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西北地区退耕还林(草)生态工程综合效益分析——以内蒙古和林格尔县为例(论文文献综述)
朱栩辉[1](2020)在《坝上高原及华北北部山地森林植被变化及其生态功能分析》文中研究说明坝上高原及华北北部山地位于农牧交错带重要区域,生态环境脆弱,水土流失严重。地区自1999年开始实施生态治理,生态系统得到一定改善,但地区森林植被退化、草地减少等威胁因素仍然显着。因此选取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et Primary Productivity,NPP)、植被覆盖度(Fraction Vegetation Cover,FVC)、叶面积指数(Leaf Area Index,LAI)三个因子,对地区森林植被变化进行分析,探究与气候要素的相关性,评估地区主要生态功能变化,为生态环境恢复和资源管理优化提供科学依据。采用CASA模型、一元线性回归、Hurst指数、偏相关分析等方法分析各因子2000-2018年时空分布特征及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并通过In VEST(Integrated Valuation of Ecosystem Services and Tradeoffs)模型评估主要生态功能变化,所取得主要结论如下:(1)1990-2018年平均降水为462.28mm,总体呈波动下降的趋势,变化速率为10.8mm/10yr;年平均温度为8.97℃,总体呈波动上升趋势,上升速率为0.16℃/10yr;平均风速为2.38m/s,总体呈波动下降的趋势,下降速率为0.01m/s。(2)FVC年际年平均值为57.65%,以0.89%/yr的速率呈波动上升;FVC年内分布不均,7月份达到最大值为57.52%,夏季增长最快;空间分布为由西向东逐步增加,年际增加速率为0.01/yr,呈增加趋势的面积为38.79%,减小趋势的面积为23.03%;FVC变异系数为0.32,年际变化较小;未来FVC持续增加面积占24.70%;与降水和温度的偏相关系数为0.21、-0.10,呈正相关区域面积分别占92.07%、32.84%,降水、温度和风速复相关系数解释50%的FVC变化;人类活动为促进作用的面积占62.19%,残差值变化趋势为0.004,说明人类活动有利于森林植被增加。(3)LAI年际平均值为2.63,年内7、8月份LAI值最大,占年内LAI的44.12%,夏季增长最快;LAI空间分布为由西向东逐步增加,平均增加速率为0.06/yr,呈减小趋势面积占8.59%,呈增加趋势面积占56.63%;LAI变异系数平均值为0.59,年际变化较大;未来LAI持续增加面积占39.32%;与降水和温度的偏相关系数为0.38、0.08,呈正相关区域面积占94.83%、66.12%,降水、温度和风速复相关系数解释58%LAI变化。(4)通过对CASA模型模拟结果和MODIS数据对比发现,模型模拟NPP数据结果较好,具有可靠性;NPP年平均值为367.99 g C/m2·yr,以10.74 g C/m2·yr的速率呈波动上升;年内NPP分布不均,5-9月占全年NPP总量的89.91%,年内变化主要以夏季为主。其空间分布为由西往东逐渐增加,年际增加速率为9.04g C/m2·yr,呈增加趋势的面积占95.98%;年际NPP变异系数的平均值为0.20,年际变化较小;未来NPP持续增加的区域面积占32.14%;与降水和温度偏相关系数分别为0.47、0.11,降水、温度和风速复相关系数解释67%的NPP变化。(5)生境质量指数增加0.04,四年年生境质量指数高和较高的区域面积变化为主,增加14.81%、减小13.36%。四年水源涵养量分别为35.90mm、44.49mm、61.94mm、58.58mm,增加了22.68mm,增加总量为34.06×108m3。平均土壤侵蚀模数为32.15t/hm2、22.91 t/hm2、22.58 t/hm2、26.11 t/hm2,土壤侵蚀量分别为4.96×108t、3.53×108t、3.48×108t、4.03×108t,土壤侵蚀量减少了18.75%。土壤保持量为4.18×108t、7.16×108t、10.09×108t、13.50×108t,土壤保持量增加了9.32×108t,单位平均土壤保持量为56.60t/hm2。
李玥[2](2019)在《黄土丘陵区退耕与农业生态经济社会系统协同发展研究 ——以安塞县为例》文中研究指明陕北黄土丘陵区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系统退化,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实施,使该区生态系统得到修复和改善,经济社会系统得到了发展。科学评估该工程效果,揭示退耕与农业生态经济社会系统协同关系成为当前生态恢复研究的热点。本文以黄土丘陵生态脆弱区安塞县为例,基于调研数据及模型构建等方法,研究退耕与农业生态经济社会系统之间的协同效应、协同态势及协同方向与强度,探索退耕与农业生态经济社会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与协同关系,进而提出系统良性发展的措施或建议,为退耕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论证了退耕与农业生态经济社会系统的可协同性基于生态学理论、经济学理论、社会学理论等,分析了退耕与农业生态经济社会系统可协同性的理论基础;参照关于恢复力的研究框架,结合已有研究,建立了退耕还林还草与农业生态经济社会系统协同演变过程的理论框架;以退耕典型代表流域-安塞县纸坊沟流域为例,通过对其1938-2015年期间退耕与农业生态经济社会系统关系的演变过程的实证,剖析了农业生态经济社会系统与退耕的相互作用过程:表明纸坊沟流域退耕与农业生态经济社会系统的协同关系经历了负向协同(1938-1972)、协同-负向协同-协同(1973-1998)、协同化持续发展(1999-2015)三个阶段,显示了现实发展中退耕与农业生态经济社会系统之间存在协同关系;利用VAR模型对安塞县退耕与农业生态经济社会系统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进一步明确了退耕对农业生态经济社会系统的发展产生了作用,农业生态经济社会系统的发展也反作用于退耕,退耕与农业生态经济社会系统之间存在协同互馈关系。从理论基础、理论框架、案例区实际发展过程、模型运算相结合视角论证了退耕与农业生态经济社会系统的可协同性。(2)明确了退耕与农业生态经济社会系统的协同效应采用遥感与GIS等空间技术及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剖析了退耕背景下农业生态经济社会系统的实施效果,发现安塞县2000年至2013年间退耕区域土壤侵蚀强度明显减小,土壤侵蚀面积(除微度侵蚀外)占比从95.31%减少至38.19%,减少了57.12%,明确了退耕的实施是降低研究区土壤侵蚀强度的关键因素,同时发现土壤侵蚀综合指数较小的区域产值较高;退耕的实施改变了区域内土地利用结构、农林牧产业结构及劳动力结构。在此基础上,运用向量自回归模型(VAR)定量计算出退耕与农业生态经济社会系统之间的协同效应,计算结果表明:退耕对农业经济系统的贡献率最高点为20.28%,对农业社会系统贡献率最高点为26.77%,低于退耕对农业生态系统34%的贡献率;农业生态系统对退耕的冲击感长期稳定在6%-7%左右,农业经济系统对退耕的影响程度最为明显,贡献率最高点达55.3%,且常年稳定,结果与现实状况相一致。(3)退耕与农业生态经济社会系统协同态势演变过程可以划分为4个阶段利用1995-2014年安塞县统计年鉴资料及相关人员的调查问卷所得数据,系统分析了在1995-2014年间安塞县退耕和农业生态经济社会系统综合指数变化趋势:1995-2014年间安塞县退耕与农业生态经济社会系统总体上呈上升趋势,二者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2014年的退耕综合指数较1995年上升了近两倍。农业生态经济社会系统在2012年达到峰值后略微下降。2014年较1995年增长了56.8%。在综合指数分析基础之上,通过建立耦合度模型,将退耕与农业生态经济社会系统协同关系划分为四个阶段:Ⅰ.协作推进与发展阶段、Ⅱ.相悖阶段、Ⅲ.无序失衡阶段、Ⅳ.抑制发展阶段,其中阶段Ⅲ仅是理论结果,在实际政策约束等要素的影响下一般不会出现;而阶段Ⅱ和阶段Ⅳ可能会短期出现。1995–2014年,安塞县先后经历了相悖阶段和协作推进与发展阶段,目前处于协作推进与发展阶段的下降时期。(4)确定了目前退耕与农业生态经济社会系统协同方向及强度利用结构方程模型,通过安塞县2015年494户农户调研资料的分析,明确了退耕与农业生态经济社会系统之间的协同作用及协同强度。结果表明农业生态经济社会系统是退耕与农业生态经济社会系统协同发展的核心,退耕通过农业生态经济社会系统各个链网结对协同效果产生作用,在退耕的作用下,生态系统与协同效果局部协调,其直接影响系数为0.87,表明现阶段安塞县的农业生态系统的优化为退耕与农业生态经济社会系统的协同发展提供了基础的物质能量支撑。经济系统与协同效果局部相悖,其直接影响系数为-0.76,即现阶段区域内农业发展未能很好将农业资源转化为农业经济优势,致使区域内农业经济系统发展相对滞后。最终导致退耕与农业生态经济社会系统未能形成良好的协同发展。(5)提出了优化退耕与农业生态经济社会系统协同发展的政策建议在短期生态修复及长期生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双重目标下,应以促使退耕区域潜在生态功能显化为前提,在不断提高林分质量与结构的基础上,构建以提高林草资源率为核心的农业产业链网结构,从而推动退耕与农业生态经济社会系统的优化协同。
