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校体育与创新人才的培养(论文文献综述)
姚强[1](2020)在《高校体育创新人才培养的现状及对策》文中提出为了为国家培育更多高素质的体育人才,促进我国体育事业进一步发展,我国很多高校都开设了体育专业。但通过实际调查发现,我国很多高校在体育人才培养方面仍存在一些困难,例如没有建立完善的体育教学体系、体育教学课程规划不协调、体育教学方式较为落后等,这些都极大抑制了我国体育人才的培养。若想突破这一困境,学校具有需建立科学的人才培养方案,同时优化课程教学内容,调整教学方法,打造优秀的师资团队,以此来强化体育创新人才的培养。
魏声[2](2020)在《高校体育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路径研究》文中指出高校体育专业是我国培养高素质体育人才的摇篮,为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源源不断地输送人才。但是通过实际调查发现,高校体育在创新人才的培养方面仍然存在着诸多困难,例如教育体系不完善、课程规划不协调、教育方式落后等诸多因素都限制了创新人才的培养。要想解决难题,突破困境,就要创建具有科学性的人才培养方式,并对课程进行适当地优化和调整,组建拥有丰富教学经验的师资队伍,通过多方面同步优化来加强体育创新人才的培养。
熊阿凤,裴金妮,邓科[3](2020)在《高校体育教学创新体系构建与创新人才培养》文中提出素质教育改革背景下,高校体育专业教师高度重视培养创新型人才,追求创新人才培养目标的过程中,有效构建体育教学创新体系,并完善创新人才培养方案。本文首先介绍高校体育创新人才基本素质,然后分析体育创新人才培养的意义,接下来总结高校体育教学现状及创新人才培养阻力,最后探究体育教学创新体系构建路径及创新人才培养策略。旨在为体育教师提供借鉴,顺利完成体育创新人才培养目标。
胡馨[4](2020)在《体育创新人才培养与高校体育教育结构之转变体会》文中研究指明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分为内部评价和外部评价,外部评价主要依照人才的素质进行评价,而内部评价则是主要是根据高校内部的质量特点,评价标准是职业教育和培训的要求和目标是否得到满足。因此,通过提高高校人才教育质量,可以让高校刚刚毕业的人才更加适应社会的发展。目前,体育这个学科,改变搞笑的转变教育结构。本文主要分析了目前体育创新型人才需要具备的一些素质,分析了学校在培养人才时的一些不足之处,并为这些不足之处提出了改进意见。
柏杨[5](2020)在《高校体育专业创新人才培养困境及突围之道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全面深化创新教育的背景下,高校体育专业要将创新人才培养作为出发点和归宿,积极推进体育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突出创新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为培养出创新型体育专业人才打下坚实基础。通过分析当前高校体育专业创新人才培养面临的困境,提出了创新人才培养的突围之道,期望对实现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有所帮助。
陈逸飞[6](2020)在《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课外学科竞赛体系构建研究 ——以武汉体育学院为例》文中研究表明为推进武汉体育学院体育教育学科建设,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健全,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战略内容: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着力培养具有优良品质、专业知识与专业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业人才和创新人才,体育院校应举办课外学科竞赛为发展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符合当今社会需要的体育教师。本文以武汉体育学院为个案研究,对武汉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现状分析,通过专家访谈、问卷调查对学科竞赛指标筛选拟提出科学的体育教育专业课外学科竞赛体系构建依据,构建武汉体育学院自己的课外学科竞赛体系,结论如下:(1)武汉体育学院人才培养方案中,体育教育专业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相关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大部分学生毕业时能够胜任中小学体育教学、健康教育、课余体育锻炼与训练、运动竞赛组织等方面的工作;目前,体育教育专业模块课程中实践课程占比较少,竞赛种类较为单一,学生参与学术研究创作、技能素质拓展以及社会实践和创新创业实践等活动不足,急需课外学科竞赛进行素质拓展与锻炼。