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泉州骑楼的延续之道(论文文献综述)
王宇昂[1](2020)在《城市视野下泉州古城区建筑特色风貌保护与发展研究 ——以县后街片区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泉州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东亚文化之都,海上贸易的繁荣使其城市空间格局和建筑风貌都得到了较好发展。中原文化、海上贸易文化、侨乡文化等多种文化的交融使泉州在各个历史时期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建筑风貌。作为国务院首批公布的24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泉州选择在保护原有古城的基础上另建新城的发展模式,使古城原有的空间格局较为完整地保留下来。今天在泉州既可以看到古城独具闽南特色的红砖大厝、骑楼、洋楼,也可以看到新城高楼林立的现代建筑,形成了独具泉州特色的城市建筑风貌。然而泉州古城建筑风貌的发展也面临很多问题,城内基础设施薄弱,古城原有的空间格局无法满足新时代城市发展的需求,古城建筑风貌保护与发展的矛盾日渐突出。城市中建筑风貌演变也是和时代背景、历史变迁息息相关的,本文希望能在城市发展脉络的基础上,重新归纳和梳理泉州古城建筑特色风貌演变的历程,从新的视角看待建筑风貌和城市发展的相关性。并对泉州古城区展开实地调研,评估当前古城区内建筑特色风貌保护与发展的情况,完善当代泉州古城区建筑风貌发展的相关资料。最后,以县后街片区为例,对片区内建筑特色风貌的演变脉络进行剖析。通过对片区的深入调研,分析片区建筑特色风貌保护情况及面临的问题,总结保护策略。在保护古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空间文脉延续的基础上,对片区建筑风貌环境进行综合整治提升,为古城其他片区建筑风貌的发展与保护提供参考和借鉴。
王均杰[2](2020)在《马来西亚槟城近代骑楼建筑初论》文中提出近代骑楼作为广泛分布于东南亚、我国闽南、广东等地的建筑类型,一直以来都受到海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并已有相当丰富的研究成果。近年来国内学者对我国沿海骑楼建筑也开展了大量研究,但对于近代骑楼的海外发源认识不足。本论文以马来西亚槟城骑楼作为对象,通过实地考察、测绘及地契分析等方法对其进行较为系统的研究,梳理槟城骑楼的发展建设历程用以初探海外骑楼的概况,明晰对华人移民在槟城骑楼建设中的作用,为我国骑楼建筑的溯源及保护发展提供基础性研究资料。槟城的骑楼建筑是其城市发展中的关键一环,作为一种城市建设模式传播至其他地区,是中西建筑文化融合的代表之一。本人依据槟城城市的发展脉络,分时期探讨近代骑楼建设,对其历史沿革、法令法规、建设模式、街区布局、平面功能、剖面结构及样式特征等方面进行调查分析,总结槟城骑楼的重要特点和形成原因。在大量调研和分析后,初步得出19世纪初海峡殖民地的建筑法规和土地管理法规是形成槟城当前骑楼街区的关键原因,其与殖民城市文化等因素共通造就19-20世纪槟城街区的整体布局和七种片状、线状布局方式。槟城骑楼的发展与华人移民聚落扩张、欧洲建筑文化思潮紧密相关,出现商住骑楼、住宅骑楼和其它类型骑楼等多样平面格局。立面样式上则根据不同时期主流的风格和审美趣味,区分出早期砖构样式、华南折衷样式、海峡折衷样式、艺术装饰样式以及早期现代样式五种骑楼样式。马来西亚槟城骑楼由于是华人移民的主要生活空间,其发展脉络和特征对近代骑楼的保护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但对海外骑楼和我国近代骑楼的比较研究则有待今后学界持续的关注和探索。
张贝贝[3](2020)在《澳门高层住区骑楼街道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骑楼普及于我国近代时期,20世纪初开始在港澳以及南方城市中广泛采用,为行人提供遮阳避雨、人车分流、交往逗留的空间,同时具有地域文化的烙印。传统骑楼越来越多地被当成历史建筑来讨论,骑楼似乎成为集体记忆逐渐淡出现代生活,而当我们走在澳门的现代都市街头,不难发现,骑楼以简洁现代的形式再现于生活中,其适应面不仅仅局限于商业建筑,更是拓展到大规模的商住建筑和居住建筑,使用模式灵活丰富,使骑楼的“场所精神”及“气候适应性”优势获得充分的发挥。为了解澳门现代骑楼在高层住区中成熟有效的运用模式,及其设计落实的政策保障,总结相关经验策略以供澳门新城规划及相似气候区借鉴参考,本文展开下述几部分内容的研究。本文首先基于历史文献研究对澳门骑楼发展历程和法规进行梳理,概括不同时期骑楼发展的特征和规律,得出澳门现代骑楼的发展具有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同步发展的特点;在整体调研基础上,根据澳门高层住区骑楼街道分布规律和特征,将骑楼街道分为面对城市环境的外向型骑楼街道和面对住区环境的内向型骑楼街道,根据骑楼街道形态,外向型又可分为网格状与线状骑楼街道,内向型分为内环式与内街式骑楼街道。继而对不同类型的骑楼采取图表统计、比较分析等方法,分析各个类型骑楼在规划布局、空间形态、结构处理等方面的基本情况,概括其在骑楼连续性、易达性、多样性、复合性等方面的显着特征,归结骑楼与主体建筑在平面、剖面上的组合模式,最后归纳不同规划布局骑楼街道的适用范围,已建成高层住区骑楼的建设经验。结论表明,面向城市环境的外向型骑楼具有良好的连续性和可达性,其中网格状骑楼适用于较均质的高密度街区、线状骑楼适用于强化景观轴线;面向住区环境的内向型骑楼具有良好的生态缓冲性,可软化及活跃周边界面,其中内环式骑楼适用于围合式、周边式布局的住区,营造尺度适宜、形态积极、亲切友好的邻里空间,形成面状小广场,内街式骑楼适用于行列式布局的住区、打造小尺度、多层次、阴凉舒适的住区步行街。
卢旖旸[4](2020)在《福建传统村落的场所精神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我国对传统村落保护与复兴越发重视,越来越多的传统村落纳入国家名录,福建第一批至第五批总计494各传统村落被纳入国家名录。然而,仍然还有一部分传统村落没有能够较好得到保护和延续,也存在摈弃独特的当地文化而去效仿追求现代化的村落,导致传统村落遭到严重破坏或是呈“千村一面”的局面。传统村落承载着地区的场所精神,是当地文化的载体,挖掘传统村落的场所精神有利于引起传统村落文化的保护和重视,并且可作为复兴传统村落策略提供参考。本文以福建传统村落为研究对象,挖掘其场所精神,并进行深入地剖析。首先,探讨福建山地型、平原型和沿海型的传统村落的自然场所构成,分析适宜福建居民生存繁衍的传统村落空间构成以及演绎福建传统村落特有的人文氛围。其次,从民俗文化的视角对福建传统村落的场所精神进行解读,依次对福建传统文化的婚嫁习俗、祭祀习俗等人类的民俗活动流程和形式进行解析,探讨当地人在民俗文化活动与场所互动产生认同感的过程,分析民俗文化活动的场所空间、细部装饰、仪式流程等形成的人文氛围,总结和归纳婚嫁和祭祀等民俗文化下的场所精神。福建传统村落承载着当地的场所精神,挖掘场所精神不仅要从场所本身,更要从民俗文化等人类活动的视角深入挖掘其内涵,对注重民俗文化的传统村落保护、延续和复兴有参考价值,对于场所精神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郑宋华[5](2019)在《广东省汕头市骑楼街区景观文化的可持续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1980年,汕头市被列入四个经济特区之一,城市发展重心开始外移,财政资源主要用于新区建设,曾为城市中心的骑楼街区慢慢步入衰落——街区出现基础设施老化、建筑衰败、人口老化、居民外迁等问题。街区的衰落使其居住、商业、社交、文化等功能几乎丧失。汕头骑楼街区作为汕头城市的发祥地,街区对城市的重要性不言而喻。2016年,汕头市政府对骑楼街区展开实质性保护。