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超导发电机又创新记录(论文文献综述)
祝传钰[1](2017)在《储能飞轮系统轴系转子固有频率及稳定性相关分析》文中研究表明人类社会高速发展的新时代带来了全球性的能源紧张问题,而飞轮储能系统因其储能性能良好、能量转换率高以及对环境友好无污染等众多优势成为国内外工程学术界的研究热点。对于高速旋转的储能飞轮系统,其轴系转子的动力学特性问题是关乎系统的性能实现和安全工作的重要因素。因此本文采用将理论分析、模型仿真与实验数据分析相结合的多角度方法,开展研究轴系转子的固有频率分布问题,并且以此为基础分析研究系统受迫振动响应以及轴系转子稳定性相关问题。本文首先概述了轴系转子动力学特性研究的相关进展及理论,介绍了实验样机轴系转子的总成结构。并以此为基础,在明确轴系周围的电磁轴承支撑条件以及空间坐标系下轴系转子形心与质心位置的转换关系后,建立了考虑陀螺力矩作用的空间5自由度轴系转子动力学模型,以此作为后续分析的基础;文章通过有限元法与ANSYS模态求解两种方法对轴系转子系统的自振固有频率分布情况做出预估分析,并对比两种方法的计算结果,以达到精确计算结果和相互验证的目的。得到轴系的固有频率分布位置后,本文进行了转子的轴系稳定性以及稳态受迫振动响应相关问题分析。通过介绍轴系线性稳定性理论以及分析失稳转速等指标对轴系转子的稳定性裕度及其影响因素做出分析。利用ANSYS谐响应分析方法绘制了轴系转子的不平衡受迫振动响应曲线,明确其响应规律。通过对轴系转子在升速越过固有频率范围时的振动响应进行仿真分析,得到此时转子的行为规律以及振型云图。最后进行600Wh飞轮储能样机充电升速实验,实时观测实验现象并采集相关的振动信号数据。以实测数据及其处理分析结果验证本文对轴系动力学特性相关问题的分析以及仿真结果,并通过图谱分析研究升速过程中的转子行为规律,同时证明了轴系具有安全的稳定性裕度。本文经理论求解与仿真分析得出了储能飞轮系统轴系转子的动力学特性相关规律,同时通过样机实验证明本文所采用的模型建立、理论分析以及模型仿真方法是有效的并具有一定的准确性,可为后续的优化设计分析提供基础支持。
奚媛媛[2](2016)在《基于MAS的多时间尺度微电网电压无功控制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微电网的稳定运行离不开一系列关键技术的支撑,过去关于微电网的供电可靠性和电能质量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于调节微电源输出的有功功率以维持系统频率的稳定性,而电压同样作为衡量电能质量一项重要的指标,调压稳定性方面的研究也逐渐成为微电网技术领域的热点课题之一。微电网的电压调节既要达到局部节点电压恢复及时有效性的要求,也要纵观全局实现整个微电网全局无功优化经济性的目标。本文围绕不同控制范围、不同层次的需求的微电网电压稳定方法展开研究,主要创新工作如下:1、建立了三级电压无功控制模式,本文提出了一种多时间尺度的微电网电压无功控制方法。首先,在经济性和节点电压稳定性的双重目标下,针对微电网全局范围内的微电源制定无功出力的优化调度计划。然后,根据微电网的结构及运行特性划分电压无功控制的区域,各区域电压无功控制器在实时运行过程中计算本区域内微电源的无功出力的调整量,使负荷节点电压能够适应可再生能源和负荷无功功率的随机波动。最后,通过对微电源的底层控制以保证区域电压无功控制器下发的指令能够顺利实施,最终实现负荷节点电压的恢复。2、为了实现上述多时间尺度的电压无功控制方法,本文利用多代理(Multi-Agent System, MAS)技术,构建了电压无功三级控制的MAS模型以实现微电网不同层次的电压控制目标,并给出了衡量各个微电源无功资源价值的“电压质量满意度因子”和“无功价格因子”作为微电源Agent的协作依据。3、针对微网系统负荷与可再生能源出力的随机波动、线路阻抗参数的不确定性以及微电网结构的灵活多变等复杂背景,为了增强区域电压无功控制器对于微网系统结构及其参数动态变化的适应能力,本文将智能算法Q学习引入二级电压无功控制中,实现各个控制区域的电压自适应控制。4、针对所提出的多时间尺度的电压无功控制的MAS模型,在C++ Builder中搭建的包括不同微电源设备的底层Agent与具有区域电压控制和无功全局优化功能的上层Agent的微电网混合能量管理平台中,验证了在可再生能源发电单元出力及负荷波动的条件下,所提出的多时间尺度的电压无功控制方法有效抑制了负荷节点和微电网母线电压的波动。
吴夏蓉[3](2014)在《县级供电局的电力需求侧管理探索》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从电力需求侧管理的基本概念入手,对电力需求侧管理的目的、意义、措施进行分析、阐述。通过分析、借鉴国内外电力需求侧管理,从负荷管理与能效管理两方面内容探索县级供电局在电力需求侧的管理,主要使用经济手段、行政手段、引导手段、技术手段等四种手段,达到平衡电力需求和节省电力系统供电量的目标。社会对电力的需求不断增加,电力需求侧管理是以节约为本,开发第二资源,进行资源整合,提高电力能源的利用效率,从而减少资源开发成本,减少环境保护的成本,使社会可持续发展,达到多方共赢的局面。文中以具体的能效改造例子,对客户的用电能效进行诊断分析,并给予整改建议,说明通过实施电力需求侧管理获得的效益。
程世军[4](2014)在《风电场储能系统的优化配置及运行研究》文中认为风力发电是当前发展技术最成熟、商业化发展程度最高、开发规模最广泛的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但是,风能的随机性和间歇性给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和经济运行带来了一系列问题,而储能系统与风电场联合运行恰能较好地解决这些问题。因此,本文在国内外相关理论成果和应用研究的基础上,针对风电场储能系统的控制策略和容量的优化配置及风电-储能系统联合运行开展了以下深入研究:为了平滑风电场输出功率,避免储能系统出现过度充电或深度放电的状况,本文提出了一种储能系统与风电场联合运行的控制策略。在电池储能系统(BESS)模型的基础上,提出表征电池储能系统运行状况的两个指标,采用一阶低通滤波器来确定风电并网功率参考值,并将模糊自适应控制策略引入到风电场储能系统的控制中,实时调整储能系统输出/吸收的功率,使其荷电状态(SOC)被有效控制并维持在一个合理水平,有利于延长储能系统的使用寿命。