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返祁连山(一)

重返祁连山(一)

一、重返祁连山(一)(论文文献综述)

燎原[1](2020)在《“那段天籁之章……遥与大荒铜铃相呼”——昌耀诗歌地理纵论》文中提出在中国现当代诗歌中,昌耀诗歌内部密集的地理元素,既是一种罕见的现象,也构成了一道特殊的诗学命题。在他以青藏高原为主体的地理场景中,囊括了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历史地理等所有的地理元素。而这一切的地理元素换句话来说,又都是昌耀的个人地理和心灵地理。1979年10月,结束了

李中塬[2](2020)在《汉晋图像中的神仙世界》文中研究指明神仙作为文学中常见的题材之一,在文学中占有一席之地。然而,历来对图像中的神仙世界却关注较少,对神仙图像存在的玄室也较缺乏用一个整体的视角进行考察,且这里的图像既包括壁画、画像石等二维平面艺术,更包括了玄室、祠堂、石阙等组成的丧葬建筑。本论文拟对汉晋时期玄室及其图像作为对神仙世界的模拟,结合文献探析汉晋时期人们对神仙世界的想象与描绘。第一章是有关画像在文献中的含义,一般来说有图画雕刻类、刑法类和谋划类。本文中所指主要是画像的第一类含义。另,在早期史书记载中,方仙道传教以及《太平经》等书中都有提到图像具有通神的作用。第二章讨论汉画像与祭祀制度之间的内在联系。首先,墓葬形式由原来的竖穴墓向横穴室墓的变化与画像石的兴起之间具有直接关联;其次,祭祀制度的对象由庙祭向墓祭的转变与画像石之间具有相互推动的作用;最后,魂魄观念的转变,由以往的“灵魂升天”到“灵魂归地”,随之而来的是整个墓葬体制的“第宅化”日臻成熟,寻仙活动的高潮迭起,即便身死也要归葬山陵,企图与仙人同在一处空间等思潮不断地刺激着画像石墓以及画像的“狂欢化”。第三章汉画像不仅仅存在于玄室之内,更延申到玄室之外的墓葬建筑,如祠堂、石阙等。祠堂上的图像继承原来庙祭的传统,而随着祭祀对象的变化和体积的缩小,已不能满足原有的需求,仅是“另一个世界”的微观表达。而这种微观的象征又恰好与“洞窟”的观念如出一辙。另外,石阙的设立与“天门”的信仰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无非是提供亡灵一条升仙的道路。第四章选择了仙境乐土、成仙方式、神仙图像等角度,进一步探析汉晋时期图像中有关神仙世界的研究。成仙者的身份由古时的帝王、圣贤和英雄等逐渐倾向于如今的孝子、贞女、普通民众甚至是女性等;而仙境乐土从原来的不易寻得到如今的近在咫尺,通过登临天门就可以直接进入仙界,而汉画像中的仙境又常常通过六博图与神仙洞窟的相互衬托、博山炉对仙山的模拟而加以突显;在画像表现的成仙方术中以房中术的兴盛、寻找仙人代表的凤鸟并求取仙药以及以庖厨图为中心且结合乐舞、狩猎等综合组成升仙主题,对“行厨”观念起着重大的影响;而很多仙人都以“奇相”显现,这与“变形而仙”的思想密不可分;另,在汉墓之中修建一个“微观宇宙”,是亡灵进行“太阴练形”的产所,希冀能够飞升太清。此外,在仙人图像中,以四个仙人为中心,探讨其中的文化内涵:牛首人身的炎帝掌握地下鬼神、孔子见老子是为升仙、王子乔是宣传房中术修炼的前锋、雷神(黄帝)是方仙道大势宣传的代表。

张振寰[3](2019)在《范长江与斯诺夫妇对中国采访报道的比较研究》文中提出范长江、斯诺与海伦都是20世纪的着名记者,根据他们采访写出的旅行通讯和报告文学是新闻界的两座高峰,研究他们三人关于中国采访报道的作品对了解新闻写作、当时的社会现实以及职业精神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选取范长江、斯诺和海伦关于中国采访报道的作品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不同时期报道内容的归纳和总结,发现三人的作品内容方面呈现出阶段性的特点,其中1937年以前的作品以对红军长征和中国人民的革命运动的报道为主、1937年至1949年主要围绕抗日战争进行、1949年以后的作品主要关注新中国的建设情况。三个人虽然都在针对相似的主题进行写作,但在作品中表现出来的特征却各不相同,而这些不同与他们各自的教育背景、个人经历以及思维方式有关。三人的作品大多成为经典,都具有使更多人了解当时中国的传播价值、作为新闻通讯与报告文学中的代表作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对于研究当时中国历史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另外,在他们作品中体现出来的积蕴深厚的文学修养、不畏艰险的采访作风和客观中立的职业精神,也是值得所有新闻人学习的榜样。

