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现阶段完善我国房地产税收制度的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高杏芸[1](2021)在《新公共管理视角下的房地产税收征管困境与对策研究 ——以昆明市为例》文中提出
江依蓉[2](2021)在《房地产开发企业税收征管问题研究 ——以浙江丽水为例》文中提出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我国经济水平不断向好发展,与此同时房地产行业也进入高速发展的态势。从所发布的官方数据来看,房地产行业的经济生产总值占据国民经济生产总值的比例较高,已经成为主要经济生产总值贡献量,一方面,有利于对经济的宏观调控;另一方面成为了地方税收收入的重要基础。但房地产开发企业因其建设周期长、环节多、业务复杂等特点,一直以来都是税务机关征管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因此,加强房地产企业税收征管问题的探讨,一方面有助于保证国家财政收入的及时足额取得,防范税收流失的风险,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引导房地产开发企业遵守税法、尊重税法,提高税收遵从度,促使其向规范化、良性化、稳定化的方向发展,避免因税收引发的各类风险。同时,加强房地产开发企业税收征管问题的研究也有助于促使相关税收政策的进一步完善,提高税务机关征管水平,改善税务机关在房地产开发企业征管中被动的局面。本研究中所涉及到的相关理论基础有风险管理、精益管理、流程再造等相关领域,并选取实地调研法、比较研究法以及文献研究法等方法进行研究。立足于丽水市房地产开发企业税收征管工作中存在的税收流失的实际问题,具体分析了其具体原因。地方经济发展水平偏低、税收政策自身存在缺陷、纳税人税收遵从较低、税收征收管理方式粗放、征管队伍建设滞后、税收执法有效性不足是制约丽水市房地产开发企业税收征管发展的主要因素。针对现存问题和原因分析,本文提出了符合丽水当地实际情况的税收征管对策和建议,具体包括完善房地产税收政策,提高纳税人税收遵从度,革新税收征管方式,提高征收队伍素质,强化税收执法刚性。本文一共分为五个部分,具体包括:第一部分,在引言中对研究背景以及其意义进行了重点阐述,并对当前国内外学者、专家的研究文献进行了分析整理,为本文进一步开展研究提供了保障。第二部分,房地产开发企业税收征管的理论及涉税分析。主要论述了房地产开发企业和税收征管的相关概念,并且分析了精益管理理论、风险管理理论、流程再造理论是加强房地产企业税收征管的重要理论依据。同时为便于下文的分析,对房地产开发企业涉税环节及相关政策作了简要概述。第三部分,丽水市房地产开发企业税收征管存在的问题及成因。本文选取浙江丽水房地产开发企业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比较研究、实地调研等方法,对企业所得税、增值税等多个税种的税源流失问题进行针对性的梳理和研究。房地产开发采取隐瞒收入、增加购进抵扣、虚列成本费用、改变收入费用实现时间等手段进行偷逃税款的现象比较普遍,而导致这一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税收政策本身的缺陷,也有征纳双方自身存在的问题。第四部分,国内外房地产开发企业税收征管措施与启示。主要介绍了美国、日本、新加坡以及国内部分省市对房地产开发企业税收征管的相关措施,总结了其房地产开发企业有效征管的经验,及其对我国的借鉴意义。第五部分,强化房地产开发企业税收征管的对策建议。针对问题及原因的分析,借鉴国内外经验,结合丽水市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强化房地产开发企业税收征管的具体对策建议。具体包括完善房地产税收政策、提高纳税人税收遵从度、革新税收征管方式、提高征收队伍素质、强化税收执法刚性。
刘岚[3](2020)在《玉溪市房地产企业税收风险管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现在中国经济飞速发展,人均物质生活质量得到显着提升,对居住环境提出的标准变高,为房地产行业的进步带来了更大的空间。由于其自身的特征,中国房地产业在驱动上下游产业链和增加就业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特别是,房地产公司缴纳的增值税和所得税已成为税收和财务的主要来源。但是,由于眼下猛烈的市场竞争房地产公司的税收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税收风险。这就要求经过专业、完备的税收征管来减少税收管理风险。为了更加有针对性地探究房地产公司的税收风险管理,本文以玉溪市房地产企业和税务局为研究对象,以风险管理、税收遵从、信息不对称等理论为指导,运用文献资料分析法、案例分析法、个案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对房地产企业税收风险管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总结归纳,并对其存在的问题从房地产企业原因(纳税意识不强、办税人员业务能力弱、故意进行税收违法行为)、税务机关原因(税务机关权责划分不清、税务人员能力、水平有限,信息不对称)、房地产税制、法律法规、外部因素等五个方面展开了分析。以此为基础,从强化房地产行业的税收风险意识,提升税务部门风险管理能力,完善税收制度政策,优化税收风险管理外部环境等四个方面寻找相对可行的意见建议,结合实际情况,就其中存在的缺陷,寻求合理的应对手段。
