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儿童功能性胃肠疾病概述(论文文献综述)
于庆洋[1](2021)在《基于脑肠轴探讨静宁颗粒对ADHD胃肠功能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文中研究指明背景: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又称小儿多动症,是儿童青少年时期常见的神经发育障碍疾病,以多动、冲动和注意力不集中为核心症状表现,同时常伴随一种或多种共患疾病。其在世界范围内的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趋势,危害性和由此造成的防治压力也在不断提升。然而该病的具体发病机制仍是未知,既往的研究多围绕多巴胺(dopamine,DA)、去甲肾上腺素(noradrenaline,NE)等单胺类神经递质及相关信号通路展开。随着脑肠轴理论的提出和不断丰富,以及肠道微生物被证实在越来越多尤其是神经精神系统疾病中发挥重要作用,探究脑肠轴在ADHD发病中的作用机制以及脑肠肽的调节作用,对拓展ADHD的机制研究领域以及临床治疗思路具有重要意义。目的:本研究由临床研究和实验研究两部分构成。通过临床研究对静宁颗粒治疗气阴两虚证ADHD患儿的临床疗效进行再评价,评估ADHD的胃肠功能问题,验证静宁颗粒对ADHD伴随的胃肠道症状以及血清GAS、MTL、Ghrelin、VIP、SP水平和肠道微生物的改善作用。通过动物实验探究脑肠肽和肠道微生物通过脑肠轴在ADHD发病中的作用机制,验证ADHD的胃肠症状与其核心症状相关,脑肠肽除参与胃肠功能改变以外可能和肠道微生物共同作用通过脑肠轴影响大脑的功能并引起ADHD发病的假设。方法:临床研究:本研究纳入符合纳排标准的6~14岁ADHD患儿30例,予静宁颗粒口服治疗8周,采用中医证候积分量表、SNAP-Ⅳ量表、数字划消测试以及Conners儿童行为量表(父母)评价静宁颗粒对气阴两虚证ADHD患儿的临床疗效;采用胃肠疾病中医症状评分表和血清GAS、MTL、Ghrelin、VIP、SP水平评价ADHD患儿的胃肠功能以及静宁颗粒的改善作用;分别检测ADHD患儿经静宁颗粒治疗前后的粪便标本了解肠道微生物多样性和丰富度的变化。实验研究:将50只4周龄雄性SHR大鼠随机平均分为模型组、静宁颗粒高、中、低剂量组(静高组、静中组、静低组)和托莫西汀组(ATX组),10只同周龄雄性Wistar大鼠作为空白组,分别予对应药物及去离子水灌胃6周,每日1次。6周后进行旷场实验,处死。计算胃内容物残留率和小肠推进率,分别检测各组大鼠血清GAS、MTL、Ghrelin、VIP、SP水平,前额叶GAS、MTL及其相应受体水平,以及肠道微生物多样性和丰富度。结果:临床研究:ADHD患儿经静宁颗粒治疗8周后SNAP-Ⅳ量表、Conners儿童行为量表(父母)及数字划消测试、中医证候总积分评分均显着下降(P<0.01);中医证候各项次证积分中面色改善有统计学意义(P<0.05),余各项均改善明显(P<0.01);静宁颗粒在治疗气阴两虚证ADHD患儿的疾病总有效率为80.00%,中医证候总有效率为83.33%;静宁颗粒可以显着改善ADHD患儿的胃肠疾病中医症状评分表评分(P<0.01),对血清GAS、MTL、Ghrelin、VIP和SP水平均有显着的调节作用(P<0.01);ADHD患儿经静宁颗粒治疗前后肠道微生物多样性和丰富度存在差异,两组在属水平上的优势物种均以Blautia(布劳特氏菌)、Bifidobacterium(双歧杆菌属)、Faecalibacterium(粪杆菌属)、Eubacteriumhalliigroup(霍氏真杆菌)、Subdoligranulum(罕见小球菌属)和Bacteroides(拟杆菌属)为优势属种;两组在OTU水平上的Sobs丰富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hannon多样性有显着性差异(P<0.01);组间差异性检验显示Bacteroides(拟杆菌属)在属水平上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差异较大的菌属还包括Clostridiuminnocuumgroup(无害梭菌属)、NorankfnorankoClostridiaUCG-014(未排位梭菌属UCG-014)和Abiotrophia(贫养菌属)。实验研究:各组大鼠(除空白组)在0周和6周时体重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旷场实验结果显示,模型组运动总路程、中心区域运动时间显着高于空白组(P<0.01),总静止时间和边缘区域运动时间显着低于空白组(P<0.01),中药组和ATX组较模型组在运动总路程、中心区域运动时间上显着低于模型组(P<0.01),在总静止时间和边缘区域运动时间上显着高于模型组(P<0.01)。模型组胃内容物残留率显着高于空白组(P<0.01),静高组显着低于模型组(P<0.01),静中组和ATX组低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小肠推进率显着低于空白组(P<0.01),静高组、静中组和ATX组显着高于模型组(P<0.01),静中组低于ATX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静低组显着低于ATX组和静高组(P<0.01)。模型组在血清MTL、GAS、Ghrelin、VIP和SP水平上存在显着差异(P<0.01),静宁颗粒高、中剂量组和ATX组均能有效改善这种差异(P<0.01或P<0.05),静宁颗粒低剂量组仅对MTL、Ghrelin、VIP有改善作用(P<0.05)。模型组在前额叶皮质的GAS、MTL水平上和空白组存在显着差异(P<0.01),静宁颗粒高、中、低剂量组和ATX组均能显着升高前额叶皮质GAS、MTL水平(P<0.01)。模型组前额叶皮质的GAS受体(CCKBR)和MTL受体mRNA表达量较空白组显着偏低(P<0.01),静宁颗粒高、中剂量组和ATX组的CCKBR mRNA表达量较模型组显着升高(P<0.01),各治疗组MTL受体mRNA表达量较模型组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肠道微生物多样性和丰富度分析结果显示,群落Bar图中各组大鼠在优势菌属种类上基本一致,但在相对丰度上存在较大差异,优势菌属为Lactobacillus(乳杆菌属)、Blautia(布劳特氏菌属)、Allobaculum、norankfMuribaculaceae、UnclassifiedfLachnospiraceae(未分类毛螺菌科菌属)、UCG-005(瘤胃菌科UCG005菌属);Heatmap图显示各组在Desulfovibrio(脱硫弧菌属)、NonrankfEggerthellaceae(未定级伊格尔兹氏菌科菌属)、Turicibacter也存在明显差异,其中静中组、静低组和ATX组在属水平上的群落组成相似,静高组与空白组在群落组成上更为相似。属水平的组间差异显着检验显示Blautia(布劳特氏菌属)、Allobaculum、NorankfMuribaculaceae、Unclassified fLachnospiraceae(未分类毛螺菌科菌属)、Romboutsia(罗姆布茨菌属)、Faecalibaculum(粪杆菌属)、LachnospiraceaeNK4A136group、Dubosiella(杜氏杆菌属)、Parabacetroides(副杆菌属)、ChristensenellaceaeR-7group(克里斯滕森氏菌科R-7菌属)为具有显着性差异的菌属。