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三次采油用烷基苯磺酸盐结构与性能的关系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雷自刚[1](2020)在《烷基糖苷APG1214的绿色合成及应用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烷基糖苷(APG)是由葡萄糖及淀粉水解糖与醇在酸性催化剂条件下缩合而成的,具有表面张力低、配伍性能强、泡沫细腻丰富、耐强酸强碱及较强抗盐性等诸多优点,同时,具有良好的生物降解性,无毒无刺激等环保优势。本文针对其在工业生产中存在的液体酸腐蚀设备、产品不纯等问题,利用固体酸催化合成烷基糖苷,并对其性能进行研究。复配得到一种绿色环保的低界面张力泡沫驱油剂,并对其泡沫性能、界面性能、乳化性能、驱替性能进行了系统的评价,结果表明,该复配体系在以上性能中均表现出优良的性能。(1)以葡萄糖、混合醇为原料,氧化铝负载对甲苯磺酸为固体酸催化剂,采用直接苷化法,以高产品收率及产物色泽浅为目标,通过单因素实验方法对C12-14烷基糖苷的合成条件进行实验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最适宜的合成条件为:反应温度115℃-120℃,催化剂与葡萄糖质量比0.015,混合醇与葡萄糖物质的量比5:1,葡萄糖分批加入,催化剂使用2-3次为宜。在此条件下,产物产率可以达到96%,产品色泽较浅。(2)以玉米淀粉、乙二醇、混合醇为原料,氧化铝负载对甲苯磺酸为固体酸催化剂,采用转糖苷法,以高产品收率及产物色泽浅为目标,通过单因素实验法探究了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乙二醇用量、混合醇用量和反应时间对合成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比较适宜的合成条件为:反应温度为120℃、催化剂浓度与淀粉质量比为0.015、n(玉米淀粉中葡萄糖单元):n(乙二醇):n(混合醇)=1:4:2、转糖苷时间2h、催化剂使用2次为宜。在此条件下,具有良好的产物收率、产品色泽浅、反应时间短的优点。(3)对APG表面性能、界面性能、泡沫性能、乳化性能进行研究;将其与多种表面活性剂进行复配,以得到具有优良泡沫性能、低界面张力、低乳化稳定性的复配体系,并考察了复配体系配比、无机盐离子及浓度、温度等条件对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m(APG):m(K12):m(OAB)=5:1:4时,APG/K12/OAB复配体系起泡体积在500 mL以上,半衰期在4h以上,具有良好的泡沫性能,并受矿化度和温度影响较小;该复配体系能很好地降低油水界面张力,油水界面张力可以达到10-2mN/m,并随着矿化度的增大,界面张力逐渐减小。(4)采用岩心流动评价试验装置进行了室内填砂管调驱实验,考察了烷基糖苷复配体系驱替性能。结果表明,当质量浓度为0.1%时,泡沫驱及后续水驱原油总采收率提高了约20%;随着烷基糖苷复配体系浓度的增加,泡沫驱阶段压力明显升高,原油采收率进一步提升,当质量浓度为0.3%时,泡沫驱及后续水驱原油总采收率提高了约25%,该复配体系具有良好的封堵能力和洗油能力。
刘岢鑫[2](2019)在《脂肪酸甲酯乙氧基化物的合成及其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烷基苯磺酸盐(HABS)和石油磺酸盐(PS)具有良好降低油水界面张力的性质,目前已经广泛应用于三次采油中,但是由于烷基苯磺酸盐和石油磺酸盐的价格相对较高,而且易污染地下水质,严重制约碱/表面活性剂/聚合物三元复合驱在油田的工业化推广。因此,迫切希望采用绿色环保的表面活性剂全部或部分替代现有的烷基苯磺酸盐和石油磺酸盐。脂肪酸甲酯乙氧基化物(FMEE)是一种新型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具有较低的临界胶束浓度,较强的表面活性和乳化植物油能力,同时生物降解率可达99%以上,如果将其在油田中应用,将会有效减少三次采油中化学剂对环境的负面影响。为了研究脂肪酸甲酯乙氧基化物在三次采油领域应用的可行性,首先以脂肪酸甲酯和环氧乙烷为原料,以乙酸钙为催化剂,合成出具有不同烷基链长和环氧乙烷加成数(EO数)的系列脂肪酸甲酯乙氧基化物。通过核磁和红外光谱对其组成和结构进行检测和表征,分析结果表明,所合成的化合物为设想结构的化合物,纯度大于95%。以自主合成的系列FMEE为模型化合物,系统研究FMEE与不同类型油相之间的界面流变性能,揭示FMEE的链长和EO数对界面流变性能的影响机理:对于饱和碳链FMEE/煤油体系,随着链长增加,扩散变慢和疏水链间相互作用增强,导致界面扩张模量随链长增加而增加,而相角随链长的变化很小;对于不饱和链FMEE,由于不饱和链的弯曲造成界面上表面活性剂分子数量减少,界面上FMEE分子排列的比较疏松,使得C18=E5的界面扩张模量低于C16E5,而C18=E5的相角明显大于C12E5、C14E5和C16E5的相角。对具有不同EO数的FMEE/煤油体系,由于C18=E5的EO链适中,其在界面吸附的分子数最多,相邻分子之间易发生较强的相互作用,同时EO链在界面的重排会引发快驰豫过程,使得C18=E5的界面扩张模量的极值和相角明显高于C18=E3和C18=E10。对于FMEE/原油体系,由于界面膜为FMEE与原油活性组分形成的混合吸附膜,FMEE与原油活性组分在油水界面上的竞争吸附,使得界面扩张模量和相角随浓度的变化幅度低于FMEE/煤油体系,而且EO数对界面扩张模量和相角的影响呈无规则变化。以系列FMEE为研究对象,系统研究FMEE与不同类型油相之间的乳化性能,揭示FMEE的结构对乳化性能的影响规律:对FMEE/煤油体系以及FMEE/模拟原油体系,在相同FMEE浓度条件下,随着烷基链长增加,乳状液的稳定性显着增强;随着EO数的增加,乳状液的稳定性变化幅度较小。在系统研究FMEE结构对油水界面流变性能和乳化性能的影响规律和作用机理的基础上,针对不同结构的FMEE水溶液/煤油体系,建立界面流变参数与界面张力及乳状液稳定性之间的定性关系:界面扩张模量只能在低表面活性剂浓度条件下与界面张力呈现一一对应的关系,即随着界面扩张模量的增加,界面张力下降;而界面扩张相角可在所研究的1×10-7mol/L至1×10-4mol/L全部浓度范围内,与界面张力之间存在一一对应关系,即随着界面扩张相角的增加,界面张力下降。乳状液稳定性和界面扩张模量之间没有一一对应的相关性;界面扩张相角和乳状液稳定性之间在FMEE浓度低于5×10-5 mol/L时存在一一对应的相关性,也就是随着界面扩张相角的增加,乳状液稳定性也相应增加;但是在FMEE浓度高于5×10-5 mol/L以后,界面扩张相角和乳状液稳定性之间没有相关性。最后,通过系统研究FMEE与油田用烷基苯磺酸盐(HABS)以及石油磺酸盐(PS)在降低界面张力、抗吸附、乳化和驱油性能方面的协同效应,确定C14E5与烷基苯磺酸盐和石油磺酸盐间的最佳复配比例,在最佳复配比例时,C14E5/烷基苯磺酸盐/碳酸钠/2500万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体系可比烷基苯磺酸盐/碳酸钠/2500万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体系多提高原油采收率4个百分点以上,C14E5/石油磺酸盐/碳酸钠/2500万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体系可比石油磺酸盐/碳酸钠/2500万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体系多提高原油采收率5个百分点以上。以C14E5/石油磺酸盐/碳酸钠体系为基础,通过系统研究C14E5/石油磺酸盐/碳酸钠复合体系与不同类型聚合物之间在降低界面张力、乳化和驱油性能方面的协同效应,确定疏水缔合聚合物为复合体系采用最佳聚合物类型,驱油实验结果表明C14E5/石油磺酸盐/碳酸钠/疏水缔合聚合物体系可比C14E5/石油磺酸盐/碳酸钠/2500万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体系多提高原油采收率5个百分点以上,比石油磺酸盐/碳酸钠/2500万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体系多提高原油采收率10个百分点以上。