李文龙[3](2019)在《北方农牧交错区乡村人地系统适应性演化研究 ——以内蒙古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区是阻挡西北部沙漠向东南入侵的重要生态屏障;近年来,该地区受气候暖干化和人类活动的共同影响,自然灾害频发,已成为一个生态环境脆弱区。在乡村衰退已是全球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挑战背景下,集干旱灾害频发、贫困集聚、多民族聚集、生态脆弱的北方农牧交错区乡村人地系统变化表现更加剧烈,成为乡村人地关系深刻变革的典型区,也是我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重点与难点地区。北方农牧交错区乡村人地系统具有哪些特征?系统可持续发展受哪些因素影响?系统发展过程呈现哪些规律?怎样在减缓乡村人地系统外部干扰的同时,通过调整系统内部结构和功能以提高系统可持续发展能力,是实现北方农牧交错区乡村可持续发展亟待解决的重大现实问题。社会-生态系统、脆弱性、适应性、体制转换、适应性循环等概念、内涵及理论,为量化北方农牧交错区乡村人地系统,表征乡村人地系统结构与功能演化过程,剖析乡村人地系统演化机制提供了分析工具与理论基础,为乡村人地系统结构与功能的优化提供了科学依据,成为乡村人地系统可持续发展重要的研究新范式。本文基于社会-生态系统、脆弱性、适应性、体制转换、适应性循环等理论,构建了“乡村人地系统脆弱性演变与农牧户适应行为分异”的乡村人地系统适应性演化分析框架,以内蒙古达尔罕茂名安联合旗为案例区,按照“气候变化、城镇化与政策实施扰动—乡村社会、经济、生态环境要素变迁—乡村人地系统脆弱性时空格局演变特征—农牧户适应行为分异特征—乡村人地系统结构、功能及稳态变化规律—乡村人地系统适应性演化机制—乡村人地系统适应性管理对策与建议”的逻辑思路,运用综合指数、变异系数、障碍度等方法,分析与总结乡村人地系统适应性演化过程与机制,解决以上北方农牧交错区乡村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全文研究结论如下:(1)达尔罕茂名安联合旗自1952年建旗以来,乡村经历了重组阶段(1952-1978):人口快速发展,经济发展缓慢,生态环境逐步恶化;快速发展阶段(1979-2002):经济快速发展,人口稳步增长,生态环境恶化加剧;稳步发展阶段(2003-2016):生态环境逐步治理,社会、经济发展方式逐步转型,乡村人地系统演化呈现稳步、协调的发展态势;在此过程中,乡村人地系统演化阶段性特征显着;气候暖干化是制约乡村人地系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政策引导下的社会、经济活动,深刻影响着乡村人地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变化;乡村人地系统结构趋于复杂,功能不断完善;现阶段形成了由农业主导型、畜牧业主导型、旅游主导型、综合型乡村复合的乡村人地系统,乡村人地系统空间异质性特征显着。(2)乡村人地系统脆弱性时间上经历了急速下降、缓慢上升、缓慢下降的变化过程;空间上呈现“南部高脆弱、中部低脆弱、北部中度脆弱”的空间格局,但脆弱性空间碎片化趋势显着;从脆弱性变异特征来看:农业主导型乡村人地系统脆弱性变化幅度呈现低幅度变化态势,畜牧业主导型乡村人地系统脆弱性变化幅度呈现随着纬度提高脆弱性变化幅度减小的趋势,旅游业主导型、综合型乡村人地系统脆弱性变化幅度呈现高幅度变化发展过程;在脆弱性时空演变过程中,乡村社会、经济、生态环境子系统间结构与功能的协调程度波动变化,系统稳定性差;不同类型农牧户生计活动对系统适应能力差异、系统结构与功能变化、系统稳定状态以及脆弱性时空演化产生重要影响,乡村人地系统适应性演化过程中尺度效应显着。(3)在乡村人地系统脆弱性时空格局演变的过程中,系统结构与功能变化是农牧户适应的起因;气候暖干化导致的农牧业投入增加,政策实施导致的自然资本缺失,成为农牧户适应发生的推力,草原旅游开发、快速城镇化是农牧户适应发生的拉力;农牧户基于自身家庭生计资本特征与偏好,追求良好的适应效果,是农牧户适应发生与适应行为选择差异化的内在动因,其中,农牧兼型、务工主导型、旅游参与型适应行为是在生存、经济、社会理性的内在动因下,从纯农户与纯牧户适应行为分异而来,最终形成了现阶段不同适应行为的农牧户;适应能力是农牧户适应行为分化的根本原因,直接影响着农牧户适应结果;农牧户适应性是乡村人地系统适应性演化的关键影响因子,深刻影响着乡村人地系统适应性演化路径。(4)气候暖干化、城镇化与政策实施构成的外部扰动力与系统结构、功能演化产生的系统自组织能力,是乡村人地系统适应性演化的主要动力,其中,系统自组织力主要来源于社会经济发展方式的改变(调节能力),其关键因素是农牧户适应性;外部扰动力对系统给予压力,系统通过自组织来缓冲、适应外部压力对系统产生的负面影响,从而形成乡村人地系统适应性演化的动力机制。随着系统脆弱性演变,乡村人地系统结构与功能始终趋于“协调—不协调—协调……”循环往复的发展态势中1,在此过程中乡村人地系统呈现出快速增长(r)、稳定守恒(k)、释放(Ω)、重组(α)的阶段性适应性演化特征,系统状态始终处于“稳定—不稳定—稳定……”循环往复的发展过程之中。乡村人地系统适应性演化过程中,政策作用凸显,导致系统尺度关联作用首先是自宏观乡村到微观农牧户,由乡村人地系统结构与功能转变胁迫农牧户生计转型,形成“大齿轮驱动小齿轮”现象,尔后,农牧户生计转型状态反作用于乡村人地系统结构与功能的演化,成为系统演化的关键影响因素,甚至决定着乡村人地系统是否能可持续发展。从系统演化尺度效应来看,政策引导下的乡村结构与功能演化对农牧户生计转型的促进作用较小,而小尺度农牧户生计转型发展对于大尺度乡村人地系统结构与功能演变作用较大。(5)提高农牧户适应性,降低乡村人地系统脆弱性,优化乡村人地系统结构与功能,促进乡村人地系统可持续发展,是乡村人地系统适应性演化研究的最终目标,乡村人地系统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实质是社会、经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问题;但在具体制定适应性管理措施时,应该重点考虑乡村人地系统演化中乡村人地系统与农牧户之间的尺度效应问题、制度与协调问题等,因此,本文从宏观乡镇尺度降低系统脆弱性,微观农牧户尺度提高其适应性两个视角提出对策与建议。
殷小菡[4](2019)在《北方农牧交错带西段退耕对生态系统主要服务功能影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北方农牧交错带西段地处黄土高原北部,作为典型的生态脆弱区,该地区是我国退耕还林、还草等生态工程的首批试验实施区,其生态退耕的实施进展及其引起的生态效应得到了学者们的广泛关注。在退耕还林、还草等大规模的人为活动影响下,区域用地结构及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必然会产生一系列变化,厘定北方农牧交错带西段地区退耕对生态系统主要服务功能的影响,有利于对区域内退耕的生态成效进行综合性的评估,并能为区域生态修复工程的规划建设提供依据。本研究基于RUSLE和InVEST等生态模型,并辅以遥感监测和GIS空间分析方法,在利用多期土地利用数据分析北方农牧交错带西段地区农田退耕时空特征基础上,进一步系统分析了2000-2005年、2005-2010年和2010-2015年三个时段内耕地退耕带来的生态系统土壤保持、水源供给和水源涵养服务功能变化。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2000-2005年耕地退耕强度最大,是区域内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重点实施期,耕地转为林、草地,分别导致耕地面积建减少439.2km2和940.83km2,占此时段耕地减少总面积的比重为27.24%和58.33%,是耕地减少的主导方式。2005-2010年耕地减少总面积在三段时期中最少,但仍以退耕还林、还草为主,其中退耕还林总面积占此时段退耕总面积的69.53%。城镇扩张占用耕地是2010-2015年耕地减少的主导因素,占此时期内耕地减少总面积的72.88%,退耕还林、还草面积比重较小,已不在生态退耕范畴之中。15年间,退耕发生区逐渐从东北和西南部迁移到东部和中部地区。(2)2000-2005年和2005-2010年退耕区域土壤保持量都呈现增加趋势,分别增加了21.51×104 t和31.23×104 t,各占退耕前土壤保持总量的17.5%和57.08%,增加的土壤保持量主要来源于退耕还林、还草。2010-2015年因耕地大多转为建设用地,造成退耕区土壤保持量总体减少0.8×104 t。退耕还林、还草带来的土壤保持效益在不同坡度等级差别较大,土壤保持增加量总体随坡度升高呈下降趋势,坡度小于5°的区域内生态退耕使土壤保持量增加最多,增长幅度最高;20°25°的坡度区域土壤保持增加量最少,25°以上陡坡耕地虽土壤保持增加总量不高,但增长率较高,是新一轮生态工程实施的重点政策扶植区。(3)退耕区域的水源供给量在2000-2015年内呈现先增加后减少趋势,除耕地转建设用地造成水源供给量减少外,其他的耕地转类流向均使水源供给量总体增加。2000-2005年和2005-2010年,退耕区域水源供给总量分别增加了5.66×106 m3和0.29×106 m3,分别占退耕区域退耕前水源供给总量的9.1%和1.32%,增加的水源供给量均主要来自退耕还林、还草。2010-2015年,由于建设用地的大面积扩张导致水源供给量总体下降,退耕区水源供给总量净减少15.39×106 m3,占2010年退耕区水源供给总量的55.86%,下降率较高,内蒙古自治区的呼和浩特市是最明显的水源供给功能下降区。(4)北方农牧交错带西段退耕区域水源涵养总量在2000-2015年间始终保持增加趋势,除建设用地侵占耕地造成水源涵养量减少外,其他的退耕流向均使水源涵养量总体增加。2000-2005年,退耕区域水源涵养总量净增加105.29×105 m3,占该区退耕前水源涵养总量的58.8%,由退耕带来的水源涵养增加量远高于后两段时期。2005-2010年,虽然水源涵养增加量远远小于前期,但最优退耕模式的形成使得水源涵养量增加率在三段时期中最高,水源涵养增加率高达81.07%。2010-2015年水源涵养总量整体虽略有增加,但耕地转建设用地造成水源涵养量大幅度减少,减少明显的区域主要集中在内蒙古自治区的呼和浩特市和凉城县。