通过对有无模糊自适应控制两种情况进行仿真分析,结果验证了所提控制策略的有效性。为了提高与风电场运行的储能系统经济性,本文提出了一种风电场储能系统的容量优化配置策略,以储能单元的全生命周期成本最小为储能容量的优化目标,以发电系统能量缺失率等运行指标为约束条件,建立了风电场储能系统容量优化模型,运用粒子群算法对该优化模型进行求解计算。通过算例,验证了所建模型的正确性和有效性,同时也为风力发电系统中储能单元的最优容量配置提供了参考。以风电-储能联合运行的总收益最大为目标,建立了含联合出力惩罚约束的风电-储能联合日运行优化调度模型。通过线性化处理,将复杂的联合运行优化难题转化为混合整数线性规划,最后通过调用GAMS软件中的CPLEX对模型进行求解。同时分别分析了不同场景下的风电场独立运行和风电-储能联合运行的经济性。算例结果表明,风电-储能联合运行可降低风电出力波动对系统运行的影响,同时也减轻电网的调度压力,明显提高了风电场效益,具有较好的经济性。
陈晶[5](2011)在《科技政策与我国产业研发空间结构》文中提出企业是我国国家创新体系中最重要的创新主体,产业研发实力也是整个国家技术创新的基础,是组成区域创新环境的重要内容。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产业研发起步较晚,但伴随着改革开放三十年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强度与产出都有了很大的提高,研发投入占世界总量的比重显着提升,目前已经成为世界第四大研发投入国。但是,我国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总体上仍与发达工业国家有较大差距,大中型工业企业研发经费与销售额的比重、开展研发活动的企业比例及申请专利的企业数量占比等指标都大大低于工业发达国家的水平,这种局面对于我国自主创新战略的实施非常不利。已有的理论分析及经验性研究证实了由于R&D溢出效应的存在,市场经济体制不能使企业的创新活动达到社会所期望的水平,必须通过科技政策工具的运用纠正市场失灵,激励产业界从事更多的技术创新活动。本文首先时间为线索刻画了我国的科技政策与产业研发发展的历史沿革,概括了我国现阶段产业研发基本特征。基于1988~2008年的发明专利授权数据,采用GIS分析技术,对我国内地31个省域以专利数据衡量的区域创新能力进行了评估,描绘了我国区域创新潜力大致的空间演化过程。结果显示,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我国区域创新活动已逐渐从单极化的点状发展向沿海区域聚集的线面发展转变,但是创新进步集团与落后集团之间的差距也在不断加大。之后基于已有的研究结果选择分别代表了科技基础环境、需求及中介网络的驱动因素构造原始变量矩阵,运用因子分析方法探索影响区域创新综合能力的社会-经济因素。考虑到我国并存着三种不同经济所有制,在引入变量时对国有、私营以及外资经济均有体现。因子分析结果显示,对区域创新综合能力影响最大的因素为区域的综合发展水平,此外R&D投入、非国有经济以及区域开放程度也是影响区域创新综合能力的主因子。通过对我国内地省域进行基于原始变量的聚类分析,并结合因子分析结果划分我国产业研发空间结构类型,共把内地省域分为四类地区。我国产业研发空间结构类型与区域经济发展空间结构表现出较为一致的带状分布特征,并遵循由沿海-内地-西部创新综合能力逐渐减弱的变化特征。为了探寻科技政策与产业研发空间结构的关系,之后本文使用了回归分析的方法,分别使用因子得分以及原始变量作为因变量,通过计量模型探索区域创新活动关系最为密切的变量,因子得分对专利数据的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我国区域创新活动与区域的整体发展水平高度相关,非国有经济与区域开放程序对外观设计创新活动影响最大;R&D投入与实用新型创新活动高度相关。原始变量对专利数据的回归结果显示出,R&D经费支出总额对区域创新活动的相关度最高,不同所有制企业在区域创新活动的影响也不同:国有经济对实用新型创新活动影响最大,外资经济对外观设计创新活动影响最大私营经济对区域创新活动的影响尚不明朗。考虑到极端数据可能对模型产生的影响,因子分析与回归分析过程均分为两次进行:包含内地所有省份数据,以及剔除江浙粤的内地省份数据。最后根据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本文作者对提高我国产业研发能力的科技政策制定给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黄晓艳,蔡燕标[6](2010)在《突破障碍,扩大新能源储能产业的应用》文中提出中国的能源战略,需要放到世界秩序重建和中国崛起这样宏观的视角中去观察。在金融危机以后,中国经济的发展不可能再依赖传统的发展模式,发展新能源成为一个新的经济走向。发展以新能源产业为由头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必将成为调整产业结构,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头戏。2010年我国将继续出台新能源政策,一方面仍将支持保障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另一方面也会有明确的规范或监
