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Hydrodynamics and Mass Transfer Performance in Supercritical Fluid Extraction Columns(论文文献综述)
刘庭瑶[1](2021)在《搅拌筛板萃取塔CFD-PBM模拟研究》文中提出本文利用流体力学软件对搅拌筛板萃取塔进行了数值模拟。在三级搅拌筛板萃取塔内进行无传质模拟计算,利用自定义程序(UDF)在FLUENT软件内植入破碎聚并模型,建立计算流体力学(CFD)-群体平衡模型(PBM)相耦合的模拟计算方法,将液滴聚并和破碎行为植入到研究模型中,模拟了不同操作条件下分散相液滴平均直径和滞存率。在此基础上,采用CFD-PBM结合液滴传质模型,模拟流速、搅拌转速以及体系物性对于传质体系的分散相液滴直径及其分布的影响,同时对萃取效率和分散相滞存率进行了预测。本文研究得到的结论如下:(1)采用CFD-PBM模型可以对搅拌筛板萃取塔内液滴分布进行模拟,CT破碎聚并模型所计算的液滴分布较符合对数正态分布,与实验结果吻合,可以用于搅拌筛板萃取塔的流场模拟。采用CT模型对液滴平均直径进行计算,与实验结果相比,两者存在一定偏差。在此基础上,针对不同的分散相,采用增加了分散相粘度修正项的CT模型对液滴平均直径进行模拟计算,模型参数由该分散相某一实验条件下的实验结果拟合得到,结果发现不同条件下的模拟计算值与实验值吻合度好,表明修正模型具有良好的适用性。对于分散相相同,而连续相不同的体系,采用相同的模型参数,模拟值与实验值均吻合良好,表明模型参数仅与分散相性质有关,与连续相无关。(2)模拟结果显示,随搅拌转速增加,液滴直径减小,搅拌段内分散相滞存率增大;随分散相流速的增加,液滴直径增大,分散相滞存率也增大;连续相流速在模拟条件范围内未见对液滴直径和滞存率造成影响;相同操作条件下萃取塔内各级滞存率自上而下递减,液滴直径自上而下略有增加;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相符,且液滴直径模拟结果的准确度好于以往经验关联式。(3)传质条件下,搅拌转速增大,液滴平均尺寸减小且分布变窄,分散相流速增加时,液滴平均直径增大,分布变宽。与无传质体系相比,传质体系的平均滴径更小,原因是溶质能降低两相的界面张力。其他条件不变时,萃取率在研究范围内随着搅拌转速增加而提高,随两相流量增大而降低,与实验值的偏差在±2%以内。预测分散相液滴直径时,与实验数据略有偏差,推测主要原因在于两相物性尤其是界面张力随溶质浓度的改变而改变,但模拟计算过程中对此未予考虑。此外,在预测液泛等不良操作时,本文方法尚有一定局限性。本文采用流体力学软件对搅拌筛板萃取塔进行CFD-PBM模拟,大大减少了实验工作量,省时省力,获得了较准确的流体力学数据,可为萃取塔结构优化和工业化设计提供依据。
郭娜[2](2021)在《桑叶和桑果活性成分提取与微生物转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桑是桑科桑属中一种多年速生落叶木本经济植物,桑叶和桑果富含多种天然活性成分,营养价值和功能作用突出,广泛应用于食品、饲料、保健品、药品等领域。我国桑树种植面积大,桑叶和桑果产量巨大。目前国内桑叶主要用于饲喂桑蚕和饲料加工,大部分桑叶未被充分利用。桑果皮薄、汁多、易碎,不易长期储存,多加工为饮料和果酱等低附加值产品。本论文以桑叶和桑果为原料,对桑叶和桑果活性成分新型绿色溶剂高效提取和微生物发酵等关键技术进行了系统研究,为我国桑树资源高附加值加工利用提供了重要的研究基础和技术支撑,具有广泛的应用开发价值和潜力。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建立了超声辅助表面活性剂水溶液提取桑叶活性成分的绿色提取技术,并探讨了提取机制。利用表面活性剂水溶液作为提取溶剂,以桑叶总酚和总生物碱提取率为指标,通过溶剂筛选、单因素实验和Box-Behnken结合响应面设计,对提取工艺进行了优化。在最优的条件下,桑叶总酚和总生物碱的提取率可分别达24.39 mg/g和2.97 mg/g。对桑叶酚类和生物碱类成分中常见的六种化合物进行了定量分析,通过与传统的有机溶剂提取和水提取相比,本方法对目标化合物的提取率分别是乙醇提取的1.08-2.07倍和水提取的1.17-1.54倍,提取效率较高。通过对提取过程的动力学模型拟合,表明本提取方法符合二级动力学模型,模型参数也优于传统的两种方法。分子对接结果显示Triton-114分子与目标化合物通过氢键作用相互结合将目标化合物从植物中提取。利用表面活性剂浊点分离现象,在65℃下经过20 min加热,表面活性剂提取液中的活性成分实现了初步富集和分离。(2)通过微生物发酵解析了桑叶活性成分的生物转化规律,确立了红曲霉和酵母菌发酵桑叶工艺参数,并对发酵桑叶进行了活性评估。对复合微生物发酵桑叶条件进行了优化。桑叶总酚含量在第5天可达34.62 mg/g,槲皮素和山奈酚含量在第7天分别达到3.11 mg/g和1.10 mg/g。对发酵过程中影响酚类成分释放和转化的四种水解酶活力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酶活与成分相关。通过形态学观察发现桑叶经微生物发酵后结构破坏严重,发酵促进了活性成分的释放和转化。桑叶发酵过程中,DPPH和ABTS自由基清除率及α-糖苷酶抑制活性均与总酚、槲皮素和山奈酚的含量呈正相关。总酚含量与DPPH和ABTS自由基清除率关系密切,槲皮素和山奈酚含量与α-糖苷酶抑制活性关系密切。(3)建立了高速匀质结合负压空化辅助低共熔溶剂提取桑果花色苷的绿色提取技术,并研究了花色苷在溶剂中的稳定性。利用氯化胆碱-柠檬酸-葡萄糖摩尔比例为1:1:1,含水量为30%(v/v)组成的天然低共熔溶剂作提取溶剂,通过Plackett-Burman设计和Box-Behnken设计对提取参数进行了筛选和优化。在优化的条件下,桑果花色苷提取率可达6.05 mg/g。本方法对桑果花色苷的提取率优于负压空化辅助低共熔溶剂提取法和高速匀质结合负压空化辅助有机溶剂提取法,分别是其他两种方法的1.08倍和1.30倍。通过对提取过程的动力学模型拟合,表明本提取方法符合一级动力学模型,模型参数也优于其他两种方法。与传统有机溶剂法提取的桑果花色苷相比,花色苷在低共熔溶剂中的降解速率低、稳定性高,低共熔溶剂有利于花色苷的稳定提取和保存。利用大孔树脂对低共熔溶剂提取的桑果花色苷溶液进行了富集研究。经过AB-8树脂富集,花色苷的回收率为83.57%,桑果花色苷富集物中花色苷含量为21.64%,得到了纯度较高的桑果花色苷富集产物。(4)考察了固定化微生物发酵桑果的影响因素,建立了固定化乳酸菌发酵桑果工艺,并对发酵桑果的品质进行了评价。首先对固定化乳酸菌的制备条件进行了优化,优化后微生物的包埋率为86.73%。以总酚和总花色苷为指标,对固定化乳酸菌发酵桑果工艺进行了优化,优化后固定化乳酸菌发酵桑果中总酚和总花色苷的含量分别为2.93 mg/mL和2.18 mg/mL。与未发酵的桑果相比,总酚略升高2.81%,花色苷保留率为91.98%,此花色苷保留率高于游离乳酸菌发酵桑果的71.35%。对桑果的抗氧化活性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固定化乳酸菌发酵的桑果抗氧化活性优于未发酵的桑果。在低温贮藏过程中,未发酵的桑果和固定化乳酸菌发酵的桑果总酚含量变化不显着,而未发酵的桑果花色苷含量显着降低,贮藏30天时花色苷的保留率为74.57%,固定化乳酸菌发酵的桑果相同条件下花色苷的保留率可达87.79%,保留率提高15.22%。对固定化乳酸菌重复发酵桑果的能力进行了研究,固定化乳酸菌在使用5次后菌球中乳酸菌的菌落数为初始的83.32%,固定化乳酸菌稳定性较好,有重复使用性。
姜泽钰[3](2020)在《基于近临界DME溶胀-插嵌的PP接枝改性方法研究》文中指出聚丙烯的固相接枝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固相接枝产物接枝率比较低,功能性基团和形成的支链分布不均匀,不利于进行表面印刷、染色,以及开发高分子合金和共混复合材料,限制了PP的应用。超临界二氧化碳(SC CO2)协助固相接枝改性方法虽然使功能基团分布均匀且PP分子断链少,但是溶胀效果有限且临界压力高达7.38 MPa,给工业应用带来一定困难。为了解决以上问题,因此使用近临界二甲醚协助固相接枝反应的方法具有重大的意义。本课题的研究目标是在温和的条件下合成出接枝率可控、单体分布均匀的接枝产物,优化制备功能化PP的反应条件和流程使其易于实现工业化。采用近临界DME插嵌技术,溶胀聚丙烯(PP)薄膜使改性单体和引发剂偶氮二异丁腈(AIBN)插嵌至PP基体内部,移除溶胀剂后在合适的温度下热引发,进行自由基反应从而得到接枝产物。本课题对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接枝聚丙烯体系、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和苯乙烯(St)共单体接枝聚丙烯体系和近临界DME体系对不同聚丙烯基体材料溶胀度进行了硏究。确定溶胀温度、溶胀时间、接枝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单体配比,单体用量和引发剂用量对相对接枝率和接触角的影响。用傅立叶红外光谱对接枝产物进行表征,证明单体均已成功接枝到PP基体上,再对接枝产物进行定量分析,以表征接枝率的相对大小,釆用水接触角方法表征了接枝物的亲水性能,热重分析测定了接枝产物热稳定性。实验结果表明以近临界二甲醚做为溶胀剂,将聚丙烯样条、聚丙烯薄膜和聚丙烯颗粒在55℃下溶胀24 h,聚丙烯薄膜的溶胀度最高,因此本实验采取聚丙烯薄膜为反应基质。在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接枝聚丙烯体系中,在溶胀温度为55℃,溶胀时间为3h,单体GMA用量6份(以PP为100份基准),引发剂AIBN用量为0.5份(以PP为100份基准),反应温度为85℃,反应时间为3 h时相对接枝率达到最大为2.91%,接枝产物的水接触角降到69.75°。在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和苯乙烯共单体接枝聚丙烯体系中,引发剂AIBN用量(以PP为100份基准)为0.6份,单体(GMA,St的物质的量比为1:1)总投料量为10份(以PP为100份基准)时,在55℃溶胀时间3 h,然后升温至85℃反应3 h,得到了相对接枝率为5.86%,水接触角为67.19°的接枝产品。热分析实验表明,单体的加入降低了PP的耐热性。
