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星遥感技术预测化肥市场的可行性分析

卫星遥感技术预测化肥市场的可行性分析

一、用卫星遥感技术进行化肥市场预测的可行性探析(论文文献综述)

刘婷[1](2021)在《第23届中国科协年会碳中和与绿色发展国际论坛在北京成功召开》文中指出2021年7月27日,由中国科协和北京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和北京市科协承办的"第23届中国科协年会碳中和与绿色发展国际论坛"在北京西郊宾馆成功举办,论坛旨在更好地贯彻落实国家气候变化战略,促进我国"十四五"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质量保护,为碳中和与绿色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何慧[2](2019)在《基于生态角度的农田水利建设效益评价》文中指出农田水利是为农业生产服务的水利事业,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状况和管理效果,直接关系到我国的水安全、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关系到美丽乡村建设和农民增收增效、精准扶贫与农业水利现代化发展。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农田水利建设,中央一号文件反复强调要加快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投资稳步增长,但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投资实际效果如何?一直存在争议。在水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基于生态视角全面系统地综合评价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效益,对提高未来农田水利建设项目决策的科学性,促进农田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和灌区生态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广泛阅读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并进行系统评述的基础上,以湖南省为研究对象,对其7个大型灌区及14个小农水重点县进行了现状调研,总结分析了湖南省农田水利投资建设经验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建立了湖南省14个市州农田水利建设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ESV)评估模型;综合考虑各市州自然环境、土地利用及农业功能(对应生态系统服务)的空间差异性,提出湖南省生态农业区划方案。在此基础上,剖析且定量计算各生态农业分区农田水利建设的经济、社会及生态环境效益,构建了湖南省农田水利建设实际综合效益评价模型及其风险评估模型。主要成果如下:(1)提出了农田水利建设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概念,在遥感和地理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基于改进的当量因子法构建了市州尺度的农田水利建设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模型。对湖南省2000、2005、2010、2015年14个市州的农田水利建设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进行测算,结果表明,随着农田水利建设的推进,各市州ESV呈增长趋势,且由负转正;中后期ESV低值主要集中在中部、西北部,较高值集中在东部、西北部靠中部地区,其他区域多为中等。供给服务、调节服务、支持服务、文化服务历年占比变化较小,分别为3.5%、74.0%、18.3%、4.2%。(2)从自然环境条件、农业功能(与ESV相对应)和土地利用情况三方面构建湖南省生态农业区划指标体系(4大类13小类),采用主成分分析与系统聚类法相结合的方法对湖南省进行生态农业区划,为后续效益评估评价研究提供空间分类依据。(3)从经济、社会及生态环境三方面研究了农田水利建设效益组成及量化评估方法,实现分项效益货币化。选取典型年,基于生态农业区划对湖南省进行效益评估。结果表明,综合效益规律为平水年>丰水年>枯水年,反映了农田水利工程的公益性、基础性和外部效益性;7个生态农业分区中,洞庭湖平原粮油及水产品主产区(D2)灌溉增产效益、节水效益、农田生态养殖效益、土壤改善效益占绝对优势,长浏盆地休闲旅游文化区(A)乡村旅游效益始终保持领先,与各分区的功能特征相一致;农田水利建设对水环境的影响均为负值,整体浓度超标,农田水环境污染控制有待加强。(4)采用AHP-熵值法组合赋权法构建了湖南省农田水利建设效益综合评价体系和模型。基于生态农业区划对湖南省2015年农田水利建设效益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社会效益与生态环境效益指标权重相对较大;北部地区经济效益优秀,中部至南部地区经济效益良好,东南、西北地区经济效益相对较差;从东北至西南方向地区社会效益越来越好,东南、西北地区社会效益相对较差;北部、南部及西南部地区生态环境效益多为良好或优秀,中部偏东及西北部地区相对较差;中部地区综合效益整体较好,南部偏西地区综合效益良好,北偏东部地区综合效益一般,东南、西北地区综合效益相对较差。(5)探索了农田水利建设效益风险因素,基于模糊评价法构建了湖南省农田水利建设效益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和模型。利用统计学方法确定了风险分配系数,计算并绘出湖南省各市州农田水利建设效益风险图。结果表明,湖南省农田水利建设效益风险整体较小;东北、西南地区农田水利建设效益风险相对较小,东南、西北地区风险相对较大。

赵曼[3](2018)在《城市既有建筑屋顶农业潜力评估方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人口增长和城市化进程加快造成的环境、能源、食物危机日益加重,耕地保护与城镇化矛盾日益突出,而城市闲置空间资源浪费巨大。近年来,国内外兴起的屋顶农业作为一种创新城市农业形式正是解决这些城市“综合症”的重要策略之一。在此背景下,总结了国内外屋顶农业的不同类型及政策环境,指出了我国屋顶农业面临的问题,提出我国发展屋顶农业的优势及挑战。作为城市认识自身既有建筑发展屋顶农业的潜力,推动屋顶农业系统规划和发展的首要步骤,潜力评估工作已受到国内外相关学者关注,但相关研究还缺乏系统性。因此,本文旨在试建一套标准化、可复制的城市既有建筑屋顶农业潜力评估框架,能对既有建筑屋顶农业规划和改造进行定量评估,进而为未来屋顶农业规划和实施提供科学的方法支持和定量依据。本文主体研究部分由评估方法和实证研究构成。首先基于我国城市建设现状和社会调研,总结出影响屋顶农业实施的规划、法规、技术、农业、经济五方面标准及其相应的12个评估指标(区位、功能、权属、建筑年带、材料、承载力、坡度、高度、日照、可达性、其他占用面积、可用面积),借助层次分析法初步构建了我国屋顶农业潜力评估标准体系。然后,对比分析了已有评估方法的优缺点,提出基于GIS和RS等计算机软件分析技术的屋顶清查方法。接着从可量化分析角度阐述了屋顶农业在经济(蔬菜生产、土地利用)、环境(食物里程减碳、建筑节能减排、水循环、废弃物管理)和社会(创造就业岗位)方面七个可持续发展潜力。最后,实证研究部分利用评估框架中的方法,对天津市中心城区某街道进行验证,揭示了12个指标影响下该街道屋顶农业适建性特点及可持续发展潜力,并以此为案例样本,对天津市市内六区屋顶农业潜力进行了初步估算,以及针对天津市屋顶农业未来发展给出相关建议,同时证明了本文的评估框架在实际屋顶农业潜力评估工作中应用潜力巨大。本文在充分认识屋顶农业发展机制与城市可持续发展本质之间关系的基础上,提出对既有建筑进行屋顶农业潜力多指标系统量化评估的方法,有助于提升社会对屋顶农业的认知度和参与度,并以此为据将屋顶农业科学、有序、合理地纳入城市可持续发展框架。

张铁[4](2018)在《深圳通用航空业的发展问题分析与对策》文中研究表明进入二十一世纪,我国的经济保持多年高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各行各业都在市场经济的带动下表现出勃勃生机。然而,作为民航业重要组成部分的通用航空业却面临着发展缓慢,甚至停滞不前的境地,这使得我国的通用航空不但远远落后于世界平均水平,而且还使得许多相关行业的发展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限制。针对这一现状问题,本人凭借在深圳民航部门的多年工作经验,结合工商管理理论中我国在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采取的体制改革措施,对通用航空业进行了深入浅出的分析和研究,并对在我国发展通用航空提出了一系列的方案和对策的设想,最后得出结论,发展深圳通用航空不但可以使民航业的发展更加全面,而且还会对工农各行业的建设产生深远的影响。这篇文章主要运用了产业管理学的理论,对通用航空的产生和发展历史进行了介绍。在国内外的比较上,引入市场理论中需求对行业的影响,找出了深圳通用航空业落后的主要原因,通过列举通用航空同其他产业发展的密切联系,论证了在深圳发展通用航空的必然性。在文中总结的方案与对策中,结合了国外的先进经验与我国的实际情况,尽量使其具有可操作性。通过对这一课题的研究,可以使深圳宏观调控职能部门认识到发展地方通用航空业的必然性,也为目前的深圳通用航空业执行部门提出了一系列建设性的意见,同时也为准备涉足于通用航空的相关企业或部门提供了一些可行意见。