在门水平对差异性菌门进行组间差异显着性检验,最终结果显示Bacteroidota(拟杆菌门)、Actinobacteriota(放线菌门)和 Desulfobacterota(脱硫杆菌门)为目标菌门,以Bacteroidota(拟杆菌门)的差异最为显着(P<0.001)。结论:1.静宁颗粒能够有效治疗气阴两虚证ADHD多动、冲动、注意力不集中等核心症状,显着改善SNAP-Ⅳ、数字划消测试、Conners儿童行为量表(父母)以及中医证候积分量表等量表评分。2.ADHD患儿在胃肠疾病中医症状评分表和GAS、MTL、Ghrelin、VIP和SP等脑肠肽水平上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胃肠功能障碍,且静宁颗粒可以有效改善其胃肠症状,减少胃肠疾病中医症状评分表积分,调节血清GAS、MTL、Ghlin、VIP和SP水平。3.ADHD患儿的肠道微生物多样性和丰富度在经静宁颗粒治疗前后存在差异,尤以Bacteroides(拟杆菌属)差异显着,肠道微生态的变化在ADHD发病中扮演重要角色,而静宁颗粒对其有较好的改善作用。4.静宁颗粒可以显着改善SHR大鼠多动、冲动、注意力不集中样行为学表现,减少其过度的旷场活动。5.SHR大鼠较空白组大鼠存在胃内容物残留率和小肠推进率以及血清和前额叶皮质GAS、MTL等脑肠肽及相关受体水平的差异,药物的治疗可以有效改善这种差异,脑肠肽及其受体可能通过脑肠轴在ADHD的发病机制中发挥作用。6.各组大鼠在肠道微生物多样性和丰富度上存在显着差异,静宁颗粒和ATX对SHR大鼠的肠道微生物具有调节作用,脑肠肽可能和以Bacteroides(拟杆菌)为主的其他肠道微生物相互作用通过脑肠轴途径改变大脑功能状态,引起ADHD发病。
毋洋洋[2](2021)在《中医药治疗功能性腹痛的meta分析及张骠教授治疗经验总结》文中提出目的:对中药内服治疗儿童功能性腹痛的随机对照试验进行疗效及安全性的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旨在为中医药治疗本病提供循证医学证据,客观提出现阶段中医药治疗本病的临床试验所存在的问题,为今后临床上开展相关研究设计提供合理建议。同时通过数据挖掘技术分析总结张骠教授治疗此病的临床经验。方法:Meta分析方面,根据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系统评价方法,制定文献的纳入及排除标准,运用合理的检索策略对指定的数据库进行检索。由2名研究员独立对文献进行筛选及元素提取。利用改良Jadad量表及Cochrane协作网的风险评估工具对纳入文献质量进行评价。通过Revman5.3软件对纳入文献进行数据统计,包括:对中药试验组及西药对照组治疗儿童功能性腹痛的总有效率、中医证候有效率、治疗后腹痛发作次数、腹痛缓解时间、腹痛严重程度、复发率,比较其疗效及安全性。名医经验总结方面,通过数据挖掘技术得到张骠教授治疗本病的常用方药,并对其治疗本病的经验进行分析总结。结果:1.中药组在总有效率、中医证候有效率、治疗后减少腹痛发作次数、缩短腹痛缓解时间、降低腹痛严重程度、降低复发率方面优于西药对照组,疗效可靠;中药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西药对照组,安全性较好。2.通过数据挖掘技术总结张骠教授治疗儿童功能性腹痛的经验。结论:1.中药内服治疗儿童功能腹痛疗效可靠,不良反应少,但仍需大样本随机对照双盲试验进行验证。2.张骠教授治疗儿童功能性腹痛经验丰富,疗效确实,值得推广。
王彩云[3](2020)在《婴儿功能性胃肠病流行病学及相关因素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婴儿功能性胃肠病(functional gastrointestinal disorders,FGIDs)的临床流行病学特征及相关影响因素,以期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7年10月2018年10月在晋江市妇幼保健院进行婴儿健康体检的012月龄婴儿为研究对象,进行婴儿FGIDs临床调查及相关影响因素现场问卷调查。由研究人员进行婴儿FGIDs症状询问、体格检查、体格发育指标、营养状况测量及必要的辅助检查,并指导家长填写婴儿FGIDs相关影响因素问卷。所有研究对象均随访至1周岁。采用罗马Ⅳ标准进行婴儿FGIDs诊断。使用SPSS2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认为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共有1006例婴儿纳入研究,其中,男549例,女457例。根据罗马Ⅳ标准,1006例婴儿中,有586例(58.3%)发生FGIDs。其中,婴儿反流460例(45.7%),婴儿排便困难168例(16.7%),婴儿功能性便秘36例(3.6%),婴儿功能性腹泻32例(3.2%),婴儿绞痛24例(2.4%),未发现婴儿反刍综合征和周期性呕吐综合征。586例FGIDs婴儿中,457例(78.0%)为单一FGIDs,124例(21.2%)并存2种FGIDs,5例(0.9%)并存3种FGIDs,未发现并存4种及以上FGIDs的婴儿。457例单一婴儿FGIDs中,婴儿反流343例(58.6%),婴儿排便困难78例(13.3%),婴儿功能性便秘14例(2.4%),婴儿功能性腹泻17例(2.9%),婴儿绞痛5例(0.9%)。124例并存2种FGIDs的婴儿中,婴儿反流和婴儿排便困难并存是最常见的情况,共有75例(12.8%),其他比较常见的情况分别是婴儿反流和婴儿绞痛并存、婴儿反流和婴儿功能性腹泻并存、婴儿反流和婴儿功能性便秘并存,发生例数分别为14例(2.4%)、12例(2.0%)及11例(1.9%)。(2)以FGIDs婴儿为病例组,没有FGIDs症状的健康婴儿为对照组,进行单因素χ2检验。结果显示家庭籍贯、父亲年龄、父亲FGIDs病史、母亲FGIDs病史、母亲妊娠期疾病史、出生后补充维生素D及出生后添加益生菌与婴儿FGIDs相关联。以单因素χ2检验分析筛选出的有统计学意义因素为自变量,以是否为FGIDs婴儿为因变量,进行非条件Logistics多元回归分析。结果筛选出4个与婴儿发生FGIDs相关联的影响因素:其中,父亲低龄(回归系数B=0.424,P=0.004)、父亲FGIDs病史(回归系数B=0.821,P=0.000)、母亲FGIDs病史(回归系数B=0.427,P=0.012)和出生后添加益生菌(回归系数B=0.324,P=0.032)为婴儿发生FGIDs的危险因素,出生后补充维生素D(回归系数B=-0.690,P=0.000)为避免发生婴儿FGIDs的保护因素。(3)随访结果显示,6月龄、12月龄时,病例组和对照组两组婴儿身长、体重、头围、血红蛋白、嗜酸细胞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婴儿FGIDs临床发病率较高,部分婴儿可为多种FGIDs并存。父亲低龄、父亲/母亲FGIDs病史及出生后添加益生菌是婴儿FGIDs发生的危险因素,而出生后补充维生素D为避免发生婴儿FGIDs的保护因素。FGIDs不影响婴儿的生长发育。
