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世纪之问:你学会学习了吗?(论文文献综述)
刘海霞[1](2020)在《新高考改革下高中生生物学学习观现状分析及培养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2014年《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的公布,新一轮的高考综合改革已经全面推进,新的高考改革方案在科目设置、考试形式、招生机制等方面都产生了大幅度的变动。生物学这门学科转变为高考选考科目,给整个高中阶段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带来了非常大的挑战。生物学与现代人类社会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高中阶段开设的生物学相关内容对于学生今后的学习与发展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而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生物学学习观对于生物学的学习具有促进意义,因此在新的高考改革推行的过程中,了解高中生的生物学学习观现状是非常必要的。本研究旨在了解当前高考改革背景下高中生的生物学学习观现状和影响因素,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提出相应的培养策略,期望可以为高中生生物学学习观培养提供一定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本研究通过文献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统计分析法及比较分析法等方法的运用,对于高中阶段学生的生物学学习观现状进行调查及培养策略研究。在研究过程中,笔者对于曲阜市和莒南县的两所高中学校的部分师生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充分了解高中生生物学学习观的现状。调查结果表明:高中生生物学学习观的整体发展状况处于一般水平,并且各个维度之间的发展现状也各不相同。(1)高中生生物学学习观的整体发展状况不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但是在学习态度观维度中女生的积极性要高于男生。(2)生物学学习成绩对于高中生生物学学习观的构建有重大影响,优等生组的学生在各个维度上的表现都很出色,他们能够真正喜爱生物学学科,学习的态度更加端正,整个学习的过程更倾向于建构性。(3)在不同选课的学生之间,除了知识价值观维度上不存在显着性差异,在其他的三个维度上,选择生物学的学生平均得分都要高于非选生物学的学生。(4)在生物学学习观的整体发展水平上,不同年级的学生之间存在明显差异,尤其是在知识价值观和学习过程观的维度上,随着年级的增加,高年级的学生对于生物学知识价值的深度了解更加细致,对于生物学的学习方法也更加的有效和多样化。(5)由于两所学校所处的地区发展、文化的差异,两所学校的生源以及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存在差异,因此这两所高中的学生在生物学学习观的整体发展水平上有着显着性的差异。在生物学学习观的各个维度上,曲阜一中学生的平均得分都要略高于莒南三中的学生。在对生物学学习观影响因素分析的基础上,从四个方面提出相应的培养策略:培养高中生树立正确的生物学学习观;调动教师参与培养生物学学习观的积极性;改善高中生生物学学习观的培养环境;落实新课程改革对构建生物学学习观的要求。综合本次调查活动的内容,希望能够在今后的教学活动中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生物学学习观,从而能够促进学生更好的进步与发展。
马菡[2](2020)在《对高一数学章节起始课教学的研究》文中指出《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出台标志着我国数学课程改革又踏上了一段新的路程,此次课程改革不仅是课程目标、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等变化,更是多年来我国高中由“文理分科”教学模式进入“3+3”新课程模式的重大转变,落实新课程标准就成为教育改革阶段的重要任务。那么,教师们面对此次新课程改革前后的态度是怎样的?在教学上又会做出怎样的调整和探索?章节起始课的教学对于学生学习知识至关重要,教师对数学章节起始课是什么样的教学态度?新课程标准又为教师们改善数学章节起始课的教学带来了哪些新思考和新思路?笔者将基于此对高一数学章节起始课的教学进行研究论述。将刚进行课程改革的新课程标准与高中数学章节起始课的教学相结合,是一个新的研究视角。本研究主要采用了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统计分析法和实地研究法的研究方法,研究目的之一是利用新课程标准的出台来提升高一数学章节起始课的教学认知,研究目的之二是利用对其教学的重视来促进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具体地,本研究主要由八章内容构成:第1章~第3章:首先,介绍了高中数学章节起始课和此次新课程改革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其次,对数学章节起始课的研究现状和新课程改革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文献综述;最后,介绍了本论文的研究主要内容、方法和研究框架。第4章~第6章:首先,对高一年级的数学教师和学生进行双向问卷调查;其次,对其调查的结果进行数据分析;最后,通过调查的结果进行反思和讨论。第7章~第8章:首先,根据研究调查的结果和分析给出合理的教学解决策略;其次,总结本论文的研究结论和研究反思;最后,指出了本研究的不足之处,并说明了未来的研究方向和研究展望。本研究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实行新课程改革的第一届高一数学教师对此次课程改革的看法持观望态度,新课程标准需要经历长时间的考验。(2)数学章节起始课的教学认知日趋被重视,但教师苦于对其教学的实施。(3)教师对于高一数学章节起始课的教学现状在备课以及课堂教学中均存在不足,“双基”教学现象普遍,“四基”教学的实施力度不够。(4)基于新课程改革,教师在教学调整情况上,对高一数学章节起始课教学在知识本质的认知、课程目标、引入教学、教学模式等方面都有所领悟和改善。(5)最后本研究结合此次新课程改革,从新课程标准的教学理念与教材挖掘、思考教学过程等方面融合的角度,提出了改善高一数学章节起始课的教学解决策略,对新课程标准真正落实于高中数学课堂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它将课程研究理论变成了现实指导。章节起始课的教学不仅仅只针对高一数学,整个高中数学的章节起始课的教学都应该得到重新认识和完善,且其也不仅局限于数学这一个学科,如物理、化学等学科同样具有相关特性。因此,对章节起始课进行相关研究对我国基础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
