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族戊二酸酯的合成研究

脂肪族戊二酸酯的合成研究

一、脂肪族戊二酸酯的合成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宋凌志[1](2021)在《蓖麻油基功能聚酰胺制备及其仿生弹性体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蓖麻油作为一种广泛种植于温带及亚热带地区的经济作物,其所具备的易得性以及独特的化学结构使其吸引了大量的关注。由蓖麻油衍生的十一烯酸、十一烯酸甲酯、庚醛等化学原料更是在现代化学工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尤其是以十一烯酸为主要原料制备的尼龙11更是商业化极为成功的一款生物基聚酰胺产品。然而受限于复杂的工艺、难以调控的微结构以及较差的机械性能,目前蓖麻油在功能聚酰胺领域的应用还需要突破。基于以上背景,本文首先利用蓖麻油衍生物10-十一烯酸甲酯高效地制备出了具有可调性侧基的蓖麻油基功能聚酰胺单体,并借此设计了一种具有长链酯侧基的功能聚酰胺单体。利用“巯基-烯烃”点击反应聚合,并通过将单体共聚以及对投料单体的比例进行控制实现对功能聚酰胺微结构及性能的精确调控。并且,本文还利用可调性侧基的功能聚酰胺单体制备出一系列具有不同酯侧基的单体,并将其聚合研究了不同侧基对功能聚酰胺性能的影响。此外还通过将这些单体进行共聚制备功能聚酰胺树脂并纺丝制备出了在室温及低温下具有优异机械性能的蓖麻油基功能聚酰胺纤维。此外,通过对天然高性能材料的能量耗散结构进行模仿,引入金属离子构建金属配位键作为第二层能量耗散结构,制备出具有高强度、高韧性的高性能蓖麻油基人造弹性纤维。其具体研究工作如下所示:(1)本文以蓖麻油衍生物10-十一烯酸甲酯为主要原料,通过羟基催化酰胺化反应高效地制备出带有羟基侧基以及酰胺基团的双烯功能聚酰胺单体(UDA),通过1H NMR证明该反应的转化率可达100%。然后通过酯化反应将羟基侧基反应制备出具有丁酯侧基的功能聚酰胺单体(BUDA),并将其与羟基侧基的功能聚酰胺单体(UDA)进行共聚,通过调整两种单体的比例制备出一系列具有不同性能的蓖麻油基功能聚酰胺。研究表明,通过逐渐增加UDA单体的含量,其结晶度逐渐升高,同时其机械性能逐渐增强。并进一步利用机械循环拉伸使其微结构发生改变。通过WAXD以及力学拉伸测试,可发现循环拉伸后其内部晶体发生明显取向,并且机械性能得到明显增强。最终得到具有高强度、高回弹性的功能聚酰胺弹性体。(2)本文进一步利用带有羟基侧基以及酰胺基团的双烯功能聚酰胺单体(UDA),通过酯化反应将羟基侧基反应制备出具有不同侧基的酯侧基功能聚酰胺单体。进一步通过高效的“巯基-烯烃”点击聚合反应制备出带有不同侧基的蓖麻油基功能聚酰胺。通过1H NMR以及GPC成功证明该反应制备的功能聚酰胺具有高分子量。DSC、力学拉伸测试证明了不同侧基对功能聚酰胺特性及微结构的影响。此外通过对功能聚酰胺单体进行共聚制备出多种共聚酰胺,进一步,通过熔融纺丝技术制备出丝仿生纤维。研究表明,所制备的人造纤维不仅在室温下具有优异的综合机械性能(韧性~243 MJ/m3),在-100 oC低温的环境下甚至具备优于室温下的高韧性(-323 MJ/m3),这是目前大多数人工合成材料所无法媲美的。并且,通过调整熔融纺丝的参数可获得具有不同性能的人造纤维。(3)这里进一步利用“巯基-烯烃”所产生的硫醚键作为配体,通过引入亚铜离子(Cu1+)形成硫醚-亚铜耦合作用作为第二重牺牲键,对蓖麻油基功能聚酰胺的机械性能进行进一步增强。并通过WAXD对其微结构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通过控制Cu1+含量的加入,不仅使其机械性能得到提高,还可实现对功能聚酰胺微结构的精确调控。进一步利用熔融纺丝技术制备出人造纤维,相较于单纯的功能聚酰胺材料得到的蓖麻油基人造纤维机械性能得到大幅提升(韧性~377MJ/m3)。此外,还利用机械循环预拉伸技术使人造纤维的微结构发生取向,最终获得的具有高强度机械性能的人造纤维(强度~420MPa),并且该人造纤维还保持着>90%的优异回弹性。(4)利用所制备的功能聚酰胺亲疏水性,通过逐步滴加搅拌的方式制备出纳米颗粒。研究了功能聚酰胺单体、相应功能聚酰胺以及其纳米颗粒的诱导发光(AIE)荧光特性。此外,还研究了侧基对功能聚酰胺单体荧光特性的影响,并利用荧光分光光度计对单体、聚合物、纳米颗粒在不同浓度情况下以及在良溶剂、不良溶剂的荧光表现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利用该方法制备的功能聚酰胺其单体、聚合物、纳米粒子都表现出独特的聚集诱导发光特性。

代注顶[2](2021)在《植物油基水性聚氨酯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水性聚氨酯(WPU)不仅继承了传统聚氨酯(PU)优异的理化性能,而且作为一种无毒、安全可靠的多功能材料已被广泛应用诸多领域中,如涂料、皮革、油墨和胶黏剂等。然而,目前的水性聚氨酯产品为了达到工业标准的性能要求,所合成的原料大多为石油基多元醇,其过多的使用会加剧石油资源的消耗,且材料的不可降解性也会给环境带来一定的污染。本文以天然可再生能源——植物油作为原料,通过官能化植物油基结构上的不同官能团(环氧基团、羟基等)的转换方法制备植物油基多元醇,代替石油基多元醇合成植物油基水性聚氨酯,从而实现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的目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以蓖麻油(CO)为原料,利用其与马来酸酐发生酯化反应制备了蓖麻油基乳化剂(MCO),再以季戊四醇(PE)为小分子交联剂合成了无DMPA(2,2-二羟甲基丙酸)、无溶剂的生物基乳化剂水性聚氨酯(MWPU)。通过FT-IR和1H-NMR表征分析了MCO的分子结构,并考察了PE含量对水性聚氨酯性能的影响。当PE添加量从1%提高到4%,MWPU膜的拉伸强度从2.83 MPa增加到22.45 MPa,玻璃化转变温度(Tg)从22.53℃增加到77.48℃。然而,当PE添加量为4%,MWPU乳液的平均粒径急剧增大到207.5nm,乳液的存储稳定性降低,易产生沉降。为了避免使用小分子交联剂来提升聚氨酯膜各项性能,通过利用环氧大豆油(ESO)分别与1,3-丙二醇、三羟甲基丙烷和木糖醇发生开环反应制备了三种不同羟值的多元醇,再与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DMPA等反应合成了三种大豆油基水性聚氨酯,并研究了多元醇羟值对聚氨酯性能的影响。随着多元醇羟值的增大,聚氨酯膜的拉伸强度从2.61 MPa增加到24.35 MPa,Tg从30.01℃提升到88.28℃,初始分解温度(T5)从207℃下降到159℃。另外,与MWPU乳液相比,大豆油基水性聚氨酯乳液的最大平均粒径为171.1 nm,乳液的储存稳定性得到改善。为了改善因多元醇羟值增大而引起的聚氨酯膜T5降低,提高聚氨酯膜的热性能,通过利用ESO与蓖麻油酸在无溶剂无催化剂的条件下制备了蓖麻油-大豆油基多元醇,再调控合成过程中R值(-NCO/-OH的摩尔比)的大小制备了四种不同R值的水性聚氨酯(SWPU),并考察了R值与SWPU膜性能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R值的增大,SWPU膜的力学性能、热性能和疏水性都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当R值从1.1增大到1.4,SWPU膜的拉伸强度从10.02 MPa增加到27.32 MPa,硬段Tg从68℃增加到130℃,T5从201℃提升至246℃。相比较于大豆油基水性聚氨酯,SWPU膜的热稳定性和Tg都得到提升。为了赋予水性聚氨酯材料更多的功能性,解决前面工作所制备的植物油基水性聚氨酯的性能单一问题,合成了多种自修复植物油基水性聚氨酯。首先以环氧大豆油和戊二酸(GA)在无溶剂和无催化剂条件下合成了大豆油乳化剂(GA-ESO);再使用N,N’-(4,4’-亚甲基二苯基)双马来酰亚胺(BMI)和4-马来酰亚胺基苯酚(ATOM)分别与糠醇(FA)发生DA反应制备了两种DA二醇(BMI-FA、ATOM-FA);最后利用GA-ESO和DA二醇为原料与IPDI反应合成了一系列具有自修复行为的大豆油基水性聚氨酯,并研究了DA二醇对聚氨酯膜性能的影响以及聚氨酯膜的自修复过程与机理。结果表明,在添加DA二醇后,聚氨酯乳液的粒径从28.8 nm增加到85.3 nm,拉伸强度从0.3 MPa增大到12.6 MPa,水接触角从68.5°提升至84.2°。另外,自修复性测试显示,在添加DA二醇后聚氨酯膜在高温下具有自修复行为,且最高自修复效率可达100%。

