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融水并殖吸虫基因型差异的分子生物学研究

广西融水并殖吸虫基因型差异的分子生物学研究

一、广西融水并殖吸虫种型基因差异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张春玲[1](2021)在《我国沿海鱼类异尖线虫感染情况调查和检测方法的建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异尖线虫是一种水生食源性寄生线虫,主要寄生于海洋的各种鲸类和鳍足类动物,广泛分布于世界各海域。异尖线虫可引起重要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异尖线虫病(anisakiasis),人主要由于食用了生的或未煮熟的含有异尖线虫幼虫(L3)的海产品而感染。异尖线虫病临床主要表现为咽喉水肿、过敏反应、荨麻疹、哮喘、胃肠炎症等,同时由于人不是异尖线虫的最适宿主,所以异尖线虫感染人后经常发生异位寄生的现象,从而造成胃肠穿孔、腹膜炎、肝炎等症状,甚至会危及生命。由于异尖线虫病没有特定的临床症状,所以临床对异尖线虫病的确诊存在着诸多不确定性,即使在日本等异尖线虫病确诊率较高的国家,也存在很高的误诊率。已报道可引起人异尖线虫病的异尖科线虫主要有7类,分别为简单异尖线虫(Anisakis simplex)、典型异尖线虫(A.typica)、派氏异尖线虫(A.pegreffii)、抹香鲸异尖线虫(A.physeteris)、伪地新线虫(Pseudloterranova decipiens)、对盲囊线虫(Contracaecum SPP.)和宫脂线虫(Hysterothylacium SPP.),我国于2013年报道首例异尖线虫病。近年来国内对海产品的的需求量不断地增加,同时由于人们饮食结构的改变,对于腌制品、寿司、生鱼片等一系列的食用越来越多,导致异尖线虫病的发病率逐年升高。目前鉴定异尖科线虫的方法主要有荧光定量PCR、LAMP、免疫学诊断方法ELISA、Western Blot等,但由于依赖于昂贵的仪器设备,存在操作繁琐耗时长、假阳性等弊端,因此开发新的异尖线虫特异性快速诊断与检测方法,了解我国沿海鱼类感染异尖线虫的种类及流行情况,对异尖线虫病的防控和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首先对我国渤海、黄海、东海、南海沿海城市海鱼的异尖线虫感染情况进行了调查。共调查了21座城市32种海鱼,获得了2550条异尖科线虫。通过提取线虫基因组,利用PCR-RFLP技术及ITS区序列测序比对,对所获线虫分类鉴定。共鉴定出3个属的5种异尖科线虫,分别是派氏异尖线虫(A.pegreffii)、简单异尖线虫(A.simplex)、典型异尖线虫(A.typica)、宫脂线虫(Hysterothylacium SPP.)、对盲囊线虫(Contracaecum SPP.)。同时,本研究对已报道的可引起人异尖线虫病的7种线虫的ITS区基因序列进行分析,构建了可检测7种线虫的通用PCR方法。设计了三对引物并进行筛选,对该方法的退火温度、特异性、灵敏性以及人工污染重复性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退火温度对反应结果影响不大,最终以55℃的退火温度完成后续的实验。可特异性的检测出异尖科线虫,而阔节裂头绦虫、华支睾吸虫、东方次睾吸虫、棘颚口线虫和双蒸水的检测结果均为阴性,灵敏度达到1 pg/μL。人工污染实验结果显示每20 g、50 g、100 g海鱼样品混入1 mg虫体组织搅碎机搅碎混匀随机采样提取基因组,均可检测到目的片段,且重复性良好,说明在实际样品中检验具有可行性。最后,本研究利用重组酶聚合酶扩增技术(Recombinase Polymerase Amplification,RPA)建立了异尖科线虫快速可视化检测方法。根据7种线虫的ITS区基因序列作为靶序列,设计了八对引物并进行筛选,在加入SYBR Green I对RPA扩增产物进行可视化检测。对该方法的温度、时间、特异性、灵敏性、以及人工污染重复性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此方法在35℃条件下扩增10 min,加入2μL的50×的SYBR Green I,通过395 nm波长的紫外灯照射,即可实现可视化检测,灵敏度达到1 pg/μL,可特异性的检测出异尖科线虫,而阔节裂头绦虫、华支睾吸虫、东方次睾吸虫、棘颚口线虫和双蒸水的检测结果均为阴性。人工污染实验结果显示每20 g、50 g、100 g海鱼样品混入1 mg虫体组织搅碎机搅碎混匀随机采样提取基因组,均可检测到目的片段,且重复性良好,可视化结果与电泳结果一致,说明在实际样品中检验具有可行性。同时,该方法无需昂贵仪器,且具有检测时间短和操作简便等优势,可以真正实现便携式的异尖科线虫快速核酸检测或诊断。综上所述,本研究不仅丰富了我国沿海地区海鱼异尖线虫感染情况的流行病学资料,而且还为异尖线虫的诊断和防控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

