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河北省地缘经济关系测度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丁伟,骆华松[1](2020)在《基于地缘经济关系的甘孜州发展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地缘经济关系是地缘经济学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对制定区域地缘经济战略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通过选取三个指标,运用多元统计分析的欧氏距离法,对甘孜州与四川省其他地区的地缘经济关系进行测度与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阿坝州、南充市和巴中市的欧式距离值小于-0.5,与甘孜州形成强竞争型关系;(2)广元市、达州市、绵阳市和泸州市的欧式距离值介于-0.5和0之间,与甘孜州形成一般竞争型关系;(3)广安市、宜宾市、眉山市和遂宁市的欧式距离值介于0和0.5之间,与甘孜州形成一般互补型关系;(4)凉山州、自贡市、德阳市、内江市、乐山市、资阳市、成都市、雅安市和攀枝花市的欧式距离值大于0.5,与甘孜州形成强互补型关系.文章最后针对四种地缘经济关系提出了相应的甘孜州经济发展策略.
冯长强,张晓楠,曹一冰,武丽丽[2](2019)在《地缘环境定量研究综述》文中研究说明地缘环境分析是明晰地缘环境、辅助国家战略决策的重要手段,而地缘环境定量研究是提高地缘环境分析结果科学性、准确性的主要途径。该文重点对国内外地缘环境定量研究进行总结归纳,从地缘要素作用机理研究、地缘位势与地缘影响力测度、地缘关系测度、地缘格局划分、地缘环境安全评价、地缘环境模拟与预测等领域综述和评价了地缘环境定量研究的理论、方法和技术研究现状,指出了地缘环境定量研究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近年来随着相关方法和技术的应用,地缘环境定量研究已经取得积极进展,但仍然存在许多问题有待解决:1)基础理论研究需要进一步加强;2)技术手段需要进一步交叉融合;3)研究方法需要进一步验证;4)研究领域和研究区域需要进一步拓展。研究结果对推动地缘学科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李新燕[3](2019)在《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地缘经济合作研究》文中提出1999年,中印学者提出了孟中印缅经济合作的构想,受到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学术界的积极响应。在各方共同的努力下,孟中印缅走廊区域经济合作在贸易、交通、旅游业、农业等领域取得了诸多进展。事实证明,该经济走廊建设不仅有利于促进四国自身经济的发展,而且对南亚经济发展产生了较强的拉动作用,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但是,受以地缘政治关系为主的多种因素的影响,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建设总体滞后,地缘经济合作潜力巨大。在此背景下,本文对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地缘经济合作开展系统研究,以期为有效推进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建设提供科学依据。本文运用地缘经济合作的相关理论,通过深入探索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地缘经济合作条件、合作现状格局、制约障碍因素,提出了未来开展地缘经济合作的构想。综合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孟中印缅地缘经济关系比较密切,整体态势上是竞争性大于互补性;(2)在经贸合作方面,孟中印缅四国总的经贸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导致区域内各国对贸易和投资的依赖程度有所减弱,而且区域整体的对外吸引力及域内的市场动力都比较弱;(3)该区域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严重制约当地经济发展,中国在技术和资金上有绝对优势,各方基础设施的合作互补性较强;(4)在产业合作方面,能源与旅游合作取得一定成效,科技与农业领域仍需加强合作。合作中存在能源开发集中且合作有失均衡、缺少制度保障与合作规划、旅游宣传不到位及区域农业种植结构差异大等问题,目前还难以形成整体竞争优势;(5)影响孟中印缅地缘经济合作关系的障碍因素主要包括:政治互信不足、受域外大国因素影响较大、文化差异明显、域内经济基础薄弱、孟中印缅政府间的合作层次较低等;(6)孟中印缅地区可运用BOT模式、点式合作模式、拓展补偿贸易、共建产业园的合作模式及“4-X”的合作模式,加强交通、能源、农业、经贸和旅游等重点领域的合作;(7)针对不同问题采取具体的实施路径,如加大力度推进基础设施建设、立足优势互补开展产业合作及拓宽融资渠道等等。本文从地缘视角对孟中印缅经济合作现状进行分析,进而揭示孟中印缅地缘经济关系规律,在研究内容方面具有一定的创新。
