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如何促进我国能源信息化建设(论文文献综述)
赵国涛,钱国明,王盛,丁泉,朱海东[1](2021)在《“双碳”目标下火电企业绿色低碳转型的对策分析》文中研究说明"双碳"目标的提出为能源电力行业发展带来了深刻的变革,尤其是促进发电侧企业的绿色低碳转型方面。在对"双碳"目标进行充分解读的基础上,从能源结构调整、能源供给、能源消纳、能源信息化、新兴能源技术等视角,分析该目标为能源行业所带来的影响。根据目前火电企业在生产经营中的痛点问题,从企业定位、可再生能源消纳、节能、成本管控、企业数字化转型等方面,提出应对绿色转型的策略与方法,为未来火电企业实现转型发展提供借鉴和思路。
王鑫[2](2021)在《园区智慧能源负荷预测分析及软件平台系统研发》文中提出智慧能源系统作为能源互联网的形式之一,在园区综合能源系统的利用及管理上发挥了巨大作用。在能源互联网高速发展的背景下,构建信息化与数字化的智慧能源系统,有利于降低用能及能源管理成本,减少污染气体排放,提高用能效率。本文研究了园区智慧能源综合利用系统的多元负荷预测、优化调度方法和能源管理平台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种针对园区智慧能源系统的多元负荷综合预测方法,构建了优化计算模型,并设计开发了智慧能源综合利用优化计算管理系统软件平台。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针对自回归移动差分平均模型(Autoregressive Integrated Moving Average Model,ARIMA)仅能处理线性关系的问题,将ARIMA模型与长短时记忆网络(Long-Short Term Memory,LSTM)模型结合,提出并建立了适用于园区智慧能源系统负荷预测的ARIMA-LSTM模型。研究结果表明,该模型能更好的适应负荷序列特性,相对于传统ARIMA时间序列预测模型,可提高预测精度。(2)构建园区智慧能源系统平台优化计算模块。分析了优化计算模块输入和输出应具备的设计要求,研究了规划算法下,目标函数及约束条件的构建。基于某一实际工程案例对模块建设的适用性进行了说明,同时验证了优化模型的合理性。(3)建立了园区智慧能源综合利用平台。系统平台集成了本文提出的多元负荷预测模型和优化算法,该平台拥有数据库、设备库和模型库,可实现综合能源利用管理的多元负荷预测、设备出力优化、能耗分析等多种功能。结合实际工程案例,进行了能源管理系统功能的展示及分析,实现了能源的信息化利用管理。
黄韵璇[3](2020)在《高新技术企业税务筹划研究 ——以FQ公司为例》文中认为随着我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口号的提出,科学技术在促进经济创新方面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高新技术企业依靠自身的创新优势,拥有核心自主知识产权,能够在不断组织、不断开展研发活动的同时将研发成果转化为生产技术并且推向市场,是我国先进生产力的代表。为了鼓励高新技术类企业继续保持这种快速稳进的健康发展势头,国家先后出台了一系列针对高新技术企业的财税优惠政策。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若能充分运用好这些税收优惠政策,能够有效的减轻自身税务负担,不断提高企业利润率,对增强自身的综合竞争力也有着重大意义。本文的税务筹划研究以FQ公司为研究对象展开,对其进行税务筹划研究可以有效降低FQ公司的运营成本,从而促进公司更好的发展。此外,由于FQ公司是高新技术行业中的标杆企业,对其进行税务筹划研究也有利于其他类似行业的学习与借鉴,促进整个高新技术行业的发展。高新技术行业发展壮大后能够为国家增加税源,最终实现公司增收与国家增收的双赢局面。文章通过对FQ公司经营状况及税务现状的分析,得出FQ公司的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仍有筹划空间的结论,并针对FQ公司的税务筹划现状对公司增值税、企业所得税以及个人所得税三大税种进行税务筹划的设计。其中增值税的税务筹划从税收优惠、销售活动以及采购活动三个方面进行设计;企业所得税的税务筹划从固定资产折旧方式、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府资金补助、员工结构这几个方面进行设计;个人所得税的税务筹划从职工教育经费及员工薪酬结构两个角度进行设计。最后对FQ公司的税务筹划方案提出了保障措施,通过树立综合性税务筹划观念、加强公司税务筹划风险控制以及提高公司税务筹划人员专业素养的方式保障税务筹划方案的实施。本文的研究成果能够为案例公司日后税务筹划提供解决思路,具有一定的实务意义,还可以从税务筹划的实践方面,为同类型企业提供参考。
