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内地居民对投资港股热情不高(论文文献综述)
李旭[1](2019)在《纳入明晟指数对我国证券市场国际化影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2017年6月21日,明晟(MSCI)宣布将中国纳入明晟新兴市场指数。这一事件使中国证券市场迎来了新的机遇,加速推进了国内证券市场国际化步伐,堪称国内证券市场历史性的一刻。顺利纳入明晟指数无论对市场还是投资者都将产生重要作用,意味着国内证券市场获得了包括欧美国家在内国际投资者的重视,并积极参与到他们的合作项目中。明晟指数以西方成熟市场的机构投资者为主,他们不同于散户投资者,其投资行为理性,同时也能宣传正确科学的投资理念,这些行为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国内证券市场投资的方向,并且对于促进国内证券市场投资行为多样化,改善投资者结构等都有重要意义。站在中国证券市场国际化发展的角度,这一事件的影响不可小觑。首先,在阅读大量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对证券市场国际化的含义和特征进行了介绍。随后对全球证券市场国际化的发展过程和促进因素进行了梳理,同时结合我国证券市场国际化历程分析得出,在改变投资者结构及理念、促进市场规范化发展和加速经济转型方面都将产生巨大的积极意义。其次,描述了明晟指数的发展历程及现状,并且从考虑因素和相关计算方法等方面对其编制方法进行说明。随后结合韩国和中国台湾证券市场纳入明晟指数的经验分析得出,将会吸引长期增量资金进入市场、增强我国与国际市场的联动性、促进我国证券市场国际化进程等积极影响。再次,介绍了我国证券市场纳入明晟指数的历程和提升权重的后续步骤。随后对我国证券市场纳入明晟指数前存在的不足与纳入后发生的改变进行对比。分析得出,明晟指数优化了我国证券市场的投资者结构及理念、完善了停复牌及跨境交易制度、提高了上市公司治理和信息披露质量,这些都将促进我国证券市场国际化的进程。最后,基于我国证券市场的实际情况和明晟指数产生的影响,提出了进一步结合明晟指数促进我国证券市场国际化的建议,推出更多的风险对冲产品、完善相关的财务制度以及提高券商的国际竞争力。
杨均天[2](2014)在《股指期权推出对证券市场系统性风险的影响 ——以香港证券市场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伴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中国证券市场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会。与债券、股票市场的相对成熟相比,中国的衍生品市场存在着非常巨大的发展空间。2010年,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推出了沪深300股指期货,这是中国证券市场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事件。根据亚洲、欧美国家(地区)证券市场的发展经验,股指期货推出后的1-7年内,将会推出股指期权。目前关于股指期权推出会对证券市场有何影响这一问题,国内外学者更多地将精力放在了波动性、流动性、价格发现效率等问题上,且很多都选择韩国为研究对象。而作为证券市场的另一重要衡量指标——系统性风险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针对与大陆颇具渊源的香港的研究就更是凤毛麟角了。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把香港股票市场的系统性风险作为研究对象,运用事件研究法,通过设置不同的时间窗口,研究了股指期权推出前后股票市场的系统性风险的变化。在数据的选取上,本文选择香港股票市场有代表性的30只股票作为样本,选取股指期权推出前三个月至股指期权推出后十八个月的样本日交易数据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股指期权的推出对香港股票市场系统性风险的影响如下:1、股指期权推出后,从短期来看,股票市场短期系统性风险显着提高,市场系统性风险对股票风险的影响显着提高;2、股指期权推出后,从中期来看,股票市场系统性风险有所提高,但并不显着,股票的总风险对市场系统性风险的敏感程度有所提高,但结果亦不显着;3、股指期权推出后,从长期来看,股票市场系统性风险显着提高,市场系统性风险对股票风险的影响并未显着提高。
巴曙松,张信军[3](2014)在《沪港通对跨境资本流动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沪港通"与QDII、QFII及RQFII都是特定的投资"管道",未来是否有资金通过,还是要取决于投资者的需求和市场环境的变化2014年4月10日,中国证监会与香港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联合发布公告,原则批准上海证券交易所与香港联合交易所、中国证券登记结算公司与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共同开展沪港股票市场交易互联互通机制试点(简称"沪港通")。"沪港通"作为中国资本市场开放的又一重大创新措施,预期
苏宜[4](2014)在《我国人民币汇率预期与AH股价差的相关性分析 ——基于马尔可夫区制转移模型》文中研究说明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开始,大量的西方学者就已经开始致力于研究国际资本市场上出现的“同股不同价”现象。而在我国很长的时间里,A股一直保持着对H股的大幅溢价,其根源由中国内地股票市场与香港股票市场分割以及资本流动限制造成的。国外对于市场分割下导致内外资股同股不同价提出了信息不对称假说、流动性差异假说、需求弹性差异假说、投资理念差异假说等比较成熟的理论,但是由于我国资本市场发展不完善,又有不同于国外资本市场的特征,研究新的因素对我国AH股价差的影响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因此我们考虑到人民币汇率预期因素的影响。国内许多学者对周期波动的研究更多侧重于两者之间的线性关系,而忽略了处于周期不同阶段的非线性特征。本文力求从这一不足出发,将周期划分为两个不同的区制,即“稳定阶段”,“过度溢价阶段”。研究每一区制下的波动关系,并进行对比分析,以提出相适应的政策建议。文章使用两区制马尔可夫转移向量自回归模型(MSIAH (2)-VAR(2)),变量选取基于恒生AH股溢价指数、人民币远期汇率预期、上证综指和恒生指数,样本区间选为2006年7月至2013年12月。实证结果表明,我国在2006年7月-2013年12月,AH股价差存在显着的两区制特征,即“稳定阶段”和“过度溢价阶段”,主要出现了四次区制转移,根据转移概率矩阵,处于稳定阶段的概率最大,持续期也是最久,估计将来处于该区制的可能性也是最大。不同区制下,AH股溢价比与人民币预期汇率波动的相关性并不是完全一致的。在区制1下,AH股价差较小,在此区制下,人民币预期汇率预期AH股溢价比的相关系数很低;在区制2下,AH股溢价比很高,人民比汇率预期呈现波动状态,逐步由升值转向贬值状态,在此区制下,两变量表现出非一致性,人民币汇率的预期升值效应和预期贬值效应都对AH股价差产生影响,若人民币预期升值,则A股相对于H股溢价会升高;反之,则会下降。在研究影响AH股价差因素的基础上提出本文政策建议,实现A、H股两地市场的联动,为监管部门优化和完善A股市场的资源配置和融资功能、进一步开放A股市场提供决策指导,为上市公司两地上市的定价提供理论指导,以及为投资者提供具有借鉴意义的投资策略。
