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五台山佛教文化中的环境伦理思想(论文文献综述)
赵烨[1](2019)在《基于自然和文化整体性的名山风景特质识别研究》文中认为中国名山“人与天调”的风景系统代表了我国独有的山岳文化现象和山水相融的总体特征,名山风景系统整体不仅包含名胜古迹的优质资源,还包含了城景融合的整体空间形态及其形成的内在逻辑。因此,对于名山自然和文化资源的分类和保护不能囿于优质资源的分类分级,而应以厘清名山风景的空间形态、洞悉根源性的社会组织关系为主体目标。为此,本研究通过分析不同地域风景资源分类体系的方法和特点,反思了现有风景资源分类思路缺乏整体性的问题,构建了名山风景特质识别的基本框架,探索了名山风景资源整体保护的策略,以期对现有名山风景资源分类思路和保护管理方式进行完善。本研究首先提出名山风景特质识别的内涵和基本框架。名山风景特质识别是指在风景自然和文化整体性视角下,以地脉文脉为认识论,研究风景的要素组合、形态类型、及其形成原因和规律的方法。从山域形成发展的视角,扩展了名山管护边界,以名山影响下的山域整体为研究范围,本研究提出名山风景特质识别的基本框架,包含空间图示-内在机制-形成规律的三个层次,即风景特质分类图谱(相)-风景特质形成机制(制)-风景特质系统规律(理)。“相”是指绘制风景特质空间形态的分类图谱,“制”是指探析风景特质演变的过程、原因、及各要素的层积机制,“理”是指揭示风景特质的要素、结构和功能相互间的关联和规律。“相-制-理”风景特质识别方法在武当山进行实践探索,并提出了区划性、层积性、关联性整体保护策略。武当山风景特质之相,划分了区划性整体保护的范围和类型:通过GIS定量评价方法和解释性历史研究方法,基于区域尺度和风景区尺度,从区域协同管护和空间布局调适2个方面,划定了山域尺度的3大类-11子类风景特质类型并进行空间整合,描绘了风景区尺度的“山-水-林-田-筑”的空间组合并进行关键标识。武当山风景特质之制,落实了层积性整体保护的对象:依据武当山志谱系,通过分析武当山风景特质演变的5个时期、风景特质形成的4个原因、风景特质形成的3层作用关系,确定了层积载体、层积内因和层积关系的3重保护主体,强调了“人-山-城”风景整体的共生秩序。武当山风景特质之理,阐明了关联性整体保护的结构:依据系统论“要素-结构-功能”的相关性,通过分析武当山山水脉络关系和风景组织方式,以及作为道教活动的空间载体、山水艺术的灵感源泉、地宜人宜的聚居环境的复合功能,认为关联性整体保护是从结构到功能的系统保护。本研究以自然和文化整体性为认识论,重视名山风景系统的时空整体和逻辑整体,即“风景空间形态、形成机制和系统规律”的时空建构过程及其相互关系。“相-制-理”名山风景特质识别方法,完善了现有风景资源分类方法的整体性,丰富了现有名山风景资源保护管理的理论基础,实现了“从点到面”的保护边界完整、“由外及内”的保护过程完整、“从结构到功能”的保护体系完整。基于自然和文化整体性的名山风景特质识别方法,走出了名山受到边界约束以及“孤岛式”景源保护的窘境,为研究名山风景形态、山水格局、及其与城镇发展的有机协调模式提供了方法和技术框架,为紧扣城景融合的名山整体保护、以及传统名山的现代发展和文脉传承提供了借鉴。
王树平[2](2019)在《佛教生态哲学思想探析》文中研究指明佛教思想博大精深,蕴含着不少生态保护思想。佛教的因缘观、轮回说、同体大悲精神等,教人以系统、整体、联系的视角看待自然环境,形成"心灵生态""身体生态"与"环境生态"良性发展的循环系统,为当今的生态哲学提供理论借鉴。佛教生态思想和环境伦理,主要体现在佛教经典的思想和佛教戒律中。深入挖掘佛教文化中的生态思想,对保护现代的自然环境和构建生态文明具有重要的意义。
芮雪婷[3](2019)在《汉传佛教山地寺院与平地寺院景观比较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国佛教寺庙作为我国古代传播宗教理念以及公共游览朝拜的场所,同时也作为现代社会的旅游胜地,佛教寺院绝佳的环境历来为人们所憧憬与乐道,千百年吸引着无数游人。本文以探索适宜人类生活和发展的人居环境为目的,通过大量搜集古今相关文献,对我国遗存下来的具有代表性的古代寺庙进行实地考察,在此基础上,用比较的方式对我国山地寺院与平地寺院两大不同类型的寺院景观进行研究。通过对典型案例的分析、归纳,从选址环境、空间布局、构景、景境营造等方面进行比较,分别总结出山地寺院与平地寺院建设特点,以此探索我国古代汉传佛教寺院园林景观营建的一些理念与规律以及从中体现出的佛教的生态智慧与思想。并将这些智慧和思想与新时代进行结合,以期对现代社会生态文明建设以及人、建筑、自然相和谐等方面做出有益贡献。
蔡华[4](2018)在《梵净山佛教文化与自然保护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梵净山是中国2018年世界自然遗产申报项目,满足世界遗产申请标准中的3条标准,第vii条、第ix条和第x条,自然条件优良,生物资源丰富。纵观梵净山历史,佛教在梵净山人类活动史中占有重要影响。佛教文化在现代社会依旧具有活力,佛教思想和佛教戒律都蕴含丰富的生态思想,对自然保护有积极意义。本研究以梵净山世界自然遗产提名地为研究区,通过对梵净山史料的搜集分析,运用实地考察、文献综述、问卷调查、访谈和对比分析等方法,总结梵净山佛教发展历史脉络和文化特色,对比同类型宗教名山,分析当下佛教文化对自然保护的作用,探讨佛教文化的自然保护价值,为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提供相关依据。1.通过对史料的整理,刻画梵净山佛教发展历程,揭示佛教发展中对自然保护起到的作用。梵净山所在的黔东地区是贵州佛教传入发展最早的地区之一,以14世纪作为梵净山佛教传入起点,历史上佛教受到明万历皇帝的敕封,但因四次战乱和其他因素综合影响的缘故,迄今仅保留小部分寺庙。