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恒安国际集团有限公司 创新作梯登高峰(论文文献综述)
张国治[1](2016)在《“在地文化”与“创意生态”营造 ——文创产业视野下福州寿山石文化产业转型策略》文中研究指明对渐趋式微传统产业的关注并对其所面临的挑战做出回应策略,正是当今两岸从事文创产业者的共同任务。两岸际此正进入一个以文化创意带动美学经济的时代,从传统产业转型文化创意产业需要注入新视野新思维新态度以活化。衡诸近年来各国家或区域以发展“美学经济”促进经济产值与生活质量均衡为导向,让我们重新思索如何创造一个有价值感的“创意社会”以应运?笔者在此提出“在地文化”“创意生态”营造的问题探讨,恰恰可导入这样的目标推动,此两者皆侧重“文本”精神性的文化情怀和新思维形塑,成为从事文化创意产业最基本路径,因为只有透过最基础的本土区域文化发展,才能使创意产业概念进入民众,产生对文化产业的消费群众,未来才有长远的文化产业永续发展。从“文创产业视野下”探讨福州寿山石“在地文化”“创意生态”营造及其文化产业转型策略,研究方向依循本院“区域文化及民间美术”教学目标而定,其规划论文章节也依此为顺序,从“区域文化”而言,寿山石文化自属福州“在地文化”,以“闽台”作为“区域文化”的连结,毫无疑问的,寿山石雕刻工艺作为首批被纳入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民间美术,其产品美学特色是两岸人民共同喜爱的文化载体,是深刻文化依归所在。两岸在文创产业的发展存在着创合的机遇,具有相辅相成的可能,更多议题足可进行挖掘和深入比较。就选题意义而言,在现阶段具有深刻文化交流融合、文化依归,期盼共创美好未来之深层意涵所在。本文在论述寿山石产品美学从其反映的外部造型及时代文化特征,在其发展规律下,掌握各时期的创新变化,基于对传统的礼敬重新梳理文献,对题材与创新意识探讨,试图结合文创产业特性和美学经济发展概念,提升为一个较大的美术学及产业转型探讨范围,依归于福州“在地文化”背景脉络下,及其由历史行业延续至今产业生态链之现实探讨。近年来本土文化、民间美术元素及其创意构作表现,有日渐与当今热点的文化产业诸多观念、规划管理作跨界结合研究的趋势,以“文创产业视野下”为出发点,探讨区域文化与民间美术结合的产业转型发展研究方向,是“与时俱进”理念下的前沿选题,具有一定的学术意义和实用价值。福州寿山石作为民间美术工艺文化历史悠久,“在地文化”表征特色鲜明,其发展从非遗受到国家确认和保护,由“传统产业”过渡转型为“文创产业”是必然的路径方式,导入“创意生态”概念则可促进寿山石产业重新规划为更活泼多元化的集群效应,在国内普遍以文化园区规划及集群效应为主要探讨的热点上,本文结合台湾过往经验,以港澳台及普遍华人对寿山石的情有独钟,福州若能打造深具绿色环保形象品牌的寿山石创意生态园及创意之都,相信会成为两岸四地共同向往的文化家园。
李春成[2](2008)在《区域服务业创新的影响因素、创新能力与创新方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人类社会从工业社会向服务社会、由工业经济向服务经济演进过程中,技术进步和创新起着重要的作用。服务经济、服务管理与服务创新正在成为经济科学、管理科学和政策研究的新热点,受到产业界、学术界、政府部门的广泛关注。由于服务产业的区域根植性,研究区域服务业创新问题,对于把握区域服务业创新的发展规律和趋势,提高区域服务业创新能力,增强区域服务业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论文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综述了服务业创新理论及国外实证研究,探讨了基于创新的服务业分类问题,概述了发达国家服务业创新的十个特征。第二部分以天津为主要对象,实证研究了影响区域服务业创新的主要因素、服务业创新能力评价、服务业技术预见、服务业创新政策体系等问题。第三部分为案例研究,包括服务企业创新、服务产业创新、服务机构模式创新等多个层面的案例分析。论文运用文献分析、系统分析、计量分析、比较研究和案例分析等方法,对区域服务业创新的理论、实证和政策等进行了初步探讨,从研究的选题、方法、视角到内容,具有新意。主要创新点体现在:1.从服务产业创新层面对服务业发展理论、服务业创新类型等重新梳理,将业态创新、体制创新、模式创新等重要创新形式纳入服务业创新类型。研究提出了新的基于创新的服务业分类方案。2.首次对影响区域服务业创新的因素开展了定量识别研究,建立了影响因素识别等计量分析模型。同时,对我国区域服务业创新能力进行了实证评价及比较,建立了综合评价模型,并对天津和国内各省市服务业创新的效率进行了初步评价。3.尝试建立了服务业创新政策四维普适政策体系定性分析框架模型,并以天津为例分析区域服务业政策体系的状况,提出今后完善区域服务业创新政策体系的五个路径,对类似天津这样的沿海大城市具有政策实践价值。4.尝试将技术预见方法引入区域服务产业创新研究中,尝试了以重大创新事件为线索的案例分析方法。
