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主从式电磁辐射自动测试系统(论文文献综述)
李超英[1](2021)在《涡旋电磁波天线设计与电磁环境表征技术研究》文中提出随着信息社会的智能化趋向,大量的移动终端、自动化设备接入互联网,对信道容量的需求与日俱增,如何最大程度利用有限频段是无线通信技术面临的重大挑战,亟需新的复用技术。而携带有轨道角动量(orbital angular momentum)的涡旋电磁波则在复用技术上蕴藏着巨大潜力,有望解决当今频谱资源紧缺的难题。如何生成涡旋电磁波成为波束复用的前提,因此轨道角动量阵列天线的设计成为该研究领域的热点。本文以OAM圆形阵列天线为基础,融入共形天线的思想,提出一种可以产生轨道角动量的球形共形阵列天线模型,从理论和仿真两个方面证明天线模型的可生成不同模式数的涡旋波束并分析辐射特性。同时,在数字化技术进步带来联网设备数量呈爆炸性增长的背景下,导致周围电磁环境日益复杂,电磁环境恶化问题严峻。而电磁表征技术则是为了更好的保护电磁环境,在电磁表征技术中,监测和预测都是重要环节。在电磁监测技术方面,国内目前需要针对大区域、高效率的电磁环境监测手段。本文对电磁车载巡测监测技术展开研究,以数据为关键点,提出车载巡测系统各部分的功能特性要求。针对确定的车载巡测技术影响因素,建立实验实施方案,以实地监测、微波暗室、电磁仿真、理论分析等多种研究方法对各项因素展开研究,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出车载巡测法中的监测技术要求的相关结论,为该监测方法推行和标准化提供技术参考和支撑。在电磁环境插值计算方面,针对现实中由于条件限制导致的电磁监测数据的离散、不足、缺失等问题,本文提出适用于辐射环境的遗传BP神经网络插值算法,将电磁辐射与空间地理特性相结合,在大区域内的环境指标值的插值和预测方面表现出更好的计算效果。对比其他方法,证明该法更适用于绘制表征辐射环境的电磁地图,是电磁可视化的有效方法。
孙建鹏[2](2021)在《基于高精度时钟同步的无人驾驶地铁数据处理系统设计与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计算机技术和现场总线技术也迎来了蓬勃发展的时代,使得现代地铁列车所使用的通信系统以及列车中央主控系统得到了日新月异的改善,地铁列车上所使用的新型现场总线技术也随着增多。保障列车上设备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是列车可以安全稳定运行的前提,而使列车主控系统与各个辅助系统之间的实时通信数据快速准确的实现信息交互是列车运行的基础,也是当今在列车通信领域中非常值得研究的问题。本文首先介绍了目前无人驾驶列车控制系统以及高精度时钟同步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然后重点介绍了IEEE1588协议的基本原理、最佳主时钟算法和主从时钟同步原理。最后对本文所设计的系统进行详细的分析介绍。本文设计并完成了基于高精度时钟同步的无人驾驶地铁数据处理系统,整个系统分为高精度时钟同步模块和数据处理模块。时钟同步模块的硬件设计采用STM32作为主控器结合物理层网络芯片DP83640辅助的方式;软件方面包括最佳主时钟算法设计、RTOS操作系统及LWIP协议栈搭建。数据处理模块的硬件设计采用FPGA作为主控芯片,软硬件结合完成与列车定位传感器以及车载ATP(列车超速防护子系统)的通信,实现无人驾驶地铁列车自动控制。在系统测试阶段,首先测试系统时钟同步精度,然后对系统进行现场跑车测试,测试结果表明,基于高精度时钟同步无人驾驶地铁数据处理系统的时钟同步精度达到亚微秒级,满足无人驾驶地铁列车的同步精度要求,并通过上位机完成了列车位置、速度以及前方有无障碍显示。
于建飞[3](2021)在《5G移动通信基站电磁环境分析与管理方法》文中认为随着5G技术的飞速发展,5G基站的数量在不断增加,使得5G基站带来的电磁辐射危害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因为5G采用了大规模MIMO技术,可以实现更加精准的波束赋形,这就使得传统的基站预测方法,不能准确的预测5G基站的电磁辐射水平,可能会产生高估的结果,因此,对5G基站的电磁辐射环境的分析研究,可以减少人们的恐慌,还可以为5G移动通信基站的电磁辐射的测试提供理论依据。本文的主要工作有如下两个部分:基于5G系统的波束赋形特性,本文在不同的业务模式以及不同的用户分布的场景下,对5G移动通信基站的电磁环境进行了仿真预测分析,并且通过测试实验来验证仿真的有效性。首先通过搭建MATLAB通信系统,仿真得到不同场景的天线方向图,然后通过HFSS对实际环境的地形进行建模,最后通过基于射线追踪的复杂电磁仿真软件CEMS进行电磁辐射强度的预测。并且通过对具体的5G基站进行了相应场景的电磁辐射强度测量,来验证了仿真结果的有效性。基于基站的电磁辐射测试任务过程繁多,为了提高测试效率,规范测试流程,本文设计了一个基于基站测试的实验室管理系统。本系统从资源管理,测试业务管理以及质量控制管理三个方面,对系统进行了详细的设计。基础资源模块包括对人员,设备,标准等的管理,测试业务模块包括了项目,合同,测试活动,客户服务以及事故报告的管理,质量控制模块包含了内部审核,不符合项和管理评审等内容。本文所设计的基于基站测试业务的实验室管理系统,可以实现如下目标,实现对人员,设备,标准等基础资源的全面掌控,实现对基站等测试任务的流程化管理,自动生成测试报告,实现信息化管理。
