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气候变暖对黑龙江省农业和生态环境影响及作物结构调整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周小燕[1](2021)在《气候灾变对张掖市种植业结构调整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气候变化已经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关注,由于种植业对气候变化的敏感性,使其成为受气候变化影响最直接、损失最严重的行业。农业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一方面需要人们有意识的保护生态,减缓气候变化的进程;另一方面需要采取有力措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种植结构调整是人类适应气候变化的基本措施。甘肃省河西走廊是西北地区重要的粮食产区,深入探讨气候变化对该地区种植结构调整的影响,可为相关农业部门应对气候变化的措施方面提供有力的理论依据,也可以针对性地为干旱与半干旱地区制定应对气候变化策略时提供参考,从而保障农作物产量的稳定,这对维护国家粮食安全,保证我国经济平稳运行都具有深远意义。就张掖市而言,影响农作物种植结构的不仅仅是气温等气候变化的影响,干旱等气象灾害的影响也不可小觑,因此文章重点展开气候灾变对张掖市种植业结构调整的影响研究。作物产量是种植结构调整的基础,文章以产量为切入点,重点分析因产量变化引起的种植业结构调整受气候灾变的影响。主要选择表征气候灾变因素的年均气温、年光照时数、年降水量、干旱受灾面积、其他受灾面积,选择小麦、玉米、棉花、油料以及蔬菜和水果作为研究对象,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展开分析:宏观方面分析了1991-2019年间张掖市种植业结构调整受气候因素的影响以及这些调整具体又表现在哪些作物的种植结构调整;微观层面通过与农户访谈,了解农户种植结构的调整受到了哪些气候因素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1)对张掖市种植业结构调整有利的气候因素是年均气温,气象灾害对其均有不利影响。(2)张掖市目前的气候条件下,种植比例增加的作物是水果,适合种植的作物是蔬菜,适应能力最弱的作物是小麦。(3)张掖市农户种植结构调整以改变作物种植面积为主,影响其结构调整的主要气候影响因素为农户所感知气象灾害的发生与降水量的变化。根据以上研究提出有利于张掖种植业结构调整以及农户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建议有:1.合理安排作物种植结构,科学规划作物生产布局;2.稳步推进种植生产设施建设,逐步实现机械化、智能化技术普及;3.加大针对性惠农政策倾斜,引导农户自发转变生产方式;4.转变农户生产观念,吸引高素质人才返乡就业。
向雁[2](2020)在《东北地区水—耕地—粮食关联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粮食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基础,水和耕地是支撑粮食生产最重要的资源。东北地区是我国的粮食主产区,也是种植结构优化的重点区域,研究其水-耕地-粮食关联关系,对促进区域粮食可持续生产与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运用1990-2017年时序数据和GIS空间分析方法,剖析了东北地区水、耕地和粮食时空变化态势;利用LMDI、虚拟耕地、综合灌溉定额等方法探讨了粮食生产与耕地、水资源利用的关联关系;构建了水-耕地-粮食关联模型(WLF),阐明了三者的关联状况;建立了LSTM模型,预测了水-耕地-粮食生产的变化趋势;最后提出了相应调控策略。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诊断了东北地区水、耕地、粮食的基本态势和时空演变特征。水资源总量和人均水资源偏少,地下水供水比例及灌溉用水占比偏高,水资源总量与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的空间分布错位,三大平原地区的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普遍偏高。1996年以来耕地面积总体呈减少趋势,减少耕地去向由生态用地为主,转变为建设用地为主,增加耕地来源以林地、草地等生态用地为主,形成了“建设用地占用耕地,耕地占用生态用地”占补格局;耕地利用结构主要变化方向为旱地向水田转化,水田面积及占比上升。1990-2017年粮食播种面积增加909.82万hm2;水稻和玉米面积占比分别上升11.09个和14.00个百分点,大豆、小麦、杂粮分别下降3.16个、13.42个、8.51个百分点。水稻生产向三江和松嫩平原地区聚集,玉米生产在中部至南部地区发展较快。(2)剖析了东北地区水、耕地、粮食二元关联关系。粮食-耕地关联分析表明,粮食生产中的低产作物转向高产作物,粮食虚拟耕地含量呈下降趋势,由1990年的0.24 hm2/t降至2017年的0.17 hm2/t,粮食种植结构向节地方向发展。粮食-水关联分析表明,水稻面积占比上升,旱地作物面积占比下降,粮食综合灌溉定额呈上升趋势,由1990年的1838.30 m3/hm2增至2017年的2192.52 m3/hm2,粮食种植结构向耗水型方向发展。水土匹配分析表明,基于水资源自然本底和用水总量控制指标的两种水土资源匹配状况差距较大。(3)建立了水-耕地-粮食关联模型(WLF),测算了四种情境下的关联关系。基于粮食生产用地总面积,无论在水资源本底情境,还是在用水总量控制情境下的水-耕地-粮食关联关系,省域尺度均处于不平衡状态,并且均缺水;地市级尺度,两种情境下分别有87.96%和82.41%的地市处于不平衡状态,主要为缺水状态。表明将全部耕地发展为灌溉耕地是不现实的。基于粮食生产现有灌溉耕地面积,无论在水资源本底情境,还是在用水总量控制情境下的水-耕地-粮食关联关系,省级尺度均处于平衡状态,说明在不增加灌溉面积情况下,水-耕地-粮食关联关系是平衡的;地市级尺度,两种情境下分别有47.22%和44.44%的地市处于水多地少状态,说明还有一定的增加灌溉面积的潜力。水多地少区域主要集中于山区,可采取水权流转方式实现山区与平原地区的区域均衡。(4)构建了水-耕地-粮食的LSTM综合预测模型,预测了未来三者关联状况,提出了相应调控策略。结果表明,到2030年,在灌溉用水总量控制情境下,基于粮食生产用地总面积,水-耕地-粮食关联关系总体将仍处于缺水状态;基于粮食灌溉耕地面积,吉林省和辽宁省水-耕地-粮食关联关系总体将继续保持平衡状态,黑龙江省将变为轻度缺水状态。耕地资源、水资源、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灌溉定额等因素对水-耕地-粮食关联具有直接的影响,针对各地市水-耕地-粮食关联特点,优化粮食种植结构和水土资源配置,是改善水-耕地-粮食关联关系的有效手段。创新点:(1)构建了水-耕地-粮食关联模型,评价水、耕地与粮食生产的适宜和满足程度;(2)建立了水-耕地-粮食的LSTM综合预测模型,提高了预测精度;(3)揭示了东北地区粮食结构调整与水、耕地资源的关系,提出精准调控策略。
付佳[3](2020)在《黑龙江省种植业结构调整经济效益评价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黑龙江省作为中国第一产粮大省,农业的发展水平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农户的生计,占农业比重最大的种植业理应备受关注,近些年我国以及黑龙江省实施的相关政策都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种植业的发展,种植业结构调整的效果吸引了公众的关注、极大地促进了种植业的发展,实施种植业结构调整后经济效益如何,值得我们研究讨论。为了更好的调整黑龙江省种植业结构,以及给政府提供合理的参考。首先,通过采取文献综述法和归纳演绎法对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进行阅读和总结,分析找出了结构调整过程中的问题:种植业结构有所失衡、农产品附加值低、农民科学文化素质淡薄。其次,选取了10项指标与近10年的数据,运用熵值法计算权重、多目标线性加权法对评价体系做出评价,得出评价结果:2009年到2011年黑龙江省种植业结构调整经济效益差,2012年经济效益一般,2013年至2016年经济效益中等,2017年到2018年经济效益达到良好阶段。最后,利用评价结果确定了种植业结构调整对种植业经济效益的影响程度,并结合第三章的现状、意义及问题列出了改进黑龙江省种植业结构调整的相应对策:其中作物结构角度要优化布局种植结构、因地制宜发展多品种作物;空间结构角度要减少农户风险、提高农产品附加值;人才结构角度要提高劳动者素质、培育新型农民。长远来看,不断完善种植业结构调整可使农产品实现合理有效供给、农民增收、种植业更好的发展,希望以上建议对黑龙江省种植业结构调整起到促进作用。
范婷婷[4](2020)在《黑龙江省旱田生态系统碳汇测算及其分布规律研究》文中提出全球变暖引发的气候问题日趋严重,其带来的全球性生态环境危机从自然灾害到生物链断裂,正在逐渐威胁到人类生活。气候变暖的主要因素是大量的人类活动对能源和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利用,温室气体大量排放。因此发展低碳经济,严格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是应对气候变化的战略性选择.旱田生态系统既是碳源又是碳汇,土壤碳储量大而农业活动是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来源,科学研究旱田农业碳排放和土壤固碳量动态变化趋势以及影响因素,进一步提出可行性建议对我国减排增汇问题意义重大,有助于旱田农业绿色健康发展.主要研究工作及结果如下:1)构建了旱田生态系统碳汇方法学。根据“可监测、可报告、可核查”的技术标准,基于现有保护性耕作减排增汇项目方法学研究了旱田生态系统温室气体减排增汇方法学,研究了计算方法的适用性,分析了旱田中各农业投入量产生的N2O和CO2量的计算方法以及土壤固碳量的计算方法,并基于此方法提出了一般估算方法用于估算旱田生系统碳汇量。2)分析了黑龙江省旱田生态系统碳排放量的时空特征及影响因素。根据旱田生态系统碳汇方法学以及2000-2017年黑龙江省旱田种植面积和氮肥、秸秆还田、柴油、农膜、农药等农业投入量得出的估算结果,分别在省域和市域层面上分析了旱田碳排放量的变化规律;通过Arc Gis软件绘图分析了黑龙江省各市、区碳排放差异,运用LMDI模型分析了碳排放的主要原因。3)分析了黑龙江省旱田生态系统土壤有机质含量和土壤固碳量的空间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了第二次土壤普查及测土配方施肥项目时黑龙江省旱田有机质含量和土壤固碳量情况;通过Arc Gis软件绘图分析了测土配方施肥项目时黑龙江省各县、区的有机质含量和土壤固碳量的空间特征,基于相关及回归分析得出了黑龙江省各县、区的有机质含量和土壤固碳量的主要影响因素。4)分析了黑龙江省旱田生态系统净碳汇时空特征。分析了测土配方施肥项目时期黑龙江省旱田净碳汇情况,通过Arc Gis软件绘图分析了黑龙江省各市、区净碳汇空间差异,分析了黑龙江省旱田碳汇优势与不足,综合提出了黑龙江省旱田减排固碳对策建议。基于旱田生态系统碳排放量和土壤固碳量变化规律研究及影响因素的分析,提出了积极开展低碳农业生产,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推动农业劳动力转移、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完善农业碳排放监管制度五项有助于黑龙江省旱田生态系统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的建议,以及加大秸秆还田力度、合理配施有机肥的精准施肥制度,精准旱田灌溉等人工改良土壤性质提高土壤有机碳含量、保护耕地资源的对策,使得黑龙江省旱田生态系统能够提高减排增汇能力,促进黑龙江省低碳农业的发展。