陈先枭[3](2021)在《过渡金属催化烯炔反应构建多环天然产物分子骨架及其修饰》文中认为多环萜类化合物普遍地存在于自然界中,具有丰富多样的生理化学性质,也是众多药物、香料、化妆品的有效成分。如何选择性地对其分子的指定位点进行结构修饰,或者高效地构建其中的桥环、螺环等复杂多环结构,一直是林产化工领域的研究热点。本论文利用过渡金属催化烯炔反应,合成了具有双环[3.3.1]壬烯或者6/5/5稠合螺环结构的多环萜烯分子,并对一些多环天然产物分子进行了氟化和烯烃官能化的结构修饰。本论文首先通过金催化烯-联烯-炔类底物的环异构化反应,一步构建了双环[3.3.1]壬烯和6/5/5稠合螺环这两种复杂多环结构,以良好的产率成功合成了一系列包括吲哚基团在内的具有上述两种结构的萜烯分子。为了探索该金催化策略的潜在应用价值,本论文还进行了克级规模的放大试验和官能团转化实验,并对反应机理进行了研究,提出了金催化烯-联烯-炔的连续环异构化的反应机理。有机氟化学是目前的热门研究领域之一,引入氟原子会对生物活性分子的生理化学性质产生重大改变。本论文在以往研究基础上,将过渡金属催化同氟化反应结合,发现了线性烯炔乙酸酯类化合物可以在金催化剂和氟化试剂的共同作用下一步合成5-氟代环戊烯酮衍生物。论文随后根据相关文献和控制实验,提出了金(I)催化烯炔酯环异构化/亲电氟化反应机理。本论文还研究开发了一种以天然生物碱喹啉的酰胺类衍生结构为导向基团的非活性烯烃的马氏选择性氢烷基化方法。同以往的还原偶联相比,由于卤代烃同时具备氢源和烷基供体的双重作用,该方法避免了使用酸碱添加剂,具有更加广泛的官能团兼容性,并被成功地运用于内烯和远端烯烃的β-位选择性烷基化。根据自由基钟实验、同位素标记实验和相关文献,本论文提出了镍催化循环的反应机理。为进一步探索实用价值,本研究还对一些林源性生物活性分子进行了结构修饰,成功地制备了一些小分子药物前体,为药物的制备或者修饰改性提供了新思路和新途径。

王玉龙[4](2021)在《基于动态双硫键的自修复聚氨酯脲弹性体的制备及性能》文中研究指明具有结构可设计、性能可调特点的聚氨酯弹性体内部含有诸如羟基、氨基、酯基、氨基甲酸酯基和脲基等众多的极性基团,这使得聚氨酯弹性体内部存在大量的氢键作用,因而聚氨酯弹性体非常适合应用于自修复高分子材料领域。在众多的本征型自修复聚氨酯弹性体中,由于动态双硫键的交换反应条件温和,且对多重刺激具有响应能力,引入动态双硫键的方法吸引了研究人员越来越多的关注。虽然基于芳香族双硫键的自修复聚氨酯弹性体在室温下可以快速自修复,但芳香族的引入通常会导致聚氨酯弹性体发黄、透明性差并且机械强度较低,因此,基于脂肪族双硫键的自修复聚氨酯弹性体有望解决聚氨酯弹性体兼具良好的机械性能和高的自修复效率的这一难题。目前,关于脂肪族双硫键基的自修复聚氨酯弹性体的文献报道大多是以2-羟乙基二硫化物(HEDS)或胱胺(CY)作扩链剂原料直接使用的,虽然这些相关的研究也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但以HEDS或CY为双硫键原料也存在价格昂贵、难以批量化制备自修复聚氨酯弹性体的问题。基于此,本论文采用来源广泛、价格便宜的胱氨酸为原料,通过酯化反应制得胱氨酸二甲酯(CDE),然后将脂肪族的CDE作为扩链剂制备基于动态双硫键的自修复聚氨酯脲(PUU)弹性体;然后分别以聚己内酯二醇(PCL)、聚四氢呋喃醚二醇(PTMG)和聚丙二醇(PPG)为软段制备了多种自修复PUU弹性体;从微相结构的角度研究了各种因素对PUU弹性体力学性能和自修复性能的影响规律,探索到兼具高力学性能和高自修复效率的PUU弹性体的最佳配方,获得了PUU弹性体结构与性能间的调控关系。具体结论如下:(1)CDE的合成及高性能自修复PUU弹性体的研究:以胱氨酸为原料,通过酯化反应成功合成了CDE。PCL基高性能自修复PUU弹性体表现出优异的力学性能和自修复性能:原始试样的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分别达到27.1 MPa和397.7%;在60℃修复24h后,ησ和ηε分别达95.3%和93.5%,这得益于动态双硫键的交换反应和可逆氢键的协同作用。PTMG基高性能自修复PUU弹性体,由于具有较高的微相分离程度,该PUU表现出良好的力学性能,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分别为13.6 MPa和531.3%;在80℃修复24h后,ησ和ηε分别为97.1%和90.3%。PPG基高性能自修复PUU弹性体为非晶结构且微相分离程度较低,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分别为3.64 MPa和416.7%;在60℃修复24h后,ησ和ηε分别为89.8%和89.3%。(2)PCL基自修复PUU弹性体体系的研究:(1)在PCL1k-IPDI体系中,OPU、APU、CPU和SPU的拉伸强度依次为1.92 MPa、46.3 MPa、41.6 MPa和27.1 MPa,四种弹性体的自修复能力大小为:OPU≈SPU>CPU>APU,这归因于四者内部不同的微相分离程度(OPU<SPU<CPU<APU),OPU和SPU的应力松弛活化能分别为97.5 k J/mol和191.9 k J/mol。(2)在PCL1k-CDE体系中,四种弹性体的微相分离程度大小为:CL-H-SPU>CL-HM-SPU>CL-IP-SPU>CL-M-SPU;在60℃修复24h后,四种弹性体的自修复效率大小为:CL-IP-SPU>CL-HM-SPU>CL-M-SPU>CL-H-SPU。(3)在PCL-IPDI-CDE体系中,当硬段含量超过35%时,试样为无定型结构;PCL3k-3的强度和韧性得到较好的平衡: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分别达到41.5 MPa和472.9%;在60℃修复24h后,当软段为PCL1k或PCL3k,低硬段含量PUU的自修复效率最高。(4)提高温度和延长修复时间都可以促进自修复效率的提高,且前者比后者对修复效率的提高效果更明显。(3)PTMG基自修复PUU弹性体体系的研究:(1)在PTMG1k-IPDI体系中,OPU、APU、CPU和SPU的拉伸强度依次为0.71 MPa、50.2 MPa、44.6 MPa和13.6 MPa,四种弹性体的自修复能力大小为:APU<CPU<OPU<SPU,这归因于四者内部不同的微相分离程度(OPU<SPU<CPU≈APU),OPU和SPU的应力松弛活化能分别为134.3k J/mol和104.8 k J/mol。(2)在PTMG1k-CDE体系中,四种弹性体的微相分离程度大小为:T-HM-SPU>T-IP-SPU>T-M-SPU>T-H-SPU;在80℃修复24h后,四种弹性体的自修复效率大小为:T-IP-SPU>T-HM-SPU>T-M-SPU≈T-H-SPU。(3)在PTMG-IPDI-CDE体系中,当PTMG的分子量为1000时,弹性体的拉伸强度和定伸应力随着硬段含量的增加而提高,断裂伸长率则随着硬段含量的增加而下降;当PTMG的分子量为2000或3000时,试样太软以至不能完成力学测试。在60℃修复24h后,PTMG1k-1的ησ和ηε取得最大值(80.2%和89.4%)。(4)PPG基自修复PUU弹性体体系的研究:(1)在PPG1k-IPDI体系中,APU、CPU和SPU的拉伸强度依次为32.9 MPa、14.7 MPa和3.64 MPa,三种弹性体的自修复能力大小为:APU<CPU<SPU,这归因于三者内部不同的微相分离程度(SPU<CPU≈APU),SPU的应力松弛活化能为109.9 k J/mol。(2)在PPG1k-CDE体系中,四种弹性体的微相分离程度大小为:P-H-SPU>P-HM-SPU>P-IP-SPU>P-M-SPU;在60℃修复24h后,四种弹性体的自修复效率大小为:P-IP-SPU>P-M-SPU>P-HM-SPU≈P-H-SPU。(3)在PPG-IPDI-CDE体系中,当PPG为同一分子量时,弹性体的拉伸强度、定伸应力随着硬段含量的增加而提高;PPG2k为软段对应的三种弹性体的拉伸强度都在10 MPa以上,且断裂伸长率都超过500%;以PPG3k为软段制备的PUU在室温下太软以致无法测试力学性能。PPG1k对应的三种弹性体的自修复效率都随着硬段含量的增加而减小;PPG2k对应的三种弹性体的ησ在50%左右,而ηε都超过了85%。