曹尚杰[4](2020)在《秦皇岛港六公司绿色港口能源管理信息系统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历经120年,秦皇岛港已发展成全球最大干散货为主的能源输出港,作为国内绿色港口建设的先进代表,引领了国内绿色港口建设与发展。注重科技创新驱动绿色港口,将能源管理信息化作为建设的重要方向之一,积极推进绿色港口能源智能化平台建设。秦皇岛港六公司(以下简称“六公司”)作为承载着主营业务的重要分公司,也是旗下煤炭运输公司的典型代表,成功通过国家首批四星级“中国绿色港口”评选,首批被亚太港口服务组织(简称:APSN)授予亚太绿色港口称号,且是入围的七家中唯一干散货码头,故被选定为绿色港口能源管理智能化系统建设先行者。本文以六公司绿色港口能源管理信息系统作为研究对象,运用BPM理论和管理学思维,通过对公司能源管理体系和绿色港口运营管理过程的调研和梳理,将公司与能源系统相关的信息系统整合,充分发挥数据、技术、绿色港口建设以及行业影响力优势,构建绿色港口能源管理系统。助力秦皇岛港转型升级、建设生态、智慧、绿色港口,为京津冀地区的节能减排、绿色发展工作做出突出贡献。首先,本论文对选题背景进行阐述,明晰出研究的意义,通过文献法和调研法将国内外学者对于绿色港口、港口能源管理信息系统、信息系统构建的研究成果进行综合阐述和归纳总结,并以此为基础提出论文研究路径与方法。其次,把支撑本研究的基础理论归纳提炼,梳理绿色港口能源管理信息系统构建的基础概念、系统特征,提炼业务流程管理(BPM)、面向服务的架构(SOA)相关的方法论,作为绿色港口能源管理信息系统研究的理论依据、研究基础。研究明确系统构建存在的问题,结合管理实际基于BPM核心理论分析归纳系统功能需求,根据需求设计系统功能、完成系统建设。最后,从五个方面构建系统保障体系,保证系统运行和实施。
梁竹[5](2019)在《智慧能源云平台在企业降本增效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能源与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凸显,国家开始加强对能源与节能环保等领域的管控,随着通讯、信息及互联网技术的快速渗透以及对发展“低碳环保”经济的重视,全球能源管理市场发展迅速,但是高耗能企业,却面临着巨大的难题。首先,工业企业面临着能源使用成本高的难题,能源使用成本占生产成本比重高。其次,工业企业面临着能源管理难度高、效率低、水平差等难题,针对于传统的能源管理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现有的市场经济环境,不能有效的降低能源管理成本,亟需寻求新的技术方法提升能源管理水平。能源的智能化、信息化、数字化将从根本上解决工业企业的能源管理难题,是有效减少能源消耗、降低能源使用成本、提高能源使用效率的有效途径,智慧能源的应用建设是推动工业转型、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抓手。本文首先从国家新一轮能源体制改革、推进“互联网+”智慧能源发展的指导意见和大力发展能源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政策背景与市场需求的环境下作为切入口,梳理出智慧能源云平台在国内外研究现状,寻找企业能源管理目前存在的痛点,进行应用研究与思考。其次,通过对智慧能源云平台的构成、服务对象和目标以及体系架构进行介绍。然后,按照应用方案设计原则对云平台进行应用设计,实现智慧能源云平台的服务功能,在企业实现节能、降本、增效等目标进行应用领域分析。而后,针对行业痛点按照应用解决方案和基于大数据的应用模式进行分析研究。最后,智慧能源云平台分别以工业园区、工业企业作为应用研究案例进行分析,得出最后的结论与建议。