王耀蕊[5](2020)在《基于碳足迹的黑龙江省玉米生产环境效率测度与提升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黑龙江省是我国最大的玉米生产基地与输出基地,其玉米产量与播种面积连续多年稳居全国第一。然而,黑龙江省玉米生产高速发展的过程中也存在投入过大与玉米秸秆露天焚烧现象普遍而导致玉米生产碳排放增多的问题。碳排放量的持续增加会导致温室效应不断加剧,气候条件发生改变,最终影响玉米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在对黑龙江省玉米生产效率进行分析时,将碳排放纳入分析框架中显得尤为重要。而环境效率能直观反映出玉米生产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所以,研究黑龙江省玉米生产环境效率,对正确认识黑龙江省玉米生产所付出的环境代价,探索最优的玉米生产方式,推动玉米生产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选取黑龙江省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整理2004-2017年黑龙江省的相关统计数据,首先从黑龙江省玉米生产的环境特征、市场特征、产量特征以及其对农业环境的影响四个方面分析了黑龙江省玉米生产的现状,并总结了黑龙江省玉米生产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然后以碳足迹为切入点,利用玉米生产碳足迹模型测算黑龙江省2004-2017年的玉米生产碳足迹,并对其时序特征、结构以及其对玉米生产效率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黑龙江省玉米生产碳足迹整体呈上升态势且对玉米生产效率的影响明显;秸秆露天焚烧与化肥投入是黑龙江省玉米生产碳足迹产生的主要来源。其次,本文将玉米生产碳足迹作为非期望产出纳入环境效率的研究框架中,利用SBM-Undesirable模型对2004-2017年黑龙江省的玉米生产环境效率进行测度,并分析其时序演变、与不同阶段玉米生产碳足迹的对应比较、分解效率以及投入产出松弛率。结果表明,黑龙江省玉米生产环境效率随外部条件的变化,在不同时间段内表现出差异化特征,但整体呈波动下降趋势;不同阶段的玉米生产碳足迹所对应的玉米生产环境效率变化趋势明显不同;玉米生产环境效率受规模效率与纯技术效率的共同影响,且不同时间段内所受两者影响程度不同;资源投入要素与非期望产出存在冗余,是导致玉米生产环境效率偏低的主要原因。最后,根据研究结论从四方面提出黑龙江省玉米生产环境效率的提升对策。具体包括:完善玉米生产绿色低碳发展的政策体系、提高玉米绿色生产的“硬”技术与“软”技术、提高资源利用率以减少玉米生产全过程中的碳足迹与推广规模化经营模式以降低玉米生产成本。
黄玛兰[6](2019)在《农村劳动力转移及其价格上涨对农作物种植结构变化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劳动力作为特征变化显着的生产要素,劳动力变化在不同区域表现出不同的流动特点,并且区域之间差异非常大。而大国小农的基本国情农情决定了小农户为主的家庭经营仍将是我国主要农业经营方式,劳动力资源仍然是重要的生产要素。过去几十年我国农作物种植结构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众多影响农作物种植结构变化的因素中,农村劳动力数量及其价格上涨变化是农作物种植结构变化不可忽略的重要因素。本研究首先分析了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劳动力价格变化的阶段化趋势,农作物种植结构变化特征,进而深入研究了:(1)农村劳动力转移及其价格上涨对全国整体层面农作物种植结构的影响以及其省际差异性影响;(2)宏观省级层面上,基于劳动力转移区域分异视角下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及其价格上涨对农作物种植结构的区域性影响差异分析;(3)农村劳动力转移及其价格上涨对区域农作物种植结构变化的交互效应与作用水平。(4)微观农户层面上,基于劳动力转移区域分异视角下的农户家庭农业劳动力数量及其价格变化对农作物种植结构变化的影响及其差异。文章通过系统地研究论证,得出以下主要结论:第一,中国主要农作物种植结构变化呈现出以下时空演变特征:农作物生产重心具有波动性,但生产重心在不断强化,农作物生产区域分工水平以及专业化水平进一步提升。中国省域农作物种植结构存在显着的空间异质性和空间自相关性,在空间上呈现出显着不同模式的集聚特征。玉米和蔬菜的集聚程度不断提高;小麦相对稳定;水稻略有下降;大豆在波动中下降;而粮食作物的集聚程度在波动中上升。粮食作物强优势产区在东北和华北地区;蔬菜强优势产区聚集在华东地区,弱优势产区主要集聚在东北地区;大豆强优势产区集聚在东北地区;水稻强优势产区在华中和华南地区;小麦强优势产区在黄淮海平原;玉米强优势产区在东北地区。第二,(1)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呈现出显着的阶段性变化特征。劳动力转移趋势与宏观经济走势和波动特征基本一致,主要分为:1978-1989前工业化时期的劳动力就地转移、1990-1999工业化初期的劳动力异地转移、2000-2010工业化中期的劳动力公平有序转移、2011年以来的工业化后期劳动力转移。(2)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业劳动力外出打工工资水平以及农村内部劳动力雇工工价均呈不断上涨趋势。(1)转移劳动力薪资水平不断提升,呈现出不同行业间工资差距不断扩大而地区间差距缩小的趋势,且工资性收入占农村居民家庭总收入比例不断提高。(2)主要作物的雇工工价整体上呈现出中部地区>东部地区>西部地区的趋势。从不同类别作物来看,劳动时间和劳动强度都较为集中的水稻、大豆和棉花的雇工价格高于劳动周期较长但平均劳动较轻的蔬菜和油料作物。第三,农村劳动力转移及其价格上涨对农作物种植结构变化的影响具有省际差异性。农村劳动力转移之后,由于农业劳动量约束,农户会倾向于种植劳动力投入少、机械化替代程度较高的农作物。但是,劳动力对农作物生产的影响面临要素替代难易程度(例如,农机对劳工的替代)和农作物种植结构现状等现实农情的约束。面对劳动力成本上升,生产者用出售高附加值产品所获得的相对较高的价格和收入来平衡生产成本上涨,是一种理性生产行为。除此之外,工业化水平、农业机械化率、人均耕地面积、农业补贴、化肥、灾害率均对作物种植结构的形成及变化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第四,基于不同劳动力流动类型分区,从宏观省级视角研究农村劳动力转移及其价格上涨对3个不同分区农作物种植结构的影响。研究发现:在不同劳动力流动类型分区中,农村劳动力价格上涨与转移对不同区域农作物种植比例的影响存在显着差异。劳动力价格上涨对3个分区的蔬菜生产具有正向影响,对粮食作物生产具有负向影响;对劳动力流入和流出区水稻生产具有负向影响,对劳动力流动持平区具有正向影响。农村劳动力转移对3个分区的蔬菜、油料作物及小麦生产具有正向影响,对玉米生产具有负向影响;对劳动力流出和流动持平区水稻生产具有负向影响,而对劳动力流入区水稻生产具有正向影响。第五,基于不同劳动力流动类型分区探讨劳动力转移及其价格上涨对农作物种植结构变化的交互效应。研究发现:在不同劳动力流动分区,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劳动力价格上涨交互效应的贡献强度和水平呈现出显着差异。随着农村劳动力转移及其价格上涨,劳动力流入区倾向于扩大附加值高的作物种植面积,减少劳动力投工多的作物种植面积;在劳动力流出区,农村劳动力价格上涨不利于传统粮棉作物种植比例增加。农村劳动力转移有利于劳动力投工少的玉米、小麦种植比例增加,不利于耗工费时的水稻种植比例增加;在劳动力持平区,农村劳动力价格上涨有利于经济作物种植比例增加,抑制了传统粮棉作物种植比例。劳动力非农转移有利于用工投入少的农作物小麦种植比例增加,抑制了劳动投工多的作物蔬菜种植比例。第六,基于不同劳动力流动类型分区,从农户微观视角研究家庭农业劳动力数量及劳动力价格水平对不同分区农户农作物种植结构变化的影响。研究发现:家庭农业劳动力数量、劳动力价格水平对3个分区农户的农作物种植结构影响呈现出显着差异性,并且其因子作用方向与相应区域上的宏观研究结论一致。同时,3个分区农户农作物种植结构变化还受农户个体异质性特征(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等)、农作物机械化水平、地貌类别、农作物净利润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依据得出的基本结论,本研究建议在不同的劳动力流动类型分区,依据各地农业生产优势,深化作物种植的区域化与专业化分工;促进农村人力资本深化、提升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者素质;加大农业机械技术研发和创新力度,实现农业生产方式转型。并提出相关具体的政策建议。
赵悦[7](2019)在《吉林省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及其优化研究》文中提出2004年以来,我国粮食生产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增势。与此同时,也出现了“三量齐增”、农产品供求结构失衡、生态环境恶化、农民增收乏力等问题。为了缓解粮食生产出现的问题,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迫切需要新一轮农业结构的调整。吉林省作为我国的粮食大省,玉米核心产区,一直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核心基地。然而,随着玉米临时收储政策的实施,玉米价格高位运行,吉林省玉米播种面积和产量呈刚性增长,大豆、杂粮等其它作物播种面积日益削减,形成了以玉米为主体的单一种植结构。这种结构带来的效应却是一方面玉米的高库存积压,下游加工企业生产成本上升、利益受损;另一方面大豆、水稻、玉米等农产品大量进口,形成了国内库存积压与国外进口并存的逆向市场困境。而造成这种结构困境的根本原因是忽视市场经济规律作用,用计划经济思维模式调控农业生产的结果。因此,只有运用改革的思路和市场经济的思维,对管理农业的体制、机制和手段进行改革,才能实现种植业供给结构的优化。本文以我国农业发展阶段特征的变化以及农业供给侧结构的现状与问题为背景分析,得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在于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而厘清了我国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涵与基本内容,得出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以往种植业结构调整呈现出截然不同的特征。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深入到结构变化的制度变革,其要义绝非是一般意义上结构的加减法,而是要通过改革不合理的农业管理体制,来实现结构优化。在这一过程中,改革是手段,结构优化是目标。之所以提出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要用改革的思路来推动种植业结构的优化。吉林省作为我国粮食生产的核心产区,种植业供给侧结构的矛盾表现的更为突出、更加尖锐。梳理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吉林省种植业结构演变历程发现,经过40年的发展,吉林省种植业粮、经、饲三元结构中以粮食作物内部结构变化为主,逐渐从20世纪80年代的玉米、大豆为主、水稻、高粱多元发展的作物结构,最终形成了以玉米为主体的“一粮独大”格局。然而,这种结构是否合理?本文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三个方面对其进行综合性评价。结果显示:虽然这种结构在宏观种植业投入产出上、在微观农民收入上具有一定的优势,但却拉大了作物间的比较收益,不利于结构的多元化发展;虽然吉林省在粮食商品率上为国家粮食安全与社会稳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但过高的粮食进口依存度表明当前结构未能满足消费升级的需求,同时这种结构释放出的生态负效应令人堪忧。