张中枢[4](2020)在《枳术肃降汤治疗脾气虚型功能性便秘疗效的临床观察》文中提出目的:功能性便秘是消化系统疾病中的多发病,且发病率有着逐渐上升的趋势,西医治疗上主要以渗透性泻剂为主,辅以促进胃肠动力药物,虽然见效较快,但存在容易复发的问题,中医在治疗有着因人制宜的优势,且目前中药颗粒剂有效的解决了煎药问题,但由于中药口味差及服药周期长,导致患者依从性较差。从师期间,发现导师自拟方对于治疗功能性便秘周期较短,且患者反映药物口味较好的特点,故通过研究,采用导师自拟方枳术肃降汤治疗脾气虚型功能性便秘,与乳果糖口服液进行对照,通过观察患者症状的改变,客观评价枳术肃降汤对治疗脾气虚型功能型便秘的安全性、有效性及可行性,为以后的临床实践提供参考。方法:本课题本课题选择18-65岁,根据纳入标准、排除标准选取患者80例,将其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使用乳果糖口服液,每次口服15ml,每日2次,连续使用4周。试验组以枳术肃降汤治疗,为口服中药颗粒剂,每次1盒,1日2次,连续服用4周。在实验过程中,对照组5例(因停药后复发而自行口服其他药物治疗),试验组5例(其中3例因自身原因口服其他厂家颗粒剂,2例因服药期间自行停药),造成脱落,故实际收集病例为对照组35例,试验组35例,治疗4周后,并对停药后12周进行回访,观察2组临床症状以评估治疗效果,并统计患者症状积分及安全性评价等指标。结果:1.中医证候疗效上,治疗4周后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1.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8.5%,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提示治疗后试验组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2.便秘症状总积分上,治疗4周后试验组便秘症状总积分较对照组减少更明显(P<0.05),提示治疗后试验组总体改善便秘症状优于对照组;停药12周后试验组便秘症状总积分较对照组较治疗后积分增加的更少(P<0.05),提示停药后试验组总体改善便秘症状的远期疗效优于对照组。3.便秘单项症状积分上,治疗4周两组比较,试验组在改善排便困难、排便次数、腹中隐痛及纳呆症状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且差值比较,提示试验组对排便困难、排便次数、腹中隐痛、纳呆及神疲乏力症状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而两组对大便性状、疲惫乏力症状改善程度差异不明显(P>0.05)。停药12周两组比较,停药12周两组比较,在排便困难、排便次数、腹中隐痛及纳呆症状积分方面,P<0.05,存在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提示试验组在远期改善上述症状方面优于对照组;在大便性状、疲惫乏力及神疲气短症状积分方面,P>0.05,无统计学差异,提示尚不能认为试验组在远期改善上述症状方面优于对照组。4.安全性、失访情况方面,两组患者在此期间均未发现特殊不良反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基本生命体征、血常规、肝肾功能均未发现异常。其中试验组有5例因停药后复发而自行口服其他药物治疗,试验组3例因自身原因口服其他厂家颗粒剂,2例因服药期间自行停药而停止观察。结论:研究结果提示,枳术肃降汤在治疗脾气虚型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疗效优于乳果糖口服液,且停药后症状的复发较少。治疗4周后试验组可以改善便秘症状总体疗效,尤其在排便困难、腹中隐痛、纳呆症状明显优于对照组。停药12周试验组在排便困难、腹中隐痛、纳呆症状的远期疗效优于对照组。功能性便秘多为患者自身不重视,便秘症状逐渐加重的一种慢性疾病,常反复发作。中医药可以整体调理,不但能因病制宜,还能因人而异,而且对于疾病的复发及预防有着一定的作用。
樊文彬[5](2020)在《肛肠科功能性便秘患者群身心状况、生活质量的调查及优化治疗方案的临床研究》文中指出一肛肠科功能性便秘身心状况、生活质量的调查研究目的:调查肛肠科就诊的功能性便秘(FC)患者一般资料、便秘相关指标、精神心理状况、生活质量及临床意义。方法:对113例肛肠科就诊的功能性便秘和性别比例、年龄范围相匹配的40例健康对照者进行问卷调查。对两组之间的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体质指数(BMI)、排粪频率(平均每周自发排粪,SBM)、粪便性状(Bristol大便性状评分,BSFS)、精神心理状况(症状自评量表,SCL-90)、便秘严重程度(Wexner便秘评分,WCS)、生活质量评分(PAC-QOL)进行比较,同时对患者的便秘相关指标、Wexner便秘评分与SCL-90评分、PAC-QOL评分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1)FC组与对照组在年龄、性别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体重、体质指数、受教育程度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FC组较健康人群有更多的精神心理问题。FC组合并精神心理障碍的比例为59.29%。FC组躯体化、强迫状态、人际关系敏感、抑郁情绪、焦虑情绪、敌对情绪、恐怖、偏执、精神病性9个因子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其中,精神病性是FC组与对照组差异最大的因子。(3)FC组生活质量总分高于对照组(P<0.001),FC组较健康人群生活质量差。FC组生活质量中情绪心境、满意度、担忧、生活独立性、饮食、生理6个因子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满意度是两组之间差异最大的因子。(4)FC组Wexner便秘评分与生活质量评分低度相关(r=0.477,P<0.001)。其中便秘病程与生活质量评分弱相关(r=0.223,P=0.017),排便时间与生活质量评分低度相关(r=0.305,P=0.001)。(5)Wexner便秘评分与SCL-90均分弱相关(r=0.200,P<0.05)。(6)SCL-90均分与生活质量评分中度相关(r=0.507,P<0.05)。结论:FC患者与健康对照者在BMI、受教育程度方面存在差异。FC组较健康人群存在明显的精神心理问题,生活质量显着降低。FC患者便秘严重程度与精神心理状况及生活质量具有相关性。二功能性便秘优化治疗方案的临床研究目的:探讨玄参汤制剂联合精神心理干预在功能性便秘治疗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前瞻性纳入符合诊断标准的气阴不足型功能性便秘105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一(玄参汤制剂)、试验组二(玄参汤制剂联合精神心理干预)和对照组(普芦卡必利),分别记录患者用药前及用药4周后的中医证候评分、排粪频率(SBM)、Bristol大便性状评分(BSFS)、Wexner便秘评分(WCS)、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HAMA)和便秘生活质量评分(PAC-QOL),分析功能性便秘患者排粪频率、粪便性状、便秘症状程度、精神心理状况及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结果:(1)三组患者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4周后,三组中医证候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P<0.05),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为试验组一90.0%,试验组二为97.1%,对照组90.3%,但三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4周后,SBM均有所改善(P<0.05),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治疗4周后,BSFS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P<0.05),三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将三组BSFS 