高艺宁[5](2019)在《荒漠草原区景观动态及生态格局优化研究 ——以内蒙古四子王旗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景观动态及生态格局优化是景观生态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将传统生态问题与其地理空间属性相结合,采用“格局—过程—机制—可持续”的荒漠草原区景观动态研究范式,按照“景观动态分析—驱动机制探究—生态质量评价—安全格局构建—发展模拟选择”的研究框架,基于草地生态足迹划分分析时段,分析景观格局及其生产力动态,探究荒漠草原区景观变化的驱动机制,进而评价草原景观生态质量,构建基于生态安全的景观格局分区,模拟未来荒漠草原区在自然发展、经济驱动和生态安全3种情景下的资源配置方案,旨为草原生态保护规划和区域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参考。主要研究结论:(1)研究区草地生态演变可划分为3个阶段:低度协同阶段(1987—2002年)、政策驱动阶段(2002—2009年)和快速发展阶段(2009—2016年);不同阶段变量之间的短期波动系数(-2.289、-1.082和0.495)的绝对值随时间的推移而逐步降低,表明前期剧烈波动而后期变化平缓;长期趋势(0.292%、0.728%和1.355%)则随时间推移而逐步增长,反映了单位草地资源利用效率的提升,草地消耗在经济贡献中比重的下降,说明粗放式的资源利用正向生态经济可持续的发展方向转变。(2)植被年均生产力表现出东南高、西北低的空间分布特征:1987~2016年研究区有94.23%的地区年均植被NPP总体呈动态增长趋势,平均增长约3.77g Cm-2a-1;位于东南丘陵区的乡镇植被NPP呈动态增加,而受人类活动干扰明显的乌兰花镇植被NPP呈动态减少;植被NPP与年均温度和年均降水量均呈显着正相关关系,而与年均降雨量相关系数值更高。1987~2016年,景观类型数量变化较为明显,森林景观和人工景观分布面积处于增长状态,而草地景观、荒漠景观、农田景观和水域景观面积有所减少;从动态方向上看,约有112696.3ha的草地和农田转为森林,76574.41ha荒漠转为了草地;从动态速率上看,各景观类型变化经历了“缓慢变化—持续变化—快速变化”的过程。从类型水平上看,草地景观破碎化程度不断加大,农田景观与此相反,斑块增大且形态连片:研究区景观趋于破碎化、边缘效应降低、连通性相对稳定,异质性明显变化。(3)自然因素和人为扰动是景观动态的根本原因,且人为干扰的影响程度更为显着。农业生产、人口状况和经济发展是研究区农田景观、草地景观和人工景观变化的主要原因。农田景观受人口状况影响较大,草地景观则深受农业生产和人口分布的影响,人工景观随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而不断增加。受时间尺度影响,同一景观类型变化的驱动力会随时间推移而发生明显的改变且影响效果也会随之变化。(4)研究区各村域草地生态质量总体属敏感脆弱型,综合指数范围为0.003—0.765,敏感脆弱型的村域约占研究区域的82.73%,且存在北部高南部低的区域差异,表明各村域草地生态质量总体水平偏低。草地生态质量存在空间自相关,局部空间相关性反映出研究区草地生态质量空间分布的非均衡性与空间依赖。经济压力和环境压力对于草地生态质量的影响明显高于人口压力和资源压力。(5)不同景观累积耗费距离表面共划分为5类生态安全格局分区,即重点优化区、潜在优化区、重点关注区、生态保护区以及生态治理区。未来研究区在自然发展、经济驱动和生态优化3种情景下生态格局模拟结果表明农田、森林、水域、人工乃至荒漠景观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但新增农田、森林和人工景观的差异主要体现在规模数量和空间分布。对比配置方案发现生态安全情景更符合未来发展趋势,既能保持经济发展对土地资源的供给,又能考虑草原保护对生态空间的需求。
赵志荣[6](2019)在《内蒙古土地沙漠化脆弱性评估与防治规划》文中提出在干旱多风的自然条件和长期过度放牧等人类活动影响下,内蒙古地区土地沙漠化严重,沙化土地面积40.79万平方公里,约占土地总面积的30%以上,研究区生态环境脆弱,沙漠化防治任务艰巨。为了维持沙漠化治理效果和预防沙漠化的发展,对该地区进行土地沙漠化脆弱性评估和防治规划是非常必要的。本文以内蒙古为研究区选取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与土地利用类型两个因子,分析二者在2000-2015年期间的演变规律;基于VSD(Vulnerability Scoping Diagram)框架,对内蒙古土地沙漠化脆弱性进行评估;结合土地沙漠化脆弱性及NDVI和土地利用演变的分析结果,按照沙漠化脆弱程度对沙漠化土地进行了区域划分。取得的主要成果有:1、选用NDVI对内蒙古地区沙漠化现状及土地利用动态变化进行了分析:研究区植被覆盖条件逐步改善,在最高植被覆盖和最低植被覆盖的区域,植被的恢复即土地沙漠化的逆转最明显;城乡工矿居民用地在不断扩张,同时草地、林地、耕地和未利用土地之间在相互转化,尤其是林地面积的增加最为明显。2、利用VSD评价模型对内蒙古沙漠化脆弱性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内蒙古土地沙漠化脆弱性呈现“东北部低-西南部高”的空间格局,脆弱性显着升高区域集中在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后旗中部,主要由暴露度升高造成;2000年以来内蒙古地区经济发展及其带来的适应能力提升是土地沙漠化脆弱性普遍降低的重要原因,植被、风蚀和干湿指数等是脆弱性演变的关键自然因素。3、结合土地沙漠化脆弱性及土地沙漠化分析结果,对内蒙古沙漠化土地进行了区域划分并提出了沙漠化防治建议:研究区共划分为5个一级区,15个二级亚区;东北部和河套地区应做好沙漠化防治成果的巩固,西部土地沙漠化脆弱性和沙漠化程度均较高,须重点防护。本研究可为国家和当地政府及时了解内蒙古沙漠化分布及发展趋势和防沙治沙工作提供支撑,为科学指挥农业生产和生态恢复提供决策支持,为沙区生态区域的生态系统保护提供参考。
陈芳淼[7](2013)在《区域荒漠化演变机制的六元法研究 ——以我国西部地区荒漠化问题为例》文中研究说明从历史演变状况看,荒漠化问题区域特征明显,整体可归属于地理系统问题。因此,用地理系统方法衡量与评价荒漠化问题具有科学性。地理学是实践科学。使用地理系统方法在认识荒漠化演化机制的同时,可以为防治工作提供重要理论指导。依据地理学特征,可将区域荒漠化问题划分到耕地、草地、林地、湿地-水系、沙地、社区六元结构板块,进行基本状况、发展趋势、主要原因及演化机制认识(简称六元法)。我国西部地区地域辽阔、政治地位重要、文化结构多元,其可持续发展对我国乃至整个亚太地区建设具有重要意义。近半个多世纪以来,该区域社会经济发展迅速,但与此同时出现了区域荒漠化问题加重、生态环境恶化、地理系统变化剧烈等问题,严重影响区域协调发展。本研究用六元法,从村庄、县域、省域、区域尺度,对西部地区荒漠化问题进行逐级研究验证,分析认识区域荒漠化演化机制,探索防治对策,同时检验六元法的有效性。研究得出如下结论:1、我国西部地区荒漠化演化基本机制通过六元法多层次、多点、长历史时段考察,得出我国西部地区荒漠化演化机制为:耕地扩张,耕地质量下降;天然草地缩减、人工草场扩大,草地整体退化严重;天然林遭到严重破坏,近期人工林地面积稳步扩大,林地生态经济功能较弱;湿地-水系萎缩,地表水面积减少,河流径流不稳定性增加,地下水位下降,冰川融化加剧;沙地系统局部得到控制,整体扩张:社区扩张明显,城镇居民区和工矿区建设步伐快,大量占用郊区优质耕地。上述发展趋势反映出耕地、社区、人工林地扩张,草地、湿地-水系显着退化,沙地整体形势严峻,西部地区荒漠化形势不容乐观。进一步分析表明,导致西部荒漠化问题严峻化的基本因素为人为因素与自然因素。其中,人为因素占主导方面。2、我国西部地区防治荒漠化对策建议研究对未来西部地区防治荒漠化工作提出如下建议:1)加强区域防治荒漠化管理机构与机制建设;2)彻查全区资源环境状况,为防治工作提供依据;3)严格控制耕地、社区发展,其中包括工矿业经济发展,建立严格的草地、湿地-水系保护体系;4)将防治荒漠化措施落实到每一个村庄或嘎查;5)尊重民族区域防治荒漠化的传统经验,制定少数民族地区生态经济综合发展政策;6)采取措施,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暖在西部地区产生的荒漠化效应;7)全面加强防治荒漠化的科学技术体系建设,为防治工作提供理论指导与技术支撑。3、六元法应用认识对“六元法”的实际应用得出如下认识:1)利用“六元法”进行区域荒漠化研究可覆盖全地理区域,研究方法简洁,研究结果条理清晰,问题定位准确,容易得出明确结论;2)“六元法”适用于多尺度地理系统(从村庄到全球系统)研究,上下尺度间研究结果互为印证,利于原因诊断;3)可分别六单元进行纵向历史发展趋势演变研究,借以从历史角度清晰地判明各自的发展轨迹与彼此演替机制;4)可分别区域地理特征,判断单元荒漠化轻重关系与主次矛盾:5)县域及以下尺度的研究中,注意从主体地理单元把握荒漠化现状及其演化过程的细节,寻求针对性防治对策;县域以上尺度的研究中,注意对各地理单元变化趋势进行归纳总结,理清演变机制。
盖志毅[8](2011)在《草原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研究》文中指出