孙彤[3](2019)在《烷基苯磺酸盐型表面活性剂在油/水界面聚集行为的分子动力学模拟》文中认为烷基苯磺酸盐活性剂具有较高的界面活性,可以显着降低油水界面张力,是一类应用广泛的驱油用表面活性剂。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有助于从微观层次、分子水平上理解表面活性剂的构效关系,可以获得传统实验难以说明的微观作用机理。本文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在常温常压下从微观角度对烷基苯磺酸盐型表面活性剂在油/水界面的界面性能变化规律和微观作用机理开展研究。论文分别对烷基链长度不同的直链烷基苯磺酸钠在油/水界面的聚集行为研究,考察烷基链的长短对表面活性剂性能的影响;对亲油基团磺酸基位置不同的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在油/水界面进行模拟,考察磺酸基位置不同对界面活性的影响;对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在不同温度下进行模拟,考察温度对活性剂性能变化影响;通过研究对比直链烷基苯磺酸盐和带有支链烷基苯磺酸盐表面活性剂在油/水界面上的聚集行为,考察支链对烷基苯磺酸盐的界面性能影响。通过计算界面生成能、密度分布、径向分布函数以及疏水尾链序参数等参数,从理论上研究不同结构磺酸盐类表面活性剂降低油水界面张力的影响因素和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十八烷基苯磺酸钠在油/水界面上活性较高;磺酸基与烷基链呈对位时,十二烷基苯磺酸钠能更好的降低油/水界面张力;温度在298K-318K时,随着温度升高,烷基苯磺酸盐界面张力下降;直链的烷基苯磺酸盐表面活性剂比带有支链的烷基苯磺酸盐表面活性剂能更好的降低油/水界面张力。
李延根[4](2019)在《高芳烃石油磺酸盐合成及性能研究》文中认为众所周知,目前我国驱油用表面活性剂主要是以重烷基苯磺酸盐和石油磺酸盐为主。重烷基苯磺酸盐的普适性较差,并且年产量较小。工业化生产,不仅需要考虑到其驱油效果,表面活性剂的合成成本也是重要考虑因素。而石油磺酸盐的合成原料大多来源于石油馏分本身,原料来源广泛,价格便宜。前期工作表明,在适当分子量的前提下,芳烃含量较高的石油磺酸盐与目标驱块原油之间具有低界面张力,符合驱油用石油磺酸盐的要求。本论文首先选取了高芳烃含量的石油馏分进行表征,确定其分子量分布和芳烃含量,以筛选的高芳烃馏分为原料进行了合成实验条件的考察,本文主要考察了磺化反应温度、磺化时间以及酸油比等参数对产物界面性能的影响。并且对合成的石油磺酸盐进行了表征,测定了合成的石油磺酸盐有效组分含量和盐含量。对合成的高芳烃石油磺酸盐进行了性能测定,测定并讨论了合成的高芳烃石油磺酸盐浓度、盐浓度、温度以及碱浓度对三元复合驱ASP体系界面性能的影响。在此基础上,研究了高芳烃石油磺酸盐和重烷基苯磺酸盐复配的效果。并且测定了该高芳烃石油磺酸盐配置成的ASP体系溶液的稳定性。最后对该高芳烃磺酸盐合成的ASP体系进行了驱油效率评估,优选了三元复合驱ASP体系适合驱油的碱浓度和表面活性剂浓度。研究结果表明:反应时间、磺化温度、投料酸油比对合成石油磺酸盐产品的界面性能影响十分大。在ASP体系中,ASP溶液与目标驱块原油之间的界面张力均可以达到超低,并且界面张力随着石油磺酸盐浓度、盐浓度、温度以及碱浓度的增大,均为先降低后升高的关系。合成高芳烃石油磺酸盐与重烷基苯磺酸盐有较好的复配性,并且高芳烃石油磺酸盐所配置的ASP体系溶液的稳定性较好。使用合成的高芳烃石油磺酸盐溶液配制成的ASP体系溶液进行驱替实验,其极限驱油效率在水驱采收率基础上可以提高采收率20%以上,符合现场要求。
牛瑞霞[5](2016)在《弱碱驱油用酚衍芳基烷基磺酸盐的设计合成与构效关系研究》文中认为芳基烷基磺酸盐是磺酸基团连接在烷基链上的新型含芳基表面活性剂,在表/界面活性以及弱碱、无碱驱油方面具有潜在应用前景。因其结构与烷基苯磺酸盐相似,可与油田在用重烷基苯磺酸盐(HABS)产生良好配伍性能,有利于提高HABS的弱碱适用性。本文以α-烯烃为原料,合成了系列壬基酚基烷基磺酸盐(Cn-NPAS,n=8,10,12,14,16),考察优化了中间体及目标产物的合成条件,并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紫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1H NMR)、电喷雾质谱(ESI-MS)以及元素分析等手段对产品结构进行了表征确认;研究了Cn-NPAS分子结构对其胶束化行为、表/界面活性、吸附性能、泡沫性能以及乳化性能的影响,揭示了分子结构与其性能的关系;对系列Cn-NPAS进行了弱碱三元复合驱油体系室内模拟驱油实验;探索了C12-NPAS与HABS的复配作用规律。(1)中间体及目标产物的合成工艺条件优化及结构表征中间体烯基磺酸的适宜合成条件为:氮气稀释SO3半间歇磺化α-烯烃,SO3/α-烯烃摩尔比=1.15:1,稀释SO3气体浓度5%,反应温度30℃,此时烯基磺酸收率可达30.85%;目标产物壬基酚基取代烷基磺酸盐的适宜合成条件为:反应温度140℃,反应时间3.5h,壬基酚/烯基磺酸摩尔比=2:1,此时目标产物收率可达93.74%。FT-IR和紫外光谱分析结果表明,合成产品中含有目标产物应有的磺酸基团和芳环结构,说明成功地将壬基酚基引入烯烃磺酸分子中,得到了目标产物;核磁氢谱、质谱和元素分析表明,合成产品的纯度及分子结构与预期设计目标产物相一致。(2)壬基酚基取代烷基磺酸盐的分子结构与性能的关系采用表面张力法、电导率法和稳态荧光探针法研究了Cn-NPAS的胶束化行为,结果表明,Cn-NPAS的Γmax值均低于烯基磺酸盐(AOS),Amin值均高于AOS;随着磺烷基碳链长度的增加:(a)临界胶束浓度值(CMC)降低,胶束化能力增加;(b)γCMC先减小后增大,且除C16-NPAS外,γCMC值均低于AOS;(c)吸附效率p C20线性增加。胶束化热力学分析表明,Cn-NPAS胶束表面反离子的结合是一个放热过程,相同温度下,随着磺烷基链长的增加,胶束反离子结合度β值略微下降;Cn-NPAS胶束的形成属于自发过程放热过程,且随着磺烷基链长的增加,有利于表面活性剂聚集成胶束,温度升高致使CMC有所升高;(35)Sqmic均为正值,胶束化过程使溶液体系的无序度增加;壬基酚基烷基磺酸盐的胶束化过程为熵驱动过程。采用乳化力法、乳状液稳定性以及微乳液法研究了Cn-NPAS对原油的乳化性能,结果表明,由于Cn-NPAS具有类似支状的“拟双子”双烷基双亲水基结构,使其对原油模拟油的乳化力优于AOS和HABS,而乳状液稳定性不如HABS,随着磺烷基链长度的增加,表面活性剂的乳化力先增大后减小,而乳状液稳定性先减小后增大;确定了制备正辛烷微乳液的条件,随着磺烷基链长的增加,微乳区域面积增大,壬基酚基烷基磺酸盐最佳含盐度范围变窄,耐盐性下降。采用改进Ross-Miles法研究了Cn-NPAS的泡沫性能,结果表明,Cn-NPAS浓度增大,起泡性能增强,泡沫半衰期先急剧减小后增加,最终达到稳定值;温度升高,初始泡沫体积增大,泡沫半衰期逐渐降低;当矿化度<700mg/L时,矿化度增加对泡沫性能影响不显着,但矿化度过高,初始泡沫体积和半衰期明显下降。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研究了Cn-NPAS的耐盐性能,结果表明,Cn-NPAS的对Na Cl容忍度(>30g/L)高于石油磺酸盐(14g/L)和重烷基苯磺酸盐(25g/L),但对Ca Cl2和Mg Cl2的容忍度则高于石油磺酸盐而低于HABS;随着磺烷基链长的增加,对Na Cl容忍度下降,而对Ca Cl2和Mg Cl2的容忍度没有明显影响。采用接触角法研究了Cn-NPAS在石蜡疏水表面的润湿性能,结果表明,Cn-NPAS可使石蜡表面发生适度润湿反转,在所测浓度范围内,可使润湿角降至60o以下;随着表面活性剂浓度增加,润湿性增强;随着磺烷基链长的增加,对疏水表面的润湿性先增加后降低。采用旋转滴界面张力法研究了弱碱Cn-NPAS体系与系列正构烷烃、原油间的界面活性规律,结果表明,Cn-NPAS的最小烷烃碳数(nmin)范围为1214,随着磺烷基链长增加,nmin增大;碱浓度的增加影响Cn-NPAS的烷烃选择性,nmin有降低趋势;随着表面活性剂浓度的增加,油水界面张力先下降后升高,较低浓度(0.05wt%)下Cn-NPAS弱碱水溶液与正构烷烃间的最低界面张力可降至2.67×10-2 m N/m,较同等烷烃-烷基苯磺酸盐体系低一个数量级;在表面活性剂浓度为0.10.4wt%范围内,通过调节Na2CO3浓度(0.6%1.6%),可使Cn-NPAS弱碱三元复合驱油体系与原油间界面张力降至超低(10-3m N/m),弱碱界面活性范围较宽。石英砂/油砂上的吸附实验研究表明,增加Cn-NPAS、Na Cl及Na OH浓度,吸附量逐渐增加,增加Na2CO3浓度,吸附量逐渐减小;随着磺烷基链长的增加,吸附量增加;Cn-NPAS在石英砂上的吸附量高于油砂。(3)系列Cn-NPAS表面活性剂的弱碱三元复合驱室内驱油实验室内模拟岩心驱油实验表明,壬基酚基烷基磺酸盐在弱碱条件下具有优异的驱油性能。C10、C12、C14和C16-NPAS表面活性剂弱碱三元复合驱体系,均比水驱提高原油采收率25.0%以上,且随着磺烷基链长的增加,驱油效率先增加后减小,C14-NPAS体系高达29.6%;与油田在用的重烷基苯磺酸盐(HABS)强碱三元复合驱体系的采收率(22.4%)相比,C14-NPAS弱碱三元复合驱体系的采收率高出7.2%,表明C14-NPAS的弱碱驱油性能优于HABS强碱驱油性能。(4)Cn-NPAS与HABS复配性能及其弱碱三元复合驱室内驱油实验与HABS的复配性能研究表明,壬基酚基烷基磺酸盐与HABS具有良好的配伍性。C12-NPAS与HABS复配后,能够提高HABS的乳化能力,提高C12-NPAS的乳状液稳定性,当C12-NPAS/HABS复配比为1:1时,复配体系的乳化力最大,达到25.4%;C12-NPAS/HABS复配体系可以显着提高单剂的润湿性能和稳泡性能,复配比为7:3时泡沫性能最佳,复配比为2:8时油湿性最好;C12-NPAS与HABS复配比为2:8时,HABS的弱碱三元复合驱体系驱油效率得到改善,比单独应用HABS弱碱三元复合体系驱油的采收率高出9.5%,说明二者复配可以有效改善HABS的弱碱适应性。
