床研究肯定了活骨方在改善躯体功能、降低股骨头塌陷率的近期疗效,但其远期疗效仍需长期随访评估。骨修复是直接影响股骨头坏死远期临床结局的重要过程。前期研究显示活骨方具有降低空骨陷窝率、促进成骨等促进骨修复作用,但活骨方促进骨修复的临床过程需要进一步探索。实际上,骨修复临床过程缺乏可供客观测量、连续比较的分析方法。股骨头CT图像存储大量生物学信息,坏死股骨头内部除骨成分信息,还保留了在早前研究未获重视的软组织性质成分信息,包括骨髓和伴随骨修复发生的其他组织成分。这些信息是基于影像学标志物理念,探索分析方法从而揭示活骨方促进骨修复临床过程的研究入手点。目的1基于活骨方治疗SARS后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临床实践,评估活骨方治疗股骨头坏死的长期临床结局,为中医药防治股骨头坏死提供远期疗效证据。2根据CT影像重建坏死股骨头模型,基于图像的Hounsfield Unit(HU)信息分析股骨头骨结构成分,并纳入病程时间维度,探讨股骨头坏死骨结构及塌陷风险的自然演变规律,为下一步研究活骨方对骨修复的作用过程提供方法和基线参考。3应用基于CT影像的股骨头骨结构分析方法,连续密切观察活骨方治疗后的股骨头坏死骨结构变化,以明确中医药对骨结构及塌陷风险的作用规律,揭示其对骨修复的干预临床过程。方法第一部分活骨方治疗SARS后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远期疗效随访本研究纳入了在2003年因SARS感染接受糖皮质激素治疗,随后因股骨头坏死在我院接受活骨方治疗的33例患者,其中男9例,女24例,平均年龄42.52±8.26岁,均为双侧激素性股骨头坏死(66髋)。根据ARCO分期,10髋属于ARCO Ⅰ期,43髋属于ARCO Ⅱ期,9髋属于ARCO Ⅲ期,4髋属于ARCOⅣ期。所有病例接受了至少6个月的活骨方口服治疗。对以上病例每年随访,至2019年11月。末次随访采用临床面对面访谈配合电子问卷、影像学检查。主要结局指标为全髋关节置换率,次要结局指标包括Harris髋关节评分量表(Harris hip score,HHS)、股骨头坏死核心指标集的行走功能指数、股骨头塌陷率、Kellgren-Lawrence骨关节炎分级(K-L分级)。第二部分基于CT分析股骨头坏死骨结构及塌陷风险动态演变规律选择2014年至2019年期间仅接受了影像学随访的50例股骨头坏死患者(共50髋),男28例,女22例,平均年龄38.12±10.14岁。每个髋关节均获得了间隔为12月的两次CT资料(DCM格式文件)。根据第1次CT资料,29髋为ARCO Ⅱ期,21髋为ARCO ⅢA期,改良Kerboul角平均为285.24±36.40°。根据第2次CT资料判断1年内是否发生影像学进展(新发生塌陷或塌陷程度加重)。另外,选择5个正常髋关节作为正常对照。基于第1次CT资料,应用医学影像处理软件Mimics Medical 21.0重建了 50个坏死股骨头模型。基于原始图像的HU组织信息,根据密质骨、软组织的HU阈值差异,在各模型上进行机器分离,重建出股骨头硬化骨、股骨头软组织模型,观察、测量各成分体积。基于组织HU数据可实现组织密度计算,在3-matic Medical 13.0软件对股骨头模型进行网格划分后,经由材质赋值步骤计算股骨头骨密度。纳入各髋症状出现至第1次CT检查为止的病程时间,分析硬化骨体积、软组织体积、骨密度随病程时间的直线回归关系。另外,采用Logistic分析探索了以上骨结构成分指标与影像学进展的相关性,并经由ROC曲线分析评估骨结构指标预测影像学进展的效果。第三部分活骨方治疗股骨头坏死对骨结构及塌陷风险的动态影响选择2016年至2019年接受活骨方治疗后获得规律密切随访的股骨头坏死病例,根据治疗后的12月内是否发生影像学进展,分为稳定组20髋(未发生塌陷或塌陷程度不加重),进展组20髋(新发生塌陷或塌陷程度加重)。根据治疗前CT图像,24髋属于ARCO Ⅱ期,16髋属于ARCO ⅢA期;改良Kerboul角平均为287.11±24.70°。所有病例均获得间隔为4个月的4次原始CT文件(DCM格式文件),即连续密切随访共12个月。基于CT影像,应用医学影像处理软件Mimics Medical 21.0,共计重建160个股骨头坏死模型。基于密质骨、软组织的HU阈值差异,在各模型上分别机器分离出股骨头硬化骨、股骨头软组织模型,观察测量体积。在3-matic Medical 13.0软件对股骨头模型进行网格划分后,经由材质赋值步骤测量股骨头骨密度。基于连续时点测量数据分析两组病例在硬化骨体积、软组织体积、骨密度的差异及动态演变规律;采用Logistic分析探索了治疗早期出现的骨结构指标变化与影像学进展的相关性,并经由ROC曲线分析评估上述指标预测治疗后影像学进展的效果。结果第一部分活骨方治疗SARS后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远期疗效随访本研究平均随访时间14.88±2.25年。末次随访时,5髋接受了全髋关节置换术,关节置换率7.57%,Kaplan-Meier生存分析发现髋关节生存时间估计平均15年以上,其中Log rank检验发现ARCO Ⅳ期髋关节生存期显着短于其他各期(P<0.05);在治疗前未塌陷的53髋有14髋发生股骨头塌陷,塌陷率26.41%;在全部66髋有38髋发展为(K-L 2级以上)骨关节炎,骨关节炎发生率57.57%。在28例未接受关节置换患者,他们的HHS平均为63.89±10.30分。将HHS评价项目裂为疼痛指数(总分44分)、躯体功能指数(总分56分)具体分析。本组病例疼痛指数平均为24.29±8.35分,对应处于45%的疼痛程度(按视觉模拟评分法)。躯体功能指数平均为39.61±5.59分,对应保留了 70%的躯体功能,疼痛是本组病例HHS分数丢失的重要因素。Kendall’s tab相关性分析未发现疼痛指数分级与K-L分级存在相关性(P>0.05)。第二部分基于CT分析股骨头坏死骨结构及塌陷风险动态演变规律形态学直观比较,正常股骨头的骨结构成分主要为松质骨和骨髓(呈现软组织性质),而坏死股骨头存在以下特征:①病灶常常为硬化骨、松质骨、软组织性质成分的混杂结构;②硬化骨成分的出现为重要的疾病鉴别特征,且倾向于形成病灶边界,但硬化骨形态(含边界)为断裂且非规则分布;③软组织成分减少,软组织改变累及病灶外。纳入病程时间维度进行直线回归分析,发现病程时间分别与硬化骨体积、软组织体积、骨密度具有直线回归关系(P<0.05),回归系数分别为126.424、-144.674、0.005,提示随病程时间延长,硬化骨成分越多、骨密度越高、软组织成分越少;但同时观察到硬化骨体积、软组织体积、骨密度三者的R2值分别为0.441、0.088、0.199,R2值较为有限,提示骨结构演变不只受病程时间因素影响。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硬化骨体积、骨密度共同成为影像学进展的显着相关因素(P<0.05)。骨密度的增加,伴随着塌陷风险降低(OR<0.001)。经股骨头骨密度与硬化骨体积相结合的Logistic回归方程式计算塌陷指数,具有预测影像学进展的价值(A UC=0.765,P<0.05)。第三部分活骨方治疗股骨头坏死对骨结构及塌陷风险的动态影响形态学直观比较,两组股骨头内均出现了以硬化骨成分为特征的显着改变。在稳定组,各随访时点的股骨头轮廓线保持匀整,且硬化骨体积呈动态增长趋势。在进展组,各时点的股骨头轮廓线逐渐变为紊乱扭曲,硬化骨体积大体仍呈动态增长。本研究基于直观印象进行了定量比较。据160个坏死股骨头模型的总体分析,每时点的硬化骨体积总是较相邻的末次时点增大(P<0.05)。活骨方治疗后,相比进展组,稳定组在连续3个时点获得更高的骨密度(P<0.05)。在0-4月时段、4~8月时段、0~12月时段,两组病例的硬化骨增长量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而8~12月时段数据趋向于存在统计学差异(P=0.068),即活骨方治疗后的12月时间内,稳定组病例的单位时间硬化骨增长量总是超过进展组。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治疗早期出现的骨结构成分变化,包括0~4月硬化骨体积增长率及第4月时点的骨密度,与影像学进展具有显着相关性(P<0.05),OR值分别为0.088、<0.001,提示两者为影像学进展的保护因素。经由上述骨结构演变指标相结合建立的Logistic回归方程计算塌陷指数,具有影像学进展预测价值(A UC=0.850,P<0.05)。结论1活骨方治疗SARS后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远期疗效肯定,活骨方具有预防股骨头塌陷、延迟全髋关节置换术、保持躯体功能作用。2股骨头坏死骨结构存在随病程时间延长而动态演变的规律,此过程伴随着股骨头塌陷风险的动态变化。3对骨结构演变的动态精准观察揭示了活骨方促进骨修复的作用过程,该过程与避免塌陷进展密切相关。

