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教学中的环境意识教育

生物教学中的环境意识教育

一、生物教学中的环境意识教育(论文文献综述)

景喜林[1](2021)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加强生态环境意识教育的策略分析》文中研究指明对于生物教学而言,实验是必不可少的,初中生物也不例外。通过实验探究后,学生能够对于知识有更全面的把握,但是在实验中难免会"请"一些小动物及植物来帮忙或是需要到户外进行实验,那么则需要具备良好的环保意识,保护生态环境,让"帮助"学生学习的小动物及植物不受到伤害。经过对网络数据的综合分析发现良好的环境保护教学策略可有效强化学生的生态环境意识且能够提升学生的生物学习效率,所以此次研究将初中生物教学中加强生态环境意识教育的策略分析作为研究主题予以深入剖析。

苑新洁[2](2020)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社会责任培养的现状及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从几千年前范仲淹所说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到当代核心素养中提倡的“责任担当”,都可以看出我国对社会责任培养的重视程度。在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国家对优秀人才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2017年教育部颁发的《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着重凸显了生物学科的育人价值,其中社会责任与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相并列成为生物学科四大核心素养。在此背景下,初中生物教学实践应紧跟时代发展与社会需要,将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落实到生物教学实践之中,以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全面达成。因此,为更好的在中学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开展了在初中生物教学中进行社会责任培养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首先,概述了国内外研究现状,明确了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以及研究思路。通过阅读大量的相关文献,对核心素养、生物学核心素养及社会责任的概念进行了界定,以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STSE教育理论以及建构主义理论为研究依据,并根据当前社会背景分析了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社会责任的价值及意义。其次,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设计调查问卷对初中生物教师及学生进行社会责任培养方面的调查。通过对调查结果的分析,归纳了当今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社会责任培养存在的问题。在分析存在问题及仔细研读初中生物教材的基础上,提出了在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社会责任的策略,主要包括: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加深教师对社会责任内涵的理解;深度挖掘教材资源,灵活开展责任教育;在课堂教学中巧妙进行教学设计,突出课堂育人的主阵地;突出实验和实践的教育功能,增加社会责任培养的途径;采用多元化评价制度等几个方面。为更好地将策略应用到教学实践中,依据提出的教学对策对教材中部分教学内容进行了案例设计和实践教学分析。通过上述研究得出以下结论:一,初中生物教学中进行社会责任培养是非常重要且势在必行;二,当前初中生对社会责任的认识较为浅薄,学生希望教师通过多种途径开展社会责任教育;三,当前教师在社会责任培养的过程中存在思想认识不足、培养途径单一等问题;四,通过对初中生物教材内容的挖掘和梳理发现,初中生物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可进行社会责任教育的资源,教师应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在生物学教学中开展社会责任教育;五,实践结果表明,论文提出的教学策略可有效的培养中学生的社会责任。

吴倩[3](2020)在《初中生物教学课外实践中培养学生环境意识的实践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过去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发展,如今给人类带来了众多的环境问题,我国积极采取多种措施,不断完善法律法规标准体系,推进环境保护督察,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在过去一年中,我国着手治理多方面的环境问题,为打赢蓝天保卫战,打好碧水保卫战,推进净土保卫战等方面做出万分努力。但是,破坏环境的行为却屡见不鲜,人们对保护环境缺乏自觉性、主动性,所以提高人们的环境意识是必要且必须的。在重视教育强国的中国,从进行义务教育开始,就应该牢牢抓紧学生的环境意识教育,使其清楚认识环境的存在,培养正确的环境价值观。中学学校教育中作为基础性课程的生物学课程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生物科学素养中包涵环境意识。初中学生正处在特殊的学习阶段,学校应当运用合适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最终促成学生环境保护行为习惯的养成。本文以所在实习学校初一、初二年级的部分学生为研究对象,了解初中学生的环境意识现状,结合当今环境问题的时事现状分析,整理生物学教材内容作为辅助工具,采用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法等方法,对初中学生在生物课外实践中环境意识的培养进行实践研究。首先,确定本次研究的方向,明确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理清研究的思路。其次,通过文献阅读研究现今对初中生环境教育的研究进展,做好相关概念的界定。接着,选取实习学校初一、初二年级各三个平行班的学生,进行环境意识现状的问卷调查以及数据分析,初步了解所要进行实践研究的学生的环境观。然后,整理并拓展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教材每章内容中部分课外实践活动。最后,按照课外实践活动的教学设计原则,从整理的实践活动中选取三个课外实践活动进行实践研究,收集实践成果,得出研究结论。本文最后的研究结果表明,学生对以生物课外实践活动形式进行的教学十分喜爱,环境意识有所提高,学生学到了环境知识,提高了动手能力,并且促进了创新思维的发展,当学生拥有积极向上的态度和浓厚的学习兴趣,加上教师正确的引导,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环境价值观,形成长久正向的环境意识。

