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航空发动机燃烧室声载荷时域最佳控制的计算机仿真(论文文献综述)
谢庆喜[1](2020)在《基于减缩技术的整车振动建模方法研究与应用》文中研究说明振动性能是车辆重要性能之一。在商用车“车辆轻量化”、“发动机低怠速化”大背景下,车辆结构柔性增强,怠速激振频率降低,两相冲击,使车辆振动倾向于恶化。本论文的研究聚焦于车辆振动性能开发的现实问题,顺应车辆振动研究领域“结构柔性化、计算高效率、连接非线性”的技术发展需求,提出一套基于减缩技术建立刚柔耦合整车振动模型的理论和方法。整个研究以模型减缩技术应用为主线。首先开展大型有限元结构的减缩。应用程序实现有限元模型的刚度矩阵识别、高维矩阵运算等,完成典型车辆结构的模型减缩。为进一步实现超大模型减缩精度和计算效率的平衡,提出在一次“小”比例Guyan减缩的基础上,再实施更高精度的IRS减缩,通过对初始减缩模型的二次甚至多次减缩逼近,从而达到在模型精度保证前提下自由度的进一步压缩。鉴于减缩过程计算量大,以减缩模型的重复利用为出发点,探讨了减缩模型的边界条件处理方法。包括最常用的固定边界条件、强制运动边界和耦合边界。研究发现对于固定边界条件,只有Guyan减缩模型能够重复利用;强制运动边界无论何种减缩方法,均需根据具体强制位移边界预先实施模型减缩,减缩模型无法做到重复利用;而对于耦合边界,减缩体可通过适当的动力学和运动学方程的约束还原原模型的动力学特征,重复利用是可行的。其次针对商用车的重要弹性元件——钢板弹簧,采用试验研究钢板弹簧的动静态刚度特性,发现迟滞环大小与加载作动幅值正相关,而受加载频率影响不大。在对标基础上,利用有限元方法对钢板弹簧迟滞特性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表明板簧簧片间表面摩擦系数、切向阻尼、接触面积,以及轴荷对板簧迟滞特性有重要影响,并给出降低钢板弹簧片间摩擦的指导性建议。依据迟滞产生机理,论文进一步提出一种适用于车辆动力学仿真的钢板弹簧动态等效力学模型,并利用二自由度车辆模型探讨了钢板弹簧迟滞对平顺性的影响。指出减振器和板簧迟滞均有减少车辆振动的作用,但二者共存却可能使整车振动增大。对于上述矛盾,建议或在配置减振器的同时降低板簧迟滞,或在无减振器的情况下通过增大钢板弹簧迟滞来消减车辆振动烈度。为合理匹配动力总成悬置降低车辆怠速振动,提出在以减缩柔性体为基本支撑的整车状态下开展悬置优化的新思路。数值验证表明耦合模型与Adams整车模型响应一致,且具有更高的求解效率。耦合模型较传统六自由度模型蕴含更丰富的模态频率。同时,六自由度模型优化得到的悬置方案在整车耦合模型上表现不佳,车架端振动不降反升,与期望不符。最后借助于耦合模型和优化算法,以车架端振动最小为目标开展了动力总成悬置的优化匹配,使悬置车架端的振动水平得到降低。在上述工作基础之上,进一步将非线性钢板弹簧、主要结构减缩模型、悬架系统等集成耦合,推导出商用车整车振动动力学方程。构造跌落试验和过凸台等测试工况,对比仿真、试验响应数据。结果表明整车模型与实车相比时域响应趋势一致,频域能够反应主要特征,模型能够较好再现实车振动。模型构建方法具备实际应用价值。面对振动响应、振动疲劳计算的载荷难以直接测量的现实困境,论文将模型减缩与时域迭代反求相结合,凭借减缩模型计算高效的特点,通过“激励迭代修正”、“系统响应验算确认”的方式,向实际响应对照逼近。利用减缩模型,对含5%响应噪声的多段正弦和折线激励进行反求,最终验证所提出的方法对正则化参数不敏感,且具有较好的反求精度。最后以实际路测的车辆响应信号为目标,对模型实施载荷反求,在经过若干次迭代后,即可收敛为较好的激励结果。
周亚东[2](2018)在《热声振环境下复合材料薄壁结构疲劳评估问题研究》文中认为航空航天飞行器薄壁结构在服役过程中面临着高温、宽频高强噪声及随机振动等严酷的热/力学环境。热-声-振环境下薄壁结构的振动疲劳评估问题是现代空天飞行器结构可靠性工程的一项关键内容。陶瓷基复合材料凭借其优异的防热与承力一体化性能,成为空天飞行器热防护系统薄壁结构的主要候选材料。然而,陶瓷基复合材料薄壁结构在热-声-振环境下的振动疲劳耐久性仍面临重大挑战,其疲劳寿命评估的共性和个性关键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针对热-声-振环境载荷和陶瓷基复合材料薄壁结构的力学特性,本文通过理论分析和数值仿真围绕振动疲劳评估方法,热环境下的声疲劳评估,声疲劳的频率效应,以及薄壁-连接件的设计与评估四个方面开展研究,重点揭示热-声-振环境下陶瓷基复合材料薄壁结构振动疲劳评估及设计的若干规律,为飞行器结构的疲劳寿命评估及设计提供参考。本文的研究内容及结论包括以下四个方面:(1)针对结构振动疲劳危险点难以预判的问题,在频域法的振动疲劳分析中,提出采用应力模态振型快速定位结构振动疲劳的关键热点部位,进而评估结构的疲劳寿命。对应力模态振型方法在随机振动疲劳中的应用进行了数值仿真,验证了基于应力模态振型的振动疲劳破坏热点预判的可行性和准确性。(2)从温度改变结构动响应和温度改变材料S-N曲线的两个层面,研究了变温条件下热防护系统C/SiC加筋壁板声疲劳的寿命评估问题。通过对比计及和不计及温度变化的过程,在典型飞行时间内疲劳损伤的计算精度提高约2个数量级。(3)为了分析宽频噪声载荷下C/SiC薄壁结构疲劳寿命的频率依赖性,研究了平稳随机信号的水平穿越问题,论证了正斜率穿越率表征平稳随机信号的统计平均频率,进而提出了C/SiC材料疲劳试验加载频率的确定方法。在C/SiC复合材料薄壁结构的声疲劳评估模型中计及频率效应,计算精度提高了约5倍。(4)根据静强度、动特性以及动强度三者的关系,提出基于拓扑优化技术和应变模态理论的结构抗振动疲劳设计方法。研究了复合材料机械连接开孔形状对应力集中系数的影响,进而提出一种优化的开孔形状设计方法。针对二维C/SiC复合材料薄壁结构现有碳纤维钉(Z-pin)层间强度性能的不足,提出一种优化的二维陶瓷基复合材料Z-pin设计方法。