郑炜[4](2020)在《浙江R市房地产税保有环节征收管理研究》文中提出稳妥推进房地产税立法,房地产税改革还在路上。房地产税改革已经国内已经形成一定共识,以“轻流转、重保有”、“宽税基、低税率”等,但依旧是处于理论阶段,特别在税务征收管理方面,以R市房地产税收为切入点,发现现有房地产税保有环节征收管理存在问题,针对R市发现的问题,分析问题成因,并收集借鉴其他国家房地产税相关征收管理内容,提出对应的房地产税征收管理保有环节的政策建议,为改革后房产税征收管理提出相关预准备。从我国现行房地产税收管理体系出发,结合自身参与的实际工作情况,采用文献研究方法、专家咨询法、实地调查法、比较借鉴方法及问卷调查,发现R市在保有环节房地产现有“以票控税”、纳税主动性低问题,剖析在个人房地产税保有环节征收管理在税源信息、计税依据、征管体系、纳税遵从度四方面分析,有税源管理信息缺失、计算依据难以核实、税收征收管理体系落后、自然人缺乏纳税意识等原因构成。对于国际房地产税制以及其管理的经验展开分析,基于其税收制度建设以及实际税收管理等方面获得一些有价值的经验进行借鉴,提出(1)打通部门信息,强化税源管理,以“不动产登记”制度为基础获取税源登记,与街道、公安部门信息共享,核实房产出租情况;(2)加快房地产税制改革,完善房产税最重要的评估环节,增加评估公示制度和评估争议复议制度;(3)健全自然人税收征管体系,建立健全的数据对自然人进行监管,提升税收技术支持,提高自然人征收管理能力,加强大数据、人工智能等计税有效运用提升征收管理效率;(4)提升纳税遵从度,完善相关措施。做好税收宣传及简化办税流程,完善相关配套制度提高违法成本,建立纳税光荣道德环境,加快信用体系建设,强化税收执法力度。引导税务代理机构发展。同时希望通过相关研究能为房产地税制度改革提供参考。
王莹[5](2020)在《居民住宅房地产税对地方财政收入的影响测算》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提高我国居民生活幸福指数,关键在于地方政府有效履行公共服务职能,但是职能的履行需要有相应的财力的保证。营改增之后,地方政府的主体税种消失,税收收入显着降低,长期依靠中央的转移支付显然不能维持财政支出的需要,土地财政、大量举债的方式也无法长期维持,如何在现行税制的基础上进行改革,扩充地方政府的财力是亟需研究的问题。分税制改革后,房地产业成为地方的支柱性产业,房地产价值高、不易移动、稳定性好,具有其它税源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对房地产税制进行完善,可以极大的提高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目前我国仅对于城镇的经营性房屋征税,大量房产在征税范围之外,因此将非经营性房产纳入征税范围是当务之急,可以有效的解决地方财政收入不足的问题。在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正式提出房地产税的立法问题,尤其重点指出要完善地方税收制度,同年9月,人大常委会提出审议房地产税相关的10部单行税法。房地产税的立法不仅有着现实的需求,立法机构也在不断的从法律层面对其进行完善。本文立足于地方政府财政收支缺口越来越大的现实局面,从税收要素的角度以房地产税的收入职能为目的拟定可行的方案,在方案的拟定过程中一方面借鉴上海、重庆两地房地产税试点的经验和做法,另一方面参考发达国家的做法和学者在相关领域的研究结论,结合中国国情制定适宜的征税方案。使用地理位置和经济发展程度相结合的方式,选取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四地作为研究对象。总的来说,本文的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将拟定方案的税额与居民的纳税能力相结合,在计算出拟定方案对应税额的前提下,分析各个方案下居民的纳税能力,参照国际标准,剔除居民纳税能力明显偏低,不适宜施行的方案。另一个方面也是本文的重点内容,分析拟定的房地产税征税方案在四地的税额对于地方财政收入的影响,鉴于对于地方财政收入的影响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指标,本文将房地产税的征收对地方财政收入的影响量化为三个指标:一、拟定方案的税额与营业税占地方税收收入的比重比较,分析若开征房地产税能否填补因取消营业税在地方税收收入中的造成的空缺,二、开征房地产税主要是为了加强房地产持有环节的税收征收力度,因此将拟定方案税额与现行房地产持有环节的房产税和城镇土地使用税两税进行比较,比较分析两者的数额大小,三、开征房地产税对地方财政收支缺口的影响,运用具体数额分析房地产税的开征能否改善目前地方政府财政缺口越来越大的现状。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发现,房地产税的开征可以有力的提升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完全可以替代取消的营业税,且和目前房产持有环节的两税之和相当,对于地方政府的财政收支缺口有明显的缩小效应,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虽然税率越高,房地产税的财政收入效应越明显,但是要以居民的纳税能力为前提,选择合适的评估率、税率和减免方式,降低因税收带来的外部不经济。
张洋帅[6](2020)在《我国房地产税立法问题研究》文中认为目前,房地产税仍然处于从无到有的演变过程,社会公众对其的讨论仍然继续,随着国家的积极推进,我们可以期待其会很快落地成为现实,房地产税的改革已势在必行,但未来的税制改革之路仍然漫长。作为一项及其复杂的系统工程,房地产税立法不可避免地会有很多需要面临和应对的复杂问题、风险和障碍。现阶段,国内房地产立法体系尚不清晰,税制要素设计和配套的法律法规措施的不完善,严重阻碍了社会公平和效率,也影响了我国居民财产分配的大趋势。依法治国必然要求立法先行,因此立法机构需要深入研究房地产税的法理基础,充分理解房地产税的财税理论出发点,并探讨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房地产税具备征收条件、城乡制度二元制导致的土地出让金制度与房地产税如何有效地兼容。从2011年开始试点的上海、重庆试房产税,虽然由于涉税范围窄、设计税率低、免征面积多、计税依据不合理等具体原因,导致其在具体调节居民收入和拓宽地方政府收入的作用不明显,但是不能因此而否定房地产税的作用和出台的必要性,通过借鉴海外已经成熟的实践经验,有助于我们合理高效地逐步实行房地产税。在法理基础和立法本身问题得到解决后,则要考虑建立相应的基础配套制度,这是房地产税得以顺利实施的必要条件,也是促进社会公平效率和财产合理分配的必要途径。本文主要分为四个部分,可以简单地概括成——政府要征收的房地产税是什么、对民众征收房地产税有哪些前置条件需要满足、怎样才能让政府合理地征收房地产税及怎样让民众遵从征收房地产税。详细来说,本文的第一部分对房地产税以及税改过程中提及的房地产税的概念、内涵和相应分类,对房地产税的基本功能、定义定位进行阐述;第二个部分在分析房地产税的受益论与新论观点后,在讨论房地产税的税收目的正当性、具备可税性和程序正当性的基础上阐述房地产税法理正当性,并针对目前社会反应较为强烈的重复征税问题,厘清房地产税的征税路径;第三部分则在借鉴国外立法的基础上得出一些宝贵的立法建议,提出了自己的税制设计方案,如征税主体、征税范围、计税依据、配套税收种类等,并重点讨论了税收优惠政策的制定方式;第四部分从完善房地产税收制度建设的角度,列明国家需要建立和完善的房地产税收支持制度,希望对房产税改革和完善有所裨益,促进社会的公平正义。
