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小儿冬季出疹型传染病(论文文献综述)
国家呼吸医学中心[1](2021)在《儿童常见呼吸道病原免疫预防专家共识》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社会的发展及经济条件的改善, 我国儿童常见呼吸道病原免疫预防水平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儿童呼吸道感染发病率及死亡率在过去十几年中大幅下降, 但与国际领先水平国家相比, 尚存在一定差距, 这与公众对疫苗接种认知不足、接种人员预防接种服务水平参差不齐等诸多因素有关。本共识在综合分析国内外儿童常见呼吸道病原免疫预防临床证据的基础上, 结合我国临床现状及专家临床经验, 就儿童常见呼吸道病原传播特点、临床表现、免疫预防等提出了建议, 为进一步指导儿童常见呼吸道病原免疫预防工作提供参考。
韩月[2](2021)在《清瘟透疹汤治疗手足口病(邪犯肺脾证)的临床观察》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究清瘟透疹汤对小儿手足口病(邪犯肺脾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就诊于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儿科门诊符合中医诊断标准、西医诊断标准的60例小儿手足口病(邪犯肺脾证)患儿,随机将其分为两组,每组30例。治疗组给予清瘟透疹汤;对照组给予小儿柴桂退热颗粒。1个疗程为6天,观察1个疗程,随访3天,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30例,痊愈8例,显效17例,有效3例,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30例,痊愈4例,显效13例,有效9例,总有效率86.7%,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在体温恢复正常时间、皮疹/疱疹/溃疡消退时间及中医证候总积分的比较中所有P值均小于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因此,在上述指标的比较中,治疗组比对照组在缓解症状上表现更为优异。结论:通过在临床上对患者的症状进行观察记录后得出,清瘟透疹汤治疗手足口病(邪犯肺脾证)效果较好,无不良反应,而且在安全性上相对较高,因此本课题中的方药在临床中存在使用价值。
郝新鸿[3](2021)在《种痘术的地方性生成与全球重塑——天花疫苗接种术的后殖民技科学研究》文中提出作为从外域传入中国的烈性传染病,中国的医学与社会对天花积极适应与调整,中医理论、民间实践、王朝统治、商业运作等各种异质性力量共同作用使人痘预防接种术得以生成。在全球流动的大图景中,从"鼻痘法"到"刺臂术",从"人痘术"到"牛痘术",接种术在中国、土耳其、英国、欧美等不同的地方性情境中不断转译、拓展、塑造,成为兼具地方性模式与全球特征的杂合体。以后殖民技科学视角看,天花疫苗接种术全球传播的历史过程为超越本土/西方、全球/地方、现代/传统等传统二分法提供了启示,也为当代基于地方性实践的全球流行病防治提供了历史借鉴。
魏鹏辉[4](2021)在《温病学辨证分类方法的古今研究及其系统化框架设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本研究基于中医在辨证分类方法上一直存在的多元性问题和需要进行统一性研究的状况,在中医经典辨证论治理论的指导下,从病因、病位、病机三维一体的辨证原理出发,以精选出的在温病学术发展体系内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病证分类着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对温病学中的辨证分类方法进行系统化的整理研究,全面提取出温病学代表着作中所包含的辨证分类要素集合,明确相互之间的归属关系,同时对当中具有一定代表性、典型性的温病学辨证分类框架进行特点、优缺点的分析与评价,进而推导、提炼出覆盖面广、内涵包容、逻辑系统的温病学辨证分类的基本框架,为进一步融合寒温内外诸病的辨证纲领、建立中医更为统一普适的辨证分类学体系,奠定必要的基础,提供重要的借鉴。方法:(1)文献整理法:(1)对有关中医辨证分类方法研究的文献总结;(2)收集温病学代表性着作中的有关辨证分类方法的文献资料,提取其中的辨证分类要素信息和辨证分类要素关系框架,建立相关的辨证分类要素的数据表及其结构关系表。(2)本体分析法:借助信息学本体分析方法,以着作中的辨证分类实例作为描述对象,规范源于精选的温病学着作范围内的辨证要素术语,确定辨证分类的类与属性,对辨证分类实例的类与属性进行分类与标识,从而规范辨证分类要素的数据表及其结构关系表,以得出规范系统的标识结果。(3)比较归纳法:从分类要素的逻辑性、要素关系的结构化,比较分析各类辨证分类框架的长短特点,提取出各自的优点,相互沟通、互为补充,归纳出具有结构更完整、内涵更包容、纲目更清晰的温病学辨证分类的基本框架。分类要素重要性评价方法:对温病学派的主流辨证分类方法进行分类要素的统计分析,通过着作中出现频数、所出着作的重要系数及各要素在所出着作的分类框架中的先后排序这三方面因素,来聚焦得出不同分类要素在构建辨证方法中的重要性,为确定温病学派辨证方法在总体上的共性框架提供客观依据。结果:1.基于精选的36部代表性温病学着作,对温病学领域中的病证分类要素进行了较全面的整理与总结。(1)总体得出其病证分类要素的集合。共有10大类45项:1)病因要素;2)病所要素;3)病理机转要素;4)病势要素;5)辨证分类参考因素要素;6)本变兼类证要素;7)以法类证要素;8)以方类证要素;9)病症类证要素——病种、症状;10)其他类证要素——神色形味、目耳鼻咽喉胸腹、唇舌舌苔齿脉、禁忌、疑似证。其中病证分类包含病因分类1项(病因)、病所分类15项(六经、表里、经腑脏络、阴阳、上中下、内外分部、三焦分部、营卫气血、津液、精神、元气元阴元阳、奇经八脉、腧穴、病所度量、其它区域病所)、病机分类7项(气化、阴阳、寒热、正虚、邪实、变态、其他病理机转)、病证关系6项(本变兼、合病并病/两感、兼夹、禁忌、传变证、疑似证),共有29项;以及病势分类7项(病程阶段、传变、起病、坏证、病情程度、病情动向、病情生机);病种分类1项(病种);症状分类1项(症状);治则治法分类2项(以法归证、以方归证);参考因素分类2项(病体、病时);其他分类3项(神色形味、目耳鼻咽喉胸腹、唇舌舌苔齿脉)。由上可见,有关辨证分类的项目占到总数的将近三分之二,突显诸多医家对于温病学辨证分类内涵的极大重视。(2)具体得出各分类项目的占比。