王敬玲[6](2016)在《双组份芳基烷基磺酸盐的制备与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芳基烷基磺酸盐其兼具芳环、长烷基链和磺酸基团,结构与重烷基苯磺酸盐相似,区别在于磺酸基团连在了烷基链的最末端,而不是连接在芳环上。在溶解性,界面活性,热稳定性,耐盐性和生物降解性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本文以双组份α-烯烃、SO3和壬基酚为主要原料,经过磺化反应、烷基化反应以及中和反应合成了含酚羟基和不同碳链烷基的双组份芳基烷基磺酸盐—壬基酚基烷基磺酸盐(C12/n-NPAS,n=8、10、14、16),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试验考察了烷基化反应温度、投料比和反应时间对产品C12/n-NPAS收率的影响,并确定了最佳合成工艺条件。用FT-IR和ESI-MS手段对合成得到的产品进行了分子结构表征。考察了碳链长度对壬基酚基烷基磺酸盐表面活性剂表面张力、最低界面张力以及泡沫性能、耐盐性能、乳化性能、吸附性能和润湿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1)合成得到的产物的分子结构与所设计的壬基酚基烷基磺酸盐分子结构相符;(2)随着烷基链长增加,C12/n-NPAS产品的CMC降低,γCMC先降低后增加,其中C12/n-NPAS表面活性剂的表面活性比C12-NPAS好。(3)随着烷基链长度增加,C12/n-NPAS表面活性剂水溶液和大庆四厂原油体系之间的界面张力(IFTmin)先逐渐降低然后增加,其中C12/14-NPAS显示出最低IFTmin值9.78×10-33 mN·m-1,低于C12-NPAS。(4)复配产品的耐盐性和乳化性均优于C12-NPAS,C12/10-NPAS和C12/14-NPAS的起泡性和稳泡性最好,C12/14-NPAS吸附量最小,在油砂表面的最小吸附量为3.72μmol/g,抗吸附性能优于C12-NPAS。复配产品在油湿表面的润湿角稍大于C12-NPAS,其中C12/10-NPAS在复配产品中润湿角最小,对油湿表面的润湿性反转能力最好。
尹成峰[7](2014)在《内烯烃磺酸盐的合成》文中研究说明内烯烃磺酸盐表面活性剂是由内烯烃经磺化反应并进行水解中和反应制得的烯基磺酸盐,是一种新型的表面活性剂。与常规烷基苯磺酸盐不同之处是:其磺酸基团不是链接在长链烷基链的末端,也不是连接在芳香环上而是连接在长烷基链的中间。由于产物结构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与常规烷基苯磺酸盐相比,产物的溶解性更好,活性物含量增加,有良好的热稳定性,产物的生物降解性较好,是一种环保产品。本文以内烯烃为原料,以三氧化硫·二氧六环络合物为磺化试剂进行磺化反应,制得的内烯基磺酸,经中和水解反应制得内烯烃磺酸盐表面活性剂。对系列内烯烃磺酸盐(C18、C21、C24)进行红外光谱分析表明,产物为预期产物;对系列内烯烃磺酸盐(C18、C21、C24)测定了其界面张力,从试验得出内烯烃磺酸盐能够降低原油的张力,具有很高的界面活性;对系列内烯烃磺酸盐(C18、C21、C24)进行了起泡性能的测定,得到内烯烃磺酸盐具有良好的起泡性能和稳泡性能;通过室内试验对系列内烯烃磺酸盐(C18、C21、C24)进行了乳化性能的测定,得到内烯烃磺酸盐具有良好的乳化性能和稳定性。
金光勇[8](2014)在《醇醚硫酸酯盐/磺酸盐extended表面活性剂的合成与性能》文中研究表明―extended表面活性剂‖是指在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尤其是在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疏水基与亲水离子头之间嵌入中等极性基团(聚氧丙烯链段)的新型表面活性剂。本文通过全新的分子设计,以短链脂肪醇—异辛醇(C8)为起始剂,经烷氧基化加成、硫酸酯化以及中和反应合成出一系列辛基嵌段聚醚硫酸酯盐型extended表面活性剂(R(PO)m(EO)nOSO3Na,PmEnS);并以其中的P9E6S为原料,以亚硫酸盐为磺化剂,直接转化合成醇醚磺酸盐型extended表面活性剂P9E6SO;同时测定了以上合成的表面活性剂的表面活性参数、乳化性能、油水界面张力以及耐盐抗硬水性等物化性质。采用传统方法,对异辛醇进行碱催化烷基化加成反应,制备了5种不同PO(m=3,6,9)、EO(n=0,3,6)加成数的中间体异辛醇嵌段聚醚(R(PO)m(EO)nOH,PmEn),以氯磺酸为硫酸酯化试剂,对中间体PmEn硫酸酯化,并采用碱中和后,合成出5种相应的醇醚硫酸酯盐extended表面活性剂PmEnS;采用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氢谱等表征手段对其纯化产物进行了结构鉴定;选取P9E6为例,优化其硫酸酯化反应条件,在较优的反应条件:硫酸酯化剂的用量n(ClSO3H): n(P9E6)=1.5:1,反应溶剂为1,2-二氯乙烷,无需老化,冰水浴,P9E6硫酸酯化率达到98.0%。研究了醇醚硫酸酯盐extended表面活性剂(P9E6S)直接转化合成醇醚磺酸盐extended表面活性剂(P9E6SO)的工艺,采用FT-IR和1H-NMR等手段对其纯化产物进行了结构表征,并得到在优化的磺化条件w(P9E6S)=38%,n(SO32-): n(P9E6S)=4: l,170oC下压热反应6h,P9E6S磺化率达到51.4%,P9E6S水解率为12.4%。测定了醇醚硫酸酯盐/磺酸盐extended表面活性剂的表面活性参数、Krafft点、乳化性能、油水界面张力以及耐盐抗硬水性等性能,总结了PO及EO对醇醚硫酸酯盐extended表面活性剂应用性能的影响,讨论聚醚链段对表面活性剂分子的双重贡献,同时测定了P9E3S的地层吸附参数以及耐水解性能,结果表明:(1)醇醚硫酸酯盐extended表面活性剂,Krafft点都很低,乳化性能优异且cmc较低;这类extended表面活性剂在较低表面活性剂浓度无助剂条件下能将油水界面张力降低至10-3mN/m数量级,且对盐浓度、油相适用范围较宽。P9E3S还具有耐温水解性,岩层吸附低等采油用表面活性剂所需特性。(2) extended表面活性剂分子结构中的中等极性基团PO链起到两大作用:首先,作为表面活性剂分子亲油基与亲水基的连接基团,起到分子内亲油亲水的平滑过渡,降低油水界面张力;其次,增强表面活性剂分子亲油性,相当于延长亲油烷基链,从cmc角度看,PO加成数(PON)增加3个产生的影响,相当于亲油烷基链碳数增加1个。extended表面活性剂性能与分子结构中PON有以下关系:extended表面活性剂分子结构EO加成数为3(EON=3)时,PON越大,则extended表面活性剂的最低油水界面张力以及对应的最佳盐浓度都减小;且logcmc=-2.2533-0.10667*PON、ST(耐盐能力能力,wt%)=18-1.5*PON、CS(抗硬水能力,mg/L)=225333-21666*PON。(3) extended表面活性剂性能与分子结构EON有以下关系:extended表面活性剂分子结构PON=9时,当分子中EON从0到3时,EO链对分子疏水性的贡献大于对亲水性的贡献,cmc降低,且有利于表面活性剂分子在油水界面的排列,降低油水界面张力能力增强;当分子中EON更大时,增强了表面活性剂分子中的亲水基部分,cmc增大,不利于降低油水界面张力。而且extended表面活性剂耐盐抗硬水性能则随分子结构中EON增加而提高,且对比P9E6S与P6E3S的耐盐抗硬水能力,表明在extended表面活性剂分子结构中,延长EO链对提高extended表面活性剂的耐盐效应比提高抗硬水能力更有效。(4)磺酸盐型extended表面活性剂具有优异的低温溶解性,乳化性能达到SDS的五倍以上,其cmc是硫酸酯盐的一半,分子截面积am与硫酸酯盐相当,且都远大于SDS。在较宽的矿化度区间内,P9E6S和P9E6SO及其混合物P9E6S/SO都具有优良的降低界面张力的能力,且有较好的耐盐抗硬水性能。P9E6SO具有极好的耐高温水解性,P9E6S/SO产生的增效协合作用也大大提高了P9E6S的耐高温水解性,使其具有用作高温高矿化度油藏三次采油表面活性剂的应用前景。