然而,在实际保护过程中,街区保护出现了“重面子,轻里子”的做法——注重沿街建筑的修缮与重建,忽视街区整体保护,漠视街区居民需求,致使街区文化岌岌可危。景观文化是街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街区文化的延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本文以汕头市骑楼街区为研究对象,研究街区景观文化的形成及特征,提出汕头市骑楼街区景观文化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及方法,从而促进街区文化的延续。全文分为六个部分对汕头市骑楼街区景观文化可持续发展进行研究。第一部分主要阐述研究背景,明确研究目的及意义,界定论文涉及的相关概念,梳理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制定论文的研究方法与框架。第二部分系统梳理了汕头城市和骑楼街区的发展历程,分析其形成历史背景。第三部分从街区肌理、建筑风貌、街道空间、公共空间等方面对汕头市骑楼街区景观文化的进行逐一分析。第四部分选取广西北海、梧州,福建厦门、泉州等地的骑楼街区作为本研究的横向比较对象,总结出骑楼街区景观文化的普遍性,及汕头市骑楼街区景观文化的特殊性。第五部分针对汕头市骑楼街区景观文化的特殊性及其所存在的问题,提出其可持续发展需遵循原则和具体措施。第六部分为设计实践,以汕头市骑楼街区中的部分路段为例,进行街区景观设计实践并检验。通过对汕头市骑楼街区景观文化的分析,提出其可持续发展的原则。针对其景观文化所面临的问题,提出骑楼街区在街区肌理、街区建筑、街区空间可持续发展的具体措施。通过对汕头市骑楼街区景观文化可持续发展的研究,达到提升汕头市骑楼街区景观文化辨识度,打造城市名片,增强汕头城市文化的目的。
谢希茜[6](2019)在《厦门当代住区骑楼街道设计研究》文中认为骑楼形态对炎热气候地区的适用性仍然有着重要的意义,骑楼街道为居民提供遮阳避雨的公共步行空间,与社区商业结合,其舒适的步行空间为居民提供更多的停留性,骑楼作为居民重要的生活场所和地域建筑,具有“人情味”的骑楼街道更是厦门城市文脉的延续。然而当代城市骑楼街道不可能完全照搬传统的骑楼形态,需要我们进一步探索骑楼的内涵,创造新的多样化的建筑形式,而厦门当代骑楼正缺乏对骑楼内涵的拓展。本文通过实地走访调查,感受当代厦门住区骑楼街道使用情况,以及获取当代厦门住区骑楼街道的形态、尺度、复合使用等信息,从中提取典型的骑楼建筑为将来的深入研究,对骑楼形态在当代住区中的应用与发展提出建议,对骑楼街道提出相应的人性化设计策略。研究内容主要分为三大部分。在背景研究部分,一方面阐述了骑楼的产生及发展以及厦门骑楼街道的整体概况;另一方面梳理出骑楼街道的现代意义。主体研究部分,主要从骑楼规划布局、街道尺度、柱廊空间使用三个方面来挖掘当代骑楼街道设计策略。在规划布局方面,通过对骑楼相关政策的梳理,以住区内外街道、街道形态、街道定位来阐述。在廊道空间研究,首先对骑楼廊道尺度实际建成情况进行调研,并与传统骑楼尺度进行对比,发现骑楼廊道尺度有了明显的增加,并且空间使用形式丰富,以陈设、商家日常生活活动及商业扩容等三个方面的复合使用为主。最后从骑楼街道总体布局、廊道空间、地方法则三个方面对现在住区骑楼提出相对应的设计策略。在骑楼街道布局规划上,通过营造区域性的骑楼街区、多样化的骑楼街道形态、适宜的骑楼街道尺度。廊道空间做到其满足安全性、舒适性、通达性、多样性、归属感的设计策略,加强厦门住区骑楼建设的城市导则约束以及细化相关法规的建议,希望对骑楼街道的建设有一定指导作用。
吴年桦[7](2018)在《山区环境影响下的德化近代骑楼规划与建设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前中国有关骑楼的研究以沿海城市骑楼居多,而对于蕴含着丰富生态、文化遗产的乡镇骑楼则关注较少。本文以德化山区乡镇骑楼的角度切入,挖掘骑楼规划建设中蕴含的丰富生态规划经验和环境应对智慧,同时也作为当代乡镇骑楼保护和传承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为乡镇骑楼的保护管理、旅游开发、更新建设等提供一定借鉴意义。在研究过程中,运用多学科交叉的方式,采用文献考古、田野调查、数据统计、图表分析等方法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德化山区骑楼是多种文化碰撞蕴生的结果,并且在组群规划和建筑单体层面上与山区环境产生了复杂丰富的有机适应关系。论文的研究工作主要分为以下三部分:第一部分,背景研究。一方面梳理骑楼在世界范围内起源、传播和发展的脉络,把握整体动向;另一方面,分析德化山区骑楼形成的历史地理背景,探讨多种文化在山区的传播路径和碰撞过程。第二部分,主体研究。在骑楼组群规划层面,从总体布局、骑廊空间、排水系统、景观风貌、街区文化等各子系统出发,分析其背后的规划推动力量和形成机制,挖掘其适应山区复杂环境的生态规划经验。在骑楼建筑单体层面,探讨德化传统干栏民居和山区骑楼的空间传承关系,展现山区骑楼丰富多样的空间变化,挖掘其特有的文化内涵和营造智慧。第三部分,当代启示。反思当代德化山区骑楼所面临的人气衰落、自然破坏、盲目改建等保护危机,探寻山区骑楼所蕴含的多元价值,为当代山区骑楼的修缮建设、旅游资源的拓展利用和骑楼文化传承等提供一定的策略建议。
李岳川[8](2015)在《近代闽南与潮汕侨乡建筑文化比较研究》文中指出闽南与潮汕地区是我国东南沿海着名的侨乡,二者气候相似、地缘相接、风俗相近,都具有深厚的儒家文化底蕴,又皆以鲜明的商贸和海洋文化特色着称于世。从历史渊源来看,中原移民入闽后,再持续南下迁徙,直至潮汕地区,可见两地文化同根同脉,都是汉民族在不断的南迁过程中,与当地住民长期融合的结果。同样出于对生存空间的开拓,地处沿海的闽南和潮汕地区很早就有人向南洋移民,并在近代达到高潮,形成了极具特色的侨乡文化,而建筑文化正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侨乡文化中较为直观的表现形式。然而两地侨乡建筑的产生虽具有较近似的历史渊源,却因为不同的社会历史环境走向差异化的发展道路。本文以跨学科综合研究为方法定位,以建筑史学为基础,借鉴社会学、经济学、美学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对这种差异性进行比较研究,以期揭示侨乡建筑发展与社会、经济、文化等互相之间的复杂多变关系,从而完善侨乡建筑的研究体系,深化建筑史学、建筑美学等方面的研究,并为当代侨乡城乡建设提供借鉴和参考,为当代建筑创作提供思路和启发。近代闽南与潮汕侨乡表现出不同的社会组织变迁,这是导致两地建筑文化差异性发展的原动力。在闽南乡村,传统的宗族组织开始松弛,作为宗族组成单元的华侨家族和家庭的独立性增强,使民居建筑相应的呈现单体化演进的趋势,尤其是大量单体式洋楼的建造大为改变了乡村聚落的景观面貌。而潮汕乡村建筑大多呈现群体性的特征,这是由于潮汕华侨较为重视宗族内本房派的建设,其典型的“祠宅合一”的建筑群落形式是对古代潮州地区府第式建筑的调整,也是对新兴华侨家族结构特征的适应。侨乡化也使得大量人口迁往或停留于城市,促进了城市建筑文化的繁荣,由于社会构成等因素的不同,两地侨乡城市民居表现出享乐性与务实性的差异。与此同时,人口骤增使城市面临巨大的空间环境压力,成为城市改造的促因之一。20世纪二三十年代,政府对地方社会的控制力度加强,又兼有华侨资金的支持,使得大规模城市改造得以实施,并以两地侨乡开埠城市为代表,表现出对原有城市空间结构重构和延续的差异。侨乡经济的驱动是近代闽南与潮汕侨乡建筑得以发展繁荣的物质基础。侨汇的大量涌入一方面促成侨批业这样具有鲜明侨乡特色的行业类型的产生,并伴随产生了侨批馆这一特殊的建筑类型,另一方面也使得侨乡发展成为消费型社会,建筑文化因此表现出娱乐性、商务性等特征。这些是侨汇之于建筑文化的间接作用。而在直接作用方面,房地产业是投资型侨汇的主要去向,而开埠城市则集中了两地侨乡绝大部分的房地产投资,与其近代城市建设相辅相成,并以骑楼建筑为典型代表。除了对气候的适应性和政府的推广外,骑楼下店上宅,灵活自由的开间布局也适应于“量少而分散”的华侨资本结构特点,因此得以作为闽南和潮汕侨乡房地产业的主要“商品”形式而大量生产,而房地产市场发育程度的不同则使两地建筑文化趋向于商业化与商品化的差异。在近代中外文化融合背景下,两地侨乡建筑发展也表现出审美文化的机制作用,并具体呈现于中外建筑文化的冲突、分化和整合现象中。根据接触程度的不同,两地侨乡建筑文化冲突主要表现出整体性和局部性的差异,由此导致在冲突结果上,闽南侨乡从城市到乡村都广泛表现出以外廊样式为代表的外来建筑文化的影响;而在潮汕侨乡,外来建筑文化的影响大体局限于汕头等城镇,而对乡村的影响并不明显,城乡建筑文化表现出不平衡性。而在建筑文化分化中,两地华侨在建筑样式选择、公益性的建筑活动、居住和环境观念等方面表现出变革性与改良性的价值取向区别,在建筑文化整合中,闽南侨乡倾向于以外来建筑文化的价值观念和形式对旧的建筑体系进行改造,呈现外向性的文化性格特征;而在潮汕侨乡,各种外来建筑要素则被吸收为本土建筑文化的组成部分,丰富了本土建筑的表现形式,表现出内敛性的文化性格。