杨少冲[3](2018)在《噪声激励下壁板结构的几何非线性随机振动响应》文中研究说明壁板结构是火箭、飞船及高超音速飞机等飞行器的重要组成部件。飞行器在飞行过程中面临严酷的气动力/热/噪声等复合环境,在强噪声载荷作用下壁板结构易产生大挠度非线性随机振动。用线性理论分析壁板结构的几何非线性随机振动响应,会过高地估计随机激励下的位移响应值,得到的结果不能准确反映结构的性能,从而导致极为保守的分析和设计。本文采用模态降阶-等效线性化-有限元相结合的方法,从频域分析方面对噪声激励下壁板结构的几何非线性随机振动响应进行研究。利用DMAP(Direct Matrix Abstraction Program)语言编程将等效线性化方法集成到NASTRAN商用有限元软件中,实现了噪声激励下壁板结构的几何非线性随机振动响应预测。本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建立了结构的几何非线性随机振动降阶模型,确定了结构的非线性刚度。选取贡献率大的主模态组成模态减缩矩阵对结构动力学模型进行降阶,把多自由度物理系统转化为容易求解的模态坐标系统。运动方程中的非线性恢复力写成模态位移二次和三次组合项与未知的非线性刚度系数相乘的形式。利用有限元软件的线性和非线性静态求解功能,通过给定位移求解线性和非线性节点力,然后计算未知的非线性刚度系数。这样,将隐式的非线性系统表示为显式的非线性系统,为等效线性化方法求解壁板结构的非线性随机振动响应奠定基础。(2)运用随机等效线性化技术建立了噪声激励下壁板结构几何非线性随机振动响应分析方法。在显式的模态降阶模型的基础上,根据力误差最小化准则推导出由模态位移响应协方差和非线性刚度系数构成的模态等效线性刚度矩阵表达式。给出了物理坐标下激励(载荷)谱密度矩阵的生成方法,并通过减缩矩阵变换到模态坐标下。然后通过线性随机振动模态分析方法得到模态位移响应功率谱和协方差矩阵,从而构建了迭代求解模态等效线性刚度矩阵的理论框架。(3)基于NASTRAN内部程序及其变量,设计了迭代求解等效线性刚度矩阵的流程,讨论了加速收敛因子在计算中的取值方法及噪声载荷的处理方式。编写的程序充分利用了NASTRAN频率响应分析(Solution 111)后台运算程序中的变量,得到了模态坐标下激励(载荷)谱密度矩阵,并成功实现了模态等效线性刚度矩阵的迭代求解,从而找到一个具有精确解的线性系统来等效替代非线性系统,实现了等效线性化方法求解结构的几何非线性随机振动响应。本文的计算结果与NASA研究报告提供的数据吻合很好,验证了本方法的正确性。(4)应用本文提出的模态降阶-等效线性化-有限元相结合的方法对噪声激励下对称和反对称正交铺设两种层合板的几何非线性随机振动响应进行了研究。分别由线性和等效线性化方法得到了不同声压级下层合板的位移、加速度及应力响应的均方根和功率谱密度分布。给出了层合板在噪声激励下响应峰值随载荷变化的规律,分析了层合板在强噪声激励下的非线性特性。(5)应用本文提出的方法研究了噪声激励下金属正交加筋板和复合材料竖向两列加筋层合板的几何非线性随机振动响应。金属加筋板采用梁板组合的有限元模型,梁和板单元的节点共用;复合材料加筋层合板的底板和加筋都采用壳单元模拟。可分别得到金属加筋板底板和加筋的应力响应,展示了底板有加筋面与无加筋面的应力分布。对比分析了分别由线性和非线性(等效线性化)方法得到的统计动态响应结果。
史剑峰[4](2016)在《发动机与舱室的声振耦合特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噪声量级是评价车辆舒适性的重要指标之一,车内噪声中发动机对车身结构振动的激励力是重要的激励源。发动机激励力通过乘员舱室传递到舱室内声场,会有声振耦合现象的发生。特别是对于乘员舱室这种薄壁结构来说,耦合作用比较明显。研究声振耦合的机理,可以增加预测的准确性,并能给降低噪声提供设计依据。有限元法是解决声振耦合问题的有效方法。本文利用有限元法,分析声振耦合系统的声学边界条件,来建立声振耦合方程。然后对耦合方程进行模态分析和频率响应分析,并验证了数值求解算法的正确性。接着利用仿真的方法对声振耦合系统模型进行了研究。通过对模型的模态研究,发现了结构特征频率、声学特征频率和耦合特征频率的关系,找到了板控特征频率和腔控特征频率。针对结构特征频率和声学特征频率的偏移进行了分析,发现在发动机舱室声振耦合系统中,低阶的结构特征频率普遍偏移变小,低阶的声学特征频率普遍偏移变大。在频率响应分析中,研究了发动机激励力通过四个连接点对乘员舱室结构振动响应和内部声场响应的影响。通过谐响应分析,研究了相同幅值简谐激励力下,四条传递路径对乘员舱室特定场点声学响应的影响;通过计算发动机激励力分别在四个连接点处输入的响应,分析了发动机激励力在四个连接点对乘员舱室内特定场点声学响应的贡献量。
刘军[5](2016)在《基于时变工况的发动机燃烧室热—声—振耦合实验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主要研究了基于变工况的发动机燃烧室热-声-振耦合实验设计方法。深入研究了基于Hilbert-Huang变换的时变模态参数识别方法并且进行了数值验证,为以后基于时变工况的燃烧室试验提供了振动数据处理的手段。进而设计并加工了两套完整的试验设备,燃烧室试验平台和声-振耦合试验箱。最后完成了基于单向流-固耦合的燃烧室仿真计算,获取了初步的模拟数据。主要工作如下:首先对发动机燃烧室的热-声-振耦合机理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贫燃预混燃烧方式的应用导致燃烧不稳定进而出现热-声振荡,最终演变成热-声-振耦合。该耦合现象表现出明显的时变特性,因此对燃烧室热-声-振耦合进行研究必须要有进行时变工况实验的平台和时变模态参数识别的方法。然后,探索对变工况下燃烧室热-声-振耦合实验的数据处理方法,深入研究了Hilbert-Huang变换在时变模态参数识别上的应用,并且完成了该方法的数值仿真,仿真结果证明可以使用该方法对燃烧室变工况试验进行模态参数识别。再者,设计并加工了两套实验装置,燃烧室实验平台和声-振耦合试验箱。前者包括完整的外围设备、燃烧设备和测量系统,可以应对变工况下的燃烧试验。后者可以单独进行声-振耦合现象的研究,这对热-声-振全耦合的研究起到辅助作用。最后,使用标准的k-?湍流模型和非预混燃烧模型对功率为40KW和60KW的燃烧室进行了单向流-固耦合分析,获得了初步仿真数据。
康晨辰[6](2016)在《飞机尾翼声振疲劳寿命分析》文中指出声疲劳问题是飞行器在飞行任务中经常会遇到的问题,由发动机喷气噪声和气动噪声引起的结构振动会对机体部件产生严重的影响。因此开展飞机噪声环境下声疲劳寿命预测技术的研究对保证飞行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结合有限元方法、声学仿真方法和振动疲劳理论开展了飞机尾翼噪声环境下的声疲劳寿命预测研究,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声疲劳寿命影响因素。本文的核心内容为:在有限元软件中建立了有限元分析模型,对尾翼进行计算模态分析,得到结构的固有频率和固有振型。运用随机振动理论、声学基础理论和随机声学理论,结合模态分析结果,在动力学分析软件中对结构进行了声振耦合计算,得到了模态参与因子、模态位移,计算得到了耦合面应力响应的功率谱密度,为疲劳计算提供了必要的数据。根据振动疲劳的理论,确定了材料的S-N曲线、线性累积损伤理论,采用频域法中的Dirlik模型进行振动疲劳计算,预测了尾翼声疲劳寿命。结合声载荷的特点研究了振动疲劳的几个影响因素,重点研究了载荷特性和阻尼比对声疲劳寿命的影响。对比了几种不同工况下的结果,提出了抗声疲劳设计的建议。