张进士[3](2005)在《晋江市产业集群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产业集群是当前区域经济研究的一大热点问题。产业集群是指地理上相对集中的、业务上横向相关或纵向相关的、交易机制上遵循市场法则的多个企业集聚体。晋江市的产业集群形成并发展走过了20多年,大致经过了从“满天星星”到工业园区再到产业组团的过程,建立起了工业制造基地。本文从晋江市的产业集群现状入手,分析总结了晋江市产业集群形成的三个过程(即从仿样生产到OEM贴牌加工再到自创品牌的过程)和三个形成路径(即市场路径、成本路径与政府路径)。利用产业经济学方面原理,分析晋江市产业集群形成优势的经济学原理,总结晋江市在发展产业集群方面具有借鉴意义的一些做法;并分析在新的形势下,晋江市产业集群在高速发展的过程中,也存在许多的不足之处,最为突出的是资源有限,城市功能不配套,规划赶不上变化,企业家素质,创新能力低。因此,如何做到把有限的资源向优势企业集中,引导企业在产业上做大做强,对于晋江市产业集群以后的进一步发展,政府、企业、行业协会等应有所作为。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晋江市通过进行产业集群规划,制定产业集群发展的目标、战略和实施措施。从而为实现在新形势下,在更高平台上实现更大的发展指明前进的方向,促进具有优势的产业集群做大做强,具有产业集群趋势的产业加快形成新的产业集群。本文应用了产业经济学原理,系统分析总结晋江市产业集群发展的原理机制和经验启示,具有广泛的现实意义。
林文耀[4](2003)在《恒安国际集团有限公司 创新作梯登高峰》文中研究表明
二、恒安国际集团有限公司 创新作梯登高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恒安国际集团有限公司 创新作梯登高峰(论文提纲范文)
(1)“在地文化”与“创意生态”营造 ——文创产业视野下福州寿山石文化产业转型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一、研究背景动机 |
二、选题意义 |
三、研究目的 |
第二节 研究现况与文献综述 |
一、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视野下两岸研究现况 |
二、关于寿山石文化及其产品美学特色产业转型的研究现况 |
三、关于在地文化及创意生态营造导入文化创意产业转型的研究 |
四、文献中值得探讨的问题:文化产业与文化创意产业、创意转型、全球化与在地文化内涵、创意生态 |
第三节 研究的重点、困难点及方法 |
第二章 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视野 |
第一节 创意产业发展思潮下文化政策与产业战略 |
一、产业发展与文化、艺术之结合 |
二、文化政策与产业战略 |
三、两岸文化创意产业范畴 |
第二节 中国文化产业整体发展现况及症侯 |
一、文化产业政策出台与政策环境背景 |
二、营造由内而外适合创意产业发展的生态环境 |
三、创意人才培育 |
四、市场环境整合 |
五、中国文化产业整体发展症候 |
第三节 寿山石行业沿革与产业形成 |
一、寿山石产业形成及商号的发展兴盛 |
二、二十世纪寿山石雕的发展 |
第四节 寿山石作为“文化创意产业”理由 |
一、寿山石文化资源特色和文创产业连结点 |
第三章 福州寿山石传统工艺文化概述 |
第一节 寿山石开采与雕刻的历史 |
一、寿山石产业资源开采历史 |
二、寿山石雕刻艺术历史沿革 |
第二节 寿山石文化的美学载体 |
一、印章文化与纽饰篆刻艺术 |
二、圆雕艺术 |
第三节 寿山石工艺与源流 |
一、雕刻工艺 |
二、流派 |
第四章 福州寿山石文化资源及产业化现状调查 |
第一节 调查范围、对象、内容与方法 |
一、讯息收集与访谈 |
二、问题提出及主要深度访谈对象 |
三、核心问题结构说明 |
第二节 寿山石文化产业向现代文创产业转变的优势与困境 |
一、寿山石文化产业的优势 |
二、寿山石文化产业面临的问题与困境 |
第三节 寿山石文化产业转型与品牌形象 |
一、寿山石雕从传统产业到文创产业的现代转型 |
二、福州市寿山石文化产业品牌形象及营销问题 |
第五章 福州寿山石雕从传统产业到文创产业的现代转型策略 |
第一节 “在地文化”与“创意生态”的营造 |
一、“文化核心要素” |
二、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展现和地方文化的联动 |
三、“在地文化”“体验产业”的应用设计 |
四、“在地文化”营造的起点 |
五、城市“创意生态”(Creative Ecologies)的营造 |
六、“创意城市”( Creative City)之发展渊薮与城市品牌形象 |