高蟒[9](2014)在《厦门市旧城区骑楼的传承与发展研究》文中提出骑楼是厦门城市文脉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厦门城市不可再生的旅游资源。改革开放以来,厦门市旅游业蓬勃发展,城市建设和旧城改造迅速展开,旧城区新建骑楼相继落成,风貌发生了巨大改变。改造过程中,旧城特色空间的丧失,骑楼风格地域性和时代感的缺失,历史建筑保护不周,天际线被破坏,绿化不足等现象严重影响了旧城区骑楼风貌的整体表达,厦门骑楼特色哪些需要传承?如何传承?又如何发展?成为当代厦门旧城区骑楼建设与改造中必须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本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通过整理和分析近代厦门骑楼的建设与发展过程,从历史资料中,整理和提炼厦门骑楼在街道和单体两个层面上的空间特色以及风貌和风格特征,以此作为传承厦门骑楼特色的脉络,对当前厦门旧城区骑楼的建设和发展中的文脉断裂等问题提供历史层面的应对策略。第二部分通过对厦门旧城区骑楼的现状调研,回顾当代骑楼在街道和单体两个层面上发生的变化,并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借助批判地域主义理论和类型学方法,在街道层面,提出了对城市特色空间以及廊道生活空间的恢复策略,街道风貌历时性与共时性的合理表达,天际线、绿化以及广告的改善意见。在骑楼单体层面,提出了结合地形创造空间,开发空间以及改造空间的策略以及骑楼单体风格改善的方法。第三部分从近代骑楼再利用,未来骑楼和街道的发展等方面,展望了厦门旧城区骑楼未来的发展和变化趋势,此外,借助人类学和环境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对厦门旧城骑楼街区在空间变化、景观设置、功能分布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预测和展望。
杨思声[10](2011)在《近代闽南侨乡外廊式建筑文化景观研究》文中指出“外廊式建筑在近代闽南侨乡的发展”是一幅尚未得到充分认识的近代地域建筑文化景观。对其深入研究有益于厘清中国近代建筑史学盲点,也将延展骑楼学研究的视域,还将丰富对我国南方亚热带建筑景观的认识,更能深化对闽南地域建筑景观特色的揭示。本课题是“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子课题“历史文化村镇典型建筑保护设计指引”的前期相关研究内容之一(项目编号:2008BAJ08B02),并得到国务院侨务办公室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编号:06QZR11),其研究成果将对近代闽南侨乡典型建筑——“外廊式类型建筑”文化景观保护工作的日后开展有一定的参考应用价值。在课题研究过程中,综合运用西方建筑类型学、地域建筑学、文化人类学等相关学说,在生物学知识的启发下,推演“建筑类型在地域环境中的适应性发展”理论(简称“类型的地域适应”理论),并在此理论指导下运用数理统计、图形测绘、图像比照、文献考古等实证方法进行研究。研究结果从总体上表明,基于历史的机缘以及有关人类的创造,外廊式建筑作为一种建筑类型,在近代闽南侨乡环境下发生了地域适应性的“三重尺度”的立体繁荣景象。围绕这一主题论点,全文展开以下三大部分的研究:其一,背景研究部分。阐述了外廊式建筑作为一种建筑类型,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根据不同环境有不同的适应性表现,其繁荣景象的发生在世界范围内呈现不平衡的区域分布。文中特别提到基于殖民者行为而在近代全球殖民地环境下所产生的“殖民地外廊式建筑”兴盛潮,并提出应关注在“殖民地外廊式建筑”兴盛潮之后所出现的“泛殖民地”外廊式建筑繁荣现象,研究者认为近代闽南侨乡外廊式建筑繁荣景象的产生与这一历史背景有关。文中还分析了近代闽南侨乡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城乡建设环境的地域特征,认为它们为外廊式建筑类型在近代闽南侨乡的繁荣发展埋下了伏笔。其二,主体研究部分。创新性地在区域建筑景观、城镇街屋景观、建筑单体景观三重尺度层面上,揭示了外廊式建筑类型在近代闽南侨乡环境下的地域适应性繁荣景象。在区域建筑景观尺度层面,本文论述了外廊式建筑的“地域适应性群体繁生景象”。认为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一部近代闽南侨乡区域建筑发展史就是一部外廊式建筑的地域演绎史。文中分析了群体繁生的四幅空间衍现图景,借鉴生物群落分析方法计算并认知了当地的外廊式建筑群体具有“较高的相对密度值”、“爆发式的增长速率”、“广泛的区域分布”等相关特性。文中还对出现此外廊式建筑群体繁生景象的原因进行了剖析,并阐明它不仅与闽侨大众在南洋、广东、台湾等外域的见识有关,还和闽侨大众对“外廊的闽南本土气候适应性”以及“与闽南传统建筑灰空间的契合性”的认知有关。与此同时,文中根据法国学者勒庞的大众群体心理学原理分析后发现,闽侨大众非理性的“群体疯狂”也是产生外廊式建筑大量繁生的重要原因。在建筑单体景观尺度层面,受生物物种在复杂环境中发生“趋异适应”现象的类比启发,本文论述了“单体的地域适应性的多元表现景象”。剖析了多种外观造型风格如亚洲近代殖民地外廊样式、伊斯兰风格、欧洲古希腊罗马、古典主义、哥特风格、巴洛克、现代主义、古越遗风、中华汉族古典风格、闽南传统大厝风格、碉楼形式等在近代闽南侨乡外廊式单体建筑中的地域化表现;剖析了单体内部空间在沿袭闽南传统礼制布局以及采用异国型制布局方面的多样衍变;剖析了多种构筑技艺手段如地方红砖工艺、传统石作石雕、泥塑彩瓷工艺等在建筑单体中的特色表现。文中还对出现这种多元表现景象的背因进行了关注,并对五彩斑斓的外廊式建筑单体变幻景象所引发的浪漫情境加以解读。在城镇街屋景观尺度层面,阐论了“骑楼街屋”作为一种特殊的外廊式建筑集联体,它的大量出现表明外廊式建筑在近代闽南侨乡的繁荣有了“升华”。事实上在当地还存在着诸如“外廊式兄弟楼”、“外廊式长屋”等其他“非骑楼街屋类”的外廊式建筑集联体。本文还论述了骑楼街屋在近代闽南侨乡环境下的地域适应性衍生原因,并分析了其组群规划和单元建筑的适应性乡土化衍变特点,分析了它所具有的蕴含地域场所精神的街道美学感受。其三,相关讨论部分。论析了近代闽南侨乡外廊式建筑繁荣景观与中国近代建筑史中的殖民地外廊式建筑、避暑地外廊式建筑、广东五邑侨乡外廊式建筑等的兴盛发展的历史关联和表现差异;论述了它作为南方亚热带近代建筑景观代表的典型特点,并将其与北方寒冷地带近代建筑景观进行了差异性比较;阐明了它是闽南近代地域建筑景观的一个重要特色切面;并借此讨论了近代骑楼学中的“骑楼街屋”与“非骑楼街屋类外廊式建筑”的同时性繁荣问题。此外,本文还顾望了近代闽南侨乡外廊式建筑文化景观在当代的遗产保护和现实变迁情况。
二、泉州骑楼的延续之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泉州骑楼的延续之道(论文提纲范文)