刘守威,张玉玲[4](2019)在《新疆省际经济联系与地缘经济关系发展质量测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新疆自治区作为"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核心区,对其进行地缘经济关系研究尤为重要。本文利用修正的引力模型和欧氏距离模型对新疆省际空间经济联系与地缘经济关系的分布情况进行分析。分析发现:(1)从空间经济联系上看,江苏、山东、广东、浙江与新疆呈强联系型,河南、北京、河北、上海、四川与新疆呈较强联系型,福建、天津等8个省与新疆呈一般联系型,湖北、湖南等10个省与新疆呈较弱联系型,宁夏、西藏、海南与新疆成弱联系型;(2)从地缘经济关系上看,北京、上海、辽宁、山西与新疆是强互补关系,海南、浙江等8个省与新疆是一般互补关系,天津、内蒙古等12省与新疆是一般竞争关系,江西、云南、甘肃、宁夏、贵州、青海与新疆是强竞争关系。
叶恺臻[5](2018)在《贸易关系视角下的东盟地区地缘经济风险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世界进入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地缘博弈的思维开始侧重于地缘经济的视角。近年来,中国对周边地区的经济影响力不断增强,周边地区也成为中国对外地缘经济博弈的重点区域。其中,东盟是中国重要的战略依托,是境外区域研究中的重点方向,对东盟地区的地缘经济风险研究有利于发展中国-东盟地缘经济关系,使中国在地缘经济博弈中不落下风。研究中参考拉齐林斯基的地缘经济风险体系,根据研究角度和研究区域的特征,从贸易关系着手,将研究重点聚焦于地缘经济风险类型中的空间、经济两类指标,有针对性地选取并细化指标,运用地缘经济、相互依赖、竞合关系等理论与方法,构建数学模型,进而从中国-东盟地缘经济竞合关系和东盟-域外国家贸易依赖程度两个方面对地缘经济风险进行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点如下:1.论述了中国-东盟地缘经济风险的研究背景和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了前人研究存在的不足,明确了本文的研究范围和基本思路。2.参考前人研究成果,结合实际情况以及国际需求,对东盟国家战略资源与支柱产业进行了界定。最终将战略资源归纳为农林作物、金属矿产、能源矿产三类。东盟十国的支柱产业主要为采矿业与制造业。3.测算东盟国家战略资源对中国的保障度,研究表明:中国对战略资源的需求集中于印尼、泰国、菲律宾、马来西亚等国,易受到保障国内部产生的不可抗因素而造成损失;中国对战略资源的需求量持续增加,与其他域外国家的贸易竞争将更加显着;东盟国家自身产业升级,由资源出口国转为资源消费国,未来部分战略资源的缺口将另谋他路。4.借鉴前人贸易依赖程度计算方法,结合研究实际进行改进,构建测算模型。研究表明:中国-东盟相互依赖程度日益加深,但地缘经济博弈问题同样突出;目前美国在该地区地缘经济格局中占据主导地位,日本虽有衰退,但仍与中国处于伯仲之间,印度上升势头明显;在南海周边国家,中国处于相对被动,缺少能作为“支点”的合作伙伴,能源与经贸通道被美日势力挟持,未来大国博弈带来的地缘经济风险将呈现有增无减的趋势。5.利用欧式距离法,构建中国-东盟贸易关系测度模型。测算结果显示:2016年,中国与越南、泰国、马来西亚、印尼属于强竞争关系,与菲律宾属于一般竞争关系。将结果与2007、2010、2013年对比,东盟十国与中国的竞合关系呈现出两极分化的趋势,其中越印泰马四国与中国的竞争性呈现增大趋势。中国可能将面临外资流出转投劳动力成本更低廉的东盟国家的风险,以及东盟国家制造业快速发展的挑战风险。6.针对前人研究脆弱性存在涉及面过于宽泛的问题,本文在对脆弱性指标模型改进中,采用了以支柱产业为重点的计算方法。支柱产业关系国计民生,受到冲击时的补救成本远远高于其他产业,最能体现脆弱性的内涵。改进后的脆弱性模型可以使计算结果更加精确。7.针对前人研究空间引力模型中存在的局限性,即模型只能用于分析两个国家之间的依赖程度,并不能表现出两个国家之间的依赖程度在受到第三国影响之后所发生的变化。本文通过构建相对关系矩阵,测算东盟各国对域外国家的相对贸易依赖程度,有效地解决了两个国家之间的依赖程度在受到其他国家影响之后发生的变化问题。8.针对前人研究欧氏距离模型不能面面俱到的不足,本文中根据中国发展现状的特点选取指标,可以更加准确地测算中国-东盟地缘经济关系中的竞争与互补性。通过模型测算的结果显示,中国-东盟地缘经济中主要的竞争国家为越南、泰国、马来西亚、印尼四国,十年来此四国与中国地缘经济关系竞争趋势加剧。