史中美[9](2010)在《退耕还林工程可持续性分析 ——基于陕西眉县的实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退耕还林工程是我国在20世纪末实施的一项宏大工程,是以恢复植被、保护水土、改善生态环境、优化国土利用结构、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为主要目标的生态建设工程.该工程涉及国家、地方、个人利益的全面调整,而保证政策目标实现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参与此工程的农民的利益得到了保障,最终使农村生态环境、农民收入和就业结构以及农业产业结构都发生良性变化。退耕还林工程的可持续性问题,不仅关系到工程成果的实现和巩固,而且对我国西部大开发的发展战略乃至整个国家的生态安全、经济可持续发展以及社会稳定产生深远影响。退耕还林工程从1999年开始试点,到目前为止已经实施了11年,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我们所关心的问题是,工程实施的成果如何,能否实现长期的可持续性?本研究以国家级的退耕还林县——陕西省眉县作为典型研究区域,通过定量评价退耕还林工程的生态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探索退耕还林工程的可持续性问题,以期为政府退耕还林工程的政策制定提供借鉴。改善生态环境是我国政府实施退耕还林工程的首要目标,因此本研究首先对该工程的生态可持续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退耕还林工程的生态效益显着,73%的受访者认为退耕还林工程改善了当地生态环境.此外,本文利用CVM法对农户进行生态林维护的支付意愿进行了定量分析,农户户均年支付意愿为69.37元,退耕还林工程所带来的的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约为1261.1万元。在实现生态目标的同时,退耕还林工程的另一目标是促进农民收入的增加。本文研究发现:退耕还林工程存在较高的瞄准效率,那些种植成本比较高、质量相对比较差的地块容易被纳入退耕还林计划;退耕还林工程对农户种植业和畜牧业收入的增长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均未达到显着效果,对非农就业收入几乎没有影响。退耕还林工程对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没有没有达到政府预期的效果。项目期末,如果政府停止补贴,退耕户很可能因为收入来源单一而复耕,中国退耕还林工程的经济可持续性令人担忧。为实现退耕还林工程的可持续发展,政府有必要优化补贴发放方式、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改变退耕还林工程的补偿标准的计算基础,变经济成本补贴为生态价值的补贴机制,更好地调动农户参与退耕还林工程的积极性,促进退耕还林工程的可持续发展。
郭建英[10](2010)在《吴起县退耕还林工程效益的监测与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在全面分析总结国内外现有退耕还林工程监测与评价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黄土丘陵区的吴起县为研究地点,通过对当地不同类型退耕还林(草)地的植物多样性、群落生产力、土壤理化性状、林地水文效应及退耕还林前后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等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揭示了退耕还林后当地生境的演变过程及其特征,并在实地调研与监测的基础上采取层次分析、理论分析、问卷调查、定量与定性分析等相结合的方法,对当地退耕还林工程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进行了相对客观、全面、科学、准确、系统的分析与评价,确立了符合当地退耕还林(草)工程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得出退耕还林工程对促进当地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贡献率。研究工作所取得的主要认识与结果如下:(1)退耕还林工程改变了土地利用结构。退耕还林10年来,各种土地利用类型之间发生了较为复杂的转化。耕地面积比退耕前减少66.51%,减少的旱地主要转化为灌木林地;林地面积比退耕前增加了212.61%,主要由退耕地和草地造林转化而来;草地总面积变化不大,主要是荒草地、中覆盖度草地转向高覆盖度草地和灌木林地;居民建设地面积比退耕前增加了105.03%,水域用地面积比退耕前减少26.1%,主要是线状水系减少,水库、湖泊面积有所增加。(2)退耕还林工程优化了植物群落结构。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加速了对当地脆弱环境的修复,造林10年后,地带性植被长芒草、糙隐子草在不同的林地类型中均有分布,且与天然草地的重要值相近,林草群落结构已趋于稳定;从促进林下植被的多样性方面来看,沙棘×山杏混交林是吴起县相对最适合的混交林,对促进植被的恢复效果较佳;不同退耕还林地群落的生物量具有明显的差异,除了油松和山杏纯林的枯落物生物量较小外,其他林地的枯落物生物量均大于天然草地;封育对草地环境的改善较为明显,由以一年生旱生植物为主的草本群落演替为由地带性植被长芒草、达乌里胡枝子为建群种的多年生草本群落,植被覆盖度由20%增加到75%,封育7年后的生物量比未封育草地提高317.89%。(3)退耕还林工程改善了退化的土壤环境。①实施退耕还林后,退耕地土层之间的孔隙度变幅很小,而农耕地和天然草地的非毛管孔隙度锐减很大,不利于下渗过程的持续进行;除了沙棘林地外,其他林地表层土壤容重明显低于下层,在各类型地中农田的上下层差异最大;退耕还林地的土壤主要以粗粉粒为主,退耕地的粘粒总体含量均高于农田;土壤有机质增加明显,不同退耕还林地土壤有机质含量均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递减,表现出明显的表聚性;退耕还林地的土壤全量氮、磷、钾在不同林种、林带间、土层的差异均不显着,不同林地间的土壤有效氮、速效磷、速效钾之间的差异不显着,但不同土层间的差异极显着;封育7年后,随封育时间的增加,封育草地的土壤含水量提高、容重不断减小、孔隙度不断增大;土壤养分除全磷、速效磷外,其他养分含量均有不同幅度的增加,且土壤养分表聚性明显。(4)退耕还林工程初步形成了森林水文效应。不同退耕还林地人工林的林冠截留量都较高,变幅在0.07~0.52mm之间,截留量最大的的是柠条林(0.52mm),截留量最小的是山杏林(0.07mm);沙棘×山杏混交林的渗透速率最大,为1.72 mm/min,山杏林地的稳渗速率最低,仅0.36mm/min。(5)退耕还林工程产生了显着的生态效应。退耕还林工程实施10年来,林地覆盖率由退耕前的12.3%提高到38.4%;累计涵养水源35405.03万m3、减少土壤侵蚀物质6032.24万t、固定CO2总量821.88万t、制氧总量276.95万t、吸收SO2总量5.41万t、滞尘总量0.62万t;退耕还林工程发挥的生态效益经相对支付意愿系数调整后的总价值为58.61亿元,水土保持效益价值所占比例最大,共为52.7%,其中保育土壤价值占生态效益总价值30.4%,保护水资源价值占22.3%、固碳制氧价值占25.3%、保护生物多样性价值占19.1%、净化环境价值占0.3%、改善小气候价值占2.6%。(6)退耕还林工程推动了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退耕还林工程实施10年来,当地取得了较大的直接经济效益,总计9.75亿元,其中林木价值1.79亿元、牧草价值6.41亿元、林果产品价值1.55亿元;退耕还林后有38.2%的劳动力转移到种植业以外的其他行业,2008年农林牧总产值比退耕前1998年增加了97.8%,退耕还林后粮食产量并没有与退耕地面积成同比减少,退耕后人均粮食379 kg,高于我国现在的人均年消费口粮的206 kg,高45.6%,农民人均纯收入平均每年以36.9%速率递增,收入结构多样化,打工经商的收入所占比例较大,占人均收入32.7%。总体来看退耕还林工程不仅具有维护生态安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功能,而且具有增加农民收入、促进经济发展、社会和谐、推动文明进步等功能。其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发挥的效益比例得当。所取得的综合效益中,生态效益所占的比例最大,为63.08%,其次为经济效益,其所占比例为21.35%,社会效益的比例最小,为15.57%,与当地的实际情况基本一致。同时说明文章中构建的评价体系是正确的、科学的、可行的、具有可操作性。
二、西北地区退耕还林(草)生态工程综合效益分析——以内蒙古和林格尔县为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西北地区退耕还林(草)生态工程综合效益分析——以内蒙古和林格尔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坝上高原及华北北部山地森林植被变化及其生态功能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NPP研究进展 |
1.2.2 植被覆盖研究进展 |
1.2.3 In VEST模型研究 |
1.3 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
2 研究区概况 |
2.1 地理位置 |
2.2 地质地貌 |
2.3 气候和水文条件 |
2.4 土壤 |
2.5 植被 |
2.6 社会经济 |
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3.1 研究目标 |
3.2 研究内容 |
3.3 技术路线 |
3.4 CASA模型 |
3.4.1 APAR的计算 |
3.4.2 实际光能利用利用率? |
3.5 遥感数据处理 |
3.5.1 遥感数据处理 |
3.5.2 气象数据及预处理 |
3.5.3 土地利用数据 |
3.6 In VEST模型计算 |
3.6.1 生境质量模型 |
3.6.2 水源涵养模型 |
3.6.3 土壤保持功能模型 |
3.7 研究方法 |
3.7.1 一元线性回归模型 |
3.7.2 偏相关分析 |
3.7.3 Hurst指数 |
3.7.4 Mann-Kendall趋势检验 |
3.7.5 年际波动程度计算 |
3.7.6 残差分析 |
4 气象因子时空分布与变化特征 |
4.1 降水的时空变化规律 |
4.1.1 降水时间序列变化 |
4.1.2 降水空间变化特征 |
4.2 温度时空变化规律 |