马鋆[4](2020)在《多端柔性直流配电网的后备保护方案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社会科技进步,城市配电网系统规模日益扩大,用电侧对于电力供给的各方面要求也愈来愈苛刻。传统交流配电网不论是在电能质量、输电类型或经济环保等方面上,都逐渐体现出较难适应未来配电网发展形势的状况。近二十年来,随着大功率电力电子器件等相关技术的迅速兴起,大容量、长距离、高稳定性的柔性直流配电系统开始受到电力行业的广泛关注和研究,其中,柔性直流配电网的保护技术是目前研究阶段的重中之重。因此,本文主要研究一种多端口拓扑结构下的柔性直流配电网后备保护方案。本文首先根据柔性直流系统的组成结构,总结三种常见的系统拓扑和各自特点,分别研究了换流器件和换流站的工作原理和控制方式,并在PSCAD/EMTDC仿真环境中搭建了三端环型连接的柔性直流系统模型,实现稳定运行。其次,分析了柔性直流系统的故障特性,通过搭建数学模型等分析手段,分别阐明了极间短路和单极接地短路的故障机理以及故障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并在仿真中验证了理论分析结果。再次,通过与其他保护方法的对比分析,选取电流微分极性作为故障表征量,并通过区内和区外故障的系统等效模型研究分析了电流微分极性差异原理。在此基础上,归纳构造了以向量为组成单位的9种故障状态矩阵表达形式,提出了基于向量内积计算的故障判别方法,定义了区系数、类系数和极系数三种判别系数,从而设计了后备保护方案。该方案主要有四种判别功能:一是将两换流站间的正负极四端口电流微分平均值之和作为启动判据,判断系统是否启动;二是将区系数作为区内外故障识别判据,判别故障区域;三是将类系数作为故障类型识别判据,判别故障为极间短路故障或是单极接地故障;四是将极系数作为故障选极判据,在类系数的判别前提下,判别故障发生在正极或是负极。最后,根据理论分析基础,在PSCAD/EMTDC中对不同故障工况下的保护方案进行实验分析,实验结果验证了本文所提保护方案的有效性、正确性以及具有一定的耐受过渡电阻能力。图[51]表[8]参[80]
何生全[5](2021)在《近直立煤层群综放开采冲击地压机理及预警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直立煤层群由于特殊的煤岩赋存和开采方式,覆岩破断运动及其导致的围岩静载应力分布和动载扰动特征与缓倾斜煤层有较大差异,冲击地压灾害严重,给矿山安全生产带来了挑战。为指导近直立煤层冲击地压防治,系统研究冲击地压机理和预警问题具有理论和实用价值。为此,论文采用实验室试验、现场监测、数值模拟、理论分析及工程实践等方法,对近直立煤层群综放充填开采冲击地压机理及监测预警展开研究。研究分析了乌东煤矿87°近直立煤层群综放充填开采冲击显现特征及诱冲因素。冲击地压全部发生在先开采的B3+6工作面;冲击显现以回采巷道为主,位于综放面前方0~209m,单次冲击破坏范围为75~418 m;顶底板巷破坏呈非对称性和方向性,其中顶板巷以顶板侧巷道肩角下沉、帮鼓及顶板下沉为主,底板巷以岩柱侧南帮底角底鼓和帮鼓为主;破坏较同采方法的东部典型水平和缓倾斜煤层严重。微震事件、冲击震源及高波速区位于工作面附近煤体受压撬作用区域的悬顶和岩柱;综采诱发充填体下沉,地表煤层顶板和岩柱有向采空区拉裂现象;煤体所受的压撬应力是诱发冲击的基础静载力源,构造应力、充填体下沉及悬顶和层间岩柱破裂产生的动载扰动对冲击显现有重要诱发作用。研究了近直立煤层群开采静载应力分布规律。煤层群围岩应力场呈现非对称分布特征,B3+6煤层走向水平应力峰值位于超前工作面20.7 m,倾向距综放面顶部39.3 m,都大于B1+2煤层;综采诱发顶板和岩柱向采空区运移,对煤体施加较大的压撬作用,顶板水平和垂向位移分别是岩柱的10倍和3.5倍,顶板侧煤体下沉现象较岩柱侧明显;除B3+6煤层应力集中程度与充填材料密度呈负相关关系外,煤层群应力集中程度与采深、充填材料密度、侧压力系数及煤层倾角呈正相关;近直立煤层群相对其它倾角煤层悬空顶板和岩柱结构相对完整未破断。建立了震动位移场方程,推导了同步压缩变换函数,研究了近直立煤层群诱冲动载作用规律。介质类型影响震动波传播,同一地层呈现各向同性衰减,巷道围岩受震动波作用发生应力升高并最终卸压发生破坏,S波造成的破坏显着大于P波,受震源位置影响破坏呈明显的由北向南的方向性,巷道破坏呈非对称;岩体破裂产生的动载扰动对诱发近直立煤层冲击地压具有重要作用。构建了悬空结构走向和倾向物理力学模型,推导得到了模型的弹性变形能分布函数,研究揭示了近直立煤层群充填开采条件下冲击地压机理。充填长度和充填体反力影响基本顶和层间岩柱走向岩梁组合支撑结构稳定性和工作面区域应力场;围岩能量分布受煤层倾角、侧压力系数、支护力系数及结构悬空长度影响,压撬区弹性能最大,压撬区域顶板和岩柱有发生破裂并产生动载荷的能力,悬空顶板和岩柱结构是静载源和动载源的主要来源;得到了冲击地压致灾过程模型,冲击地压机理为:悬空顶板挤压破裂诱冲机理、悬空岩柱撬转破裂诱冲机理及压撬效应耦合诱冲机理。研究构建了适用于近直立煤层群的冲击危险预警指标体系,建立了多指标集成预警模型。应用结果表明:各指标对冲击危险具有明显的响应特征,近直立煤层群时空预警指标前兆特征演化规律与水平/缓倾斜煤层存在差异,多指标集成预警方法能够及时预警冲击危险,解决了各系统各自为政,预警结果独立的问题,提高了预警准确性。研究成果为类似赋存条件煤层群安全开采提供了理论和技术支撑。该论文有图125幅,表15个,参考文献282篇。
党聪[6](2020)在《基于TCN网络通讯的动车组调试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我国动车组列车采用的网络控制技术具有多样性,其中TCN网络技术因实时可靠、安全开放的优点被广泛用于列车通信网络设计,并且在动车组网络控制应用中占有最高比重。在国家“一带一路”区域合作倡议逐步实践的重大利好下,动车组相关制造企业正在加紧扩大产能,积极推动中国高铁“走出去”战略的实施。不过在实际调研中发现,当前动车组调试技术落后的问题比较突出,主要表现在调试设备老旧、调试手段单一两个方面,该问题严重阻碍了动车组产能的有效升级。综上,为了有助于改善动车组调试的现状,本课题基于TCN网络通讯开展了动车组调试技术的研究。单车网络调试是动车组调试的重要内容,通过分析MVB网络通讯技术和单车网络调试原理,从改进既有调试设备便携性的角度,面向时速250公里标准动车组研发单车网络调试装置,应用测试结果表明,研发的单车网络调试装置能够有效提高调试效率。列车重联调试是动车组调试的另一重要内容,其关键技术在于动车组重联技术,对此研究分析了由动车组动态编组引起WTB组网的特性,不同型号动车组实现互操作的UIC技术,并通过半实物重联模拟组网测试验证了动车组重联理论分析的合理性。基于动车组重联技术的研究成果,从扩展既有调试设备功能性的角度,面向CRH5型动车组研发列车重联调试系统,应用测试结果表明,研发的列车重联调试系统能够取代真车,实现重联网络、硬线I/O和轴温报警的调试功能,有效解决了列车重联调试手段单一的问题。本课题紧密结合动车组调试技术的发展现状,准确分析动车组调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针对既有的单车网络调试设备和列车重联调试设备,从实际应用角度分别对它们进行了改进设计。根据两种调试设备在实际调试作业中的具体表现来看,它们都能够在很大程度上简化调试流程、提高调试质量。