周瑜[6](2017)在《中国东北地区与俄远东地区空间经济联系、地缘经济关系与经贸合作》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为中国与俄罗斯的区域经济合作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中俄双方在政治互信的基础上,正抓紧落实中国“丝绸之路经济带”与俄罗斯“欧亚经济联盟”的合作对接,以进一步深化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中国东北地区与俄罗斯远东地区是中俄双方区域经济合作中的重点区域,本文从空间经济联系视角对两地区的区域经济合作进行实证分析并提出促进双方区域经济合作的措施。本文以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空间经济理论、地缘经济理论、边界一体化效应理论等理论为支撑,较为深入地分析研究了中国东北地区与俄罗斯远东地区的区域经济合作问题。本文利用引力模型,并将2008-2014年的数据带入引力模型,从空间经济联系强度、主要经济联系方向、经济区位等视角,分析中国东北地区与俄罗斯远东地区的空间经济联系程度,以及两地区城市群经济联系的空间结构与区位特征。得出如下结论:在具有一定地理区位优势和经济发展水平接近的条件下,空间经济联系强度基本反映出空间经济联系程度和经贸合作关系,并且交通运输网络是否发达直接决定空间经济联系强度。本文利用欧氏距离法,对中国东北三省与俄罗斯远东地区2008-2014年的相关数据进行了分析,对其地缘经济关系进行了简要的分类。同时,通过对两地区属于互补型的各地区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得出两地区地缘经济上的互补程度直接影响两地区经贸合作水平的结论。同时,对属于竞争较强型的中国东北地区与俄远东地区提出了促进其向互补方向发展的结构性调整建议:中国黑龙江省、辽宁省和吉林省应增加与俄远东地区的萨哈林州和萨哈共和国在电力、燃料和石油等工业的基础建设投资和贸易合作;加强科学、卫生、教育和旅游合作;应加强技术创新优势产业合作。本文将中国东北地区与俄罗斯远东各地区之间的空间经济联系强度、主要经济联系方向、空间经济区位与地缘经济关系分别进行匹配,再将各匹配结果进行汇总匹配分析,进一步分析各地区经贸合作优势、劣势及经贸合作程度。认为空间经济联系与地缘经济关系匹配不合理是制约中国东北地区与俄罗斯远东地区经贸合作发展的深层次原因之一。本文根据中国东北地区与俄远东地区经贸合作状况,以及两地区空间经济联系与地缘经济关系匹配的合理化程度,提出在空间经济视角下促进中俄两地区经贸合作发展的路径和模式。认为深化两地区经贸合作需科学匹配空间经济联系与地缘经济关系。本文的框架结构如下:第1章为绪论,主要阐明本论文的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国内外学者研究现状,研究的思路与方法、结构安排、创新之处等。第2章阐述了区域经济一体化及空间经济相关理论与模型。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空间经济理论、地缘经济理论、空间相互作用理论、边界一体化效应理论、边境区位理论进行了梳理,为本文研究中国东北地区与俄罗斯远东地区的经贸合作奠定了理论基础。第3章通过引力模型的使用,从空间经济联系强度、主要经济联系方向、经济区位等角度分析中国东北地区与俄罗斯远东地区的空间经济联系程度;分析中俄两地区城市群经济联系的空间结构与区位特征,以及决定空间经济联系程度的主要因素。第4章从地缘经济关系角度,通过使用欧氏距离公式对中国东北地区与俄罗斯远东地区进行地缘经济关系分类,得出地缘经济关系是影响中俄两地区区域经济合作质量和进程的重要因素,为更好地开展中俄区域经济合作提供依据。第5章将中国东北地区与俄罗斯远东地区的空间经济联系强度、空间经济主要联系方向和空间经济区位分别与地缘经济关系进行匹配,并将各自匹配结果进行汇总匹配分析,从而确定两地区空间经济联系与地缘经济关系匹配是否合理,找出中俄两地区经贸合作关系不理想地区的原因,并提出解决方案。第6章是以对中国东北地区与俄罗斯远东地区空间经济联系、空间经济区位、地缘经济关系的深入分析为依据,阐述中国东北地区与俄罗斯远东地区在贸易、交通运输、能源、科技创新、农业及金融等领域的经贸合作状况,提出空间经济视角下中俄区域经济合作的发展路径和发展模式。第7章是全文的结论。