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南北朝佛教与梦文学

魏晋南北朝佛教与梦文学

一、佛教与魏晋南北朝梦文学(论文文献综述)

张静[1](2020)在《北宋梦诗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先秦时期,梦诗处于萌芽状态,诗中的梦常与占卜相关;两汉时期的梦诗多描绘真实梦境,尤以思妇梦诗最为动人;魏晋南北朝时期梦诗趋向成熟,梦境内容拓展,主题以“思乡”“怀人”为主;唐代梦诗延续魏晋时期的主题,亦有部分“游仙”作品,诗歌艺术手法已较为成熟。北宋梦诗在前代梦诗基础上向广而深的方向发展,北宋前期的梦诗有唐音遗韵;中后期梦诗大放异彩,凸显“宋调”萌芽至定型的发展过程;末期梦诗有书斋化特征和亡国的悲愤之情。从诗歌内容来看,北宋梦诗有三种类型:记梦诗,符号化的梦,感梦诗。记梦诗重在记载梦境,以“梦游”“怀人”“梦见作诗”“梦见异事”为主,呈现包含豪情、温情、诡谲的不同梦境;符号化的梦是诗人艺术加工后的典故梦,它既有原典故的内核,也有诗人个人的情感体验,北宋梦诗中常见的符号梦有蝴蝶梦、黄粱梦、春草池塘梦、华胥梦;感梦诗为诗人“由梦而感”诗歌,诗中有做梦的感受、“人生如梦”的感怀、对“梦和觉”的辨析,富含诗人的思考。北宋梦诗内容多样,入诗材料增多,与此同时,北宋梦诗的典型主题也有所拓展,前代梦诗的典型主题为“思乡”“怀人”,北宋梦诗新变为“思乡”“政治”“归隐”“游仙”。从创作角度而言,北宋梦诗的新变在于叙事性、日常性和对时空的关注。前代梦诗以抒情为主,北宋梦诗融抒情与纪实于一体,在长题、诗序、自注、组诗等方面体现宋诗特有的叙事性;而宋人对日常生活的关注,也使得北宋梦诗中出现大量文人生活琐事,因而具有日常性。北宋梦诗多采用凝缩时间、跨越空间的手法,诗人以梦为媒介突破时空,有利于诗歌情感的发挥和传递。北宋诗人充分利用梦的独特性、私密性,不同身份诗人的诗歌有明显的差异,文官、寒士文人、僧人、隐逸者的梦诗各具特色。对北宋诗人而言,梦既是诗歌内容,是推动创作的原动力,也是诗歌中重要的艺术手法。

何建琴[2](2020)在《宋代悼亡诗歌研究》文中认为两宋是中国文学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悼亡诗歌发展的关键时刻。由于宋代社会、政治、文化等多方面原因,悼亡诗的创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蔚为大观。这主要包括作者及诗歌数量的上涨,质量的优质两个方面。分而观之,一方面宋代悼亡诗歌呈现出创作规模扩大,诗歌及诗人数量大增,悼亡诗题多样,内容及表现形式丰富的特点。另一方面宋代悼亡诗作者又呈现出不可忽视的群体效应,并且在出身背景、婚姻状况、家庭情况、仕途经历上有着共性及个性,由诗人创作悼亡诗歌时间也可略窥宋代文人仕途与悼亡创作之间的密切关系。此外,悼亡题材发展到宋代,宋词与宋文两种体裁的繁盛发展,语言体制的灵活多样更显示出宋代悼亡文学的成就。首先,宋代悼亡诗歌的主要书写方式包括时空书写、临境书写、梦境书写,可以说前两者具有诗歌书写的普遍性,这也是悼亡诗歌中最常见且最为普遍的方式,体现出悼亡诗歌在创作手法上的共性。其中时空书写主要以王十朋、梅尧臣一些特殊时节所作悼亡诗和梅尧臣、陆游的舟中悼亡、沈园记忆为主要代表,通常以回忆旧时、旧地,共时对照他人、历时对比自身抒发悼亡之悲,又常与今昔对比、稚子烘托、自我悲悼等模式相结合抒发情感。而临境书写主要以陆佃为代表,依托对自然之景和日常生活之物的描绘,以景物为衬托对象,以真情为基筑,搭建起宋代悼亡诗的高峰。梦境书写则主要以梅尧臣等人为代表,抒发涕忆亡妇欲望的满足和人生如梦的感慨。后两者则更能体现出悼亡类诗歌的书写方式的独特性,以上三种方式展现了宋代悼亡诗歌书写呈现的共性和个性特点。其次,在意象与典故方面,一方面,宋代悼亡诗歌的惯用意象不出自然、社会、和主观虚幻意象三类,悼亡诗歌的意象流变到宋代,自然界的景象比例减少,虽多继承悼亡原型“意象”的表达模式,但宋代更注重色彩的描绘,并且更加注重对日常具体社会性物象的描绘,动植物等类别扩大,感情更为丰富细腻,充满了知性理性的思省,能更准确的觉发人生的真实。此外,吊古述今的事象等内容开始占据宋代悼亡诗歌的绝大部分比重,多以整个事件为载体,这种叙事因素使诗歌更加生活化、平民化。另一方面,如果说以上意象更多是悼亡诗创作的共性,那么典故的运用,则是悼亡诗发展到宋代的一大新变。宋代悼亡诗中用典广博,经史子集皆有取之。与唐代悼亡诗相比较,在用典的数量上远超于唐代,在类型上,其多样化更是远胜。而宋代悼亡诗歌在诗歌典故的选择上,与前代诗人既具有高度的共通性,如对表达夫妻情深的典故运用也较多,但宋代悼亡诗歌对新典故的开辟,更具有多元性,不同的诗人呈现出不同的特色。再者,宋代悼亡典故具有高度的主体阐释性,使得具有创作者个别之视角,或强化某具体方面的意义,或扩大、缩小、忽视某些意涵。自身带有的“隐喻”功能,更使诗歌内涵丰富,这与宋前所用典故的单一性是不同的。更重要的是,从宋代悼亡诗歌的表现特色来看,其一,在思想上以佛道思想为感情抒发出口,并且呈现出重道甚于佛教的特点,在内容上,也呈现出困顿与超越并存的特色。其二,从诗体特点来看,宋代悼亡诗歌型制,以五言古体、七言绝句、多首联章的组诗体制最为普见。传统上继承五古,创新上发扬七绝,明显的表现出长于五古七绝的特色,五古由于长于表现强烈的思想感情而在悼亡诗歌的创作中具有漫长的创造传统。而七绝有富于起伏,节奏轻快,流畅性强,易产生余音的特点,因此作者怀有无限情思感到言不达意时,五古和七绝就成为抒发悼亡之思最合适的表现形式。此外,宋代悼亡诗作者在继承悼亡组诗传统的基础上又创新出一题多章+七言绝句的新形式,而从他们所赋悼亡诗歌内容,又可略窥集句悼亡和骚体悼亡的新型悼亡模式,这也体现了宋代悼亡诗人对于悼亡诗歌创作创新的自觉追求及尝试。其三,就宋代悼亡诗歌的抒情特色而言,其抒情模式上秉承历代以来的悼哀颂德模式,“颂”与“赞”成为宋代悼亡诗歌的重要内容之一,“敬”与“恩”成为宋代悼亡诗中展现的突出夫妻关系,且诗人多以平易质朴的语言及含蓄深沉笔力抒写生离的悔恨,死别的追怀,人生的哀愁与苦闷,有着浓厚的注重当下的世俗性特征。