由此,吉林省种植业结构调整势在必行。但是,结构调整却面临着贸易格局复杂、农产品成本持续上涨的市场困境,农业用水资源紧缺、耕地质量与数量下降的生态困境以及农产品育种技术发展缓慢、农业技术推广供需不匹配的技术困境,从不同维度不同层面制约着结构的优化,以往调整的思路俨然无法破解,唯有用改革的手段才能推动结构的优化。2004年以来,国家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惠农政策,使农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然而,惠农政策在实施方式上,政府过度干预市场,由此导致了市场的失灵和农业资源配置的扭曲。之所以要用改革的方式实现种植业供给侧结构的优化,就是因为不合理的农业管理体制是造成结构失调的首要原因。基于此,从资源配置方式、价格形成机制、粮食市场结构以及农村组织制度四个维度构建吉林省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基本框架。转变我国政府长期以来形成的计划经济思维,充分发挥市场经济规律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建立市场价格机制,使粮食价格由市场决定。而粮食价格信息在粮食生产、收购、加工、销售产业链条中通过流通市场进行传递,以指导农民的种植行为。但是,当前国有粮食收储企业“一支独大”的局面,扭曲了粮食收储市场。提出市场化的改革方向,发挥国有粮食收储企业的政策性收储功能,与其它收储主体在收购市场中具有平等的经营地位,从而推动收储主体的多元化和社会化,实现粮食收储市场的顺畅。运行顺畅的粮食收储市场需要健全的农村组织制度作保障。我国目前的农村组织尚处于一种涣散状态,有序地将亿万农民的生产经营活动嵌入市场经济方面却效率甚微,并成为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一条软肋。以整合当前农村经济组织为路径,实现农村基层经济组织制度的创新。使市场的“无形之手”来指挥政府的“有形之手”,进而推动种植业结构的优化。基于上述制度改革框架,确立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农民种粮合理收入、产业协调发展以及生态可持续为吉林省种植业结构调整的价值取向。之所以提出这四个方面的价值取向,原因如下:首先,在未来很长时期内,我国粮食供给压力仍然存在,人地关系趋紧的矛盾仍然存在,粮食主产区生产功能在日益下降。吉林省作为粮食生产的核心产区,其结构调整必须坚持国家粮食安全地位不动摇,必须保证种粮农民和粮食产区两个积极性,以巩固粮食主产区核心地位。其次,合理的种粮收入是保证农民种粮积极性持续的支撑条件。吉林省以玉米为主体的种植结构决定了合理种粮收入的主要指向是围绕玉米种植获取收入。而玉米支持政策的不稳定性造成了农民种植玉米收入的起伏与玉米种植积极性的不稳定,呼吁将玉米纳入主粮范围,与稻谷和小麦具有同等地位,使玉米具有一个主粮生产应有的利润空间,进而实现玉米种植的合理收入。作物间收益水平相当,从而实现相互替代的效应,促进种植业结构的优化。再次,玉米作为产业链条最长的作物,其饲用和加工用途与下游的加工业与畜牧业紧密衔接。因此玉米三元作物的属性决定了种植业结构调整以产业协调发展为价值取向。最后,种植业结构调整应尊重自然规律与比较优势原则进行布局。去除赤色产能、恢复玉米大豆轮作制度、种地养地有机结合以及科学施用化肥来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遵从结构调整的价值取向,对种植业结构调整的方向进行选择。吉林省种植业结构不论怎样调整,保证粮食作物为主体的结构不可改变,保证玉米核心产区优势不可改变。现阶段粮食作物比例偏高是由于粮食作物内部玉米结构不合理造成的。玉米粮经饲三元作物结构属性,片面强调了玉米粮食作物品种的一元结构,忽视了玉米作为经济作物和饲料作物品种的结构。所以降低粮食作物用途的籽粒玉米比例,提高饲料作物青贮玉米比例,是粮食作物的调整方向,也表明吉林省种植业结构调整的重点在于粮食作物与饲料作物之间的调整。因此,建立玉米三元作物结构,呼吁核心产区推动“粮改饲”,以“种养”结合的微观农户经营结构为行动支点,从而促进粮食作物向饲料作物调整。大豆则在进行合理区划布局基础上,建立非转基因大豆保护区,保护传统大豆纯度,不受转基因大豆的侵犯。在中部地区适当进行转基因大豆种植,与玉米合理轮作,从而增加大豆的种植面积。水稻以扩大优质品种稻米的种植为调整方向,杂粮杂豆以建设优质杂粮基地为依托,发展精深加工。经济作物的调整方向以东中西区域划分,打造东部特产、中部蔬菜、西部多种作物的发展格局。饲料作物的调整以形成增加玉米核心产区与镰刀弯地区青贮玉米种植以及西部地区牧草种植,协调畜牧业发展的农牧格局。最终实现吉林省种植业结构由单一玉米种植向多元作物发展,由过分强调经济社会效益转向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协调统一发展的种植业结构。
秦会艳[8](2019)在《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森林生态与贫困关系研究》文中认为保护自然资源是我们这个时代面临的最紧迫问题之一,森林资源正以惊人的速度退化,据估计全球20%的森林资源已经退化。由于很多地区的居民和企业都是长期依赖森林资源或以森林资源为生产基础,因此,不断退化的森林不仅是个生态环境问题,其本质上也是一个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贫困是我们面临的另一个重要问题,很多学者提出要想解决生态问题首先应解决贫困问题。世界粮农组织指出贫困将不断并继续面临新的挑战:不断增加的环境威胁、退化的自然资源甚至气候变化。学者们普遍认为森林生态与贫困倾向于构成复杂的联系,但全面探讨森林生态与贫困的关系却鲜有报道,那么森林生态与贫困究竟存在怎样的关系?黑龙江省国有林区关乎我国东北部生态安全,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森林生态与贫困关系的动态演化受哪些因素驱动?当森林生态与贫困存在冲突时,如何协调两者的冲突以实现双方的共赢?这些都是实现黑龙江省国有林区可持续发展亟需解决的问题。鉴于此本文的具体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从森林生态与贫困的相互作用“结果”出发,运用生物共生理论将森林生态与贫困视为一个系统中不同但相关的“有机体”,根据其相互作用结果,把森林生态与贫困关系划分为互利共生、偏利共生、偏害共生、寄生和竞争关系,并结合案例分析不同共生类型的特点,为全面理解森林生态与贫困共生关系提供一个框架;其次,运用适应性循环理论,结合黑龙江省国有林区的历史发展阶段,剖析黑龙江省国有林区国有林场、自然保护区等单一尺度上森林生态与贫困关系演化的过程及国有林区的空间扰沌,针对重组更新阶段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森林生态与贫困关系的不确定性,以黑龙江省国有林区40个林业局为研究对象,分别构建了反映森林生态与贫困的指标体系,对黑龙江省国有林区各林业局的森林生态与贫困状况进行评价,在此基础上构建共生度模型判别现阶段各林业局森林生态与贫困的共生关系;再次,分别从恢复力和利益主体行为选择两方面探讨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森林生态与贫困的影响因素,恢复力作为森林生态与贫困关系的关键属性,主要选取制度、灾害和气候变化三个影响因素分析其对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森林生态与贫困关系演变的扰动路径,并着重分析天保工程以来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森林生态与贫困系统恢复力的变化及影响因素的作用机理。此外,试图运用利益相关者理论和委托代理分析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森林生态与贫困的相互作用过程和结果,并探讨不同利益主体在缓解贫困与生态保护中的行为选择机理;最后,针对现阶段黑龙江省国有林区大部分情况下都处于不协调的实际问题,结合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森林生态与贫困动态演化的外部扰动、天保工程以来黑龙江省林区森林生态与贫困恢复力的变化及影响机制、主要利益相关者的行为选择动机分析,从恢复力和利益协调视角提出切合实际的解决办法和政策建议。研究结果表明:生物学共生理论可以全面理解森林生态与贫困关系潜在的可能关系;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森林生态与贫困关系的演化与该区历史发展阶段紧密相关,重构更新阶段森林生态与贫困关系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总体来看,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森林生态与贫困共生类型多样化,互利共生、寄生和竞争都有经历,但非互利共生发展模式为主导(占95%),且各林管局辖区内森林生态与贫困的共生关系差异较大;制度、气候及火灾对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森林生态与贫困系统的扰动路径不同;天然林保护工程以来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森林生态与贫困系统恢复力不断提高,系统总恢复力指数由0.23上升至0.73,影响因子对恢复力的影响以非线性影响为主;协调森林生态与贫困冲突的本质是调节各利益主体的利益平衡。
周浩[9](2018)在《挠力河流域耕地利用下水土资源平衡效应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挠力河流域位于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三江平原的腹地,具有重要的粮食生产地位和湿地生态保育功能。近年来,该流域水田面积持续扩张,水田化系数已由2000年的16.89%增至2015年的37.28%,变化极其剧烈。水田的扩张导致了下垫面条件发生改变并促使产汇流机制发生变化,使得该流域的植被截留、陆面蒸发、土壤入渗等水循环环节发生了明显变化。挠力河流域水土资源已非惯称的“水土资源丰富与匹配”的态势,且土地与水存在明显的错位情形。开展该流域耕地利用下水土资源平衡问题研究,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和范式推广意义。本文遵循“理论机制-过程模拟-策略应对”的研究思路,围绕耕地利用下水土资源平衡综合应对的重大实践需求。由于耕地信息提取的准确与否及其精度直接关系到流域水循环过程、农田需水情势研究的准确性和精度,基于灰色理论提出耕地信息统计理论假设,提取出挠力河流域有效耕地空间分布信息,研究基础性的耕地利用格局问题;其次考虑到挠力河流域水文变量及参数数据资料较为匮乏的特点和遥感及GIS信息技术在获取偏僻区域的信息以及直接和间接的常规手段难以测量得到的水文数据上独特的优势,通过改进分布式时变增益水文模型(Distributed time variant gain model,DTVGM),构建基于遥感驱动式的分布式水文模型(Remote sensing distributed time variant gain model,RSDTVGM),从逐日尺度上模拟研究区的水文循环过程;将水土资源平衡细分为3个层次,通过逐级增加限制因素来探讨气候、作物和土壤3个层次的水土资源平衡态势及其耕地利用下的水土资源平衡效应,其中气候水分平衡反映区域水分盈亏一般状况,作物水分平衡反映作物的理论水分收支关系,而土壤水分平衡表征农田实际水分收支关系,更具有农田灌溉指导意义;最后围绕水土资源平衡的综合应对,通过加入人工状态来研究该流域水土资源平衡、农田精准灌溉管理等方面实现挠力河流域水资源平衡综合应对。主要结论如下:(1)本文提出了耕地信息统计理论假设,即:在排除面积较大的特殊地块(如大片林地、建设项目用地)前提下,在一定非耕地斑块面积区间范围内,对一定面积区间间隔的非耕地斑块进行面积统计和若干次累加处理,数据将表现出显着的指数回归特征。通过对非耕地信息变化规律的“灰色”规律挖掘,预测出不同区间范围下的灰色预测精度。