周芳检[5](2018)在《大数据时代城市公共危机跨部门协同治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我国城市化和城镇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同时挑动国人神经的城市公共危机事件常常不期而至。特别是当下随着我国城市复杂性、综合性、关联性公共危机事件的频繁发生,传统分灾种、分部门应急体制机制导致的“条块分割、信息不畅、协作困难”等弊端日益凸显,“重权力、轻科学”问题亦成为亟待突破的瓶颈,并且也已经引起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城市工作会议上开出化解各种’城市病’的良方。“十三五”发展规划着重指出要推进城市精细化、全周期、合作性管理。十九大报告强调要健全公共安全体系,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2018年国务院组建应急管理部。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人类迎来了“用数据说话、用数据决策、用数据管理、用数据创新”的城市公共危机治理新时代。利用大数据促进数据互联、信息共享、知识关联和智慧应用,推动城市公共安全跨部门协同治理,是新时代党和政府必须肩负的使命。现阶段,人口高度聚集、资源盲目开发、财富分配不均和网络飞速发展,使得城市公共危机呈现新特点;而公共危机的隐蔽性、扩散性、关联性、互动性和破环性增大增强,更是增加了其治理的复杂性。目前,我国城市公共危机跨部门协同治理在协同意愿、联动模式、协调机制、应急平台等方面取得了初步的成效,但治理过程中也面临着部门分割、利益梗阻、信任不足、信息孤岛、权威不足等原因导致的协作、联动与沟通困境。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为城市公共危机治理的数据来源、数据关联、数据处理和数据挖掘等带来了机遇,同时也给城市公共危机治理思维、结构、内容、手段、范式带来了冲击,城市公共危机治理由分散治理向整体治理、由事中应对向事前预防、由权威治理向数据治理、由经验决策向数据决策、由体系构建向能力提升的趋势愈发明显。国内上海外滩踩踏事件、天津特大爆炸事故、北京特大暴雨灾害、兰州水污染事件典型范例中,风险预防预警、危机监控跟踪、信息传递共享、信息发布批露等方面的启示非常深刻;而国外波士顿爆炸案、东日本大地震、汉堡H4大肠杆菌疫情、迪拜火炬塔火灾事件典型范例中,高效协作、快捷联动、精准溯源、智能处置等方面的经验非常典型;归纳起来,国内外在数据规范、数据联通、数据共享、数据处理和数据应用等方面的得失,为我国城市公共危机跨部门协同治理提供了重要借鉴与启示。为此,要以“整体性”“共享性”“智能化”和“关联性”大数据思维为引领,推动城市公共危机方式由碎片割据、单打独斗、低效粗放向统筹整合、共享协同、精准智能转变。同时,为有效应对大数据带来的冲击和最大限度压缩近期应急机构整合可能出现的负面效果,必须从根本的体制、机制、平台、制度和文化建设上着手,大力完善跨部门协同治理体制、系统构建跨部门协同治理机制、加快打造跨部门协同治理平台、建立健全跨部门协同治理制度、培育践行跨部门协同治理文化。本文的主要创新点包括三个方面:第一,分析了城市公共危机呈现现的新特征和治理复杂性,提出了城市公共危机治理由分散治理、权威治理、事中应对、经验决策、体系构建向整体性治理、数据治理、事前预防、数据决策、能力提升转变的趋势,这些新态势的研判从分析典型的个案逐渐上升为寻找治理的规律抽象层面,相关研究存在一定的创新性。第二,分析了大数据技术在数据来源、数据关联、数据处理和数据挖掘方面为城市公共危机跨部门协同治理带来的机遇,阐述了大数据给城市公共危机治理思维、结构、内容、手段、范式带来的冲击,剖析了大数据蕴含的“整体性”“智能化”“共享性”“关联性”思维创新城市公共危机跨部门协同治理的体系,拓展了危机治理和协同治理的相关理论,较之以往,这些研究具有一定的系统性和前瞻性。第三,系统总结了国内外城市公共危机跨部门协同治理典型案例的经验启示,从体制完善、机制创新、平台优化、制度保障和文化引领等层面,提出了大数据时代城市公共危机跨部门协同治理具体对策,相关成果比较少见,是一种较新的尝试。

朱凼凼[6](2017)在《航天遥感产业化改革和政府规制政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美国及欧州多家机构评估后得出结论,认为航天领域对国民经济带动效应为1:8-14,即航天领域每投入1美元,就会带动其他产业8-14美元的投入,对上下游产业带动效应非常显着。2008年全球航天产业的直接投资约为620亿美元,其带动的上下游投资约为4960亿到8680亿美元,该数值占到当年全世界资本形成总额的4.8%到8.0%,由其产生的国民生产总值约1000亿到1800亿美元,对当年全球经济增长比例为0.2%到0.35%之间。可以看出,航天产业的发展对于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带动效果非常显着,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地位。自然垄断产业一般是指国民经济重要的基础设施领域,如公路、铁路、电力、水利等,以及部分关乎国家安全的航天、航空等产业,这些产业具有投资需求大、投资回收期长、沉淀成本大、规模经济十分显着等技术经济特性。如果让多家企业竞争性经营,并允许新企业采取“取脂战略”,就会造成自然垄断产业“不可维持性”问题。因此,传统自然垄断理论认为,自然垄断产业往往是市场失灵典型领域,无法有效地运用市场竞争机制,同时,为克服自然垄断产业的市场失灵,主张对具有自然垄断特性的产业采取政府投资为主导的形式来确保其垄断性,并需要对自然垄断性产业采取政府规制措施确保其有效性。近年来,我国在通信、电力等行业的政府规制措施已经稳步推进,但是,由于可能涉及到国家安全利益、失泄密风险等原因,我国对具有自然垄断特性的航天遥感产业的市场化改革却有待推进,迫切需要参考自然垄断产业规制和自由竞争理论,结合我国航天遥感产业发展现状和特点,研究航天遥感产业化改革和政府规制措施和途径,提出产业化改革和规制政策建议,促进我国航天遥感产业又好又快发展。论文结合自然垄断产业理论,重点回答了三个问题,一是我国为什么要开展航天遥感产业化改革,二是如何推进航天遥感产业化改革,三是航天遥感产业化改革方案是什么。共分六章,第一章绪论主要针对我国自然垄断产业理论,结合国际、国内航天产业化改革现状开展研究分析,从自然垄断产业的垄断、规制和自由竞争方面开展理论研究;第二章介绍国外航天遥感发展及产业化情况;第三章分析国内航天遥感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第四章阐述我国航天遥感产业化改革必要性,研究提出产业化改革思路,重点要建立和完善航天遥感产业化改革的法律法规以及促进航天遥感产业发展的政策,要设立具有相对独立性的政府规制机构;第五章研究提出航天遥感产业化改革总体方案和政府规制政策建议。基于上述研究,论文得出主要结论:一是迫切需要成立实体化管理机构,统筹国内航天遥感产业发展,打造航天遥感产业联盟;二是国家引导航天遥感产业发展,通过政策扶持、资金扶持、技术扶持等,引领航天商业遥感产业发展方向;三是出台积极开放的航天遥感产业化发展政策,建设多层次的国际交流合作平台,建立成果转化与应用机制,促进航天遥感产业发展;四是完善标准规范、试验场、应用服务体系以及天地信息网络等基础能力建设,建立科研创新平台,进一步拓展产业链,形成军民商全面协同发展的航天遥感产业体系。

杜瑶[7](2017)在《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研究 ——以天津八仙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森林生态系统是自然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协调自然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方面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开展对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评估研究可使人们更直观感受到其为人类带来的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进一步加强对森林生态系统的保护意识,提高政府和社会各界组织对森林生态系统服务重要性的认识,从而科学调控森林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本文以天津八仙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对象,基于无人机正射影像、卫星遥感影像、气象和实地调研等数据,并结合区域特色及生态学、经济学等理论选取了有机物质生产、积累营养物质、固碳释氧、涵养水源、保育土壤、净化大气环境、生物多样性保护、森林游憩等森林生态系统服务评估指标,并基于国家标准对区域内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物质量和价值量进行定量化评估。本文的计算结果表明,研究区内总体森林生态服务功能良好,各项服务评估指标均具有较高经济价值量,按照价值量的大小依次为固碳释氧(1017.82万元/年)>涵养水源(1005.39万元/年)>生物多样性保护(815.39万元/年)>保育土壤(607.24万元/年)>森林游憩(500万元/年)>净化大气环境(458.14万元/年)>有机物质生产(348.87万元/年)>积累营养物质(140.06万元/年)。本文对天津八仙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森林生态系统服务物质量和价值量的定量化求解,其技术方法可为其它区域内的森林生态系统服务评估提供参考,其计算结果可为天津八仙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管理和可持续性发展提供参考,为促进天津市生态环境建设乃至京津冀地区的生态保护与经济开发协调发展提供依据,最终促进区域的生态文明建设。

