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黄连阿胶汤治疗紧张性头痛23例(论文文献综述)
闫淑婷[1](2021)在《原发性头痛的六经方证辨证分布特点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通过对原发性头痛患者临床信息的收集,结合《伤寒杂病论》原文以及相关方证研究,以首辨六经八纲,继辨方证的方法,选择相应的经方及时方,以期探究原发性头痛患者的六经方证分布规律,为中医药治疗头痛提供可借鉴的思路。方法对符合纳入标准的206例原发性头痛患者,收集其一般资料、头痛相关特点(头痛性质、部位、持续时间、诱因等等)、中医症状以及舌脉等,综合辨别属于何种六经证型以及具体方证,将信息录入并运用SPSS 20.0软件对中医证候以及六经方证分型进行统计学分析,探究其分布规律以及与性别、年龄、病程等的关系。结果1.本研究共收集206例原发性头痛患者,通过辨证分析共出现20种六经辨证分型,其中单经证型有6个,合经证型14个,其中少阳阳明合病证型最多,有37例,占18.0%,其次是少阳太阴合病有36例,占17.5%,少阳病有33例,占16.0%,太阳少阳合病有19例,占9.2%,少阳阳明太阴合病有16例,占比7.8%,太阴病有13例,占6.3%,厥阴病有12例,占5.8%,太阳太阴合病有9例,占4.4%,少阳厥阴合病有8例,占3.9%,太阳病及太阳阳明合病各有5例,分别占比2.4%,其余单经病及两经或三经合病证型出现频次较少,百分比总共不足10%。2.206例原发性头痛患者中,以单方出现最多的是小柴胡汤,有16例,柴胡加龙骨牡蛎汤9例,柴胡桂枝汤8例,温经汤、芎芷石膏汤、散偏汤各4例。大多数是以合方治疗,其中出现较多的合方有小柴胡汤加味及其合方(74例,占比35.9%),四逆散合方(44例,占比21.4%),葛根汤合方(19例,占比9.2%),酸枣仁汤合方及当归芍药散合方(各有12例,分别占5.8%),半夏泻心汤合方及吴茱萸汤合方(各有9例,分别占4.4%),当归四逆汤合方及半夏厚朴汤合方(各有8例,分别占3.9%),其中,柴胡剂(小柴胡汤、柴胡桂枝汤、柴胡桂枝干姜汤、大柴胡汤、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味及其合方)出现最多,有121例,占比58.7%。3.206例原发性头痛患者中,大部分头痛患者(114例)伴有情绪异常(如心烦易怒、情绪紧张、低落等),部分患者(29例)头痛发作与加重与情绪变化相关。4.经SPSS软件统计分析,得出的六经各辨证类型的分布在不同性别、年龄组、以及病程长短分组中无明显差异。结论1.原发性头痛六经证型皆可见到,以少阳病及其合病最为常见,合病中少阳阳明合病占比最多;2.原发性头痛方证以柴胡剂及其合方方证最为常见,其中小柴胡汤方证及其合方方证最多,其次为四逆散合方方证;3.部分患者存在表证,且表证的存在与否与病程长短无关,提示在治疗原发性头痛时应注重表证的识别与处理;4.小柴胡汤、四逆散、葛根汤是治疗原发性头痛的常用经方及合方的基础方;5.后世时方如散偏汤、芎芷石膏汤、选奇汤、通窍活血汤等可纳入六经八纲辨证体系并应用于临床。
陈琳[2](2020)在《交泰安神方治疗心肾不交型失眠症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通过观察“交泰安神方”对心肾不交型失眠症患者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分值、单项中医症状及实验室指标等方面的变化,评价“交泰安神方”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研究对象来源于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我院脑病科门诊及病房符合本次临床研究入组标准的心肾不交型失眠症患者。研究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共纳入88例符合纳入标准的受试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4例,对照组44例。观察组44例予中药汤剂“交泰安神方”内服,对照组44例予西药“艾司唑仑片”治疗,四周为一个疗程。通过观察比较两组失眠症患者治疗前后的PSQI分值、中医证候积分、单项中医症状变化及临床疗效,并以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心电图作为安全性指标,评价“交泰安神方”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结果:1.本次临床研究共入组88例患者,其中83例病人完成临床观察,观察组脱落3例,对照组脱落2例,总脱落率为5.68%。2.治疗前,两组间年龄、性别、病程、文化程度、职业、失眠程度、单项中医症状分布、PSQI分值、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后,观察组痊愈6例,显效19例,有效11例,无效5例。对照组痊愈2例,显效10例,有效21例,无效9例。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7.8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57%。两组临床疗效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治疗前后相比较,两组均能改善中医证候积分、PSQI分值。中医证候积分变化方面,观察组的中医证候积分从25.46±8.89降至15.88±7.41,对照组从27.26±8.20降至19.43±7.64,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SQI分值变化方面,观察组PSQI分值变化从13.12±2.43降至6.17±2.54,对照组从13.29±2.29降至7.74±2.16,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临床观察过程中,无不良事件发生,所有患者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及心电图检查等实验室指标均在正常范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83例患者安全性评价均为1级。结论:1.交泰安神方治疗心肾不交型失眠症患者疗效明显,在降低中医证候积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评分及改善临床症状方面比单纯运用艾司唑仑片更具有优势。2.交泰安神方无明显不良反应,具有良好安全性。