3、4、5型合并后进行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治疗4周后,Wexner便秘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P<0.05),三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治疗4周后PAC-QOL评分均显着降低(P<0.05),但三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P>0.05)。(7)治疗4周后,试验组一和对照组的HAMA、HAMD评分与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一HAMA评分总有效率为33.3%,试验组二为70.6%,对照组为25.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一治疗后HAMD评分总有效率为40.0%,试验组二为76.5%,对照组为16.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玄参汤制剂治疗功能性便秘4周后与普芦卡必利在中医证候疗效、排便频率、大便性状、便秘严重程度、生活质量方面均有所改善。玄参汤制剂结合精神心理干预治疗功能性便秘患者,不仅能改善患者的中医证候疗效、便秘症状、生活质量,而且能改善患者的精神心理状况。
郑梦秋[6](2020)在《功能性便秘儿童的生长发育、生活质量和综合性干预治疗的随访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通过对便秘儿童的随访研究,深入了解不同年龄便秘儿童的生长发育、生活质量的状况和综合性干预治疗的效果,以便明确便秘对儿童健康的影响,有利于更好地指导制定防治便秘的策略。[方法]将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我院儿科门诊就诊的70例便秘儿童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电话随访并填写随访问卷表方式收集70例便秘患儿的一般信息与临床资料,临床资料包括生长发育的资料、生活质量的信息以及以喂养调整、服用益生菌制剂、联合使用乳果糖和聚乙二醇等泻剂的综合干预治疗的结果,对愿意参与智力测试患儿预约至我院预防保健科行智力测试,最后对随访信息进行分类整理,用百分位数法、均值离差法评价体格生长,用四等级法评价干预后的效果。采用相关统计学方法对随访数据进行处理与分析。[结果]1.70例便秘儿童中男性38例,女性32例,随访年龄从6月到7岁,婴儿32例,幼儿28例,学龄前儿童10例,其中有34例便秘儿童随访成功,随访年龄从8月到6岁,男性18例(52.9%),女性16例(47.1%),大部分儿童居住在城区约占91.2%,有挑食习惯的有13例(76.5%),未进行排便训练儿童约占55.9%,父母有便秘病史约占11.8%。34例小儿混合喂养17例(50.00%),纯母乳喂养16例(47.06%),人工喂养1例(2.94%)。便秘发生相关因素包括与添加配方奶相关6例(17.65%),添加辅食相关5例(14.71%),上幼儿园4例(11.76%),使用抗生素相关例1例(2.94%),无明显相关因素18例(52.94%)。2.用百分位数法评价体格生长,便秘儿童的身高、体重与正常儿童身高、体重相比没有差异,使用均值离差法和营养不良诊断标准评价时30例儿童中28例无营养不良,营养不良有2例,这2例中1例为体重低下,1例为生长迟缓。3.34例便秘儿童中自愿参与智力测试的12例儿童,其智力测试结果均在正常范围内。4.生活质量状况随访显示34例便秘儿童中睡眠质量受影响的占65%,有烦躁表现占50%,食欲较差占21%,有腹痛腹胀表现有56%,肛门排气增多的占24%,有口臭的有30%。5.34例儿童干预结局为治愈17例(50.00%),显效7例(20.59%),有效8例(23.53%),无效 2 例(5.88%)。[结论]1、儿童便秘在男童和女童均会发生,婴儿期及幼儿期儿童易发生。2、大部分儿童便秘原因不明,其发生可能与不良的饮食、排便习惯及遗传因素等有关,城区儿童便秘的发生率高于郊区。3.短期便秘对儿童体格生长及智力均无明显的影响。4.便秘对儿童生活质量包括睡眠质量和情绪有明显影响。临床表现有食欲较差,腹痛、腹胀、肛门排气增多及口臭等。5.早期诊断及时合理的综合干预对便秘患儿的预后有积极的效应。
吴世英[7](2020)在《湖湘五经配伍针刺治疗功能性腹胀(肝郁脾虚证)的临床观察》文中指出目的:与常规辨证取穴对比,观察湖湘五经配伍理论指导选穴针刺治疗功能性腹胀(肝郁脾虚证)的临床疗效,探讨湖湘五经配伍理论的临床应用规律。方法:将62例符合功能性腹胀(肝郁脾虚证)诊断的患者,按随机平行对照原则分为两组。实际纳入有效病例60例。实验组30例,运用湖湘五经配伍理论指导选穴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常规辨证选穴治疗;疗程均为每天1次,连续治疗15次为1疗程;以治疗前后中医症候积分、(SAS)焦虑评分、总有效率及症状改善情况等作为观察指标,评价其临床疗效。结果:(1)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有效率分别为90%和7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2)治疗后两组中医症候积分均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两组均能改善中医证候,且观察组在改善脘腹胀满、情志不畅、嗳气、失眠多梦症状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3)两组(SAS)焦虑评分比较:与治疗前对比,治疗后两组(SAS)焦虑评分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两组均能改善焦虑状况,且观察组对焦虑情况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4)远期疗效:3个月后随访比较,观察组复发5例,复发率17%,对照组复发10例,复发率4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湖湘五经配伍理论指导选穴,针刺治疗功能性腹胀(肝郁脾虚证)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中医症候及焦虑情况,在改善脘腹胀满、情志不畅、嗳气、失眠多梦症状疗效优于对照组,具有复发率低的优点;为临床治疗提供了新的方法与思路。