李振源[2](2021)在《骨痹化瘀汤联合髓芯减压术治疗Ⅰ、Ⅱ期瘀血型股骨头坏死近期疗效观察》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通过采取随机对照法对罹患Ⅰ、Ⅱ期瘀血型股骨头坏死(ONFH)的患者进行近期临床疗效观察。评价骨痹化瘀汤对Ⅰ、Ⅱ期瘀血型髓芯减压术后ONFH患者的近期临床疗效,旨为骨痹化瘀汤在临床中推广运用提供证据。方法:此次研究对象为于2018年10月至2020年9月在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三明中西医结合医院骨一科的确诊为ONFH患者。研究采取随机对照试验的方法,将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研究共纳入符合入组标准的ONFH患者61例,其中试验组脱落1例。对照组30例予行髓芯减压术+预防感染(头孢唑啉钠)、预防血栓形成(低分子肝素钠)、保护胃黏膜(奥美拉唑)及术后止痛(氯诺西康),试验组3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骨痹化瘀汤”治疗,疗程3个月。通过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髋部疼痛视觉评分、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髋部影像学疗效量化评分,观察并记录有无不良反应,以测评骨痹化瘀汤的有效性。结果:1.研究入组患者共61例,其中脱落1例(因未按时间返院复诊,经电话联系后确认患者不愿继续配合本研究),余60例患者完成临床观察。2.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性别、年龄、身高、体重、术髋、ARCO分期)经检验比较示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两组患者患髋VAS疼痛评分、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影像学疗效量化评分在治疗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后,两组患者VAS疼痛评分均有不同程度下降。术后1、3、6个月两组患者VA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前后Harris功能评分均有提升。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两组患者Harri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影像学疗效量化评分在治疗前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治疗后两组患者均无明显不良反应,试验期间心电图、血常规、肝肾功、凝血功能等指标均未见明显异常。结论:骨痹化瘀汤联合髓芯减压术治疗Ⅰ、Ⅱ期瘀血型ONFH患者的近期疗效好,能改善患者的髋部疼痛症状及髋关节功能,延缓病情向Ⅲ、Ⅳ期演化。

魏治文,宋红梅[3](2021)在《中西医治疗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研究进展》文中提出在临床上,股骨头坏死多因长期使用激素引发。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是骨科疑难杂症,其治疗不及时可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和工作。临床上治疗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中医疗法主要有中药、针灸等,而西医治疗激素性股骨头坏死主要有转化生长因子、西药、高压氧、手术等,另外还有中西医结合疗法应用。目前中医和西医均尚未完全明确地认识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关于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治疗策略也缺乏相关的研究及报道。本文从中西医治疗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供临床参考。