杨让泓[3](2019)在《基于多元智能的天文活动校本课程开发研究》文中指出“基于多元智能的天文活动校本课程开发研究”,力求探索现今尚属薄弱地带的天文活动的基本特点和规律,阐明确定天文活动校本课程的基本原则,以多元智能理论为指导,设计促进多种智能发展的天文活动,案例示范开发的基本内容和操作方法,进而提出天文活动校本课程的基本框架。全文包括六章,具体内容如下:第一章,绪论。学校开展天文活动条件日趋成熟,国家课程改革重视校本课程,通过查阅文献,发现国内外多元智能理论和中学天文活动研究的领域与热点,启发了研究欲望与思路,因此确定:如何开展天文活动校本课程是一个有价值的研究课题。第二章,厘清活动、课程、天文活动校本课程等相关核心概念,剖析本研究选用的多元智能理论,为研究的正确理念和操作行动奠定基础。第三章,中学天文活动校本课程的建构。通过调查发现学生对天文活有强烈兴趣,天文活动课程有助于学生学业成绩的提升,确定了课程开展的学生基础。从实践经验中总结出选题有基础、教师有能力、课程有方案、活动有计划、教学有效率五大天文活动开发原则。要结合多元智能,提供多种课程选择;要整合资源,形成丰富的课程内容;要多元评价,激发学生自我效能。第四章,展示案例,探索学校天文活动校本课程方案、教学设计、星空大会活动、课题研究活动、社团管理、学生评价、天文奥赛、天文科普活动等开展的方法,提炼天文活动校本课程系统的模式。第五章,实施成绩和课程优化研究。编制量表,评价了课程实施效果,展示课程的成效,对后期课程改进提出了方案。提出四大模块(补充类、兴趣类、科技类、竞赛类)构建课程体系优化课程的方案。第六章,结论。希望本课题可以为校本课程开发和天文活动的开展提供帮助。
范仕明[4](2018)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满意课堂”创新实践探究 ——以全椒县四所高中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高中思想政治课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根本任务寄希望于传统课堂教学和课堂评价是很难实现的,因为传统的课堂教学只会把高中思想政治课变成知识获取和能力的培养,而缺乏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提炼,尤其是缺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和践行教育;其课堂评价仅仅通过一张试卷是很难准确地测试出学生真正的思想政治素养,这种课堂教学效果的评价也是不客观的。开展高中思想政治课“满意课堂”建设,提高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质量,不仅是高中思想政治课改革创新需要探讨的一个重要理论问题,更是一个关乎学生健康成长的重大现实问题。为此,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人民为中心,办人民满意教育”的思想指导下,加强当前高中思想政治课“满意课堂”的创新实践研究,对于增强高中思想政治课改革的针对性、实效性,构建师生、学校、家长和社会多方满意的“满意课堂”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高中思想政治课“满意课堂”创新实践为研究对象,具体建立在与之相关的文献资料研究,进行多方的问卷调查基础上,针对目前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其原因,提出建设高中思想政治课“满意课堂”的对策——实施“学历案”的编写、深度学习的开展和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课堂的三条路径。要提升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质量,深化课程和课堂改革,需要从“满意课堂”入手,进行科学设计,开展学校家庭社会协同创新,才能取得各方满意的效果,为此需要在教学实践中大力推进高中思想政治课“满意课堂”的建设,以有效提高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质量。
郝云亮[5](2018)在《十年之后我是谁?》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是谁,这是个很难回答的问题,再加上时间维度,事情就变得更加复杂。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考虑:一是现在我是谁,简单一点说,就是充分了解和认识自己,个性特点、业余爱好、工作环境、思想状况、生活状态等;二是我希望成为什么样的人,具体一点说,关乎经济收入、社会地位、家庭关系等,往大一点说,就是成就梦想和实现价值的问题;三是时间表和路线图,如何用十年的时间,一步一个脚印地完成由现在的我到未来的我的过度。很多人不考虑这些问题,他们也认真地做好手中的事情,对工作兢兢业业,对朋友认真诚恳,对亲人友好温
尹腾海[6](2016)在《运用信息技术创设高中生物学问题情境的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信息技术逐步进入教育教学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方面的应用主要是计算机、网络、多媒体等技术,能够为学生提供图文并茂的感官体验。课堂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能够增强学生问题意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创新能力、有力推动新课程改革的进行。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创设问题情境,能够发挥二者优势,提高学生学习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但在实际教学中,有些教师运用信息技术创设问题情境时,并不能够很好地将二者有效融合,对于如何运用信息技术,科学合理地创设问题情境存在一定的误区和困扰,未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因此,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资源创设有效问题情境,已成为重要的研究课题。本研究通过调查和访谈,发现教师运用信息技术创设问题情境时存在的不足。针对不足,提出了运用信息技术创设问题情境的理论。根据理论,设计教学案例,并对案例进行了分析,希望能够为课堂教学提供帮助。本研究采用文献法、案例分析法、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论文的主体内容包括六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导论:阐述了运用信息技术创设生物学问题情境的研究现状、研究背景、研究意义,提出了本研究的研究方法。