杜志伟[7](2020)在《基于双CPU架构的安全控制器研究与设计》文中研究说明对于一些特殊工业领域的关键控制,常规PLC由于其自身系统结构等问题,执行过程中出现故障或者错误时,缺乏相应机制进行处理,影响工业生产安全,甚至可能会造成严重后果。目前,安全PLC作为一种通用的安全控制器在安全控制领域发挥了越来越大的作用。论文首先介绍了论文研究背景及国内外研究现状。本文通过对常见的几种安全PLC结构分析的基础上,依靠“山科智能”常规PLC平台,提出了一种基于双重冗余容错系统的安全PLC结构模型,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软硬件系统设计。安全PLC硬件终端采用模块化设计。本论文分别设计了母板、主控模块、安全I/O模块、多级电源模块、通信系统等。主控、安全I/O模块均采用双CPU架构设计,主控模块之间设计了两条交互通道,分别用于“数据表决”和“心跳信号”检测。安全I/O模块分别具备8路安全输入/输出,输入采集通道具备“自检测”,输出执行通道具备“数据反馈”。安全PLC监控程序负责PLC逻辑控制,实时监控。监控程序分别由主控模块监控程序、安全输入模块监控程序、安全输出模块监控程序三部分组成,实现系统初始化、安全输入采集、用户程序解析、安全输出执行等功能。系统通过安全机制实现PLC安全控制功能。本论文在对安全PLC工作方式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主从竞争式的、基于任务周期的系统同步机制,并通过时延偏差弥补算法降低主从通道运行的偏差,保障系统同步运行。为了进一步提高系统可用性,对数据表决机制进行改进,提出一种具备一定系统宽裕时间的表决机制。同时还通过数据校验机制、系统诊断机制进一步保证系统安全。在实验室环境下对系统软硬件进行实验验证,结果表明安全PLC能够保障双通道系统同步安全稳定运行。最后运用可靠性框图对主控模块进行硬件安全完整性分析。
段超[8](2020)在《双波段火光探测与多源触发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靶场测试领域,触发器主要用于探测弹丸出射时产生的物理现象,并输出触发信号,以启动后续弹道测试设备工作,实现测量参数的同步。现有兵器试验场用触发技术多为单物理量测量法,易受外界环境影响产生误测和漏测现象,对靶场测试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本论文分析弹丸发射时产生的火光信号特性,设计了红外、紫外双波段火光触发器;研究多源触发控制算法,提高触发装置对弹丸信号的有效捕获率,确保输出准确、可靠的触发信号。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提出基于数据融合的多源触发控制算法,引入多种物理场探测器,研究多源触发总体设计方案,构建了基于信号时间窗判别和综合指标权重决策的算法模型。(2)设计了主从式红外触发器,主探测器用于探测枪口红外光,从探测器实时测量环境光照度以调节镜头进光量。完成红外触发器总体方案论证,设计触发器用信号放大电路、滤波电路、程控放大电路和驱动电路。(3)设计了紫外触发器,用于探测枪口火光中的紫外光信号。紫外触发器主要包括光机结构、光学系统、光电转换模块和信号处理电路;分析电路噪声和外界干扰来源,从电路和结构设计方面采取相应的抗干扰措施,提高触发器的稳定性。(4)设计了多源触发控制装置,接收主从式红外触发器、紫外触发器和激波触发器输出的触发信号。通过时间窗判别机制滤除激波干扰信号,采用综合指标权重决策法对不同触发器输出信号进行权重分配,依据表决融合规则判定触发器输出信号的有效性,实现触发信号的可靠输出,提高弹丸信号的有效捕获率。(5)对设计的主从式红外触发器和紫外触发器进行了试验验证,结果表明主从式红外触发器能够有效探测85m处鞭炮爆炸辐射光,紫外触发器可有效探测18m处鞭炮爆炸辐射光。对多源触发技术进行了仿真验证,设计的多源触发控制装置对弹丸信号的有效捕获率为98.8%。
褚培松[9](2020)在《高灵敏度红外焦平面大动态范围读出电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mK级温度探测能力是高灵敏度红外焦平面的发展的重要方向,实现此目标的基础是红外焦平面读出电路具有超大的电荷容量和高动态范围。随着焦平面面阵规模不断扩大和中心距不断缩小,以及有限的CMOS工艺单位面积电容率和输出电压幅度等情况下,对具有大电荷容量和高动态范围的读出电路设计带来了难度和挑战。本文针对实现红外焦平面高灵敏度探测所需要的读出电路的电荷容量和动态范围参数做了详细的分析,通过文献调研对比,对电荷包计数型ADC结构、线性-对数结构、传统结构读出电路三种方式实现大电荷容量和高动态范围的目标展开研究。电荷包计数型ADC结构读出电路是基于电流-脉冲调制方式,每个脉冲是一个电荷包,在设定的积分时通过计数器得到电荷包的个数即可以得到有效的信号。本文基于CSMC 0.18μm 1P6M工艺,设计完成了像元规模为512×32、中心距30μm×30μm的电荷包计数型ADC读出电路,最大电荷容量为2.4 Ge-~8.9 Ge-之间可调。单元电路设计需要在有限的面积内平衡性能与晶体管资源等,通过对比设计,单元电路中采用了DI注入级的结构、工作电流可调的较低延迟的两级开环运放比较器,比较器的仿真结果表明比较器的延迟优于14 ns。数字电路部分使用了高速、低功耗的动态逻辑TSPC结构的D触发器构成16 bit计数器。单元电路实现了在30μm×30μm面积内集成了417个MOS管。读出电路的输出接口采用了标准LVDS输出接口,实现阵列数据的高速输出。对测试结构的测试结果表明,LVDS接口的输出速度达到100 MHz,输出信号线性度大于99.9%。耦合长波Hg Cd Te探测器的红外焦平面测试结果显示,当焦平面的工作温度为70K时,在F#2,积分时间41.01 ms的情况下实现了峰值输出噪声为4,NEDT达到8 m K,相应的动态范围达到了84 d B。