(2)课外学科竞赛体系构建依据分别是:符合当今社会需求,符合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具有科学性的学科竞赛体系构建原则,构建操作性较强的学科竞赛体系方法,科学合理的对各项学科竞赛体系指标筛选与分析。根据《大学生竞赛管理体系》拟提出初步课外学科竞赛体系构建的原则、方法与体系指标,对专家进行访谈与问卷调查,结合专家意见,整理分析构建原则与方法,对学科竞赛体系指标进行筛选与修正。(3)对武汉体育学院课外学科竞赛体系的构建,首先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为契机,对武汉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目标进行分析探讨;其次建立情景化教学平台,达到“以赛促教”目的;再次,在体育教育专业中开展“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将课内教学与课外竞赛相结合,培养出符合武汉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全能型”与“创新型”人才。最后,将课外学科竞赛体系,应用到武汉体育学院学生中,提升体育院校的教学质量,不断促进学生综合能力。
滕钺[7](2020)在《西南大学拔尖创新人才体育课程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文中认为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得拔尖创新人才质量逐渐成为推动和制约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近十年来,教育部和国务院多次颁发文件,强调素质教育,鼓励高校进行教学改革和试验,培养拔尖创新人才。而体育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高素质的拔尖创新人才中起着重要作用。目前关于拔尖创新人才体育课程的研究正处于起步阶段,亟待完善和补充。西南大学于2012年针对该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进行体育课程改革,构建并实施了拔尖创新人才体育课程。该课程已经改革了多年,亟需对该课程现状进行总结和分析,补充拔尖创新人才体育课程的相关研究,为高校拔尖创新人才体育课程的发展提供借鉴,为西南大学拔尖创新人才体育课程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提供理论和事实依据。本研究以西南大学拔尖创新人才体育课程现状与改进对策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以及数理统计法,基于CIPP评价模式理论,从背景评价、输入评价、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四个模块,对该课程的课程背景、课程目标、课程设置、课程资源投入、课程实施现状以及实施成效等进行调查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背景评价:西南大学拔尖创新人才体育课程一方面受国家全面推进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计划,和鼓励高校结合学校实际进行教学改革和试验的政策推动;另一方面,为解决普通公共体育课与精英化教育的矛盾,满足该校对于高素质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需求而进行改革。该课程指导思想为“素质教育”、“健康第一”和“终身体育”思想;课程目标重视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技能与知识学习以及终身体育意识和习惯养成,强调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该课程理念和课程目标较符合新时期拔尖创新人才的发展需求、国家的政策导向、以及学校体育发展的教育方针。目前,师生对课程目标理解存在片面性,应加强普及和宣传措施。(2)输入评价:西南大学拔尖创新人才体育课程设置比较合理,学校对课程资源投入较为支持。该课程的师资队伍质量较高,以副教授以上的中青年教师为主,教师性别比例均衡合理。场地资源充足,较为满足教师教学和学生学练的需求。课程类型丰富,学时量大,师生对课程设置的认可度较高。传统与国际化结合的课程内容,较能满足学生的兴趣和需求。(3)过程评价:西南大学拔尖创新人才体育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教学存在教学质量分层现象,部分教师仍以传统教学方法为主,创新与改革教学的积极性有待提高。