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电力系统装备》杂志创刊(论文文献综述)
李建林,王哲,王力[1](2021)在《储能学科建设的现状及启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储能技术专业学科发展行动计划》的提出扶持与激励储能未来的发展。目前储能学科涉及电力电子、电力系统、电力市场、电化学、热管理等诸多领域,涉及的专业范围比较广,因此,专门设立储能学科对于我国储能技术的发展是必需的。作为储能学科发展的基石,储能学科建设也处于国家政策发布的措施之中。本文根据储能领域现状,首先阐述储能学科建设的意义和必要性,然后梳理了国内储能现有高校设置情况和教材及杂志,最后给出了我国储能学科建设的启示。
王艺欣[2](2020)在《清末民初社会变迁中的中国科幻文学(1902-1919)》文中研究指明作为一种文学想象类型文体,科幻小说以科学观念为写作驱动,以科学知识为描写依据,并以在文本中建构起一个合理、可替代的世界为创作追求。自刘慈欣获得雨果奖以来,中国科幻文学便受到了学界的广泛关注。其中,学界对晚清以来科幻文学的研究,主要是以个案文本解读为主考索历史,缺乏从社会变迁的层面探讨其发生背景。其实,中国科幻文学的发生与晚清科幻文学实践存在着紧密的关系。晚清西方文化的大规模引进,不但促使电灯、德律风等实物发明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更推动了科学知识和求知精神的普及和发展。在此一背景下,人们的时间观念、空间意识、速度与节奏、以及科学理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晚清科幻文学由此诞生。论文第一章从时钟电灯的引进出发,结合小说中新的纪年方式与时间计量单位的出现,力图还原当时人们时间观念变化过程,及其在科幻文学中的具体表现。第二章着重讨论科幻小说中的飞行意象。首先,小说主人公摆脱志怪小说腾云驾雾的飞行方式,借助机械运转与风力推动翱翔天际,以现实生活中的“热气球”为原点,构想出“飞车”、“飞舟”、“飞舰”以及“电翅”等意象。其次,魂与魄脱离了传统神魔小说的色彩,成为科幻小说中的飞行手段与技术载体。上述新想象元素的产生,与当时报刊杂志对各类飞行器的报导有着密切联系。第三章针对现代交通工具的发展和引进,从速度的角度解析当时科幻文学中人们生活节奏与效率提升的起因。第四章分析清末民初科幻小说中的科学工作者形象,指出他们强烈驳斥专制主义、蒙昧主义,展现出对全新社会制度的构想追求。总之,中国科幻小说的产生不仅与国外科幻作品引入相关联,更关乎当时整个社会对西方科学的了解、认识和思考。回溯源头,有助于我们更清晰地勾勒出中国当代科幻文学的图景。
钱爱兵[3](2017)在《江苏省科技期刊学术影响分析》文中认为【目的】结合江苏省科技期刊发文、引文、作者、基金项目等元数据,结合被引次数、影响因子、即年指标、文献半衰期与h指数等文献计量学指标,综合分析江苏省科技期刊的学术影响。【方法】以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发布的《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扩刊版)》(2012—2016年)为原始数据,采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分析比较江苏省科技期刊的发文数量、篇均引文数量、篇均作者、作者地区分布、机构分布、篇均基金项目、论文选出比例、引用期刊数量、总被引次数、他刊引用次数、影响因子、即年指标、被引半衰期、引用半衰期、h指数。【结果】江苏省科技期刊的学术影响力不断提高,各个期刊在不同指标显示出自己的特点。【结论】江苏省科技期刊表现出清晰的学术层级性,影响力不均衡。
王沛[4](2017)在《传真技术的引入与在华传播》文中提出传真(Facsimile,简写为Fax)是将文字、图表、图形、相片等记录在纸面上的静止图像,通过扫描、编码、传输,在接收端重现与发送端相同或相似记录副本的一种通信方式。1843年,苏格兰发明家亚历山大·贝恩(Alexander Bain,1810—1877)制成世界上第一台传真机,近代传真技术随之经过了以接触式机械扫描和电化学还原为特征的真迹传真(1843—1902)和以光电扫描和照相还原为特征的图像传真(1902—1949)两个发展阶段,并在20世纪80年代与互联网技术相融合,成为信息通信领域的基础性技术之一。本研究运用科学史方法和期刊文献分析法,对1866年至1949年间传真技术在中国的传播情况作了全面的历史考察。