王俐艳[5](2021)在《戊二酸锌催化选择性开环共聚合反应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前,随着全球经济的飞快发展,环境问题已经不容忽视,由此可降解环保型高分子材料应时而生。脂肪族聚酯以及聚碳酸酯作为可生物降解并且生物相容性优异的环境友好材料,由于其卓越的材料性能,已经被广泛研究。利用环酯的开环聚合(ROP)、环氧化物和环状酸酐/二氧化碳的开环共聚合(ROCOP)是非常有效的合成脂肪族聚酯和聚碳酸酯的方法,可以合成结构和功能多样的脂肪族聚酯和聚碳酸酯。目前关于催化混合单体的化学选择性聚合是研究的热点,其催化剂主要为一些均相金属催化剂和有机催化剂。戊二酸锌(ZnGA)催化剂作为一种非均相催化剂,由于其制备方法简单,后处理容易,价格低廉等优点被广泛关注。因此,我们利用ZnGA作为催化剂进行选择性聚合研究。1、使用ZnGA催化L-丙交酯(LA)的开环聚合反应(ROP),考察反应条件对于聚合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单独的ZnGA或者环氧丙烷(PO)均不能引发LA的ROP反应,但ZnGA/PO催化体系却对催化LA的ROP显示出良好的催化活性。通过使用不同的引发剂,包括环氧化物(PO、ECH、CHO和AGE)和醇类(CH3OH)对LA的ROP反应过程进行探究,阐明了环氧化物和醇类均可以引发LA的ROP反应。随后提出了反应机理,研究证明反应过程中形成了烷氧基锌(-Zn-OR)中间体。最后以ZnGA为催化剂,PO为引发剂,通过LA的ROP合成了分子量可控且分子量分布较窄(PDI<1.3)的聚丙交酯(PLA)。2、利用ZnGA催化环氧丙烷(PO)、邻苯二甲酸酐(PA)和L-丙交酯(LA)混合单体的化学选择性共聚合,制备得到嵌段聚合物。分别研究了PO和PA的开环共聚合(ROCOP)反应以及PO和LA的开环聚合(ROP)反应历程,探讨出最优反应条件,分析了聚合过程的动力学特点(PA的插入遵循零级动力学,LA的插入遵循一级动力学)。之后利用一锅法催化PA、PO和LA混合单体共聚合反应,并成功制备了嵌段聚合物。通过1H-NMR、13C-NMR、GPC和DOSY NMR证明了所得嵌段聚合物的成功制备,得到的嵌段聚合物的分子量为6.6 kg/mol,分子量分布较窄(PDI值为1.22)。研究该三元聚合的反应历程,提出了混合单体共聚合的反应机理。最后通过分别改变环氧化物(ECH、CHO和AGE)和环状酸酐(SA和NA)的种类,研究了ZnGA催化混合单体选择性共聚合反应的普适性。3、利用ZnGA催化环氧环己烷(CHO)、二氧化碳(CO2)和L-丙交酯(LA)混合单体共聚合反应,研究ZnGA催化混合单体选择性共聚合过程。首先对聚合条件进行了探究,包括单体摩尔比、反应温度、催化剂用量、溶剂和CO2压力对于混合单体共聚合反应的影响;之后优化共聚合反应条件,促进选择性共聚合反应实施。研究结果发现,在80℃,混合单体反应的前6h,共聚合体系仅是CHO和CO2聚合生成聚碳酸酯(PCHC);6h之后LA开始逐渐参与反应,最终生成具有锥形结构的梯度聚合物。为了制备得到嵌段聚合物,采用了一锅分步法聚合的策略,所得产物结构通过1H-NMR、13C-NMR、FTIR和DOSY NMR表征,证明了嵌段共聚物的成功制备,提出了共聚合反应机理。

马玮[6](2021)在《CO2基脂肪族聚碳酸酯后聚合改性》文中研究指明二氧化碳(CO2)被认为是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环境指标之一。毫无疑问,随着工业的发展,加剧了二氧化碳的排放。因此,利用二氧化碳进行化学合成在过去几十年里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其中一种经济有效的方法便是利用二氧化碳来生产具有生物可降解性能和其他确定性能的聚合物,而衍生自CO2和环氧化物的脂肪族聚碳酸酯更是成为目前广泛研究的主题。虽然这一领域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是所得脂肪族聚碳酸酯缺乏功能性以及其惰性化学结构,大大限制了它们作为高附加值和功能性材料的使用。在这种背景下,迫切需要设计和合成多种类型的适合现有应用的二氧化碳基聚合物材料。目前,已开发了多种合成改性策略,包括后聚合功能化、三元共聚合和交联反应等,改善了二氧化碳基聚碳酸酯材料的性能。特别是脂肪族聚碳酸酯的接枝、嵌段共聚合反应作为普遍利用的后聚合改性方法,能够有效实现聚合物的改性,合成具有多种功能的聚合物材料,从而达到扩展CO2基聚碳酸酯应用范围的目的。本论文主要利用接枝共聚合和嵌段共聚合方法对脂肪族聚碳酸酯进行后聚合改性。首先选择CO2和环氧氯丙烷(ECH)共聚合成的脂肪族聚碳酸酯P(CO2/ECH)实施接枝共聚合改性。在接枝共聚合中,基于P(CO2/ECH)中聚碳酸酯链的结构单元侧基带有活性Cl原子,侧基C-Cl键在外界刺激下,易断裂形成活性位点,从而引发烯类单体的接枝聚合。其次,利用Salen金属催化剂催化CO2与环氧丙烷(PO)共聚合制备具有Cl封端的聚碳酸酯P(CO2/PO),聚合物链末端C-Cl键的存在利于和烯类单体进行嵌段共聚合反应,从而制备得到相应的嵌段共聚物。1.在热引发条件下,脂肪族聚碳酸酯P(CO2/ECH)能够与双丙酮丙烯酰胺(DAAM)、N-乙烯基吡咯烷酮(NVP)、甲基丙烯酸甲酯(MMA)、苯乙烯(St)单体进行接枝共聚合反应,制备得到多种类接枝共聚物。系统研究了聚碳酸酯与烯类单体的接枝共聚合反应,研究结果表明,通过优化接枝共聚合反应条件,包括聚合反应温度、单体用量和聚合反应时间,能够有效提高接枝共聚合反应中单体的转化率和接枝共聚物的产率。以P(CO2/ECH)与DAAM接枝共聚合反应为例,通过优化反应条件,单体转化率最高可达93.63%,接枝共聚物的产率为92.58%,所制备的接枝共聚物分子量Mn可高达14.7kg/mol。研究所得到的接枝共聚物性能,结果表明,相比较聚合物P(CO2/ECH)的水接触角为106.65°,与DAAM进行接枝共聚合反应所得到的接枝共聚产物的水接触角均小于90°,且最小为48.29°,证明通过接枝共聚合改性可以有效提高聚碳酸酯的亲水性能。2.在可见光存在条件下,利用光催化实现P(CO2/ECH)分别与双丙酮丙烯酰胺(DAAM)、N-异丙基丙烯酰胺(NIPAM)、甲基丙烯酸甲酯(MMA)、苯乙烯(St)单体的接枝共聚合反应。首先考察了光催化剂二萘嵌苯用量对接枝共聚合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加入给定浓度的二萘嵌苯作为光催化剂才可以实现聚碳酸酯与烯类单体的接枝共聚合反应,当P(CO2/ECH)、DAAM和二萘嵌苯进料比为1:1:0.02时,聚合24h后,DAAM转化率能够达到77.45%,相应的接枝共聚物的产率为74.87%。对提出的光接枝共聚合反应机理进行验证,对照实验和荧光测试表明,接枝共聚合反应是由P(CO2/ECH)与被激发的二萘嵌苯发生作用而引发的,且整个接枝共聚合反应对光高度敏感。通过进一步光的“开”/“关”实验表明,随着光照射时间的增加,接枝共聚合反应中单体转化率与所制备的接枝共聚物的Mn呈线性增加,证明光接枝共聚合反应是光控活性聚合。测试所制备的四种接枝共聚物的热稳定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利用光接枝共聚合策略,能够有效提高聚碳酸酯的热稳定性能,且P(CO2/ECH)接枝PNIPAM共聚物具有温敏性能。3.利用Salen金属催化剂催化CO2与环氧丙烷(PO)共聚合反应所得聚碳酸酯P(CO2/PO)作为光催化嵌段共聚合反应的大分子引发剂,选择二萘嵌苯作为有机光催化剂,实现了光催化聚碳酸酯与烯类单体的嵌段共聚合。研究催化剂浓度和聚合反应时间对嵌段共聚合反应的影响,实验表明嵌段共聚合反应需要定量的光催化剂,并且随着光照射时间的延长,嵌段共聚合反应中烯类单体的转化率增加。当P(CO2/PO)、DAAM和二萘嵌苯进料比为1:1:0.02时,聚合24h后,DAAM转化率可达到55.17%。通过进一步考察光催化嵌段共聚合反应机理,结果表明共聚合反应是由聚碳酸酯末端C-Cl键断裂产生的自由基引发,并且聚合反应对光高度敏感。随后链扩展实验也证明了嵌段共聚物增长链端Cl原子的存在。此外,通过光的“开”/“关”实验能够实现对光催化嵌段共聚合反应的良好控制。进一步的热性能分析表明,相比较聚碳酸酯P(CO2/PO)的热分解温度(5%失重温度:T-5%;最大失重温度:Tmax)分别为148℃和217℃,所得嵌段共聚物的T-5%提高了80℃,Tmax提高到362-387℃,证明通过光催化嵌段共聚合策略能够显着提高聚碳酸酯基材料的热稳定性能。