学生成绩评价为结果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结合,注重学生进步幅度,师生认可度较高;教师评教制度与学校一致,以教学督导员、以及领导随堂听课和学生网上评价为主要形式,评价内容主要为教学态度与行为和教学水平。课内外一体化为“课堂教学+锻炼课+课外体育锻炼”三元一体模式,基本可以满足学生的锻炼需求,但课外体育锻炼及社团组织管理不完善,学生参与度有待提升。(4)结果评价:西南大学拔尖创新人才体育课程实施取得了较大的成效。学生的体质健康、运动技能与知识的掌握和运用、以及体育意识及意志品质总体情况较好。但学生总体参与体育锻炼情况不容乐观,仅约有一半的学生保持良好且稳定的锻炼习惯。学生的创新意识与能力表现不佳,师生的重视程度有待提高。
马全艳[8](2019)在《普通高校体育社团对创新人才培养的促进作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高校体育教育改革进程的不断深化,体育社团在高校体育教育中的优势渐渐凸显,并且也得以较好的发展。目前,国内有关大学生社团方面的研究往往只单纯集中在社团的运作、建设等方面,却很少研究高校体育社团功效的发挥尤其是对创新人才培养方面的促进作用。高校体育社团对于大学生创新教育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它可以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改变传统课堂教学活动中的主客体关系。在高体育社团中,在一系列的活动计划、组织、宣传、实施与总结等环节中,能够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而不再只是被动地学习。在社团活动中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素养,在活动中寻找发展机遇,是高校在改革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方案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因此本文试图进一步深化高校体育社团对于创新人才培养的角色认识,基于创新人才培养的视角下对大学体育社团的建设问题进行重新认识。本文以高校体育社团为主体,先对高校体育社团的相关概念进行界定,然后再对高校体育社团对于创新人才培养的促进作用进行梳理,最后再依托高校现有体育社团,提出高校体育社团促进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具体策略,以逐步完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落实大学生创新教育教学体系的改革,以此推动大学生创新教育的发展。
张焘[9](2019)在《高校体育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困境和对策解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前我国高校体育专业的创新人才培养尚处于初级阶段,在实际改革过程中还存在诸多问题。因此,在高校体育专业开展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建设就显得尤为必要了。高校体育专业的创新人才培养改革能够有效摆脱当前体育教育方面的短板,帮助传统体育教学走出现在的窘境,实现高校教育改革的根本目标,为国家和社会培养更多的全能型高素质人才。
王秀强[10](2018)在《中国百年大学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战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现代大学体育文化传承自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和西方体育文化。中国近现代大学体育受到西方大学体育发展模式和体育理念的深刻影响,“依附性发展”成为中国近代大学体育的显着特点;但同时也受到大学自治、学术自由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大学体育文化又具有“内生性”特征。大学体育文化内在制约着大学体育的发展。中国近现代大学体育起源于“强国强种”、“富国强兵”的实用主义目的,在西方科学主义和工具理性指引下,大学体育主动斩断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渊源,致力于为社会服务的功利性目标。长期发展的结果是,大学体育的发展规模逐渐扩大,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却没有达到理想的状态。追根溯源,主要是关系到大学体育战略目标的大学体育理念的缺乏和大学体育文化自觉的缺失。