明清两代存留的佛教碑刻一方面描述了梵净山良好的环境,风景优美迷人堪当仙山佛地,另一方面禁止开采森林资源,告诫后人要保护环境,保护鸟兽,以期为后代人留下福祉,反映了朴素的可持续发展观点,这在当代社会仍然具有现实意义,对人们起到了警示的作用。2.通过与遗产地和非遗产宗教名山的对比,分析梵净山在佛教文化影响下的自然保护表现和举措,归纳其特点。梵净山佛教传入发展时间在所有对比地中最短、单一的佛教文化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自然保护,仅次于世界遗产的保护等级推动自然保护的进行,通过历代政府对佛教的重视养护山林,禁止砍伐林木,僧人的生活方式反映出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佛教建筑等文化景观依山而建,凸显了“天人合一”的思想,有助于梵净山的自然保护。3.在问卷调查和访谈基础上分析梵净山佛教文化影响力。根据调查结果,梵净山佛教文化影响范围局限于省内和周边地区,佛教文化影响力弱,超过20%的人对梵净山佛教不了解,佛教活动以观音诞为主,时间为农历大年初一和六月十九,梵净山自然保护区对佛教活动管理较为严格,推行护生为主的自然保护方式。访谈者对佛教文化评价为一般,佛教文化综合评分为6.3分,梵净山佛教文化存在发展潜力。4.在佛教普世价值的基础上,根据梵净山佛教文化特色分析其内在的生态价值。佛教的生态观通过缘起论和因果论揭示人与自然存在着联系,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命运休戚相关,善待自然就是善待人类自己。观音文化以慈悲为主题,通过平等观展示人与自然界生命是完全的平等,不存在凌驾于自然的情况;弥勒文化以净土为主题,通过对未来净土世界的描绘寻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据此提出梵净山佛教发展的3点建议,加强佛教生态观的教育,发展特色佛教文化产业,加强佛教文化体验,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方面共同推动梵净山的生态发展。
高洋,蔡华,刘佳[5](2018)在《梵净山文化中的“净”与“静”之于贵州生态保护的价值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世界自然遗产是人类罕见的、目前无法替代的宝贵财富,遗产保护对人类而言任重道远。梵净山世界自然遗产提名地以美学价值、地球演化和生物多样性而闻名,悠久的佛教文化历史为梵净山增添了宗教特色。从古至今,佛教文化在梵净山自然保护历史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影响梵净山生态环境的发展。弥勒文化的构建对梵净山世界自然遗产提名地具有重要意义,"净"土文化代表了对未来美好环境的向往,同时也与梵净山"静"态的自然交相呼应。本研究拟通过对梵净山佛教文化的剖析,建立佛教文化与自然生态保护的联系,探索世界遗产保护中佛教文化的作用,发掘净土文化的意义,为生态建设提供科学参考,推动贵州省生态文明发展。
韩铮[6](2017)在《佛教环境思想新探》文中研究说明西方佛教环境思想以巴利文佛典和日本禅宗为研究文本,前后经历了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七八十年代、九十年代之后三个发展阶段,其发展深受西方生态宗教和欧美佛教学术研究的影响。西方佛教环境思想是东西方文化嫁接的产物,是美国环境保护运动的次要工具。由于它的工具性,与此相关的研究存在着思想上牵强附会的误读和实践上的误区,如混淆缘起论宇宙观与深生态学整体主义、错认为佛教是非人类中心主义的观念、美国动物保护主义滥用或错用佛教戒杀素食等戒律等。这些问题促使着西方学者开始重新反思,并试图从汉传大乘佛教文本中汲取新的思想资源。与此同时,我国陆续展开以大乘佛教为文本的佛教环境思想探索。虽然在大乘佛教的文本选择和教义阐释上,我国研究比西方更为合理深刻,但是从研究方法来看,我国研究主要是比附西方,具有很大的局限性,不仅存在误解西方环境哲学背景和概念的情况,甚至照搬西方的思路和框架,认识不到我国生态文化与西方环境哲学的根本差异。因此,通过反思国内外研究中的问题,对比我国已有的大乘佛教环境思想研究,我国研究应确立一种新的思路,即以生态文化为理论背景,以人为契合点,将大乘佛教普度众生的解脱思想与解决生态危机结合起来,为生态文明建设建言献策。思想上,首先从业力观念重新认识到生态危机的实质是人与人之间的矛盾,而非只是人与自然的矛盾;其次以缘起论为桥梁建立超越有中心划分的平等仁慈的人与自然关系;其次挖掘佛教的人本价值,以此破除当下对科技理性的盲目崇拜,缓解科技对人和自然的异化;最后提倡大乘佛教适度节欲的生活理念,对治当下盛行的消费主义。实践上,认识到大乘佛教生态实践与人间佛教关心社会事务自利利他理念的紧密联系,在实现人类更好发展层面,人间佛教与生态文明存在共识。
汪爱平[7](2017)在《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路径——2016中国梵净山生态文明与佛教文化论坛综述》文中研究表明2016年7月10日,中国梵净山生态文明与佛教文化"心灵环保世界和谐"主题论坛在铜仁市举行。300余名官员、学者及佛教界人士围绕生态文明、佛教文化及两者的关系进行研讨,并着重对佛教文化视阈下生态文明建设路径问题进行了探索。与会嘉宾认为,生态文明建设视野需要继续拓展:往回看,优秀的传统文化可以助力生态文明建设;向外看,国际交流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另一个借力点。佛教广博深远的理念体系中包含着系统的环境伦理观和生态意识观,对于构建现代生态文明具有极其重要的借鉴价值。践行人间佛教、以心灵环保为切入口发展大健康产业、以文化旅游为代表的佛教文化与经济建设相融合、加强国际交流合作是佛教文化视阈下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路径。