蒋磊[8](2016)在《农户对秸秆的资源化利用行为及其优化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作为农作物生产的副产品,农作物秸秆含有较为丰富的氮、磷、钾等营养物质,如果被随意丢弃,随着雨水、农田用水的浸泡和腐化,将会导致环境的污染;同时,作为农业生产的主要废弃物之一,秸秆如果被露天焚烧,将会同样造成环境损害、引发火灾、农田土壤破坏等不利影响。相反,如果对秸秆进行资源化处置,则能充分利用秸秆资源,并避免秸秆废弃和焚烧所带来的危害。可见,秸秆具有“用则利,弃则废”的特性。在资源短缺与环境污染双重压力的态势下,政府和各界学者对秸秆问题的关注愈加密切,发布了一系列政策文件,从制度、资金和技术等多方面支持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秸秆资源化利用也成为我国优化能源结构、发展绿色农业和低碳农业的重要依赖路径,对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提高农业生产能力、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环境和实现绿色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农户是秸秆资源化利用的重要主体之一,其对秸秆的处置行为直接关系到秸秆综合利用的成效。那么,农户作为政府政策层层下达之后的终端受体,在政府连年发文支持秸秆资源化的背景下,其对秸秆的资源化利用行为究竟如何,存在哪些方面的问题以及是否存在优化空间,都是值得深究的问题。有鉴于此,本文基于循环经济理论和农户行为理论等相关理论,运用统计和计量分析方法,对我国秸秆资源存量及其变动趋势进行了测算,梳理了秸秆资源化利用沿革,明确了秸秆资源化利用的政策背景和发展方向;辨识了农户对秸秆资源化利用的认知和意愿状况,并从分散利用和集中利用的角度着重分析了农户对秸秆的资源化利用行为现状,以及影响农户认知、对秸秆收集利用生态补偿的影响因素和未能出售秸秆的原因;对比分析了种植大户与普通农户秸秆资源化利用行为的异同,并对农户与政府及企业的秸秆资源化利用行为进行了博弈分析;最后基于前述分析结论和国外代表性国家的秸秆资源化利用特点、模式和经验,给出了有效提升我国秸秆资源化利用水平的政策建议和优化农户秸秆资源化利用行为的相关策略。主要研究工作及结论如下:(1)秸秆资源化利用是随着我国农业生产和生活方式的转变而相伴产生的,大致经历了“启动推广”“巩固支持”和“提升增效”三个阶段依据政府政策对秸秆资源化利用的引导方向和技术发展进程,可以将秸秆资源化利用的沿革大致分为“启动推广”“巩固支持”和“提升增效”三个阶段。从现有文件来看,政府对秸秆资源化利用问题的正式关注始于1996年,此后几乎连年发布有关秸秆禁烧与综合利用的规制文件。在1996-2007年这一阶段,政府对秸秆问题的认识主要是环境问题,治理重点也在于秸秆禁烧,从而防止污染大气环境。2008-2013年,秸秆资源化利用进入“巩固支持”阶段,政府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秸秆禁烧工作的通知》《“十二五”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实施方案》等纲领性文件,并开始强调技术的重要性。2014年之后,政府加强了对秸秆综合利用技术的整理、集成和推广,对秸秆资源的综合利用越来越以追求效率为优先考虑。(2)农户对秸秆资源化利用的认知程度较低,但其利用意愿却较高,且受农户个人特征、农户家庭特征等因素的影响对农户秸秆资源化利用认知的分析发现,农户对秸秆资源化利用的认知程度较低,还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对农户秸秆资源化利用意愿的研究表明,79.03%的农户具有秸秆资源化利用意愿,说明绝大部分农户愿意对秸秆进行资源化利用。进一步研究农户利用意愿的影响因素表明,农户具有村干部身份、种植规模越大、农户感知秸秆的价值越高、对秸秆利用能够保护环境的认可度越高、对秸秆资源化利用政策认知程度越高,其秸秆资源化利用意愿越强;农户年龄越大、家庭年收入越高,其秸秆资源化利用意愿越低。(3)在秸秆禁烧背景下,农户逐渐对秸秆进行资源化利用,具体的资源化利用方式主要受成本收益的影响对农户秸秆分散利用行为的研究表明,在秸秆禁烧的背景下,农户对秸秆的焚烧行为逐渐减少,转而对秸秆进行肥料化(秸秆直接还田)、饲料化(用作饲料)、能源化(用作燃料或制作沼气)、基质化(生产食用菌)和原料化(用作材料)利用。其中,对秸秆直接还田的农户最多,占76.91%,其它利用方式则相对较少。成本收益分析表明,农户之所以更多地对秸秆进行直接还田,是因为其它利用方式均涉及到秸秆的收集,由此产生的时间成本和劳动力成本较高且难以得到弥补。也正是由于这些成本的存在,农户对秸秆的资源化利用意愿难以转变为行为。从效率上来看,直接还田并非最优的秸秆利用方式。因此,有必要对农户的分散利用行为进行优化,包括提高技术水平、从分散利用转向集中利用、实行补贴降低农户秸秆收集成本等。(4)大部分农户对于秸秆收集利用的生态补偿机制持肯定态度,但农户的受偿额度和支付水平存在较大差异,各自的影响因素也不尽相同。对秸秆收集利用生态补偿的农户受偿标准及支付标准的分析发现,95.34%的农户愿意接受一定金额作为秸秆收集利用的补偿,且补偿金额的期望值为56.4359.19元/(月·户);72.46%的农户愿意为秸秆收集利用支付一定的金额,且支付金额的期望值为11.0715.28元/(月·户)。相较而言,农户平均受偿额度约为其平均支付水平的4倍,二者之间存在明显差距。从农户受偿额度和支付水平的影响因素来看,农户的受偿额度主要受劳动力成本的影响,农户的支付水平则受到种植规模、是否轮作、兼业类型等多个因素的影响。从影响因素的差异可以发现,农户的受偿标准较之支付标准有更大的模糊性或不确定性,这可能是由于农户存有接受更高补偿的心理,或者对秸秆收集利用的补偿缺乏认知。(5)农户极少对秸秆进行出售,其原因主要基于对秸秆供给、需求和交易成本3个方面因素的考虑对农户秸秆出售行为的研究表明,样本农户极少出售秸秆。究其原因,主要包括供给、需求以及交易成本等3个方面。在供给方面,由于存在秸秆收储运成本,农户拥有的秸秆难以形成有效供给;在需求方面,由于收储运体系的不完善以及收集层面的自然风险,企业对秸秆的需求难以兑现为有效需求;在交易成本方面,违约风险的存在,容易导致企业建厂之前秸秆市场是买方市场、企业建成之后秸秆市场成为卖方市场,进而导致企业投资建厂的决策更为谨慎,对秸秆的有效需求也难以提升。因此,需要农户层面提供收储场地、企业层面承担运输成本、政府层面保障制度运行,三方的共同配合才有可能实现秸秆的集中利用,解决秸秆的收储运难题,形成秸秆市场化和产业化发展的格局。(6)与普通农户类似,种植大户对秸秆的资源化利用行为也以秸秆直接还田为主,并未显示出规模化经营在秸秆利用方面的优势通过对种植大户秸秆资源化利用行为的分析发现,种植大户对秸秆的价值、秸秆利用相关政策等方面的认知高于普通农户,但其秸秆资源化利用意愿与普通农户并无差异。虽然与普通农户一样以秸秆还田为主,但几乎所有种植大户都选择对秸秆进行直接还田处理。尽管种植大户具有秸秆集中利用方面的优势,但由于秸秆需求的不足以及秸秆交易市场的缺失,种植大户几乎未对秸秆进行出售,反而不得不承担更多由秸秆直接还田导致的不利影响。这说明,现阶段通过规模化经营实现农户层面的集中利用并不能优化农户对秸秆的分散利用行为,种植大户与普通农户在秸秆资源化利用中面临着同样的困境。(7)优化农户对秸秆的资源化利用行为,构建完善的收储运体系以实现对秸秆的集中利用,必须各个主体共同配合优化当前农户的秸秆资源化利用行为,单从农户层面推进将难以实现,必须形成企业和农户共同协议的完善的收储运模式,并借助政府制度的力量来保障协议的执行,因此本文针对农户及其他利益相关主体的博弈行为特征进行了分析。首先,对农户与其他利益主体行为的两两博弈分析发现:作为有限理性经济人,农户在进行决策和行动时,均以农户自身利益最大化为目标。其次,就农户、政府、企业三方利益主体的动态博弈模型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由于政府主管部门、企业和农户各自的目标函数或价值取向具有不一致性,加之各主体决策信息上的不对称,致使三方的动态博弈过程中存在诸多的不确定性风险,进而影响到了秸秆资源化利用的有效运行。而通过求解三方博弈模型的均衡解,得到的启示是:三方只有在追求各自利益的基础上付出共同努力,才能最终实现共赢的局面。最后,为提升我国秸秆资源化利用水平和优化农户秸秆资源化利用行为,文章提出了:要加强地方政府的政策执行力,确保秸秆资源化利用政策落到实处;提高秸秆禁烧政策的普适性,强化农户对秸秆的资源化利用意识;加快秸秆农用技术的创新和推广,提高农户的分散利用效率;完善财政补贴政策,提高补贴资金的使用效益;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建立政府引导、农户参与的收储体系;激励秸秆相关企业投资建厂,形成企业需求对接农户供给的市场化格局。本文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1)分析了秸秆收集利用的生态补偿问题。为治理秸秆焚烧、提高秸秆资源化利用的效益,对相关主体进行补贴是一种重要的政策工具。但是,有关秸秆收集利用的生态补偿问题并没有引起学者的关注,尤其是没有基于受偿意愿(WTA)和补偿意愿(WTP)两种尺度的同时分析。秸秆收集是连接秸秆分散利用和集中利用的桥梁,也是秸秆产业化和市场化的必要前提,本文同时对秸秆收集利用生态补偿的农户受偿标准及支付标准进行了分析,得到了农户对秸秆收集利用生态价值补偿标准更加真实的评判。(2)提出了以政府引导农户共建秸秆收储基地、以秸秆相关企业进驻运输为构架的秸秆收储运体系。制约秸秆由分散利用转为集中利用、影响秸秆资源化利用效率提高的关键在于秸秆收储运体系不完善,现有研究主要从收储运环节的成本收益角度分析秸秆收储运体系的构建机制,对机制背后的行为需求探讨不足,而且既有机制也亟待完善。本文认为,从保护性耕作及提高秸秆资源化利用效率的角度,存在收集秸秆的刚性需要。由此提出应由政府引导农户率先共建秸秆收储基地,再吸引企业进驻投资,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对构建秸秆收储运体系的一大尝试。(3)取得了一些有价值的研究结论。通过对农户行为的分析,本研究获取了如下基本结论:农户对秸秆资源化利用的认知程度较低,但其利用意愿却较高;农户对秸秆资源化利用方式主要受成本收益的影响,因此多以秸秆直接还田为主,从而避免了对秸秆收集的困惑;大部分农户对于秸秆收集利用的生态补偿机制持肯定态度,种植大户与普通农户在秸秆资源化利用中面临着同样的困境;农户对秸秆资源化利用的意愿及生态补偿标准受农户个人特征、家庭经营特征、农户感知特征和地区特征等方面的影响。上述研究结论对优化农户的秸秆资源化利用行为,推进秸秆资源化利用进程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于畅[9](2014)在《合江林区现代农业发展研究》文中指出合江林区地处三江平原中心,属于我国最大的国有林区——黑龙江森工国有林区,林区内农林户混居情况普遍,对研究现代农业发展有一定的代表性。合江林区经过半个世纪的开发建设,可采资源枯竭、资源分散,林分结构质量差、效益低,单纯依靠木材生产生存的局面已难以为继。面对这样的状况,合江林区加大调整林区结构的力度,充分依据自然资源优势,大力实施农业开发,加大资金和科技的投入,并初见成效。合江林区的现代农业发展已成为安置林区富余劳动力、增加林区人民收入、维护林区社会稳定的最佳途径。发展现代农业是我国“十二五”时期的一项重大任务。本文遵循不违背林业政策、不破坏林区环境、不阻碍林业发展的原则,在合江林区原有的农业基础上,力求更好的发展现代农业,推进合江林区现代农业的发展进程,实现林区经济的繁荣发展。本论文从地理位置、行政区划、自然条件介绍合江林区概况,客观地对合江林区农业经济现状和现代农业发展取得的成绩两方面描述合江林区农业发展现状;在参考国内外现代农业评价指标的同时,兼顾林区实际情况,选择并建立现代农业评价指标体系模型,该模型运用层次权重决策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合江林区现代农业发展进行综合评价,并在结果分析中,运用聚类分析的方法,对7个林业局的现代农业评价结果归类处理,评价合江林区现代农业发展水平的同时,为合江林区的现代农业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借助合江林区现代农业发展水平综合评价结果,进一步分析合江林区现代农业发展的优势及问题;并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模型、相关性分析模型和回归分析模型来进行系统研究,探究影响合江林区农业经济增长的主次因素,得出定量结果;最后依据林区实情及现代农业发展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的结果,从林区现代农业发展的具体对策和保障措施两方面着手,提出合江林区现代农业发展的对策建议。加快合江林区现代农业发展建设,有助于促进林区经济发展,维护林区社会稳定,同时为国有林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现实参考,丰富和补充林区现代农业发展的内容体系。