本文的创新点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将空间经济理论与区域经济合作相结合,特别是运用空间经济联系和地缘经济关系来分析中国东北地区与俄罗斯远东地区的区域经贸合作问题,是一种新的分析视角。以往国内外学者对中国东北地区与俄罗斯远东地区的区域经贸合作的研究,更多的是运用传统的经济学理论从经济利益的角度进行分析,难以全面探析两地区区域经贸合作的状况与存在的问题。而本文从空间经济联系和地缘经济关系的视角补充了这种不足。第二,将中国东北地区与俄罗斯远东地区的空间经济联系强度、空间经济联系主要方向和空间经济区位与地缘经济关系分别进行匹配,并将所得结果再次进行汇总匹配分析,不仅能够揭示两地区的经贸合作状况,而且也使研究结果更加准确具体。第三,通过对扇形发展模式的阐释,提出了中国东北地区与俄罗斯远东地区深化区域经贸合作的发展路径。
孙丽文,王尚,吕静韦[7](2017)在《京津冀区域制造业转移对接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依据比较优势原则对其区域制造业转移对接模式进行研究,不仅能加快产业转移对接的步伐、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还能促进产业创新,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与升级。以边际产业转移理论、竞争优势理论和产业生命周期理论为基础,首先通过地缘经济关系的测度,对京津冀区域制造业转移对接的条件进行分析;然后采用比较优势分析及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对制造业在各地区的相对优势做出评价;最后根据各产业自身特点并结合京、津、冀的区域功能定位,提出适合京津冀制造业转移对接模式选择的建议。
李颖慧[8](2016)在《基于地缘经济关系的京津冀府间关系问题研究》文中提出处理好政府间的竞争与合作关系,使政府的政策行为与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相适应,将极大程度上利于区域经济的健康运行和区域间的协同发展,同时也是我国行政管理实践中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研究京津冀区域经济发展中政府间的竞争与合作关系的优化问题对于区域协同发展的顺利进行、经济一体化的实现将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鉴于地缘经济关系可以反映出区域间的竞争型与互补型经济关系,本文基于京津冀区域经济关系的分析视角,研究京津冀政府间的竞争与合作关系面临的问题,并运用竞合理念给出优化府间关系的对策建议。首先,本文对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概述,阐述了政府间关系理论、竞合理论以及地缘经济关系理论,奠定了本文分析问题的理论基础。然后,通过查阅北京、天津、河北的相关统计数据,使用欧式距离测定方法对京津冀区域进行经济关系测度,测度出存在于京津冀之间的竞争型及互补型地缘经济关系,并分析了京津冀区域经济发展中府间关系的状态。其次,以地缘经济关系的测算结果为依托,深入分析京津冀府间关系面临的问题:竞争关系大于合作关系,互补关系未能得到有效利用;并进一步分析了京津冀府间关系存在问题的原因。最后,引入企业间的竞合理念提出了优化京津冀政府间关系的对策。
赵明华,李娇娇,韩荣青,傅双[9](2015)在《环渤海地区省际地缘经济关系研究》文中提出构造地缘经济关系指数,并以其对环渤海地区各省市之间的地缘经济关系进行定量分析。揭示环渤海地区2012年的地缘经济关系,并分析环渤海地区1981—2012年地缘经济关系的演化规律,为环渤海地区的地域分工与协作指明方向。结果表明:山东与河北、辽宁与河北为强竞争型,河北与北京、河北与天津为强互补型,其他省市之间都为一般竞争型或一般互补型。在1981—2012年间河北—北京、山东—北京、山东—天津、河北—天津及辽宁—北京之间总是处于互补型;辽宁—河北、山东—河北之间属于竞争型;辽宁—天津、天津—北京早期属于一般竞争型,后期演化为互补型;山东与辽宁原属于一般互补型,慢慢演化为一般竞争型;环渤海地区区域整体地缘经济关系的互补性趋于增强。具有互补性的地区应充分发挥互补型地缘经济的关系的作用;具有竞争性的省市应处理好彼此之间的竞争领域,寻求地域分工合作;各地区间应加强经济联系,拓宽区域合作空间。
酒二科,韩增林,王利,赵彪[10](2015)在《区域视角下后发城市经济发展战略研究以大同市为例》文中指出以大同市为例,采用"格局分析—关系阐释—方向选择—实施策略"的研究思路,从区域视角研究了后发城市经济发展战略。通过主成分分析法(PCA)研究了大同与周边地区经济发展的空间格局,运用多元统计分析中的欧式距离法对大同周边地区与大同市的地缘型经济关系状态进行了测度,认为大同市应深度融入首都经济圈,同朔一体化,发展成为有一定影响力的区域性现代化城市,提出了大同市融入首都经济圈的建议。