李佳峰[5](2013)在《QDII海外投资风险管理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QDⅡ (Qualified Domestic Institutional Investor,合格境内机构投资人)制度最早是由香港的财政部门所提出,和QFⅡ (Qualified Foreign Institutional Investor,合格境外机构投资人)及CDR (China Depository Share,中国存托凭证)类似,是在目前大陆实行的外汇兑换管制政策下,方便大陆资本市场对外投资的政策。即本国投资人在资本账户项目尚未完全开放的情况之下,对海外的资本市场实行投资。虽然这两年为了经济结构调整,我国政府主动放缓了经济增速,但总体上近十年我国对外贸易在国际收支上不断出现的顺差,产生外汇存底累计额度逐年增长。在这样的大背景下QDII制度的正式推出,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能对开放资本账户更跨出一大步,进而创造出更多的外汇需求,使人民币与国际汇率相较之下更加稳定、更加市场化与平衡,同时鼓励国内更多公司能够跨出国门,以进-步减少贸易顺差以及资本项目的盈余。其中最直接的优点便是让国内投资人方便透过这样的机制直接或间接参与国外的资本市场,进而可以获得到全球资本市场的投资回报率。这几年来,大量的外汇存底加上人民币升值的期待持续性地增大,造成对中国资本流出带来巨大的压力。政府有必要建立一种主动管理的投资管道的制度来引导这部分的资金对外流出。随着国内人民收入的不断增加投资外汇市场的需求上扬,资本账户的开放也自然成为必要的趋势,QDI工制度从这些角度都有一定的正面意义。本文以资本市场开放的理论以及实践为出发点,深入地阐述了QDII制度的内涵、运作原理、背景和意义,运用理论分析和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式,总结了QDII投资境外市场的各种面临风险及相应的风险衡量与评估方法,从市场关联度、资产配置、风险监测、避险策略等角度深入系统地研究了QDII投资中的风险管理方法,进而通过资产的国际配置以及衍生品投资,在平稳投资风险的同时,获得相对优良的投资业绩,同时对风险内部机制、外部监管和法律防范模式进行了探讨。本文按照理论、案例和对策研究的逻辑,分为八大部分,研究架构如下:第一章主要包括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QDII制度的基本概念和其风险机制及管理的界定,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和本文的研究思路和方法。第二章QDII制度的理论基础、背景及实践的国际比较,包括QDII制度的运作原理及其影响、实施QDII制度的理论基础。第三章主要包括QDII政策发展历史、QDII制度发展历程、QDII发展的现状、中国QDII投资风格分析、QDII基金失败的原因分析、QDII基金的治理措施以及不同国家及地区实施QDII制度的比较等。第四章主要通过分析银行和基金公司的实际案例来说明目前QDII业务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和对策研究。第五章主要结合风险管理中的理论研究,分别从市场风险、汇率风险、国家风险和信用风险等角度全面阐明在国际投资中如何识别不同的风险暴露,以及运用风险模型控制不同类别的风险。第六章介绍了在国际资产配置下,运用改进的资产组合构建方式详细说明了分散化投资能够显着地起到分散风险,提高组合收益的结果,同时基于人民币汇率升值对QDII持有人投资者收益的影响,针对国内基金公司在QDII海外投资中所面临的外汇风险,提出了利用衍生品来进行风险对冲的方法。第七章主要对QDII风险内控机制和外控机制的建立和完善提供了一些思路,为国内QDII管理人进行海外投资管理以及后续的产品开发提供借鉴。第八章主要是总结和展望,QDI工作为我国金融领域的一大创新,由于其一系列优点,必将成为我国投资海外的未来趋势。为了更好地提高QDII在海外市场的风险管理和投资收益能力,本文认为在其市场风险管理和内控机制方面需要准确识别各类市场风险,并建立风险监控和预测系统,合理进行汇率风险管理,并择时进行国际资产配置,分散风险并获得全球收益,建立和完善内部控制。
王瑶[6](2013)在《基于感知价值的银行理财顾客行为倾向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与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居民理财意识显着增强。国民投资需求的不断增长使银行理财产品市场的规模迅速扩大,各银行间的竞争也日益凸显。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从多方面为顾客提供优越的综合价值是银行赢得竞争优势的有效手段。文章首先对感知价值理论的研究现状、顾客行为倾向相关理论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在相关理论的基础上,通过对银行理财产品的分类进行总结,及银行理财产品市场近几年发展趋势的分析,根据银行理财产品的本质属性提出银行理财产品顾客感知价值的定义,界定了银行理财顾客感知价值的多维度假设模型。其次,运用问卷调查法,经历三个月对三家银行支行网点的理财顾客进行了感知价值和行为倾向的调查。最后,通过对两次调研结果所得数据进行的探索性因子分析、信度效度分析,及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检验出银行理财产品顾客感知价值的构成维度和各维度价值对理财顾客购买行为倾向的影响程度。检验结果显示,银行理财产品顾客感知价值由五维度构成,包括功能性价值,体验性价值,社会价值,感知风险与感知成本。功能性价值和体验性价值对顾客行为倾向的重复购买、口碑宣传和溢价购买均具有显着的正向影响作用,感知成本对银行理财顾客的重复购买倾向产生显着的负向影响。针对假设检验结果,银行方面应从理财顾客需求出发,剖析顾客追求的价值核心,为理财顾客提供更加优质专业的理财产品及理财服务。
冯永琦[7](2012)在《香港人民币离岸市场形成与发展研究》文中指出人民币国际化是现阶段中国政府在国际货币金融领域中的核心发展战略。香港人民币离岸市场的形成和发展是人民币国际化战略的重要环节。香港人民币离岸市场是在中国政府政策主导下逐步形成的,属于政策推动型的本币离岸金融市场。政策推动与本币离岸也是香港人民币离岸市场的显着特征。本文对香港人民币离岸市场形成与发展的研究分为七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导论。这部分介绍了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对国际离岸金融市场和香港人民币离岸金融市场的形成、发展模式、监管、影响和建设等方面进行了相关文献综述的梳理,对本文的研究方法和结构安排进行了阐述,并指出本文研究的创新之处与不足。第二部分对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国际离岸金融市场的发展变化进行归纳与梳理,并通过总结二战后国际离岸金融市场发展的经验。二战后离岸金融市场的传统形式是欧洲货币市场,之后出现了“在岸”离岸金融市场的形式。离岸金融的定义依据也从国境或边境演变成金融监管体系或金融运行体系的内外分离。对离岸金融市场类型的划分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主要包括形成方式、运行模式、货币种类、业务构成等多种角度。从交易货币与市场所在地之间的关系角度来看,离岸金融可以分为“本币离岸金融”和“外币离岸金融”。二战后国际离岸金融市场在运行模式、监管方式以及离岸利率体系等方面为香港人民币离岸市场提供了重要的发展经验。第三部分阐述了香港人民币离岸市场在政策推动下的建立背景和过程,并分析了香港人民币离岸市场的特殊性。人民币国际化战略的需要、全球离岸金融持续增长趋势的国际金融形势和环境以及香港发达金融系统提供的有利条件,是香港人民币离岸市场建立的重要背景。从2003年底到2012年初,香港人民币离岸市场的建立过程包括萌芽阶段、形成阶段和全面建设阶段。香港人民币离岸市场是在境外由政策推动的本币离岸市场,所以,与同样属于政策推动型本币离岸市场的纽约美元离岸市场或东京日元离岸市场相比,香港人民币离岸市场在建立方式、产生原因、运行模式以及监管模式等方面存在着显着的特殊性。第四部分对香港人民币离岸市场的结构进行了分析。在香港离岸人民币货币市场上,离岸人民币存款的增速会有所下降,香港企业人民币存款的比例仍会上升,政策因素、人民币升值预期以及人民币回流渠道是离岸人民币贷款融资业务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离岸人民币存贷款利率将会上升,三大银行的人民币同业拆借利率水平趋于一致,统一的人民币市场基准利率HIBOR CNY的出现尚需时日。香港离岸人民币债券市场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趋势,离岸人民币债券收益率将上升,其二级市场有望得到快速发展,更多内地企业将直接赴港发行人民币债券,离岸人民币债券的定价机制将会得到完善。香港离岸人民币股票市场发展缓慢,但境外中小型企业是香港离岸人民币股票市场的重点吸引和发展对象。香港离岸人民币即期和远期外汇市场发展迅速,但是受到人民币可自由兑换性等政策因素的约束较大。香港离岸人民币产品包括离岸人民币的金融衍生产品以及金融投融资产品。离岸人民币产品收益、人民币汇率预期以及相关管制政策是影响离岸人民币产品市场发展的重要因素。