王欣兰[10](2013)在《中国政策性农业保险有效需求研究》文中提出随着农业产业化的深度推进,农业生产经营的不确定性因素日益增多,农业风险愈来愈呈现复杂多样的特征,威胁着我国农村经济稳定和国家粮食安全。农业保险作为现代农业风险管理的重要工具,具有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定农户收入和提高农户福利水平的经济补偿功能。但农业保险的准公共品属性,决定了它在政府缺位的条件下,必会出现市场失灵。2004~2012年,连续9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和政府工作报告均提出加强农业保险发展进程。2007年,财政部启动了农业保险财政补贴试点试验,使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发展步入良性循环。但与我国几乎全球最高的政府补贴比率极不相称的是,农业保险有效需求水平持续低迷。因此,进行政策性农业保险有效需求问题的研究,对促进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有效需求提升,完善农业保险政府补贴运作模式,实现政策性农业保险可持续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国内外学者对农业保险需求问题进行了不懈的探索,推动了这一领域研究的蓬勃发展。但从研究侧重来看,大多研究囿于微观农户层面,缺乏与宏观政府层面相融合的研究成果,尤其是我国现行补贴模式对政策性农业保险有效需求的激励绩效,更高保障水平的补贴模式在我国农业保险实践中的可行性等问题缺乏深入研究和论证。基于此,本文应用现代保险需求理论、福利经济学理论和公共财政理论,结合已有国内外农业保险需求研究成果和农业保险有效需求机理的理论分析,首先,界定了政策性农业保险和农业保险有效需求的内涵,并构建了政策性农业保险有效需求分析逻辑框架,确定了研究视角;其次,采用实地调研和统计学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政策性农业保险有效需求现状、问题及成因进行了解读;再次,采用规范分析和统计学定量分析方法,从微观农户层面和宏观政府层面对政策性农业保险有效需求的提升进行了机理解析;最后,采用统计学定量分析和数值模拟的方法,对差异化补贴模式下政策性农业保险有效需求的变化和可行性进行分析,因地制宜地进行补贴模式选择。基于以上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提出了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有效需求提升的政策建议和实施保障。全文研究内容主要分为5大部分:第一部分是问题的提出和研究视角的确定。通过界定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方法、研究内容等,明确提出本文研究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可能的创新和不足之处;在对已有文献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对农业保险、政策性农业保险、有效需求和农业保险有效需求等概念进行了界定。通过系统地对农业保险有效需求理论进行分析,明确了本文微观农户层面和宏观政府层面相融合的研究视角,并进一步就政府补贴对农业保险有效需求激励理论进行分析,构建了由微观机理、宏观机理和模式选择组成的政策性农业保险有效需求分析逻辑框架。第二部分是政策性农业保险有效需求现状解读。我国农业保险实施政策性补贴以来,尽管其有效需求被大大激励,政府保费补贴资金的杠杆效应显着,赔付率有所下降,农业保险经营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但渗透度仍很低,表明政府补贴对有效需求激励不足。突出的矛盾是补贴效率不高、低收入农户支付能力不足、其他传统风险分散方式的替代效应、激励制度不完善等。第三部分是微观农户层面和宏观政府层面政策性农业保险有效需求机理解析。基于微观农户层面政策性农业保险有效需求的影响因素及作用机理实证分析发现,随着农户收入水平提高,农户购买农业保险的支付能力增强。农户的受教育程度、接受政府救济、资产、种植面积、保险认知和满意度等因素对政策性农业保险有效需求具有正效应。但在预算约束条件下,农户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消费优先于农业保险消费,从事非农可能降低农户对农业保险的购买意愿;基于宏观政府层面政策性农业保险有效需求激励实证分析发现,政策性农业保险收入效应的力度大于替代效应的力度,但政策性农业保险和其替代品农户储蓄之间并未形成替代效应。替代效应不改变农户的福利,收入效应使农户福利增加,二者效用方向相同且产生的总效应使政策性农业保险有效需求提高。由于农业保险有效需求和有效供给之间存在动态内生性,政府补贴能促使均衡水平提高。我国农业保险市场有效需求和有效供给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但2004年为突变点。农业保险有效需求具有更强的自我发展和完善能力,是农业保险有效需求和有效供给实现更高均衡点的源动力。第四部分是政策性农业保险补贴模式的选择。通过对差异化补贴模式下政策性农业保险有效需求分析,发现我国实施的保成本补贴模式对政策性农业保险有效需求的提高具有正效应,但绩效较低。适时推出政府补贴比例动态变化下多保障水平的产值保险具有可行性,但我国尚不具备广泛开展保收入模式的基础。对于低收入农户,无论哪一种补贴模式下的政策性农业保险,其均不具有支付能力。因此,如何提高低收入农户的纯收入水平,是提升政策性农业保险有效需求的关键所在。第五部分是结论和政策建议。政策性农业保险有效需求低下,是农户收入和经济状况、风险管理方式采用、其他消费束约束和保险认知等的复合效应,归根结底是农户基于效用最大化的理性选择。通过提高农户政策性农业保险支付能力,培育农户政策性农业保险购买意愿,创新政策性农业保险产品和技术以及提高政策性农业保险服务水平,是解决政策性农业保险有效需求不足的根本途径。进一步强化政府主导地位,不断完善政策性农业保险补贴制度和健全农业保险法律体系,是政策性农业保险有效需求提升的保障措施。