李彦辉[7](2021)在《四臂星型端羟基聚异戊二烯液体橡胶合成及行为安全评价》文中提出端羟基聚丁二烯(HTPB)是液体橡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产品品种之一,在航天推进剂、轮胎、涂料、粘合剂、橡胶跑道等广泛领域均有应用。异戊二烯与丁二烯同为二烯烃化合物,也有着巨大的开发潜力空间,随着近年来异戊二烯产业的不断提升,开展新型聚异戊二烯液体橡胶研究已成必然之势。本研究采用阴离子法设计合成了四官能度星型端羟基聚异戊二烯(4HTPI-Si)液体橡胶,其既具有液体橡胶的常温液态特性和可化学热固化性,又有着多元醇的高反应活性和星型聚合物的紧凑分子构型,无论是作为HTPB的改性剂还是新型固体推进剂基质材料都大有希望。本课题的具体研究内容如下:以异戊二烯为单体,自制了保护基团型有机锂引发剂,以四氯硅烷做偶联剂,在Schlenk操作线中合成了阴离子法四臂星型端羟基聚异戊二烯液体橡胶,以FT-IR、1H NMR、GPC和羟值测定等手段进行了表征测试,得到的4HTPI-Si具有高达86.1%含量的cis-1,4结构,实现了分子量在1000~8000间的可控精确合成,并在合成过程中通过控制环氧乙烷、盐酸和四氯化硅的加入能分别得到1、2、4三种官能度的液体橡胶。以核磁共振法对比分析了4HTPI-Si和商品HTPB的微观结构。将4HTPI-Si与商品HTPB以不同配比用一步法合成了混合聚氨酯,随着4HTPI-Si的占比增加,混合聚氨酯拉伸强度提升到了原来纯HTPB聚氨酯的281%,拉断伸长率增加了66.8%,固化反应速率也有明显加快。以4HTPI-Si和TDI、BDO体系合成了预聚体法聚氨酯,研究结果显示固化参数为1.1~1.2:1、BDO用量为4HTPI-Si摩尔量两倍时固化物综合力学性能最佳。还考察了催化剂DBTHL对聚氨酯合成过程的影响,其添加量在0.05~0.15w%4HTPI-Si比例时能起到很好的促进效果,添加过多则会引发暴聚现象。结合预先危险性分析法逐一分析4HTPI-Si研究过程中各阶段的工艺风险,寻找实验人员的行为与其之间的安全联系,识别液体橡胶合成过程中可能触发危险的行为,制定行为防范规定;对化学实验室环境下人的不安全行为进行了总结和分析;建立了影响行为安全能力的因素指标体系,并采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实验室人员的行为安全能力进行了评价,建立了模糊综合评价数学模型。

黄烨凯[8](2021)在《铜催化的吡咯烷酮衍生物的不对称选择性加成》文中研究指明手性分子的来源有很多,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从自然界中分离提取;(2)对外消旋体进行拆分;(3)不对称催化与合成。自21世纪以来,不对称催化得到了蓬勃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催化体系和反应被报道出来,为手性药物的合成提供了更有利的工具。本论文的工作是基于实验室发展的催化体系,实现了2,3-二氧吡咯烷的选择性不对称催化。(1)对映选择性形式杂Diels-Alder反应及螺吡咯烷酮衍生物的合成基于本实验室对不对称形式杂DA反应的研究基础,我们发展了铜催化的Danishefsky’s二烯和2,3-二氧吡咯烷的不对称形式杂DA反应。在较温和的条件下,我们能够以优秀的产率(up to 99%)和对映选择性(up to 99%ee)得到了 一系列的手性螺环化合物,同时也将该反应拓展到克级规模制备。机理研究表明,该反应的途径取决于底物二烯,与硅醚的稳定性相关。(2)铜催化的2,3-二氧吡咯烷与硝基烷烃的非对映选择性和对映选择性的水相不对称1,4-Michael加成反应基于本实验室对水相不对称Michael加成反应的研究基础,我们发展了脯氨酸衍生的配体与铜络合物水在相中催化的2,3-二氧吡咯烷与硝基烷烃的不对称Michael加成反应。电子和位阻效应对该反应的影响不明显,不同的底物均能以较高产率(up to 93%)和对映选择性(up to 96%ee)得到1,4-硝基Michael加成产物,并且几乎只得到了一对非对映异构体。同时也实现了克级规模制备,表明了该方法的实用性。(3)铜催化的2,3-二氧吡咯烷与α-硝基酮的不对称水相Michael和串联Hemiketalization/Retro-Henry 反应由于硝基甲烷与2,3-二氧吡咯烷的直接Michael加成反应产率较低,所以我们采用2,3-二氧吡咯烷与α-硝基酮的Michael加成-酰基迁移策略来解决产率问题。但是已经报道的这类反应都是在碱性有机小分子催化下进行,到目前为止还没有Lewis酸催化的报道。通过一系列的优化,我们最终实现了这类不称串联反应,以中等至良好的产率和对映选择性得到目标产物,也将反应扩展到了克级规模,并通过计算提出了可能的反应机理。

叶雨晴[9](2021)在《极地大气有机硫酸酯气溶胶的高分辨率检测和特征分析》文中指出有机酸硫酸酯(organosulfate,OS)近些年在大气气溶胶中被识别出来,是一类重要的二次有机气溶胶,在全球大气细颗粒物中普遍存在。因为其特殊的分子结构,具有两亲性和吸光性,通过改变气溶胶的吸湿性和光学特性,对气候变化有着潜在影响。结合实验室研究和外场观测,有机硫酸酯气溶胶可以作为分子标志物,示踪形成二次有机气溶胶的前体物和多相反应途径。极地环境对辐射收支的波动十分敏感,且易受到外来污染的干扰。在北极大气中已发现了有机硫酸酯气溶胶的存在,且对总有机气溶胶的贡献为7%~20%。然而,关于极地地区有机硫酸酯气溶胶的检测、形成和影响的研究仍非常有限。我们依托于中国第6次北极科学考察和中国第30次南极科学考察,采用傅立叶变换回旋共振质谱耦合负离子模式电喷雾离子源技术分析大气颗粒物样品。本次研究为极地大气提供了宝贵的有机硫酸酯气溶胶数据,推动了对其分子特性、来源和形成的进一步认知。主要结论如下:1.在南北极采样点的大气颗粒物样品中检测到了几百种至几千种不同的有机分子种类,含硫有机分子分子数量占总分子数量的32%~55%,远高于前人文献报道数值。2.有机硫酸酯分子数量占含硫有机分子的71%~88%,有机硫酸酯气溶胶的估算浓度在北极和南极分别为46~670 ng/m3和47~260 ng/m3,占总有机气溶胶的1%~16%。极地样品中的有机硫酸酯气溶胶呈现了一个很高的氧化状态,可能是由于极地夏季光化学氧活性增强或者长距离传输过程中的持续氧化造成。3.对有机硫酸酯气溶胶的可能前体物进行来源解析发现,长距离传输对极地大气中生物来源前体物生成的有机硫酸酯气溶胶有着重要作用,并且人为来源前体物对极地有机硫酸酯气溶胶有着相当打的贡献,暗示了在极地地区人类活动对大气环境的重要影响。本次研究为极地大气提供了宝贵的有机硫酸酯气溶胶数据,推动了对其分子特性、来源和形成的进一步认知。然而,关于有机硫酸酯气溶胶的定量分析、形成机制以及其对气候影响的研究需要更为深入地开展。