荀羽琨[4](2019)在《中国现当代西北丝路文学研究》文中提出“丝绸之路”作为人类文明史上一个内涵丰富、影响深远的文化符号,为从古到今的文学创作提供了重要的文化资源和精神滋养。诞生于现代中国西北丝绸之路上的文学,一方面继承了古代丝路文学跨地域、跨民族、跨文化交流的历史传统,另一方面又融入了强烈的时代意识,以艺术的形式再现了丝路人在现代社会转型过程中的命运变迁和精神嬗变。本文从中国西北丝绸之路多民族的历史经验和多样性的文化形态入手,系统的梳理了现代以来这一地理文化空间中文学演变的内在脉络,使这一文学形态独特的文化蕴涵和美学精神得以准确而全面的呈现。第一章,回顾古代丝绸之路和丝路文学的历史。丝绸之路的产生来自于军事外交和商业力量的推动,它不仅是中西之间进行物质交流的重要通道,也成为中西之间进行文化交流的大动脉,丝路文化随着民族迁徙、文化使者、宗教求法活动传播到世界各地,推动了世界文明的发展和繁荣。在丝绸之路上诞生的神话、诗歌、游记等作品创造了中国文学的繁荣局面。第二章,梳理了现当代丝路本土文学的发展脉络。现代丝路文学通过对传统文学的创造性转化,赋予了丝路文学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品质。共和国时期的丝路文学和新中国的创业实践同声共振,丝绸之路的自然地理和民族文化成为表征革命精神的一个巨大的构型空间。新时期的丝路文学则经历了从地方意识到丝路文化的自觉,丝绸之路的历史和文化为作家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想象空间和创作源泉。第三章,梳理西行文学发展与演变的轨迹。民族国家危机语境中,外国探险家、文人学者、中外记者共同创造了丝路游记的繁荣。建国后西进热潮中的出现的“牧歌”与“战歌”,把异域文化元素整合到歌颂新中国的宏大叙事之中。新时期丝路上的流寓作家则通过小说的虚构和想象表达了他们的在地经验,塑造了一个充满情感和温度的人文丝路形象。第四章,分析了多元文化语境中丝路文学的文化主题。乡土守成构成了丝路文学叙事的一个重要价值立场,推动作家穿透乡土生活和民俗风情的表层书写,不断抵进文化心理的深度呈现。丝绸之路上丰富的宗教元素为张承志、石舒清、雪漠这些拥有宗教背景的作家提供了理解文学和生命的价值根基。红柯的小说则试图把游牧文化的刚健之气灌注到关中文化之中,实现儒家文化的更新和重建。第五章,概括了丝路文学的美学精神。创造精神是丝路文学的审美基石,作家满怀激情的歌颂了丝路民众在建设新国家和新生活中所展现出的生命力量。丝路文学中所体现的苦质精神是丝路文学的审美内质,苦行僧式的写作观念和对苦难的超越成就了丝路文学崇高的精神追求。中国现代西北丝路文学携带着丝路文化的历史经验,以强烈的开拓精神参与到现代民族国家的建构和文化重建的时代命题之中,构成了中国现代文学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从丝路文化的角度研究现代西北丝绸之路上的文学现象和作家作品,不仅是对现代文学研究视角的拓展和研究方法的一种更新,而且对我们重新认识现代文学中的“中国经验”具有重要意义。

李甜[5](2019)在《文殊山石窟研究》文中认为文殊山石窟是河西地区重要的大型石窟群之一,位于酒泉市西南15公里的嘉峪山中,历史上属酒泉辖区,现归肃南县祁丰区管辖。石窟开凿于文殊山东西长约2.5公里的崖壁上,可分为谷口、前山、营房后、后山四个区域。经实地调查,本文将文殊山石窟洞窟编号152个,主要洞窟形制有中心柱窟、禅窟、僧房窟、佛殿窟等。史料中对文殊山石窟的相关文献记载较少,因此,其绝对年代也难以确定。文中通过对文殊山石窟与敦煌、新疆地区等石窟寺早期洞窟形制、造像题材和壁画内容的对比,将其开创年代定于太和之后的北魏时期。与元泰定三年(1325年)喃嗒失太子所立《有元重修文殊寺碑铭》载“观文殊圣寺古迹,建立已经八百年矣”,即北魏孝明帝孝昌年间基本相符。石窟的开凿离不开禅修,文殊山石窟“旧称有三百禅室”,从现有的禅窟遗存,足以说明魏晋以来的禅修思想在文殊山的盛行。作为早期石窟寺院,洞窟组合也是文殊山石窟的一大特点,早期的组合有中心柱窟和佛殿窟,后期在此基础上又增加了禅窟和僧房窟,这为分期断代提供了重要依据。文殊山石窟自北魏创立后经历代多次重修,许多洞窟的形制、造像及壁画都显示出不同时代的历史特征。尤其是西夏、元时期的重修重绘,使前山第19窟(万佛洞)、29窟(千佛洞)中遗留了许多具有西夏艺术风格的壁画,这对于研究河西西夏佛教艺术和建筑具有重要的价值。文殊山石窟寺院内还留有大量的回鹘文题记和佛教文献,最晚至康熙五十二年,这表明直到清代,文殊山一带还有回鹘文化的遗存,对研究早已消亡的回鹘文化有至关重要的意义。西夏晚期开始流行藏传佛教,元代更是奉其为国教,文殊山石窟西夏风格的壁画已经有密教的融入,元太子喃嗒失对文殊寺的重修更是凸显了藏传佛教在元代的至高地位,密教中文殊菩萨道场的修葺则是唐宋以来文殊信仰在河西地区盛行的重要体现。文殊山石窟的开凿明显受到新疆和敦煌地区佛教石窟的影响,特别是在洞窟形制、壁画内容以及绘画技法上,既有来自敦煌的因素,又具备新疆石窟艺术中的一些典型特征,后期的重修中又融汇了来自中原地区的佛教文化。文中对文殊山石窟与其他地区石窟寺的关系也做了较为详细的论述。

