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膀胱移行细胞癌预后与p53基因突变关系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梅荣[1](2014)在《TACC3和p53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酸性卷曲转化相关蛋白3(transforming acidic coiled-coil proteins, TACC3)是TACC蛋白家族的重要成员,这一蛋白家族目前被认为与细胞骨架中微管运动的调节有关,与肿瘤的发生发展相关,但尚鲜有文献报道TACC3与膀胱移行上皮细胞癌发生发展的关系。TACC3通过与p53相互作用,调节p53的功能,在一个正常细胞中,若TACC3的水平发生变化,细胞纺锤体的功能可能会受影响,这时依赖p53的检查点会检测出其未进行有丝分裂,进而在下一个细胞周期中触发细胞凋亡通路,如果细胞中缺乏p53基因,细胞无法进行正常的有丝分裂,而此时TACC3水平的改变并不足以诱发细胞凋亡,进而导致基因的不稳定,而诱发肿瘤的发生。本实验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V法联合检测检测TACC3蛋白和p53蛋白在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和正常膀胱粘膜组织中的表达情况,通过分析二者的表达与膀胱移行细胞癌临床病理资料的关系,探讨二者与膀胱癌发生、发展的联系。方法:本研究课题共包含84例研究对象。实验组为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共76例;对照组为正常膀胱粘膜组织共8例。按照WHO2004分级法和国际抗癌联盟(UICC)2009年第7版TMN分期法对膀胱移行细胞癌进行分级和分期。本研究课题获得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1.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76例膀胱移行上皮细胞癌组织及8例正常膀胱粘膜组织(膀胱全切手术后瘤旁组织,病理证实为正常膀胱粘膜)中TACC3蛋白和p53蛋白的表达情况,并结合临床病理资料进行相关性分析。2.统计学处理:采用统计学软件包SPSS17.0进行数据分析,免疫组化结果中表达强度的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的Wilcoxon秩和检验方法进行统计,表达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chi-square),表达强度的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检验。检验水平a=0.05。结果:1.TACC3主要定位于胞浆,随着病理分期的增高,伴有胞核着色。正常膀胱黏膜上皮不表达或呈弱阳性表达。在76例膀胱移行上皮细胞癌阳性和强阳性表达共48例,高表达率为63.18%(48/76),而在正常膀胱粘膜上皮中则降至为0(0/1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4.800,P<0.01;χ2=9.352,P<0.01)。TACC3的高表达与患者年龄、性别和肿瘤大小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与肿瘤分化程度、病理分期和吸烟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p53主要定位于胞核,少数伴有胞浆着色,正常膀胱黏膜上皮不表达。在76例膀胱移行上皮细胞癌阳性和强阳性表达共44例,高表达率为57.89%(48/76),而在正常膀胱粘膜上皮中则降至为0(0/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4.794,P<0.01;χ2=7.544,P<0.01).p53的高表达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大小和吸烟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与肿瘤分化程度和病理分期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膀胱移行细胞癌癌中TACC3的表达强度与p53的表达强度呈正相关(r=0.454,P<0.01)。结论:1.膀胱移行上皮细胞癌TACC3和p53的表达强度和高表达率明显高于正常膀胱粘膜组织,提示两者可能可能在膀胱尿路上皮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2.膀胱移行上皮细胞癌TACC3和p53的表达强度和高表达率与肿瘤分化程度和分期明显相关,提示两者可能与膀胱尿路上皮癌的侵袭能力有关。3.TACC3的表达强度和高表达率与患者吸烟情况有相关性,而p53的表达与吸烟之间则无相关性,但仍需扩大样本量,进一步验证。4.TACC3口p53的表达在膀胱移行上皮细胞癌中呈正相关,二者可能在膀胱移行上皮细胞癌的发生发展、浸润转移中起协同作用。