单文丽[3](2020)在《《红楼梦》的“梦境”叙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从《红楼梦》这个伟大的作品诞生之初,学者们对其一直保持浓厚的兴趣,民国时期各个派别如评点派,题咏派,索隐派等都争相传播自己的观点,后来又有胡适等人的新红学创建发展,加之现代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其研究的热情更是高涨,在当今开放、文化繁荣的时期,很多新颖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不断涌现,对《红楼梦》文本的研究也是更加多元深刻,有着各自独特的研究方向。本文主要以《红楼梦》这部作品为代表去探索“梦境”的渊源以及内涵,进而分析其叙事方法和思想内容。首先,此书开始即点明历过梦幻后隐去真事,直接告知读者,文中所写皆是梦幻虚无之事,不可当真,所以“梦境”创作的虚幻手法与文本是密不可分的。自先秦两汉开始,人们对“梦”就有所关注,最初只是出现在甲骨卜辞或者一些简单的文字中,只是作为一种占卜的材料或者作为一件真实的事来记录,后来不断发展,很多书籍中都出现了对“梦境”的借用,“梦境”便与各种文学创作融合,成为作品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唐时传奇作品,宋朝的话本小说,元朝的杂剧,明清小说,不同时期的不同文学题材都出现了“梦境”的情节。本文在对《红楼梦》“梦境”进行分类的同时,还与不同时代的作品相联系,可以深层次的理解此书“梦境”背后的文化含义与实际广泛的诉求,继续探索“梦境”中“虚”“实”关系,进一步分析叙事的不同特点及其神秘的心理因素和与宗教的联系。

程烜[4](2019)在《日本谣曲中的佛教元素》文中提出谣曲与佛教之间存在着多重的渊源关系。自传入起,佛教即在日本的政治文化中占据了极其重要的地位,佛教在日本流传发展中的主要特点也忠实地反映在了谣曲中;从属于能乐的谣曲从血脉渊源中继承了能乐与佛教千丝万缕的联系;谣曲的主要创作者多笃信佛教,具有相当的佛教学识和修养。谣曲五大类型的剧目在思想内容的表达方面均存在着泛佛教化现象。具体表现为大量佛教语言的使用、无常思想、对《法华经》的信仰、净土信仰、末法思想和弥勒信仰等,以及日本佛教“佛法护国”、“神佛一体”、口称唱念盛行的民族特色。在谣曲的艺术表现方面也存在着佛教的相关影响:“梦幻能”之“梦”与佛教的“如梦”之“梦”有着天然的联系,“梦幻能”通过这样饱含佛教色彩的“梦”来进行梦境叙事并成就其超现实性和虚实相生的艺术特色;佛教不仅没有消解谣曲的悲剧冲突反而为其提供了悲剧冲突形成的思想基础,加深了其冲突的悲剧性,使接受者产生类似孤独、怜悯、恐惧之类的悲剧性体验;“幽玄”这一审美概念的形成过程及其内涵都受到佛教多方的影响,谣曲的“幽玄”美即统摄在这样的“幽玄”概念之下间接地受到佛教的滋养,同时,谣曲的“幽玄”美中又包含着超现实性、大量的佛教缘语、佛教相关语录和典故的修辞、幽寂意味和余情美中的佛教旨趣等佛教影响的直接体现。

骆婉[5](2019)在《《汉书》记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东汉班固所撰《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史书,这部史书以其深刻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艺术魅力屹立于史传文学之林,尤其《汉书》中所记载的二十一例梦,使得这部着作独步于史传文学之中。本文即是以《汉书》中记载的梦例为研究对象与切入点,针对班固《汉书》记梦的类型、思想动因、艺术手法及其对后世记梦文学的影响几个方面进行研究,以期试图对学界研究班固《汉书》记梦的不足之处尽绵薄之力,力求通过班固《汉书》记梦来探求汉代梦文化的基本面貌。本文正文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论述班固《汉书》记梦的六种类型,即天降祥瑞的感生梦、王权至上的政治梦、胆颤心惊的生死梦、备受煎熬的谴责梦、饱含深情的爱情梦和神秘可卜的占梦;第二部分从儒家、道家、佛家、神学四个角度入手,挖掘班固《汉书》记梦的思想动因;第三部分围绕细节描写、叙事手段、表现方法三方面来论述班固《汉书》记梦的艺术手法;第四部分论述班固《汉书》记梦对史传散文记梦、古典小说记梦和古典戏曲记梦的影响。