王学斌[3](2019)在《从脾胃论治紧张型头痛的文献和临床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1、文献研究:探析从脾胃论治紧张型头痛(tension type headache”,TTH)的理论渊源,归纳紧张型头痛脾胃相关病机,并分析、总结古代中医从脾胃论治与紧张型头痛特点相符的内伤头痛的用药特点,为从脾胃论治紧张型头痛提供理论和用药依据;2、临床研究:观察基于脾胃气机升降失司立论——加味升阳益胃汤治疗紧张型头痛的临床疗效,并对研究结果和组方思路进行分析讨论,为临床辨治紧张型头痛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方法:1、文献研究:(1)以“内伤头痛”“头痛”、“头风”为检索词,检索《中华医典》电子数据库中医经类、方书类、综合医书类、临证各科类、医论医案类医籍,从检索结果中进一步筛选出符合紧张头痛临床特点且与脾胃有关的条目,包括脾胃虚实病机和治疗方药,分别进行归纳、总结;(2)以“紧张型头痛”为关键词,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数据库,以“tension type headache”、“TTH”为关键词检索pubmed数据库,进一步筛选其中与脾胃有联系的内容进行分析论述。2、临床研究:将符合纳入标准的紧张型头痛患者共计80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41例,给予加味升阳益胃汤及西药基础治疗;对照组39例,给予西药基础治疗,两组疗程均为1月;观察治疗前、治疗后两组患者头痛指数计分和中医证候积分,评价并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1、文献研究结果:紧张型头痛脾胃相关病机中,虚证病机为“气血亏虚,脑窍失养”、“脾气(阳)虚,清阳不升”、“脾胃气虚,阴火上冲”,实证病机为“痰湿(浊)上逆”、“饮食积滞”,虚实夹杂证病机为“脾气虚,痰浊内生”、“胃气虚,浊阴不降”、“脾虚血瘀”;紧张型头痛脾胃辨证病机可归纳为脾胃气虚,痰湿中阻,气机升降司;从脾胃辨证论治紧张型头痛的方剂分别为:治疗脾胃虚证的调中益气汤加味(《兰室秘藏》)、顺气和中汤(《卫生宝鉴》)、补中益气汤加味(《医学入门》)、调中益气汤(《寿世保元》)、家秘和中汤(《症因脉治》),治疗脾胃实证的芎术汤(《医方选要》)、芎辛导痰汤(《医方选要》)、平胃保和汤(《症因脉治》)、加味二陈汤(《不知医必要》),治疗脾胃虚夹杂证的半夏白术天麻汤(《脾胃论》)、黄芪益气汤(《寿世保元》);用药特点为:虚证以补益脾胃为主,实证以燥湿化痰为主,虚实夹杂证则补气健脾、燥湿化痰并重,辅助用药则使用风药升清、清利头窍治标、佐以泻阴火、兼治血分。2、临床研究结果:(1)在头痛发作次数、头痛程度、头痛持续时间方面:治疗组治疗前后比较,三者均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均小于0.01),说明治疗组能明显降低头痛的发作次数、疼痛程度和持续时间;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三者均有统计学差异(P均小于0.05),说明对照组能降低头痛的发作次数、疼痛程度和持续时间。综合来看,治疗组治疗前后的差异更加明显,其降低头痛发作次数、疼痛程度和持续时间的作用要优于对照组;(2)在头痛指数计分方面:治疗前后两组在头痛指数计分方面组内,差异均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均小于0.01),说明两组头痛指数计分均有显着降低;治疗后两组间比较,差异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说明治疗组对头痛指数计分降低作用明显优于对照组;(3)在头痛指数疗效评价方面:治疗组2例基本恢复,19例显效,14例有效,3例无效,总有效率92.11%;对照组0例基本恢复,12例显效,16例有效,9例无效,总有效率75.68%。两组间比较,经秩和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治疗组对于改善头痛指数效果优于对照组;(4)在中医证候各症状评分方面:治疗前后治疗组在中医症状评分方面,差异均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均小于0.01),说明治疗组患者的头痛如裹、头脑昏沉、脘腹胀满、纳呆食少、倦怠乏力各项症状均得到明显改善;治疗前后对照组在头痛如裹、头脑昏沉症状评分方面,差异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在倦怠乏力症状评分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脘腹胀满、纳呆食少症状评分方面,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均大于0.05),说明对照组患者头痛、头脑昏沉症状得到显着改善,倦怠乏力症状一般改善,脘腹胀满、纳呆食少症状没有改善;(5)在中医证候积分方面:治疗前后各组组内比较,差异均有显着统计学意义,说明治疗组和对照组对中医证候积分都有改善作用;治疗后两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说明治疗组在改善中医证候积分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6)在中医证候疗效评价方面:治疗组临床痊愈3例,临床显效15例,临床有效17例,临床无效3例,总有效率92.11%;对照组临床痊愈0例,临床显效3例,临床有效22例,临床无效12例,总有效率67.57%。两组间比较,差异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说明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通过文献研究得出脾胃虚实病机与紧张型头痛密切相关,从脾胃治疗紧张型头痛理论依据充分,用药思路为标本兼顾且以健脾胃、化痰湿为主,以通利头窍为辅;通过临床研究结果得出以脾胃气机升降理论为组方依据的加味升阳益胃汤能降低患者头痛指数、头痛发作次数、头痛程度、头痛持续时间和中医证候积分,是治疗紧张型头痛脾胃气虚、痰湿中阻证的有效方剂,且治疗过程中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值得进一步临床推广。