本论文的应用研究可指导工业企业用户在企业经营管理和生产管理中实现降本增效的目标,降低企业生产使用的能源成本,提高企业能源使用的效率,进一步让企业实现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熊跃巍[6](2019)在《江西省水泥企业节能管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当今世界,节能环保已是各国实现可持续发展关注的重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发展日新月异,这其中离不开建筑行业的添砖加瓦。水泥作为一种建筑材料,在现代建筑工程中被长期广泛使用,需求量巨大。水泥工业的节能环保问题成为了社会、经济、环境协调发展的突出问题。江西省的水泥企业数量众多,省内大大小小的水泥生产企业多达上百家,能耗量很大。因而对水泥企业的节能降耗工作务必要引起足够的重视。节能管理作为企业节能工作的重要一环,必须抓牢抓实。本文以江西省水泥企业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研究、调查研究及案例分析等方法相结合提出有利于江西省水泥企业节能管理的对策。具体研究步骤是:在归纳借鉴国内外相关节能管理研究的基础上,首先对江西省水泥企业的节能管理现状进行剖析,分析了江西省水泥企业节能工作存在的问题,然后以A水泥公司的节能管理工作为案例进行分析,最后运用相关节能管理理论及实践经验,总结出针对江西省水泥企业节能管理工作的对策建议。本文指出,水泥企业在把握节能政策、推广节能技术的同时,应该重点推进节能管理。从建立能源管理制度着手,健全激励机制,逐渐提高员工节能意识,应用统计、能管体系、信息化等现代科技手段逐步完善节能管理。只有做到这些,才能给技术等硬指标提供强有力的软件支持。本文旨在帮助江西省水泥企业开展有效的节能管理,对企业有一定的指导借鉴意义,希望能让企业在创造经济效益的同时做到生态环境的保护,利于谋求可持续长远发展。
苗韧[7](2018)在《“互联网+”智慧能源产业化道路探寻》文中研究说明"互联网+"智慧能源是推动我国能源革命的重要战略支撑,对我国经济转型与绿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受市场机制建立缓慢、技术应用发展滞后的影响,"互联网+"智慧能源产业的价值并未能得到充分体现。要突破发展的瓶颈、打通"互联网+"智慧能源的产业化道路,需要市场开拓和产品打造的双管齐下:一方面,应以与各行业的产业融合为核心发展路径,积极推动"互联网+"智慧能源与能源行业、工业用户、商业建筑、居民用户和交通行业的产业融合与协同发展,在服务行业的过程中实现自身的快速发展壮大;另一方面,应以构建标准化的产品和服务体系为关键发展举措,打破产业企业各自为战、解决方案因地制宜的局面,为实现规模化发展奠定基础。
夏婷[8](2018)在《新能源信息化和数据业务运营的国际经验分析》文中指出基于"大数据"和"互联网+"的新能源信息化管理已得到我国政府主管部门和企业的重视,但国内已有的新能源数据运营主体尚未形成成熟的市场化运营体系,在数据搜集处理、盈利模式等方面面临挑战。国际能源署(IEA)作为一家政府间机构,其能源数据业务运营模式具有较强的代表性。IEA的能源数据中心(EDC)主要负责搜集和分析全球范围内130余个国家的能源研究相关数据,并按国别、按年度整理能源平衡表。IEA的数据搜集模式因搜集对象的不同而有所区别:对于成员国,其有义务定期向IEA提交特定格式的数据搜集调查表;对于非成员国,IEA会与该国的政府部门、行业间协会、能源企业等建立广泛的数据合作关系,通过数据交换、人员借调等方式获得所需数据。同时,IEA也会与其他国际能源机构开展合作和数据交流,以获得更为广泛全面的能源领域权威数据。对于通过数据搜集调查表以外获得的统计口径不一致的数据,IEA会根据实际情况对其进行一定的标准化处理。IEA已形成一套成熟的数据业务运营及盈利模式体系,除了收取成员国会费,出版有影响力的付费报告、付费数据和咨询服务、捐助等均构成经费来源的重要部分。这些经验值得我国新能源数据业务运营主体借鉴。
