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管内动静脉畸形的MRI诊断

椎管内动静脉畸形的MRI诊断

一、椎管内动静脉血管畸形的MRI诊断(论文文献综述)

徐聪慧,陈利,孙家瑜[1](2021)在《胸腰段脊髓髓周瘘合并骶尾部硬脊膜内动静脉瘘1例伴文献复习》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 临床资料患者,男,41岁,入院前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腰部间断性疼痛,双下肢乏力症状,同时伴有双下肢感觉障碍,可以行走,无大小便功能障碍,患者未予以重视,未就诊。2+月前患者上述症状加重,行走困难,同时伴有大小便功能障碍,遂至外院就诊,行胸椎(图1A、1B)、腰椎(图1C、1D)增强MRI扫描显示:T3-S2层面椎管病变,考虑血管畸形,T6-L1层面脊髓异常信号。患者在外院行全脊髓血管造影术,造影显示:

马廉亭,潘力,吴涛,黄河,李明,秦杰,赵曰圆,安学锋,徐召溪,杨铭[2](2021)在《颅内与椎管内动静脉瘘》文中研究指明动静脉瘘是动脉与静脉直接沟通的一类血管疾病,动静脉之间无毛细血管连接,也无畸形血管团,是动脉与静脉之间直接相通。发生于颅内与椎管内的动静脉瘘又可称脑与脊髓动静脉瘘。有些瘘较常见,有些瘘少见,有些瘘罕见。其发生原因多为先天性脑、脊髓血管发育异常,也有外伤性、医源性、

章沿锋,郭雪娇,李云泽,冯智英[3](2020)在《非腰椎间盘突出引起的腰腿痛患者四例诊治分析》文中研究指明本文回顾分析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疼痛科2018年4例以腰腿痛就诊,最后诊断并非腰椎间盘突出症,而是其他疾病的诊治经过。4例患者均以腰腿痛就诊,都曾按腰椎间盘突出或局部神经根炎性水肿进行治疗,治疗效果均不明显。经完善相关检查甚至多学科会诊后确定其病因分别为IgG4相关性肾病、骶髂关节炎、盆腔血肿压迫坐骨神经干、硬膜外血管畸形。因此强调指出,腰椎间盘突出症只是腰腿痛病因之一,也是临床许多疾病的症状。由于临床医师有先入为主的思想,或缺乏相关知识,易将以腰腿痛为主要表现的疾病误诊为腰椎间盘突出,应引以为戒。

王亮君,孙建华,贝斐[4](2020)在《新生儿毛细血管畸形-动静脉畸形伴发急性心功能衰竭一例并文献复习》文中提出目的探讨新生儿毛细血管畸形(CM)-动静脉畸形(AVM)的临床特征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总结1例2017年11月收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的RASA1基因变异型新生儿CM-AVM的临床资料。以"毛细血管畸形动静脉畸形""新生儿""RASA1基因"为关键词检索CNKI、万方数据,"capillary malformation-arteriovenous malformation""neonatal""RASA1 gene"为关键词检索生物医学文献(Pubmed)数据库(2009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总结新生儿CM-AVM的临床特点。结果患儿男,1日龄,因"双下肢肿胀伴广泛皮温升高的红斑1 d"入院,患儿住院第3天(4日龄)出现急性心力衰竭。腹部增强CT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明确巨大椎管内动静脉瘘。经手术结扎2条供养动脉后,患儿心力衰竭及下肢肿胀好转。基因检测提示存在来自父源的RASA1基因杂合变异(c.2828T>C、p.Leu943Pro)。6月龄复查血管造影显示仍存在脊柱内AVM,但患儿心功能良好。文献检索共收集到3篇共4例新生儿CM-AVM资料,均为国外文献。结合本例共5例新生儿CM-AVM,临床表现均有皮肤CM、肢体肿胀或头围增大、合并AVM,充血性心力衰竭者4例,5例均有阳性家族史。结论 CM-AVM罕见,在新生儿期即可发病。如发现CM和不明原因充血性心力衰竭时,应考虑到CM-AVM可能,及时进行影像学检查和基因检测有助于早期诊断和治疗及预后。