苗亚珍[4](2017)在《通络止痛方治疗风痰阻络型紧张性头痛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全球疾病监测机构认为,紧张性头痛为全球第二流行疾病。现今社会,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追求越来越高。紧张性头痛影响人的行为能力、工作、学习和日常休闲,严重降低了人们生活的质量。目前西医对紧张性头痛尚无特效疗法,但大量文献及临床研究为中医药治疗紧张性头痛提供了重要的循证依据,因此,加强中医方面对紧张性头痛的研究是必要的。本研究目的:观察通络止痛方对风痰阻络型紧张性头痛患者头痛程度、发作频率、持续时间、伴随症状、止痛药暴露等指标的临床改善疗效,为临床应用提供初步的科学依据。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风痰阻络型紧张性头痛患者34例,按照门诊就诊顺序入组后,服用通络止痛方3个疗程,随访3个月,分别选取第1疗程、第2疗程、第3疗程、随访第3个月的最后1周对比基线入组前1周,观察其头痛程度评分、头痛发作频率、头痛发作持续时间、伴随症状、止痛药暴露情况等指标的变化及通络止痛方3个月的长期维持效果。同时观察用药期间药物的不良反应和副作用,对治疗结果进行疗效评定,并对相关数据采用SPSS21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第1疗程、第2疗程、第3疗程、第3个月与治疗前相比,VAS评分、疼痛持续时间、伴随症状评分均P值<0.05,提示患者疼痛程度、疼痛持续时间、伴随症状评分指标在第1疗程、第2疗程、第3疗程、第3个月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改善。2.第1疗程、第2疗程、第3疗程、第3个月与治疗前相比,患者疼痛发作频率P值<0.05,提示患者头部疼痛发作频率第1疗程、第2疗程、第3疗程、第3个月与治疗前相比均有疗效。3.第1疗程、第2疗程、第3疗程、第3个月与治疗前相比,患者止痛药暴露情况P值<0.05,提示患者止痛药暴露情况第1疗程、第2疗程、第3疗程、第3个月与治疗前相比均有疗效。结论:通络止痛方治疗风痰阻络型紧张性头痛有临床疗效,可减轻患者发作时头痛程度,降低头痛发作频率,缩短头痛持续时间,改善伴随症状,减少止痛药服用次数,并具有3个月的长期维持效果,可作为风痰阻络型紧张性头痛发作期及预防性治疗的有效治疗方法,值得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邵珺[5](2016)在《黄连阿胶汤加减治疗社区心肾不交型轻中度广泛性焦虑症的临床研究》文中提出研究目的:通过在社区招募90例广泛性焦虑症(GAD)患者,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观察黄连阿胶汤治疗GAD的疗效及安全性,为中医药治疗GAD提供临床依据,提高社区医疗机构对GAD的重视,在基层医疗组织中推广GAD的中医药治疗方法,达到及时发现、早期诊断与有效治疗GAD的目的。研究方法:招募就诊于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下属及周边共7个社区服务中心的GAD患者,从中选取90例符合入组条件的GAD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试验组予黄连阿胶汤加减颗粒剂治疗,对照组予劳拉西泮治疗,疗程均为2周。分别在治疗前、治疗1周及治疗2周后进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广泛性焦虑症中医证候评定表(心肾不交型)、社会功能缺陷量表(SDSS)、副反应量表(TESS)的测评,试验结束3个月后进行随访。记录并统计主要疗效指标焦虑改善疗效HAMA减分率、次要疗效指标中医证候疗效评价临床疗效,并在入组治疗前和治疗2周结束后分别进行一般体格检查、肝肾功能、血尿便常规和心电图检查以评价用药安全性。研究结果:1.疗效性指标观察:试验组和对照组的HAMA评分和中医证候评分在治疗1、2周后均有所下降,试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极显着的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极显着的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1周后、2周后试验组与对照组HAMA评分比较,均为P>0.05,表明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种治疗方案在降低HAMA评分方面无明显差异;在中医证候评分方面,两组治疗1周后中医证候评分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2周后中医证候评分比较,P<0.01,差异有极显着的统计学意义,表明在降低中医证候评分方面试验组优于对照组,且随着治疗时间的增加而更加明显。2.临床疗效比较:试验组与对照组的焦虑程度改善总有效率治疗在1周后分别为54.76%和52.38%,2周后分别为78.57%和71.43%,治疗1周后两组间的焦虑程度改善疗效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表明在治疗1周后两种治疗方案对临床焦虑程度的改善疗效相当;治疗2周后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治疗2周后在临床焦虑程度改善方面试验组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中医证候临床疗效方面:1周后试验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59.52%和40.48%,2周后为90.48%和69.05%,经统计学分析,组间的中医证候临床疗效比较治疗1周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优于对照组,治疗2周后这种差异性表现得更为明显(P<0.01),表明试验组的中医证候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3.