第二部分是概述:对情境、问题情境、信息技术、问题情境创设进行了概念界定;对问题情境的构成要素、类型、意义进行了阐述;介绍了本研究的理论基础。第三部分是调查:对运用信息技术创设高中生物学问题情境进行了现状调查,针对调查结果,总结出存在的问题并对其原因进行了分析。第四部分是理论研究:运用信息技术创设问题情境的理论研究,在调查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运用信息技术创设问题情境的原则、优势和策略。第五部分是案例:结合实际的生物课堂教学,设计运用信息技术结合社会热点问题创设问题情境案例和模拟实验问题情境案例,并对案例进行了分析、反思。第六部分是结论和反思:对本研究进行总结,得出结论;对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行反思,并对接下来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赵华美[7](2015)在《“一案到底”教学法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以“学会学习”一框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新课改理念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所以,落实新课程理念对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基本要求,就必须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改变满堂灌、注入式、填鸭式等陈旧的教学模式,创设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充分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去,从而实现师生互动的新型教学模式。而从初中生的实际情况出发,采用以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社会实际的“一案到底”教学法,不失为一个有效途径。“一案到底”教学法是案例教学法的一种形式,其采用的教学案例逻辑性强,与时政关系密切,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目前,“一案到底”教学法广泛应用于基础教育教学中。本文对“一案到底”教学法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应用的程序、理论依据、特点、优势等进行了论述,并对“一案到底”教学法在“学会学习”一框中的具体实施进行了详细阐述,从而对笔者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具体应用此方法的得与失进行了反思。本文内容共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一案到底”教学法概述。首先,对案例教学的涵义及特点进行概述;其次,对“一案到底”教学法的涵义、优势及其理论依据进行论述;最后,呈现了“一案到底”教学法的实施程序。第二部分,对“一案到底”教学法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特点和意义进行了阐述。第三部分,“一案到底”教学法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的具体实施过程和方法。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对“一案到底”教学法在“学会学习”这一框中的具体的实施过程和方法进行总结,从案例选择、案例中问题的设计、课堂实施与反思等方面对“一案到底”教学法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的应用进行陈述;其中,重点论述了“一案到底”教学法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的实施过程,主要包括教学设计背景、教学设计展示和教学设计反思。
尹佳[8](2014)在《中德外语学习文化的跨文化协同研究 ——以场景练习法在德语专业本科基础阶段基础德语课上的实践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本论文的研究源于中德外语学习文化在当前的外语学习环境和时代背景下各有所长、难以互相取代这一事实,意在探讨如何通过场景练习法在中国德语专业本科基础阶段实现中德外语学习文化的跨文化协同。在以Adler提出的文化协同三步骤模式为方法论指导的基础上,通过用中德外语学习文化中各自的合理成分丰富对方、抑制和消减彼此的不利因素,本论文期待可以在教师角色、学生角色、教辅材料以及课堂组织形式等多方面实现中德外语学习文化的跨文化协同。本论文主要由序言、正文五章、结束语、参考文献和附录组成。在序言部分,主要介绍了选题缘由、研究问题、研究对象的界定、研究现状、研究方法和论文结构。在理论部分,本论文首先探讨了本研究的核心概念——外语学习文化和跨文化协同并对相关理论进行了论述(第一章)。在此基础上,本论文运用笔者自己构建的外语学习文化的四层结构模式分别从各自文化的视角出发描述了中国外语学习文化(第二章)和德国新交际外语学习文化(第三章)的内部结构并对实现跨文化协同的途径——场景练习法进行了论述(第四章)。在实证研究部分(第五章),本论文通过课堂观察以及师生访谈对场景练习法实施的情境进行了综合考察。在有关场景练习法师生访谈的基础上,本论文对场景练习法在基础德语课上的课堂实践进行了个案研究并在不减弱对中德双方外语学习文化具有意识的基础上,从教师层面出发对场景练习法作为中德外语学习文化跨文化协同的途径在今后基础德语课上的实践提出了具体的改进建议。在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本论文提出了中德外语学习文化跨文化协同的生成模式。在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本论文得出了以下结论:(一)外语学习文化的内部结构可以借助四层结构模式进行描述。四层结构模式中各层级之间的关系不是单向的,而是交互渗透的。除了内部结构外,外语学习文化还有其外部表现。在描述外语学习文化时,人们还应兼顾外语学习文化的其它特征。(二)跨文化协同与跨文化性具有紧密的内在联系,跨文化性所具有的积极面就是跨文化协同产生积极作用的潜质。一方面,Wierlacher提出的跨文化性理解的五个意义层级与Adler论述的文化协同三步骤模式具有异曲同工之妙;另一方面,跨文化与协同的关系又是相辅相成的。(三)中国外语学习文化与中国学习文化具有紧密的联系:二者在学习观、教学途径、教学原则、教师角色、师生关系和教辅材料等多方面呈现出较高的一致性,而与西方交际教学存在着多方面的差异。(四)德国交际教学与以盎格鲁-撒克逊为代表的西方交际教学在基本理念和典型特征上具有较高的一致性。但是,由于受自身的外语学习传统以及教育实际的影响,二者又呈现出一定的差异。