刘功文[7](2010)在《气候领域的国际合作机制——京都机制研究》文中指出全球经济持续增长与人口激增导致了人类生存环境的恶化,尤其全球气候变暖趋势的加剧引起全球生态系统的紊乱。为了解决日益严峻的气候变化问题,超越温室气体减排的集体行动困境,国际社会通过创设京都机制等制度化手段予以应对。但随着后京都时代的来临,京都机制何去何从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本文通过对京都机制的的研究以及对后京都机制的展望,旨在为中国应对后京都时代的气候变化问题提供对策建议。论文首先以京都机制衍生的社会背景为切入点,指出严峻的气候变化问题是京都机制产生的社会背景根源。进而对京都机制产生与发展脉络作了颇析。应对气候变化的全球行动是集体行动。理性选择理论、社会资本理论与意识形态理论等集体行动理论是京都机制产生的理论依据。根据集体行动理论,理性的单个国家追求利益最大化的行为并不必然会导致集体理性的结果,反而可能会导致“搭便车”与“集体行动逻辑”等集体行动困境。影响温室气体减排集体行动的因素包括集团规模的大小、选择性诱因、个体的获益度及组织成本。本文认为国际社会为了超越减缓温室气体排放的集体行动困境,可以有四种路径选择:提供选择性诱因、加强社会资本的作用、发挥大国的领导作用以及进行合理的制度创建。依据集体行动理论产生的京都机制包括联合履约机制、清洁发展机制和排放权交易机制三种灵活机制。论文第三章对京都机制的构成及影响进行了研究。论文指出,京都三机制之间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共同形成应对气候变化的市场机制。它们对国际政治与经济将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其中对国际经济的影响可能包括对各国总体经济福利、对竞争力和产业结构、对国际资本流动、对能源技术产生影响以及可能引起与世界贸易规则的冲突。文章进一步指出,京都机制确立的基本法律原则为国际合作原则、成本-效益原则、可持续发展原则和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论文第四章指出欧盟作为推动全球温室气体减排集体行动的领导力量,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上采取了较为积极的政策措施。欧盟通过“内部安排”以实现减排承诺。2005年开始实施的欧盟排放权交易机制得到强化,该修订案进一步完善了欧盟的排放权交易机制,其中对一些主要内容进行了修订:如,2012年后承诺期排放上限的确定、分配份额的确定、涵盖范围的扩展、与其他交易机制的联系等。欧盟的气候变化政策为国际社会应对气候变化问题提供了成功的经验与教训,如,欧盟运用大量的选择性诱因手段激励私人团体和社会公众参与温室气体减排集体行动。发展中国家为应对气候变化所采取的政策举措成为温室气体减排集体行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论文第五章以中国为例进行了研究。文章指出中国能源消费需求的激增导致气候变化等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为此需要积极采用京都机制予以应对。并就中国迄今为止实施京都机制的现状和相关的法律政策进行了阐述,在此基础上对中国实施京都机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同时,中国排污权交易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也是论文研究的重点。美国没有具体参与温室气体减排的集体行动,但美国国内采取了一系列应对气候变暖趋势的自愿行动。论文第六章分析研究了美国为应对气候变化问题所采取的能源法律政策。论文指出,美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法律政策主要包括:国内行动与减缓温室气体排放的公/私伙伴关系、促进气候变化科学技术发展规划、清洁发展伙伴关系、美国全球气候变化合作伙伴关系以及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政策。其中美国排放权交易机制成为其他国家发展排污交易机制的典范。第七章作为论文的重点,分析了《公约》生效以来气候变化问题的进展,其中包括各国政府为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挑战所采取的举措、全球京都机制的发展现状、工业化国家温室气体减排所取得的成效,以及《哥本哈根协议》对京都机制的回应。在对进展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重点研究了京都机制的局限性及其继续发展的障碍性因素,并对后京都机制的可能走向进行了分析,同时也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建议。建议指出:后京都机制的发展应该遵循公平原则与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发展以技术创新与转让为主的灵活机制、发挥大国的领导作用及对现有的京都机制的完善提出对策。论文进一步指出,为了顺应后京都机制的发展变化,中国应采取相关的政策手段,其中发展低碳经济是应对气候变化问题的最根本出路;完善相关政策法律机制以提供充分的选择性诱因手段;构建碳交易与排污权交易的政策法律机制;培育社会公众广泛的参与意识与社会资本。
许晓民[8](2007)在《海南东环铁路》文中提出我省历史上投资规模最大的基础设施项目——东环铁路已于今年9月开工建设,东环铁路的建设将对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产生很大的推动作用。大会安排我介绍海南东环铁路,我主要谈铁路发展史、东环铁路的概况、为什么要建设东环铁路以及东环铁路的先进性等四个问题,有不妥之处请批
董振华[9](2003)在《创新劳动论 ——从经济学到哲学的理论思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知识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已经成为了当代世界经济的一个重要现象,创新劳动已经成为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主导劳动形式。在这种时代背景下,如果我们的理论还不能对创新劳动这种现象做出新总结、新概括、新提炼,那么我们的理论显然是落后于时代的。 本文在对“劳动”进行历史考察的基础上,提出了创新劳动这一概念,并对创新劳动的内涵、外延进行了界定,对创新劳动的主体、客体、中介等系统结构问题进行了研究,对创新劳动的文化、制度、资源等外部环境进行了考察,对创新劳动的生成机制进行了分析,对创新劳动的基本特点进行了归纳,对创新劳动进行了分类。 