新发现230余种报刊的345篇文献和10余部图书专着,大大丰富了研究样本和内容,从而对传真技术在华传播的起源、代表人物、标志性事件、名词术语的汉化演变,以期刊媒介为主要载体的传入途径等给出了不同于前人的研究结果。由此,将过去认为的传真技术经由期刊的传入时间从1898年的《知新报》提前至1895年的《闽省会报》;将名词术语的演变,由单一的两三个词汇增至34种,确认《科学世界》于1930年最先使用“传真”中文译名;将代表性传播者从斌椿(1804—?)、张德彝(1847—1918)、贝兰(Edward Belin,1876—1963)拓展到夏炎(?—?)、李书华(1890—1979)、毋本敏(1897—1962)、戈公振(1890—1935)、朱物华(1902—1998)等20余人;将主要传播媒介从单一的科技期刊,推广并延伸至所有文理综合、自然科学、电工电信、军事、新闻、出版等各种类型的期刊,扩展了认识维度;新增民国时期中国境内各条传真线路业务、东北摄影电报公司的建立、中美战时国际传真线路的开通、国民政府邮电技术标准和远景规划提出、交通大学、中央大学、西北工学院和勷勤大学四校高等电讯工程教育等内容,填补了以往研究的空白。基于此,研究结论认为:(1)传真技术在近代中国的传播经历了四个历史时期。第一个时期是1866年至1911年的知识传播阶段,主要内容为出洋国人的见闻实录和简单消息报道。第二个时期是1912年至1925年的技术原理传播阶段,主要内容为海外留学生的试用经历和机件构造说明。第三个时期是1926年至1936年的实物传播阶段,主要内容为基于线路建设的电信业务介绍和政策探讨。第四个时期是1937年至1949年的本土化吸收和应用研究阶段,主要内容为围绕传真技术发展提出的行业应用前瞻、标准制定和后继技术讨论。(2)“传真”中文译名的确立,是传真技术东渐的重要标志。“传真”这一中文译名,起始于1868年的《初使泰西记》,历经“电气传字”、“电传笔迹”、“电传照相”、“电传形像”、“电送写真”等多角度汉化过程,其取材古辞,释以新意,语义不仅包含针对传真技术的功能性描述,同时有助于国人通过类比思想理解其技术原理。“传真”中文译名的最终确立,是伴随着传真技术在中国的引入和应用而逐步完成的,是国人在其长期的传播过程中不断总结、归纳、筛选所得,客观反映了近代中国对这项技术的消化吸收已经达到相对成熟的水平。(3)传真技术以期刊为主要传播媒介,以电讯工程高等教育为依托,支撑其在华传播的社会化。期刊通过选题策划、审稿把关、栏目设置、专辑出版,以其传播内容的科学性、学术性和专业性,贯穿于传真技术在华传播的各个历史时期。传真知识的引入坚持面向世界,经由期刊保持与国际主流技术的交流态势,并适时走上高等教育自主培养高级技术人才之路,伴随着电讯工程高等教育发展和教育西迁,在中国形成了从华东、华南到西南、西北,从专科(交通电信专修科)到研究生(电信研究所)的地域广泛、层次齐全的传真技术人才培养体系。(4)传真技术的在华传播以维护国家电信权益为驱动,建立了近代中国面向经济社会需求的商业化技术引进范例。传真是近代中国知识分子为解决象形文字传输的电报编码问题而主动引入的一种电信技术,其在华应用彻底消除了四码电报的诸多弊端,使中国免于支付因中文电报的密文传送产生的额外费用,有效维护了国家的电信权益。以政府为主导的东北摄影电报公司等前沿技术企业的创办,不同于晚清以来军事先行的技术引进,而是以服务新闻行业为切入,建立面向社会的公众电信业务,以此寻求商业效益对技术的反哺,从而形成引进西方先进技术的一个特殊范例。
杨婷婷[5](2015)在《“文革”前后高校科技期刊的演化及其科技传播》文中提出运用科学史考证、分析等方法对“文革”前期、“文革”十年以及“文革”结束与改革开放起步期的高校科技期刊的出版与传播作了较为全面的梳理与历史考察,以期为高校科技期刊这一传播载体在“文革”前后这一特殊历史时期的传播态势与范式研究提供借鉴,填充“文革”前后科技期刊史相关研究的缺失与不足。文章较全面地调查了“文革”前期、“文革”十年、“文革”结束与改革开放起步期由高等学校创办的192种科技期刊,在总体概述的基础上选取每个时期创办、出版的具有典型意义的个案,以此作为高校科技期刊在该时期的主要传播典型。