刘星宇[4](2020)在《屈曲花种子活性物质的超声波辅助提取工艺优化及其化学成分分析》文中提出屈曲花(Iberis amara L.)为十字花科植物,原产于西班牙,是一种兼具观赏和药用价值的药赏两用植物。屈曲花具有抗氧化、抗虫、抗炎、抗菌、抗过敏和抗癌等多种活性,其主要的化学成分有胺类、葫芦素类、芥子油苷类和黄酮类等。目前国内外对于屈曲花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栽培技术及其粗提物的活性上,而对于屈曲花活性物质的提取及化学成分分析的研究报道很少,因此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该植物在制药工业领域中的应用。另一方面,超声波作为清洁高效的现代提取技术,在天然药物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与传统的提取方法相比较,超声波提取具有高效、环保、低温、低能耗等诸多优点。因此,本文利用不同的超声波辅助提取手段,首次对屈曲花种子进行了系统的化学成分分析及其活性物质提取工艺路线优化。研究了屈曲花植物化学成分以及不同特色活性物质的高效超声波辅助提取路线,并与传统的提取方法进行了比较。探讨了超声波辅助提取对屈曲花挥发油得率、化学组成以及各生物活性的影响;考察了超声波预处理参数与屈曲花种子油得率、物化性质、脂肪酸组成、各植化成分含量以及抗氧化活性的相关性;分析了超声波功率与屈曲花中葫芦素提取的动力学模型的独特关系。通过本文的研究,以期为屈曲花的深度开发提供充足的参考信息,为进一步开展该植物活性成分的高效工业化生产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首先本课题首次采用超声波辅助水蒸馏法(Ultrasound-assisted hydrodistillation,UAHD)从屈曲花种子中提取挥发油。考察了提取时间、超声波功率和液固比对屈曲花种子挥发油得率的影响,随后以单因素的实验结果为基础,运用响应面法优化了UAHD提取条件,即在提取时间240 min、超声波功率75 W、液固比6.7 m L/g的条件下,挥发油的最大得率为0.42±0.05%(v/w,fresh weight)。UAHD所得挥发油产率明显高于传统的水蒸馏法(Hydrodistillation,HD)和水蒸气蒸馏法(Steam distillation,SD)。随后,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UAHD、HD、SD所得挥发油样品成分进行了测定,三种挥发油样品具有相似的化学成分特征,一共从中检测并确定了28种相同的化合物,其主要的成分为松油醇、薄荷酮、新二氢香芹醇和姜黄烯等。随后又对挥发油样品一系列的生物活性进行了研究。三种方法所得挥发油都表现出了较强的抗氧化、抗炎、抗菌、抗癌和菜青虫幼虫拒食活性,且三种油样之间的活性无太大差别。上述结果表明,UAHD是一种高效、简便、经济、绿色的挥发油萃取技术,超声波的引入能显着提高传统蒸馏技术的提取效率,且不会破坏产品原有的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因此,超声波可作为芳香植物精油工业生产的辅助提取手段。此外,屈曲花种子挥发油表现出了广泛的药理活性,在食品业、制药业和农业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2)随后本课题首次采用超声波预处理(Ultrasound pretreatment,USP)与超临界CO2提取(Supercritical CO2 extraction,SCE)相结合的方法提取屈曲花种子油(Iberis amara seed oil,IASO)。探索了不同USP参数(功率及时间)对IASO的产率、物化性质、脂肪酸组成、各植化成分含量以及抗氧化性的影响。种子经100W的超声波功率处理10 min后,SCE获得的最大IASO得率(25.28±0.39%,w/w,dry weight)比未经处理的种子高约28%。IASO的物化性质及抗氧化活性与食用油接近,且含有丰富的单不饱和脂肪酸和营养成分。与传统的萃取方法相比,USP+SCE能提高IASO的油品质量以及单不饱和脂肪酸的相对含量,还能增加油品中多种植物化合物的含量和抗氧化活性。上述结果表明,USP+SCE是一种高效环保的混合提取工艺,对种子样品的超声波预处理能显着增强IASO的产率以及提高油品品质,在天然植物油的工业提取中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此外,IASO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因此在制药、生物柴油和食品行业中,屈曲花种子可作为易获取的天然植物油的良好来源。(3)其次本课题采用独特的超声波辅助超临界CO2提取技术(Ultrasound-assisted supercritical CO2 extraction,UASCE)从屈曲花种子中获取葫芦素E(Cucurbitacin E,Cu E)。该天然化合物是屈曲花种子中含量丰富的特色活性物质,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本课题采用田口设计法,建立L25(56)正交矩阵对UASCE的实验条件进行了优化。在动态提取时间60 min、压力25 MPa、温度50℃、CO2流速2 m L/min、夹带剂浓度12%、超声波功率200 W的条件下,UASCE获取Cu E的最高得率为8.61±0.06 mg/g,dry mass。结果表明,与传统超临界CO2萃取法相比,UASCE提高了26.1%的Cu E得率,缩短了34.8%的提取时间,减少了52%的CO2用量。动力学研究表明,建立的破碎-完整细胞模型与实验提取曲线基本吻合。对流机制在UASCE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且传质系数随超声波功率的增大而增大。上述结果表明,UASCE是一种高效、绿色、可行的提取方法,超声波的引入能提高传统超临界CO2萃取法的提取效率以及节省运行成本,可为高效的Cu E工业生产的实施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4)最后利用超声波辅助溶剂萃取法得到屈曲花种子浸膏,随后依次采用石油醚、乙酸乙酯及正丁醇进行分段萃取,应用硅胶柱、Sephadex LH-20凝胶柱、小孔树脂柱、制备薄层层析、半制备型HPLC以及重结晶等方法对屈曲花种子浸膏的乙酸乙酯相部位进行分离纯化,借用质谱及核磁共振等现代波谱解析手段鉴定了26个化合物成分的结构。其中包含5个木质素类化合物、8个葫芦素类及其衍生物、7个黄酮及黄酮苷物质、2个倍半萜类以及4个其他类化合物。这些化合物分别为Ethyl 4-methoxycinnamate(1)、p-Coumaric acid ethyl ester(2)、β-sitosterol(3)、Tiliroside(4)、Neolignan(5)、Corchoionol C(6)、3-methoxy-4’,7-epoxy-8,3’-neolignane-4,9,9’-triol(7)、Phlorizin(8)、Cucurbitacin D(9)、3-epi-isocucurbitacin D(10)、Cucurbitacin B(11)、Cucurbitacin I(12)、25-acetoxy-2α,16α,20(R)-trihydroxy-cucurbita-5,23-dien-3,11,22-trione(13)、25-acetoxy-3β,16α,20(R)-trihydroxy-cucurbita-5,23-dien-2,11,22-trione(14)、Cucurbitacin E(15)、Arvenins I(16)、(-)-Pinoresinol(17)、(±)-Syringaresinol(18)、(±)-Lariciresinol(19)、Blumenol B(20)、Afzelin(21)、(-)-Catechin(22)、Taxifolin(23)、Kaempferol(24)、Sinensin(25)、p-Hydroxybenzonic acid(26)。其中22个化合物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以上结果表明,屈曲花种子中含有丰富的活性成分,进一步扩大对该植物化学成分的认知,对推动屈曲花产业的发展以及相关作物产品的开发利用具有积极作用。