张慷[7](2019)在《税收政策变化对房地产行业效应分析研究》文中提出房地产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房地产市场的繁荣有助于国民经济的长远发展。现阶段,国内房地产行业走势向好,房地产价格处于逐渐升高的态势。由于担心中国房地产市场泡沫,政府相关部门制定实施了涵盖税收货币等方面的政策制度,采取了宏观调控的手段。长期以来,房地产产业都是政府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房地产税收机制有效抑制了房地产价格的不正常增长,对于维持房地产市场的稳定、科学分配房地产资源等有着深远意义。可以看出,房地产税收政策所扮演的角色十分重要。在房地产税收政策不断完善的背景下,探究房地产税收政策同房地产价格之间的内在联系成为了相关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文章的开头简介了此次研究的大致背景、主要意义、现实状况和研究对象等;然后介绍了房地产业定义及经济地位、房地产税收相关概念、我国现行房地产税收体制、房地产税的理论基础;进一步分析了房地产业相关税收改革现状,主要包括房地产价格变动趋势、我国房地产业相关税种的改革历程及与房价变动的对比分析、我国现行房地产税制体系存在的问题、国内房地产税收机制变革创新的重要意义;通过实证分析,研究“营改增”政策对房地产行业的影响进行研究;进一步以RS房地产公司为例分析了增值税改革对房地产行业的影响;接着探析了房地产税收机制的变革创新对于整个房地产行业的影响,主要包括房地产税收改革对房地产价格的影响效应分析、房地产税收改革对房地产市场供需情况的影响、房地产税收改革对房地产业各参与主体的影响、上海、重庆开征个人房产税试点比较分析。并探讨了国外房地产税制改革经验及其借鉴,主要从日本、新加坡等国家进行介绍,分析国外房地产税制改革对我国的启示;最后提出了强化房地产相关税收政策对行业调控效应的政策建议,主要从政府方面及企业方面等进行探讨。
崔佳欣[8](2020)在《J市房地产税收风险评价研究》文中指出房地产关乎国计民生,近年来迎来了房地产行业的蓬勃发展,但由于房地产企业开发项目的运营周期长,涉及融资,建设,预售(销售)等许多环节,因此资金组成构成复杂,且成本分摊计算和复杂的税收征收系统。由此引起的税收风险相对较大。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也是国家机制运行的重要保证。对于J市而言,房地产税收是税收总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保障J市税收稳定性,对J市房地产税收风险进行评价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纳税遵从理论、税收风险理论、税收风险管理理论、AHP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等为理论基础,采用文献分析法、实地调研法和案例研究法,分析房地产企业特征、税制特征以及常见税收风险表现形式,通过税收遵从类、经营收入类、企业管理类和商业信誉类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了风险评价模型并提出了相关保障措施,评价该体系应用的有效性和有限性,并对J市税收风险防控机制和保障措施提出完善建议。本研究较为全面的揭示了对房地产税收风险评价时需要深入考虑的几个方面,同时希望通过本研究,能够为促进J市房地产税收风险评价建设提供一些可操作性建议。
郭建华[9](2019)在《包容性房地产税收制度供给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房地产税收制度是指与房地产直接相关的税种构成的税收制度体系,其广义概念包括房地产开发、交易和保有环节涉及的增值税、契税、企业所得税、房产税(房地产税)等税种。其中,保有环节的房地产税(以下简称房地产税)通常形成其狭义概念,是本文的研究重点。本文基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包容性视角,以促进房地产的包容性发展为聚焦目标,在全面考察分析我国房地产税收制度供给现状的基础上,提出构建包容性房地产税收制度的理论命题,并对包容性房地产税收制度理念的内涵特征、功能定位等作了系统阐述;为探索房地产税制变迁规律及路径依赖特性,本文对国内外房地产税制变迁进行了总结回顾和比较分析,归纳出房地产税制建设的普遍规律和包容性经验;为进一步验证按照包容性理念指导下构建的房地产税收制度框架是否满足包容性制度特征和目标定位,本文结合CGE模型最新研究成果,设计了一个基于省级行政区域样本的房地产税CGE模型,对以扣除面积、税率等为主要变量的房地产税收制度构建方案进行了模拟分析。根据模拟结果,本文提出了一套包容性房地产税收制度的建议方案,核心是房地产税制度的供给,以期为我国房地产税立法提供参考。本文得出的主要结论性认识和研究成果是:第一,当前我国房地产领域表现出的利益分配不平衡、个别利益集团享受过多经济发展成果、社会不和谐因素增加等问题,反映和揭示了房地产经济制度的包容性缺失。作为房地产经济制度重要组成部分的房地产税收制度,重房地产交易环节征税,轻(免)保有环节征税等问题导致税收公平性不足,调节功能缺位甚至存在逆向调节,制度供给呈现出较强的包容性短板。第二,为构建包容性的房地产经济制度,需要以包容性的房地产税收制度与之匹配,作为其相关制度安排的重要和关键组成部分。