进而提取挠力河流域2000、2005、2010和2015年有效耕地的空间分布信息。同时对有效耕地格局的研究结果表明,近15年间挠力河流域水田化过程极其强烈,水田化系数由2000年的10.23%增至2015年的23.39%,逐渐进入水田化的中期阶段,而旱地面积则持续下降;4个研究时点耕地在空间分布上,流域旱地分布的标准差椭圆的主轴均沿东北偏北-西南偏南方向分布,在空间上具有极强的随机性和离散型,旱地主要分布区域的水田化现象较为剧烈。水田空间分布整体顺时针收缩,分布趋于集中化,且其分布重心缓慢向西南方向移动,水田整体偏移特征恰好与三江平原水田“北移东扩”的整体特征相反,未来需根据挠力河流域的地区特点的差异性制定差别化的耕地管理策略。(2)挠力河流域的降雨特征差异较三江平原地区更为突出,流域夏季的降雨量逐渐下降,其周边的建三江垦区地区的降雨量缓慢波动上升,挠力河流域的水分供应条件逐渐变差,而这种变化特点也同样体现在地表潜在蒸散量和地表的植被要素条件上,该流域的水资源供应情势逐渐变差。同时人工下垫面要素条件的改变,将会改变挠力河流域的地表覆被信息、沟渠信息等,对水循环规律造成了强烈的人工影响。(3)水土资源平衡研究实质是水资源和土地资源的时空匹配问题。由于水资源与土地资源的互动耦合关系,需将水土资源平衡纳入复杂系统来开展研究。本文构建的遥感驱动式水文模型RSDTVGM,能够对挠力河流域地表径流、壤中流、潜在蒸散量和实际蒸散量进行逐日尺度的反演。同时数据检验结果显示该模型在挠力河流域具有较好的适用性。模拟结果显示,挠力河流域境内径流分布差异较大,南部和东南部地区径流量偏低,挠力河干流沿岸和内外七星河地区地表径流量偏高。(4)对于气候水分平衡,挠力河流域常年处于“负”的气候水分盈亏态势,西部以及东北部的饶河县盈亏绝对值显着大于中部和南部地区,且整体呈现由西向南递减的趋势。同时夏季的盈亏高值区恰为冬季低值区。随着耕地内部结构的剧烈变化,旱地和水田的气候水分盈亏绝对值逐年下降,旱地和水田的平均水分亏缺量均表现出逐渐下降的情形,在水田急剧扩张、旱地面积持续下降的区域土地利用变化背景下挠力河流域的气候水分盈亏条件表现趋好特征:2000年,挠力河流域水田的气候水分亏缺量达到649.63 mm,至2015年,流域水田的平均水分亏缺量降低了 75.60 mm,变为574.03 mm,下降幅度达到11.64%。旱地的气候水分亏缺量则由2000年的659.57 mm降至2015年的573.71 mm。近年来,挠力河流域整体表现出“暖湿化”的气候变化特征,在自然气候要素变化条件下,挠力河流域初始层次的水分亏缺态势向良性发展。(5)作物水分平衡方面,中稻、春小麦和春玉米水分盈亏特征差异较大,其中中稻大部分处于轻度水分亏缺的状态,春小麦的盈亏状态最好,15年间大部分面积处于正常水分亏缺状态;而对于春玉米而言,由于其对水分需求大,同时旱作物中的春玉米是最主要的作物类型,2000年轻度缺水区占到总面积的94.43%,其余年份的轻度干旱面积占比依次为17.65%、31.24%和24.08%。挠力河流域水田以水稻种植为主,中稻的水分盈亏评价结果对应着水田水分盈亏状态,水田的急速扩张,使得其对应的水分盈亏评价结果发生强烈变化。轻度干旱区面积急剧增加,由2005年的2826 km2增至2015年的5473 km2。由于水田的持续性扩张和旱地的收缩作用,挠力河流域无旱区面积波动幅度较大。对于旱地而言,2000年流域旱地中的春小麦和春玉米的相对面积比例依次为20.77%和79.23%,其对应着约有2746.69 km2的旱地处于无旱的状态,9023.19 km2处于轻度干旱,2015年旱地的无旱区面积达到6985.21 km2,轻度干旱区面积为2247.96 km2。(6)土壤水分平衡方面,对于3大作物而言,2000年的水分亏缺态势较2005、2010和2015年更为严峻,对于中稻而言,缺水是该流域土壤水分平衡的最主要特征,同时不同年际间表现出较为明显的差异特征,而对于春玉米而言,水分亏缺也是挠力河流域春玉米的多年期农田土壤水分平衡的特征,但部分地区的春玉米处于水分盈余的状态。春玉米表现出土壤水分亏缺的特点,其亏水量逐年减少。对于耕地的土壤水分平衡而言,2000年平衡态势极其严峻,以重度和严重缺水为主,2005、2010和2015年则以轻度和中度缺水为主。研究期初,挠力河流域农田土壤水分平衡平均水平处于-1194.63~277.44 mm范围内,其中缺水的高值区多位于挠力河干流沿岸地区和内外七星河腹地,该地区为挠力河流域水田化扩张的核心区域。而至2015年,耕地高水分亏缺地区的面积也迅速增加,高水分亏缺地区更为集中,且分布范围更广。(7)对于流域的水土资源平衡,富锦市、友谊县和集贤县处于灌溉缺水的状态,其中富锦市缺水量达到2.71 X 108 m3,对应的水田平衡量为556.76 km2,是挠力河流域灌溉情势最为严峻的县域,宝清县的相对缺水情势良好,水田平衡量为584.68 km2,对于旱地而言,各县域的灌溉保障程度与水田基本一致,即宝清县、饶河县、七台河市和双鸭山市辖区处于开发盈余状态,富锦市、友谊县和集贤县的现有供水条件不能满足其耕地的用水需求。(8)为保障挠力河流域的水土资源综合利用,应从科学调整作物结构布局、实施农田精准灌溉管理、实施区域间的调水工程和合理开采地下水4个方面来开展,其中农田精准灌溉管理可采用智能体模型(Agent)原理构建的空间优化配置模型(AgentLA)实现灌溉图层完整和灌溉需求程度高的双层目标下管理分区。针对挠力河流域水资源与土地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当地政府应在水土资源平衡评价的基础上,科学调整耕地作物结构布局(富锦市、友谊县和集贤县),同时实施区域间的调水工程,以保证跨区域的水资源分配,并且采取合理的精准灌溉管理措施,在保证作物水分供应充足的条件下减少农业用水的损耗,同时根据地下水分布情况,合理开采地下水资源。本研究对开展挠力河流域乃至三江平原地区的现代农业试验区农业结构调整、农田精准灌溉管理和建设高标准农田均具有重要价值,丰富和完善了水土资源平衡研究,同时具有较强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李林峰[10](2018)在《基于多目标优化的黑龙江省种植结构调整》文中研究指明种植结构调整工作,是将一个地区的不同作物种植面积与该地农业资源禀赋之间进行一个优化合理的配置过程,以期提高不同农作物对不同区域的适宜性。在调整过程中尽可能的充分利用各种资源、降低环境破坏且产生较高的经济收益。粮食质与量的安全统称为粮食安全,通过对粮食安全程度的判断,可以看出该区是否处于安全、稳定、可持续发展的状态。在近十几年里,我国为保障14亿人口的粮食安全,一味的追求粮食产量,虽然粮食产量及经济效益逐年增加。但随之引来一系列生态环境破坏、水资源浪费的现象,逐渐引起政府及相关领域研究者的关注。黑龙江省地处三江(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共同冲击下形成的东北平原之上,该地是着名的黑土带,因为其土壤有机质丰富且适宜农作物生长发育,使得该区成为我国着名的东北冷粮区。研究区的粮食面积及产量位居我国第一位,对我国社会经济持续健康的发展起到重要意义。长期以来,黑龙江省以种植水稻及玉米为主,并且种植面积在不断增加,这主要因为大豆、高粱、马铃薯种植规模逐渐被玉米、水稻取代,造成该区种植结构出现不合理的现象。该种现象的出现,会引起农业水资源浪费、土壤板结、环境污染等一系列问题。根据存在问题对黑龙江省进行种植结构调整研究。本研究以黑龙江省种植结构调整为研究对象。首先,从我国对种植结构调整背景、政策及黑龙江省自然概况、社会经济状况以及农业生产状况出发,概括出影响、制约黑龙江省农业发展的问题;其次,通过详细对比分析国内外进行种植结构调整不同方法,选择出兼顾经济、生态和节水效益的综合效益多目标优化法,作为研究区种植结构调整的方法并构建目标函数及约束条件;并根据目标函数及约束条件,利用Mat LAB软件构建多目标优化模型;然后,根据多目标优化模型所需数据,进行数据的收集及处理工作,将所计算及统计的黑龙江省耕地总面积、生态效益指标、人均粮食需求量、五种作物单产、水资源总量及作物需水量等数据输入多目标优化模型进行计算;最后,将调整后综合效益下的五种农作物种植面积大小及综合效益下的产值与2015年黑龙江省现状进行对比分析;根据结论对未来黑龙江省种植结构调整提出意见及展望,以期为黑龙江省未来进行种植结构调整提供参考及方向。
二、气候变暖对黑龙江省农业和生态环境影响及作物结构调整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气候变暖对黑龙江省农业和生态环境影响及作物结构调整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气候灾变对张掖市种植业结构调整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summary |
第一章 绪论 |
1 研究背景 |
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3 国内外文献研究 |
3.1 气候灾变与农业生产的相关研究 |
3.2 气候灾变与种植结构调整的相关研究 |
3.3 河西走廊地区气候灾变与农业的相关研究 |
3.4 文献述评 |
4 研究方法 |
4.1 文献归纳法 |
4.2 问卷调查法 |
4.3 统计分析法 |
5 研究内容 |
5.1 了解张掖市气候灾变特征及种植业发展概况 |
5.2 研究气候灾变对张掖市种植业结构调整的影响 |
5.3 提出张掖市种植业结构调整的对策建议 |
6 研究思路 |
7 创新点 |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1 概念界定 |
2 理论基础 |
2.1 需求供给理论 |
2.1.1 需求理论 |
2.1.2 供给理论 |
2.2 农业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三章 气候灾变特征及种植结构现状 |
1 研究区域概况 |
2 分析方法及数据说明 |
2.1 数据说明 |
2.2 分析方法 |
2.2.1 线性倾向估计 |
2.2.2 滑动平均法 |
3 气候变化特征 |
3.1 年均气温 |
3.2 年日照时数 |
3.3 年均降水量 |
3.4 干旱受灾面积 |
4 种植业结构特征 |
4.1 种植业布局 |
4.2 粮食作物 |
4.3 经济作物 |
4.4 其他作物 |
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气候灾变对种植业结构调整的影响 |
1 气候灾变对农作物产量的影响分析 |
1.1 研究方法 |
1.2 结果分析 |
1.2.1 气象产量分离结果分析 |
1.2.2 作物单产回归结果分析 |
1.3 主要结论 |
2 气候灾变对张掖市种植业结构调整的影响研究 |
2.1 作物种植结构演变 |
2.1.1 粮食作物种植结构演变 |
2.1.2 经济作物种植结构演变 |
2.1.3 其他作物种植结构演变 |
2.2 气候变化对种植业结构调整的影响分析 |
2.2.1 研究方法与原理介绍 |
2.2.2 结果分析 |
2.3 主要结论 |
第五章 气候灾变对农户种植结构的影响分析 |
1 数据来源与样本特征 |
2 农户种植结构现状分析 |
2.1 气候因素引起种植结构的调整 |
2.2 气象灾害引起种植结构的调整 |
3 农户种植结构调整的影响因素分析 |
3.1 模型介绍与指标选取 |
3.1.1 模型介绍 |
3.1.2 指标选取 |
3.2 结果分析 |
4 主要结论 |
第六章 研究结论及建议 |
1 研究结论 |
2 政策建议 |
2.1 合理安排作物种植结构,科学规划作物生产布局 |
2.2 推进生产设施机械化、智能化,引进农业生产新技术 |
2.3 加大惠农政策倾斜力度,引导农户转变生产方式 |
2.4 转变农户生产经营观念,吸引高素质人才返乡创业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和研究成果等 |
导师简介 |
(2)东北地区水—耕地—粮食关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水-耕地-粮食安全是全球可持续发展急需解决的现实问题 |
1.1.2 我国水-耕地-粮食安全出现新的挑战 |
1.1.3 东北地区面临新一轮粮食生产及种植结构调整的压力较为突出 |
1.2 研究意义 |
1.2.1 为水土资源匹配以及水土粮的关联研究提供新的视角 |
1.2.2 为相关部门提供“控”与“调”的决策参考 |
1.2.3 有助于提高公众对灌溉定额及灌溉需求的认识 |
1.2.4 有助于强化深度学习在农业领域的运用 |
1.3 研究方案 |
1.3.1 研究区域 |