石银[5](2020)在《比较分析单侧和双侧入路经皮穿刺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比较分析单侧和双侧入路经皮穿刺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S)的临床研究。方法:本文回顾性分析自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因OVCFS于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行椎体后凸成形术并随访至少6月的患者,共计65例,共65个病椎,按手术是单侧入路还是双侧入路分为单侧组和双侧组,单侧组30例30个病椎,男9例9个病椎,女21例21个病椎,年龄62-96岁,平均年龄76.3岁;双侧组35例35个病椎,男11例11个病椎,女24例24个病椎,年龄61-92岁,平均年龄74.2岁;骨折椎体为胸7-腰4,术前均通过症状、体征结合骨密度测定、X线、CT及MRI或ECT诊断为骨质疏松性椎体新鲜压缩性骨折。每组术前和术后通过临床观察及影像学表现进行评价。评价指标包括:住院天数、手术时长、术中X线放射次数、骨水泥注入量、VAS评分、椎体前缘及椎体中部高度恢复、Cobb角矫正、骨水泥渗漏等。结果:所有患者手术均成功完成,单侧组与双侧组在年龄、性别、住院天数等指标无统计学差异;单侧组与双侧组均能缓解疼痛、恢复椎体前缘高度及椎体中部高度、矫正脊柱后凸畸形,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术前与术后3天及术后6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天与术后6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侧组较双侧组手术时间短、术中X线放射次数少、骨水泥注入量少,两组间有显着性差异(P<0.05);单侧组发生骨水泥渗漏3例,椎间盘渗漏2例,椎体前方渗漏1例;双侧组发生骨水泥渗漏3例,椎间盘渗漏2例,椎体前方渗漏1例;单侧组骨水泥渗漏率为10%(3/30),双侧骨水泥渗漏率为8.57%(3/3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侧及双侧入路经皮穿刺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均安全有效,与双侧入路相比较,单侧入路具有术中X线放射次数少、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椎体骨水泥注入量少等优势。但单侧入路穿刺要求及难度相对较高,而骨水泥渗漏发生率并未增加。

Chinese society for the study of vascular anomalies (CSSVA);[6](2019)在《血管瘤和脉管畸形的诊断及治疗指南(2019版)》文中认为第一部分血管瘤和脉管畸形分类1982年,John B.Mulliken首次提出基于血管内皮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分类法,将传统的"血管瘤"(Vascular anomalies)重新分为血管瘤(Hemangioma)和脉管畸形(Vascular malformation)。这一分类观点被广泛认同,ISSVA于2018年对该分类系统再次修订。本文就此次修订的主要变动进行介绍,并附上最新的分类系统。

程广[7](2019)在《颈椎管内动静脉瘘一例》文中提出患者女,3岁7个月,因"双侧上下肢不对称1年"来我院就诊,行头颅磁共振成像(MRI)检查时发现颈部椎管异常信号,予以颈部MRI平扫+磁共振血管造影(MRA)进一步检查。左侧上下肢较右侧粗大,右上肢无力,双下肢长短不一。右足跛行,无力。颈部MRI平扫:颈部C2~5水平椎管内髓外可见一不规则囊状异常信号,大小约1.74 cm×2.15 cm×1.57 cm,T1WI及T2WI(图1、2)均呈低信号(流空血管信号),边界清晰,T1WI抑