张文[6](2017)在《甘肃裕固族民间舞蹈文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裕固族是个能歌善舞的民族。裕固族的民歌和民间舞蹈都来自于裕固族日常生活和生产劳动当中。他们在生产劳动时舞蹈,牧马放羊时舞蹈,用优美的歌声和写实的舞蹈表达他们的思想感情,塑造他们崇尚的人物形象。充分体现了裕固族人民群众热爱艺术、崇尚艺术、善于发现艺术、总结艺术的生活态度。新中国成立以来裕固族民间舞蹈取得了非常大的成果,创作了大批优秀的舞蹈作品。50年代,为了保护、挖掘裕固族民间舞蹈,在党和政府的大力提倡和推动下,大规模地开展了"抢救遗产"工作,涌现出了一批优秀的裕固族舞蹈作品,如《山那边的彩云》《那山那水那云》《摇奶呓语》《裕固红缨》《顶杆子舞》等,这些作品依然高度还原了裕固族人民生活的本来面貌,向我们展示了裕固族人民的生活习惯和民间习俗,体现了裕固族悠久独特丰富的文化内涵。

韩鹏飞[7](2014)在《甘肃桦树沟铁铜矿床控矿构造和深部预测》文中研究表明桦树沟铁铜矿床北祁连褶皱带西段,是我国重要的铁矿产地之一,铜矿产于桦树沟铁矿V号铁矿体下盘围岩中。研究区构造发育,且具有多期次,多阶段活动的特点,具有独特的成矿地质条件。通过收集前人地质资料,详细野外地质调研和物探工作,运用构造地质学、矿床学及地球化学等理论和方法对桦树沟西矿段铁铜矿床构造、地层、岩浆岩等控矿因素作了综合研究,对矿区控矿构造的几何形态特征、力学性质和动力学成因进行了分析;从时间和空间角度对各级控矿构造的形成演化和分布规律,以及不同级别构造对成矿的控制作用进行了分析。以矿区控矿构造及物探试验为主线,根据该矿区地质构造、矿化类型、成矿规律、矿体空间延伸分布特点、矿区地球物理勘探方法试验结果,编制各类综合剖面及综合中段平面图,确定了矿区2880中段2-3线深部找矿预测靶区,并部署了相应的工程,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次研究主要取得以下主要成果和认识:1构造控矿规律研究认识褶皱控制铁矿床的矿体形态和规模变化;断裂改造和破坏了铁矿体;加里东期石英闪长玢岩侵入体和同期的断裂破碎带控制了该区深部铜矿床的形成与空间展布。2控矿构造类型划分对控矿构造类型进行了划分,区分了导矿、配矿及容矿构造。3矿床成因演化研究认识西矿段至少存在两期成矿作用的叠加富集。早期元古代喷流沉积作用形成Sedex型铁铜矿床,晚期加里东期热液改造期形成岩浆热液型叠加改造型铜矿床。4深部预测找矿物探异常研究认识利用直流电阻率法和激发极化法对矿区2880中段2-3线坑道及ZK2-17及ZK-2-2进行了物探测量,对物探异常进行了综合解释。5矿体深部预测成果采用地质-物探综合方法确定了桦树沟矿区2880中段2-3线深部找矿预测靶区,并部署了相关工程,部分钻孔已得到验证。