4.2.1 温度的时间序列变化 |
4.2.2 温度空间变化规律 |
4.3 风速时空变化规律 |
4.3.1 风速的时间序列变化 |
4.3.2 风速空间变化规律 |
4.4 小结 |
5 植被覆盖度时空分布与变化特征 |
5.1 植被覆盖度时间变化特征及趋势分析 |
5.1.1 植被覆盖度年际变化趋势分析 |
5.1.2 植被覆盖度年内变化趋势分析 |
5.1.3 植被覆盖度季节变化趋势分析 |
5.2 植被覆盖度空间变化特征分析 |
5.2.1 年均植被覆盖度空间分布规律 |
5.2.2 季节植被覆盖度空间分布规律 |
5.3 植被覆盖度对气象因子的响应 |
5.4 人类活动对植被覆盖的影响 |
5.5 小结 |
6 LAI时空分布与变化特征 |
6.1 LAI时间变化特征及趋势分析 |
6.1.1 LAI年际变化规律分析 |
6.1.2 LAI年内变化规律分析 |
6.1.3 LAI季节变化规律分析 |
6.2 LAI空间分布特征分析 |
6.2.1 LAI年际空间变化特征分析 |
6.2.2 LAI季节空间变化特征分析 |
6.3 LAI对气象因子的响应 |
6.4 小结 |
7 NPP时空分布与变化特征 |
7.1 CASA模型验证 |
7.2 区域NPP时间变化特征分析 |
7.2.1 NPP年际变化规律分析 |
7.2.2 NPP年内变化规律分析 |
7.2.3 NPP季节变化规律分析 |
7.3 区域NPP空间分布特征分析 |
7.3.1 年均NPP空间分布规律 |
7.3.2 NPP季节空间分布规律 |
7.4 NPP对气象因子的响应 |
7.5 小结 |
8 生境质量与主要生态功能分析 |
8.1 生境质量分析 |
8.1.1 模型参数处理 |
8.1.2 生境质量分析 |
8.2 水源涵养功能分析 |
8.3 土壤保持功能分析 |
8.4 小结 |
9 结论与展望 |
9.1 结论 |
9.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致谢 |
(2)黄土丘陵区退耕与农业生态经济社会系统协同发展研究 ——以安塞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退耕及其演变过程 |
1.2.2 退耕与农业生态经济社会系统的关系及演变 |
1.2.3 简评 |
1.3 研究内容和实施方案 |
1.3.1 研究目标和内容 |
1.3.2 实施方案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
2.1 自然概况 |
2.1.1 安塞县地理位置 |
2.1.2 交通区位 |
2.1.3 生态区位 |
2.1.4 地形地貌 |
2.1.5 气候 |
2.1.6 水文 |
2.1.7 土壤 |
2.1.8 植被资源 |
2.1.9 矿产资源 |
2.2 安塞县社会经济状况 |
2.2.1 行政区划 |
2.2.2 人口 |
2.2.3 经济发展情况 |
2.3 安塞县退耕背景与过程 |
2.3.1 退耕实施背景 |
2.3.2 退耕实施过程 |
2.3.3 退耕实施成效 |
第三章 退耕与农业生态经济社会系统可协同性论证 |
3.1 基本概念 |
3.1.1 退耕 |
3.1.2 农业生态经济社会系统 |
3.2 退耕与农业生态经济社会系统可协同性涉及的相关理论 |
3.2.1 一般性理论 |
3.2.2 生态学相关理论 |
3.2.3 生态经济学相关理论 |
3.2.4 社会学相关理论 |
3.2.5 可持续发展理论 |
3.3 退耕与农业生态经济社会系统协同演变过程 |
3.3.1 退耕与农业生态经济社会系统协同演变的理论框架 |
3.3.2 纸坊沟流域退耕与农业生态经济社会系统协同演变过程 |
3.4 小结与讨论 |
第四章 退耕与农业生态经济社会系统协同效应的分析 |
4.1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
4.1.1 研究方法 |
4.1.2 数据来源 |
4.2 退耕背景下农业生态经济社会系统的实施效果 |
4.2.1 退耕背景下土壤侵蚀环境时空变化 |
4.2.2 退耕背景下生产总值及产业结构的变化 |
4.2.3 退耕背景下人口密度与劳动力的变化 |
4.3 基于VAR模型下的退耕与农业生态经济社会系统协同效应分析 |
4.3.1 分析指标提取与初步分析 |
4.3.2 VAR模型的构建与分析 |
4.4 小结与讨论 |
第五章 退耕与农业生态经济社会系统协同态势演变过程 |
5.1 指标体系、权重确定及数据来源 |
5.1.1 指标体系 |
5.1.2 指标权重确定 |
5.1.3 数据来源 |
5.2 耦合度模型构建 |
5.2.1 系统耦合 |
5.2.2 耦合度模型 |
5.2.3 退耕系统和农业生态经济社会系统耦合度分析 |
5.3 退耕与农业生态经济社会系统的态势及演变过程的分析 |
5.3.1 退耕与农业生态经济社会系统协同性演变阶段 |
5.3.2 安塞县退耕与农业生态经济社会系统协同性分析 |
5.4 小结与讨论 |
第六章 退耕与农业生态经济社会系统协同路径分析 |
6.1 基础资料(数据)采集与调查户基本特征 |
6.1.1 问卷设计 |
6.1.2 样本点确定与调查简况 |
6.1.3 调查户特征 |
6.2 退耕与农业生态经济社会系统概念模型构建 |
6.2.1 模型的选择 |
6.2.2 模型的构建 |
6.3 退耕与农业生态经济社会系统协同路径的测算与分析 |
6.3.1 协同路径的测算 |
6.3.2 协同路径的分析与解释 |
6.4 小结与讨论 |
第七章 主要结论与研究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政策建议 |
7.3 主要创新点 |
7.4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3)北方农牧交错区乡村人地系统适应性演化研究 ——以内蒙古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理论背景 |
1.1.2 现实背景 |
1.1.3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思路与内容 |
1.2.1 研究思路 |
1.2.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1.4 研究数据与搜集 |
1.4.1 自然基础数据与遥感影像 |
1.4.2 社会统计数据与历史资料 |
1.4.3 实地调查数据与调研样点 |
1.5 研究目标与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5.1 研究目标 |
1.5.2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第二章 研究综述与理论框架 |
2.1 相关概念辨析 |
2.1.1 乡村人地系统 |
2.1.2 乡村人地系统发展转型 |
2.1.3 乡村人地系统体制转换 |
2.1.4 乡村农牧户生计适应能力 |
2.2 理论研究综述 |
2.2.1 社会-生态系统 |
2.2.2 社会-生态系统脆弱性 |
2.2.3 社会-生态系统适应性 |
2.2.4 研究述评 |
2.3 基础理论与方法 |
2.3.1 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 |
2.3.2 适应性循环理论 |
2.3.3 可持续生计框架 |
2.3.4 可持续性科学理论 |
2.4 乡村人地系统适应性演化分析框架的构建 |
2.4.1 脆弱性、适应性、体制转换和适应性循环关系 |
2.4.2 乡村人地系统脆弱性演化与农户适应性的框架联系 |
2.4.3 乡村人地系统适应性演化分析框架的构建 |
第三章 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乡村人地系统发展阶段划分与特征 |
3.1 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概况 |
3.1.1 自然环境概况 |
3.1.2 社会经济发展概况 |
3.1.3 农牧业发展概况 |
3.1.4 生态建设与保护概况 |
3.1.5 研究区典型性 |
3.2 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乡村人地系统发展过程 |
3.2.1 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乡村人地系统发展过程阶段划分 |
3.2.2 乡村人地系统重组阶段(1952-1978 年) |
3.2.3 乡村人地系统快速发展阶段(1979-2002 年) |
3.2.4 乡村人地系统稳步发展阶段(2003-2016 年) |
3.3 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乡村人地系统发展特征 |
3.3.1 乡村人地系统发展阶段性特征显着 |
3.3.2 气候暖干化在乡村人地系统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
3.3.3 人类活动深刻影响着乡村人地系统发展动力与稳定状态 |
3.3.4 乡村人地系统结构趋于复杂,功能不断完善 |
第四章 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乡村人地系统脆弱性时空格局演变 |
4.1 乡村人地系统脆弱性演变评价框架 |
4.1.1 乡村人地系统脆弱性演变评价意义 |
4.1.2 乡村人地系统脆弱性演变评价过程 |
4.1.3 乡村人地系统脆弱性演变评价内容 |
4.2 乡村人地系统脆弱性演变评价 |
4.2.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2.2 数据处理与确定权重 |
4.2.3 脆弱性演变评价模型 |
4.2.4 脆弱性各维度时空分异评价结果 |
4.3 乡村人地系统脆弱性时空格局演化特征 |
4.3.1 不同产业主导乡村人地系统脆弱性演化特征 |
4.3.2 乡村人地系统脆弱性演变总体特征 |
4.4 乡村人地系统脆弱性时空变异特征 |
4.4.1 不同产业主导乡村人地系统脆弱性变异特征分析 |