吕洁[8](2020)在《“从心论治”针刺功能性消化不良(肝胃不和证)的临床观察》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观察“从心论治”辨证选穴针刺在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肝胃不和证的临床疗效。方法:本课题为单中心小样本随机对照临床试验,选取符合条件的功能性消化不良肝胃不和证患者7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35例。治疗组采用针刺少府穴、神门穴、内关穴及巨阙穴,隔天1次,3次/周,持续治疗4周;对照组给予口服莫沙必利片(5mg/次,3次/日),持续治疗4周。分别在治疗前、治疗第2周及治疗第4周对患者主要症状积分和中医证候积分进行评定,治疗前、治疗第4周分别对医院焦虑抑郁评分量表及尼平消化不良生活质量指数量表进行评定,并对两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评价。结果:完成4周治疗并参与资料统计的患者共计63例,其中治疗组31例,对照组32例。(1)主要症状积分:治疗组总积分有效率87.10%,对照组84.38%,两组间总积分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4周治疗后,两组早饱、餐后饱胀症状积分均有明显下降(P<0.05);治疗组上腹疼痛症状积分也有明显下降(P<0.05),而对照组则下降不明显(P>0.05);两组上腹烧灼症状均未见明显下降(P>0.05)。(2)中医证候积分:治疗组总积分有效率93.55%,对照组81.25%,两组间总积分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4周治疗后,两组胃脘胀满(疼痛)、嗳气及随情绪发作(加重)症状积分均有明显下降(P<0.05);治疗组的两胁胀痛、太息及心烦易怒症状积分也有明显下降(P<0.05),而对照组则下降不明显(P>0.05)。(3)医院焦虑抑郁(HAD)积分:经4周治疗后,两组焦虑、抑郁积分均有下降,治疗组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尼平消化不良生活质量指数(NDLQD):两组治疗后积分较治疗前均有所升高(P<0.05),两组间疗效差异比较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从心论治”辨证选穴针刺对功能性消化不良(肝胃不和证)患者有一定疗效。(2)“从心论治”辨证选穴针刺能改善功能性消化不良(肝胃不和证)患者的主要症状、中医证候,并能一定程度缓解其焦虑抑郁情绪和提高其生活质量。
李月颖[9](2020)在《山术消积止痛汤治疗小儿功能性腹痛(乳食积滞证)60例临床疗效观察》文中认为目的:通过口服山术消积止痛汤,观察患儿治疗前、治疗后的各项症状积分变化,客观评价山术消积止痛汤治疗小儿功能性腹痛(乳食积滞证)的临床疗效,以便临床应用及推广。方法:本试验将临床收集的60例病例进行随机分组,分别纳入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患儿给予导师自拟“山术消积止痛汤”免煎制剂口服治疗;对照组患儿给予“沙棘干乳剂”口服治疗,用药疗程为1周,服用2个疗程。对两组的临床症状、中医症候等疗效进行观察,记录治疗前后各项症状积分变化,收集两组的临床数据资料,并对收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客观的评价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本研究结果显示:(1)组间比较:治疗1周,两组腹痛发作频率积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疗效相当,其余各症积分治疗组均低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2周,两组嗳腐吞酸积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疗效相当,其余各症积分治疗组均低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1周、治疗2周积分改善情况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2)组内比较:通过对两组治疗前后各项症状的下降积分比较,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表明两组在治疗小儿功能性腹痛(乳食积滞证)均有疗效。(3)疗效及总有效率比较:治疗组治愈6例,显效15例,有效7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治愈3例,显效6例,有效15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80.0%。治疗组疗效总体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总有效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4)在短时间内,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能更有效的降低复发率。结论:山术消积止痛汤有较强的燥湿健脾、消积止痛作用,对治疗小儿功能性腹痛(乳食积滞证)有显着临床疗效,治疗期间无不良反应,安全性好,值得临床上应用与推广。
刘新茹[10](2020)在《枳术升降汤治疗功能性便秘(脾虚气滞证)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提出目的:通过对枳术升降汤治疗功能性便秘(脾虚气滞证)的临床观察,探讨其安全性及有效性,为此病的治疗提供一种新的思路。方法:收集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消化科门诊中符合纳入标准的脾虚气滞型功能性便秘的患者共7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6例。对照组予西药治疗(聚乙二醇4000散),治疗组予枳术升降汤,均连续服药4周,记录并比较治疗组和对照组在治疗2周时和4周时的便秘主要症状总积分和便秘单项症状积分、中医证候总积分和中医单项证候积分情况,最后比较两组在治疗4周后的便秘主要症状疗效和中医证候疗效,以评估临床治疗效果,并记录不良反应。疗程结束后2个月随访,记录有效患者的复发情况,并应用医学统计软件SPSS26.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便秘主要症状疗效评价: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4.29%、87.50%,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2)中医证候疗效评价: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1.43%、84.38%,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3)便秘主要症状总积分:治疗2周及4周后,两组均能明显改善便秘主要症状总积分(P<0.01),且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4周均比治疗2周疗效更佳(P<0.01)。(4)中医证候总积分:两组在治疗2周及4周后,均能明显改善中医证候总积分(P<0.01),且治疗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治疗4周均比治疗2周疗效更佳(P<0.01)。