第五部分对香港人民币离岸市场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在对境内在岸金融市场的影响方面,离岸人民币汇率对在岸人民币汇率存在着引导关系,主要表现在离岸人民币短期合约对在岸人民币即期和短期合约方面。同时,即期或短期限的离岸与在岸人民币汇率的双向引导关系将会愈加明显。但是,离岸人民币利率的波动对在岸人民币利率基本上不会产生明显的影响。没有在境外借外债额度的境内机构或企业在香港融资人民币后并回流到境内,或RQFII的人民币回流会明显增加境内货币供应量的规模,而外资企业的人民币FDI以及人民币贸易结算的人民币回流不会对境内货币供应量的规模产生影响。人民币离岸金融市场的发展会提升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和实力,但人民币替代港元的可能性依然很低,其对港元的替代条件并不具备。同时,香港人民币离岸市场为国际金融市场提供更多的投融资场所和机会,也使人民币在国际货币结构中的影响力得到显着提升。第六部分探讨了香港人民币离岸市场的预期风险问题。香港人民币离岸市场发展过程中的预期风险主要有两个根源,即政策取向问题和市场预期问题。离岸与在岸人民币价格或收益的差异是政策取向预期风险产生的重要原因。在香港人民币离岸市场上的最重要市场预期就是对人民币的升值预期。稳定的人民币升值预期是支撑香港人民币离岸市场发展的基本条件,但也成为人民币离岸市场发展的风险根源。香港人民币离岸市场的预期风险包括投机套利阻碍市场健康发展的风险、短期跨境资金流动的风险、削弱货币政策有效性的风险、阻碍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再贷款游戏”风险、离岸市场建设过程中的其它风险。香港人民币离岸市场预期风险防范的基本思路包括缩小离岸与在岸人民币价格和收益的差异、推动内地利率市场化和汇率形成机制的改革深化、加强监管机制的完善和市场的风险管理、推进香港人民币离岸市场不断走向成熟。第七部分在对国际离岸金融发展经验以及香港人民币离岸市场的建立、结构、影响和预期风险分析的基础上,提出香港人民币离岸市场发展的政策建议。香港人民币离岸市场是促进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途径,但对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以及目标的实现,只有促进作用而无决定作用。香港人民币离岸市场的功能定位体现在三个角度:其一,香港人民币离岸市场是创建和完善人民币外部循环体系的重要平台,是资本账户没有完全开放条件下,促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重要方式。其二,香港人民币离岸市场的发展是人民币资本项目加速开放的重要诱因。其三,香港人民币离岸市场的发展是内地金融改革的实验田和催化剂。对其发展的政策建议主要涉及两个层面的四个问题,即自身建设层面的人民币离岸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和离岸人民币利率市场化这两个问题;政策推动层面的离岸人民币回流机制以及人民币资本账户开放这两个问题。人民币离岸金融基础设施建设主要包括市场交易体系、支付结算体系和支持保障体系的建设。离岸人民币利率市场化是十分必要的,并通过离岸人民币资金池达到一定规模、建立和完善离岸人民币拆借市场、促进离岸人民币贷款与融资业务的发展、完善和发展离岸人民币投资市场以及逐步放松政策管制来逐步实现离岸人民币利率市场化。在离岸人民币回流渠道建设方面,继续推进人民币结算的回流渠道、进一步完善RQFII人民币回流渠道、继续发展境内银行间债券市场的人民币回流渠道以及积极探索其它的人民币回流渠道。同时,坚持发展的渐进性和监管的有效性。资本账户的开放是推动香港人民币离岸市场发展以及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手段,要审慎推进资本账户的开放,并通过对监管的认识、监管方式的完善、监管主体的参与,在管制逐渐放松过程中实现有效监管。
龚纪纲[8](2010)在《QDII制度对大陆A股市场价格的影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QD11(Qualified Domestic Institutional Investor,合格境内机构投资人)制度最原始是由香港的政府部门所提出,它与CDR(China Depository Share,中国存托凭证)和QF11(Qualified Foreign Institutional Investor,合格境外机构投资人)类似,是在实行的外汇管制下方便大陆地区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的便宜之计。令本国大陆投资人在资本账户项目尚未完全开放的情况之下,对海外的资本市场实行投资。这几年来我国经济的发展速度有逐渐加快的现象,对外贸易在国际收支上不断的出现顺差,因而产生我们的外汇存底积累额增长加速。在这样的大环境下QDII制度的正式上线,最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能对开放资本账户更跨出一大步,进而创造出更多的外汇需求,使人民币与国际汇率相较之下更加稳定、更加市场化与平衡,同时鼓励国内更多公司能够跨出国门,以进一步减少贸易顺差以及资本项目的盈余。其中最直接的优点便是让国内投资人方便透过这样的机制直接或间接参与国外的资本市场,进一步可以获得到全球资本市场的报酬率。最主要的目的便是在人民币不可以自由兑换的情况下,以专用基金的模式投资到香港的资本市场。为了东南亚金融风暴以后持续停留在低潮的股市注入一笔新的资金.重新振作香港的经济。这几年来,大量的外汇存底加上人民币升值的期待不断地增大,造成对中国资本流出带来巨大的压力。政府有必要开设一种积极管理的投资渠道的制度来引导这部分的资金对外流出。随着国内人民收入的不断增加投资外汇市场的需求上扬,资本帐户的开放也自然成为必要的趋势,QDII制度在这些角度都有一定的正面意义。实际上QDII的思路可以追溯到1983年,台湾在针对岛内资本市场进行逐步开放的时后,为了防止形成比较大的冲击,于是对外资机构投资人实行了QFII,相对的,有一些机融学者觉得可以参考台湾的QFII机制,另外提出了QDII的想法。中国台湾、印度、智利、巴西、韩国等国家和地区在20世纪的1990年代初期就设立以及实施过QFII和QDII的双“Q”制度,也从而积累了非常丰富的经验,也获得了很多的非常有价值的经验与成果。本文以资本市场开放的理论以及实践为出发点,深入的阐述了QDII(即合格的境内投资者投资国外资本市场)这样的制度的内涵、运作原理、背景和意义,运用实证分析和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式,论述QDII制度对大陆A股市场及H市场价格的影响。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蔓延,全球金融危机全面暴发,国内首批QDII基金净值表现并不好看,QDII基金净值折损创下中国基金业发展十年来的最高纪录,基金QDII首发规模越发越小。迄今有24家基金公司获得QDII资格,但已发行QDII基金的只有10家,持观望态度的不在少数。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国内一批大基金公司对出海仍然执着,申报相当积极。在金融风暴中频频受挫,QDII基金选择一再收缩“战线”,将港股作为绝对主战场。偏爱在家门口炒股的QDII基金,离投资者“全球资产配置”的期望却越来越远,投资者也开始质疑QDII全球配置分散风险的能力。本文研究的QDII制度是中国为了稳定经济的发展以及做为平衡国际收支的一个方法,也同步是针对中国证券市场的一个有效的政策与手段,其策略十分重要。所以研究QDII市场的现象、影响力以及QDII制度正式实施以后,H股对A股折价等种种的问题,对于学术与实务的研究,具备了相当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不过由于QDII在国际上的研究并不多,况且国内对于这个课题的研究也还处于探讨的阶段,缺乏比较权威性或是较成熟的研究成果。本文将中国现在相关的经济资料结合相关的模型进行研究和交叉比对分析,进而更清晰地勾勒出中国推行QDII以来我国资本市场所发生的变化,更进一步提出一些建议和看法。同时就QDII对中国现在实际上可能产生的积极意义和冲击进行了探讨和分析。此外,本文应用计量经济学和股票市场微观结构等理论对QDII制度的实施对我国证券市场H股折价的影响进行深入的研究。相信这些研究将为以后的研究工作带来理论和实证研究方面的价值。QDII制度是我国在外汇管制状况下大陆地区的一种临时性的资本运作模式,曾造成过国内A股及B股和香港H股的几番波动。