4.4.2 乡村人地系统脆弱性变异总体特征 |
4.5 乡村人地系统脆弱性演变中系统结构与功能变化特征 |
第五章 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农牧户适应行为分异 |
5.1 适应结果分析 |
5.1.1 生活满意度 |
5.1.2 生活满意度分析 |
5.2 适应行为分析 |
5.2.1 适应行为 |
5.2.2 适应主体类型划分 |
5.2.3 不同类型适应主体家庭基本特征 |
5.3 适应能力评价 |
5.3.1 理论框架与指标体系构建 |
5.3.2 权重计算与指标科学性检验 |
5.3.3 农牧户生计资本指数计算 |
5.3.4 评价结果分析 |
5.4 适应能力对适应行为选择的影响 |
5.4.1 数据分析模型 |
5.4.2 数据分析结果 |
5.5 适应能力对适应结果的影响 |
5.5.1 模型检验及相关变量说明 |
5.5.2 实证结果分析 |
5.6 适应机制分析 |
5.6.1 适应障碍分析 |
5.6.2 适应机制分析 |
第六章 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乡村人地系统适应性演化机制 |
6.1 乡村人地系统适应性演化内涵与分析方法 |
6.1.1 乡村人地系统适应性演化内涵界定 |
6.1.2 乡村人地系统演化主控因素识别与方法 |
6.2 典型乡村人地系统适应性演化路径分析 |
6.2.1 农业主导型乡村人地系统演化路径分析 |
6.2.2 畜牧业主导型乡村人地系统演化路径分析 |
6.2.3 旅游业主导型乡村人地系统演化路径分析 |
6.2.4 综合型乡村人地系统演化路径分析 |
6.3 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乡村人地系统适应性演化机制分析 |
6.3.1 乡村人地系统适应性演化影响因素分析 |
6.3.2 乡村人地系统适应性演化特征分析 |
6.3.3 乡村人地系统适应性演化路径分析 |
6.3.4 乡村人地系统适应性演化机制分析 |
第七章 北方农牧交错区乡村可持续发展政策启示 |
7.1 乡村人地系统适应性管理的内涵 |
7.1.1 适应性管理的过程与目标 |
7.1.2 乡村人地系统适应性管理框架 |
7.1.3 乡村可持续发展存在的问题 |
7.2 乡镇层面的适应性管理政策启示 |
7.2.1 生态功能保持约束下乡村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定位 |
7.2.2 制定动态管理体系,实现不同类型乡村差异化管理 |
7.2.3 重视乡村异质性特征,寻求效益与生态兼顾的复合型发展模式 |
7.3 农牧户层面适应性管理政策启示 |
7.3.1 针对不同类型农牧户,制定差异化补偿政策 |
7.3.2 针对不同类型农牧户,制定差异化生态保护与农牧户利益联结机制 |
7.3.3 针对不同类型农牧户适应障碍,提供不同的扶持政策与行动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研究特色与创新 |
8.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4)北方农牧交错带西段退耕对生态系统主要服务功能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1.4.1 文献研究法 |
1.4.2 定量模型计算法 |
1.4.3 GIS空间分析法 |
1.5 技术路线 |
2 研究区概况 |
2.1 研究区范围 |
2.2 自然环境概况 |
2.2.1 地形 |
2.2.2 气候 |
2.2.3 土壤 |
2.2.4 植被 |
2.2.5 河流水系 |
2.3 社会经济发展概况 |
2.3.1 人口状况 |
2.3.2 经济发展状况 |
3 生态系统主要服务功能估算方法与数据处理 |
3.1 耕地动态变化数据来源与处理 |
3.2 土壤保持功能估算方法及校验 |
3.2.1 估算方法 |
3.2.2 数据收集处理及校验 |
3.3 水源供给功能估算方法及校验 |
3.3.1 估算方法 |
3.3.2 数据收集处理及校验 |
3.4 水源涵养功能估算方法及校验 |
3.4.1 估算方法 |
3.4.2 数据收集处理及校验 |
4 北方农牧交错带西段地区耕地退耕时空特征分析 |
4.1 2000 -2005 年北方农牧交错带西段地区退耕时空特征 |
4.2 2005 -2010 年北方农牧交错带西段地区退耕时空特征 |
4.3 2010 -2015 年北方农牧交错带西段地区退耕时空特征 |
5 北方农牧交错带西段地区退耕对生态系统土壤保持功能影响分析 |
5.1 北方农牧交错带西段土壤保持功能空间分布特征 |
5.2 北方农牧交错带西段土壤保持功能时间变化特征 |
5.3 北方农牧交错带西段退耕区土壤保持功能变化对比分析 |
5.4 不同坡度等级退耕还林、还草对土壤保持功能的影响 |
6 北方农牧交错带西段地区退耕对生态系统水源供给功能影响分析 |
6.1 北方农牧交错带西段水源供给功能空间分布特征 |
6.2 北方农牧交错带西段水源供给功能时间变化特征 |
6.3 北方农牧交错带西段退耕区水源供给功能变化对比分析 |
7 北方农牧交错带西段地区退耕对生态系统水源涵养功能影响分析 |
7.1 北方农牧交错带西段水源涵养功能空间分布特征 |
7.2 北方农牧交错带西段水源涵养功能时间变化特征 |
7.3 北方农牧交错带西段退耕区水源涵养功能变化对比分析 |
8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课题及发表论文 |
致谢 |
(5)荒漠草原区景观动态及生态格局优化研究 ——以内蒙古四子王旗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依据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景观生态学研究进展 |
1.2.2 荒漠草原区景观生态研究进展 |
1.2.3 发展趋势及关注重点 |
1.2.4 文献综述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目标 |
1.3.2 主要研究内容 |
1.3.3 技术路线 |
2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预处理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资源条件 |
2.1.3 社会经济 |
2.2 数据预处理 |
2.2.1 景观分类 |
2.2.2 遥感数据处理 |
3 草地生态足迹演变特征 |
3.1 研究方法 |
3.1.1 草地生态足迹 |
3.1.2 计量建模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非结构突变协整检验 |
3.2.2 结构突变协整检验 |
3.2.3 草地生态足迹模型对比 |
3.2.4 草地生态足迹演变阶段特征 |
3.3 讨论与小结 |
4 景观格局及生产力动态特征 |
4.1 研究方法 |
4.1.1 区域植被概况 |
4.1.2 数据处理 |
4.1.3 分析方法 |
4.2 植被生产力动态分析 |
4.2.1 植被NPP空间分布特征 |
4.2.2 植被NPP时空变化特征 |
4.2.3 植被NPP与气候因子的关系 |
4.3 景观结构类型的变化特征 |
4.3.1 景观类型动态幅度 |
4.3.2 景观类型动态方向 |
4.3.3 景观类型动态速率 |
4.4 景观格局的变化特征 |
4.4.1 类型水平的格局变化 |
4.4.2 景观水平的格局变化 |
4.5 讨论与小结 |
5 景观变化的驱动力分析 |
5.1 研究方法 |
5.1.1 构建驱动因子的指标体系 |
5.1.2 回归分析与空间模型选择 |
5.2 景观变化与驱动指标空间回归过程 |
5.2.1 模型构建 |
5.2.2 模型拟合结果评估 |
5.3 景观变化的驱动力分析 |
5.4 讨论与小结 |
6 景观生态质量评价 |
6.1 数据来源与处理 |
6.2 研究方法 |
6.2.1 草地生态质量评价 |
6.2.2 空间自相关分析 |
6.2.3 地理加权回归模型 |
6.3 结果与分析 |
6.3.1 草地生态质量的评价结果与类型划分 |
6.3.2 草地生态质量空间自相关分析 |
6.3.3 OLS与GWR的模型比较 |
6.3.4 基于GWR模型的影响因素分析 |
6.4 讨论与小结 |
7 基于生态安全的景观格局优化 |
7.1 安全格局构建 |
7.1.1 生态安全的识别与构建 |
7.1.2 模型的选择 |
7.1.3 景观格局优化途径 |
7.2 生态安全格局配置分区 |
7.2.1 不同生态源累积阻力表面 |
7.2.2 不同生态源累积耗费距离表面 |
7.2.3 不同生态源耗费阻力分区 |
7.2.4 生态安全格局优化配置分区 |
7.3 情景模拟方法 |
7.3.1 景观适宜性指标体系选择 |
7.3.2 景观适宜性图集 |
7.3.3 CA-Markvo模型构建 |
7.3.4 CA-Markvo模型数据处理 |
7.3.5 CA-Markov模拟精度检验 |
7.4 不同情景配置方案模拟结果 |
7.4.1 不同情景的转移概率 |
7.4.2 不同情景的配置方案 |
7.4.3 不同情景配置下景观适宜性分布 |
7.4.4 不同情景模拟结果 |
7.5 讨论与小结 |
8 结论、创新与不足 |
8.1 结论 |
8.2 可能的创新 |
8.3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6)内蒙古土地沙漠化脆弱性评估与防治规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目的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和项目依托 |
1.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沙漠化脆弱性研究综述 |
1.2.2 沙漠化监测研究综述 |
1.2.3 沙漠化防治规划研究综述 |