唐博[7](2014)在《基于Virtual.Lab Acoustics汽车排气消声器声学性能的研究》文中提出排气噪声是汽车发动机的主要噪声源,控制发动机排气噪声的主要途径是安装排气消声器。消声器在降低管道噪声时自身壳体受到激励有可能产生新的噪声,所以消声器声学分析应包括计算管道噪声和壳体辐射噪声(Shell Noise)。在设计消声器时如果单独考虑其中一个,则很可能使另一个性能恶化。以往对消声器进行声学性能计算时,只注重消声器管道噪声,未考虑壁面振动对消声性能(声振耦合)和外场辐射噪声性能的影响。而研究表明在有些情况下,消声器壳体的结构辐射噪声可以和排气管道噪声相当。因此应该同时考虑这两个因素,使消声器总的声学性能到达最优。针对上述问题,本文以排气消声器为研究对象,综合考虑消声器的管道噪声和壳体辐射噪声两个方面,在LMSVirtual.Lab中研究了消声器的声学性能。首先,在Virtual.Lab Acoustics中建立排气消声器声学有限元模型,采用两种不同的方法研究消声器的传递损失:一种采用定义入口质点振速的方法;另一种采用AML技术,直接计算声功率的方法。研究结果表明:两种方法计算出来的结果高度一致,且采用AML方法计算步骤简单、计算速度快,对于大截面管路消声器也同样适用,显示了其计算方法的优越性,为大截面管路消声器传递损失的计算提供了一种新方法。初步研究了考虑流体流速对消声器的传递损失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入口流速为60m/s时,对消声器传递损失在中低频范围影响不大,在高频范围影响较为明显。利用AML技术,研究考虑气流速度影响下消声器出口的辐射噪声,并建立了其插入损失的有限元计算模型,为插入损失的研究提供了一种仿真方法。其次,针对原消声器声学性能设计方面存在的问题,根据排气消声器设计理论,以传递损失作为声学性能评价指标,在不改变其外形和尺寸的情况下,通过改变消声器内部结构,增加穿孔结构和多孔吸声材料等措施,提出了两种优化改进方案。为了解决穿孔板小孔划分网格导致计算困难的问题,选择在穿孔板两侧定义传递导纳来模拟这些小孔。通过对这两种方案分析评价,结果表明这两种方案都是可行的,其中以第二种优化改进方案最佳。最终选定方案二作为优化设计的目标,并且以方案二改进后的消声器作为下文其声振耦合和辐射噪声研究的对象。然后,以改进方案二设计出的消声器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振动分析,分析和确定消声器的振动源。研究消声器内部声学模态和壳体结构模态、耦合模态,得出了这三种模态的固有频率和模态振型。通过对干模态和耦合模态对比,发现两者的固有频率并不一样,有一定的差异,表明流体对消声器结构模态有一定的影响。考虑流体和结构的相互作用,对消声器进行声振耦合分析,研究考虑声振耦合影响下消声器的声学性能。最后,把声振耦合后消声器壳体的振动响应映射到声学网格上作为边界条件,利用FEM-AML方法建立了消声器壳体辐射噪声分析模型。对消声器壳体进行辐射噪声预测研究,得到了壳体表面的声压级分布和场点网格上辐射噪声声压级分布。通过分析场点网格上声压级分布和场点上IO点的声压频率响应函数,结果表明:消声器第二阶模态对辐射噪声的影响比较大。针对辐射噪声预测结果,给出了排气消声器壳体辐射噪声控制的几点措施。
鲁爽[8](2009)在《某款A0轿车汽油机进排气噪声的控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城市车辆的增多,噪声污染已经严重地干扰了人们的生活,世界各个国家对车辆噪声提出了越来越严格的限制要求。汽车是一个包括各种不同性质噪声的综合噪声源。英国汽车工业研究协会经过多年研究发现,在汽车产生的噪声中以发动机的噪声为最大。而进、排气噪声是发动机的空气动力噪声,是发动机的主要噪声源之一。因此,对汽车的进排气系统进行优化,降低进排气噪声,对于降低整车噪声有重要的影响。本文针对某款A0轿车汽油发动机,对发动机的进排气噪声进行了重点的研究,由于进气系统、发动机和排气系统是连接在一起的,三个系统之间的参数是相互关联的,将它们一起考虑可以使各个系统的性能最优化。因此,首先,利用GT-POWER软件建立进气系统、发动机、排气系统相耦合的整机模型,进行性能仿真,校正模型,使模型的精度达到要求,可以用于后续的进排气噪声仿真计算,改变了传统上单独对进、排气系统进行设计,不能与发动机进行有效匹配的现象。然后,根据赫姆霍兹共振原理设计了谐振腔,计算结果表明,优化后的进气系统使发动机进气噪声有了显着地改善,对进气系统的研制开发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再通过三维有限元法分析了排气消声器的声学特性,并对排气消声器提出了改进措施,达到了降低排气噪声的目的。最后,利用噪声源识别的方法,提出后续进排气噪声试验工作的测试方案。
吴兆奇,关蓬莱,吴晓明[9](2009)在《航空发动机燃烧室声载荷自激励门限自回归仿真模型》文中认为采用自激励门限自回归分析方法,利用航空发动机环形燃烧室测试数据,得到燃烧室噪声声压时间信号自激励门限自回归仿真模型SETAR(2;1;15,14),并与控后非门限的自回归滑动平均模型ARMA(6,5)进行了比较,仿真结果表明,误差方差明显降低。
贾维新[10](2008)在《发动机结构噪声和进气噪声的数字化仿真及优化设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了促进发动机振动噪声研究水平的提高,特别是为了深化数字化仿真技术在发动机及整车的振动噪声控制方面的应用,推动数字化仿真技术在该领域的应用向更深、更广的层次迈进,本文对发动机振动噪声测试方法、数字化仿真方法、先进的结构优化设计方法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并研究了具有企业实际意义的应用问题。系统地进行了发动机噪声源识别方法的研究,发展了表面振动速度法,增加了两类零件声辐射比的理论计算方法,介绍了声强测量法在发动机声功率预测和噪声源识别中的应用。提出了一种既高效又满足一定精度的多体动力学—有限元法—声学分析法相结合的发动机零部件NVH性能预测方法,验证了该方法的准确性,并研究了该方法在发动机机体低噪声设计中的应用。以发动机油底壳为例,对发动机上的罩壳类零部件振动噪声预测中涉及的关键问题进行研究,如密封垫或隔振挚边界条件的处理,结构与流体的流固耦合分析方法等,提出了对复杂非线性边界条件进行处理的“线性简化边界法”,并对比了两种流固耦合法,为此类零件的NVH性能设计提供准确可靠的数字化仿真方法。阐述了进气系统噪声产生的根源及进气系统设计中要考虑的问题,对进气系统气动噪声三维仿真中的边界条件,即进气系统的线性化声源特性的提取方法进行了详细研究,对实验最小二乘法、一维有限体积法、圆形活塞辐射器假设法,这三种线性声源提取方法进行了对比验证及分析,完善了进气系统设计不同阶段的三维仿真边界条件的获取方式。结合实验验证,研究了提高进气系统声学性能预测准确性的方法,另外系统地研究了发动机进气系统设计中进气口气动噪声、结构辐射噪声、空气动力学及结构模态等特性的数字化仿真方法,为进气系统声学和空气动力性能设计提供了整体的数字化解决方案。从现代设计角度出发,研究将结构优化技术应用到发动机机体轻量化设计和油底壳低噪声设计中。在单缸机缸体轻量化设计中引入了拓扑优化和形状优化方法;在低噪声油底壳设计中引入了形貌优化方法,为优化技术在发动机复杂零部件设计上的应用进行了探索。本文为发动机振动噪声设计水平的提高和发展,进行了开拓性的工作,发展和完善了发动机现代设计理论和方法,取得了一系列具有工程实用价值的成果。