通过对各分类项目在36部着作中的出现频数和占比,显示其实际的重要程度:病因分类占比较大,为(31-86.1%),在病所分类中,对于经腑脏络、六经、营卫气血、三焦分类的认同排在前列(分别为:31-86.1%,25-69.4%,23-63.89%,19-52.78%),对于表里、寒热、正虚、邪实等八纲要素的关注也都较为普遍(分别为:24-66.67%,20-55.56%,28-77.78%,22-61.1%,附变态23-63.89%),对合病并病、兼夹、本变兼、气化之论也有较多的提出(分别为11-30.56%,17-47.2%,10-27.78%,24-66.67%),而对阴阳、上中下、津液、内外分部等病所的分类也有一定的考虑(分别为:15-41.67%,12-33.3%,11-30.56%,8-22.2%),对病证之间关系,也有本兼变的明显区分,也有较多医家提出疑似证(10-27.78%),个别医家提出目耳鼻咽喉胸腹、禁忌、传变证分类等概念(2~4,5.56%~11.1%),对于认识病证及病证关系的多样性,具有积极的意义。另外,唇舌舌苔齿脉及神色形味分类也占有一定的比重(分别为:19-52.78%,8-22.2%),对于辨证分类的参考因素,病体与病时分类所占比重也不少(分别为:24-66.67%,9-25%)。总而言之,虽然可以从多重角度来进行病证分类,但是无论从哪些方面来分类病证,都不可能脱离疾病产生的核心要素——病因、病所与病机,而只能是多视角地体现病证的立体化和多样化联系。2.本文对温病学派辨证分类方法主流趋势的集成化研究本文对温病学派的各辨证分类方法,进行了分类要素的统计分析,通过着作中出现频数、所出着作的重要系数及各要素在所出着作的分类框架中的先后排序这三方面因素,来聚焦得出不同分类要素在构建辨证方法中的内在权重,为进一步探讨温病学派辨证方法的主流发展在总体上的共性框架提供要素依据。基于“精选的36部温病学着作·主要辨证分类方法·分类要素权重统计一览表”,对辨证分类方法的分类要素进行了由细分项目(文献客观呈现者)至项目归纳(对细分项目进行了内在相同性归并者),再到大类归总(在项目归纳的基础上进一步的大类归并者)的三层次的统计分析。对温病学派在辨证方法上的主流趋势,可得出分类要素在不同层次上的权重布局特点:(1)分类要素在细分项目层次上权重布局特点对分类要素细分项目的权值分析,是最基础、最重要的分析工作,为能较客观地反映着作文献中的各细分要素的内在权重,本文采取由家数累计数、所出着作的系数和在所出着作的分类框架中的先后排序,这三个方面来综合计算各细分要素的权值,即“三维定点”求值,得以分析推导各细分要素的内在权重及其在系统构架中的地位与关系。布局特点如下:虽有广泛涉及50个项目,但重点聚焦于前17项(累计权重占到总权值的98.52%),代表了该学派的主流选项。1.病种,—2.六经,—3.脏腑,—4.三焦,—5.主症,—6.卫气营血,—7.治法,—8.病情程度,—9.表里,—10.病因,—11虚实,—12.寒热,—13.气血,—14.类似证,—15.阴阳,—16.十二经,—17.病体;其中前6项:1.病种—2.六经—3.脏腑—4.三焦—5.主症—6.卫气营血,累计权重占到总权值的85.27%,这6项应该作为构建温病学派辨证方法不可或缺的核心要素。结果可见,六经分类实际居首,脏腑与三焦分类,本重于卫气营血分类。这种和温病学教材突出卫气营血与三焦辨证纲领不符的现象,考虑后者是突出对风温、温热,湿温、暑湿等主要病种辨证特色与优势的有限构架,即在病所的多维分类上,强调对三焦、卫气营血分区分的重要性,但不应否定在完整全面的辨证模式中,对六经、脏腑、经络认定的必要性。(2)分类要素在同类归并层次上的综合化权重值布局特点归并后的中等项目层次,其核心要素组成与关系仍然保持了细分项目层次的基本布局,即前6项为:1.病种—2.经系—3.脏腑经络—4.三焦—5.症状—6.卫气营血津液等,其以包含关系的经系、脏腑经络、卫气营血津液取代了细分项目层次六经、脏腑、卫气营血。另外随着归并中权值的合计,各项权值也相应增加,而权重>0.01的项目也增加至前10项(即增加了7.治误—8.病体时势等—9.表里等—10.虚实寒热阴阳升降出入等病机),丰富和完备了要素分类的品种,特别是与病位有关的表里项、以病机为主的虚实寒热阴阳等项,使其辨证方法的构成更加完备,为总结总体框架提供可能。(3)分类要素在大类分类层次上的权重布局特点通过大类归并,得出如下大类构成群及权值排序关系:1.病所,2.病种,3.病征,4.病机,5.病治,6.病势,7.病因,8.病兼,9.其它。基于以上对一览表三层次权重布局特点的综合分析,可以知道温病家们其自然形成的临床诊治基本框架是一个病·证·症·治混用型的,但仍以辨证分类为重。病所分类分值最大,但细目分类存在重心分散与多维化。即:病所分类权值占总权重值之比为38.74%,但其包括:2.经系、3.脏腑经络、4.三焦、9.表里等不同的定位方法。说明临床诊治中,辨病位仍是温病学多数医家首重的项目,但定位方法则有多样,大概是因为温病类丰富的病证类型中,证型分布特点既具有温病大类的共性,也具有具体病种的特性。3.对温病学派中各代表性的分类框架进行了比较分析与整体评估。得出结果如下:(1)辨证分类方法的要素关系框架,并不局限于教材中所示,而是呈现多元化分布的。在一二级分类当中,有十种之多。有融合病名与突出对应治法者,如“病症结合治法分类”;有病因结合病位者,如“六气结合六经分类”;有病机结合病名者,如“表里寒热结合病症分类”;有病机结合病位者,如“卫气营血结合验舌辨齿分类”;有病位结合发病病机者,如“六经三焦结合六要的分类”;有病名结合病位者,如“病症结合六经分类”;有病名结合病机病位的,如“病症结合卫气营血三焦分类”;有细化具体病位者,如“六经结合脏腑分类”;有参考病证关系者,如“本兼类变分类”;有参考病程阶段者,如“病症或结合病程分类”。由此可见,由于辨证分类的要素涉及到病因、病位、病机、病名、病程、病势、治法等多个方面,因此分类框架也呈多样化,而各种分类框架之间也各有优缺点,但是基于历史条件及各家的局限性,彼此未能充分相互借鉴、优势互补,因而也就未能形成充分兼容的分类框架。而且,若能仔细审视各个分类框架,便能发现大都存在分类层次粗略不精,分类层次不统一,证治分类残缺不全,病证分布多少不一等等不足之处,以此,实际上温病学派的病证分类框架仍处在争鸣未定的状态。(2)辨证分类框架已开始步入融合发展的阶段。首先,《温病条辨》在以上、中、下三焦分类为大纲的基础上,二级分类结合病种进行,三级分类则根据病种的不同而采用不同的分类方法,如六经分类,病因病机分类,脏腑分类,表里气血分类等等,突显了各病种及各经之下再分类的重点与特点,有利于紧抓病证好发重点,便于应对温病发病之常。虽然此书在分类体系上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及系统性,但尚未打破拘泥于病种分类的局限性,而且上中下三焦分类大纲之下的三、四级分类方法不一,在突出温病重点病证要素与类型的同时,有遗漏非重点病证要素与类型之倾向。另外,由于中医学高等教育集中教学的需要等原因,以南京中医学院主编的《温病学释义》等为先导的教材及之后的温病学各版教材,探索性地进行了以病种结合卫气营血、三焦进行分类的模式,借鉴了脏腑经络分类、六要分类等分类方法的优点,采取了各病种各随所宜的多样化的分类方式。病种之下结合卫气营血及三焦的分类方法,进一步丰富细化了分类子目中的内容,较具体地建立了卫气营血、三焦分类至具体病因病机之方证框架体系,使辨证分类较为具体,指导临床较为准确,论理较为公认,较为后代认同,成为近现代院校教材编写所采用的基本框架。但其仍然存在着未能充分衔接和规范之处。当然,以此作为初步学习研究温病学的导读教材问题不大,但要全面系统展示温病学中病证分类的结构化框架,则存在一些科学表达与理论认识深度上的问题。