二、河北省地缘经济关系测度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河北省地缘经济关系测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地缘经济关系的甘孜州发展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研究区概况 |
2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
2.1 数据来源 |
2.2 研究方法 |
2.2.1 文献参考法 |
2.2.2 欧氏距离法 |
2.2.3 可视化表达 |
3 研究结果 |
3.1 数据处理 |
3.1.1 选取相关评价指标 |
3.1.2 对指标进行标准化处理 |
3.1.3 计算欧氏距离 |
3.1.4 调整欧氏距离 |
3.1.5 判别地缘经济关系 |
3.2 结果分析 |
3.2.1 强竞争型地缘经济关系 |
3.2.2 一般竞争型地缘经济关系 |
3.2.3 一般互补型地缘经济关系 |
3.2.4 强互补型地缘经济关系 |
4 结论与建议 |
4.1 结论 |
4.2 建议 |
(2)地缘环境定量研究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地缘环境定量研究 |
1.1 地缘要素作用机理研究 |
1.2 地缘位势与地缘影响力测度 |
1.3 地缘关系测度 |
1.4 地缘格局划分 |
1.5 地缘环境安全评价 |
1.6 地缘环境模拟与预测 |
2 地缘环境定量研究面临的挑战 |
(1) 基础理论研究有待进一步加强。 |
(2) 方法、技术需要进一步交叉融合。 |
(3) 现有定量研究方法有待进一步验证。 |
(4) 研究领域和研究区域需要进一步拓展。 |
3 结语 |
(3)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地缘经济合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地缘经济合作研究 |
1.2.2 国际经济走廊理论的研究 |
1.2.3 孟中印缅经济走廊研究 |
1.2.4 研究评述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现实意义 |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第2章 地缘经济合作的理论基础 |
2.1 基本概念 |
2.2 经济一体化 |
2.3 区域分工理论 |
2.4 地缘经济关系测度 |
第3章 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地缘经济合作条件 |
3.1 合作条件概述 |
3.1.1 区位条件 |
3.1.2 孟中印缅宏观经济发展基础 |
3.1.3 核心区域经济合作条件 |
3.2 比较优势与劣势 |
3.2.1 各自的比较优势 |
3.2.2 各自存在的劣势 |
3.3 互补性分析 |
第4章 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地缘经济合作格局 |
4.1 地缘经济关系格局 |
4.1.1 地缘经济关系测度 |
4.1.2 地缘经济关系分析 |
4.2 产业合作格局 |
4.2.1 旅游合作 |
4.2.2 科技合作 |
4.2.3 能源合作 |
4.2.4 农业合作 |
4.3 交通连接空间格局 |
4.3.1 公路连接现状 |
4.3.2 铁路连接现状 |
4.3.3 水路连接现状 |
4.3.4 航空连接现状 |
4.4 贸易投资合作格局 |
4.4.1 贸易现状 |
4.4.2 区域内FDI发展分析 |
4.5 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地缘经济合作总体格局 |
第5章 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地缘经济合作障碍因素 |
5.1 地缘关系复杂 |
5.1.1 政治互信不足 |
5.1.2 印度、缅甸、孟加拉国受域外大国因素影响较大 |
5.2 经济基础比较薄弱 |
5.3 地缘文化差异较大 |
5.4 合作机制不够健全 |
5.5 基础设施落后 |
第6章 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地缘经济合作未来发展的构想 |
6.1 地缘经济合作重点领域 |
6.1.1 交通合作 |
6.1.2 能源合作 |
6.1.3 农业合作 |
6.1.4 经贸合作 |
6.1.5 旅游合作 |
6.1.6 信息技术合作 |
6.2 地缘经济合作模式 |
6.2.1 合作方式 |
6.2.2 空间模式 |
6.3 地缘经济合作路径 |
6.3.1 增信释疑,加强政治互信构建 |