因此,唤醒大学体育的文化自觉,并在此基础上构建符合中国国情的大学体育文化,成为大学体育发展的基础工程。本研究选取上海交通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23所国内具有百年以上历史大学的体育发展史为研究对象。首先运用扎根理论和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进行大学体育文化的要素分析,确立代表性体育人物及思想、体育规章制度、体育活动和竞赛、体育教学、体育文化的物质载体等五要素作为研究的横轴;其次对中国大学体育的百年发展历程进行了历史分期研究,将中国大学体育的发展历程分为清末、民国、新中国初期、“文革”、复苏、新发展时期等六个历史阶段,确立研究的纵轴。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历史研究等方法,以大学体育文化五要素为具体研究对象,探究各文化要素在不同历史阶段的发展背景、特征与发展规律;梳理出比较清晰的中国百年大学体育文化发展概貌;并从百年大学体育发展进程中总结出历史经验和规律。在百年大学体育文化传承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百年大学体育发展现状,运用系统论和战略管理理论,首先进行了大学体育文化系统构建;之后进行了中国大学体育文化发展战略的规划研究,包括系统要素、内容体系和战略对策三个方面。研究结果表明:1.教育家和体育家的体育思想传承是大学体育文化发展的主线。大师的体育思想一直伴随着强国强种的民族思想,而且一直伴随中西方体育文化间的碰撞与融合、传统与现代之间的碰撞与融合。纵观中国近现代体育思想发展的历史,可以发现,中国近现代体育思想的传承与发展始终围绕着“健身强国,以实现民族复兴,实现国家的现代化”这一主题。2.中国大学体育制度深受社会政治背景的影响,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表现出不同的大学体育制度设计;回顾中国百年大学体育制度发展历程,呈现出清朝末期的借鉴摸索、民国时期的深入发展、建国初期的苏联模式、“文革”时期的破坏停滞、新时期的学习欧美等阶段性特征;中国大学体育制度往往采用自上而下的制度建设路径,即政府层面主导,大学负责具体实施。3.我国近现代体育课程,内涵上经历了“体操—体育—体育与健康”的发展历程;形式上表现了“课外—课内—课内外相结合”的发展趋势;价值功能上体现了“生物学—心理学—人文社会学”的认识提升;发展上呈现了“拿来主义—本土化探索—国际化”的三阶段发展模式;并且表现出钟摆式演变特征。4.大学体育精神文化是大学体育文化的核心;体育场馆设施等物质文化是大学体育文化的基础;体育制度文化是大学体育文化的保障;体育行为文化是大学体育文化的动力之源。大学体育精神、制度、行为、物质层面所包含的体育文化要素与社会政治、经济、科技和文化背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共同构成大学体育文化系统。5.中国百年大学体育发展历经清末的发端、民国的发展、新中国的新生、“文革”时期的挫折、改革开放的重生、新时期的发展与繁荣六个发展时期。百年大学体育思想也经历了由机体活动能力发展观到身体、心理发展观,到身体、心理、思想品德发展观,最后转变到身体、心理、思想品德和文化素质观,充分体现了人类对体育文化发展的认知经历了一个逐步深化的过程,到如今,体育人文价值观念逐渐成为中国体育发展的核心理念。6.引入战略管理理论;在构建大学体育文化系统的基础上,从战略的系统要素、内容体系和战略对策三个方面进行中国大学体育文化发展战略的规划研究。提出中国大学体育文化发展的战略对策:从大学体育文化各层面切入,明晰目标定位,健全决策机制,最大化发挥体育学科育人优势,跨学科合作、培养少而精的体育专业人才、凝练科研方向。7.总结百年大学体育思想发展历程中的经验和教训,可供从国家到大学各层面的体育文化发展以借鉴。人是文化传承与创新的主体,代表性体育人物的思想是大学体育文化系统构建中最为关键的要素,大学也因此成为整个中国体育教育的思想高地。在新的历史时期,围绕“民族复兴”的主题,大学体育人应有引领中国体育思想的主动性意识,传承发展,注重战略,以助力于提升中华民族文化软实力。
二、高校体育与创新人才的培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高校体育与创新人才的培养(论文提纲范文)
(1)高校体育创新人才培养的现状及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一、高校培养体育创新型人才培养现状 |
(一)教育体系和培养结构不够完善 |
(二)课程设置与教育目标不匹配 |
(三)教学观念与方法落后 |
二、培养体育创新型人才的实际意义 |
(一)实现我国体育强国强省的建设目标 |
(二)发展体育教育的必经之路 |
(三)有助于促进经济建设 |
(四)破解就业难题,提升就业率 |
三、培养体育创新人才的有效路径 |
(一)建立具有科学性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