二、航空发动机燃烧室声载荷时域最佳控制的计算机仿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航空发动机燃烧室声载荷时域最佳控制的计算机仿真(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减缩技术的整车振动建模方法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论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
1.2.1 整车振动分析研究现状 |
1.2.2 模型减缩方法研究现状 |
1.2.3 钢板弹簧等效模型研究现状 |
1.2.4 动力总成悬置匹配研究现状 |
1.2.5 载荷反求技术研究现状 |
1.3 课题来源及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车辆主要结构模型减缩 |
2.1 引言 |
2.2 减缩理论 |
2.2.1 Guyan Reduction(Guyan减缩) |
2.2.2 Dynamic Condensation(动态减缩) |
2.2.3 Improved Reduced System(IRS减缩) |
2.2.4 Iterated Improved Reduced System(IIRS减缩) |
2.3 超大模型的减缩 |
2.3.1 减缩过程的计算量 |
2.3.2 稀疏线性方程组的求解 |
2.4 多级减缩 |
2.5 重要总成模型减缩 |
2.5.1 驾驶室减缩 |
2.5.2 车架减缩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减缩模型边界条件处理方法 |
3.1 引言 |
3.2 变量定义 |
3.3 固定边界 |
3.3.1 先减缩后约束 |
3.3.2 先约束后减缩 |
3.3.3 固定约束中减缩顺序对比 |
3.4 强制运动边界 |
3.4.1 先约束后减缩 |
3.4.2 先减缩后约束 |
3.4.3 强制运动中减缩顺序对比 |
3.5 耦合边界 |
3.6 算例及讨论 |
3.6.1 模型描述 |
3.6.2 自由系统的减缩 |
3.6.3 约束系统的减缩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钢板弹簧数学建模 |
4.1 引言 |
4.2 钢板弹簧动态特性试验研究 |
4.3 钢板弹簧动态特性有限元仿真研究 |
4.3.1 钢板弹簧模型的建立 |
4.3.2 约束与载荷施加 |
4.3.3 迟滞特性影响因素分析 |
4.4 钢板弹簧等效力学模型 |
4.4.1 Maxwell-slip模型 |
4.4.2 钢板弹簧瞬态模型 |
4.4.3 模型参数研究 |
4.4.4 钢板弹簧模型参数的识别 |
4.5 钢板弹簧迟滞特性对车辆响应的影响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考虑车架柔性的动力总成悬置建模及优化 |
5.1 引言 |
5.2 动力总成与车架耦合 |
5.2.1 动力总成受力分析 |
5.2.2 悬架系统受力分析 |
5.2.3 车架减缩体的受力分析 |
5.3 耦合模型验证 |
5.3.1 动力总成参数 |
5.3.2 发动机激励 |
5.3.3 耦合模型的准确性验证 |
5.4 六自由度与减缩耦合模型振动对比 |
5.5 基于六自由度模型的悬置优化 |
5.6 基于耦合模型的悬置参数优化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整车耦合模型建立及验证 |
6.1 引言 |
6.2 驾驶室与车架的耦合 |
6.2.1 减缩体线性耦合 |
6.2.2 减缩体非线性耦合 |
6.2.3 非线性耦合方程的求解 |
6.3 悬架系统与车架结构的非线性耦合 |
6.3.1 前悬架系统动力学方程 |
6.3.2 后悬架系统动力学方程 |
6.4 整车试验 |
6.5 仿真与试验的响应对比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基于减缩和迭代的时域载荷反求 |
7.1 引言 |
7.2 载荷反求基本理论 |
7.2.1 频域载荷反求 |
7.2.2 时域载荷反求 |
7.3 减缩迭代载荷反求 |
7.4 算例 |
7.4.1 模型描述 |
7.4.2 核函数(拉格朗日形函数响应) |
7.4.3 载荷反求结果 |
7.4.4 随机响应载荷反求 |
7.5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附录B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2)热声振环境下复合材料薄壁结构疲劳评估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振动疲劳及其影响因素 |
1.2.2 振动疲劳评估方法 |
1.2.3 尚存在的问题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1.4 参考文献 |
第2章 振动疲劳评估方法 |
2.1 引言 |
2.2 材料的S-N曲线 |
2.3 时域法 |
2.4 频域法 |
2.4.1 应力概率密度模型 |
2.4.2 累积损伤准则 |
2.5 振动疲劳的应力模态法 |
2.5.1 理论基础 |
2.5.2 仿真算例 |
2.6 本章小结 |
2.7 参考文献 |
第3章 热环境下的声疲劳评估 |
3.1 引言 |
3.2 热环境对结构动特性的影响 |
3.2.1 温度对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
3.2.2 热应力对结构刚度的影响 |
3.3 C/SiC疲劳性能的温度依赖性 |
3.4 变温环境下的声疲劳评估 |
3.5 仿真算例 |
3.6 本章小结 |
3.7 参考文献 |
第4章 声疲劳的频率效应 |
4.1 引言 |
4.2 C/SiC疲劳的频率依赖性 |
4.3 声疲劳的频率效应 |
4.4 平均频率的计算分析 |