兰雁[9](2018)在《Y集团能源互联网云平台规划研究》文中认为伴随着互联网+不断影响能源业发展,能源业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得到了巨大的发展。能源互联网建设水平已经成为衡量一个能源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标准,也是衡量一个地区能源发展程度和市场成熟度的重要标志。因此,借助Y集团企业背景,对其能源互联网云平台建设做规划和研究。本文的研究对象是Y集团能源互联网云平台的规划设计。文章首先对能源互联网云平台的理论进行分析总结,明确界定了能源互联网的定义、范围和特点。在此基础上,对Y集团能源信息化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分析表明,Y集团能源信息化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Y集团正处在“做强主业、产融互促、适度多元”的稳步发展时期。信息化稳步增长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最为明显的是技术支撑方面和业务应用方面,这两方面的发展水平跟不上新理念、新兴技术发展的步伐。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 Y集团能源信息化的发展。本文基于OOPP项目规划理论,依据统一性、先进性、经济实用型、可操作性、创新性等原则,构建了 Y集团能源互联网云平台总体规划设计。本次规划设计以Y集团能源信息化发展战略为指引,以实现“能源耦合、信息共享、多方协同”的管理规范化、资源集成化、业务一体化为建设目标,充分借助柔性能源协调控制技术及云计算技术,定位平台功能设计,并构建总体功能蓝图,从而实现Y集团能源互联网云平台的功能层面的规划。基于上述规划设计,本文从组织保障措施和市场机制保障措施两个角度提出相关保障措施。同时,结合能源互联网发展趋势提出该平台的应用展望。具体包括:培育智慧用能新模式,降低用能成本;发挥项目平台试点示范作用,助力行业融合;围绕Y集团能源互联网云平台的定位优势,推动国际产能合作;深挖Y集团能源互联网云平台的数据价值,促进创新产业孵化。
卢迪,王涛,陆艳艳[10](2016)在《新能源信息化平台建设方案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开展新能源智能化、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等新研究,将提高企业效益、电网调度水平及能源行业管理水平。本文介绍新能源信息化平台建设国内外现状、建设需求、平台构架、功能设计,及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新能源信息化平台建设与应用情况,并对未来新能源信息化发展趋势进行展望,为新能源信息化平台建设提供借鉴。
二、如何促进我国能源信息化建设(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如何促进我国能源信息化建设(论文提纲范文)
(1)“双碳”目标下火电企业绿色低碳转型的对策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双碳”目标的解读 |
1.1 碳减排 |
1.2 负碳技术 |
2“双碳”目标对于能源行业的影响 |
2.1 能源结构调整 |
2.2 能源供给 |
2.3 能源消纳 |
2.4 能源信息化 |
2.5 新兴能源技术 |
3 火电企业的绿色低碳转型 |
3.1 火电企业面临的痛点问题 |
3.1.1 火电企业的定位 |
3.1.2 可再生能源的消纳 |
3.1.3 节能 |
3.1.4 成本管控 |
3.1.5 数字化转型 |
3.2 火电企业绿色转型的对策 |
3.2.1 明确火电企业的发展定位 |
3.2.2 可再生能源的消纳 |
3.2.3 节能 |
3.2.4 成本管控 |
3.2.5 数字化转型 |
4 结束语 |
(2)园区智慧能源负荷预测分析及软件平台系统研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能源互联网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多元负荷预测研究现状 |
1.3.1 基础理论 |
1.3.2 研究现状 |
1.4 研究目标及研究内容 |
2 园区智慧能源综合利用管理系统概述 |
2.1 “互联网+”智慧能源 |
2.2 能源管理数字化 |
2.3 智慧能源管理与物联网技术 |
2.4 智慧能源管理与大数据技术 |
2.5 智慧能源系统的经济效益 |
2.6 智慧能源系统的设计 |
2.7 本章小结 |
3 园区智慧能源系统多元负荷预测方法 |
3.1 时间序列分析方法 |
3.2 ARIMA预测模型 |
3.3 LSTM预测模型 |
3.4 ARIMA-LSTM预测模型 |