王金铸[2](2013)在《P53和PTEN在膀胱癌组织中的表达及相关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观察P53及PTEN基因蛋白在膀胱移行细胞癌和非癌性膀胱粘膜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分析两种蛋白在膀胱移行上皮癌中的表达与年龄、性别、是否原发、有无转移、临床分期、病理分级等临床病理特点的关系;探讨P53、PTEN二者之间的相关性,从而为进一步研究P53、PTEN在膀胱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提供线索。资料与方法:收集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2009年8月-2011年8月间手术或膀胱镜取活检的膀胱移行细胞癌标本68例,非癌性膀胱粘膜标本11例。做成石蜡标本。膀胱癌患者年龄42--98岁,平均63岁,病理分级按WHO分级标准,Ⅰ级42例,Ⅱ级17例,Ⅲ级9例。临床分期按UICC-TNM标准,Tis-T1共22例,T2共20例,T3-T4共26例。所有患者术前均未接受放疗、化疗。取对照组为11例非癌性病变膀胱组织,并经病理证实。采用链霉菌素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免疫组化法(streptavidin-peroxidase,SP法)进行检测。染色步骤按试剂盒说明书分别进行,选用膀胱癌已知阳性组织切片作阳性对照,用PBS液代替一抗作阴性对照。结果判定以光镜下观察细胞出现棕黄色颗粒为阳性染色。应用SPSS17.0统计软件包对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P53表达:在68例膀胱移行上皮癌组织中,有45例呈现P53的阳性表达,阳性率为66.18%;而在11例非癌性膀胱组织中,见2例阳性表达,阳性率为18.18%。两组进行比较,膀胱移行细胞癌组与非癌组比较,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53在膀胱癌组织中的染色阳性率显着高于非癌性膀胱组织18.18%(P=0.028)。相关结果表明P53表达与临床分期、病理分级呈正相关,与肿瘤的原发、复发无关。(2)PTEN表达:在68例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中,有20例呈现PTEN的阳性表达,阳性率为33.82%;而在11例非癌性膀胱组织中,10例阳性表达,阳性率为90.91%。两组进行比较,膀胱癌组与非癌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TEN在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中的染色阳性率显着高于非癌组(P<0.01)。相关结果表明P53表达与临床分期、病理分级呈负相关,与肿瘤的原发、复发无关。(3)在膀胱癌组织中P53与PTEN的表达无明显相关(P>0.05)。结论:(1)研究显示在非癌性膀胱组中表达较低,膀胱癌组中,随着膀胱癌分级分期的增高,P53的阳性率表达呈递增趋势;而PTEN在非癌性膀胱组织中表达水平较高,在膀胱癌组中随着分级分期的增高表达呈递减趋势,且非癌性膀胱组和膀胱癌组之间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2)P53和PTEN基因表达与术前临床分期、病理分级有关(P<0.05),与年龄、性别及是否原发及有无转移无关(P>0.05)。(3)在膀胱癌中,P53、PTEN表达未见相关性,但二者可能协同作用参与膀胱癌发生、发展的分子调控过程。(4)P53、PTEN在膀胱癌的进展中起重要作用,P53和PTEN蛋白表达的联合检测可以对膀胱癌的发生、发展、预后及药物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王爱香[3](2011)在《FGFR3/P53、H-ras/CD9基因突变检测在判断膀胱癌预后价值中的初步研究》文中指出目的:探讨膀胱癌两通路发生、发展过程中内在的分子变化规律,为膀胱癌早期诊断、早期预测及个体化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应用RT-PCR或RT-COLD-PCR及直接测序法检测88例膀胱癌及5例正常对照组织FGFGR3Ⅲb/P53、H-ras基因突变状况及CD9mRNA表达水平,并将其与传统临床病理学参数相联系;选取39例CD9表达水平明显降低者检测其CD9基因突变状况;根据随访结果,比较各基因状态与膀胱癌复发之间的关系;应用Logistic回归及相关性分析比较各基因状态在膀胱癌复发中的预测意义及各基因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1.88例膀胱癌中P53突变率随病理分级的增加而增加,低级别(13.7%)中明显低于低-高级别(60.9%)与高级别(64.3%);P53突变率随病理分期的增加而增加,pTa(9.8%)中明显低于pT1(51.4%)与≥pT2(66.7%);突变型P53复发率(46.7%)显着高于野生型P53复发率(22.4%)。