李莹[6](2019)在《1980年以来我国儿童文学梦境叙述及美育价值研究》文中提出本论文以1980年以来我国儿童文学梦境叙述作品为文本支撑,从梦境叙述方式、意境构成、叙述内涵三方面展开研究,以探求1980年以来我国儿童文学梦境叙述的美育价值。本论文主要采用文本分析法,通过对文本的整理分析,结合文学、心理学、美学、教育学等多学科知识以研究1980年以来我国儿童文学梦境叙述的美育价值。在梦境叙述方式上,笔者从1980年以来我国儿童文学梦境叙述作品多样的入梦方式、塑造梦境导师、打破时空限制等方面进行分析,发现这些作品为儿童提供了进入角色情境的仪式性,达到了让儿童在梦境之旅中获得更多真实感的效用。在意境构成方面,1980年以来我国儿童文学梦境叙述作品基于儿童生理、心理特性营造出了具有诗意性、音乐性、色彩感的幻梦空间。而梦境本身的荒诞夸张感可以有效助力于这种梦幻感的形成,也利于儿童接收文本讯息,更大程度地为儿童传递梦境美感。在叙述内涵方面,1980年以来我国儿童文学梦境叙述作品通过对成长意义的映射、对儿童纯真稚拙童心的展现、对情感的补偿三方面让儿童在阅读过程中从情绪体验到情感熏陶得到一种自主性的美的转化。综上,笔者得出结论:1980年以来我国儿童文学梦境叙述为儿童打造了具有文学美感的阅读空间。而这种基于梦境真幻相生特性的美感,又照顾了儿童生理、心理阶段特殊的审美心理,以美的方式实现了育化儿童的目的,具有极大的美育价值。

金书宇[7](2019)在《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中的梦幻故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中的梦幻故事是展现中国古代梦文化深厚底蕴中的重要一环,故事素材源自神话传说和先秦文学,又结合了汉魏六朝时期的民间神鬼故事,以古老的梦魂观念和梦兆迷信为支撑,蕴含着丰富的社会文化内涵,有其自身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这一时期的社会思潮受到宗教思想的深刻影响,人们的生死观、道德观、时空观等方面都有重大改变,这些影响进而作用在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梦幻故事的文学形态及文化内涵上,通过进一步的考察探究才能更好地了解和把握其发展全貌。本文主要从四个方面对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中的梦幻故事进行探究:第一章“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中梦幻故事溯源及衍变”,通过对上古神话和先秦两汉文学作品中的梦幻故事的分析,梳理其发展源流。最初的梦幻神话逐渐发展成殷商时期的梦兆迷信,先秦史籍中的记梦传统推动了后世梦兆意识的传播,其他文学体裁中对梦意象的创造运用对梦幻故事也有着深刻的影响。通过对前代文学作品的溯源,发现魏晋南北朝时期梦幻故事衍变的原因,主要表现在社会现实、宗教意识、文人生命观三个方面。第二章“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中梦幻故事类型研究”,是本文论述的重点。首先以梦的功能为依据,将梦幻故事作品分为预示类、通鬼神类、传教类三种。预示类故事有其较为固定的情节模式,起到预示吉凶和警戒避祸的作用;通鬼神类故事中梦的作用在于人与鬼神能互通交流,内容上以互助和通情为主;传教类梦幻故事主要以宣扬佛法教义为目的。其次再以梦的内容为依据,将作品分为善恶报应类、人生愿景类、现实讽喻类三种,希望能通过二次分类对每一个梦幻故事进行合理地划分,以便能全面、深刻地解读文本内容,了解时人是如何通过虚构的鬼神世界观照真实的人的世界,探求梦幻形式的闪光点。第三章“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中梦幻故事的文化心理”,首先通过对梦魂观念的简单梳理,了解志怪梦幻故事能够“张皇鬼神、称道灵异”的思想基础;再将志怪小说中出现的几种典型梦象做一举例分析,认识到其中的象征意义才能更好地解读文本含义。同时,这一时期宗教意识的变化也影响世人的生命意识形态,从传统善恶观念到佛教因果观念的转变我们也能看出时人的心理诉求。这些影响与改变是古代民族梦文化的心理积淀,透过宗教迷信正确认识这一文化心理,才能更好地探讨梦幻故事中蕴含的文化内涵和价值。第四章“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中梦幻故事的叙事特点及影响”,从文学特点上来看,叙事视角的转变让志怪小说中的梦境情节逐渐摆脱占验色彩,成为推动故事演变的线索;叙事时空的变化让梦幻故事的文学创作手段和表现形式变得丰富起来。最后再从诗词、小说、戏曲等后世文学形态中发现对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梦幻故事中梦幻情节、梦幻形式的运用与开拓,由此观之其深厚的影响力和渗透力。