线性-对数结构读出电路中,对数响应模式是基于处于亚阈值区的MOS管的栅-源电压和漏-源电流之间的对数关系实现。对数响应模式可以极大的提高读出电路的动态范围,但是由于对数模式对于弱信号的响应较差,信噪比较低,所以需要结合线性响应模式来得到高信噪比的弱信号信息。本文中线性-对数结构读出电路使用了Global Founfry 0.18μm 1P6M工艺,设计了规模为16元、中心距为30μm的验证读出电路。注入级结构选择使用了BDI结构,并将用于对数响应的两个MOS晶体管与之结合。读出电路可以在线性响应模式和对数响应模式之间自动切换。测试结果表明读出电路在线性响应模式下的噪声为0.45 m V,对数响应模式下的灵敏度为86 m V/dec,读出电路的动态范围达到137 d B,耦合Hg Cd Te红外探测器后的动态范围大于102 d B。干涉式大气垂直探测器读出电路用于风云四号02星,用于获取更加丰富的大气三维方向的各类信息。本文使用CSMC 0.5μm DPDM工艺,设计了一款128(16×8)通道的红外焦平面读出电路,使用增大积分电容和降低电路噪声的方式提高读出电路的电荷容量和动态范围。由于干涉式大气垂直探测器需要工作于地球同步轨道中,工作环境昼夜温差大,则背景环境信号变化大,所以读出电路的注入级结构采用了性能较好的CTIA结构,采用了相关双采样来降低噪声。读出电路积分电容4档可调,最大积分电容为16 p F,读出电路的最大电荷容量可以达到130 Me-。测试结果表明读出电路的输出摆幅为2.6 V,噪声为0.14 m V,动态范围达到85.4 d B。耦合中波Hg Cd Te红外探测器的焦平面的噪声为0.43 m V,动态范围达到75.6 dB。
刘泰麟[10](2020)在《射频电路板电磁辐射测量探头的研究与设计》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电子线路越来越小型化、集成化以及电路板工作频率的升高,集成芯片和射频电路走线之间的电磁辐射干扰已经无法被忽视。电磁探头能否准确检验电磁辐射泄漏决定了近场扫描仪性能的好坏,因此对探头展开研究具有很高的实用意义和市场价值。论文主要研究了用于测量磁场的探头,完成的主要工作如下:首先,研究了基于IEC-61967标准的磁场探头。该探头采用带状线结构,适用于对150kHz到1GHz频率范围内的电磁辐射信号测量。一方面,利用三维电磁场分析软件对探头的结构参数进行了大量的仿真研究,总结了影响标准探头性能指标的重要因素,为后续探头的设计提供了指导方向;另一方面,按照标准中规定的尺寸加工了一款带状线磁场探头,用于对标准探头的实验测量和与后续设计的探头做实验对比。其次,设计并加工了一款采用微带线结构的低成本磁场探头。与IEC-61967标准探头相比,该微带磁场探头的使用频率范围扩展到3GHz,同时在使用频段内频响曲线良好,降低了探头校准的难度。对设计的微带磁场探头进行了实物加工和测量,实测结果与仿真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实测3GHz频率处其空间分辨率达1.4mm。该磁场探头适用于对电场抑制度要求不高的场合。最后,设计了一款采用共面波导传输线结构的磁场探头,并在其基础上提出了一款改进半环共面波导磁场探头。所提出的改进型磁场探头将使用频率范围扩展到5GHz,在改善了频响曲线高频处平坦度的同时,将使用频率范围内的电场抑制度提高15dB到25dB。对改进型半环共面波导磁场探头进行了实物加工和测试,其加工成本远低于采用带状线结构的IEC-61967标准磁场探头,测试结果表明该探头频率特性良好,5GHz频率处其空间分辨率达1.2mm。
二、主从式电磁辐射自动测试系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主从式电磁辐射自动测试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1)涡旋电磁波天线设计与电磁环境表征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涡旋电磁波的研究现状 |
1.2.2 电磁辐射车载巡测技术的研究现状 |
1.2.3 电磁环境插值法的研究现状 |
1.3 论文结构安排 |
第二章 涡旋电磁波的基本理论 |
2.1 轨道角动量与涡旋电磁波的基本原理 |
2.2 产生涡旋电磁波的方法研究 |
2.2.1 螺旋相位板 |
2.2.2 反射面天线 |
2.2.3 单个微带天线 |
2.2.4 行波天线 |
2.2.5 超表面天线 |
2.3 阵列天线产生涡旋电磁波的工作原理 |
2.3.1 二元阵的分析 |
2.3.2 圆环形阵列天线 |
第三章 用于产生涡旋波束的球形共形阵列天线 |
3.1 阵列天线的基本结构 |
3.2 天线的仿真与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电磁辐射车载巡测系统分析与技术研究 |
4.1 引言 |
4.2 电磁辐射车载巡测系统架构 |
4.1.1 数据测量系统 |
4.1.2 数据分析系统 |
4.1.3 数据结果展示系统 |
4.3 电磁辐射车载巡测监测技术研究因素的确定 |
4.3.1 车速 |
4.3.2 车顶反射 |
4.3.3 车辆对电磁场的扰动 |
4.3.4 仪器架设高度 |
4.3.5 仪器架设方式 |
4.4 电磁辐射车载巡测监测技术研究方案与分析 |
4.4.1 实验仪器 |
4.4.2 车速研究 |
4.4.3 天线高度 |
4.4.4 车顶反射 |
4.4.5 车辆对电磁场的扰动 |
4.4.6 仪器架设方式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电磁环境中插值法的应用 |
5.1 经典插值模型的构建 |
5.1.1 反距离加权插值法的模型构建 |
5.1.2 克里金插值法的模型构建 |
5.2 遗传BP神经网络电磁环境插值模型构建 |
5.2.1 BP神经网络搭建过程 |
5.2.2 遗传神经网络插值模型的构建 |
5.3 仿真过程及结果分析 |
5.3.1 数据筛选 |
5.3.2 结果分析 |
5.3.3 各模型结果对比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本文工作总结 |
