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原则与策略(论文文献综述)
张媛媛,付新航[1](2021)在《城市轨道交通企业档案信息化建设的体系框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综合运用实地调研、问卷调查、深度访谈等方法对某轨道交通集团档案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展开研究,从管理权责与流程、档案收集、人才结构、技术应用、监管验收五个方面梳理其存在的困境。遵循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基本原则,构建了城市轨道交通企业档案信息化建设的体系框架,包括制度完善、资源建设、人才培养、技术支撑和监管强化等方面,进而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相应的推进策略。
陈杰[2](2019)在《大庆火车站的老天桥》文中提出十一长假回大庆探亲,和以往一样,每天散步都要到火车站的老天桥走走。父母家在老天桥附近,几分钟的路程。自1978年参加高考离开大庆,这座老天桥一直巍然挺立在我的心中。相信每一个在大庆生活过的人,都会记住这座老天桥的。因为天桥是伴随着大庆的发展而出现的。大庆火车站的前身是"萨尔图"火车站,是1897年建设的中东铁路上的一个小站,据有资料介绍,原来的车站是一个只有几十平方米的小平房,站台上只有两三条铁路线。是上个世纪60年代初期的一场震惊
沙洲[3](2019)在《“互联网+”背景下档案信息服务生态系统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互联网+’是把互联网的创新成果与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度融合,推动技术进步、效率提升和组织变革,提升实体经济创新力和生产力,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创新要素的经济社会发展新形态。”“互联网+”战略的提出对我国各行各业产生了深远影响,信息服务业也不例外。档案信息服务业作为信息服务业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发展自然离不开“互联网+”战略的推动与支持。在“互联网+”背景下,档案信息服务的发展迎来了新的机遇,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其易变性和复杂性较以往有了大幅提高。因此,亟需从新的研究视角探讨“互联网+”背景下的档案信息服务,以把握新机遇、迎接新挑战。信息生态系统理论与信息服务生态系统理论是信息学理论与生态学理论交叉融合的产物,其从生态系统的角度研究信息生态和信息服务生态的问题,为“互联网+”背景下的档案信息服务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本文借鉴信息生态系统与信息服务生态系统的相关理论,在对“互联网+”背景下档案信息服务生态系统相关概念进行界定的基础上,深入阐述该系统的构成要素及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分析影响该系统平衡的主要因素,从而提出促进档案信息服务生态系统平衡的原则与策略,以期为推动“互联网+”背景下我国档案信息服务的整体发展提供启发或参考。本文共分为六个部分:第—部分为绪论,主要介绍研究背景与依据、研究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思路与方法、研究特点与创新之处;第二部分阐述“互联网+”背景下档案信息服务生态系统的相关概念与理论,主要包括档案信息服务生态位的概念、档案信息服务生态链的概念、档案信息服务生态系统的概念、档案信息服务生态系统平衡的概念、信息生态系统理论、信息服务生态系统理论;第三部分分析“互联网+”背景下档案信息服务生态系统的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主要包括档案信息服务生态主体的构成要素、档案信息服务生态客体要素、档案信息服务生态环境的构成要素以及上述各要素之间的关系;第四部分分析“互联网+”背景下影响档案信息服务生态系统平衡的主要因素,包括档案信息服务生态位的宽度、档案信息服务生态位的重叠度、档案信息服务生态链的运行效率、档案信息服务生态环境的变化;第五部分提出“互联网+”背景下促进档案信息服务生态系统平衡的原则与策略,其中原则主要包括整体性原则、动态性原则、高效性原则、前瞻性原则,策略主要包括合理把握档案信息服务生态位的宽度、适当控制档案信息服务生态位的重叠度、提高档案信息服务生态链的运行效率、优化档案信息服务生态环境;第六部分为研究总结与展望,对整个研究进行全面的总结,并展望未来的研究趋势。
王晓阳[4](2014)在《基于价值创造视角的档案管理》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知识经济和信息管理时代的到来,档案已经成为服务组织战略发展需要的价值创造的构成部分。文章从档案知识管理、档案信息化管理和档案记忆观等三类具有价值创造能力的现代化档案管理理念入手,分析了档案管理与组织价值创造之间的关系,并就提升档案管理价值创造能力的途径进行了阐述与建议。