相比于中国外语学习文化,德国新交际外语学习文化内部结构中各层级之间具有更加紧密的内在联系。(五)场景练习法一方面体现了德国新交际外语学习文化的本质特征,另一方面又相对易于被中国外语学习文化所接受。由于场景练习法仅仅是一种练习的模式,而并非对整个外语教学进行“推倒一重建”式的改革,因此在获得德国新交际外语学习文化的丰富与补充的同时,还可以使我国外语学习文化中的有益成分得以保留。(六)德语专业本科基础阶段基础德语课上的“课堂组织形式”、“课堂语言内容”、“教师角色”、“学生角色”和“教辅材料”与理论部分中有关中国外语学习文化的相关论述具有较高的一致性,而与德国新交际外语学习文化存在一定的差异。(七)场景练习法在德语专业本科基础阶段基础德语课上的实施确实面临着一定的困难与问题,需要在今后的实践中继续探索。通过不断的努力,我们可以期待在教师角色、学生角色、教辅材料以及课堂组织形式等多方面借助场景练习法来实现中德外语学习文化的跨文化协同,为中国外语学习文化赢得一种新的、额外的生存质量和归属。综上所述,本论文的学术价值和研究创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外语学习文化是一种高度复杂的现象。本论文尝试构建四层结构模式对其内部结构进行描述。在这一领域,本论文是一种全新的、跨学科的尝试。此外,本论文还首次描述了德国新交际外语学习文化的内部结构并第一次以德语专业为背景对中国外语学习文化进行了多角度的研究。(二)跨文化协同是经济领域的热门词汇,在教育视阈中的研究还比较鲜见。本论文首次在这一领域进行了实证研究,并在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描述了中德外语学习文化跨文化协同的生成模式。(三)在研究方法上,本论文在实证研究部分尝试综合运用多种研究手段,如定量课堂观察法、质性访谈法、个案研究法以及三角互证法。(四)随着教育层面上的国际交流不断加强,由于(外语)学习文化的不同而造成的误解屡见不鲜。本论文为更好地理解中德两国的(外语)学习文化做出了一定的贡献,并为在中国教学的德国教师以及到德国留学的中国学生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杨芳芳[9](2012)在《新课程下高中生数学学习方式的调查研究》文中认为数学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数学新课程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之一。随着新课改的深入,目前高中生的数学学习方式情况如何、现阶段的学习方式与新课程倡导的数学学习方式还存在怎样的差距、教师对数学学习方式转变的认识怎么样、实践教学行为表现如何等,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去进一步研究。本文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首先在数学学习方式相关理论指导下、在老师和同学的协助下,采用自编的调查问卷分别对高中生和数学教师进行调查。通过对学生调查发现:目前高中生还是比较乐于接受新的数学学习方式的,但是主要的数学学习方式仍以接受式为主;在数学学习自主性、合作性、探究性方面的表现水平都还较低;在数学学习方式的选择性上单一化有余、多样化不足;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学生对数学学习兴趣不高,学习数学的内在动机不强。通过对教师的问卷调查发现:数学课堂仍以讲授式教学为主;教师的数学专业素养不高制约着自主、合作、探究式教学的开展;反思性教学的缺乏制约着教学水平的提高。针对问卷调查中存在的弊端和问题,笔者制定访谈提纲分别对学生和教师进行了访谈,访谈结果和问卷结果几乎是一致的。接着笔者进入课堂,进行课堂观察,深入了解教师教的现状和学生学的现状。通过对同一教学内容、同一教学环节的对比发现,教师采用的教学方式、方法不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参与度就不同。最后针对调查研究的结果,结合已有的研究分析数学学习方式转变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些想法和建议,希望能对促进数学学习方式的转变有所帮助。
高岩[10](2012)在《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生物课堂上有效性的分析》文中研究说明合作学习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在美国兴起的一种学习方式,己越来越广泛地被应用十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实践之中,许多研究者对合作学习给予了高度评价,它能有效的提高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也出现了合作学习的研究。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开展,合作式学习、探究式学习和自主式学习是新课程提倡的三大学习方式,小组合作学习近几年在我国得到了广泛的关注。根据统计,在我国合作学习的实验研究中,有许多地方实施的是小组合作学习,其理论的发展,得益于一些心理学和社会学的理论,如:集体动力论、自控论、动机理论、社会凝聚力理论、认知论等。本人通过一年时间对两个班级分别进行传统教学和小组合作学习的横向比较以及两年时间对同一个班级进行传统教学和小组合作学习的纵向比较,发现中学生物课堂上小组合作学习存在很多问题:比如合作学习形式化、小组组建不合理、小组合作学习时机选择不恰当等。究其原因是小组合作学习在实施过程中受到教师、学生、合作主题的限制。根据这些问题以及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施,本文提出了提高生物课堂上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一些策略:(1)选择合适的小组学习方法。(2)提高教师的素质。(3)教师要创造一个愉快的学习气氛。(4)教师应当为小组合作学习提供评价的标准。(5)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6)提高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7)采取适合课堂教学的合作学习分组方式。本论文的创新之处主要在于:一是提出实用的小组合作学习的几种模式;二是提出了适合本学校的小组合作学习的分组方式。这些创新之处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目前生物课堂上小组合作学习出现的一些问题。总之,在初中生物课堂上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应当以素质教育为前提,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及合作能力,真正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生物科学知识并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世纪之问:你学会学习了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世纪之问:你学会学习了吗?(论文提纲范文)