在经济学领域,在阐明对待劳动价值论的基本立场、分析劳动价值论发展的可能路径的基础上,提出了创新劳动价值论,在尊重现实的基础上接着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继续说;在对创新劳动的价值创造、价值度量、价值实现等问题进行研究的基础上,用创新劳动价值论对一些现实问题进行了回答;在对价值创造和价值分配进行辨析、对价值分配的决定因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论证了创新劳动的价值分配问题,提出了按“创”分配的原则,并对这个理论在我国分配领域的具体应用进行了初步的设想。 在历史观问题上,提出了基于创新劳动的唯物史观,认为创新劳动不仅是历史唯物主义的逻辑起点,而且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原动力,还是人自由全面发展的本质体现和根本途径。 正如人的发展、社会的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一样,创新劳动的发展也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我们对创新劳动的研究同样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张华[10](2003)在《高技术企业成长研究》文中认为高技术企业是一个国家经济增长的发动机,是我国西部地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主力军,是知识经济社会主要的企业形态。因此,对高技术企业及其成长规律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从目前的研究状况来看,国内外大多数研究都以高技术产业作为研究对象。国内侧重于一般性的现状分析和某一方面的对策研究,国外则侧重于高技术研究和技术进步对企业成长的影响的研究。而直接以高技术企业作为研究对象,把高技术企业作为一种特殊的企业形态来研究其成长的理论成果尚不多见。本文以高技术企业作为研究对象,从影响高技术企业成长的因素出发,发展出了一个新的高技术企业成长的理论分析框架,对影响高技术企业成长的内部和外部因素进行了深入和系统的研究。 本文首先概括了高技术企业及其成长的一般理论,为全文的研究打下一般的理论基础。为了建立一个高技术企业成长的理论分析框架,本文从企业本质的研究出发,在回顾了相关的理论研究成果后,提出了正确认识企业本质的方法论:(1)将企业的本质与企业的性质以及企业的起源加以区分;(2)企业既具有生产功能,同时也具有生产功能;(3)企业既具有同质性,又具有异质性。在这一方法论的指导下,认为企业是建立在一系列契约基础之上的一个能力体系,其目的在于创造财富。高技术企业则是在财富创造过程中大规模运用高技术的企业。高技术企业的成长受制于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在企业内部,核心能力是高技术企业成长的根本动力。核心能力是企业拥有的独特的知识,它能使企业获得持续竞争优势。作为一个系统,高技术企业的核心能力由三个层次的能力构成,它们分别是治理能力、管理能力和技术能力。相应的,高技术企四川大学博士学位论文业的核心能力取决于公司治理、企业管理和技术创新。本文沿着这一思路,分别研究了高技术企业的所有权安排、高技术企业的知识管理以及高技术企业的技术创新。 公司治理是决定企业核心能力最为基础的因素。对于公司治理,本文集中研究了高技术企业所有权的安排。在概括介绍了企业所有权安排的相关理论以后,提出人力资本与非人力资本一样,拥有参与企业所有权分配的权利。然后针对主流企业制度存在的三个根据,指出人力资本在企业中的作用全面提升、人力资本日益成为企业风险的承担者和人力资本的信号显示能力逐渐增强。由此认为,企业所有权的安排,有一个从资本雇用劳动到劳动雇用资本演进的趋势。具体到高技术企业,就是创新者应该拥有企业的所有权,而人力资本所有者拥有充当创新者或者选择创新者的优先权。人力资本所有者分享企业所有权在实践中有两种主要的形式:一个是股票期权制度,一个是员工持股计划。本文主要以美国的实践为例,介绍了这两种制度。 企业管理是决定企业核心能力的第二层次因素。高技术企业是一种典型的知识型企业,’高技术企业的管理就是知识管理。在高技术企业内,知识主要可以分为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企业内的知识活动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知识的形成和传递,一个是知识的利用和保护。有效的知识活动必须具备一定的保证机制与前提条件。在此基础之上,本文研究了高技术企业知识管理的实施。认为编码化与个性化作为高技术企业知识管理可选择的两种战略,各有优势,适应不同的企业。而高技术企业具体的知识管理包括对内与对外两个方面。高技术企业对内的知识管理主要包括:在企业内部培育“知识共享文化”;将人力资源管理作为知识管理的重要内容;以知识管理为基础设立职位;挖掘、共享企业知识;为知识在企业内部的共享创造微观环境;为员工提供知识共享的技能培训;开发建设企业内部知识共享系统.高技术企业对外的知识管理则主要包括科研部门、销售部门以及售后服务部门对外的知识管理。 技术创新是决定企业核心能力第三层次也是最为直接的因素。技术创新能力是技术能力重要的构成部分,而从技术层面看,企业的核心能力是技术创新能力的关键,可以称之为核心技术能力。在发展中国家,核心技术能力一般经历过引进、消化吸收和自主创新三个阶段。高技术企业的技术创新是企业按照市场需求,将科技成果物化为产品、工艺和服务,并首次实现其商业价值的动四川大学博士学位论文态过程。本文探讨了高技术企业技术创新的内容、过程以及创新战略,然后从提高高技术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角度出发,研究了技术创新的动力和障碍。认为高技术企业技术创新的动力主要来源于市场需求、市场竞争、政策激励以及科技发展,而高技术企业技术创新的障碍因素主要可以分为经济因素、能力因素和其他因素。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高技术企业技术创新的激励系统,即产权激励、市场激励、政府激励以及企业激励。 从第六章开始,本文的研究转入影响高技术企业成长的外部因素。在企业外部,区域创新网络对于高技术企业的成长发挥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在高技术企业成长过程中存在着明显的集聚现象。与传统企业不同,高技术企业集聚有四个方面的原因,即产业的本地物质联系、?