主要从中选取了“文革”之前发表两院院士文章较多,以化学、物理、数学等为优势学科的《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文革”时期两校合刊的《清华北大理工学报》“文革”结束与改革开放起步期出版专版专刊以体现其建筑工程特色的《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等作为主要的代表性期刊,对其分别进行系统的文献统计、文本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高校科技期刊在这三个时期的具体定位经历了——“文革”前期重视科学研究、鼓励“双百方针”,主张为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的科学文化教育事业服务;“文革”时期宣扬阶级斗争与个人崇拜,突出“两条路线”、“两种方向”,批判西方科学理论; “文革”结束与改革开放起步期拨乱反正,重提“双百方针”——的变化轨迹,即从学术刊物,意识形态宣传工具再复归学术刊物的定位变化。研究结论认为:“文革”前后的高校科技期刊虽难逃政治的冲击而有“失范”之语,但就媒介组织形态来说,三个时期高校科技期刊的媒介组织重心依旧在高校本身。就传播内容来说,一些高校科技期刊还是传播了有一定学术研究价值的科研成果,如《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凭借自身的学术质量与专业权威性,刊登了大量反映其学科优势的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地质学、地理学、气象学等学术研究论文; “文革”时期两校合刊的《清华北大理工学报》仍刊登了相当数量的科学技术研究论文,涉及物理、化学、生物医药、地质地理、建筑工程、电子工程等门类,其中也不乏若干代表这一时期科技发展前沿的学术论文; “文革”结束至改革开放起步期的《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重新登载反映其学科优势与特色的桥梁、建筑、道路、结构、材料、测量等方面的研究论文以及探索基础理论的文章;以及“文革”时期在高校科技期刊中兴起的科学史研究与马克思《数学手稿》研究热潮等都对之后的科学研究、科技传播等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文革”前后高校科技期刊这一特殊的期刊种群在反映高校科技研究重点与成就,完善高校学科建制,促进当时社会科技传播方面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
吕晶[6](2014)在《政治符号与社会角色 ——宋美龄后半生研究》文中指出宋美龄,蒋介石夫人,“宋氏家族”重要成员,众多标签贴在她的身上。她生于1897年3月5日,卒于2003年10月24日,经历了三个世纪的一生,大致以1948年底赴美寻求援助为分水岭。在国民党退居台湾之后,宋美龄进入了她的后半生,不仅是年龄已过半百,更指宋美龄在政治追求、国际交往、社会活动和妇幼事业等方面均较其在大陆时期的状况不可同日而语,已近日暮。从时间上看,宋美龄后来在台湾和美国生活的时段在其生命中的比重超过大陆时期。依照中国人特别重视晚年的习俗、强调“盖棺定论”的传统,宋美龄的后半生实在是一段不能忽视的历史。本文的研究目的就在于,通过论述宋美龄的后半生,揭示其在特定时代、特定环境下的角色选择、角色扮演和角色贡献。本文认为,宋美龄的后半生起始于国民党政权的分崩离析,脱胎于内外交困的台湾政局。从1947年开始,国民党在军事上节节败退,政治、经济及外交等情势全面逆转。进至1948年,金融崩溃、物价飞涨、三大战役皆输、精锐尽失,各方矛盾直指蒋介石,国民党统治几近崩溃。在此背景下,宋美龄于1948年底赴美争取援助。1950年初,在美求援未果的宋美龄,返回台湾与蒋介石共赴患难,拉开她后半生的序幕。此时的台湾,人口激增、物价飞涨、民生困顿,岛内族群矛盾重重,加上美国意图舍弃蒋介石政权、制造台湾地位未定论,使得整个社会惶惶不安。宋美龄的回归是对蒋介石最大的慰藉。本文指出,在宋美龄后半生中,“第一夫人”是她最重要的政治符号,这也是为维系蒋介石统治地位而必须向台湾军民传播的符号。在台湾公众面前,宋美龄与蒋介石努力展现出“二位一体”公众形象。举凡蒋介石出现的地方,必有宋美龄陪同。宣传蒋介石、为蒋介石辩护、为蒋介石政权争取援助,则是宋美龄后半生的职责。宋美龄在台湾所开展的外交、妇女运动和社会事业等多方面的工作,都是在“第一夫人”的头衔下展开的。通过梳理宋美龄后半生的各类活动,可以发现宋美龄利用“第一夫人”这一符号向社会传达蒋介石政权稳定的信号,并强调其政权“正统代表性”。本文认为,困居台湾的宋美龄在“第一夫人”这个政治符号下演绎了多重社会角色。外交方面,她是蒋介石的外交事务总管和国际形象宣传员。为此,她整合美国“院外援华集团”,积极开展对美宣传外交,努力拉拢美国政界军方人士,等等,为台美关系改善积蓄力量。一轶时机成熟,她即踏上前台,以多种名义赴美访问,或医疗,或度假。每次短则半年,长则一年多。直至20世纪60年代后期,蒋经国接班态势已然明确,宋美龄方才淡出对美“外交”一线。