七、福州市“创意生态”意象的营造 |
八、扩大整个产业界从业人员的视野 |
九、加强福州居民对在地文化产生自信 |
第二节 台湾地区文创产业发展的经验与借鉴 |
一、台湾地区文创产业政策中“在地文化”形成之背景 |
二、台湾地区文化创意产业政策发展与具体实践之历程 |
三、台湾地区“在地文化”营造之案例 |
第三节 寿山石文创产业与福州城市品牌战略 |
一、创意城市品牌形象之构建与营销 |
二、寿山石文创产业成为福州市城市品牌与创意城市表征之理由 |
三、构建属于区域性发展特质的品牌体系 |
四、品牌化的道路是长久的 |
结论 |
一、全文内容回顾与总结 |
二、研究成果及价值 |
三、不足之处及延伸研究议题之思考 |
附录一: 图表索引 |
附录二: 访谈记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2)区域服务业创新的影响因素、创新能力与创新方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国内外服务业创新研究文献概况 |
1.3 选题的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实践意义 |
1.4 论文的结构与主要内容 |
1.5 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二章 创新与服务业理论发展 |
2.1 创新与服务的概念、性质及其变化 |
2.1.1 服务的定义和性质 |
2.1.2 服务业创新与服务性质变化 |
2.2 创新与服务业发展趋势 |
2.2.1 经济服务化与服务业知识化 |
2.2.2 服务外包化 |
2.2.3 制造业服务化 |
2.2.4 战略商务服务越来越重要 |
2.2.5 服务业绿色化 |
2.3 技术进步与服务业理论发展 |
2.3.1 技术进步与经济结构变化理论 |
2.3.2 创新与服务管理理论 |
2.3.3 服务业与制造业关系理论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服务业创新理论概述 |
3.1 创新、服务创新与服务业创新 |
3.1.1 创新 |
3.1.2 服务创新 |
3.1.3 服务业创新 |
3.1.4 服务业创新理论研究的困难 |
3.1.5 服务业创新理论研究视角或方法 |
3.2 服务业创新类型 |
3.3 服务业创新模式 |
3.3.1 按创新来源分类 |
3.3.2 按创新驱动力和组织方式分类 |
3.3.3 按服务企业订制化行为的分类 |
3.3.4 其它服务创新模式分类 |
3.4 服务业创新与区域发展理论 |
3.4.1 服务业与区域创新体系 |
3.4.2 服务业区位与区域产业集群 |
3.4.3 服务业与区域竞争力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创新的服务业分类问题探讨 |
4.1 国内外服务业的产业分类概述 |
4.1.1 联合国《全部经济活动的国际标准产业分类》 |
4.1.2 《北美产业标准分类》 |
4.1.3 中国国家统计局的分类 |
4.1.4 OECD使用的一些分类 |
4.1.5 其它分类 |
4.2 几种与创新有关联的服务业分类述评 |
4.2.1 Christiane Hipp 等的分类 |
4.2.2 Jeremy Howells and Bruce Tether的分类 |
4.2.3 莱克什曼纳和索特等的分类 |
4.3 基于创新的服务业分类探讨 |
4.3.1 基于创新意义上的新的服务业分类的原则 |
4.3.2 基于创新的新的服务业分类及特征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国外若干实证研究:服务业创新形式与特征 |
5.1 创新景气度问卷调查 |
5.1.1 简介 |
5.1.2 调查结果:服务业和制造业创新比较 |
5.1.3 结论 |
5.2 第二次欧共体创新调查 |
5.2.1 简介 |
5.2.2 主要调查结果 |
5.2.3 调查结果的不足 |
5.3 第三次欧共体创新调查 |
5.3.1 不同国家服务业创新密度有所差异 |
5.3.2 不同服务行业创新密度差异较大 |
5.3.3 企业规模大小不同,创新密度也存在差异 |
5.3.4 服务业与制造业创新活动的差别 |
5.3.5 R&D对服务业创新的支撑 |
5.3.6 人力资源的作用 |
5.3.7 知识产权与服务业创新 |
5.4 四个典型行业调查 |
5.4.1 简介 |
5.4.2 主要发现 |
5.4.3 调查结论 |
5.5 其它实证研究 |
5.5.1 美国服务业技术创新与贸易竞争优势的实证分析 |
5.5.2 国际化大型服务企业的创新案例研究 |
5.6 发达国家服务业创新的十个特点 |
5.6.1 服务业创新与制造业的创新的差异不断缩小 |
5.6.2 服务业创新的行业差异更为显着 |