(1)城市视野下泉州古城区建筑特色风貌保护与发展研究 ——以县后街片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现状及文献综述 |
1.2.1 研究现状 |
1.2.2 文献综述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范围 |
1.4.3 相关概念辨析 |
1.5 研究方法 |
1.6 研究框架 |
第2章 国内外古城建筑风貌保护发展历程研究 |
2.1 国外古城建筑风貌保护研究 |
2.1.1 国外古城建筑风貌保护的发展历程 |
2.1.2 国外古城建筑风貌保护的案例研究 |
2.2 国内古城建筑风貌保护研究 |
2.2.1 国内古城建筑风貌保护的发展历程 |
2.2.2 国内古城建筑风貌保护的案例研究 |
2.3 国内外古城建筑风貌保护发展类型总结 |
第3章 泉州城市变迁与建筑风貌发展研究 |
3.1 泉州城市的历史变迁 |
3.1.1 行政建制 |
3.1.2 水陆变迁 |
3.1.3 城垣变迁 |
3.1.4 轴线格局 |
3.1.5 铺境体系 |
3.2 泉州城市发展变迁下的古城建筑特色风貌演变研究 |
3.2.1 商周时期 |
3.2.2 秦汉时期 |
3.2.3 隋唐时期 |
3.2.4 宋元时期 |
3.2.5 明清时期 |
3.2.6 近代(1840—1949) |
3.2.7 建国后至今 |
3.3 泉州古城建筑风貌发展的影响因素 |
3.3.1 人口迁徙 |
3.3.2 海外贸易 |
3.3.3 政策支持 |
3.3.4 自然因素 |
3.3.5 就地取材 |
第4章 泉州古城区建筑特色风貌现状调研 |
4.1 古城区基本概况调研 |
4.1.1 用地现状 |
4.1.2 城垣遗址 |
4.1.3 文化遗产 |
4.2 古城区建筑特色风貌分布调研 |
4.2.1 大厝 |
4.2.2 手巾寮 |
4.2.3 骑楼 |
4.2.4 洋楼 |
4.3 古城区街巷建筑特色风貌调研 |
4.3.1 古城街巷概况 |
4.3.2 古城区街巷两侧建筑特色风貌保护调研 |
4.3.3 中山中路建筑特色风貌保护情况分析 |
4.3.4 西街建筑特色风貌保护情况分析 |
4.3.5 涂门街、新门街建筑特色风貌保护情况分析 |
第5章 泉州古城区县后街片区建筑特色风貌调研 |
5.1 县后街片区历史变迁与建筑特色风貌演变研究 |
5.1.1 唐五代时期 |
5.1.2 宋元时期 |
5.1.3 明清时期 |
5.1.4 近现代至今 |
5.2 县后街片区概况调研 |
5.2.1 区位分析 |
5.2.2 用地分析 |
5.2.3 公共设施调研分析 |
5.2.4 街巷空间调研分析 |
5.3 县后街片区建筑风貌调研 |
5.3.1 建筑高度分析 |
5.3.2 建筑结构分析 |
5.3.3 建筑风貌分析 |
第6章 县后街片区建筑特色风貌保护策略研究 |
6.1 泉州古城保护规划政策解读 |
6.1.1 《泉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的解读 |
6.1.2 《泉州古城“双修”总体规划》的解读 |
6.2 县后街片区的资源价值分析 |
6.2.1 庙宇及铺境庙 |
6.2.2 历史文化建筑 |
6.2.3 街巷空间及特色建筑风貌 |
6.3 县后街片区建筑特色风貌的保护策略 |
6.3.1 县后街片区建筑风貌的特点 |
6.3.2 县后街片区建筑风貌存在的问题 |
6.3.3 县后街片区建筑特色风貌的保护策略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泉州城市发展脉络下古城建筑特色风貌演变过程的总结 |
7.2 县后街片区建筑特色风貌保护策略的总结 |
7.3 对泉州古城区建筑特色风貌保护与发展的思考和展望 |
7.3.1 当前研究不足之处的思考 |
7.3.2 对古城建筑特色风貌保护与发展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泉州古城县后街片区综合提升规划设计 |
致谢 |
学术成果统计-作品、论文及专着发表 |
学术成果统计-展览及获奖 |
(2)马来西亚槟城近代骑楼建筑初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凡例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缘起 |
1.1.2 研究背景 |
1.1.3 研究目的 |
1.1.4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对象与界定 |
1.2.1 研究对象 |
1.2.2 研究界定 |
1.3 相关研究文献分析 |
1.3.1 槟城骑楼发展的研究 |
1.3.2 骑楼单体特征的研究 |
1.3.3 骑楼街区形态的研究 |
1.3.4 骑楼建筑的比较研究 |
1.4 研究方法及框架 |
1.4.1 研究方法 |
1.4.2 论文框架 |
1.5 创新点及必要性 |
1.5.1 研究创新点 |
1.5.2 研究可能性与必要性 |
第2章 槟城近代骑楼建设概况 |
2.1 东南亚近代骑楼历史 |
2.1.1 海外对近代骑楼的释义 |
2.1.2 近代骑楼的源起 |
2.1.3 近代骑楼的传播与演变 |
2.2 槟城开埠与骑楼建设 |
2.2.1 槟城自然与气候环境 |
2.2.2 槟城开埠与早期建筑 |
2.2.3 近代华侨与骑楼发展 |
2.3 骑楼建设法规发展 |
2.3.1 东南亚早期骑楼法规 |
2.3.2 槟城近代骑楼法规 |
第3章 槟城骑楼街区与产权分析 |
3.1 骑楼街区的布局方式 |
3.1.1 槟城骑楼的整体布局 |
3.1.2 片状街区的类型 |
3.1.3 线状街区的类型 |
3.2 骑楼街区的空间尺度 |
3.2.1 骑楼街道的尺度 |
3.2.2 街道美学与街口建筑处理 |
3.3 地权产权的影响 |
3.3.1 骑楼街区的形成 |
3.3.2 骑楼柱廊与后巷空间 |
3.4 本章小节 |
第4章 槟城骑楼功能及空间特征 |
4.1 骑楼建筑的多元功能 |
4.1.1 商住与住宅骑楼 |
4.1.2 其他华侨骑楼 |
4.1.3 其他族群骑楼 |
4.2 槟城骑楼平面特征 |
4.2.1 商住骑楼平面 |
4.2.2 住宅骑楼平面 |
4.2.3 其它类型骑楼平面 |
4.3 槟城骑楼剖面特征 |
4.3.1 骑楼的内环境 |
4.3.2 细部构件的特点 |
4.4 本章小节 |
第5章 槟城骑楼样式和装饰特点 |
5.1 早期砖构样式(1786-1842) |
5.1.1 特征与发展概述 |
5.1.2 立面与装饰分析 |
5.2 华南折衷样式(1842-1867) |
5.2.1 特征与发展概述 |
5.2.2 立面与装饰分析 |
5.3 海峡折衷样式(1868-1926) |
5.3.1 特征与发展概述 |
5.3.2 立面与装饰分析 |
5.4 艺术装饰样式(1927-1957) |
5.4.1 特征与发展概述 |
5.4.2 立面与装饰分析 |
5.5 早期现代样式(1927-1957) |
5.5.1 特征与发展概述 |
5.5.2 立面与装饰分析 |
5.6 本章小节 |
第6章 结论 |
6.1 槟城骑楼街区和建筑的特征 |
6.2 后续研究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图表目录 |
个人简介、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3)澳门高层住区骑楼街道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骑楼“场所精神”和“气候适应性”优势 |
1.1.2 骑楼以简洁现代的形式再现于澳门现代住区 |
1.1.3 澳门高层住区骑楼经验的可操作性 |
1.2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动态 |
1.3.1 国外研究动态 |
1.3.2 国内研究动态 |
1.3.3 已有文献研究的作用评价 |
1.4 研究范围及对象界定 |
1.4.1 相关概念界定 |
1.4.2 研究范围 |