二、用卫星遥感技术进行化肥市场预测的可行性探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用卫星遥感技术进行化肥市场预测的可行性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1)第23届中国科协年会碳中和与绿色发展国际论坛在北京成功召开(论文提纲范文)

大气、二氧化碳甲烷天空一体化监测研究进展
碳中和是一场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的变革
实现碳中和要从三个方面努力
对碳中和的六大误解
碳排放市场规模有多大?排放量如何检测?
实现碳中和需不断探寻储能新模式
电动汽车与燃料电池车将发挥重要作用
实现碳中和难度挑战及机遇
多元化、低碳化、清洁化是能源发展之路
考虑消费端的碳交易体系

(2)基于生态角度的农田水利建设效益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1.2.1 农田水利建设效益评价研究
        1.2.2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研究
        1.2.3 生态农业区划研究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2 湖南省农田水利建设现状
    2.1 湖南省基本情况
        2.1.1 自然地理情况
        2.1.2 社会经济状况
        2.1.3 农业发展情况
    2.2 湖南省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情况
    2.3 湖南省农田水利建设投资现状
    2.4 湖南省农田水利建设面临问题
    2.5 本章小结
3 农田水利建设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研究
    3.1 农田水利建设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内涵
        3.1.1 供给服务价值
        3.1.2 调节服务价值
        3.1.3 支持服务价值
        3.1.4 文化服务价值
    3.2 农田水利建设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方法
    3.3 农田水利建设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模型
        3.3.1 湖南省农田水利建设ESV当量因子表构建
        3.3.2 功能性及边际性调整指标计算
        3.3.3 基于调整系数的农田水利建设ESV评估
    3.4 本章小结
4 基于生态农业区划的农田水利建设效益评估
    4.1 农田水利建设效益组成及量化方法
        4.1.1 农田水利建设经济效益
        4.1.2 农田水利建设社会效益
        4.1.3 农田水利建设生态环境效益
    4.2 生态农业区划方案
        4.2.1 生态农业区划原则
        4.2.2 生态农业区划指标体系
        4.2.3 生态农业区划方法及程序
        4.2.4 生态农业区划方案
    4.3 湖南省农田水利建设效益评估
        4.3.1 典型年选择及数据来源
        4.3.2 湖南省农田水利建设经济效益
        4.3.3 湖南省农田水利建设社会效益
        4.3.4 湖南省农田水利建设生态环境效益
    4.4 本章小结
5 农田水利建设综合效益及其风险评价
    5.1 农田水利建设效益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5.2 农田水利建设效益综合评价
        5.2.1 农田水利建设效益综合评价模型
        5.2.2 基于生态区划的农田水利建设效益综合评价
    5.3 农田水利建设综合效益风险评价
        5.3.1 农田水利建设效益风险因素
        5.3.2 农田水利建设效益风险分析方法
        5.3.3 农田水利建设效益风险度量
        5.3.4 农田水利建设效益风险分布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主要创新
    6.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3)城市既有建筑屋顶农业潜力评估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必要性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的必要性
    1.2 研究对象及问题
        1.2.1 研究对象
        1.2.2 研究问题
    1.3 研究内容及框架
    1.4 研究方法
        1.4.1 文献研究法
        1.4.2 调研访谈法
        1.4.3 层次分析法
        1.4.4 跨学科研究
        1.4.5 实证研究
    1.5 研究目的及意义
        1.5.1 研究目的
        1.5.2 研究意义
    1.6 研究的创新点
第2章 城市屋顶农业相关研究综述
    2.1 城市农业概述
        2.1.1 概念及定义
        2.1.2 起源与发展
        2.1.3 优势与挑战
    2.2 城市屋顶农业综合解析
        2.2.1 城市屋顶农业起源及发展
        2.2.2 城市屋顶农业的类型
        2.2.3 国内外城市屋顶农业政策环境
        2.2.4 我国城市屋顶农业发展现状及问题
    2.3 国内外城市屋顶农业潜力评估相关研究
        2.3.1 社会认知及行为意愿研究
        2.3.2 粮食系统安全潜力研究
        2.3.3 可持续发展潜力研究
        2.3.4 国内外城市屋顶农业潜力评估研究现状总结
    2.4 小结
第3章 城市屋顶农业潜力评估框架构建
    3.1 总体评估框架的确定
    3.2 屋顶农业社会认知与行为意愿调研
        3.2.1 调研对象及内容
        3.2.2 调研结果
    3.3 屋顶农业适建性评估标准体系构建
        3.3.1 适建性评估标准体系构建原则
        3.3.2 适建性评估标准及指标选择
        3.3.3 适建性评估标准体系分层试析
        3.3.4 适建性评估指标权重及分级
    3.4 屋顶清查方法
        3.4.1 清查方法:屋顶农业潜力地理空间分析
        3.4.2 清查步骤
    3.5 屋顶农业可持续性潜力测算方法
        3.5.1 经济可持续潜力
        3.5.2 环境可持续性潜力
        3.5.3 社会可持续性潜力
    3.6 小结
第4章 城市屋顶农业潜力评估实证研究
    4.1 案例选址
    4.2 屋顶清查
        4.2.1 数据收集及预处理
        4.2.2 数据分析
        4.2.3 数据统计
        4.2.4 实地踏勘
        4.2.5 分析与讨论
    4.3 可持续性潜力测算
        4.3.1 经济可持续潜力
        4.3.2 环境可持续潜力
        4.3.3 社会可持续潜力
    4.4 案例延伸
        4.4.1 天津市市内六区屋顶农业潜力初步估算
        4.4.2 对天津市屋顶农业发展的建议
    4.5 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研究结论
    5.2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附录 B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4)深圳通用航空业的发展问题分析与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
    1.2 国内外通用航空概况
        1.2.1 国外背景和研究状况
        1.2.2 国内的通用航空发展及研究状况
    1.3 研究的对象及方向
        1.3.1 研究的对象
        1.3.2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1.3.3 研究对象的特点
        1.3.4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2章 深圳通用航空业PEST分析
    2.1 国内通用航空业发展史
    2.2 深圳通用航空业发展现状
    2.3 深圳通用航空业PEST模型分析
        2.3.1 政策相关因素分析(P)
        2.3.2 经济相关因素分析(E)
        2.3.3 社会相关因素分析(S)
        2.3.4 技术相关因素分析(T)
        2.3.5 其他因素分析
第3章 深圳通用航空业SWOT分析
    3.1 通用航空后续发展的优势(STRENGTH)
        3.1.1 快捷
        3.1.2 安全
        3.1.3 完善
    3.2 通用航空后续发展的劣势(WEAKNESS)
        3.2.1 传统劣势
        3.2.2 后续资金的劣势
        3.2.3 后续政策的劣势
    3.3 通用航空后续发展的机会(OPPORTUNITY)
        3.3.1 农林业航空市场的机会
        3.3.2 制造业市场的机会
        3.3.3 航空旅游市场的机会
        3.3.4 紧急救援市场的机会
        3.3.5 航空体育与培训市场的机会
        3.3.6 短途客货邮市场的机会
        3.3.7 城市航空服务市场的机会
        3.3.8 公务机市场的机会
        3.3.9 后续国际竞争问题的机会
    3.4 通用航空后续发展的威胁(THREAT)
        3.4.1 来自国际的威胁
        3.4.2 通用交通的威胁
        3.4.3 金融层面的威胁
        3.4.4 失效管控的威胁
    3.5 SO战略
        3.5.1 加大宣传
        3.5.2 扩展国际业务
        3.5.3 引导消费
    3.6 WO战略
    3.7 ST战略逻辑
        3.7.1 制定适于通用航空发展的法规
        3.7.2 引入竞争机制
        3.7.3 改变通从业人员观念
        3.7.4 建立管理模式和投资机制
        3.7.5 充分利用、开发现有资源
    3.8 WT战略
        3.8.1 制定正确方针
        3.8.2 研究核心重点
        3.8.3 探索攻关步骤
        3.8.4 组织管理模式
第4章 深圳通用航空业发展对策
    4.1 成立了深圳通航业的运营主体
    4.2 深圳通航业股份制改造成功转型
    4.3 完善了深圳通航业劳动力市场环境
    4.4 开展深圳通航业跨行业、跨地区经营
    4.5 深圳通航业科工贸经营良性发展
    4.6 深圳通航业公务航空发展
    4.7 深圳通航业实施的具体政策
        4.7.1 充分利用开发现有资源
        4.7.2 设定深圳通航业发展目标和重点
        4.7.3 深圳通航业主要任务规划
        4.7.4 深圳通航业重点工程设定
        4.7.5 深圳通航业工作的保障措施
第5章 结束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索引