二、超导发电机又创新记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超导发电机又创新记录(论文提纲范文)
(1)储能飞轮系统轴系转子固有频率及稳定性相关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
1.2 飞轮储能系统的基本原理及核心技术分析 |
1.3 飞轮储能系统国内外现有研究状况分析 |
1.4 飞轮轴系动力学特性问题国内外现有研究状况分析 |
1.4.1 转子系统固有频率求解研究概况 |
1.4.2 转子平衡技术及受迫振动响应研究概况 |
1.4.3 转子系统轴系稳定性研究概况 |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轴系转子系统动力学模型建立 |
2.1 储能飞轮系统轴系转子总成 |
2.2 轴系转子支承条件研究 |
2.2.1 电磁轴承系统介绍 |
2.2.2 电磁轴承刚度、阻尼特性分析 |
2.3 刚性轴系转子动力学模型建立 |
2.3.1 动力学建模条件 |
2.3.2 运动学微分方程的建立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轴系转子固有频率分布的有限元求解 |
3.1 轴系转子的固有频率求解方法分析 |
3.2 经典有限元方法求解轴系转子固有频率分布 |
3.2.1 轴系转子有限元节点划分 |
3.2.2 个体单元有限元分析 |
3.2.3 整体系统有限元分析 |
3.2.4 轴系固有频率分布求解 |
3.3 模态分析方法预估轴系固有频率分布 |
3.3.1 轴系转子模态分析准备 |
3.3.2 模态求解结果与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轴系转子不平衡振动响应及稳定性研究 |
4.1 转子稳定性分析理论 |
4.1.1 线性稳定性概念 |
4.1.2 转子稳定性的评定指标 |
4.1.3 稳定性的影响因素 |
4.2 轴系转子的稳态受迫响应分析 |
4.2.1 转子的不平衡响应与谐响应分析 |
4.2.2 轴系转子不平衡力计算 |
4.2.3 谐响应分析过程与结果 |
4.3 系统升速跃过临界转速时的转子行为 |
4.3.1 轴系转子以恒角加速度升速时的微分方程 |
4.3.2 恒角加速度越过临界转速时轴系振动响应仿真分析 |
4.3.3 轴系转子越过临界转速时的振型云图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飞轮储能系统充电升速实验设计与分析 |
5.1 实验目的与意义 |
5.2 实验设备 |
5.3 实验方案与流程 |
5.4 实验现象与数据处理结果分析 |
5.4.1 实验观测直观现象分析 |
5.4.2 后期数据处理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基于MAS的多时间尺度微电网电压无功控制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相关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微电网电压无功控制研究现状 |
1.2.2 人工智能在微电网电压无功控制研究现状 |
1.3 论文的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基于不同时间尺度的微电网的电压无功控制方法 |
2.1 微电网典型结构及控制区域划分 |
2.2 微电网多时间尺度电压无功控制方法 |
2.2.1 一级电压无功控制 |
2.2.2 二级电压无功控制 |
2.2.3 三级电压无功控制 |
2.3 微电网电压无功控制方法的MAS结构 |
第三章 微电网全局电压无功优化控制 |
3.1 微电源模型及其节点类型的划分 |
3.1.1 风力发电系统 |
3.1.2 光伏发电系统 |
3.1.3 燃料电池 |
3.1.4 蓄电池 |
3.1.5 微型燃气轮机 |
3.2 无功功率的优化调度模型 |
3.2.1 目标函数 |
3.2.2 约束条件 |
第四章 基于Q学习的微电网电压无功分区协调控制方法 |
4.1 Q学习算法 |
4.1.1 Q学习算法的基本概念 |
4.1.2 Q学习算法的数学模型 |
4.2 基于Q学习算法的电压无功控制器的设计 |
4.2.1 输入与输出参数设计 |
4.2.2 基于Q学习的电压无功协调控制算法步骤 |
4.3 无功功率调整量的优化分配 |
4.3.1 无功功率分配的运算模型 |
4.3.2 粒子群算法求解 |
第五章 仿真平台与仿真实验 |
5.1 基于MAS的混合式能量管理平台 |
5.2 仿真实验 |
5.2.1 微电网拓扑及其配置参数 |
5.2.2 仿真实验结果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本文主要研究结论 |
6.2 下一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
(3)县级供电局的电力需求侧管理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诸论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国内研究进展 |
1.2.2 国外研究进展 |
1.3 本文主要工作 |
第二章 开平市电力需求侧管理研究分析 |
2.1 需求侧管理原则 |
2.2 需求侧资源 |
2.3 需求侧管理对象 |
2.4 需求侧管理的目标 |
2.5 需求侧管理内容 |
2.5.1 能效管理 |
2.5.2 负荷管理 |
2.6 需求侧管理手段 |
2.6.1 经济手段 |
2.6.2 引导手段 |
2.6.3 行政手段 |
2.6.4 技术手段 |
2.7 开平市电力供应与需求的矛盾 |
第三章 开平市电力需求侧管理应用 |
3.1 制定开平市有序用电方案 |
3.1.1 编制原则 |
3.1.2 组织实施 |
3.1.3 十二个预案等级的划分 |
3.1.4 企业类别的划分 |
3.1.5 紧急情况的处理方案 |
3.2 有序用电实施措施 |
3.2.1 开平供电局实施措施 |
3.2.2 用电客户可采取的积极应对措施 |
3.2.3 开平市政府机关实施措施 |
3.3 开平供电局能效管理 |
3.3.1 实施目标 |
3.3.2 组织措施 |
3.3.3 实施对象 |
3.3.4 整改措施 |
3.4 开平电力节能展厅 |
第四章 开平供电局电力需求侧管理成效 |
4.1 丽冠能效分析 |
4.2 企业节能潜力诊断分析 |
4.2.1 绿色照明 |
4.2.2 空压机 |
4.3 能源管理系统 |
4.4 诊断结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4)风电场储能系统的优化配置及运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课题研究现状 |