妇运领袖是宋美龄最擅长演绎的社会角色。在宋美龄的政治版图上,妇女运动是她政治资本的重要来源,是她获取国内政治支持的重要根据地,其重要性不亚于外交领域。在国民党退守台湾后,宋美龄依靠“妇联会”、“妇工会”和台湾省妇女会开展妇女运动,使自己长期在台湾的政治舞台上屹立不倒。社会事业则是与宋美龄的基督教信仰密切联系在一起。败退台湾之后,宋美龄从“一个名义上的基督徒”转变成为一名虔诚的基督徒,宗教成为她最好的安慰剂。在宗教信仰的影响下,她抵台后即成立“中华基督教妇女祈祷会”,以该会联合周边重要人士,结成共同的利益联盟;她开办华兴学校,创建振兴复健医学中心,担当辅仁大学董事长,等等。这些都反映出,宋美龄在信仰的感召下推动社会事业发展,也反映出宋美龄的宗教热情与与政治需要的紧密结合。本文还考察了宋美龄和蒋介石、蒋氏家族和孔宋家族之间的关系,以及宋美龄在隐居美国时期的政治活动。在作者看来,“宋家”是宋美龄的娘家,也是她在“小家”和“蒋家”立足的奥援。在宋美龄眼里,蒋宋一体,互为帮助。只有壮大“蒋家”才能更好地维护“宋家”,只有维护好“宋家”才能最大化“蒋家”的利益。蒋介石逝世后,宋美龄为使蒋经国顺利接班,隐居美国。她虽然身在美国,但心系台湾政坛,关心的重点是塑造蒋介石历史形象、辅助蒋经国治理台湾。实际上,所有这些都是为了“蒋家王朝”。
《电力系统通信》编辑部[7](2012)在《《电力系统通信》投稿须知》文中研究表明《电力系统通信》(月刊)创刊于1977年,由国家电网公司主管,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主办。每月10日出版,全国公开发行,刊号CN11–4840/TK,连续出版物号ISSN 1005–7641。《电力系统通信》自创刊以来,始终坚持办刊宗旨:宣传电力系统通信工作的方针政策;交流电力通信技术和管理经验;介绍科研设计成果以及国内外科技发展动态;为电力生产调度和现代化管理服务;力求成为电力通信的对外窗口。期刊的读者对象:从事电力系统通信工作的建设、运行、管理、设计、生产、科研和教学的技术人员,以
《电力系统通信》编辑部[8](2012)在《《电力系统通信》投稿须知》文中研究表明《电力系统通信》(月刊)创刊于1977年,由国家电网公司主管,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主办。每月10日出版,全国公开发行,刊号CN11–4840/TK,连续出版物号ISSN 1005–7641。《电力系统通信》自创刊以来,始终坚持办刊宗旨:宣传电力系统通信工作的方针政策;交流电力通信技术和管理经验;介绍科研设计成果以及国内外科技发展动态;为电力生产调度和现代化管理服务;力求成为电力通信的
代波[9](2011)在《系统工程理论与方法技术及其在管理实践中的应用研究 ——基于《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1981-2010)的文献分析》文中提出基于以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为主题的文献数量相对较少,且在研究方法上绝大多数采用了定量研究方法的情况,以及期刊《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在系统工程界的权威性。本文以1981-2010年30年间《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上发表的学术论文为研究对象,采用基于量化分析的定性研究方法,结合运用NVivo8软件等分析工具,探讨了30年来我国系统工程研究的理论基础、实践领域(管理实践角度)及系统方法技术的基本情况和变化趋势。研究表明,我国系统工程研究的理论基础主要集中于运筹学,控制论、灰色系统理论、自组织理论、系统动力学、决策支持系统理论、信息论、模糊理论、可拓学、粗糙集理论及马尔科夫理论等。且运筹学、控制论、灰色系统理论、自组织理论、模糊理论、可拓学呈下降趋势,系统动力学、决策支持系统理论呈波动趋势,信息论呈上升趋势。粗糙集理论和马尔科夫理论是近10年才在该刊中出现的理论,对它们研究与应用的热度相对较高;虽然对运筹学研究与应用的热度在逐渐降低,但由于其重要性仍为我国系统工程学者们持续热衷的研究焦点。我国学者对系统工程理论基础的研究与应用中,运筹学理论基础领域主要侧重于决策论、图与网络理论、可靠性理论、对策论、排队论等方面;控制论则聚焦于最优控制论、大系统控制论:灰色系统理论以灰色预测模型、GM(1,1)模型为研究重点;模糊理论关注于模糊数学理论方面;可拓学关注物元模型的研究与应用;信息论以熵理论为研究重点;系统动力学则关注于其建模思想与方法:自组织理论则主要以耗散结构论、协同学理论为基础。