王伟[8](2019)在《基于多排CT血管造影的三维重建后处理技术对颅内肿瘤和动脉瘤手术效果的辅助作用》文中研究表明[目 的]将神经外科患者术前CT血管造影的原始影像数据进行三维影像重建后处理,根据三维重建结果中的颅内血管、颅骨与颅内病灶之间的解剖关系来制定手术方案和模拟手术入路。[方 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9月在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外科的就诊的20例患者,根据患者术前是否行CTA的三维影像重建后处理,将其分为两组:三维影像重建组(A组)和常规影像组(B组),每组10例患者。A组患者术前均在256排CT下行CT血管造影,把原始图像数据以DICOM格式导入INC00L公司开发的3D精准手术规划分析软件系统,通过MIP、SSD、VRT、MPR等技术进行处理后获得颅内血管、颅骨与颅内病变之间解剖关系的三维立体图像。然后将颅骨、血管、淋巴结、钙化、肿瘤以不同颜色显示达到最佳显示效果,再通过软件自带的分割工具进行任意角度的旋转、分割,通过测量颅内病变体积大小、病变与周围颅骨及血管解剖关系来进行手术入路模拟路径演示,选择最佳手术入路。两组患者均行显微外科手术治疗,观察并记录下手术耗时长短、术中出血量大小以及住院天数。术后观察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并进行统计学比较。[结 果]三维重建影像清晰显示了肿瘤与供血动脉血管、颅骨之间三维立体关系,立体感强,并将颅内肿瘤、血管等重要组织染色,准确的还原了颅内的解剖结构。三维图像清晰还原了动脉瘤体、瘤颈大小以及与载瘤动脉的关系。统计学结果分析:三维影像重建组相比较于常规影像组在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比较上差异情况显着,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在住院天数、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上差异情况不显着,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 论]根据三维重建后结果可更加直观的观察颅内病变与周围血管、颅骨等重要结构的解剖位置关系,可清晰显示肿瘤等颅内病变与周围重要血管之间有无黏连、压迫、包裹等,术前可模拟多角度的手术入路,来达到最佳手术效果。手术中根据术前三维影像解剖关系,可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和减少术中出血量,从而提高手术成功率和安全性。

杨惠丽,金赞辉,诸一吕[9](2019)在《椎管内髓外血管瘤14例MRI诊断分析》文中指出目的探讨椎管内髓外血管瘤的MRI影像特征,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及诊断水平。方法回顾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4例椎管内髓外血管瘤的MRI影像资料,总结其影像学特征。结果 14例椎管内髓外血管瘤中,海绵状血管瘤8例,毛细血管瘤4例,动静脉畸形1例,混合性血管瘤1例。病灶位于硬膜外6例,硬膜下8例;颈段3例,胸段7例,腰段4例。所有病灶均呈长条状,附于椎管侧后壁,T1WI以等低信号为主,T2WI以高信号为主;伴有出血信号7例,伴有脂肪信号4例,伴有脊膜尾征3例,跨椎间孔生长3例,呈"钳形"包绕脊髓生长3例。增强后病灶显着均匀强化9例,不均匀强化4例,可见血管流空1例,3例可见轻度骨质吸收。结论椎管内髓外血管瘤MRI影像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且各病理类型间MRI表现亦具有一定差异,MRI对该病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刘娜[10](2018)在《脊髓血管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脊髓血管病虽发病罕见,但进展迅速,通常表现为病变平面以下运动、感觉及自主神经功能障碍。总结脊髓血管病临床特点,分析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搜集1980.01.01-2017.12.31国内外期刊公开发表病例报告和我院收治的2009.01.01-2017.12.31脊髓血管病例人口学信息及临床资料。应用t检验、卡方检验及Logistic回归等方法研究不同病因、不同部位脊髓血管病的差异性以及影响预后的因素。结果:1)共收集病例182例,我院收治病例8例,其中脊髓梗死患者3例,脊髓出血患者5例;文献病例174例,其中脊髓梗死89例,脊髓出血85例。脊髓梗死组患者平均年龄(47.35±18.60)岁大于脊髓出血组患者平均年龄(41.21±18.09)岁(p=0.025);脊髓出血组患者入院时JOA评分(10.42±4.48)分大于脊髓梗死组(7.81±3.31)分(p=0.000);脊髓梗死组的致残率(75.00%)大于脊髓出血组(61.11%)(p=0.045)但脊髓出血组的死亡率(18.89%)远高于脊髓梗死组(9.78%)(p=0.005)。脊髓梗死组高血压(18.48%)、糖尿病(8.70%)的发病率远高于脊髓出血组(6.67%,1.11%)(p=0.016,0.018)。在脊髓梗死组:大动脉粥样硬化型患者年龄普遍较大,而主动脉或椎动脉动脉夹层患者年龄相对年轻(57.17±14.41 VS 41.80±19.48;p=0.011)。2)根据发病部位,将脊髓血管病分成颈、胸、腰骶三段,胸髓的发病率(48.35%)最高,其次为颈髓(31.32%),腰骶髓(20.33%)最低;颈髓血管病入院时神经功能缺损症状最重(JOA=6.67±4.47)、胸髓次之(JOA=9.84±3.39)、腰骶髓最轻(JOA=11.11±3.49)(p<0.001);脊髓血管病的发病部位与高血压、糖尿病有关,胸髓血管病的高血压病发病率最高,而糖尿病发病率最低(p<0.05)。3)因脊髓梗死与脊髓出血的差异性,现分成不同的亚组,研究不同病因下不同部位的临床特点。脊髓梗死组:腰骶髓发病年龄(54.65±14.36)岁>胸髓(51.56±17.47)岁>颈髓(37.06±18.52)岁(p=0.001);入院时JOA评分腰骶髓(9.25±2.07)分>胸髓(8.83±2.88)分>颈髓(5.55±3.36)分(p<0.001);高血压发病率胸髓(29.27%)>颈髓(12.90%)>腰骶髓(5.00%)(p=0.046)。脊髓出血组:入院时JOA评分腰骶髓(13.29±3.58)分>胸髓(10.72±3.57)分>颈髓(8.00±5.28)分(p<0.001);死亡率颈髓(26.92%)>胸髓(14.89%)>腰骶髓(5.88%)(p=0.039)。4)应用单因素分析发现脊髓血管病的致残率与病因、房颤、和入院时JOA评分有关。脊髓血管病死亡率与病因有关。进一步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致残率与入院时JOA评分有关(B=-0.074,p=0.045),致死率与病因(缺血/出血)相关系数(B=0.764,p=0.048)(1=脊髓缺血;2=脊髓出血)。5)针对病因分成脊髓出血及脊髓梗死两个亚组:尚未发现影响脊髓梗死预后的相关因素,脊髓出血的致残率与入院时JOA评分有关(B=-0.101,p=0.012);脊髓出血的死亡率与高血压及病变部位有关(B=1.508,p=0.042;B=-0.556,p=0.048)(1=颈髓;2=胸髓;3=腰骶髓)。6)出院3月随访情况:脊髓梗死相对脊髓出血而言,中度残疾所占比例高,轻度残疾和重度残疾所占比例少。结论:1)脊髓血管病最常发生于胸段,其次为颈段、腰段;累及颈髓时症状最重,胸髓次之,腰骶髓最轻。2)脊髓出血较脊髓梗死的发病人群更趋年轻化。高血压病、糖尿病是脊髓梗死发病的危险因素。3)脊髓出血较脊髓梗死致残率低,但死亡率高。脊髓出血患者入院时症状越重,致残率越高,颈髓出血患者的致死率最高,胸髓次之,腰骶髓最轻。高血压病是脊髓出血死亡的危险因素;脊髓梗死最常见病因是大动脉粥样硬化型,年轻患者夹层更多见;脊髓出血最常见病因是脊髓血管畸形。4)脊髓梗死的近期预后要优于脊髓出血。