(5)便秘单项症状积分:两组在治疗2周及4周后,在粪便性状,排便费力,排便时间,下坠、不尽、胀感,排便频率方面均有明显改善(P<0.01)。治疗2周后,在改善粪便性状、排便费力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在排便时间,下坠、不尽、胀感,排便频率方面,两组疗效相当(P>0.05)。治疗4周后,在改善排便费力方面,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在粪便性状,排便时间,下坠、不尽、胀感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在排便频率方面,两组疗效相当(P>0.05)。两组治疗4周均比治疗2周疗效有所改善(P<0.01或P<0.05)。(6)中医单项证候积分:两组在治疗2周及4周后,在排便无力、腹胀、腹中隐隐作痛、便后乏力、神疲懒言、食欲不振、肠鸣、矢气、胸胁满闷、嗳气方面均有明显改善(P<0.01)。治疗2周后,在改善排便无力、便后乏力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在腹胀、神疲懒言、食欲不振、矢气、肠鸣、腹中隐隐作痛、胸胁满闷、嗳气方面,两组疗效相当(P>0.05)。治疗4周后,在改善排便无力、腹胀方面,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在便后乏力、神疲懒言、食欲不振、肠鸣、矢气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在腹中隐隐作痛、胸胁满闷、嗳气方面两组疗效相当(P>0.05)。两组治疗4周均比治疗2周疗效有所改善(P<0.01或P<0.05)。(7)安全性分析:在治疗前和治疗后,患者的一般生命体征、血常规、尿常规、粪便常规、肾功能、肝功能、心电图均未出现明显异常,治疗组和对照组均有轻度不良反应,不良反应率分别为2.86%、9.38%,无明显差异(P>0.05)。(8)随访:治疗结束2个月后,治疗组、对照组的复发率分别为16.67%、43.48%,表明治疗组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枳术升降汤治疗功能性便秘(脾虚气滞证)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尤其在改善排便费力、排便无力、腹胀方面,疗效显着,且安全性好,不良反应率及近期复发率低。
二、儿童功能性胃肠疾病概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儿童功能性胃肠疾病概述(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脑肠轴探讨静宁颗粒对ADHD胃肠功能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
(一)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中医药研究进展 |
1 ADHD的中医基础理论研究 |
2 中医药治疗ADHD的临床研究与应用 |
3 中医药关于ADHD发病机制的实验研究 |
4 小结 |
参考文献 |
(二)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现代医学研究进展 |
1 病因及发病机制 |
2 共患病 |
3 诊断 |
4 治疗 |
5 小结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二部分 临床与实验研究 |
(一) 临床研究: 静宁颗粒对ADHD患儿胃肠功能及肠道菌群的影响 |
1 一般资料 |
2 研究方法 |
3 研究结果 |
4 讨论 |
5 小结 |
(二) 实验研究: 静宁颗粒对SHR大鼠胃肠功能、肠道菌群及GAS、MTL受体的影响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 |
4 讨论 |
5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1 中医证候评分表 |
附录2 胃肠疾病中医症状评分表 |
附录3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筛査量表(SNAP-IV) |
附录4 Conners父母用问卷 |
附录5 数字划消测试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2)中医药治疗功能性腹痛的meta分析及张骠教授治疗经验总结(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
1.现代医学对儿童FAP的研究 |
1.1 定义及流行病学 |
1.2 病因及发病机制 |
1.3 现代医学治疗手段 |
2.中医学对儿童FAP的研究 |
2.1 儿童FAP的病名溯源 |
2.2 儿童FAP的病因病机研究 |
2.3 中医对儿童FAP的治疗 |
第二部分 中药内服治疗儿童FAP的meta分析 |
1.资料与方法 |
1.1 文献选择 |
1.2 检索策略 |
1.3 文献筛选 |
1.4 文献资料提取 |
1.5 文献质量评价 |
1.6 统计学处理 |
2.结果 |
2.1 文献检索结果 |
2.2 纳入文献的研究方法学质量评价 |
2.3 Cochrane偏倚风险评估 |
2.4 Meta分析结果 |
2.5 安全性评价 |
2.6 发表偏倚 |
2.7 文献证型及用药统计 |
3.讨论 |
3.1 本研究的主要结论 |
3.2 本研究发现的问题 |
3.3 对儿童FAP常见证型及药物的思考与分析 |
3.4 对中医学循证研究的思考 |
第三部分 张骠教授治疗儿童FAP的经验 |
1.研究材料 |
1.1 数据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3 病例纳入标准 |
1.4 病例排除标准 |
2.研究方法 |
3.研究结果 |
3.1 性别、年龄、发病季度统计 |
3.2 用药统计 |
3.3 疗效评价 |
4.张骠教授治疗儿童FAP经验总结 |
4.1 经验方分析 |
4.2 常用药对分析 |
4.3 张骠教授治疗儿童FAP经验总结 |
4.4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3)婴儿功能性胃肠病流行病学及相关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附录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1.研究对象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研究方法 |
1.3 质量控制 |
1.4 统计学分析 |
2.结果 |
2.1 基本情况 |
2.2 婴儿 FGIDs 发生率 |
2.3 不同年龄段婴儿 FGIDs 发生率 |
2.4 婴儿 FGIDs 危险因素 |
2.5 FGIDs婴儿体格发育、营养状况发育指标随访 |
3.讨论 |
4.结论 |
参考文献 |
婴幼儿功能性胃肠病流行病学研究(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件 |
致谢 |
(4)枳术肃降汤治疗脾气虚型功能性便秘疗效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病例来源 |
2 诊断标准 |
2.1 西医诊断标准 |
2.2 中医诊断及辨证标准 |
2.3 纳入标准 |
2.4 排除标准 |
2.5 病例的剔除标准 |