1.3.2 研究目标 |
1.3.3 主要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1.4.1 多源信息复合 |
1.4.2 多模型与多指标综合 |
1.4.3 多研究尺度整合 |
1.4.4 总体研究与分类研究结合 |
1.5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水-耕地-粮食的研究进展 |
2.1 耕地利用及粮食生产研究进展 |
2.1.1 耕地数量、质量和粮食生产的表征关系 |
2.1.2 耕地数量保障范畴与目标争议 |
2.1.3 耕地利用变化研究的两大类方向 |
2.1.4 耕地的可持续生产能力 |
2.2 水资源利用及粮食生产研究进展 |
2.2.1 水资源配置思想的转变 |
2.2.2 水资源投入与粮食生产的关系 |
2.2.3 粮食生产的水资源承载力 |
2.2.4 粮食作物虚拟水与水足迹 |
2.2.5 灌溉需水量与作物需水量 |
2.2.6 灌溉与雨养的产量差距 |
2.2.7 灌溉定额与种植结构 |
2.3 水土资源匹配及粮食生产研究进展 |
2.3.1 水土资源匹配的重要性 |
2.3.2 水土资源匹配的生态学与地理学解释 |
2.3.3 水土资源匹配测算 |
2.3.4 粮食结构调整的水土资源效应 |
2.4 总结评述 |
2.4.1 粮食结构调整对不同时空尺度的耕地利用的影响研究有待加强 |
2.4.2 粮食作物结构调整对水资源利用的影响有待加强 |
2.4.3 水土资源匹配的测度存在较大差异 |
2.4.4 水-耕地-粮食三者的关联关系有待进一步探讨 |
2.4.5 耕地、水、粮食的未来情景预测方法仍有改进与丰富的空间 |
第三章 理论基础与分析概述 |
3.1 概念界定 |
3.2 理论基础 |
3.2.1 自然资源经济学理论 |
3.2.2 农业经济学理论 |
3.2.3 资源地理学理论 |
3.3 分析模型 |
3.3.1 耕地利用与粮食空间分布分析模型 |
3.3.2 耕地-粮食关联分析模型 |
3.3.3 水-粮食关联分析模型 |
3.3.4 水-耕地-粮食关联分析模型 |
3.3.5 长短期记忆模型(LSTM) |
3.4 研究区概况 |
3.4.1 地形地貌 |
3.4.2 气候特征 |
3.4.3 土壤条件 |
3.5 数据来源 |
第四章 水-耕地-粮食时序变化特征 |
4.1 耕地变化特征 |
4.1.1 耕地总量 |
4.1.2 耕地利用结构 |
4.1.3 耕地灌溉面积 |
4.1.4 耕地质量等别 |
4.2 水资源变化特征 |
4.2.1 水资源总量 |
4.2.2 供水能力 |
4.2.3 水资源开发利用率 |
4.2.4 用水量变化 |
4.2.5 用水总量控制目标 |
4.2.6 农田灌溉用水 |
4.3 粮食作物生产特征 |
4.3.1 粮食生产 |
4.3.2 水稻生产 |
4.3.3 玉米生产 |
4.3.4 小麦生产 |
4.3.5 大豆生产 |
4.3.6 杂粮生产 |
4.4 章节小结 |
第五章 水-耕地-粮食空间分布及演变特征 |
5.1 耕地空间分布及演变特征 |
5.1.1 水田与旱地的空间分布 |
5.1.2 “水改田”与“旱改水”分布区域 |
5.1.3 新增耕地来源与分布区域 |
5.1.4 减少耕地去向与分布区域 |
5.2 水资源空间分布及演变特征 |
5.2.1 水资源总量空间分布 |
5.2.2 供水量空间分布 |
5.2.3 水资源开发利用等级分区评价 |
5.2.4 水资源总量与用水量的空间匹配分布 |
5.2.5 灌溉用水量空间分布变化 |
5.3 粮食作物空间分布及演变特征 |
5.3.1 粮食生产空间自相关分析 |
5.3.2 粮食生产重心移动特征 |
5.3.3 粮食生产空间分布 |
5.3.4 各粮食作物生产空间分布 |
5.3.5 粮食种植结构空间聚类 |
5.4 章节小结 |
第六章 粮食-耕地(LF)关联研究 |
6.1 粮食生产的耕地利用效应 |
6.1.1 耕地利用效应分解因素的描述性统计 |
6.1.2 耕地利用效应分解因素的时序差异 |
6.1.3 耕地利用效应分解因素的空间分异 |
6.1.4 耕地利用效应主导因素 |
6.2 粮食生产结构对虚拟耕地的影响 |
6.2.1 粮食虚拟耕地含量时序变化特征 |
6.2.2 粮食生产变化对虚拟耕地含量时序变化的影响 |
6.2.3 粮食虚拟耕地含量空间聚类 |
6.2.4 粮食虚拟耕地含量变化幅度的空间差异 |
6.2.5 粮食生产变化对虚拟耕地含量影响的空间差异 |
6.2.6 结构及单产变化对粮食虚拟耕地含量增减变化的影响 |
6.3 章节小结 |
第七章 粮食-水(WF)关联研究 |
7.1 粮食生产结构变化对综合灌溉定额影响 |
7.1.1 粮食作物综合灌溉定额时序变化 |
7.1.2 粮食种植结构对综合灌溉定额变化影响的阶段特征 |
7.1.3 粮食综合灌溉定额空间分布 |
7.1.4 粮食综合灌溉定额变化影响因素 |
7.2 粮食生产变化对灌溉需水量变化影响 |
7.2.1 粮食作物灌溉需水量时序变化 |
7.2.2 粮食作物灌溉需水量时序变化的影响因素 |
7.2.3 粮食生产变化对需水强度的影响 |
7.2.4 粮食作物灌溉需水量空间分布 |
7.2.5 粮食作物灌溉需水量变化影响因素空间特征 |
7.2.6 粮食作物需水强度主要影响因素 |
7.3 章节小结 |
第八章 水-耕地-粮食(WLF)关联研究 |
8.1 水土资源匹配研究 |
8.1.1 粮食生产可利用水资源 |
8.1.2 粮食生产可利用耕地资源 |
8.1.3 粮食生产水土资源匹配变化 |
8.2 水-耕地-粮食关联关系研究 |
8.2.1 不同情境下水-耕地-粮食关联关系时空变化 |
8.2.2 不同情境下水-耕地-粮食关联关系变化影响因素 |
8.3 章节小结 |
第九章 未来水-耕地-粮食(WLF)关联及调控 |
9.1 预测模型构建 |
9.1.1 LSTM模型构建 |
9.1.2 对比模型构建 |
9.1.3 模型评价指标 |
9.2 粮食生产的耕地利用情况预测 |
9.2.1 耕地总面积预测 |
9.2.2 耕地复种指数变化预测 |
9.2.3 粮食面积比例变化预测 |
9.3 粮食种植结构变化预测 |
9.3.1 水稻播种面积预测 |
9.3.2 玉米播种面积预测 |
9.3.3 大豆播种面积预测 |
9.3.4 其他粮食作物播种面积预测 |
9.3.5 粮食作物种植结构预测 |
9.4 粮食生产水资源利用情况预测 |
9.4.1 粮食综合灌溉定额预测 |
9.4.2 粮食灌溉用水量预测 |
9.4.3 农田灌溉用水效率预测 |
9.4.4 灌溉耕地面积预测 |
9.5 未来水-耕地-粮食关联关系预测 |
9.6 水-耕地-粮食关联调控策略 |
9.6.1 耕地资源保护与利用 |
9.6.2 灌溉水资源管理 |
9.6.3 灌溉用水效率优化 |
9.6.4 灌溉定额管理 |
第十章 结论与讨论 |
10.1 主要结论 |
10.2 创新之处 |
10.2.1 方法创新 |
10.2.2 内容创新 |
10.2.3 实践创新 |
10.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3)黑龙江省种植业结构调整经济效益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技术路线 |
2 相关概念及基础理论 |
2.1 相关概念 |
2.1.1 种植业 |
2.1.2 种植业结构调整 |
2.1.3 经济效益评价 |
2.2 基础理论 |
2.2.1 比较优势理论 |
2.2.2 产业结构理论 |
2.2.3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3 黑龙江省种植业结构调整的现状 |
3.1 研究区概况 |
3.1.1 自然环境 |
3.1.2 自然资源条件 |
3.1.3 社会经济条件 |
3.2 黑龙江省种植业结构调整现状 |
3.2.1 种植业结构调整总体发展现状 |
3.2.2 农作物结构调整现状 |
3.3 黑龙江省种植业结构调整的意义 |
3.3.1 有利于提高种植业经济效益 |
3.3.2 有利于合理配置种植业资源 |
3.4 黑龙江省种植业结构调整存在的问题 |
3.4.1 种植业结构有所失衡 |
3.4.2 农产品附加值低 |
3.4.3 农民科学文化素质淡薄 |
3.5 本章小结 |
4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经济效益评价 |
4.1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4.1.1 评价指标的选取原则 |
4.1.2 评价指标的筛选及确定 |
4.2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4.2.1 数据的收集 |
4.2.2 熵值法确定权重 |
4.3 种植业结构调整经济效益评价 |
4.3.1 多目标线性加权函数 |
4.3.2 评价结果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改进黑龙江省种植业结构调整的对策 |
5.1 构建均衡且多元化的作物结构 |
5.1.1 优化布局种植结构 |
5.1.2 因地制宜发展多品种作物 |
5.2 构建低风险且高附加值的空间结构 |
5.2.1 减少农户风险 |
5.2.2 提高农产品附加值 |
5.3 构建高素质且懂种植的人才结构 |
5.3.1 提高劳动者素质 |
5.3.2 培育新型农民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4)黑龙江省旱田生态系统碳汇测算及其分布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CDM方法学 |
1.2.2 旱田生态系统碳源/汇的估算 |
1.2.3 旱田生态系统土壤碳库研究 |
1.2.4 旱田生态系统时空格局演变 |
1.2.5 旱田生态系统碳源、碳汇影响因素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图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图 |
2 旱田生态系统碳汇方法学 |
2.1 适用条件 |
2.2 项目边界 |
2.3 基准线情景识别和额外性论证 |
2.4 基线情景排放和项目活动排放 |
2.4.1 基线情景下排放与土壤碳储量 |
2.4.2 项目活动下排放量与土壤碳储量 |
2.5 泄露 |
2.6 监测 |
3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
3.1 研究区域概况 |
3.1.1 自然地理条件 |
3.1.2 农业发展概况 |
3.1.3 黑龙江省旱田区划 |
3.1.4 数据来源与数据处理 |
3.2 研究方法 |
3.2.1 基于旱田生态系统碳汇方法学的一般计量模型 |
3.2.2 GIS空间分析 |
3.2.3 LMDI模型分析法 |
3.2.4 回归分析法 |
4 黑龙江省旱田生态系统碳排放量测算及分布特征分析 |
4.1 旱田生态系统碳排放量分析 |
4.1.1 旱田碳排放时序变化分析 |
4.1.2 主要碳排放途径碳排放量变化 |
4.2 旱田生态系统碳排放分布特征 |
4.2.1 黑龙江省旱田碳排放时空分布特征 |
4.2.2 黑龙江省旱田碳排放强度时空分布特征 |
4.2.3 黑龙江省旱田碳排放结构分布特征 |
4.3 基于LMDI模型的碳源影响因素的分析 |
4.3.1 农业经济因素对旱田碳排放的影响 |
4.3.2 农业生产效率对旱田碳排放的影响 |
4.3.3 劳动力因素对旱田碳排放的影响 |
4.3.4 农业结因素对旱田碳排放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5 黑龙江省旱田生态系统土壤固碳量测算及分布特征分析 |
5.1 旱田生态系统土壤碳库测算分析 |
5.1.1 第二次土壤普查土壤固碳量 |
5.1.2 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土壤固碳量 |
5.2 旱田生态系统土壤固碳量分布特征 |
5.2.1 土壤有机质空间分布特征 |
5.2.2 土壤固碳量空间分布特征 |
5.3 旱田固碳量影响因素的分析 |
5.3.1 人类活动对旱田固碳量的影响 |
5.3.2 自然因素对旱田固碳有机质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6 黑龙江省旱田生态系统净碳汇量测算及分布特征分析 |
6.1 旱田生态系统净碳汇量分析 |
6.2 旱田生态系统净碳汇分布特征 |
6.3 旱田生态系统减排固碳措施 |