谢雪[8](2019)在《南朝涉佛诗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南朝时期佛教兴盛,文学领域尤其是诗赋创作、传记文学和文学理论中出现对佛理、佛教文化的描绘,进而产生了一系列以描佛写悟为对象的诗赋作品,也就是南朝涉佛诗赋,就其创作群体而言,既包括僧人,也包括皇室贵族与普通士人。南朝涉佛诗共计204首,涉佛赋13篇,本文结合儒释道合一趋同的文化环境、文人的审美心理与文学观念、文学作品的风格艺术技巧等,探讨南朝涉佛诗赋的深层含义,并归纳出其独特价值所在。第一章为南朝涉佛诗赋概论,讨论当时诗人群体及创作情况。普通士人创作的涉佛诗赋数量占据了一半以上,可以说他们承担了创作主体的角色。皇室贵族、普通士人、僧人之间有着各种交游活动,他们人生经历、对佛理理解的不同,在涉佛诗赋创作上亦是各有差异。第二章对南朝涉佛诗赋的内容及诗赋中的佛类意象与山水玄言展开论述,同时考察佛理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涉佛诗赋中或以佛教场所,或以佛经讲诵为内容。既有纯写山水的,也有融玄言、佛理、山水为一体的,或是直接抒发对自然山水的欣喜,或奉和,或赠答。第三章分析涉佛诗赋在形式体制和表现手法上的特点。四言、五言、七言、骚体多体杂糅,篇幅不一,精工的对偶、炼字无不给涉佛诗带来了新颖的元素。赋在句式结构上比较灵活,赋的诗化,句式趋于短小,多四六言,骚体句式不占主体地位。在使用色彩明丽的字词上,展现了精雕细琢的特点。总体来说,本文立足文本,透过诗赋题材的内容、创作主体、艺术手法上呈现出的特点,对佛教的世俗化、佛教的家族化、涉佛诗赋所受佛教语汇的影响、意境的营造等展开论述,力求对南朝涉佛诗赋的发展作出较为中肯的总结与归纳。

江雪[9](2019)在《汉字“梦”的文化内涵与美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长期以来,“梦”现象因为其内涵直接关系到人类自身及最亲近而神秘的对象世界,在中国古代文化领域内被予以重视和探究。汉字美学是一门试图将汉字这种象形图像符号,搁置于哲学——美学的象限内进行研讨与探究的学问。“梦”于汉字美学的视阈下,它的字形、字义等方面内容相较于以往的研究方法更能有机合理地贯通融汇起来,并且其中所运用到的哲学美学研究方法和相关理论能够使得我们获得更多对汉字本质性的、规律性的知识和理解,还原上古先民造字的情景与环境,为我们提供相关的文化人类学的讯息,进而从根本上划归某些文学现象和文学思想产生的源头以及内涵的范围,并和文学文化领域内某些重要的概念范畴建构起有效的联系,从而对于“以点带面”、“以小见大”、“以表象见意志”的文字美学和文化研究、美学研究有着不可轻视的意义与价值。再者从中国古代哲学美学发展脉络中提取有关“梦”的信息,以掌握其在文化因革历程中被赋予的生成理论、性质特点和价值取向等方面的丰厚意蕴,对于我们概括分析它在文艺创作实践中的功用和规律亦是非常必要。在承袭原意的基础上中国传统哲学又从“天人关系”和“主体自身”这两个角度对“梦”之本体及人们对“梦现象”所持有的认识进行再度阐释,且在此过程中逐渐明晰了由其内涵生发而出的在“形神”和“虚实”两个层面上的突出审美特性。以上两点更赋予了“梦”在传统文化中的价值作用,使之成为大到维持社会运作、小到检视个人修养的方法或标准。而“梦”的哲学美学意涵也随之被不断地充实和规限而趋于稳定。“梦”概念进入文艺创作实践的历史由来已久,它的审美作用和功能在此之中被发挥得更加灵动鲜活。不论从内容还是形式方面都根据自身特点为作品增添审美意趣,却也始终保持着与它本质含义和哲学美学内涵相称的效能和意味。在对于“梦”的内涵探寻中,我们可以清晰地体会到人类从感知世界到认知世界再到把握世界这一过程中的成长和自觉,这便也是一种文化与哲学美学信仰逐步积攒、抽象和沉淀的结果。

