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桤木立木主干材积与鲜重的回归模型初报(论文文献综述)
刘柄昂[1](2020)在《湖南省龙山县日本落叶松立木材积和生物量预估模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以湖南省龙山县日本落叶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在研究区调查固定样地和临时样地42块,并收集湖南省龙山县林业局2018年森林质量精准提升项目调查数据266组。通过模型选取、拟合及检验对湖南省龙山县日本落叶松立木材积和生物量预估模型进行了研究,并对立木材积和生物量相关关系进行了探讨。(1)立木材积预估模型的构建及检验:通过Excel软件进行数据整理,将解析木数据划分为建模样本59组,模型检验样本26组,选取7个数学模型进行二元立木材积关系拟合及检验,以各数学模型的确定系数R2和残差平方和的平均值MSE作为选择标准,得出山本和藏式材积模型残差平方和的均值MSE=0.0037最小,孟宪宇式材积模型确定系数R2=94.9%最高,对两个模型进行拟合效果评价,评价后得出山本和藏材积式模型各项指标均优于孟宪宇式材积模型。对山本和藏式材积模型进行适用性检验,检验指标中各项指标均达到指定要求。综合得出山本和藏材积式达到适用条件,山本和藏式模型:V=0.0003 × D2.0623 × H0.2602根据模型展开得出湖南省龙山县日本落叶松二元立木材积表。针对湖南省龙山县日本落叶松地域性质和树种类型,将所研究的模型与鄂西山区日本落叶松立木材积模型、湖南省马尾松二元立木材积模型进行比较,根据26组检验样本数据进行预估精度P,残差分析(SR)以及相同胸径树高条件下所得到的材积比较,对比结果见章节4.1.3和4.1.4,得出本研究拟合的立木材积模型更适用于湖南省龙山县日本落叶松。根据检验后256组每木检尺数据,对胸径~树高关系进行拟合,得到抛物线式模型:H=-1.4622+1.4752 × D-0.0372 × D2再将模型代入山本和藏式材积模型,得到一元立木材积模型:V=0.0003 × D2.0623 ×(-1.46 2 2+1.47 52 × D-0.0372 × D2)0.2602经有效性检验RS值满足-3%<RS=0.0676<3%的要求,再对模型进行适用性检验得到:-5%<RS=-2.703%<5%,同时通过 F 检验(F=-131.3351≤F0.05=19.424),表明所建立并选择的数学模型适用,展开制成湖南省龙山县一元立木材积表。(2)立木生物量预估模型构建及检验:根据日本落叶松85组各部分生物量数据,将59组数据建模,26组数据进行模型检验,各部分生物量与胸径、树高关系模型拟合及模型检验所得:拟合指标确定系数R2和残差平方和的平均值MSE;检验指标总相对误差RS值,平均相对误差MRE值,平均相对误差绝对值AMRE,预估精度P,各部分生物量最优模型及拟合指标、检验指标见章节4.2.1(6)中表4.17。按照此方法,各部分生物量(干、皮、枝、叶及地上部分)与胸径的模型,拟合指标确定系数R2和残差平方和的平均值MSE;检验指标总相对误差RS值,平均相对误差MRE值,平均相对误差绝对值AMRE,预估精度P,拟合与检验结果见章节4.2.2(6)中表4.23。(3)立木材积与生物量相关性分析。对采集的材积和各部分生物量(干、皮、枝、叶及地上部分)数据进行散点图检验,从散点图的分布情况,确定了两者相关性研究模型,通过拟合指标确定系数R2和残差平方和的平均值MSE,选出各部分生物量模型进行有效性检验,结果见章节4.3.2中表4.29,结果表明各组分生物量与材积关系模型相关系数较高,预估精度P都在90%以上,各模型χ2值均小于检验χ2(0.05)值。经过检验所配制的回归方程精度都较高,证实所选择的回归方程对龙山县日本落叶松人工林的生物量预估是可行的。
赵英铭[2](2020)在《内蒙古磴口县新疆杨农田防护林带生物量和碳储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绿洲防护林是干旱区森林碳储量的主体,占其总储备量80%以上。新疆杨是该区防护林建设的主要树种,对于估算区域农田防护林系统的生物量及其碳汇功能意义重大。尽管过去对新疆杨农田防护林的生物量及其分布格局有相关研究,但对于不同年龄结构林带生物量分布及其固碳特征缺乏系统认识,直接影响着区域防护林总生物量及其固碳功能的估算精度。本文以乌兰布和沙漠边缘磴口绿洲的新疆杨典型农田防护林带为研究对象,采用空间代替时间的方法,基于标准木测定和固定样地监测,分析了幼龄林、中龄林、近熟林和成熟林等四种不同林龄新疆杨单株和群体的生物量分配规律,研究了不同树龄单株生物量和碳储量分布特征;构建了不同树龄新疆杨单株、林带、林网生物量和碳储量模型和计算方法,将林带生物量、碳储量与防风效益同步模拟估算,对磴口绿洲防护林综合功能进行了评估,为干旱区新疆杨农田防护林可持续经营和健康管理提供科技支撑。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不同树龄单株生物量变化规律表明:不同树龄单株生物量方差分析存在显着差异,新疆杨防护林单株生物量随树龄增加而增加,但生物量增长速率呈先增后减趋势,峰值出现在近熟林,达到数量成熟,应适当间伐。本研究中新疆杨成熟林单株最大胸径可达到41.97 cm,其总生物量高达872.304 kg,平均增长速率43.615 kg/a,高于同类地区,本文所研究模式对于培养高生物量和大径级材有明显的提质增效作用。(2)不同树龄单株各器官生物量变化规律表明:不同树龄单株总生物量分配比例整体表现为树干>根>主根>枝>侧根>皮>叶的分配规律,但在中龄林因枝生物量增长迅速,枝生物量比例会超过根,后期介于主根和侧根之间。树龄对单株各器官生物量及分配比例影响较大,但各器官表现不同。各器官生物量随树龄的增长呈增长趋势,仅中、小、细侧根生物量在近熟林达到峰值然后开始减小,说明在近熟林期树木的根系营养空间已接近饱和。树干生物量分配比例随年龄呈增长趋势,而其它器官均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减小趋势。新疆杨根生物量主要分布在0-150 cm土层内,主根占地下生物量的61.11%。5级侧根粗根、大根、中根、小根、细根生物量平均分配比例分别为51.13%、30.42%、12.79%、4.06%、12.34%。随树龄增加,主根、粗侧根和大侧根的生物量随之增大,但生物量在各级根系的分配比例及空间分配无显着变化,说明树龄对根生物量积累有明显增加作用,但对其分配比例和各土层空间分布影响不大。各树龄根生物量均随土层深度增加而减小,呈浅土层集中分布。(3)不同树龄单株各器官碳含量变化规律:将新疆杨各器官碳含量分为高、中、低、极低4类。高碳器官有树干、枝和主根,碳含量为45.28%-46.04%;中碳器官有树皮、粗根、大根和叶,碳含量为43.23%-44.04%;低碳器官有中根、小根,碳含量为40.62%-41.46%;极低碳器官有细根,碳含量为36.91%;新疆杨各器官碳含量整体差异并不大,比较结果为干>枝>主根>皮>粗根>大根>叶>中根>小根>细根。(4)不同树龄单株各器官碳储量的变化规律表明:新疆杨碳储量积累过程与分配比例分布特征与生物量大体一致,但碳储量及其增幅远小于生物量。随着树龄增长,单株及各器官碳储量均呈增长趋势,说明树龄对树木碳储量累积有显着的促进作用。新疆杨单株最大碳储量为397.406 kg,增长速率为18.924 kg/a,高于同类地区,说明本研究防护林模式对于提高单株碳储量增强林带固碳功能具有显着作用。不同年龄新疆杨各器官碳储量因碳含量差别,导致其与生物量分配比例差异较大,尤其各土层根碳储量及其分配比例。0-50 cm、50-100 cm土层中主根碳储量分配比例分别比生物量分配比例增加了27.87%、29.90%,侧根碳储量分配比例比生物量分配比例分别减小了45.97%、42.90%。(5)生物量、碳储量与防风效益的关系表明:生物量、碳储量与防风-固碳效益关系密切,与固碳效益呈正相关关系,与林带疏透度呈负相关关系;株行距1 m×2 m或1.5m×3 m的2行带组成300 m(主林带)×140 m(副林带)新疆杨林网生物量和碳储量上限为以水定量,同步模拟生物量、碳储量、立木疏透度得出其下限分别为94-100 t/hm2、43-47 t/hm2时,林带接近疏透结构防风效益良好。以此评价磴口绿洲防护林得出该区域生物量、碳储量分别为1.57 t/hm2、0.79 t/hm2,上升潜力巨大,防风效益较差,还需加大防护林建设力度,以提高防风-固碳效益。
崔晓坤[3](2020)在《基于大径材定向培育的红松人工林密度、冠幅和冠径比指标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红松(Pinus koraiensis)是我国东北地区的珍贵用材树种,且在我国东北地区存在大面积红松人工林,因此可以作为东北地区人工林大径材培育的主要目标之一。本研究以东北14个地区不同林龄以及不同密度下的红松人工林中的137块固定样地和2500余株红松自由树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林分密度对林分基础生长指标、树冠生长指标和干形指标的影响,进而对东北地区红松人工林大径材定向培育密度及控制标准进行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综合林分基础生长控制指标、干材质量控制指标和树冠控制指标分析得出,现有红松人工林经营林分在20a、40a、60a、70a生时的最适密度分别为1050株·hm-2、640 株·hm-2、370 株·hm-2、310 株·hm2。在最适密度下,20a、40a、60a、70a 红松人工林平均胸径应分别控制在13 cm、23.5 cm、32.5 cm、37cm左右;单株材积控制在0.05 m3、0.35 m3、0.8 m3、1-1.3 m3 左右;林分蓄积在 56 m3·hm-2、200 m3·hm-2、300 m3·hm2、400 m3·hm-2左右;大径材蓄积在 170m3·hm-2、200 m3·hm-2、350 m3·hm-2,20a暂不考虑大径材蓄积;密度对干形影响较小,所有年龄红松人工林高径比在0.5-0.7左右,冠长率20a时在0.9左右,其余均在0.5-0.6之间。20a、40a、60a、70a生时平均冠幅分别在4 m、5 m、7 m、7 m左右。(2)根据大径材控制指标地域差异性分析比较最终选定平均冠幅和冠径比做为基础控制指标。