韩春萍[8](2012)在《少数民族小说叙事视角的文化意义研究 ——以新时期甘青宁少数民族小说为例》文中指出本文主要以新时期甘青宁少数民族小说为个案,从小说叙事视角的功能切入,分析了叙事视角在话语关系层面所形成的对话关系;在结构层面与故事空间的生成关系及其后的文化意义;在主题层面与小说意识形态的关系。按此思路,本文包括以下内容:绪论综述了研究现状,说明了研究的缘起,陈述了本文的主要研究思路与方法,最后对本文中出现的关键词做了概念性界定。第一章分析了长篇小说中的第三人称全知视角、第三人称人物视角,“还乡”叙事中的第一人称回顾性视角和个别小说中的第二人称视角这三大类叙事视角,证明了新时期少数民族小说中的多重叙事视角与作家的身份建构及其作品背后意识形态的密切关系。指出多重叙事视角更为典型地折射出了小说中多种声音形成的复调和“对话”。第二章论述了人物视角与故事空间的生成关系。人物视角关照之下的本土空间具有承载民族集体记忆,寄托作家民族文化认同的作用;人物视角关照之下的都市空间作为一种他者化的镜像空间折射了自我心理世界,反映了自我对他者形象的消解企图。出租屋作为“城”与“乡”之间的边缘空间,产生了一种双重视角。这种双重视角叙事有望突破少数民族小说中城乡书写“非此即彼”的二元对立叙事模式,以一种理性的视角实现文学叙事中空间格局的开放与转换。第三章选取了苏柯静想的《红女人》、马自祥的《阿干歌》、石舒清的《清水里的刀子》和马金莲的《父亲的雪》为代表作品和细读文本,以个案研究的方式说明了作家在各种“故事”的重述中,因为采用了不同于前文本的叙事视角,使原来的故事形式发生变化,从而使原本被遮蔽的意义得以呈现,或者使其衍生出了新的意义,表达了一种新的意识形态。余论简要陈述了本文的主要观点,联系当前少数民族文学批评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强调了“叙述形式—文化批评”的研究方法在民族文学研究中既可以填补民族文学形式研究的空白,也可以以跨学科的方式更好地分析民族文学的文学性问题,从而实现少数民族文学研究创新的另一种可能。

王明博[9](2011)在《多元与边缘 ——河西当代文学的地域文化阐释》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河西走廊,地接四境,控扼三边,既是战略上的要冲之地,又是经济、文化交流的最早的,也是最重要的孔道。世界四大古文化都曾在这里播撒。地貌和气候异质多样,雪山、草原、戈壁、沙漠、湿地、绿洲共同构成了河西奇异的风光,民族成分多元,经贸往来频繁,农耕文明和游牧文明在这里交融,宗教文化和儒家文化在这里衍变。特殊的地理环境直接影响了物质生产的构成,进而影响了文化的创造。河西的异质元素,不仅丰富着中原文化的生长,而且形成了独特的文化形态。河西文化既不同于长安和洛阳的都市文化,又与丝绸之路的西段即广大新疆地区以牧业为主的文化有别,更与其南部的藏域文化和北部蒙古高原的游牧文化迥异……河西走廊最初不是作为交通要冲、孔道和文化传播的载体存在,而是作为孕育‘中华文明曙光’的文化母体而存在的地区之一……河西走廊不断地吸附东迁中原农耕文化和南下山戎的游牧文化,进而融合成一种新的文化——以农耕文化为主,同时带有游牧色彩的文化,创造了河西走廊文化的初始形态。随着历史的变迁,河西文化的内涵也在不断地丰富着,作为三大民族走廊之一的河西走廊,更有着其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这在中国文化版图上有着不可替代性,敦煌学、民族学、历史学、考古学、人类学等学科都曾以该区域为研究对象,结出了丰硕的成果。文学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河西古代文学承接河西文化精神,雄浑粗犷,气韵高致,在古代西部(陕西除外)曾一度成为文化中心。新中国成立后,伴随着“西进热潮”,河西当代文学开始复苏,经过八九十年代的成长,新世纪后河西文学进入了它的黄金时代,文学成就虽没有其他地域那样丰硕,但是却跟其他地域文学一样别致。地域文学研究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寻根文学”肇始以来,逐渐成为现当代文学研究的显学,所研究者视域宽广,地域辽阔,从东北的黑土地到西藏雪域,从湖南乡土到关中秦陇,从三晋文化到齐鲁文化,从湘楚文化到巴蜀文化,似乎囊括了中国文化的所有重镇,但是中国文化的矿藏是掘之不尽的,不断地阐释,才能不断地丰富文学的发展。鉴于此,本人对河西当代文学进行整体研究,一则是对河西当代文学作以阶段性的总结,有望能够对河西当代文学的发展做出有益的探索;二则从文学研究的角度对河西文化建设尽一点绵薄之力。本论文主要有以下几部分构成:绪论主要阐述了论文研究的背景和现状、选题的意义和价值以及研究对象的界定和写作思路。研究大多是有现象所引发的,河西当代文学在甘肃的崛起,甚至部分作家在全国形成一定影响,其背后的深层原因是什么?如何揭示其原因,就是其论述的重点。第一章,从历史和地理方面进行探索,首先廓清了在研究中不可回避的几个关键概念;然后从地形、地貌的横向扫描和历史演变的纵向考察,形成论文研究的基本背景。第二章,对所形成的河西当代文学不同风格进行“民族心智结构”的原因探析。主要从河西先民创造的彩陶文化、河西神话和儒学西渐后的河西经史文化及宗教文化等几个方面进行溯源。第三章,从第三章开始分文体对河西当代文学进行研究,雪漠代表了河西当代长篇小说创作中以现实主义精神为旨归的一派,其小说蕴藉丰富,河西民间文化表现充分,在长篇小说创作中影响最大、成就最高,本章以河西儒、释、道文化特征为视角进行研究,以其阐述雪漠小说的多重文化意蕴。第四章,是对河西当代小说创作的其他作者进行研究,所选择的作者都是在小说创作中形成了鲜明的风格并且充分表现了河西文化精神特质,在国内都产生过一定影响的作者。为了充分揭示其风格特色,论述都是先从整体把握,然后选其代表作品进行文本细读,揭示其艺术特征第五章,是对河西当代诗歌创作的研究,河西当代诗歌数量大,诗人多,作品质量高,逐个论述难究其创作共性,因而设专节阐释了诗歌创作的共同质素,又分节选择个案进行研究,以求得其研究的全面。第六章,河西当代散文创作者较多,但是能够具备鲜明文体特征的作者却不多,概述部分着重论述了河西当代散文创作发展过程和整体的创作状态,分节对铁穆尔和杨献平进行论述,在阐述其创作特征的同时并对杨献平的原生态散文理论进行了研究探析。本文以河西当代文学为整体研究对象,从河西当代文学的剖析中揭示其文化模式,找出河西当代文学发展背后的“无意识”,全面阐述了河西当代文学的流变、创作状况、精神内涵,风格特征、艺术特色,整体研究是放在多元文化背景下进行阐释的。