伍小花[5](2012)在《基于区位优势的南宁市档案信息化建设研究》文中指出基于区位优势,结合南宁市档案信息化现状,对其建设目标和思路展开论述。首先,从国内学者对档案信息化研究的概念出发,阐述了南宁市区位优势对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影响,其中把南宁市的档案信息化分三个发展阶段:探索阶段、发展阶段和快速全面建设阶段,同时对这三个发展阶段所取得成就进行概括总结。其次,把南宁市档案信息化建设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从档案管理技术用房库容的不足、档案与文件管理系统脱节、档案信息数字化开发缺乏规划、档案信息人才结构失调、档案信息化法律法规的滞后以及档案信息安全等六个方面进行阐述,针对这些主要问题,文章在第五章分别从南宁市的三个主要区位优势:广西省府优势、北部湾经济开发地区核心城市和中国—东盟区域的桥头堡优势,对南宁市档案信息化建设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一是打造省府数字档案信息管理示范基地,二是搭筑围绕区域发展的档案信息化服务平台,三是构建面向国际化发展的合作窗口,使南宁市档案信息化逐渐走向国际化水平。
马军辉[6](2010)在《浅谈档案的信息化管理》文中提出档案的信息化管理是现代信息时期档案工作的重点,是我国档案发展和信息化建设的组成部分,它改变了传统的档案管理模式。文章在理论方面和实际应用上进行阐述,指出了对档案的信息化管理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韩成春[7](2009)在《当前高校教学档案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高校教学档案是高校档案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教学档案的信息化建设,是开发利用教学档案信息资源的需要,也是时代发展的趋势。本文通过分析当前高校教学档案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高校教学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对策。
金晓英[8](2009)在《清江流域水电开发中的档案信息化建设》文中认为介绍了清江流域水电开发过程中,档案信息化建设及经验。
郑小瑜[9](2009)在《企业基层档案室档案信息化的思考》文中研究表明科技信息的发展带来了电子文件归档管理新课题,对档案管理的技术、方法等产生了重大影响,同时对档案利用服务方式也提出新的要求,而推进档案信息化建设是提高档案信息服务水平的必然选择,本文结合实际对企业的基层档案室如何推进档案信息化进行了探讨。
刘菁[10](2009)在《档案信息化指标体系研究 ——基于实证和定量方法的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档案信息化的发展要求档案信息化建设走向绩效评估。对档案信息化建设进行绩效评估有利于我们了解一个地区和局馆部门档案信息化发展的真正水平和存在问题,能更好的为国家和地区部门制定相关战略发展规划提供依据,而档案信息化指标体系的构建更是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所在。本文在探讨现有的档案信息化指标体系优缺点的基础上,旨在构建一个更科学合理的指标体系。本文运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在指标体系设计过程中以比较研究法和调查法确定相关指标,运用德尔菲法对指标的重要性程度进行排序,进一步以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在此基础上初步构建了档案信息化指标体系,这也就初步保证了指标体系设计的科学性。最后,应用指标体系对档案信息化建设进行测评以验证指标体系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基于同质性和可比性的原则,本次测评选取了浙江省十一个地市级档案馆作为测评对象,将测评结果与浙江省档案局进行的测评结果进行比较研究。同时以对比研究的结果修正指标体系,最终构建成了一个比较科学系统的指标体系。总而言之,本文的目的就在于构建一个相对科学合理且具有实践意义的指标体系,对档案信息化建设水平进行测评,以反映出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成就与问题所在,从而有利于相关工作部门制定正确可行的方针政策,为档案信息化建设指明发展方向。需要说明的是,本文构建的指标体系仍处于初级阶段,仍有不足之处需要改进,这就需要通过实践的检验而不断发展完善。
二、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原则与策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原则与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1)城市轨道交通企业档案信息化建设的体系框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集团档案信息化建设现状及困境 |