6.3.2 加大力度推进重点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建设 |
6.3.3 立足优势互补开展产业合作,重视早期收获项目的培育 |
6.3.4 加强区域内公共外交 |
6.3.5 拓宽融资渠道吸引多元化资本 |
6.3.6 完善相关政策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2 创新之处 |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4)新疆省际经济联系与地缘经济关系发展质量测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研究方法与数据 |
(一) 修正引力模型 |
(二) 地缘经济关系测算模型 |
3. 欧氏距离测算及标准化 |
5. 欧式距离调整 |
三、新疆省 (区、市) 际经济联系分析 |
四、新疆地缘经济关系分析 |
五、新疆与其他省域的经济联系与地缘经济关系综合质量分析 |
(一) 经济联系类型匹配分析 |
(二) 新疆省际经济关系质量提升的建议与对策 |
(5)贸易关系视角下的东盟地区地缘经济风险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相关概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地缘经济风险的研究 |
1.3.2 中国-东盟地缘经济研究 |
1.3.3 研究现状总结 |
1.4 研究思路、内容与框架结构 |
1.4.1 研究思路与内容 |
1.4.2 论文组织与框架 |
第二章 东盟概况及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 东盟概况 |
2.1.1 东盟基本情况 |
2.1.2 东盟国家的战略资源 |
2.1.3 东盟国家的支柱产业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地缘经济研究理论 |
2.2.2 相互依赖研究理论 |
2.2.3 竞合关系研究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东盟-域外国家贸易敏感性与脆弱性及地缘经济风险 |
3.1 东盟-域外国家贸易敏感性 |
3.1.1 东盟-域外国家贸易敏感性变化趋势 |
3.1.2 贸易敏感性格局演变及地缘经济风险 |
3.2 东盟-域外国家贸易脆弱性 |
3.2.1 东盟-域外国家贸易脆弱性变化趋势 |
3.2.2 贸易脆弱性格局演变及地缘经济风险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东盟-域外国家贸易依赖程度及地缘经济风险 |
4.1 贸易依赖程度测算模型 |
4.1.1 空间引力模型与国力方程 |
4.1.2 贸易依赖程度测算模型构建 |
4.1.3 结果估计与检验 |
4.1.4 模型系数分析 |
4.2 域外国家-东盟地缘相对贸易依赖程度 |
4.2.1 贸易依赖程度测算模型修正 |
4.2.2 域外国家-东盟地缘相对贸易依赖程度测算 |
4.2.3 贸易依赖程度影响力格局与地缘经济风险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中国-东盟竞合关系及地缘经济风险 |
5.1 地缘经济竞合关系测算 |
5.1.1 地缘经济竞合关系测算方法 |
5.1.2 地缘经济竞合关系分析 |
5.2 东盟对中国的战略资源保障 |
5.2.1 东盟国家对中国的总体保障度 |
5.2.2 东盟国家对中国重点保障门类 |
5.2.3 地缘经济风险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工作总结 |
6.2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6)中国东北地区与俄远东地区空间经济联系、地缘经济关系与经贸合作(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学者的研究 |
1.3.2 国外学者的研究 |
1.4 研究思路与结构安排 |
1.4.1 研究思路 |
1.4.2 论文结构安排 |
1.5 研究方法 |
1.6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1.6.1 创新之处 |
1.6.2 不足之处 |
2 相关理论与基础模型 |
2.1 相关理论综述 |
2.1.1 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 |
2.1.2 空间经济学理论 |
2.1.3 地缘经济学理论 |
2.1.4 空间相互作用理论 |
2.1.5 边界地区一体化效应理论 |
2.1.6 边境区位合作理论 |
2.2 空间经济模型——引力模型 |