邵维祥,周鹏[10](2010)在《悲壮的征程》文中认为本刊曾发表过报道西路军女将领张琴秋的文章。本文再次让我们了解到西路军征程的悲壮。73年前,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总部率5、9、30军及直属单位,共2.18万人,遵照中央军委命令西渡黄河,在甘肃河西地区与坐镇西北称王、数倍于我的国民党马步芳、马步青部,展开了历时5个多月的惨烈战斗,在中国革命战争史上写下了英勇悲壮的一页。

二、重返祁连山(一)(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重返祁连山(一)(论文提纲范文)

(1)“那段天籁之章……遥与大荒铜铃相呼”——昌耀诗歌地理纵论(论文提纲范文)

(2)汉晋图像中的神仙世界(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图像及其神仙世界
    二、选题缘由及其意义
    三、研究现状
    四、研究方法
第一章 汉画像的含义
第二章 汉画像与祭祀制度
    第一节 墓葬形制与汉画像
    第二节 祭祀对象的变化
    第三节 魂魄论:灵魂升天到灵魂归地
第三章 汉画像与墓葬建筑
    第一节 祠堂
    第二节 祠堂与神仙洞窟
    第三节 石阙
        一、阙与天门
        二、石阙图像之功能——升仙
第四章 汉晋图像中的神仙
    第一节 成仙者何
        一、圣贤与英雄
        二、孝子
        三、贞女
        四、人人可仙
    第二节 仙境乐土
        一、仙境可达:仙凡之间的缩短与消失
        二、登临仙境:朝金阙
    第三节 仙府乾坤:洞天与仙山
        一、六博与洞窟
        二、博山炉与仙山
    第四节 成仙方式
        一、容成房中术
        二、凤鸟衔丸
        三、庖厨与“行厨”
        四、变形而仙
        五、太阴炼形
    第五节 汉晋仙人形象探析
        一、牛首人身
        二、孔子见老子
        三、王子乔
        四、雷神
结语
参考文献
    一、古籍
    二、今人着作
    三、期刊论文
    四、学位论文
后记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3)范长江与斯诺夫妇对中国采访报道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二)研究内容
    (三)研究思路
    (四)研究方法
    (五)创新之处
    (六)研究综述
一、范长江与斯诺夫妇关于中国报道的内容分析
    (一)研究设计
        1.样本选择及描述
        2.类目建构
    (二)范长江与斯诺夫妇作品内容分析
        1.作品数量分析
        2.作品主题及重点报道内容分析
        3.作品体裁分析
        4.表达方式分析
        5.修辞手法分析
        6.语气分析
二、范长江与斯诺夫妇不同阶段对中国的报道内容及特征
    (一)1937 年以前:以红军长征和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运动为主
        1.范长江:描绘中国的悲惨社会图景
        2.埃德加·斯诺:真实记录中国社会和红军长征
        3.海伦·福斯特·斯诺:展现中国的革命现实
    (二)1937-1949 年:以共产党的抗日政策和抗日战争为主
        1.范长江:记录战争中的中国
        2.埃德加·斯诺:对战争和政治局势进行思考
        3.海伦·福斯特·斯诺:将在中国的经历写成报道,让更多人了解中国
    (三)1949 年以后:以新中国建设为主
        1.埃德加·斯诺:60年代之后记录新中国的建设成果
        2.海伦·福斯特·斯诺:重走当年采访之路,记录新中国的发展变化
三、范长江与斯诺夫妇对中国的观照角度不同的原因
    (一)人生阅历不同
        1.教育背景不同
        2.个人经历不同
    (二)思想观念不同
        1.范长江:来自革命运动中的新闻思想
        2.斯诺夫妇:受到宗教和教育双重影响的职业信仰
四、范长江与斯诺夫妇新闻作品的价值分析
    (一)文学价值:新闻通讯与报告文学的传世经典
    (二)传播价值:让更多同时代的人了解中国
    (三)历史价值:记载共产党、抗日战争和中国的珍贵史料
    (四)精神价值:值得后辈学习的新闻精神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 范长江、斯诺、海伦作品整理
附录2 《续西行漫记》中《八十六人略历》名单
致谢
攻读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4)中国现当代西北丝路文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丝路文学的研究现状
    二、现当代丝路文学研究的意义与价值
    三、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第一章 丝绸之路与丝路文学的历史呈现
    第一节 发生学意义上的丝绸之路
        一、丝绸之路的发生
        二、丝绸之路产生的原因
        三、丝路文学的内涵
    第二节 从物质走向精神:丝路文艺
        一、民族迁徙与丝路文艺
        二、文化使者与丝路文艺
        三、宗教求法与丝路文艺
    第三节 西游东来的古代丝路文学
        一、先秦时期的丝路文学
        二、汉唐时期的丝路文学
        三、宋元之后的丝路文学
第二章 丝路文学的现代演进
    第一节 民国时期的丝路文学
        一、旧瓶装新酒:旧体诗与易俗社
        二、唐祈的边缘诗学
        三、“花儿”的发现与再造
    第二节 丝路文学与新中国的创业实践
        一、西北丝路上的创业颂歌
        二、英雄人物的重塑
        三、景观书写的政治化
    第三节 新时期丝路文学的文化自觉
        一、游牧经验与新边塞诗派的崛起
        二、从本土文化到丝路文化的自觉
第三章 西行与丝路文学
    第一节 西行与丝路游记的繁荣
        一、西方探险家与丝路游记
        二、文人学者与丝路游记
        三、中外记者与丝路游记
    第二节 西进热潮中的“牧歌”与“战歌”
        一、闻捷的边疆“牧歌”
        二、边疆“战歌”
    第三节 丝路小说:流寓作家的在地经验
        一、流寓作家类型
        二、丝路书写在地化
        三、民间文化的内在认同
第四章 多元文化语境中的丝路文学
    第一节 文化守成与乡土书写
        一、刘亮程:边地乡土的诗性建构
        二、郭文斌:民俗事相中的文化退守
        三、李学辉:乡土精神的重构
    第二节 宗教文化与丝路文学
        一、清洁的精神:张承志的宗教书写
        二、石舒清:西海固回民世界的诗意书写
        三、雪漠小说与佛教文化
    第三节 游牧文化与儒家文化的融合
        一、红柯:丝路古道上的文学骑手
        二、请给我以火——儒家文化的重建
第五章 丝路文学的美学精神
    第一节 创造:丝路文学的审美基石
        一、创业叙事与丝路文学的创造之美
        二、创业英雄的精神之美
    第二节 苦难:丝路文学的精神内质
        一、游牧文化与路遥的苦难意识
        二、苦难的朝圣与精神的超越
    第三节 崇高:丝路文学的精神高地
        一、昌耀:崇高精神的坚守
        二、丝路意象的崇高美
余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5)文殊山石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及意义