在我国系统工程研究的14个实践领域中,我国学者的系统工程研究成果主要集中于工业企业领域、宏观经济领域、军事领域、交通运输领域、能源领域及社会系统工程领域。在变化趋势上,能源、区域规划、农业、科技管理、人口呈下降趋势,环境生态领域是唯一一项呈上升趋势的实践领域,其余各项则表现出了不规则的波动性。且在这30年中,工业企业领域和宏观经济领域一直是我国学者们所热衷的领域。以上6个具备相对较高研究关注度的实践领域中,工业企业领域主要侧重于该领域中生产计划安排、库存管理控制、企业经营决策、投入产出、供应链管理协调等方面的研究;宏观经济领域研究重点在于宏观经济规划、宏观经济预测、宏观经济政策、国民经济发展、产业发展规划、市场价格、金融市场等方面;交通运输领域则以港口规划建设、交通运输网络优化、交通流分析控制、车辆路径等方面为研究重点:能源领域关注于矿区规划、电力系统规划:军事领域关注于武器装备效能、作战模拟与战略战术等方面的研究:社会领域主要研究社会应急服务、教育教学评价等方面。而在6项系统方法技术中,系统优化技术与系统分析技术一直都较受我国学者们所热爱,系统建模与仿真技术也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在变化趋势上,除系统建模与仿真技术呈下降趋势之外,其余5项都呈不规则的波动性,且只有系统决策技术波动幅度较小,变化过程相对稳定,其余4项波动幅度都相对较大。系统优化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主要集中在数学规划、网络计划技术、智能优化算法;而系统分析技术则以层次分析法、灰色关联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聚类分析法为研究与应用的重点;系统建模与仿真技术则聚焦于系统动力学建模思想方法、数据包络分析、蒙特卡洛法及基于Petri网的建模法的研究与应用上。通过对理论基础、实践领域及系统方法技术的基本情况和变化趋势的分析,形成的结论为我国系统工程的后续研究提供方向性的借鉴意义,同时,该文还可丰富以我国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研究为主题的文献内容。
鲍国海[10](2008)在《俄罗斯《文摘杂志》收录的中国科技期刊表(1999~2006年)》文中研究表明
二、《电力系统装备》杂志创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电力系统装备》杂志创刊(论文提纲范文)
(1)储能学科建设的现状及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1 意义和必要性 |
2 我国储能学科现有高校设置情况 |
2.1 西安交通大学 |
2.2 华北电力大学 |
2.3 华中科技大学 |
2.4 北方工业大学 |
2.5 同济大学 |
2.6 典型高校储能学科建设概况 |
3 我国储能领域现有教材及期刊 |
3.1 储能领域部分现有教材 |
3.2 储能领域部分现有期刊 |
4 我国储能领域相关协会 |
4.1 IEEE PES储能技术委员会(中国) |
4.2 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 |
4.3 其他储能专业委员会及储能分会 |
5 对储能学科课程体系设置的启示 |
(2)清末民初社会变迁中的中国科幻文学(1902-191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科幻文学概念辨析 |
科幻文学发展历程 |
清末民初中国科幻文学界说 |
研究综述与方法创新 |
第一章 钟表与电灯:精准刻度与时间意识 |
第一节 科幻小说的时间向度 |
一 纪年方式与论争 |
二 照明工具与时间旅行 |
第二节 西洋机械与陈设玩赏 |
一 漏刻与自鸣钟:从“机巧”到“机器” |
二 钟表图说与咏物新题 |
第二章 飞行意象与空间探索 |
第一节 飞行的西洋新器 |
一 以热气球为开篇 |
二 “飞车”、“飞舟”与“飞舰” |
第二节 古代陈法与魂魄 |
一 机巧法宝与“电翅” |
二 飞向太空的魂魄 |
第三章 速度与交通工具的幻想 |
第一节 航运交通的进化 |
一 火轮船与电机兵舰 |
二 潜水艇与水底潜行艇 |
第二节 陆运交通的进化 |
一 火轮车与地下铁路 |
二 电车与空行自由车 |
第三节 生活节奏的变化 |
一 提升效率的科技发明 |
二 快与慢的转化 |
第四章 科幻小说与科学理念启蒙 |
第一节 科学家与虚构社会 |