3.4.1 模型介绍 |
3.4.2 建模流程 |
3.4.3 模型评价 |
3.5 模型算例 |
3.5.1 数据来源 |
3.5.2 数据训练集的确定 |
3.5.3 模型构建及预测 |
3.5.4 预测结果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4 园区智慧能源系统平台优化计算模块设计 |
4.1 平台优化计算模块设计分析 |
4.1.1 需求侧设计分析 |
4.1.2 供应侧设计分析 |
4.1.3 优化计算模块运行设计分析 |
4.2 智慧能源系统优化目标及约束设计 |
4.2.1 目标函数 |
4.2.2 约束条件 |
4.3 模块运行案例 |
4.4 本章小结 |
5 园区智慧能源综合利用系统综合管理平台设计 |
5.1 概述 |
5.2 软件的基础理论 |
5.3 软件架构设计 |
5.3.1 网络架构设计 |
5.3.2 功能架构设计 |
5.3.3 应用架构设计 |
5.4 关键软件实现技术 |
5.5 软件平台展示 |
5.6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高新技术企业税务筹划研究 ——以FQ公司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相关文献回顾 |
1.2.1 税务筹划的起源与发展 |
1.2.2 高新技术企业税务筹划的研究现状 |
1.2.3 文献评述 |
1.3 研究思路及框架 |
1.4 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
1.4.1 研究方法 |
1.4.2 创新点 |
第2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回顾 |
2.1 税务筹划及税收优惠政策的相关概念 |
2.1.1 税务筹划的概念 |
2.1.2 税收优惠政策的概念 |
2.1.3 税务筹划的目的与作用 |
2.2 高新技术企业的相关概念 |
2.2.1 高新技术企业的概念 |
2.2.2 高新技术企业的特征 |
2.2.3 高新技术企业的认定标准 |
2.2.4 高新技术企业进行税务筹划的必要性与特殊性 |
2.3 相关理论 |
2.3.1 公共财政理论 |
2.3.2 契约理论 |
2.3.3 博弈理论 |
2.3.4 涉税零风险与“第三条道路”理论 |
第3章 FQ公司税务筹划现状分析 |
3.1 FQ公司概况 |
3.2 FQ公司的经营成果简析 |
3.3 FQ公司税务筹划现状及评价 |
3.4 FQ公司税务筹划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3.4.1 缺乏综合性税务筹划的观念 |
3.4.2 缺乏税务筹划的风险意识 |
3.4.3 税务筹划人员专业素养不够 |
第4章 FQ公司税务筹划方案的优化设计 |
4.1 FQ公司税务筹划方案的总体规划 |
4.1.1 FQ公司可选择的税收优惠政策总结 |
4.1.2 FQ公司税务筹划的目标 |
4.2 FQ公司增值税的税务筹划 |
4.3 FQ公司企业所得税的税务筹划 |
4.4 FQ公司个人所得税的税务筹划 |
4.5 FQ公司税务筹划方案及筹划效果总结 |
第5章 FQ公司税务筹划方案实施的保障措施 |
5.1 树立综合性税务筹划的全局观念 |
5.2 加强FQ公司税务筹划风险控制 |
5.3 提高FQ公司的税务筹划人员素养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4)秦皇岛港六公司绿色港口能源管理信息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能源管理信息系统构建办法 |
2.1 绿色港口 |
2.1.1 绿色港口内涵 |
2.1.3 绿色港口的发展趋势 |
2.1.4 绿色港口等级评价指标体系 |
2.2 港口能源管理信息系统 |
2.2.1 港口能源管理信息系统特点 |
2.2.2 港口能源管理信息系统的实现形式 |
2.3 业务流程管理(BPM) |
2.3.1 BPM概念 |
2.3.2 业务流程 |
2.3.3 流程的编排 |
2.3.4 流程执行与监控 |
2.4 能源管理信息系统构建方法 |
2.4.1 信息系统构建的模型 |
2.4.2 面向服务的体系构架(SOA) |