苏萤雪[8](2014)在《生态旅游本土化发展方向及基于环境伦理的实证分析 ——以浙江省桐庐、安吉、临安三县市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回顾了生态旅游的国际研究进展及其在中国的本土化发展研究进程,以及环境伦理学的中外研究进展,对中国生态旅游发展实践中与国外的差异进行了探讨,分析其差异成因。总结了生态旅游的定义和前人对生态旅游本质的探讨后,以此审视中国生态旅游的现状,探讨中国生态旅游的本土化发展方向。进一步,从环境伦理学理论的视角,将环境伦理学的六大关键词和谐、公正、权利、价值、审美、教育用于中国生态旅游本土化的解读,并探索基于环境伦理的生态旅游量化研究,从而引入生态经济学中的价值评估方法。本文的实证研究应用选择试验法(Choice Experiment)来评估旅游者的价值认知和虚拟支付意愿。研究为验证五个假设:假设一:作为旅游对象的自然生态环境有着较高的价值评估;假设二:中国的生态旅游者环境意识较弱,与一般的旅游者没有明显区分,需要加强环境教育;假设三:旅游市场规模呈现“大众化”特征,且旅游者对控制游客量的改进措施的价值认知较高;假设四:中国的生态旅游者有着特殊的“农”味审美倾向;假设五:旅游者的社会经济状况与参与生态旅游的经历对其价值认知有一定的影响。在对以华东地区城镇居民参与生态旅游的行为特征及生态意识做了摸底调研后,选取了生态环境治理、环境教育内容、游客规模控制、特色“农”家风味和出行成本为属性变量,在浙江省桐庐、安吉、临安三县(市)进行问卷调研。对于三县(市)各自情况和整体情况,分别使用Statall对样本进行似然估计。研究应用了两个多项式Logit (MNL)模型来分别对三县的调查结果以及整体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总体而言,旅游者对生态旅游这四个方面持着倾向于做出改进的态度,对环境责任和“农味”审美赋予了更高的价值,且倾向于对生态旅游的游客量进行控制,但对环境教育的关注度不高,且其生态旅游经历和社会经济状况会对价值认知产生影响。模型结果验证了五个假设,并从生态治理措施的重要性、环境教育的缺失、市场规模的控制方法、“农味”审美的深入人心几个方面审视中国生态旅游的本土化发展。最后,在结论中总结了:中国生态旅游本土化发展的特色特征系统;生态旅游本质与中国特色生态旅游发展方向;从环境伦理视角看当前中国生态旅游本土化研究的重点方向;三县(市)生态旅游者对生态旅游的价值认知以及选择试验模型可作为生态旅游中环境伦理研究的量化方法。并对研究中的不足之处做了检讨,做出未来展望。
王应临[9](2014)在《基于多重价值识别的风景名胜区社区规划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前世界国家公园和保护区运动普遍关注社区问题,管理理念从“消极式”和“排除式”转变为重视社区价值与可持续发展。我国风景名胜区内的社区也是影响风景区保护与管理的重要因素。当前风景区规划实践对社区仍持有“一刀切”的“搬迁式”思维惯式,缺乏对风景区社区和社区规划的全面研究,造成风景区社区潜在价值遗失、风景区与社区矛盾激化等问题,影响风景区整体价值的保护以及社区在保护前提下的合理存续与发展。本研究以风景区社区多重价值识别为导向,探讨兼顾社区价值保护与社区可持续发展的社区规划途径。研究按照提出问题、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可以大致分为四个部分。首先,论述国内外研究背景,初步提出研究问题,综述已有相关理论与文献。随后,全面考查风景区社区的历史与现状。将社区置于更宏观的国家社会经济变迁背景下,分析推动社区演变的主要驱动力;现状分析包括社区自身和社区规划两方面,前者从多个角度分析风景区社区复杂现状,后者通过考查若干风景区的现行规划文件分析社区规划政策现状。第三,从多重价值的视角审视风景区社区和社区规划政策。首先运用效用价值理论构建风景区社区价值分析体系,并借此论述当前社区规划政策忽视社区价值的问题及后果,随后通过资源配置和治理途径分析发现当前社区政策缺乏实施有效性,继而提出社区自组织的改善思路。最后,基于风景区社区价值体系和自组织治理条件,提出风景区社区规划在规划目标、规划特点、主要规划内容、关键规划环节等方面的优化策略,并以九寨沟风景区社区为例进行了实践检验。风景区社区价值体系可分为社区作为价值客体的生活、游憩、经济、研究、选择价值和作为价值主体的经济、精神、游憩、环境等不同要素,各要素之间、要素与风景区价值之间存在密切联系。社区价值评估要根据不同的价值类型分别确立评价指标和具体方法,并对价值体系进行整体分析。自组织治理作为已有的层级治理和市场治理途径的补充,是风景区社区治理的理想途径。当前风景区社区尚未具备充分的自组织治理条件,而风景区社区规划通过增加软性规划内容,运用参与性和沟通性规划手段等方式,促进社区形成自组织治理的必要条件,最终实现社区价值体系的保护和社区合理存续。
王应临,杨锐,邬东璠[10](2014)在《五台山风景区“僧民关系”探析》文中研究表明五台山风景区2009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较大规模的社区搬迁贯穿其"申遗"过程并延续至今。当前社区搬迁政策在实施过程和效果方面均出现一些问题,究其原因是对五台山地区的"僧民关系"缺乏理解与研究。以考察五台山地区"僧民关系"的发展演变作为出发点,并将旅游发展和规划政策作为影响其关系变化的重要因素,继而探索当前情势下当地居民与佛寺间的相互关系,反思风景区社区搬迁政策,最后提出一些思考。