根据红松自由生长状态可知,红松树冠生长并不是无限制生长,100a时冠幅基本停止生长,在10 m左右徘徊,冠径比随着林龄增加而减小,林龄为15a左右时,冠径比达到41.0左右,当林龄达到120a时基本保持在12左右。并且根据自由生长状态下林龄与冠幅、冠径比和树高的模型制定出了红松人工林理想状态下生长预测表,并且根据现有红松人工林现状对现有林分进行了优化密度控制,同样获得现有红松人工林密度优化后的生长预测表。(3)在现有常规培育的红松林分中,通过改变林分密度进行红松大径材的定向培育,是缓解木材紧缺、提高大径材出材率的有效途径。本研究提出的大径材蓄积以及提高20%的评测方法可以为现有常规培育模式培育大径材提供一定的技术指导。如40a红松人工林的常规培育模式一般为800~900株·hm-2之间,以800~900株·hm-2的平均胸径作为区分大径材的判断指标,当密度为640株·hm-2平均大径材提高率达到18%左右,并且部分样地大径材提高率达到23~28%;60a大径材蓄积与密度的关系差异性不显着,可能由于部分样地前期经营基础不一样导致。但是部分地区密度为370株·hm-2时大径材蓄积最高,且部分样地大径材提高率19.1%左右;70a时310株·hm-2与500株·hm-2相比,大径材提高率在33%左右。(4)红松人工林大径材定向培育抚育间伐体系,造林的初植密度以2500株·hm-2或3300株·hm-2为宜。15a生红松冠幅应控制在2.8-4.2 m之间,冠径比在32.6-38.7左右,平均胸径在8.5-10.7 cm。此时应在14-15a左右进行间伐,以保证红松的正常生长,保留密度在1000-1180株·hm-2左右;共需要6次间伐,最终间伐时间可以选为80a生左右,80a生红松冠幅应控制在7.6-8.8 m之间,冠径比在16.4-18.1左右,平均胸径在42.2-55.5cm,保留密度在170-260株·hm-2左右。若要进行较少次数间伐,第一次间伐与上述相同,第二次间伐在20-25a之间,保留密度为460-640株·hm-2左右,第三次间伐在45-50a左右,保留密度170-260株·hm-2。本研究分别分析了不同林龄不同密度下的红松人工林以及自由树的生长状况,根据平均冠幅和冠径比制定出了红松大径材定向培育抚育间伐体系,可以为不同林龄不同经营目标的红松人工林的保留密度以及抚育间伐提供一定的指导。
孔凌霄[4](2019)在《晋西黄土区刺槐林水分生产函数研究及应用》文中指出本文选择晋西黄土区蔡家川流域5种不同林分密度(1125,1475,1900,2675,3050株/hn2)的刺槐林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各林地进行气象资料收集、每木检尺、树干解析以及土壤水分状况测定,研究了不同密度刺槐林各林龄阶段(3—30a)单株和林分各生长指标(单株胸径、单株树高、单株材积、单株生物量、林分蓄积量、林分生物量、林分生产力)的生长规律、不同季节和不同年份(2005—2018年)土壤水分时间变化特征,并分析了土壤水分与林木生长的相关关系,建立了刺槐人工林水分生产函数,探索了基于水分生产函数的林分密度调控,为确定研究区现有土壤水分条件下,刺槐林不同林龄阶段的适宜林分密度提供理论支撑。主要结论如下:(1)研究区土壤水分的年际和季节变化与年降水量保持一致,土壤水分季节变化分为平稳期、波动期、积累期和消退期4个时期;林分密度对0—200 cm 土层的土壤储水量的月变化和年变化均具有显着性影响(P<0.05),其中,低密度(1475株/hm2)刺槐林的土壤储水量显着高于高密度(>1900株/hm2)刺槐林:随着林龄的增长(3—30a),林分密度对刺槐单株胸径、树高、材积总生长量的抑制作用逐渐增强,其中对胸径和材积的影响程度最为明显。(2)在1125~3050株/hm2的密度范围内,林分密度对刺槐各生长指标(单株胸径、单株树高、单株材积、单株生物量、林分蓄积量、林分生物量、林分生产力)均具有显着性影响(P<0.05)。对于单株林木而言,林分密度越大,胸径、树高、材积总生长量和单株总生物量越小,平均生长量与连年生长量的交点出现年份越早(即快速生长期越短);对于刺槐林分而言,林分密度越大,林分总蓄积量、总生物量和生产力越大。(3)根据林龄、林分密度和年土壤储水量,分别构建刺槐单株胸径、单株材积、单株生物量、林分蓄积量、林分生物量水分生产函数,明确了年土壤储水量与林木生长量之间的相关关系。经过分析计算可知,为达到研究区供水和耗水的水量平衡,建议研究区今后的刺槐林分生长经营目标以刺槐林分蓄积量年增量不高于2.6 m3/hm2为宜。以此经营目标为例,利用水分生产函数计算得出刺槐林10-25 a林龄范围内适宜林分密度范围如下:林龄为10a的适宜林分密度为2106株/hm2;林龄为15 a的适宜林分密度范围为1350~1419株/hm2;林龄为20 a的适宜林分密度范围为985~1072株/hm2;林龄为25 a的适宜林分密度范围为771~863株/hm2。综上所述,利用以林龄、林分密度和年土壤储水量构建的水分生产函数可以有效确定刺槐林各龄阶的适宜林分密度范围,为研究区刺槐林密度调控提供理论指导。
王延茹[5](2018)在《藏柏人工林生物量和土壤养分含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西藏柏木(Cupressus torulosa)又名喜马拉雅柏,简称藏柏,为柏科(Up-ressaceae)柏木属(Cupressus)常绿针叶乔木。藏柏原产西藏东南部的墨脱、林芝等地区,印度北部、不丹、尼泊尔、锡金等国也有分布。该树种为喜光树种,在中性、微酸性和钙质土上均能生长,在富含钙质的深厚土壤上生长最快。藏柏具有适应性强、耐贫瘠、抗旱能力强、树干通直挺拔、树形美观等特点,因此它是优良的用材、绿化树种。1988年藏柏被引入四川省广元市昭化区种植,但并未对其生态生物学特性进行系统研究,因此本文对广元市昭化区白果乡、沙坝乡和元坝镇的27a生藏柏人工林生长特性、生物量和林地土壤养分含量进行了研究,并与立地条件相似的四川乡土树种柏木进行了对比,为进一步了解藏柏树种特点及今后发展藏柏人工林,提高汇碳功能和加强经营管理方面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对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减缓全球气候变化、增加人类用材林等有重要意义。结果表明藏柏引入四川种植是一个非常成功的案例,当树龄、立地条件相同时,藏柏的生物量、生产力、固碳能力均优于川柏。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生长特性:27a生标准木藏柏树高为14.65m,胸径为20.31cm,材积为0.20583m3。藏柏树高生长前期生长较快,后期生长缓慢,树高的数量成熟期约在22a;胸径随树龄呈波动变化趋势,27a为胸径的数量成熟期;藏柏的材积生长潜力大,材积成熟年龄在27a之后。(2)含水率特征:藏柏不同部位的平均含水率存在着差异性,各器官含水率大小顺序为:球果>树干>树叶>树枝;根部含水率随着根直径的减小而减小,根部含水率大小顺序为:根桩>粗根>中根>细根。(3)单株生物量:标准木藏柏单株生物量为88.00kg,最大藏柏树单株生物量达302.22kg,是标准木的3.43倍。地上器官生物量分配规律为:树干>树枝>树叶>球果,树枝生物量分配规律为:一级枝>二级枝>小枝,藏柏单株地下部分生物量分配规律为:根桩>粗根>中根>细根。(4)林分生物量:27a生藏柏人工林林分总生物量为179.61t·hm-2,高于川中地区的30a生柏木人工林126.46t·hm-2,是川柏的1.42倍。林分各层次生物量分配规律为:乔木层>凋落物层>草本层>灌木层。藏柏乔木层生物量为156.19t·hm-2,高于川柏乔木层生物量124.02t·hm-2,是川柏的1.26倍,灌木层生物量为0.42t·hm-2,草本层生物量为0.75t·hm-2,凋落物层生物量为22.25t·hm-2。各器官林分生物量分配规律为:树干>树枝>树根>树叶>球果。(5)林分生产力、碳储量:27a生藏柏人工林总生产力为6.65t·hm-2·a-1。其中乔木层生产力为5.78t·hm-2·a-1,高于川中地区的30a生柏木乔木层生产力4.134t·hm-2·a-1;灌木层生产力为0.02t·hm-2·a-1,草本层生产力为0.03t·hm-2·a-1,凋落物层生产力为0.82t·hm-2·a-1。27a生藏柏人工林总碳储量为93.40t·hm-2。乔木层碳储量为81.22t·hm-2,灌木层碳储量为0.22t·hm-2,草本层碳储量为0.39t·hm-2,凋落物层碳储量为11.57t·hm-2。(6)土壤养分含量:土壤pH值范围为6.227.56,为微酸性或中性土壤;有机碳含量分布范围为7.9g·kg-121.6g·kg-1;全氮含量分布范围为0.043g·kg-11.200g·kg-1;速效氮含量分布范围为0.07g·kg-11.97g·kg-1;全磷含量分布范围为0.045g·kg-10.139g·kg-1。从A层到C层,土壤有机碳含量逐渐增加,土壤全氮含量、速效氮含量呈减小趋势,土壤全磷含量呈先减小后增大的波动变化趋势。A层土壤对植物生长有重要作用。A层有机碳含量较低,A层全氮含量、速效氮含量、全磷含量最大,高于B、C层。