(二)优化人才培养课程 |
(三)创新课程教学方法 |
(四)创建高素质教师团队 |
四、总结 |
(2)高校体育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高校培养体育创新型人才所面临的困境 |
1. 教育体系和培养结构不够完善。 |
2. 课程设置与教育目标不匹配。 |
3. 教学观念与方法落后。 |
二、培养体育创新型人才的实际意义 |
1. 实现我国体育强国强省的建设目标。 |
2. 发展体育教育的必经之路。 |
3. 有助于促进经济建设。 |
4. 破解就业难题,提升就业率。 |
三、培养体育创新人才的有效路径 |
1. 建立具有科学性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
2. 优化人才培养课程。 |
3. 创新课程教学方法。 |
4. 创建高素质教师团队。 |
(3)高校体育教学创新体系构建与创新人才培养(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 高校体育创新人才基本素质 |
1.1 知识素质 |
1.2 意识素质 |
1.3 创造力素质 |
2 高校体育创新人才培养的意义 |
2.1 有利于发展体育教育 |
2.2 有利于提高就业效率 |
2.3 有利于打造体育强国 |
2.4 有利于加快体育经济发展步伐 |
3 高校体育教学现状及创新人才培养阻力 |
3.1 体育教学现状 |
3.2 创新人才培养阻力 |
3.2.1 创新人才培养观念陈旧 |
3.2.2 体育教学环境不够优化 |
3.2.3 体育课程设置缺乏合理性 |
3.2.4 体育教师队伍不够专业 |
4 高校体育教学创新体系构建路径及创新人才培养策略 |
4.1 教学创新体系构建路径 |
4.1.1 改变体育教学思想 |
4.1.2 丰富体育教学内容 |
4.1.3 创新体育教学手段 |
4.1.4 创新体育教学体系 |
4.2 体育创新人才培养策略 |
4.2.1 树立正确观念 |
4.2.2 创设良好环境 |
4.2.3 合理设置课程 |
4.2.4 成立创新型体育教师队伍 |
结论 |
(4)体育创新人才培养与高校体育教育结构之转变体会(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体育创新人才需要拥有的素质 |
1.1、知识结构 |
1.2、创造力结构 |
1.3、意识结构 |
2、高校体育教育结构的转变策略 |
2.1、向开放式教育转变 |
2.2、向个性化教育转变 |
2.3、向健康教育转变 |
2.4、向科研型教育转变 |
2.5、向创新性教育转变 |
3、目前高校体育教育人才培养出现的问题 |
3.1、教学目标设定不够先进 |
3.2、教学内容比较单一无趣 |
3.3、教学方式不够先进 |
3.4、课程设置不合理 |
4、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探究 |
4.1、改变传统的教学目标,科学设置教学目标 |
4.2、设置丰富有趣的体育教育教学内容 |
4.3、创新教学方式 |
4.4、课程结构体系加以完善 |
4.5、提升教学队伍的专业素质水平 |
5、结束语 |
(5)高校体育专业创新人才培养困境及突围之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当前高校体育专业创新人才培养面临的困境 |
(一)理论课程设置偏重 |
(二)实践基础设施不完善 |
(三)创新实践活动不足 |
(四)创新型师资力量匮乏 |
二、高校体育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的突围之道 |
(一)优化体育专业课程设置 |
1. 优化调整课程比重 |
2. 完善创新创业课程设置 |
(二)改进理论课程教学方法 |
1. 探究式教学方法 |
2. 任务驱动教学方法 |
3. 翻转课堂教学方法 |
(三)完善创新教育机制 |
1. 建设创新教育基地 |
2. 开展多样化的创新教育活动 |
(四)建设创新型师资队伍 |
1. 加强校内教师队伍建设 |
2. 完善创新实践队伍 |
结语 |
(6)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课外学科竞赛体系构建研究 ——以武汉体育学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战略需要 |
1.1.2 师范类体育院校对体育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要求 |
1.1.3 学科竞赛是高校培养人才综合能力的重要途径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学科竞赛体系相关概念界定 |
2.1.1 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相关概念界定 |
2.1.2 学科竞赛体系的概念界定 |
2.1.3 课内外一体化的概念界定 |
2.2 国外相关研究 |