QDII制度作为一种调节外汇存底,稳定汇率的方式被提到议程并已经在过去几年的时间内发挥了非常重要作用。本论文研究的QDII被当作是中国大陆地区在稳定经济发展、平衡国际收支的一个重要方法,同时也是中国证券市场的一个比较有效的加强型作法,地位十分显着。但由于QDII制度在国际上的研究很少,而且国内对QDII的研究也还处于很初步探讨的状况,缺乏比较权威或成熟的研究结果。所以本文在资料收集和撰写成文的过程中遇到非常多的困难。很难找到国内外与QDII制度直接相关的专着或研究成果以作为参考和借鉴,可运用的数据也较为有限。所以因为这种状况,本文只能从比较宏观的角度来进行分析,以中国目前相的关经济数据结合相关模型进行研究和对照分析,从而更清晰地探讨出中国推行QDII制度之后我国资本市场产生的变化。本文试图综合性的运用了几种不同的研究方法,以便获得科学性较准确的研究结论。主要来说采用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相互结合,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互结合的模式:1、采用事件分析方法分析在中国实施QDII制度这个事件点的前后中国A股市场收益和风险的变化,从而量化QDII制度对A股市场收益和风险的影响。2、基于双重上市公司A股和H股的日交易资料,运用统计分析、对H股折价的现象进行了描述,进一步结合模型,系统地检验我国证券市场H股相对A股折价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因素。一是通过Granger因果检验等协整检验方法验证两地市场的互动关系,二是利用回归分析等方法对造成价差的影响因素进行解释和分析。本文实证部分主要是基于QDII推出前后的沪深300指数与恒生指数等等的相关数据,采用统计分析的方法得出大陆境内资本市场与香港资本市场相关系数的变化,进一步而得出QDII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了我国国内资本市场与香港资本市场的相关性的结论。可以由此得出,QDII制度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实现了国内投资人将资产投资到海外的目的以及资金分流的愿望。本文根据与遵照理论、实证、对策研究的基本概念,一共分为七大部分,研究架构与思考模式如下:第一章主要包括QDII制度的研究主题、相关的背景以及其积极的意义,与文献综和叙述、研究方法和文章的结构安排及创新。第二章,QDII制度概述,包括QDII制度的内涵、运作原理,实施QDII制度的理论基础,中国资本市场引入QDII制度的背景,台湾、韩国、智利等国实施QDII制度的国际比较。第三章主要包括国内QDII政策里程碑记录、QDII制度发展历经的过程、QDII发展的现状、中国QDII投资风格分析、QDII基金失败的原因分析以及QDII基金的治理措施等。第四章主要包括对QDII制度对我国整体宏观经济影响的探讨、QDII制度对我国国内股票市场的影响、QDII制度对我国金融机构及个人投资者的影响、QDII制度对外汇市场的影响、QDII制度对金融监管体系及金融安全的影响等的定性分析。第五章主要包括QDII制度对A股市场收益的定量分析及QDII制度对A股市场风险的定量分析。第六章包括市场分割与多重上市公司股票的价格差异,A股、H股的市场分割及基本情况介绍,以及QDII制度对市场分割及A股H股价差的影响。文章最终,透过总结QDII制度在国内实行的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系列争议与问题,提出了可能可以建立与更进一步完善我国QDII制度的政策和建议,并对中国大陆地区未来在QDII制度的发展未来前景上提出了展望。对于中国大陆地区金融市场的角度来说,国内资本市场开放的时间点、开放的速度以及开放的程度将会直接关系到整个国家经济发展的持续性。对于我国大陆地区来说,由于政治与经济体制都不同于其他国家,如何保证经济能够有秩序的持续发展、社会和谐稳定的前提下,采用哪一种模式与策略来放开资本市场,是非常重要的。QDII制度不单纯只是一种创新,那更是一种可能可以实现我国大陆资本市场开放的一个明智选择。不过在QDII制度的施行甚至到整个资本市场开放的过程中,都必须必须始终能够贯穿谨慎的、坚定的以及积极的执行原则。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够为以后的其他人的研究工作带来实证研究和理论这方面的价值。
曹立[9](2010)在《中国证券市场资本流量运动研究》文中指出中国证券市场已成为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力发展证券市场,提高直接融资比例,调整金融结构,是我们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明确指导方针。然而,证券市场的发展却面临诸多的瓶颈与难题,现有的经济理论却不能提出令人信服的解答。在此背景下,证券市场研究成为十分重要与紧迫的理论课题。那么,该怎样进行证券市场研究呢?当然,可以从多种角度进行探讨,可以选择某一具体问题进行分析,但是,首先应当研究证券市场的运行机制,因为证券市场的运行机制反映证券市场的内在联系与规律,是分析证券市场现实问题、把握证券市场未来发展的根本所在。一旦认识了证券市场的运行机制,其他问题便会迎刃而解。又怎样揭示证券市场的运行机制呢?这就要认真总结证券市场操作的实践经验,对证券市场运行所呈现的各种现象进行深入的分析,从中提炼出证券市场运行内在的本质联系。这种内在的本质联系究竟是什么呢?我们以为,那就是“资本流量运动”。证券市场运行所呈现的各种现象,总体上说,都是资本流量运动的反映。借鉴马克思的虚拟资本理论、西方经济学的流量概念以及现代工程技术中的系统理论,将证券市场纷繁复杂的现象,提炼为资本流量运动,勾画出证券市场的崭新图景:证券市场是一个资本流量运动的大系统。证券市场的资本流量表现为三种形态——虚拟资本、货币资本、现实资本,证券市场的资本流量运动依此分为三种形式——虚拟资本流量运动、货币资本流量运动、现实资本流量运动。“三种形态”之间的相互转换,“三种形式”之间的相互交错,演绎了证券市场的运行机制。换言之,我们决定从资本流量运动的角度切入,研究证券市场的运行机制。这一选择既来自对于证券市场发展所面临的一系列现实难题的观察与分析,也来自对于证券市场运行所呈现的一般现象的观察与分析。我们的研究,以资本流量运动分析为主线,以社会财富再分配为辅线,试图对证券市场的运行机制,进行了一次全景式的描绘与刻画,深刻揭示证券市场运行的内在规律。证券市场资本流量运动的主要机制是:虚拟资本与货币资本相向运动;一级市场的这种相向运动,一方面是投资者提供货币资本并获得虚拟资本,另一方面是证券发行人筹集到货币资本,并将现实资本注入证券市场;二级市场的这种相向运动,带来交易价格的起伏。倘若交易成本为零,全体投资者作为整体所占有的货币总量不变,即Moneyl=Money2。交易成本打破这一平衡,现金分红则恢复这一平衡,即Cash1补偿Cash2;衍生品的交易,虽然Money1=Money2,但不存在Cash1补偿Cash2;虚拟资本与货币资本的相向运动,始终伴随着社会财富的再分配。证券市场资本流量运动研究是一个全新的课题,需要拿出理论创新的勇气来,进行开创性、探索性的研究。以往的证券市场研究恰恰是忽视了对于资本流量运动的考察。证券市场资本流量运动研究,对于洞悉证券市场的经济过程、把握证券市场的运行机制、提出证券市场发展的政策建议、引导证券市场健康稳定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罗焱[10](2008)在《全流通背景下中国股票市场IPO抑价影响因素实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研究以中国2006年6月19日至2007年12月12日期间于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的174家A股公司为样本,对全流通背景下影响IPO抑价的影响因素和国外IPO抑价理论在中国的适用性进行了研究。本研究根据现有研究理论和全流通背景之实际情况,选取了可能影响IPO抑价的15个解释变量,建立线性回归模型,利用最小二乘法检验了有关因素与IPO抑价率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验证了国外IPO抑价理论在中国的适用性。实证检验结果发现,在全流通初期,中国股市IPO抑价程度仍然较高,深市的抑价幅度为沪市的2倍多;衡量市场气氛的累计市场报酬率和代表投资者投机行为的上市首日换手率与IPO抑价率呈显着的正向关系,度量从众效应的中签率与IPO抑价率呈显着的负向关系。较高的IPO抑价率主要来自市场和市场参与者的行为。中国IPO发行效率较低,国外IPO抑价理论对中国IPO抑价现象的解释力非常有限,仅信息不对称理论能给予部分的解释。根据实证结果,本研究从进一步推进证券市场的规范和成熟,强化市场约束功效,倡导理性投资,发挥承销商的作用等方面提出了政策建议,并对今后的研究提出了设想。