总之,当前温病学教材的辨证分类框架尚未解决的关键问题就是如何构建一个能够层次分明地反映目前温病学中有关病证分类并能包容以后温病学发展内容的有逻辑系统性的辨证分类框架。4.对温病学辨证分类方法基本框架的初步推导构建基于上述研究,本文认为对温病学辨证分类方法,可在大类层面上初步构建基本共性框架,再在病所环节结合病种设计可调方法。总体框架:由前中后三部分组成。前缀部分(首分病种,辅以分病征):即辨病前缀,可以缺如。中心部分(先分病因,再分病所,后分病机):即辨证主体,必备重点。后辅部分(或分病势,或分病治,或分病兼):即证病结合,辅助选项。可调方法:温热病类,先分卫气营血,再分三焦,再分手足十二经系;湿热病类:先分三焦,再分手足十二经系,再分卫气营血;寒热混杂病类:先分手足十二经系,再分三焦,再分卫气营血。结论:1.温病学派在临床诊治框架上,原本具有分类多样、框架多元化,但从其主流来看,总体上呈现为一个病·证·症·治混用型的基本式样。从大类属性看,以病因、病所、病机、病势、病兼、病治、病种、病征等来对分类进行多角度的表达,包容性较强,但仍以辨证分类为其重心。2.温病学派在辨证分类上,其辨证分类要素丰富广泛(近45项以上),但在十个大类方面,内涵仍以病种(含病因)结合病所、病机分类为主体。其中,对病所(位)多角度的再分类是温病学多数医家突出方面,如有经系、脏腑经络、三焦、表里等不同。3.温病学派在辨证分类框架上,尽管可以从多重角度进行,但都不可能脱离病因、病所、病机三大方面,而其他方面则是间接地、侧方位地强化了这三大要素的立体化结构与多样化关联。4.温病学辨证方法的通用化设计,拟可采用以病所分类为先,并以三焦为首纲,手足十二经为大目,卫气营血津液分为细目,再依次结合病因与病机分类,形成一种多层次、多维度的系统性辨证分类框架,使其既保持教材已示的特点与优势性纲领,又提升对温病病种的广泛覆盖与通适性,且便于促进寒温两派的汇通性发展。
李路燕[5](2020)在《120例普通型手足口病临床治疗的真实世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在真实世界环境下,通过前瞻性队列研究,观察120例普通型手足口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总结临床用药规律,同时以《中医药治疗手足口病临床技术指南(2012年版)》、《中医儿科临床疗效指南·手足口病(修订)2016年版》指南为标准,评价临床治疗与指南的符合度,为《指南》的推广应用及修订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儿科门诊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符合《中医药治疗手足口病临床技术指南(2012年版)》、《中医儿科临床疗效指南·手足口病(修订)2016年版》(以下简称《指南》)的普通型手足口病患儿,根据患儿对治疗药物的接受程度采用队列研究方法分为中成药治疗组和中药治疗组,通过观察患儿治疗前后的症状、体征积分改善情况,评价治疗有效性,总结临床用药规律,并评价其与《指南》的符合度。结果:1.治疗5天后,疾病疗效比较,中成药组与中药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5.24%、96.49%,经统计分析无显着差异(P>0.05);中医证候疗效比较,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6.83%和98.25%,经统计分析无显着差异(P>0.05);症状体征改善方面,两组在皮疹/疱疹、口腔溃疡、发热、咳嗽、流涕、咽痛、纳差、恶心呕吐方面比较,无显着差异(P>0.05),在口腔溃疡、咽痛方面,中成药组显着优于中药组(P<0.05)。2.用药方面,中成药使用频率较高的为开喉剑(儿童)喷雾剂、小儿青翘颗粒、蒲地蓝消炎口服液、康复新液、连花清瘟颗粒;中成药功效主要为清热解毒、利咽消肿、解表祛邪、宣肺止咳。中药频数位于前20味中药分别为:连翘、金银花、炙甘草、藿香、黄芩、薄荷、炒牛蒡子、紫草、桔梗、石菖蒲、淡竹叶、板蓝根、滑石、柴胡、葛根、茵陈、射干、荆芥、赤芍、芦根;对中药进行分类,显示清热解毒药最为常用,其次为解表药、祛湿药、凉血药;对中药性味进行研究,药性主要为寒性,次之为温、凉,平性使用频数最少;药味主要为苦、辛、甘;咸、酸、涩使用频数较少;归经主要为肺经,其次为脾经、心经。3.在符合度评价方面,指南中“诊断”的应用符合率最高(100%);“辨证”、“治则治法”的应用符合率均为91.67%;“方药”符合率为89.48%;“中成药”应用符合率为86.95%;临床愈显率为82.5%。结论:1.中医药治疗普通型手足口病疗效显着。2.结合临床用药规律及临床治疗符合度评价,该《指南》适用于临床,是临床医师采用中医药方法治疗手足口病的规范方案。3.建议《指南》在今后的修订中:(1)证型方面将心脾积热证明确为手足口病常证证型之一,相应的治则治法为清热泻脾,泻火解毒,方药为清热泻脾散合导赤散加减;(2)根据临床治疗普通型手足口病中成药使用频率、有效性和安全性,结合儿童用药经验的循证依据,适当调整中成药品种,增加儿童专用中成药,同时推广局部用药在临床的应用;(3)为便于《指南》的掌握和在临床中的普及应用,特别是满足西医医生的使用要求,可进一步细化中医证型和症候的相关性及中成药的使用指征。
蒿杰[6](2020)在《宋以前儿科学术成就与特点研究》文中指出“生生不息”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极高地位的重要哲学概念之一,人口数量、儿童健康也是历朝历代普遍重视的社会问题,“小儿医”由此应运而生。然“小儿科”素有“哑科”之称,这对儿科疾病的诊治又提出了极高的要求。因此,在古代中医理论背景下,在长期社会医疗实践中,中医儿科有其独特鲜明的发展轨迹。特别是宋以前这段时期,是中医儿科实现从无到有的关键时期,为后世儿科的丰富与成熟奠定了基础。本文通过搜集整理宋以前散落在各古籍文献中关于中医儿科内容的记述,以时间顺序为轴,用历史的眼光纵向明晰宋以前中医儿科的演进轨迹,又从生理、病理、诊断、治疗以及对疾病的认识等多个角度,横向梳理中医儿科的学术发展与成就。通过一线多点相结合的方式,从现有文献着录中挖掘宝贵资源,大致还原中医儿科从萌芽到确立的历史演变,一定程度上反映宋以前中医儿科的学术发展情况,以期古为今用,文献助益临床。先秦时期在甲骨文“疾”字六形中,便有了关于儿科疾病“疾子”的记录;《山海经》中所载巫方,是传说中我国最早的儿科医生;西汉墓帛书《五十二病方》中出现了“婴儿病痫”“婴儿瘛”的记述,是古代医籍中关于儿科疾病的早期记载;被称为“医书之祖”的《黄帝内经》中,已有对儿科理论的阐述;《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中记载,扁鹊入咸阳为小儿医;成书于隋唐时期的敦煌出土古医籍中,多处均涉及儿科疾病;大致成书于汉唐不着撰人的《颅囟经》,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儿科专着;唐代大医孙思邈更是有“先妇人小儿”为“崇本之意”的论述。可见针对小儿群体的医疗活动逐渐受到重视,中医儿科在这个过程中形成其独特的发展轨迹。