6.2 未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2)基于高精度时钟同步的无人驾驶地铁数据处理系统设计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1.4 论文的组织结构 |
2.时钟同步协议的基本原理 |
2.1 IEEE1588 主从时钟同步基本原理 |
2.1.1 IEEE1588 PTP时钟同步协议介绍 |
2.1.2 IEEE1588 主从时钟同步原理 |
2.2 最佳主时钟算法 |
2.2.1 数据集比较算法 |
2.2.2 状态决定算法 |
2.3 本章小结 |
3.高精度时钟同步的无人驾驶地铁数据处理系统硬件设计 |
3.1 系统整体框架设计 |
3.2 无人驾驶地铁数据处理模块硬件设计 |
3.2.1 MCU选型及介绍 |
3.2.2 数据处理模块硬件设计 |
3.3 高精度时钟同步模块硬件单元设计 |
3.3.1 MCU及 PHY选型介绍 |
3.3.2 高精度时钟同步硬件接口电路设计 |
3.4 电源芯片选型及设计 |
3.4.1 电源芯片选型介绍 |
3.4.2 电源电路设计 |
3.5 本章小结 |
4.高精度时钟同步的无人驾驶地铁数据处理系统软件设计 |
4.1 软件系统整体框架 |
4.2 数据处理模块软件设计 |
4.2.1 数据处理系统与传感器通信 |
4.2.2 数据处理系统与ATP通信 |
4.3 RAFT主从选举算法软件设计 |
4.3.1 RAFT主从选举算法设计 |
4.3.2 基于FPGA的真随机数发生器设计 |
4.4 IEEE1588 时钟同步软件实现设计 |
4.4.1 DP83640 软件设计 |
4.4.2 最佳主时钟算法实现设计 |
4.5 本章小结 |
5.高精度时钟同步的无人驾驶地铁数据处理系统测试及分析 |
5.1 系统时钟同步精度测试 |
5.1.1 时钟同步精度测试结果 |
5.1.2 同步精度分析 |
5.2 数据处理系统现场跑车测试 |
5.2.1 系统测试上位机 |
5.2.2 现场测试结果分析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所取得的学位成果 |
致谢 |
(3)5G移动通信基站电磁环境分析与管理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文章结构安排 |
第二章 Massive MIMO基础理论 |
2.1 Massive MIMO技术 |
2.1.1 引言 |
2.1.2 信道模型 |
2.1.3 信道估计 |
2.2 阵列天线 |
2.2.1 基础理论 |
2.2.2 天线阵列结构 |
2.3 波束赋形技术 |
2.3.1 引言 |
2.3.2 波束赋形的原理 |
2.3.3 波束赋形准则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5G移动通信基站电磁辐射环境分析 |
3.1 预测方法 |
3.1.1 传统预测模型 |
3.1.2 传统预测模型存在的问题分析 |
3.1.3 基于射线追踪的仿真预测方法 |
3.2 基于MATLAB的MIMO通信系统仿真 |
3.2.1 仿真程序流程 |
3.2.2 不同场景的仿真结果 |
3.3 基于射线追踪原理的5G基站电磁辐射仿真预测 |
3.3.1 场景建模 |
3.3.2 不同场景对5G基站电磁辐射的影响分析 |
3.3.3 不同场景的电磁辐射强度仿真预测 |
3.4 实验方案与误差分析 |
3.4.1 实验方案 |
3.4.2 预测与实验结果对比 |
3.4.3 测试结果和预测结果误差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站测试实验室管理系统设计 |
4.1 系统的总体架构 |
4.1.1 系统的总体目标 |
4.1.2 系统的功能模块划分 |
4.1.3 系统的非功能性目标 |
4.2 基本资源管理 |
4.2.1 人员 |
4.2.2 设备 |
4.2.3 标准 |
4.3 测试业务管理 |
4.3.1 项目 |
4.3.2 合同 |
4.3.3 测试活动 |
4.3.4 客户服务 |
4.3.5 事故报告 |
4.4 质量控制管理 |
4.4.1 内部审核 |
4.4.2 不符合项 |
4.4.3 管理评审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多端柔性直流配电网的后备保护方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直流配电网的保护分类 |
1.2.2 直流配电网的常见保护方法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 |
2 柔性直流配电网的系统结构与控制方式 |
2.1 引言 |
2.2 柔性直流配电网的拓扑结构 |
2.3 MMC的基本结构与工作原理 |
2.3.1 MMC的基本结构 |
2.3.2 MMC的工作原理 |
2.4 柔性直流配电网的控制方式 |
2.4.1 换流器件的控制方式 |
2.4.2 换流站的控制方式 |
2.5 本文的系统建模 |
2.5.1 系统结构和相关参数 |
2.5.2 仿真验证 |
2.6 本章小结 |
3 柔性直流配电网直流侧的故障特性分析 |
3.1 引言 |
3.2 极间短路故障下的故障特性分析 |
3.2.1 极间短路故障的故障机理 |
3.2.2 仿真验证 |
3.3 单极接地短路故障下的故障特性分析 |
3.3.1 单极接地短路故障的故障机理 |
3.3.2 仿真验证 |
3.4 本章小结 |
4 基于电流微分极性的后备保护原理 |
4.1 引言 |
4.2 保护方法故障表征量的选取分析 |
4.3 电流微分极性差异原理 |
4.4 保护判据 |
4.4.1 故障状态矩阵的表示方法 |
4.4.2 区内外故障判别的保护判据 |
4.4.3 故障类型判别的保护判据 |
4.4.4 故障选极的保护判据 |
4.4.5 保护启动判据 |
4.5 保护方案流程 |
4.6 本章小结 |
5 仿真与实验分析 |
5.1 引言 |
5.2 极间短路故障下的保护仿真分析 |
5.2.1 区内故障仿真分析 |
5.2.2 区外故障仿真分析 |
5.3 单极接地故障下的保护仿真分析 |
5.3.1 正极接地故障下的保护仿真分析 |
5.3.2 负极接地故障下的保护仿真分析 |