一 科学家形象辨析 |
二 晚清“电王”与超级英雄 |
三 科学与女子世界 |
第二节 真文明境界的构建 |
一 以新中国未来为开篇 |
二 炎黄世界的大同梦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 |
附录 |
后记 |
(3)江苏省科技期刊学术影响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数据来源及方法 |
2 结果分析 |
2.1 学术影响概况分析 |
2.1.1 发文数量分析 |
2.1.2 篇均引文数量分析 |
2.1.3 篇均作者数量分析 |
2.1.4 作者地区分布分析 |
2.1.5 作者机构分布数量分析 |
2.1.6 篇均基金项目数量分析 |
2.1.7 论文选出比例分析 |
2.1.8 引用刊数分析 |
2.2 被引次数分析 |
2.2.1 总被引次数分析 |
2.2.2 他刊引用次数分析 |
2.3 影响因子与即年指标 |
2.3.1 影响因子分析 |
2.3.2 即年指标分析 |
2.4 半衰期与h指数 |
2.4.1 半衰期分析 |
2.4.2 h指数分析 |
3 结语 |
(4)传真技术的引入与在华传播(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3 创新点 |
第二章 传真技术引入中国的背景 |
2.1 近代电磁学理论与电报电话的发明 |
2.1.1 电磁学的理论准备 |
2.1.2 电报电话技术的发明 |
2.1.3 无线电技术的出现与应用 |
2.2 早期传真技术在西方的发明与发展 |
2.2.1 真迹传真技术的发明 |
2.2.2 图片传真技术的发展 |
2.2.3 近代传真技术在西方的应用 |
2.3 近代电报电话技术向中国的传播 |
2.3.1 有线电报进入中国 |
2.3.2 上海电话事业兴起 |
2.3.3 无线电报在华兴办 |
第三章 晚清时期传真技术的传播 |
3.1 晚清出洋国人与传真知识东传 |
3.1.1 斌椿、张德彝对传真概念的首次引入 |
3.1.2 志刚与“传真”中文译名的由来 |
3.2 《各国电报考》对传真技术的介绍 |
3.3 晚清传真技术经由期刊的传播(1895-1911) |
3.3.1 《闽省会报》对传真技术的首次报道 |
3.3.2 《知新报》与“显字新机” |
3.3.3 《万国公报》对传真机结构的深入描述 |
3.3.4 《政艺通报》:晚清报道传真技术最多的期刊 |
3.3.5 《大同报》对硒电池的译介 |
3.3.6 《万国商业月报》与无线电传真的首度讲解 |
3.3.7 《世界》首次介绍电传照相发明家事略 |
第四章 北洋政府时期传真技术的传播 |
4.1 传真技术在华的实物传播开启 |
4.1.1 夏炎对传真技术的关注与介绍 |
4.1.2 贝兰来华与传真讲演 |
4.1.3 李书华译介《传递图像的电报》 |
4.2 北洋政府对传真技术的正式引入 |
4.2.1 东北摄影电报公司的创办 |
4.2.2 东北摄影电报公司的业务开展 |
4.3 民国传真技术经由期刊的传播(1912-1927) |
4.3.1 《东方杂志》对于传真技术的持续关注 |
4.3.2 《电友》与传真技术引发的电信政策讨论 |
4.3.3 《科学》对传真知识的介绍 |
4.3.4 《中国摄影学会画报》之欢迎皮林氏专号 |
4.3.5 《北洋画报》中的传真报道 |
第五章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传真技术的传播 |
5.1 传真电报建设与在华应用 |
5.1.1 抗日战争之前的传真线路建设 |
5.1.2 抗日战争期间中美传真电报的开通 |
5.1.3 抗战胜利之后的传真线路重建 |
5.1.4 中国境内的其他传真线路 |
5.1.5 新闻界对传真的关注与传真技术在新闻事业中的应用 |
5.2 民国专着中的传真知识 |
5.2.1 《战地电气交通》中的电传照像 |
5.2.2 《新闻学名论集》中的无线电照相与报纸 |
5.2.3 《新闻学概论》中的电送照相 |
5.2.4 《电机工程概论》中的传真与电视 |
5.2.5 《电视浅说》中的电传图画及照相发展史 |
5.3 民国传真技术经由期刊的传播(1928-1949) |
5.3.1 《科学画报》对传真技术的科学普及 |
5.3.2 《无线电新报》传真技术文章的连续刊载 |
5.3.3 《电信杂志》对传真技术原理的专业解读 |
5.3.4 《无线电》对国外传真新闻的持续报道 |
5.3.5 《电世界》对传真技术的深入传播 |
5.3.6 军事期刊对传真技术的应用情况报道 |
5.3.7 新闻理论期刊对传真技术的介绍 |