包容性房地产税收制度是以税收制度形式直接或间接地促进房地产供给更好适应全社会不同阶层、身份的社会成员都“住有所居”,实现包容性发展,从而推动实现社会公平包容、和谐共赢;同时作为房地产治理长效机制的重要内容,致力于促进房地产业与国民经济其他组成部分结构优化、相得益彰,引导健全优化公共资源配置机制和公共选择机制的制度安排。包容性房地产税收制度以弥补现行房地产税收制度包容性短板、助力构建房地产长效治理机制为基本任务,以促进包容性发展、实现人人“住有所居”为基本目标,以构建中性、功能更加健全、税收遵从度高的税制要素为主要途径,同时满足“公平、共享、激励兼容、法治化”等基本特征。第三,作为包容性房地产税收制度的核心内容,房地产税面临多重功能和使命,包括组织财政收入、调节收入分配、促进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等。但在现阶段,凸显与注重房地产税的调节功能,是政府开征房地产税的现实出发点,要以征收房地产税为手段,向全社会发出稳定房地产市场的强烈预期。而从中长期来看,房地产税也将逐步充实财政收入功能。因此,房地产税的制度供给,现阶段可以立足于高端调节,采取税基扣除和累进税制,同时给予农村房地产免税和城镇保障性住房税收优惠,实现量能纳税、激励兼容;长期来看,应该是一个简单便利、公平高效的普遍课税的税收制度,总体框架为“宽税基、低税率、高遵从”。第四,包容性房地产税收制度供给的现实目标是“卡尔多—希克斯改进”,制度供给的方式将以强制型供给为主导。具体的制度供给思路包括:同步推进房地产税立法与交易环节税收改革,优化房地产税收制度结构,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减少税制的扭曲效应;按照“宽税基、低成本、优惠得当、遵从度高”的原则,逐步将所有不动产纳入房地产税的征税范围;将土地与房屋合并课税,并采取面积和价值综合扣除的税基减免方案,保障公平性的同时,增强税收的调节功能。第五,模拟分析发现,同步实施交易和保有环节房地产税收制度改革,比单独开征房地产税的制度供给方案更加包容。开征房地产税,有助于房地产价格恢复理性,降低房价上升曲线的斜率,抑制房价过快上涨,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而配套实施交易环节税制改革,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对经济增长(GDP)、投资、居民消费、就业等需求侧和供给侧重要经济指标都具有促进作用。因此,联动改革方案可以实现对生产者和消费者的激励兼容,符合包容性的制度供给取向。第六,考虑到制度供给的包容性要求,开征房地产税在短时间内难以大幅增加地方财政收入,实现对“土地财政”的完全替代,也就是说房地产税在短时间内不太可能成为地方主体税种和主要税源。但从长期来看,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更加平衡、更加充分,包容性发展成果不断累积,正如个人所得税发展轨迹一样,因税基等要素的成长,房地产税未来具备成为地方主体税种的潜力。
华明立[10](2019)在《我国房地产税立法问题研究》文中认为税收在国家治理中发挥着支柱性、保障性的作用,而房地产税又是税收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我国房地产税收体系混乱,出现了困顿的局面,因此,当前房地产税收制度面临的困顿局面亟需解决,就需要在立法工作进程中加快制定房地产税法,因此,2013年关于“加快房地产税立法,适时推进税改”的理念被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此理念为提出“先立法后改革”提供了基本路线图,2017年第十九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明确提出“加深税收体制改革,完善地方税收体系”,且坚持“立法先行、充分授权、分步推进”的原则来改变当前不合理的房地产税制,2018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李克强总理特别指出,在“改革财政税收制度”方面,进一步指出要“健全地方税体系,稳妥推进房地产税立法”,2019年3月5日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稳步推进房地产税立法”,3月8日的十三届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上再次提到房地产税法,到2020年相关改革要基本到位,要基本建立现代财政税收制度。
二、现阶段完善我国房地产税收制度的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现阶段完善我国房地产税收制度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2)房地产开发企业税收征管问题研究 ——以浙江丽水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本文可能的创新点与不足 |
1.4.1 本文可能的创新点 |
1.4.2 研究不足 |
2 房地产开发企业税收征管的理论及涉税分析 |
2.1 相关概念 |
2.1.1 房地产开发企业 |
2.1.2 税收征收管理 |
2.1.3 房地产开发企业税收征收管理 |
2.2 税收征管理论依据 |
2.2.1 风险管理理论 |
2.2.2 精益管理理论 |
2.2.3 流程再造理论 |
2.3 房地产开发企业的主要涉税情况 |
3 丽水市房地产开发企业税收征管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
3.1 丽水市房地产开发企业的发展概况和税收贡献 |
3.1.1 房地产开发企业发展概况 |
3.1.2 房地产开发企业税收贡献 |
3.2 丽水市房地产开发企业税收征管存在的问题 |
3.2.1 增值税征管中存在的问题 |
3.2.2 企业所得税征管中存在的问题 |
3.2.3 土地增值税征管中存在的问题 |
3.3 丽水市房地产开发企业税收征管问题的成因 |
3.3.1 地方经济发展水平偏低 |
3.3.2 税收政策自身存在缺陷 |
3.3.3 纳税人税收遵从度较低 |
3.3.4 税收征收管理方式粗放 |