安全与副反应观察:在治疗过程中,两组均未发生严重不良事件。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一般检查、肝肾功能、血尿便常规及心电图检查均未见明显变化。而副反应观察,对照组患者出现食欲减退3例、轻度嗜睡3例、轻微头痛1例、轻微汗出2例,停药后以上症状均可消失;试验组有3例患者出现轻度腹泻,无需停药和特殊处理即可恢复。比较两组TESS评分,差异有极显着的统计学意义(P<0.01),表明试验组副反应明显少于对照组,试验组的安全性较对照组更高。4.生活质量评定:治疗1周和2周后,两组SDSS评分的组内、组间比较,统计结果均为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表明两组治疗方案短期内在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方面的作用均不明显。5.随访结果:3个月后随访,共随访61例患者,试验组31例,对照组30例。试验组有21例患者未再复发,6例患者在停药3个月内出现病情反复,追问病史,均诉时有家庭琐事、工作压力等影响情绪,考虑病情反复与此有关。其余患者停药不足3个月,未见复发。对照组有10例患者3个月内未见复发,13例患者在停药1个月内出现病情反复的情况,需要再次服药治疗。其余患者停药不足3个月,亦未见复发。研究结论:1.社区老年人GAD的发病率较高,老年是GAD发病的高峰年龄段,及时发现与尽早治疗是有效防治社区GAD的重要方面。2.黄连阿胶汤加减能有效治疗社区心肾不交型GAD,改善患者的临床焦虑症状和中医证候,短期疗效与劳拉西泮相当,具有近期疗效肯定、副作用少、复发率低等优势。提示黄连阿胶汤是具有抗焦虑作用的中药方剂,可以安全有效地治疗GAD,值得在社区及广大医疗机构中推广应用。
奇汝耘(Ki Yeoun)[6](2016)在《温经汤方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研究温经汤的临床适用范围及应用要点。方法:通过文献调查、医案整理以及总结导师黄煌教授的临床经验,研究温经汤的功效、主治疾病谱及适用人群特征。结果:温经汤方证有三大病因:寒、瘀、虚,以寒为主。主治疾病谱较广,其中分布最多是妇科疾病,其次是消化系统疾病。温经汤的适用人群:1)女性患者较多,男性极少;2)从青少年到围绝经期均可出现,40~60岁最多;3)体型中等或偏瘦者多;4)面暗黄或面白无华,常有眼睛干涩、口唇干燥、皮肤干燥等症状。5)闭经、月经不调较多。
尚迎辉,杨丽丽,张运克[7](2015)在《头痛舒窍汤治疗紧张性头痛80例临床疗效观察》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观察头痛舒窍汤治疗紧张性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紧张性头痛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应用头痛舒窍汤治疗,对照组应用尼莫地平缓释胶囊治疗,2组均以2周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疗效和椎基底动脉血流改善程度。结果:治疗组治愈5例,显效15例,有效22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3.33%。对照组治愈3例,显效10例,有效17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85.71%,两组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经颅多普勒检查椎基底动脉血流改善程度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头痛舒窍汤治疗紧张性头痛具有较好的疗效,值得推广。
张哲[8](2014)在《黄连阿胶汤加减对糖尿病大鼠降糖疗效及机理的研究》文中提出目的:研究伤寒论经方治疗糖尿病的疗效及机理。运用中医药基础理论,结合现代医学实验技术,从动物实验研究方面,观察黄连阿胶汤加减对糖尿病大鼠血糖、甘油三脂、胆固醇、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瘦素等的影响,分析这些指标在糖尿病中的变化及意义,从而评价黄连阿胶汤加减的降糖疗效及其作用机理,进而促进中药复方制剂治疗糖尿病研究的广度和深度,也将为中医药治疗糖尿病临床疗效的评价和推广提供一个有效的平台。方法:探讨中西医学对糖尿病病因及发病机制的认识,简述中西医药物对糖尿病的治疗机理,对近年来黄连阿胶汤临床应用及实验研究进展进行概况性回顾,总结历代医家对黄连阿胶汤的认识,从而提出“苦酸制甜”法是建立本研究方剂的基础。采用SPF级SD大鼠50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中药组、格列齐特组、模型组、空白组,前3组每组14只,空白组8只。造模组使用STZ按55mg/kg腹腔内注射,造模成功后,中药组按30g/kg、格列齐特组按20mg/kg计算灌胃,空白组、模型组分别灌服等容积蒸馏水,均每日一次,一共灌胃2周。实验期间,各组均予普通饲料。灌胃2周后麻醉大鼠,取血液样本,最后用脱臼法处死大鼠。实验一,研究黄连阿胶汤加减对糖尿病大鼠血糖的影响:评价造模成功与否的随机血糖采用剪尾取血,用快速微量血糖仪进行检测;治疗后空腹血糖的检测采用腹主动脉取血,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实验二,研究黄连阿胶汤加减对糖尿病大鼠血脂、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瘦素水平的影响:腹主动脉采血后,甘油三脂、胆固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胰岛素、瘦素采用RayBio试剂盒检测,胰岛素抵抗指数公式:HOMA-IR=FPG (mmol/L)×FINS(mU/L)/22.5,计算后取自然对数。结果:1.大鼠造模组治疗后空腹血糖与空白组相比普遍升高,其中中药组、模型组分别与空白组相比差异具有显着性意义(p<0.05),而格列齐特组与空白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格列齐特组与模型组相比差异具有显着性意义(p<0.05)。