(1)新高考改革下高中生生物学学习观现状分析及培养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二节 研究进展 |
一、国外有关的研究 |
二、国内有关的研究 |
第三节 研究目的及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思路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思路 |
第二章 理论综述 |
第一节 相关概念 |
一、学习 |
二、学习观 |
三、生物学学习观 |
第二节 学习观的分类 |
第三节 影响学生学习观的因素分析 |
一、学校教学管理工作的开展 |
二、家庭环境 |
三、学生的身心状态 |
四、社会文化的发展 |
第三章 高中生生物学学习观的现状调查 |
第一节 调查目的与内容 |
一、调查目的 |
二、调查内容 |
第二节 调查对象与方法 |
一、调查对象 |
二、调查方法 |
第三节 调查过程 |
一、编制调查问卷 |
二、试测及分析调查问卷的信度和效度 |
三、调查问卷的发放与回收 |
四、调查结果的数据整理 |
第四章 调查结果分析 |
第一节 高中生生物学学习观的结构及分析 |
第二节 高中生生物学学习观的整体状况分析 |
第三节 新高考对高中生生物学学习观的影响因素及分析 |
一、学生因素的影响 |
二、不同地区学校因素的影响 |
三、任课教师因素的影响 |
四、家庭教育的影响 |
第五章 高中生生物学学习观的培养策略 |
第一节 高中生生物学学习观培养策略的构建依据 |
一、高中生身心发展特点 |
二、新高考改革对生物学的要求 |
三、调查研究现状中发现的问题 |
第二节 构建高中生生物学学习观的培养策略 |
一、培养高中生树立正确的生物学学习观 |
二、调动教师参与培养生物学学习观的积极性 |
三、改善高中生生物学学习观的培养环境 |
四、落实新课程改革对构建生物学学习观的要求 |
第六章 结论与反思 |
第一节 结论 |
第二节 反思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XX学校高中生生物学学习观现状调查问卷 |
附录2 高中生访谈提纲 |
附录3 高中生物学任课教师访谈提纲 |
致谢 |
(2)对高一数学章节起始课教学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数学章节起始课的研究背景 |
1.1.2 新课程改革带来的新思考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有助于推进新课程改革在教学中的落实 |
1.2.2 有助于提升对章节起始课的教学重视 |
2 文献综述 |
2.1 数学章节起始课的研究综述 |
2.1.1 章节起始课概念的相关研究 |
2.1.2 章节起始课作用的相关研究 |
2.1.3 章节起始课教学的相关研究 |
2.2 数学新课程改革的研究综述 |
2.2.1 新课程标准修订过程的相关研究 |
2.2.2 新课程标准中课程目标的相关研究 |
2.2.3 对新课程标准一些建议的相关研究 |
2.3 核心概念的界定 |
2.3.1 章节起始课的界定 |
2.3.2 新课程改革的界定 |
2.4 核心概念的特性 |
2.4.1 数学章节起始课教学的特性 |
2.4.2 数学新课程改革的特性 |
3 研究设计 |
3.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3.2 研究的主要方法 |
3.3 研究框架 |
4 问卷调查方案及实施 |
4.1 调查问卷合理性说明 |
4.2 调查问卷设计 |
4.2.1 教师问卷设计 |
4.2.2 学生问卷设计 |
4.3 问卷调查对象 |
4.4 数据收集过程 |
5 问卷调查结果呈现 |
5.1 教师问卷结果呈现 |
5.2 学生问卷结果呈现 |
6 对调查结果的分析与讨论 |
6.1 新课程改革层面上的讨论 |
6.2 章节起始课层面上的讨论 |
6.2.1 章节起始课的认知层面 |
6.2.2 章节起始课的教学层面 |
6.2.3 章节起始课的未来发展层面 |
7 教学解决策略 |
7.1 理解新课程标准,挖掘高中数学教材 |
7.2 思考新课程标准,创新数学教学过程 |
7.2.1 来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 |
7.2.2 观概念其表面,明知识其本质 |
7.2.3 启发引导创造,活跃教学课堂 |
7.3 学习新课程标准,落实先进教学理念 |
8 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总结与反思 |
8.1.1 研究总结 |
8.1.2 研究反思 |
8.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8.2.1 研究不足 |
8.2.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情况 |
致谢 |
(3)基于多元智能的天文活动校本课程开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一、新时代对教育的新要求 |
二、校本课程的社会期待日益增加 |
第二节 研究目的和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意义 |
第三节 研究现状 |
一、国外文献综述 |
二、国内文献综述 |
三、文献综述的启示 |
第四节 研究设计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三、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第一节 概念界定 |
一、活动、活动的主题、活动的目的 |
二、课程和校本课程 |
三、分科课程和活动课程 |
四、天文活动校本课程 |
第二节 多元智能理论 |
一、智能,多元智能 |
二、强调因材施教 |
三、“个别化教育” |
四、“智能本位评价”“情景化评价” |
五、多元智能理论对天文活动校本课程的启发 |
第三章 中学天文活动校本课程的构建 |
第一节 天文活动校本课程的学生基础 |
一、中学学生对天文知识具有强烈需求 |
二、学校必须促进优秀学生由兴趣转为志趣的正向发展 |
第二节 构建原则 |
一、选题有基础 |
二、教师有能力 |
三、课程有方案 |
四、教学有效率 |
五、活动有计划 |
第三节 内容建构 |
一、课程体系:根据智能发展的不同需求,提供多种选择方案 |
二、课程内容:根据条件,整合资源,形成丰富的课程内容 |
三、教学管理:发挥学生能动性,激发自我效能 |
第四章 中学天文活动校本课程的案例研究 |
第一节 昆明滇池中学天文活动校本课程方案 |
第二节 四季星空和星空的神话故事—教学设计 |
第三节 太阳、太阳系—教学设计 |
第四节 星空大会 |
第五节 看社团活动、看学生的成长 |