3.3.5 税收征管队伍建设滞后 |
3.3.6 税收执法的有效性不足 |
4 国内外房地产开发企业税收征管措施与启示 |
4.1 国外房地产税收征管 |
4.1.1 美国 |
4.1.2 日本 |
4.1.3 新加坡 |
4.1.4 启示 |
4.2 国内部分省市房地产开发企业税收征管措施与启示 |
4.2.1 国内部分省市房地产开发企业税收征管措施 |
4.2.2 启示 |
5 强化房地产开发企业税收征管的对策建议 |
5.1 完善房地产税收政策 |
5.1.1 健全税收法律体系 |
5.1.2 给予地方适度决定权 |
5.2 提高纳税人税收遵从度 |
5.2.1 建立畅通的涉税信息沟通机制 |
5.2.2 创新税收宣传手段 |
5.2.3 增强纳税人法治意识 |
5.2.4 规范中介机构准入门槛 |
5.3 革新税收征管方式 |
5.3.1 完善房地产征管体系 |
5.3.2 创新税收管理新模式 |
5.4 提高征收队伍素质 |
5.4.1 整合人力资源 |
5.4.2 健全人才培养机制 |
5.4.3 强化激励机制 |
5.5 强化税收执法刚性 |
5.5.1 加大欠税清缴力度 |
5.5.2 开展税收多方面检查 |
5.5.3 加大涉税案件的处罚力度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玉溪市房地产企业税收风险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国内外研究述评 |
三、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内容 |
第一章 核心概念及基础理论 |
第一节 核心概念 |
一、房地产业 |
二、房地产税收 |
三、税务风险管理 |
第二节 基础理论 |
一、风险管理理论 |
二、税收遵从理论 |
三、信息不对称理论 |
第二章 玉溪市房地产企业发展及税收风险管理现状 |
第一节 玉溪市房地产企业税收基本情况 |
一、玉溪房地产企业概况 |
二、玉溪房地产企业税收收入情况 |
第二节 玉溪税务系统税收风险管理现状 |
一、玉溪市税收风险管理机构人员构成现状 |
二、玉溪市税收风险管理基础状况 |
三、玉溪市构建税收风险管理机制 |
第三节 玉溪市税收风险管理运行支撑体系 |
一、数据采集运用 |
二、第三方数据共享 |
第三章 玉溪市房地产企业税收风险管理存在问题及成因 |
第一节 房地产企业税收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
一、房地产企业避税动因强烈,税收风险意识淡薄 |
二、税务业务人员管理不到位 |
三、涉税信息真实性难以保证 |
四、税务风险管理制度缺失,管理方式落后 |
第二节 房地产企业税收风险管理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
一、房地产企业缺乏风控意识 |
二、税务机关内部征管不力 |
三、房地产税制不完善 |
四、法律法规不健全 |
五、外部因素 |
第四章 国外房地产企业税收风险管理的经验借鉴 |
第一节 国外税收风险管理体系 |
一、房地产各阶段税收征管模式 |
二、各国税收风险管理模式 |
第二节 国外房地产税收征管借鉴 |
一、宽税基、少税种 |
二、较为完善的风险管理制度 |
第五章 完善房地产企业税收风险管理的对策建议 |
第一节 强化房地产企业税收风险意识 |
一、坚持自觉维护税收法律法规 |
二、健全企业财务会计核算体系,完善内部风险控制 |
第二节 提升税务部门风险管理能力 |
一、加大税务机关内部控制和监督,明晰权责 |
二、增强税务人员业务素养,合理人员配置 |
三、加强第三方数据共享,推进风险监控管理平台运行 |
四、促进提升纳税遵从度 |
第三节 完善税收制度政策 |
一、优化税种设置,减少税费交叉 |
二、确保税收法律法规的科学性 |
三、完善税收法规,增加违法成本 |
第四节 优化税收风险管理外部环境 |
一、持续进行税收信息的获取 |
二、加强外部门协同合作 |
三、改进房地产企业税收管理其他手段 |
结束语 |
一、研究的结论 |
二、研究的限制与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 房地产税收风险管理调查问卷 |
致谢 |
(4)浙江R市房地产税保有环节征收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研究文献综述 |
1.3 .国外研究综述 |
1.4 .研究方法与内容 |
2.房地产税保有环节相关概念 |
2.1 .房地产税保有环节相关基本概念 |
2.2 .房地产税保有环节征收管理重要性 |
2.3 .试点城市的房地产税效果 |
2.4 .税收征收管理理论依据 |
3.R市房地产税保有环节征收管理现状及存在问题 |
3.1 .R市房地产税保有环节征收管理现状 |
3.2 .R市房地产税保有环节征收管理主要问题 |
4.问题成因分析 |
4.1 .税源管理信息缺失 |
4.2 .计算依据难以核实 |
4.3 .税收征管体系落后 |
4.4 .自然人缺乏纳税意识 |
5.国际经验及启示 |
5.1 .美国房地产税征管经验 |
5.2 .英国房地产税征管经验 |
5.3 .新加坡房地产税收征管经验 |
5.4 .其他国家相关房地产税制度 |
5.5 .启示 |
6.房地产税保有环节征收管理建议 |
6.1 .打通部门信息强化税源信息 |
6.2 .加快房地产税制改革完善房地产评估体系 |
6.3 .健全自然人征管体系提升税收技术支撑 |
6.4 .提升纳税遵从度完善相关配套措施 |
总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R市关于房地产税的调查问卷 |
致谢 |
个人简历 |
(5)居民住宅房地产税对地方财政收入的影响测算(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3 研究内容、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
1.4 创新之处与不足之处 |
2 基础理论分析 |
2.1 房地产税基本概念 |
2.2 地方财政基本概念 |
2.3 房地产税对地方财政的影响效应分析 |
3 房地产税改革方案设计 |
3.1 征税范围的设计 |
3.2 纳税人的设计 |
3.3 计税依据的设计 |