邹昆[4](2021)在《股骨头坏死保髋手术VR系统的研发与教学应用》文中提出研究背景:传统的骨科解剖教育多通过幻灯片理论授课、模拟操作和尸体解剖获得,临床手术示教主要靠手术录像、手术观摩和示范手术。因尸体标本昂贵,资源有限,再加上手术室资源与手术时间的限制,年轻医生缺乏反复操作训练的机会,需要较长的学习曲线,从而无法满足骨科教学要求。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虚拟现实技术(Visual Reality,VR)为骨科教学提供了理想的虚拟手术培训平台,可将人体的影像资料输入计算机进行三维重建,模拟相关手术,不受标本、场地等条件的限制,反复多次使用,提高患者安全性,同时也提高年轻医生的学习积极性。发展虚拟解剖学有助于强化医学生三维空间感,巩固解剖基础知识,发展虚拟手术学可以增强手术体验感,熟悉骨科手术相关操作,降低术前岗前培训的难度和缩短培训的时间。股骨头坏死(Osteo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ONFH)是骨科常见病和难治性疾病,也是骨科教学中的重点内容,因该病好发于中青年患者,多采取保髋手术治疗,晚期股骨头坏死才采用髋关节置换手术,因无菌手术要求,手术现场教学观摩人数有限,影响骨科临床教学。近年来随着学生的增加,积极开展股骨头坏死临床课程与教学方法研究已成为新时期骨科临床教学的迫切需求,目前用于中西医手术治疗股骨头坏死仿真模拟器尚未普遍,因此,如何创建中西医手术治疗股骨头坏死仿真系统和应用于临床教学成为了迫切需求。研究目的:本研究将从数据如何获取和预处理、如何构建手术部件三维模型、如何给三维模型添加材质和贴图制作、如何创建手术场景与功能制作等将一一介绍中西医手术治疗股骨头坏死仿真系统的研发过程。中医使用针刀,西医使用关节镜辅助髓芯减压加打压植骨治疗ONFH。将虚拟现实技术应用到股骨头坏死研究,让学生更好的掌握髋关节结构,股骨头坏死过程和中西医手术治疗股骨头坏死仿真模拟,促进骨科教育智能化,优化教学过程。通过对照研究评估VR技术在股骨头坏死临床教学中的效果,设计调查问卷了解学生对VR技术的教学反馈。研究方法:首先用Mimics Research 20.0导入CT素材制作股骨头坏死3D模型,用Rhino 6、3D max和Zbrush制作针刀和手术室场景,3Dmax制作打压植骨和针刀穿刺动画,使用UE4编辑脚本和蓝图,用Photoshop软件贴图处理,然后渲染生成经关节镜辅助髓芯减压加打压植骨和针刀治疗股骨头坏死手术的虚拟现实场景,然后通过HTC VIVE头显体验虚拟现实。临床教学部分通过选取中日友好医院骨科一部2020年9月-12月期间转科人员,包括本科生、规培生和研究生,共40人,随机分为VR组和对照组,VR组采取虚拟现实技术教学,对照组采取PPT多媒体教学,两组的学生年龄、性别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课后对学生从学习主动性、课程感兴趣程度、课程满意度、三维空间感、虚拟交互性方面进行问卷调查,通过理论和实践考试检查教学效果。研究结果:本研究通过使用UE4虚拟引擎制作出中西医保髋治疗股骨头坏死系统,率先运用虚拟现实技术在股骨头坏死教学方面的研究,采用头戴式虚拟现实设备创设学习情境,可以体验髋关节三维解剖和在虚拟手术室里体验打压植骨和针刀治疗治疗系统股骨头坏死手术的虚拟现实场景。VR教学组的理论成绩81.35±7.24分、操作成绩87.75±5.32分,VR组学生总分84.55±5.12分,其中包括对照组理论成绩79.35±9.07分,操作成绩78.00±11.59分,对照组学生总分78.68±6.12分。VR组的手术操作评分和总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理论考试成绩中,t=0.751,p=0.457>0.05。可以认为VR组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VR组(75%)和对照组(30%)的优良率有统计学意义(x2=8.12,P=0.004<0.01)。根据问卷调查结果,虚拟现实教学组对本研究更感兴趣,其课程满意度、三维空间感和虚拟互动均优于传统教学组,两组差异显着(P<0.05)。但两组认为VR对骨科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与传统教学没有显着差异(P=0.057>0.05)。结论:两组学生对股骨头坏死知识的掌握没有明显差异,但虚拟现实在学习主动性、三维空间感、虚拟互动等方面优势明显。表明虚拟现实技术可以通过三维建模提高虚拟互动感,从而提高医学生对骨科的学习兴趣。

樊燕鑫[5](2021)在《股骨近端截骨术配合温肾宣痹汤治疗ARCOⅢ期股骨头坏死近期疗效的双向队列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观察股骨近端截骨术配合术后温肾宣痹汤内服治疗ARCOⅢ期股骨头坏死近期临床疗效,并初步探讨股骨头坏死中日友好医院分型及虚拟现实技术在精准化保髋中的应用价值,为其临床推广提供实践依据。方法:采用双向队列研究方法,收集2018年05月—2020年05月,在江苏省中医院骨科住院,症状、体征和辅助检查符合股骨头坏死ARCOⅢ期只接受内翻或旋转截骨术以及接受两种术式之一并配合术后温肾宣痹汤内服治疗的患者,共31例(39髋),根据术后有无服用温肾宣痹汤分为中西医结合组和西医组。分别统计两种术式各自的两组术前以及术后3月、6月和12月的VAS评分、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分析各时间节点两种术式各自的两组之间的评分情况。统计两种术式患者术前术后虚拟现实工程结果,并比较内翻截骨术及旋转截骨术1年优良率。结果:28例(35髋)患者得到1年以上完整随访,随访中均未出现深静脉血栓、骨折、感染、骨不连等严重并发症。有1例(1髋)术后9月出现感染、有1例(2髋)术后10月外伤后出现骨折、有1例(1髋)术后3月出现骨不愈合,不纳入VAS及Harris评分统计。两种术式各自的两组性别、年龄、身高、体重、BMI等均无显着差异,术前VAS评分、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无显着差异。两种术式各自的两组术后的所有评分较术前均得到显着改善。中西医结合组术后3月、6月、12月时VAS评分均低于西医组同期评分;Harris评分均高于西医组同期评分。股骨近端截骨术治疗ARCOⅢ期股骨头坏死1年优良率为64.1%。内翻截骨术的1年优良率高于旋转截骨术。股骨头坏死中日友好医院分型结合虚拟现实技术对股骨近端截骨术适应症的选择及精准化保髋具有指导意义。结论:股骨近端截骨术治疗ARCOⅢ期股骨头坏死具有良好的疗效,术后配合口服温肾宣痹汤可以有效加快疼痛缓解与功能恢复,股骨头坏死的中日友好医院分型对截骨术式的选择具有指导意义,虚拟现实技术能实现精准化保髋。

张忆楠[6](2021)在《骨痹通消颗粒联合髓芯减压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的临床观察》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骨痹通消颗粒联合髓芯减压术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的临床效果及对病患VAS评分、Harris评分、股骨头MR坏死指数、血液流变指标水平、骨代谢指标水平的影响。方法将2018年12月至2020年6月在安徽省中医院骨伤科确诊为早期股骨头坏死及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病患,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口服骨痹通消颗粒+髓芯减压术治疗,持续口服中药6个疗程(1月为1个疗程);对照组采用常规髓芯减压术的治疗方式治疗。观察两组患者髋关节症状积分、实验室观察指标(全血高切粘度、全血低切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比容血清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Ⅱ型胶原羧基端端肽)及股骨头MR坏死指数。结果60例入选患者均完成本次试验研究。(1)治疗前观察指标比较:两组患者的基础资料、VAS评分、Harris评分、股骨头MR坏死指数、血液流变指标水平、骨代谢指标水平等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说明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观察资料具有可比性。(2)髋关节症状积分(包括VAS评分、Harris评分、股骨头MR坏死指数)比较:治疗3、6个疗程后两组患者的各项症状积分较前显着降低(p<0.01),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3)实验室指标(包括血液流变指标、骨代谢指标)比较:治疗3、6个疗程后两组患者的实验室指标较前改善(p<0.0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4)疗效比较:愈显率治疗组80.00%,对照组56.67%,经秩和检验,Z=-2.083,p=0.037<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优于对照组。(5)安全性评价:受试者未有肝肾功能、呼吸系统、精神方面、血液系统等相关方面的疾病,无其余不良反应,总的来说两组治疗方式安全可靠。结论中药联合髓芯减压术治疗股骨头坏死在对VAS评分、Harris评分、股骨头MR坏死指数、血液流变指标水平、骨代谢指标水平等方面的改善相比髓芯减压手术更具有优势,骨痹通消颗粒联合髓芯减压术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的治疗方案优于常规的髓芯减压术治疗,值得在临床推广。