5.4 过渡电阻影响下的保护性能验证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5)近直立煤层群综放开采冲击地压机理及预警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论文研究来源 |
1.2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冲击地压理论研究现状 |
1.3.2 动载诱冲机制研究现状 |
1.3.3 大倾角煤层冲击地压机理研究现状 |
1.3.4 冲击地压监测预警研究现状 |
1.4 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1.5 主要研究内容及方法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2 近直立煤层群冲击地压显现特征及诱冲因素研究 |
2.1 近直立煤层群地质及开采技术条件 |
2.2 近直立煤层群冲击地压显现特征 |
2.2.1 典型冲击地压事件 |
2.2.2 近直立煤层群冲击地压破坏特征 |
2.3 近直立煤层群冲击地压诱冲因素分析 |
2.3.1 冲击前后微震活动特征 |
2.3.2 冲击前后应力场演变特征 |
2.3.3 地表及围岩破坏特征 |
2.3.4 冲击地压诱冲因素总结 |
2.4 本章小结 |
3 近直立煤层群开采静载应力分布规律研究 |
3.1 模型构建与模拟方案 |
3.1.1 数值模型 |
3.1.2 模拟研究方案 |
3.2 覆岩运移及煤岩应力场演化规律 |
3.2.1 近直立煤层群围岩应力场分布特征 |
3.2.2 近直立煤层群覆岩运移规律 |
3.2.3 工作面开采过程中采动应力分布特征 |
3.3 采空区充填材料力学性质对覆岩运移及应力场分布影响 |
3.3.1 应力场随充填材料力学性质的变化特征 |
3.3.2 覆岩运移随充填材料力学性质的变化规律 |
3.3.3 采空区不同充填材料力学性质下煤岩体塑性破坏特征 |
3.4 侧压力系数对覆岩运移及应力场分布影响 |
3.4.1 应力场随侧压力系数的变化特征 |
3.4.2 覆岩运移随侧压力系数的变化规律 |
3.5 煤层倾角对覆岩运移及应力场分布影响 |
3.5.1 应力场随煤层倾角变化 |
3.5.2 失稳破坏强度随煤层倾角变化 |
3.5.3 煤体运移规律随煤层倾角变化 |
3.6 本章小结 |
4 近直立煤层群动载诱冲作用规律研究 |
4.1 煤岩体破裂震动位移场 |
4.2 动载源处理及震动波形拆分 |
4.2.1 震动波辐射模式设定 |
4.2.2 诱发近直立煤层群冲击地压的典型震动波计算和校准 |
4.2.3 基于同步压缩变换的震动波形拆分 |
4.3 动载模拟方案和损伤评估方法 |
4.3.1 冲击地压背景和破坏特征 |
4.3.2 动载计算模型构建和赋值 |
4.3.3 模型边界条件设置 |
4.3.4 震动波加载方法 |
4.3.5 冲击地压损伤评估方法 |
4.4 近直立煤层群动载诱冲数值模拟结果 |
4.4.1 震动波在煤岩介质中的传播特征 |
4.4.2 震动波引起的围岩动态响应 |
4.4.3 近直立煤层群巷道围岩的损伤特征 |
4.4.4 动载作用下巷道围岩损伤评估 |
4.5 本章小结 |
5 近直立煤层群综放充填开采压撬型冲击地压机理研究 |
5.1 近直立煤层群综放充填开采走向岩梁受力分析 |
5.1.1 煤层群采空区走向充填布置 |
5.1.2 充填条件下基本顶超静定梁分析 |
5.1.3 充填条件下层间岩柱超静定梁分析 |
5.2 “近直立悬顶结构”倾向模型构建及力学分析 |
5.2.1 悬顶结构力学模型构建及受力分析 |
5.2.2 悬顶结构能量分布及影响因素分析 |
5.2.3 悬顶破裂诱冲能力分析 |
5.3 “近直立岩柱结构”倾向模型构建及力学分析 |
5.3.1 悬空岩柱力学模型构建及受力分析 |
5.3.2 悬空岩柱能量分布及影响因素分析 |
5.4 覆岩结构弹性能释放诱发动载扰动分析 |
5.5 近直立煤层群开采冲击地压机理分析 |
5.5.1 悬顶挤压效应和破裂诱发冲击地压 |
5.5.2 岩柱撬转破裂诱冲机理 |
5.5.3 压撬效应耦合冲击地压机理 |
5.6 本章小结 |
6 近直立煤层群冲击地压多指标集成预警方法及工程验证 |
6.1 近直立煤层群综放充填开采冲击危险多指标集成预警原理 |
6.2 冲击地压危险前兆信息响应特征及指标体系 |
6.2.1 监测系统布置 |
6.2.2 冲击危险预警指标时序前兆特征分析 |
6.2.3 冲击危险预警指标空间前兆特征分析 |
6.2.4 冲击危险预警指标体系 |
6.3 冲击地压危险多指标集成预警模型 |
6.3.1 集成预警技术架构 |
6.3.2 集成预警模型构建 |
6.4 多指标集成预警模型工程验证 |
6.5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6)基于TCN网络通讯的动车组调试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TCN网络研究现状 |
1.2.2 动车组调试技术研究现状 |
1.3 课题主要内容及论文结构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TCN网络通讯技术研究 |
2.1 TCN体系架构 |
2.2 MVB网络通讯技术 |
2.2.1 MVB物理特性 |
2.2.2 MVB过程数据通信机制 |
2.2.3 MVB总线管理 |
2.2.4 MVB总线控制器 |
2.3 WTB网络通讯技术 |
2.3.1 WTB物理特性 |
2.3.2 WTB过程数据通信机制 |
2.3.3 WTB初运行算法 |
2.3.4 WTB总线控制器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MVB总线的列车单车网络调试装置研发 |
3.1 250km标准动车组列车网络控制系统 |
3.2 单车网络调试原理 |
3.3 单车网络调试装置功能需求 |
3.4 单车网络调试装置总体设计 |
3.5 单车网络调试装置硬件选型 |
3.5.1 监控主机选型 |
3.5.2 MVB通信网卡选型 |
3.6 单车网络调试软件设计 |
3.6.1 单车网络调试软件总体架构 |