1.5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5.3 研究框架 |
第2章 澳门高层住区骑楼历史沿革及概况 |
2.1 澳门骑楼的产生与发展 |
2.1.1 澳门概况 |
2.1.2 澳门骑楼起源 |
2.1.3 澳门骑楼发展历程 |
2.2 澳门多层住区骑楼建筑概况 |
2.2.1 形成背景与分布概况 |
2.2.2 建筑特征 |
2.3 澳门高层住区骑楼建筑概况 |
2.3.1 形成背景与分布概况 |
2.3.2 建筑特征 |
2.4 法规要求 |
2.4.1 传统骑楼街道相关法规要求 |
2.4.2 现代骑楼街道相关法规要求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澳门高层住区骑楼街道类型及特征分析 |
3.1 澳门高层住区骑楼街道分布规律分析 |
3.1.1 骑楼所在街道性质分析 |
3.1.2 骑楼面向室内空间性质分析 |
3.1.3 骑楼分布规律 |
3.2 外向型骑楼街道特征及分类 |
3.2.1 外向型骑楼街道特征 |
3.2.2 网格状骑楼街道分布及代表案例 |
3.2.3 线状骑楼街道分布及代表案例 |
3.3 内向型骑楼街道特征及分类 |
3.3.1 内向型骑楼街道特征 |
3.3.2 内环式骑楼街道分布及代表案例 |
3.3.3 内街式骑楼街道分布及代表案例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澳门高层住区外向型骑楼街道分析 |
4.1 网格状骑楼街道分析 |
4.1.1 网格状骑楼街道规划布局 |
4.1.2 网格状骑楼街道空间形态 |
4.1.3 网格状骑楼结构处理 |
4.2 线状骑楼街道分析 |
4.2.1 线状骑楼街道规划布局 |
4.2.2 线状骑楼街道空间形态 |
4.2.3 线状骑楼结构处理 |
4.3 网格状与线状骑楼街道对比分析 |
4.3.1 网格状骑楼街道显着特征与不足之处 |
4.3.2 线状骑楼街道显着特征与不足之处 |
4.3.3 两者对比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澳门高层住区内向型骑楼街道分析 |
5.1 内环式骑楼-庭院分析 |
5.1.1 内环式骑楼-庭院规划布局 |
5.1.2 内环式骑道-庭院空间形态 |
5.1.3 内环式骑楼结构处理 |
5.2 内街式骑楼街道分析 |
5.2.1 内街式骑楼街道规划布局 |
5.2.2 内街式骑楼街道空间形态 |
5.2.3 内街式骑楼结构处理 |
5.3 内环式与内街式骑楼街道对比分析 |
5.3.1 内环式骑楼-庭院显着特征与不足之处 |
5.3.2 内街式骑楼街道显着特征与不足之处 |
5.3.3 两者对比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澳门高层住区骑楼街道特色的启示与设计 |
6.1 澳门高层住区骑楼街道特色与经验 |
6.1.1 均好易达的网格状骑楼街道 |
6.1.2 强化景观轴的线状骑楼街道 |
6.1.3 提升庭院舒适性的内环式骑楼庭院 |
6.1.4 构建住区特色的内街式骑楼街道 |
6.2 后续高层住区骑楼设计的启示 |
6.2.1 上位规划是落实骑楼建设的充分保障 |
6.2.2 多样化骑楼与住区紧密衔接 |
6.2.3 展现骑楼空间的现代价值 |
6.3 澳门新城A区某地块骑楼规划与设计方案构思 |
6.3.1 新城A区概况 |
6.3.2 设计地块概况 |
6.3.3 骑楼规划及设计方案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A 澳门主要年份地图和规划资料 |
个人简历、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4)福建传统村落的场所精神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场所精神理论研究进展 |
1.2.2 场所精神应用研究进展 |
1.2.3 存在的问题 |
1.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福建传统村落的场所构成及其场所精神分类 |
2.1 福建传统村落的自然场所 |
2.1.1 山地地区 |
2.1.2 沿海地区 |
2.1.3 平原地区 |
2.2 福建传统村落的人为场所 |
2.2.1 传统建筑 |
2.2.2 空间环境 |
2.3 福建传统村落的人文氛围 |
2.3.1 历史沿革 |
2.3.2 地域文化 |
2.4 福建传统村落的场所精神分类 |
2.4.1 宏观层面 |
2.4.2 微观层面 |
第三章 福建传村落婚嫁场所精神 |
3.1 福建婚嫁仪式中的空间场所分析 |
3.1.1 空间结构 |
3.1.2 细部装饰 |
3.2 福建婚俗流程及其场所精神 |
3.2.1 汉族婚俗 |
3.2.2 畲族婚俗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福建传统村落祭祀场所精神 |
4.1 福建传统村落的祭祀场所 |
4.1.1 祭祀空间结构 |
4.1.2 细部装饰 |
4.2 福建传统村落祭祀的主要类别 |
4.2.1 自然崇拜祭祀 |
4.2.2 神灵崇拜祭祀 |
4.2.3 祖先崇拜祭祀 |
4.3 福建传统村落祭祀场所精神案例 |
4.3.1 祭神活动——以妈祖信仰为例 |
4.3.2 祭祖活动——以中元节为例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广东省汕头市骑楼街区景观文化的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引言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
1.研究目的 |
2.研究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
1.国内研究现状 |
2.国外研究现状 |
3.总结 |
(四)概念界定 |
1.汕头市骑楼街区 |
2.景观文化 |
3.可持续发展 |
(五)研究内容与方法 |
1.研究内容 |
2.创新点 |
3.研究方法 |
4.论文框架 |
二、汕头市骑楼街区的文化价值 |
(一)城市文化的重要性 |
(二)骑楼街区对城市文化的价值 |
(三)骑楼街区的形成历史 |
(四)小结 |
三、汕头市骑楼街区景观文化的构成 |
(一)放射型的街区肌理 |
(二)多元化的建筑风貌 |
(三)尺度适宜的街道空间 |
(四)稀缺的公共空间 |
(五)小结 |
四、汕头骑楼街区景观文化特征分析 |
(一)骑楼街区的类比性 |
1.北海骑楼街区 |
2.梧州骑楼街区 |
3.厦门骑楼街区 |
4.泉州骑楼街区 |
(二)骑楼街区景观文化的普遍性 |
1.骑楼建筑制度化 |
2.地域文化的体现 |
3.建筑附加物林立 |
4.骑楼街区在当代未受推崇的原因 |
(三)汕头骑楼街区景观文化的特殊性 |
1.汕头骑楼街区景观文化的特征 |
2.汕头骑楼街区景观文化面临的问题 |
(四)小结 |
五、汕头骑楼街区景观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
(一)景观文化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
1.完整性原则 |
2.延续性原则 |
3.地域性原则 |
4.融合性原则 |
5.人本位原则 |
(二)景观文化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
1.街区肌理的可持续 |
2.街区建筑的可持续 |
3.街区空间的可持续 |
(三)小结 |
六、设计实践 |
(一)项目概况 |
(二)场地分析 |
(三)设计定位 |
(四)方案设计 |
(五)设计总结 |
总结与展望 |
注释 |
参考文献 |
图表来源 |
附录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致谢 |