张志远[5](2020)在《银杏内酯和有序大孔奎宁分子印迹材料的制备和性能研究》文中认为金鸡纳生物碱和银杏内酯在临床和食品工业都有广泛的应用。金鸡纳树和银杏树仍是获得这些有效成分最经济的来源。因此,开发高选择性吸附剂,对于提高金鸡纳树生物碱和银杏内酯的分离效率、降低制备成本及提高天然产物利用率具有重要的意义。分子印迹技术是根据目标分子的结构来设计和合成能特异性识别和吸附目标分子的聚合物材料的技术,也是当前应用于分离和富集天然药效成分的一项新兴技术。本论文旨在开发对金鸡纳生物碱和银杏内酯具有特异吸附性能的分子印迹聚合物(MIPs),并针对本体聚合法制备的MIPs印迹孔穴利用率低的缺点,通过制备具有三维有序大孔结构(3DOM)的MIPs来改善孔结构特征,提高颗粒内传质性能,从而提高分子印迹孔穴的利用率和吸附容量。本论文主要内容如下:(1)3DOM奎宁分子印迹聚合物制备及分离金鸡纳生物碱。首先,应用胶晶模板法,制备三维有序大孔巯基功能化二氧化硅杂化材料(3DOM SiO2-SH)。然后,将奎宁分子印迹前驱物溶液渗透进入3DOM SiO2-SH材料,通过热聚合进行表面印迹,得到具有三维有序大孔结构的分子印迹聚合物(3DOM MIPs)。分子印迹前驱物溶液以奎宁为模板、甲基丙烯酸为功能单体、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为交联剂、氯仿为溶剂。采用Raman、SEM、氮气吸附测量、TGA等方法对材料组成和孔结构特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3DOM MIPs中MIPs的含量约为69.9%。与本体法制备的TBMIPs相比,3DOM MIPs具有更规则的大孔结构、更高的表面积和孔隙率,从而能有效提高颗粒内吸附性能和提高印迹孔穴的利用率。在静态吸附实验和固相萃取实验中,3DOM MIPs的结合能力均高于TBMIPs。此外,3DOM MIPs对奎宁和奎尼丁表现出高亲和力,使用3DOM MIPs作为SPE吸附剂,可以从金鸡纳树提取物中有效地分离得到奎宁和奎尼丁,洗脱回收率高。(2)银杏内酯分子印迹聚合物制备及吸附性能评价。通过超声提取、柱层析和重结晶的方法从银杏浸膏中成功分离出高纯度的银杏萜类内酯提取物,其主要成分为银杏内酯A(GA)和银杏内酯B(GB)。然后,以萜类内酯提取物为模板分子,丙烯酸(AA)和四乙烯基吡啶(4-vp)为功能单体,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EDMA)、二甲基丙烯酸甘油酯(GDMA)和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TMPTA)为交联剂,探讨功能单体和交联剂的种类和比例对制备的MIPs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以4-vp为功能单体制备的MIPs在吸附量、KP和I值都高于以丙烯酸为功能单体制备的MIPs。以4-vp为功能单体,GDMA为交联剂制备的MIPs对GB有较好的亲合性和选择性;以4-vp为功能单体,以TMPTA为交联剂制备的MIPs对GA和GB都较好的亲合性和选择性。本论文研究为改善分子印迹聚合物孔结构特征,提高印迹位点利用率,提供了新的方法。同时也为制备奎宁和银杏内酯MIPs,实现靶向分离金鸡纳生物碱和银杏内酯提供了基础实验数据。因此,本论文具有较好的科学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郝明洁[6](2020)在《超临界流体药物微细颗粒制备装置研制及应用》文中提出大量研究表明超临界流体技术是制备药物微细颗粒的一种有效的技术,但受现有设备,尤其受设备中喷嘴不能满足大量化生产的限制,该技术目前尚处于实验室研究阶段,无法实现工业化,开发能够满足工业化大量生产需求的喷嘴及超临界流体装置具有重要的工程意义。本文在综述及分析超临界流体制备药物微细颗粒工艺及设备的特点及研究现状的基础上,自主设计了一种能够满足药物颗粒大量制备的入口管径可调的撞击流环隙可调喷嘴,并以该喷嘴为核心部件研制了一套超临界流体药物微细颗粒制备装置。并进一步开展了该装置分别用于依折麦布和阿司匹林微细颗粒制备的实验研究。首先,开展了基于Box-Behnken design(BBD)及曲面响应法(RSM)的超临界CO2抗溶剂法制备依折麦布超细颗粒实验研究,在不同依折麦布浓度(40,60,80 g/L)、反应温度(50,60,70℃)和反应压力(8,11,14 MPa)制备依折麦布超细颗粒,其次采用粒度测定仪对所制备的依折麦布超细颗粒的尺寸进行表征。最后,采用RSM模型分析了各参数对所制备依折麦布超细颗粒的影响显着性、规律及最佳制备条件。结果表明:依折麦布浓度影响最显着,其次是反应温度,最后是反应压力;依折麦布颗粒尺寸随反应浓度的增加而增加,随反应温度的增加先减小后增加,随反应压力的增加而减小。模型优化后的最佳制备条件为:反应物浓度40 g/L,反应温度60.4℃,反应压力13.8 MPa,通过实验验证预测值的准确性,得到实际的粒径大小为10.1μm,实验误差100 nm之内,说明实验模型确实有一定的真实性,能够为实验研究起到指导作用。同时开展了基于单因素法的超临界CO2快速膨胀法制备阿司匹林超细颗粒的实验研究。首先,开展了不同反应温度和反应压力条件下阿司匹林超细颗粒制备实验,其次采用马尔文激光粒度仪对所制备的阿司匹林超细颗粒尺寸进行表征,并采用X射线衍射分析进行了晶型表征。结果表明:随着反应温度的增加粒径先减小后增加,随着反应压力的增加粒径减小,颗粒晶型没有发生改变,但结晶度有所降低。以上结果证明了撞击流环隙可调喷嘴用于药物微细颗粒大量制备制备的可行性,对实现超临界流体药物微细颗粒制备技术的工业化提供了设备基础。
董超[7](2019)在《超临界乳液萃取法制备载药微囊工艺基础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药物混悬剂在传统及新型给药系统中都具有广泛应用,但传统药物混悬剂制备方法有着难以克服的缺点,一般存在液相中残存的有机溶剂无法彻底去除等问题。超临界乳液萃取法(SFEE)将超临界微粒制备技术与乳液法微粒制备技术相结合,是可应用于超细微粒制备的新型绿色技术。SFEE过程微粒直接在水体系中生成,且具有粒径分布均匀、球形度高、分散性好等优点,尤其适用于药物混悬剂的制备,弥补了其他超临界微粒化技术的不足。但因SFEE技术发展时间较短,其相关研究多以针对性较强的实验研究为主,对萃取过程的工艺研究尚不充分,对萃取过程机理研究不够深入。此外,SFEE法萃取对象多选择O/W型模板乳液,而对W1/O/W2型模板乳液萃取的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本论文首先对构成SFEE法的溶剂/scCO2混合过程和scCO2溶除溶剂过程进行机理研究,为合理选取SFEE萃取工艺条件提供理论依据。采用SFEE工艺分别对O/W和W1/O/W2型模板乳液进行处理,在水体系中制备药物纳米混悬剂,并制备结构不同、功能不同的药物/聚合物复合微粒制剂,研究在复杂体系中制备不同微粒的一般规律。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及主要结论如下:对SFEE萃取过程涉及高压条件下溶剂/CO2气液相平衡及混合密度进行分析研究,进而预测SFEE法反应釜中溶剂/CO2二元体系在水相中混合过程的相行为。采用可视化实验研究手段,对反应釜内溶剂/CO2混合过程进行直接监测,对SFEE法复杂体系相行为的预测结果进行检验的同时,也对不同操作条件下SFEE法的溶剂去除效率进行考察,进而判断混合过程中溶剂和CO2的主要传质路径,深化对SFEE法中混合传质过程的认识。研究结果表明:临界混合压力以上只有在溶剂/CO2界面处湍动程度较强时二者才可实现混溶,否则相界面严重抑制混合效果。萃取过程中,溶剂/CO2在水相中接触并在气液界面发生对流扩散,是二者进行混合的主要传质途径,而不是单纯的水相中的分子扩散问题。此外,溶剂/CO2混合密度的变化可导致乳液失稳分层,对溶剂/CO2在水体系中的混合过程造成复杂影响。对SFEE法溶剂溶除过程中釜内流场及溶剂浓度分布情况进行分析研究。在高压条件下采用PIV流场测试仪对反应釜内溶剂/scCO2混合流场进行测试,测得超临界流体的速度矢量分布图,验证分析模型的可靠性。PIV检测结果表明:SFEE过程中,反应釜内溶剂/scCO2混合物呈现环向流动,且流动方向与进气温度有关。对釜内溶剂浓度分布随萃取时间变化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被scCO2萃取至气相的溶剂无法有效从反应釜中溶除,是限制SFEE工艺溶剂去除效率的关键限制因素。通过引入SFEE分步萃取法和强磁力搅拌,极大提高了 SFEE法的溶剂去除效率,而不同溶剂对应的残留量与溶剂在水中的溶解度呈正相关关系。影响因素综合分析表明:分步萃取法各萃取条件中,一次萃取压力P1对溶剂残留量影响最显着,因而一次萃取中溶剂与scCO2的混合与分离效果是决定分步萃取工艺效率的关键因素。采用SFEE法对O/W型模板乳液进行萃取,首先制备以吐温80为稳定剂的槲皮素纳米混悬剂。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以聚己内酯(PCL)为聚合物载体,采用SFEE法制备槲皮素/PCL复合混悬剂,研究过程操作参数对不同混悬剂中微粒形貌和粒径的影响。采用FT-IR和XRD研究SFEE处理前后槲皮素及PCL化学结构及结晶行为的变化,验证复合微囊的药物包埋效果同时考察过程操作参数对复合微囊药物包埋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调节槲皮素浓度cquer和聚合物浓度CPCL分别是改变槲皮素纳米混悬剂和槲皮素/PCL复合混悬剂中微粒粒径的有效手段。对于复合微囊而言,表面活性剂浓度CTween对包埋率的影响最为显着,但出于对乳液稳定性考虑,增大聚合物浓度CPCL是提高药物包埋率的最有效手段。本文研究复合微囊在模拟肠液环境下的释放规律,采用释放动力学方程拟合数据,确定微囊缓释特性。将SFEE法与多重乳状液技术相结合,制备具有多重载药功能、内部具有闭孔结构的复合空心微囊。W1/O/W2型模板多重乳状液内外水相间存在化学势差和水传递现象,水的跨膜扩散模型分析表明,水在有机相中的溶解度C(∞)和扩散系数D是决定液膜透过性的关键因素。通过调节影响液膜透过性的乳液配制参数,如溶剂类型、疏水性表面活性剂浓度Cspan和液膜中聚合物浓度CPCL,可实现控制闭孔微囊内部结构的目的。此外,高压下PCL/溶剂/CO2三元体系发生相分离可引起有机相液膜中聚合物贫相的产生导致微囊结构破坏。因此,采用SFFE萃取前需先将模板乳液预固化处理。本文还分别研究多重模板乳液配制参数和SFEE萃取温度和压力参数对微囊形貌及内部结构的影响,考察双重载药微囊对亲水性药物和疏水性药物包埋率以及释放特性。综上所述,本文采用SFEE技术,以O/W和W1/O/W2模型多重乳液作为处理对象,制备纳米药物混悬剂、药物/聚合物复合混悬剂和多重载药闭孔微囊结构,同时具备乳液法制备微粒分散性好和粒径、结构方便控制的特点,以及超临界流体微粒制备技术绿色环保、有机溶剂去除彻底的优势,为新型给药体系的设计和制备奠定研究基础。