2.4.3 系统功能分析与设计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秦皇岛港六公司能源管理信息化现状及需求分析 |
3.1 秦港六公司概况 |
3.1.1 公司概况 |
3.1.2 绿色港口建设情况 |
3.1.3 绿色港口能源管理效果的核心约束指标 |
3.1.4 主要耗能设备和耗能关键流程 |
3.2 能源管理信息化现状分析 |
3.2.1 能源管理体系现状 |
3.2.2 现有能源相关信息系统建设 |
3.3 能源管理信息系统构建存在的问题 |
3.4 基于BPM的能源管理系统需求分析 |
3.4.1 BPM的核心理念 |
3.4.2 能源管理信息系统构建必要性 |
3.4.3 基于BPM的能源管理信息系统流程 |
3.4.4 能源管理信息系统功能需求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秦皇岛港六公司绿色港口能源管理信息系统设计 |
4.1 设计的原则和目标 |
4.1.1 设计的原则 |
4.1.2 设计的目标 |
4.2 基于SOA的能源管理系统总体架构体系 |
4.2.1 总体目标框架 |
4.2.2 业务应用框架 |
4.2.3 基础设施框架 |
4.3 能源管理信息系统功能设计 |
4.3.1 电能管理信息系统模块设计 |
4.3.2 无线远程自动水管理信息系统模块设计 |
4.3.3 电子皮带秤管理信息系统模块设计 |
4.3.4 流机燃油管理信息系统模块设计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秦皇岛港六公司绿色港口能源管理信息系统实现 |
5.1 秦皇岛港六公司能源管理信息系统实现 |
5.1.1 能源整体在线监测实现 |
5.1.2 电能管理模块分析与实现 |
5.1.3 水管理模块分析与实现 |
5.1.4 皮带秤管理模块分析与实现 |
5.1.5 流机燃油管理模块分析与实现 |
5.2 秦皇岛港六公司能源管理信息系统部署 |
5.2.1 总体结构部署 |
5.2.2 信息资源部署结构 |
5.3 秦皇岛港六公司能源管理信息系统实施保障 |
5.3.1 遵循公司信息化战略及规划主线 |
5.3.2 建立信息化优化质量保证体系 |
5.3.3 形成信息化优化技术支撑 |
5.3.4 及时跟进信息化应用培训 |
5.3.5 系统功能的持续完善与升级改进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5)智慧能源云平台在企业降本增效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政策背景 |
1.1.2 市场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内容与重点、难点 |
1.5.1 研究主要内容 |
1.5.2 研究重点 |
1.5.3 研究难点 |
第2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能源行业体制改革 |
2.1.2 “互联网+”智慧能源 |
2.1.3 大数据 |
2.1.4 降本增效 |
2.2 研究理论基础 |
2.2.1 能源经济学 |
2.2.2 价值工程 |
2.2.3 云平台 |
第3章 智慧能源云平台 |
3.1 智慧能源云平台构成 |
3.2 智慧能源云平台服务对象和目标 |
3.2.1 服务对象 |
3.2.2 建设目标 |
3.2.3 建设内容 |
3.3 智慧能源云平台建设体系 |
3.4 智慧能源云平台架构 |
3.4.1 组织架构 |
3.4.2 技术架构 |
3.4.3 数据技术架构 |
第4章 智慧能源云平台在企业降本增效中的应用方案设计 |
4.1 应用方案设计原则 |
4.1.1 全面性 |
4.1.2 兼容性 |
4.1.3 安全性 |
4.1.4 拓展性 |
4.2 智慧能源云平台服务功能 |
4.2.1 智慧能源云平台数据服务功能 |
4.2.2 智慧能源云平台拓展服务功能 |
4.3 智慧能源云平台在企业降本增效中的应用领域 |
4.3.1 企业节能应用 |
4.3.2 企业降本应用 |
4.3.3 企业增效应用 |
4.3.4 行业应用 |
4.4 智慧能源云平台的安装实施 |
4.4.1 实施目标 |
4.4.2 实施原则 |
4.4.3 实施步骤 |
第5章 智慧能源云平台应用模式分析 |
5.1 传统能源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 |