2. FGFR3Ⅲb突变率随病理分级的增加而降低,低级别(60.8%)明显高于低-高级别(26.1%)及高级别(14.3%); FGFR3Ⅲb突变率随病理分期的增加而降低,pTa(61.0%)明显高于≥pT2(16.7%);野生型FGFR3Ⅲb复发率(40.8%)明显高于其突变型者复发率(17.9%);低分级、低分期肿瘤中以FGFR3mt/P53wt基因型为主,而高分级、高分期肿瘤以FGFR3wt/P53mt基因型为主,二者之间突变率无相关关系;在所有88例膀胱癌患者中同时检测到两个异构体,一个确认为FGFR3Ⅲb常见,另一个NCBI中将其称为剪接异构体2,缺少外显子8、9及10,因此其蛋白缺乏C端一半的IgⅢ区域及跨膜区。3. H-ras中应用COLD-PCR检测到10个错义突变位点(11.4%),26个(29.5%)沉默突变位点(c.81T>C,H27H),与普通PCR相比使突变检测率提高了41.7%;H-ras错义突变的总体突变率为11.4%,主要分布于低分期低级别膀胱癌中,在不同病理分级与分期中其突变率无显着性差异;沉默突变型H-ras中膀胱癌复发率(46.2%)较野生型H-ra者复发率高(24.2%); H-ras突变率与P53及FGFR3突变率之间无相关关系。4. CD9mRNA表达水平随病理分级增高而降低,低级别(0.81±0.22)显着高于低-高级别(0.49±0.17)与高级别(0.38±0.11); CD9mRNA表达水平随病理分期增高而降低,pTa期(0.81±0.22)显着高于pT1期(0.58±0.22)与≥pT2期(0.37±0.14),pT1期显着高于≥pT2期;部分CD9基因突变检测后发现15例存在突变,且突变位点位于CD9蛋白功能区;CD9mRNA表达水平与P53突变率之间呈明显负相关关系与FGFR3突变率之间呈明显正相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野生型FGFR3Ⅲb膀胱癌患者的复发危险性是突变型患者复发危险性的3.88倍(P=0.022;95%confidence interval [95%CI],0.081-0.826),突变型P53膀胱癌患者的复发危险性是野生型患者复发危险性的4.53倍(P=0.020;95%confidence interval [95%CI],1.273~16.110)。结论:1.在低级别及低分期膀胱癌发生、发展中,以FGFR3及H-ras基因突变为主;而在高级别及高分期膀胱癌发生、发展中,以P53基因突变、CD9mRNA表达降低为主;FGFR3与P53基因突变是预测膀胱癌复发的有力指标,P53突变预示膀胱癌预后不良,FGFR3突变预示膀胱癌预后良好。2.低分级、低分期肿瘤中以FGFR3mt/P53wt基因型为主,而高分级、高分期肿瘤以FGFR3wt/P53mt基因型为主,FGFR3与P53基因突变在膀胱尿路上皮癌的发生、发展中分别代表不同的遗传学路径。3.在膀胱癌从低级别向高级别形态学转化过程中其分子遗传学特征与高级别癌相似4. FGFR3剪接异构体2是一种可溶性蛋白,在膀胱癌发生、发展中它可能对FGFR3Ⅲb的功能起重要调节作用5.CD9基因的突变可能是CD9蛋白表达降低或缺失的一种机制,但不是唯一机制。6. COLD-PCR是一种高敏感性、经济、快捷的突变富集方法。7.沉默突变可能在膀胱癌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
刘杰[4](2011)在《FHIT与P53,Ki-67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的表达及相互关系的探讨》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观察脆性组氨酸三联体蛋白(fragile histidine triad protein, FHIT)在正常膀胱粘膜和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分析膀胱移行细胞癌中FHIT蛋白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因素(年龄、性别、吸烟史、临床分期、病理分级)的关系。探讨FHIT表达与P53和Ki-67的关系,从而为进一步研究FHIT在膀胱移行细胞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提供线索。同时,通过与P53和Ki-67的比较评估FHIT作为一种新的肿瘤生物标记物在膀胱癌诊断和预后判断中的价值。方法:应用超敏免疫组织化学二步法(非生物素)检测97例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及18例正常膀胱粘膜组织中FHFI、P53和Ki-67的表达情况,对三者在膀胱移行细胞癌和正常膀胱粘膜组织中的表达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确定是否存在统计学差异,进一步分析FHIT、P53和Ki-67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的表达与年龄、性别、吸烟史、肿瘤临床分期、病理分级等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以及FHIT、P53和Ki-67三者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表达的相互关系。