许姝歆[2](2019)在《中国西南喀斯特地域淡水蟹类的物种多样性及分子系统地理学研究》文中认为目的:1.基于16S rRNA基因建立分布于中国西南喀斯特地域淡水蟹物种的系统发生树,探讨与确立中国淡水蟹类地理区划分区单元与西南喀斯特地貌的关系。2.基于作者采集和南昌大学基础医学院淡水十足目甲壳动物与并殖吸虫研究室标本库所保藏的西南八省区的31属129物种合计640个淡水蟹类个体,由此构建西南喀斯特地域淡水蟹类地理信息系统(GIS),旨在寻找喀斯特地貌与淡水蟹类物种的分布方式及物种多样性间可能存在的内在规律。3.测定中国西南喀斯特地貌溪蟹科下7属7种淡水蟹线粒体基因组,并进行系统发生分析以及比较线粒体基因组学研究,尝试厘清中国西南喀斯特地貌淡水蟹类的分子系统发育关系,推演该地域淡水蟹类属、种可能的分化年代。方法:1.基于对西南喀斯特地域淡水蟹类形态分类及其分子亲缘的初步研究,样点的选择以淡水蟹类“种”为基准,依据喀斯特地貌特征来确定标本的具体采集地点,作者与研究团队按照课题计划前往拟定的地点进行标本采集,并统计研究室标本库历年已在西南喀斯特地域采集保存的淡水蟹类标本一同用于本项目研究。对所选取的标本在与模式标本比对的基础上进行形态学鉴定,记录标本采集样点的经纬度等,并对其是否处于喀斯特地貌加以区分。2.对样本进行DNA的提取与16S基因的扩增及测定,并检索NCBI数据库,下载分布于西南八省区且具有16S基因的物种序列,联合本实验测得的序列建立基于16S基因的系统发生分析树。3.基于喀斯特科学数据中心(www.karstdata.cn)提供的中国南方喀斯特空间分布数据,通过地理信息系统(GIS)构建中国西南喀斯特地域八省区淡水蟹类物种分布图。4.获取中国西南喀斯特地域下7属7种淡水蟹线粒体全基因组,分析其基因组组成、基因排列顺序、tRNA结构及密码子使用情况等,并联合其他短尾下目物种的13个蛋白质编码基因进行系统发生分析以及分歧时间估算。结论:1.中国大陆现有淡水蟹类共计2科48属324种,其中85.42%的属和60.49%的种集中分布在西南八省区。2.基于16S基因序列进行的系统发生分析结果显示所有淡水蟹基本以属为单位形成了各自的分支,且分布于云南省的物种形成了一条独立的进化支,且其中的大部分物种仅为云南省特有。3.对于基于16S基因构建的系统发育树,基因间隔消失的现象时有出现,尤其龙溪蟹属下物种的种间分类情况较不理想。4.通过对西南各八省区内淡水蟹地理信息系统的分析表明,以省/市/自治区为单位淡水蟹物种的分布及多样性与喀斯特地貌无显着关联。5.气候、纬度及喀斯特地形在淡水蟹的形成、生存和分化过程中均具有重要作用。其中,气候和纬度决定了淡水蟹是否具有适宜生存的环境,而喀斯特地形则在淡水蟹的物种分化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6.分布于中国西南喀斯特地域下7属7种溪蟹科淡水蟹类的线粒体基因组全长在19,236 bp(相似非拟溪蟹)至16,547 bp(镜头华石蟹)之间。所有物种均包含后生动物线粒体基因组典型的37个基因和一个控制区,且核苷酸组成均表现出明显的AT偏向性。7.在本次测序的7个物种中,兴安内陆溪蟹和灵川博特溪蟹的线粒体全基因组出现的了异常的tRNA基因(tRNA-Ile和tRNA-Met)。8.与泛甲壳动物原始排列顺序及其他淡水蟹类的基因排列顺序相比,在兴安内陆溪蟹和灵川博特溪蟹中发现了一种全新的基因排列方式,其中包含了两个蛋白质编码基因包括COX1基因的重排,这在短尾下目物种中是非常罕见的。9.基于短尾下目物种线粒体基因组的13个编码蛋白基因建立的ML树和BI树表现出相似的拓扑结构,具有较高的置信度,分析结果与当前主流的物种分类体系趋于一致。10.基于13个编码蛋白基因的分歧时间估算结果显示淡水蟹的分化时间为113.3008 Ma,拟地蟹总科与溪蟹总科分化于74.8013 Ma。11.墨脱近溪蟹与相似非拟溪蟹的分化时间与青藏高原和云贵高原形成的时间相吻合,提示墨脱近溪蟹与相似非拟溪蟹可能来自共同祖先,由于横断山脉的发育造成的地理隔离从而促成了物种的分化。12.分布于中国西南喀斯特地貌下的7个物种的分化时间基本均早于其余地区的淡水蟹物种,表明分布于喀斯特区域的淡水蟹有着更为古老的历史,可能为中国大陆部分淡水蟹类的祖先,而中国西南喀斯特地区,尤其以云贵高原区域为主的喀斯特区域可能是为中国大陆部分淡水蟹的发源地。