3 研究方法 |
3.1 分组方法 |
3.2 治疗方法及疗程 |
3.3 观察项目 |
3.3.1 安全性项目 |
3.3.2 疗效观察及计分标准 |
3.3.3 疗效评定标准 |
3.4 统计方法与分析 |
4 结果及分析 |
4.1 治疗前资料分析 |
4.1.1 失访、脱落情况 |
4.1.2 治疗前两组病例性别、年龄及病史的比较 |
4.1.3 治疗前两组病例便秘症状积分比较 |
4.2 治疗4周后两组病例便秘症状积分比较 |
4.2.1 治疗4周后两组病例便秘症状积分比较 |
4.2.2 治疗4周后两组病例便秘症状积分差值比较 |
4.3 停药12 周后两组病例便秘症状积分比较 |
4.3.1 停药12 周后两组病例便秘症状积分比较 |
4.3.2 停药12 周后两组病例便秘症状积分差值比较 |
4.4 治疗4周后两组便秘总体疗效比较(例数) |
4.5 疗效指标结果分析 |
5 讨论 |
5.1 文献研究 |
5.2 处方依据 |
5.3 组方药物 |
5.4 配伍分析 |
5.5 药物分析 |
6 结论 |
7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5)肛肠科功能性便秘患者群身心状况、生活质量的调查及优化治疗方案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
第一节 罗马Ⅳ标准对功能性便秘的的认识进展 |
1 罗马标准的起源及沿革 |
2 罗马Ⅳ标准的背景 |
3 罗马Ⅳ标准对功能性便秘的命名 |
4 功能性便秘与其他肠道疾病的关系 |
5 功能性便秘的定义及诊断标准 |
6 功能性便秘的治疗 |
7 问题与展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第二节 功能性便秘与精神心理障碍的相关性进展 |
1 功能性便秘与精神心理障碍的相关性 |
2 流行病学调查 |
3 功能性便秘与精神心理障碍共病的现状 |
4 功能性便秘与精神心理障碍共病的病因及机制 |
5 与阿片类物质诱导的便秘鉴别 |
6 评估与干预 |
7 问题与展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第三节 功能性便秘的疗效评估 |
1 功能性便秘疗效的评估 |
2 便秘症状评估 |
3 生活质量评估 |
4 精神心理评估 |
5 其他评估 |
6 问题与展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肛肠科功能性便秘身心状况、生活质量的调查研究 |
1 研究内容 |
2 研究方法 |
2.1 课题来源 |
2.2 研究对象来源 |
2.3 研究对象入组 |
2.4 主要研究指标 |
2.5 统计学处理 |
3 研究结果 |
3.1 一般资料 |
3.2 排便相关指标 |
3.3 精神心理指标 |
3.4 生活质量评价 |
3.5 FC组内相关性分析 |
4 讨论 |
4.1 FC的危险因素 |
4.2 对排便相关指标认识的差异 |
4.3 肛肠科FC患者群的治疗难度 |
4.4 便秘患者的生活质量评价 |
4.5 便秘严重程度、精神心理状态、生活质量的相关性 |
5 问题与展望 |
6 调查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功能性便秘优化治疗方案的临床研究 |
1 研究内容 |
2 研究方法 |
2.1 课题来源 |
2.2 病例来源 |
2.3 试验设计 |
2.4 受试者选择 |
2.5 治疗方案 |
2.6 观察指标及方法 |
2.7 统计学处理 |
3 研究结果 |
3.1 治疗前组间比较 |
3.2 中医证候 |
3.3 每周自发排粪(SBM) |
3.4 Bristol大便性状(BSFS) |
3.5 Wexner便秘评分 |
3.6 PAC-QOL生活质量评价 |
3.7 精神心理指标 |
3.8 安全性观察指标 |
4 疗效分析 |
4.1 便秘相关指标分析 |
4.2 生活质量分析 |
4.3 中医证候疗效分析 |
4.4 精神心理状况疗效分析 |
5 讨论 |
5.1 中药玄参汤的应用 |
5.2 精神心理干预及评估 |
5.3 FC治疗方案的制订 |
6 问题与展望 |
6.1 此次研究 |
6.2 中医药科研 |
6.3 中医特色治疗方案的制定 |
6.4 精神心理干预 |
7 试验结论 |
参考文献 |
全文总结 |
致谢 |
附录 |
附录1 缩略语英汉对照表 |
附录2 功能性便秘气阴不足型中医证候积分表 |
综述 |
祖国医学对慢性便秘的认识 |
1 病名沿革 |
2 病因病机 |
3 中医药治疗 |
功能性便秘的研究进展 |
1 指南及共识 |
2 定义 |
3 流行病学 |
4 病因及危险因素 |
5 病理生理机制 |
6 诊断标准 |
7 治疗进展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 |
(6)功能性便秘儿童的生长发育、生活质量和综合性干预治疗的随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附表 |
综述 儿童功能性便秘的诊疗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湖湘五经配伍针刺治疗功能性腹胀(肝郁脾虚证)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中英文对照表 |
引言 |
第一部分 研究资料与方案 |
1 临床资料 |
1.1 病例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3 试验病例入选标准 |
2 研究方案 |
2.1 临床试验设计 |
2.2 治疗方案 |
2.3 生活调护 |
2.4 不良反应处理 |
3 观察指标 |
4 疗效评定标准 |
5 统计学处理 |
第二部分 结果与分析 |
第三部分 讨论与体会 |
1 西医对功能性腹胀的认识 |
1.1 对病名及病因的认识 |
1.2 西医对功能性腹胀的治疗 |
2 中医对功能性腹胀的认识 |
2.1 对病名的认识 |
2.2 对病因病机的认识 |
2.3 中医对功能性腹胀的治疗 |
3 五经配伍特色及临床应用 |
3.1 “湖湘五经配伍”与“针经治脏”理论的源流 |
3.2 湖湘五经配伍理、法、术、效理论 |
3.3 功能性腹胀与五脏功能失衡的关系 |
3.4 取穴依据 |
4 常规选穴针刺组选穴依据 |
5 研究结果分析 |
5.1 改善临床症候 |
5.2 脘腹胀满、情志不畅、嗳气及失眠多梦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 |
5.3 降低焦虑评分 |
5.4 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
6 本研究存在的不足之处 |
7 体会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件1 |
附件2 |
附件3 |
附件4 |
附件5 |
综述 功能性腹胀的中西医治疗概况 |
附综述参考文献 |
(8)“从心论治”针刺功能性消化不良(肝胃不和证)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 |
引言 |
第一部分 研究现状 |
1 中医对FD的认识 |
1.1 对FD肝胃不和证病因病机认识 |
1.2 中医对FD肝胃不和证治疗 |
2 西医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认识 |
2.1 流行病学 |
2.1.1 胃肠动力障碍 |
2.1.2 内脏高敏感性 |
2.1.3 Hp感染 |