二、五台山佛教文化中的环境伦理思想(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五台山佛教文化中的环境伦理思想(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自然和文化整体性的名山风景特质识别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动因 |
1.1.1 .名山风景系统蕴含“人与天调”哲思 |
1.1.2 .名山风景资源保护需厘清风景系统的整体性 |
1.1.3 以整体全面的视角构建风景资源分类与保护体系 |
1.2 .研究意义与目标 |
1.2.1 .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 |
1.2.2 .研究目标与意义 |
1.3 .核心概念界定及研究对象 |
1.3.1 .核心概念界定 |
1.3.2 .研究对象 |
1.4 .研究现状 |
1.4.1 .走向自然文化整体论的名山研究 |
1.4.2 .不同地域的风景分类与保护方法 |
1.4.3 .整体保护研究的基本思路 |
1.4.4 .武当山的相关研究 |
1.5 .研究方法 |
1.5.1 .比较研究法 |
1.5.2 .定性研究的相关理论方法 |
1.5.3 .基于GIS的空间研究方法 |
1.5.4 .其他 |
1.6 .研究框架和内容 |
1.6.1 .研究框架 |
1.6.2 .各章内容 |
第2章 不同风景资源分类方法的比较及启示 |
2.1 .为何比较? |
2.2 .风景资源评价体系 |
2.2.1 .风景资源概念溯源 |
2.2.2 .风景资源评价的基本方法和实践 |
2.2.3 .风景资源评价的特点和局限 |
2.3 .风景特质评价体系 |
2.3.1 .风景特质概念溯源 |
2.3.2 .风景特质评价的基本方法和实践 |
2.3.3 .风景特质评价的特点和局限 |
2.4 .风景资源评价和风景特质评价的比较与反思 |
2.4.1 .风景资源评价与风景特质评价的过程性差异 |
2.4.2 .风景资源评价与风景特质评价的信息性互补 |
2.5 .我国风景特质识别方法研究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
2.5.1 .因地制宜,避免趋同的全尺度研究 |
2.5.2 .整体全面,动态系统的名山风景特质识别框架探索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名山风景特质识别的基本框架 |
3.1 .自然和文化整体性 |
3.1.1 .尊重地脉文脉的认识论 |
3.1.2 .我国风景特质内涵的提出 |
3.2 .“相-制-理”名山风景特质识别框架构建 |
3.2.1 .名山定义之再释 |
3.2.2 .名山营建之脉络 |
3.2.3 .“相-制-理”名山风景特质识别框架 |
3.3 .名山风景特质的分类图谱——相 |
3.3.1 .风景特质的空间分类 |
3.3.2 .风景特质的全息解译 |
3.3.3 .风景特质的图谱绘制 |
3.4 .名山风景特质的形成机制——制 |
3.4.1 .风景特质的演变过程 |
3.4.2 .风景特质的形成原因 |
3.4.3 .风景特质的作用关系 |
3.5 .名山风景特质的系统规律——理 |
3.5.1 .风景特质的构成要素 |
3.5.2 .风景特质的整体结构 |
3.5.3 .风景特质的功能性质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武当山风景特质分类图谱 |
4.1 .武当山地脉文脉的形成 |
4.1.1 .建制沿革:从绾扼要津到道教福地 |
4.1.2 .作为地理单元:七十二峰左右旋·二十四涧流潺湲 |
4.1.3 .作为文化单元:方志记胜·舆图陈说 |
4.2 .武当山风景特质的空间分类 |
4.2.1 .区域层级:山域尺度的特质分类 |
4.2.2 .景源层级:风景区尺度的特质分类 |
4.3 .武当山风景特质的全息解译 |
4.3.1 .灵仙宫阙营福地 |
4.3.2 .组景序列绘形胜 |
4.4 .武当山风景特质的图谱绘制 |
4.4.1 .武当山风景特质图谱的图示标准 |
4.4.2 .武当山风景特质图谱的图示信息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武当山风景特质形成机制 |
5.1 .武当山风景特质的演变过程 |
5.1.1 .顾盼荆楚,绾毂之地:文化启蒙期的天然屏障 |
5.1.2 .峰高壑深,泉甘溪清:山麓文化期的自然崇拜 |
5.1.3 .道教初生,林岫回环:宗教建设期的道教仙山 |
5.1.4 .山水画境,宫观隐映:山水文化期的山林画卷 |
5.1.5 .乡村婉绕,寻常风景:人居营建期的田园山村 |
5.2 .武当山风景特质的形成原因 |
5.2.1 .自然禀赋的奠基 |
5.2.2 .精英文化的沉淀 |
5.2.3 .宗教文化的叠累 |
5.2.4 .人居环境的营建 |
5.3 .武当山风景特质的作用关系 |
5.3.1 .形成了人-山-城三者的互动关系 |
5.3.2 .呈现了人-山-城共荣的有机协调模式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武当山风景特质系统规律 |
6.1 .武当山风景特质表译的构成要素 |
6.1.1 .解译高度融合的空间与精神要素 |
6.1.2 .完善空间和精神层面的本底信息 |
6.2 .武当山风景特质形成的整体结构 |
6.2.1 .武当山风景特质的空间结构 |
6.2.2 .武当山风景特质的文化结构 |
6.3 .武当山风景特质区域的复合功能 |
6.3.1 .武当山作为地理单元的复合功能 |