第六节 天文穹顶必造—项目式活动管理 |
第七节 天文台考察活动 |
第八节 国际天文奥赛 |
第五章 实践成效与课程优化研究 |
第一节 实践成效研究 |
第二节 课程优化总结 |
第六章 研究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4)高中思想政治课“满意课堂”创新实践探究 ——以全椒县四所高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
1.问题的提出 |
2.研究的意义 |
(二)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国内研究现状 |
2.国外研究现状 |
(三)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1.研究思路 |
2.研究方法 |
(四) 创新之处与存在的不足 |
1.创新之处 |
2.存在的不足 |
一、高中思想政治课“满意课堂”创新实践概述 |
(一) 相关概念界定 |
1.“满意课堂” |
2.高中思想政治课“满意课堂” |
(二) 高中思想政治课“满意课堂”创新实践的理论基础 |
1.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及其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
2.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关于教育与人才培养的思想 |
(三) 高中思想政治课“满意课堂”的基本特征 |
1.主体性——真正立足以学生为主体和以学为中心的观念 |
2.开放性——尝试利用“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激发多方参与 |
3.选择性——严格实行双向或者多向选择课堂学习 |
4.思想性——一定要让课堂充满着思想的温暖 |
(四) 高中思想政治课“满意课堂”的特殊标准 |
1.“满意课堂”的基本标准及其评价方案 |
2.高中思想政治课“满意课堂”的特殊标准及其评价方案 |
(五) 高中思想政治课“满意课堂”创新实践的价值 |
1.有利于提高高中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
2.有利于加强高中思想政治课课堂管理的针对性 |
3.有利于促进高中思想政治课课堂观察的全面性 |
4.有利于增强高中思想政治课课堂评价的科学性 |
二、高中思想政治课堂的现状、存在问题及成因分析 |
(一) 高中思想政治课堂的现状 |
1.典型课堂创新实践样态 |
2.典型课堂创新实践样态中存在的问题 |
(二) 高中思想政治课堂现状调查及其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1.高中思想政治课堂现状调查:以全椒县四所高中为例 |
2.调查数据统计和分析 |
3.全椒县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存在问题 |
4.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三、高中思想政治课“满意课堂”创新实践的对策 |
(一) 高中思想政治课“满意课堂”创新实践的原则 |
1.正确导向性原则 |
2.形式多样性原则 |
3.实施可行性原则 |
4.评价科学性原则 |
(二) 高中思想政治“满意课堂”创新实践的实施路径 |
1.高中思想政治“满意课堂”的突破口——编写“学历案” |
2.高中思想政治“满意课堂”的关键——开展深度学习 |
3.高中思想政治“满意课堂”的落脚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课堂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件 |
后记 |
(6)运用信息技术创设高中生物学问题情境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二节 研究现状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意义 |
一、延续传统,与时俱进 |
二、响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
三、提高学生学习能力 |
四、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 |
第四节 研究方法 |
一、文献法 |
二、案例分析法 |
三、问卷调查法 |
四、访谈法 |
第二章 概述 |
第一节 概念的界定 |
一、情境 |
二、问题情境 |
三、信息技术 |
第二节 问题情境的特征 |
一、问题性 |
二、情感性 |
三、真实性 |
四、综合性 |
五、主体性 |
第三节 问题情境的类型 |
一、事实性问题情境 |
二、启发性问题情境 |
三、生活化问题情境 |
四、活动化问题情境 |
第四节 运用信息技术创设问题情境的优势 |
一、有助于培养学生问题意识 |
二、有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 |
三、有助于方便快捷获取多种信息 |
四、有助于问题情境的创设效果 |
第五节 运用信息技术创设问题情境的理论基础 |
一、情境认知与学习理论 |
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三、认知心理学理论 |
四、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层次整合理论 |
第三章 运用信息技术创设高中生物学问题情境的现状调查 |
第一节 调查目的 |
第二节 调查对象 |
第三节 调查方法 |
第四节 调查内容 |
第五节 调查结果及分析 |
一、教师问卷调查结果及分析 |
二、学生问卷调查结果及分析 |
三、调查结论 |
第四章 运用信息技术创设高中生物学问题情境的理论研究 |
第一节 运用信息技术创设高中生物学问题情境的原则 |
一、趣味性原则 |
二、启发性原则 |
三、针对性原则 |
四、激励性原则 |
五、客观性原则 |
第二节 运用信息技术创设高中生物学问题情境的策略 |
一、运用信息技术进行诱导思考 |
二、结合生活创设问题情境 |
三、结合生物史创设问题情境 |
四、结合趣味实验创设问题情境 |
五、结合社会热点问题创设问题情境 |
第五章 运用信息技术创设问题情境的案例设计 |
第一节 运用信息技术结合社会热点问题创设问题情境—以《免疫调节》为例 |
一、案例设计 |
二、案例分析 |
第二节 运用信息技术创设模拟实验问题情境—以《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为例 |
一、案例设计 |
二、案例分析 |
第六章 结论 |
结束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一案到底”教学法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以“学会学习”一框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1.国外“一案到底”教学法的研究现状 |