中药组虽与模型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均值差约等于-1。2.各组大鼠甘油三脂、胆固醇、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瘦素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格列齐特降糖疗效显着。中药组虽与模型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两组均值差约等于-1,同时观察中药组大鼠糖尿病各症状较模型组大鼠为轻,总体情况较前好转,推测中药组可能存在一定的降糖疗效。中药组降糖疗效不理想可能与给药时间过短、样本量少、未能方证对应、药剂制取与灌服药物方法不完善等相关。各组血脂、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瘦素指标比较未见明显差异,推测与造模未能诱导明显的胰岛素抵抗相关,因此无法深入探讨该方降糖机制是否与胰岛素抵抗相关。
陈晓敏[9](2014)在《杨利教授六经辨治紧张型头痛经验的临床研究》文中提出目的:头痛是神经内科门诊最为常见的的疾病,而紧张型头痛(Tension type headache, TTH)也是最多见的原发性头痛之一。流行病学资料显示,紧张型头痛的全球患病率是38%,终生患病率是46%,占头痛患者的70%~80%,约半数患者会发生影响其日常工作生活的发作。紧张型头痛的作为一种易复发疾病,目前西医发病机制尚不明确,西药治疗存在副作用大,预防作用差,耐受性差的弊端;而中医药治疗研究存在局限于经验报道而未建立全面辨证体系、中成药研究多而传统特色的中药汤剂研究缺乏、对预防性治疗的研究较少等不足。导师杨利教授曾跟随邓铁涛、任继学、路志正、姚梅龄等多位名老中医学习,对中医经典熟练于心,对寒温统一理论深有体会,尤其擅长于经方与时方的结合运用,多年来在临床上治疗各种头痛患者无数,疗效斐然,对六经辨证治疗紧张型头痛深有体会。因此,总结导师经验,逐步建立一个能体现中医整体观和辨证论治的核心价值的诊断辨证分型标准,进一步对中药汤剂治疗紧张型头痛的近期疗效及远期复发率进行追踪观察,将对促进紧张型头痛的中医药研究产生较大的积极影响。方法:本课题以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神经科门诊2007年1月至2014年3月紧张型头痛患者为研究对象,采取回顾性分析和前瞻性观察相结合的办法,对其流行病学资料、主要症状、治疗用药、中医六经辨证证型分布、治疗效果、起效时间等进行统计分析,总结导师经验,建立一个六经辨证治疗紧张型头痛的系统治疗方案,为对中医六经辨证治疗紧张型头痛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一定的临床依据及研究思路。结果:1.流行病学资料:回顾性研究205例患者中,性别比例情况为:男性72例(35.1%),女性133例(64.9%)。年龄方面,最小13岁,最大88岁,平均年龄46.27±16.113岁。其中,年龄小于18岁者4例(2.0%),19-40岁79例(38.5%),41-65岁94例(45.9%),65岁以上28例(13.7%)。少阳头痛前瞻36例患者中,性别比例情况为:男性12例(33.3%),女性24例(66.7%)。年龄方面,最小22岁,最大88岁,平均年龄43.25±14.441岁。其中,19-40岁15例(41.7%),41-65岁20例(55.6%),65岁以上1例(2.8%)。回顾性研究205例患者中,无既往史者160例,有既往史者45例,其中以睡眠障碍、腔隙性脑梗塞和脑动脉硬化、月经相关疾病、帕金森综合征最多,分别有16例(45.7%),7例(20.0%),2例(5.7%),2例(20.0%),提示情绪因素、脑血管因素、肌肉紧张等因素均与紧张型头痛有关。2.六经辨证证型分布:205例回顾性研究病例中,太阳病头痛30例(18%),阳明病头痛证14例(9%),少阳病头痛证92例(57%),厥阴病头痛证6例(4%),少阴病头痛证4例(2%),太阴病头痛证16例(10%)。三阳病共占84%,三阴病共占12%。3.中药汤剂治疗:回顾性研究所使用基本方中,以少阳病头痛所用叶天士清泄胆火法方和小柴胡汤方使用频率最高,分别为75和33次,其他使用频率较多的方剂还有太阳病头痛的羌活胜湿汤方(20)、川芎茶调散方(12)和太阴病头痛的益气聪明汤合清震汤方(13)、半夏白术天麻汤方(8)。统计六经头痛中使用汤剂的的百分比,结果如下:太阳病头痛使用最多的基本方为:羌活胜湿汤方42.1%,川芎茶调散方31.6%,桂枝加葛根汤方31.6%;阳明病头痛使用最多基本方为芎芷石膏汤38.9%,羌活胜湿汤22.2%,承气汤类方16.7%;少阳病头痛使用最多基本方为叶天士清泄胆火法方64.0%,小柴胡汤方28.9%;太阴病头痛使用最多基本方为益气聪明汤合清震汤方56.5%,半夏白术天麻汤方34.8%;少阴病头痛使用基本方为麻黄附子细辛汤方50%和黄连阿胶汤方50%;厥阴病头痛使用最多基本方为天麻钩藤饮30%,镇肝熄风汤20%,乌梅丸方20%,吴茱萸汤10%,当归四逆汤10%,白头翁汤10%。前瞻性观察中,36例少阳病头痛患者,使用小柴胡汤15例(41.7%),叶天士清泄胆火法方17例(47.2%),使用龙胆泻肝汤4例(4%),结果与回顾性研究基本相似。4.伴随症状:前瞻性观察36例少阳病头痛病例中,伴随口苦口干31.1%,胸闷58.3%,恶心44.4%,呕吐22.2%,往来寒热0%,纳差2.3%,眠差8.3%。5.疗效分析:205例回顾病例中,治疗1月后治愈有72例,占35.1%;好转有122例,占59.5%;未愈有11例,占5.4%。36例少阳病头痛前瞻性观察病例中,经t检验,前后两次就诊时SF-MPQ评分的总分、情感类总分、感觉类总分比较上,均有显着统计学差异。根据SF-MPQ量表计算总分评价疗效,治疗后有效有4例,占11.1%;显效有31例,占86.1%;痊愈有1例,占2.8%。结论:1.本研究中性别比例、年龄分布、既往病史等相关因素与文献记载流行病学资料基本一致;2.紧张型头痛六经辨证证型分布呈现三阳病多,三阴病少,热证多,寒证少的特点;3.导师在伤寒论基础上,融合温病学说及历代医家的经验,所形成的六经辨治体系是证明有效的。