姜宗坤[7](2021)在《回顾性分析益心补肾汤(加减)联合冲击波治疗早期ONFH疗效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回顾分析益心补肾汤(加减)联合体外冲击波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的短期疗效以及益心补肾汤组方规律,为中医临床治疗该病提供有效的治疗方法和依据,明确导师治疗本病组方经验和用药规律。材料与方法:回顾2015年1月-2019年12月之间,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骨一科住院与门诊治疗的早期股骨头坏死患者病历资料。将66例(88髋)符合标准的患者病例,按照治疗方案中是否采用益心补肾汤治疗,分为治疗组53例(74髋)与对照组13例(14髋)。记录患者一般资料、疗效性指标及组方用药。统计分析两组临床疗效、影像学疗效,Harris髋关节评分、中医症候积分、MRI坏死指数范围及组方规律。结果:1疗效分析:(1)临床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89.19%,对照组总有效率64.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影像学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94.6%,对照组总有效率85.71%。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性指标分析:(1)Harris髋关节评分:治疗组治疗后71.99±13.80较治疗前53.97±5.01明显改善(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的61.79±15.38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中医症候积分评分:治疗组治疗后10.61±5.20较治疗前14.55±3.79明显改善(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的13.43±3.32相比,有显着性统计学意义(P<0.01)。(3)MRI坏死指数中,治疗组治疗后为20.31±4.40较治疗前的20.68±3.29改善,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对照组治疗后的21.07±4.19相比,治疗组虽优于对照组,但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3组方规律分析(1)用药频率分析前10味中药分别是白芍、补骨脂、续断、炙甘草、茯苓、黄芪、杜仲、陈皮、三七、苍术。(2)四气分析中前三位分别为温性药(49.15%)、寒性药(25.45%)、平性药(21.61%)。五味分析中前三位分别为苦味药(34.19%)、甘味药(30.17%)、辛味药(24.75%)。归经分析中前五位分别为肝经(23.24%%)、肾经(18.03%)、脾经(17.92%)、肺经(11.52%)及心经(11.36%)。中药功效类别分析中前五位分别为补虚类(36.2%)、活血化瘀类(19.17%)、清热类(10.23%)、利水渗湿类(5.21%)、理气类(4.41%)。结论:益心补肾汤加减组方用药中,以温性、苦甘为主,多归肝肾经。治疗中以补虚、活血、清热为主,且联合体外冲击波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可改善患者髋关节功能及中医症候积分等临床症状,延缓或逆转股骨头坏死影像学改变,临床疗效良好,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案,值得在临床应用。

潘佳麟[8](2020)在《补肾活血汤联合内翻截骨术治疗CJFHL1型股骨头坏死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研究说明第一部分:综述中、西医学对股骨头坏死病名、病因病机、诊断及治疗方法的认识。第二部分:补肾活血汤联合内翻截骨术治疗CJFHL1型股骨头坏死的临床疗效观察目的:研究补肾活血汤联合内翻截骨术治疗 CJFHL1 型股骨头坏死ONFH(Osteo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要求的CJFHL1期26例42髋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补肾活血汤联合内翻截骨术组(15例,24髋)与单纯内翻截骨术组(11例,18髋)。两组均行内翻截骨术,治疗组在术后3天服用补肾活血方,每天1剂,连续服用6个月。术后3个月、6个月、1年分别进行随访。将陈卫衡教授的影像学评价指标作基础结合患者X线影像等评价股骨头治疗后的稳定性,同时采用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量表评定髋关节功能。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的Harri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13,P=0.874),治疗后两组患者的Harris评分均显着提高。治疗后3个月,两组患者的Harris评分,治疗组89.12±5.11,对照组86.56±4.98,治疗组的评分高于对照组(t=4.327,P=0.012)。治疗后12个月,治疗组稳定21例、加重3例,对照组稳定15例、加重3例;2组股骨头形态影像学的稳定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04,P=0.949)。结论:补肾活血汤联合内翻截骨术在术后短期内对预防CJFHL1型中肝肾亏虚型患者股骨头塌陷有显着效果,术后口服补肾活血汤更有利于患者髋关节功能的早期恢复。