毛蕊[10](2018)在《《庄子》与明代戏曲》文中提出本论文以《庄子》与明代戏曲为研究对象,是因为现有《庄子》学史和《庄子》文学阐释接受史以及学界对明代戏曲《庄子》接受的论述都比较简略、薄弱,还有较大的研究空间。本文除绪论和结语,分为上编《庄子》与明代戏曲创作和下编庄子思想与明代戏曲理论两大部分,各四章,共八章。第一章《庄子》与明代“庄子戏”。“庄子戏”指以庄子为主人公或者以《庄子》寓言故事为主要故事情节所敷衍而成的作品。明代是“庄子戏”发展的高潮期,这与当时的社会背景、宗教发展、学术因素和“庄子戏”作者的遭际都有关系。这些剧作中多有对《庄子》寓言的化用和改编,是对庄子思想的另类传播。它们中的“庄子”形象以世俗化、荒诞化和宗教化为主,其中的“庄子试妻”情节很有特点,折射出中国男权社会下男性对女性“话语权”和“规训权”。第二章为庄子梦与明代“涉梦戏”。庄子是先秦时期最为关注“梦”的人,他打破了先秦时期以“梦兆”为主的梦文化。《庄子》记梦既有梦论也有梦境,既托梦言理又藉梦设喻,叙述方式也有创新,文学性很强,这些对中国梦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明代“涉梦戏”亦在其列。庄子梦所呈现出的“为文写梦”精神、“梦境的超自由精神”以及梦论思想中真幻相对、超越梦幻和渴望觉醒的思想对明代“涉梦戏”影响很大,为“涉梦戏”营造梦境、超越梦幻后觉醒的写梦手法提供了模仿的范例和理论的根源。第三章为庄子“乐”“仙”思想与明代道教度脱剧。道教度脱剧常常要求被度者放弃俗世的酒色财气,通过修炼以达飞升成仙,获取永久的快乐。这些诉求与庄子“至乐”“神仙”思想有着莫大的关系,首先,庄子认为只有“与道合一”才能达到真正的快乐,即“至乐”,而通往“至乐”境界,需要经过舍苦、妙境、桥梁三个阶段。道教度脱剧对此多有借鉴,并发展为放弃俗世、修炼成仙、获得至乐三阶段。另外,庄子“神仙”思想中对“真人”的描写、对道境的渲染以及其修炼方法亦对道教度脱剧颇有影响。第四章为庄子美丑观与明代戏曲人物形象塑造。庄子是中国美学史上第一个明确标举“丑”并深刻谈论“丑”问题的人。《庄子》中多处阐述对美丑的看法,可以分为三类:一是超脱世俗的美丑判定,以内德为美,不重外形;二是美丑相对,可以转化;三是美丑也有界限,既有真美,也有真丑。庄子美丑观的复杂性对中国美学史的发展影响很大,明代戏曲文学中的人物形象,尤其是“丑”象,也多吸收和借鉴庄子美丑观的内容,其作品中塑造的外丑内美、外美内丑、异化丑、美丑兼具、滑稽丑等丑形象皆与庄子美丑观有内在关联。第五章为庄子“自然”美学与明代戏曲“本色”“化工”论。庄子“自然”美学有“天地有大美而不言”“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的说法,有“法天贵真”的诉求。明代戏曲理论继承发挥了这一美学思想,尤其是戏曲语言的“本色”理论和戏曲审美至境的“化工”说。明代戏曲语言“本色”论者皆提倡戏曲语言应保持自然、淡雅的风格,反对过分雕琢、修饰。李贽的“化工”论以庄子的“法天贵真”思想为依归,认为戏曲作品应以表达作家真情为创作前提,语言上要质朴无华、清新自然,只有这样才可算得上是绝妙的“化工”之作。第六章为庄子““情”论与明代戏曲“唯情”论。““情”在《庄子》中有着丰富的内涵,可分为“人情”“天情”“道情”三个不同的含义,其中尤以“道情”级别最高。他的“情”是以“真”为价值范畴为判断标准的真情、至情,明代曲论家借鉴了庄子的“真情”论,发展出曲论中的“唯情”说,以汤显祖的创作为主阵地,以“真情”和“至情”相勾连,在明代戏曲作品创作和理论批评中引起了极大的反响。第七章为庄子“寓言”精神与明代戏曲。“寓言”一词最早出现在《庄子》中,与文学体裁关系不大,主要是指庄子思想的一种独特的言说方式及其“藉外论之”所藉用的寄寓性突出、虚构性明显而表达效果奇佳的故事。在中国近世文学的“寓言”产生之前,中国古代文献中出现的“寓言”皆与《庄子》相关。《庄子》寓言对中国文学和文论的发展影响极大,戏曲作为一种极具虚构性的文学样式,对庄子的寓言也多有吸收。一是明代早期出现的一股“寓言”式伦理剧创作之风,这些剧作借鉴了庄子寓言的形式,将伦理道德等寓托剧中,以达劝诫世人的目的,如丘濬便称其剧作“一似《庄子》的寓言”。二是明代曲论中有“传奇皆是寓言”(徐复祚语)的说法,这里的“寓言”也是对庄子寓言思想的继承和发挥,认为戏曲似寓言,创作时需要虚实相映,注重剧情的寄寓性等。第八章为庄子“道技观”与明代戏曲表演论。庄子的“道技寓言”强调的是一种“与天合一”的境界与“虚静以体道”的超验直觉思维,后被引入到既需要技巧、也需要境界的文学艺术创作活动当中。明代曲论家吸收了这一思想,对演员表演技能提出了要求。这种要求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要求戏曲演员在上台前必须进行表演技术的提升和表演心性的涵养。其次演员的表演过程应是“得心应手”的,是直觉式的“目击而道存”,主要靠演员在实践中把握,不可言传。最后是追求“传神”这一戏曲表演的最高境界。

二、佛教与魏晋南北朝梦文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佛教与魏晋南北朝梦文学(论文提纲范文)

(1)北宋梦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对象及意义
    第二节 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方法
第一章 宋前及北宋梦诗创作概况
    第一节 宋前梦诗创作概况
        一、先秦时期
        二、两汉时期
        三、魏晋南北朝时期
        四、唐代
    第二节 北宋梦诗创作概况
        一、北宋初期
        二、北宋中后期
        三、北宋末期
    小结
第二章 北宋梦诗的创作内容
    第一节 记梦诗
        一、梦游
        二、怀人
        三、梦见作诗
        四、梦见异事
    第二节 符号化的梦
        一、蝴蝶梦
        二、黄粱梦与南柯梦
        三、池塘春草梦
        四、华胥梦
    第三节 感梦诗
        一、由梦而感
        二、梦和觉
    小结
第三章 北宋梦诗的创作及新变
    第一节 北宋梦诗创作主题及新变
        一、思乡
        二、政治
        三、归隐
        四、游仙
    第二节 北宋梦诗的创作特色及新变
        一、叙事性
        二、日常性
        三、北宋梦诗中的时空转换
    第三节 梦与北宋诗歌创作的关系探讨
        一、身份视域下的北宋梦诗
        二、梦与北宋诗歌的创作
    小结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2)宋代悼亡诗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定义与辨析
    二、借鉴与反思
    三、思路与方法
    四、对象与范围
第一章 悼亡诗歌的发展与宋代悼亡诗概貌
    第一节 悼亡诗歌的渊源及宋前发展概述
        一、悼亡诗歌的渊源
        二、宋前悼亡诗歌的发展与流变
    第二节 宋代悼亡诗歌概貌
        一、创作数量增多
        二、内容和表现方法丰富
    第三节 宋代悼亡诗作者概述
        一、宋代悼亡诗作者群体效应
        二、宋代悼亡诗作者创作共性
    第四节 宋代悼亡词、文的发展
    小结
第二章 宋代悼亡诗歌的内容及书写方式
    第一节 悼亡诗歌的内容概述
    第二节 时空书写:四时多倏变、故地再重游—以王十朋为代表
        一、感时嗟悲
        二、临地叹亡
    第三节 临境书写:景语皆情语、物亦染悲情—以陆佃为代表
        一、自然之景
        二、日常之物
    第四节 梦境书写:恍惚思如梦、无言自难忘—以梅尧臣为代表
        一、欲望的满足:涕忆亡妇
        二、感慨的抒发:人生如梦
    小结
第三章 宋代悼亡诗歌的意象用典分析
    第一节 宋代悼亡诗歌的惯用意象分析
        一、自然类物象
        二、社会类事象
        三、主观类喻象
        四、其它意象
    第二节 宋代悼亡诗歌典故分析
        一、宋代悼亡诗歌典故概况
        二、宋代悼亡诗歌中典故的断代分析
        三、宋代悼亡诗歌中典故出处分析
    第三节 宋代悼亡诗歌意象典故之流变分析
        一、宋代悼亡诗歌意象之流变
        二、宋代悼亡诗歌典故之流变
    小结
第四章 宋代悼亡诗歌的表现特色
    第一节 宋代悼亡诗歌思想内容特点
        一、思想上:道为主,佛为辅
        二、内容上:困顿与超越并存
    第二节 宋代悼亡诗歌诗体特点
        一、长于五古七绝
        二、组诗体制传统
        三、宋代悼亡诗体新变
    第三节 宋代悼亡诗歌抒情特色
        一、悼亡诗歌的抒情模式:悼哀颂德
        二、平易质朴、含蓄深沉的语言风格
    小结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3)《红楼梦》的“梦境”叙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红楼梦》“梦境”的模式及与前代作品间的联系
    第一节 仙境之梦
    第二节 情爱之梦
    第三节 生死离别之梦
    第四节 社会之梦
第二章 《红楼梦》“梦境”叙事
    第一节 “梦境”的叙事的特点
        一 “梦境”叙事的超越性
        二 叙事话语的多样
        三 叙事的真实性
    第二节 “梦境”叙事的心理因素
        一 潜意识的焦虑
        二 强烈的欲望
第三章 梦文化与儒释道
    第一节 儒家之梦
    第二节 道家之梦
    第三节 佛家之梦
第四章 《红楼梦》中的“梦境”
    第一节 《红楼梦》“梦境”建构的文化基础
    第二节 “梦境”描写对《红楼梦》意境的开拓
    第三节 “梦境”的现实意义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位论文目录