栾和鑫[9](2013)在《阴非离子型Gemini表面活性剂合成及性能研究》文中提出以马来酸酐、脂肪醇聚氧乙烯醚(AEO-3,AEO-5,AEO-7)、1,2-乙二醇,1,3-丙二醇,1,4-丁二醇、亚硫酸氢钠为原料,以自制的碳基固体酸为催化剂合成了系列阴-非离子型Gemini表面活性剂,并对各反应条件进行优化,利用红外光谱、1H NMR等分析手段对各中间产物及目标产物进行结构表征,结果表明与目标产物相符。表面性能研究结果表明:9种阴-非离子型Gemini表面活性剂在水溶液中胶束化过程是一个自发过程,主要来自熵驱动,温度升高不利于胶束化进行,且熵变对吉布斯自由能变的贡献有下降趋势,焓变的贡献也有增大趋势,在水溶液中胶束化存在焓熵补偿现象,补偿温度Tc均在307±2K范围,基本不随阴-非离子型Gemini表面活性剂的分子结构的改变而变化,随着Spacer或EO的增加形成胶束的能力与稳定性均提高,随着温度升高形成胶束的能力与稳定性均下降,Log cmc与Spacer length呈现出了很好的线性关系。界面性能研究结果表明:9种阴-非离子型Gemini表面活性剂的最小烷烃碳数(nmin),分别为:ANG3-Ⅳ-3,ANG5-Ⅳ-5,ANG7-Ⅳ-7的nmin分别为:10,13,13;ANG3-Ⅲ-3,ANG5-Ⅲ-5,ANG7-Ⅲ-7的nmin分别为:11,12,13;ANG3-Ⅱ-3,ANG5-Ⅱ-5,ANG7-Ⅱ-7的nmin分别为:10,11,11,与大庆采油一厂原油的45℃下油水界面张力,结果表明:部分ANG5-X-5,ANG7-X-7可以使大庆油水达到超低界面张力(10-3mN/m),与烷基苯磺酸盐复配体系界面性能结果表明:在ANG7-Ⅳ-7与C16-8MXS的复配比为2:13:1时,两者具有很好的复配作用,能够使大庆油水达到超低界面张力数量级(10-3mN/m),而在复配比为4:15:1时,复配体系能够使油水界面张力达到10-4mN/m数量级。泡沫性能研究结果表明:9种阴-非离子型Gemini表面活性剂起泡性能随着乙氧基(EO)结构单元增加,起泡性能逐渐增加,t1/2随着乙氧基(EO)结构单元增加逐渐增大,随着联接基链长的增加其起泡性能逐渐增大,t1/2随着联接基链长的增加而增加,随着盐浓度增加起泡性能先增加后降低,分别存在一个最佳盐浓度,NaCl最佳浓度为2%,CaCl2最佳浓度为1g/L,t1/2随着浓度增加先增加后降低;随着温度增加其起泡性能先增加后减小,在50℃时达到最大,t1/2随着温度升高逐渐降低;随着醇浓度增加其起泡性能先增加后降低,并存在一个最佳醇浓度,乙醇为4mL/100mL,异丙醇为3mL/100mL,正丁醇为1mL/100mL,t1/2随着醇浓度增加先增加后降低。乳化性能研究结果表明:9种阴-非离子型Gemini表面活性剂随疏水基及联接基碳数的增加,乳化性能变好;随着ANG7-Ⅳ-7与烷基苯磺酸盐(C16-8MXS)的复配比增大其乳化性能先增强后降低,在复配比为3:1时达到最大。考察了盐浓度对乳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氯化钠浓度增加其乳化性能先小幅增加,后逐渐降低,在氯化钠浓度为2%时其乳化性能达到最大。考察了碱及碱浓度对乳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NaOH,Na2CO3浓度增加,乳状液稳定性先增加后降低,在NaOH,Na2CO3浓度分别为2%和3%时,乳化性能达到最大,继续增加盐浓度乳状液稳定性变差。增溶性能研究结果表明:9种阴-非离子型Gemini表面活性剂的增溶能力受增溶物的极性及结构影响显着,对苯、液体石蜡及正辛醇的增溶能力大小为:苯>液体石蜡和正辛醇,随着联结基碳数增加其对苯的增溶能力先降低后升高,在联结基为1,3-丙二醇时增溶能力最差。吸附性能研究结果表明:9种阴-非离子型Gemini表面活性剂吸附量与温度之间关系,结果表明:吸附量随温度的升高,逐渐减小,考察加入盐浓度对油砂表面吸附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盐浓度增加其吸附量逐渐增加,加入Na2SO4的吸附量先增大后趋于平稳,总体吸附量要高于NaCl,在盐浓度为1g/L时达到平稳,考察碱浓度对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表面活性剂ANG7-Ⅳ-7的浓度增加其在油砂表面吸附量逐渐增大,在活性剂浓度为2g/L时达到最大,继续增大浓度吸附量不再增加。钙皂分散能力研究结果表明:9种阴-非离子型Gemini表面活性剂的钙皂分散指数远小于传统表面活性剂SDBS,这说明其具有较好的钙皂分散力,钙皂分散性能随该系列表面活性剂联结基碳数的增大而变好,随着联结基碳数增加其钙皂分散能力变好。驱油性能研究结果表明:9种阴-非离子型Gemini表面活性剂驱岩心驱替实验表明,阴-非离子型Gemini表面活性剂可在水驱基础上提高原油采收率5%左右,随着氧乙烯结构单元的增加其表面活性剂驱提高原油采收率也越明显,对于相同氧乙烯结构单元的阴-非离子型Gemini表面活性剂,随着联结基碳数增加其表面活性剂驱提高原油采收率也越明显;三元驱岩心驱替实验表明,无论ANG7-Ⅳ-7弱碱或强碱三元复合驱体系,平均提高原油采收率均在20%左右,与目前用驱油用的烷基苯磺酸盐相当,与烷基苯磺酸盐复配使用也具有较好的驱油效率。
刘宏彬[10](2011)在《烷基芳基磺酸盐分子量及其分布与表界面性能关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通过分子设计,以苯、甲苯、二甲苯、脂肪酰氯、溴丁烷、氯磺酸、氢氧化钠等为原料,经Friedel-Crafts酰基化反应、格氏反应、Pd/C氢化还原、磺化及中和等反应步骤,合成了9种具有明确分子量的烷基芳基磺酸盐同分异构体。用两相滴定法测定了活性物含量,9种磺酸盐异构体活性物含量均大于95%。测定了的9种烷基芳基磺酸盐复配体系在25℃时的表面张力值,确定了其临界胶束浓度(critical micelle concentration)、临界胶束浓度下的表面张力、饱和吸附量、饱和吸附面积、pC20等表面性能参数。通过比较,讨论了烷基芳基磺酸盐分子量及其分布与表面性能之间的关系。采用MODEL-500旋滴界面张力仪测定了烷基芳基磺酸盐复配体系与一系列正构烷烃的界面张力值,确定了表面活性剂复配体系的最小烷烃碳数。考察磺酸盐浓度,NaCl浓度和异戊醇浓度对油水界面张力的影响以及烷基芳基磺酸盐分子量及其分布与烷烃界面性能的关系。通过界面张力扫描的方法细致研究了磺酸盐分子量及其分布与大庆油田采油二厂原油(以下简称二厂原油)及其组分的界面关系。在相同平均分子量时,考察磺酸盐分子量分布与原油及组分的界面张力关系;考察原油及其组分在五种分子量分布时的界面张力关系;在平均分子量不同时,考察分子量与原油及其组分的界面张力关系。阐明了各因素与界面张力的关系,分析了烷基芳基磺酸盐分子量及其分布与原油的匹配关系,确定了其中的规律。
二、三次采油用烷基苯磺酸盐结构与性能的关系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三次采油用烷基苯磺酸盐结构与性能的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烷基糖苷APG1214的绿色合成及应用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烷基糖苷 |
1.1.1 烷基糖苷的发展概述 |
1.1.2 烷基糖苷的合成工艺 |
1.1.3 烷基糖苷的性质 |
1.2 三次采油技术 |
1.2.1 三次采油技术的发展 |
1.2.2 三次采油用表面活性剂的研究进展 |
1.3 研究内容及意义 |
1.3.1 立题的背景和意义 |
1.3.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葡萄糖烷基糖苷的合成研究 |
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2.1.1 .实验试剂 |
2.1.2 实验仪器 |
2.2 试剂制备 |
2.2.1 固体酸制备 |
2.2.2 斐林试剂制备 |
2.3 葡萄糖烷基糖苷合成 |
2.3.1 合成机理 |
2.3.2 合成实验装置 |
2.3.3 合成步骤 |
2.4 合成工艺研究 |
2.4.1 反应温度的影响 |
2.4.2 催化剂用量的影响 |
2.4.3 醇糖比的影响 |
2.4.4 反应时间的影响 |
2.4.5 催化剂使用次数的影响 |
2.5 烷基糖苷产物表征 |
2.5.1 产物提纯 |
2.5.2 红外光谱仪表征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淀粉烷基糖苷合成探索 |
3.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3.1.1 实验试剂 |
3.1.2 实验仪器 |
3.2 试剂制备 |
3.2.1 固体酸制备 |
3.2.2 斐林试剂制备 |
3.2.3 KI-I试剂制备 |
3.3 淀粉烷基糖苷合成 |
3.3.1 合成机理 |
3.3.2 合成装置 |
3.3.3 合成方法 |
3.4 合成工艺研究 |
3.4.1 催化剂用量的影响 |
3.4.2 反应温度的影响 |
3.4.3 乙二醇用量的影响 |
3.4.4 混合醇用量的影响 |
3.4.5 反应时间的影响 |
3.4.6 催化剂使用次数的影响 |
3.5 烷基糖苷产物表征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烷基糖苷及复配体系应用性能研究 |
4.1 主要试剂及仪器 |
4.1.1 实验试剂 |
4.1.2 实验仪器 |
4.2 烷基糖苷的表界面性能 |
4.2.1 表面张力的测定 |
4.2.2 界面张力的测定 |
4.3 烷基糖苷的泡沫性能 |
4.3.1 起泡性能研究 |
4.3.2 泡沫稳定性研究 |