二、内地居民对投资港股热情不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内地居民对投资港股热情不高(论文提纲范文)
(1)纳入明晟指数对我国证券市场国际化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的背景 |
1.1.2 研究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
1.2.1 国外研究概况 |
1.2.2 国内研究概况 |
1.2.3 国内外研究评述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2章 证券市场国际化概述 |
2.1 证券市场国际化的含义及特征 |
2.1.1 证券市场国际化的含义 |
2.1.2 证券市场国际化的特征 |
2.2 全球证券市场国际化发展过程及促进因素 |
2.2.1 证券市场国际化发展过程 |
2.2.2 证券市场国际化发展促进因素 |
2.3 我国证券市场国际化的历程 |
2.4 我国证券市场国际化的意义 |
第3章 明晟指数发展状况 |
3.1 明晟指数发展历程及现状 |
3.2 明晟指数的编制方法 |
3.2.1 明晟指数编制考虑因素 |
3.2.2 明晟指数的编制过程 |
3.2.3 明晟指数相关因素计算方法 |
3.3 明晟指数资金来源及特征 |
第4章 新兴市场纳入明晟指数的经验借鉴及启示 |
4.1 韩国纳入明晟指数历程及影响 |
4.2 中国台湾纳入明晟指数历程及影响 |
4.3 对我国证券市场国际化的经验借鉴及启示 |
第5章 纳入明晟指数促进我国证券市场国际化的作用 |
5.1 我国证券市场纳入明晟指数的历程 |
5.2 我国证券市场纳入明晟指数前存在的不足 |
5.3 纳入明晟指数对我国证券市场国际化进程的促进作用 |
5.3.1 优化投资者结构及投资理念 |
5.3.2 完善停复牌及跨境交易制度 |
5.3.3 提高上市公司治理及信息披露质量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主要结论及相关建议 |
6.1 主要结论 |
6.2 结合明晟指数进一步促进我国证券市场国际化的建议 |
6.2.1 加快风险对冲产品的创新 |
6.2.2 加强券商的国际竞争力 |
6.2.3 完善相关财务信息披露制度 |
参考文献 |
后记 |
(2)股指期权推出对证券市场系统性风险的影响 ——以香港证券市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本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结构 |
1.4 本文的创新之处和研究方法 |
1.4.1 本文的创新之处 |
1.4.2 本文的研究方法 |
第二章 香港证券市场的发展历程和现状 |
2.1 香港证券市场的发展 |
2.1.1 1986年以前的香港证券市场 |
2.1.2 1986年-2000年的香港市场 |
2.1.3 2000至今 |
2.2 香港证券市场的现状 |
2.2.1 香港证券市场的构成 |
2.2.2 香港证券市场特点 |
第三章 股指期权 |
3.1 股指期权的定义 |
3.2 股指期权的特点 |
3.3 股指期权的功能 |
第四章 证券市场系统性风险和事件研究法 |
4.1 什么是系统性风险? |
4.1.1 系统性风险的定义 |
4.1.2 系统性风险的成因 |
4.1.3 系统性风险的传播机制 |
4.1.4 系统性风险的影响 |
4.2 系统性风险测量方法 |
4.3 事件研究法 |
4.3.1 事件研究法的概念 |
4.3.2 事件研究法的步骤 |
第五章 实证分析 |
5.1 研究使用的方法 |
5.2 实证分析 |
5.2.1 股指期权推出对证券市场系统性风险的短期影响 |
5.2.2 股指期权推出对证券市场系统性风险的中期影响 |
5.2.3 股指期权推出对证券市场系统性风险的长期影响 |
5.3 趋势分析 |
5.3.1δ和β平均值的趋势分析 |
5.3.2 以δ和β值计量的公司数目变化趋势分析 |
第六章 研究结论及政策建议 |
6.1 研究结论 |
6.1.1 股指期权推出对证券市场系统性风险的短期影响 |
6.1.2 股指期权推出对证券市场系统性风险的中期影响 |
6.1.3 股指期权推出对证券市场系统性风险的长期影响 |
6.1.4 δ和β平均值的变动趋势 |
6.1.5 以δ和β值计量的公司数目变化趋势分析 |
6.2 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3)沪港通对跨境资本流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沪港通”准备阶段的资本流动分析 |
北向资本流动分析 |
南向资本流动分析 |
“沪港通”正式启动后资本流动潜在影响分析 |
北向“沪股通”资本流动的潜在影响分析 |
南向“港股通”的资本流动的潜在影响分析 |
基于两地市场财富效应同步性检验的资金流动分析 |
“沪港通”发展趋势展望 |
在“沪港通”试点成熟的条件下逐步放开投资标的范围 |
审慎扩大并放开沪港通跨境投资额度限制 |
以良性的市场制度竞争共同提升两地资本市场的国际竞争力 |
(4)我国人民币汇率预期与AH股价差的相关性分析 ——基于马尔可夫区制转移模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 研究内容与结构框架 |
第2章 国内外研究综述 |
2.1 国内外关于不同市场股票价格差异研究的文献综述 |
2.2 国内外关于马尔可夫区制转移模型的文献综述 |
第3章 AH 股价差的相关理论分析 |
3.1 A 股市场发展概述 |
3.2 H 股市场发展概述 |
3.3 AH 股市场价差现象概述 |
3.4 AH 股价差异原因的理论分析 |
3.4.1 之前学者研究的价差原因分析 |
3.4.2 人民币汇率预期因素的影响分析 |
3.4.3 对 AH 股价差影响因素的评述 |
第4章 马尔可夫区制转移模型概述 |
4.1 马尔可夫区制转移过程极大似然估计 |
4.2 稳态概率 |
4.3 平滑概率 |
4.4 区制长度的测定 |
4.5 马尔可夫区制转移向量自回归模型简介 |
第5章 基于马尔可夫向量自回归模型的实证过程 |
5.1 变量的选择 |
5.2 各变量的时间路径及描述性统计 |
5.3 数据的预处理 |
5.4 基于 MS-VAR 模型进行建模 |
5.5 人民币汇率预期变动和 AH 股价差变化的相关性分析 |
5.6 预测 |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政策建议 |
6.3 创新与不足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QDII海外投资风险管理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图表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
一、 选题背景和意义 |
(一) 选题的背景 |
(二) 研究的意义及价值 |
二、 基本概念和范畴 |
(一) QDⅡ制度的界定 |
(二) QDⅡ制度风险机制及其管理的界定 |
三、 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
(一) 国外QDⅡ制度相关文献综述 |
(二) 国内QDⅡ制度相关文献综述 |
(三) 国际资产配置文献回顾 |
四、 本文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 |
(一) 本文的研究方法 |
(二) 本文的研究思路 |
五、 主要贡献及创新 |
六、 本章小结 第二章 QDⅡ制度的理论基础 |
一、 QDⅡ制度的运作原理及影响 |
二、 QDⅡ制度的风险管理理论 |
(一) 国际资本流动理论 |
(二) 金融深化理论 |
(三) 克鲁格曼的“三元悖论” |
(四) 资产组合理论 |
三、 本章小结 第三章 QDⅡ发展历程及国际比较 |
一、 QDⅡ的发展历程 |
(一) 筹划阶段 |
(二) 试点扩大阶段 |
(三) 加速发展阶段 |
二、 QDⅡ的发展状况 |
(一) 发行量呈倒“V”形 |
(二) 多数产品跌破净值 |
(三) 海内外夹缝中难发展 |
(四) 销售海外基金成主流 |
(五) QDⅡ产品发行规模与现存规模情况 |
三、 QDⅡ投资风格分析 |
(一) 分类以股票型基金为主 |
(二) 基金系QDⅡ重仓港股且偏好金融 |
(三) 银行系QDⅡ投向以感熟市场为主 |