结果:1.FHIT在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为45%(45/97),低于其在正常膀胱粘膜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89%(16/18),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性别、吸烟史、临床分期、病理分级组的FHIT表达阳性率无统计学差别(P>0.05)。2.P53在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为53%(51/97),高于其在正常膀胱粘膜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11%(2/18),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性别、吸烟史组的P53表达阳性率无统计学差别(P>0.05);在31例低分级膀胱癌中(G1),10例表达阳性,阳性率为32%,在66例高分级膀胱移行癌中(G2+G3),41例表达阳性,表达阳性率为62%,两组阳性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82例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中(Tis-T1),37例表达阳性,阳性率为45%,在15例肌层浸润性膀胱癌中(T2-T4),14例表达阳性,阳性率为93%,两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3.Ki-67在18例正常膀胱粘膜中3例表达阳性,阳性率为17%,在97例膀胱移行细胞癌中,70例表达阳性,阳性率为72%。经统计学分析,Ki-67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的表达高于其在正常膀胱粘膜组织中的表达,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Ki-67的表达在不同性别、年龄、吸烟史组中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31例低分级膀胱癌中(G1),11例表达阳性,阳性率为35%,在66例高分级膀胱癌中(G2+G3),59例表达阳性,表达阳性率为89%,经卡方检验,两组阳性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82例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Tis-T1)中,56例表达阳性,阳性率为68%,在15例肌层浸润性膀胱癌中(T2-T4),14例表达阳性,阳性率为93%,两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4.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P53与Ki-67的表达之间呈正相关(P<0.05,r=0.721),而FHIT的表达与P53和Ki-67之间无关联性。结论:1.与正常膀胱粘膜组织相比,FHIT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表达下调,提示FHIT的失活可能与膀胱癌的发生有关,通过检测膀胱癌中FHIT的表达有助于膀胱癌的诊断。2.P53和Ki-67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表达上调,且与肿瘤的病理分级和临床分期密切相关:病理分级越高,临床分期越高,蛋白的表达阳性率就越高。检测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中P53和Ki-67的表达情况,有助于膀胱癌的诊断,亦有助于对膀胱癌预后的判断。3.P53和Ki-67的表达有关联性,提示两者共同参与了膀胱移行细胞癌的发生和发展,两者联合检测可以对膀胱癌的生物学行为和预后作出更好的判断。FHIT与P53和Ki-67的表达没有关联系,提示FHIT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的作用似乎与P53和细胞增殖活性无关。FHIT表达异常在很多癌前病变,如支气管粘膜上皮不典型增生、乳腺增生、口腔粘膜上皮不典型增生、子宫内膜增生中广泛存在,并且与这些肿瘤的预后无相关性。本实验中发现FHIT表达水平与膀胱移行细胞癌的临床分期、病理分级无关,提示FHIT失活可能是膀胱移行细胞癌发生过程中的早期事件,而不是发生在肿瘤的进展阶段。
丁攀,李黎明[5](2010)在《p53基因与膀胱移行细胞癌的研究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膀胱癌是人类泌尿生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而其中大多数为膀胱移行细胞癌。P53基因是目前发现的与多种人类恶性肿瘤密切相关的抑癌基因,它在调节细胞周期、细胞转化、DNA复制以及诱导细胞凋亡等细胞行为中发挥重要作用,其突变与膀胱移行细胞癌的发生、进展、预后及对治疗的敏感性密切相关。本文主要综述了p53基因的功能,其突变与膀胱移行细胞癌的关系,简述了p53基因在膀胱移行细胞癌治疗中的应用。