杜国昌[8](2019)在《活性炭孔隙结构对甲苯、丁酮吸-脱附特性的影响研究》文中认为本文选用三种煤基活性炭为吸附剂,甲苯、丁酮作为吸附质,进行单组分固定床吸附实验,研究了活性炭物性和吸附工艺参数对吸附行为的影响。同时进行了三种活性炭对甲苯、丁酮的循环吸脱附实验,研究了活性炭的孔隙结构对甲苯、丁酮循环吸脱附的影响。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进行三种活性炭(AC-1、AC-2、AC-3)对甲苯、丁酮的固定床吸附实验,探讨了活性炭孔隙结构对吸附的影响。结果表明:活性炭对甲苯、丁酮的吸附存在有效吸附孔容,比表面积、总孔容、微孔孔容不是决定活性炭吸附性能的关键因素;随进气浓度升高,活性炭中发生有效吸附的孔径范围随之增大,甲苯浓度低于1000 mg/m3时,<0.7nm,<1.4 nm的微孔发挥主要的吸附作用,高于2000 mg/m3时活性炭中0.72.8 nm的孔隙结构对甲苯吸附起主要作用;丁酮浓度1500 mg/m3以下时,<0.65 nm的孔容是丁酮吸附的有效孔容;高于1500 mg/m3时,<1.3 nm的孔容起关键作用。吸附质在活性炭不同孔径中发生毛细凝聚的饱和蒸气压不同,在实验浓度范围内,甲苯、丁酮的最大吸附凝聚孔径分别为2.4 nm、1.8 nm。2.随进气浓度的升高,活性炭吸附甲苯、丁酮的穿透时间明显缩短,传质区长度逐渐增长,床层利用率先降低后增加再降低,这与活性炭的有效吸附孔容有关;活性炭吸附甲苯、丁酮的穿透时间与进气浓度的关系,符合方程Lntb=ALnc0+B。3.研究了温度、空速、活性炭粒径对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温度升高,三种活性炭对甲苯、丁酮的吸附性能降低,床层压降变化不大;AC-2受温度的影响较小,高于35℃时AC-2吸附性能表现优异。随空速的增加,活性炭吸附甲苯、丁酮的穿透时间、穿透吸附量和床层利用率降低,床层压降和传质区高度增加,但是饱和吸附量基本不变;AC-2受空速影响最大,与丁酮相比,甲苯受空速影响较小;同一空速下,床层利用率与吸附质、活性炭的物性有一定的关系。12 mm粒径的活性炭对甲苯、丁酮吸附性能最好,传质区高度最小,床层利用率最高。利用SPSS软件对甲苯、丁酮的饱和吸附量与进气浓度、吸附温度、有效吸附孔容的数据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得出预测模型。4.考察了吸附时间、进口浓度、吸附温度和空速对甲苯、丁酮吸附动力学的影响,并用准一级、准二级、Bangham 3种动力学模型对活性炭在不同温度和空速条件下的吸附行为进行了动力学拟合。结果表明Bangham动力学模型拟合度R2都大于0.99;三种动力学模型与AC-1、AC-2、AC-3的孔隙结构特性没有明显的关系,在本实验中的适用性为Bangham动力学>准一级动力学>准二级动力学。5.将三种活性炭进行不同温度下循环真空解吸实验,研究了活性炭孔隙结构对解吸的影响。结果表明:随脱附温度升高,活性炭对甲苯、丁酮的脱附率提高,循环吸附量增加,穿透时间延长,再生炭与新炭的接近程度提高。同一温度下丁酮的脱附率要比甲苯高,脱附温度90℃时丁酮脱附率可达99%。三种活性炭在相同温度下脱附率的大小顺序为AC-2>AC-3>AC-1,0.72.8 nm的孔隙结构对甲苯脱附有一定的积极作用;0.652.60 nm的孔隙结构对丁酮的有效脱附起积极作用。在循环吸脱附过程中,脱附过程可以完全脱附吸附质并且不会影响活性炭的孔隙结构,每次循环饱和吸附量以及穿透时间基本相同;相同脱附温度下AC-2和AC-3对甲苯的循环吸附量高于AC-1,丁酮的循环吸附量大小顺序为AC-1>AC-3>AC-2。该论文有图38幅,表37个,参考文献87篇。
刘雪晴[9](2019)在《动态非对称撞击流反应器流动特性研究》文中指出不断优化反应过程是人类生产生活中重要的工程任务。撞击流反应器是一种新颖的强化过程技术。但短暂的颗粒停留时间导致撞击流反应器的相关反应进行的不完整和不充分,从而限制了撞击流反应器的工程发展及其广泛应用。本文以同轴撞击流反应器为研究对象,对比相等入口平均流速的对称撞击流反应器,数值和实验研究了动态非对称撞击流反应器和非对称撞击流反应器的流体流动和湍流特性,并用离散元方法构建了颗粒运动模型,研究和分析了入口速度条件对单颗粒和多颗粒运动特性和停留时间的影响,为探索持久颗粒停留时间的撞击流反应器的提供了新的方案。主要研究内容如下:采用三维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和探讨了入口速度条件的重要参数、动态入口流型种类和反应器的几何参数对流体流动和湍流特性的影响。CFD结果表明,对称撞击流反应器的撞击区稳定位于反应器的几何中心,流场速度分布关于撞击面呈轴对称分布,而非对称撞击流反应器的撞击区偏向速度较小一侧的射流区,无对称性流体速度分布。然而,动态非对称撞击流反应器内流场的显着特征是流型一直处于动态变化中,并且撞击区在主活性区做周期性往返运动。在对称、非对称和动态非对称撞击流反应器中,流场中最大湍流动能始终位于撞击中心处。增加任意一侧入口流速可增加撞击区的脉动速度,非对称撞击流反应器撞击区的湍流特性优于对称撞击流反应器。动态入口速度条件下,在较小入口平均速度的撞击区内会产生更强烈的湍流。与对称与非对称撞击流反应器相比,动态非对称撞击流反应器拥有更强烈的湍流特性。为了验证CFD研究结果,搭建了动态非对称撞击流反应器的实验台架,采用粒子成像速度仪(PIV)测量和研究了动态非对称撞击流反应器的流体流动特性、主活性区的流体速度分布和撞击面的运动规律,而且验证了上述CFD仿真结果和理论分析。采用离散元方法构建了单颗粒和多颗粒运动模型,数值研究和理论分析出单颗粒的运动特性和停留时间主要由入口速度条件、撞击流反应器几何参数和颗粒物性参数决定。同时,重点研究和探讨了阶跃型入口速度条件对撞击流反应器的单颗粒和多颗粒运动特性和平均停留时间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参数*<0.173s(*为颗粒弛豫时间)的单颗粒在三种不同撞击流反应器中,先被原射流加速后,表现为无振荡运动特性,径直离开主活性区,单颗粒在三种不同撞击流反应器的停留时间基本相等;在对称或者非对称撞击流反应器中,Rem<4465且4≤L/D≤8,单颗粒在三种不同撞击流反应器中做最多三次的振荡运动;参数*≥0.695s的单颗粒在对称或者非对称撞击流反应器中做三次的振荡运动,但在动态非对称撞击流反应器中做至少三次的振荡运动,动态非对称撞击流反应器的单颗粒停留时间最大,对称撞击流反应器的单颗粒停留时间最小。同时,在动态非对称撞击流反应器中,研究了单颗粒停留时间达到最大值的入口速度条件,即最优周期(Tb)工况。理论分析和模拟结果表明,最优周期由参数*、Rem和L/D决定,并确定了最优周期的函数表达式。在对称撞击流反应器中,由于流体的流动阻力和多颗粒的碰撞和旋转,多颗粒做无振荡运动,从而缩短了多颗粒平均停留时间。由于其中一侧颗粒经历一次振荡运动,非对称撞击流反应器的多颗粒平均停留时间大于对称撞击流反应器的多颗粒平均停留时间。动态非对称撞击流反应器多颗粒运动特性存在三种不同于对称撞击流反应器新的颗粒运动模式。这些新的颗粒运动模式促使颗粒被原始或反向流体再次加速至主活性区,并且颗粒经历一次振荡运动。三种新的颗粒运动模式的大量存在使得动态非对称撞击流反应器的多颗粒平均颗粒停留时间大于对称撞击流反应器的多颗粒平均颗粒停留时间。而且T=Tb时,多颗粒平均停留时间达到最大值。
崔国强[10](2019)在《林业中药资源杜仲高效利用的生态工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杜仲为我国特有植物,在我国被广泛种植。但是,目前对杜仲资源的并没有被完全开发,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和环境污染。本论文以杜仲的可再生资源杜仲皮为实验原料,对目标成分的分离工艺进行创新,并建立了资源综合利用的工艺路线,达到高效、环保、资源多级利用的目的。采用茶皂素协同循环超声提取技术提取杜仲皮中的4种活性成分;以高速逆流色谱技术对提取的活性成分进行富集纯化;应用柠檬烯作为提取溶剂,从活性成分剩余物中提取杜仲胶;对杜仲皮多糖进行分级纯化,并对杜仲皮多糖组分的糖基结构进行分析;制备硅胶固载酸性离子液体催化剂催化杜仲皮半纤维素生成糠醛,并对催化剂的理化特性及其催化活性进行表征;以杜仲皮次级剩余物为原料制备磺化炭催化橄榄苦苷转化为羟基酪醇,并对磺化炭的理化特性及其催化活性进行表征。本研究实现了杜仲资源的综合利用,为杜仲资源的生态工艺研究提供了理论和数据的支撑,主要内容如下:采用茶皂素协同循环超声法提取杜仲皮中的4种活性成分(京尼平苷酸、京尼平、京尼平苷和松脂醇二葡萄糖苷)。茶皂素作为天然的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具有无毒、可降解、可增加目标化合物溶解性等特点,循环超声增加了提取溶剂的流动性,促进细胞破裂。应用单因素实验和Box-behnken设计优化得到最佳工艺:0.3%茶皂素浓度、提取温度49℃、液料比10 mL/g、超声功率490 W、超声时间21 min、搅拌速度1000 r/min。