四、 QDⅡ基金失败的原因分析 |
(一) 海内外投资文化和体制的相互包容性差 |
(二) 投资过于集中,不能有效的分散风险 |
(三) “次贷”危机引致全球性的经济疲软 |
五、 QDⅡ制度实践的国际比较 |
(一) 韩国QDⅡ制度的实践 |
(二) 中国台湾QDⅡ制度的实践 |
(三) 智利QDⅡ制度的实践 |
六、 本章小结 第四章 QDⅡ海外投资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
一、 民生银行QDⅡ产品的突然清盘引起重大社会影响 |
(一) 民生银行QDⅡ产品的成立背景和基本情况 |
(二) 民生银仃QDⅡ严品冲击汲的严生及存在问题 |
二、 东亚银行“利财通”投资产品系列1浮亏过半引起强烈反响 |
(一) 东亚银行QDⅡ产品的成立背景和基本情况 |
(二) 东亚银行QDⅡ产品投资运作情况及存在问题 |
三、 华安国际配置基金的业务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 |
(一) 华安国际配置基金的成立背景和基本情况 |
(二) 华安国际配置基金的运作情况及面临问题 |
四、 南方全球精选配置基金的业务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 |
(一) 南方全球精选配置基金的成立背景和基本情况 |
(二) 南方全球精选配置基金的运作情况及投资绩效分析 |
(三) 南方全球精选配置基金存在的问题 |
五、 本草小结 第五章 QDⅡ海外投资风险的识别与评估 |
一、 QDⅡ制度的一般风险 |
(一) 市场风险 |
(二) 汇率风险 |
(三) 主权风险 |
(四) 信用风险 |
(五) 跨国监管风险 |
二、 QDⅡ制度的特殊风险 |
(一) 外汇管理风险 |
(二) 机构投资者风险 |
(三) 有效监管风险 |
三、 QDⅡ制度风险的衡量 |
(一) 波动率方法 |
(二) VaR方法 |
四、 QDⅡ制度风险管理的手段 |
(一) 规避与预防风险 |
(二) 分散风险 |
(三) 对冲风险 |
五、 本章小结 第六章 QDⅡ海外资严配置的有效分散风险策略 |
一、 资产配置是一种风险管理手段 |
二、 资产配置理论简介—资产组合理论 |
(一) Markowitz方法 |
(二) 对Markowitz方法的改进 |
(三) 重复抽样 |
三、 现代投资组合理论的最新进展 |
(一) 考虑市场摩擦的投资组合选择理论 |
(二) 考虑流动性的投资组合选择理论 |
(三) 贝叶斯投资组合理论 |
(四) 行为投资组合理论 |
四、 QDⅡ海外资产配置的意义 |
(一) 通过国际化投资对冲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风险 |
(二) 国际化投资体系是经济可持续发展重要推动力 |
(三) 金融资产全球化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
五、 QDⅡ海外资产配置中的市场分散化与行业分散化策略 |
(一) 资严配置的分类和基本框架 |
(二) 国别效应和行业效应及其对资产配置策略的影响 |
(三) 中国证券市场主要行业的国际相关性 |
六、 本章小结 第七章 QDⅡ海外投资风险的管理控制机制 |
一、 QDⅡ风险内部控制的基本原则 |
(一) 前台交易与后台管理分离原则 |
(二) 建立严格的风险控制和策略体系 |
(三) 内部审计与独立风险管理原则 |
(四) 互动原则 |
二、 QDⅡ风险内部控制的基本框架 |
(一) 内部控制的法律法规指引 |
(二) 投资风险检测制度 |
(三) 内部估值体系 |
(四) 内部管理控制 |
(五) 内部控制的组织结构 |
三、 ODⅡ风险外部监管机制存在的问题 |
(一) 国际监管合作机制的缺陷 |
(二) 信息披露制度的缺陷 |
(三) 我国QDⅡ监管制度的缺陷 |
(四) 我国QDⅡ制度法律体系存在缺陷 |
四、 加强QDⅡ风险外部监管的政策建议 |
(一) 加强QDⅡ监管的国际合作 |
(二) 完善信息披露制度 |
(三) 改变监管理念,完善我国监管模式 |
五、 完善ODⅡ制度风险的法律防范制度 |
(一) 严格挑选QDII主体 |
(二) 完善QDⅡ运营规则 |
(三) 推进QDⅡ制度下的监管合作 |
六、 本草小结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致谢 |
(6)基于感知价值的银行理财顾客行为倾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研究对象及结构框架 |
1.2.1 研究内容及研究对象 |
1.2.2 文章结构框架 |
1.3 研究流程及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流程 |
1.3.2 研究方法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感知价值理论相关研究 |
2.1.1 感知价值概念回顾 |
2.1.2 顾客感知价值构成研究 |
2.2 顾客行为倾向相关研究 |
2.3 感知价值与顾客行为倾向关系研究 |
2.4 银行产品/服务顾客感知价值研究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理论模型与研究假设 |
3.1 模型理论分析 |
3.1.1 银行理财产品概述 |
3.1.2 银行理财产品的感知价值研究 |
3.1.3 银行理财顾客的行为倾向 |
3.2 理论模型构建与研究假设 |
3.2.1 理论模型构建 |
3.2.2 研究假设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研究设计 |
4.1 研究思路 |
4.2 问卷调查设计 |
4.2.1 调查步骤与调查对象 |
4.2.2 问卷设计 |
4.3 预调查与问卷形成 |
4.3.1 信度与效度分析 |
4.3.2 调查问卷的形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数据分析与结果讨论 |
5.1 样本描述统计分析 |
5.2 信度与效度分析 |
5.2.1 感知价值探索性因子分析 |
5.2.2 信度分析 |
5.3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
5.3.1 重复购买对感知价值的回归 |
5.3.2 口碑宣传对感知价值的回归 |
5.3.3 溢价购买对感知价值的回归 |
5.4 检验结果讨论 |
5.5 营销建议 |
5.5.1 构建专业理财团队 |
5.5.2 提高综合实力与品牌宣传力度 |
5.5.3 加强服务风险监管机制 |
5.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调查问卷初稿 |
附录 B 调查问卷终稿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7)香港人民币离岸市场形成与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离岸金融市场的形成 |
1.2.2 离岸金融市场的发展模式 |
1.2.3 离岸金融市场的监管 |
1.2.4 离岸金融市场的影响 |
1.2.5 香港人民币离岸金融市场的建设 |
1.2.6 对已有研究的评述 |
1.3 研究方法与结构安排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结构安排 |
1.4 创新与不足 |
1.4.1 主要的创新 |
1.4.2 不足之处 |
第2章 二战后国际离岸金融市场的出现与发展 |
2.1 二战后离岸金融市场的演进及其含义的深化 |
2.1.1 二战后离岸金融市场的传统形式:欧洲货币市场 |
2.1.2 二战后离岸金融市场的新形式:“在岸”的离岸金融市场#27 |
2.1.3 二战后离岸金融市场含义的不断深化 |
2.2 二战后离岸金融市场的类型 |
2.2.1 形成方式角度的划分 |
2.2.2 运行模式角度的划分 |
2.2.3 货币种类角度的划分 |
2.2.4 业务构成角度的划分 |
2.2.5 交易货币与市场所在地关系角度的划分 |
2.3 二战后国际离岸金融市场的发展经验 |
2.3.1 离岸金融市场的模式 |
2.3.2 离岸金融市场的监管 |
2.3.3 离岸金融市场的利率体系 |
第3章 香港人民币离岸市场的建立 |
3.1 香港人民币离岸市场的内涵 |
3.2 香港人民币离岸市场的建立背景 |
3.2.1 人民币国际化战略的需要 |
3.2.2 国际金融形势和环境 |
3.2.3 香港发达的金融系统所提供的有利条件 |
3.3 香港人民币离岸市场的建立过程 |
3.3.1 萌芽阶段(2003年底~2008年底) |