4.5 数值仿真 |
4.6 本章小结 |
4.7 参考文献 |
第5章 薄壁-连接结构的设计与评估 |
5.1 引言 |
5.2 加筋薄壁的动力学设计 |
5.2.1 加强筋的优化 |
5.2.2 基于应变模态的加筋设计 |
5.3 连接件的开孔设计 |
5.4 Z-pin连接的改进 |
5.5 本章小结 |
5.6 参考文献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研究论文 |
(3)噪声激励下壁板结构的几何非线性随机振动响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非线性随机振动分析方法研究现状 |
1.2.1 摄动法 |
1.2.2 FPK法 |
1.2.3 随机平均法 |
1.2.4 蒙特卡罗法 |
1.2.5 等效线性化方法 |
1.2.6 评述 |
1.3 结构动力分析中的降阶方法 |
1.3.1 降阶的意义 |
1.3.2 模态降阶方法 |
1.3.3 降阶方法研究现状 |
1.4 热/噪声环境下结构动响应预测技术研究进展 |
1.4.1 国外研究进展 |
1.4.2 国内研究进展 |
1.4.3 热噪声环境下结构动响应预测方法对比评述 |
1.5 本文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 |
1.5.1 论文研究工作的关键问题 |
1.5.2 研究方法 |
1.5.3 本文的主要内容 |
第2章 模态降阶模型及其非线性刚度的确定 |
2.1 引言 |
2.2 大变形有限元方程 |
2.3 模态降阶模型及非线性刚度系数的确定 |
2.3.1 结构的几何非线性模态降阶模型 |
2.3.2 求解非线性刚度系数 |
2.4 主模态的选取原则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壁板结构几何非线性随机振动响应分析方法 |
3.1 引言 |
3.2 线性系统对随机激励的响应 |
3.2.1 线性系统的响应分析方法 |
3.2.2 线性系统的传递特性 |
3.3 随机响应的模态分析法 |
3.3.1 理论介绍 |
3.3.2 模态降阶线性分析验证 |
3.4 等效线性化方法 |
3.4.1 力误差最小化准则 |
3.4.2 等效线性刚度矩阵的迭代求解 |
3.5 迭代求解模态等效线性刚度矩阵的计算流程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壁板结构非线性随机振动响应预测——实现及验证 |
4.1 引言 |
4.2 基于NASTRAN内部程序及变量的实现 |
4.2.1 实现流程 |
4.2.2 收敛性研究 |
4.2.3 DMAP语言编程 |
4.2.4 噪声载荷的处理 |
4.3 等效线性化分析方法验证 |
4.3.1 激励功率谱密度矩阵 |
4.3.2 等效线性刚度矩阵 |
4.3.3 位移响应 |
4.3.4 应力响应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噪声激励下层合板的几何非线性随机振动响应 |
5.1 引言 |
5.2 层合板理论及模型 |
5.2.1 经典层合板理论 |
5.2.2 反对称和对称铺设层合板模型 |
5.3 反对称正交铺设层合板随机振动响应 |
5.3.1 模态分析 |
5.3.2 位移响应 |
5.3.3 加速度响应 |
5.3.4 应力响应 |
5.4 对称正交铺设层合板随机振动响应 |
5.4.1 模态分析 |
5.4.2 位移响应 |
5.4.3 加速度响应 |
5.4.4 应力响应 |
5.5 参与响应的主模态个数对结果的影响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噪声激励下加筋板的几何非线性随机振动响应 |
6.1 引言 |
6.2 加筋板理论及模型 |
6.3 金属正交加筋板非线性随机振动响应 |
6.3.1 模型及模态分析 |
6.3.2 非线性刚度系数及等效线性刚度矩阵 |
6.3.3 位移和加速度响应 |
6.3.4 应力响应 |
6.4 竖向两列加筋层合板非线性随机振动响应 |
6.4.1 模型及模态分析 |
6.4.2 非线性刚度系数及等效线性刚度矩阵 |
6.4.3 位移及加速度响应 |
6.4.4 应力响应 |
6.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4)发动机与舱室的声振耦合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2. 声振耦合系统的理论分析 |
2.1 声振耦合问题概述 |
2.2 声学基本概念 |
2.2.1 声学基本量 |
2.2.2 声学波动方程 |
2.3 声振耦合系统的耦合模型 |
2.3.1 声学边界条件 |
2.3.2 结构振动方程 |
2.3.3 声振耦合方程 |
2.4 声振耦合系统的动力学分析 |
2.4.1 声振耦合系统的模态分析 |
2.4.2 声振耦合系统的频率响应分析 |
2.4.3 声振耦合系统的灵敏度分析 |
2.5 数值算例 |
2.6 本章小结 |
3.发动机舱室的声振耦合模态研究 |
3.1 声振耦合仿真基础 |
3.1.1 LMS Virtual.lab软件简介 |
3.1.2 声学数值求解方法简介 |
3.1.3 声振耦合计算方法 |
3.2 简单模型的声振耦合模态 |
3.3 发动机舱室的声振耦合模态 |
3.4 耦合特征频率的偏移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发动机舱室的声振耦合响应分析 |
4.1 发动机与舱室的激励与响应 |
4.2 发动机舱室的谐响应分析 |
4.2.1 谐响应云图分析 |
4.2.2 不同场点的谐响应分析 |
4.3 发动机激励对舱室的响应分析 |
4.3.1 舱室结构振动位移与声场声压级 |
4.3.2 关键场点声压级频率响应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5)基于时变工况的发动机燃烧室热—声—振耦合实验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注释表 |
缩略词 |
第一章 绪论 |
1.1 发动机燃烧室热-声-振耦合特性的研究意义 |
1.2 热-声-振耦合现象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方面 |
1.2.2 国外方面 |
1.2.3 存在的问题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发动机燃烧室的热-声-振耦合 |
2.1 发动机燃烧室的结构 |
2.2 发动机燃烧室热-声-振耦合机理分析 |