宋以前对小儿生理认识方面,其一,划定了小儿的年龄分界,将16~18岁以下认定为小儿;其二,总结出从怀胎时期到小儿出生后全过程的生长发育规律,对于何时爬、坐、立、走、咳笑、学语、应人等时间节点都给出详细论述,且认识到男女生长周期不同步,女孩要早于男孩的客观现象,并给出中医理论的阐释;其三,认识到小儿的生理特点,在脏腑娇弱、形气未充的同时,又表现为生机蓬勃、发育迅速;其四,认识到小儿生长发育过程中,会出现周期性发热,并伴随一些特殊症状。医家认为一般情况若小儿并无痛苦,则无需治疗,并提出了变蒸学说来解释这一现象,指出变蒸为小儿长养气血。宋以前对小儿病理认识方面,其一,发现小儿虽然具有易于患病、传变迅速的特点,但如果治疗及时又具有易趋康复的特点,这为小儿的诊断、治疗提供了指导思想;其二,指出小儿的发病原因,总体与大人相类似,不外乎外感、内伤与其他因素。但由于具有特殊的生理病理特点,尤其在外感、乳食、惊吓这三个方面,为小儿常见的致病因素;其三,这一时期胎毒学说的提出,丰富了对小儿病因的认识,对某些特殊病症给出病因病机的阐述。对小儿病理的清晰认识,于小儿日常养护与疾病治疗意义重大。宋以前对小儿诊断认识方面,总体上也采取望闻问切四诊合参的方式。但在具体诊法时,因小儿心智未全,问诊多依据其监护人;因小儿发育未完,脉诊与成人相比,脉位较短、至数较快,约78至为平脉,故而望诊在小儿诊断中尤其重要。此外还根据小儿皮肤娇嫩的特点,发展出小儿指纹诊法,对3岁以下小儿的诊断意义重大。然而在宋以前这一阶段,小儿指纹诊法还处于开始形成的初期,虽出现了相关论述,但尚不完善。宋以前对小儿治疗认识方面,治疗用药总体依照成人。然因小儿具有形气未充、脏腑娇嫩的生理特点,以及既易于传变又易于康复的病理特点,在对小儿疾病的治疗时,既需要细致审慎不可妄用针灸吐下,又需要及时施治,防止传变为危急重证,该下则当下,病能速愈。又因小儿服药依从性差,种类丰富、操作灵活的药物外治法为其治疗方法中的一大亮点,且小儿肌肤娇嫩,易于从皮肤吸收药物,外部用药是一有效治疗途径。此外对针灸疗法、简易外科手术以及病后调护亦均有涉及。宋以前对小儿疾病认识方面,本文从四大证、常见病与其他疾病三个分类,详述小儿多种具体疾病。此时还未形成后世统称的“儿科四大证”,且鉴别诊断相对不甚明确,但对麻、痘、惊、疳四种小儿危重疾病均有一定认识,对其病因、病机、症状与治疗均有阐述。又因小儿常因外感与乳食所伤,择感冒、发烧、积滞三种小儿常见疾病详以述之。另有小儿夜啼、颅囟异常与五迟三种小儿杂证,历代医家多有提及,故于文中单列。总体而言,宋以前这一时期是中医儿科形成的奠基阶段,初步搭建起中医儿科的基本学术框架,创造了中医儿科学的良好开端,为后世儿科的逐步丰富与成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曹梦露[7](2020)在《以大疱样皮疹为特点的手足口病病原学及临床特征分析》文中指出目的:对以皮肤黏膜大疱型皮损为主要表现的手足口病病例进行病原学分析,探讨大疱型手足口病的临床特点,为临床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8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感染性疾病科收治的81例以大疱样皮疹为特点的手足口病患儿为大疱组,收集其咽拭子和(或)肛拭子标本,应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chain reation,RT-q PCR)方法对其进行手足口病(hand,foot and mouth disease,HFMD)肠道病毒核酸检测。从同时期收治的非大疱型手足口病患儿中,以患儿的性别、年龄(±6月)、发病季节为条件,以样本量1:2的方式进行配对,筛选出符合配对标准的162例患者作为非大疱组,回顾性分析两组患儿临床特征及实验室检查结果,随访患儿脱皮、脱甲等晚期临床症状。结果:1.在以大疱样皮疹为特点的81例手足口病患儿中,柯萨奇病毒A6(coxsackievirus A6,CVA6)阳性53例(65.4%),柯萨奇病毒B5(coxsackievirus B5,CVB5)阳性14例(17.3%),柯萨奇病毒A10(coxsackievirus A10,CVA10)阳性10例(12.3%),其他肠道病毒阳性4例(4.9%),其中柯萨奇病毒A16型(coxsackievirus A16,CVA16)阳性3例、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 71,EV71)阳性1例,病原学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73.123,P<0.01)。时间分布上,病例集中在5-9月份,5月9例(11.1%),6月11例(13.6%),7月12例(14.8%),8月28例(34.6%),9月21例(25.9%),发病月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15.975,P<0.01)。春季共有以大疱样皮疹为特点的手足口病9例(11.1%),夏季52例(62.4%),秋季22例(24.7%),2018年冬季及2019年冬季无收治以大疱样皮疹为特点的手足口病病例,季节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34.667,P<0.01)。81例手足口病患儿中,男50例,女31例,男女比例1.61:1,男童显着多于女童(?2=4.457,P=0.035)。患儿年龄分布于4月21天至5岁之间,平均年龄1.91±1.07岁。其中,幼托儿童16例(19.8%),散居儿童61例(75.3%),其他4例(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66.889,P<0.01)。2.以大疱样皮疹为特点的手足口病患儿皮损表现包括斑疹、斑丘疹、疱疹、囊疱,部分病例有破溃,在皮疹形态上大疱组患儿斑疹、斑丘疹少于非大疱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大疱组患儿疱疹、囊疱发生率较非大疱组患儿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在皮疹分布部位上,两组患儿均以手掌、足部、臀部皮疹、口腔粘膜疱疹为主要表现,大疱组患儿皮疹分布在躯干、肘膝、耳廓、口周的比例高于非大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在皮疹伴随症状上,33例患儿(40.7%)皮疹有瘙痒,瘙痒发生率较非大疱组(11例,6.8%)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41.975,P<0.01)。17例病例(21.1%)伴有痛感,较非大疱组患儿(8例,4.9%)发生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15.071,P<0.01)。大疱组中有24例(29.6%)伴有溃疡/结痂,显着高于非大疱组患儿溃疡/结痂发生率(20例,1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10.879,P<0.01)。