(6)厦门当代住区骑楼街道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对象及内容界定 |
1.3.1 概念界定 |
1.3.2 研究范围及内容 |
1.4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1.4.1 国外相关研究成果 |
1.4.2 国内相关研究成果 |
1.5 研究方法及研究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框架 |
第2章 骑楼街道的历史沿革 |
2.1 骑楼街道的产生及发展 |
2.1.1 古代欧洲廊式建筑的演变 |
2.1.2 近代中国骑楼建筑的发展 |
2.2 厦门传统骑楼街道概况 |
2.2.1 骑楼形成背景 |
2.2.2 当代骑楼布局 |
2.3 厦门现代住区骑楼街道的运用 |
2.3.1 骑楼街道的现代意义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厦门当代住区骑楼街道的规划布局 |
3.1 新建骑楼街道相关政策 |
3.1.1 厦门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
3.1.2 其他南方城市的政策规定 |
3.2 住区骑楼街道布局分类 |
3.2.1 按住区内外街道划分 |
3.2.2 按骑楼街道形态划分 |
3.2.3 按骑楼定位划分 |
3.3 住区骑楼街道尺度 |
3.3.1 骑楼街道长度 |
3.3.2 骑楼街道宽度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厦门当代住区骑楼街道廊道空间使用情况 |
4.1 骑楼街道廊道宽度及使用研究 |
4.1.1 骑楼廊道宽度调研概况 |
4.1.2 廊道空间多样性使用 |
4.2 骑楼廊道复合使用类型 |
4.2.1 分时段陈设桌椅使用案例 |
4.2.2 游憩使用案例 |
4.2.3 逗留消费使用案例 |
4.2.4 日常生活使用案例 |
4.3 骑楼廊道相邻露天空间宽度及使用研究 |
4.3.1 廊道相邻露天空间概况 |
4.3.2 廊道相邻露天空间使用类型 |
4.4 骑楼廊道空间高度及使用研究 |
4.4.1 骑楼柱廊高度调研概况 |
4.4.2 单层柱廊的适宜高度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厦门当代住区骑楼街道设计策略 |
5.1 厦门住区骑楼街道面临的问题 |
5.1.1 优势与不足 |
5.1.2 问题的成因 |
5.1.3 问题的特征 |
5.2 厦门当代住区骑楼街道规划布局策略 |
5.2.1 营造区域性骑楼街道 |
5.2.2 多样化的骑楼街道形态 |
5.2.3 适宜的骑楼街道尺度 |
5.3 厦门现代住区骑楼柱廊空间设计策略 |
5.3.1 复合性的满足 |
5.3.2 适宜的柱廊尺度 |
5.3.3 丰富的空间变化 |
5.4 对厦门地方法则的建议 |
5.4.1 城市设计导则约束 |
5.4.2 法规细化相关建议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山区环境影响下的德化近代骑楼规划与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来源及意义 |
1.1.1 选题的来源 |
1.1.2 选题的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动态 |
1.2.1 国外研究 |
1.2.2 国内研究 |
1.3 研究对象及研究范围界定 |
1.4 研究方案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技术路线 |
1.4.3 研究方法 |
第2章 德化山区骑楼形成的历史地理背景 |
2.1 骑楼起源和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 |
2.1.1 骑楼起源及传播的多种可能路径 |
2.1.2 骑楼在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的传播和发展 |
2.1.3 近代闽南骑楼的建设热潮 |
2.1.4 德化山区骑楼的建设情况 |
2.2 德化山区环境和民族背景 |
2.2.1 德化的建制沿革 |
2.2.2 德化的地理环境 |
2.2.3 德化民族的发展融合 |
2.2.4 德化原始的精神文化 |
2.3 德化山区多元文化碰撞与骑楼发展 |
2.3.1 丰富的干栏文化蕴含骑楼原始基因 |
2.3.2 古驿道文化传播沿海城市文明 |
2.3.3 墟市商业文化形成骑楼街道雏形 |
2.3.4 军阀民团文化推动骑楼建设 |
2.3.5 归国华侨带回异域建筑文化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德化山区骑楼组群的规划 |
3.1 山区骑楼的总体布局 |
3.1.1 山区骑楼的选址考量 |
3.1.2 山区骑楼的布局形态演变过程 |
3.1.3 骑楼布局与自然环境的有机融合 |
3.1.4 富有趣味性的骑楼街道空间 |
3.1.5 山区骑楼布局中的复杂信息叠加 |
3.2 山区骑楼廊柱空间的规划 |
3.2.1 山区干栏式民居的廊柱空间 |
3.2.2 各地骑楼廊柱空间差异对比 |
3.2.3 廊柱空间与传统商业发展 |
3.2.4 廊柱空间的生活化使用 |
3.3 山区骑楼排水系统的规划 |
3.3.1 择水而居的德化山区传统生活 |
3.3.2 骑楼街道排水线路的总体布局 |
3.3.3 骑楼街道排水空间的有机营造 |
3.4 山区骑楼的街道风貌规划 |
3.4.1 山区骑楼街道的整体风格 |
3.4.2 多样变化的骑楼单体风格 |
3.4.3 闽南各地骑楼风貌对比 |
3.5 社会文化与骑楼街区的融合 |
3.5.1 民间信仰与神明崇拜 |
3.5.2 民间艺术在骑楼下的活动 |
3.5.3 水巷、隘门、牌坊等街道特色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德化山区骑楼单体的营造 |
4.1 山区骑楼单体空间的发展演变 |
4.1.1 德化传统干栏民居的类型特点 |
4.1.2 传统干栏式民居的骑楼化移植 |
4.2 自然环境因素对山区骑楼建筑的影响 |
4.2.1 山区地形影响的建筑变化 |
4.2.2 水文环境影响的建筑变化 |
4.2.3 适应气候环境的建筑变化 |
4.3 社会文化因素对山区骑楼建筑的影响 |
4.3.1 传统民俗信仰影响的空间变化 |
4.3.2 战乱年代防御空间的多样变化 |
4.3.3 家族因素引起的空间变化 |
4.3.4 多样生活需求引起的空间变化 |
4.3.5 历史发展引起的空间变化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当代启示 |
5.1 德化山区骑楼面临的保护危机 |
5.1.1 山区骑楼墟市人气的衰落 |
5.1.2 骑楼古道与现代交通的矛盾 |
5.1.3 自然灾害的侵袭 |
5.1.4 不尊重原始风貌的更新改造 |
5.2 山区骑楼保护开发策略及建议 |
5.2.1 山区骑楼的保护原则 |
5.2.2 山区骑楼更新保护的相关策略制定 |
5.2.3 德化山区骑楼景区旅游线路设计 |
5.3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图表索引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8)近代闽南与潮汕侨乡建筑文化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意义 |
1.1.1 理论意义 |
1.1.2 现实意义 |
1.2 相关研究现状 |
1.2.1 近代侨乡建筑研究概况 |
1.2.2 现有侨乡建筑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1.2.3 进一步深化研究的对策与思路 |
1.3 研究对象与范畴 |
1.3.1 闽南与潮汕侨乡近代建筑发展的时空范围 |