董暄[10](2013)在《不寐心肾不交证的证治理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本课题以祖国医学对睡眠及不寐的概念及机理的认识为基础,尝试对于不寐心肾不交证的不同临床表现形式进行系统论述,并深入研究怎样采取中医治疗手段提高治疗此类不寐的疗效。方法:首先采用文献资料法和总结归纳法,对睡眠发生的医学原理进行研究,并对不寐的病因病机做阐述;运用文献资料法、总结归纳法及逻辑分析法对于“心肾相交”及“心肾不交”进行系统的理论研究,概括前人的研究成果;再利用总结归纳法、逻辑分析法提炼出“交通心肾”的若干方法,得出交通心肾论治不寐的辨证思路。结果:对于不寐心肾不交证提出了从心肾直接论治、从脾胃转枢气机论治、从肝疏泄论治等方法,并对医治代表方交泰丸、黄连阿胶汤、天王补心丹从方源与方义、现代临床应用及实验研究等方面做出了归纳。结论:对于不寐的治疗,交通心肾法往往在补水泻火、安神定志的同时,注重疏肝及中焦气机的畅达、情志的调和,集中体现了中医辩证论治和整体论治的总原则,因此可以说,治疗顽固性失眠交通心肾法乃为治本之大法。
二、黄连阿胶汤治疗紧张性头痛23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黄连阿胶汤治疗紧张性头痛23例(论文提纲范文)
(1)原发性头痛的六经方证辨证分布特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头痛的经方治疗概述 |
1 太阳病头痛 |
2 阳明病头痛 |
3 少阳病头痛 |
4 太阴病头痛 |
5 少阴病头痛 |
6 厥阴病头痛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原发性头痛的现代研究进展概述 |
1 头痛的发病机制 |
2 头痛的治疗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前言 |
临床资料与研究方法 |
1 研究对象 |
2 资料收集 |
3 诊断标准 |
4 纳入标准 |
5 排除标准 |
6 研究方法 |
研究结果 |
1 头痛的相关特征情况 |
2 既往病史分布情况 |
3 其他中医证候情况 |
4. 头痛六经辨证分型及方证分布规律研究 |
5. 原发性头痛六经证型分布与性别、年龄、病程以及情绪的关系 |
讨论 |
1 一般资料讨论 |
2 头痛的六经证型分布特点 |
3. 头痛的方证分布特点 |
4. 浅谈时方的六经归属问题 |
5. 调神在原发性头痛治疗中的重要性 |
6 六经辨证应与气血津液辨证相辅为用 |
问题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表 |
致谢 |
个人简介 |
(2)交泰安神方治疗心肾不交型失眠症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资料与方法 |
1 病例来源 |
2 病例选择 |
2.1 诊断标准 |
2.2 纳入标准 |
2.3 排除标准 |
2.4 剔除标准 |
2.5 脱落标准 |
2.6 病例脱落原因 |
2.7 脱落病例处理方法 |
2.8 中止标准 |
3 试验设计 |
3.1 试验类型 |
3.2 病例样本估计 |
3.3 分组方法 |
3.4 治疗方法 |
4 观察指标 |
4.1 一般性指标 |
4.2 疗效性指标 |
4.3 安全性指标 |
4.4 不良反应观察 |
5 疗效评定标准 |
5.1 临床疗效评定标准 |
5.2 单项中医症状疗效评定标准 |
6 不良反应评价 |
6.1 不良反应程度分级 |
6.2 严重药品不良反应 |
6.3 不良事件与试验药物的相关性评估 |
7 安全性评价 |
8 试验质量控制 |
9 统计学方法 |
10 技术路线示意图 |
结果 |
1 病例分布及完成情况 |
2 可比性分析 |
2.1 两组一般情况比较 |
2.2 治疗前两组单项中医症状分布比较 |
2.3 治疗前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及PSQI分值比较 |
2.4 治疗前两组实验室指标比较 |
3 疗效性分析 |
3.1 治疗后两组单项中医症状变化情况 |
3.2 治疗前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分值比较 |
3.3 治疗前后两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分值比较 |
3.4 治疗后两组临床疗效的比较 |
4 不良反应评价 |
4.1 不良事件观察 |
4.2 治疗前后两组实验室指标比较 |
5 安全性评价 |
分析与讨论 |
1 中医对失眠症的认识 |
1.1 中医病因病机 |
1.2 中医对心肾不交型失眠症的认识 |
1.3 中医药治疗 |
2 西医学对失眠症的认识 |
2.1 失眠症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
2.2 现代医学治疗 |
3 交泰安神方的组方依据 |
3.1 立方依据 |
3.2 组方配伍分析 |
3.3 黄连与肉桂药对的组方和配比分析 |
3.4 单味药功效分析 |
3.5 现代药理学研究 |
4 PSQI量表的选择 |
5 疗效分析 |
5.1 对心肾不交型失眠症的中医证候疗效分析 |
5.2 对PSQI评分疗效的分析 |
6 脱落病例分析 |
7 安全性分析 |
8 问题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3)从脾胃论治紧张型头痛的文献和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abstract |
英汉缩略语名词对照 |
引言 |
第一部分 基于古今文献论述中医对紧张型头痛的认识 |
一、紧张型头痛中医病名的历史渊源 |
二、紧张型头痛相关病因的古代文献梳理 |
(一)文献检索方法 |
(二)检索结果 |
三、紧张型头痛相关病机的古代文献梳理 |
(一)病位 |
(二)病机 |
四、治疗选介 |
(一)内治法 |
(二)外治法 |
五、现代中医对紧张型头痛病因病机的阐释及辨证论治 |
(一)多证型综合辨证论治 |
(二)单一证型论治 |
六、现代中医对紧张型头痛的外治法简述 |
第二部分 脾胃与紧张型头痛相关古今文献研究 |
一、脾胃与紧张型头痛现代中医文献概述 |
(一)脾胃损伤、痰湿内蕴导致紧张型头痛 |
(二)紧张型头痛反复发作可损伤脾胃元气 |
(三)调理脾胃气机作为紧张型头痛的通治法 |
二、基于古代文献的脾胃生理病理概述 |
(一)脾胃的生理概述 |
(二)脾胃的病理概述 |
三、脾胃与紧张型头痛相关古代文献研究 |
(一)基于古代文献的紧张型头痛脾胃虚实病机梳理 |
(二)紧张型头痛脾胃虚实证的治疗方药 |
四、讨论 |
(一)紧张型头痛脾胃虚实辨证的病机讨论 |
(二)从脾胃虚实论治紧张型头痛用药特点总结 |
(三)脾胃与紧张型头痛相关性概述 |
(四)中西医结合阐释脾胃与紧张型头痛相关性 |
五、小结 |