李俊鹏[6](2010)在《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中P53、VEGF、PCNA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通过观察P53、VEGF、PCNA在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及正常膀胱粘膜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与膀胱移行细胞癌病理分级、临床分期的关系,从而判断膀胱移行细胞癌分化程度、侵袭性及预后。材料与方法:收集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泌尿外科2005年3月~2006年9月手术切除并经病理证实的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石蜡标本43例,其中男30例,女13例,年龄33~87岁,平均年龄65岁。另取10例正常膀胱粘膜(取自因前列腺增生症行开放手术的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化SP方法检测上述组织中P53、VEGF、PCNA的表达,结合病理及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中P53、VEGF、PCNA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8.84%、67.44%、62.79%;正常膀胱粘膜组织中P53、VEGF、PCNA均无阳性表达,三种蛋白在正常膀胱组织与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中表达有显着差异(p<0.05)。P53在G1、G2、G3级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2.67%、54.17%、85.71%,G1与G2、G3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2与G3级比较无显着差异(P>0.05)。P53在Tis~T1与T2~T4期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8.24%、88.89%,Tis~T1与T2~T4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EGF在G1、G2、G3级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3.33%、75.00%、100%,G1与G2、G3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2与G3级比较无显着差异(P>0.05)。VEGF在Tis~T1与T2~T4期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8.82%、100%,Tis~T1与T2~T4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CNA在G1、G2、G3级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5.00%、79.17%、100%,G1与G2、G3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2与G3级比较无显着差异(P>0.05)。PCNA在Tis~T1与T2~T4期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8.82%、100%,Tis~T1与T2~T4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53、VEGF与膀胱移行细胞癌病理分级、临床分期有明显相关性(P<0.05);PCNA与膀胱移行细胞癌病理分级有明显相关性(P<0.05),但与临床分期无相关性(P>0.05)。结论:P53、VEGF、PCNA与膀胱移行细胞癌病理分级、临床分期、预后密切相关。P53、VEGF可以作为判断膀胱移行细胞癌恶性程度和预后的重要指标,PCNA可以作为判断膀胱移行细胞癌恶性程度和预后的辅助指标。
王连渠,王明,谭毅[7](2009)在《膀胱移行细胞癌细胞中心体异常与p53基因突变关系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研究膀胱移行细胞癌细胞中心体异常与p53基因突变的关系,探讨中心体异常在p53基因突变导致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对76例膀胱移行细胞癌标本进行中心体异常和p53蛋白表达的检测。一抗分别为鼠抗人中心体周围蛋白单克隆抗体和鼠抗人p53单克隆抗体。结果:通过对样本统计分析证实,膀胱移行细胞癌中心体异常与p53蛋白表达均是预测肿瘤预后的指标,并且两者之间呈正相关(r=0.707),具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中心体异常可能是p53基因突变导致膀胱移行细胞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中间环节。研究中心体异常可能会加深对肿瘤发生机制的了解,为临床上治疗肿瘤提供新的治疗方法和思路。