刘笑蕊[3](2016)在《基于多元形态特征探讨华溪蟹属系统分类》文中指出华溪蟹属(Sinopotamon Bott,1967)包括80种(另4亚种),是溪蟹科的中国特有属,为已知淡水蟹物种多样性最高、向内陆深入范围最广的属之一。戴爱云在《中国动物志》(束腹蟹科Parathelphusidae、溪蟹科Potamidae)中依据雄性第一腹肢(G1)末节两叶的结构将华溪蟹属的物种分为尖叶组、圆叶组、钝叶组和凹叶组这4个种组,以及另外两个物种(凹指华溪蟹Sinopotamon introdigitum和匙指华溪蟹S.cochlearidigitum,其大螯两指末端呈匙形,本文称之为匙指组)。然而,对这4个种组及匙指组的划分,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尚缺少基于全类群取样的实验验证和证据支持。在现今的形态分类学研究中,采用全类群、多元形态分类特征的整合分析,可使建立的系统分类更接近自然的分类。本文提取了华溪蟹属的鉴属特征及其内部的种组和种间鉴别特征等多元形态分类特征(总计包括25个定量性状和33个定性性状),以包括4个种组及匙指组全类群在内的72种华溪蟹为研究对象(种组中所选取的物种数占其所在种组物种总数的80.8-100%),通过多元统计分析和系统发生分析,对该属内部主要种组的划分及其系统分类关系进行探讨,并对现有的分类系统进行梳理。论文研究使用的分类单元及其形态性状来自跨各物种分布区的232个种群,总计1,121号标本(其中包括806号雄性个体和315号雌性个体),所获得的形态数据总计65,018个。研究结果表明:1)在种组水平上,匙指组所有3个物种(含1个待发表新种)聚为一个单独的分支(或聚在一起);分布于四川盆地及其外围山地(简称盆地)的所有圆叶组物种,包括雅安华溪蟹(Syaanense)、赤水华溪蟹(S.chishuiense)、屏山华溪蟹(S.pingshanense)、复兴华溪蟹(S.fuxingense)、灌县华溪蟹(S.kwnhsienense)、光泽华溪蟹(S.davidi)、峨眉华溪蟹(S.emeiense)和峨边华溪蟹(S.ebianense)这8个物种聚为一支(或聚在一起),它们在形态上明显区别于其他的圆叶组物种以及其他种组的物种,故称之为盆地圆叶组;凹叶组所有4个物种聚为一支(或聚在一起);除盆地圆叶组物种以外的其他圆叶组物种、所有的钝叶组物种,以及所有的尖叶组物种均不能形成单独的分支。其中,其他圆叶组物种、钝叶组物种以及凹叶组物种分散地穿插于尖叶组物种的分支之间(紧密三明治状或散布其中)。在原有分类系统中隶属于圆叶组的4个物种,莲花华溪蟹(S.linhuaense)、四股桥华溪蟹(S.siguqiaoense)、玉山华溪蟹(S.yushanense)和绩溪华溪蟹(S.jichiens.)在形态上显示与圆叶组的物种存在很大差异,其G1末节末端的形状并非圆钝,而更趋近于尖叶组的描述特征,本研究支持这4个物种从圆叶组划分到尖叶组中。2)综合多元形态特征的整合分析结果,提出在华溪蟹属内建立一个新的种组,命名为盆地圆叶组。并对该种组的形态鉴别特征、地理分布等进行了详细描述。其他圆叶组物种尽管在G1等形态性状上与盆地圆叶组有别,但其G1末节末端的形状仍属于圆钝类型,故暂将这些物种保留在圆叶组。至此,华溪蟹属内有6个种组,分别为:匙指组、盆地圆叶组、凹叶组,以及钝叶组、圆叶组(除盆地圆叶类)和尖叶组。但本文分析结果并不支持后3个种组的划分。至于是否将它们予以合并或更细分,尚有待综合更多包括形态和分子学等数据的推断。3)在物种水平上,盆地圆叶组中的光泽华溪蟹,尖叶组中的尖叶华溪蟹(S.acutum、长江华溪蟹(S.yangtsekiense)以及陕西华溪蟹(S.shensiense)、河南华溪蟹(S.honanense)是华溪蟹属中典型的非单系物种。论文基于多元形态特征的整合分析,为华溪蟹属的系统分类和物种界定提供了新的证据。