6.3.1 基于旱田碳排放提出的建议 |
6.3.2 基于旱田土壤固碳提出的建议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5)基于碳足迹的黑龙江省玉米生产环境效率测度与提升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农业环境效率的测度方法 |
1.3.2 农业环境效率的影响因素 |
1.3.3 文献述评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2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关于碳足迹的相关概念界定 |
2.1.2 关于环境效率的相关概念界定 |
2.2 理论基础 |
2.2.1 生产前沿面理论 |
2.2.2 外部性理论 |
2.2.3 低碳农业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3 基于碳足迹的黑龙江省玉米生产非期望产出的测算 |
3.1 黑龙江省玉米生产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
3.1.1 玉米生产的环境特征 |
3.1.2 玉米生产的市场特征 |
3.1.3 玉米生产的产量特征 |
3.1.4 玉米生产对农业环境的影响 |
3.1.5 玉米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 |
3.2 非期望产出测度模型的构建 |
3.2.1 玉米生产碳足迹模型 |
3.2.2 数据来源与处理 |
3.3 黑龙江省玉米生产碳足迹的测度结果分析 |
3.3.1 玉米生产碳足迹的时序特征 |
3.3.2 玉米生产碳足迹的结构 |
3.3.3 玉米生产碳足迹对玉米生产效率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4 基于碳足迹的黑龙江省玉米生产环境效率分析 |
4.1 模型介绍 |
4.1.1 传统的DEA模型 |
4.1.2 非径向、非角度的SBM-Undesirable模型 |
4.2 指标选择与数据来源 |
4.3 黑龙江省玉米生产环境效率的测度与结果分析 |
4.3.1 玉米生产环境效率的时序演变 |
4.3.2 玉米生产环境效率与不同阶段玉米生产碳足迹的对应比较 |
4.3.3 玉米生产环境效率的分解效率 |
4.3.4 玉米生产环境效率的投入产出松弛率 |
4.4 本章小结 |
5 基于碳足迹的黑龙江省玉米生产环境效率提升对策 |
5.1 完善玉米生产绿色低碳发展的政策体系 |
5.2 提高玉米绿色生产的“硬”技术与“软”技术 |
5.3 提高资源利用率以减少玉米生产全过程中的碳足迹 |
5.3.1 调整机械投入结构并提高机械利用率 |
5.3.2 严格执行化肥和农药的零增长率规则并提高两者利用率 |
5.3.3 严格执行秸秆禁烧政策并提高秸秆综合利用率 |
5.4 推广规模化经营模式以降低玉米生产成本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6)农村劳动力转移及其价格上涨对农作物种植结构变化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问题及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1.3.4 研究方法 |
1.4 本文章节安排 |
1.5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创新点与不足 |
1.5.1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5.2 可能的创新点 |
1.5.3 存在的不足 |
第2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回顾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劳动力相关概念界定 |
2.1.2 种植制度与种植结构概念界定 |
2.2 理论基础 |
2.2.1 劳动力转移经典理论 |
2.2.2 劳动力资源优化配置理论 |
2.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2.3.1 农作物种植结构及其演变驱动力研究 |
2.3.2 工业化进程中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及其价格上涨研究 |
2.3.3 农村劳动力资源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
2.4 劳动力转移及其价格上涨对农作物种植结构影响的分析框架 |
2.4.1 农村劳动力转移及其价格上涨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
2.4.2 农村劳动力转移及其价格上涨对农作物种植结构影响的理论依据 |
2.4.3 农村劳动力变化与农作物种植结构变化的关联和区域差异 |
2.4.4 农作物种植结构变化驱动因素的综合考量 |
第3章 农作物种植结构时空变化特征 |
3.1 农作物种植结构变化趋势简析 |
3.1.1 农作物种植结构比例变化 |
3.1.2 农作物种植集中度与区域变化 |
3.2 农作物种植结构地理集聚时空特征 |
3.2.1 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 |
3.2.2 农作物种植结构地理集聚时间变化特征 |
3.2.3 农作物种植结构地理集聚空间变化特征 |
3.3 农作物种植面积与空间集聚形成的关系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农村劳动力转移及其价格上涨变化 |
4.1 农村劳动力转移阶段性变化特征 |
4.1.1 前工业化时期的农村劳动力转移特征 |
4.1.2 工业化初期的农村劳动力转移特征 |
4.1.3 工业化中期的农村劳动力转移特征 |
4.1.4 工业化后期的农村劳动力转移特征 |
4.2 农村劳动力价格上涨趋势 |
4.2.1 农业劳动力外出务工工资水平变化 |
4.2.2 农村内部劳动力雇工工资水平变化 |
4.2.3 农村劳动力价格阶段性变化特征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农村劳动力转移及其价格上涨对农作物种植结构的影响——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检验 |
5.1 农作物种植结构变化驱动因子模型构建 |
5.1.1 实证模型设定 |
5.1.2 数据来源与说明 |
5.2 农村劳动力转移及其价格上涨对农作物种植结构变化的影响分析 |
5.3 农村劳动力转移及其价格上涨影响的省际差异检验 |
5.3.1 线性混合模型 |
5.3.2 数据来源与说明 |
5.3.3 回归结果与分析 |
5.4 农业机械与劳动力要素替代的影响 |
5.4.1 农村劳动力转移与机械化发展现状 |
5.4.2 农业机械与劳动力替代弹性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农村劳动力转移及其价格上涨对农作物种植结构的影响——基于劳动力转移区域分异视角 |
6.1 中国劳动力流动类型区域划分 |
6.2 区域农村劳动力转移及其价格上涨与农作物种植结构变化 |
6.2.1 农村劳动力转移变化特征 |
6.2.2 农村劳动力价格上涨趋势 |
6.2.3 农作物种植结构变化趋势 |
6.3 区域农村劳动力转移及其价格上涨对农作物种植结构影响的实证分析 |
6.3.1 模型设定、变量选择及描述性统计 |
6.3.2 回归结果与分析 |
6.4 利润、技术与政策对区域农作物种植结构变化影响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农村劳动力转移及其价格上涨交互作用对农作物种植结构的影响 |
7.1 农村劳动力转移及其价格上涨交互效应模型构建 |
7.2 全国及不同劳动力流动类型分区的实证分析 |
7.2.1 全国层面交互模型估计结果 |
7.2.2 劳动力流入区交互模型估计结果 |
7.2.3 劳动力流出区交互模型估计结果 |
7.2.4 劳动力流动持平区交互模型估计结果 |
7.3 本章小结 |
第8章 不同劳动力流动类型分区农户农作物种植结构变化——基于典型省份的分析 |
8.1 农户行为理论及其应用 |
8.2 劳动力流出区农作物种植结构变化:基于湖北农户的验证 |
8.2.1 数据来源与方法 |
8.2.2 样本农户种植结构现状分析 |
8.2.3 回归结果与分析 |
8.3 劳动力流入区农作物种植结构变化:基于浙江农户的验证 |
8.3.1 数据来源与方法 |
8.3.2 回归结果与分析 |
8.4 劳动力流动持平区农作物种植结构变化:基于山东农户的验证 |
8.4.1 数据来源与方法 |
8.4.2 回归结果与分析 |
8.5 本章小结 |
第9章 研究结论、研究展望与政策建议 |
9.1 主要研究结论 |
9.2 农村劳动力资源变化与农作物种植结构研究展望 |
9.2.1 中国工业化后期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劳动力价格变化展望 |
9.2.2 未来劳动力转移与价格上涨对农作物种植结构的可能影响 |
9.3 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致谢 |
(7)吉林省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及其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选题依据 |
1.2 文献评述 |
1.2.1 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论基础研究 |
1.2.2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研究 |
1.2.3 关于种植业结构评价的研究 |
1.2.4 关于种植业结构调整的制约因素 |
1.2.5 关于种植业结构调整方向的研究 |
1.3 理论基础 |
1.4 基本概念界定 |
1.5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1.5.1 研究目标 |
1.5.2 研究内容 |
1.6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6.1 研究方法 |
1.6.2 数据来源 |
1.6.3 技术路线图 |
1.7 本论文的学术贡献 |
第二章 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分析 |
2.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发展的阶段及其特征 |
2.1.1 以粮食为主体的农产品供给快速增长(1978—1984 年) |
2.1.2 粮食供给呈多元化发展(1985-1998 年) |
2.1.3 推进农业供给战略性调整(1999-2003 年) |
2.1.4 农产品供给全面提升与结构性失衡(2004-2015 年) |
2.1.5 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阶段(2016 年至今) |
2.2 我国农业供给侧结构:现状及问题 |
2.2.1 供求结构性矛盾凸显 |
2.2.2 粮食市场竞争力丧失 |
2.2.3 农业资源环境约束加重 |
2.3 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基本内涵与内容 |
2.3.1 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改革的内涵 |
2.3.2 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容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吉林省种植业结构的演变 |
3.1 种植业结构快速调整阶段(1978-1984 年) |
3.2 种植业结构缓慢调整阶段(1985-1988 年) |
3.3 种植业结构调整徘徊阶段(1989-1998 年) |