2.2.1 引力模型的由来 |
2.2.2 引力模型的基本形式 |
2.2.3 引力模型中的相关变量 |
3 中国东北地区与俄罗斯远东地区空间经济联系分析 |
3.1 空间经济联系模型的构建 |
3.1.1 引力模型的构建说明 |
3.1.2 解释变量说明及选取 |
3.1.3 样本数据来源及说明 |
3.1.4 构建的引力模型 |
3.2 空间经济联系强度分析 |
3.2.1 指标的选取 |
3.2.2 经济联系强度类型分析 |
3.3 主要经济联系方向 |
3.3.1 主要经济联系方向理论 |
3.3.2 引力模型的使用 |
3.3.3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
3.3.4 远东地区各区对东北三省空间经济联系量总值与GDP之间相关性的实证分析 |
3.3.5 主要经济联系方向的确定 |
3.4 经济区位 |
3.4.1 经济区位测量方法 |
3.4.2 经济区位的空间分布 |
3.4.3 中俄两地区的区位特征与优势 |
3.5 中国东北地区与俄罗斯远东地区空间经济联系的具体分析 |
3.5.1 强联系型和较强联系型 |
3.5.2 一般联系型 |
3.5.3 较弱和弱联系型 |
3.6 边界效应、交通运输网络与城市群空间经济联系 |
3.7 本章小结 |
4 中国东北地区与俄罗斯远东地区地缘经济关系分析 |
4.1 地缘经济关系测算方法 |
4.1.1 选取评价指标 |
4.1.2 对指标值进行标准化处理 |
4.1.3 欧氏距离计算 |
4.1.4 欧氏距离标准化处理 |
4.1.5 对欧氏距离进行调整 |
4.1.6 地缘经济关系阈值区间的确定 |
4.2 地缘经济关系类型分析 |
4.2.1 互补很强型和互补较强型 |
4.2.2 竞争与互补不确定型 |
4.2.3 竞争较强型 |
4.3 本章小结 |
5 中国东北地区与俄罗斯远东地区空间经济联系与地缘经济关系匹配分析 |
5.1 空间经济联系强度与地缘经济关系测量结果匹配分析 |
5.2 空间经济联系主要方向与地缘经济关系测量结果的匹配分析 |
5.3 空间经济区位与地缘经济关系测量结果的匹配分析 |
5.4 空间经济联系与地缘经济关系测量结果汇总的匹配分析 |
5.4.1 很好和好的匹配状态 |
5.4.2 差匹配状态 |
5.4.3 中性匹配状态 |
5.5 本章小结 |
6 空间经济视角下中国东北地区与俄罗斯远东地区经贸合作的发展 |
6.1 中国东北地区与俄罗斯远东地区经贸合作状况 |
6.1.1 贸易领域合作 |
6.1.2 交通运输领域合作 |
6.1.3 能源合作 |
6.1.4 科技创新领域的合作 |
6.1.5 农业合作 |
6.1.6 金融合作 |
6.1.7 环保与旅游合作 |
6.2 中国东北地区与俄罗斯远东地区不同类型地区的经贸合作 |
6.2.1 促进不同匹配类型地区的经贸合作 |
6.2.2 强化空间经济下的经贸合作 |
6.3 中国东北地区与俄罗斯远东地区的经济合作模式 |
6.3.1 区域空间开发模式 |
6.3.2 中国东北地区与俄罗斯远东地区经贸合作中的扇形发展模式 |
6.3.3 中心发展轴对扇形模式的影响 |
7 结论 |
在学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后记 |
(7)京津冀区域制造业转移对接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京津冀产业转移对接的条件分析 |
(一) 地缘经济关系的测度 |
(二) 指标的选取与处理 |
(三) 测度结果分析 |
二、京津冀制造业相对优势评价 |
(一) 京津冀制造业比较优势分析 |
(二) 京津冀制造业技术效率分析 |
三、京津冀制造业转移对接模式选择 |
(一) 产能型转移 |
(二) 配套型转移 |
(三) 扩张型转移 |
(四) 扩散型转移 |
(五) 置换式转移 |
四、结论 |
(8)基于地缘经济关系的京津冀府间关系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的目的 |
1.2.2 研究的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综述 |
1.3.2 国内研究综述 |
1.3.3 进一步研究的必要性 |
1.4 论文的结构和主要内容 |
1.5 研究的方法 |
1.6 论文的创新点 |
2 理论基础 |
2.1 府际关系理论 |
2.2 竞合理论 |
2.2.1 竞合的含义 |
2.2.2 政府间竞合的内涵 |
2.2.3 政府间竞合的条件 |
2.3 地缘经济关系理论 |
2.3.1 地缘经济关系的含义 |
2.3.2 地缘经济关系的类型 |
2.4 本章小结 |
3 京津冀地缘经济关系的现状 |
3.1 地缘经济关系测算的分析框架 |
3.2 地缘经济关系的测算方法 |
3.3 津冀地缘经济关系的测算 |
3.3.1 选取评价指标 |
3.3.2 对指标值进行标准化处理 |
3.3.3 计算各指标距离值并进行标准化处理 |