1.3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1.4 完成的实物工作量 |
2 研究区概况 |
2.1 区域地理概况 |
2.1.1 地理位置和行政区划 |
2.1.2 地形地貌 |
2.1.3 气候与水文 |
2.1.4 土壤与植被 |
2.1.5 社会经济 |
2.2 区域地质概况 |
2.2.1 地层 |
2.2.2 岩浆岩 |
2.2.3 构造 |
2.3 相关生态工程建设情况 |
3 数据与方法 |
3.1 数据来源 |
3.2 研究方法 |
3.2.1 植被覆盖情况分析方法 |
3.2.2 土地利用分析方法 |
3.2.3 沙漠化脆弱性评估方法 |
3.2.4 沙漠化防治规划方法 |
4 内蒙古植被覆盖与土地利用分析 |
4.1 NDVI时空演变特征 |
4.1.1 NDVI空间分布 |
4.1.2 NDVI年际和季节变化 |
4.2 内蒙古土地利用演变分析 |
4.2.1 土地利用类型和NDVI空间叠置分析 |
4.2.2 土地利用变化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5 内蒙古土地沙漠化脆弱性评估 |
5.1 内蒙古土地沙漠化脆弱性特征与格局 |
5.1.1 沙漠化暴露度、敏感性和适应能力特征 |
5.1.2 沙漠化脆弱性特征 |
5.2 沙漠化脆弱性演变特征 |
5.3 内蒙古土地沙漠化脆弱性与土地利用类型叠置分析 |
5.4 内蒙古土地沙漠化脆弱性变化关键驱动因素 |
5.4.1 暴露度各指标对脆弱性的影响 |
5.4.2 敏感性各指标对脆弱性的影响 |
5.4.3 适应能力各指标对脆弱性的影响 |
5.5 本章小结 |
6 内蒙古沙漠化防治规划 |
6.1 规划原则 |
6.2 区划分级体系 |
6.2.1 一级区划 |
6.2.2 二级区划 |
6.3 沙漠化防治分区 |
6.3.1 阿拉善高原沙漠及周边绿洲区 |
6.3.2 毛乌素沙地及周边治理区 |
6.3.3 内蒙古中北部治理区 |
6.3.4 科尔沁沙地及周边治理区 |
6.3.5 呼伦贝尔沙地及周边治理区 |
6.4 沙漠化防治建议 |
6.5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讨论 |
7.1 结论 |
7.2 讨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7)区域荒漠化演变机制的六元法研究 ——以我国西部地区荒漠化问题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目的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与目的 |
1.2 研究综述与理论发展 |
1.2.1 荒漠化研究进展 |
1.2.2 研究理论的发展与建立 |
1.3 研究方法与内容 |
1.3.1 研究范围划分 |
1.3.2 研究材料与方法 |
1.3.3 研究技术路线 |
1.3.4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村庄尺度地理系统演变研究 |
2.1 耕地系统演变 |
2.2 草地系统演变 |
2.3 林地系统演变 |
2.4 湿地-水系演变 |
2.5 沙地系统演变 |
2.6 社区系统演变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县域尺度地理系统演变研究 |
3.1 舟曲县、九寨沟县地理系统演变对比研究 |
3.1.1 基本背景 |
3.1.2 地理系统演变过程对比 |
3.1.3 生态环境结果 |
3.2 生态工程作用下安塞县地理系统演变研究 |
3.2.1 基本背景 |
3.2.2 地理系统演变过程 |
3.2.3 生态环境结果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省(区)尺度地理系统演变研究 |
4.1 内蒙古自治区地理系统演变研究 |
4.1.1 耕地系统演变 |
4.1.2 草地系统演变 |
4.1.3 林地系统演变 |
4.1.4 湿地-水系演变 |
4.1.5 沙地系统演变 |
4.1.6 社区系统演变 |
4.1.7 基本认识 |
4.2 新疆维吾尔自治地理系统演变研究 |
4.2.1 耕地系统演变 |
4.2.2 草地系统演变 |
4.2.3 林地系统演变 |
4.2.4 湿地-水系资演变 |
4.2.5 沙地系统演变 |
4.2.6 社区系统演变 |
4.2.7 基本认识 |
4.3 云南省地理系统演变研究 |
4.3.1 耕地系统演变 |
4.3.2 草地系统演变 |
4.3.3 林地系统演变 |
4.3.4 湿地-水系演变 |
4.3.5 沙地(喀斯特地貌)系统演变 |
4.3.6 社区系统演变 |
4.3.7 基本认识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大区域尺度--黄土高原地理系统演变研究 |
5.1 耕地系统演变 |
5.2 草地系统演变 |
5.3 林地系统演变 |
5.4 湿地-水系演变 |
5.5 沙地系统演变 |
5.6 社区系统演变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西部地区荒漠化问题综合研究 |
6.1 西部地区地理系统演变 |
6.1.1 耕地系统演变 |
6.1.2 草地系统演变 |
6.1.3 林地系统演变 |
6.1.4 湿地-水系演变 |
6.1.5 沙地系统演变 |
6.1.6 社区系统演变 |
6.2 综合评价 |
6.3 西部地区荒漠化演变机制特征 |
6.3.1 耕地、社区扩大是地理系统变化的起点,在西北地区表现为系统间争水、在西南地区表现为系统间争地 |
6.3.2 湿地-水系萎缩带来全局性影响,水资源争夺更是西北地区荒漠化的源头 |
6.3.3 草地、林地是地理系统发展趋向优劣化的重要风向标 |
6.3.4 自然灾害频发,是不可抗拒的自然发展趋势 |
6.4 西部荒漠化演变机制根因分析 |
6.4.1 自然原因 |
6.4.2 根本原因 |
6.4.3 直接因素 |
6.4.4 综合分析 |
6.5 西部地区地理系统未来发展建设对策建议 |
6.5.1 加强区域防治荒漠化管理机构与体制建设 |
6.5.2 彻查整个区域资源环境情况,为管理建设提供依据 |
6.5.3 严格控制耕地、社区(包括工矿业经济)发展,建立完善的草地、湿地-水系保护体系 |
6.5.4 将防治荒漠化措施落实到每一个村庄或嘎查 |
6.5.5 尊重民族区域防治荒漠化的传统经验,制定少数民族地区生态经济综合发展政策 |
6.5.6 采取措施,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暖在西部地区产生的荒漠化效应 |
6.5.7 全面加强防治荒漠化的科学技术体系建设,为防治工作提供理论指导与技术支撑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六元法”应用认识 |
7.1 “六元法”应用方法讨论 |
7.2 基于“六元法”西部荒漠化演变机制研究成果归纳 |
第八章 结论与讨论 |
8.1 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附录 |
附录一 问卷 |
附录二 附表 |
(9)退耕还林工程可持续性分析 ——基于陕西眉县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图目录 |
表目录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研究内容和目标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主要创新与不足 |
2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价 |
2.1 退耕还林工程可持续性的涵义 |
2.2 国内外退耕还林工程发展现状 |
2.2.1 国外退耕还林工程发展 |
2.2.2 我国退耕还林工程发展 |
2.3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
2.3.1 国外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评价研究进展 |
2.3.2 国外退耕还林工程经济效益评价研究进展 |
2.4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
2.4.1 我国退耕还林工程的目标体系框架 |
2.4.2 我国退耕还林工程可持续性研究综述 |
2.4.3 我国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评价综述 |
2.4.4 我国退耕还林工程经济效益评价综述 |
3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
3.1 条件价值评估法(CVM) |
3.1.1 环境物品的生态价值及其评估技术 |
3.1.2 CVM的经济学原理 |
3.1.3 CVM评估非市场产品价值国内外实践 |
3.2 倍差法(DID) |
3.2.1 工程项目评价方法 |
3.2.2 倍差法的理论基础 |
3.3 研究区域概况与数据来源 |
3.3.1 研究区域概况 |
3.3.2 调研问卷的设计 |
3.3.3 实地调研 |
4 退耕还林工程生态可持续性分析 |
4.1 受访者基本特征统计 |
4.2 受访者对环境及退耕还林工程认知情况 |
4.3 基于CVM法评估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 |
4.3.1 计量模型建立 |
4.3.2 模型结果及分析 |
5 退耕还林工程经济可持续性分析 |
5.1 退耕地块的决定因素 |
5.2 样本农户特征的T检验 |
5.3 基于DID法评估退耕还林工程经济效益 |
5.3.1 模型设定 |
5.3.2 模型结果及分析 |
6 结论与研究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政策启示 |
6.3 研究局限与未来方向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主要科研成果 |