5.2 基于大数据的能源管理模式的应用解决方案 |
5.2.1 企业降本增效中的应用解决方案 |
5.2.2 企业经营管控的应用解决方案 |
5.3 基于能源大数据的应用模式分析 |
5.3.1 客户端数据使用 |
5.3.2 能源数据使用 |
5.3.3 代运代维服务 |
5.3.4 节能降耗服务 |
5.3.5 用能体检报告 |
5.3.6 相关增值服务 |
第6章 智慧能源云平台应用案例分析 |
6.1 工业园区应用案例分析 |
6.2 工业企业应用案例分析 |
6.3 应用案例启示 |
第7章 结束语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6)江西省水泥企业节能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第2章 相关理论与文献综述 |
2.1 节能及水泥单位能耗的概念界定 |
2.1.1 节能的含义及意义 |
2.1.2 水泥及其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 |
2.2 相关理论 |
2.2.1 企业行为理论 |
2.2.2 能源统计 |
2.2.3 能源管理体系 |
2.2.4 能源信息化管理 |
2.2.5 激励理论 |
2.3 国内外节能管理研究 |
2.3.1 国外企业节能管理理论研究 |
2.3.2 国内企业节能管理理论研究 |
第3章 江西省水泥企业的节能及其管理现状 |
3.1 江西省水泥企业的发展 |
3.2 江西省水泥企业的节能形势 |
3.3 江西省水泥企业的节能管理及其影响 |
3.4 江西省水泥企业节能工作的问题 |
3.4.1 节能政策问题 |
3.4.2 节能管理问题 |
3.4.3 节能技术问题 |
第4章 A水泥公司的能源消费及节能管理案例分析 |
4.1 A水泥公司简介 |
4.2 A水泥公司的能源消费及技术装备情况 |
4.2.1 企业能源构成情况 |
4.2.2 企业主要用能情况 |
4.2.3 企业单位产品能耗情况 |
4.2.4 企业节能技术装备及应用情况 |
4.3 A水泥公司的节能管理情况 |
4.3.1 企业节能管理体系的建立 |
4.3.2 企业能源统计管理情况 |
4.3.3 企业信息化管理情况 |
4.3.4 企业奖惩激励制度的建立 |
4.4 案例评述 |
第5章 江西省水泥企业节能管理的对策建议 |
5.1 把握节能政策 |
5.2 推进节能管理 |
5.2.1 完善能源管理制度 |
5.2.2 提高节能降耗意识 |
5.2.3 提升能源统计管理水平 |
5.2.4 加强能源管理体系建设 |
5.2.5 运用能源信息化管理 |
5.2.6 健全企业激励机制 |
5.3 推广及应用节能技术 |
5.3.1 新型干法水泥生产技术的应用与优化 |
5.3.2 水泥工业替代燃料的应用 |
第6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局限性与未来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8)新能源信息化和数据业务运营的国际经验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前言 |
2 国际能源署简介 |
3 数据搜集及标准化处理 |
3.1 能源数据中心简介 |
3.2 数据来源途径 |
3.3 标准化处理 |
4 运营及盈利模式 |
5 对我国新能源数据业务运营的启示 |
(9)Y集团能源互联网云平台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选题背景 |
1.1.1 能源互联网政策背景 |
1.1.2 国内能源发展背景 |
1.1.3 Y集团公司背景 |
1.1.4 Y集团业务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改善环境保护,实现生态效益 |
1.2.2 提高能源配置效率、实现资源高效配置 |
1.2.3 促进能源价格机制升级,激发能源市场活力 |
1.3 研究方法与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思路 |
1.3.3 研究方法 |
1.3.4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能源互联网云平台的理论基础 |
2.1 互联网+的含义 |
2.1.1 互联网+的定义 |