2.1.4 心理社会因素与脑肠轴 |
2.1.5 十二指肠低度炎症、粘膜通透性、十二指肠的免疫激活及肠道菌群 |
2.2 诊断及临床表现 |
2.3 治疗 |
2.3.1 抗Hp感染治疗 |
2.3.2 促胃动力药 |
2.3.3 胃松解药 |
2.3.4 抑酸剂 |
2.3.5 抗抑郁及抗焦虑治疗 |
2.3.6 其他治疗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1 临床资料 |
2 诊断标准 |
2.1 功能性消化不良西医诊断标准 |
2.2 中医诊断标准 |
2.3 纳入标准 |
2.4 排除标准 |
2.5 剔除及脱落标准 |
3 研究方法 |
3.1 试验设计类型 |
3.2 病例分组 |
4 治疗方法 |
5 观察指标 |
5.1 基本信息采集 |
5.1.1 一般指标 |
5.1.2 安全指标 |
5.1.3 疗效观察指标 |
6 疗效评价 |
6.1 主要症状评分 |
6.2 中医证候观察 |
6.3 医院焦虑抑郁量表 |
6.4 尼平消化不良生活质量指数 |
7 统计学处理 |
8 结果与分析 |
8.1 治疗前分析:性别、年龄、病程比较 |
8.2 疗效分析 |
8.2.1 主要症状分析 |
8.2.2 中医证候疗效分析 |
8.2.3 焦虑抑郁积分量表疗效分析 |
8.2.4 尼平消化不良生活质量指数疗效分析 |
8.3 安全性分析 |
第三部分 讨论 |
1 立论依据 |
1.1 肝胃不和证是FD的常见证型 |
1.2 FD的肝胃不和证病位在胃,与脾、肝两脏关系密切 |
1.3 从心论治 |
1.3.1 心藏神,主宰各脏腑功能活动及主司精神活动 |
1.3.2 肝心脾五行生克相关 |
2 论治依据 |
2.1 “从心论治”之选穴依据 |
2.2 针刺治疗FD的作用机制 |
3 莫沙必利作用机制 |
第四部分 结论 |
1 结论 |
2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从心论治”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肝胃不和证)的临床观察病例报告表 |
知情同意书 |
附录A: 随机分配表 |
附录B: 临床病例观察表 |
附录C: 主要症状发作频率表 |
附录D: 主要症状症状程度量表 |
附录E: 中医证候积分量表 |
附录F: 医院焦虑抑郁量(HAD)表 |
附录G: 尼平消化不良生活质量指数 |
文献综述 中医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研究现状 |
参考文献 |
(9)山术消积止痛汤治疗小儿功能性腹痛(乳食积滞证)60例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语 |
引言 |
文献综述 |
一、中医对小儿功能性腹痛的认识 |
1 古籍对小儿腹痛的记载 |
2 病因病机 |
3 治疗 |
二、西医对小儿功能性腹痛的认识 |
1 发病机制的认识 |
2 药物治疗 |
三、结语 |
临床研究 |
1 研究目的 |
2 研究资料和方法 |
3 诊断标准 |
4 研究内容 |
5 统计学处理方法 |
6 研究结果 |
7 安全性评价 |
讨论 |
1 立论依据 |
2 组方依据及方药分析 |
3 对照组药物组成及主治 |
4 疗效分析 |
5 预防与调护 |
6 不足与展望 |
结论 |
本文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个人简介 |
(10)枳术升降汤治疗功能性便秘(脾虚气滞证)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引言 |
1.临床资料 |
1.1 病例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2.1 西医诊断标准 |
1.2.2 中医诊断标准 |
1.2.3 纳入标准 |
1.2.4 排除标准 |
1.2.5 剔除标准 |
1.2.6 脱落标准 |
1.2.7 伦理原则 |
2.研究方法 |
2.1 病例分组 |
2.2 治疗方案 |
2.2.1 基础治疗 |
2.2.2 药物治疗 |
2.3 观察项目 |
2.3.1 基本信息 |
2.3.2 安全性项目 |
2.3.3 疗效性指标 |
2.3.4 疗效评价 |
2.4 统计分析 |
3.治疗结果 |
3.1 试验完成情况 |
3.2 一般情况比较 |
3.3 疗效比较 |
3.3.1 便秘主要症状疗效比较 |
3.3.2 中医证候疗效比较 |
3.4 总积分比较 |
3.4.1 便秘主要症状总积分比较 |
3.4.2 中医证候总积分比较 |
3.5 单项积分比较 |
3.5.1 便秘单项症状积分比较 |
3.5.2 中医单项证候积分比较 |
3.6 安全性分析 |
3.7 随访 |
4.讨论 |
4.1 现代医学对功能性便秘的研究概况 |
4.1.1 流行病学特点 |
4.1.2 病因及发病机制 |
4.1.3 治疗方法 |
4.2 祖国医学对升清降浊的认识 |
4.3 对照组选药依据 |
4.4 枳术升降汤立方依据 |
4.5 枳术升降汤组方及药物分析 |
4.5.1 组方分析 |
4.5.2 单味药分析 |
5.结果分析 |
5.1 对一般资料分析 |
5.2 对便秘主要症状积分的改善 |
5.3 对中医证候积分的改善 |
5.4 对总疗效的改善 |
6.结论 |
7.问题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件1 便秘主要症状评分表 |
附件2 中医证候评分表 |
附录 综述 中医治疗功能性便秘研究进展 |
1.中医便秘病名概述 |
2.病因病机 |
3.治疗方法 |
4.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
四、儿童功能性胃肠疾病概述(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脑肠轴探讨静宁颗粒对ADHD胃肠功能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D]. 于庆洋.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2]中医药治疗功能性腹痛的meta分析及张骠教授治疗经验总结[D]. 毋洋洋.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3]婴儿功能性胃肠病流行病学及相关因素分析[D]. 王彩云. 福建医科大学, 2020(02)
- [4]枳术肃降汤治疗脾气虚型功能性便秘疗效的临床观察[D]. 张中枢. 山西中医药大学, 2020(07)
- [5]肛肠科功能性便秘患者群身心状况、生活质量的调查及优化治疗方案的临床研究[D]. 樊文彬.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20(02)
- [6]功能性便秘儿童的生长发育、生活质量和综合性干预治疗的随访研究[D]. 郑梦秋. 昆明医科大学, 2020(02)
- [7]湖湘五经配伍针刺治疗功能性腹胀(肝郁脾虚证)的临床观察[D]. 吴世英. 湖南中医药大学, 2020(03)
- [8]“从心论治”针刺功能性消化不良(肝胃不和证)的临床观察[D]. 吕洁. 湖南中医药大学, 2020(04)
- [9]山术消积止痛汤治疗小儿功能性腹痛(乳食积滞证)60例临床疗效观察[D]. 李月颖. 长春中医药大学, 2020(09)
- [10]枳术升降汤治疗功能性便秘(脾虚气滞证)的临床疗效观察[D]. 刘新茹.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