5.3.8 传真技术的认识深入与电视概念的引入 |
第六章 传真技术在中国的管理与高等教育 |
6.1 传真技术引入政策与业务管理 |
6.1.1 电信管理机构的确立与调整 |
6.1.2 两个《电信条例》 |
6.1.3 第一部传真电报法规 |
6.1.4 国音电报与传真电报之争 |
6.1.5 电信规划与传真技术的引进推广 |
6.1.6 传真技术引入过程中的政治考量 |
6.2 近代电讯工程高等教育中的传真技术 |
6.2.1 近代中国电讯工程的概念与分类 |
6.2.2 民国时期电讯工程高等教育概况 |
6.2.3 交通大学的电讯工程教育与中国第一个传真技术方向研究生 |
6.2.4 中央大学雄厚的电讯工程师资与种类齐全的传真技术课程 |
6.2.5 西北工学院与西北地区电讯工程高等教育肇始 |
6.2.6 勷勤大学:中国最早开展传真技术教育的省立高等学校 |
第七章 传真技术在华传播脉络与影响 |
7.1 传真技术在华传播脉络 |
7.1.1 传播者 |
7.1.2 传真技术经由期刊传播的文献统计与分析 |
7.1.3 传真中西文术语的形成与演变 |
7.2 传真技术在中国的社会化 |
7.3 传真技术在华传播的影响与启示 |
7.3.1 传真技术的引入促进了近代中国电信事业的发展与进步 |
7.3.2 传真技术的内部特点与外部技术竞争限制其应用推广 |
7.3.3 传真技术在华传播对技术引进与管理的启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作者简介 |
(5)“文革”前后高校科技期刊的演化及其科技传播(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现状与文献综合述评 |
1.3.1 专着 |
1.3.2 期刊 |
1.4 研究内容与创新 |
1.4.1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2 研究创新点 |
第二章 “文革”前期(1960—1965年)高校科技期刊的传播 |
2.1 “文革”前期高校科技期刊调查统计 |
2.2 “文革”前期高校科技期刊的定位:从事科研之园地 |
2.3 培育科技“五朵金花”的《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3.1 出版概况 |
2.3.2 匡亚明与《南京大学学报》 |
2.3.3 传播内容 |
2.4 “文革”前期:走出经济困境后的良好发展态势 |
第三章 “文革”时期(1966—1976年)高校科技期刊的传播 |
3.1 “文革”时期高校科技期刊调查统计 |
3.2 “文革”时期高校科技期刊的定位:“三大革命”斗争之工具 |
3.3 高校期刊史上罕见两校合刊的《清华北大理工学报》 |
3.3.1 编辑出版与经营管理 |
3.3.2 期刊版面与形式 |
3.3.3 传播内容 |
3.3.4 周培源与《北京大学学报》 |
3.4 “文革”时期高校科技期刊传播的两大特色 |
3.4.1 高校科技期刊中的科学史研究热潮 |
3.4.2 高校科技期刊中的马克思《数学手稿》学习热潮 |
3.5 “文革”时期:全面凋零、缓慢复苏 |
第四章 “文革”结束与改革开放起步期(1977—1978年)高校科技期刊的传播 |
4.1 “文革”结束与改革开放起步期高校科技期刊调查统计 |
4.2 “文革”结束与改革开放起步期高校科技期刊的定位:学术科研性刊物 |
4.3 以“专”显优的《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4.4 “文革”结束与改革开放起步期:融冰复苏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6)政治符号与社会角色 ——宋美龄后半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 |
第二节 研究综述 |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史料运用 |
第一章 时代背景与宋美龄后半生的符号特征 |
第一节 蒋介石撤台时的内外困局 |
第二节 1950年初宋美龄自美返台后对蒋介石的政治支持 |
第三节 “第一夫人”:宋美龄的政治符号选择 |
第二章 宋美龄后半生的社会角色之一:“台美外交主掌人” |
第一节 积蓄“台美外交”助力(1949-1952) |
第二节 践行“夫人外交”(1952-1959) |
第三节 从台前到幕后(1963-1969) |
第三章 宋美龄后半生的社会角色之二:台湾“妇运领袖” |
第一节 妇女运动:宋美龄的政治根据地 |
第二节 抵台发动妇运维稳 |