1.3.2 近代侨乡建筑概念的核心内涵探讨 |
1.4 研究方法 |
1.4.1 跨学科综合研究的方法定位 |
1.4.2 实地调查与文献研究 |
1.4.3 比较研究 |
1.5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近代社会组织变迁影响下的两地侨乡建筑文化差异 |
2.1 近代闽南与潮汕侨乡建筑文化发展的社会背景 |
2.1.1 近代闽南与潮汕侨乡宗族、家族、家庭组织的变迁 |
2.1.2 近代闽南与潮汕侨乡城市社会组织的变迁 |
2.2 宗族组织变迁影响下两地侨乡建筑文化的单体化与群体性差异 |
2.2.1 近代两地侨乡的宗族、房派、家族与家庭 |
2.2.2 宗族组织变迁影响下闽南侨乡建筑文化的单体化特征 |
2.2.3 宗族组织变迁影响下潮汕侨乡建筑文化的群体性特征 |
2.2.4 宗族组织变迁影响下两地侨乡建筑文化差异的对比总结 |
2.3 华侨家庭城居化影响下两地侨乡建筑文化的享乐性与务实性差异 |
2.3.1 近代闽南侨乡城市民居的享乐性特征 |
2.3.2 近代潮汕侨乡城市民居的务实性特征 |
2.3.3 两地城市民居发展反映的社会结构差异性变迁 |
2.4 民间团体发展影响下两地侨乡建筑文化的依附性与专门化差异 |
2.4.1 民间团体在两地城市空间分布的对比 |
2.4.2 民间团体办事场所的建筑形态差异 |
2.5 政府权力强化影响下两地侨乡建筑文化的重构性与延续性差异 |
2.5.1 厦门与汕头近代城市改造之前的历史溯源 |
2.5.2 近代厦门与汕头城市改造的迫切性 |
2.5.3 开拓新区比较 |
2.5.4 道路建设比较:破除束缚与扩展延伸 |
2.5.5 地方政府与华侨合作关系差异对两地侨乡城市建筑文化的影响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近代侨乡经济发展影响下的两地侨乡建筑文化差异 |
3.1 近代闽南与潮汕侨乡建筑发展的经济背景 |
3.1.1 近代两地侨乡的对外贸易发展 |
3.1.2 近代两地侨乡房地产业的发展 |
3.1.3 近代两地侨乡侨批业的发展 |
3.1.4 近代两地侨乡服务业的发展 |
3.2 对外贸易发展影响下两地侨乡内地城镇格局变迁 |
3.2.1 闽南侨乡内地城市格局的变迁 |
3.2.2 潮汕侨乡内地城市格局的变迁 |
3.2.3 近代两地侨乡乡镇墟市的比较 |
3.2.4 对外贸易发展影响下两地侨乡建筑文化差异的对比总结 |
3.3 房地产业发展影响下两地侨乡建筑文化的商业化与商品化差异 |
3.3.1 华侨房地产投资主要集中在开埠城市 |
3.3.2 其他城镇华侨投资的房地产业 |
3.3.3 骑楼建筑形式对房地产业发展的适应 |
3.3.4 房地产商业化和商品化差异在骑楼建筑性质上的表现 |
3.3.5 房地产商业化和商品化差异在两地侨乡发展规模上的表现 |
3.3.6 房地产商品化和商业化差异在运作方式上的表现 |
3.3.7 房地产业发展影响下两地侨乡建筑文化差异的对比总结 |
3.4 侨批业发展影响下的两地侨乡建筑文化的地缘性与业缘性差异 |
3.4.1 近代两地侨乡侨批馆的建筑特征 |
3.4.2 两地侨乡批馆在建筑形态上的地缘性和业缘性差异 |
3.4.3 两地侨乡批馆建筑空间分布的地缘性与业缘性差异 |
3.5 服务业发展影响下两地侨乡建筑文化的娱乐性与商务性差异 |
3.5.1 影剧院建筑的对比 |
3.5.2 旅栈业建筑的对比 |
3.5.3 其他服务业建筑的对比 |
3.5.4 两地侨乡社会经济结构差异对服务业建筑发展的影响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中外文化融合背景下的两地侨乡建筑文化差异 |
4.1 近代闽南与潮汕侨乡建筑发展的文化背景 |
4.1.1 殖民文化的影响 |
4.1.2 从士绅文化到华侨文化 |
4.1.3 西风东渐下社会风尚的变迁 |
4.2 整体性与局部性:近代两地侨乡的建筑文化冲突差异 |
4.2.1 冲突内容的整体性与局部性差异 |
4.2.2 冲突结果的整体性与局部性差异 |
4.2.3 两地侨乡近代建筑文化冲突的对比总结 |
4.3 变革性与改良性:近代两地侨乡的建筑文化分化差异 |
4.3.1 变革性与改良性分化差异在两地华侨阶层建筑样式选择中的表现 |
4.3.2 变革性与改良性分化差异在两地侨乡公益性建筑活动中的表现 |
4.3.3 变革性与改良性分化差异在两地侨乡民众环境观念中的表现 |
4.3.4 两地侨乡近代建筑文化分化的对比总结 |
4.4 外向性与内向性:近代两地侨乡的建筑文化整合差异 |
4.4.1 造型整合的外向性与内向性差异 |
4.4.2 空间整合的外向性与内向性差异 |
4.4.3 装饰整合的外向性与内向性差异 |
4.4.4 两地侨乡近代建筑文化整合的对比总结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主要创新之处 |
5.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9)厦门市旧城区骑楼的传承与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Contents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 |
第二节 研究的内容、目的和意义 |
第三节 相关概念 |
第四节 国内研究综述 |
一、国外研究 |
二、国内研究 |
第五节 相关理论研究 |
一、批判地域主义 |
二、类型学 |
第六节 研究方法与论文框架 |
一、研究方法 |
二、论文框架 |
第二章 近代厦门骑楼研究 |
第一节 厦门概况 |
第二节 近代厦门骑楼概述 |
一、近代骑楼街道分析 |
二、近代骑楼单体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厦门旧城区骑楼街道研究 |
第一节 当代厦门旧城区改造历程 |
第二节 骑楼街道空间研究 |
一、城市层面 |
二、街道层面 |
第三节 骑楼街道风貌研究 |
一、文化层面 |
二、实体层面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厦门旧城区骑楼单体研究 |
第一节 骑楼单体空间研究 |
一、外部空间研究 |
二、内部空间研究 |
第二节 骑楼单体风格研究 |
一、风格现状 |
二、改进策略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厦门骑楼建筑的发展与展望 |
第一节 从厦门骑楼自身演变看骑楼建筑的发展 |
一、厦门近代骑楼建筑的再利用 |
二、厦门未来骑楼建筑的展望 |
三、厦门旧城区骑楼街道的展望 |
第二节 从其他学科角度看厦门骑楼发展 |
一、从人类学角度看厦门骑楼的发展 |
二、从环境心理学视角看骑楼的发展 |
第三节 厦门旧城骑楼街区发展模式的设想 |
第六章 结论 |
第一节 主要观点总结 |
第二节 不足之处和进一步的思考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近代闽南侨乡外廊式建筑文化景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基本概念界定 |
1.2 研究问题的缘起 |
1.3 研究的意义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日本 |
1.4.2 美国 |
1.4.3 中国大陆 |
1.4.4 中国台湾 |
1.5 研究的思想与路线 |
1.5.1 研究的指导思想 |
1.5.2 研究的技术路线 |
1.6 研究的工具及手段 |
1.6.1 理论工具 |
1.6.2 实证手段 |
1.7 论点的展开 |
1.7.1 中心观点的设立 |
1.7.2 各级论点的展开 |
第二章 外廊式建筑类型的历史发展概况 |
2.1 外廊式建筑的类型观 |
2.1.1 "外廊式":一种建筑类型 |
2.1.2 外廊式建筑类型的属性特征 |
2.2 外廊式建筑类型的历史发展概况 |
2.2.1 在古代世界的历史踪迹 |
2.2.2 在近代全球殖民据点的广泛盛行 |