    二、研究综述
    三、拟解决的问题和研究方法
    四、创新之处
第一章 概述
    第一节 地理位置与环境
        一、地理位置
        二、自然环境
        三、重要的交通地理位置
    第二节 酒泉历史文化与佛教
第二章 文殊山石窟现存遗迹调查
    第一节 崖面洞窟等遗迹
        一、谷口区
        二、前山区
        三、营房后区
        四、后山区
    第二节 寺院及其它建筑
第三章 洞窟形制与组合
    第一节 中心柱窟
        一、形制
        二、中心柱窟的壁画布局
    第二节 禅窟
        一、形制
        二、禅窟与禅修
    第三节 僧房窟
    第四节 佛殿窟
    第五节 分区与洞窟组合
        一、谷口区
        二、前山区及典型洞窟组合
        三、营房后区及典型洞窟组合
        四、后山区
第四章 文殊山早期石窟的分期与年代
    第一节 早期石窟的分期
        一、前期石窟
        二、后期石窟
    第二节 早期石窟的年代
        一、前期石窟的年代
        二、后期石窟的年代
    第三节 文殊山石窟的重修
        一、唐、西夏、元时期的重修
        二、明、清以来的重修
第五章 造像题材与壁画内容
    第一节 造像题材
        一、第19 窟(万佛洞)和第29 窟(前山千佛洞)
        二、第69 窟(后山千佛洞)和第73 窟(古佛洞)
    第二节 壁画内容
        一、第19窟(万佛洞)
        二、第29窟(前山千佛洞)
        三、第31窟(文殊寺)
        四、第69窟(后山千佛洞)
        五、第73窟(古佛洞)
第六章 文殊山石窟与其他石窟寺的关系
    第一节 与新疆石窟的关系
        一、与克孜尔石窟的关系
        二、与吐鲁番石窟的关系
    第二节 与河西其它石窟的关系
        一、与敦煌莫高窟之间的关系
        二、与昌马石窟之间的关系
第七章 文殊山石窟其它问题的探讨
    第一节 西夏壁画的讨论
        一、西夏佛教概述
        二、文殊山石窟中的西夏壁画
    第二节 回鹘与文殊山石窟
        一、回鹘概述
        二、回鹘文碑文与题记
    第三节 太子寺、文殊寺与文殊信仰
        一、太子寺
        二、文殊寺
        三、文殊寺与文殊信仰
结语
附录一 文殊山石窟历代题记
附录二 《有元重修文殊寺碑铭》汉文录文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6)甘肃裕固族民间舞蹈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序言
绪论
    一、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二、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三、文献综述
第一章 裕固族历史渊源
    第一节 裕固族的形成
    第二节 裕固族聚居地概况
    第三节 裕固族宗教信仰
    第四节 藏传佛教对裕固族的影响
第二章 裕固族民俗文化特色
    第一节 裕固族服饰、图案艺术、传统体育、饮食习俗
    第二节 裕固族文学及民歌
第三章 裕固族传统舞蹈文化
    第一节 裕固族舞蹈概述
    第二节 具有代表性的裕固族舞蹈
        一、天鹅琴舞
        二、牛角鼓舞
        三、摇奶舞
        四、顶杆子舞
        五、迎亲舞
        六、护法舞
        七、织褐子舞
        八、擀毡舞
第四章 裕固族舞蹈传承保护及发展
    第一节 裕固族民间舞蹈的传承
    第二节 裕固族民间舞蹈的保护
    第三节 裕固族民间舞蹈在当代的延伸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7)甘肃桦树沟铁铜矿床控矿构造和深部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和意义
    1.2 研究区概况
    1.3 桦树沟铁铜矿床地质研究和找矿预测工作进展
        1.3.1 矿区地质工作进展
        1.3.2 西矿段铁铜矿体地质勘探现状
        1.3.3 前人对矿床控矿构造和深部预测工作评述
        1.3.4 同位素年代学概况
    1.4 控矿构造研究思路和深部找矿预测方法
        1.4.1 控矿构造研究思路
        1.4.2 深部找矿预测方法研究现状
    1.5 完成的实物工作量
    1.6 取得的主要成果与认识
第二章 矿区构造背景和矿区地质特征
    2.1 区域构造背景和成矿地质特征
        2.1.1 区域地层
        2.1.2 区域构造
        2.1.3 区域岩浆岩
        2.1.4 区域矿产
    2.2 矿区地质特征
        2.2.1 矿区地层
        2.2.2 矿区构造
        2.2.3 矿区岩浆岩
第三章 桦树沟西矿段矿床地质和控矿构造特征
    3.1 西矿段矿床地质特征
        3.1.1 矿体地质特征
        3.1.2 矿石矿物特征
        3.1.3 矿石结构构造
    3.2 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
        3.2.1 岩矿石的化学成分
        3.2.2 稳定同位素特征
        3.2.3 矿物包裹体特征
    3.3 矿床成岩成矿时代研究
    3.4 西矿段控矿构造特征
        3.4.1 控矿构造分布特征
        3.4.2 控矿构造和侵入岩构造的控矿表现规律
        3.4.3 控矿构造类型划分
第四章 矿床成因和成矿类型分析
    4.1 前人对矿床成因研究的评述
    4.2 喷流沉积型(SEDEX)矿床特征
    4.3 铁铜矿床成矿类型研究认识
    4.4 前人对该矿床成矿模式的研究分析
    4.5 西矿段铁铜矿床演化阶段研究
第五章 深部预测找矿物探方法和相关异常分析
    5.1 物探方法概述
    5.2 矿区 2880 中段电法测量试验和异常特征分析
        5.2.1 1 勘探线铁矿体电法测量和异常特征分析
        5.2.2 2~ -3 线铁矿体电法测量异常特征分析
        5.2.3 矿体向西延伸情况推断分析
    5.3 井中物探异常
        5.3.1 ZK2-17 井双极梯度装置异常分析
        5.3.2 ZK2-17 井偶极装置异常分析
        5.3.3 ZK2-17 实测曲线分析
        5.3.4 ZK-2-2 井视电阻率、视极化率资料分析
        5.3.5 ZK2-13 深部铜矿体延伸方向分析
    5.4 深部找矿预测的相关物探方法研究结论
第六章 西矿段铁铜矿体深部预测方法和预测结果
    6.1 深部预测找矿方法
    6.2 矿体赋存标志
    6.3 铁铜矿体深部预测结果及工程布设建议
        6.3.1 铁铜矿体分布规律
        6.3.2 西矿段 2~-3 线矿体深部定位预测及预测依据
        6.3.3 钻孔布设建议
第七章 研究结论及存在问题
    7.1 结论
        7.1.1 构造控矿作用研究
        7.1.2 控矿构造类型划分
        7.1.3 矿床成因研究
        7.1.4 深部找矿预测方法探索和地质构造分析+相关物探异常研究相结合
        7.1.5 矿体深部预测成果
    7.2 本次遗留问题和不足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及发表的论文
致谢