大疱组患儿中有46例(56.8%)在后期随访中出现脱甲表现,50例(61.7%)患儿后期有脱屑/脱皮症状,非大疱组患儿均无脱屑/脱皮、脱甲表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脱皮/脱屑=150.179,?2脱甲=135.813,P均<0.01)。大疱组患儿中1例(1.2%)有色素沉着表现,非大疱组患儿均无色素沉着表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0.219,P=0.640)。3.大疱组中高热患儿所占比例(58例,70.7%)较非大疱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7.485,P<0.01)。大疱组患儿平均发热时间2.5±1.1天,较非大疱组平均发热时间(3.2±1.4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44,P<0.01)。大疱组患儿头痛(1例,1.2%)、抽搐(2例,2.5%)、惊跳(0例)等神经系统受累症状发生率低于非大疱组(头痛22例,13.5%;抽搐21例,12.9%;惊跳13例,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头痛=9.605,?2抽搐=6.939,?2惊跳=5.374,P均<0.01)。大疱组患儿无脑炎/脑膜炎等并发症,非大疱组患儿中有19例脑炎/脑膜炎患儿(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10.306,P<0.01)。大疱组患儿平均住院时间5.5±1.8天,非大疱组患儿平均住院时间6.3±2.1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33,P<0.01)。大疱组辅助检查结果示白细胞(white blood cell,WBC)升高45例(55.6%),白细胞升高例数多于非大疱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21.606,P<0.01)。大疱组患儿白细胞均数(13.45±8.43×109/L)高于非大疱组(10.12±3.53×109/L),升高具有统计学意义(t=1.745,P<0.01)。大疱组患儿高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 CRP),升高者73例(90.1%),较非大疱组相比,升高有统计学意义(?2=28.368,P<0.01)。大疱组患儿hs CRP均数16±3.89mg/L,非大疱组患儿hs CRP均数11±4.02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52,P<0.01)。大疱组患儿肌酸激酶同工酶(creatine kinase isoenzyme,CKMB)升高比例高于非大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4.741,P=0.029)。两组患儿肌钙蛋白(cardiac troponin,c Tn)、丙氨酸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血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乳酸(lactic acid,LAC)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1.以大疱样皮疹为特点的手足口病病原学检测以柯萨奇病毒A6型为主;在8-9月份达发病高峰;男性患儿多于女性患儿;患儿平均年龄偏小。2.以大疱样皮疹为特点的手足口病患儿皮损形态多样,累及皮肤范围更为广泛,瘙痒、刺痛、溃疡/结痂表现明显,后期随访脱皮及脱甲发生率较高。3.以大疱样皮疹为特点的手足口病患儿较典型手足口病热峰更高,但热程短,神经系统受累轻,住院时间短;外周血白细胞、CRP较典型手足口病升高更为明显。
李小磊[8](2020)在《柯萨奇病毒A6致重型手足口病临床特征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背景手足口病(hand-foot-mouth disease,HFMD)是一种由多种肠道病毒感染所引起的全球儿童流行性传染病。近年随着手足口病疫苗推广使用,肠道病毒71型(EV71)所致的神经源性肺水肿等危重型手足口病患者显着减少,但其它血清型导致的手足口病仍较常见。特别是柯萨奇病毒A6(CoxA6)感染所致的手足口病病例数明显增加,目前河南省尚缺乏相关资料,鉴于此,我们进行了针对性的回顾性研究。目的1.通过对河南某三级甲等儿童专科医院收治的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明确CoxA6所致HFMD的流行病学特点。2.探讨CoxA6所致重型患儿的临床特征,明确重型手足口病的危险因素。方法1.收集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该三级甲等儿童专科医院收治的手足口病患儿的病例资料,包括:个人信息、一般情况、神经症状、呼吸症状、循环症状及辅助检查等项目;2.将符合研究条件的病例根据血清基因分型分为:CoxA6组,其它血清型组(包括EV71,CoxA16,柯萨奇病毒A10(CoxA10)等);每组患儿根据临床表现分型:普通型和重型。3.总结CoxA6感染所引起的普通型和重型手足口病的临床资料;总结CoxA6重型组与其它血清型肠道病毒重型组的临床资料;4.用统计分析软件SPSS23.0对上述数据进行分析,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两组间计量资料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进行计数资料比较。P<0.05时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利用Logistic回归分析引起重型手足口病的危险因素。结果1.纳入符合条件的手足口病确诊患儿共1805例,其中CoxA6感染540例、占比29.92%,CoxA16感染278例、占比15.40%,EV71感染195例、占比10.80%,CoxA10感染76例、占比4.21%,其余716例分别是由其它血清型如CoxA4、CoxA2、CoxA5、CoxA12等感染,占比39.67%。CoxA6感染的540例手足口病患儿中,重型53例;其它血清型肠道病毒感染重型手足口病患儿为170例,其中EV71感染105例、CoxA16感染64例、CoxA10感染1例。CoxA6、EV71、CoxA16、CoxA10感染中重型发生率分别是:9.81%、53.85%、23.02%、1.31%。