在最佳条件下,杜仲皮中目标化合物的总得率为6.62±3.15 mg/g,与索氏提取法在提取动力学和环境影响方面进行对比。这一方法通过检索国内外文献,无相同报道。采用大孔树脂-高速逆流色谱对提取的杜仲皮中4种活性成分进行制备,在优选范围内优选出HPD-417为优选树脂,优化出该树脂的动态吸附、洗脱条件为上样流速2 BV/h,上样量13 BV,洗脱剂的乙醇体积分数40%和洗脱流速3 BV/h。对高速逆流色谱的溶剂系统进行筛选,最终筛选出的溶剂系统为:两相溶剂系统乙酸乙酯-正丁醇-水(0.7:1.1:2,v/v)和乙酸乙酯-正丁醇-水(1:4:5,v/v)用于制备4种活性成分。同时,优化的高速逆流色谱的制备条件为流动相流速1.5 mL/min、线圈转速1000 r/min和系统温度为35℃。最终得到4种活性成分的纯度分别为京尼平苷酸(94.53%土 1.05%)、松脂醇二葡萄糖苷(91.24%±1.23%)、京尼平苷(92.14%±2.15%)和京尼平(91.46%±3.24%)并通过HPLC-MS和1H-NMR对组分进行结构鉴定,对制备产生的废液进行生态化处理,通过精馏回收溶剂达到循环使用的目的。然后采用柠檬烯作为提取溶剂从提取剩余物中提取杜仲胶。应用单因素实验和Box-behnken设计优化得到最佳工艺:液料比25 mL/g、提取温度83OC、加热时间1 h和浸泡时间4 h。通过上述优化后的提取条件进行验证试验,得到杜仲胶实际的得率为80.46±2.55 mg/g。分别对石油醚和柠檬烯提取的杜仲胶进行理化特性表征,包括GPC、FTIR、1H-NMR、TG、DSC分析,并建立动力学曲线,柠檬烯提取达到平衡点所消耗的时间要远远少于石油醚提取,因此,柠檬烯作为提取杜仲胶的溶剂要优于石油醚。对回收的柠檬烯进行可重复利用实验,在6次循环使用过程中,杜仲胶的平均得率为80±4 mg/g,证明回收的柠檬烯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并可重复使用提取杜仲胶。经查阅国内外文献,无相同报道。采用木瓜蛋白酶结合Sevage试剂萃取对杜仲皮多糖进行脱蛋白,然后采用DEAE-纤维素离子和葡聚糖凝胶柱层析进行分级纯化,得到杜仲皮多糖1、杜仲皮多糖2和杜仲皮多糖3。采用高效凝胶渗透色谱对其纯度和分子量进行分析。对获得的高纯度多糖组分进行水解、柱前衍生化,HPLC分析其糖基构成。最后,采用UV、FTIR和NMR对多糖组分的结构进行初步分析解析。经查阅国内外文献,杜仲皮多糖的糖基构成未见报道,为今后杜仲多糖的纯化、高级结构分析及活性研究奠定了一定的基础。通过制备硅胶固载酸性离子液体催化剂催化杜仲皮初级剩余物半纤维素制备糠醛,并对合成的催化剂进行红外光谱、热重、扫描电镜、能谱等理化特性分析,通过酸水解和柱前衍生化,对杜仲皮半纤维素进行糖基结构分析。采用超声微波协同反应萃取仪作为催化剂催化杜仲皮半纤维素制备糠醛的反应装置,优化的催化剂制备糠醛的反应条件为微波辐射功率500 W、微波辐射时间40 min、反应温度140℃、超声辐射功率50 W和催化剂加入量400 mg,在优化条件下获得糠醛得率为581.94±28.32 mg/g。催化剂重复回收使用6次制备糠醛的得率为首次使用的87.09%土 3.9%。因此,回收的催化剂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并可重复使用制备糠醛。应用杜仲皮次级剩余物为原料制备磺化炭,并对合成的磺化炭及炭化样品进行红外光谱、热重、扫描电镜和光电子能谱等理化特性分析,采用微波协同萃取仪作为橄榄苦苷转化羟基酪醇的反应装置,优化出磺化炭催化橄榄苦苷转化羟基酪醇的反应条件为微波辐射功率500 W、微波辐射时间30 min和磺化炭加入量9%,在优化条件下羟基酪醇的转化率为0.32±0.015 mg/mg。对杜仲皮磺化炭进行可重复性分析,磺化炭重复回收使用6次转化羟基酪醇的得率为首次使用的89.37%±3.66%。说明回收的磺化炭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并可重复使用。
二、Hydrodynamics and Mass Transfer Performance in Supercritical Fluid Extraction Columns(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Hydrodynamics and Mass Transfer Performance in Supercritical Fluid Extraction Columns(论文提纲范文)
(1)搅拌筛板萃取塔CFD-PBM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1 文献综述 |
1.1 背景介绍 |
1.2 萃取塔研究进展 |
1.2.1 液液传质设备简介 |
1.2.2 Scheibel萃取塔研究进展 |
1.3 计算流体力学方法在液液萃取中的应用及其研究进展 |
1.3.1 计算流体力学简介 |
1.3.2 计算流体力学在萃取塔中的应用 |
1.4 群体平衡模型在萃取塔模拟中的应用及其研究进展 |
1.5 萃取塔传质模拟的研究进展 |
1.6 本文研究内容 |
2 计算流体力学研究方法 |
2.1 CFD基本思想 |
2.2 双流体模型的控制方程 |
2.2.1 质量守恒方程 |
2.2.2 动量守恒方程 |
2.3 湍流模型 |
2.4 相间作用力模型 |
2.5 群体平衡模型(PBM) |
2.5.1 液滴破碎模型 |
2.5.2 液滴聚并模型 |
2.6 传质模型 |
2.7 计算流体力学的求解方法 |
3 搅拌筛板萃取塔无传质CFD-PBM模拟 |
3.1 模拟相关设置 |
3.1.1 物理模型的建立 |
3.1.2 网格划分与边界条件设置 |
3.1.3 网格无关性检验 |
3.1.4 破碎聚并模型的选择 |
3.2 搅拌段两相分布 |
3.3 液滴直径 |
3.3.1 搅拌转速对分散相液滴直径的影响 |
3.3.2 进料流量对分散相液滴直径的影响 |
3.4 分散相滞存率 |
3.5 本章小结 |
4 传质条件下搅拌筛板萃取塔的CFD-PBM模拟 |
4.1 模拟相关设置 |
4.1.1 物理模型的建立 |
4.1.2 网格划分与边界条件设置 |
4.1.3 网格无关性检验 |
4.2 搅拌段两相分布 |
4.3 操作条件对液滴直径的影响 |
4.4 传质效率 |
4.5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2)桑叶和桑果活性成分提取与微生物转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桑叶活性成分研究进展 |
1.2.1 桑叶简介 |
1.2.2 桑叶主要活性成分 |
1.2.3 桑叶主要药理活性 |
1.3 桑果活性成分研究进展 |
1.3.1 桑果简介 |
1.3.2 桑果主要活性成分 |
1.3.3 桑果主要药理活性 |
1.4 植物活性成分新型提取技术 |
1.4.1 植物活性成分提取技术简介 |
1.4.2 新型提取方法 |
1.4.3 新型提取溶剂 |
1.5 植物活性成分微生物发酵技术 |
1.5.1 微生物发酵技术简介 |
1.5.2 微生物发酵技术分类 |
1.5.3 微生物发酵技术应用 |
1.6 研究目的意义、主要内容及创新点 |
1.6.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6.2 研究主要内容 |
1.6.3 创新点 |
2 桑叶酚类成分和生物碱类成分提取研究 |
2.1 引言 |
2.2 仪器与材料 |
2.2.1 实验仪器 |
2.2.2 材料与试剂 |
2.3 实验方法 |
2.3.1 桑叶酚类和生物碱类成分的分析与检测 |
2.3.2 表面活性剂的筛选与优化 |
2.3.3 超声辅助表面活性剂提取工艺的优化 |
2.3.4 不同提取方法的比较与提取动力学研究 |
2.3.5 表面活性剂与目标化合物的结合机制探究 |
2.3.6 浊点富集工艺研究 |
2.3.7 数据处理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HPLC分析方法的建立与验证 |
2.4.2 表面活性剂体系的确定 |
2.4.3 单因素分析 |
2.4.4 BBD结合响应面优化结果 |
2.4.5 不同提取方法的比较结果 |
2.4.6 提取过程分析 |
2.4.7 桑叶活性成分的富集 |
2.5 本章小结 |
3 桑叶酚类成分微生物转化及功能活性研究 |
3.1 引言 |
3.2 仪器与材料 |
3.2.1 实验仪器 |
3.2.2 材料与试剂 |
3.2.3 微生物 |
3.2.4 培养基 |
3.3 实验方法 |
3.3.1 菌种的活化 |
3.3.2 桑叶固态发酵过程 |
3.3.3 桑叶活性成分的提取 |
3.3.4 活性成分的分析与检测 |
3.3.5 发酵中水解酶的测定 |
3.3.6 桑叶的形态学观察 |
3.3.7 桑叶生物活性的测定 |
3.3.8 数据处理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发酵对桑叶活性成分的影响 |
3.4.2 桑叶发酵条件的优化 |
3.4.3 桑叶发酵中酚类成分的变化 |
3.4.4 桑叶发酵中水解酶的变化 |
3.4.5 桑叶形态表征 |
3.4.6 发酵桑叶的生物活性评价及相关性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桑果花色苷成分提取研究 |
4.1 引言 |
4.2 仪器与材料 |
4.2.1 实验仪器 |
4.2.2 材料与试剂 |
4.3 实验方法 |
4.3.1 桑果花色苷的分析与检测 |
4.3.2 低共熔溶剂的筛选与优化 |
4.3.3 实验优化设计 |
4.3.4 不同提取方法的比较与提取动力学研究 |
4.3.5 花色苷提取溶液的稳定性研究 |
4.3.6 桑果花色苷的富集工艺研究 |