张伟琴[4](2014)在《云南省并殖吸虫第二中间宿主溪蟹的调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为查明云南省境内并殖吸虫第二中间宿主——溪蟹的地理分布和种类,补充云南省并殖吸虫第二中间宿主的内容,丰富云南省在并殖吸虫或并殖吸虫病方面的流行病学资料,为今后开展本领域的研究和制定并殖吸虫病的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云南东部、云南南部、云南西部和云南北部具有代表性的11个地州市作为抽样调查点,从其山涧溪流中采集溪蟹,经分类鉴定后的溪蟹除留下少量样本外,其余的采用组织捣碎过筛水洗沉淀法分离囊蚴,常规统计不同调查点溪蟹的自然感染率和平均感染度。然后根据囊蚴的大小、囊壁的有无和层数、以及囊内蚴体的形态和排泄囊的特征,初步鉴定并殖吸虫的种属,并对不同地州市溪蟹感染并殖吸虫囊蚴的种类进行形态比较,部分通过感染实验动物获取成虫作进一步的分类鉴定。[结果](1)从各调查点的山涧溪流中采集溪蟹共计1584只,经分类检索鉴定,隶属于束腹蟹科和溪蟹科的束腰蟹属、溪蟹属、非拟溪蟹属、近溪蟹属和小石蟹属等2科5属12种,其中束腹蟹科、束腰蟹属、非拟溪蟹属和小石蟹属为云南省首次报道,并采集到5个可能的新种,其中采自宾川拉乌的溪蟹可能为新属新种。(2)在西双版纳州、大理州、红河州和普洱市等4个地州市采集的溪蟹标本中检获阳性溪蟹157只,总共获得并殖吸虫囊蚴1110个,分类隶属2属8种,其中包括1个未确定虫种,2个致病虫种。[结论](1)本调查范围覆盖了云南省的东南西北,结果证实云南省境内的溪蟹不仅种类多,而且地理分布广。抽样调查的1个地州市均能采集到溪蟹,捕获的溪蟹隶属于2科5属12种,而且大多数都能够成为并殖吸虫的第二中间宿主。(2)本研究在云南省境内新发现了一些溪蟹的种类和一些新的流行区或疫源地。

李雯雯[5](2012)在《上海、广州等地市售与上海入境黄鳝、泥鳅中颚口线虫调查与分类鉴定》文中研究说明颚口线虫是一种食源性人畜共患寄生虫,由该虫引起的人体病例呈世界性分布,其对人类健康的危害不容小觑。而在我国对颚口线虫病缺乏相应的重视,也尚未有本病相关的防疫标准规定,使人类的公共卫生安全受到威胁。因此,本研究随机调查了我国上海、广州等地市售部分水产品中颚口线虫的感染情况,查清危害我国食品安全的主要颚口线虫虫种,旨在为本病的防治以及该虫的进一步研究提供新的依据及思路。本研究调查了国内7个省市颚口线虫11种中间宿主,除了黄鳝、泥鳅外,其余品种的淡水鱼样本数量较少,且未检出阳性结果,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因此将黄鳝与泥鳅的感染情况作为本次调查的描述重点。本次调查在上海、广州、南宁黄鳝和广州、黑龙江泥鳅中发现颚口线虫第三期幼虫,其中广州的黄鳝感染率最高,为14%。另外,对上海进境的来自3个国家的14批黄鳝进行颚口线虫检疫,其中有12批黄鳝检出颚口线虫第三期幼虫,均来自菲律宾和印度尼西亚。并且印度尼西亚黄鳝的平均感染率最高,为63.9%,检出颚口线虫总数最多,但菲律宾黄鳝平均感染强度较印度尼西亚稍高。为了鉴定所检获的颚口线虫所属虫种,本研究通过对颚口线虫进行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的观察,测量及分析虫体形态特征数据。初步确定广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提供的福建野猪中检出的颚口线虫为杜氏颚口线虫(G. doloresi)成虫;黑龙江与广州泥鳅中检出的颚口线虫为日本颚口线虫(G. nipponicum)早第三期幼虫;上海黄鳝中检出的为刚刺颚口线虫(G. hispidum)晚第三期幼虫;南宁、广州、菲律宾黄鳝中检到的均为棘颚口线虫(G. spinigerum)晚第三期幼虫;印度尼西亚黄鳝中的颚口线虫多数为棘颚口线虫(G. spinigerum)晚第三期幼虫,有1条日本颚口线虫(Gnipponicum)晚第三期幼虫,2条刚刺颚口线虫(G. hispidum)晚第三期幼虫。其次,运用PCR方法扩增了已经进行形态观察的颚口线虫以及由吴慧芳在2009年搜集的宜州棘颚口线虫三期幼虫的核糖体核酸内转录间隔2基因(rDNA-ITS2)和部分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I基因(COl),并测序进行序列分析。发现序列分析的结果与形态学鉴定预期的结果一致,进一步证实鉴定结果的准确性。并且分析两个基因的特征,发现颚口线虫ITS2基因种间差异较大适合用作虫种鉴定,CO1基因种内差异较明显,可用于颚口线虫种内基因变异的研究。棘颚口线虫(G.spinigerum)CO1基因呈现至少4种基因型,从表面看分型跟地理分布并没有明显的关系,但可以看出印度尼西亚、菲律宾、越南以及中国两广地区的棘颚口线虫关系都较近。刚刺颚口线虫(G. hispidum) ITS2与CO1基因明显呈现2种差别较大的基因型。颚口线虫ITS2与COl基因序列上的差异与形态上的差异无关。最后,利用颚口线虫ITS2基因的差异性,首次以ITS2为目的基因对棘颚口线虫、杜氏颚口线虫、日本颚口线虫3种颚口线虫设计特异引物并建立多重PCR鉴定虫种的方法,国内外目前尚未有相关的文献报道。经验证该方法简单、快速,特异性强,重复性高,仅通过条带的位置就可以判定所属的虫种,不需要进行测序等繁琐费时的步骤。为今后建立更完善的颚口线虫多重PCR虫种鉴定方法奠定了基石。