2.国内“一案到底”教学法的研究现状 |
(四)研究方法 |
1.文献研究法 |
2.观察法 |
3.访谈法 |
一、“一案到底”教学法概述 |
(一)案例教学的涵义及其特点 |
1.案例教学的涵义 |
2.案例教学的特点 |
(二)“一案到底”教学法的涵义、优势及其理论依据 |
1.“一案到底”教学法的涵义 |
2.“一案到底”教学法的优势 |
3.“一案到底”教学法的理论依据 |
(三)“一案到底”教学法运用的一般程序 |
1.案例选择 |
2.案例编制 |
3.案例分析 |
4.案例评价 |
二、初中思想品德课“一案到底”教学法的特点和意义 |
(一)初中思想品德课“一案到底”教学法的特点 |
1.初中思想品德课“一案到底”教学法更加注重感性 |
2.初中思想品德课“一案到底”教学法要加强正面教育和引导 |
3.初中思想品德课“一案到底”教学法更加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道德实践 |
(二)初中思想品德课“一案到底”教学法的意义 |
1.有利于增强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实效 |
2.有利于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
3.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
4.有利于增加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 |
三、“一案到底”教学法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实施 |
(一)教学设计背景 |
1.学习需要的分析 |
2.学习内容的分析 |
3.学习者的分析 |
(二)教学设计展示 |
(三)教学设计反思 |
1.教师、学生准备要充分 |
2.教师、学生评价要及时 |
3.从“一案到底”到“一案为主到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中德外语学习文化的跨文化协同研究 ——以场景练习法在德语专业本科基础阶段基础德语课上的实践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词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序言 |
Ⅰ. 选题缘由 |
Ⅱ. 研究对象的界定 |
Ⅲ. 研究现状 |
Ⅳ. 研究方法 |
Ⅴ. 论文结构 |
第一章 基本概念的厘清 |
1.1 外语学习文化 |
1.1.1 文化 |
1.1.2 外语学习 |
1.1.3 外语学习文化的定义及其四层结构模式 |
1.2 跨文化协同 |
1.2.1 跨文化性 |
1.2.2 协同 |
1.2.3 跨文化协同的含义及其描述模式 |
1.3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中国外语学习文化的内部结构 |
2.1 最深层:中国文化价值体系 |
2.1.1 人生价值观 |
2.1.2 自然价值观 |
2.1.3 道德价值观 |
2.2 第二层:中国传统学习思想 |
2.2.1 学习观 |
2.2.2 教学原则 |
2.2.3 教师角色 |
2.2.4 师生关系 |
2.3 第三层:对外语教与学的看法 |
2.3.1 外语学习观 |
2.3.2 外语教学的原则 |
2.3.3 外语教学的模式 |
2.3.4 教师角色与师生关系 |
2.4 第四层:教育制度与外语教育政策 |
2.4.1 中国古代文教政策的钩沉 |
2.4.2 中国外语教育政策的演进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德国新交际外语学习文化的内部结构 |
3.1 最深层:西方文化价值体系中的德国文化标准 |
3.1.1 西方文化价值体系 |
3.1.1.1 人生价值观 |
3.1.1.2 自然价值观 |
3.1.1.3 道德价值观 |
3.1.2 德国文化标准 |
3.1.2.1 事情取向 |
3.1.2.2 重视结构与规则 |
3.1.2.3 时间规划 |
3.1.2.4 内化的自我监督 |
3.1.2.5 与个人以及生活领域相分离 |
3.1.2.6 低语境 |
3.2 第二层: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3.2.1 知识观 |
3.2.2 学习观 |
3.2.3 学生观 |
3.2.4 教师观 |
3.2.5 教学观 |
3.3 第三层:对外语教与学的看法 |
3.3.1 德国传统交际教学观 |
3.3.2 德国传统交际教学阶段的练习模式 |
3.3.3 德国新交际外语教学的原则 |
3.4 第四层:语言政策 |
3.4.1 欧洲语言共同参考框架 |
3.4.2 欧洲语言档案袋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场景练习法——中德外语学习文化跨文化协同的途径 |
4.1 场景练习法的特征 |
4.2 场景练习法的设计 |
4.3 场景练习法的实施过程 |
4.4 场景练习法与能力培养 |
4.5 场景练习法作为跨文化协同途径的适用性探讨 |
4.5.1 与德国新交际外语学习文化的内在联系 |
4.5.2 与中国外语学习文化的兼容性与互补性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场景练习法作为中德外语学习文化跨文化协同途径的实证研究 |
5.1 对场景练习法实施情境的综合考察 |
5.1.1 研究工具 |
5.1.1.1 课堂观察:COLT量表 |
5.1.1.2 师生访谈:NVivo8质性分析软件 |
5.1.2 研究对象与研究过程 |
5.1.2.1 课堂观察 |
5.1.2.2 师生访谈 |
5.1.3 研究结果与分析 |
5.1.3.1 课堂组织形式 |
5.1.3.1.1 一年级 |
5.1.3.1.2 二年级 |
5.1.3.2 课堂语言内容 |
5.1.3.2.1 一年级 |
5.1.3.2.2 二年级 |
5.1.3.3 教师角色 |
5.1.3.3.1 “好”教师 |
5.1.3.3.2 教学经历 |
5.1.3.4 学生角色 |
5.1.3.4.1 “好”学生 |
5.1.3.4.2 学习动机 |
5.1.3.4.3 课堂活动 |
5.1.3.4.4 课外学习 |
5.1.3.5 教辅材料 |
5.1.3.5.1 一年级 |
5.1.3.5.2 二年级 |
5.1.3.5.3 学生看法 |
5.1.3.5.4 教师看法 |
5.2 场景练习法作为跨文化协同的途径在基础德语课上的实践 |
5.2.1 场景练习法师生访谈 |
5.2.1.1 学生访谈的分析与讨论 |
5.2.1.2 教师访谈的分析与讨论 |
5.2.2 场景练习法在基础德语课上实践的个案研究 |
5.2.2.1 研究过程 |
5.2.2.2 个案研究1 |
5.2.2.2.1 实践描述 |
5.2.2.2.2 教师角色分析 |
5.2.2.2.3 学生角色分析 |
5.2.2.2.4 课堂组织形式分析 |
5.2.2.3 个案研究2 |
5.2.2.3.1 实践描述 |