5.6.3 组织创新在服务业创新中具有重要地位 |
5.6.4 R&D对服务业创新的支撑作用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 |
5.6.5 物化知识是服务业创新的重要驱动力 |
5.6.6 人力资源始终是服务业创新的基石 |
5.6.7 企业家精神是服务业创新的另一个关键驱动力 |
5.6.8 知识产权在服务业创新中的重要性日益突出 |
5.6.9 ICT是服务业技术性创新的共性关键技术 |
5.6.10 标准化成为推动服务业创新的重要手段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区域服务业创新的影响因素分析:以天津为例 |
6.1 天津服务业发展现状 |
6.1.1 天津市服务业的发展态势和作用 |
6.1.2 天津市服务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
6.2 服务业技术进步与服务业增长的协整研究 |
6.2.1 基本模型和原理 |
6.2.2 技术进步与服务业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 |
6.2.3 结论 |
6.3 天津市服务业创新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
6.3.1 理论假设和分析框架 |
6.3.2 数据说明与模板设计 |
6.3.3 实证检验结果与经济解释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区域服务业创新能力评价初探 |
7.1 开展区域服务业创新能力评价的出发点和意义 |
7.2 国内各省市服务业发展的概况 |
7.2.1 区域服务业产值与结构变化 |
7.2.2 国内服务行业人力资源投入与产出 |
7.3 区域服务业创新能力评价 |
7.3.1 评价思路 |
7.3.2 评价原则 |
7.3.3 区域服务业创新能力测度——基于DEA分析 |
7.3.4 全要素生产率的计算 |
7.3.5 区域服务业创新能力评价结果分析 |
7.4 天津市服务业创新能力所处位置 |
7.4.1 部分单个指标的比较 |
7.4.2 天津服务业创新能力的综合排位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区域服务业技术预见与技术选择 |
8.1 服务业领域技术预见的作用、意义 |
8.1.1 技术预见的概念 |
8.1.2 国内外关于服务业技术预见研究的实践 |
8.1.3 技术预见对区域服务业发展的作用 |
8.2 部分国家和地区服务业领域技术预见和技术选择 |
8.2.1 国内外服务业领域技术预见 |
8.2.2 国内外服务业领域技术选择与技术政策 |
8.3 服务业技术发展基本趋势 |
8.3.1 技术进步在服务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凸显 |
8.3.2 服务业技术创新以应用性和集成性为基本特点 |
8.3.3 ICT对服务业技术进步的影响至关重要 |
8.4 天津重点服务行业技术发展趋势、技术分类和技术主题 |
8.4.1 现代物流业 |
8.4.2 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 |
8.4.3 金融业 |
8.5 天津服务业技术发展方向与重点 |
8.5.1 重点关注创新密度高的行业 |
8.5.2 充分重视ICT的应用技术 |
8.5.3 适当关注相关基础设施、服务装备 |
8.5.4 适当关注服务标准技术的发展 |
8.5.5 考虑人力资源等因素对服务业技术创新的影响 |
8.6 推进天津服务业技术创新的措施 |
8.6.1 加强分行业技术发展趋势研究 |
8.6.2 消除或减少服务业创新的规制障碍 |
8.6.3 重点开发或应用ICT技术 |
8.6.4 增加对服务业的R&D投资 |
8.6.5 促进服务业集群与创新网络的形成 |
8.6.6 大力发展科技型服务企业 |
8.6.7 加强服务业标准工作 |
8.6.8 引导服务企业注重知识产权保护 |
8.6.9 其它 |
8.7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区域服务业创新的政策体系分析 |
9.1 国外服务业创新政策的现状 |
9.1.1 OECD国家服务业创新政策概况 |
9.1.2 OECD国家若干重要政策导向 |
9.2 区域服务业创新政策体系分析框架 |
9.2.1 横向政策分析维度(基本政策内容维度) |
9.2.2 纵向政策分析维度(政府层级维度) |
9.2.3 时序演进分析维度(时间维度) |
9.2.4 空间结构分析维度(空间维度) |
9.3 区域服务业创新的政策体系分析实例 |
9.3.1 天津服务业创新政策体系基本内容分析 |