杨文娟[6](2018)在《祁连山青海云杉林空间分布和结构特征及蒸散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祁连山位于我国西北干旱区,是黑河、石羊河、疏勒河三大内陆河的发源地,具有水源供给、水文调节、土壤保持等生态服务功能,其中森林生态系统发挥着重要作用。青海云杉林是祁连山区森林的主要建群种,占祁连山区森林总面积的79.6%,在祁连山区水文循环、水文调节及其他生态服务功能等的供给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由于历史上人类利用活动和不断加强的气候变化的影响,祁连山区的青海云杉林存在面积减少、质量退化、功能不强的问题,需尽快和高效地进行保护、恢复、重建和管理。本研究通过收集整理已有研究成果和补充观测两个渠道,形成了一套祁连山区青海云杉林的生态水文参数集,已提交至黑河计划数据管理中心,可供研究人员免费下载使用。在对数据进行深入分析后,得到如下主要研究结果:(1)典型流域青海云杉林空间分布特征:海拔和坡向是决定青海云杉林分布的关键因子。在大野口流域,青海云杉密林(相对森林覆盖度>0.3)的潜在核心分布区及包括疏林(相对森林覆盖度>0)在内的森林潜在分布区分别位于海拔2635.53302.5和2603.43325.8 m及坡向(正北为零,顺时针为正,逆时针为负)-74.461.2o和-162.6147.1o的范围内,对应海拔上边界的年均气温阈值分别为-2.59℃和-2.73℃,海拔下边界的年均降水量阈值分别为378.1和372.3 mm。利用这些阈值和气候因子的海拔梯度,可预测气候变化下的森林分布区海拔边界推移,温度上升0.45℃,分布区的海拔上边界均将上移77.6 m;降水增加20 mm,潜在分布区和潜在核心分布区的海拔下边界将分别下移108.4和109.5 m。但森林分布也受土层厚度影响,需≥40 cm;还受坡位影响,在海拔<2800、28002900和>2900 m时,森林分布在下坡、中下坡和整个坡面上。当依次增加考虑海拔、坡向、土层厚度、坡位的影响后,青海云杉林空间分布的预测准确率分别为55.8%、71.5%、73.9%、76.2%,表明同时考虑气候和立地因子影响能明显提高森林空间分布的预测精度。(2)祁连山青海云杉林生长特征:青海云杉是慢生树种,树高和胸径生长在10年后才开始加速,分别在约80和100年后进入成熟期,单株材积生长约在120年后趋于稳定。树高随密度增大而降低,但主要影响范围是500-2000株/ha;胸径生长对密度的响应更敏感,随密度增大而降低更快;林分蓄积量随密度增大而增加;在密度>2000株/ha后,林分的树高和胸径及蓄积量增加都变得缓慢。树高和胸径的海拔差异很大,最大值均出现在海拔2700-3100 m;蓄积量最大值出现在海拔2900 m处。树高、胸径和蓄积量均在阴坡(-45°至45°)具有最大值。树高、胸径、蓄积量分别在坡度低于40°、40°、35°的范围内基本保持不变,但高于这些阈值后则急剧降低。通过对青海云杉林树高、胸径、蓄积量响应各单因子的函数进行连乘,建立了其响应林龄、密度、海拔、坡向变化的耦合模型,藉此可预测青海云杉林分的树高、胸径、蓄积量随林龄、密度、海拔、坡向的变化,为研究区青海云杉林的合理管理提供定量决策支持工具。(3)祁连山青海云杉林生物量和垂直结构特征:青海云杉单株和林分的器官生物量比例基本一致,主干和根生物量一般占75%;树枝和树皮均约为10%;叶约为5%;小根(<1cm)生物量占根系生物量比例随林龄增大而增大,平均为12.20%,其他径级根系生物量比例随林龄变化不大,中根(13 cm)占19.29%,粗根(35 cm)和根颈(>5 cm)占68.21%。林分生物量随林分密度和郁闭度升高而增大,但在密度>1500株/ha或郁闭度>0.8后增速变缓。综合考虑胸径、胸高断面积、优势木高和林分密度的青海云杉树高估算模型拟合效果最好,但其拟合精度在不同海拔、坡位和林分密度条件下有所差异。确定了根据叶生物量及比叶面积推算青海云杉林冠层叶面积指数LAI的方程,可较好地预测LAI的变化。林下灌木层覆盖度多<10%,物种丰富度较低,物种丰富度和生物量均随林冠郁闭度增大而先增后减,均在郁闭度0.5处达到最大值。林下草本层的覆盖度较高,但生物量较低,在郁闭度0.5左右时出现最大值。苔藓层的覆盖度和生物量均随郁闭度增加而缓慢增大,郁闭度>0.7后增速明显变缓。枯落物层的厚度和生物量均随郁闭度升高而增加,在郁闭度>0.7后则增速明显变缓。通过上外包线法,建立了各林分结构特征间的数量关系,利于在各结构特征之间进行转换。(4)典型流域青海云杉林蒸散特征:青海云杉林冠层截留量随次降水量增加而增大,并受林冠最大截持容量限制而渐趋饱和;截留率则随次降水量增加而降低,当次降水量<5 mm时一般高于50%,次降水量>30 mm时一般低于10%,年降水量300-600 mm时的年截留率一般为25-35%。考虑冠层郁闭度或受冠层叶面积指数LAI决定的最大截持容量影响的模型对次降雨和年降水截留的模拟精度均较高。在排露沟小流域,青海云杉林年均日蒸腾为0.45 mm d-1,2002-2008年和2015年的极大值分别出现在第205天(2.28mm·d-1)和207天(2.13 mm·d-1)。林下日蒸散年均值为0.71 mm d-1,2014年和2015年的最大值分别出现在第198天(2.76 mm d-1)和210天(2.25 mm d-1)。(5)典型流域青海云杉林地产水空间分布:林分日蒸腾随潜在蒸散PET增加呈抛物线型增大,随可利用土壤水分REW和LAI增加呈渐趋饱和的指数型增大。林下日蒸散随PET和REW增加呈渐趋饱和的指数型增大,随LAI增加呈先迅速降低后渐趋平缓的指数型衰减。应用青海云杉林冠层截留模型及林分蒸腾、林下蒸散响应LAI、PET和REW的耦合模型,以平水年2008年为例,估算了大野口流域内青海云杉林地总蒸散后,基于水量平衡方程计算了林地产水深及空间分布,发现一般随海拔和偏向阴坡程度的升高而增大,随林分生长状况变好而降低。本研究确定了气候特征(温度、降水)和立地环境(海拔、坡向、土层厚度、坡位)综合影响下的祁连山区青海云杉林空间分布规律,以及主要因子影响的定量关系和阈值;建立了考虑林龄、密度、立地因子影响青海云杉林分结构的耦合模型;在定量分析森林蒸散组分(林冠截留、林分蒸腾、林下蒸散)响应潜在蒸散、土壤水分、林冠结构等多因素变化规律的基础上,发展了多因子影响林分蒸散的耦合模型。综合利用这些结果,可确定研究地区青海云杉林的适宜分布地点和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动态预测青海云杉林的林分结构和生长特征变化,预测林地蒸散耗水量和产水功能在气候变化与经营管理影响下的时空变化,从而为祁连山区青海云杉林的恢复、管理和质量提升提供一定的理论与技术指导,同时对其他地区的类似研究也具有参考价值。
王芳[7](2017)在《苦楝早期生长性状遗传差异分析及初选》文中指出苦楝(Melia azedarach Linn.)是楝科(Meliaceae)楝属(Melia)植物,在我国分布广泛,是我国速生、多用途的优良乡土树种。本研究通过广东省多地点三年生苦楝种源家系试验林生长和适应性状的观测结果,分析了生长性状和造林保存率的地理变异及其趋势,对参试家系的生长进行了评价,在此基础上,初步选择了优良种源和家系。主要结论如下:1、苦楝树高、胸径、枝下高、干形、冠幅和保存率等性状在广东三个试验点内均表现出较为丰富的表型变异。各试验点内苦楝各性状在种源间差异均非常显着,种源选择潜力较大。各性状的种源重复力(2=0.420.98)均处于中等或较高水平。各性状在地点间、地点内区组间、种源间、种源与地点互作项以及种源与地点内区组互作项的差异均达到极显着水平;在各性状上,除随机误差项外,地点间或地点内区组间的方差分量百分比普遍高于其他效应项,说明生长性状受环境影响较大。2、苦楝各性状的地理变异主要表现为以纬向变异为主、经向为辅的趋势,树高、胸径、枝下高、干形和冠幅分别与纬度呈负相关,保存率与海拔呈负相关;其地理变异具有明显的气候生态学基础,来自气压较低、气温较高、雨水丰沛地区的种源在广东地区的适应性更好、生长更有优势。3、在试验点III上,苦楝各生长性状中,保存率和胸径为主要贡献性状,其次是树高和冠幅;14个种源被聚为两大类,类群I(0102、0524、0415、0205、0631、0309、1604、0739和0842号种源)多为我国南方地区种源,整体生长较快、干形良好且保存较完好;类群II(1101、1501、1154、1602和1603号种源)均为我国北方地区种源,整体生长较缓慢、主干较弯曲。4、各试验点内苦楝各性状的家系间差异非常显着,家系选择基础良好,且不同家系各性状表现均受到立地环境条件的极显着影响。各性状的家系遗传力大小存在明显差异,胸径(2=0.400.84)、树高(2=0.280.70)和冠幅(2=0.270.75)受较强的遗传控制,干形(2=0.000.42)和枝下高(2=0.170.29)受较弱的遗传控制,保存率(2=0.090.74)在不同试验点的遗传力水平变化较大。各试验点内参试家系在不同性状间的表型均值排名存在较大差异,且在不同年份间发生不同程度的波动,只有极少数家系在各个主要性状上均表现优良。各性状在地点间、地点内区组间、家系间、家系与地点交互项以及家系与地点内区组交互项的差异均达到极显着水平;在各性状上,除随机误差项外,地点间、地点内区组间以及家系与地点内区组交互项的方差分量百分比普遍高于其他效应项。5、苦楝树高、胸径、干形、冠幅和枝下高这5个生长性状之间大都呈显着或极显着正相关,树高与胸径(r=0.350.71)、胸径与冠幅(r=0.530.60)的简单相关系数普遍较高。树高、胸径、干形和冠幅这4个生长性状普遍具有较高水平的早-晚遗传相关性,且均表现为正相关;在种源水平上,树高(=0.701.05)和干形(=0.651.09)的早-晚遗传相关系数较大;在家系水平上,胸径(=0.730.81)的早-晚遗传相关系数较大。6、在试验点I初步选出0413号、0753号、0523号、0412号和0527号等5个优良苦楝种源,主要来自广东、海南和云南省,各性状的遗传增益在0.38%8.60%;在试验点II初步选出0739号、0631号和0205号等3个优良种源,主要来自云南、广西和江西省,各性状的遗传增益在0.44%2.59%;在试验点III初步选出0415号、0205号和0631号等3个优良种源,主要来自广东、江西和广西省,各性状的遗传增益在-0.25%9.02%。7、苦楝家系在不同性状上的育种值大小及排名存在较大差异,只有少数家系在各主要性状上的育种值均排在前20%,且参试家系各性状上的育种值排名在不同年份间出现不同程度的波动。8、在试验点I初步选出041号、042号、072号、035号、239号、223号、033号、040号、121号、034号、075号、243号、077号、036号、066号、224号、060号、076号、061号、102号、068号、230号和200号等23个苦楝优良家系,各性状遗传增益在0.00%15.36%;在试验点II初步选出121号、325号、302号、296号、319号、135号、194号、311号、196号、120号、018号、304号、224号、290号、066号和303号等16个优良家系,各性状遗传增益在0.77%5.06%;在试验点III初步选出293号、305号、053号、286号、065号、300号、064号、303号和260号等9个优良家系,各性状的平均遗传增益在1.05%14.22%。在三个试验点间,047、054、147和225号家系具有平均遗传稳定性(bi=1,(94)2=0),遗传稳定性高于平均稳定性(bi<1)的家系有143、145、155、209、211、224、322、323、325、328、329、330和331号家系,低于平均稳定性(bi>1)的家系有053、055、056、064、065、066、142、205、214和217号家系。在试验点I内,034和333号家系在不同年份间具有平均遗传稳定性,031、075和239号家系的遗传稳定性接近平均稳定性,遗传稳定性高于平均稳定性的家系有105、142、159、161、223和247号家系。