2.CoxA6普通型组与重型组的人口学特征比较,重型组患儿平均年龄低于普通型组(P<0.05),重型组散居患儿数量高于普通型组(P<0.05),重型组幼托患儿数量低于普通型(P<0.05),重型组有接触史的患儿人数显着低于普通型组(P<0.05),重型组中患儿为家中二胎及以上的人数低于普通型组(P<0.05),重型组早期母乳喂养及母亲看护的人数均低于普通型组(P<0.05)。3.CoxA6重型组患儿以出疹为首发症状的人数显着低于普通型组(P<0.05),以发热为首发症状的人数显着高于普通型组(P<0.05),以出疹并发热为首发症状的人数显着高于普通型组(P<0.05),重型组患儿的平均热程和平均热峰显着高于普通型组(P<0.05),重型组患儿的WBC计数、CK-MB计数、CRP计数、血糖和ALT数值均明显高于普通型组(P均<0.05),重型组患儿CRP>10mg/L的人数显着高于普通型组(P<0.05)。4.CoxA6与其它血清型肠道病毒引起的重型手足口病的比较,年龄在1-2岁的人数高于其它血清型重型组,在2-3岁的人数低于其它血清型重型组(P<0.05),发热>3天的人数显着低于其它血清型重型组(P<0.05);CoxA6重型组患儿和其它血清型重型组儿病程中均出现了皮疹,其它血清型重型组皮疹主要集中在典型部位(手、臀部、口腔),而躯干、四肢较少累及,CoxA6重型组患儿在非典型部位(颜面部、口周、外阴)出现皮疹的人数高于其它血清型重型组,且CoxA6重型组患儿皮疹多以多形性红斑、疱疹和大疱疹的发生率较高(P<0.05);在神经系统症状方面,与其它血清型组相比,呕吐、肢体抖动的发生率显着降低(P<0.05);在呼吸循环系统方面,血压升高、心率增快和呼吸增快的人数均显着低于其它血清型重型组(P<0.05);WBC计数水平、CRP浓度水平显着高于其它血清型重型组(P<0.05)。5.多因素Logistic分析证明了热程长、高热、血糖升高、CRP升高是感染CoxA6重型手足口病的危险因素。结论1.CoxA6感染导致重型手足口病具有年龄偏小,首发症状以发热多见,不典型皮疹发生率高,重症发生率较低临床特点。2.热程长、高热、血糖升高、CRP升高是感染CoxA6重型手足口病的危险因素。
梁素兰[9](2020)在《儿童呼吸道传染病临床流行病学特征及重型危险因素分析》文中认为目的:通过比较儿童常见呼吸道传染病临床流行病学资料,探讨不同病原体所致儿童呼吸道传染病临床流行病学特征及重型危险因素,为儿童常见呼吸道传染病预防及临床病情判断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收集2008年01月01日至2018年12月31日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感染科收治的年龄在0-18岁常见呼吸道传染病(包括流行性腮腺炎、水痘、猩红热、手足口病、麻疹)总共1063例,根据病原学种类不同分为细菌类和病毒类,先分别分析每个疾病临床流行病学资料,然后综合分析细菌组和病毒组流行病学、检验相关资料及重型危险因素,结果采用SPSS25.0进行统计学处理,以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检验方面:无论是细菌感染还是病毒感染,白细胞计数、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在有无并发症组之间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流行病学方面:(1)儿童常见呼吸道传染病整体男性发病例数所占百分比大于女性。(2)麻疹、手足口病发病年龄高峰分别为0-1岁及1-3岁,流行性腮腺炎、水痘、猩红热发病年龄高峰均为3-7岁。儿童常见呼吸道传染病发病年龄高峰集中在1-7岁。(3)除手足口病外,其余4种疾病均有两次发病高峰,主要集中于6月份及12月份左右。3.临床重型危险因素:年龄、民族、有无基础疾病、有无并发症、最高体温、白细胞、C反应蛋白、热程、肝功能及心肌酶有无异常在临床轻型与重型之间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检验方面:无论是细菌感染还是病毒感染,白细胞计数、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有并发症组均高于无并发症组。2.流行病学方面:儿童常见呼吸道传染病整体男性发病百分比大于女性,手足口病除外。发病年龄主要集中于1-7岁,麻疹除外。发病时间高峰呈双峰型,分别为6月份及12月份左右,手足口病除外。3.临床重型危险因素:有基础疾病、热程长、白细胞高、C反应蛋白高是临床重型的独立危险因素。
王剑锋[10](2019)在《中医儿科外感热病的防治理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小儿外感热病是中医儿科临床最为常见的一类疾病,在历史上积累了极为丰富的临床经验和庞大的理论体系。然而,在其漫长的发展进程中,其理论体系产生了不同的学术观点和分化;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地域,不同的医家,对小儿外感热病的治疗也有着不同看法,演变出不同的学术流派。由此造成外感热病的认知和治疗上的学术分歧。为了探寻这些流派的学术发展路线,以及历代中医着作所产生的影响,探寻这些医家以及着作的发现、发展和贡献,和对儿科外感热病防治产生过的积极的影响,特开展本课题的研究。方法:遴选了从先秦两汉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42部经典儿科及综合性中医着作的文字文献和数字文献,对其中涉及小儿外感热病的内容,包括疾病认知、辨证方法、治法治则、临床用药等进行梳理、分析,以顺查法、逆查法、引文查找法等方法,找出其学术发展的规律,探寻其学术源流,整理其学术贡献。结果:小儿外感热病治疗理论的发展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第一阶段从先秦两汉开始,对小儿外感热病的记载只有若干疾病的证候,方药亦很古朴,显示出儿科学理论还未出现。第二阶段从《伤寒论》出现开始,以伤寒理论论治小儿外感热病成为学术主流。第三阶段从隋唐时期开始出现以寒凉药治疗小儿外感热病,与伤寒理论并存的局面。第四阶段为“寒凉派”学说的兴起,其开创的“玄府气液说”和“火热论”不仅直接影响了中医儿科理论,还成为了后世温病学的源头。第五阶段为温病学理论的发展和成熟,并且与小儿外感热病治疗理论相融合,并且促进了中医儿科学基础理论的发展。结论:中医儿科学对小儿外感热病的治疗,是随着中医学理论的发展而发展的。它肇始于《黄帝内经》,成形于《伤寒论》。随着中医学理论的发展而不断衍生出新的思想和方法。在《伤寒论》出现后,伤寒理论一直处于小儿外感热病治疗的统治地位,并在“寒凉派”理论逐渐成熟后数百年间一直保持与其并存的状态。直至清代温病学的兴起,与小儿外感热病治疗理论相融合后,伤寒理论才基本退出这一学术领域。
二、小儿冬季出疹型传染病(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小儿冬季出疹型传染病(论文提纲范文)
(2)清瘟透疹汤治疗手足口病(邪犯肺脾证)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语 |
引言 |
文献综述 |
1 中医学对本病的认识 |