3.6.2 MVB初始化程序设计 |
3.6.3 过程数据处理程序设计 |
3.6.4 单车网络调试软件用户界面设计 |
3.7 单车网络调试装置应用测试 |
3.7.1 监控功能测试 |
3.7.2 通信质量测试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WTB与 UIC协议的动车组重联技术研究 |
4.1 CRH5型动车组列车网络控制系统 |
4.2 动车组重联WTB组网特性 |
4.3 动车组重联UIC互操作技术 |
4.3.1 UIC556协议概述 |
4.3.2 UIC初运行特性 |
4.3.3 过程数据编组处理 |
4.3.4 用户服务实现机理 |
4.4 动车组重联模拟系统设计 |
4.5 动车组重联模拟组网测试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CRH5型动车组列车重联调试系统研发 |
5.1 重联调试系统功能需求 |
5.2 重联调试系统总体设计 |
5.3 重联调试系统硬件选型 |
5.3.1 重联网关选型 |
5.3.2 重联处理单元选型 |
5.3.3 轴温报警主机选型 |
5.4 重联调试软件设计 |
5.4.1 重联调试软件总体架构 |
5.4.2 重联调试软件通信程序设计 |
5.4.3 重联调试软件数据处理程序设计 |
5.4.4 重联调试软件用户界面设计 |
5.5 重联调试系统应用测试 |
5.5.1 测试准备 |
5.5.2 重联网络测试 |
5.5.3 硬线I/O测试 |
5.5.4 轴温报警测试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与项目 |
致谢 |
(7)基于双CPU架构的安全控制器研究与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论文的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课题来源 |
1.4 论文的主要内容 |
第2章 安全控制器总体设计 |
2.1 常规PLC系统分析 |
2.1.1 “山科智能”常规PLC概述 |
2.1.2 PLC硬件结构 |
2.1.3 PLC工作原理 |
2.1.4 常规PLC安全性分析 |
2.2 安全控制器系统结构研究 |
2.2.1 单通道系统结构 |
2.2.2 双重冗余容错系统结构 |
2.2.3 三重冗余容错系统结构 |
2.2.4 带诊断电路的多重冗余容错系统结构 |
2.3 安全控制器设计分析 |
2.3.1 安全PLC设计要求 |
2.3.2 双CPU架构安全PLC总体设计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安全控制器硬件设计 |
3.1 硬件总体设计方案 |
3.2 母板设计 |
3.3 主控模块设计 |
3.3.1 结构设计 |
3.3.2 芯片选型 |
3.3.3 核心板电路设计 |
3.3.4 交互通道电路设计 |
3.3.5 串口通信电路设计 |
3.4 模块间通信机制电路设计 |
3.4.1 CAN总线电路设计 |
3.4.2 模块寻址电路设计 |
3.5 安全I/O模块设计 |
3.5.1 安全I/O模块结构分析 |
3.5.2 安全输入采集电路设计 |
3.5.3 安全输出执行电路设计 |
3.6 多级电源电路设计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安全控制器软件设计 |
4.1 安全控制器总体工作流程 |
4.2 主控模块监控程序设计 |
4.3 安全I/O模块监控程序设计 |
4.3.1 安全输入模块监控程序设计 |
4.3.2 安全输出模块监控程序设计 |
4.4 系统安全机制设计 |
4.4.1 安全机制分析 |
4.4.2 同步运行机制 |
4.4.3 表决机制 |
4.4.4 数据校验机制 |
4.4.5 系统诊断机制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控制器实验验证及可靠性分析 |
5.1 系统测试 |
5.1.1 PLC用户程序测试 |
5.1.2 串口通信功能测试 |
5.1.3 系统同步测试 |
5.1.4 故障模拟系统切换测试 |
5.2 主控模块可靠性分析 |
5.2.1 可靠性框图硬件安全完整性分析 |
5.2.2 主控模块失效概率计算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及展望 |
6.1 总结 |
6.2 后续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8)双波段火光探测与多源触发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低伸弹道测试用触发技术 |
1.2.2 红外探测技术 |
1.2.3 紫外探测技术 |
1.2.4 激波探测技术 |
1.2.5 数据融合与多源触发技术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指标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技术指标 |
1.3.3 各章节主要内容 |
2 枪口火光特性分析与总体方案设计 |
2.1 枪口火光信号分析 |
2.1.1 枪口火光光谱 |
2.1.2 枪口火光燃烧频率 |
2.2 双波段火光触发器总体方案 |
2.2.1 主从式红外触发器设计 |
2.2.2 紫外触发器设计 |
2.3 多源触发总体方案 |
2.4 本章小结 |
3 双波段火光触发器设计 |
3.1 主从式红外触发器 |
3.1.1 前级电路设计 |
3.1.2 后级电路设计 |
3.2 紫外触发器 |
3.2.1 前级放大电路 |
3.2.2 后级整形电路 |
3.3 噪声分析与抗干扰设计 |
3.3.1 噪声分析 |
3.3.2 外界环境干扰 |
3.3.3 电磁干扰 |
3.4 本章小结 |
4 多源触发控制装置设计 |
4.1 综合指标权重确定方法 |
4.2 多源触发控制电路设计 |
4.3 本章小结 |
5 试验与结果分析 |
5.1 红外触发器试验 |
5.2 紫外触发器试验 |