陈少华[6](2012)在《Sinopotamon wanzaiense胃磨形态发育研究及其在分类上的意义》文中研究指明目的:研究不同发育阶段雌雄万载华溪蟹(Sinopotamon wanzaiense)胃磨形态结构的差异,深入探讨淡水蟹类胃磨形态在分类中的意义。方法:1.分类确定采自江西省靖安县三爪仑采育林场的S.wanzaiense。2.在体视显微镜下比较观察不同发育阶段的雌雄S.wanzaiense胃磨形态;拍照、绘制不同发育阶段雌雄S.wanzaiense的胃磨;定义胃磨结构特征性指标并用SDC软件(1.2版)测量,统计分析其测量数值。3.筛选有效的分类指标。4.建立不同生长发育阶段S.wanzaiense胃磨的生长曲线及生长方程。5.探讨S.wanzaiense的胃磨形态结构的系列发育特征及其在分类中的意义。结果:体视显微镜下比较观察S.wanzaiense胃磨形态,结果显示雌雄S.wanzaiense胃磨形态高度相似,且不同发育阶段的S.wanzaiense胃磨形态结构相似。统计分析所测得的S.wanzaiense胃磨特征性形态指标值,表明雌雄S.wanzaiense胃磨形态高度相似,且不同发育阶段的S.wanzaiense胃磨形态结构相似,与体视显微镜下比较观察的结果一致。此外,本实验证实S.wanzaiense胃磨形态特征性指标和头胸甲长(年龄)呈线性相关。结论:不同发育阶段的雌雄S.wanzaiense个体胃磨形态结构相似,其特征性指标和头胸甲长(年龄)呈线性相关,研究结果证实其胃磨结构种内稳定,可作为一种新的形态学分类指标,是目前以雄性第一腹肢为主要分类依据的有益补充。

崔立云,张霄霄,杨毅梅[7](2012)在《RAPD技术在寄生虫分类和鉴定中的应用》文中提出RAPD技术是由Williams[1]和Welsh[2]两个研究小组于1990年后发展起来的一种以PCR为基础的基因分析方法,是对标准PCR方法的一种改进。该技术具有简便、快速、实验成本低的优点,可作为基因标志用来鉴别生物种群的种株、型,构建世系发育树状图以及用于耐药性研究[3]。

朱春潮[8](2010)在《武夷山脉Potamidae和Parathelphusidae淡水蟹类的动物地理学意义》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对武夷山脉地区淡水蟹类物种进行系统整理,分析武夷山脉地区淡水蟹类物种多样性及其滋生地的特点,探讨其动物地理学意义。方法:基于检视与比对武夷山脉淡水蟹类模式标本(Holotype)的工作基础并参考文献资料,实地采集了武夷山脉全境99个样点标本,并采用形态学方法进行分类与整理。结论:研究发现,武夷山脉地区分布有淡水蟹类5属33种,其种数占中国地区淡水蟹总量的11.7%(33/282),其中87.9%(29/33)的淡水蟹,有29种淡水蟹仅见于分布在山脉的东西两侧,可能是因为受海拔较高的武夷山脉阻隔的影响,从而印证了淡水蟹大多以山(水)系分布为主要特征的地理分布格局,显示山脉对淡水水生生物一淡水蟹具有明显的阻隔与生殖隔离作用。研究还显示,有4种淡水蟹可分布于武夷山脉的两侧,分析可能的原因之一,在该种淡水蟹分布地域的山体间,均存在低海拔隘口,并且此地两侧的水系均相连通,客观上造就了淡水蟹沿水系扩散的自然条件。同时,实地考察和对资料的分析都表明,武夷山脉不同海拔高度所形成的地势、地貌及其植被、气候、温度等的不同与变化,也对淡水蟹种群的滋生繁衍具有明显的影响,从而使不同种属的淡水蟹选择性地存在于其适宜的特定微生态自然地理环境中。

张辉,杨毅梅[9](2009)在《PCR-RAPD技术在医学蠕虫研究中的应用进展》文中研究指明PCR-RAPD技术是建立在PCR基础上的一种随机引物扩增技术,已广泛应用于种系鉴定、遗传分析、连锁图的构建、疾病诊断和基因分离等众多领域。近年来该技术在寄生虫研究中应用较广,本文介绍了国内外有关吸虫、绦虫和线虫等蠕虫方面的应用报道。