2.2.3 在近代中国殖民据点的大量传播 |
2.2.4 在近代中国南方侨乡的繁荣发展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近代闽南侨乡环境的地域特征 |
3.1 临海区位与湿热气候 |
3.1.1 地理区位 |
3.1.2 湿热气候 |
3.2 移民社会与多元文化 |
3.2.1 移民社会与开放性格 |
3.2.3 社会文化的多元构成 |
3.3 城乡建设的近代变革 |
3.3.1 传统城乡风貌的全面改造 |
3.3.2 旧式建筑体系的革新需求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近代闽南侨乡外廊式建筑群体的地域适应性繁生 |
4.1 群体繁生景观在侨乡区域的空间衍现 |
4.1.1 在鼓浪屿及海后滩的群集 |
4.1.2 在嘉庚校园内的成组出现 |
4.1.3 在各城镇街道建设中的联接出现 |
4.1.4 在各城乡居民点的散布发展 |
4.2 群体繁生景观的基本特征 |
4.2.1 群体衍生的快速增长率 |
4.2.2 群体衍生的相对高密度 |
4.2.3 群体衍生的统一性表现 |
4.2.4 群体衍生的网络关联性 |
4.2.5 群体衍生的分布特征 |
4.3 繁生原因之闽侨大众的外域移植 |
4.3.1 闽侨大众的域外见识 |
4.3.2 文化势差与移植动机 |
4.3.3 外域移植的方式和媒介 |
4.4 繁生原因之闽侨大众的本土认识 |
4.4.1 外廊的亚热带气候适应性认知 |
4.4.2 传统建筑中的"廊"空间体验 |
4.5 繁生原因之闽侨群体的从众行为 |
4.5.1 勒庞关于"大众心理群体"的研究 |
4.5.2 近代闽南侨乡大众心理群体的特点 |
4.5.3 "从众行为"与外廊式建筑群体繁生 |
4.6 繁生的后果:区域建筑景观开放性印象的形成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近代闽南侨乡外廊式建筑单体的地域适应性表现 |
5.1 单体呈现多元表现景象的背因 |
5.1.1 建设者的多向度表现动机及行为 |
5.1.2 建设者拥有丰富的建筑表现素材 |
5.1.3 建设者对"外廊式"类型表现形式灵活性的理解 |
5.2 单体外观造型风格的多元表现 |
5.2.1 单体外观造型风格的多元表现景象 |
5.2.2 殖民风格的侨乡化 |
5.2.3 古希腊罗马、文艺复兴建筑风格的浪漫运用 |
5.2.4 欧洲古典主义建筑风格的纪念性构图 |
5.2.5 哥特建筑风格的亚热带适应 |
5.2.6 巴洛克风格的地域影响 |
5.2.7 伊斯兰风格的传播与影响 |
5.2.8 现代主义风格的时尚化借鉴 |
5.2.9 古代干栏遗风的传承 |
5.2.10 中华古典风格的民族复兴 |
5.2.11 闽南传统大厝外形的乡土沿承 |
5.2.12 "碉楼"及"庐"式风格的出现 |
5.3 单体内部空间布局的多元表现 |
5.3.1 传统礼制布局的衍化景象 |
5.3.2 异国型制布局的表现景象 |
5.4 单体构筑技艺手段的多元表现 |
5.4.1 单体构筑技艺手段的多样化 |
5.4.2 外来钢筋混凝土技术的地域应用 |
5.4.3 传统石作砌雕工艺的特色表现 |
5.4.4 红砖工艺特色表现及其历史由来 |
5.4.5 南洋地砖及马约利卡瓷砖的传入 |
5.4.6 传统木作构造技术在单体内部的应用 |
5.4.7 泥塑、剪瓷雕工艺的装饰与点缀 |
5.5 复杂异变的外廊式建筑单体构成 |
5.5.1 独幢单体本身构成形式的矛盾性 |
5.5.2 各幢单体之间构成形式的差异性 |
5.6 近代闽南侨乡外廊式建筑单体变幻景象的浪漫情境 |
5.6.1 生动华丽的情境体验 |
5.6.2 新奇遥远的情景感受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近代闽南侨乡外廊式建筑集联体——"骑楼街屋"的地域适应性衍生 |
6.1 近代骑楼街屋:一种特殊的外廊式建筑集联体 |
6.1.1 关于"外廊式建筑集联体" |
6.1.2 近代骑楼街屋:一种特殊的"外廊式建筑集联体" |
6.1.3 近代骑楼街屋在亚洲起源的有关讨论 |
6.1.4 近代骑楼街屋在亚洲各地的历史实践 |
6.2 近代闽南侨乡骑楼街屋的衍生成因 |
6.2.1 从骑楼街屋"传播论"到"地域适应论" |
6.2.2 近代闽南拆城筑路与骑楼街屋的适应性衍生 |
6.2.3 对广东、南洋、台湾三地骑楼实践的借鉴 |
6.2.4 受闽南众多外廊式建筑单体存在的影响 |
6.3 近代闽南侨乡骑楼街屋组群规划的地域适应性表现 |
6.3.1 组群规划布局形态的地域演变 |
6.3.2 底层骑廊空间尺度的地域特征 |
6.3.3 临街整体外观风貌的地域差异 |
6.4 近代闽南侨乡骑楼街屋建筑单元的地域适应性表现 |
6.4.1 骑楼街屋单元的空间形式 |
6.4.2 骑楼街屋单元的功能特点 |
6.5 近代闽南侨乡骑楼街道的美学意义 |
6.5.1 时间之廊与漫长画卷 |
6.5.2 宜人亲切的尺度感受 |
6.5.3 整体统一的界面印象 |
6.5.4 地域场所的精神认同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近代闽南侨乡外廊式建筑文化景观价值的相关讨论 |
7.1 在中国近代建筑史中的特殊地位 |
7.1.1 "外廊式建筑"对中国近代建筑发展的影响 |
7.1.2 中国近代的几类外廊式建筑区域繁荣景象 |
7.1.3 与近代中国"殖民地外廊式建筑"的关联与比较 |
7.1.4 与近代中国"避暑地外廊式建筑"的关联与比较 |
7.1.5 与近代广东"侨乡外廊式建筑"的关联与比较 |
7.2 南方亚热带建筑景观的典型展现 |
7.2.1 南方湿热地带近代建筑景观的典型代表 |
7.2.2 与北方寒冷地带近代建筑景观的差异性 |
7.3 对骑楼研究的启发 |
7.3.1 "骑楼"与"外廊式建筑"概念的学界辩论与厘清 |
7.3.2 "骑楼"与"非骑楼类外廊式建筑"繁荣的同时性问题 |
7.4 对闽南侨乡近代地域建筑研究的启发 |
7.4.1 特殊认知切面的剖现 |
7.4.2 "外廊式类型"促成的"领域融解" |
7.4.3 "外廊式类型"链接的"时空对话"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当代保护和变迁问题的探讨 |
8.1 近代闽南侨乡外廊式建筑文化景观记忆的当代保存 |
8.1.1 历史文化景观记忆在当代的保存问题 |
8.1.2 近代闽南侨乡外廊式建筑文化景观记忆的保存现状 |
8.1.3 近代闽南侨乡外廊式建筑文化景观记忆的保护建议 |
8.2 近代闽南侨乡外廊式建筑文化景观的当代影响 |
8.2.1 闽南当代的骑楼街屋复兴运动 |
8.2.2 对当代闽南单体建筑营造的影响 |
8.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四、泉州骑楼的延续之道(论文参考文献)
- [1]城市视野下泉州古城区建筑特色风貌保护与发展研究 ——以县后街片区为例[D]. 王宇昂. 中央美术学院, 2020(01)
- [2]马来西亚槟城近代骑楼建筑初论[D]. 王均杰. 华侨大学, 2020
- [3]澳门高层住区骑楼街道设计研究[D]. 张贝贝. 华侨大学, 2020(01)
- [4]福建传统村落的场所精神研究[D]. 卢旖旸. 福建农林大学, 2020(02)
- [5]广东省汕头市骑楼街区景观文化的可持续发展研究[D]. 郑宋华. 广西师范大学, 2019(09)
- [6]厦门当代住区骑楼街道设计研究[D]. 谢希茜. 华侨大学, 2019(01)
- [7]山区环境影响下的德化近代骑楼规划与建设研究[D]. 吴年桦. 华侨大学, 2018(01)
- [8]近代闽南与潮汕侨乡建筑文化比较研究[D]. 李岳川. 华南理工大学, 2015(01)
- [9]厦门市旧城区骑楼的传承与发展研究[D]. 高蟒. 厦门大学, 2014(08)
- [10]近代闽南侨乡外廊式建筑文化景观研究[D]. 杨思声. 华南理工大学, 20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