4.4 烷基糖苷乳化性能 |
4.4.1 浓度对APG乳化稳定性的影响 |
4.4.2 矿化度对APG乳化稳定性的影响 |
4.4.3 温度对APG乳化稳定性影响 |
4.5 表面活性剂界面性能筛选研究 |
4.5.1 不同表面活性剂界面性能 |
4.5.2 APG与不同表面活性剂复配界面性能 |
4.6 表面活性剂泡沫性能筛选研究 |
4.6.1 起泡性能研究 |
4.6.2 泡沫稳定性 |
4.7 APG/K12 复配体系泡沫性能 |
4.7.1 APG/K12 复配体系起泡性能 |
4.7.2 APG/K12 复配体系泡沫稳定性 |
4.8 APG/K12/OAB三元复配体系泡沫性能 |
4.8.1 APG/K12/OAB三元复配体系起泡性能 |
4.8.2 APG/K12/OAB复配体系泡沫稳定性 |
4.9 APG/K12/OAB三元复配体系乳化性能 |
4.9.1 矿化度对乳化性能的影响 |
4.9.2 温度对乳化性能的影响 |
4.10 APG/K12/OAB三元复配体系界面性能 |
4.10.1 界面张力的测定 |
4.10.2 矿化度对界面张力的影响 |
4.11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烷基糖苷泡沫复配体系驱油性能评价 |
5.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5.1.1 实验试剂 |
5.1.2 实验仪器 |
5.2 驱油效果评价 |
5.2.1 实验方法 |
5.2.2 实验装置 |
5.2.3 浓度为0.1%复合体系驱油效果评价 |
5.2.4 浓度为0.3%复合体系驱油效果评价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认识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科研情况及获得的学术成果 |
(2)脂肪酸甲酯乙氧基化物的合成及其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三次采油化学驱简述 |
1.2.2 驱油用表面活性剂的理论研究 |
1.2.3 驱油用表面活性剂类型 |
1.2.4 脂肪酸甲酯乙氧基化物的研究进展 |
1.3 本文研究内容和思路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系列脂肪酸甲酯乙氧基化物的合成及表征 |
2.1 实验原料和试剂 |
2.2 实验设备 |
2.3 脂肪酸甲酯乙氧基化物的合成 |
2.3.1 反应路线 |
2.3.2 实验方案 |
2.4 脂肪酸甲酯乙氧基化物的结构鉴定 |
2.4.1 核磁表征 |
2.4.2 红外表征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系列脂肪酸甲酯乙氧基化物的界面流变性能 |
3.1 烷基链长对FMEE/煤油体系界面流变性能影响研究 |
3.1.1 界面扩张流变检测实验原理 |
3.1.2 实验部分 |
3.1.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2 EO数对FMEE/煤油体系界面流变性能影响研究 |
3.2.1 EO数对FMEE/煤油体系动态界面扩张性质的影响 |
3.2.2 频率对具有不同EO数FMEE/煤油体系扩张流变性质的影响 |
3.2.3 浓度对具有不同EO数FMEE/煤油体系扩张流变性质的影响 |
3.3 EO数对FMEE/模拟原油体系界面流变性能影响研究 |
3.3.1 EO数对FMEE/原油体系动态界面扩张流变性质的影响 |
3.3.2 频率对具有不同EO数FMEE/模拟原油体系扩张流变性质的影响 |
3.3.3 浓度对具有不同EO数FMEE/模拟原油体系扩张流变性质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系列脂肪酸甲酯乙氧基化物的乳化性能 |
4.1 烷基链长和EO数对FMEE/煤油体系乳化性能影响研究 |
4.1.1 实验样品及试剂 |
4.1.2 实验装置、方法及条件 |
4.1.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4.2 烷基链长和EO数对FMEE/模拟原油体系乳化性能影响研究 |
4.2.1 实验样品及试剂 |
4.2.2 实验装置、方法及条件 |
4.2.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界面流变参数与界面张力及乳状液稳定性的相关性 |
5.1 实验试剂及原料 |
5.2 实验装置、方法及条件 |
5.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5.3.1 界面流变参数与界面张力的相关性 |
5.3.2 界面流变参数与乳状液稳定性的相关性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脂肪酸甲酯乙氧基化物与油田用复合体系间的协同效应 |
6.1 FMEE/烷基苯磺酸盐/煤油体系界面流变性能影响 |
6.1.1 实验样品及试剂 |
6.1.2 实验装置、方法及条件 |
6.1.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6.2 FMEE与烷基苯磺酸盐协同效应 |
6.2.1 实验试剂及原料 |
6.2.2 实验装置、方法及条件 |
6.2.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6.3 FMEE与石油磺酸盐协同效应 |
6.3.1 实验样品及试剂 |
6.3.2 实验装置、方法及条件 |
6.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6.4 FMEE与不同类型聚合物间协同效应 |
6.4.1 实验样品及试剂 |
6.4.2 实验装置、方法和条件 |
6.4.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6.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3)烷基苯磺酸盐型表面活性剂在油/水界面聚集行为的分子动力学模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表面活性剂简介 |
1.2.1 表面活性剂的结构特点 |
1.2.2 表面活性剂的分类 |
1.3 表面活性剂的驱油概述 |
1.3.1 表面活性剂驱油发发展历程 |
1.3.2 驱油表面活性剂的要求 |
1.3.3 表面活性剂的驱油机理 |
1.4 分子动力学在表面活性剂研究中的应用 |
1.4.1 MD在表面活性剂胶束化行为研究中的应用 |
1.4.2 MD在表面活性剂气/液界面行为研究中的应用 |
1.4.3 MD在表面活性剂油/水界面行为研究中的应用 |
1.5 论文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分子动力学模拟软件及模拟方法 |
2.1 分子动力学简介 |
2.1.1 分子动力学介绍 |
2.1.2 分子动力学基本软件 |
2.1.3 能量最小化 |
2.1.4 力场选择 |
2.1.5 系综 |
2.1.6 周期性边界条件 |
2.2 优化分子结构及模型构建 |
2.2.1 优化分子结构 |
2.2.2 模拟体系构建及分子动力学模拟流程 |
2.2.3 数据分析 |
2.3 描述表面活性剂分子油/水界面行为参数 |
2.3.1 均方根位移 |
2.3.2 径向分布函数 |
2.3.3 疏水尾链序参数 |
2.3.4 界面生成能 |
第三章 直链烷基苯磺酸盐在油/水界面的聚集行为研究 |
3.1 烷基链长度对烷基苯磺酸盐活性剂在油水界面的聚集行为影响 |
3.1.1 研究对象 |
3.1.2 构建模拟体系 |
3.1.3 模拟流程 |
3.1.4 结果与讨论 |
3.2 磺酸基位置不同对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在油/水界面的聚集行为影响 |
3.2.1 研究对象 |
3.2.2 模型构建与模拟流程 |
3.2.3 结果与讨论 |
3.3 温度对烷基苯磺酸盐表面活性剂在油水界面的聚集行为影响 |
3.3.1 研究对象 |
3.3.2 结果与讨论 |
第四章 支链烷基苯磺酸盐在油/水界面的聚集行为研究 |
4.1 带有支链的十二烷基苯磺酸盐在油/水界面的MD研究 |
4.1.1 研究对象 |
4.1.2 结果与讨论 |
4.2 支链对不同烷基链长度烷基苯磺酸钠在油/水界面聚集行为的影响 |
4.2.1 研究对象 |
4.2.2 结果与讨论 |
结论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发表文章目录 |
致谢 |
(4)高芳烃石油磺酸盐合成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研究背景 |
1.2 提高采收率的原理 |
1.3 三元复合驱 |
1.3.1 碱的作用 |
1.3.2 表面活性剂的作用 |
1.3.3 聚合物的作用 |