5.2.2.3.2 教师角色分析 |
5.2.2.3.3 学生角色分析 |
5.2.2.3.4 课堂组织形式分析 |
5.2.2.3.5 教辅材料分析 |
5.2.2.4 师生评价 |
5.3 完善场景练习法作为跨文化协同途径的建议 |
5.4 中德外语学习文化跨文化协同的生成模式 |
5.5 本章小结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本论文使用的COLT量表 |
附录2:COLT量表A原表 |
附录3:教师G1基础德语课课堂观察记录示例 |
附录4:学生访谈提纲 |
附录5:教师访谈提纲 |
附录6:学生访谈中场景练习的任务题目 |
附录7:场景练习法个案研究1教师访谈提纲 |
附录8:场景练习法个案研究2教师访谈提纲 |
附录9:场景练习法学生问卷 |
附录10:场景练习法个案研究1任务题目 |
附录11:场景练习法个案研究2任务题目 |
(9)新课程下高中生数学学习方式的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4 研究的方法与思路 |
2 数学学习方式的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数学学习方式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学习方式 |
2.1.2 学习方式与相关概念辨析 |
2.1.3 学习方式的类型 |
2.1.4 现代学习方式 |
2.1.5 数学学习方式 |
2.1.6 数学学习方式的转变 |
2.2 研究的理论基础 |
3 高中数学学习方式调查与研究 |
3.1 调查的目的 |
3.2 调查的对象 |
3.3 调查的思路及设计 |
3.4 调查的方法及内容 |
3.4.1 问卷调查 |
3.4.2 课堂观察 |
3.4.3 访谈 |
3.5 问卷调查的结果与分析 |
3.5.1 学生数学学习方式现状的调查结果与分析 |
3.5.2 教师教学行为现状的调查结果与分析 |
4 高中数学课堂观察的质性研究 |
4.1 课例的选取 |
4.2 课堂教与学的分析 |
4.2.1 课堂各个教学环节的时间分配 |
4.2.2 课堂教与学行为的具体分析 |
4.3 课堂分析的结论 |
5 研究的结论与建议 |
5.1 数学学习方式转变中存在的问题 |
5.1.1 多数的高中生仍以接受式学习数学 |
5.1.2 数学学习方式的转变流于形式化、极端化 |
5.1.3 教师对新的数学学习方式理念的迷失 |
5.2 对数学教师的建议 |
5.2.1 转变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 |
5.2.2 创建和谐的学习条件,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
5.2.3 实施多元化的教学方法,适应数学学习方式的转变 |
5.2.4 有效地评价学生的数学学习,促进数学学习方式的转变 |
6 结语与展望 |
6.1 结语 |
6.2 今后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10)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生物课堂上有效性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中学生物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概述 |
1.1 小组合作学习基本内涵 |
1.2 国内外同一领域研究现状 |
1.2.1 小组合作学习在国外发展现状 |
1.2.2 小组合作学习在我国的发展现状 |
1.3 中学生物学的学科特点 |
1.4 研究本课题的任务 |
第二章 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生物课堂上的效果分析 |
2.1 教材分析 |
2.2 传统教学模式与小组合作教学模式在课堂上的效果分析 |
2.2.1 学习成绩分析 |
2.2.2 学生学习兴趣、自信心的分析 |
第三章 生物课堂上影响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常见问题及其解决方法 |
3.1 生物课堂上影响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常见问题 |
3.1.1 教师对小组合作学习的适用条件模糊不清 |
3.1.2 小组合作学习的时机选择不当 |
3.1.3 无效提问影响了小组合作学习的质量 |
3.1.4 班额较大,小组组建不科学 |
3.1.5. 考试制度影响了小组合作学习 |
3.2 提高生物课堂上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方法 |
3.2.1 选择合适的小组学习方法 |
3.2.2 提高教师的素质 |
3.2.3 教师要创造一个愉快的学习气氛 |
3.2.4 教师应当为小组合作学习提供评价的标准 |
3.2.5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
3.2.6 提高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
3.2.7 采取适合课堂教学的合作学习分组方式 |
第四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四、世纪之问:你学会学习了吗?(论文参考文献)
- [1]新高考改革下高中生生物学学习观现状分析及培养策略研究[D]. 刘海霞. 曲阜师范大学, 2020(02)
- [2]对高一数学章节起始课教学的研究[D]. 马菡.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1)
- [3]基于多元智能的天文活动校本课程开发研究[D]. 杨让泓. 云南师范大学, 2019(06)
- [4]高中思想政治课“满意课堂”创新实践探究 ——以全椒县四所高中为例[D]. 范仕明. 苏州大学, 2018(06)
- [5]十年之后我是谁?[J]. 郝云亮. 汽车维护与修理, 2018(18)
- [6]运用信息技术创设高中生物学问题情境的研究[D]. 尹腾海. 曲阜师范大学, 2016(02)
- [7]“一案到底”教学法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以“学会学习”一框为例[D]. 赵华美. 曲阜师范大学, 2015(03)
- [8]中德外语学习文化的跨文化协同研究 ——以场景练习法在德语专业本科基础阶段基础德语课上的实践为例[D]. 尹佳.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14(09)
- [9]新课程下高中生数学学习方式的调查研究[D]. 杨芳芳. 华中师范大学, 2012(10)
- [10]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生物课堂上有效性的分析[D]. 高岩. 辽宁师范大学, 20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