薛志鹏[9](2020)在《基于核心指标集的中医药治疗股骨头坏死疗效评价方法的建立与验证》文中研究指明背景股骨头坏死的中医药治疗方案已经在相关的共识和指南中得到推荐,尤其是早中期的优势更加明显。但是,中医药治疗股骨头坏死的疗效评价方法却较混乱且标准不一,不同文献报道的疗效可能会得到相反的结果,缺乏较为一致的、系统的疗效评价方法,进一步导致了临床与科学研究可重复性不高,且疗效之间难以横向比较,降低了原始研究之间的数据利用,不利于中医药的循证发展及为证据决策提供高质量证据。核心指标集理念的提出可以有效的解决临床实践中疗效评价结局指标选择的问题,它规范了特定疾病或特定病种必须测量的最小结局指标集合,既能有效的简化试验方案的设计,降低实施过程中的偏倚风险,又能增强临床研究的实用性。基于此,我们将核心指标集理念引入中医药治疗股骨头坏死的疗效评价中,开展股骨头坏死中医临床研究核心指标集的构建工作,形成临床可行性高的疗效评价方法并对其进行信度、效度、反应度的临床验证,旨在规范中医药治疗股骨头坏死的疗效评价,提高原始研究的数据利用和向证据决策转化时的质量。研究目的1基于核心指标集“最重要、标准化、共识性”的理念,建立与临床实践密切相关的中医药治疗股骨头坏死的疗效评价方法;2通过横断面及前瞻随访研究,对疗效评价方法中的临床评价指标进行验证;3通过横断面和回顾性研究,对疗效评价方法中的影像评价指标进行验证。方法1基于核心指标集的中医药治疗股骨头坏死疗效评价方法的建立首先,通过文献的系统评价,检索2015年—2017年中英文数据库股骨头坏死的临床试验研究文献,提取原始文献中的结局指标,并进行规范化术语表达,按结局指标类别进行分类,形成原始结局指标清单;其次,设计德尔菲问卷调查,通过两轮德尔菲医师问卷和一轮患者问卷对结局指标的重要性进行评价,筛选,集中,获得关键利益相关群体对于中医药治疗股骨头坏死结局指标选择的意见与观点;最后,通过面对面的共识会议,确定最终构成核心指标集的结局指标及测量方法,形成中医药治疗股骨头坏死的疗效评价方法。2疗效评价方法的临床评价指标验证通过横断面及前瞻随访研究,以2018年9月—2019年12月因实际病情需要自愿采用中医药多途径治疗的231例股骨头坏死患者为研究对象,采集其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的临床评价指标的得分,髋关节Harris评分及测量所需时间,对临床评价指标的效标效度、反应度进行验证。3疗效评价方法的影像评价指标验证影像评价指标的验证分为两部分:(1)一致性验证:通过横断面研究,收集2018年9月—2019年12月纳入的231例(231髋)患者的X线,对其进行等距抽样,选择6名骨科医师进行观察者间一致性和同一观察者的复测一致性验证;(2)影像评价指标动态观察:回顾2018年—2019年已接受人工关节置换,且置换前进行保关节治疗至少2年的病例X线片进行动态观察,由一名高级职称医师对股骨头形态、坏死面积及骨关节炎发生程度的变化进行评分,观察其动态变化并探索置换前的X线片与人工关节置换的关系。结果1 基于核心指标集的中医药治疗股骨头坏死疗效评价方法的建立1.1 形成原始结局指标清单本研究共检索中、英文数据库文献共11697篇文献,去除重复文献3828篇,通过阅读题目及摘要,剔除综述、病案报道、动物实验等不符合要求文献,对1207篇文献进行全文阅读,最终纳入411篇文献符合要求的文献。对提取的149个结局指标按照症状体征评价,远期结局,生活质量,影像学评价,安全性事件,中医指标评价,满意度评价,理化指标评价,住院时间评价,手术相关评价10个类别进行分类,形成原始结局指标清单,并依据原始清单设计临床医师和患者的德尔菲问卷。1.2 关键利益相关群体的德尔菲调查两轮临床医师问卷调查:第一轮共发放问卷73份,回收67份,回复率为91.8%。采用Likert评分9分制对每项结局进行评价,将重要性评分均值≥4分的结局指标反馈给专家,共27个,包括VAS评分、关节活动度、行走距离、X线股骨头形态、关节置换率、Harris评分、影像稳定率(综合X线、CT、MRI)、股骨头生存时间、MRI坏死范围、X线股骨头坏死面积、X线骨关节炎发生程度、中医证候积分、跛行、行走能力、SF-36量表、ARCO分期改变、BMD、不良反应、总胆固醇、甘油三酯、MRI骨髓水肿、Harris评分优良率、并发症、血浆粘度、有效率、成骨细胞计数、破骨细胞计数,且有20个结局指标的变异系数CV>15%,说明专家评分离散度较大;协调系数检验W=0.255(χ2=495.411,p<0.000),说明专家协调系数一般,对于结局指标的评分较不一致;第二轮调查开始前反馈第一轮结果,参照专家意见,调整问卷结构,继续调查。共发放问卷73份,回收60份,回复率为82.2%。根据50%的专家认为该结局指标非常重要(7—9分)且重要性评分均值≥7分的原则,共8个结局指标作为潜在核心结局指标进入共识会议阶段,包括VAS评分、关节活动度、行走距离、X线股骨头形态、关节置换率、X线股骨头坏死面积、X线骨关节炎发生程度和中医证候积分。其中,变异系数CV均<15%,说明专家评分的离散度较小;且专家的协调系数W=0.504(χ2=237.995,p<0.000),一致性较好。患者问卷共调查103位,排名前10位的结局指标包括疼痛、关节活动、行走距离、跛行、影像学表现、上下楼梯、关节畸形、穿鞋袜、日常生活、扶拐。1.3共识会议确定疗效评价方法共识会议共两轮,第一轮投票共6个结局指标纳入核心指标集:VAS评分关节活动度、行走距离、X线股骨头形态、X线股骨头坏死面积和X线骨关节炎发生程度;第二轮投票确定了测量标准和计分方式,形成了疗效评价方法:包括临床评价指标和影像评价指标两部分,临床评价指标总分10分,包括VAS评分(0—10分,系数0.5),屈曲度数(0—10分,系数0.3)和行走距离(0—10分,系数0.2),分数越高,代表临床症状和体征越严重;影像评价指标总分10分,采用X线作为依据,包括股骨头形态(塌陷程度测量,0—3分,系数1),坏死面积(囊变范围测量,0—3分,系数1)和骨关节炎发生程度(K-L分级测量,0—4分,系数1),分数越高,代表股骨头坏死的影像学表现越严重。2临床评价指标验证纳入2018年9月—2019年12月的231例经过中医药多途径治疗的无需辅助工具的股骨头坏死患者,其中单侧发病148例,双侧发病且一侧稳定无症状83例,男151例,女80例,平均病程31.87±41.51月,年龄45.24±13.64岁。2.1效度检验通过与Harris评分的对比,治疗前后临床评价指标的屈曲分数与Harris评分的关节活动度分数的spearman相关系数为-0.644、-0.768,说明两者具有较强的负相关关系;临床评价指标中的行走分数与Harris评分的关节功能分数,治疗前后的spearman相关系数为-0.825、-0.753,说明两者具有较强的负相关关系;临床评价指标总分与Harris评分治疗前后的pearson相关系数分别-0.782、-0.767,与VAS评分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663、0.768,说明治疗前后总分与Harris评分具有较强的负相关关系,与VAS评分具有较强的正相关关系。2.2反应度检验通过对临床评价指标中行走距离分数、VAS评分、屈曲度数和总分的治疗前后对比,治疗后行走距离评分降低,行走距离增加(p<0.000);VAS评分降低,疼痛减轻(p<0.000);屈曲度数评分降低,屈曲度数增加,活动范围增大(p<0.000);总分降低,整体症状和体征明显改善(p<0.000)。Harris评分疼痛、关节功能、关节活动度与总分治疗后分数均明显提高(p<0.000),说明患者症状体征改善明显,两评分表现出了一致的变化。计算VAS评分、屈曲度数和临床指标总分进行治疗前后变化值,效应量和标准化反应均数的计算,得出其效应量分别为2.43,0.86,1.96,标准化反应均数分别为2.01,0.91,2.12,不论是分项还是临床指标总分间均具有较好的反应度。3影像评价指标验证3.1一致性验证对2018年9月—2019年12月纳入的231例单髋的X线片中抽样获得的47张进行独立性评价。统计不同医师间对于股骨头形态、坏死面积和骨关节炎发生程度的Kendall’s W系数分别为0.864、0.714和0.727,表明不同医师间具有较高的一致性;6位医师经过2周后再次对同一批编号的X线片进行影像指标独立性评价。统计同一医师对于股骨头形态、坏死面积和骨关节炎发生程度3个指标重复测量的加权kappa值,均在0.7以上水平,同样具有较高的一致性。3.2影像评价指标动态观察回顾2018年—2019年在我科接受人工关节置换的股骨头坏死患者,且置换前曾接受保髋治疗至少2年的20髋的X线片进行动态评分,随着随访时间延长,股骨头形态的塌陷程度越严重(p<0.000);股骨头坏死的囊变范围缩小(p<0.000),骨关节炎严重程度逐渐增加(p<0.000)。置换前最后一次影像评价总分平均值为5.95±0.887分,股骨头形态平均值2.85±0.366分,坏死面积平均值0.15±0.366分,骨关节炎发生程度平均值2.95±0.759分,即说明一般影像塌陷超过4mm,囊变区域几乎修复,骨关节炎发生在3级及以上程度,建议从影像学考虑人工关节置换。结论1 本研究基于核心指标集理念,通过混合研究方法,文献系统评价,临床医师和患者关键利益相关群体的德尔菲调查和最终的面对面共识会议,建立了中医药治疗股骨头坏死的疗效评价方法,分为临床评价指标和影像评价指标,临床评价指标包括VAS评分,屈曲度数和行走距离;影像评价指标采用髋关节X线片,包括股骨头形态、坏死面积和骨关节炎发生程度。2经过横断面及前瞻随访研究,证明了临床评价指标各分项与总分间具有良好的效度和反应度,且操作时间短,结局指标选择及权重系数设置合理,建议作为中间指标,用于近期或较短测量时点的疗效评价。3经过不同观察者间和同一观察者的重复测量,影像评价指标各项内容显示出较高的一致性,证明其用于评价中医药治疗股骨头坏死的疗效准确可靠。且从影像学角度为人工关节置换的选择提供了客观依据。因此,建议作为次要终点结局指标进行动态观察或较长观察周期内的疗效评价。