2.2.1 国外体育教育人才培养研究 |
2.2.2 国外体育专业课外学科竞赛研究 |
2.2.3 国外学科竞赛体系构建模式研究 |
2.3 国内现状综述 |
2.3.1 国内体育教育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研究现状 |
2.3.2 国内学科竞赛体系研究现状 |
2.3.3 国内课内外一体化研究现状 |
2.4 文献述评 |
3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调查法 |
3.2.3 数理统计法 |
4 研究结果与分析 |
4.1 武汉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现状 |
4.1.1 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分析 |
4.1.2 体育教育专业模块课程体系中实践课程体系分析 |
4.1.3 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现状不足之处 |
4.2 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课外学科竞赛体系构建理论依据 |
4.2.1 学科竞赛体系构建的原则 |
4.2.2 学科竞赛体系构建的方法 |
4.2.3 学科竞赛体系构建的指标筛选 |
4.3 武汉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学科竞赛指标体系分析 |
4.3.1 一级指标 |
4.3.2 二级指标 |
4.3.3 三级指标 |
4.4 武汉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课外学科竞赛体系构建 |
4.4.1 “以赛促教”,建立情境化教学平台 |
4.4.2 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实施 |
4.4.3 课外学科竞赛体系构建与实施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7)西南大学拔尖创新人才体育课程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引言 |
1.1 选题依据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2.文献综述 |
2.1 概念界定 |
2.1.1 拔尖创新人才 |
2.1.2 拔尖创新人才体育课程 |
2.1.3 CIPP评价模式 |
2.2 拔尖创新人才体育课程的相关研究 |
2.3 高校体育课程的相关研究 |
2.3.1 高校体育课程目标的相关研究 |
2.3.2 高校体育课程设置的相关研究 |
2.3.3 高校体育课程实施的相关研究 |
2.4 CIPP评价模式的相关研究 |
2.4.1 CIPP评价模式的四个模块 |
2.4.2 CIPP评价模式的特点 |
2.4.3 CIPP评价模式在课程研究中的应用 |
2.5 研究评述 |
3.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问卷调查法 |
3.2.3 访谈法 |
3.2.4 数理统计法 |
4.研究结果与分析 |
4.1 西南大学拔尖创新人才体育课程的背景评价 |
4.1.1 西南大学拔尖创新人才体育课程改革的契机 |
4.1.2 拔尖创新人才的发展需求 |
4.1.3 西南大学拔尖创新人才体育课程指导思想与课程目标 |
4.2 西南大学拔尖创新人才体育课程的输入评价 |
4.2.1 西南大学拔尖创新人才体育课程师资现状 |
4.2.2 西南大学拔尖创新人才体育课程场地设施 |
4.2.3 西南大学拔尖创新人才体育课程设置 |
4.3 西南大学拔尖创新人才体育课程的过程评价 |
4.3.1 西南大学拔尖创新人才体育课程教师的教学方法与手段 |
4.3.2 西南大学拔尖创新人才体育课程教学内容 |
4.3.3 西南大学拔尖创新人才体育课程评估机制 |
4.3.4 西南大学拔尖创新人才体育课程课内外一体化建设 |
4.4 西南大学拔尖创新人才体育课程的结果评价 |
4.4.1 拔尖创新人才体育课程学生的体育锻炼习惯 |
4.4.2 西南大学拔尖创新人才体育课程学生的体育意识 |
4.4.3 西南大学拔尖创新人才体育课程学生运动技能情况 |
4.4.4 拔尖创新人才体育课程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 |
4.4.5 西南大学拔尖创新人才体育课程学生的意志品质 |
4.5 西南大学拔尖创新人才体育课程的不足 |
4.5.1 师生对课程目标认知片面化 |
4.5.2 教师教学改革滞后 |
4.5.3 理论课教学实施薄弱 |
4.5.4 课外体育锻炼的组织和监督制度不完善 |
4.6 西南大学拔尖创新人才体育课程的发展对策 |
4.6.1 丰富传播媒介,推动课程目标普及 |
4.6.2 建立科学的评价和激励机制,调动教师教学改革积极性 |