梅浩砚[10](2009)在《鄂赣浙3省10地12株并殖吸虫基因ITS2分析》文中指出并殖吸虫俗称肺吸虫,某些寄生于人体的虫体可引起并殖吸虫病(肺吸虫病)。并殖吸虫在分类上隶属于生物的真核总界、动物界、扁形动物门、吸虫纲、复殖目、并殖科。并殖吸虫种类命名甚多,存在同种异名和种名错定等诸多问题。并殖吸虫在东亚、东南亚、非洲和拉丁美州等国家广泛存在;中国各地也均有发现,主要在江南、西南与东北各地。从1879年Ringer首先在我国台湾发现人体病例130年以来,世界学者对并殖吸虫的特征、独立地位、地理分布和致病作用等存在分歧。主要以并殖吸虫成虫形态和生活史为依据的传统分类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因不同地区、不同宿主、不同发育期和标本制作时个体差异所导致成虫的形态差异。而对于生活史,目前只有少数虫种的生活史被完整阐明,有一些虫种的第一和第二中间宿主尚未被证实。20世纪60-80年代,由于并殖吸虫分类研究极度活跃,出现了很多并殖吸虫新种的描述。20世纪90年代以来,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为研究物种遗传变异奠定了基础。本课题基于物种DNA分析的分子生物技术较先进,具有仅需少量的材料即可进行研究、操作简单、快速、特异和敏感等特点。又基于本课题组先前研究结果显示并殖吸虫可能存在种间差异,而ITS2序列具有种株特异性。因此,本实验采用ITS2基因序列分析技术对鄂浙赣3省10地12株并殖吸虫进行遗传变异检测,以了解基因序列变化差异,为并殖吸虫分类提供依据,同时也为湖北省并殖吸虫流行区的划分提供可靠的分子生物学依据。材料与方法采集鄂赣浙3省10地:湖北省咸宁市温泉区桂花镇茅田、江西武宁县三爪、浙江绍兴兰亭乡、湖北省赤壁市赵李桥镇柘砰村、湖北省十堰市花果、湖北省五峰县、湖北鹤峰县五里镇南村、湖北鹤峰县走马镇大典、湖北随州和湖北神农架林区等10地共12株并殖吸虫。其中湖北咸宁株、湖北十堰株、江西武宁株和浙江兰亭株为成虫,湖北随州株为童虫,其余5地标本均为囊蚴。为避免混淆,本文中均以地理株命名。对12株并殖吸虫标本进行形态学观察测量,并提取4地成虫、1地童虫和5地囊蚴的基因组DNA。用3s’和BD2两对引物扩增ITS2序列,获得基因片段交由上海生工公司进行基因测序。所得12株并殖吸虫ITS2序列经Bioedit、Clustalx和MEGA4.0等软件进行遗传距离分析,并构建遗传进化树。结果1.外形观察:成虫湖北十堰株呈长梭形,湖北咸宁株、江西武宁株和浙江兰亭株等3株呈椭圆形;囊蚴5地囊蚴呈椭圆形或类圆形,囊壁2层,排泄囊内含黑色颗粒,经鉴定为并殖吸虫囊蚴。其中湖北赤壁株内壁较厚;五峰a、五峰b、走马a、走马b和五里等5株内壁较薄;湖北神农架株的囊蚴形态因故已有变形,但可以确定为并殖吸虫;童虫湖北随州株呈长梭形。2.DNA提取:DNA溶液A260/280值经测定在1.60~2.00之间,纯度符合要求。3.PCR扩增及基因测序,通过MEGA4.0分析基因序列。①各株间差异湖北咸宁株、江西武宁株、浙江兰亭株和湖北赤壁株等4株的遗传距离在0.01897~0.11278;湖北走马a、b两株,湖北五峰a、b两株,湖北十堰株,湖北五里株和湖北随州株等7株斯氏并殖吸虫在遗传树上呈现两支,最后成一大支,其7株遗传距离是0.00004-0.08401;湖北神农架发现的并殖吸虫,该株在进化树上独立成一支,与卫氏并殖吸虫遗传距离在0.01897-0.11278,与斯氏并殖吸虫遗传距离在0.01355-0.12195。②系统进化树通过MEGA4.0软件所构建的进化树中12株并殖吸虫分为三类:江西武宁株、浙江兰亭株、湖北咸宁株和湖北赤壁株等4株为卫氏并殖吸虫;湖北走马a、b两株,湖北五峰a、b两株,湖北十堰,湖北五里和湖北随州等7株为斯氏并殖吸虫;湖北神农架株独立成一类,为尚不明确的一种并殖吸虫。4.湖北省存在两个并殖吸虫流行区:以卫氏并殖吸虫为主的鄂东南和以斯氏并殖吸虫为主的鄂西两个并殖吸虫病流行区。结论1.根据基因测序分析的结果,3省10地12株并殖吸虫在基因水平上分为3类:江西武宁株、浙江兰亭株、湖北咸宁株和湖北赤壁株等4株为卫氏并殖吸虫;湖北走马a、b两株,湖北五峰a、b两株,湖北十堰,湖北五里和湖北随州等7株为斯氏并殖吸虫;湖北神农架株独立成一类,为尚不明确的一种并殖吸虫。2.湖北省存在以卫氏并殖吸虫为主的鄂东南和以斯氏为主的鄂西两个并殖吸虫病流行区。3.采用童虫、成虫和囊蚴等3个不同虫期标本,尤其是本实验首次采用童虫样本,对研究并殖吸虫遗传变异不存在影响。