第三节 以“动员”作为妇运工作的重中之重 |
第四节 妇联会:宋美龄退台后的妇运抓手 |
第四章 宋美龄后半生的社会角色之三:台湾社会事业推动者 |
第一节 宗教信仰与政治的融合 |
第二节 宋美龄与台湾医疗事业 |
第三节 宋美龄与台湾教育事业 |
第五章 宋美龄后半生的政治符号与家庭角色关系研究 |
第一节 传统家族中的长者 |
第二节 从斗争到同舟共济:宋美龄与蒋经国关系研究 |
第三节 宋美龄在娘家利益与蒋家利益间的平衡 |
第六章 宋美龄后半生的终结:隐居美国 |
第一节 隐而不休 |
第二节 东山未起 |
第三节 谢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9)系统工程理论与方法技术及其在管理实践中的应用研究 ——基于《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1981-2010)的文献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思路及研究框架 |
1.3 研究设计 |
1.3.1 研究对象 |
1.3.2 研究范围 |
1.3.3 研究方法 |
1.3.4 分析工具 |
1.4 论文创新点 |
2 文献回顾 |
2.1 系统工程理论综述 |
2.2 系统工程实践综述 |
2.3 我国学者对《SETP》的研究情况 |
3 《SETP》文献分析 |
3.1 研究方法与技术概述 |
3.1.1 文献研究方法概述 |
3.1.2 基于软件N Vivo8的研究分析技术概述 |
3.2 我国系统工程研究的理论基础分析 |
3.2.1 1981~1990年我国系统工程研究的理论基础分析 |
3.2.2 1991~2000年我国系统工程研究的理论基础分析 |
3.2.3 2001~2010年我国系统工程研究的理论基础分析 |
3.2.4 小结 |
3.3 我国系统工程研究的实践领域分析 |
3.3.1 1981~1990年我国系统工程研究的实践领域分析 |
3.3.2 1991~2000年我国系统工程研究的实践领域分析 |
3.3.3 2001~2010年我国系统工程研究的实践领域分析 |
3.3.4 小结 |
3.4 我国系统工程研究的系统方法技术分析 |
3.4.1 1981~1990年我国系统工程研究的系统方法技术分析 |
3.4.2 1991~2000年我国系统工程研究的系统方法技术分析 |
3.4.3 2001~2010年我国系统工程研究的系统方法技术分析 |
3.4.4 小结 |
4 结论 |
4.1 结论 |
4.2 研究局限及未来研究方向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电力系统装备》杂志创刊(论文参考文献)
- [1]储能学科建设的现状及启示[J]. 李建林,王哲,王力. 储能科学与技术, 2021(02)
- [2]清末民初社会变迁中的中国科幻文学(1902-1919)[D]. 王艺欣. 暨南大学, 2020(12)
- [3]江苏省科技期刊学术影响分析[J]. 钱爱兵.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17(10)
- [4]传真技术的引入与在华传播[D]. 王沛. 西北大学, 2017(06)
- [5]“文革”前后高校科技期刊的演化及其科技传播[D]. 杨婷婷. 西北大学, 2015(10)
- [6]政治符号与社会角色 ——宋美龄后半生研究[D]. 吕晶. 南京大学, 2014(05)
- [7]《电力系统通信》投稿须知[A]. 《电力系统通信》编辑部. 2012电力行业信息化年会论文集, 2012
- [8]《电力系统通信》投稿须知[J]. 《电力系统通信》编辑部. 电力系统通信, 2012(06)
- [9]系统工程理论与方法技术及其在管理实践中的应用研究 ——基于《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1981-2010)的文献分析[D]. 代波. 东北财经大学, 2011(06)
- [10]俄罗斯《文摘杂志》收录的中国科技期刊表(1999~2006年)[J]. 鲍国海.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08(02)
标签:南京大学学报论文;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论文; 文献回顾论文; 同济大学学报论文; 宋美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