6.3.2 .武当山作为文化单元的复合功能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以“相-制-理”识别为基础的武当山整体保护策略 |
7.1 .基于风景特质之相的区划性整体保护 |
7.1.1 .山域尺度的区域协同管护 |
7.1.2 .风景区尺度的空间布局调适 |
7.2 .基于风景特质之制的层积性整体保护 |
7.2.1 .层积性的过程 |
7.2.2 .层积性的整体保护策略 |
7.3 .基于风景特质之理的关联性整体保护 |
7.3.1 .关联性的内容 |
7.3.2 .关联性的整体保护策略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创新点与局限性 |
8.2.1 .创新点 |
8.2.2 .局限性 |
8.2.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我国名山风景区分布 |
附录2:国家非物质遗产名录(涉及名山风景区20 处) |
附录3:风景名胜区相关法律条例和法定标准 |
附录4:武当山调研记录 |
附录5:武当山(风景区尺度)调研样方 |
附录6:武当山调研问卷 |
学术成果 |
致谢 |
(2)佛教生态哲学思想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佛教基本思想的生态价值 |
(一) 诸恶莫做、众善奉行、自净其意的思想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
(二) 慈悲精神促进环境保护。 |
(三) 信奉因果规律和六道轮回使人敬畏自然、尊重生命。 |
(四) 万法唯心的思想有利于形成整体、联系的生态观。 |
二、佛教戒律中的生态保护内容 |
(一) 对动物的保护。 |
(二) 对草木植被、山脉河流等的保护。 |
三、佛教中心灵生态、身体生态与自然生态的良性互动 |
(3)汉传佛教山地寺院与平地寺院景观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三、研究对象及范围界定 |
四、国内外研究现状 |
五、研究内容与方法 |
六、研究框架 |
第一章 汉传佛教寺院景观概述 |
第一节 佛教寺院景观的概念 |
一、佛教寺院景观定义 |
二、佛教寺院景观组成 |
三、佛教寺院景观特征 |
第二节 佛教寺院景观的产生及发展 |
一、佛寺的产生 |
二、佛教寺院景观的产生 |
三、佛教寺院景观的发展 |
第三节 佛教寺院的分类 |
一、平地寺院 |
二、山地寺院 |
第二章 汉传佛教山地寺院与平地寺院环境特征比较 |
第一节 择址 |
一、山地寺院——山环水绕,四面拱卫 |
二、平地寺院——以水为龙,朝抱有情 |
小结 |
第二节 朝向 |
一、山地寺院——依势取向,寻气避煞 |
二、平地寺院——朝南向阳,布局随城 |
小结 |
第三节 功能与目的 |
一、山地寺院——僻静山林,修身净心 |
二、平地寺院——闹市凡尘,普度众生 |
小结 |
第三章 汉传佛教山地寺院与平地寺院空间营造比较 |
第一节 寺院空间布局特征 |
一、山地寺院布局特征——有法无形 随山就势 |
二、平地寺院布局特征——规整谨严 廊院玲珑 |
小结 |
第二节 寺院环境构景特征 |
一、山地寺院构景特征——略成小筑,足征大观 |
二、平地寺院构景特征——咫尺山林,小中见大 |
小结 |
第四章 汉传佛教山地寺院与平地寺院景境营造比较 |
第一节 山地寺院景境营造——因境成景 |
一、气象天成 |
二、山石凌云 |
三、花木扶疏 |
第二节 平地寺院景境营造——造景生境 |
一、片石勺水,以小见大 |
二、楹联匾额,以文点题 |
三、纹饰植物,以意传境 |
小结 |
第五章 汉传佛教寺院景观的营造理念 |
第一节 法无定法——因地制宜的营造方式 |
一、理论总结 |
二、案例延展 |
第二节 即景证心——情景交融的设计思想 |
一、理论总结 |
二、案例延展 |
第三节 圆融无碍——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人居理念 |
一、理论总结 |
二、案例延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出版或公开发表的论着、论文 |
图片来源 |
致谢 |
(4)梵净山佛教文化与自然保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研究现状 |
1 文化与自然保护研究 |
2 佛教文化与自然保护研究 |
3 佛教文化与自然保护研究进展与展望 |
3.1 文献获取与论证 |
3.2 研究阶段划分 |
3.3 主要进展与标志性成果 |
3.4 拟解决的关键科技问题与展望 |
二、研究设计 |
1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1 研究目标 |
1.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特点与科技难点和创新点 |
2 技术路线与方法 |
2.1 技术路线 |
2.2 研究方法 |
3 研究区选择与代表性 |
3.1 研究区选择的原则和依据 |
3.2 研究区基本特征与代表性论证 |
4 材料数据获取与可信度分析 |
三、梵净山佛教渊源与自然保护 |
1 梵净山佛教起源 |
1.1 贵州佛教 |
1.2 梵净山佛教传入发展历史 |
1.3 梵净山寺庙 |
2 梵净山佛教碑刻与自然保护 |
3 历史上佛教文化对自然保护的影响 |
四、梵净山与同类型宗教名山对比分析 |
1 梵净山与中国世界遗产宗教名山对比 |
1.1 宗教类型 |
1.2 保护等级 |
1.3 宗教传入时间 |
1.4 宗教保护自然的举措 |