二、广西融水并殖吸虫种型基因差异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广西融水并殖吸虫种型基因差异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我国沿海鱼类异尖线虫感染情况调查和检测方法的建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写表
引言
第一篇 文献综述
    第一章 异尖线虫病研究进展
        1.1 异尖线虫病概述
        1.2 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
        1.3 异尖线虫诊断方法的研究进展
        1.4 小结
    第二章 核酸扩增技术的检测方法及应用
        2.1 PCR技术及其在核酸检测中的应用
        2.2 等温核酸扩增技术及其在核酸检测中的应用
        2.3 其他核酸技术
第二篇 研究内容
    第一章 我国沿海城市海鱼异尖线虫感染情况的调查
        1.1 实验材料
        1.2 实验方法
        1.3 实验结果
        1.4 讨论
        1.5 小结
    第二章 异尖线虫PCR检测体系的建立
        2.1 实验材料
        2.2 实验方法
        2.3 实验结果
        2.4 讨论
        2.5 小结
    第三章 异尖线虫RPA检测体系的建立
        3.1 实验材料
        3.2 实验方法
        3.3 实验结果
        3.4 讨论
        3.5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导师简介
作者简介
在学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2)中国西南喀斯特地域淡水蟹类的物种多样性及分子系统地理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中国西南喀斯特地域特征概况
        1.1.1 西南喀斯特的分布及特征
        1.1.2 生物喀斯特
        1.1.3 西南喀斯特的生物多样性
    1.2 中国西南喀斯特地域淡水蟹类的物种多样性
    1.3 中国大陆淡水蟹类的研究进展
        1.3.1 形态学方面的分类研究
        1.3.2 分子水平的分类研究
        1.3.3 短尾类系统发生分析概况
        1.3.4 线粒体基因组在短尾类中的研究概况
    1.4 地理信息系统(GIS)研究概况
第二章 中国西南喀斯特淡水蟹类的分布格局的探讨及地理信息系统(GIS)的构建与初步应用
    2.1 实验材料
        2.1.1 样本采集与保存
        2.1.2 形态学分类与鉴定
        2.1.3 主要实验仪器和设备
    2.2 实验方法
        2.2.1 DNA的提取
        2.2.2 PCR扩增
        2.2.3 数据选择与分析
        2.2.4 系统发生分析
        2.2.5 地理信息系统分析
    2.3 实验结果
        2.3.1 形态学分类鉴定
        2.3.2 系统发生分析
        2.3.3 基于地理信息系统分析淡水蟹类的分布格局
    2.4 讨论
第三章 中国西南喀斯特地域7属7种淡水蟹线粒体全基因组分析
    3.1 实验材料
    3.2 实验方法
        3.2.1 测序、组装和注释线粒体基因组
        3.2.2 系统发生分析
        3.2.3 分歧时间估算
    3.3 实验结果
        3.3.1 凯里龙溪蟹Longpotamon kenliense
        3.3.2 茂兰中国溪蟹Chinapotamon maolanense
        3.3.3 相似非拟溪蟹Aparapotamon similium
        3.3.4 镜头华石蟹Sinolapotamon patellifer
        3.3.5 兴安内陆溪蟹Neilupotamon xinganense
        3.3.6 灵川博特溪蟹Bottapotamon lingchuanense
        3.3.7 宽腹小石蟹安顺亚种Tenuilapotamon latilum anshunense
        3.3.8 线粒体基因组组成及分析
        3.3.9 基因重排分析
        3.3.10 系统发生的分析
        3.3.11 分歧时间估算
    3.4 讨论
第四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综述
    参考文献

(3)基于多元形态特征探讨华溪蟹属系统分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淡水蟹类的形态分类学研究概况
    1.2 华溪蟹属的系统分类研究概况
    1.3 研究方法概述
        1.3.1 多元统计分析
        1.3.2 系统发生分析
第二章 华溪蟹属形态分类性状的提取
    引言
    2.1 实验材料和方法
        2.1.1 标本采集与鉴定
        2.1.2 材料
        2.1.3 实验方法
    2.2 结果
        2.2.1 形态分类性状的提取标准和数据
        2.2.2 定量性状的比例
        2.2.3 头胸甲比例的分析
    2.3 讨论
第三章 形态分类特征的多元统计分析
    引言
    3.1 材料和方法
        3.1.1 数据
        3.1.2 定量性状的标准化
        3.1.3 主成分分析方法
        3.1.4 聚类分析方法
    3.2 结果
        3.2.1 主成分分析
        3.2.1.1 数据集联合的内外群联合分析
        3.2.1.2 定量性状的内外群联合分析
        3.2.1.3 华溪蟹属物种的联合数据集分析
        3.2.2 聚类分析
    3.3 讨论
第四章 系统发生分析
    引言
    4.1 材料和方法
        4.1.1 数据
        4.1.2 方法
    4.2 结果
        4.2.1 MP树
        4.2.2 RAxML树
    4.3 讨论
        4.3.1 华溪蟹属种组的划分
        4.3.2 建立华溪蟹属一新种组——盆地圆叶组
        4.3.3 物种水平
小结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4)云南省并殖吸虫第二中间宿主溪蟹的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致谢

(5)上海、广州等地市售与上海入境黄鳝、泥鳅中颚口线虫调查与分类鉴定(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目录
前言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1、病原学
    2、人颚口线虫病
    3、我国颚口线虫中间宿主的流行调查
    4、本研究目的与意义
第二部分 研究内容
    实验一、上海、广州等地市售部分水产品以及上海入境黄鳝中颚口线虫寄生情况调查
        1、材料与方法
        2、结果与分析
        3、讨论
    实验二、颚口线虫形态学的研究
        1、实验材料与方法
        2、结果
        3、讨论
    实验三、分子生物学的研究
        1、实验材料
        2、实验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实验四、多重PCR鉴定三种颚口线虫方法的建立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全文总结
    1. 本文的主要结论
    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情况
申明