(8)少数民族小说叙事视角的文化意义研究 ——以新时期甘青宁少数民族小说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的缘起
    二、研究思路、方法与意义
    三、关键词界定
第一章 视角·对话:多重视角与身份叙事
    第一节 “他/她”的言说:“失守”与“失语”
        一、“他世界”的“失守”与“他”的他者化
        二、“我”代“他/她”言:身份分裂与认同焦虑
        三、话语权与第二叙述者
    第二节 “我”的言说:个人成长叙事与民族寓言
        一、“还乡”:自我征逐意义的原乡冲动
        二、生存空间焦虑与重述历史行为
    第三节 “我”与“你”:自我对话与救赎
        一、“我”与“你”的相互救赎
        二、“我”与“你”的相遇
    小结
第二章 视角·空间:故事空间生成与文化表征
    第一节 叙事视角与故事空间生成
        一、故事空间的构成要素及特点
        二、叙事视角与故事空间的结构生成
        三、叙事视角与故事空间的意义生成
    第二节 本土空间书写与民族文化认同
        一、地域景观描写与民族文化认同
        二、风俗仪式描写与民族文化认同
        三、人物作为符号与民族文化认同
    第三节 都市书写的他者化与自我确认
        一、都市:他者化的镜像空间
        二、出租屋:边缘空间与双重视角
    小结
第三章 视角·主题:“故事”重述与小说意识形态
    第一节 《红女人》的视角转换与主题表达
        一、互文性与《红女人》的重述
        二、《红女人》的视角转换与可靠性叙述
    第二节 《阿干歌》的叙事视角与历史书写
        一、历史·小说·视角
        二、视角·留白:“最后一个”的故事讲述模式
    第三节 《清水里的刀子》的叙事视角与文本结构
        一、小说的显形文本结构
        二、小说的隐形文本结构
        三、隐形文本结构与小说的艺术魅力
    第四节 《父亲的雪》的儿童视角与“西海固”书写
        一、儿童视角叙事的“呈现”功能
        二、儿童视角叙事中的“诗”与“美”
        三、儿童视角叙事的陌生化
    小结
余论
主要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科研成果
后记·致谢