4.6.3 开发网络教育资源,助力理论教学 |
4.6.4 依托现代信息化技术,加强课内外一体化建设 |
5.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8)普通高校体育社团对创新人才培养的促进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高校体育社团相关概念释义 |
1.1、高校学生社团的概念定义和类型 |
1.2、高校体育社团的培养内容 |
2、体育社团对创新人才培养的促进作用 |
2.1、促进大学生创新意识的形成 |
2.2、训练大学生的创新能力 |
3、高校体育社团促进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具体策略 |
3.1、将创新教育融入体育社团建设的指导思想 |
3.2、组建具有创新经验的专业指导教师队伍 |
3.3、根据创新教育指导思想构建评价体系 |
3.4、建立具有宣传创新教育的社团网络平台 |
(9)高校体育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困境和对策解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当前我国高校体育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的现实困境 |
1.1 创新人才培养的结构调整和培养体系不够完善 |
1.2 创新人才培养的课程设置与培养目标不协调 |
1.3 创新人才培养的师资力量严重匮乏 |
2 高校体育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改革的方法策略 |
2.1 采用操作式教学强化学生实践能力 |
2.2 采用开放式教学来提升学生创新能力 |
2.3 采用激发式教学来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 |
3 高校体育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策略 |
3.1 明确体育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目标 |
3.2 构建高校体育创新教育文化 |
3.3 完善高校体育专业师资队伍创新能力培养体系建设 |
4 结语 |
(10)中国百年大学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综述 |
1.2.2 国外研究综述 |
1.3 理论基础 |
1.3.1 大学体育文化概述 |
1.3.2 战略与战略管理 |
1.3.3 研究相关理论视角 |
1.4 研究对象、分期与方法 |
1.4.1 研究对象 |
1.4.2 研究分期 |
1.4.3 研究方法 |
1.5 研究内容、思路与创新点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思路 |
1.5.3 研究创新点 |
1.6 研究说明 |
1.6.1 时间范围 |
1.6.2 空间范围 |
1.6.3 研究指标 |
第2章 百年大学体育文化发展的背景 |
2.1 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 |
2.1.1 “武”的演变历程 |
2.1.2 儒、道、释的体育精神 |
2.2 西方体育文化的传入 |
2.2.1 教会学校与洋务学堂的示范与推动 |
2.2.2 近代中国教会大学体育文化的传承 |
2.3 大学体育文化发展的百年历程 |
2.3.1 清朝末期:中国大学体育文化的发端 |
2.3.2 民国时期:中西体育的冲突与融合 |
2.3.3 新中国初期:毛主席题词和全面学习苏联经验 |
2.3.4 “文革”时期:中国学校体育发展的挫折与教训 |
2.3.5 复苏时期:扬州会议重新确立了学校体育的地位 |
2.3.6 新发展时期:大学体育文化关乎国家文化软实力 |
第3章 中国百年大学体育精神文化的传承 |
3.1 体育人物及思想的整体研究思路 |
3.2 中国大学体育思想的萌芽 |
3.2.1 维新派体育思想 |
3.2.2 “新政”时期体育思想 |
3.2.3 军国民体育思想 |
3.3 中国大学体育思想的发展 |
3.3.1 中国大学体育思想发展的背景 |
3.3.2 大学校长体育思想 |
3.3.3 体育家群体体育思想 |
3.4 中国大学体育思想的转向 |
3.4.1 对资产阶级体育观的批判 |
3.4.2 学校体育思想的主要内容 |
3.4.3 “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 |
3.5 中国大学体育思想的复苏 |
3.5.1 体质教育思想的局限 |
3.5.2 学校体育思想的争鸣 |
3.6 中国大学体育思想的繁荣 |
3.6.1 “健康第一”思想 |
3.6.2 “终身体育”思想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中国百年大学体育制度文化的传承 |