毛磊[10](2021)在《含呋喃环生物基聚酰胺的制备及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面对全球深刻的环境问题和气候剧变,各国的政府、研究机构和企业日益重视生物基高分子材料的开发。生物基聚酰胺是生物基高分子材料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已经成为学术界和工业界的研发热点之一。呋喃二甲酸为果糖或葡萄糖等的衍生物,是一种重要的生物基平台化合物,其环状刚性的结构与对苯二甲酸相似,具有成为石油基对苯二甲酸的生物基替代物的巨大潜力。迄今为止,呋喃二甲酸基聚合物特别是聚酯的相关研究已有大量报道。其中,也有一些工作聚焦于呋喃二甲酸基聚酰胺,但鲜有呋喃二甲酸或其二酯与脂环族二胺、带侧基脂肪族二胺单体的聚合及其产物性能的相关研究。有鉴于此,本论文尝试采用1,3-环己二甲胺、三甲基六亚甲基二胺以及系列直链脂肪族二胺作为二胺单体分别与2,5-呋喃二甲酸二甲酯进行熔融聚合,以期获得系列新型的高透明生物基聚酰胺。论文主要内容为:(1)以2,5-呋喃二甲酸二甲酯和1,3-环己二甲胺为原料,通过调节聚合温度和聚合时间,利用熔融聚合制备了系列生物基聚呋喃二甲酰环己二甲胺(PCHF)。所得PCHF均为非晶聚合物,其玻璃化转变温度因聚合条件的不同而介于150℃~180℃之间,5 wt%热失重温度可达到300℃以上,表明PCHF具有较高的耐热性能。核磁共振分析表明熔融聚合过程中存在N-甲基化和脱羧副反应,定量测算显示2,5-呋喃二甲酸单元脱羧程度高达15%。(2)以2,5-呋喃二甲酸二甲酯和三甲基六亚甲基二胺为原料,在不同聚合温度下经不同聚合时间的熔融聚合制备了系列生物基聚呋喃二甲酰三甲基六亚甲基二胺(PTMF)。利用核磁共振谱图证实了聚合过程中N-甲基化以及脱羧副反应的存在;2,5-呋喃二甲酸单元脱羧程度与PCHF相比有所下降,估算为10%。所得生物基聚酰胺PTMF均为非晶聚合物,具有高的透明性(透过率可达92%);其玻璃化转变温度为90℃~130℃,比PCHF低50℃左右,主要原因是高分子链的柔性增加;5 wt%热失重温度均大于300℃,表明PTMF同样具有较高的耐热性能。(3)分别以2,5-呋喃二甲酸二甲酯和直链脂肪族二胺1,5-戊二胺、1,6-己二胺、1,10-癸二胺为原料,在不同聚合温度下经不同聚合时间的熔融聚合制备了系列生物基聚酰胺—聚呋喃二甲酰戊二胺(PA5F)、聚呋喃二甲酰己二胺(PA6F)和聚呋喃二甲酰癸二胺(PA10F)。三种聚酰胺在熔融聚合过程中同样发生了N-甲基化和脱羧副反应,但脱羧程度相对PCHF、PTMF明显降低,分别为1%,6%和0.3%。三种聚酰胺的聚集态结构均为无定形,玻璃化转变温度介于80~130℃;5 wt%热失重温度(Td-5%)均大于300℃,其中PA10F的可达到400℃以上,具有良好的耐热性能。与PCHF、PTMF相比,这些聚酰胺透明性能和溶解性能降低;另外,部分所得聚酰胺中存在交联结构,降低了其透明性能与溶解性能。

二、脂肪族戊二酸酯的合成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脂肪族戊二酸酯的合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蓖麻油基功能聚酰胺制备及其仿生弹性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植物油概述
        1.1.1 植物油简介
        1.1.2 蓖麻油简介
        1.1.3 蓖麻油在工业中的应用
        1.1.4 蓖麻油基高分子
    1.2 长链脂肪族聚酰胺概述
        1.2.1 聚酰胺简介
        1.2.2 生物质聚酰胺
        1.2.3 蓖麻油基聚酰胺
        1.2.4 聚酰胺弹性体
    1.3 弹性体
        1.3.1 弹性体简介
        1.3.2 生物质弹性体简介
        1.3.3 生物质弹性体的发展
        1.3.4 生物质仿生弹性体
    1.4 本课题研究内容及意义
        1.4.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2 研究内容
        1.4.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高强度长链聚酰胺弹性体的制备
    2.1 引言
    2.2 试验材料与方法
        2.2.1 试验原料
        2.2.2 试验器材
        2.2.3 制备羟基侧基功能聚酰胺单体(UDA)
        2.2.4 制备BUDA
        2.2.5 蓖麻油基功能聚酰胺
        2.2.6 聚酰胺薄膜的制备
        2.2.7 制备高强度弹性体(u Es)
        2.2.8 结晶度计算
        2.2.9 试验表征
    2.3 结果与分析
        2.3.1 长链功能聚酰胺的合成
        2.3.2 长链功能聚酰胺的热学性能
        2.3.3 长链功能聚酰胺的微观结构和超分子氢键
        2.3.4 高强度弹性体的制备
        2.3.5 长链功能聚酰胺的AIE效应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蓖麻油基功能聚酰胺及其耐低温纤维的高效制备
    3.1 引言
    3.2 试验材料及方法
        3.2.1 试验原料
        3.2.2 试验器材
        3.2.3 制备羟基侧基功能聚酰胺单体(UDA)
        3.2.4 制备酯基侧基功能聚酰胺单体(AUDA,BUDA,IBUDA,PUDA)
        3.2.5 ACUDA的合成
        3.2.6 IMUDA的合成
        3.2.7 制备蓖麻油基功能聚酰胺
        3.2.8 制备功能共聚聚酰胺
        3.2.9 利用熔融纺丝制备丝仿生纤维
        3.2.10 试验表征
    3.3 结果与分析
        3.3.1 羟基侧基功能聚酰胺单体(UDA)的合成与表征
        3.3.2 酯基侧基功能聚酰胺单体(AUDA、BUDA、IBUDA、PUDA)的合成与表征
        3.3.3 蓖麻油基功能聚酰胺(PAUDA、PBUDA、PIBUDA、PPUDA)的合成与表征
        3.3.4 蓖麻油基功能聚酰胺的热学性能
        3.3.5 蓖麻油基功能聚酰胺的机械性能
        3.3.6 蓖麻油基共聚聚酰胺的制备
        3.3.7 蓖麻油基共聚聚酰胺的热学性能
        3.3.8 蓖麻油基共聚聚酰胺的机械性能
        3.3.9 人造纤维的制备
        3.3.10 人造纤维的机械性能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具有多层能量耗散结构的高性能人造纤维的制备
    4.1 引言
    4.2 试验材料与方法
        4.2.1 试验原料
        4.2.2 试验器材
        4.2.3 UDA的合成
        4.2.4 AUDA的合成
        4.2.5 功能聚酰胺的合成
        4.2.6 金属配位功能聚酰胺的制备
        4.2.7 人造纤维的制备
        4.2.8 结晶度计算
        4.2.9 试验表征
    4.3 结果与分析
        4.3.1 单体制备与表征
        4.3.2 功能聚酰胺制备与表征
        4.3.3 功能聚酰胺的热学性能
        4.3.4 功能聚酰胺的机械性能
        4.3.5 金属配位功能聚酰胺的制备
        4.3.6 金属配位功能聚酰胺的热稳定性
        4.3.7 金属配位功能聚酰胺的热学性能
        4.3.8 金属配位功能聚酰胺的微结构
        4.3.9 金属配位功能聚酰胺薄膜的机械性能
        4.3.10 人造纤维的制备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具有聚集诱导发光(AIE)效应的蓖麻油基聚醚酰胺
    5.1 引言
    5.2 试验材料及方法
        5.2.1 试验原料
        5.2.2 试验器材
        5.2.3 UDA的合成
        5.2.4 AUDA的合成
        5.2.5 荧光纳米颗粒的制备
        5.2.6 制备AIE检测样品
        5.2.7 试验表征
    5.3 结果与分析
        5.3.1 UDA、AUDA的荧光特性
        5.3.2 PAUDA的荧光特性
        5.3.3 PAUDA荧光纳米球(FNPS)的制备及表征
        5.3.4 PAUDA荧光纳米球(FNPS)的荧光特性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2)植物油基水性聚氨酯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水性聚氨酯的概述
        1.1.1 水性聚氨酯的分类
        1.1.2 水性聚氨酯的合成原料
        1.1.3 水性聚氨酯的主要制备方法
    1.2 官能化植物油制备多元醇
        1.2.1 环氧开环法制备多元醇
        1.2.2 酯交换法制备多元醇
        1.2.3 加氢甲酰化/还原法制备多元醇
        1.2.4 臭氧氧化还原法制备多元醇
        1.2.5 烯硫醇点击法制备多元醇
    1.3 植物油基多元醇水性聚氨酯
        1.3.1 蓖麻油基多元醇水性聚氨酯
        1.3.2 大豆油基多元醇水性聚氨酯
        1.3.3 桐油基多元醇水性聚氨酯
        1.3.4 亚麻籽油基多元醇水性聚氨酯
        1.3.5 棉籽油基多元醇水性聚氨酯