刘文龙[10](2021)在《经外科脱位打压植骨术联合骨痹通消颗粒治疗ARCOⅡ、Ⅲ期股骨头坏死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经外科脱位打压植骨术联合骨痹通消颗粒治疗ARCOⅡ、Ⅲ期股骨头坏死的临床疗效,探索中西医结合保髋新模式。方法选取2018年10月至2020年2月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伤二科收治的14例14髋ARCOⅡ、Ⅲ期ONFH患者,年龄为25-49岁,平均年龄为33.36岁,其中男性10例10髋,女性4例4髋。病因分类:属激素性坏死9人9髋,属酒精性坏死4人4髋,不明原因者1人1髋。按照最新ARCO分期标准分类:Ⅱ期6人,ⅢA期5人,ⅢB期3人。以上14人中医辨证分型均为肾虚血瘀型。患者入院后均行经外科脱位打压植骨术,术后服用中药骨痹通消颗粒治疗。所有病人出院后定期至我科门诊复查,并且均得到1年随访,记录并对比术前及末次随访时患者的Harris、iHOT-12评分差异,对比术后1年与住院期间复查的髋正蛙位X片,观察末次随访股骨头塌陷情况以及截骨块愈合情况,以此来评估疗效。结果1、所有患者术后切口均恢复良好,未出现大转子处不愈合、异位骨化、肝肾功能异常等不良事件。2、所有患者术后均随访1年,末次随访时Harris总评分由60.86±9.30分增加至81.43±8.47分,经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ARCOⅡ期患者的总评分由63.50±11.88分增加至85.67±5.24分,ⅢA期患者总评分由59.40±9.69分增加至81.40±6.11分,二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ⅢB期患者总评分由52.67±2.08分增加至69.67±10.50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评判疗效:优4髋,良7髋,可2髋,差1髋,总体优良率为78.57%,明显高于术前水平(7.14%)。3、末次随访时iHOT-12总评分由50.50±13.38分增加至74.21±11.7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ARCOⅡ期患者的总评分由60.83±7.71分增加至81.33±7.20分,ⅢA期患者的总评分由47.40±5.41分增加至76.80±6.30分,二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ⅢB期总评分由35.00±9.17分增加至55.67±3.06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iHOT-12评分中髋部疼痛评分由3.29±2.20分增加至6.71±2.16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ARCOⅡ期患者的疼痛评分由5.00±2.00分增加至7.83±1.47分,ⅢA期由2.60±1.14分增加至7.00±2.12分,二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ⅢB期由1.67±0.58分增加至4.00±1.00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在末次随访时行影像学检查并与出院前复查的髋关节正蛙位片作对比中,发现14例患者中有12例未发生再塌陷,比例为85.71%;有2例患者出现再塌陷,比例为14.29%,且均为ARCOⅢB期患者,其中1例塌陷小于2mm,1例塌陷在2mm-4mm间,尚未出现因坏死严重加重而行髋关节置换的病例。结论:1、经外科脱位打压植骨术联合骨痹通消颗粒这种治疗方式,不损伤股骨头周围血供,对坏死区清理更彻底,植骨更牢靠,对于发生股骨头坏死的患者是一种有效的保髋新模式,且更适合ARCOⅡ、ⅢA期患者的治疗。2、经外科脱位打压植骨术联合骨痹通消颗粒对于未塌陷及轻度塌陷的患者疗效确切,对于中度塌陷以上的患者仍需大量研究观察其疗效。3、中西医结合治疗对保证股骨头坏死患者头形态、结构的稳定以及内部修复有着独特的优势,临床应用前景广泛。

二、中西医结合治疗股骨头坏死临床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西医结合治疗股骨头坏死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活骨方治疗对股骨头坏死骨结构及塌陷风险的影响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
文献综述
    综述一 中医药防治股骨头坏死研究进展
        1 复杂的发病机制与系统的中医药调控作用
        2 治疗方法的国内外应用现状
        3 中国病例临床实践及中医药特色
        4 中医药的临床干预环节
        5 中医药促进骨结构修复的评价方法
        6 小结
        参考文献
    综述二 活骨方防治股骨头坏死的前期研究基础
        1 “从脾论治股骨头坏死”理论
        2 “复合成分-网络靶点”系统作用机制
        3 预防股骨头坏死:动物研究
        4 防治股骨头坏死近期疗效:临床研究
        5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一部分 活骨方治疗SARS后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远期疗效随访
    前言
    1 病例与方法
        1.1 病例标准
        1.2 临床资料
        1.3 活骨方治疗方案
        1.4 随访方案
        1.5 评价指标
        1.6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随访情况
        2.2 临床结局
        2.3 躯体功能
        2.4 影像评估
        2.5 代表性病例
    3 讨论
        3.1 选择SARS后股骨头坏死作为研究对象的特殊性
        3.2 活骨方治疗后股骨头塌陷率与历史文献的横向对比
        3.3 活骨方治疗后的髋关节置换率及躯体功能
        3.4 影响躯体功能的重要因素-疼痛
        3.5 主要不足之处
    4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基于CT分析股骨头坏死骨结构及塌陷风险动态演变规律
    前言
    1 病例与方法
        1.1 病例标准
        1.2 临床资料
        1.3 骨结构分析方法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形态学观察
        2.2 骨结构时间变化规律
        2.3 骨结构演变与影像学进展的相关性
        2.4 骨结构指标的影像学进展预测价值
    3 讨论
        3.1 分离坏死病灶方法的客观困难
        3.2 基于不分离病灶的全股骨头骨结构分析发现
        3.3 骨结构演变与塌陷的联系:分歧与原因
        3.4 本研究对分歧的补充认识
        3.5 主要不足之处
    4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活骨方治疗股骨头坏死对骨结构及塌陷风险的动态影响
    前言
    1 病例与方法
        1.1 病例标准
        1.2 临床资料
        1.3 活骨方治疗方案
        1.4 骨结构分析方法
        1.5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形态学演变过程的直观比较
        2.2 骨结构的动态演变过程
        2.3 骨结构特征指标的组间比较
        2.4 骨结构指标的增长过程差异
        2.5 治疗早期骨结构变化与影像学进展的相关性
        2.6 治疗早期骨结构指标变化预测影像学进展的效果
        2.7 基于骨结构指标实现治疗过程动态精准随访的尝试
    3 讨论
        3.1 活骨方治疗后的骨结构演变
        3.2 塌陷与否:骨修复的程度与速度
        3.3 评价骨修复的临床实践
        3.4 活骨方促进骨修复的作用过程
        3.5 主要不足之处
    4 小结
    参考文献
结语
创新点
存在问题
展望
致谢
个人简介
附件