3.4 税率的设计 |
3.5 减免税的设计 |
3.6 征税方案小结 |
4 房地产税的测算 |
4.1 数据来源及相关分析 |
4.2 测算结果分析 |
5 房地产税不同方案的效应分析 |
5.1 纳税能力 |
5.2 测算方案对地方财政收入的影响分析 |
6 结论和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我国房地产税立法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章 房地产税的概念与定位 |
第一节 房地产税的概念 |
第二节 我国房地产税制的发展历程 |
一、初始阶段 |
二、发展阶段 |
三、确立阶段 |
第三节 对房地产税的定义与认识 |
一、房地产税是调节税 |
二、房地产税是收入税 |
第四节 我国房地产税立法存在的困难 |
第五节 房地产税立法的影响 |
第二章 我国房地产税的正当性问题研究 |
第一节 房地产税正当性的基础理论 |
一、传统论及其观点 |
二、受益论及其主要观点 |
三、公共支出理论论及其观点 |
四、理论比较与分析 |
第二节 房地产税立法的正当性研究 |
一、房地产税征收目的具备正当性 |
二、房地产税的可税性及量能课税 |
三、房地产税的程序具备正当性 |
第三节 房地产税与土地出让金的重复征税问题 |
一、土地制度不影响权利人权益行使 |
二、房地产税与土地出让金不构成重复征税 |
第三章 我国房地产税的制度设计研究 |
第一节 我国房地产税改革的基本原则 |
一、税收法定原则 |
二、税收公平原则 |
三、税收效率原则 |
第二节 房地产税税收优惠政策初探 |
一、上海及重庆房产税税收优惠政策分析 |
二、国外房地产税税收优惠政策分析 |
第三节 房地产税税制要素设计的构建 |
一、征税对象和免征面积 |
二、纳税人 |
三、征税范围 |
四、计税依据 |
五、税率 |
第四章 我国房地产税的配套改革建议 |
第一节 房地产税相关配套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
一、建立健全不动产产权登记制度 |
二、完善与房地产税匹配的地方税收管理体系 |
三、合法合理设计房地产税税基评估制度 |
第二节 房地产税相关配套税种的征收与改革 |
一、土地闲置税 |
二、地价税 |
三、合并城镇土地使用税 |
第五章 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税收政策变化对房地产行业效应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文献评述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框架 |
1.5 研究方法 |
1.6 创新点 |
第二章 相关理论概述 |
2.1 房地产业定义及经济地位 |
2.1.1 房地产业的定义 |
2.1.2 房地产业的重要经济地位 |
2.2 房地产税收相关概念 |
2.3 我国现行房地产税收体制 |
2.4 房地产税的理论基础 |
2.4.1 地租理论 |
2.4.2 税负转嫁理论 |
2.4.3 税制优化理论 |
第三章 房地产相关税收改革现状分析 |
3.1 房地产价格变动趋势 |
3.1.1 房价平稳时期(1998~2003年) |
3.1.2 房价快速增长时期(2003~2007年) |
3.1.3 房价震荡时期(2007~2009年) |
3.1.4 房价稳定增长时期(2009~2015年) |
3.1.5 房价加速增长时期(2015~2018年) |
3.2 我国房地产业相关税种改革历程 |
3.2.1 房地产税制建设时期(1978~2002年) |
3.2.2 房地产税制调整时期(2003~2010年) |
3.2.3 房产税改革试点时期(2011年至今) |
3.2.4 房地产行业“营改增”及增值税改革时期(2016年至今) |
3.3 我国现行房地产税制体系存在的问题 |
3.3.1 房地产税制体系结构不合理 |
3.3.2 重复征税与税种缺失问题并存 |
3.3.3 房地产税制要素设计不合理 |
3.4 我国房地产税制度改革的必要性 |
第四章 增值税改革对房地产行业影响的实证分析 |
4.1 样本选取 |
4.2 数据来源 |
4.3 变量定义 |
4.4 面板数据单位根检验 |
4.5 面板数据协整检验 |
4.6 模型的选择 |
4.7 模型回归结果分析 |
第五章 增值税改革对房地产行业的影响—以RS房地产公司为例 |
5.1 RS公司简介 |
5.2 RS公司纳税情况分析 |
5.2.1 涉税种类分析 |
5.2.2 税负水平分析 |
5.3 增值税税率降低政策对RS公司的影响 |
5.4 RS公司的税收筹划建议 |
第六章 房地产税改革对房地产行业的影响分析 |
6.1 房地产税收改革对房地产价格的影响效应分析 |
6.2 房地产税收改革对房地产市场供需情况的影响 |
6.3 房地产税收改革对房地产业各参与主体的影响 |
6.4 上海、重庆开征个人房产税试点比较分析 |
6.4.1 上海、重庆个人房产税试点方案 |
6.4.2 上海、重庆个人房产税比较 |
6.5 国外房地产税制改革经验及其借鉴 |
6.5.1 日本房地产税制改革的主要经验 |
6.5.2 新加坡房地产税制改革的主要经验 |
6.5.3 国外房地产税制改革对我国的启示 |
第七章 强化税收对房地产行业调控的政策建议 |
7.1 政府方面 |
7.1.1 完善房地产税收政策体系,提高政策调控效率 |
7.1.2 加强配套政策措施建设,强化政策调控效果 |
7.1.3 合理设计税率 |
7.1.4 减少房地产税收种类,降低总体税负 |
7.2 企业方面 |
7.2.1 投资环境转向聚焦二、三线城市 |
7.2.2 投资类型向精细化的中小户型发展 |
7.2.3 在控制风险的基础上适度调整投资规模 |
7.2.4 加速战略调整,完善开发方式 |
7.2.5 规范企业的财务管理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8)J市房地产税收风险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1.3 研究思路、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特色 |