(6)Sinopotamon wanzaiense胃磨形态发育研究及其在分类上的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淡水蟹类分类系统
    1.2 胃磨形态及其在分类研究中的进展
    1.3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标本
    2.2 主要实验设备
    2.3 实验方法
        2.3.1 标本采集
        2.3.2 S.wanzaiense 标本常规形态鉴定与分组
        2.3.3 标本解剖
        2.3.4 标本拍照
        2.3.5 标本测量
        2.3.6 标本绘图
        2.3.7 数据处理
第3章 结果
    3.1 S.wanzaiense 胃磨形态描述
        3.1.1 尾贲门骨形态描述
        3.1.2 轭贲门骨形态描述
    3.2 S.wanzaiense 不同性别及不同发育阶段胃磨形态比较
    3.3 S.wanzaiense 胃磨形态特征性指标的确定
        3.3.1 尾贲门骨各个测量指标(26 个)及定义
        3.3.2 轭贲门骨各个测量指标(26 个)及定义
    3.4 雌雄 S.wanzaiense 胃磨特征性形态指标测量数据统计学分析
    3.5 S.wanzaiense 胃磨形态有效指标测量值统计分析
    3.6 不同发育阶段 S.wanzaiense 胃磨的生长曲线及其方程
第4章 讨论
第5章 结论
附图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综述
    参考文献

(8)武夷山脉Potamidae和Parathelphusidae淡水蟹类的动物地理学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武夷山脉地区淡水蟹类研究概况
        1.2.1 武夷山脉地区淡水蟹类生物种群的研究
        1.2.2 武夷山脉地区淡水蟹类区系及其动物地理学意义
第2章 武夷山脉自然地理概况
    2.1 武夷山脉的地理位置及地形概况
    2.2 武夷山脉的气候概况
    2.3 武夷山脉的水系分布和地质概况
第3章 武夷山脉淡水蟹类的物种多样性及其特点
    3.1 材料和方法
        3.1.1 材料来源
        3.1.2 物种检测方法
    3.2 结果及分析
        3.2.1 武夷山脉淡水蟹类的物种构成分析
        3.2.2 武夷山脉与邻近省区淡水蟹类物种多样性的比较
        3.2.3 武夷山脉淡水蟹类物种多样性的主要特点及其与自然地理的关系
第4章 结论与展望
    4.1 结论
    4.2 进一步工作的方向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附带综述

(9)PCR-RAPD技术在医学蠕虫研究中的应用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在医学吸虫研究中的应用
    1.1 种系鉴定
    1.2 连锁图的构建
    1.3 分子标记
    1.4 基因多态性分析
2 在医学线虫研究中的应用
    2.1 遗传分析
    2.2 实验诊断
    2.3基因多态性分析
3 在医学绦虫研究中的应用
4 结语

(10)鄂赣浙3省10地12株并殖吸虫基因ITS2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材料方法
    2.1 研究内容
    2.2 标本收集
    2.3 主要试剂和仪器
    2.4 基因组DNA的提取
    2.5 PCR扩增
结果
    3.1 12株并殖吸虫的外形
    3.2 PCR扩增电泳图
    3.3 12株并殖吸虫ITS2基因序列
    3.4 序列分析
    3.5 湖北省并殖吸虫流行区的划分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四、广西融水并殖吸虫种型基因差异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我国沿海鱼类异尖线虫感染情况调查和检测方法的建立[D]. 张春玲. 吉林大学, 2021
  • [2]中国西南喀斯特地域淡水蟹类的物种多样性及分子系统地理学研究[D]. 许姝歆. 南昌大学, 2019(01)
  • [3]基于多元形态特征探讨华溪蟹属系统分类[D]. 刘笑蕊. 南京师范大学, 2016(01)
  • [4]云南省并殖吸虫第二中间宿主溪蟹的调查研究[D]. 张伟琴. 昆明医科大学, 2014(12)
  • [5]上海、广州等地市售与上海入境黄鳝、泥鳅中颚口线虫调查与分类鉴定[D]. 李雯雯. 广西大学, 2012(02)
  • [6]Sinopotamon wanzaiense胃磨形态发育研究及其在分类上的意义[D]. 陈少华. 南昌大学, 2012(01)
  • [7]RAPD技术在寄生虫分类和鉴定中的应用[J]. 崔立云,张霄霄,杨毅梅.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2012(04)
  • [8]武夷山脉Potamidae和Parathelphusidae淡水蟹类的动物地理学意义[D]. 朱春潮. 南昌大学, 2010(05)
  • [9]PCR-RAPD技术在医学蠕虫研究中的应用进展[J]. 张辉,杨毅梅.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2009(12)
  • [10]鄂赣浙3省10地12株并殖吸虫基因ITS2分析[D]. 梅浩砚. 华中科技大学, 2009(02)

标签:;  ;  ;  ;  ;  

广西融水并殖吸虫基因型差异的分子生物学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