1.3.4 驱替剂的协同效应 |
1.3.5 ASP-EOR技术的前景 |
1.4 表面活性剂 |
1.5 石油磺酸盐的理论基础 |
1.5.1 合成反应 |
1.5.2 磺化原料的筛选 |
1.5.3 磺化剂的选择 |
1.5.4 工艺条件对磺化反应的影响 |
1.6 石油磺酸盐的发展史 |
1.7 研究的内容和意义 |
1.7.1 研究意义 |
1.7.2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章 高芳烃石油磺酸盐的合成和表征 |
2.1 实验部分 |
2.1.1 实验试剂和仪器 |
2.1.2 实验方法 |
2.2 磺化原料的筛选 |
2.3 磺化条件的考察 |
2.3.1 酸油比对产物界面张力的影响 |
2.3.2 磺化温度对产物界面张力的影响 |
2.3.3 反应时间对产物界面张力的影响 |
2.3.4 原料A和原料B的混合比 |
2.4 有效组分的含量 |
2.5 石油磺酸盐产品的表征 |
2.6 本章总结 |
第3章 石油磺酸盐的性能测定 |
3.1 实验部分 |
3.1.1 实验试剂和仪器 |
3.1.2 实验原理 |
3.1.3 实验方法 |
3.2 表面张力的测定 |
3.3 ASP体系界面张力的实验结果与讨论 |
3.4 ASP体系应用性能的评价 |
3.4.1 HPS样品配置的ASP体系的界面张力 |
3.4.2 HPS浓度变化对IFT的影响 |
3.4.3 盐浓度变化对IFT的影响 |
3.4.4 温度变化对IFT的影响 |
3.4.5 碱浓度变化对IFT的影响 |
3.5 高芳烃石油磺酸盐的复配 |
3.6 ASP体系的稳定性研究 |
3.7 本章总结 |
第4章 极限驱油效率的确定 |
4.1 实验试剂及仪器 |
4.2 驱油的原理 |
4.3 实验方法 |
4.4 高芳烃石油磺酸盐的极限驱油性能 |
4.5 与现有三元复合驱体系对比 |
4.6 碱浓度的优选 |
4.7 表面活性剂浓度的优选 |
4.8 本章总结 |
第5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弱碱驱油用酚衍芳基烷基磺酸盐的设计合成与构效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摘要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化学驱油技术及驱油表面活性剂研究现状 |
1.1.1 三次采油技术简介 |
1.1.2 ASP三元复合驱油技术概况 |
1.1.3 驱油用表面活性剂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 适用于弱碱三元复合驱的表面活性剂研究进展 |
1.2.1 阴-非离子表面活性剂——醇(酚)聚氧烯基醚磺酸盐 |
1.2.2 α-烯基磺酸盐及其芳基取代产物 |
1.2.3 其它类型表面活性剂 |
1.3 课题研究背景及主要研究内容 |
1.3.1 课题研究背景 |
1.3.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系列壬基酚基烷基磺酸盐的合成与结构表征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2.2.2 合成反应装置图 |
2.2.3 实验原理及实验方法 |
2.2.4 合成反应过程监测方法 |
2.2.5 中间体及目标产物收率计算分析 |
2.2.6 中间体及目标产物的化学结构光谱表征 |
2.3 中间体烯基磺酸的合成条件优化 |
2.3.1 物料配比对烯烃磺化反应的影响 |
2.3.2 反应温度对烯烃磺化反应的影响 |
2.3.3 SO_3气体体积浓度对烯烃磺化反应的影响 |
2.3.4 碳链长度对烯烃磺化反应的影响 |
2.3.5 正交试验确定烯基磺酸的最佳合成工艺条件 |
2.4 目标产物壬基酚基烷基磺酸盐的合成条件优化 |
2.4.1 催化剂对目标产物收率的影响 |
2.4.2 加热对烯烃磺化产物组成的影响 |
2.4.3 反应温度对目标产物收率的影响 |
2.4.4 反应时间对目标产物收率的影响 |
2.4.5 芳烃/烯基磺酸投料比对目标产物收率的影响 |
2.4.6 正交试验确定烷基化反应的最佳合成工艺条件 |
2.5 系列烯基磺酸及壬基酚基烷基磺酸的合成结果分析 |
2.6 中间体及目标产物的结构表征 |
2.6.1 系列中间体及产物的红外光谱分析 |
2.6.2 系列中间体及产物紫外光谱分析 |
2.6.3 系列壬基酚基烷基磺酸盐的核磁氢谱分析 |
2.6.4 系列壬基酚基烷基磺酸盐的质谱分析 |
2.6.5 系列壬基酚基烷基磺酸盐的元素分析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系列壬基酚基烷基磺酸盐的基本理化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3.2.2 实验原理及实验方法 |
3.3 系列壬基酚基烷基磺酸盐的Krafft温度 |
3.4 系列壬基酚基烷基磺酸盐的自组装行为研究 |
3.4.1 临界胶束浓度的确定—表面张力法 |
3.4.2 临界胶束浓度的确定—稳态荧光探针法 |
3.4.3 临界胶束浓度的确定—电导率法 |
3.4.4 系列壬基酚基烷基磺酸盐在水溶液中的胶束化热力学分析 |
3.5 壬基酚基烷基磺酸盐的乳化性能 |
3.5.1 系列壬基酚基烷基磺酸盐的乳化力 |
3.5.2 系列壬基酚基烷基磺酸盐的乳状液稳定性 |
3.5.3 系列壬基酚基烷基磺酸盐的微乳液相行为 |
3.6 系列壬基酚基烷基磺酸盐的泡沫性能 |
3.6.1 表面活性剂浓度对起泡体积和半衰期的影响 |
3.6.2 温度对泡沫性能的影响 |
3.6.3 矿化度对泡沫性能的影响 |
3.6.4 极性物质正丁醇浓度对泡沫性能的影响 |
3.6.5 系列壬基酚基烷基磺酸盐分子结构对泡沫性能的影响 |
3.7 系列壬基酚基烷基磺酸盐分子结构对抗盐性能的影响 |
3.8 系列壬基酚基烷基磺酸盐分子结构对润湿性能的影响 |
3.9 本章小结 |
第4章 系列壬基酚基烷基磺酸盐的界面化学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4.2.2 实验原理和操作方法 |
4.3 壬基酚基烷基磺酸盐与烷烃间的界面活性规律研究 |
4.3.1 表面活性剂分子量与最小烷烃数(nmin)的关系分布特征 |
4.3.2 壬基酚基烷基磺酸盐分子结构对动态界面张力的影响 |
4.3.3 表面活性剂浓度对平衡界面张力的影响 |
4.3.4 表面活性剂浓度对动态界面张力变化的影响 |
4.3.5 Na_2CO_3浓度对C_n-NPAS烷烃选择性的影响 |
4.3.6 Na_2CO_3浓度对最低/平衡界面张力的影响 |
4.3.7 油相烷烃种类对动态界面张力的影响 |
4.4 弱碱三元复合体系与原油间的界面活性规律 |
4.4.1 表面活性剂浓度对原油-弱碱复合体系界面张力的影响 |
4.4.2 Na_2CO_3浓度对原油-弱碱复合体系界面张力的影响 |
4.4.3 壬基酚基烷基磺酸盐分子结构对原油-弱碱复合体系界面张力的影响 |
4.4.4 系列壬基酚基烷基磺酸盐弱碱三元复合体系的界面活性图 |
4.5 壬基酚基烷基磺酸盐在石英砂/大庆油砂上的吸附规律研究 |
4.5.1 砂粒成分分析 |
4.5.2 吸附时间对静态吸附量的影响 |
4.5.3 液固比对静态吸附量的影响 |
4.5.4 表面活性剂浓度对静态吸附量的影响 |
4.5.5 电解质浓度对静态吸附量的影响 |
4.5.6 壬基酚基烷基磺酸盐分子结构对静态吸附量的影响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系列壬基酚基烷基磺酸盐的岩心驱替实验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仪器与试剂 |
5.2.2 实验原理及实验方法 |
5.3 系列壬基酚基烷基磺酸钠的驱油性能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壬基酚基烷基磺酸盐与重烷基苯磺酸盐的复配性能研究 |
6.1 引言 |
6.2 实验部分 |
6.2.1 仪器与试剂 |
6.2.2 实验原理及实验方法 |
6.3 C_(12)-NPAS/HABS复配体系自组装行为研究 |
6.4 C_(12)-NPAS/HABS复配体系对模拟油乳化力的测定 |
6.5 C_(12)-NPAS/HABS复配体系乳状液稳定性能研究 |
6.5.1 稳定乳状液体系中HABS浓度的确定 |
6.5.2 稳定乳状液体系中Na_2CO_3浓度的确定 |
6.5.3 聚合物对复配体系乳状液稳定性的影响 |
6.5.4 C_(12)-NPAS/HABS复配表面活性剂乳状液稳定性能的研究 |
6.6 C_(12)-NPAS/HABS复配体系的泡沫性能研究 |
6.7 C_(12)-NPAS/HABS复配体系的润湿性能研究 |
6.8 壬基酚基烷基磺酸钠与重烷基苯磺酸盐复配驱油性能 |
6.9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6)双组份芳基烷基磺酸盐的制备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摘要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我国采油技术的发展现状与前景 |