2 西医学对本病的认识 |
3 中西医结合治疗 |
4 中医疗法 |
5 其它外治疗法 |
6 小结 |
临床研究 |
1 研究目的 |
2 诊断标准 |
3 临床试验方法 |
4 临床研究资料 |
5 结果与分析 |
讨论 |
结论 |
本文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个人简介 |
(3)种痘术的地方性生成与全球重塑——天花疫苗接种术的后殖民技科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后殖民技科学:地方性身份的塑造与生成 |
二、异质性整合:人痘术在中国的生成 |
1.中医理论对天花的适应和调整 |
2.“人痘术”在民间的突现 |
3.“胎毒论”对种痘术的理论整合 |
4.康熙王朝的政治力量 |
5.痘苗的商业运作 |
三、种痘术的全球重塑 |
1.变异:土耳其的“刺臂术” |
2.传播:从英国到欧美 |
3.拓展:从人痘术到牛痘术 |
4.返回故乡:中国的再次整合 |
启 示 |
1.技科学拓展的矛盾空间 |
2.超越传统二元论 |
(4)温病学辨证分类方法的古今研究及其系统化框架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注释表 |
引言 |
1.研究背景 |
2.研究目的及意义 |
3.研究目标 |
4.研究内容 |
5.研究方法 |
6.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中医学辨证分类方法的统一性研究进展 |
1.温病学辨证分类方法的现代研究状况分析 |
2.外感病辨证分类方法统一性研究的现状分析 |
3.外感病与内伤病辨证分类方法的关系问题 |
1 温病学辨证分类要素数据表的构建与解析 |
1.1 研究思路、研究相关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 |
1.2 温病学辨证分类要素数据表的构建探讨 |
1.3 辨证分类要素数据表的构建过程 |
1.4 辨证分类数据表中要素的分析 |
1.5 本文的主要研究结果 |
2 精选36 部温病学着作辨证分类方法的要素统计及权重分析 |
2.1 精选36 部温病学着作辨证分类方法的要素统计分析 |
2.2 精选36 部温病学着作辨证分类方法的要素权重分析 |
2.3 辨证分类方法的要素问题解析 |
3 对温病学派中各代表性的分类框架的分析评价与整体评估 |
3.1 精选36 部温病学着作病证分类框架的特点与优缺点分析 |
3.2 温病学代表着作病证分类框架总体发展水平的评价 |
3.3 温病学派辨证分类方法主流框架的初步探讨 |
4 温病学系统化辨证分类框架的构建 |
4.1 本研究分类框架与现行教材主流分类方法的关系 |
4.2 温病学与伤寒学辨证分类框架之比较 |
4.3 构建温病学通用化辨证分类框架之设想 |
5 结论 |
6 创新性 |
6.1 借助信息学本体分析方法 |
6.2 分类要素权重值的分析 |
6.3 全面整理了温病学领域中的病证分类要素 |
6.4 构建出温病学中普适性较强、涵盖性较广的系统性辨证分类框架 |
7 存在的部分问题及后期工作的设想 |
7.1 病证要素提取标定中存在的部分问题 |
7.2 后期工作的设想 |
8 对寒温统一性辨证分类框架的展望 |
8.1 伤寒学系统化辨证分类框架构建的介绍 |
8.2 构建寒温统一性辨证分类框架的展望 |
9 系统性辨证分类体系的临床运用实例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1999 年以前温病学相关存世着作698 部目录 |
附录2 粗选的103 部温病学病证分类着作 |
附录3 精选的36 部温病学病证分类着作 |
附录4 精选的36 部温病学病证分类着作分类要素标定、频数统计表 |
附录5 精选的36 部温病学病证分类着作分类框架附表 |
作者简介 |
(5)120例普通型手足口病临床治疗的真实世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临床研究 |
一、临床病例选择 |
(一) 病例来源 |
(二) 中医诊断标准 |
(三) 西医诊断标准 |
(四) 纳入标准 |
(五) 排除标准 |
(六) 脱落和终止标准 |
二、临床研究实施方法 |
(一) 病例分组 |
(二) 治疗方案 |
(三) 临床观察时间 |
(四) 临床观察 |
(五) 疗效判定标准 |
(六) 指南在临床应用评价分析 |
(七) 数据整理及分析 |
结果 |
一、入组情况 |
二、基本信息 |
(一) 性别分布 |
(二) 年龄分布 |
(三) 病程分布 |
(四) 发病季节分布 |
(五) 皮疹、疱疹部位分布情况 |
(六) 手足口病病原学检测结果 |
三、研究结果 |
(一) 疗效结果 |
(二) 符合度结果 |
(三) 用药结果 |
讨论 |
一、中医学对手足口病的认识 |
(一) 病名 |
(二) 病因 |
(三) 病机 |
(四) 治疗原则 |
二、西医学对手足口病的认识 |
(一) 病原微生物学认识 |
(二) 流行病学 |
(三) 治疗 |
三、结果及分析 |
(一) 疗效分析 |
(二) 符合度评价 |
结语 |
一、总结 |
二、展望与不足 |
参考文献 |
综述 手足口病的中医临床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发表论文 |
(6)宋以前儿科学术成就与特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文献综述 |
1 宋以前对小儿生理的认识 |
1.1 年龄界定 |
1.2 生理特点 |
1.3 变蒸学说 |
2 宋以前对小儿病理的认识 |
2.1 病因病机 |
2.2 胎毒学说 |
3 宋以前对小儿诊法的认识 |
3.1 望诊 |
3.2 脉诊 |
3.3 小儿指纹诊法 |
4 宋以前对小儿治疗的认识 |
5 宋以前对儿科四大证的认识 |
5.1 麻 |
5.2 痘 |
5.3 惊 |
5.4 疳 |
6 宋以前对小儿养护的认识 |
参考文献 |
前言 |
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1.1 “儿”字 |
1.2 儿科 |
1.3 儿科学 |
1.4 儿科史 |
1.5 儿科史观 |
2 宋以前对小儿生理的认识 |
2.1 年龄界定 |
2.2 生长发育 |
2.3 生理特点 |
2.4 变蒸学说 |
3 宋以前对小儿病理的认识 |
3.1 病理特点 |
3.2 病因特点 |
3.3 胎毒学说 |
4 宋以前对小儿诊断的认识 |
4.1 望诊 |
4.2 闻诊 |
4.3 按诊 |
4.4 脉诊 |
4.5 小儿指纹诊法 |
5 宋以前对小儿治疗的认识 |
5.1 用药原则 |
5.2 药物外治法 |
5.3 非药物疗法 |
5.4 病后调护 |
6 宋以前对小儿疾病的认识 |
6.1 小儿疾病的相关文献 |
6.2 儿科四大证 |
6.3 小儿常见疾病 |
6.4 小儿其他疾病 |
7 宋以前对小儿养护的认识 |
7.1 胎养 |
7.2 新生儿养护 |
7.3 日常养护 |
8 宋以前儿科相关医家与医着 |
8.1 医家 |