二、椎管内动静脉血管畸形的MRI诊断(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椎管内动静脉血管畸形的MRI诊断(论文提纲范文)

(1)胸腰段脊髓髓周瘘合并骶尾部硬脊膜内动静脉瘘1例伴文献复习(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
2 讨 论

(2)颅内与椎管内动静脉瘘(论文提纲范文)

1 颅内(脑)动静脉瘘(intracranial/cerebralarteriovenous fistulas)
    1.1 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traumatic carotid cavenus fistula,TCCF)
    1.2 硬脑膜动静脉瘘(dural arteriovenous fistula,DAVF)
    1.3 软脑膜动静脉瘘(pial arteriovenous fistulas,PAVF)
    1.4 椎动脉动静脉瘘(vertebral arteriovenous fistu-la,VAVF)
2 椎管内(脊髓)动静脉瘘(intraspinalarteriovenous fistula)
    2.1 脊髓硬脊膜动静脉瘘(spinal dural arteriove-nous fistula,SDAVF)
    2.2硬脊膜外动静脉瘘(spinal epidural arteriove-nous fstulas,SEDAVF)
    2.3软脊膜动静脉瘘(spinal pial arteriovenous fistula,SPAVF)

(5)比较分析单侧和双侧入路经皮穿刺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附图
英汉缩略词表
引言
资料与方法
    1、材料
        1.1 设备
        1.2 器材
    2、方法
        2.1 、临床资料
        2.2 、病例纳入及排除标准
        2.3 、术前准备
        2.4 、手术方法
        2.5 、观察指标
        2.6 、统计学方法
结果
讨论
    1、中医对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的认识及治疗
    2、OVCFS发病特点
    3、OVCFS的影像学表现
    4、PKP止痛的机制
        4.1 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引起疼痛的原因机制:
        4.2 椎体后凸成形术止痛的机制
    5、PKP穿刺路径的选择
    6、PKP骨水泥注入量
    7、PKP经单侧入路与双侧入路的争议及比较
    8、PKP并发症及其防治
    9、骨质疏松症的综合治疗
    10、分析及经验总结
结论
问题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一 综述 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的并发症及其防治
    1、穿刺损伤
    2、肺栓塞
    3、骨水泥渗漏
    4、非强化椎体再骨折
    参考文献
附录二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