3.3.1 第一阶段:1989-1993 年全面增长时期 |
3.3.2 第二阶段:1994-1998 年波动发展时期 |
3.4 种植业结构高速调整阶段(1999-2015 年) |
3.4.1 第一阶段:1999-2003 年粮食生产下滑 |
3.4.2 第二阶段:2004-2008 年粮食生产持续增长 |
3.4.3 第三阶段:2009-2015 年粮食生产超常增长 |
3.5 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阶段(2016 年至今)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吉林省种植业结构的合理性评价 |
4.1 种植业结构合理性评价客观依据 |
4.2 种植业结构经济效益评价 |
4.2.1 种植业投入产出比分析 |
4.2.2 种植业结构变动对农民收入增长效应 |
4.2.3 不同作物间比较收益分析 |
4.3 种植业结构社会效益评价 |
4.3.1 粮食商品率 |
4.3.2 粮食进口对外依存度 |
4.4 种植业结构生态效益评价 |
4.4.1 不同农作制度的使用频率 |
4.4.2 化肥施用强度 |
4.4.3 秸秆还田率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吉林省种植业结构调整的困境 |
5.1 吉林省种植业结构调整的市场困境 |
5.1.1 国际贸易环境错综复杂 |
5.1.2 玉米临储价格政策逆向而行 |
5.1.3 农产品成本持续上涨 |
5.1.4 农产品收益增长乏力 |
5.2 吉林省种植业结构调整的生态困境 |
5.2.1 农业水资源不合理开发利用 |
5.2.2 耕地质量呈下降趋势 |
5.2.3 非耕地资源滥垦严重 |
5.3 吉林省种植业结构调整的技术困境 |
5.3.1 优良品种技术研发滞缓 |
5.3.2 农业技术推广与应用不匹配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吉林省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基本框架 |
6.1 农业资源配置方式的改革 |
6.1.1 我国农业资源配置方式分析 |
6.1.2 农业资源配置的改革方向 |
6.2 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的改革 |
6.2.1 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分析 |
6.2.2 建立目标价格形成机制 |
6.3 粮食市场结构的改革 |
6.3.1 粮食收购市场结构现状分析 |
6.3.2 粮食收购市场结构改革方向 |
6.4 农村经济组织制度的改革 |
6.4.1 农村组织制度的发展现状 |
6.4.2 农村组织制度的改革方向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吉林省种植业结构调整的价值取向 |
7.1 国家粮食安全的价值取向 |
7.1.1 国家粮食安全地位不可动摇 |
7.1.2 粮食主产区核心地位急需巩固 |
7.2 农民种粮合理收入的价值取向 |
7.2.1 合理收入是农民种粮积极性的支撑条件 |
7.2.2 保证玉米生产的合理收入 |
7.2.3 建立合理的作物比较收益结构 |
7.3 产业协调发展的价值取向 |
7.3.1 与下游产业结构相适应 |
7.3.2 有利于构建下游产业成本竞争优势 |
7.4 生态可持续的价值取向 |
7.4.1 退出“赤色”产能 |
7.4.2 恢复轮作制度 |
7.4.3 种地养地结合 |
7.4.4 科学施用化肥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吉林省种植业结构调整方向 |
8.1 吉林省种植业结构调整方向的选择 |
8.1.1 坚持粮食主产区应有的结构属性 |
8.1.2 积极发展经济作物 |
8.1.3 加快开发饲料作物 |
8.2 吉林省粮食作物结构调整的方向 |
8.2.1 优化玉米内部种植结构 |
8.2.2 逐步激发大豆种植活力 |
8.2.3 提升优质水稻种植比例 |
8.2.4 增加优质杂粮杂豆种植面积 |
8.3 吉林省经济作物结构调整方向 |
8.3.1 做强东部特产作物 |
8.3.2 做大中部蔬菜作物 |
8.3.3 开发西部多种经济作物 |
8.4 吉林省饲料作物结构调整方向 |
8.4.1 加快发展青贮玉米 |
8.4.2 建设优质牧草基地 |
8.5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研究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作者简介 |
致谢 |
(8)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森林生态与贫困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及评述 |
1.3.1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
1.3.3 国内外研究评述 |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5 研究方案 |
1.5.1 研究思路 |
1.5.2 研究方法 |
1.5.3 技术路线 |
1.6 研究的创新之处 |
2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国有林区 |
2.1.2 森林生态 |
2.1.3 林区贫困 |
2.2 研究的理论基础 |
2.2.1 共生理论 |
2.2.2 复杂适应系统理论 |
2.2.3 利益相关者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3 基于共生理论视角的森林生态与贫困相互关系类型 |
3.1 森林生态与贫困的关联分析 |
3.1.1 森林生态与贫困关系的哲学思考 |
3.1.2 森林生态与贫困关系的内涵 |
3.1.3 森林生态与贫困关系的特征 |
3.2 生物共生理论应用于森林生态与贫困关系的适用性研究 |
3.2.1 森林生态与贫困关系适用于共生理论的契合性 |
3.2.2 森林生态与贫困关系适用于共生理论的必要性 |
3.2.3 森林生态与贫困关系适用于共生理论的充分性 |
3.3 森林生态与贫困的概念性共生模式及分析 |
3.3.1 互利共生模式分析 |
3.3.2 寄生共生模式分析 |
3.3.3 竞争共生模式分析 |
3.4 森林生态与贫困的种间竞争的Lotka-Volterra模型与发展模式 |
3.4.1 互利共生发展模式 |
3.4.2 冲突有限发展模式 |
3.4.3 螺旋恶性竞争发展模式 |
3.5 本章小结 |
4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森林生态与贫困现状与问题 |
4.1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区位概览 |
4.2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森林生态状况 |
4.2.1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森林资源总量状况 |
4.2.2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森林资源结构状况 |
4.2.3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森林生态功能状况 |
4.3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贫困状况 |
4.3.1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林业职工工资状况 |
4.3.2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产业发展状况 |
4.3.3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相关配套水平状况 |
4.4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森林生态与贫困共生关系存在的的问题 |
4.4.1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经济发展高度依赖森林资源 |
4.4.2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森林管理战略(制度)影响森林生态与贫困共生关系 |
4.4.3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利益主体的行为映射森林生态与贫困共生关系 |
4.5 本章小节 |
5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森林生态与贫困的共生关系的动态演化 |
5.1 森林生态与贫困适应性循环的属性分析 |
5.1.1 森林生态与贫困系统的潜力 |
5.1.2 森林生态与贫困系统的连通度 |
5.1.3 森林生态与贫困系统的恢复力 |
5.2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森林生态与贫困的共生关系的演化过程 |
5.2.1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国有林场单尺度上森林生态与贫困关系的演化 |
5.2.2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自然保护区单尺度上森林生态与贫困关系的演化 |
5.2.3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空间多尺度的森林生态与贫困关系的扰沌 |
5.3 现阶段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森林生态与贫困共生关系的判别 |
5.3.1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森林生态与贫困指标体系构建及权重 |
5.3.2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森林生态与贫困综合指数测度 |
5.3.3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森林生态与贫困共生类型的判别 |
5.4 本章小结 |
6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森林生态与贫困共生演化的外部扰动及恢复力 |
6.1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森林生态与贫困共生演化的扰动因素 |
6.1.1 制度扰动—演化的主要因素 |
6.1.2 灾害扰动—演化的关键因素 |
6.1.3 气候变化扰动—演化的潜在因素 |
6.2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森林生态与贫困共生系统恢复力测度 |
6.2.1 恢复力测度方法选取 |
6.2.2 构建评价共生系统恢复力的指标体系 |
6.2.3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森林生态-贫困共生系统的恢复力测度结果 |
6.3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森林生态-贫困共生系统恢复力影响机理分析 |
6.3.1 贫困子系统脆弱性影响因子对系统恢复力的作用机理 |
6.3.2 森林生态子系统脆弱性影响因子对系统恢复力的作用机理 |
6.3.3 各子系统应对能力影响因子对系统总恢复力的作用机理 |
6.4 本章小结 |
7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森林生态与贫困的利益相关者行为选择 |
7.1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森林生态与贫困的利益相关者及诉求 |