(一)管理权责与流程有待明确 |
(二)档案资源收集整合亟须规范 |
(三)高素质专门人员相对缺乏 |
(四)系统建设与技术采用仍待创新 |
(五)质量管控与验收任务艰巨 |
二、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指导原则与体系框架思路 |
(一)指导原则 |
(二)体系框架的思路 |
三、档案信息化建设体系框架的推进策略 |
(一)制度完善:加快集团制度体系与配套规范建设步伐 |
(二)资源建设:实现档案收集的及时完整 |
(三)人才培养:开展系统培训,拓宽晋升空间 |
(四)技术支撑:推动平台创新与场景应用 |
(五)监管强化:形成规范有力的内外监管模式 |
四、结语 |
(3)“互联网+”背景下档案信息服务生态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依据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依据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特点与创新之处 |
1.5.1 研究特点 |
1.5.2 创新之处 |
2 “互联网+”背景下档案信息服务生态系统的相关概念与理论 |
2.1 “互联网+”背景下档案信息服务生态系统的相关概念 |
2.1.1 档案信息服务生态位的概念 |
2.1.2 档案信息服务生态链的概念 |
2.1.3 档案信息服务生态系统的概念 |
2.1.4 档案信息服务生态系统平衡的概念 |
2.2 “互联网+”背景下档案信息服务生态系统的相关理论 |
2.2.1 信息生态系统理论 |
2.2.2 信息服务生态系统理论 |
3 “互联网+”背景下档案信息服务生态系统的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 |
3.1 “互联网+”背景下档案信息服务生态主体的构成要素 |
3.1.1 档案信息形成者 |
3.1.2 档案信息服务机构 |
3.1.3 档案信息用户 |
3.1.4 档案信息监管机构 |
3.2 “互联网+”背景下档案信息服务生态客体要素 |
3.3 “互联网+”背景下档案信息服务生态环境的构成要素 |
3.3.1 档案法律法规和政策 |
3.3.2 档案标准 |
3.3.3 信息技术 |
3.3.4 档案伦理 |
3.3.5 档案时空 |
3.4 “互联网+”背景下档案信息服务生态系统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 |
3.4.1 档案信息服务生态主体之间的关系 |
3.4.2 档案信息服务生态主体与生态客体之间的关系 |
3.4.3 档案信息服务生态主体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 |
4 “互联网+”背景下影响档案信息服务生态系统平衡的主要因素 |
4.1 “互联网+”背景下档案信息服务生态位的宽度 |
4.1.1 档案信息形成者生态位的宽度 |
4.1.2 档案信息服务机构生态位的宽度 |
4.1.3 档案信息用户生态位的宽度 |
4.1.4 档案信息监管机构生态位的宽度 |
4.2 “互联网+”背景下档案信息服务生态位的重叠度 |
4.2.1 档案信息功能维度上档案信息服务生态位的重叠度 |
4.2.2 档案信息资源维度上档案信息服务生态位的重叠度 |
4.2.3 档案信息时空维度上档案信息服务生态位的重叠度 |
4.3 “互联网+”背景下档案信息服务生态链的运行效率 |
4.3.1 档案信息服务生态链节点之间的连接方式 |
4.3.2 档案信息服务生态链节点之间的协调程度 |
4.3.3 档案信息服务生态链中主体的档案信息素养 |
4.3.4 档案信息服务生态链中档案信息资源的整合程度 |
4.4 “互联网+”背景下档案信息服务生态环境的变化 |
4.4.1 档案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变化 |
4.4.2 档案标准的变化 |
4.4.3 信息技术的变化 |
4.4.4 档案伦理的变化 |
4.4.5 档案时空的变化 |
5 “互联网+”背景下促进档案信息服务生态系统平衡的原则与策略 |
5.1 “互联网+”背景下促进档案信息服务生态系统平衡的原则 |
5.1.1 整体性原则 |
5.1.2 动态性原则 |
5.1.3 高效性原则 |
5.1.4 前瞻性原则 |
5.2 “互联网+”背景下促进档案信息服务生态系统平衡的策略 |
5.2.1 合理把握档案信息服务生态位的宽度 |
5.2.2 适当控制档案信息服务生态位的重叠度 |
5.2.3 提高档案信息服务生态链的运行效率 |
5.2.4 优化档案信息服务生态环境 |
6 研究总结与展望 |
6.1 研究总结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4)基于价值创造视角的档案管理(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具有价值创造能力的档案管理理念 |
三、档案管理与价值创造的关系 |
四、提升档案管理价值创造能力的途径 |
(5)基于区位优势的南宁市档案信息化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二节 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内容和方法 |