(2)骨痹化瘀汤联合髓芯减压术治疗Ⅰ、Ⅱ期瘀血型股骨头坏死近期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资料与方法
    1 病例来源
    2 诊断标准
        2.1 西医诊断标准
        2.2 中医诊断标准
    3 纳入标准
    4 排除标准
    5 剔除、脱落标准
    6 研究方法
    7 统计学处理
结果
    1 临床研究完成情况
    2 两组患者基线资料
    3 观察指标结果
        3.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VAS疼痛评分比较
        3.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比较
        3.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影像学疗效量化评分比较
    4 安全性评价
分析与讨论
    1 ONFH的中医病因病机认识
    2 ONFH的中医药治疗
        2.1 非药物治疗
        2.2 药物治疗
    3 ONFH的西医治疗
        3.1 非手术治疗
        3.2 手术治疗
    4 “骨痹化瘀汤”组方分析
        4.1 组方依据及方解分析
        4.2 组方诸药的中医认识及现代药理学分析
    5 研究结果分析与讨论
        5.1 髋部疼痛程度分析
        5.2 髋关节功能分析
        5.3 髋部影像学疗效量化评分分析
    6 不足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文献综述 股骨头坏死中西医治疗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3)中西医治疗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中医认识
2 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西医认识
3 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疗法及基础研究
    3.1中医疗法
    3.2 西医疗法
    3.3 中西医结合疗法
4 小结

(4)股骨头坏死保髋手术VR系统的研发与教学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一 虚拟现实技术及其扩展现实在关节外科的应用进展
        1 在骨与关节外科教学和训练中的应用
        2 在手术术前规划中的应用
        3 在手术术中可视化及导航的应用
        4 在关节手术术后康复的应用
        5 远程会诊的手术指导
        6 骨科科学研究
        7 作为局部麻醉下骨科手术中的一种辅助性非药物镇静剂
        8. 小结:
        参考文献
    综述二 中西医不同保髋手术治疗股骨头坏死的进展
        1. 髓芯减压术
        2. 头颈部开窗减压技术
        3. 截骨术
        4. 联合关节镜手术
        5. 动脉灌注术
        6. 针刀治疗
        7. 髋关节外科脱位技术辅助
        8.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前言
    第一章 中西医不同保髋手术治疗股骨头坏死VR系统的研发
        1. 概述
        2. VR系统制备流程
        2.1 制作系统准备
        2.2 数据获取和预处理
        2.3 构建手术部件的三维模型
        2.4 三维模型的材质
        2.5 三维模型贴图制作
        2.6 无影灯灯光制作
        2.7 蓝图和C++脚本
        2.8 添加第一视角
        2.9 添加力反馈
        2.10 在UE4中创建场景
        2.11 系统的虚拟交互设计
        2.12 打包发布
        3.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二章 股骨头坏死保髋手术VR系统在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3 教学质量评价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以性别区分,结果显示
        2.2 以学历区分,结果显示
        2.3 临床效果主观评价结果比较
        2.4 客观考核结果比较
        3. 讨论
        3.1 虚拟现实技术
        3.2 骨科教学和针刀教学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3.3 VR技术在骨科和针刀教学中的作用
        3.4 虚拟现实在医学远程教育中作用
        3.5 VR技术在医学教育中的应用原则
        3.6 目前虚拟现实在医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4.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附录1
    附录2
个人简历

(5)股骨近端截骨术配合温肾宣痹汤治疗ARCOⅢ期股骨头坏死近期疗效的双向队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1. 股骨头坏死的中医理论
        1.1 股骨头坏死的中医病名
        1.2 股骨头骨坏死的中医病因病机
        1.3 股骨头骨坏死的中医治疗
    2. 股骨头骨坏死的现代研究进展
        2.1 股骨头骨坏死的流行病学
        2.2 股骨头骨坏死的发病因素
        2.3 股骨头骨坏死的病理与病理生理学机制
        2.4 股骨头骨坏死的症状和体征
        2.5 股骨头骨坏死的诊断
        2.6 股骨头骨坏死的临床分期、分型
        2.7 股骨头骨坏死的鉴别诊断
        2.8 股骨头骨坏死的保髋治疗
第二章 临床研究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脱落标准
        1.6 不良事件与处理
        1.7 分组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治疗方案
        2.2 观察指标
        2.3 随访
        2.4 统计学分析
    3. 结果
        3.1 一般资料
        3.2 差异对比
    4. 典型病例
    5. 讨论
        5.1 温肾宣痹汤的组方分析
        5.2 温肾宣痹汤对股骨近端截骨术后康复的影响
        5.3 中日友好医院分型对股骨近端截骨术术式选择的意义
        5.4 VR技术在精准化保髋中的优势
        5.5 本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6. 总结
参考文献
附录
    附表1: 英文缩略词表
    附表2: 评分量表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6)骨痹通消颗粒联合髓芯减压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资料
    1.祖国医学对ONFH的认识
        1.1 祖国医学对ONFH病名的认识
        1.2 中医学对ONFH病因病机认识
        1.3 中医治法治则
        1.4 中医治疗进展
    2.现代医学对ONFH的认识
        2.1 病因病理
        2.2 治疗进展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1.临床资料
        1.1 病例来源
        1.2 诊断标准
        1.2.1 股骨头坏死的中医诊断标准
        1.2.2 西医诊断标准
        1.2.3 分期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脱落标准
    2.研究方法
        2.1 入院资料
        2.2 治疗方法
        2.3 临床观察指标
        2.4 临床疗效判定
        2.5 统计学处理
第三部分 研究结果
    1.一般资料
    2.疗效评定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VAS评分比较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 Harris 评分比较
        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MR坏死指数比较
        2.4 总体疗效
        2.5 实验室指标比较
        2.6 安全性评价
第四部分 讨论
    1.导师对早期ONFH的认识
    2.中医治疗ONFH的理论依据
    3.方药分析
    4.髓芯减压术对早期ONFH的疗效
    5.骨痹通消颗粒联合髓芯减压治疗ONFH的分析
    6.结果分析
结论
展望与不足
参考文献
综述 早期股骨头坏死的中西医治疗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介
致谢