(5)大数据时代城市公共危机跨部门协同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选题来源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简要述评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内容与可能的创新点
        1.4.1 研究内容
        1.4.2 可能的创新点
第2章 城市公共危机跨部门协同治理的理论基础与现实意义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大数据时代
        2.1.2 城市公共危机治理
        2.1.3 城市公共危机跨部门协同治理
    2.2 城市公共危机跨部门协同治理的系统构成
        2.2.1 组织架构要素
        2.2.2 流程运行要素
        2.2.3 资源保障要素
        2.2.4 激励问责要素
        2.2.5 政策法规要素
    2.3 城市公共危机跨部门协同治理的理论基础
        2.3.1 危机管理理论
        2.3.2 集体行动理论
        2.3.3 资源依赖理论
        2.3.4 整体政府理论
    2.4 城市公共危机跨部门协同治理的现实意义
        2.4.1 治理城市非常规突发事件的需要
        2.4.2 破除部门应急管理碎片化的需要
        2.4.3 化解应急部门间治理冲突的需要
第3章 城市公共危机新特征与治理现状分析
    3.1 城市公共危机新特征
        3.1.1 人口高度聚集与频繁流动,公共安全风险增加
        3.1.2 资源盲目开发与生态失衡,各类灾害事件频现
        3.1.3 财富急剧增长与分配不均,群体事件易发多发
        3.1.4 网络飞速发展与网民活跃,社会舆情事件激增
    3.2 城市公共危机治理的复杂性
        3.2.1 隐蔽性更大,排查监测困难
        3.2.2 扩散性更多,波及范围更广
        3.2.3 关联性更高,次生灾害加剧
        3.2.4 互动性更强,推动事件升级
        3.2.5 破环性更久,消除时间延长
    3.3 城市公共危机跨部门协同治理成效
        3.3.1 跨部门协同意愿逐渐增强
        3.3.2 跨部门联动模式不断创新
        3.3.3 跨部门协调机制持续优化
        3.3.4 跨部门应急平台初步运行
第4章 城市公共危机跨部门协同治理困境与大数据诉求
    4.1 城市公共危机跨部门协同治理主要困境
        4.1.1 部门分割严重,应急协作受阻
        4.1.2 部门利益至上,应急协同乏力
        4.1.3 部门信任不足,彼此沟通有限
        4.1.4 信息共享不畅,部门应急迟缓
        4.1.5 协调权威不足,部门联动困难
    4.2 大数据为城市公共危机协同治理带来的机遇
        4.2.1 大数据使得应急数据来源多样化
        4.2.2 大数据实现应急数据处理高效化
        4.2.3 大数据促进城市风险预测科学化
        4.2.4 大数据推动城市应急管理精准化
    4.3 大数据给城市公共危机协同治理带来的冲击
        4.3.1 大数据对治理思维的冲击
        4.3.2 大数据对治理结构的冲击
        4.3.3 大数据对治理内容的冲击
        4.3.4 大数据对治理手段的冲击
        4.3.5 大数据对治理范式的冲击
    4.4 城市公共危机治理呈现的新趋势
        4.4.1 由分散治理向整体治理转变
        4.4.2 由事中应对向事前预防转变
        4.4.3 由权威治理向数据治理转变
        4.4.4 由经验决策向数据决策转变
        4.4.5 由体系构建向能力提升转变
第5章 国内外城市公共危机跨部门协同治理的典型案例与启示
    5.1 国内城市公共危机跨部门协同治理的典型案例
        5.1.1 “12·31”上海外滩踩踏事件:撞击-反应式应急模式
        5.1.2 “8·12”天津特大爆炸事故:割据式应急管理体系
        5.1.3 “7·21”北京特大暴雨灾害:碎片化信息沟通网络
        5.1.4 “4·10”兰州水污染事件:命令-控制式处置模式
    5.2 国外城市公共危机跨部门协同治理的典型案例
        5.2.1 “4·15”波士顿爆炸案:众包协作的侦破方式
        5.2.2 “3·11”东日本大地震:高度关联的通信系统
        5.2.3 2011年汉堡H4大肠杆菌疫情:全程溯源的管理机制
        5.2.4 “2·21”迪拜火炬塔火灾事件:智能联动的防控体系
    5.3 国内外城市公共危机跨部门协同治理典型案例的启示
        5.3.1 把牢数据规范切入点,加强部门信息大联动
        5.3.2 突出数据联通支撑点,构建城市应急大平台
        5.3.3 找准数据共享着力点,做好部门统筹大文章
        5.3.4 扭住数据处理关节点,推动部门应急大合作
        5.3.5 抓实数据应用落着点,强化社会参与大协作
第6章 城市公共危机跨部门协同治理的大数据思维
    6.1 “整体性”思维
        6.1.1 切实增进科学的价值认同
        6.1.2 致力强化共同的目标愿景
        6.1.3 注重增强权威的应急统筹
        6.1.4 推动形成一致的利益取向
        6.1.5 积极构建伙伴型协作关系
    6.2 “共享性”思维
        6.2.1 多元采集应急数据
        6.2.2 充分共享应急信息
        6.2.3 全面共享应急资源
        6.2.4 适度开放应急数据
        6.2.5 协同引导社会舆情
    6.3 “智能化”思维
        6.3.1 自动摸排城市风险
        6.3.2 实时监测城市隐患
        6.3.3 精准推送预警信息
        6.3.4 高效开展智能决策
        6.3.5 系统优化灾损评估
    6.4 “关联性”思维
        6.4.1 加强城市公共危机知识管理
        6.4.2 强化城市公共危机事前预测
        6.4.3 着力城市应急数据关联应用
        6.4.4 加快重要产品溯源体系建设
第7章 大数据时代城市公共危机跨部门协同治理的对策建议
    7.1 大力完善跨部门协同治理体制
        7.1.1 统筹布局城市应急大数据计划
        7.1.2 整体优化城市应急部门的职能
        7.1.3 科学设计跨部门应急组织体系
        7.1.4 健全应急协同的考核问责体系
    7.2 系统构建跨部门协同治理机制
        7.2.1 构建联防联控的预防准备机制
        7.2.2 构建互联互通的监测预警机制
        7.2.3 构建联动联治的决策处置机制
        7.2.4 构建共通共融的恢复重建机制
    7.3 加快打造跨部门协同治理平台
        7.3.1 加快完善城市应急信息资源体系
        7.3.2 加快统一应急信息平台数据标准
        7.3.3 加快构建跨部门大数据应急平台
        7.3.4 深入开展大数据技术研究与应用
        7.3.5 加快多层次大数据人才队伍建设
    7.4 建立健全跨部门协同治理制度
        7.4.1 深入推动跨部门协同应急立法
        7.4.2 建立健全匹配大数据应急法规
        7.4.3 大力完善数据与信息安全法律
        7.4.4 加强应急数据资源的产权保护
    7.5 培育践行跨部门协同治理文化
        7.5.1 大力普及以安全为宗旨的灾害文化
        7.5.2 大力倡导以精准为内核的数据文化
        7.5.3 大力弘扬以互惠为基础的信任文化
        7.5.4 大力培育以协同为导向的团队文化
第8章 结论与研究展望
    8.1 研究结论
    8.2 研究存在的不足及进一步深入研究的方向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6)航天遥感产业化改革和政府规制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问题提出
        1.1.3 研究意义
    1.2 自然垄断、规制与竞争理论
        1.2.1 有关垄断与规制的理论进展
        1.2.1.1 哈佛学派对自然垄断与竞争的观点
        1.2.1.2 芝加哥学派关于垄断与竞争的观点
        1.2.2 自然垄断行业市场结构重组模式
        1.2.2.1 纵向接入竞争的市场结构模式
        1.2.2.2 网运分离的市场结构模式
        1.2.2.3 联合所有制市场结构模式
        1.2.2.4 经营权分离的市场结构模式
        1.2.2.5 数网竞争市场结构模式
        1.2.3 政府规制理论
        1.2.3.1 规制的产生与发展
        1.2.3.2 政府规制的过程
        1.2.3.3 规制体制与规制体系
        1.2.3.4 规制的普遍性与特殊性
        1.2.3.5 规制是重要的政府职能
    1.3 研究思路、主要内容及研究方法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3.3 论文框架
        1.3.4 研究技术路线
        1.3.5 研究方法
        1.3.6 研究创新点
2. 国外航天遥感产业发展现状和趋势
    2.1 国外航天遥感卫星发展情况
        2.1.1 国外航天遥感卫星部署与在轨状态
        2.1.2 国外遥感卫星总体能力水平
    2.2 国外主要国家航天遥感卫星发展概况
        2.2.1 美国遥感卫星发展概况
        2.2.1.1 民用地球科学和陆地观测卫星
        2.2.1.2 气象与环境卫星
        2.2.1.3 商用遥感卫星
        2.2.2 欧洲遥感卫星发展概况
        2.2.2.1 民/商用陆地观测/地球科学卫星
        2.2.2.2 民用气象与海洋环境卫星
        2.2.3 俄罗斯遥感卫星发展概况
        2.2.3.1 民用陆地观测卫星
        2.2.3.2 民用气象卫星
        2.2.3.3 商用遥感卫星
        2.2.4 印度遥感卫星发展概况
        2.2.4.1 民用地球科学/陆地观测卫星
        2.2.4.2 气象/海洋与环境卫星
        2.2.5 日本遥感卫星发展概况
        2.2.5.1 民用陆地观测卫星
        2.2.5.2 气象和海洋观测卫星
        2.2.6 以色列遥感卫星发展概况
        2.2.7 加拿大遥感卫星发展概况
    2.3 国外卫星遥感产业现状与发展趋势
        2.3.1 国外卫星遥感产业的总体发展现状
        2.3.2 国外卫星遥感产业的发展趋势
    2.4 国外卫星商业遥感发展态势
        2.4.1 政府主导卫星商业遥感发展
        2.4.2 进一步发展商业遥感的差异化服务
        2.4.3 私有资本重点投向低成本小卫星星座
        2.4.4 进一步拓展卫星商业遥感领域
        2.4.5 卫星商业遥感正在进入2.0时代
    2.5 国外促进航天遥感产业发展的措施
        2.5.1 政策层面
        2.5.2 航天遥感许可证制度
        2.5.3 航天遥感数据销售和分发政策
        2.5.4 资金支持遥感产业发展
        2.5.5 政府采购航天遥感数据与增值服务
        2.5.6 航天遥感数据分发定价原则
    2.6 本章小结
3. 国内航天遥感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3.1 我国航天遥感卫星现状分析
        3.1.1 商业遥感产业蓄势待发
        3.1.2 遥感应用技术体系初步形成
        3.1.3 基于自主遥感卫星的应用正在兴起
        3.1.4 政府重视扶持遥感产业发展
    3.2 我国遥感卫星应用产业发展概况
        3.2.1 国家政策与管理体制
        3.2.2 遥感数据在各行业应用现状
        3.2.3 遥感数据在区域应用现状
        3.2.4 我国遥感数据国际推广应用情况
        3.2.5 我国遥感产业链现状
    3.3 我国遥感发展存在的问题
        3.3.1 航天遥感产业顶层规划不足
        3.3.2 缺乏明确的航天遥感数据使用政策
        3.3.3 国产航天遥感数据质量整体上还存在一定差距
        3.3.4 航天遥感应用技术水平不高
        3.3.5 航天遥感应用产业缺乏市场效益推动
        3.3.6 缺乏强有力的统一管理机构
        3.3.7 标准化进程缓慢
    3.4 本章小结
4. 航天遥感产业化改革必要性分析及总体思路
    4.1 航天遥感产业化改革必要性分析
        4.1.1 改革背景
        4.1.2 改革的必要性及意义
        4.1.2.1 卫星数据的多维使用牵引市场需求
        4.1.2.2 应用领域服务外延拓宽
        4.1.2.3 产业发展阶段不断递进
        4.1.2.4 宏观政策支撑商业遥感运营的外部需求
    4.2 航天遥感产业化改革目标和思路
        4.2.1 改革目标
        4.2.2 改革思路
        4.2.2.1 完善政策,良性发展
        4.2.2.2 构建体系,合理布局
        4.2.2.3 军民共享,深度融合
        4.2.2.4 创新模式,深化应用
    4.3 本章小结
5. 航天遥感产业化改革总体方案
    5.1 基本原则和发展路径
        5.1.1 基本原则
        5.1.2 发展路径
    5.2 航天遥感产业总体布局及改革重点
        5.2.1 航天遥感产业总体布局
        5.2.2 航天遥感产业化改革重点
        5.2.2.1 体制实体化
        5.2.2.2 政府引导、大力扶持
        5.2.2.3 完善和强化政府监管
        5.2.2.4 建设多层次的国际交流合作平台
        5.2.2.5 建立更加有效的重大工程成果转化与应用机制
        5.2.2.6 建立军民商全面协同发展的遥感产业体系
        5.2.2.7 加强航天商业遥感发展
        5.2.2.8 夯实航天商业遥感发展基础
    5.3 航天遥感产业化改革建议
        5.3.1 航天遥感产业发展模式
        5.3.1.1 政府、产学研用联合发展模式
        5.3.1.2 多元化投资模式
        5.3.1.3 “互联网+航天”跨界融合发展模式
        5.3.1.4 全球化发展模式
        5.3.2 航天遥感卫星技术发展建议
        5.3.2.1 商业光学遥感卫星技术发展建议
        5.3.2.2 商业雷达遥感卫星技术发展建议
        5.3.3 政府规制航天遥感产业化政策建议
        5.3.3.1 制定遥感产业化发展宏观政策
        5.3.3.2 明确管理归口部门
        5.3.3.3 制定开放的遥感数据政策
        5.3.3.4 建立产业联盟和应用创新体系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致谢