        1.3.6 其它植物油多元醇水性聚氨酯
    1.4 论文选题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
        1.4.1 课题研究意义
        1.4.2 课题研究内容
第二章 生物基乳化剂水性聚氨酯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试剂
    2.3 实验仪器
    2.4 实验过程
        2.4.1 生物基乳化剂的制备
        2.4.2 水性聚氨酯乳液的制备
        2.4.3 表征方法
        2.4.4 分析方法
    2.5 结果与讨论
        2.5.1 生物基乳化剂的红外光谱测试
        2.5.2 生物基乳化剂的~1H-NMR测试
        2.5.3 水性聚氨酯膜FT-IR测试
        2.5.4 水性聚氨酯膜乳液粒径分析测试
        2.5.5 水性聚氨酯膜的机械性能
        2.5.6 水性聚氨酯的热稳定性测试
        2.5.7 水性聚氨酯膜的DMA分析测试
        2.5.8 水性聚氨酯膜的疏水性能测试
        2.5.9 水性聚氨酯膜的吸水率测试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大豆油基水性聚氨酯的制备及其羟值对性能的影响
    3.1 引言
    3.2 实验试剂
    3.3 实验仪器
    3.4 实验过程
        3.4.1 三种大豆油基多元醇的制备
        3.4.2 三种大豆油基水性聚氨酯的合成
        3.4.3 表征方法
        3.4.4 分析方法
    3.5 结果与讨论
        3.5.1 大豆油基多元醇的红外光谱测试
        3.5.2 大豆油基多元醇的核磁氢谱测试
        3.5.3 大豆油基水性聚氨酯的红外光谱测试
        3.5.4 大豆油基聚氨酯乳液的粒径测试
        3.5.5 大豆油基聚氨酯膜的机械性能测试
        3.5.6 大豆油基聚氨酯膜的热性能测试
        3.5.7 大豆油基聚氨酯膜的DMA分析测试
        3.5.8 大豆油基聚氨酯膜的接触角测试
        3.5.9 大豆油基聚氨酯的吸水率测试
        3.5.10 大豆油基水性聚氨酯膜的水解降解测试
        3.5.11 大豆油基聚氨酯膜水解降解前后的机械性能测试
        3.5.12 大豆油基聚氨酯膜水解降解前后的表面形貌测试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可调控热机械性能植物油基水性聚氨酯的制备
    4.1 引言
    4.2 实验试剂
    4.3 实验仪器
    4.4 实验过程
        4.4.1 大豆油基多元醇的制备
        4.4.2 水性聚氨酯(SWPU)的制备
        4.4.3 表征方法
        4.4.4 分析方法
    4.5 结果与讨论
        4.5.1 植物油基多元醇的红外光谱测试
        4.5.2 植物油基多元醇的核磁氢谱测试
        4.5.3 SWPU膜的红外光谱测试
        4.5.4 SWPU膜的机械性能测试
        4.5.5 SWPU乳液的流变性能测试
        4.5.6 SWPU膜的热稳定性测试
        4.5.7 SWPU膜的DMA分析测试
        4.5.8 SWPU膜的疏水性测试
        4.5.9 SWPU膜的水解降解测试
        4.5.10 SWPU膜水解降解后的表面形貌测试
        4.5.11 SWPU膜水解降解后的FT-IR测试
        4.5.12 SWPU膜水解降解后的机械性能测试
        4.5.13 水解降解机理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自修复大豆油乳化剂水性聚氨酯的制备
    5.1 引言
    5.2 实验试剂
    5.3 实验仪器
    5.4 实验过程
        5.4.1 多元醇的合成
        5.4.2 BMI-FA的制备
        5.4.3 ATOM-FA的制备
        5.4.4 水性聚氨酯的合成
        5.4.5 表征方法
        5.4.6 分析方法
    5.5 结果与讨论
        5.5.1 多元醇的结构分析测试
        5.5.2 BMI-FA的结构分析测试
        5.5.3 ATOM-FA的结构分析
        5.5.4 水性聚氨酯的红外光谱分析测试
        5.5.5 水性聚氨酯乳液的粒径分析测试
        5.5.6 水性聚氨酯膜机械性能测试
        5.5.7 水性聚氨酯膜热稳定性测试
        5.5.8 水性聚氨酯膜疏水性测试
        5.5.9 水性聚氨酯膜自修复性能测试
        5.5.10 水性聚氨酯膜形状记忆功能测试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主要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3)过渡金属催化烯炔反应构建多环天然产物分子骨架及其修饰(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论文缩略词语表
第一章 绪论
    1.1 多环萜类化合物及其合成
        1.1.1 含双环[3.3.1]壬烯结构萜类化合物
        1.1.2 含稠合螺环结构萜类化合物
        1.1.3 过渡金属催化合成多环萜类化合物
    1.2 氟代环酮类活性分子及其合成
    1.3 喹啉导向烯烃氢官能化修饰
        1.3.1 非活性烯烃氢官能化修饰
        1.3.2 天然生物碱喹啉导向烯烃氢官能化修饰
    1.4 研究内容与意义
第二章 金催化烯-联烯-炔构建萜类双环[3.3.1]壬烯骨架
    2.1 概述
        2.1.1 过渡金属催化烯炔反应构造多环结构
        2.1.2 金催化烯-炔-联烯类底物反应
    2.2 研究内容
        2.2.1 反应条件优化
        2.2.2 底物拓展
        2.2.3 克级规模实验与产品转化应用
        2.2.4 反应机理研究
    2.3 实验部分
        2.3.1 仪器与化学品
        2.3.2 底物制备
        2.3.3 反应条件优化实验步骤
        2.3.4 金催化合成双环[3.3.1]壬烯衍生物实验步骤
        2.3.5 克级规模实验步骤
        2.3.6 产品转化实验步骤
        2.3.7 控制实验步骤
    2.4 表征数据
        2.4.1 原料表征数据
        2.4.2 产物表征数据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金催化烯-联烯-炔构建6/5/5 稠合螺环萜烯骨架
    3.1 概述
    3.2 研究内容
        3.2.1 反应条件优化
        3.2.2 底物拓展
        3.2.3 克级规模实验与产品转化应用
        3.2.4 反应机理研究
    3.3 实验部分
        3.3.1 仪器与化学品
        3.3.2 底物制备
        3.3.3 反应条件优化实验步骤
        3.3.4 金催化合成6/5/5 螺环化合物实验步骤
        3.3.5 克级规模实验步骤
        3.3.6 产品转化实验步骤
        3.3.7 控制实验步骤
    3.4 表征数据
        3.4.1 原料表征数据
        3.4.2 产物表征数据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金催化烯炔酯合成氟代环酮
    4.1 概述
    4.2 研究内容
        4.2.1 反应条件优化
        4.2.2 底物拓展
        4.2.3 反应机理研究
    4.3 实验部分
        4.3.1 仪器与化学品
        4.3.2 底物制备
        4.3.3 反应条件优化实验步骤
        4.3.4 金催化串联环化/氟化反应实验步骤
        4.3.5 克级规模实验步骤
        4.3.6 控制实验步骤
    4.4 表征数据
        4.4.1 原料表征数据
        4.4.2 产物表征数据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天然生物碱喹啉导向烯烃马氏选择性氢烷基化
    5.1 概述
    5.2 研究内容
        5.2.1 反应条件优化
        5.2.2 底物拓展
        5.2.3 合成策略应用
        5.2.4 反应机理研究
        5.2.5 远端烯烃氢烷基化
    5.3 实验部分
        5.3.1 仪器与化学品
        5.3.2 烯烃合成
        5.3.3 反应条件优化实验步骤
        5.3.4 镍催化烯烃氢烷基化反应实验步骤
        5.3.5 产品转化实验步骤
        5.3.6 控制实验步骤
    5.4 表征数据
        5.4.1 原料表征数据
        5.4.2 产物表征数据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展望
    6.1 总结与创新
    6.2 研究展望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与授权专利
参考文献
附图