1.2.1 风力发电现状及前景 |
1.2.2 储能系统容量优化研究现状 |
1.2.3 风电-储能联合运行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工作 |
第2章 基于模糊控制的储能系统的控制策略 |
2.1 引言 |
2.2 储能系统模型及相关指标 |
2.2.1 电池储能系统模型 |
2.2.2 表征电池储能系统运行状况的指标 |
2.3 储能系统的模糊控制设计 |
2.3.1 模糊控制理论简介 |
2.3.2 模糊控制策略设计 |
2.4 算例仿真与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风电储能系统容量优化配置研究 |
3.1 引言 |
3.2 储能系统模型分析 |
3.3 储能系统的容量优化配置策略 |
3.4 储能容量优化模型 |
3.4.1 目标函数 |
3.4.2 约束条件 |
3.4.3 粒子群优化算法 |
3.5 算例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风电-储能联合运行优化 |
4.1 风电—储能联合日运行优化调度模型 |
4.1.1 目标函数 |
4.1.2 模型约束条件 |
4.2 通用数学模型系统(GAMS) |
4.2.1 GAMS简介 |
4.2.2 Cplex求解器简介 |
4.3 模型线性化 |
4.3.1 风电-储能联合出力与计划出力偏差绝对量的线性化 |
4.3.2 惩罚量分段取值约束的线性化 |
4.3.3 上网电量售电收益的线性化 |
4.4 算例仿真与分析 |
4.4.1 模型基本参数设置 |
4.4.2 结果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全文总结 |
5.2 下一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5)科技政策与我国产业研发空间结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1.2 文献综述及研究现状 |
1.2.1 有关产业研发空间分布的研究 |
1.2.2 有关科技政策的研究 |
1.2.3 有关产业研发公共政策的研究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论文结构安排 |
1.5 可能的创新 |
第2章 我国科技政策体系与发展 |
2.1 我国科技政策的发展历程 |
2.2 我国科技政策体系结构 |
2.3 我国科技政策过程 |
2.4 我国科技政策评评估体系 |
2.4.1 当前我国科技政策评评估的问题 |
2.4.2 发达国家科技政策评估体系实例 |
第3章 我国产业结构发展与研发活动特征 |
3.1 产业结构形成与发展 |
3.1.1 产业发展阶段 |
3.1.2 不同所有制产业结构与特征 |
3.1.3 产业研发发展历程 |
3.2 产业研发活动特征 |
3.2.1 产业研发地域特征 |
3.2.2 产业研发行业特征 |
3.2.3 产业研发所有制特征 |
3.3 国内产业研发展趋势 |
3.3.1 产业研发投入增长趋势 |
3.3.2 产业研发存在的问题 |
第4章 产业研发空间结构及其演化 |
4.1 研究思路、方法 |
4.2 我国区域创新能力空间演化 |
4.3 区域创新潜力的主因子分析 |
4.4 区域创新空间分布的影响因素 |
4.4.1 指标与数据选取 |
4.4.2 因子分析计算结果 |
4.4.3 我国产业研发空间结构类型、成因及演化 |
4.5 结论 |
第5章 科技政策与产业R&D 空间结构 |
5.1 科技政策对产业R&D 影响 |
5.1.1 产业R&D 活动的市场失灵 |
5.1.2 科技政策工具类型与作用方式 |
5.2 理论模型 |
5.3 因子得分回归分析结果 |
5.4 原始变量逐步回归分析结果 |
5.5 小结 |
第6章 主要结论及政策建议 |
6.1 主要结论 |
6.2 启示与建议 |
6.2.1 有关科技政策过程 |
6.2.2 有关区域科技政策 |
6.2.3 有关产业科技政策 |
6.2.4 有关科技政策工具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
(7)气候领域的国际合作机制——京都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选题意义 |
二、国内外文献综述 |
三、本文的思路与主要观点 |
四、研究的主要目的和方法 |
第一章 京都机制的衍生和发展 |
第一节 京都机制衍生的社会背景 |
第二节 京都机制的演进 |
一、京都机制的萌芽:联合履约思想的提出 |
二、京都机制的生成:《京都议定书》的拟定 |
三、京都机制的发展:缔约方会议的讨价还价 |
第二章 京都机制的理论依据:集体行动理论 |
第一节 集体行动与集体行动困境 |
一、影响集体行动的因素 |
二、集体行动困境 |
第二节 集体行动理论解读 |
一、理性选择理论 |
二、意识形态理论 |
三、社会资本理论 |
四、各种理论流派的比较 |
第三节 超越"集体行动困境"的路径选择 |
一、提供选择性诱因手段 |
二、加强社会资本的作用 |
三、发挥大国的示范作用 |
四、进行合理的制度创建 |
第三章 京都机制的构成和影响 |
第一节 京都机制的内容 |
一、联合履约机制 |
二、排放权交易机制 |
三、清洁发展机制 |
第二节 京都三机制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
一、京都三机制之间的联系 |
二、京都三机制之间的区别 |
第三节 京都机制对国际合作的影响 |
一、京都机制实施对国际政治的影响 |
二、京都机制实施对国际经济的影响 |
第四节 京都机制的基本法律原则 |
一、国际合作原则 |
二、成本-效益原则 |
三、可持续发展原则 |
四、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 |
第四章 京都机制在国际社会的实施——以欧盟为例 |
第一节 欧盟的气候变化政策 |
一、欧盟的气候变化政策发展概述 |
二、欧盟应对气候变化的能源政策 |
第二节 欧盟的排放权交易机制 |
一、排放权交易机制的产生 |
二、排放权交易机制的内容 |
三、排放权交易机制的修订 |
四、排放权交易机制的实施效果 |
第三节 欧盟对清洁发展机制与联合履约机制的实施 |
第四节 欧盟的成功经验与教训 |
第五章 京都机制在发展中国家的实践——以中国为例 |
第一节 中国实施京都机制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
一、中国实施京都机制的必要性 |
二、中国实施京都机制的可行性 |
第二节 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法律机制 |