(4)日本谣曲中的佛教元素(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能乐与谣曲
    二、国内外研究动态
    三、研究方法与研究意义
第一章 谣曲与佛教的渊源关系
    第一节 谣曲产生的佛教背景
        一、《法华经》与“净土三经”
        二、末法与净土
        三、武士阶层与禅宗
    第二节 谣曲的主要作者与佛教的关系
    第三节 能乐各源流艺能与佛教的关系
        一、伎乐、舞乐、散乐
        二、咒师猿乐、延年能
        三、田乐能、猿乐能
第二章 谣曲思想内容中的佛教表达
    第一节 初番能:祝福祈愿,彼岸理想国
    第二节 二番能:浮生一梦逝若朝露,生死皆苦但求解脱
    第三节 三番能:执妄痴迷妄尽情空,悲欢离合诸行无常
    第四节 四番能:由爱而生愁怨悲苦,有情历经坎坷磨难
        一、狂能
        二、杂能
    第五节 五番能:佛法信仰,亦及异界
    第六节 小结
第三章 谣曲艺术表现中的佛教影响
    第一节 “梦幻能”之梦
    第二节 悲剧性
    第三节 “幽玄”美
        一、佛教与“幽玄”美的形成
        二、谣曲中的“幽玄”美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5)《汉书》记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意义与价值
    二、研究综述
    三、论文的主要内容
第一章 《汉书》记梦分类
    第一节 天降祥瑞的感生梦
        一、帝王感生之梦
        二、后妃感生之梦
    第二节 王权至上的政治梦
        一、臣子任用之梦
        二、国家兴衰之梦
    第三节 恶迹昭着的生死梦
        一、异于常态之梦
        二、因妒滥杀之梦
    第四节 备受煎熬的谴责梦
        一、乱臣贼子之梦
        二、皇室子弟之梦
    第五节 其它类型的梦
        一、婚姻爱情之梦
        二、神秘可卜之梦
第二章 《汉书》记梦的思想动因
    第一节 儒家经学思想主导政治
        一、经学神学化
        二、儒学官方化
    第二节 谶纬神学思想推波助澜
        一、图谶起源
        二、经谶合流
    第三节 道家方术思想耳濡目染
        一、道家梦论
        二、方术盛行
    第四节 佛家因果观念潜移默化
        一、佛教初传
        二、佛教梦说
第三章 《汉书》记梦的艺术手法
    第一节 细节描写多彩丰富
        一、心理刻画细致入微
        二、动作设计巧妙绝伦
        三、神态描摹惟妙惟肖
    第二节 叙事手段复杂多变
        一、预叙埋设伏笔
        二、顺叙展开情节
        三、插叙完善叙事
    第三节 表现方法虚实结合
        一、实中有虚构建矛盾
        二、真中有幻构筑情境
第四章 《汉书》记梦的影响
    第一节 对史传散文记梦的影响
        一、《汉书》记梦对《后汉书》记梦的影响
        二、《汉书》记梦对《三国志》记梦的影响
    第二节 对古典小说记梦的影响
        一、《汉书》记梦对唐传奇梦幻小说的影响
        二、《汉书》记梦对历史题材涉梦小说的影响
        三、《汉书》记梦对以梦命名的小说的影响
    第三节 对古典戏曲记梦的影响
        一、《汉书》记梦对爱情题材涉梦戏曲的影响
        二、《汉书》记梦对历史题材涉梦戏曲的影响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6)1980年以来我国儿童文学梦境叙述及美育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1980 年以来我国儿童文学梦境叙述方式
    第一节 入梦方式的多样性
    第二节 梦境导师的牵引
    第三节 时空的自由延展
第二章 1980 年以来我国儿童文学梦境叙述的意境构成
    第一节 梦境空间的诗意塑造
    第二节 梦境语言的音乐背景
    第三节 梦境色彩的情感传达
第三章 1980 年以来我国儿童文学梦境叙述内涵
    第一节 对成长意义的映射
    第二节 纯真稚拙童心的展现
    第三节 情感的补偿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7)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中的梦幻故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综述
    二、选题意义及研究思路
    三、研究重点、难点
    四、研究方法
第一章 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中梦幻故事溯源及衍变
    第一节 上古神话中的梦幻故事
    第二节 先秦两汉史传文学及其他文学作品中的梦幻故事
        一、先秦两汉史传文学中的梦幻故事
        二、先秦两汉其他文学作品中的梦幻故事
    第三节 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中梦幻故事的衍变及原因
        一、梦兆迷信的进一步加深
        二、儒家、道教和佛教的影响
        三、文士生命观的改变
第二章 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中梦幻故事类型研究
    第一节 按梦幻故事中梦的功能分类
        一、预示类梦幻故事
        二、通鬼神类梦幻故事
        三、传教类梦幻故事
    第二节 按梦幻故事中梦的内容分类
        一、善恶报应类梦幻故事
        二、人生愿景类梦幻故事
        三、现实讽喻类梦幻故事
第三章 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中梦幻故事的文化心理
    第一节 “梦魂”与“梦象”中的文化心理
        一、梦魂观念
        二、典型梦象
    第二节 宗教意识中的文化心理
        一、儒学衰微、道教兴盛影响下的生命意识
        二、善恶观念与因果业报
第四章 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中梦幻故事的叙事特点及影响
    第一节 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中梦幻故事的叙事特点
        一、从全知叙事视角到限知叙事视角的转变
        二、梦境叙事中的时空变化
    第二节 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中梦幻故事的影响与发展
        一、梦幻情节在诗、词中的运用
        二、梦幻形式在小说、戏曲中的开拓
        三、“南柯一梦”故事流变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梦幻故事整理
后记