(6)血管瘤和脉管畸形的诊断及治疗指南(2019版)(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部分血管瘤和脉管畸形分类
第二部分血管瘤和脉管畸形的发病机制
    1脉管肿瘤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1.1婴幼儿血管瘤(Infantile hemangioma,IH)
        1.2先天性血管瘤(Ccongenital hemangioma,CH)
        1.3化脓性肉芽肿(Pyogenic granuloma,PG)
    2脉管畸形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2.1毛细血管畸形(Capillary malformation,CM)
        2.2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Hereditary hemorrhagic telangiectasia,HHT)
        2.3静脉畸形
        2.3.1散发性静脉畸形、多灶性静脉畸形、遗传性皮肤黏膜静脉畸形和蓝色橡皮疱痣综合征
        2.3.2过度角化性皮肤毛细血管静脉畸形
        2.3.3疣状静脉畸形
        2.3.4球细胞静脉畸形(Glomuvenous malformation GVM)
        2.4淋巴管畸形(Lymphatic malformation,LM)
        2.5动静脉畸形(Arteriovenous malformation,AVM)
第三部分血管源性肿瘤的诊断和治疗
    1婴幼儿血管瘤
        1.1临床表现
        1.2诊断及鉴别诊断
        1.3辅助检查
        1.4治疗
        1.4.1治疗方法及适应证
        1.4.2治疗方法的选择
        1.4.2.1局部外用药物
        1.4.2.2局部治疗
        1.4.2.3系统治疗
    2先天性血管瘤
        2.1临床表现
        2.2诊断与鉴别诊断
        2.3辅助检查
        2.4治疗
    3血管内皮瘤
        3.1种类
        3.2临床表现
        3.2.1 KHE与TA
        3.2.2 Kasabach-Merritt现象(Kasabach-Merrit phenomenon,KMP)
        3.3辅助检查
        3.4诊断
        3.5治疗
        3.5.1 KHE与TA
        3.5.2其他的少见血管内皮瘤
第四部分脉管畸形的诊断和治疗
    1葡萄酒色斑
        1.1临床表现
        1.2诊断及鉴别诊断
        1.3辅助检查
        1.4治疗
        1.4.1激光治疗
        1.4.1.1脉冲染料激光(Pulsed dye laser,PDL)
        1.4.1.2脉冲倍频Nd:YAG激光
        1.4.1.3长脉冲Nd:YAG激光
        1.4.1.4长脉冲翠绿宝石激光
        1.4.2光动力治疗(Photodynamic therapy,PDT)
        1.4.3非相干光治疗
        1.4.4手术治疗
        1.4.4.1直接切除缝合
        1.4.4.2局部皮瓣
        1.4.4.3皮片移植
        1.4.4.4组织扩张
        1.4.4.5预构扩张皮瓣
        1.4.4.6正畸正颌手术
    2静脉畸形
        2.1临床表现
        2.2诊断和辅助检查
        2.3治疗
        2.3.1治疗方法及适应证
        2.3.2治疗方法的选择
        2.3.2.1血管内硬化治疗
        2.3.2.2手术治疗
        2.3.2.3激光治疗
    3动静脉畸形
        3.1临床表现
        3.2诊断
        3.3辅助检查
        3.4治疗
        3.4.1常规介入栓塞
        3.4.2无水乙醇介入栓塞治疗
        3.4.3外科手术
        3.4.4联合治疗
    4淋巴管畸形
        4.1淋巴管畸形的组织病理和发病机制
        4.2临床表现及诊断
        4.3治疗
第五部分血管瘤与脉管畸形相关综合征
    1血管瘤相关综合征———PHACE综合征
        1.1临床表现
        1.2诊断与鉴别诊断
        1.3辅助检查
        1.4治疗
    2脉管畸形相关综合征
        2.1临床表现及诊断
        2.1.1 Sturge-Weber综合征
        2.1.2色素血管性斑痣性错构瘤病
        2.1.3 Klippel-Trenaunay综合征与Parkes-Weber综合征
        2.1.4变形综合征
        2.1.5 Bannayan-Riley-Ruvalcaba综合征
        2.1.6 Cobb综合征
        2.1.7 Beckwith-Wiedemann综合征
        2.1.8 Maffucci综合征
        2.1.9蓝色橡皮疱样痣综合征
        2.1.10 Gorham综合征
        2.1.11 CLAPO综合征
        2.2辅助检查
        2.3治疗