4.3.7 数据处理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桑果花色苷分析方法的建立与验证 |
4.4.2 低共熔溶剂体系的确定 |
4.4.3 提取工艺的优化 |
4.4.4 不同提取方法的比较及提取动力学结果 |
4.4.5 花色苷提取溶液的稳定性分析 |
4.4.6 桑果花色苷的富集 |
4.5 本章小结 |
5 桑果微生物发酵及贮藏稳定性研究 |
5.1 引言 |
5.2 仪器与材料 |
5.2.1 实验仪器 |
5.2.2 材料与试剂 |
5.2.3 微生物 |
5.2.4 培养基 |
5.3 实验方法 |
5.3.1 菌种的活化 |
5.3.2 乳酸菌生长参数的测定 |
5.3.3 固定化乳酸菌的制备 |
5.3.4 桑果发酵工艺的优化 |
5.3.5 活性成分的测定 |
5.3.6 抗氧化活性的测定 |
5.3.7 贮藏稳定性的测定 |
5.3.8 固定化乳酸菌的重复利用性研究 |
5.3.9 数据处理 |
5.4 结果与讨论 |
5.4.1 乳酸菌的生长情况 |
5.4.2 固定化乳酸菌制备条件的确定 |
5.4.3 发酵工艺的确定 |
5.4.4 抗氧化活性评价 |
5.4.5 贮藏稳定性评价 |
5.4.6 固定化乳酸菌的重复利用性评价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东北林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修改情况确认表 |
(3)基于近临界DME溶胀-插嵌的PP接枝改性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摘要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聚丙烯的供需现状及发展前景 |
1.2 聚丙烯固相接枝反应 |
1.2.1 聚丙烯固相接枝反应机理 |
1.2.2 聚丙烯固相接枝反应研究进展 |
1.3 近临界流体 |
1.3.1 近临界流体简介 |
1.3.2 近临界流体的新兴技术 |
1.3.3 近临界二甲醚 |
1.3.4 近临界二甲醚的研究进展 |
1.3.5 近临界DME协助PP固相接枝技术路线 |
1.4 论文的研究目的和内容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2.1 实验原料与设备 |
2.1.1 实验原料 |
2.1.2 实验仪器 |
2.2 实验过程 |
2.2.1 单体和引发剂的选择 |
2.2.2 聚丙烯基体材料的选择 |
2.2.3 聚丙烯溶胀插嵌实验 |
2.2.4 聚丙烯固相接枝反应及产品提纯 |
2.3 测试和表征 |
2.3.1 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 |
2.3.2 水接触角测定 |
2.3.3 热重(TG)分析 |
2.3.4 接枝率计算 |
第三章 近临界DME协助聚丙烯接枝GMA |
3.1 不同基体材料在亚临界二甲醚中的溶胀 |
3.2 溶胀条件对PP固相接枝的影响 |
3.2.1 溶胀时间对接枝率和接触角的影响 |
3.2.2 溶胀温度对接枝率和接触角的影响 |
3.3 单体和引发剂对PP固相接枝的影响 |
3.3.1 单体用量对接枝率和接触角的影响 |
3.3.2 引发剂用量对接枝率和接触角的影响 |
3.4 接枝反应条件对PP固相接枝的影响 |
3.4.1 反应时间对接枝率和接触角的影响 |
3.4.2 反应温度对接枝率和接触角的影响 |
3.5 接枝产物的表征 |
3.5.1 FTIR表征 |
3.5.2 水接触角表征 |
3.5.3 热重分析(TG)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近临界DME协助聚丙烯接枝双单体 |
4.1 溶胀条件对PP固相接枝的影响 |
4.1.1 溶胀时间对接枝率和接触角的影响 |
4.1.2 溶胀温度对接枝率和接触角的影响 |
4.2 单体和引发剂对PP固相接枝的影响 |
4.2.1 复配组成对接枝率和接触角的影响 |
4.2.2 引发剂用量对接枝率和接触角的影响 |
4.3 接枝反应条件对PP固相接枝的影响 |
4.3.1 反应时间对接枝率和接触角的影响 |
4.3.2 反应温度对接枝率和接触角的影响 |
4.4 接枝产物的表征 |
4.4.1 FTIR表征 |
4.4.2 水接触角表征 |
4.4.3 热重分析(TG) |
4.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发表文章目录 |
致谢 |
(4)屈曲花种子活性物质的超声波辅助提取工艺优化及其化学成分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缩写词表 |
1 绪论 |
1.1 屈曲花简介 |
1.2 屈曲花的化学成分研究 |
1.2.1 挥发油 |
1.2.2 胺类化合物 |
1.2.3 黄酮类化合物 |
1.2.4 葫芦素类化合物 |
1.2.5 芥子油苷类化合物 |
1.2.6 其他成分 |
1.3 屈曲花的药理活性研究 |
1.3.1 抗氧化活性 |
1.3.2 抗虫活性 |
1.3.3 抗炎活性 |
1.3.4 抗菌活性 |
1.3.5 抗过敏活性 |
1.3.6 抗癌活性 |
1.3.7 其他活性 |
1.4 超声波辅助技术在植物化学成分提取中的研究 |
1.4.1 超声波提取原理 |
1.4.2 超声波溶剂提取法 |
1.4.3 超声波辅助索氏提取法 |
1.4.4 超声波辅助匀浆提取法 |
1.4.5 超声波辅助水蒸馏法 |
1.4.6 超声波辅助微波提取法 |
1.4.7 超声波辅助超临界 CO_2提取法 |
1.4.8 其他超声波辅助提取技术 |
1.5 课题研究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 |
1.5.1 课题研究意义 |
1.5.2 主要研究内容 |
1.6 课题创新点 |
2 超声波辅助水蒸馏法提取屈曲花种子挥发油及其生物活性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材料与仪器 |
2.2.1 原料与试剂 |
2.2.2 细胞系及细菌 |
2.2.3 实验仪器 |
2.3 实验方法 |
2.3.1 传统方法提取挥发油 |
2.3.2 超声波辅助水蒸馏法提取挥发油 |
2.3.3 单因素试验 |
2.3.4 响应面优化 |
2.3.5 挥发油成分分析 |
2.3.6 扫描电镜观察 |
2.3.7 抗氧化活性测定 |
2.3.8 抗炎活性测定 |
2.3.9 抗癌活性测定 |
2.3.10 抗菌活性测定 |
2.3.11 菜青虫拒食活性测定 |
2.3.12 统计分析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UAHD 的单因素试验结果分析 |
2.4.2 UAHD的响应面优化 |
2.4.3 扫描电镜分析 |
2.4.4 挥发油成分分析 |
2.4.5 挥发油的抗氧化活性分析 |
2.4.6 挥发油的抗炎活性分析 |
2.4.7 挥发油的抗癌活性分析 |
2.4.8 挥发油的抗菌活性分析 |
2.4.9 挥发油对菜青虫的拒食活性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3 超声波预处理结合超临界CO_2提取屈曲花种子油 |
3.1 引言 |
3.2 实验材料与仪器 |
3.2.1 原料与试剂 |
3.2.2 实验仪器 |
3.3 实验方法 |
3.3.1 超声波预处理屈曲花种子 |
3.3.2 超临界CO_2提取屈曲花种子油 |
3.3.3 单因素实验 |
3.3.4 超临界CO_2提取动力学实验 |
3.3.5 索氏提取屈曲花种子油 |
3.3.6 扫描电镜观察 |
3.3.7 屈曲花种子油的物化性质测定 |
3.3.8 屈曲花种子油脂肪酸成分分析 |
3.3.9 屈曲花种子油中总生育酚含量测定 |
3.3.10 屈曲花种子油中总叶绿素和总类胡萝卜素含量的测定 |
3.3.11 屈曲花种子油中总酚含量测定 |
3.3.12 屈曲花种子油中总蜡含量测定 |
3.3.13 屈曲花种子油中总甾醇含量测定 |
3.3.14 屈曲花种子油抗氧化活性测定 |
3.3.15 统计分析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单因素实验结果 |
3.4.2 超声波预处理对屈曲花种子油得率的影响 |
3.4.3 超声波预处理对屈曲花种子油理化性质的影响 |
3.4.4 超声波预处理对屈曲花种子油中脂肪酸成分的影响 |
3.4.5 超声波预处理对屈曲花种子油中各植化成分的影响 |
3.4.6 超声波预处理对屈曲花种子油的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4 超声波辅助超临界CO_2提取屈曲花种子中葫芦素E |
4.1 引言 |
4.2 实验材料与仪器 |
4.2.1 原料 |
4.2.2 试剂及耗材 |
4.2.3 实验仪器 |
4.3 实验方法 |
4.3.1 超声波辅助超临界CO_2提取葫芦素E |
4.3.2 HPLC测定葫芦素E含量 |
4.3.3 单因素实验 |
4.3.4 正交优化 |
4.3.5 提取动力学研究 |
4.3.6 热回流提取葫芦素E |
4.3.7 扫描电镜分析 |
4.3.8 统计学分析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Cu E标准曲线建立 |
4.4.2 UASCE中各提取参数对Cu E产率的影响 |
4.4.3 UASCE的田口正交优化 |
4.4.4 不同提取工艺的比较 |
4.4.5 UASCE的动力学研究 |
4.5 本章小结 |
5 屈曲花种子化学成分的分离纯化及结构鉴定 |
5.1 引言 |