(10)吴起县退耕还林工程效益的监测与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3 退耕还林工程的历史回顾 |
1.3.1 国外退耕还林工程的历史回顾 |
1.3.2 中国退耕还林工程的历史回顾 |
1.4 退耕还林的相关研究 |
1.4.1 退耕还林政策和管理措施的研究 |
1.4.2 关于退耕还林效益方面的研究 |
1.5 退耕还林效益评价研究 |
1.5.1 国外退耕还林效益评价研究 |
1.5.2 国内退耕还林工程效益评价 |
1.6 亟待解决的问题 |
1.7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7.1 研究内容 |
1.7.2 技术路线 |
1.8 论文研究的特色及创新之处 |
2 研究区概况 |
2.1 自然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交通区位 |
2.1.3 生态区位 |
2.1.4 地质地貌 |
2.1.5 气候 |
2.1.6 水文 |
2.1.7 土壤 |
2.1.8 植被及动物资源 |
2.1.9 矿产资源 |
2.2 社会经济状况 |
2.2.1 行政区划 |
2.2.2 人口 |
2.2.3 社会经济结构 |
2.2.4 历史文化 |
2.3 森林资源分布特点 |
2.4 退耕还林概况 |
2.4.1 退耕还林建设规模及成效 |
2.4.2 退耕还林工程管理体系 |
3 研究方法 |
3.1 标准样地设置及选择 |
3.2 退耕还林造林成活率及生长状况调查 |
3.3 植被及林分调查 |
3.3.1 环境条件调查 |
3.3.2 植被组成特征调查 |
3.3.3 生物量调查 |
3.4 土壤调查 |
3.4.1 土壤剖面调查 |
3.4.2 样地设置及取样 |
3.4.3 土壤物理性质测定 |
3.4.4 土壤化学性质测定 |
3.5 林地水文调查 |
3.5.1 冠层截留 |
3.5.2 枯枝落叶层容水量 |
3.6 遥感监测方法 |
3.7 退耕还林工程效益评价指标与评价方法 |
3.7.1 退耕还林工程效益评价指标 |
3.7.2 退耕还林工程效益评价方法 |
4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及其驱动因素分析 |
4.1 遥感影像资料及预处理 |
4.1.1 影像资料 |
4.1.2 影像预处理 |
4.1.3 影像裁剪 |
4.1.4 基于NDVI的植被覆盖度估算 |
4.1.5 波段选取 |
4.2 基于遥感的LUCC空间数据库的建立 |
4.2.1 LUCC分类体系的建立 |
4.2.2 解译标志的确定 |
4.3 遥感图像分类 |
4.4 土地利用/覆被分类精度评估 |
4.4.1 误差源分析 |
4.4.2 样本容量的确定 |
4.4.3 采样设计 |
4.4.4 Kappa一致性检验 |
4.5 土地利用/覆被动态变化与分析 |
4.5.1 土地利用/覆被状况 |
4.5.2 土地利用/覆被类型转化分析 |
4.6 吴起县景观格局变化分析 |
4.7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驱动力分析 |
4.7.1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变化的驱动因素 |
4.7.2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自然因素 |
4.7.3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人文因素 |
4.8 小结 |
5 退耕还林(草)地群落特征研究 |
5.1 不同退耕还林地林下植被分析 |
5.1.1 数据处理 |
5.1.2 不同退耕还林地群落物种组成与重要值分析 |
5.1.3 不同退耕还林地林下物种的α多样性分析 |
5.1.4 不同退耕还林地生物量研究 |
5.2 封育措施对植被恢复的影响 |
5.2.1 植被恢复过程中群落结构特征分析 |
5.2.2 植被恢复过程中物种多样性与均匀性分析 |
5.2.3 植被恢复过程中植被地上生物量的变化 |
5.3 小结 |
6 退耕还林(草)地土壤理化特征研究 |
6.1 退耕还林对土壤物理性的影响 |
6.1.1 退耕还林对土壤孔隙度的影响 |
6.1.2 退耕还林对土壤机械组成的影响 |
6.1.3 退耕还林对土壤容重的影响 |
6.2 退耕还林对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 |
6.2.1 土壤有机质变化 |
6.2.2 土壤全量氮、磷、钾变化 |
6.2.3 土壤有效氮、速效磷、速效钾变化 |
6.3 退耕还林对林地土壤水分的影响 |
6.4 封育措施对土壤恢复效果的研究 |
6.4.1 不同封育年限土壤水分状况得变化 |
6.4.2 不同封育年限土壤容重及土壤孔隙度变化 |
6.4.3 不同封育年限土壤养分变化 |
6.5 小结 |
7 退耕还林(草)地水文效应研究 |
7.1 冠层截留量 |
7.1.1 不同退耕还林地冠层的截留量 |
7.1.2 不同退耕还林地草本层截留量对比 |
7.1.3 不同层次植冠层截留量对比 |
7.1.4 不同退耕还林地枯枝落叶层容水量 |
7.2 土壤渗透性 |
7.2.1 不同退耕还林地土壤渗透性 |
7.3 小结 |
8 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评价 |
8.1 退耕还林保护水资源价值 |
8.1.1 退耕还林涵养水源价值 |
8.1.2 退耕还林净化水质的价值 |
8.1.3 退耕还林保护水资源价值 |
8.2 退耕还林保育土壤价值 |
8.2.1 退耕还林减少土壤侵蚀 |
8.2.2 退耕还林减少泥沙淤积与滞留价值 |
8.2.3 退耕还林减少养分流失价值 |
8.2.4 退耕还林保育土壤总价值 |
8.3 退耕还林固碳制氧价值 |
8.3.1 退耕还林固定CO_2价值 |
8.3.2 退耕还林制氧价值 |
8.3.3 固碳制氧总价值 |
8.4 退耕还林净化大气环境价值 |
8.4.1 退耕还林吸收SO_2价值 |
8.4.2 退耕还林阻滞降尘价值 |
8.4.3 退耕还林净化大气环境总价值 |
8.5 改善小气候价值 |
8.5.1 气候变化现状 |
8.5.2 退耕还林降低温度价值 |
8.5.3 退耕还林保护农田价值 |
8.5.4 保护牧业效益价值 |
8.5.5 改善小气候总价值 |
8.6 退耕还林保护生物多样性价值 |
8.7 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总价值 |
8.8 退耕还林工程生态价值评价结果的修正 |
8.8.1 相对支付意愿值计算(Wc) |
8.8.2 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修正价值 |
8.9 小结 |
9 退耕还林工程经济和社会效益评价 |
9.1 退耕还林工程经济效益评价 |
9.1.1 直接经济效益 |
9.1.2 间接经济效益 |
9.2 退耕还林工程社会效益评价 |
9.2.1 合理转移农村劳动力 |
9.2.2 优化农村产业结构 |
9.2.3 生态意识转变与能源结构调整 |
9.2.4 加快新农村建设的步伐 |
9.3 小结 |
10. 退耕还林工程效益综合评价 |
10.1 层次分析法理论介绍 |
10.1.1 AHP判断分析的数学模型 |
10.2 层次分析法基本步骤 |
10.2.1 建立层次结构模型 |
10.2.2 构造判断矩阵 |
10.2.3 层次单排序及其一致性检验 |
10.2.4 层次总排序 |
10.2.5 一致性检验 |
10.3 退耕还林综合效益评价 |
10.3.1 退耕还林综合效益评价的结构模型 |
10.3.2 构造矩阵的标度 |
10.3.3 退耕还林工程综合效益评价指标计算及分析 |
11 结论与讨论 |
11.1 研究结论 |
11.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孙保平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
致谢 |
四、西北地区退耕还林(草)生态工程综合效益分析——以内蒙古和林格尔县为例(论文参考文献)
- [1]坝上高原及华北北部山地森林植被变化及其生态功能分析[D]. 朱栩辉. 北京林业大学, 2020
- [2]黄土丘陵区退耕与农业生态经济社会系统协同发展研究 ——以安塞县为例[D]. 李玥.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9
- [3]北方农牧交错区乡村人地系统适应性演化研究 ——以内蒙古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为例[D]. 李文龙. 西北大学, 2019(07)
- [4]北方农牧交错带西段退耕对生态系统主要服务功能影响研究[D]. 殷小菡. 山东师范大学, 2019(09)
- [5]荒漠草原区景观动态及生态格局优化研究 ——以内蒙古四子王旗为例[D]. 高艺宁.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9(01)
- [6]内蒙古土地沙漠化脆弱性评估与防治规划[D]. 赵志荣.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9
- [7]区域荒漠化演变机制的六元法研究 ——以我国西部地区荒漠化问题为例[D]. 陈芳淼. 中国农业大学, 2013(04)
- [8]草原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研究[D]. 盖志毅. 北京林业大学, 2011
- [9]退耕还林工程可持续性分析 ——基于陕西眉县的实证研究[D]. 史中美. 浙江大学, 2010(08)
- [10]吴起县退耕还林工程效益的监测与评价研究[D]. 郭建英. 北京林业大学, 20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