2 梵净山与中国其他宗教名山对比 |
2.1 宗教类型 |
2.2 保护等级 |
2.3 宗教类型 |
2.4 宗教保护自然的举措 |
3 对比结果分析 |
五、梵净山佛教文化与自然保护 |
1 梵净山保护管理依据 |
1.1 法律依据 |
1.2 保护管理模式 |
1.3 相关规划 |
2 佛教文化的生态价值 |
2.1 佛教生态观 |
2.2 佛教胜地的“活态”发展 |
3 梵净山佛教文化特色 |
3.1 观音的慈悲文化 |
3.2 弥勒的净土文化 |
4 梵净山佛教文化影响力分析 |
4.1 佛教文化调查分析 |
4.2 佛教文化访谈分析 |
4.3 佛教文化对梵净山自然环境影响的总结分析 |
5 梵净山佛教文化发展保护建议 |
5.1 推进佛教生态观的教育,促进梵净山的活态发展 |
5.2 发展特色佛教产业,推动梵净山生态经济的发展 |
5.3 加强佛教文化体验,建设梵净山的净土氛围 |
六、结论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情况 |
(5)梵净山文化中的“净”与“静”之于贵州生态保护的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佛教文化与净土文化的“净”与“静”之文献述评 |
1. 教文化中的生态观 |
2. 佛教人文景观与自然环境 |
3. 佛教文化的生态实践 |
二、梵净山文化中的“净”与“静”之于贵州生态保护的理论价值研究意义 |
三、梵净山文化中的“净”与“静”之于贵州生态保护的实践价值研究意义 |
(6)佛教环境思想新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创新点及重点解决的问题 |
第2章 解读“佛教环境思想” |
2.1 佛教环境思想的兴起与发展 |
2.1.1 兴起机缘与工具本质 |
2.1.2 进入生态宗教的范畴 |
2.2 相关名称和概念的解读与界定 |
第3章 西方佛教环境思想的误区与澄清 |
3.1 思想层面误读的解析 |
3.1.1 西方的反思之声 |
3.1.2 缘起论与深生态学整体论的差异 |
3.1.3 错用非人类中心主义的思想概念 |
3.1.4 研究者佛教思想的杂糅难辨 |
3.2 实践层面的问题与发展趋向 |
3.2.1 西方佛教环境实践的忧患 |
3.2.2 出现生态佛教的发展趋势 |
3.3 产生误区的根源 |
3.3.1 佛教环境思想本质上是东西方文化嫁接的产物 |
3.3.2 发展形态上受宗教属性的限制 |
3.4 消除误区的必要路径:文本转向 |
第4章 我国大乘佛教环境思想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与新探索 |
4.1 我国大乘佛教环境思想的重新定位 |
4.1.1 “大乘佛教环境思想” |
4.1.2 大乘佛教环境思想研究的特征 |
4.2 我国大乘佛教环境思想的忧患和反思 |
4.2.1 思想层面的误解和不足 |
4.2.2 佛教生态实践的隐患 |
4.3 从大乘佛教的角度解读生态危机的实质 |
4.3.1 从大乘佛教的宗教角度看生态危机 |
4.3.2 从大乘佛教哲学的缘起论和业报思想认识生态危机 |
4.4 大乘佛教生态哲学新内涵 |
4.4.1 形成超越划分中心的平等慈悲的自然观念 |
4.4.2 大乘佛教人本思想对盲目崇拜科技理性观念的破除 |
4.4.3 大乘佛教“戒定慧”三学对治消费主义价值观 |
4.5 人间佛教的修行是大乘佛教生态实践的重要方式 |
4.5.1 人间佛教的救世思想是大乘佛教生态实践的动力 |
4.5.2 从“自觉”修心到共建人间净土的大乘佛教生态实践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
致谢 |
(7)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路径——2016中国梵净山生态文明与佛教文化论坛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一、生态文明的多视角解读 |
(一)学者眼中的生态文明 |
(二)政府官员眼中的生态文明 |
(三)佛教人士眼中的生态文明 |
二、佛教文化中有正能量 |
(一)慈善济世 |
(二)促进和平 |
(三)净化万物 |
(四)和谐世界 |
三、佛教文化视野下的生态文明建设路径 |
(一)践行人间佛教 |
(二)以心灵环保为切入点发展大健康产业 |
(三)佛教文化与经济建设相融合 |
四、国际视野下的梵净山及其未来 |
(一)梵净山的定位 |
(二)梵净山文化 |
(三)开发利用 |
(8)生态旅游本土化发展方向及基于环境伦理的实证分析 ——以浙江省桐庐、安吉、临安三县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插图和附表清单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生态旅游本土化及环境伦理学的研究进展 |
1.2.1 生态旅游及其在中国的本土化研究 |
1.2.2 环境伦理学研究进展 |
1.2.3 环境伦理学融入生态旅游 |
1.2.4 小结 |
1.3 研究目标和意义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第2章 中国生态旅游本土化发展的解读 |
2.1 中国生态旅游发展实践中的特色 |
2.1.1 中国生态旅游发展实践与国外的差异 |
2.1.2 中外生态旅游发展实践差异的成因分析 |
2.1.3 生态旅游的本质探讨 |
2.1.4 中国生态旅游的本土化发展方向 |
2.2 中国生态旅游本土化的环境伦理学视角 |
2.2.1 环境伦理学六大关键词 |
2.2.2 以环境伦理学关键词解读中国生态旅游本土化 |