第三部分 临床研究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资料 |
(一)研究对象 |
(二)诊断标准 |
(三)纳入标准 |
(四)排除标准 |
(五)脱落标准 |
三、研究方法 |
(一)临床分组 |
(二)治疗方案 |
(三)观察内容 |
(四)疗效评价标准 |
(五)安全性评价 |
(六)统计学方法 |
四、研究结果 |
(一)一般资料分析 |
(二)治疗前后各组头痛指数相关因子计分比较,结果如表9、10所示 |
(三)治疗后两组头痛指数及疗效评价比较,结果如表 11、12 所示 |
(四)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
(五)安全性评价 |
五、分析与讨论 |
(一)临床疗效分析 |
(二)加味升阳益胃汤方义分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综述 紧张型头痛的西医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一、ICHD-ⅢBETA版 紧张型头痛诊断标准 |
二、紧张型头痛中医证候临床观察表 |
致谢 |
查新报告 |
发表论文 |
(4)通络止痛方治疗风痰阻络型紧张性头痛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语 |
综述 |
综述一 西医治疗紧张性头痛研究进展 |
1. 西医对紧张性头痛发病机制的认识 |
1.1 颅周肌肉的发病机理 |
1.2 心因性的发病机制 |
1.3 神经介质发病机理 |
2. 紧张性头痛临床症状 |
3. 紧张型头痛的分类与诊断 |
3.1 紧张型头痛的分类 |
3.2 紧张型头痛诊断及诊断所面临的问题 |
3.3 慢性紧张型头痛诊断面临的问题 |
4. 西医对紧张性头痛的治疗 |
4.1 药物治疗 |
4.2 非药物治疗 |
5. 结语 |
综述二 中医对头痛的研究进展 |
1. 中医头痛概述 |
2. 中医对头痛病因病机的认识 |
2.1 外感头痛 |
2.2 内伤不足 |
3. 中医对紧张性头痛的认识 |
3.1 中药治疗紧张性头痛现状 |
3.2 紧张性头痛用药规律分析 |
4. 紧张性头痛中医治疗常见手段 |
4.1 中药治疗 |
4.2 传统针刺法 |
4.3 电针法 |
4.4 推拿法 |
4.5 针刀疗法 |
4.6 热敏灸疗法 |
4.7 放血疗法 |
5. 风痰阻络型紧张性头痛相关论述 |
6. 结语 |
参考文献 |
1. 前言 |
1.1 研究目的、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 |
1.3 论文的创新之处 |
2. 临床数据的管理与统计 |
2.1 临床试验数据管理人员的作用 |
2.2 临床数据的管理 |
2.3 临床数据的统计分析 |
3. 临床研究 |
3.1 药物准备 |
3.2 临床观察 |
3.2.1 来源及样本量 |
3.2.2 纳入标准 |
3.2.3 排除标准 |
3.2.4 病例的脱落与剔除 |
3.2.5 纳入 |
3.2.6 给药途径 |
3.3 药物安全评价 |
3.4 疗效判定指标 |
3.5 统计分析方法 |
4. 试验设计、结果及分析 |
4.1 临床试验研究设计 |
4.2 临床试验结果结论 |
4.3 临床试验结论 |
4.4 临床试验结果的讨论 |
4.5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表1 紧张型头痛的分类 |
附表2 风痰阻络型紧张性头痛中医证候 |
附表3 头痛程度VAS评分 |
附表4 紧张性头痛伴随症状评分表 |
附表5 Zung氏焦虑自评量表系统(SAS) |
附表6 SDS(抑郁自评量表) |
致谢 |
个人简历 |
(5)黄连阿胶汤加减治疗社区心肾不交型轻中度广泛性焦虑症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广泛性焦虑症的西医研究 |
1 GAD的流行病学研究 |
2 GAD的病因与发病机制 |
3 GAD的诊断标准 |
4 GAD的治疗 |
5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广泛性焦虑症的中医研究 |
1 与GAD有关的中医理论 |
2 从“心肾不交”论治GAD |
3 中医治疗GAD的其他方法 |
4 小结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资料 |
1 病例来源 |
2 诊断标准 |
3 纳入标准 |
4 排除标准 |
5 剔除标准 |
6 安全与疗效指标 |
方法 |
1 样本量及其计算的依据 |
2 随机分组及治疗方法 |
3 合并用药处理方案 |
4 统计方法 |
5 技术路线图 |
结果 |
1 基线资料比较 |
2 疗效性指标观察 |
3 临床疗效比较 |
4 安全性指标及不良反应观察 |
5 生活质量评定 |
6 脱落病例分析 |
7 随访结果 |
小结 |
讨论 |
1 研究结果分析 |
2 心肾不交是GAD发病的重要病机 |
3 黄连阿胶汤的方药分析与研究 |
结语 |
存在问题与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历 |
(6)温经汤方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
1. 温经汤的出处 |
2. 温经汤的组成 |
3. 温经汤组方特点 |
4. 中国医家关于温经汤治疗的应用 |
4.1 隋唐时期 |
4.2 宋金元时期 |
4.3 明清时期 |
5. 日本医家关于温经汤治疗的应用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1. 研究方法 |
1.1 资料收集 |
1.2 资料整理 |
1.3 资料分析 |
2. 温经汤临床观察类文献 |
2.1 一般情况 |
2.2 主治疾病分析 |
3. 现代医案类文献研究 |
3.1 一般研究 |
3.2 主治疾病分析 |
3.3 主治症状分析 |
4. 黄煌教授温经汤经验研究 |
4.1 一般情况 |
4.2 主治疾病分析 |
4.3 主治症状分析 |
第三部分 讨论 |
1. 温经汤条文分析 |
1.1 关于“下利” |
1.2 关于“少腹里急,腹满” |
1.3 关于“唇口干燥”“手掌烦热” |
1.4 关于“妇人年五十所” |
1.5 关于“亦主妇人少腹寒,久不受胎” |
2. 温经汤方证 |
2.1 温经汤主治症状 |
2.2 温经汤的主治疾病谱 |
2.3 温经汤适用人群 |
3. 温经汤关联方的演变规律 |