第2章 J市房地产税收风险管理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
2.1 相关理论及概念 |
2.1.1 税收风险 |
2.1.2 税收风险管理 |
2.1.3 房地产税收风险 |
2.2 J市房地产税收风险管理现状 |
2.2.1 J市房地产税收风险的评价现状 |
2.2.2 J市房地产税收风险的防控现状 |
2.3 J市房地产税收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2.3.1 存在的问题 |
2.3.2 原因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J市房地产税收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3.1 J市房地产税收风险影响因素分析 |
3.1.1 企业主观经营类因素 |
3.1.2 政策变动类因素 |
3.1.3 其他风险因素 |
3.2 指标构建的原则 |
3.2.1 构建目标 |
3.2.2 构建的原则 |
3.3 评价指标体系 |
3.3.1 AHP方法概述 |
3.3.2 指标体系 |
3.3.3 指标权重的确定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J市房地产税收风险评价 |
4.1 模糊综合评价法概述 |
4.2 J市房地产税收风险评价模型构建 |
4.3 J市房地产税收风险评价实证 |
4.3.1 实证研究 |
4.3.2 评价结果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J市房地产税收风险规避措施及保障机制 |
5.1 税收风险规避措施 |
5.1.1 强化数据收集 |
5.1.2 税收风险防控的方法 |
5.2 税收风险防控保障机制 |
5.2.1 建立税收风险防控机制 |
5.2.2 建立税收风险专业队伍 |
5.2.3 强化税务风险重点管理 |
5.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9)包容性房地产税收制度供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论文选题背景 |
1.2 论文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1.2.1 选题目的 |
1.2.2 理论意义 |
1.2.3 现实意义 |
1.3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1.4 主要内容和创新点 |
1.4.1 主要内容 |
1.4.2 主要创新点及不足 |
2 文献综述 |
2.1 包容性理论研究综述 |
2.1.1 包容性增长理论 |
2.1.2 包容性经济制度理论 |
2.1.3 包容性理论研究述评 |
2.2 制度供给理论研究综述 |
2.2.1 制度需求—供给理论分析框架 |
2.2.2 制度失衡与均衡 |
2.2.3 制度变迁与路径选择 |
2.2.4 转轨经济理论与新供给经济学 |
2.2.5 制度供给理论研究述评 |
2.3 房地产税收制度供给与需求研究综述 |
2.3.1 房地产税收理论 |
2.3.2 房地产税收制度需求与供给 |
2.3.3 房地产税收制度供给方案研究 |
2.3.4 房地产税收理论研究述评 |
2.4 房地产税收制度实证研究综述 |
2.4.1 传统实证研究方法 |
2.4.2 CGE模型与房地产税模拟分析 |
3 我国房地产税收制度供给的现状考察与问题分析 |
3.1 我国不动产物权及税收制度的历史变迁 |
3.1.1 中国古代的土地与赋税制度 |
3.1.2 近代中国租界的土地及房地产税制 |
3.1.3 民国时期的土地制度与房地产税制 |
3.1.4 新中国以来土地制度及房地产税制变革 |
3.2 我国房地产税收制度供给现状分析 |
3.2.1 我国房地产制度建设现状:汲取性特征明显 |
3.2.2 我国房地产税收制度供给现状分析:面临包容性短板 |
3.3 当前我国房地产税收制度供给面临的具体问题和障碍 |
3.3.1 供求存在失衡 |
3.3.2 功能定位争议大 |
3.3.3 征税对象和范围难以合理设定 |
3.3.4 税收征管落地难 |
4 房地产税收制度供给的国际比较及经验借鉴 |
4.1 国外不动产物权及房地产税制比较分析 |
4.1.1 国外不动产物权制度现状 |
4.1.2 国外房地产税收制度供给比较分析 |
4.2 我国港澳台地区不动产物权及房地产税制比较分析 |
4.2.1 中国香港不动产物权与税制现状 |
4.2.2 中国台湾不动产物权与税制现状 |
4.2.3 中国澳门不动产物权与税制现状 |
4.3 国外及港澳台房地产税制供给的包容性经验借鉴 |
4.3.1 以公平为导向,将“平均地权”作为不动产物权制度建设的立足点 |
4.3.2 制度设计趋于中性,“宽税基、低税率”成为普遍趋势 |
4.3.3 “涨价归公”,房地产税是地方公共收入的主要来源 |
4.3.4 因地制宜,根据发展阶段实行不同的课税模式 |
4.3.5 健全征管制度及评税体系,改善征纳关系和税收遵从度 |
4.3.6 实行收入与公共服务挂钩,以利于纳税人和地方政府激励相容 |
5 包容性房地产税收制度供给的理论分析与制度选择 |
5.1 包容性房地产税收制度理念的提出 |
5.1.1 包容性房地产经济制度及其供给路径 |
5.1.2 包容性房地产税收制度理念及其内涵特征 |
5.2 包容性房地产税收制度创新与路径选择 |
5.2.1 目标原则 |
5.2.2 功能定位 |
5.2.3 制度创新的路径与模式选择 |
6 包容性房地产税收制度的模拟分析 |
6.1 房地产税收制度变革对经济社会的影响分析 |
6.1.1 房地产税收制度变革对经济的影响 |
6.1.2 房地产税收制度变革对居民收入的影响 |
6.1.3 房地产税收制度变革对财政收入的影响 |
6.1.4 房地产税收制度变革对金融的影响 |
6.2 基于MONASH-TYPE的房地产税CGE模型的构建 |
6.3 包容性房地产税收制度模拟分析——基于省级行政区域样本 |
6.3.1 模拟分析有关前提假设 |
6.3.2 模拟分析的几个关键性问题 |
6.3.3 政策模拟方案及冲击设定 |
6.4 模拟分析结果 |
6.4.1 模拟分析结果 |
6.4.2 两类制度方案模拟结果的对比分析 |