2.2.1 热-声振荡 |
2.2.2 声-固耦合 |
2.2.3 热-声-振耦合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时变工况下燃烧室热-声-振耦合模态识别方法 |
3.1 时变模态参数识别方法 |
3.2 从振动系统得到模态响应 |
3.3 基于希尔伯特-黄变换(HHT)的模态参数识别 |
3.3.1 结合带通滤波的EMD分解 |
3.3.2 希尔伯特变换 |
3.3.3 模态参数识别 |
3.4 计算机数值仿真 |
3.4.1 时变单自由度系统 |
3.4.2 时变多自由度系统 |
3.5 对时变模态参数识别仿真结果的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燃烧室实验平台的设计 |
4.1 国内外燃烧室实验平台设计现状 |
4.2 燃烧室实验平台总体设计 |
4.3 燃烧室设计 |
4.3.1 燃烧室化学反应参数设计 |
4.3.2 燃烧室上游段的设计 |
4.3.3 燃烧室燃烧段的设计 |
4.3.4 下游段-火焰筒的设计 |
4.4 实验平台外围设备的搭建 |
4.4.1 甲烷通路 |
4.4.2 空气通路 |
4.4.3 燃烧室支撑架 |
4.5 传感器的使用和分布 |
4.5.1 振动数据测量 |
4.5.2 温度的测量 |
4.5.3 压力测量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声-振试验箱体的设计 |
5.1 声-振耦合实验设备国内外设计现状 |
5.2 声-振耦合实验箱体的设计 |
5.2.1 试验箱体的设计 |
5.2.2 箱体模态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热-声-振耦合的计算机仿真分析 |
6.1 燃烧室结构模态分析 |
6.1.1 模型简化 |
6.1.2 燃烧室网格划分 |
6.1.3 模态分析结果 |
6.2 燃烧室甲烷燃烧的计算机仿真分析 |
6.2.1 湍流模型的选择 |
6.2.2 燃烧模型的选择 |
6.2.3 燃烧仿真分析 |
6.3 单向流固耦合分析 |
6.3.1 燃烧室结构材料属性定义 |
6.3.2 燃烧室热流固单向耦合仿真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全文工作总结 |
7.2 后续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HHT方法识别多自由度时变系统参数 |
(6)飞机尾翼声振疲劳寿命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
1.3 待研究的问题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方法 |
1.5 学位论文组织框架 |
第二章 基于有限元法的计算模态分析 |
2.1 有限元简介 |
2.2 有限元理论 |
2.3 模态分析简介 |
2.4 软件介绍 |
2.5 模态分析流程 |
2.5.1 模型的简化与清理 |
2.5.2 网格划分 |
2.5.3 边界条件 |
2.5.4 材料属性设置 |
2.5.5 网格属性设置 |
2.5.6 卡片属性设置 |
2.6 模态分析结果 |
2.6.1 固有频率 |
2.6.2 模态振型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模态的声振耦合分析 |
3.1 引言 |
3.2 软件介绍 |
3.3 声振理论 |
3.3.1 随机振动理论 |
3.3.2 声学理论 |
3.3.3 随机声学理论 |
3.4 声振耦合计算 |
3.4.1 声学计算方法 |
3.4.2 间接边界元理论 |
3.4.3 计算流程 |
3.4.4 模态参与因子 |
3.4.5 位移响应 |
3.5 应力响应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声疲劳计算 |
4.1 引言 |
4.2 材料应力-寿命曲线 |
4.3 疲劳累积损伤理论 |
4.4 疲劳寿命分析模型 |
4.4.1 疲劳寿命估算方法 |
4.4.2 频域法 |
4.5 平均应力修正 |
4.6 声疲劳寿命结果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声疲劳寿命影响因素 |
5.1 引言 |
5.2 载荷特性的影响 |
5.2.1 1/3 倍频程工况 |
5.2.2 声压级与寿命的关系 |
5.3 结构阻尼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工作总结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7)基于Virtual.Lab Acoustics汽车排气消声器声学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2 课题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 本章小结 |
第2章 排气消声器基本理论 |
2.1 排气系统噪声源和声学基本概念 |
2.1.1 排气系统噪声源 |
2.1.2 声学基本概念 |
2.2 声学 Helmholtz 波动方程 |
2.2.1 声波连续方程 |
2.2.2 声波运动方程 |
2.2.3 声波物态方程 |
2.3 声学三维数值分析方法 |
2.3.1 声学边界条件 |
2.3.2 声学有限元法 |
2.3.3 声学边界元法 |
2.4 消声器声学评价指标 |
2.5 主要应用软件介绍 |
2.5.1 LMS Virtual.Lab 简介 |
2.5.2 Virtual.Lab Acoustics 功能介绍 |
2.5.3 Virtual.Lab Acoustics 声学计算的基本步骤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消声器声学性能分析 |
3.1 消声器声学有限元模型 |
3.2 消声器传递损失计算 |
3.2.1 管道声学理论 |
3.2.2 定义入口质点振速的方法计算传递损失 |
3.2.3 利用 AML 技术计算传递损失 |
3.3 流速对消声器声学性能的影响 |
3.4 消声器出口辐射噪声的研究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消声器优化设计 |
4.1 排气消声器设计理论 |
4.1.1 消声器分类 |
4.1.2 消声元件的设计要求 |
4.1.3 多孔吸声材料 |
4.2 传递导纳理论 |
4.3 改进方案设计 |
4.3.1 原消声器传递损失特性分析 |
4.3.2 改进方案总体设计 |