(8)南朝涉佛诗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文献综述及研究现状
        (一)佛教与文化研究
        (二)佛教与文学研究
    二、选题背景与选题意义
    三、研究方法与论文思路
第一章 南朝涉佛诗赋概论
    第一节 南朝涉佛诗赋的定义
    第二节 南朝涉佛诗赋的创作群体
第二章 南朝涉佛诗赋主旨
    第一节 南朝涉佛诗赋的佛理内容
        (一)归隐山水的苦闷消解
        (二)稍纵即逝的生命感叹
    第二节 南朝涉佛诗赋中的佛类意象
        (一)佛类意象与山水描写
        (二)佛类意象与玄言哲理
    第三节 南朝涉佛诗赋中的传统文化
        (一)诗赋中孝文化的展现
        (二)诗赋中香草文化的展现
第三章 南朝涉佛诗赋形式体制与艺术手法
    第一节 多样化的形式体制
    第二节 精致化的艺术手法
        (一)对偶精工
        (二)炼字精粹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附录B 南朝涉佛诗赋篇目
致谢

(9)汉字“梦”的文化内涵与美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梦”的汉字美学价值与研究现状
    二、“梦”的文化意义及美学研究现状
    三、研究内容与创新之处
第一章 “梦”的源流语义还原与字符形态确立
    第一节 “梦”之原初迷信
        一、原始社会的“梦魂观念”
        二、商周以来的“梦兆迷信”
    第二节 “梦”之溯源——“(?)”
        一、甲骨文“梦((?))”集释
        二、甲骨文“梦((?))”的部件分析
    第三节 “(?)”之变象——“梦”
        一、假“梦”为“(?)”
        二、形意演变的思维还原
第二章 “梦”的传统文化内涵与审美特质之形成
    第一节 “梦”的哲学生成内涵
        一、天人互动:“梦”论之基础
        二、“缘情”随性:“梦”象之内因
    第二节 “梦”的古典审美特质
        一、形神之辩:“梦”与“神”即得感知
        二、虚实之争:“梦”从“虚”处论真假
    第三节 “梦”的文化价值取向
        一、稳定手段:维护王权政治
        二、反省途径:判定人格修养
第三章 “梦”的文艺创作与审美功能之运用
    第一节 “梦”与传统文艺创作实践
        一、营构意象和情境:“梦”与文学创作
        二、提供灵感与素材:“梦”与音乐及绘画创作
    第二节 “梦”在古典文艺创作中的功用
        一、“梦”在文艺创作中的内容表现作用
        二、“梦”在文艺创作中的形式建构作用
    第三节 “梦”的象征美学意涵分析
余论
参考文献
后记