一、 研究的内容 |
二、 研究方法 |
第四节 创新与不足 |
一、 创新之处 |
二、 不足方面 |
第二章 南宁市区位优势及对档案信息化建设影响 |
第一节 南宁市的区位优势 |
第二节 南宁市区位优势对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影响 |
一、 首府对档案信息化建设的示范作用 |
二、 北部湾建设信息化浪潮中的重要组成 |
三、 中国—东盟区位中的档案信息化建设要兼顾面向东盟 |
第三章 南宁市档案信息化建设发展历程及主要成就 |
第一节 南宁市档案信息化发展历程 |
一、 举步维艰的探索阶段 |
二、 逐步改革的发展阶段 |
三、 快速推进的全面信息化建设阶段 |
第二节 南宁市档案信息化建设取得的主要成就 |
一、 档案信息数字化开始起步 |
二、 档案管理手段日益现代化 |
三、 档案信息化规章制度逐步地方化 |
第四章 南宁市档案信息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一节 档案管理技术用房库容不足 |
一、 档案馆技术用房面积不足 |
二、 档案信息化设备设施不够齐全 |
第二节 档案管理系统与文件管理系统脱节 |
一、 档案管理系统与办公自动化系统不相连通 |
二、 档案管理系统与单位文件管理系统模块不相通 |
第三节 档案信息数字化管理缺乏规划 |
一、 档案信息数字化缺乏开发利用 |
二、 档案信息数字化可持续发展规划缺乏 |
三、 档案信息资源建设系统规划薄弱 |
第四节 档案信息人才结构失调 |
一、 档案信息化人才学历程度偏低 |
二、 档案信息化人才职称结构层次不合理 |
三、 档案信息化人才年龄结构走年轻化 |
四、 档案信息化人才共享、交流和流动机制不足 |
第五节 档案信息化方面的法规条款欠缺对信息化的及时回应 |
一、 档案信息化方面的法律法规的内容滞后 |
二、 针对档案信息化的法律法规制定不足 |
三、 关于档案信息化方面的立法、执法力度不够 |
第六节 档案信息化安全定位模糊 |
一、 档案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尚未完善 |
二、 档案信息安全工作的资金投入不足 |
第五章 基于区位优势的南宁市档案信息化建设对策 |
第一节 打造省府数字档案信息管理示范基地 |
一、 统一地方档案管理系统 |
二、 分级分类数字化纸质档案 |
三、 试行数字档案信息管理中心 |
四、 培育民族地区档案信息化管理人才 |
第二节 搭筑围绕区域发展的档案信息化服务平台 |
一、 出台地方档案信息化服务政策 |
二、 档案信息化融入区域合作和发展 |
三、 建立档案信息化一站式服务中心 |
第三节 构建面向国际化发展的合作窗口 |
一、 构建面向东南亚的一版多语种档案信息网站 |
二、 开展国家层面的档案信息化合作项目 |
三、 进行国际化的档案学术、人才交流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加研究项目目录 |
(6)浅谈档案的信息化管理(论文提纲范文)
1 档案信息化管理的优点 |
2 档案的信息化管理应该注意的问题 |
3 结语 |
(7)当前高校教学档案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一、高校教学档案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
(一) 对教学档案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基础设施简陋 |
(二) 档案材料收集不及时, 收集整理不规范 |
(三) 教学档案管理人员业务素质不高 |
二、加强高校教学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对策 |
(一) 转变思想观念,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
(二) 加强教学档案的材料整理, 规范管理 |
(三) 运用现代化管理手段, 加强教学档案信息化建设 |
(四) 提高高校教学档案管理队伍的素质 |
(8)清江流域水电开发中的档案信息化建设(论文提纲范文)
1 集中统一保管档案 |
2 构建档案数字信息化基站 |
(1) 实现档案目录级系统管理。 |
(2) 实现电子文件的系统管理。 |
(3) 实现声像档案的数字化。 |
3 广泛开发信息化档案资源利用途径 |
(1) 实行网上查阅档案。 |
(2) 利用数字化的视频、音频信息, 开拓公司宣传工作的新领地。 |
(3) 利用公司局域网, 宣传指导档案工作。 |
4 结 语 |
(1) 做好档案管理系统的建设。 |
(2) 重视电子文件的归档与利用。 |
(3) 抓紧档案队伍建设。 |
(9)企业基层档案室档案信息化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 推行档案信息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
2. 基层档案室现代化程度的现状和档案信息化面临的问题 |
2.1 基层档案室现代化程度的现状 |
2.2 档案信息化面临的问题 |
2.2.1 理论研究缺乏。 |
2.2.2 缺乏数字化资源和档案信息化效率低。 |
2.2.3 系统的技术要求, 对网 |
2.2.4 各部门各地区档案数字 |