2.3 实证研究的目标、假设和方法 |
2.3.1 实证研究的目标 |
2.3.2 实证研究的假设 |
2.3.3 实证研究的方法 |
第3章 选择试验模型法在旅游者偏好研究中的应用 |
3.1 选择试验模型的数学原理 |
3.2 选择试验模型的应用步骤 |
3.3 选择试验模型的应用研究进展 |
3.3.1 选择试验模型在环境领域的一般应用 |
3.3.2 选择试验模型在旅游者偏好研究中的应用 |
第4章 中国城镇居民参与生态旅游的行为特征及生态意识摸底 |
4.1 调查的原因及目标、方法 |
4.1.1 调查目标及假设 |
4.1.2 调研及统计方法 |
4.2 调研结果 |
4.2.1 华东地区城镇居民参与生态旅游的频率及类型统计 |
4.2.2 华东地区城镇居民参与生态旅游的行为特征 |
4.2.3 华东地区城镇居民参与生态旅游的目的及认知 |
4.2.4 收入水平与行为模式的相关性检验 |
4.3 数据分析与假设验证 |
4.4 上述现象的成因分析 |
4.4.1 收入水平的影响 |
4.4.2 文化观念的影响 |
4.4.3 本土生态旅游发展历程的影响 |
4.5 调研结论 |
4.6 调研中的不足与展望 |
第5章 基于选择试验模型的实证研究 |
5.1 研究区域概况 |
5.1.1 桐庐县概述 |
5.1.2 安吉县概述 |
5.1.3 临安市概述 |
5.2 问卷设计及调查 |
5.2.1 问卷调查方法 |
5.2.2 问卷设计 |
5.2.3 问卷调查过程 |
5.2.4 样本的社会经济特征 |
5.3 三县(市)旅游者参与生态旅游的情况 |
5.4 三县(市)旅游者对生态旅游的价值认知 |
5.4.1 模型变量及其解释 |
5.4.2 三县(市)旅游者对生态旅游各方面的认知偏好 |
5.4.3 三县(市)旅游者对改进生态旅游的虚拟支付意愿 |
5.5 旅游者对生态旅游的价值认知分析 |
5.5.1 总体分析 |
5.5.2 三县(市)旅游者对生态旅游价值认知的比较分析 |
5.6 假设验证:从旅游者价值认知角度看中国生态旅游本土化发展 |
5.6.1 对自然生态环境的较高价值评估突显生态治理措施的重要性 |
5.6.2 旅游者生态意识的缺陷警示环境教育的缺失 |
5.6.3 “大众化”特征的市场规模需要合理的控制手段 |
5.6.4 深入人心的“农味”审美倾向带来特色发展元素 |
5.6.5 旅游者的价值认知受其社会经济状况及生态旅游经历影响 |
5.7 相关政策建议 |
5.8 选择试验模型应用于旅游者价值认知量化评估中的经验总结 |
5.8.1 选择试验模型对旅游者价值认知量化评估的作用 |
5.8.2 选择试验模型评估旅游者价值认知时的不足之处 |
5.8.3 选择试验模型评估旅游者价值认知时的操作注意事项 |
第6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主要结论 |
6.1.1 中国生态旅游本土化发展的特色特征系统 |
6.1.2 生态旅游本质与中国特色生态旅游发展方向 |
6.1.3 从环境伦理视角看当前中国生态旅游本土化研究的重点方向 |
6.1.4 三县(市)生态旅游者对生态旅游的价值认知 |
6.1.5 选择试验模型可作为生态旅游中环境伦理研究的量化方法 |
6.2 讨论 |
6.3 研究创新 |
6.4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教育背景 |
发表论文 |
参与编写书刊 |
主要参与项目 |
主要参加的会议和交流、培训 |
研究生期间获得的主要奖励与荣誉 |
致谢 |
(9)基于多重价值识别的风景名胜区社区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国际背景 |
1.1.2 国内背景 |
1.1.3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对象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创新点 |
1.6 研究意义 |
第2章 相关理论与文献综述 |
2.1 概念与理论 |
2.1.1 相关概念 |
2.1.2 社区研究 |
2.1.3 社区规划 |
2.2 文献综述 |
2.2.1 社会问题和社会系统研究 |
2.2.2 居民点体系研究 |
2.2.3 社区发展模式研究 |
2.2.4 社区景观风貌 |
2.2.5 社区旅游 |
2.2.6 社区搬迁 |
2.2.7 社区参与 |
2.2.8 其它保护地社区研究及实践 |
第3章 风景区社区历史与现状 |
3.1 社区历史演变 |
3.1.1 概述 |
3.1.2 文化意识驱动力:小农思想和宗族意识 |
3.1.3 政策制度驱动力:国家制度变迁与风景区设立 |
3.1.4 产业经济驱动力:城镇化与旅游发展 |
3.1.5 驱动力综合分析 |
3.2 社区现状分析 |
3.2.1 类型分析 |
3.2.2 产业经济 |
3.2.3 社会人口 |
3.2.4 管理模式 |
3.2.5 土地权属 |
3.2.6 空间形态 |
3.3 社区规划分析 |
3.3.1 问题分析 |
3.3.2 政策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风景区社区价值体系 |
4.1 遗产保护领域的价值研究 |
4.1.1 文化经济学 |
4.1.2 人文社会学 |
4.1.3 环境科学 |
4.1.4 城市规划学 |
4.1.5 我国遗产保护领域 |
4.2 价值及边际效用价值理论 |
4.2.1 价值 |
4.2.2 边际效用价值论 |
4.3 风景区社区作为价值客体 |
4.3.1 生活价值 |
4.3.2 游憩价值 |
4.3.3 研究价值 |
4.3.4 经济价值 |
4.3.5 选择价值 |
4.3.6 关系与特征 |
4.4 风景区社区作为价值主体 |