9.3.2 天津服务业创新政策体系评价 |
9.3.3 完善区域服务业配套政策体系的路径 |
9.4 天津咨询业市场培育政策建议 |
9.5 本章小结 |
第十章 服务企业创新类型案例:天津港的创新与发展 |
10.1 天津港的发展历史、现状与未来 |
10.2 天津港发展特点 |
10.2.1 地理位置 |
10.2.2 中国最大的人工海港 |
10.2.3 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 |
10.2.4 经济腹地广阔,发展潜力巨大 |
10.2.5 北方以对外贸易为特色的综合性港口 |
10.2.6 人工造港方面的技术逐步成熟 |
10.3 天津港的组织创新分析 |
10.3.1 组织创新关键事件 |
10.3.2 组织创新的评述 |
10.4 天津港的功能创新分析 |
10.4.1 功能创新的关键事件 |
10.4.2 功能创新的评述 |
10.5 天津港的技术创新分析 |
10.5.1 技术创新的关键事件 |
10.5.2 技术创新的评述 |
10.6 本章结论 |
第十一章 区域产业创新案例:天津现代物流业创新 |
11.1 国外现代物流业的发展趋势 |
11.1.1 电子物流的兴起 |
11.1.2 物流规模和物流活动范围扩大 |
11.1.3 第三方物流的快速发展 |
11.1.4 第四方物流的出现 |
11.1.5 绿色物流 |
11.2 天津现代物流产业创新的环境和意义 |
11.2.1 天津现代物流产业创新的环境分析 |
11.2.2 天津现代物流产业创新的意义 |
11.3 现代物流业创新的基础、优势及主要问题 |
11.3.1 现代物流业发展现状 |
11.3.2 基础和优势 |
11.3.3 存在的主要问题 |
11.4 天津现代物流产业创新的思路 |
11.4.1 总体思路与目标 |
11.4.2 技术创新的重点 |
11.5 若干促进物流产业创新的政策措施 |
11.5.1 实施现代物流系统重大科技专项 |
11.5.2 支持软件企业开发现代物流业应用软件 |
11.5.3 提高物流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
11.5.4 优化现代物流技术创新环境 |
11.6 本章小结 |
第十二章 服务模式创新案例:科技中介机构发展模式 |
12.1 常设技术交易市场发展模式创新 |
12.1.1 发展状况 |
12.1.2 面临形势和主要问题 |
12.1.3 模式创新的选择与实例 |
12.2 常设技术产权交易所(中心)发展模式创新 |
12.2.1 技术产权交易所运作模式比较 |
12.2.2 模式创新的讨论 |
12.2.3 常设技术产权交易所发展的政策导向 |
12.3 生产力促进中心发展模式创新 |
12.3.1 现有五种发展模式 |
12.3.2 模式创新思路 |
12.4 科技评估中心发展模式创新 |
12.4.1 国内外科技评估活动的概况 |
12.4.2 现存发展模式 |
12.4.3 发展模式创新探讨 |
12.4.4 促进科技评估机构发展的政策导向 |
12.5 本章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附表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3)晋江市产业集群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 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晋江市产业集群的形成过程 |
一、产业集群概念和特性 |
二、晋江市产业集群的发展阶段、形成条件和形成路径 |
三、晋江市产业集群的经济功效 |
第二章 晋江市产业集群成功经验及问题分析 |
一、晋江市产业集群扩张机理 |
二、晋江市产业集群发展的成功经验 |
三、晋江市产业集群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第三章 晋江市产业集群发展的目标战略及对策的选择 |
一、晋江市产业集群发展的目标、战略 |
二、晋江市产业集群发展战略实施的对策 |
三、晋江市产业集群发展的几点启示 |
参考文献 |
四、恒安国际集团有限公司 创新作梯登高峰(论文参考文献)
- [1]“在地文化”与“创意生态”营造 ——文创产业视野下福州寿山石文化产业转型策略[D]. 张国治. 福建师范大学, 2016(08)
- [2]区域服务业创新的影响因素、创新能力与创新方式研究[D]. 李春成. 天津大学, 2008(08)
- [3]晋江市产业集群发展研究[D]. 张进士. 厦门大学, 2005(01)
- [4]恒安国际集团有限公司 创新作梯登高峰[J]. 林文耀. 造纸信息, 20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