6.4.3 模拟分析简评 |
7 包容性房地产税收制度供给的方案建议 |
7.1 制度供给的总体思路 |
7.2 保有环节房地产税的包容性制度方案 |
7.2.1 按照公平原则,设计房地产税的主要税制要素 |
7.2.2 按照共享原则,合理设定房地产税收优惠方案 |
7.3 交易环节房地产税收制度改革的包容性方案 |
7.3.1 降低房地产增值税税率,简并增值税税率结构 |
7.3.2 降低契税名义税率,促进税收政策公平统一 |
7.3.3 推进房地产转让个人所得税据实征收,发挥税收调节功能 |
7.3.4 实施房屋转让印花税改革,增强印花税调节功能 |
7.3.5 推进房地产收费基金改革,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 |
7.4 房地产税收征管的包容性方案 |
7.4.1 建立公平有效的房地产价值评估体系 |
7.4.2 产权不合法、不完整及交易受限的住房评估征税方案 |
7.4.3 优化房地产税纳税申报制度 |
7.4.4 推进房地产税相关信息全面共享 |
7.4.5 房地产税违法处理与税收救济 |
7.5 房地产税收立法的包容性实施路径 |
7.5.1 立法先行 |
7.5.2 充分授权 |
7.5.3 分步实施 |
7.6 相关配套制度的包容性解决方案 |
7.6.1 住宅建设用地使用权的续期方案 |
7.6.2 房地产税开征后土地定价问题的解决方案 |
7.6.3 关于“租”与“税”的过渡衔接方案 |
7.6.4 优化地方公共支出方案,引导健全公共资源配置和公共选择机制 |
8 研究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的主要结论和突破 |
8.1.1 主要研究结论 |
8.1.2 取得的主要成果 |
8.2 研究展望 |
8.2.1 探索构建包容性房地产税收制度的评价体系 |
8.2.2 优化房地产税模拟分析机制 |
参考文献 |
博士研究生学习期间科研成果 |
后记 |
(10)我国房地产税立法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一)国内文献综述 |
(二)国外文献综述 |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我国房地产税的理论概述 |
第一节 房地产税概念辨析 |
一、物业税、财产税、房产税和房地产税 |
二、房地产税、房产税和财产税的关系 |
第二节 房地产税的特点和功能 |
一、房地产税的特点 |
二、房地产税的功能 |
第三节 房地产税的立法宗旨与依据 |
一、房地产税的立法依据 |
二、房地产税的立法宗旨 |
第二章 我国房地产税立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第一节 我国房地产税立法的现状 |
一、我国房地产税立法的演进历程 |
二、我国房地产税立法的实践 |
第二节 我国房地产税立法存在的问题 |
一、我国房地产税收立法不完备,立法位阶低 |
二、中央与地方权限划分不明确 |
三、上海市、重庆市房产税试点实践合法性依据不充分 |
四、我国房地产税立法体系中税制结构不合理、关系混乱 |
第三章 域外房地产税立法及经验借鉴 |
第一节 域外房地产税立法分析 |
一、美国房地产税立法分析 |
二、日本房地产税立法分析 |
三、我国台湾地区房地产税立法分析 |
第二节 国外及我国台湾地区房地产税立法对我国大陆的经验借鉴 |
一、立法位阶较高,中央对地方适度放权,提高地方政府税收积极性 |
二、加强对房地产保有环节征税、减少对取得、流转环节征税 |
三、贯彻“宽税基、简税种、低税率”的房地产税收原则 |
四、完备的房地产价值评估体系 |
第四章 我国房地产税立法的总体构想 |
第一节 我国房地产税的立法原则 |
一、按照“立法先行、充分授权、分步推进”的原则 |
二、“宽税基、简税种、低税率”原则 |
三、税收制度明晰原则 |
第二节 我国房地产税立法的税制要素设计 |
一、明确房地产税的征税范围 |
二、确定房地产税的纳税人 |
三、明确房地产税的计税依据 |
四、确定税率 |
五、税收优惠政策的选择 |
第五章 我国房地产税立法建议及配套措施 |
第一节 合理规划房地产税的立法权 |
一、提高房地产税的立法位阶 |
二、合理划分中央与地方的立法权 |
第二节 建立科学的房地产税收体系 |
一、调整房地产各个环节的税费 |
二、弥补缺位税种 |
第三节 完善与房地产税立法的相关配套措施 |
一、科学设置房地产税收征管模式 |
二、建立健全不动产产权登记制度 |
三、建立健全房地产价值评估制度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现阶段完善我国房地产税收制度的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新公共管理视角下的房地产税收征管困境与对策研究 ——以昆明市为例[D]. 高杏芸. 云南财经大学, 2021
- [2]房地产开发企业税收征管问题研究 ——以浙江丽水为例[D]. 江依蓉. 江西财经大学, 2021(10)
- [3]玉溪市房地产企业税收风险管理研究[D]. 刘岚. 云南财经大学, 2020(03)
- [4]浙江R市房地产税保有环节征收管理研究[D]. 郑炜.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2020(04)
- [5]居民住宅房地产税对地方财政收入的影响测算[D]. 王莹. 暨南大学, 2020(04)
- [6]我国房地产税立法问题研究[D]. 张洋帅. 上海交通大学, 2020(01)
- [7]税收政策变化对房地产行业效应分析研究[D]. 张慷. 河北工程大学, 2019(02)
- [8]J市房地产税收风险评价研究[D]. 崔佳欣.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20(05)
- [9]包容性房地产税收制度供给研究[D]. 郭建华.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 2019(01)
- [10]我国房地产税立法问题研究[D]. 华明立. 黑龙江大学, 201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