1.2 三次采油中表面活性剂发挥的作用 |
1.2.1 降低油/水界面张力 |
1.2.2 形成原油乳状液 |
1.2.3 润湿反转 |
1.2.4 提高岩石表面的电荷密度 |
1.3 驱油用表面活性剂 |
1.3.1 驱油用表面活性剂的分类 |
1.3.2 驱油用表面活性剂的主要性能指标 |
1.4 弱碱超低界面张力表面活性剂研究进展 |
1.5 新型结构的芳基烷基磺酸盐的研究及发展现状 |
1.5.1 新型结构的芳基烷基磺酸盐的研究现状 |
1.5.2 新型结构芳基烷基磺酸盐表面活性剂具有的优点 |
1.5.3 新型结构的芳基烷基磺酸盐的合成研究进展 |
1.6 本论文的立题背景及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壬基酚基烷基磺酸盐合成研究 |
2.1 主要实验试剂和仪器 |
2.2 实验装置图 |
2.3 实验方法 |
2.3.1 试剂的配制 |
2.3.2 活性物含量测定——两相滴定法 |
2.4 产品合成 |
2.4.1 α-十二烯基磺酸中间体合成 |
2.4.2 壬基酚基十二烷基磺酸盐的合成 |
2.5 壬基酚基十二烷基磺酸盐烷基化反应条件优化 |
2.5.1 单因素考察 |
2.5.2 正交试验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壬基酚基烷基磺酸盐的纯化与表征 |
3.1 主要试剂和仪器 |
3.2 实验方法 |
3.2.1 活性炭脱色 |
3.2.2 石油醚除非极性杂质 |
3.2.3 无水乙醇除无机盐杂质 |
3.2.4 重结晶 |
3.2.5 谱图表征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合成产物理论组成及纯化探讨 |
3.3.2 壬基酚基烷基磺酸盐的纯化 |
3.3.3 壬基酚基烷基磺酸钠的结构表征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壬基酚基烷基磺酸盐产品的性能研究 |
4.1 实验试剂和仪器 |
4.2 实验方法 |
4.2.1 表面张力测定 |
4.2.2 界面张力 |
4.2.3 泡沫性测定 |
4.2.4 耐盐性测定 |
4.2.5 乳化性测定 |
4.2.6 吸附性测定 |
4.2.7 润湿性测定 |
4.3 壬基酚基烷基磺酸盐的性能研究 |
4.3.1 壬基酚基烷基磺酸盐的表面张力 |
4.3.2 壬基酚基烷基磺酸盐的界面张力 |
4.3.3 壬基酚基烷基磺酸盐的耐盐性 |
4.3.4 壬基酚基烷基磺酸盐的泡沫性 |
4.3.5 壬基酚基烷基磺酸盐的乳化性 |
4.3.6 吸附性 |
4.3.7 润湿性 |
4.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发表文章目录 |
致谢 |
(7)内烯烃磺酸盐的合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摘要 |
目录 |
前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表面活性剂 |
1.1.1 表面活性剂概述 |
1.1.2 表面活性剂在三次采油中的应用 |
1.2 磺酸盐表面活性剂的发展状况 |
1.2.1 磺酸盐类表面活性剂在油田应用上的分类 |
1.2.2 磺酸盐类表面活性剂与其他表面活性剂的复配效应 |
1.2.3 磺酸盐表面活性剂在油田中的应用 |
1.3 内烯烃磺酸盐表面活性剂概述 |
1.3.1 内烯烃磺酸盐表面活性剂的发展 |
1.3.2 内烯烃磺酸盐表面活性剂的性能 |
1.4 论文构思及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磺化剂的合成 |
2.1 磺化机理 |
2.1.1 反应过程 |
2.1.2 反应动力学 |
2.1.3 反应热力学 |
2.2 合成磺化剂的原因 |
2.3 磺化剂合成原理 |
2.4 磺化剂的合成方法 |
2.4.1 试剂及仪器 |
2.4.2 磺化剂的制备 |
2.4.3 磺化后处理 |
2.5 结果讨论 |
第三章 内烯烃磺酸盐的合成 |
3.1 实验原理 |
3.2 试剂与仪器 |
3.3 磺化反应 |
3.4 水解反应与脱水反应(脱磺内酯) |
3.5 小结 |
第四章 内烯烃磺酸盐的结构表征与性能评价 |
4.1 结构表征 |
4.1.1 实验原理 |
4.1.2 试剂及仪器 |
4.1.3 实验步骤 |
4.1.4 产物红外光谱分析 |
4.2 界面张力的测定 |
4.3 泡沫性能的测定 |
4.4 乳化性能的测定 |
4.5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发表文章目录 |
致谢 |
详细摘要 |
(8)醇醚硫酸酯盐/磺酸盐extended表面活性剂的合成与性能(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化合物缩写及其分子式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extended 表面活性剂 |
1.1.1 extended 表面活性剂的结构与品种 |
1.1.2 extended 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反应 |
1.1.3 extended 表面活性剂的性能 |
1.2 采油用表面活性剂研究进展 |
1.2.1 三次采油(EOR)概述 |
1.2.2 三次采油用表面活性剂 |
1.3 醇(酚)醚磺酸盐表面活性剂的合成方法 |
1.3.1 亚硫酸盐磺化法 |
1.3.2 磺烷基化法 |
1.3.3 硫酸酯盐转化法 |
1.4 立题依据与主要研究内容 |
1.4.1 立题依据 |
1.4.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醇醚硫酸酯盐型 extended 表面活性剂的合成 |
2.1 引言 |
2.2 实验试剂和仪器 |
2.2.1 实验试剂 |
2.2.2 实验仪器 |
2.3 实验方法 |
2.3.1 PmEn的合成和表征 |
2.3.2 醇醚硫酸酯盐 extended 表面活性剂的合成、纯化及表征 |
2.3.3 脂肪醇嵌段聚醚平均相对分子量的测定 |
2.3.4 醇醚硫酸酯盐含量的测定 |
2.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2.4.1 脂肪醇嵌段聚醚平均相对分子质量 |
2.4.2 醇醚硫酸酯盐 extended 表面活性剂的结构表征 |
2.4.3 聚醚加成数的确定 |
2.4.4 醇醚硫酸酯盐 extended 表面活性剂的工艺优化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醇醚硫酸酯盐型 extended 表面活性剂的构效关系 |
3.1 引言 |
3.2 实验试剂和仪器 |
3.2.1 实验试剂 |
3.2.2 实验仪器 |
3.3 实验方法 |
3.3.1 Krafft 点(TK) |
3.3.2 表面张力(γ) |
3.3.3 乳化力 |
3.3.4 界面张力 |
3.3.5 耐盐能力(ST/(wt%)) |
3.3.6 抗硬水能力(CS/(mg/L)) |
3.3.7 P9E3S 高温水解性 |
3.3.8 P9E3S 大庆油砂吸附性 |
3.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4.1 Extended 表面活性剂的表面性能 |
3.4.2 乳化力 |
3.4.3 Extended 表面活性剂油水界面性能 |
3.4.4 耐盐能力 |
3.4.5 抗钙镁离子能力 |
3.4.6 P9E3S 吸附及 P9E3S 耐水解性能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醇醚磺酸盐型 extended 表面活性剂的合成与性能初探 |
4.1 引言 |
4.2 实验试剂和仪器 |
4.2.1 实验试剂 |
4.2.2 实验仪器 |
4.3 实验方法 |
4.3.1 P9E6SO 合成 |
4.3.2 P9E6SO 含量的测定 |
4.3.3 P9E6SO 结构鉴定 |
4.3.4 P9E6SO 的性能测试 |
4.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4.4.1 产物的表征 |
4.4.2 转磺化反应条件的优化 |
4.4.3 P9E6SO 表面性能 |
4.4.4 P9E6S/SO 组成测定 |
4.4.5 耐盐能力 |
4.4.6 抗钙镁离子能力 |
4.4.7 P9E6S 和 P9E6SO 的耐高温水解性 |
4.4.8 P9E6SO 界面性能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全文结论与展望 |
5.1 全文总结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9)阴非离子型Gemini表面活性剂合成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摘要 |