(4)基于动态双硫键的自修复聚氨酯脲弹性体的制备及性能(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自修复高分子材料的概述
        1.1.1 自修复高分子材料的定义
        1.1.2 外援型自修复高分子材料
        1.1.3 本征型自修复高分子材料
    1.2 自修复聚氨酯弹性体的概述
        1.2.1 基于动态共价键的自修复聚氨酯弹性体的研究进展
        1.2.2 基于动态非共价键的自修复聚氨酯弹性体的研究进展
    1.3 基于动态双硫键的自修复聚氨酯弹性体的概述
        1.3.1 基于芳香族双硫键的自修复聚氨酯弹性体的研究进展
        1.3.2 基于脂肪族双硫键的自修复聚氨酯弹性体的研究进展
    1.4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
        1.4.1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
        1.4.2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2.胱氨酸二甲酯的合成及高性能自修复聚氨酯脲弹性体的制备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原料
        2.2.2 仪器与设备
        2.2.3 试样制备
        2.2.4 测试与表征
    2.3 结果与讨论
        2.3.1 CDE的结构分析
        2.3.2 PCL基自修复PUU弹性体的结构与性能
        2.3.3 PTMG基自修复PUU弹性体的结构与性能
        2.3.4 PPG基自修复PUU弹性体的结构与性能
    2.4 本章小结
3.PCL基自修复聚氨酯脲弹性体体系的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原料
        3.2.2 仪器与设备
        3.2.3 试样制备
        3.2.4 测试与表征
    3.3 结果与讨论
        3.3.1 扩链剂结构对PCL基自修复PUU弹性体性能的影响
        3.3.2 异氰酸酯结构对PCL基自修复PUU弹性体性能的影响
        3.3.3 硬段含量对PCL基自修复PUU弹性体性能的影响
        3.3.4 修复条件对PCL基 PUU弹性体的自修复性能的影响
    3.4 本章小结
4.PTMG基自修复聚氨酯脲弹性体体系的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原料
        4.2.2 仪器与设备
        4.2.3 PTMG基自修复PUU弹性体的制备
    4.3 结果与讨论
        4.3.1 扩链剂结构对PTMG基自修复PUU弹性体性能的影响
        4.3.2 异氰酸酯结构对PTMG基自修复PUU弹性体性能的影响
        4.3.3 硬段含量对PTMG基自修复PUU弹性体性能的影响
    4.4 本章小结
5.PPG基自修复聚氨酯脲弹性体体系的研究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2.1 实验原料
        5.2.2 仪器与设备
        5.2.3 PPG基自修复聚氨酯脲(PUU)弹性体的制备
    5.3 结果与讨论
        5.3.1 扩链剂结构对PPG基自修复PUU弹性体性能的影响
        5.3.2 异氰酸酯结构对PPG基自修复PUU弹性体性能的影响
        5.3.3 硬段含量对PPG基自修复PUU弹性体性能的影响
    5.4 本章小结
6.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5)戊二酸锌催化选择性开环共聚合反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合成聚酯/聚碳酸酯的催化剂
        1.2.1 内酯开环聚合合成聚酯
        1.2.2 环氧化物/环状酸酐开环共聚合合成聚酯
        1.2.3 二氧化碳/环氧化物开环共聚合合成聚碳酸酯
    1.3 序列控制聚合
    1.4 戊二酸锌催化剂
    1.5 课题的提出和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戊二酸锌催化L-丙交酯开环聚合反应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试剂及仪器
        2.2.2 测试方法及仪器型号
        2.2.3 戊二酸锌的制备
        2.2.4 实验操作
    2.3 结果与讨论
        2.3.1 聚合物表征
        2.3.2 戊二酸锌/环氧丙烷催化L-丙交酯开环聚合条件探究
        2.3.3 戊二酸锌/环氧化物催化L-丙交酯开环聚合
        2.3.4 戊二酸锌/无水甲醇催化L-丙交酯开环聚合
        2.3.5 戊二酸锌/环氧丙烷催化L-丙交酯开环聚合机理
        2.3.6 制备聚L-丙交酯动力学考察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戊二酸锌催化邻苯二甲酸酐、环氧丙烷和L-丙交酯的化学选择性共聚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试剂及仪器
        3.2.2 测试方法及仪器型号
        3.2.3 戊二酸锌的制备
        3.2.4 实验操作
    3.3 结果与讨论
        3.3.1 戊二酸锌催化环氧丙烷和邻苯二甲酸酐共聚合
        3.3.2 戊二酸锌/环氧丙烷催化L-丙交酯开环聚合
        3.3.3 戊二酸锌催化邻苯二甲酸酐、环氧丙烷和L-丙交酯的化学选择性共聚
    3.4 不同单体对共聚合反应的影响
        3.4.1 不同环氧化物、PA和LA的三元共聚合
        3.4.2 不同酸酐、PO和LA的三元共聚合
    3.5 机理探讨及其验证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戊二酸锌催化二氧化碳、环氧环己烷和L-丙交酯共聚合反应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试剂及仪器
        4.2.2 测试方法及仪器型号
        4.2.3 戊二酸锌的制备
        4.2.4 实验操作
    4.3 结果与讨论
        4.3.1 戊二酸锌催化混合单体共聚合的反应条件探究
        4.3.2 戊二酸锌催化混合单体一锅法共聚合反应
        4.3.3 戊二酸锌催化混合单体一锅分步法合成嵌段聚合物
        4.3.4 戊二酸锌催化混合单体一锅分步法聚合机理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6)CO2基脂肪族聚碳酸酯后聚合改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脂肪族聚碳酸酯的合成
        1.2.1 光气法
        1.2.2 CO_2环氧化物共聚合
        1.2.3 环状碳酸酯的开环聚合
        1.2.4 酯交换法
        1.2.5 酶促聚合
    1.3 脂肪族聚碳酸酯的改性
        1.3.1 接枝共聚合
        1.3.2 嵌段共聚合
        1.3.3 交联共聚合
    1.4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 热引发CO_2/环氧氯丙烷聚合物接枝烯类单体共聚合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试剂及仪器
        2.2.2 表征测试
        2.2.3 戊二酸锌催化剂的制备
        2.2.4 CO_2与ECH共聚
        2.2.5 热引发聚碳酸酯与双丙酮丙烯酰胺接枝共聚合
        2.2.6 热引发聚碳酸酯与N-乙烯基吡咯烷酮接枝共聚合
        2.2.7 热引发聚碳酸酯与甲基丙烯酸甲酯接枝共聚合
        2.2.8 热引发聚碳酸酯与苯乙烯接枝共聚合
    2.3 结果与讨论
        2.3.1 聚合物的表征
        2.3.2 热引发聚碳酸酯与双丙酮丙烯酰胺接枝共聚合反应的影响因素
        2.3.3 热引发聚碳酸酯与不同烯类单体接枝共聚合
        2.3.4 聚合物的性能测试
    2.4 小结
第三章 光催化CO_2/环氧氯丙烷聚合物接枝烯类单体共聚合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试剂及仪器
        3.2.2 表征测试
        3.2.3 戊二酸锌催化剂的制备
        3.2.4 CO_2与ECH共聚
        3.2.5 光催化聚碳酸酯与双丙酮丙烯酰胺接枝共聚合
        3.2.6 光催化聚碳酸酯与甲基丙烯酸甲酯接枝共聚合
        3.2.7 光催化聚碳酸酯与苯乙烯接枝共聚合
        3.2.8 光催化聚碳酸酯与N-异丙基丙烯酰胺接枝共聚合
    3.3 结果与讨论
        3.3.1 聚合物的表征
        3.3.2 光催化聚碳酸酯与双丙酮丙烯酰胺接枝共聚合反应的影响因素
        3.3.3 光催化聚碳酸酯与烯类单体接枝共聚合反应机理的探究
        3.3.4 证明光开关聚合的可能性
        3.3.5 光催化聚碳酸酯与不同烯类单体的接枝共聚合
        3.3.6 聚合物的性能测试
    3.4 小结
第四章 光催化CO_2/环氧丙烷聚合物与烯类单体嵌段共聚合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试剂及仪器
        4.2.2 表征测试
        4.2.3 Salen催化剂的制备
        4.2.4 CO_2与PO的共聚
        4.2.5 光催化聚碳酸酯与双丙酮丙烯酰胺的嵌段共聚合
        4.2.6 光催化聚碳酸酯与甲基丙烯酸甲酯的嵌段共聚合
        4.2.7 光催化聚碳酸酯与苯乙烯的嵌段共聚合
        4.2.8 光催化聚碳酸酯与N-异丙基丙烯酰胺的嵌段共聚合
    4.3 结果与讨论
        4.3.1 聚合物的表征
        4.3.2 光催化聚碳酸酯与双丙酮丙烯酰胺嵌段共聚合反应的影响因素
        4.3.3 光催化聚碳酸酯与烯类单体嵌段共聚合反应机理探究
        4.3.4 证明光开关聚合的可能性
        4.3.5 光催化聚碳酸酯与不同烯类单体的嵌段共聚合
        4.3.6 聚合物的性能测试
    4.4 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7)四臂星型端羟基聚异戊二烯液体橡胶合成及行为安全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液体橡胶及其发展、应用
        1.1.1 液体橡胶及其发展历程
        1.1.2 液体橡胶的种类划分
        1.1.3 聚二烯烃液体橡胶应用及改性研究
    1.2 阴离子活性聚合法介绍
        1.2.1 阴离子聚合法的优势
        1.2.2 阴离子聚合法的引发剂要求
        1.2.3 阴离子聚合单体的要求
        1.2.4 阴离子聚合溶剂的要求
    1.3 星型聚合物介绍
        1.3.1 星型聚合物及其优势
        1.3.2 星型聚合物的合成方法及相关研究
    1.4 本课题立论依据及研究目标
    1.5 主要研究内容
        1.5.1 TBDMSOPrLi引发剂的制备与4HTPI-Si液体橡胶的合成
        1.5.2 4HTPI-Si与市售F-HTPB基聚氨酯的制备
        1.5.3 4HTPI-Si工艺风险识别及实验者行为安全评价
2 4HTPI-Si液体橡胶的合成
    2.1 实验原料及仪器
        2.1.1 原料规格
        2.1.2 真空/惰气氛围操作设备
        2.1.3 原料精制、处理与设备除杂
    2.2 4HTPI-Si液体橡胶合成路线
        2.2.1 TBDMSOPrLi引发剂的合成路线
        2.2.2 4HTPI-Si的合成路线
    2.3 实验步骤
        2.3.1 TBDMSOPrLi的合成步骤
        2.3.2 4HTPI-Si的合成步骤
    2.4 测试与表征方法
    2.5 结果与分析
        2.5.1 引发剂合成的收率计算及稳定性检验
        2.5.2 4HTPI-Si红外光谱(FT-IR)分析
        2.5.3 4HTPI-Si酸化前后核磁共振氢谱(~1H NMR)分析
        2.5.4 4HTPI-Si偶联过程中凝胶渗透色谱(GPC)分析
        2.5.5 羟值的测定(DHV)
        2.5.6 合成分子量的控制
        2.5.7 合成微观结构的控制
        2.5.8 合成官能度的控制
    2.6 本章小结
3 4HTPI-Si与市售HTPB液体橡胶合成聚氨酯弹性体对比
    3.1 实验原料及仪器
    3.2 聚氨酯制备路线
    3.3 4HTPI-Si及 F-HTPB液体橡胶制备聚氨酯弹性体的实验设计
        3.3.1 一步法制备4HTPI-Si/F-HTPB混合液体橡胶基聚氨酯弹性体
        3.3.2 预聚体法制备4HTPI-Si基聚氨酯弹性体
    3.4 聚氨酯制备实验步骤
        3.4.1 4HTPI-Si与市售F-HTPB液体橡胶一步法制备聚氨酯实验步骤
        3.4.2 4HTPI-Si基聚氨酯弹性体的预聚体法制备实验步骤
    3.5 聚氨酯力学性能测试方法
    3.6 测试结果分析与讨论
        3.6.1 4HTPI-Si与市售F-HTPB的~1H NMR谱图对比
        3.6.2 固化过程中的起泡现象
        3.6.3 不同配比的4HTPI-Si/HTPB基聚氨酯力学性能
        3.6.4 固化参数(-NCO/-OH摩尔比)对4HTPI-Si基聚氨酯的影响
        3.6.5 BDO用量对4HTPI-Si基聚氨酯的影响
        3.6.6 DBTHL用量对4HTPI-Si基聚氨酯合成过程影响
    3.7 本章小结
4 4HTPI-Si工艺风险识别及实验者行为安全评价
    4.1 4HTPI-Si液体橡胶研究预先危险性分析
        4.1.1 原料处理阶段
        4.1.2 引发剂及液体橡胶合成阶段
        4.1.3 产物后处理阶段
        4.1.4 聚氨酯合成阶段
        4.1.5 测试表征阶段
    4.2 化学实验室人员的不安全行为
    4.3 化学实验室人员行为安全能力评价体系与模型
        4.3.1 行为安全评价的方法
        4.3.2 行为安全能力的模糊综合评价数学模型建立
    4.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8)铜催化的吡咯烷酮衍生物的不对称选择性加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2,3-二氧吡咯烷的合成应用综述
        1.1.1 2,3-二氧吡咯烷的非手性合成应用
        1.1.2 2,3-二氧吡咯烷的手性合成应用
        1.1.2.1 有机小分子催化
        1.1.2.2 有机双功能小分子催化
        1.1.2.3 卡宾催化
        1.1.2.4 Lewis酸催化
    1.2 近年来发展的水相不对称催化
        1.2.1 Lewis酸催化的水相不对称催化
        1.2.2 小分子催化的水相不对称催化
    参考文献
第2章 对映选择性形式杂Diels-Alder反应及螺吡咯烷酮衍生物的合成
    2.1 课题背景与设计
        2.1.1 近年来Lewis酸催化的不对称杂DA反应
        2.1.2 近年来有机小分子催化的不对称杂DA反应
    2.2 课题的实施
    2.3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3章 铜催化的2,3-二氧吡咯烷与硝基烷烃的非对映选择性和对映选择性1,4-Michael加成反应
    3.1 课题背景与设计
        3.1.1 近年来硝基烷烃参与的非水相不对称加成反应
        3.1.2 硝基烷烃参与的水相不对称加成反应
    3.2 课题的实施
    3.3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4章 铜催化2,3-二氧吡咯烷与α-硝基酮的不对称水相Michael和串联Hemiketalization/Retro-Henry反应
    4.1 课题背景与设计
        4.1.1 α-硝基酮参与的Michael-酰基迁移反应
        4.1.2 其他酰基迁移反应
    4.2 课题的实施
    4.3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5章 实验部分
    5.1 实验试剂
    5.2 实验仪器
    5.3. 对映选择性形式杂Diels-Alder反应及螺吡咯烷酮衍生物的合成
        5.3.1 底物合成方法
        5.3.2 不对称形式杂DA反应的反应步骤
        5.3.3 实验数据
        5.3.4 晶体数据
    5.4. 铜催化的2,3-二氧吡咯烷与硝基烷烃的非对映选择性和对映选择性1,4-Michael加成反应
        5.4.1 不对称水相Michael加成反应步骤
        5.4.2 克级不对称水相Michael加成反应步骤
        5.4.3 实验数据
    5.5. 铜催化2,3-二氧吡咯烷与α-硝基酮的不对称水相Michael和串联Hemiketalization/Retro-Henry反应
        5.5.1 水相不对称Michael和串联Hemiketalization/Retro-Henry反应的反应步骤
        5.5.2 克级水相不对称Michael和串联Hemiketalization/Retro-Henry反应的反应步骤
        5.5.3 实验数据
附录Ⅰ 全文总结
附录Ⅱ 新化合物一览表
附录Ⅲ 部分代表性产物谱图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和待发表的学术论文