3. 整体规划, 分级建设, 逐步推进档案信息化建设 |
3.1 夯实基础业务建设, 实现档案管理标准规范化 |
3.2 网络信息建设整体规划, 与企业生产经营信息化同步 |
3.3 配备软硬件设备, 抓好基础设施建设 |
3.4 分级建设, 突出重点 |
3.4.1 把好档案归档数字化要求关。 |
3.4.2 对馆藏中易于数字化的档案先进行数字化处理。已归档 |
3.4.3 选择价值高、利用频率 |
4. 加强档案信息安全保密工作 |
5. 加强档案管理人员及档案用户培训, 提高档案信息服务水平 |
(10)档案信息化指标体系研究 ——基于实证和定量方法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目次 |
图目录 |
表目录 |
1 序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实践背景 |
1.1.2 理论背景 |
1.2 选题目的和意义 |
1.2.1 目的 |
1.2.2 意义 |
1.3 文献基础-有关档案信息化的研究现状 |
1.3.1 档案信息化研究现状 |
1.3.2 档案信息化指标的研究 |
1.4 论文的研究思路、重难点和创新点 |
1.4.1 研究思路 |
1.4.2 重点与难点 |
1.4.3 创新点 |
1.5 研究方法 |
1.5.1 调查法 |
1.5.2 比较研究法 |
1.5.3 德尔菲法 |
1.5.4 层次分析法 |
1.5.5 回归分析法 |
1.6 本章小结 |
2 我国现有档案信息化指标体系的分析与评价研究 |
2.1 学者研究成果 |
2.2 实践研究成果 |
2.3 本章小结 |
3 档案信息化指标体系构建说明 |
3.1 指标体系的构建意义 |
3.1.1 指标内容创新点 |
3.1.2 支撑方法的运用 |
3.2 档案信息化指标体系建立依据 |
3.2.1 法规政策依据 |
3.2.2 现有档案信息化指标体系 |
3.2.3 相关统计数据 |
3.3 档案信息化指标体系建立原则 |
3.4 评估对象的确定 |
3.5 本章小结 |
4 档案信息化指标体系的权重赋值和计量公式的建立 |
4.1 基于德尔菲法的指标及重要性判断 |
4.1.1 专家小组的确定 |
4.1.2 调查表的设计 |
4.1.3 专家意见的汇总整理和统计分析 |
4.1.4 数据处理 |
4.2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权重确定 |
4.2.1 建立递阶层次结构模型 |
4.2.2 构造两两比较判断矩阵 |
4.2.3 层次单排序和一致性检验 |
4.2.4 指标权重的确定 |
4.3 档案信息化指标体系的构建与计量公式 |
4.3.1 档案信息化指标体系的构建 |
4.3.2 计量公式 |
4.4 本章小结 |
5 档案信息化指标体系的应用 |
5.1 评分细则的确定 |
5.2 测评对象的确定与相关说明 |
5.3 测评结果 |
5.4 测评结果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档案信息化测评结果与指标相关度分析 |
6.1 基于两两相关性分析的相关度分析 |
6.2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及相关度显示 |
6.3 本章小结 |
7 结语 |
7.1 研究回顾 |
7.2 研究不足之处 |
7.3 发展展望 |
参考文献 |
档案信息化的相关标准、规章和政策 |
附录1 档案信息化指标体系的调查问卷1 |
附录2 档案信息化指标体系的调查问卷2 |
附录3 档案信息化指标体系具体评分细则 |
附录4 2006年度浙江省综合档案馆信息化评估标准 |
附录5 浙江省优秀档案网站测评标准 |
附录6 2006年浙江省档案局关于全省综合档案馆信息化评估结果 |
附录7 2007年浙江省档案网站评估结果 |
附录8 评比结果对比 |
作者简历 |
四、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原则与策略(论文参考文献)
- [1]城市轨道交通企业档案信息化建设的体系框架研究[J]. 张媛媛,付新航. 北京档案, 2021(12)
- [2]大庆火车站的老天桥[J]. 陈杰. 黑龙江档案, 2019(06)
- [3]“互联网+”背景下档案信息服务生态系统研究[D]. 沙洲. 安徽大学, 2019(07)
- [4]基于价值创造视角的档案管理[J]. 王晓阳. 经济师, 2014(01)
- [5]基于区位优势的南宁市档案信息化建设研究[D]. 伍小花. 广西民族大学, 2012(09)
- [6]浅谈档案的信息化管理[J]. 马军辉. 企业技术开发, 2010(07)
- [7]当前高校教学档案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 韩成春. 网络财富, 2009(24)
- [8]清江流域水电开发中的档案信息化建设[J]. 金晓英. 湖北水力发电, 2009(06)
- [9]企业基层档案室档案信息化的思考[J]. 郑小瑜. 南方论刊, 2009(S1)
- [10]档案信息化指标体系研究 ——基于实证和定量方法的分析[D]. 刘菁. 浙江大学, 2009(08)
标签:生态位论文; 档案管理系统论文; 企业档案工作规范论文; 信息化管理论文; 信息化规划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