前言 |
第一章 绪论 |
1.1 Gemini 表面活性剂 |
1.1.1 Gemini 表面活性剂简介 |
1.1.2 Gemini 表面活性剂的性质 |
1.1.3 Gemini 表面活性剂应用及未来发展方向 |
1.2 Gemini 表面活性剂分类 |
1.2.1 阳离子型 Gemini 表面活性剂 |
1.2.2 阴离子型 Gemini 表面活性剂 |
1.2.3 两性离子型 Gemini 表面活性剂 |
1.2.4 非离子型 Gemini 表面活性剂 |
1.3 Gemini 表面活性剂的合成 |
1.3.1 阴离子型 Gemini 表面活性剂 |
1.3.2 阳离子型 Gemini 表面活性剂 |
1.3.3 非离子型 Gemini 表面活性剂 |
1.3.4 两性离子型 Gemini 表面活性剂 |
1.4 阴-非离子型 Gemini 表面活性剂 |
1.4.1 阴-非离子型 Gemini 表面活性剂简介 |
1.4.2 阴-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研究现状及发展前景 |
1.4.3 阴离子-非离子型两性表面活性剂在驱油领域的应用 |
1.5 本实验主要研究内容及目的 |
1.5.1 课题的提出 |
1.5.2 课题研究内容 |
第二章 表面活性剂的合成 |
2.1 实验药品与仪器 |
2.1.1 实验药品 |
2.1.2 实验仪器 |
2.2 阴-非离子 Gemini 表面活性剂的合成 |
2.2.1 烷基苯磺酸盐合成 |
2.2.2 碳基固体酸催化剂的合成 |
2.2.3 单酯的合成 |
2.2.4 双酯的合成 |
2.2.5 双酯的磺化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碳基固体酸催化剂的催化活性 |
2.3.2 碳基固体酸催化剂的结构表征 |
2.3.3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琥珀酸单酯的合成 |
2.3.4 结构表征 |
2.4 小结 |
第三章 表(界)面性能 |
3.1 实验药品与仪器 |
3.1.1 实验药品 |
3.1.2 实验仪器 |
3.2 实验方法 |
3.2.1 表面性能测定方法 |
3.2.2 界面性能测定方法 |
3.3 表面性能结果与讨论 |
3.3.1 阴-非离子型 Gemini 表面活性剂在水溶液中的 cmc |
3.3.2 Log cmc 与 spacer 之间的关系 |
3.3.3 Spacer 与分子占有面积(Amin/nm2)之间的关系 |
3.3.4 在水溶液中胶束化的热力学参数 |
3.3.5 在水溶液中胶束化的焓熵补偿现象 |
3.4 界面性能结果与讨论 |
3.4.1 阴-非离子型 Gemini 表面活性剂 nmin值 |
3.4.2 与原油间的动态界面张力 |
3.4.3 碱对界面性能影响 |
3.4.4 与烷基苯磺酸盐复配性能研究 |
3.4.5 热稳定性测定方法 |
3.5 小结 |
第四章 泡沫性能评价 |
4.1 实验药品与仪器 |
4.1.1 实验药品 |
4.1.2 实验仪器 |
4.2 实验方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阴-非离子型 Gemini 表面活性剂的起泡及稳泡性能 |
4.3.2 盐浓度对泡沫性能的影响 |
4.3.3 温度对泡沫性能的影响 |
4.3.4 醇对泡沫性能的影响 |
4.4 小结 |
第五章 洗涤性能评价 |
5.1 实验药品与仪器 |
5.1.1 实验药品 |
5.1.2 实验仪器 |
5.2 实验方法 |
5.2.1 乳化性能测定方法 |
5.2.2 增溶能力测定方法 |
5.2.3 钙皂分散能力测定方法 |
5.3 乳化性能结果与讨论 |
5.3.1 不同链长的阴-非离子型 Gemini 表面活性剂的乳化性能 |
5.3.2 不同联结基的阴-非离子型 Gemini 表面活性剂的乳化性能 |
5.3.3 与烷基苯磺酸盐复配性能研究 |
5.4 增溶性能结果与讨论 |
5.4.1 对苯的增溶能力 |
5.4.2 对液体石蜡的增溶能力 |
5.4.3 对正辛醇的增溶能力 |
5.5 钙皂分散能力结果与讨论 |
5.6 小结 |
第六章 吸附性能评价 |
6.1 实验药品与仪器 |
6.1.1 实验药品 |
6.1.2 实验仪器 |
6.2 实验方法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考察液固比对吸附量的影响 |
6.3.2 考察吸附时间对吸附量的影响 |
6.3.3 温度对吸附量的影响 |
6.3.4 考察盐浓度对吸附量的影响 |
6.3.5 考察碱浓度对吸附量的影响 |
6.3.6 考察醇浓度对吸附量的影响 |
6.4 小结 |
第七章 驱油性能评价 |
7.1 实验药品及仪器 |
7.1.1 实验药品 |
7.1.2 实验仪器 |
7.2 实验方 |
7.2.1 驱油实验程序 |
7.2.2 驱油实验方案 |
7.3 驱油效果评价 |
7.3.1 阴-非离子型 Gemini 表面活性剂驱油性能 |
7.3.2 不同驱油体系驱油性能对比 |
7.4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发表文章目录与申请专利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详细摘要 |
(10)烷基芳基磺酸盐分子量及其分布与表界面性能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摘要 |
前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表面活性剂驱油 |
1.1.1 用于驱油的表面活性剂 |
1.1.2 表面活性剂的驱油机理 |
1.2 三次采油中复合驱对表面活性剂的要求 |
1.3 烷基芳基磺酸盐结构与表界面性能的关系 |
1.3.1 烷基芳基磺酸盐类表面活性剂结构与表面性能的关系 |
1.3.2 烷基芳基磺酸盐类表面活性剂结构与界面性能的关系 |
1.4 本课题研究内容及目的 |
第二章 烷基芳基磺酸盐合成 |
2.1 实验药品 |
2.2 实验仪器 |
2.3 烷基芳基磺酸盐的制备方法 |
2.4 活性物含量的测定 |
第三章 烷基芳基磺酸盐分子量及其分布的表界面性能研究 |
3.1 实验药品 |
3.2 实验仪器 |
3.3 表面活性剂复配体系实验设计 |
3.4 烷基芳基磺酸盐分子量及其分布与表面性能关系研究 |
3.4.1 表面张力研究 |
3.4.2 烷基芳基磺酸盐分子量分布与表面性能测定结果与分析 |
3.4.3 烷基芳基磺酸盐分子量与表面性能关系 |
3.5 烷基芳基磺酸盐分子量及其分布与界面性能关系研究 |
3.5.1 表面活性剂复配体系最小烷烃碳数的测定 |
3.5.2 烷基芳基磺酸盐分子量分布对正癸烷平衡界面张力的影响 |
3.5.3 烷基芳基磺酸盐分子量及浓度对正癸烷的平衡界面张力的影响 |
3.5.4 NaCl 浓度对432 反正态分布油/水动态平衡界面张力的影响 |
3.5.5 异戊醇浓度对432 反正态分布油/水动态平衡界面张力的影响 |
3.6 烷基芳基磺酸盐分子量及其分布与二厂原油及组分的界面性能关系研究 |
3.6.1 原油族组分柱层析分析方法 |
3.6.2 二厂原油及组分界面性能研究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发表文章目录 |
致谢 |
论文摘要 |
四、三次采油用烷基苯磺酸盐结构与性能的关系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烷基糖苷APG1214的绿色合成及应用性能研究[D]. 雷自刚. 西安石油大学, 2020(10)
- [2]脂肪酸甲酯乙氧基化物的合成及其性能研究[D]. 刘岢鑫. 东北石油大学, 2019(04)
- [3]烷基苯磺酸盐型表面活性剂在油/水界面聚集行为的分子动力学模拟[D]. 孙彤. 东北石油大学, 2019(01)
- [4]高芳烃石油磺酸盐合成及性能研究[D]. 李延根.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9(02)
- [5]弱碱驱油用酚衍芳基烷基磺酸盐的设计合成与构效关系研究[D]. 牛瑞霞. 东北石油大学, 2016(02)
- [6]双组份芳基烷基磺酸盐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 王敬玲. 东北石油大学, 2016(05)
- [7]内烯烃磺酸盐的合成[D]. 尹成峰. 东北石油大学, 2014(02)
- [8]醇醚硫酸酯盐/磺酸盐extended表面活性剂的合成与性能[D]. 金光勇. 江南大学, 2014(01)
- [9]阴非离子型Gemini表面活性剂合成及性能研究[D]. 栾和鑫. 东北石油大学, 2013(10)
- [10]烷基芳基磺酸盐分子量及其分布与表界面性能关系研究[D]. 刘宏彬. 东北石油大学, 20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