(7)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研究 ——以天津八仙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2 研究区概况
    2.1 研究区位置及功能区划
    2.2 自然条件概况
    2.3 自然资源概况
    2.4 旅游资源概况
3 研究区数据获取与处理
    3.1 研究区数据获取
    3.2 数据处理
4 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模型构建
    4.1 总体价值评估模型
    4.2 各项服务价值评估模型
    4.3 NPP遥感估算模型
5 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结果
    5.1 NPP评估结果
    5.2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结果
    5.3 结果分析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与探讨
    6.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8)农户对秸秆的资源化利用行为及其优化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言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1.3.1 秸秆焚烧废弃的危害
        1.3.2 秸秆资源化利用的潜力估算
        1.3.3 秸秆资源化利用路径研究
        1.3.4 农户对秸秆的处置行为研究
        1.3.5 促进秸秆资源化利用的政策研究
        1.3.6 研究进展评述
    1.4 研究思路及内容
        1.4.1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1.4.2 研究内容
    1.5 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
        1.5.1 理论基础
        1.5.2 研究方法
    1.6 可能的创新点
第2章 秸秆资源量测算及秸秆资源化利用政策沿革
    2.1 秸秆的概念和种类
    2.2 秸秆资源量测算
        2.2.1 测算方法
        2.2.2 全国秸秆资源量的测算
        2.2.3 全国秸秆资源的区域分布
        2.2.4 调查区域(湖北、安徽、山东三省)的秸秆资源量
        2.2.5 讨论
    2.3 秸秆资源化利用政策的沿革
        2.3.1 启动推广阶段(1996-2007 年)
        2.3.2 巩固支持阶段(2008-2013 年)
        2.3.3 提升增效阶段(2014 年至今)
        2.3.4 讨论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农户对秸秆资源化利用的认知和意愿分析
    3.1 数据来源和样本特征
        3.1.1 数据来源
        3.1.2 样本基本特征
    3.2 农户对秸秆资源化利用的认知分析
        3.2.1 农户对秸秆价值的认知
        3.2.2 农户对秸秆资源化利用价值的认知
        3.2.3 农户对秸秆焚烧影响的认知
        3.2.4 农户对秸秆利用相关政策的认知
    3.3 农户对秸秆资源化利用的意愿分析
        3.3.1 农户的秸秆资源化利用意愿
        3.3.2 农户秸秆资源化利用意愿的影响因素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农户对秸秆的分散利用行为分析
    4.1 农户对秸秆的焚烧行为现状
    4.2 农户对秸秆的分散利用行为现状
        4.2.1 农户对秸秆的肥料化利用行为现状
        4.2.2 农户对秸秆的能源化利用行为现状
        4.2.3 农户对秸秆的饲料化利用行为现状
        4.2.4 农户对秸秆的基质化利用行为现状
        4.2.5 农户对秸秆的原料化利用行为现状
        4.2.6 讨论
    4.3 农户对秸秆分散利用行为的成本收益分析
        4.3.1 基本假定
        4.3.2 成本收益分析
        4.3.3 样本农户实际行为分析
        4.3.4 讨论
    4.4 秸秆收集利用的生态补偿研究
        4.4.1 秸秆收集利用生态补偿提出的缘由
        4.4.2 秸秆收集利用生态补偿的农户受偿标准研究
        4.4.3 秸秆收集利用生态补偿的农户支付标准研究
        4.4.4 讨论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农户对秸秆的集中利用行为分析
    5.1 农户对秸秆的出售行为现状
    5.2 农户未出售秸秆的原因分析
        5.2.1 秸秆供给方面的原因
        5.2.2 秸秆需求方面的原因
        5.2.3 交易成本的影响
        5.2.4 小结
    5.3 种植大户对秸秆的资源化利用行为分析
        5.3.1 种植大户基本情况
        5.3.2 种植大户对秸秆资源化利用的认知分析
        5.3.3 种植大户对秸秆资源化利用的意愿分析
        5.3.4 种植大户对秸秆的资源化利用行为分析
        5.3.5 讨论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农户与秸秆资源化利用相关主体的博弈行为分析
    6.1 农户与其他利益相关主体博弈行为分析的意义
    6.2 农户与农户的博弈行为分析
    6.3 农户与政府的博弈行为分析
    6.4 农户与企业的博弈行为分析
    6.5 农户与政府以及企业的三方博弈分析
        6.5.1 三方博弈模型构建
        6.5.2 三方动态博弈模型的均衡解
    6.6 本章小结
第7章 农户秸秆资源化利用行为的优化策略
    7.1 国外秸秆资源化利用的经验与借鉴
        7.1.1 美国秸秆资源化利用的状况及经验
        7.1.2 欧盟秸秆资源化利用的状况及经验总结
        7.1.3 日本秸秆资源化利用的状况及经验
        7.1.4 其他国家秸秆资源化利用状况及经验
        7.1.5 国外对秸秆资源化利用的经验启示
    7.2 优化我国农户秸秆资源化利用行为的策略
        7.2.1 加强地方政府的政策执行力,确保秸秆资源化利用政策落到实处
        7.2.2 提高秸秆禁烧政策的普适性,强化农户对秸秆的资源化利用意识
        7.2.3 加快秸秆农用技术的创新和推广,提高农户的分散利用效率
        7.2.4 完善财政补贴政策,提高补贴资金的使用效益
        7.2.5 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建立政府引导、农户参与的收储体系
        7.2.6 激励秸秆相关企业投资建厂,形成企业需求对接农户供给的市场化格局
    7.3 本章小节
第8章 结论与讨论
    8.1 主要结论
    8.2 讨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9)合江林区现代农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目的及意义
        1.1.1 课题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林区农业的概念界定
    1.5 技术路线
2 合江林区农业发展现状
    2.1 合江林区概况
        2.1.1 地理位置及行政区划
        2.1.2 自然条件
    2.2 合江林区农业发展现状
        2.2.1 合江林区农业经济发展现状
        2.2.2 合江林区现代农业发展取得的成绩
    2.3 本章小结
3 合江林区现代农业发展水平综合评价
    3.1 合江林区现代农业评价指标建立
        3.1.1 评价指标设置原则
        3.1.2 评价指标选择
        3.1.3 评价指标解释
        3.1.4 合江林区现代农业指标体系权重的确定
    3.2 合江林区现代农业发展测评
        3.2.1 数据标准化处理
        3.2.2 合江林区现代农业评价指数测算
        3.2.3 模糊综合评价
        3.2.4 合江林区现代农业指标等级隶属度
        3.2.5 合江林区现代农业发展指标分值
        3.2.6 现代农业发展水平的聚类分析
    3.3 测评结果总结
        3.3.1 农业装备现代化评价
        3.3.2 农业产业化水平评价
        3.3.3 农业科技化水平评价
        3.3.4 农业产出效能评价
        3.3.5 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评价
        3.3.6 现代农业发展综合评价
    3.4 本章小结
4 合江林区现代农业发展优势及问题分析
    4.1 合江林区现代农业发展优势分析
        4.1.1 生态环境良好
        4.1.2 自然资源丰富
        4.1.3 区域交通便利
        4.1.4 劳力资源充足
        4.1.5 政策优势突显
    4.2 合江林区现代农业发展问题分析
        4.2.1 农业生产资金不足
        4.2.2 农业产业化水平较低
        4.2.3 农业专业人才匮乏
        4.2.4 农田质量整体不高
        4.2.5 农业领导组织不健全
    4.3 本章小结
5 合江林区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分析
    5.1 合江林区现代农业指标与农业总产值的灰色关联分析
        5.1.1 建立合江林区现代农业指标与农业总产值的灰色关联模型
        5.1.2 灰色关联模型结果分析
    5.2 合江林区现代农业指标与农业总产值的回归分析
        5.2.1 建立合江林区现代农业指标与农业总产值的相关性分析模型
        5.2.2 建立合江林区现代农业指标与农业总产值的回归分析模型
        5.2.3 线性回归模型结果分析
    5.3 本章小结
6 合江林区现代农业发展对策建议
    6.1 现代农业发展的具体对策
        6.1.1 增加农业的资金投入
        6.1.2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6.1.3 健全现代农业产业化体系
        6.1.4 积极应用农业现代化装备
        6.1.5 增加农业专业人才数量
        6.1.6 强化领导组织层
        6.1.7 科学规划发展方案
    6.2 现代农业发展的保障措施
        6.2.1 推进农业科技进场入户
        6.2.2 加快农业信息化建设
        6.2.3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6.2.4 建立农业风险防范机制
        6.2.5 规范农业用地使用
        6.2.6 保护农业资源与环境
        6.2.7 加强农业资金监管
        6.2.8 规范合同和档案管理
    6.3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10)中国政策性农业保险有效需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问题的提出
        1.1.3 研究意义
    1.2 文献研究综述
    1.3 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
        1.3.1 研究方法
        1.3.2 数据来源
    1.4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1.5 可能的创新和不足之处
        1.5.1 可能的创新
        1.5.2 不足之处
第2章 农业保险需求相关理论分析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2.1.1 农业保险的概念及分类
        2.1.2 政策性农业保险的概念及特征
        2.1.3 有效需求的概念及界定
        2.1.4 农业保险有效需求的概念及特点
    2.2 农业保险有效需求理论分析
        2.2.1 农户层面农业保险有效需求分析
        2.2.2 政府层面农业保险有效需求分析
    2.3 政府补贴对农业保险有效需求激励理论分析
        2.3.1 农业保险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2.3.2 农业保险的有效需求和有效供给均衡效应
        2.3.3 政府补贴农业保险最优规模分析
    2.4 小结
第3章 政策性农业保险有效需求现状分析
    3.1 政策性农业保险有效需求现状
    3.2 政策性农业保险有效需求问题及成因分析
        3.2.1 农户层面政策性农业保险有效需求问题及成因
        3.2.2 政府层面政策性农业保险有效需求问题及成因
    3.3 小结
第4章 农户层面政策性农业保险有效需求实证研究
    4.1 农户政策性农业保险有效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4.2 农户政策性农业保险有效需求实证研究
        4.2.1 模型构建和变量选取
        4.2.2 数据来源和描述分析
        4.2.3 实证结果和结论分析
    4.3 小结
第5章 政府层面政策性农业保险有效需求激励实证分析
    5.1 政府补贴对政策性农业保险有效需求激励分析
    5.2 政策性农业保险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实证分析
        5.2.1 理论分析和模型构建
        5.2.2 数据来源和变量描述分析
        5.2.3 协整检验与误差修正模型
    5.3 政策性农业保险有效需求和有效供给均衡效应协整分析
        5.3.1 模型构建和数据基本分析
        5.3.2 协整检验和误差修正模型
        5.3.3 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分析
    5.4 小结
第6章 差异化补贴模式下政策性农业保险有效需求分析
    6.1 农业保险补贴模式分析
        6.1.1 国外农业保险补贴模式经验借鉴
        6.1.2 国内农业保险补贴模式简要评价
    6.2 保成本模式下有效需求分析
        6.2.1 理论分析和模型构建
        6.2.2 数据来源和描述分析
        6.2.3 实证结果和结论分析
    6.3 保产值模式下有效需求分析
        6.3.1 数据来源和测算公式
        6.3.2 模拟测算和结果分析
        6.3.3 保产值模式农户支付能力分析
        6.3.4 保产值模式农户购买意愿分析
        6.3.5 保产值模式可行性分析
    6.4 保收入模式下有效需求分析
        6.4.1 数据来源和模拟测算
        6.4.2 保收入模式农户支付能力分析
        6.4.3 保收入模式农户购买意愿分析
        6.4.4 保收入模式可行性分析
    6.5 小结
第7章 研究结论和政策建议
    7.1 研究结论
    7.2 政策建议及实施保障
        7.2.1 政策建议
        7.2.2 实施保障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四、用卫星遥感技术进行化肥市场预测的可行性探析(论文参考文献)