4.3.3 优化方案一 |
4.3.4 优化方案二 |
4.4 优化方案评价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消声器声振耦合研究 |
5.1 消声器壳体振动分析 |
5.2 消声器模态分析 |
5.2.1 声学模态分析 |
5.2.2 结构模态分析 |
5.2.3 耦合模态分析 |
5.3 消声器声振耦合分析 |
5.3.1 声振耦合方程 |
5.3.2 声振耦合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消声器壳体辐射噪声研究 |
6.1 消声器壳体的振动响应 |
6.2 消声器壳体的辐射噪声预测 |
6.2.1 声学有限元(AML)模型的建立 |
6.2.2 边界条件映射 |
6.2.3 场点网格的建立 |
6.2.4 消声器结构辐射噪声计算 |
6.3 排气消声器壳体辐射噪声的控制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7.1 全文总结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8)某款A0轿车汽油机进排气噪声的控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致谢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噪声及其危害 |
1.1.2 汽车噪声控制的现状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课题来源和主要内容 |
1.3.1 课题来源 |
1.3.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发动机整机建模 |
2.1 GT-POWER软件简介 |
2.1.1 软件的总体功能及特点 |
2.1.2 软件的理论基础 |
2.2 应用GT-POWER软件建立发动机与进排气系统耦合模型 |
2.2.1 空气滤清器和排气消声器子模型 |
2.2.2 进气歧管与排气歧管子模型 |
2.2.3 麦克风模型 |
2.2.4 发动机整机模型 |
2.3 发动机模型的标定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发动机进气噪声分析及控制 |
3.1 发动机进气噪声的产生机理 |
3.2 发动机进气噪声的仿真 |
3.3 发动机进气噪声控制 |
3.3.1 赫姆霍兹共振腔消声器的原理 |
3.3.2 赫姆霍兹共振腔消声器在476F发动机上的控制效果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发动机排气噪声分析及控制 |
4.1 发动机排气噪声的产生机理及控制 |
4.1.1 排气噪声的产生机理 |
4.1.2 降低排气噪声的措施 |
4.1.3 排气噪声控制对发动机有效功率和扭矩的影响 |
4.2 排气消声器的分类及评价指标 |
4.2.1 排气消声器的分类 |
4.2.2 排气消声器的评价指标 |
4.3 消声器的有限元数值分析 |
4.3.1 涉及软件介绍 |
4.3.2 消声器的有限元数值分析流程 |
4.4 A21消声器的仿真分析及改进措施 |
4.4.1 消声器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4.4.2 消声器传递损失计算 |
4.4.3 消声器结构改进措施 |
4.5 发动机排气噪声仿真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发动机噪声源识别 |
5.1 噪声源识别的基本要求 |
5.2 常用的噪声源识别方法 |
5.2.1 主观评价法 |
5.2.2 分别运转法 |
5.2.3 铅屏蔽法 |
5.2.4 频率分析法 |
5.2.5 近场测量法 |
5.3 新发展的几种噪声源识别方法 |
5.3.1 表面声强测量法 |
5.3.2 声强法 |
5.4 476F发动机进排气噪声的测定方案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全文总结及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存在不足及对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参与的研究项目 |
(9)航空发动机燃烧室声载荷自激励门限自回归仿真模型(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STEAR(L;d;p1,p2,…,pL)模型 |
3 航空发动机燃烧室声载荷自激励门限自回归仿真模型SETAR(2;1;15,14) |
4 仿真模型误差方差 |
5 结束语 |
(10)发动机结构噪声和进气噪声的数字化仿真及优化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开展噪声研究的意义 |
1.2 国内外噪声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1.1 发动机结构辐射噪声 |
1.2.1.2 发动机进气系统噪声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2.1 发动机结构辐射噪声 |
1.2.2.2 发动机进气系统噪声 |
1.3 发动机行业开展现代设计方法研究的意义 |
1.3.1 设计方法的发展 |
1.3.2 数字化仿真技术在发动机NVH研究中的应用 |
1.4 优化设计技术 |
1.4.1 结构优化方法 |
1.4.1.1 形状优化 |
1.4.1.2 拓扑优化 |
1.4.2 结构优化技术在汽车工业中的应用研究 |
1.4.2.1 国外研究现状 |
1.4.2.2 国内研究现状 |
1.5 论文完成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发动机噪声源识别及分析技术 |
2.1 概述 |
2.2 发动机结构辐射噪声和表面振动的关系 |
2.3 声辐射比的确定 |
2.3.1 无限平板的声辐射比 |
2.3.2 脉动球面的声辐射比 |
2.3.3 有限板结构的声辐射比 |
2.3.4 柱体结构的声辐射比 |
2.4 表面振动速度法在柴油机噪声源分析中的应用 |
2.4.1 发动机部件表面法向振动速度的测量 |
2.4.2 辐射噪声声功率级的计算 |
2.5 声强测量技术 |
2.5.1 声强的p-p测量法 |
2.5.2 用等声强云图法识别内燃机噪声源 |
2.5.2.1 发动机右侧 |
2.5.2.2 发动机左侧 |
2.5.2.3 结果分析 |
2.6 阶次分析技术 |