王连渠[8](2009)在《膀胱移行细胞癌细胞中心体异常及其与p53基因突变关系的实验研究》文中指出目的:研究膀胱移行细胞癌细胞中心体异常(CH)与肿瘤临床分期、病理分级、肿瘤数目、疾病进展及肿瘤复发的关系,及其与p53基因突变的关系;转染野生型p53基因对膀胱移行细胞癌细胞株细胞中心体异常的影响;以进一步证实p53是中心体异常一个重要调控因子。方法:(1)选取膀胱移行细胞癌标本76例,非癌膀胱粘膜上皮组织5例。采用间接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方法检测标本中CH情况,同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S-P法)检测标本中p53蛋白的表达情况,对CH和膀胱移行细胞癌的临床参数进行相关分析,并对CH和p53在膀胱移行细胞癌的表达进行相关性分析;(2)构建野生型p53基因腺病毒载体,转染野生型p53到膀胱移行癌细胞株T24,检测转染前后细胞株细胞CH变化。结果:与非癌膀胱粘膜相对照,在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中发现中心体异常(CH),并且CH与膀胱移行细胞癌病理分级﹑临床分期﹑肿瘤数目﹑疾病进展﹑肿瘤复发均有相关性(P<0.05),并且与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中p53的表达呈正相关(r=0.7067, P<0.01);在膀胱移行细胞癌细胞株T24中,存在着明显的中心体异常,在转染野生型p53基因后,细胞株细胞中CH程度明显减轻(P<0.01)。结论:1.膀胱移行细胞癌中存在着中心体异常(CH),并且CH与膀胱移行细胞癌病理分级﹑临床分期﹑肿瘤数目﹑疾病进展﹑肿瘤复发均相关。提示中心体异常(CH)与膀胱移行细胞癌发生,发展及复发存在显着相关;检测中心体异常可作为膀胱癌预后的一个预测因子。2.CH与p53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的表达呈正相关,提示CH可能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与p53基因突变有关。3.转染野生型p53可抑制膀胱癌T24细胞株细胞CH,提示p53可能是CH一个重要调控因子。
张丽娟,胡早秀,陈芸,杨跃军[9](2008)在《突变型P53与MDR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表达的意义》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膀胱移行细胞癌(BTCC)中MDR的表达产物P-gp及P53表达的意义。方法利用免疫组织化学链霉菌素-生物素(S-P)法测83例BTCC的P-gp和P53的表达。结果在83例膀胱移行细胞癌中P-gp阳性表达率为71%,P53阳性表达率为51%;P-gp阳性表达在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及预后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53随着病理分级和临床分期而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53阳性表达复发组高于无复发组(P<0.01)。结论检测P-gp可指导BTCC的化疗药物选择,P53高表达与BTCC的进展有关,P-gp、P53高表达者预后及疗效差,P53可作为BTCC独立的预后因素。
张丽娟,杨承纲,魏万里,李梅[10](2008)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MDR、p53表达及细胞凋亡的意义》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膀胱移行细胞癌(BTCC)中P-gp、p53基因及细胞凋亡表达的意义。方法:利用免疫组化S-P法和TUNEL法检测83例BTCC的P-gp、p53的表达及细胞凋亡指数(AI)。结果:在83例膀胱移行细胞癌中P-gp阳性表达率为71.08%,p53阳性表达率为50.60%,AI为1.4335±0.3863;P-gp阳性表达在不同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及预后中无显着性差异(P(0.05),p53及AI随着病理分级和临床分期而增高,均有显着性(P(0.05),p53阳性表达复发组高于无复发组(P<0.01),AI复发组高于无复发组(P(0.05)。结论:检测P-gp可指导BTCC的化疗药物选择,p53高表达、细胞凋亡指数增高与BTCC的进展有关,P-gp、p53及AI高表达者预后及疗效差,p53可作为BTCC独立的预后因素。