5.2 实验材料与仪器 |
5.2.1 原料与耗材 |
5.2.2 实验仪器 |
5.3 实验方法 |
5.3.1 提取和分离流程 |
5.4 结果与讨论 |
5.4.1 化合物结构鉴定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及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单体化合物波谱图 |
B.攻读博士论文期间发表文章 |
C.学位论文数据集 |
致谢 |
(5)银杏内酯和有序大孔奎宁分子印迹材料的制备和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1 分子印迹技术 |
2 三维有序大孔分子印迹聚合物研究现状 |
3 奎宁和奎尼丁药理作用和提取分离现状 |
4 银杏内酯药理作用和提取分离现状 |
一、药理作用 |
二、提取分离现状 |
第二章 有序大孔奎宁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表征与应用 |
第一节 实验部分 |
1 实验试剂和仪器 |
2 巯基功能化3DOM SiO_2聚合物材料制备 |
3 奎宁3DOM MIPs和TBMIPs的制备 |
4 吸附热力学 |
5 吸附动力学 |
6 特异性吸附 |
7 金鸡纳树皮粗提液的制备 |
8 固相萃取应用 |
9 HPLC-UV分析 |
10 表征 |
第二节 结果与讨论 |
1 有序大孔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 |
2 孔壁组成 |
3 扎结构 |
4 吸附热力学 |
5 吸附动力学 |
6 吸附特异性 |
7 SPE穿透曲线 |
8 SPE应用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银杏内酯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
第一节 实验部分 |
1 实验试剂和仪器 |
2 银杏萜类内酯的提取 |
3 银杏内酯分子印迹体系的筛选 |
4 平衡吸附 |
5 特异性吸附 |
6 HPLC分析 |
第二节 结果与讨论 |
1 银杏萜类内酯的提取分离 |
2 银杏内酯分子印迹体系的筛选 |
3 特异性吸附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缩写词表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和参与科研情况 |
致谢 |
(6)超临界流体药物微细颗粒制备装置研制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课题的研究背景 |
1.1.2 课题的研究意义 |
1.2 超临界流体药物颗粒制备技术及装置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超临界流体技术 |
1.2.2 超临界流体药物颗粒制备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3 超临界流体药物微细颗粒制备装置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4 喷嘴的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内容 |
2.实验装置研制 |
2.1 喷嘴设计 |
2.1.1 一种入口管径尺寸可调的撞击流环隙可调喷嘴结构设计 |
2.1.2 工艺尺寸计算 |
2.1.3 强度校核 |
2.2 其他部件选型 |
2.3 装置的加工及组装 |
3.实验部分 |
3.1 试剂原料及实验装置 |
3.1.1 试剂与原料 |
3.1.2 超临界流体药物微细颗粒制备实验装置 |
3.2 实验 |
3.2.1 超临界CO_2抗溶剂法制备依折麦布超细颗粒实验方案 |
3.2.2 超临界抗溶剂实验步骤 |
3.2.3 RESS制备阿司匹林超细颗粒实验方案 |
3.2.4 RESS实验步骤 |
3.2.5 表征方法 |
4.SAS实验结果及RSM优化 |
4.1 实验结果 |
4.2 RSM模型优化 |
4.2.1 RSM模型拟合 |
4.2.2 RSM响应面交互作用分析 |
4.2.3 最佳条件确定及验证试验 |
5.RESS制备阿司匹林超细颗粒实验结果及分析 |
总结与展望 |
总结 |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的学位成果 |
(7)超临界乳液萃取法制备载药微囊工艺基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表 |
1 绪论 |
1.1 药物微粒 |
1.2 药物微粒混悬剂 |
1.3 给药系统中药物混悬剂的应用 |
1.3.1 口服给药系统 |
1.3.2 静脉注射给药系统 |
1.3.3 眼部给药系统 |
1.3.4 肺部给药系统 |
1.3.5 经皮给药系统 |
1.4 药物混悬剂复合设计 |
1.4.1 表面活性剂类药物载体 |
1.4.2 生物降解聚合物类药物载体 |
1.5 药物微粒制备的传统方法 |
1.6 超临界流体微粒制备技术 |
1.6.1 scCO_2作为溶剂的工艺 |
1.6.2 scCO_2作为反溶剂的工艺 |
1.6.3 scCO_2作为辅助介质(溶质、共溶质、共溶剂)的工艺 |
1.7 SFEE法制备药物混悬剂 |
1.8 研究目的及主要内容 |
1.9 技术路线 |
1.10 本章小结 |
2 SFEE法溶剂/反溶剂混合过程 |
2.1 引言 |
2.2 高压下溶剂/反溶剂气液相平衡 |
2.2.1 相平衡模型 |
2.2.2 状态方程模型求解 |
2.2.3 高压下溶剂/CO_2二元相平衡 |
2.2.4 高压下溶剂/CO_2二元体系混合密度 |
2.2.5 高压下溶剂/CO_2扩散系数 |
2.3 SFEE法溶剂/CO_2在水体系中混合过程可视化测量 |
2.3.1 SFEE乳液萃取原理 |
2.3.2 实验设备和流程 |
2.3.3 结果与讨论 |
2.4 本章小结 |
3 SFEE法溶剂溶除过程的研究 |
3.1 引言 |
3.2 PIV测试系统 |
3.2.1 PIV测试基本原理 |
3.2.2 测试实验装置 |
3.2.3 示踪粒子加入方法 |
3.2.4 测试实验条件 |
3.2.5 测试操作步骤 |
3.2.6 测试结果与讨论 |
3.3 SFEE法反应釜内溶剂溶除过程的数值模拟 |
3.3.1 物理模型 |
3.3.2 数学模型 |
3.3.3 反应釜网格划分 |
3.3.4 边界条件和初始条件 |
3.3.5 求解方法和参数设置 |
3.3.6 模拟结果与分析 |
3.4 SFEE分步萃取法 |
3.4.1 实验材料 |
3.4.2 实验仪器 |
3.4.3 模板乳液制备 |
3.4.4 改进后的SFEE萃取过程 |
3.4.5 有机溶剂残留率测定 |
3.4.6 结果与讨论 |
3.5 本章小结 |
4 SFEE法萃取O/W型乳液制备槲皮素及复合微粒混悬剂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材料 |
4.2.2 实验仪器 |
4.2.3 模板O/W乳液制备 |
4.2.4 SFEE过程条件参数选择 |
4.2.5 分析检测方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SFEE法制备槲皮素纳米混悬剂 |
4.3.2 SFEE法制备槲皮素/PCL复合微粒混悬剂 |
4.4 本章小结 |
5 SFEE法萃取W_1/O/W_2型乳液制备双重载药空心微囊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实验材料 |
5.2.2 实验仪器 |
5.2.3 W_1/O/W_2模板多重乳液配制及空心微囊制备流程 |
5.2.4 检测与分析方法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内外水相间水传递与水的跨膜扩散模型建立 |
5.3.2 聚合物对W_1/O乳珠结构的影响 |
5.3.3 疏水性表面活性剂对W_1/O乳珠结构的影响 |
5.3.4 不同实验条件参数对微囊形貌和内部结构影响 |
5.3.5 疏/亲水双重载药微囊的包埋效果与释放特性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8)活性炭孔隙结构对甲苯、丁酮吸-脱附特性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概述 |
1.2 VOCs治理技术 |
1.3 吸附解吸工艺 |
1.4 活性炭吸附法的研究现状 |
1.5 活性炭再生技术研究进展 |
1.6 研究意义 |
1.7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2 活性炭表征与吸附实验 |
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2.2 材料表征 |
2.3 吸附实验 |
2.4 结果与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3 活性炭孔隙结构对甲苯、丁酮吸附的影响 |
3.1 活性炭对甲苯、丁酮的吸附实验 |
3.2 活性炭对甲苯、丁酮吸附等温线的测定 |
3.3 活性炭比表面积对吸附性能的影响 |
3.4 活性炭孔容对吸附性能的影响 |
3.5 活性炭孔隙结构对吸附性能的影响 |
3.6 不同孔隙结构与吸附质饱和蒸气压的关系 |
3.7 活性炭孔隙结构对甲苯、丁酮穿透曲线的影响 |
3.8 本章小结 |
4 不同吸附条件对吸附甲苯、丁酮的影响 |
4.1 温度对吸附的影响 |
4.2 空速对吸附的影响 |