2.6.1 阶次分析的基本原理 |
2.6.2 阶次分析用于进气系统噪声分析 |
2.7 小结 |
第三章 机体辐射嗓声数字化仿真及低噪声设计 |
3.1 概述 |
3.2 发动机振动噪声预测方法 |
3.2.1 多体动力学分析 |
3.2.2 机体有限元动态分析 |
3.2.2.1 结合部参数定义 |
2.2.2.2 模态叠加法动力响应分析原理 |
3.2.3 结构辐射噪声的边界元法声学分析及原理 |
3.3 机体有限元动态响应分析 |
3.3.1 有限元模型 |
3.3.2 边界条件及响应分析 |
3.3.3 声学仿真分析 |
3.3.4 预测结果的分析及与实验结果的比较 |
3.3.4.1 振动预测结果分析 |
3.3.4.2 噪声预测结果分析 |
3.3.4.3 仿真方法验证 |
3.4 基于数字还仿真的机体及曲轴箱低噪声改进设计 |
3.4.1 设计评价 |
3.4.2 动力学设计修改方法 |
3.4.3 机体和曲轴箱的低噪声改进 |
3.5 小结 |
第四章 油底壳振动噪声数字化仿真方法研究 |
4.1 概述 |
4.2 流固耦合分析 |
4.2.1 流—固耦合法 |
4.2.2 虚质量法 |
4.2.3 水弹性流体单元法 |
4.3 非线性边界条件的线性化处理方法 |
4.3.1 橡胶材料的超弹性本构模型 |
4.3.1.1 多项式形式 |
4.3.1.2 Ogden形式 |
4.3.2 橡胶材料的粘弹性本构模型 |
4.4 隔振垫线性特征提取 |
4.4.1 原理 |
4.4.2 有限元模型 |
4.4.3 有限元分析结果 |
4.3.3.1 预紧分析步 |
4.3.3.2 模态分析步 |
4.3.3.3 动态分析步 |
4.5 油底壳振动噪声预测 |
4.5.1 基于“线性简化边界法”的密封垫线性特征提取 |
4.5.2 流—固耦合法油底壳振动噪声分析 |
4.5.2.1 有限元模型 |
4.5.2.2 激励及约束 |
4.5.2.3 振动结果分析 |
4.5.2.4 辐射噪声预测结果分析 |
4.5.3 虚质量法油底壳振动噪声分析 |
4.4.3.1 模型 |
4.4.3.2 结果分析 |
4.5.4 两种流固耦合法比较 |
4.6 小结 |
第五章 进气系统声边界条件的实验及仿真研究 |
5.1 概述 |
5.1.1 空滤器的功能 |
5.1.2 进气系统的噪声问题 |
5.2 进气系统设计要求 |
5.3 进气系统声学性能研究 |
5.4 发动机进气系统声源特性提取方法 |
5.4.1 实验法声源特性提取理论 |
5.4.1.1 四负载法 |
5.4.1.2 实验最小二乘法 |
5.4.2 实验最小二乘法声源特性提取方法及验证 |
5.5 基于一维有限体积法的发动机性能仿真 |
5.5.1 基本方程组及其解法 |
5.5.2 一维有限体积法发动机模型的建立及进气系统噪声仿真 |
5.5.3 基于一维有限体积法声源特性提取及验证 |
5.6 进气系统声源的圆形平面活塞辐射器假设 |
5.7 小结 |
第六章 进气系统声学及空气动力学性能仿真方法研究 |
6.1 概述 |
6.2 空滤器总成结构及装配 |
6.3 空滤器壳体模态分析 |
6.4 进气系统声学性能仿真方法 |
6.4.1 声学间接边界元(IBEM) |
6.4.1.1 理论基础 |
6.4.1.2 消声量预测 |
6.4.2 声学有限元(AFEM) |
6.4.2.1 理论基础 |
6.4.2.2 滤芯声学影响 |
6.4.2.3 滤芯声学参数确定 |
6.4.2.4 消声量预测 |
6.4.3 声学间接边界元—结构有限元耦合法(ABEM&SFEM) |
6.4.3.1 理论基础 |
6.4.3.2 消声量预测 |
6.4.4 声学有限元—结构有限元耦合法(AFEM&SFEM) |
6.4.4.1 理论基础 |
6.4.4.2 消声量预测 |
6.4.5 进气口气动噪声仿真 |
6.5 结构辐射噪声 |
6.6 进气系统空气动力学性能仿真 |
6.6.1 计算流体动力学方法 |
6.6.2 滤芯流阻参数确定 |
6.6.3 空气动力学性能仿真及结果分析 |
6.7 小结 |
第七章 结构优化技术在发动机零部件设计中的应用 |
7.1 概述 |
7.1.1 结构优化设计 |
7.1.2 传统设计与优化设计 |
7.2 结构优化设计方法 |
7.2.1 形状优化 |
7.2.2 拓扑优化 |
7.2.3 形貌优化 |
7.3 结构优化技术在单缸机缸体轻量化设计中的应用 |
7.3.1 气缸体的主要载荷工况 |
7.3.1.1 侧向力和轴承载荷施加 |
7.3.1.2 缸头载荷施加 |
7.3.1.3 气缸体有限元模型上的约束 |
7.3.2 原气缸体在最大燃烧爆发压力下的强度分析 |
7.3.3 单缸柴油机缸体拓扑优化 |
7.3.4 单缸柴油机缸体形状优化 |
7.4 形貌优化在低噪声油底壳设计中的应用 |
7.4.1 形貌优化与振动噪声分析方法 |
7.4.2 油底壳形貌优化与噪声分析 |
7.4.2.1 形貌优化中优化模态的选择 |
7.4.2.2 形貌优化后油底壳噪声分析 |
7.5 小结 |
第八章 全文总结 |
8.1 研究成果和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主要研究成果和科研情况 |
致谢 |
四、航空发动机燃烧室声载荷时域最佳控制的计算机仿真(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减缩技术的整车振动建模方法研究与应用[D]. 谢庆喜. 湖南大学, 2020
- [2]热声振环境下复合材料薄壁结构疲劳评估问题研究[D]. 周亚东. 东南大学, 2018(05)
- [3]噪声激励下壁板结构的几何非线性随机振动响应[D]. 杨少冲. 北京工业大学, 2018(05)
- [4]发动机与舱室的声振耦合特性研究[D]. 史剑峰. 中北大学, 2016(08)
- [5]基于时变工况的发动机燃烧室热—声—振耦合实验设计研究[D]. 刘军.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6(03)
- [6]飞机尾翼声振疲劳寿命分析[D]. 康晨辰.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6(03)
- [7]基于Virtual.Lab Acoustics汽车排气消声器声学性能的研究[D]. 唐博. 江苏科技大学, 2014(03)
- [8]某款A0轿车汽油机进排气噪声的控制[D]. 鲁爽. 合肥工业大学, 2009(11)
- [9]航空发动机燃烧室声载荷自激励门限自回归仿真模型[J]. 吴兆奇,关蓬莱,吴晓明. 航空发动机, 2009(01)
- [10]发动机结构噪声和进气噪声的数字化仿真及优化设计研究[D]. 贾维新. 浙江大学, 20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