二、膀胱移行细胞癌预后与p53基因突变关系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膀胱移行细胞癌预后与p53基因突变关系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TACC3和p53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符号说明 |
前言 |
研究现状、成果 |
研究目的、方法 |
对象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附录 |
综述 |
综述参考文献 |
致谢 |
(2)P53和PTEN在膀胱癌组织中的表达及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符号说明 |
前言 |
研究成果、现状 |
研究目的、方法 |
对象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综述 |
综述参考文献 |
致谢 |
(3)FGFR3/P53、H-ras/CD9基因突变检测在判断膀胱癌预后价值中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符号说明 |
前言 |
研究现状、成果 |
研究目的、方法 |
一、FGFR3及P53的突变检测 |
1.1 对象和方法 |
1.1.1 主要试剂、仪器设备 |
1.1.2 对象 |
1.1.3 方法 |
1.2 结果 |
1.2.1 组织总RNA提取 |
1.2.2 P53及FGFR3 PCR扩增结果 |
1.2.3 膀胱癌新病理分级的组织形态学特征 |
1.2.4 病例的随访结果 |
1.2.5 P53、FGFR3两种异构体在正常及膀胱癌组织中的测序结果 |
1.2.6 P53、FGFR3Ⅲb在膀胱癌及正常对照中的突变情况 |
1.2.7 膀胱癌中P53、FGFR3Ⅲb突变率之间的相关关系 |
1.2.8 膀胱癌中各分级及分期间P53、FGFR2Ⅲb突变的基因分布类型 |
1.2.9 膀胱癌中P53、FGFR3Ⅲb基因突变情况 |
1.3 讨论 |
1.3.1 两类癌的发展及概述 |
1.3.2 P53概述 |
1.3.3 P53与膀胱肿瘤 |
1.3.4 FGFR3概述 |
1.3.5 FGFR3与膀胱肿瘤 |
1.3.6 FGFR3与P53的关系 |
1.4 小结 |
二、应用COLD-PCR技术检测H-ras基因突变 |
2.1 对象和方法 |
2.1.1 主要试剂、仪器设备 |
2.1.2 对象 |
2.1.3 方法 |
2.2 结果 |
2.2.1 H-ras基因普通PCR与COLD-PCR结果 |
2.2.2 H-ras基因普通PCR与COLD-PCR测序结果 |
2.2.3 膀胱癌中H-ras基因错义突变与临床病理学参数之间的关系 |
2.2.4 膀胱癌中野生型与错义突变型H-ras基因复发率的比较 |
2.2.5 膀胱癌中H-ras基因沉默突变与临床病理学参数之间的关系 |
2.2.6 膀胱癌中野生型与沉默突变型H-ras基因复发率的比较 |
2.2.7 膀胱癌中H-ras基因错义突变率与沉默突变率的相关性比较 |
2.2.8 膀胱癌中H-ras基因错义突变率与FGFR3Ⅲb相关性比较 |
2.3 讨论 |
2.3.1 H-ras概述 |
2.3.2 COLD-PCR概述 |
2.3.3 H-ras与膀胱肿瘤 |
2.3.4 沉默突变与癌症 |
2.4 小结 |
三、CD9mRNA表达及基因突变的检测 |
3.1 对象和方法 |
3.1.1 主要试剂、仪器设备 |
3.1.2 对象 |
3.1.3 方法 |
3.2 结果 |
3.2.1 CD9基因RT-PCR扩增结果 |
3.2.2 膀胱癌中CD9基因RT-PCR突变检测结果 |
3.2.3 膀胱癌中不同病理分级及分期间CD9mRNA表达水平 |
3.2.4 CD9mRNA表达水平与其它临床病理学参数的比较 |
3.2.5 CD9mRNA表达水平在膀胱癌复发组与未复发组间的比较 |
3.2.6 CD9mRNA表达水平与P53、FGFR3Ⅲb及H-ras之间的相关性比较 |
3.2.7 膀胱癌复发的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 |
3.3 讨论 |
3.3.1 CD9基因概述 |
3.3.2 CD9基因与膀胱肿瘤 |
3.3.3 CD9基因突变的研究 |
3.4 小结 |
全文结论 |
论文创新点 |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综述 |
膀胱癌分子遗传学:诊断及治疗的靶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FHIT与P53,Ki-67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的表达及相互关系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符号说明 |
前言 |
研究现状、成果 |
研究目的、方法 |
对象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附录 |