尚秀华[8](2017)在《赤桉抗风特性及其重要性状的关联分析》文中提出我国南方沿海夏季台风频繁,风害严重影响沿海地区的生态安全以及相关产业的发展,尤其对林木生长构成极大威胁,成为制约桉树人工林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选育优良抗风品系是保证我国沿海地区桉树商品林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赤桉(Eucalyptus camaldulensis)为优质的硬木材,耐旱、耐瘠、抗风、抗病能力强,为我国桉树树种改良的重要遗传材料。本论文以114个赤桉家系(半同胞)为材料对其生长、材性、物理力学、化学成分等26个性状进行跟踪调查,对各个性状进行遗传变异分析并通过相关性分析寻找影响桉树抗风的主要影响因素。通过风害模拟(拉树实验)分析风与重载荷下的变形以及抗风主要影响因子,并对赤桉家系抗风特性进行评估,最终获得影响赤桉抗风的主要影响因子及选育出优良抗风家系。桉树抗风性是由众多复杂因素引起的,本研究在获得影响桉树抗风的主要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利用SSR分子标记技术进行关联分析,对桉树抗风相关性状进行关联分析,系统剖析赤桉抗风的遗传基础,发掘优良SSR位点。本研究将有助于建立桉树抗风育种分子标记辅助选择体系,为发掘和利用重要的桉树抗风基因资源奠定基础,为后续相关研究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赤桉家系各生长性状间存在着丰富的遗传变异,家系间性状各性状中家系遗传力均高于单株遗传力,说明家系的选择潜力更大一些。早期赤桉(1年生)各家系性状间存在着丰富的遗传变异,具有很强的家系和家系内单株选择潜力。风害指数与家系生长性状的遗传相关系数以冠幅与体积最大,抗风性与林木大小相关性不强,回归方程也表明抗风性与其生长性状关联程度不大,相反林木植株越速生(即材积越大),更易遭受风害。23生赤桉抗风性研究表明,平均风害指数为2级以下,林木的风害指数与其林木大小(树高、单株材积)呈强负相关,不同家系间抗风性存在着差异且具有遗传性,而且某些性状遗传控制水平相对较高。34年生赤桉家系风害等级与树高、冠幅、材积、树皮厚度的Pearson相关性呈极显着负相关关系。说明树木越高、材积越大越抗风。34年生赤桉家系抗风性研究表明赤桉抗风能力与树高、胸径、材积有关。2、木材密度在赤桉家系间、不同家系部位间以及其家系和部位交互间差异性均不显着,40月生的赤桉木材密度属于小级,即属轻木材。根据木材物理力学分级标准划分赤桉干缩率属于III级,容易开裂,树干底部差异干缩值较中部、梢部差异干缩值大,所以底部更容易开裂和变形。赤桉不同家系间力学性状(抗弯强度、抗弯弹性模量、顺纹抗剪强度、顺纹抗压强度)差异性极显着,不同部位间抗弯弹性模量差异极显着,其余指标差异性不显着。研究发现林木大小(树高、胸径、材积)是影响桉树抗风性能的主要因子,其次是材性因子。单株立木风害程度与立木大小密切相关,也与立木的材性如纤维宽度、Pilodyn值、应力波值有着较强的相关性。从木材基本密度和干缩率、物理力学(抗弯强度、抗弯弹性模量、顺纹抗剪强度、顺纹抗压强度等)等力学性状与赤桉抗风性之间相关性可以看出二者之间相关性不显着,风害指数与木质素、综纤维素、α-纤维素、半纤维素之间相关性均不显着(P>0.05),从相关性分析发现赤桉抗风性能与木材物理力学及化学成分关系不大。3、进一步通过风害模拟(拉树实验)获得的拉力三因素(立木所受拉力、树干变形程度及倾斜角度)与生长、材性、物理力学、化学成分等26个性状进行回归分析及典型相关分析发现:影响赤桉树干拉树三因素的主要影响因子为树高、材积、胸径、树皮厚度、纤维长度、气干干缩率、抗拉强度、抗拉弹性模量、综纤维素含量。其中对赤桉抗风影响最大的赤桉的生长性状即树高、材积、胸径,其次是纤维长度、抗拉强度。4、遗传多样性分析参试材料为8个赤桉群体的109株样品,参试标记为覆盖全基因组的107个SSR位点。55个中性的基因组SSRs揭示了赤桉群体多样性水平较高,共检测到1116个等位片段,平均每位点20.3个等位片段,PIC为0.35080.9489,平均0.771,位点均为多态性较高的位点,HE平均值为0.718,说明赤桉发生高度杂合,Fst平均值为0.066,群体间的遗传分化不显着,分子方差分析中群体间方差分量仅占1%,说明遗传变异主要存在于群体内。从赤桉Nei(1972)遗传距离分析发现澳大利亚亚群遗传背景差异较大。赤桉群体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可进行抗风品系选育和遗传改良的基因库。5、利用800多对覆盖全基因组的SSR标记通过PCR优化以及对8株强抗风和8株弱抗风赤桉基因池的筛选,得到在两类基因池中等位频率差异较大的107个SSR标记用于赤桉抗风相关性状的SSR关联分析。赤桉家系树高、胸径、材积、风害指数等4个性状与26个SSR位点存在显着连锁(P<0.05),可解释生长及抗风性状表型变异的9.26%71.14%。其中树高相关位点最多,为13个,其他性状58个。26个关联位点中EUCeSSR235位点对风害指数的解释率最高为71.14%,EUCeSSR570位点对树高解释率最低为9.26%,平均解释率为36.27%。位点EUCeSSR332与树高、胸径、材积、风害指数等4个性状均显着相关联,该位点对4个性状表型变异解释率相对较高,超过60%。位点EUCeSSR484、EUCeSSR352、EUCeSSR570和EUCeSSR422与树高和风害指数等2个性状均相关联,EUCeSSR489和EUCeSSR114位点与树高和材积等2个性状相关联。
朱映安[9](2017)在《尾叶桉赤桉正反析因交配杂种F1代遗传变异及生理研究》文中认为桉树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经济树种,在华南地区栽培广泛,其中,尾叶桉、巨桉及其杂种无性系因速生性好、干形优美,适应性广泛而栽培面积最大。但是,华南桉树主栽区,尾叶桉、巨桉及其杂种无性系一直面临季风和台风的巨大威胁,严重时保存率不到20%,致使木材产量严重下降,因此,选育桉树抗风性良好的品种已经迫在眉睫。为了选育速生性好、干形优良、材质性状和抗风性优良的品种,利用速生性优良、干形好和适应性广泛的尾叶桉和抗风性和抗病性优良的赤桉进行杂交,建立了尾叶桉与赤桉6×6正反析因交配设计的种间杂种F1代测定林,并进行了早期生长性状的测定。本研究在前期研究基础上,以9年生尾叶桉与赤桉正反析因交配设计的种间杂种F1代测定林为材料,并以相应亲本的自由授粉半同胞子代做对照,从生长、形质、材质性状等方面探讨其产量、品质的遗传变异规律与杂种优势表现;并通过比较不同组合家系的叶片形态、光合色素含量及矿质营养元素含量的差异,及其与生长性状的关系,尝试从生理学角度揭示尾叶桉与赤桉杂种F1代杂种优势的生理基础。为桉树的杂种优势的预测及利用,亲本选配,杂交子代选择,木材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最终为制定杂交育种及良种选育方案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尾叶桉与赤桉正反交种间杂种F1代的保存率和生长性状均优于对照,说明其在本试验点具有生长的杂种优势或优良的适应性,或两者同时兼备。就生长性状而言,存在显着的正反交效应,正交组合(U×C)均优于相应的反交组合(C×U),说明正交组合杂交子代的杂种优势或适应性,或两者均优于反交组合。生长性状还呈现出很强的“母本效应”,具体表现为母本加性遗传方差(σ2Af)高于父本加性遗传方差(σ2Am),母本遗传变异系数(CVAf)高于父本遗传变异系数(CVAm),母本遗传力(h2f)高于父本遗传力(h2m),单株及家系遗传力(h2)呈现h2m>h2>h2f的趋势。单株遗传力(h2S)为低度遗传控制,而家系遗传力(h2F)在2年生时为强度到中度遗传控制,在8.3年生时为低度遗传控制,说明生长性状的早期选择较晚期选择可靠,而家系选择较单株选择可行。生长性状的显性效应和加性效应的比值随年龄增大,早期加性效应为主要贡献者,晚期显性效应为主要贡献者。生长性状之间的遗传相关一般呈强度到中等正相关,说明任一生长性状的遗传改良将伴随其他生长性状的改良。(2)尾叶桉与赤桉正反交种间杂种F1代在干形、冠幅及枝下高表现优于对照,与生长性状趋势一致。形质性状均存在正反交效应,正交组合的形质性状优于反交组合,这与生长性状一致。形质性状的父母本效应因交配方向而异,就干形、分枝和冠幅而言,正交组合的母本效应低于父本效应,而反交组合的母本效应却高于父本效应。形质性状的单株遗传力较低,均为低度遗传控制;而家系遗传力为强度到中度遗传控制,说明家系选择和单株选择需同时兼用。单株及家系遗传力在反交组合中呈现h2f>h2>h2m的趋势,在正交组合中呈现h2m>h2>h2f的趋势。形质性状的显性方差和加性方差的比值也因交配方向而异,正交组合中显性方差(σ2D)大于加性方差(σ2A),反交组合中显性方差小于加性方差。干形、分枝、枝下高之间呈显着正相关,而冠幅与干形、分枝之间呈显着负相关;形质性状与生长性状之间呈显着正相关,说明干形、分枝、枝下高间,及其与树高、胸径间具同时改良的可行性。(3)尾叶桉与赤桉正反交种间杂交组合的木材基本密度、纤维宽和纤维长宽比表现优于对照,而纤维长度与对照的差异不显着,这说明尾叶桉与赤桉种间杂交子代的3个材质性状均具有杂种优势。与生长性状不同,木材基本密度和纤维宽度的反交组合优于相应的正交组合,而纤维长度和纤维长宽比的正反交效应不明显。木材基本密度、纤维长度和纤维长宽比在正交组合中的母本效应均低于父本效应,而在反交组合中母本效应均高于父本效应。正反交组合中材质性状的显性效应一般高于加性效应。单株遗传力的估算值均普遍偏低,为中度遗传到低度遗传控制;而家系遗传力从强度到弱度遗传控制,因性状不同差异很大,说明家系选择与单株选择需同时兼用。就木材基本密度、纤维长和纤维长宽比而言,单株及家系遗传力在正交组合中呈现h2m>h2>h2f的趋势,反交组合中呈现h2f>h2>h2m的趋势。木材基本密度和纤维宽度呈显着负相关,与纤维长宽比呈显着正相关;而木材基本密度、纤维长度和生长性状间呈显着正相关,纤维宽度和生长性状间呈显着负相关。因为纤维宽度为负向选择指标,因而木材基本密度和纤维宽度及纤维长宽比之间,木材基本密度、纤维长度和生长性状之间均存在同时改良的可能。(4)叶片形态的差异主要由树种引起,而在家系和单株水平差异不大。