(7)回顾性分析益心补肾汤(加减)联合冲击波治疗早期ONFH疗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参考文献
附表(附图)
综述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中西医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致谢

(8)补肾活血汤联合内翻截骨术治疗CJFHL1型股骨头坏死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1 传统医学对股骨头坏死的认识
        1.1 传统医学典籍对本病病名的记载
        1.2 中医对股骨头坏死病因机制的研究
        1.3 中医对股骨头坏死的治疗研究
    2 现代医学对股骨头坏死的认识
        2.1 股骨头坏死的定义
        2.2 股骨头坏死的病因、病理、发病机制
        2.3 股骨头坏死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2.4 股骨头坏死的分期与分型研究
        2.5 股骨头坏死的治疗进展
第二部分 补肾活血汤联合内翻截骨术治疗CJFHL1型股骨头坏死的临床疗效观察
    1 临床资料
        1.1 纳入标准
        1.2 排除标准
        1.3 剔除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治疗方案
        2.2 随访时间
        2.3 观察指标
        2.4 统计学方法
    3. 结果
        3.1 一般资料比较
    4. 讨论
    5.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主要缩略词表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论文
个人简介
附录 Harris髋关节评分表

(9)基于核心指标集的中医药治疗股骨头坏死疗效评价方法的建立与验证(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综述一 核心指标集的研究概况、方法学及中医临床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综述二 股骨头坏死流行病学、诊治与疗效评价研究现状
    参考文献
第一部分 基于核心指标集理念的中医药治疗股骨头坏死疗效评价方法的建立
    前言
    1 资料与方法
        1.1 构建中医药治疗股骨头坏死的结局指标清单
        1.2 德尔菲法实施
        1.3 共识会议过程
        1.4 形成中医药治疗股骨头坏死的疗效评价方法
    2 结果
        2.1 中医药治疗股骨头坏死结局指标清单
        2.2 德尔菲调查问卷结果
        2.3 共识会议
        2.4 中医药治疗股骨头坏死疗效评价方法
    3 讨论
        3.1 中医药治疗股骨头坏死核心指标集构建的必要性
        3.2 基于核心指标集理念的股骨头坏死疗效评价方法的质量与价值
    4 结语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股骨头坏死疗效评价方法的临床评价指标验证
    前言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来源
        1.2 诊断标准
        1.3 分期标准
        1.4 中医辨证分型标准
        1.5 纳入标准
        1.6 排除标准
        1.7 试验类型设计
        1.8 样本量计算
        1.9 治疗方案
        1.10 观察时间节点
        1.11 观察指标及采集方法
        1.12 统计分析
        1.13 伦理审查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
        2.2 效度检验
        2.3 反应度检验
        2.4 录入时间
    3 讨论
        3.1 中医药治疗股骨头坏死临床评价指标的意义
        3.2 中医药治疗股骨头坏死临床评价指标的效度分析
        3.3 中医药治疗股骨头坏死临床评价指标的反应度分析
    4 结语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股骨头坏死疗效评价方法的影像评价指标验证
    前言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来源
        1.2 一般资料
        1.3 评价方法
        1.4 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一致性评价
        2.2 影像评价指标动态观察
    3 讨论
        3.1 影像评价指标的一致性分析
        3.2 影像评价指标的动态观察分析
    4 结语
    参考文献
结语
不足与展望
创新点
致谢
个人简介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附件

(10)经外科脱位打压植骨术联合骨痹通消颗粒治疗ARCOⅡ、Ⅲ期股骨头坏死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中英文对照表
引言
第一部分 基础理论研究
    1.传统医学对股骨头坏死的认识
        1.1 病名认识
        1.2 中医病因认识
        1.3 病机及辨证论治
    2.现代医学对股骨头坏死的认识
        2.1 病因病理
        2.2 临床表现
        2.3 治疗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1.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目的
        1.2 临床资料
        1.3 诊断标准
        1.4 纳入标准
        1.5 排除标准
        1.6 不良事件
        1.7 研究方法
    2.观察指标及疗效评价标准
    3.统计学分析
第三部分 研究结果
    1.基本情况
    2.髋关节Harris评分疗效评价
    3.iHOT-12总评分比较
    4.iHOT-12评分中髋部疼痛评分比较
    5.末次随访术髋再塌陷情况
    6.典型病例
第四部分 讨论
    1.保髋的意义
    2.股骨头解剖及血供
    3.髋关节外科脱位技术特点
    4.死骨清理与打压植骨的意义
    5.骨痹通消治疗股骨头坏死的理论依据
第五部分 结论
第六部分 展望与不足
参考文献
综述 中药内服治疗股骨头坏死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介

四、中西医结合治疗股骨头坏死临床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活骨方治疗对股骨头坏死骨结构及塌陷风险的影响规律研究[D]. 黄泽青.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21(02)
  • [2]骨痹化瘀汤联合髓芯减压术治疗Ⅰ、Ⅱ期瘀血型股骨头坏死近期疗效观察[D]. 李振源. 福建中医药大学, 2021(09)
  • [3]中西医治疗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研究进展[J]. 魏治文,宋红梅. 按摩与康复医学, 2021(11)
  • [4]股骨头坏死保髋手术VR系统的研发与教学应用[D]. 邹昆.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8)
  • [5]股骨近端截骨术配合温肾宣痹汤治疗ARCOⅢ期股骨头坏死近期疗效的双向队列研究[D]. 樊燕鑫.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6]骨痹通消颗粒联合髓芯减压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的临床观察[D]. 张忆楠. 安徽中医药大学, 2021(01)
  • [7]回顾性分析益心补肾汤(加减)联合冲击波治疗早期ONFH疗效研究[D]. 姜宗坤.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21(02)
  • [8]补肾活血汤联合内翻截骨术治疗CJFHL1型股骨头坏死的临床疗效观察[D]. 潘佳麟.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3)
  • [9]基于核心指标集的中医药治疗股骨头坏死疗效评价方法的建立与验证[D]. 薛志鹏.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20(12)
  • [10]经外科脱位打压植骨术联合骨痹通消颗粒治疗ARCOⅡ、Ⅲ期股骨头坏死的临床疗效观察[D]. 刘文龙. 安徽中医药大学, 2021(01)

标签:;  ;  ;  ;  ;  

中西医结合治疗股骨头坏死的临床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