3.1 温经汤关联方分类 |
3.2 温经汤关联方演变临床运用之例 |
3.3 关联方演变规律的意义 |
4 温经汤证的病因与病机 |
4.1 寒 |
4.2 瘀 |
4.3 虚 |
5. 服用温经汤的注意点 |
结语 |
附录 |
创新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7)头痛舒窍汤治疗紧张性头痛80例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资料与方法 |
1. 1一般资料 |
1.2诊断标准 |
1.3治疗方法 |
1.4观察指标 |
1.5疗效判定标准 |
1.6统计学处理 |
2结果 |
2.1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见表1。 |
2.2两组患者颈颅多普勒椎基底动脉供血情况比较见表2。 |
3讨论 |
(8)黄连阿胶汤加减对糖尿病大鼠降糖疗效及机理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1.1 糖尿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
1.1.1 2型糖尿病病因及发病机制 |
1.1.2 1型糖尿病病因及发病机制 |
1.1.3 其他类型糖尿病 |
1.1.4 瘦素和胰岛素抵抗在糖尿病中的作用 |
1.1.5 中医对糖尿病的认识 |
1.2 糖尿病的药物治疗进展 |
1.2.1 糖尿病的西药治疗现状 |
1.2.2 糖尿病中药治疗的优势与现代机制研究 |
1.3 近年来黄连阿胶汤临床应用及实验研究进展 |
1.3.1 临床应用研究 |
1.3.2 实验研究 |
1.4 黄连阿胶汤治疗糖尿病基础 |
1.4.1 黄连阿胶汤加减各药味的研究进展 |
1.4.2 苦酸制甜法 |
第二章 实验研究 |
2.1 实验一 黄连阿胶汤加减对糖尿病大鼠血糖的影响 |
2.1.1 材料 |
2.1.2 方法 |
2.1.3 结果 |
2.1.4 讨论 |
2.2 实验二 黄连阿胶汤加减对糖尿病大鼠血脂、胰岛素抵抗、血清瘦素水平的影响 |
2.2.1 材料 |
2.2.2 方法 |
2.2.3 结果 |
2.2.4 讨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9)杨利教授六经辨治紧张型头痛经验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1.1 中西医研究现状 |
1.1.1 现代医学研究概况 |
1.1.2 中医药研究概况 |
1.2 六经辨证体系 |
1.2.1 伤寒六经辨证体系的优势 |
1.2.2 六经辨证论治头痛认识、理解及诊治 |
第二章 临床研究 |
2.1 研究方法 |
2.1.1 研究目的 |
2.1.2 研究内容 |
2.1.3 研究对象 |
2.1.4 观察指标 |
2.1.5 中医证候分型标准 |
2.1.6 疗效评价标准 |
2.1.7 统计分析 |
2.2 研究结果 |
2.2.1 回顾性研究 |
2.2.2 前瞻性观察 |
2.2.3 治疗效果 |
第三章 讨论 |
3.1 流行病学资料总结 |
3.1.1 年龄以40岁以上中年人为主,性别以女性居多 |
3.1.2 曾患疾病提示脑血管因素、抑郁、肌肉紧张等可能与TTH的发病相关 |
3.2 六经辨证证型分布规律讨论 |
3.2.1 中医证型分布呈现阳多阴少,少阳尤多的特点 |
3.2.2 本研究中六经辨证证型分布规律的原因探究 |
3.3 紧张型头痛六经辨证证治规律探讨 |
3.3.1 三阳病头痛证治规律探讨 |
3.3.3 三阴病头痛证治规律探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10)不寐心肾不交证的证治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第一部分 “心肾相交”的理论研究 |
1 心肾相交的有关概念 |
2 心肾相交的内涵 |
第二部分 “心肾不交”的理论研究 |
1 心肾不交病因 |
2 病机 |
3 临床表现 |
第三部分 交通心肾法在临床中的应用 |
1 交通心肾法理论研究 |
2 心肾与睡眠关系探究 |
3 交通心肾论治不寐的论治方法 |
4 医治代表方 |
分析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四、黄连阿胶汤治疗紧张性头痛23例(论文参考文献)
- [1]原发性头痛的六经方证辨证分布特点研究[D]. 闫淑婷.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8)
- [2]交泰安神方治疗心肾不交型失眠症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D]. 陈琳. 福建中医药大学, 2020(08)
- [3]从脾胃论治紧张型头痛的文献和临床研究[D]. 王学斌.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9(05)
- [4]通络止痛方治疗风痰阻络型紧张性头痛的临床研究[D]. 苗亚珍.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7(08)
- [5]黄连阿胶汤加减治疗社区心肾不交型轻中度广泛性焦虑症的临床研究[D]. 邵珺.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6(08)
- [6]温经汤方证研究[D]. 奇汝耘(Ki Yeoun).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6(02)
- [7]头痛舒窍汤治疗紧张性头痛80例临床疗效观察[J]. 尚迎辉,杨丽丽,张运克. 中医药信息, 2015(05)
- [8]黄连阿胶汤加减对糖尿病大鼠降糖疗效及机理的研究[D]. 张哲.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4(01)
- [9]杨利教授六经辨治紧张型头痛经验的临床研究[D]. 陈晓敏.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4(01)
- [10]不寐心肾不交证的证治理论研究[D]. 董暄.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1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