赤桉亲本子代叶长、叶长宽比和单叶干重显着低于其他三种组合,叶宽显着大于其他三种杂交组合;而且,叶长、叶长宽比、单叶鲜重、单叶干重和比叶质量均呈现出U>C×U、U×C>C的趋势。尾叶桉与赤桉正反交组合的叶宽表现出负向中亲优势,其余6个形态性状则表现出正向中亲优势,叶长和叶片长宽比在反交组合中的杂种优势更为明显,叶面积、单叶鲜重、单叶干重和比叶质量在正交组合中的杂种优势更为明显。叶长与胸径增长量之间,比叶质量和材积增长量之间呈显着正相关,说明这两个性状可以作为生长速率的辅助选择指标。(5)尾叶桉和赤桉的种间杂交子代和自由授粉子代的光合色素含量在群体间、家系间均存在显着差异。尾赤桉正交组合、赤尾桉反交组合和以尾叶桉为母本的半同胞子代的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素总量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均高于以赤桉为母本的半同胞子代。尾叶桉与赤桉正反交杂种F1代的叶片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素总量、类胡萝卜素含量均表现出杂种优势,其中正交组合尤为明显。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素总量和类胡萝卜素之间均呈显着正相关;光合色素含量和叶面积、单叶鲜重、单叶干重之间呈显着负相关。(6)尾叶桉赤桉正反交组合营养元素的相对含量在家系间存在显着差异。72个种间杂交组合氮、磷、钾的总体平均值分别为3.070%、2.948%、5.933%,变异范围分别为3.7362.587%、4.9240.573%、8.3332.391%。正交和反交的两个群体间营养元素含量存在显着差异。正交组合的全氮、全磷含量显着高于反交组合,而全钾含量表现出正交组合高于反交组合的趋势。氮和磷、氮和钾之间,氮和4个光合色素含量之间呈显着或极显着正相关;氮、磷、钾含量和单叶鲜重、单叶干重、比叶质量之间呈显着或极显着负相关。
刘子斐[10](2017)在《同乐林场米老排林分生长特性与效益评估的研究》文中提出米老排是我国亚热带乡土阔叶树种之一,具有较好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在林业生产中作为人工林树种有着较大的潜力。本文以广东省云浮市同乐林场米老排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样地的调查、树干解析、成本核算等方式,研究米老排树种在该林场的生长规律、林分稳定性和经济效益,评价其推广前景。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米老排的树高、胸径和材积总生长量都是随着年龄的增大而增大,8—16年是胸径生长的旺盛时期,4-6年是树高生长的第一个生长高峰。米老排与马尾松生长特性较为相似,但从12a之后马尾松在胸径生长速度和材积生长速度上比米老排更快。阳坡对米老排林分生长更加有利,密度对单木生长的影响较小,林分密度与胸径呈负相关,林分密度对蓄积的影响比较明显,密度越大,林分蓄积量越大。通过6种模型对米老排人工林生长进行拟合,结果表明Weibull模型预测精度高、结构合理,是适宜郁南县同乐林场米老排人工林的生长过程模型。(2)米老排各器官生物量由高到低顺序:干>枝>根>皮>叶,米老排树干生物量占林分生物量的比例较大,是能提供丰富木材的用材树种。米老排的林分净生产量都呈现树干最高、树叶最小的特征。米老排林分辛普森多样性指数和香浓-威纳指数为0,说明米老排纯林生物多样性较低,应适当提高生物多样性,调整林分结构,使其有利于林木的生长,提高生态和经济双重效益。(3)米老排林分第34a主伐获得的总收入为191166元/hm2,纯收入为86950.58元/hm2;预估34年生规范经营的米老排人工林的销售收入收入为345522.4元/hm2,主要的投入成本为每公顷169738.526元/hm2,纯收入175783.874元/hm2。分析结果表明:米老排人工林盈亏临界点价格为645.6元/m3,现实米老排人工林木材销售价格远大于645.6元/m3;木材价格的变化对米老排人工林经济效益利润、净现值的影响最大,其次是出材量,最小是投资成本,因为未来木材价格下降的概率较小,所以该项目投资稳定性较强。
二、桤木立木主干材积与鲜重的回归模型初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桤木立木主干材积与鲜重的回归模型初报(论文提纲范文)
(1)湖南省龙山县日本落叶松立木材积和生物量预估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日本落叶松人工林的研究进展 |
1.3.2 立木材积预估模型的研究进展 |
1.3.3 立木生物量预估模型的研究进展 |
1.3.4 立木材积与生物量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
1.4 课题来源 |
1.5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5.1 主要研究内容 |
1.5.2 技术路线 |
2 研究区概况 |
3 材料与方法 |
3.1 数据来源 |
3.2 研究方法 |
3.2.1 样地调查及采样方法 |
3.2.2 立木材积预估模型的构建及检验方法 |
3.2.3 立木生物量预估模型的构建及检验方法 |
3.2.4 立木材积与生物量相关性的研究方法 |
4 结果与分析 |
4.1 龙山县日本落叶松立木材积预估模型的构建 |
4.1.1 日本落叶松二元立木材积预估模型的构建与检验 |
4.1.2 日本落叶松一元立木材积预估模型的构建与检验 |
4.1.3 立木材积预估模型与鄂西山区日本落叶松材积预估模型比较 |
4.1.4 立木材积预估模型与湖南马尾松立木材积预估模型比较 |
4.2 龙山县日本落叶松立木生物量预估模型的构建 |
4.2.1 立木生物量与胸径、树高相关模型的构建 |
4.2.2 立木生物量与胸径相关模型的构建 |
4.3 龙山县日本落叶松立木材积与生物量的相关性分析 |
4.3.1 立木材积与生物量相关性模型构建 |
4.3.2 立木材积与生物量相关性模型拟合及检验 |
5 结论与讨论 |
5.1 结论 |
5.2 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内蒙古磴口县新疆杨农田防护林带生物量和碳储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外碳储量研究进展 |
1.2.2 森林各器官碳含量研究现状 |
1.2.3 林带结构研究进展 |
1.3 存在问题和行业需求 |
2 研究区域概况 |
2.1 地理位置 |
2.2 自然资源 |
2.3 人口经济 |
2.3.1 人口 |
2.3.2 经济 |
3 样品采集与数据处理 |
3.1 样地、样株选择与设置 |
3.1.1 样地选择与设置 |
3.1.2 林带样株选择 |
3.2 数据采集及主要因子计算 |
3.2.1 样地调查因子 |
3.2.2 样地主要因子的计算 |
3.2.3 数据整理 |
3.3 技术路线 |
4 不同树龄生物量分布特征 |
4.1 地上部分 |
4.1.1 树干 |
4.1.2 树皮 |
4.1.3 枝 |
4.1.4 叶 |
4.1.5 地上部分 |
4.2 地下部分 |
4.2.1 主根 |
4.2.2 侧根 |
4.2.3 根 |
4.3 单株生物量模型 |
4.3.1 总体 |
4.3.2 单株各器官生物量比较 |
4.3.3 单株各器官生物量模型差异比较 |
4.3.4 单株各器官生物量分配比例 |
4.4 讨论 |
4.4.1 各器官生物量变化趋势原因讨论 |
4.4.2 各器官生物量分配比例变化趋势原因讨论 |
4.4.3 与其他研究横向差异比较原因讨论 |
4.5 小结 |
5 不同树龄各器官碳含量 |
5.1 地上部分 |
5.1.1 树干 |
5.1.2 树皮 |
5.1.3 树枝 |
5.1.4 树叶 |
5.2 地下部分 |
5.2.1 主根 |
5.2.2 粗侧根 |
5.2.3 大侧根 |
5.2.4 中侧根 |
5.2.5 小侧根 |
5.2.6 细侧根 |
5.3 各器官碳含量比较 |
5.4 讨论 |
5.5 小结 |
6 不同树龄碳储量分布特征 |
6.1 地上部分 |
6.1.1 树干 |
6.1.2 树皮 |
6.1.3 枝 |
6.1.4 叶 |
6.1.5 地上部分 |
6.2 地下部分 |
6.2.1 主根 |
6.2.2 侧根 |
6.2.3 根 |
6.3 单株碳储量 |
6.3.1 总碳储量 |
6.3.2 单株各器官碳储量比较 |
6.3.3 单株各器官总碳储量分配比例 |
6.4 单株各器官碳储量模型差异比较 |
6.5 讨论 |
6.6 小结 |
7 生物量、碳储量与防风效益的关系 |
7.1 林带生物量和碳储量计算方法 |
7.1.1 林带生物量计算方法 |
7.1.2 林带碳储量计算方法 |
7.2 林网生物量和碳储量计算方法 |
7.2.1 林网生物量计算方法 |
7.2.2 林网碳储量计算方法 |
7.3 生物量和碳储量与防风效益的关系 |
7.3.1 立木生物量指数计算方法 |
7.3.2 立木碳储量指数计算方法 |
7.3.3 立木生物量和碳储量指数模拟及立木疏透度模型 |
7.4 磴口绿洲农田防护林生物量和碳储量评估 |
7.5 讨论 |
7.6 小结 |
8 结论 |
8.1 结论 |
8.2 讨论 |
8.2.1 提高新疆杨单株生物量、碳储量估算精度 |
8.2.2 本文模式有利于防护林提质增效和培养大径级材 |
8.2.3 新疆杨各器官生物量、碳储量分配比例和精度比较 |
8.2.4 防护林从生物量和碳储量角度评价防风效益 |
8.3 创新点 |
8.4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
致谢 |
(3)基于大径材定向培育的红松人工林密度、冠幅和冠径比指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红松和红松林 |
1.1.2 大径材及其供求现状 |
1.1.3 优质大径材培育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
1.2 红松人工林大径材培育及研究进展 |
1.2.1 立地选择 |
1.2.2 密度控制 |
1.2.3 修枝 |