4.4.1 经济价值 |
4.4.2 游憩价值 |
4.4.3 环境价值 |
4.4.4 精神价值 |
4.4.5 关系与特征 |
4.5 风景区社区价值关系分析 |
4.6 风景区社区价值评估 |
4.6.1 相关研究综述 |
4.6.2 社区价值评估指标 |
4.6.3 社区价值评估方法 |
4.7 社区价值与风景区的关系 |
4.8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价值的风景区社区规划问题:以台怀镇为例 |
5.1 台怀镇基本状况 |
5.2 历史上的社区价值 |
5.3 旅游发展下的社区价值 |
5.4 规划政策下的社区价值 |
5.5 台怀镇社区价值评估 |
5.5.1 研究价值评估 |
5.5.2 需求性价值评估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基于价值的风景区社区治理途径研究 |
6.1 从价值到治理:风景区社区的公共属性 |
6.1.1 风景区的公共属性 |
6.1.2 社区公共属性分析 |
6.2 风景区社区治理现有途径 |
6.2.1 现有治理政策分析 |
6.2.2 现有治理途径问题 |
6.3 社区治理理想途径:自组织 |
6.3.1 “公地悲剧”模型及其解决途径 |
6.3.2 集体行动制度的启示 |
6.3.3 我国传统公共资源治理案例 |
6.3.4 风景区社区理想治理途径 |
6.4 差距分析与替代途径 |
6.4.1 差距分析 |
6.4.2 替代途径 |
6.4.3 替代途径特征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基于多重价值识别的风景区社区规划优化 |
7.1 规划目标与特点 |
7.1.1 规划目标 |
7.1.2 规划特点 |
7.2 主要规划内容 |
7.2.1 社区价值体系评估 |
7.2.2 社区关键问题分析 |
7.2.3 物质空间层面政策 |
7.2.4 非物质空间层面政策 |
7.3 关键规划环节 |
7.3.1 多方案比较 |
7.3.2 公众参与 |
7.4 与其它政策的关系 |
7.4.1 与法定规划体系的关系 |
7.4.2 与其它保护地规划的关系 |
7.4.3 与其他专项规划的关系 |
7.5 本章小结 |
第8章 案例研究:九寨沟风景区社区规划 |
8.1 社区基本状况 |
8.2 社区社会经济演变 |
8.3 社区价值体系评估 |
8.3.1 研究价值评估 |
8.3.2 威胁关系分析 |
8.3.3 需求性价值评估 |
8.4 社区关键问题识别 |
8.4.1 居住问题 |
8.4.2 就业问题 |
8.4.3 文化问题 |
8.4.4 能力建设 |
8.5 规划目标与关键策略 |
8.5.1 规划目标 |
8.5.2 关键策略 |
8.6 主要社区规划政策 |
8.6.1 人口与用地调控 |
8.6.2 经济与就业引导 |
8.6.3 社区风貌有机更新 |
8.6.4 居民能力建设 |
8.6.5 社区管理机制 |
8.7 本章小结 |
第9章 结论与讨论 |
9.1 结论 |
9.1.1 社区历史与现状分析 |
9.1.2 社区价值体系分析与评估 |
9.1.3 社区治理途径研究 |
9.1.4 社区规划政策优化 |
9.2 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英国国家公园社区评价 |
附件B 美国REAP应用案例:独立国家历史公园 |
附录C SLED 案例-斯里兰卡酒吧珊瑚礁(Bar Reef) |
附录D AI案例-尼泊尔奇特旺(Chitwan)国家公园 |
附录E 英国国家公园社区规划政策 |
附录F 九寨沟社区分类调控 |
附录G 九寨沟社区风貌整治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10)五台山风景区“僧民关系”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历史上五台山地区的“僧民关系” |
1.1 文化联系 |
1.2 经济联系 |
1.3 社会联系 |
1.4 景观风貌 |
2 旅游发展下的僧民关系 |
3 规划政策下的僧民关系 |
4 思考与讨论 |
四、五台山佛教文化中的环境伦理思想(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自然和文化整体性的名山风景特质识别研究[D]. 赵烨. 华中农业大学, 2019(01)
- [2]佛教生态哲学思想探析[J]. 王树平. 文教资料, 2019(07)
- [3]汉传佛教山地寺院与平地寺院景观比较研究[D]. 芮雪婷. 苏州大学, 2019(04)
- [4]梵净山佛教文化与自然保护研究[D]. 蔡华. 贵州师范大学, 2018(06)
- [5]梵净山文化中的“净”与“静”之于贵州生态保护的价值研究[J]. 高洋,蔡华,刘佳. 现代交际, 2018(06)
- [6]佛教环境思想新探[D]. 韩铮. 北京林业大学, 2017(04)
- [7]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路径——2016中国梵净山生态文明与佛教文化论坛综述[J]. 汪爱平. 铜仁学院学报, 2017(01)
- [8]生态旅游本土化发展方向及基于环境伦理的实证分析 ——以浙江省桐庐、安吉、临安三县市为例[D]. 苏萤雪. 浙江大学, 2014(12)
- [9]基于多重价值识别的风景名胜区社区规划研究[D]. 王应临. 清华大学, 2014(09)
- [10]五台山风景区“僧民关系”探析[J]. 王应临,杨锐,邬东璠. 中国园林, 201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