综述 |
综述参考文献 |
致谢 |
(6)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中P53、VEGF、PCNA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英文缩写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附图 |
附表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7)膀胱移行细胞癌细胞中心体异常与p53基因突变关系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和方法 |
1.1一般资料 |
1.2主要试剂和染色方法 |
1.3结果判定 |
1.4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BTCC中中心体异常和P53蛋白表达情况 |
2.2 BTCC中中心体异常和P53蛋白阳性表达与其他参数之间关系 |
2.3 BTCC中中心体异常和P53蛋白阳性表达之间的关系 |
3 讨论 |
3.1 中心体异常可作为膀胱移行细胞癌预后不良的一个预测因子 |
3.2 P53蛋白阳性表达是膀胱癌高度恶性和预后不良的重要指标之一 |
3.3 膀胱移行细胞癌中中心体异常与p53基因突变的关系 |
(8)膀胱移行细胞癌细胞中心体异常及其与p53基因突变关系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汉缩略语名词对照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论文正文:膀胱移行癌细胞中心体异常及其与p53 基因突变关系的实验研究.. |
前言 |
第一部分 膀胱移行细胞癌细胞中心体异常与p53 基因突变的实验研究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第二部分 转染野生型p53 抑制膀胱移行细胞癌细胞株细胞中心体异常的实验研究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图片 |
文献综述 |
致谢 |
研究生期间发表的文章 |
(10)膀胱移行细胞癌中MDR、p53表达及细胞凋亡的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和方法 |
1.1 病例和标本来源 |
1.2 检测方法 |
1.3 结果判定 |
1.4 统计学处理 |
2 结果 |
2.1 P-gp、p53和AI的检测结果 |
2.2 P-gp、p53, AI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
2.3 P-gp、p53的阳性表达与AI的关系 |
2.4 P-gp与突变p53蛋白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表达的相互关系 |
2.5 P-gp、p53及AI在膀胱癌中的预后价值 |
2.6 多因素回归分析 |
3 讨论 |
四、膀胱移行细胞癌预后与p53基因突变关系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TACC3和p53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D]. 梅荣. 天津医科大学, 2014(01)
- [2]P53和PTEN在膀胱癌组织中的表达及相关性研究[D]. 王金铸. 天津医科大学, 2013(02)
- [3]FGFR3/P53、H-ras/CD9基因突变检测在判断膀胱癌预后价值中的初步研究[D]. 王爱香. 天津医科大学, 2011(01)
- [4]FHIT与P53,Ki-67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的表达及相互关系的探讨[D]. 刘杰. 天津医科大学, 2011(04)
- [5]p53基因与膀胱移行细胞癌的研究进展[J]. 丁攀,李黎明. 国际泌尿系统杂志, 2010(05)
- [6]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中P53、VEGF、PCNA的表达及临床意义[D]. 李俊鹏. 承德医学院, 2010(06)
- [7]膀胱移行细胞癌细胞中心体异常与p53基因突变关系的实验研究[J]. 王连渠,王明,谭毅.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2009(07)
- [8]膀胱移行细胞癌细胞中心体异常及其与p53基因突变关系的实验研究[D]. 王连渠. 重庆医科大学, 2009(05)
- [9]突变型P53与MDR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表达的意义[J]. 张丽娟,胡早秀,陈芸,杨跃军. 山西医药杂志, 2008(10)
- [10]膀胱移行细胞癌中MDR、p53表达及细胞凋亡的意义[J]. 张丽娟,杨承纲,魏万里,李梅. 现代肿瘤医学, 20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