1.2.4 研究评述 |
1.3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2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研究方法 |
2.2.1 样地设置 |
2.2.2 林分调查 |
2.2.3 自由树调查 |
2.3 数据统计分析方法 |
3 大径材培育林分基础生长控制指标的研究 |
3.1 林分基础生长控制指标选择 |
3.2 研究结果 |
3.2.1 密度对胸径生长的影响 |
3.2.2 密度对树高生长的影响 |
3.2.3 密度对红松林分蓄积量和大径材蓄积的影响 |
3.3 讨论 |
3.4 本章小结 |
4 大径材培育干形质量控制指标的研究 |
4.1 干形质量指标选择 |
4.2 研究结果 |
4.2.1 密度对枝下高和冠长率的影响 |
4.2.2 密度对红松人工林高径比的影响 |
4.3 讨论 |
4.4 本章小结 |
5 红松大径材培育树冠控制指标的研究 |
5.1 树冠指标选择 |
5.2 研究结果 |
5.2.1 密度对红松人工林冠幅和冠径比的影响 |
5.2.2 密度对红松人工林树冠表面积和树冠体积的影响 |
5.2.3 密度对红松人工林树冠竞争的影响 |
5.3 讨论 |
5.4 本章小结 |
6 基于红松人工林大径材培育林分生长预测 |
6.1 大径材控制指标地域差异性分析 |
6.2 自由生长状态下生长和形态指标分析 |
6.3 红松人工林大径材定向培育林分生长预测 |
6.3.1 以红松自由生长为基础的林分生长预测 |
6.3.2 根据现有红松人工林经营及生长获得的控制表 |
6.4 讨论 |
6.5 本章小结 |
7 基于技术指标评测结果的红松大径材定向培育体系与模式 |
7.1 技术指标评测结果概述 |
7.2 技术体系与模式的依据与描述 |
7.2.1 技术体系与模式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4)晋西黄土区刺槐林水分生产函数研究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林地土壤水分状况研究 |
1.2.2 林木生长规律研究 |
1.2.2.1 林木生长特性研究 |
1.2.2.2 林分生长模型研究 |
1.2.3 林分密度效应研究 |
1.2.4 水分生产函数研究 |
1.2.4.1 作物水分生产函数研究 |
1.2.4.2 林分水分生产函数研究 |
1.2.4.3 水分生产函数在密度调控中的应用 |
1.3 存在问题与发展趋势 |
1.3.1 研究领域存在问题 |
1.3.2 国内外研究发展趋势 |
2 研究区概况 |
2.1 吉县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地质地貌 |
2.1.3 气候特征 |
2.1.4 水文特征 |
2.1.5 土壤类型 |
2.1.6 植被特征 |
2.1.7 社会经济 |
2.2 蔡家川流域概况 |
2.2.1 地理位置 |
2.2.2 气候特征 |
2.2.3 水文和土壤特征 |
2.2.4 地貌和植被特征 |
2.2.5 社会经济 |
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3.1 研究目标 |
3.2 研究内容 |
3.2.1 刺槐人工林土壤水分状况 |
3.2.2 刺槐人工林林木生长特征 |
3.2.3 刺槐林分密度对林木生长的影响 |
3.2.4 刺槐人工林水分生产函数研究 |
3.3 技术路线 |
3.4 研究方法 |
3.4.1 样地设置 |
3.4.2 样地调查 |
3.4.3 树干解析 |
3.4.3.1 选取标准木 |
3.4.3.2 伐倒解析木 |
3.4.3.3 截取圆盘 |
3.4.3.4 圆盘内业处理 |
3.4.4 乔木生物量测定 |
3.4.5 土壤水分测定 |
3.4.6 气象数据测定 |
3.4.7 数据统计分析 |
3.4.7.1 相对直径计算 |
3.4.7.2 刺槐林蓄积量计算 |
3.4.7.3 土壤储水量计算 |
3.4.7.4 有序聚类法 |
4 刺槐人工林土壤水分状况 |
4.1 研究区降水动态变化分布特征 |
4.1.1 研究区降水年际变化特征 |
4.1.2 研究区降水季节变化特征 |
4.2 刺槐人工林土壤水分时间动态变化特征 |
4.2.1 刺槐人工林土壤水分年际变化 |
4.2.2 刺槐人工林土壤水分季节变化 |
4.2.3 土壤水分季节变化时期划分 |
4.3 刺槐人工林土壤水分模型 |
4.4 本章小结 |
5 刺槐人工林林木生长特征 |
5.1 刺槐人工林胸径生长特征 |
5.1.1 刺槐人工林胸径分布结构特征 |
5.1.1.1 刺槐人工林胸径静态分布特征 |
5.1.1.2 刺槐人工林胸径分布特征参数 |
5.1.1.3 刺槐人工林胸径结构特征 |
5.1.2 刺槐人工林胸径生长过程 |
5.1.2.1 刺槐人工林胸径总生长量变化规律 |
5.1.2.2 刺槐人工林胸径平均和连年生长过程研究 |
5.2 刺槐人工林树高生长特征 |
5.2.1 刺槐人工林树高分布结构特征 |
5.2.2 刺槐人工林树高生长过程 |
5.2.2.1 刺槐人工林树高总生长量变化规律 |
5.2.2.2 刺槐人工林树高平均和连年生长过程研究 |
5.2.3 刺槐人工林胸高形数 |
5.3 刺槐人工林材积生长特征 |
5.3.1 刺槐人工林材积生长过程 |
5.3.1.1 刺槐人工林材积总生长量变化规律 |
5.3.1.2 刺槐人工林材积平均和连年生长过程研究 |
5.3.2 刺槐人工林材积生长率研究 |
5.3.3 刺槐人工林林分蓄积量研究 |
5.4 刺槐人工林乔木生物量 |
5.4.1 刺槐人工林单株和林分生物量 |
5.4.2 刺槐人工林单株生物量模型 |
5.5 本章小结 |
6 刺槐林分密度效应研究 |
6.1 林分密度对单株胸径的影响 |
6.1.1 密度与胸径总生长量的相关关系 |
6.1.2 刺槐单株胸径生长模型 |
6.2 林分密度对单株树高的影响 |
6.2.1 密度与树高总生长量的相关关系 |
6.2.2 刺槐单株树高生长模型 |
6.3 林分密度对单株材积的影响 |
6.3.1 密度与材积总生长量的相关关系 |
6.3.2 刺槐单株材积生长模型 |
6.4 林分密度对林分蓄积量的影响 |
6.4.1 密度与林分总蓄积量的相关关系 |
6.4.2 刺槐林分蓄积量年生长模型 |
6.5 本章小结 |
7 刺槐人工林水分生产函数研究 |
7.1 刺槐林土壤水分对林木生长的影响 |
7.2 刺槐人工林水分生产函数建立 |
7.2.1 水分生产函数形式探讨 |
7.2.2 水分生产函数因子确定 |
7.2.3 水分生产函数的建立 |
7.2.4 水分生产函数的检验 |
7.3 水分生产函数在密度调控中的应用 |
7.3.1 水分生产函数的应用意义 |
7.3.2 利用水分生产函数确定适宜林分密度 |
7.4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 |
致谢 |
(5)藏柏人工林生物量和土壤养分含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藏柏树种特性 |
1.2.1 形态特性 |
1.2.2 自然分布及适生环境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生长规律研究现状 |
1.3.2 生物量研究现状 |
1.3.3 土壤养分含量研究现状 |
1.3.4 藏柏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 |
1.5 技术路线 |
第2章 研究区概况及研究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研究区地理概况 |
2.1.2 研究区藏柏林分概况 |
2.2 研究方法 |
2.2.1 野外调查 |
2.2.2 样品收集和生物量测定 |
2.2.3 树干解析内业工作 |
2.2.4 碳储量估算 |
2.2.5 土壤养分含量测定 |
2.3 数据处理与分析 |
第3章 藏柏人工林生长特性研究 |
3.1 藏柏人工林生长特性 |
3.1.1 树高生长过程 |
3.1.2 胸径生长过程 |
3.1.3 材积生长过程 |
3.2 藏柏单株生长预测 |
3.3 小结 |
第4章 藏柏人工林生物量研究 |
4.1 藏柏含水率特征 |
4.1.1 地上部分各器官含水率 |
4.1.2 地下部分各器官含水率 |
4.2 林木单株生物量 |
4.2.1 藏柏单株各器官生物量分配 |
4.2.2 藏柏单株地上部分生物量 |
4.2.3 藏柏单株地下部分生物量 |
4.3 林分总生物量 |
4.3.1 藏柏林分总生物量分配情况 |
4.3.2 藏柏乔木层及各器官生物量分配 |
4.3.3 藏柏灌木层、草本层、凋落物层生物量分配 |
4.4 林分生产力研究 |
4.4.1 藏柏林分各层次生产力 |
4.4.2 不同藏柏乔木层及各器官生产力 |
4.5 藏柏林分碳储量研究 |
4.6 不同样地藏柏人工林生物量、碳储量研究 |
4.7 小结 |
第5章 藏柏人工林土壤养分含量研究 |
5.1 藏柏人工林土壤层状况 |
5.2 藏柏人工林土壤养分随土层深度的变化 |
5.2.1 土壤pH变化特点 |
5.2.2 有机碳变化特点 |
5.2.3 全氮变化特点 |
5.2.4 速效氮变化特点 |
5.2.5 全磷变化特点 |
5.3 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6)祁连山青海云杉林空间分布和结构特征及蒸散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1.1 研究背景 |
1.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2 研究目标和主要研究内容 |
1.2.1 关键的科学问题与研究目标 |
1.2.2 主要研究内容 |
1.3 研究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与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数据概况与预处理 |
2.2.1 野外样地调查数据获取及预处理 |
2.2.2 遥感观测数据(大野口流域) |
2.2.3 气象及土壤数据 |
2.2.4 林分蒸腾观测数据 |
2.2.5 林下蒸散观测数据 |
2.3 统计分析 |