(9)极地大气有机硫酸酯气溶胶的高分辨率检测和特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大气气溶胶(颗粒物)概述
    1.2 有机硫酸酯气溶胶概述
    1.3 有机硫酸酯气溶胶的实验室研究
        1.3.1 异戊二烯作为有机硫酸酯前体物
        1.3.2 单萜烯作为有机硫酸酯前体物
        1.3.3 倍半萜烯作为有机硫酸酯前体物
        1.3.4 其他生物源挥发性有机物作为有机硫酸酯前体物
        1.3.5 人为源挥发性有机物作为有机硫酸酯前体物
    1.4 有机硫酸酯气溶胶的外场观测
        1.4.1 实际大气中的有机硫酸酯化合物的检测与浓度水平
        1.4.2 极地大气中有机硫酸酯气溶胶的研究现状
    1.5 有机硫酸酯气溶胶的分析方法
        1.5.1 离线分析方法
        1.5.2 在线分析方法
    1.6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与目的
第2章 研究区域和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域概述
        2.1.1 北极科学考察航次
        2.1.2 南极科学考察航次
    2.2 研究方法
        2.2.1 大气总悬浮颗粒物样品采集
        2.2.2 气溶胶样品的处理与化学分析
        2.2.3 质谱数据处理
        2.2.4 模型模拟辅助数据
第3章 南北极大气中的有机硫酸酯气溶胶分子特征
    3.1 南北极大气气溶胶中有机组分的整体特征
    3.2 极地大气中的有机硫酸酯气溶胶的浓度水平、氧化态和芳香性
    3.3 极地大气有机硫酸酯气溶胶的潜在前体物解析
        3.3.1 生物来源前体物生成的有机硫酸酯气溶胶
        3.3.2 生物来源前体物生成的有机硫酸酯气溶胶
        3.3.3 未被识别前体物的有机硫酸酯气溶胶
    3.4 极地区域的共同有机硫酸酯气溶胶
第4章 结论与展望
    4.1 主要结论
    4.2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10)含呋喃环生物基聚酰胺的制备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生物基高分子
        1.2.1 生物基聚酯
        1.2.2 生物基聚酰胺
    1.3 呋喃二甲酸
        1.3.1 呋喃二甲酸的性质
        1.3.2 呋喃二甲酸合成
    1.4 呋喃基高分子
        1.4.1 呋喃二甲酸基脂肪族聚酰胺
        1.4.2 呋喃二甲酸基芳香族聚酰胺
        1.4.3 呋喃二甲酸基共聚酰胺
    1.5 聚酰胺合成方法
        1.5.1 熔融聚合
        1.5.2 溶液聚合
        1.5.3 界面聚合
        1.5.4 固相缩聚
    1.6 研究目的及主要内容
第二章 脂环二胺聚呋喃二甲酰胺的合成与性能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主要实验原料
        2.2.2 主要仪器
        2.2.3 聚呋喃二甲酰环己二甲胺(PCHF)的聚合
        2.2.4 测试表征方法
    2.3 结果与讨论
        2.3.1 PCHF的分子量
        2.3.2 PCHF的结构表征
        2.3.3 热性能及结晶性能表征
        2.3.5 溶解性能表征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含支链二胺聚呋喃二甲酰胺的制备与性能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主要实验原料
        3.2.2 主要仪器
        3.2.3 呋喃基聚酰胺PTMF的制备
        3.2.4 测试表征方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PTMF的分子量
        3.3.2 PTMF的结构表征
        3.3.3 热性能与结晶性能表征
        3.3.4 光学性能表征
        3.3.5 溶解性能表征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直链二胺聚呋喃二甲酰胺的制备及性能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主要实验原料
        4.2.2 主要仪器
        4.2.3 聚酰胺的制备
        4.2.4 测试表征方法
    4.3 结果与讨论
        4.3.1 PA6F的相对黏度
        4.3.2 结构表征
        4.3.3 热性能表征
        4.3.4 聚酰胺的结晶性能
        4.3.5 光学性能表征
        4.3.6 溶解性能表征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四、脂肪族戊二酸酯的合成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蓖麻油基功能聚酰胺制备及其仿生弹性体研究[D]. 宋凌志. 安徽农业大学, 2021(01)
  • [2]植物油基水性聚氨酯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D]. 代注顶. 江南大学, 2021(01)
  • [3]过渡金属催化烯炔反应构建多环天然产物分子骨架及其修饰[D]. 陈先枭. 南京林业大学, 2021
  • [4]基于动态双硫键的自修复聚氨酯脲弹性体的制备及性能[D]. 王玉龙. 中北大学, 2021(01)
  • [5]戊二酸锌催化选择性开环共聚合反应研究[D]. 王俐艳. 西北师范大学, 2021(12)
  • [6]CO2基脂肪族聚碳酸酯后聚合改性[D]. 马玮. 西北师范大学, 2021(12)
  • [7]四臂星型端羟基聚异戊二烯液体橡胶合成及行为安全评价[D]. 李彦辉. 青岛科技大学, 2021(01)
  • [8]铜催化的吡咯烷酮衍生物的不对称选择性加成[D]. 黄烨凯.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1(09)
  • [9]极地大气有机硫酸酯气溶胶的高分辨率检测和特征分析[D]. 叶雨晴.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1(06)
  • [10]含呋喃环生物基聚酰胺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 毛磊. 东华大学, 2021(01)

标签:;  ;  ;  ;  ;  

脂肪族戊二酸酯的合成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