        2.3.1治疗原则
        2.3.2治疗方法的选择
        2.3.3治疗方法
第六部分眶内血管瘤和脉管畸形的诊断和治疗
    1眶内血管瘤的诊断和治疗
        1.1眼眶血管瘤临床表现
        1.2眼眶血管瘤诊断和鉴别诊断
        1.2.1诊断
        1.2.2鉴别诊断
        1.3眼眶血管瘤治疗
        1.3.1治疗适应证
        1.3.2药物治疗
        1.3.3手术切除
    2眶内血管畸形的诊断和治疗
        2.1临床表现
        2.1.1静脉畸形
        2.1.2混合畸形
        2.1.3眼眶动静脉畸形
        2.2诊断和鉴别诊断
        2.2.1诊断
        2.2.2鉴别诊断
        2.3治疗
        2.3.1静脉畸形/混合畸形
        2.3.1.1扩张型
        2.3.1.2非扩张型/混合畸形
        2.3.2动静脉畸形
附录一:通用的血管瘤和脉管畸形治疗技术
    1血管瘤和脉管畸形相关的光电治疗技术
        1.1激光在血管瘤治疗中的应用
        1.1.1血管瘤的激光治疗
        1.1.1.1脉冲染料激光
        1.1.1.2 Nd:YAG激光
        1.1.1.3点阵激光(Fractional Laser)
        1.1.2激光治疗的并发症
        1.2激光在脉管畸形治疗中的应用
        1.2.1毛细血管畸形
        1.2.1.1脉冲染料激光
        1.2.1.2肽氧磷酸钾激光(KTP)
        1.2.1.3强脉冲光
        1.2.2静脉畸形的激光治疗
        1.2.3获得性血管病变
        1.2.3.1匍行性血管瘤
        1.2.3.2血管角皮瘤
        1.2.3.3疣状静脉畸形
        1.2.3.4老年性血管瘤
        1.2.3.5化脓性肉芽肿
        1.2.3.6血管痣
        1.2.3.7毛细血管扩张
        1.2.3.8静脉湖
        1.3光动力治疗(Photodynamic therapy,PDT)
    2超声在浅表血管瘤和脉管畸形病变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
        2.1超声对浅表血管瘤和脉管畸形的诊断
        2.2超声在血管瘤和血管畸形治疗中的作用
        2.2.1超声实时引导治疗的优点
        2.2.2超声引导下药物注射治疗
    3脉管畸形的介入栓塞治疗
        3.1常用介入栓塞药物及选择
        3.2介入栓塞治疗在高流量脉管畸形(动静脉畸形)中的应用
        3.3介入硬化治疗在低流量脉管畸形(静脉畸形、淋巴管畸形)中的应用
    4无水乙醇在血管畸形治疗中的应用
        4.1安全应用无水乙醇的要点
        4.2无水乙醇在静脉畸形治疗中的应用
        4.3无水乙醇在动静脉畸形中的应用
    5泡沫硬化治疗
        5.1适应证
        5.2泡沫硬化剂常规制备方法
        5.3静脉畸形泡沫硬化治疗要点
        5.4不良反应
        5.5其他注意事项
    6外用药物在浅表性婴幼儿血管瘤中使用
        6.1β受体阻滞剂类
        6.2 5%咪喹莫特
    7雷帕霉素在脉管疾病治疗中的应用
        7.1雷帕霉素的作用机制
        7.2雷帕霉素在脉管肿瘤治疗中的应用
        7.3雷帕霉素在低流量脉管畸形治疗中的应用
        7.4雷帕霉素在复杂脉管综合征治疗中的应用
        7.5雷帕霉素相关副作用
    8抗肿瘤药物注射治疗
        8.1博来霉素
        8.1.1作用机制
        8.1.2适应证
        8.1.3治疗方法
        8.1.4不良反应及防治
        8.2长春新碱
        8.2.1作用机制
        8.2.2适应证
        8.2.3治疗方法
        8.2.4不良反应及防治
        8.3干扰素
        8.3.1作用机制
        8.3.2适应证
        8.3.3治疗方法
        8.3.4不良反应及防治
附录二:国内少数单位开展的其他特殊治疗技术
    1电化学治疗
        1.1电化学治疗的基本原理
        1.2电化学治疗的适应证
        1.3电化学治疗的方法
        1.4电化学治疗的注意事项
        1.5电化学治疗的疗效评价
    2高频电凝治疗
        2.1高频电凝治疗的适应证
        2.2高频电凝的治疗方法
        2.3高频电凝治疗的注意事项
    3射频与微波消融
        3.1射频与微波消融术原理
        3.2射频与微波消融术在脉管畸形领域的应用
        3.3射频与微波消融术的治疗方法
        3.4射频与微波消融术的注意事项
    4尿素治疗
        4.1尿素治疗血管瘤与脉管畸形原理
        4.2尿素疗法的主要特点
        4.3尿素治疗血管瘤(含KMP)与脉管畸形的方法
        4.3.1单纯局部尿素注射
        4.3.2选择性颈外动脉结扎置管、尿素介入治疗
        4.3.3局部尿素注射+手术切除
        4.3.4尿素联合普萘洛尔治疗婴幼儿血管瘤