4.3 浓度对吸附的影响 |
4.4 粒度对吸附的影响 |
4.5 吸附条件对吸附床层的影响 |
4.6 基于SPSS分析吸附条件与活性炭物性对吸附的影响 |
4.7 本章小结 |
5 活性炭对甲苯、丁酮吸附的动力学研究 |
5.1 吸附时间对吸附性能的影响 |
5.2 进口浓度对吸附性能的影响 |
5.3 温度对吸附性能的影响 |
5.4 空速对吸附性能的影响 |
5.5 吸附动力学研究 |
5.6 本章小结 |
6 活性炭孔隙结构对甲苯、丁酮脱附的影响 |
6.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6.2 实验方法 |
6.3 结果与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9)动态非对称撞击流反应器流动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表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撞击流反应器概述 |
1.3 撞击流反应器流动特性研究现状 |
1.4 文献综述小结 |
1.5 研究内容 |
2 动态非对称撞击流反应器流体流动数值研究 |
2.1 数值模拟方法概述 |
2.2 撞击流反应器流体模型的构建 |
2.3 结果与讨论 |
2.4 本章小结 |
3 动态非对称撞击流反应器流体流动实验研究 |
3.1 PIV测量系统 |
3.2 撞击流反应器实验装置及流程 |
3.3 PIV实验结果与讨论 |
3.4 本章小结 |
4 动态非对称撞击流反应器单颗粒运动特性研究 |
4.1 单颗粒运动特性概述 |
4.2 单颗粒运动模型构建 |
4.3 单颗粒运动特性 |
4.4 结果与讨论 |
4.5 本章小结 |
5 动态非对称撞击流反应器多颗粒运动特性研究 |
5.1 多颗粒运动特性概述 |
5.2 多颗粒运动模型构建 |
5.3 结果与讨论 |
5.4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主要工作及总结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入口速度条件的UDF代码 |
附录 B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10)林业中药资源杜仲高效利用的生态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杜仲的地理分布和研究状况 |
1.2.1 杜仲的地理分布 |
1.2.2 杜仲的研究状况 |
1.3 杜仲的主要化学成分 |
1.3.1 木脂素类 |
1.3.2 环烯醚萜类 |
1.3.3 多糖类 |
1.3.4 苯丙素类 |
1.3.5 黄酮类 |
1.3.6 其他成分 |
1.3.7 杜仲胶 |
1.3.8 木质素和半纤维素 |
1.4 杜仲的药理活性 |
1.4.1 抗氧化、抗衰老作用 |
1.4.2 降血糖作用 |
1.4.3 利胆、保肝作用 |
1.4.4 抗病毒、抗菌作用 |
1.4.5 抗肿瘤作用 |
1.4.6 增加机体免疫力 |
1.4.7 其他作用 |
1.5 杜仲皮中目标成分的分离 |
1.5.1 杜仲皮中活性成分的提取技术 |
1.5.2 杜仲皮中活性成分的纯化技术 |
1.5.3 杜仲胶的分离 |
1.6 半纤维素的利用 |
1.6.1 阔叶生物质制备糠醛 |
1.6.2 阔叶半纤维素水解制备糠醛的原理 |
1.6.3 糠醛的生产工艺 |
1.6.4 糠醛制备的催化剂 |
1.7 生物质加工废弃物的再利用 |
1.8 生态工艺 |
1.9 研究的目的意义及内容 |
1.9.1 研究的目的意义 |
1.9.2 研究的内容 |
2 茶皂素协同循环超声辅助提取杜仲皮中的有效成分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原料 |
2.2.2 实验试剂 |
2.2.3 实验仪器 |
2.2.4 实验方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单因素试验 |
2.3.2 响应面法优化结果 |
2.3.3 验证试验 |
2.3.4 不同提取工艺比较 |
2.3.5 动力学曲线 |
2.4 杜仲皮活性成分提取过程的生态化特征 |
2.5 本章小结 |
3 高速逆流色谱纯化杜仲皮中的有效成分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原料 |
3.2.2 实验试剂 |
3.2.3 实验仪器 |
3.2.4 目标化合物的初步富集过程 |
3.2.5 液相检测条件 |
3.2.6 样品的制备 |
3.2.7 溶剂系统的筛选 |
3.2.8 HSCCC分离过程 |
3.2.9 结构鉴定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杜仲皮提取液中目标化合物的初步富集 |
3.3.2 溶剂系统的筛选及分离条件的优化 |
3.3.3 HSCCC分离过程 |
3.3.4 分离组分的HPLC检测 |
3.3.5 HSCCC分离化合物的结构鉴定 |
3.4 杜仲皮活性成分纯化过程的生态化特征 |
3.5 本章小结 |
4 柠檬烯为溶剂提取杜仲皮中的杜仲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原料 |
4.2.2 实验试剂 |
4.2.3 实验仪器 |
4.2.4 实验方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单因素实验 |
4.3.2 BBD优化最佳条件 |
4.3.3 验证试验 |
4.3.4 杜仲胶的分子量分布 |
4.3.5 杜仲胶的红外分析 |
4.3.6 杜仲胶的核磁共振氢谱分析(~1H-NMR) |
4.3.7 杜仲胶的热重分析(TG) |
4.3.8 杜仲胶的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 |
4.3.9 动力学曲线 |
4.3.10 柠檬烯循环使用次数对杜仲胶得率的影响 |
4.4 杜仲胶提取的生态化特征 |
4.5 本章小结 |
5 杜仲皮多糖的分级纯化和糖基结构鉴定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实验原料 |
5.2.2 实验试剂 |
5.2.3 实验仪器 |
5.2.4 实验部分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酶-Sevage脱蛋白法中酶的筛选 |
5.3.2 DEAE-纤维素离子交换柱分级纯化结果 |
5.3.3 葡萄糖凝胶柱层析杜仲皮多糖组分 |
5.3.4 杜仲皮多糖的纯度及分子重检测 |
5.3.5 杜仲皮多糖组分的糖基结构鉴定 |
5.3.6 杜仲皮多糖表征 |
5.4 本章小结 |
6 硅胶固载酸性离子液体催化剂合成及催化杜仲皮半纤维素制备糠醛 |
6.1 引言 |
6.2 实验部分 |
6.2.1 实验原料 |
6.2.2 实验试剂 |
6.2.3 实验仪器 |
6.2.4 杜仲皮半纤维素的提取 |
6.2.5 杜仲皮半纤维素的糖基结构分析 |
6.2.6 硅胶固载酸性离子液体催化剂的合成 |
6.2.7 硅胶固载离子液体的表征 |
6.2.8 硅胶负载离子液体催化剂催化半纤维素制备糠醛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硅胶固载酸性离子液体催化剂的表征 |
6.3.2 杜仲皮半纤维素的糖基结构分析 |
6.3.3 硅胶固载酸性离子液体催化剂的催化性能 |
6.4 本章小结 |
7 杜仲皮次级剩余物制备磺化炭及其催化活性 |
7.1 引言 |
7.2 实验部分 |
7.2.1 实验原料 |
7.2.2 实验试剂 |
7.2.3 实验仪器 |
7.2.4 磺化炭的制备 |
7.2.5 磺化前后的性能表征 |
7.2.6 杜仲皮磺化炭催化橄榄苦苷转化为羟基酪醇 |
7.3 结果与讨论 |
7.3.1 杜仲皮磺化炭的表征 |
7.3.2 杜仲皮磺化炭的催化活性 |
7.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附件 |
四、Hydrodynamics and Mass Transfer Performance in Supercritical Fluid Extraction Columns(论文参考文献)
- [1]搅拌筛板萃取塔CFD-PBM模拟研究[D]. 刘庭瑶. 浙江大学, 2021(02)
- [2]桑叶和桑果活性成分提取与微生物转化研究[D]. 郭娜. 东北林业大学, 2021
- [3]基于近临界DME溶胀-插嵌的PP接枝改性方法研究[D]. 姜泽钰. 东北石油大学, 2020(03)
- [4]屈曲花种子活性物质的超声波辅助提取工艺优化及其化学成分分析[D]. 刘星宇. 重庆大学, 2020(02)
- [5]银杏内酯和有序大孔奎宁分子印迹材料的制备和性能研究[D]. 张志远.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0
- [6]超临界流体药物微细颗粒制备装置研制及应用[D]. 郝明洁. 青岛科技大学, 2020(01)
- [7]超临界乳液萃取法制备载药微囊工艺基础研究[D]. 董超. 大连理工大学, 2019(08)
- [8]活性炭孔隙结构对甲苯、丁酮吸-脱附特性的影响研究[D]. 杜国昌. 中国矿业大学, 2019(01)
- [9]动态非对称撞击流反应器流动特性研究[D]. 刘雪晴. 华中科技大学, 2019(03)
- [10]林业中药资源杜仲高效利用的生态工艺研究[D]. 崔国强. 东北林业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