7.1.1 利益相关者的界定与识别 |
7.1.2 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 |
7.1.3 主要利益相关者相互作用过程及行为结果 |
7.2 森工企业生态保护和缓解贫困行为选择分析 |
7.2.1 森工企业的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缓解贫困)多任务分析 |
7.2.2 上级林业主管部门(政府)与国有森工企业间多任务委托代理模型 |
7.2.3 森工企业生态保护和缓解贫困的行为选择利益分析 |
7.3 林业职工生态保护和缓解贫困行为选择分析 |
7.3.1 林业职工缓解贫困行为发生道德风险的表现方式 |
7.3.2 林业职工生态保护行为选择的逻辑起点 |
7.3.3 林业职工不同行为选择的驱动因素 |
7.4 本章小结 |
8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森林生态与贫困实现互利共生的对策 |
8.1 从恢复力视角实现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森林生态与贫困互利共生 |
8.1.1 转变黑龙江省国有林区的管理理念 |
8.1.2 积极开展外部干扰的适应性管理策略 |
8.1.3 提高行为主体应对能力的自我管理策略 |
8.2 从利益协调视角实现国有林区森林生态与贫困互利共生 |
8.2.1 纠正森工企业在生态保护与缓解贫困中的利益错位 |
8.2.2 协调林业职工在生态保护与缓解贫困中的利益 |
8.2.3 深化森林生态提供者与使用者间的利益转移 |
8.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9)挠力河流域耕地利用下水土资源平衡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三江平原农业资源综合利用情势—研究的紧迫性 |
1.1.2 三江平原水土资源平衡研究的必要性 |
1.1.3 水土资源平衡研究的制约因素及解决途径 |
1.1.4 挠力河流域水土综合利用特点及区域研究的示范性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实践意义 |
1.4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4.1 耕地利用 |
1.4.2 水土资源平衡 |
1.4.3 缺资料区遥感驱动式水文模型 |
1.4.4 耕地利用下水土资源平衡效应 |
1.4.5 动态评述 |
1.5 研究内容 |
1.5.1 研究构想 |
1.5.2 研究内容 |
1.6 研究方法 |
1.7 创新点 |
第2章 水土资源平衡的基础理论与研究框架 |
2.1 研究的基础理论 |
2.1.1 流域水循环理论 |
2.1.2 耕地利用及水土资源平衡 |
2.1.3 流域水土资源综合利用 |
2.2 相关概念 |
2.2.1 蒸腾、蒸散和蒸发 |
2.2.2 陆面潜在蒸散量 |
2.2.3 陆面实际蒸散量 |
2.3 研究框架 |
2.3.1 有效耕地信息的提取 |
2.3.2 遥感驱动式水文模型的构建 |
2.3.3 水分平衡评价及水土资源平衡效应研究 |
2.3.4 挠力河流域水土资源平衡及应对策略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研究区概况 |
3.1 流域概况 |
3.1.1 地理位置及行政隶属 |
3.1.2 地形地貌条件 |
3.1.3 气候及水文状况 |
3.1.4 土壤条件 |
3.1.5 社会经济条件 |
3.2 背景数据库建立 |
3.2.1 MODIS数据源 |
3.2.2 气象数据源 |
3.2.3 土地利用/覆被数据源 |
3.2.4 基础地理信息数据源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挠力河流域耕地信息提取及耕地格局 |
4.1 耕地信息统计理论假设 |
4.1.1 灰色系统理论 |
4.1.2 耕地信息统计理论假设 |
4.2 挠力河流域有效耕地提取 |
4.2.1 有效耕地提取思路 |
4.2.2 有效耕地提取数值过程 |
4.3 挠力河流域耕地格局研究 |
4.3.1 测度模型及处理方法 |
4.3.2 耕地格局变化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挠力河流域水土资源平衡影响关键参数计量 |
5.1 降雨量变化特征 |
5.1.1 数据空间插值 |
5.1.2 研究方法 |
5.1.3 变化特征分析 |
5.2 常年地表蒸散特征 |
5.2.1 估算方法 |
5.2.2 地表蒸散结果分析 |
5.3 地表植被要素条件 |
5.3.1 叶面积指数 |
5.3.2 植被覆盖度 |
5.3.3 根系深度 |
5.4 挠力河流域下垫面条件 |
5.4.1 水利工程条件 |
5.4.2 历史土地利用状况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挠力河流域遥感驱动式水文模型构建 |
6.1 需求分析与模型构建思路 |
6.2 DTVGM模型原理及其改进 |
6.2.1 模型原理 |
6.2.2 DTVGM的改进 |
6.3 模型水循环过程 |
6.3.1 植被截留过程 |
6.3.2 融雪模型 |
6.4 蒸散发模型 |
6.4.1 产流模型 |
6.4.2 汇流模型 |
6.5 模型能量传输过程 |
6.5.1 净辐射计算模型 |
6.5.2 日升/日落时间计算 |
6.5.3 日均太阳温度 |
6.5.4 瞬时大气温度 |
6.6 其它循环过程 |
6.6.1 土壤水分参数 |
6.6.2 植被覆盖率计算 |
6.7 模型的开发 |
6.7.1 植被截留蒸发函数 |
6.7.2 地表有效降雨量函数 |
6.7.3 地表实际蒸散发函数 |
6.7.4 土壤水模拟函数 |
6.7.5 产流计算函数 |
6.8 流域水文信息数据库 |
6.9 模型参数 |
6.9.1 基础数据源项 |
6.9.2 反演过程项 |
6.10 参数验证 |
6.11 本章小结 |
第7章 挠力河流域耕地利用下水土资源平衡效应 |
7.1 耕地利用下气候水分平衡效应 |
7.1.1 研究思路 |
7.1.2 研究方法 |
7.1.3 潜在蒸散量时空格局 |
7.1.4 降雨量空间分布特征 |
7.1.5 气候水分盈亏变化格局 |
7.1.6 耕地利用下气候水分平衡效应 |
7.2 耕地利用下作物水分平衡效应 |
7.2.1 研究思路 |
7.2.2 研究方法 |
7.2.3 作物需水量分析 |
7.2.4 有效降雨量 |
7.2.5 作物水分盈亏评价 |
7.2.6 耕地利用下作物水分平衡效应 |
7.3 农田土壤水分平衡及其变化效应 |
7.3.1 研究方法 |
7.3.2 农田土壤水分胁迫蒸散量 |
7.3.3 农田土壤水分平衡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耕地利用下挠力河流域水土资源平衡综合应对 |
8.1 挠力河流域水土资源平衡 |
8.1.1 水土资源平衡计算模型 |
8.1.2 水土资源平衡研究路线 |
8.2 挠力河流域农田精准灌溉管理 |
8.2.1 需求分析与思路 |
8.2.2 利用AgentLA辅助进行农田灌溉管理分区 |
8.2.3 灌溉管理分区结果 |
8.3 挠力河流域水土资源利用的适应对策 |
8.3.1 科学调整作物种植结构 |
8.3.2 实施区域间调水工程 |
8.3.3 实施农田精准灌溉管理 |
8.3.4 合理开采地下水资源 |
第9章 结论与讨论 |
9.1 结论 |
9.2 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获奖情况 |
(10)基于多目标优化的黑龙江省种植结构调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种植结构调整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2 基于模型的种植结构调整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1.5 技术路线图 第二章 黑龙江省概况 |
2.1 黑龙江省自然地理概况 |
2.1.1 研究区位置及行政区划 |
2.1.2 黑龙江省自然环境概况 |
2.2 黑龙江省社会经济状况 |
2.3 黑龙江省2015年农业生产状况 |
2.3.1 农业基础状况 |
2.3.2 农业投入水平 |
2.3.3 黑龙江省农业产出水平 |
2.3.4 黑龙江省农业科技水平 第三章 黑龙江省种植结构存在问题及影响因素 |
3.1 黑龙江省种植结构存在问题 |
3.1.1 不重视对农作物种植结构的管理 |
3.1.2 轻视对新农作物品种的创新及研发 |
3.1.3 缺乏市场导向的洞察力 |
3.1.4 缺乏对农业科技的发展及人才的培养 |
3.1.5 农户追求短期效益,缺乏长远的规划 |
3.1.6 农业投入不足,基础设施相对落后 |
3.2 种植结构调整影响因素 |
3.2.1 环境承载力大小 |
3.2.2 农户的主观决策 |
3.2.3 效益因素 |
3.2.4 市场因素 |
3.2.5 政策因素 第四章 多目标优化种植结构调整模型构建 |
4.1 多目标优化相关理论 |
4.1.1 多目标优化概述 |
4.1.2 多目标模糊折中算法 |
4.2 目标函数的构建 |
4.2.1 经济效益目标函数 |
4.2.2 节水效益目标 |
4.2.3 生态效益目标 |
4.3 约束条件的构建 |
4.3.1 总面积约束 |
4.3.2 水资源总量 |
4.3.3 粮食要求约束 |
4.3.4 其他约束条件 |
4.4 Mat LAB多目标优化模型构建 第五章 黑龙江省多目标优化种植结构调整 |
5.1 模型数据的收集与计算 |
5.1.1 耕地面积 |
5.1.2 作物需水量 |
5.1.3 生态效益指标选取 |
5.1.4 五种粮食人均年需求量 |
5.1.5 2015年五种作物种植面积 |
5.1.6 黑龙江省各地级市作物单产 |
5.1.7 黑龙江省水资源概况 |
5.1.8 黑龙江省五种农作物平均售价及成本 |
5.2 多目标优化种植结构调整结果 |
5.2.1 综合效益目标下作物种植面积 |
5.2.2 综合效益目标下面积与现状对比 |
5.2.3 综合效益目标下各地级市效益产值 |
5.2.4 综合效益目标下产值与现状对比分析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意见 |
6.2.1 种植结构调整意见 |
6.2.2 种植结构调整方向 |
6.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主要科研成果 后记 |
四、气候变暖对黑龙江省农业和生态环境影响及作物结构调整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气候灾变对张掖市种植业结构调整的影响研究[D]. 周小燕. 甘肃农业大学, 2021(10)
- [2]东北地区水—耕地—粮食关联研究[D]. 向雁.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0(01)
- [3]黑龙江省种植业结构调整经济效益评价研究[D]. 付佳.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2020(12)
- [4]黑龙江省旱田生态系统碳汇测算及其分布规律研究[D]. 范婷婷. 东北农业大学, 2020(07)
- [5]基于碳足迹的黑龙江省玉米生产环境效率测度与提升对策研究[D]. 王耀蕊. 东北林业大学, 2020(02)
- [6]农村劳动力转移及其价格上涨对农作物种植结构变化的影响[D]. 黄玛兰. 华中农业大学, 2019(02)
- [7]吉林省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及其优化研究[D]. 赵悦. 吉林农业大学, 2019(03)
- [8]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森林生态与贫困关系研究[D]. 秦会艳. 东北林业大学, 2019
- [9]挠力河流域耕地利用下水土资源平衡效应研究[D]. 周浩. 东北大学, 2018(02)
- [10]基于多目标优化的黑龙江省种植结构调整[D]. 李林峰. 吉林师范大学, 201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