2.1.2 互联网+的特点 |
2.1.3 互联网+对传统行业的影响 |
2.2 能源互联网的相关理论 |
2.2.1 能源互联网的定义与内涵 |
2.2.2 能源互联网的特点 |
2.2.3 能源互联网的发展目标 |
2.2.4 能源互联网的意义和作用 |
2.3 云平台的理论基础 |
2.3.1 云平台的定义与类型 |
2.3.2 云平台的组成结构 |
2.3.3 云技术架构与支撑 |
2.3.4 云应用平台 |
2.3.5 云大数据中心 |
2.4 项目规划理论(OOPP) |
2.4.1 OOPP理论的原则 |
2.4.2 OOPP理论的优点 |
2.4.3 OOPP的步骤 |
第三章 Y集团能源信息化发展现状分析 |
3.1 行业发展趋势及政策分析 |
3.1.1 国内外能源互联网发展现状 |
3.1.2 国内能源互联网政策环境分析 |
3.2 Y集团内外部环境分析 |
3.2.1 Y集团内部环境分析 |
3.2.2 Y集团外部环境分析(行业环境分析) |
3.3 Y集团机遇与挑战分析 |
3.3.1 发展机遇 |
3.3.2 面临挑战 |
3.4 Y集团信息化问题分析 |
3.4.1 技术支撑方面 |
3.4.2 业务应用方面 |
3.5 Y集团信息化优势分析 |
第四章 Y集团能源互联网云平台的规划设计 |
4.1 基本思路和原则 |
4.1.1 规划思路 |
4.1.2 规划原则 |
4.2 发展战略及目标分析 |
4.2.1 发展战略分析 |
4.2.2 目标分析 |
4.3 规划重点内容与核心需求分析 |
4.3.1 规划重点内容分析 |
4.3.2 平台核心需求分析 |
4.3.3 平台核心功能分析 |
第五章 Y集团能源互联网云平台设计 |
5.1 云平台总体架构 |
5.2 系统功能架构设计 |
5.2.1 发电侧智能子系统 |
5.2.2 配网侧智能子系统 |
5.2.3 售电侧决策子系统 |
5.2.4 能侧节能监控子系统 |
5.3 业务功能分析 |
5.3.1 能源市场交易模块功能分析 |
5.3.2 能源需求管理模块功能分析 |
5.3.3 能源需求响应模块功能分析 |
5.3.4 能源分析模块功能分析 |
5.4 保障措施 |
5.4.1 组织保障措施 |
5.4.2 市场机制保障措施 |
5.4.3 财务管理保障措施 |
第六章 结论及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6.2.1 经济效益展望 |
6.2.2 社会效益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10)新能源信息化平台建设方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新能源信息化平台建设需求 |
2 新能源信息化平台构架 |
3 新能源信息化平台功能设计 |
3.1 信息发布和状态监控子系统 |
3.2 风光功率预测子系统 |
3.3 全生命周期运维管理子系统 |
3.4 大数据分析子系统 |
4 华东院新能源信息化平台建设与应用 |
5 结束语 |
四、如何促进我国能源信息化建设(论文参考文献)
- [1]“双碳”目标下火电企业绿色低碳转型的对策分析[J]. 赵国涛,钱国明,王盛,丁泉,朱海东. 华电技术, 2021(10)
- [2]园区智慧能源负荷预测分析及软件平台系统研发[D]. 王鑫.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3]高新技术企业税务筹划研究 ——以FQ公司为例[D]. 黄韵璇. 华东交通大学, 2020(01)
- [4]秦皇岛港六公司绿色港口能源管理信息系统研究[D]. 曹尚杰. 燕山大学, 2020(02)
- [5]智慧能源云平台在企业降本增效中的应用研究[D]. 梁竹. 西南石油大学, 2019(06)
- [6]江西省水泥企业节能管理研究[D]. 熊跃巍. 南昌大学, 2019(02)
- [7]“互联网+”智慧能源产业化道路探寻[A]. 苗韧. 智慧能源产业创新发展报告(2018), 2018
- [8]新能源信息化和数据业务运营的国际经验分析[J]. 夏婷. 中外能源, 2018(11)
- [9]Y集团能源互联网云平台规划研究[D]. 兰雁. 昆明理工大学, 2018(01)
- [10]新能源信息化平台建设方案研究[J]. 卢迪,王涛,陆艳艳. 大众用电, 2016(S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