(10)《庄子》与明代戏曲(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二、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三、研究目的、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一) 研究目的
        (二) 研究内容
        (三) 研究思路和方法
上编《庄子》与明代戏曲创作
    第一章 《庄子》与明代“庄子戏”
        第一节 “庄子戏”概说
        一、“庄子戏”的产生、发展和流变
        二、明代“庄子戏”剧目概说
        (一) 现存的明代“庄子戏”
        (二) 亡佚的明代“庄子戏”
        第二节 明代“庄子戏”兴盛的原因
        一、道教发展促进《庄子》传播
        (一) 明代道教教派和理论的发展
        (二) 明代道教与君主、士大夫的关系
        (三) 道教对明代文学的影响及其与《庄子》的关系
        二、庄学复兴推进《庄子》接受
        (一) 明代庄学由低潮到复兴
        (二) 文学创作中对《庄子》的广泛接受
        (三) 明代科举与《庄子》
        三、作者遭际促其倾心《庄子》
        第三节 明代“庄子戏”的特色
        一、庄子形象的变迁及成因
        (一) 世俗化
        (二) 荒诞化
        (三) 宗教化
        二、“庄子戏”对《庄子》的传播
        三、“庄子试妻”情节的变迁与文化透视
        (一) “庄子试妻”情节的变迁
        (二) “庄子试妻”情节的文化透视
    第二章 庄子梦与明代“涉梦戏”
        第一节 庄子与先秦时期的梦文化
        一、以“梦兆”为主的先秦梦文化
        二、独特的“庄子梦”
        (一) 数量可观
        (二) 借梦寓理或设喻
        (三) 叙述方式的创新
        (四) 浓厚的文学性
        三、庄子梦对中国梦文学的影响
        第二节 庄子梦与明代“涉梦戏”
        一、庄子“梦寓言”与明代“涉梦戏”
        (一) “为文写梦”的精神
        (二) 梦境中的“超自由精神”
        二、庄子“梦觉”思想与明代“涉梦戏”
        (一) 真幻相对的思想
        (二) 超越梦幻的思想
        (三) 觉醒的模式
    第三章 庄子“乐”“仙”思想与明代道教度脱剧
        第一节 “道教度脱剧”概说
        一、“道教度脱剧”释义
        二、明代“道教度脱剧”的特点
        三、明代“道教度脱剧”大兴的原因
        第二节 庄子“至乐”思想与明代道教度脱剧
        一、“俗乐非乐”促舍苦
        二、“至乐无乐”入妙境
        三、“心斋”“坐忘”通大道
        第三节 庄子“神仙”思想与道教度脱剧
        一、提供仙的原型
        二、构筑仙境的模板
        三、提供修仙的方法
    第四章 庄子美丑观与明代戏曲人物形象的塑造
        第一节 庄子美丑观概说
        第二节 内德为美与明代戏曲人物形象塑造
        一、内德为美即“德充符”
        二、蔽于形——明代戏曲中的“外丑内美”形象
        三、蔽于德——明代戏曲中的“外美内丑”形象
        第三节 审丑近乎勇与明代戏曲中的“异化丑”形象
        一、“人为物役”即“异化”
        二、役于物——明代戏曲中的“异化丑”形象
        第四节 辩证审丑与明代戏曲中的“美丑兼具”形象
        一、庄子审丑的辩证性思维
        二、美丑难辨——明代戏曲中的“美丑兼具”形象
        第五节 丑自炫为美与明代戏曲中的“滑稽丑”形象
        一、自炫为美即“真丑”
        二、丑自炫为美——明代戏曲中的“滑稽丑”形象
下编 庄子思想与明代戏曲理论
    第五章 庄子“自然”美学与明代戏曲“本色”“化工”论
        第一节 庄子的“自然”美学思想
        一、庄子“朴素美”思想的美学意蕴
        二、庄子“法天贵真”思想的美学意蕴
        三、庄子“自然”美学思想对后世文艺观的影响
        第二节 庄子“自然”美学思想与明代戏曲理论
        一、洗尽铅华呈素姿:明代戏曲语言的本色倾向
        二、化工:明代戏曲追求的审美至境
    第六章 庄子“情”论与明代戏曲“唯情”论
        第一节 《庄子》与先秦之“情”字析论
        一、以“情实”义为主的先秦之“情”
        二、《庄子》文中“情”字的含义及分类
        三、庄子“有情”“无情”辨
        四、庄子“情”论的哲学关怀和意义
        第二节 生而有情:明代戏曲“唯情”论
        一、明中叶后戏曲“唯情”论产生的思想根源
        二、明代曲论对“唯情”论的高扬
        三、汤显祖“唯情”论的影响
    第七章 庄子“寓言”精神与明代戏曲
        第一节 庄子“寓言”析论
        一、庄子“寓言”考辨
        二、庄子“寓言”论的影响
        第二节 庄子“寓言”对明代戏曲的影响
        一、“一似庄子寓言”的明代伦理剧
        二、明代“传奇皆寓言”的戏曲理论
        三、明代戏曲“寓言”论的影响
    第八章 庄子“道技观”与明代戏曲表演论
        第一节 《庄子》中的道技寓言
        一、道在技中
        二、道技合一
        三、道进乎技
        四、庄子“道技观”对中国艺术创作的影响
        第二节 道进乎技:戏曲演员心性的涵养
        一、虚静:心性涵养的最高境界
        二、道进乎技:戏曲演员心性的涵养
        第三节 “得心应手”“指与物化”:演员直觉式的表演过程
        一、庄子直觉式的艺术创作
        二、庄子直觉思维对中国艺术创作的影响
        三、“得心应手”“指与物化”:演员直觉式的表演过程
        第四节 传神:戏曲表演的至境
        一、“神品”:庄子艺术创作的最终诉求
        二、传神:戏曲表演的至境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四、佛教与魏晋南北朝梦文学(论文参考文献)

  • [1]北宋梦诗研究[D]. 张静. 西南交通大学, 2020(07)
  • [2]宋代悼亡诗歌研究[D]. 何建琴. 西南交通大学, 2020(07)
  • [3]《红楼梦》的“梦境”叙事研究[D]. 单文丽. 天津师范大学, 2020(08)
  • [4]日本谣曲中的佛教元素[D]. 程烜. 青岛大学, 2019(02)
  • [5]《汉书》记梦研究[D]. 骆婉. 牡丹江师范学院, 2019(02)
  • [6]1980年以来我国儿童文学梦境叙述及美育价值研究[D]. 李莹. 福建师范大学, 2019(12)
  • [7]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中的梦幻故事研究[D]. 金书宇. 西北师范大学, 2019(07)
  • [8]南朝涉佛诗赋研究[D]. 谢雪. 湖南大学, 2019(07)
  • [9]汉字“梦”的文化内涵与美学研究[D]. 江雪. 南京师范大学, 2019(04)
  • [10]《庄子》与明代戏曲[D]. 毛蕊. 陕西师范大学, 2018(12)

标签:;  ;  ;  ;  ;  

魏晋南北朝佛教与梦文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