2.3.1 回归树分析 |
2.3.2 利用外包线方法推导单因素的影响 |
第三章 典型流域青海云杉林的空间分布特征 |
3.1 排露沟小流域内的植被空间分布 |
3.2 排露沟小流域青海云杉林潜在分布区 |
3.3 大野口流域青海云杉林空间分布 |
3.4 大野口流域青海云杉林的潜在分布区 |
3.5 青海云杉林潜在分布区的气候因子阈值 |
3.6 青海云杉林分布的其他立地因子限制 |
3.7 讨论 |
3.7.1 青海云杉林分布的海拔和坡向范围 |
3.7.2 祁连山区气温和降水的变化 |
3.7.3 气候因子对青海云杉林分布区海拔边界的影响 |
3.7.4 影响青海云杉林分布的立地因素 |
3.7.5 影响青海云杉林分布的其他因素 |
3.8 小结 |
第四章 青海云杉林生长特征及其环境响应 |
4.1 青海云杉单株生长过程 |
4.2 林分生长对年龄的响应 |
4.3 林分生长对密度的响应 |
4.4 林分生长对立地环境的响应 |
4.5 多因素影响下的林分生长模型 |
4.6 林分生长的时空变化 |
4.6.1 不同林龄林分生长随密度的变化 |
4.6.2 不同海拔林分生长随密度的变化 |
4.7 讨论 |
4.7.1 青海云杉林生长与年龄的关系 |
4.7.2 青海云杉林生长受林分密度的影响 |
4.7.3 青海云杉林生长受立地环境的影响 |
4.8 小结 |
第五章 青海云杉林生物量特征 |
5.1 青海云杉个体生物量及器官分配 |
5.2 青海云杉根生物量及分配 |
5.3 青海云杉林分生物量分配 |
5.4 青海云杉林分生物量随林分特征的变化 |
5.5 讨论 |
5.5.1 青海云杉林生物量及器官分配特征分析 |
5.5.2 青海云杉林生物量受林分密度的影响 |
5.6 小结 |
第六章 青海云杉林垂直结构特征 |
6.1 树高与林分结构因子的关系拟合 |
6.2 青海云杉林冠层结构指标的推算 |
6.3 林下灌木层主要结构特征 |
6.4 林下草本层主要结构特征 |
6.5 苔藓层和枯落物层的主要结构特征 |
6.6 讨论 |
6.6.1 青海云杉的树高估算模型比较分析 |
6.6.2 青海云杉林内灌木和草本层结构特征分析 |
6.6.3 青海云杉林内苔藓层和枯落物层结构特征分析 |
6.7 小结 |
第七章 典型流域青海云杉林分蒸散组分环境响应关系 |
7.1 林冠层截留 |
7.2 日蒸腾对潜在蒸散、可利用土壤水分及冠层LAI的响应 |
7.2.1 潜在蒸散、可利用土壤水分及冠层LAI的变化 |
7.2.2 青海云杉林实测日蒸腾的年内变化 |
7.2.3 青海云杉林日蒸腾对单因子的响应关系 |
7.2.4 青海云杉林日蒸腾的多因子响应模型 |
7.2.5 林分日蒸腾模型的验证 |
7.3 林下蒸散对潜在蒸散、可利用土壤水分及LAI的响应 |
7.3.1 青海云杉林实测林下蒸散的变化 |
7.3.2 青海云杉林下蒸散对单因子的响应关系 |
7.3.3 青海云杉林的日林下蒸散对多因子的响应模型 |
7.3.4 林下蒸散模型的验证 |
7.4 讨论 |
7.4.1 青海云杉林的冠层截留特征 |
7.4.2 青海云杉林分的日蒸腾及其多因素响应 |
7.4.3 青海云杉林的林下蒸散及其多因素响应 |
7.5 小结 |
第八章 青海云杉林地产水量的流域内空间分布 |
8.1 青海云杉林分蒸散各分量的空间分布 |
8.1.1 青海云杉林冠层截留空间分布 |
8.1.2 青海云杉林分蒸腾和林下蒸散影响因子的时空变化 |
8.1.3 青海云杉林分蒸散的空间分布 |
8.2 青海云杉林地产水量空间分布 |
8.3 讨论 |
8.4 小结 |
第九章 结论 |
9.1 结论 |
9.2 展望与不足 |
9.3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附录A 黑河计划数据管理中心下载主要数据条目 |
附录B 青海云杉林生态水文参数集 |
在读期间学术研究 |
致谢 |
(7)苦楝早期生长性状遗传差异分析及初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苦楝树种特性及天然分布 |
1.1.1 生理特性 |
1.1.2 应用价值 |
1.1.3 天然分布 |
1.2 苦楝研究进展 |
1.2.1 种子收集及萌发处理 |
1.2.2 育苗造林及抚育 |
1.2.3 遗传变异与良种选育 |
1.2.4 遗传多样性研究 |
1.2.5 生理特性研究 |
1.2.6 苦楝素等化学成分研究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 技术路线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2 试验地概况 |
2.3 试验设计 |
2.4 调查与观测方法 |
2.5 数据处理及分析方法 |
2.5.1 方差分析 |
2.5.2 变异系数与表型分化系数 |
2.5.3 种源重复力和家系遗传力估算 |
2.5.4 相关分析 |
2.5.5 多项式回归及趋势面分析 |
2.5.6 种源间聚类分析 |
2.5.7 育种值预测 |
2.5.8 多性状综合指数 |
2.5.9 遗传稳定性分析 |
2.5.10 遗传增益估算 |
3 结果与分析 |
3.1 苦楝种源间生长性状遗传变异分析 |
3.1.1 各试验点内各性状描述性统计分析 |
3.1.2 种源间方差分析及种源重复力估算 |
3.1.3 种源间多重比较 |
3.1.4 多地点种源试验联合方差分析 |
3.1.5 苦楝种源地理遗传变异分析 |
3.1.6 主分量分析和种源间聚类 |
3.2 优良种源初选 |
3.2.1 种源多性状综合指数及初选 |
3.2.2 优良苦楝种源遗传增益 |
3.3 苦楝家系间生长性状遗传变异分析 |
3.3.1 家系间方差分析及家系遗传力估算 |
3.3.2 家系间多重比较 |
3.3.3 多地点家系试验联合方差分析 |
3.3.4 生长性状间简单相关分析 |
3.3.5 各性状早-晚遗传相关分析 |
3.4 优良家系初选 |
3.4.1 家系育种值预测 |
3.4.2 家系多性状综合指数及初选 |
3.4.3 苦楝家系地点间遗传稳定性分析 |
3.4.4 苦楝家系年份间遗传稳定性分析 |
3.4.5 优良苦楝家系遗传增益 |
4 讨论与结论 |
4.1 讨论 |
4.1.1 苦楝种源和家系遗传变异 |
4.1.2 优良种源和家系选择 |
4.2 结论 |
4.2.1 苦楝种源生长差异分析及初选 |
4.2.2 苦楝家系生长差异分析及初选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家系间多重比较分析表 |
附录B 学位论文相关成果 |
附录C 硕士期间参加学术会议 |
(8)赤桉抗风特性及其重要性状的关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1.3 项目来源与经费支持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赤桉的种植历史 |
1.2.2 风害对沿海地区林木造成的影响 |
1.2.3 国内外林木抗风研究进展 |
1.2.4 关联分析 |
1.3 研究目标与主要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主要研究内容 |
1.4 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赤桉生长性状与抗风性研究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材料 |
2.1.2 试验地概况 |
2.1.3 树木生长性状及风害调查 |
2.1.4 统计分析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1 年生赤桉家系生长与抗风性遗传分析 |
2.2.2 2~3 年生赤桉家系生长性状与抗风性研究 |
2.2.3 3~4 年生赤桉家系生长性状与抗风性研究 |
2.3 结论与讨论 |
2.3.1 1 年生赤桉家系生长性状与抗风性研究 |
2.3.2 2~3 年生赤桉家系生长性状与抗风性研究 |
2.3.3 3~4 年生赤桉家系生长性状与抗风性研究 |
第三章 赤桉材性性状与抗风性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材料 |
3.1.2 材性性状测定 |
3.1.3 数据统计与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50 个赤桉家系材性性状与抗风性分析 |
3.2.2 20 个赤桉家系物理力学与抗风性研究 |
3.2.3 20 个赤桉家系化学成分与抗风性研究 |
3.3 结论与讨论 |
3.3.1 50 个赤桉家系材性性状与抗风性分析 |
3.3.2 20 个赤桉家系物理力学与抗风性分析 |
3.3.3 20 个赤桉家系化学成分与抗风性分析 |
第四章 赤桉抗风主要影响因子研究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材料 |
4.1.2 拉树实验仪器 |
4.1.3 性状测定 |
4.1.4 解析木试验方法 |
4.1.5 数据统计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树干解析木分析 |
4.2.2 拉树实验立木拟合方程 |
4.2.3 综合性状与拉树三因素回归分析 |
4.2.4 综合性状与拉树三因素典型相关分析 |
4.3 结论与讨论 |
4.3.1 各因素与拉力三因素回归分析 |
4.3.2 各因素与拉力三因素典型相关分析 |
第五章 赤桉遗传多样性及群体结构分析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植物材料 |
5.1.2 DNA提取 |
5.1.3 引物的筛选 |
5.1.4 SSR标记分型 |
5.1.5 数据处理与分析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SSR引物多态性分析 |
5.2.2 群体间多样性分析 |
5.2.3 群体遗传结构及特点 |
5.3 结论与讨论 |
第六章 赤桉抗风相关的SSR标记及关联分析 |
6.1 材料方法 |
6.1.1 植物材料 |
6.1.2 表型观测及抗风性评估 |
6.1.3 DNA提取及标记分型 |
6.1.4 数据分析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表型数据 |