一、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法律政策概览 |
二、中国减缓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 |
三、中国适用气候变化的政策和行动 |
四、中国加强气候变化领域的国际合作 |
第三节 中国实施京都机制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
一、中国实施京都机制的现状 |
二、中国CDM项目的运行与管理规定 |
三、中国CDM发展的障碍性因素分析 |
第四节 中国排污权交易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
一、中国排污权交易的发展现状 |
二、中国排污权交易取得的成效 |
三、中国排污权交易存在的问题 |
第六章 美国对京都机制的回应——集体行动理论的迟到 |
第一节 美国对京都机制的态度 |
一、美国退出《京都议定书》及原因分析 |
二、美国各州政府对京都机制的态度 |
三、美国社会团体与民众对京都机制的态度 |
第二节 美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法律机制 |
一、美国的气候变化政策 |
二、国内行动:温室气体减排公/私伙伴关系 |
三、促进气候变化科学技术发展规划 |
四、清洁发展伙伴关系 |
五、美国全球气候变化合作伙伴关系 |
第三节 美国的能源政策 |
一、美国能源利用与开发政策概览 |
二、美国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举措 |
三、美国各州对新能源的开发利用 |
第四节 美国的排放权交易机制 |
一、美国排放权交易机制的产生 |
二、美国排放权交易机制的实施 |
三、美国排放权交易机制的实施效果 |
第五节 美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成功经验 |
第七章 后京都机制展望及中国的回应 |
第一节 《公约》生效以来气候变化问题的进展 |
一、各国政府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挑战 |
二、京都机制的发展现状 |
三、工业化国家温室气体减排成效 |
四、《哥本哈根协议》对京都机制的回应 |
第二节 京都机制的局限性和继续发展的障碍性因素 |
一、京都机制的局限性 |
二、阻碍京都机制发展的障碍性因素 |
第三节 后京都机制的可能走向 |
一、沿袭京都机制的模式 |
二、沿袭欧盟或美国排放权交易机制的模式 |
三、全球统一的排放权交易市场模式 |
第四节 后京都机制发展的对策建议 |
一、遵循公平原则与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 |
二、发展以技术创新与转让为主的灵活机制 |
三、发挥大国的示范作用 |
四、对现有京都机制的完善 |
第五节 中国应对后京都机制的对策研究 |
一、发展低碳经济是应对气候问题的根本出路 |
二、完善政策法律机制以提供选择性诱因手段 |
三、构建碳交易与排污权交易政策法律机制 |
四、培育社会公众参与意识和社会资本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后记 |
(9)创新劳动论 ——从经济学到哲学的理论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一、 问题的提出及意义 |
(一) 创新劳动问题提出的时代背景 |
(二) 创新劳动问题研究的理论意义 |
(三) 创新劳动问题研究的实践意义 |
二、 研究的目的及方法 |
(一) 研究目的 |
(二) 研究方法 |
三、 相关问题研究状况 |
(一) 创新理论研究状况 |
(二) 劳动理论研究状况 |
(三) 创新劳动研究状况 |
四、 论文结构及主要内容 |
第一章 劳动的发展及创新劳动的提出 |
一、 劳动的历史发展 |
(一) 社会起源阶段的劳动 |
(二) 农业经济时代的劳动 |
(三) 工业经济时代的劳动 |
(四) 知识经济时代的劳动 |
二、 劳动形态的发展 |
(一) 物质劳动形态 |
(二) 服务劳动形态 |
(三) 知识劳动形态 |
(四) 创新劳动形态 |
三、 创新劳动的提出 |
(一) 创新劳动范畴提出的重要意义 |
(二) 创新劳动的定义 |
(三) 创新劳动与常规劳动 |
(四) 创新劳动与创新 |
(五) 创新劳动与创新实践 |
(六) 创新劳动与创新活动 |
四、 创新劳动与有关劳动 |
(一) 创新劳动与脑力劳动 |
(二) 创新劳动与复杂劳动 |
(三) 创新劳动与科技劳动 |
(四) 创新劳动与管理劳动 |
(五) 创新劳动与精神劳动 |
第二章 创新劳动基础理论 |
一、 创新劳动内在结构 |
(一) 创新劳动的主体 |
(二) 创新劳动的客体 |
(三) 创新劳动的中介 |
二、 创新劳动的外部环境 |
(一) 文化环境 |
(二) 制度环境 |
(三) 资源环境 |
三、 创新劳动的生成机制 |
(一) 人的需要是创新劳动展开的直接动力 |
(二) 人的意识创造性是创新劳动的灵魂 |
(三) 社会实践是创新劳动的根本途径 |
四、 创新劳动的基本特点 |
(一) 首创性 |
(二) 非程序性 |
(三) 不确定性 |
(四) 高风险性 |
五、 创新劳动的主要类别 |
(一) 不同的研究需要及分类标准 |
(二) 基于创新内容的划分 |
(三) 基于创新程度的划分 |
第三章 创新劳动与价值论 |
一、 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劳动价值论 |
(一) 劳动价值论必须坚持 |
(二) 劳动价值论需要发展 |
(三) 劳动价值论发展的思路分析 |
二、 创新劳动价值论的提出 |
(一) 创新劳动与价值创造 |
(二) 创新劳动与价值度量 |
(三) 创新劳动与价值实现 |
三、 创立创新劳动价值论的意义 |
四、 创新劳动价值论与现实问题的解答 |
(一) 无人工厂价值之谜 |
(二) 破解价值总量之谜 |
(三) 私营企业主的劳动和“剥削”问题 |
第四章 创新劳动与分配论 |
一、 价值创造与价值分配辨析 |
(一) 价值创造与价值分配的区别 |
(二) 价值创造与价值分配的联系 |
(三) 混淆二者关系的原因、表现及理论后果 |
二、 价值分配的决定因素 |
(一) 直接决定因素: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 |
(二) 最终决定因素:生产力性质及发展的要求 |
(三) 重要伦理因素:尽可能的社会公平 |
三、 我国现阶段分配方式的必然性 |
四、 创新劳动的价值分配 |
(一) 我国传统分配方式的弊端 |
(二) 创新劳动分配应遵循的原则:按“创”分配 |