4.1 大学体育制度的发端 |
4.1.1 大学体育制度发端的背景 |
4.1.2 政府层面的大学体育制度 |
4.1.3 大学内部的体育制度 |
4.1.4 区域体育组织的初现 |
4.2 大学体育制度的定型 |
4.2.1 政府层面的大学体育制度 |
4.2.2 大学内部的体育制度 |
4.2.3 学校体育制度的今昔对比 |
4.2.4 校际体育组织 |
4.3 大学体育制度的转型 |
4.3.1 政府层面的大学体育制度 |
4.3.2 大学内部体育制度建设 |
4.4 大学体育制度的复兴 |
4.4.1 政府关于大学体育制度建设 |
4.4.2 大学内部体育制度建设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中国百年大学体育行为文化的传承 |
5.1 大学体育教学的传承 |
5.1.1 大学体育课程的开端 |
5.1.2 专业体育教育的开端 |
5.1.3 苏联体育教育理论的影响 |
5.1.4 体育教学改革成为潮流 |
5.1.5 新世纪大学体育课程改革 |
5.1.6 小结 |
5.2 大学体育活动和竞赛的传承 |
5.2.1 课外活动和竞赛的开端 |
5.2.2 课外活动和竞赛的发展 |
5.2.3 新中国初期的课外活动和竞赛 |
5.2.4 大学试办高水平运动队合法化 |
5.2.5 新发展时期大学体育要素的互动 |
5.2.6 小结 |
第6章 中国百年大学体育物质文化的传承 |
6.1 体育场地设施的初步建设 |
6.2 室内体育场馆建设的勃兴 |
6.3 体育场馆设施的蓬勃发展 |
6.3.1 体育场馆建设特点 |
6.3.2 存在的问题 |
6.3.3 体育场馆设施的前景 |
6.4 体育场馆建设的文化性特征 |
6.4.1 大型室内综合场馆成为主流 |
6.4.2 新世纪体育场馆特征与趋势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中国大学体育文化的发展战略研究 |
7.1 大学体育文化发展战略的系统要素 |
7.1.1 大学体育文化系统的构建 |
7.1.2 大学体育文化系统主体要素 |
7.1.3 大学体育文化系统客体要素 |
7.1.4 大学体育文化系统中介要素 |
7.2 大学体育文化发展战略的内容体系 |
7.2.1 指导思想 |
7.2.2 发展现状 |
7.2.3 战略目标 |
7.2.4 战略重点 |
7.2.5 战略路径 |
7.3 大学体育文化发展的战略对策研究 |
7.3.1 健全大学体育战略决策机制 |
7.3.2 百年大学体育精神文化建设 |
7.3.3 百年大学体育制度文化建设 |
7.3.4 百年大学体育师资队伍建设 |
7.3.5 百年大学体育学科能力建设 |
7.3.6 体育文化研究与实践的互动 |
7.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学术论文和科研成果目录 |
四、高校体育与创新人才的培养(论文参考文献)
- [1]高校体育创新人才培养的现状及对策[J]. 姚强. 才智, 2020(30)
- [2]高校体育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路径研究[J]. 魏声. 经济研究导刊, 2020(27)
- [3]高校体育教学创新体系构建与创新人才培养[J]. 熊阿凤,裴金妮,邓科. 质量与市场, 2020(18)
- [4]体育创新人才培养与高校体育教育结构之转变体会[J]. 胡馨.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20(16)
- [5]高校体育专业创新人才培养困境及突围之道研究[J]. 柏杨. 经济研究导刊, 2020(20)
- [6]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课外学科竞赛体系构建研究 ——以武汉体育学院为例[D]. 陈逸飞. 武汉体育学院, 2020(11)
- [7]西南大学拔尖创新人才体育课程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D]. 滕钺. 西南大学, 2020(02)
- [8]普通高校体育社团对创新人才培养的促进作用研究[J]. 马全艳.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9(24)
- [9]高校体育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困境和对策解析[J]. 张焘. 当代体育科技, 2019(18)
- [10]中国百年大学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战略研究[D]. 王秀强. 上海交通大学, 2018(01)
标签: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论文; 体育教育专业论文; 大学论文; 中国现状论文; 大学课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