6.2.2 赤桉群体遗传结构分析 |
6.2.3 关联分析 |
6.3 结论与讨论 |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
7.1 结论 |
7.2 讨论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
致谢 |
(9)尾叶桉赤桉正反析因交配杂种F1代遗传变异及生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桉树概况 |
1.1.2 杂交育种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项目来源及经费支持 |
1.4 国内外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 |
1.4.1 林木杂交育种研究进展 |
1.4.2 桉树杂交育种的研究进展 |
1.4.3 桉树遗传变异及选择的研究进展 |
1.4.4 叶片形态的变异及其与生长的关系 |
1.4.5 光合色素含量的变异及其与生长的关系 |
1.4.6 营养元素含量的变异及其与生长的关系 |
1.5 研究目标和主要内容 |
1.5.1 研究目标 |
1.5.2 主要内容 |
1.5.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生长及适应性的遗传变异分析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交配设计及杂交组合 |
2.1.2 试验点 |
2.1.3 试验准备 |
2.1.4 田间试验设计 |
2.1.5 数据收集 |
2.1.6 统计分析及遗传参数估算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方差分析 |
2.2.2 保存率 |
2.2.3 杂交种及对照的Duncan’s多重比较 |
2.2.4 杂交种及对照的表现 |
2.2.5 遗传方差分量及遗传力 |
2.2.6 遗传相关 |
2.2.7 杂种优势 |
2.3 小结 |
第三章 形质性状的遗传变异分析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数据收集 |
3.1.2 统计分析及遗传参数估算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方差分析 |
3.2.2 杂交种及对照的Duncan’s多重比较 |
3.2.3 一般杂交力和特殊杂交力 |
3.2.4 遗传方差分量及遗传力 |
3.2.5 遗传相关 |
3.2.6 正反交组合间的相关 |
3.2.7 杂种优势 |
3.3 小结 |
第四章 材质性状的遗传变异分析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数据收集 |
4.1.2 统计分析及遗传参数估算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方差分析 |
4.2.2 杂交种及对照的Duncan’s多重比较 |
4.2.3 杂交种及对照的特殊配合力 |
4.2.4 遗传方差分量及遗传力 |
4.2.5 遗传相关 |
4.2.6 杂种优势 |
4.3 小结 |
第五章 不同杂交种叶片形态的差异比较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数据收集 |
5.1.2 统计分析及参数估算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方差分析 |
5.2.2 家系间的Duncan’s多重比较 |
5.2.3 杂交种和对照的表现 |
5.2.4 杂种优势 |
5.2.5 性状间的Pearson相关 |
5.3 小结 |
第六章 不同杂交种叶片光合色素含量的差异比较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数据收集 |
6.1.2 统计分析及参数估算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方差分析 |
6.2.2 家系间的Duncan’s多重比较 |
6.2.3 杂交种和对照的表现 |
6.2.4 杂种优势 |
6.2.5 性状间的Pearson相关 |
6.3 小结 |
第七章 不同杂交种叶片养分含量的差异比较 |
7.1 材料与方法 |
7.1.1 数据收集 |
7.1.2 统计分析及参数估算 |
7.2 结果与分析 |
7.2.1 方差分析 |
7.2.2 家系间的Duncan’s多重比较 |
7.2.3 正反杂交种间的差异 |
7.2.4 性状间的Pearson相关 |
7.3 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讨论 |
8.1 结论 |
8.2 讨论 |
8.2.1 杂交种优于对照 |
8.2.2 正反交效应 |
8.2.3 遗传参数和母本效应 |
8.2.4 显性效应和加性效应 |
8.2.5 性状-性状的遗传相关 |
8.2.6 参数估算的精确性 |
8.2.7 叶片形态和生理特征 |
8.2.8 叶片性状对生长的影响 |
8.3 研究创新及应用潜力 |
8.3.1 研究创新 |
8.3.2 应用潜力 |
8.4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
致谢 |
(10)同乐林场米老排林分生长特性与效益评估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3 米老排概况 |
1.3.1 生物学特征 |
1.3.2 分布情况 |
1.4 论文的特色和创新点 |
1.5 技术路线 |
2 文献综述 |
2.1 米老排研究现状 |
2.1.1 米老排生长特性的研究 |
2.1.2 生物量的研究 |
2.1.3 土壤与水源涵养功能的研究 |
2.1.4 群落物种多样性的研究 |
2.1.5 防火性能的研究 |
2.1.6 木材性质的研究 |
2.2 生物量、生产力研究现状与趋势 |
2.3 生长规律研究现状与趋势 |
2.4 林木价值核算概况 |
3 米老排人工林样地选择及研究方法 |
3.1 样地概况 |
3.2 研究方法 |
3.2.1 样地设置与林分调查 |
3.2.2 米老排林分生长规律研究 |
3.2.3 生物量测定 |
3.2.4 植物生物多样性研究 |
3.2.5 米老排人工林造林投资项目经济效益分析指标 |
4 米老排人工林生长规律研究 |
4.1 米老排生长规律分析 |
4.1.1 米老排树高生长规律 |
4.1.2 米老排胸径生长规律 |
4.1.3 米老排材积生长规律 |
4.2 米老排生长模型拟合及检验 |
4.2.1 生长模型建立方法 |
4.2.2 模型选择及验证 |
4.2.3 米老排树高生长数学模型 |
4.2.4 米老排胸径生长数学模型 |
4.2.5 米老排材积生长数学模型 |
4.2.6 米老排树高、胸径和材积生长数学模型的检验 |
4.3 马尾松和米老排生长比较 |
4.3.1 马尾松和米老排树高生长规律比较 |
4.3.2 马尾松和米老排胸径生长规律比较 |
4.3.3 马尾松和米老排材积生长规律比较 |
4.4 不同条件下米老排林分生长情况分析 |
4.4.1 坡向对米老排林分生长的影响 |
4.4.2 密度对米老排林分生长的影响 |
4.5 小结 |
5 米老排人工林生物量与生物多样性分析 |
5.1 单木及林分生物量 |
5.1.1 米老排生物量 |
5.1.2 马尾松生物量 |
5.2 生物量结构特征 |
5.3 林分生产力 |
5.4 米老排人工林生物多样性研究 |
5.4.1 植物层与种类 |
5.4.2 林分生物多样性的数量指标计算 |
5.5 小结 |
6 米老排人工林经济效益评价 |
6.1 米老排林分与马尾松林分经济效益比较 |
6.2 米老排林分成本效益分析 |
6.2.1 木材销售效益分析 |
6.2.2 米老排营林成本分析 |
6.2.3 散养米老排其他成本费用及林分现金收入计算 |
6.3 米老排林分规范化经营经济效益预估与评价 |
6.3.1 林分出材量核算 |
6.3.2 米老排人工林营林成本分析 |
6.3.3 其他成本费用及林分现金收入计算 |
6.3.4 米老排人工林盈亏平衡分析 |
6.3.5 米老排人工林财务分析 |
6.3.6 项目敏感性分析 |
6.4 小结 |
7 结论与讨论 |
7.1 结论 |
7.2 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桤木立木主干材积与鲜重的回归模型初报(论文参考文献)
- [1]湖南省龙山县日本落叶松立木材积和生物量预估模型研究[D]. 刘柄昂.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20(02)
- [2]内蒙古磴口县新疆杨农田防护林带生物量和碳储量研究[D]. 赵英铭.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20
- [3]基于大径材定向培育的红松人工林密度、冠幅和冠径比指标研究[D]. 崔晓坤. 东北林业大学, 2020
- [4]晋西黄土区刺槐林水分生产函数研究及应用[D]. 孔凌霄. 北京林业大学, 2019
- [5]藏柏人工林生物量和土壤养分含量研究[D]. 王延茹. 成都理工大学, 2018(01)
- [6]祁连山青海云杉林空间分布和结构特征及蒸散研究[D]. 杨文娟.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8(12)
- [7]苦楝早期生长性状遗传差异分析及初选[D]. 王芳. 华南农业大学, 2017(08)
- [8]赤桉抗风特性及其重要性状的关联分析[D]. 尚秀华.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7(12)
- [9]尾叶桉赤桉正反析因交配杂种F1代遗传变异及生理研究[D]. 朱映安.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7(01)
- [10]同乐林场米老排林分生长特性与效益评估的研究[D]. 刘子斐.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