  • [1]第23届中国科协年会碳中和与绿色发展国际论坛在北京成功召开[J]. 刘婷. 环境与生活, 2021(07)
  • [2]基于生态角度的农田水利建设效益评价[D]. 何慧. 武汉大学, 2019(06)
  • [3]城市既有建筑屋顶农业潜力评估方法研究[D]. 赵曼. 天津大学, 2018(06)
  • [4]深圳通用航空业的发展问题分析与对策[D]. 张铁. 西南石油大学, 2018(06)
  • [5]大数据时代城市公共危机跨部门协同治理研究[D]. 周芳检. 湘潭大学, 2018(04)
  • [6]航天遥感产业化改革和政府规制政策研究[D]. 朱凼凼. 武汉大学, 2017(06)
  • [7]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研究 ——以天津八仙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D]. 杜瑶. 天津师范大学, 2017(08)
  • [8]农户对秸秆的资源化利用行为及其优化策略研究[D]. 蒋磊. 华中农业大学, 2016(12)
  • [9]合江林区现代农业发展研究[D]. 于畅. 东北林业大学, 2014(02)
  • [10]中国政策性农业保险有效需求研究[D]. 王欣兰. 辽宁大学, 2013(05)

标签:;  ;  ;  ;  ;  

卫星遥感技术预测化肥市场的可行性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