3.3.4 计算欧式距离值并进行调整 |
3.4 测算结果分析 |
3.4.1 测算结果 |
3.4.2 测算结果分析 |
3.4.3 京津冀区域经济中府间关系的现状 |
3.5 本章小结 |
4 京津冀府间关系面临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4.1 京津冀府间关系面临的问题 |
4.1.1 竞争关系大于合作关系,无序竞争一直存在 |
4.1.2 互补关系未能利用,合作水平一直不高 |
4.2 京津冀府间关系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4.2.1 行政地位失衡、公共资源配置不均等 |
4.2.2 地方政府对政绩的诉求 |
4.2.3 竞合理念的缺乏 |
4.2.4 区域协同规划、机制的缺失 |
4.3 本章小结 |
5 优化京津冀地方政府间关系的对策 |
5.1 树立科学的竞合理念 |
5.2 改革配套措施,优化竞合环境 |
5.2.1 转变政府职能 |
5.2.2 改革政绩评估体系 |
5.2.3 实现公共政策一体化、加强区域联系的基础设施建设 |
5.3 完善组织制度,构建竞合机制 |
5.3.1 组织架构层面 |
5.3.2 制度层面 |
5.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
(9)环渤海地区省际地缘经济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区域及方法 |
1.1 研究区概况 |
1.2 研究方法 |
2 环渤海地区地缘经济关系评价 |
2.1 指标的选取 |
2.2 地缘经济关系的评价 |
3 环渤海地区地缘经济关系分析 |
3.1 强互补型地缘经济关系 |
3.2 一般互补型地缘经济关系 |
3.3 一般竞争型地缘经济关系 |
3.4 强竞争型地缘经济关系 |
4 环渤海地区地缘经济关系的演变 |
4.1 保持互补型 |
4.2 保持竞争型 |
4.3 由竞争型演化为互补型 |
4.4 由互补型演化为竞争型 |
4.5 区域整体地缘经济关系的演变 |
5 环渤海地区区域合作发展战略 |
5.1 充分发挥互补型地缘经济关系的作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
5.2 合理处理竞争型地缘经济关系,寻求地区分工合作 |
5.3强化区域地缘经济的联系,拓展区域合作空间 |
6 结论与讨论 |
(10)区域视角下后发城市经济发展战略研究以大同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研究范围与方法 |
1.1研究区域 |
1.2研究方法 |
2大同与周边区域发展差异的空间格局 |
2.1梯度差异格局 |
2.2区域联系格局 |
3大同与周边城市地缘经济关系 |
3.1指标选取 |
3.2数据处理与计算结果 |
4结论与建议 |
四、河北省地缘经济关系测度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地缘经济关系的甘孜州发展策略研究[J]. 丁伟,骆华松.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0(05)
- [2]地缘环境定量研究综述[J]. 冯长强,张晓楠,曹一冰,武丽丽.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2019(03)
- [3]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地缘经济合作研究[D]. 李新燕. 云南师范大学, 2019(01)
- [4]新疆省际经济联系与地缘经济关系发展质量测度研究[J]. 刘守威,张玉玲. 经济界, 2019(03)
- [5]贸易关系视角下的东盟地区地缘经济风险分析[D]. 叶恺臻. 战略支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 2018(01)
- [6]中国东北地区与俄远东地区空间经济联系、地缘经济关系与经贸合作[D]. 周瑜. 东北财经大学, 2017(06)
- [7]京津冀区域制造业转移对接模式研究[J]. 孙丽文,王尚,吕静韦. 河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1)
- [8]基于地缘经济关系的京津冀府间关系问题研究[D]. 李颖慧. 河北经贸大学, 2016(12)
- [9]环渤海地区省际地缘经济关系研究[J]. 赵明华,李娇娇,韩荣青,傅双. 经济地理, 2015(11)
- [10]区域视角下后发城市经济发展战略研究以大同市为例[J]. 酒二科,韩增林,王利,赵彪. 资源开发与市场, 201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