3.3.2 形成阶段(2009年初~2011年7月) |
3.3.3 全面建设阶段(2011年8月以来) |
3.4 香港人民币离岸市场的特殊性 |
3.4.1 建立方式 |
3.4.2 产生的原因和背景 |
3.4.3 运行模式 |
3.4.4 监管模式 |
第4章 香港人民币离岸市场的结构分析 |
4.1 香港人民币离岸市场的总体结构 |
4.1.1 香港人民币离岸金融的主要业务 |
4.1.2 香港人民币离岸市场的总体结构 |
4.2 香港离岸人民币货币市场 |
4.2.1 离岸人民币存款市场 |
4.2.2 离岸人民币贷款融资市场 |
4.2.3 离岸人民币银行问同业拆借市场 |
4.2.4 离岸人民币利率的形成 |
4.3 香港离岸人民币证券市场 |
4.3.1 离岸人民币债券市场的发展现状 |
4.3.2 离岸人民币债券市场的特点及发展趋势 |
4.3.3 离岸人民币债券的定价 |
4.3.4 离岸人民币股票市场的发展 |
4.4 香港离岸人民币外汇市场 |
4.4.1 离岸人民币即期(现货)市场 |
4.4.2 离岸人民币远期市场 |
4.4.3 离岸人民币外汇市场的发展 |
4.5 香港离岸人民币产品市场 |
4.5.1 离岸人民币产品的主要种类 |
4.5.2 离岸人民币产品的发展 |
第5章 香港人民币离岸市场的影响分析 |
5.1 对在岸金融市场发展的影响 |
5.1.1 对在岸人民币汇率价格的影响 |
5.1.2 对在岸人民币利率价格的影响 |
5.1.3 对境内货币供应量的影响 |
5.2 对香港金融市场发展的影响 |
5.2.1 提升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实力 |
5.2.2 对港元的替代影响 |
5.3 对国际金融市场发展的影响 |
5.3.1 为国际金融市场提供更多的投融资机会和场所 |
5.3.2 对国际货币结构或格局的潜在影响 |
第6章 香港人民币离岸市场的预期风险 |
6.1 预期风险的产生 |
6.1.1 预期风险产生的根源 |
6.1.2 离岸与在岸价格体系的差异 |
6.1.3 人民币汇率的市场预期 |
6.2 预期风险的表现 |
6.2.1 投机套利阻碍市场健康发展的风险 |
6.2.2 短期跨境资金流动的风险 |
6.2.3 削弱货币政策有效性的风险 |
6.2.4 阻碍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再贷款游戏”风险 |
6.2.5 离岸市场建设过程中存在的其它风险 |
6.3 预期风险的防范 |
6.3.1 缩小离岸与在岸人民币价格和收益的差异 |
6.3.2 推动内地利率市场化和汇率形成机制的改革深化 |
6.3.3 加强监管机制的完善和市场的风险管理 |
6.3.4 推进香港人民币离岸市场不断走向成熟 |
第7章 香港人民币离岸市场发展的政策建议 |
7.1 政策建议的总体框架 |
7.1.1 对香港人民币离岸市场的再认识 |
7.1.2 发展政策建议的框架 |
7.2 推进人民币离岸市场金融基础设施建设 |
7.2.1 人民币离岸金融基础设施建设的必要性 |
7.2.2 人民币离岸金融基础设施建设的主要内容 |
7.3 促进离岸人民币利率的市场化 |
7.3.1 离岸人民币利率市场化的必要性 |
7.3.2 离岸人民币利率市场化的条件 |
7.3.3 离岸人民币利率市场化的途径 |
7.4 完善离岸人民币的回流机制 |
7.4.1 离岸人民币回流机制建设的必要性 |
7.4.2 离岸人民币回流渠道的建设 |
7.5 坚持发展的渐进性和监管的有效性 |
7.5.1 审慎推进资本账户的开放 |
7.5.2 实现对香港人民币离岸市场的有效监管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与其他科研成果 |
后记 |
(8)QDII制度对大陆A股市场价格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QDII制度相关文献综合述述 |
1.2.2 国内QDII制度相关文献综述 |
1.2.3 A股H股价差的国外文献综述 |
1.2.4 A股H股价差的国内文献综述 |
第三节 本文的结构安排及创新之处 |
1.3.1 本文结构安排 |
1.3.2 本文创新点 第二章 QDII制度的理论基础、背景及国际比较 |
第一节 QDII制度的运作原理 |
第二节 QDII制度的理论基础 |
2.2.1 国际资本流动理论 |
2.2.2 资产组合理论 |
2.2.3 克鲁格曼的"三元悖论" |
2.2.4 金融深化理论 |
第三节 中国资本市场引入QDII制度的背景 |
2.3.1 中国经济高速增长,造就了大批富裕阶层和理财需求 |
2.3.2 外汇储备增长迅速,人民币存在较大升值压力 |
2.3.3 汇率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入 |
2.3.4 繁荣香港市场的要求 |
第四节 QDII制度实践的国际比较 |
2.4.1 韩国QDII制度的实践 |
2.4.2 台湾QDII制度的实践 |
2.4.3 智利QDII制度的实践 第三章 QDII发展现状及治理措施 |
第一节 QDII政策大事记 |
第二节 QDII的发展历经程 |
第三节 QDII的发展现状 |
第四节 中国QDII投资风格分析 |
3.4.1 分类以股票型基金为主 |
3.4.2 基金系QDII重仓港股且偏好金融 |
3.4.3 银行系QDII投向以成熟市场为主,区域相对分散 |
第五节 QDII基金失败的原因分析 |
第六节 QDII基金的治理措施 第四章 QDII制度对我国证券市场影响的定性分析 |
第一节 QDII制度对我国证券市场的积极影响 |
4.1.1 有利于优化国内市场的投资路径,降低投机行为发生率 |
4.1.2 有利于国内证券市场与国际证券市场的接轨 |
4.1.3 为我国金融机构及个人投资者带来全方位的投资机会 |
4.1.4 有助于培养国际级投资者队伍,推动投资理念与模式的逐步成熟 |
第二节 QDII制度对我国证券市场的消极影响 |
4.2.1 导致国际游资跨境频繁流动 |
4.2.2 引起市场萎靡 |
4.2.3 证券市场的资金分流,可能导致股市动荡 第五章 QDII制度对A股市场影响的实证分析 |
第一节 实施QDII制度前各地股市风险溢价比较分析 |
第二节 QDII对A股市场风险收益的实证分析 |
5.2.1 投资组合风险收益的计量方法 |
5.2.2 各地股市间相关系数的计算 第六章 QDII制度对市场分割及A、B、H股价差的影响分析 |
第一节 A股、H股的市场分割及基本情况介绍 |
6.1.1 影响H股和A股价格差异的因素分析 |
6.1.2 QDII制度和A股、H股市场分割的消除 |
第二节 A股和B股市场波动性、有效性比较及其整合研究 |
6.2.1 研究方法 |
6.2.2 实证研究结果 |
6.2.3 基本结论与评论 |
第三节 QDII制度对A股、H股价差影响的格兰杰因果关系分析 |
6.3.1 资料与研究方法 |
6.3.2 最优滞后步长P的确定 |
6.3.3 平稳性检验 |
6.3.4 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与回归拟合 |
6.3.5 实证结果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结论 |
7.1.1 资本项目和证券市场应逐步开放 |
7.1.2 投资者确立合理的风险和收益预期 |
7.1.3 培育专业人士和服务机构 |
7.1.4 对进出资金严格监控 |
第二节 论文的未来研究方向 附录 |
附录一 QDII开放投资台湾之规定 |
附录二 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境外证券投资管理试行办法 |
附录三 台湾地区金融控股公司实行办法 |
附录四 保险资金境外投资管理暂行办法 |
附录五 商业银行开办代客境外理财业务管理暂行办法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及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致谢 |
(9)中国证券市场资本流量运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插图索引 |
附表索引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由来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分析 |
1.1.3 研究意义 |
1.2 主要内容与学术创新 |
1.2.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2.2 主要的学术创新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文献综述 |