(8)基于多排CT血管造影的三维重建后处理技术对颅内肿瘤和动脉瘤手术效果的辅助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10)脊髓血管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研究背景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统计方法
结果
    3.1 一般情况
    3.2 不同病因脊髓血管病之间的临床特点
    3.3 不同部位脊髓血管病之间的临床特点差异
    3.4 不同病因下各节段脊髓血管病的临床表现差异
    3.5 脊髓血管病预后相关因素分析(单因素分析&LOGISTIC回归)
    3.6 脊髓梗死与脊髓出血患者的随访情况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中英文对照缩略词表
相关评分量表
    JOA评分量表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四、椎管内动静脉血管畸形的MRI诊断(论文参考文献)

  • [1]胸腰段脊髓髓周瘘合并骶尾部硬脊膜内动静脉瘘1例伴文献复习[J]. 徐聪慧,陈利,孙家瑜. 四川医学, 2021(12)
  • [2]颅内与椎管内动静脉瘘[J]. 马廉亭,潘力,吴涛,黄河,李明,秦杰,赵曰圆,安学锋,徐召溪,杨铭.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21(10)
  • [3]非腰椎间盘突出引起的腰腿痛患者四例诊治分析[J]. 章沿锋,郭雪娇,李云泽,冯智英. 中华疼痛学杂志, 2020(04)
  • [4]新生儿毛细血管畸形-动静脉畸形伴发急性心功能衰竭一例并文献复习[J]. 王亮君,孙建华,贝斐. 中华儿科杂志, 2020(07)
  • [5]比较分析单侧和双侧入路经皮穿刺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研究[D]. 石银.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20(02)
  • [6]血管瘤和脉管畸形的诊断及治疗指南(2019版)[J]. Chinese society for the study of vascular anomalies (CSSVA);. 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杂志, 2019(05)
  • [7]颈椎管内动静脉瘘一例[J]. 程广. 实用医学影像杂志, 2019(04)
  • [8]基于多排CT血管造影的三维重建后处理技术对颅内肿瘤和动脉瘤手术效果的辅助作用[D]. 王伟. 昆明医科大学, 2019(06)
  • [9]椎管内髓外血管瘤14例MRI诊断分析[J]. 杨惠丽,金赞辉,诸一吕. 现代实用医学, 2019(02)
  • [10]脊髓血管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分析[D]. 刘娜. 苏州大学, 2018(12)

标签:;  ;  ;  ;  ;  

椎管内动静脉畸形的MRI诊断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