(三) 完善创新劳动分配方式的设想 |
第五章 创新劳动与历史观 |
一、 创新劳动是历史唯物主义的逻辑起点 |
(一) 历史唯物主义逻辑起点的基本规定 |
(二) 创新劳动作为历史唯物主义逻辑起点的合理性 |
二、 创新劳动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原动力 |
(一) 技术创新劳动是物质文明发展的超常动力 |
(二) 制度创新劳动是制度文明发展的直接动力 |
(三) 知识创新劳动是精神文明发展的直接源泉 |
(四) 三大文明的系统作用推动社会进步 |
三、 创新劳动是人的本质体现和发展途径 |
(一) 创新劳动是人自由全面发展的本质体现 |
(二) 创新劳动是人自由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 |
结束语: 永无止境的创新劳动问题 |
一、 创新劳动本身的发展永无止境 |
二、 创新劳动理论的研究永无止境 |
三、 创新劳动理论的应用永无止境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
(10)高技术企业成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导论 |
0.1 选题意义 |
0.2 研究现状 |
0.3 内容和结构 |
0.4 本文力求创新之处 |
1 高技术企业及其成长的一般理论 |
1.1 高技术、高技术产业与高技术企业 |
1.1.1 高技术 |
1.1.2 高技术产业 |
1.1.3 高技术企业 |
1.2 高技术企业的类型、特点与创立 |
1.2.1 高技术企业的类型 |
1.2.2 高技术企业的特点 |
1.2.3 高技术企业的创立 |
1.3 高技术企业成长 |
1.3.1 成长过程 |
1.3.2 成长方式 |
1.3.3 成长规律 |
2 高技术企业成长:本文的理论分析框架 |
2.1 企业的本质 |
2.1.1 相关理论回顾 |
2.1.2 认识企业本质的方法论 |
2.1.3 企业的本质:一个综合的认识 |
2.1.4 企业的起源与边界:我们的观点 |
2.2 核心能力、区域创新网络与高技术企业成长 |
2.2.1 企业成长的概念 |
2.2.2 企业成长理论的回顾 |
2.2.3 核心能力与高技术企业成长 |
2.2.4 区域创新网络与高技术企业的成长 |
2.2.5 小结:高技术企业成长的一个综合分析框架 |
3 高技术企业的所有权安排 |
3.1 企业所有权安排相关理论 |
3.1.1 公司治理 |
3.1.2 企业所有权 |
3.1.3 企业所有权的最优安排 |
3.1.4 资本雇用劳动之谜 |
3.2 高技术企业所有权的安排 |
3.2.1 人力资本所有者拥有参与企业所有权分配的权利 |
3.2.2 人力资本作用的全面提升 |
3.2.3 人力资本所有者日益成为企业风险的承担者 |
3.2.4 人力资本的信号显示能力逐渐增强 |
3.2.5 从资本雇用劳动到劳动雇用资本--企业所有权安排的演进 |
3.2.6 高技术企业所有权的安排 |
3.3 国外人力资本所有者分享企业所有权制度的探索 |
3.3.1 股票期权计划 |
3.3.2 员工持股计划 |
4 高技术企业的知识管理 |
4.1 高技术企业核心能力与知识管理 |
4.1.1 高技术企业是一种典型的知识型企业 |
4.1.2 企业核心能力的知识属性 |
4.1.3 知识管理的目的在于培育企业核心能力 |
4.2 高技术企业的知识活动 |
4.2.1 企业知识的分类 |
4.2.2 企业知识的形成和传递 |
4.2.3 企业知识的利用和保护 |
4.2.4 企业有效知识活动的保证机制 |
4.2.5 企业有效知识活动的前提条件 |
4.3 高技术企业知识管理的实施 |
4.3.1 知识管理的含义 |
4.3.2 知识管理的职能和原则 |
4.3.3 知识管理的战略 |
4.3.4 高技术企业对内的知识管理 |
4.3.5 高技术企业对外的知识管理 |
5 高技术企业的技术创新 |
5.1 技术能力、技术创新能力与核心能力 |
5.1.1 企业的技术能力 |
5.1.2 技术创新能力与核心能力 |
5.1.3 企业核心技术能力的演进路径 |
5.2 高技术企业技术创新的一般理论 |
5.2.1 技术创新的概念 |
5.2.2 产品创新、工艺创新与服务创新 |
5.2.3 高技术企业技术创新过程 |
5.2.4 高技术企业技术创新战略 |
5.3 高技术企业技术创新的激励 |
5.3.1 高技术企业技术创新的动力 |
5.3.2 高技术企业技术创新的障碍 |
5.3.3 高技术企业技术创新的激励 |
6 高技术企业集聚成长与区域创新网络 |
6.1 高技术企业成长与集聚 |
6.1.1 企业集聚:理论回顾 |
6.1.2 高技术企业集聚的原因 |
6.1.3 高技术企业集聚的过程 |
6.1.4 高技术企业集聚的优势 |
6.2 高技术企业集聚成长与区域创新网络 |
6.2.1 区域创新网络 |
6.2.2 区域创新网络的组成要素 |
6.2.3 区域创新网络、区域创新环境与区域创新系统 |
6.3 区域创新网络中的各行为主体 |
6.3.1 区域创新网络中的高技术企业与外部创新网络 |
6.3.2 区域创新网络中的大学与研究机构 |
6.3.3 区域创新网络中的政府 |
6.3.4 区域创新网络中的中介服务机构 |
6.3.5 区域创新网络中的金融机构 |
7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简介 |
声明 |
致谢 |
四、超导发电机又创新记录(论文参考文献)
- [1]储能飞轮系统轴系转子固有频率及稳定性相关分析[D]. 祝传钰.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7(08)
- [2]基于MAS的多时间尺度微电网电压无功控制方法研究[D]. 奚媛媛. 合肥工业大学, 2016(02)
- [3]县级供电局的电力需求侧管理探索[D]. 吴夏蓉. 华南理工大学, 2014(05)
- [4]风电场储能系统的优化配置及运行研究[D]. 程世军. 华北电力大学, 2014(01)
- [5]科技政策与我国产业研发空间结构[D]. 陈晶.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1(06)
- [6]突破障碍,扩大新能源储能产业的应用[J]. 黄晓艳,蔡燕标. 高科技与产业化, 2010(05)
- [7]气候领域的国际合作机制——京都机制研究[D]. 刘功文. 武汉大学, 2010(05)
- [8]海南东环铁路[A]. 许晓民. 2007海南机械科技论坛论文集, 2007
- [9]创新劳动论 ——从经济学到哲学的理论思考[D]. 董振华. 中共中央党校, 2003(03)
- [10]高技术企业成长研究[D]. 张华. 四川大学, 20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