1.4.1 经济学家关于资本流量运动问题的相关论述 |
1.4.2 西方学者对证券市场流动性的实证研究 |
1.4.3 国内学者对证券市场流动性的实证研究 |
1.4.4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1.5 本章小结 |
第2章 证券市场资本流量运动的基本分析 |
2.1 资本流量与资本流量运动的界定 |
2.2 证券市场的运行流程与资本流量运动 |
2.3 证券市场的资本流量运动诠释 |
2.4 证券市场资本流量运动的基本特点 |
2.5 证券市场资本流量运动的影响因素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一级市场相对开放的资本流量运动 |
3.1 一级市场资本流量运动的一般性 |
3.1.1 单次有价证券发行的资本流量运动 |
3.1.2 持续有价证券发行的资本流量运动 |
3.1.3 一级市场的边界与资本流量运动 |
3.2 股票一级市场的资本流量运动 |
3.2.1 股票一级市场资本流量运动的一般性 |
3.2.2 申购资金与资本流量运动 |
3.2.3 募股资金与资本流量运动 |
3.2.4 发行费用与资本流量运动 |
3.3 债券一级市场的资本流量运动 |
3.3.1 债券一级市场资本流量运动的一般性 |
3.3.2 政府债券发行与资本流量运动 |
3.3.3 金融债券发行与资本流量运动 |
3.3.4 企业债券、公司债券发行与资本流量运动 |
3.4 基金一级市场的资本流量运动 |
3.4.1 基金一级市场资本流量运动的一般性 |
3.4.2 封闭式基金模式下的资本流量运动 |
3.4.3 开放式基金模式下的资本流量运动 |
3.4.4 私募基金与资本流量运动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二级市场相对封闭的资本流量运动 |
4.1 二级市场资本流量运动的一般性 |
4.2 股票二级市场的资本流量运动 |
4.2.1 股票交易价格与资本流量运动 |
4.2.2 股票交易成本与资本流量运动 |
4.2.3 股票交易对货币资本流量运动的影响 |
4.3 债券二级市场的资本流量运动 |
4.4 基金二级市场的资本流量运动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一、二级市场并存的资本流量运动 |
5.1 证券上市与资本流量运动 |
5.1.1 增量有价证券上市与资本流量运动 |
5.1.2 存量有价证券上市与资本流量运动 |
5.1.3 股权分置改革与资本流量运动 |
5.2 一级与二级市场之间的资本流量运动 |
5.2.1 上市公司募股资金流回证券市场 |
5.2.2 上市公司的股利分配与资本流量运动 |
5.2.3 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与资本流量运动 |
5.2.4 上市公司回购股份与资本流量运动 |
5.2.5 股票二级市场货币资本流向一级市场 |
5.2.6 基金分红与资本流量运动 |
5.3 一级与二级市场之间资本流量运动的平衡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上市公司重组与资本流量运动 |
6.1 资产置换与资本流量运动 |
6.1.1 全面的资产置换 |
6.1.2 部分的资产置换 |
6.2 股权置换与资本流量运动 |
6.3 资产——股权置换与资本流量运动 |
6.4 以股抵债与资本流量运动 |
6.5 重组失败而退市的资本流量运动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衍生品交易与资本流量运动 |
7.1 衍生品交易资本流量运动的一般性 |
7.2 证券型衍生品交易与资本流量运动 |
7.2.1 证券型衍生品要点 |
7.2.2 权证交易与资本流量运动 |
7.2.3 可转债交易与资本流量运动 |
7.3 契约型衍生品交易与资本流量运动 |
7.3.1 契约型衍生品交易资本流量运动的一般性 |
7.3.2 股指期货交易与资本流量运动 |
7.4 衍生品交易对资本流量运动的影响 |
7.5 本章小结 |
第8章 市场开放与资本流量运动 |
8.1 金融危机与国际资本跨境流动 |
8.2 B股、H股的探索与经验 |
8.3 QFII带来的资本流动与监管问题 |
8.4 市场开放条件下的资本流量运动分析 |
8.5 理想的过度性选择 |
8.6 本章小结 |
第9章 证券市场资本流量的计量 |
9.1 现金流量表与资金流量表的启示 |
9.2 证券市场虚拟资本流量的计量 |
9.2.1 股票虚拟资本流量的计量 |
9.2.2 债券虚拟资本流量的计量 |
9.2.3 基金券虚拟资本流量的计量 |
9.3 证券市场货币资本流量的计量 |
9.3.1 股票一级市场货币资本流量的计量 |
9.3.2 股票二级市场货币资本流量的计量 |
9.4 证券市场现实资本流量的计量 |
9.5 总体的证券市场资本流量表 |
9.6 本章小结 |
第10章 证券市场资本流量运动的调节 |
10.1 资本流量运动调节的基本理念 |
10.2 虚拟资本流量运动的调节 |
10.2.1 应当发行优先股 |
10.2.2 大力发行债券 |
10.2.3 鼓励发展私募基金 |
10.3 货币资本流量运动的调节 |
10.4 现实资本流量运动的调节 |
10.5 证券市场资本流量运动风险的控制 |
10.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情况 |
(10)全流通背景下中国股票市场IPO抑价影响因素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现实背景 |
1.1.2 理论背景 |
1.2 研究范围与概念界定 |
1.2.1 研究范围与目标 |
1.2.2 概念界定 |
1.3 IPO的发售机制 |
1.3.1 国际上IPO发售机制 |
1.3.2 中国IPO发售机制 |
1.4 技术路线及结构安排 |
1.4.1 技术路线 |
1.4.2 结构安排 |
2 文献综述 |
2.1 国外IPO抑价的理论 |
2.1.1 基于信息经济学的理论研究 |
2.1.2 基于行为经济学的理论研究 |
2.1.3 基于制度安排的理论研究 |
2.1.4 基于控制权的理论研究 |
2.2 中国IPO抑价的理论 |
2.2.1 从信息经济学角度进行的研究 |
2.2.2 从行为经济学角度进行的研究 |
2.2.3 从制度安排角度进行的研究 |
2.2.4 从控制权角度进行的研究 |
2.2.5 中国IPO抑价理论小结 |
2.3 IPO抑价研究评价 |
2.3.1 IPO抑价理论存在的局限性 |
2.3.2 IPO抑价研究存在的问题 |
2.3.3 对IPO抑价理论与研究的评析 |
3 研究设计与资料收集 |
3.1 研究设计 |
3.1.1 计量技术 |
3.1.2 研究假设 |
3.2 变量说明 |
3.3 样本选取 |
3.4 数据收集与整理 |
4 统计分析与假设检验 |
4.1 描述性统计 |
4.2 相关性分析 |
4.3 回归分析 |
4.4 案例分析 |
5 研究结论与展望 |
5.1 研究结论 |
5.2 政策建议 |
5.3 研究展望 |
5.3.1 最新形势与变化 |
5.3.2 研究局限性 |
5.3.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样本公司名录 |
四、内地居民对投资港股热情不高(论文参考文献)
- [1]纳入明晟指数对我国证券市场国际化影响研究[D]. 李旭. 天津财经大学, 2019(07)
- [2]股指期权推出对证券市场系统性风险的影响 ——以香港证券市场为例[D]. 杨均天. 天津大学, 2014(03)
- [3]沪港通对跨境资本流动的影响[J]. 巴曙松,张信军. 中国金融, 2014(18)
- [4]我国人民币汇率预期与AH股价差的相关性分析 ——基于马尔可夫区制转移模型[D]. 苏宜. 上海师范大学, 2014(02)
- [5]QDII海外投资风险管理问题研究[D]. 李佳峰. 武汉大学, 2013(12)
- [6]基于感知价值的银行理财顾客行为倾向研究[D]. 王瑶. 北京工业大学, 2013(03)
- [7]香港人民币离岸市场形成与发展研究[D]. 冯永琦. 吉林大学, 2012(10)
- [8]QDII制度对大陆A股市场价格的影响研究[D]. 龚纪纲. 南开大学, 2010(08)
- [9]中国证券市场资本流量运动研究[D]. 曹立. 湖南大学, 2010(04)
- [10]全流通背景下中国股票市场IPO抑价影响因素实证研究[D]. 罗焱. 浙江大学, 20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