(9)多元与边缘 ——河西当代文学的地域文化阐释(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论文的研究背景和现状
    二. 选题的意义和价值
    三. 研究对象的界定及其写作思路
第一章 河西及河西文化的考察
    第一节 与研究相关的几个概念
        一. 河西
        二. 走廊
        三. 河西走廊
    第二节 河西的自然地理与历史变迁
        一、河西的自然地理
        二. 河西的历史变迁
第二章 河西文学特质的精神溯源
    第一节:彩陶文化和神话孕育的浪漫精神
    第二节:河西经史文化影响下的现实主义精神
    第三节 宗教文化在河西文学心理的折射
第三章:璞玉浑金——雪漠小说的元文化解读
    第一节:儒家文化对雪漠小说创作的濡染
    第二节:佛教思想在雪漠创作中的渗透
    第三节:道教文化在雪漠小说中的弥漫
第四章:错彩镂金——河西当代小说创作
    第一节:草原新传奇——赵燕翼的小说创作
    第二节:河西汗血马——张弛的小说创作
    第三节:西部牧羊人——王新军的小说创作
    第四节:凉州土地情——阎强国、唐达天、补丁的小说创作
第五章:走廊心影---河西当代诗歌创作
    第一节:河西当代诗歌创作概述
    第二节:灿若星河——河西当代诗人的个性空间
        一. 林染
        二. 梁积林
        三. 古马
        四.谢荣胜
第六章:戈壁行吟——河西当代散文创作
    第一节:河西当代散文创作概述
    第二节:星光下的乌拉金——铁穆尔散文论
    第三节 巴丹吉林沙漠边缘的行走与思考
        一.关于原生态散文
        二.西北体验及其平民叙事
结语
参考书目
在校期间的科研成果
后记

四、重返祁连山(一)(论文参考文献)

  • [1]“那段天籁之章……遥与大荒铜铃相呼”——昌耀诗歌地理纵论[J]. 燎原. 青海湖, 2020(03)
  • [2]汉晋图像中的神仙世界[D]. 李中塬.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4)
  • [3]范长江与斯诺夫妇对中国采访报道的比较研究[D]. 张振寰. 内蒙古大学, 2019(09)
  • [4]中国现当代西北丝路文学研究[D]. 荀羽琨.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8)
  • [5]文殊山石窟研究[D]. 李甜. 兰州大学, 2019(08)
  • [6]甘肃裕固族民间舞蹈文化研究[D]. 张文. 西北民族大学, 2017(08)
  • [7]甘肃桦树沟铁铜矿床控矿构造和深部预测[D]. 韩鹏飞. 长安大学, 2014(02)
  • [8]少数民族小说叙事视角的文化意义研究 ——以新时期甘青宁少数民族小说为例[D]. 韩春萍. 中央民族大学, 2012(05)
  • [9]多元与边缘 ——河西当代文学的地域文化阐释[D]. 王明博. 兰州大学, 2011(10)
  • [10]悲壮的征程[J]. 邵维祥,周鹏. 文史天地, 2010(06)

标签:;  ;  ;  ;  ;  

重返祁连山(一)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