8.2 医着 |
结语 |
1 宋以前中医儿科学的主要成就 |
1.1 实现独立分科 |
1.2 初建学术体系 |
1.3 完备治疗方法 |
2 宋以前中医儿科学的主要特点 |
2.1 重视小儿 |
2.2 多为杂病 |
2.3 养护详致 |
3 小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7)以大疱样皮疹为特点的手足口病病原学及临床特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以大疱样皮疹为特点的手足口病病原学分析 |
1.材料与方法 |
2.结果 |
3.讨论 |
4.结论 |
第二部分 以大疱样皮疹为特点的手足口病临床特征分析 |
1.对象与方法 |
2.结果 |
3.讨论 |
4.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柯萨奇病毒A6型致手足口病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中英文对照缩略词表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8)柯萨奇病毒A6致重型手足口病临床特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 资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手足口病的病原学和临床特征及发病因素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
致谢 |
个人简历 |
(9)儿童呼吸道传染病临床流行病学特征及重型危险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研究对象 |
1.1 纳入标准 |
1.2 排除标准 |
1.3 一般临床资料 |
2.内容与方法 |
3.质量控制 |
4.统计方法 |
5.技术路线图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位论文 |
导师评阅表 |
(10)中医儿科外感热病的防治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引言 |
2.方法 |
3.结果 |
3.1 先秦、两汉时期 |
3.1.1 《黄帝内经》对小儿外感热病理论的影响 |
3.1.2 《神农本草经》中有关小儿外感热病的记述 |
3.1.3 《五十二病方》中有关小儿外感热病的记述 |
3.1.4 《伤寒论》对小儿外感热病理论的影响 |
3.2 魏晋隋唐时期 |
3.2.1 《脉经》中有关小儿外感热病的记述 |
3.2.2 《针灸甲乙经》中有关小儿外感热病的记述 |
3.2.3 《小品方》中有关小儿外感热病的记述 |
3.2.4 《诸病源候论》中有关小儿外感热病的记述 |
3.2.5 《备急千金要方》中有关小儿外感热病的记述 |
3.2.6 《外台秘要》中有关小儿外感热病的记述 |
3.2.7 《颅囟经》中有关小儿外感热病的记述 |
3.3 宋金元时期 |
3.3.1 《太平圣惠方》中有关小儿外感热病的记述 |
3.3.2 《圣济总录》中有关小儿外感热病的记述 |
3.3.3 《类证活人书》中有关小儿外感热病的记述 |
3.3.4 《小儿药证直诀》中有关小儿外感热病的记述 |
3.3.5 《幼幼新书》中有关小儿外感热病的记述 |
3.3.6 《小儿卫生总微论方》中有关小儿外感热病的记述 |
3.3.7 《小儿病源方论》中有关小儿外感热病的记述 |
3.3.8 《小儿痘疹方论》中有关小儿外感热病的记述 |
3.3.9 《活幼心书》中有关小儿外感热病的记述 |
3.3.10 《活幼口议》中有关小儿外感热病的记述 |
3.3.11 《世医得效方》中有关小儿外感热病的记述 |
3.4 明清时期 |
3.4.1 《婴童百问》中有关小儿外感热病的记述 |
3.4.2 《普济方》中有关小儿外感热病的记述 |
3.4.3 《保婴撮要》中有关小儿外感热病的记述 |
3.4.4 《万密斋医学全书》中有关小儿外感热病的记述 |
3.4.5 《证治准绳》中有关小儿外感热病的记述 |
3.4.6 《景岳全书》中有关小儿外感热病的记述 |
3.4.7 《幼科金针》中有关小儿外感热病的记述 |
3.4.8 《幼科折衷》中有关小儿外感热病的记述 |
3.4.9 《幼科指南》中有关小儿外感热病的记述 |
3.4.10 《张氏医通》中有关小儿外感热病的记述 |
3.4.11 《幼科铁镜》中有关小儿外感热病的记述 |
3.4.12 《医宗金鉴·幼科心法》中有关小儿外感热病的记述 |
3.4.13 《麻科活人全书》中有关小儿外感热病的记述 |
3.4.14 《幼幼集成》中有关小儿外感热病的记述 |
3.4.15 《幼科释谜》中有关小儿外感热病的记述 |
3.4.16 《幼科要略》中有关小儿外感热病的记述 |
3.4.17 《温病条辨·解儿难》中有关小儿外感热病的记述 |
3.4.18 《中医药学高级丛书·中医儿科学》中有关小儿外感热病的记述 |
4.讨论 |
4.1 由伤寒到温病的演变过程 |
4.1.1 寒凉派的发展轨迹及小儿外感热病证治理论的二元化特性 |
4.1.2 清热法逐渐成为治疗小儿外感热病的主流 |
4.2 小儿温补学派的发展轨迹 |
4.3 对痘疹类疾病认知的发展过程 |
5.结论 |
创新点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文献综述 小儿外感热病理论的发展及源流初探 |
参考文献 |
四、小儿冬季出疹型传染病(论文参考文献)
- [1]儿童常见呼吸道病原免疫预防专家共识[J]. 国家呼吸医学中心.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21(22)
- [2]清瘟透疹汤治疗手足口病(邪犯肺脾证)的临床观察[D]. 韩月. 长春中医药大学, 2021(01)
- [3]种痘术的地方性生成与全球重塑——天花疫苗接种术的后殖民技科学研究[J]. 郝新鸿. 自然辩证法通讯, 2021(07)
- [4]温病学辨证分类方法的古今研究及其系统化框架设计[D]. 魏鹏辉. 江西中医药大学, 2021(01)
- [5]120例普通型手足口病临床治疗的真实世界研究[D]. 李路燕.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20(01)
- [6]宋以前儿科学术成就与特点研究[D]. 蒿杰.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7]以大疱样皮疹为特点的手足口病病原学及临床特征分析[D]. 曹梦露. 苏州大学, 2020(02)
- [8]柯萨奇病毒A6致重型手足口病临床特征分析[D]. 李小磊. 新乡医学院, 2020(12)
- [9]儿童呼吸道传染病临床流行病学特征及重型危险因素分析[D]. 梁素兰. 新疆医科大学, 2020(07)
- [10]中医儿科外感热病的防治理论研究[D]. 王剑锋. 上海中医药大学, 201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