5.3 多源触发仿真验证试验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成果 |
致谢 |
(9)高灵敏度红外焦平面大动态范围读出电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红外探测成像技术及其应用 |
1.2 红外焦平面阵列简述 |
1.3 高灵敏度红外焦平面读出电路的发展与现状 |
1.3.1 电荷包计数型ADC读出电路现状 |
1.3.2 线性-对数结构读出电路进展 |
1.4 本论文课题的目的和意义 |
1.5 本论文课题的创新点 |
1.6 本论文的结构安排 |
第2章 读出电路设计基础与分析 |
2.1 MOSFET器件基础 |
2.1.1 MOSFET工作原理 |
2.1.2 MOSFET的二级效应 |
2.2 读出电路结构和性能指标 |
2.2.1 读出电路的注入级结构 |
2.2.2 读出电路的性能指标 |
2.3 读出电路的噪声分析 |
2.3.1 MOS和无源器件噪声 |
2.3.2 电路工作噪声 |
2.3.3 噪声等效温差分析 |
2.4 读出电路设计流程和工具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512×32数字化读出电路设计研究 |
3.1 电荷包计数型ADC读出电路工作原理与分析 |
3.2 512×32电荷包计数型ADC读出电路的整体架构 |
3.3 单元电路设计 |
3.3.1 注入级结构的设计 |
3.3.2 比较器设计 |
3.3.3 计数器设计 |
3.3.4 锁存器设计 |
3.3.5 单元电路仿真及版图设计 |
3.4 16bit并行转串行电路 |
3.5 行、列移位寄存器设计 |
3.6 LVDS设计 |
3.6.1 前级缓冲器电路 |
3.6.2 偏置电路设计 |
3.6.3 LVDS驱动电路 |
3.7 512×32电荷包计数型ADC读出电路仿真及版图 |
3.7.1 512×32读出电路仿真 |
3.7.2 512×32读出电路的版图、ESD设计及后仿真 |
3.8 测试模块 |
3.9 读出电路的测试分析 |
3.9.1 TEST读出电路的测试 |
3.9.2 耦合长波红外探测器的焦平面验证测试 |
3.10 本章小结 |
第4章 线性-对数结构读出电路设计研究 |
4.1 线性-对数结构读出电路的原理和结构 |
4.2 线性-对数结构读出电路的整体框架 |
4.3 模拟链路的设计与仿真结果 |
4.3.1 单元电路的设计与仿真 |
4.3.2 输出缓冲器的设计与仿真 |
4.3.3 模拟链路的仿真结果 |
4.4 数字控制模块 |
4.5 16元电路整体仿真及版图设计 |
4.6 线性-对数结构读出电路的测试分析 |
4.6.1 电流源输入测试 |
4.6.2 HgCdTe探测器输入测试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干涉式大气垂直探测器读出电路研究 |
5.1 干涉式大气垂直探测器工作模式 |
5.2 读出电路的整体及模拟链路结构 |
5.3 相关双采样结构的噪声分析 |
5.4 模拟链路的设计与仿真 |
5.5 128通道读出电路整体仿真及版图设计 |
5.6 测试分析 |
5.6.1 读出电路的测试 |
5.6.2 焦平面测试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和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10)射频电路板电磁辐射测量探头的研究与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论文主要工作内容 |
2 电磁辐射与近场测量相关原理 |
2.1 电磁辐射基本理论 |
2.1.1 电偶极子辐射模型 |
2.1.2 磁偶极子辐射模型 |
2.2 近场测量的基本原理 |
2.2.1 近场测量介绍 |
2.2.2 电场探头的概述 |
2.2.3 磁场探头的概述 |
2.3 传输线的理论基础 |
2.4 本章小结 |
3 IEC-61967标准及其探头研究 |
3.1 IEC-61967标准及探头介绍 |
3.1.1 IEC-61967标准介绍 |
3.1.2 IEC-61967标准探头及校准原理 |
3.2 IEC-61967标准探头的分析与测试 |
3.2.1 标准探头的仿真分析 |
3.2.2 标准探头的加工与实测 |
3.3 本章小结 |
4 基于微带和共面波导的磁场探头设计 |
4.1 基于微带的磁场探头设计 |
4.1.1 探头的仿真分析 |
4.1.2 探头的加工与实测 |
4.2 基于共面波导的磁场探头设计 |
4.3 改进半环共面波导磁场探头的设计 |
4.3.1 探头的仿真分析 |
4.3.2 探头的加工与实测 |
4.4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主从式电磁辐射自动测试系统(论文参考文献)
- [1]涡旋电磁波天线设计与电磁环境表征技术研究[D]. 李超英. 北京邮电大学, 2021(01)
- [2]基于高精度时钟同步的无人驾驶地铁数据处理系统设计与研究[D]. 孙建鹏. 中北大学, 2021(09)
- [3]5G移动通信基站电磁环境分析与管理方法[D]. 于建飞. 北京邮电大学, 2021(01)
- [4]多端柔性直流配电网的后备保护方案研究[D]. 马鋆. 安徽理工大学, 2020(07)
- [5]近直立煤层群综放开采冲击地压机理及预警技术研究[D]. 何生全. 北京科技大学, 2021
- [6]基于TCN网络通讯的动车组调试技术研究[D]. 党聪. 大连交通大学, 2020(06)
- [7]基于双CPU架构的安全控制器研究与设计[D]. 杜志伟. 齐鲁工业大学, 2020(02)
- [8]双波段火光探测与多源触发技术研究[D]. 段超. 西安工业大学, 2020(04)
- [9]高灵敏度红外焦平面大动态范围读出电路研究[D]. 褚培松.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 2020(03)
- [10]射频电路板电磁辐射测量探头的研究与设计[D]. 刘泰麟. 大连海事大学,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