马笑容[4](2020)在《神木市初中生物学教学中环保意识培养现状调查研究》文中指出自进入工业社会以来,我国在科技进步以及经济发展的同时带来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特别是资源型城市在发展的过程中存在较严重的环境问题,已经使人们的生活和发展受到了影响,提高公民的环境道德水平,培养公民环保意识已经刻不容缓。保护环境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作为教育界的一员,生物教师更应当为环境的保护承担起一份责任贡献一份力量,充分发挥生物学科在环保教育中的价值来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生物学作为一门与大自然联系非常紧密的学科,在培养学生环境保护意识的过程中起到了无可替代的作用,能够使学生积极接受环保理念,树立稳定的环保意识。处于初中阶段的青少年是我国未来发展的主力军,在环保意识培养方面的可塑性非常强,有利于环保意识的养成,提高保护环境的主动性,所以培养中学生的环保意识十分重要。为了更全面的了解环保意识培养现状,本次研究主要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初中阶段的部分生物教师以及学生进行调查,发现存在有以下问题:生物教师的环保教育意识有待进一步提高;当下初中生物教材的显性环保教育资源不足;环保教育力量薄弱;考试制度使得环保教育助推力不足;环保意识培养的教育质量不高。针对当前初中生物教学中环保意识培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结合教学实践提出以下对策:生物教师应转变“唯成绩论”的传统教学观念重视环保教育;抓好课堂教学环节,充分利用教材中与环保教育相关的教学资源;课堂教学过程中应结合教材知识利用多媒体等多种教学方式丰富教学内容,提高环保教育的有效性;开展课外实践活动,加强环保意识的培养;联合各方力量,促进环保教育有效实施。

热孜万古丽·艾力[5](2020)在《基于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下初中生物教学中社会责任感培养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祖国未来建设和发展人才的重要储备资源是当代中学生,因此中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越来越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初中阶段是学生成长的重要时期,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是学生人格成长与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需要。生物学科中有着丰富的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的相关资源,因此在初中阶段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要充分发挥生物学科的重要引导作用。本文基于生物学社会责任这一核心素养,探讨了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的教学策略。首先采用文献研究法来查阅相关书籍,文献等资料来论述社会责任和小组合作学习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和相关的理论。其次,运用问卷调查了解并分析了七年级学生在生物课堂中社会责任的现状。并对教师进行了针对性的访谈调查,从教师的角度更深一步了解到生物学社会责任感对学生的培养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调查表明,教师和学生普遍支持在生物学科中培养社会责任感,但部分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单薄,很难将社会责任意识转变成行动,教师对于社会责任感的相关教学实践比较少。除此以外,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生物课堂中具有很大的影响,同样也是落实我国核心素养的非常好的载体。根据结合对学生的调查,认为这种教学模式可以采取对学生进行社会责任感教育的主要教学形式。针对调查的结果,充分梳理和分析与初中生物教材中蕴含社会责任教育有关的内容,利用生物课堂,生物实验,课外实践活动等方面设计典型的课堂教学,实验教学,课外实践活动教学等三种教学案例。在教学中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来渗透社会责任感教育,进行四个月的教学实践。为了检验教学实践效果,在实践前,后对实验班和对照班进行相关社会责任感内容的前测和后测,并获得相应的实践结果,根据实验班和对照班实践前后测成绩的对比可以发现,实践后实验班学生的整体成绩提高27.39分,因此实验班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相应的学科成绩也优于对照班。进而提出了从生物课程,教师作用,学生地位等层面的有效的培养方法。因此得出的研究结论为,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利用初中生物教材中蕴含社会责任感教育的内容,设计和运用典型的教学案例进行的教学实践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效果。本文对于课堂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进行分析,可以为中学教师课堂实践提供相应的课例资源。

付慧萍[6](2019)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渗透环境保护意识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环境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并已经成为了全球性的问题,受到全球人民的关注,但从目前来看,环境仍在持续恶化,顽固的环境问题难以解决,新型的环境问题又不断出现,环境修复与保护已经是迫在眉睫的任务。从长远来看,环境教育是实现环境保护的有效途径之一。本文在环境持续恶化的背景下,以环境教育为目的,通过文献分析法、调查法、案例法,对初中生物教学中渗透环境保护意识进行了初步的研究,设计了教学案例和实践活动并完成了实际教学。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本文通过文献分析法,对国内外环境教育的发展、现状等进行了综述。并结合初中生物教学的特点,通过对初中生物教材的分析挖掘,总结出了可以进行环境教育的素材,举例说明如何使用这些素材进行环境教育的渗透,以实现在生物教学中对学生环境保护意识的培养。通过访谈法对乌市32中35名教师环境保护意识及环境教育执行力度进行了解,运用问卷调查法对乌市32中七年级三个班117人进行环境保护意识和环境行为变化的测定。通过案例法,设计案例和实施教学,带领学生进行课外实践活动,以提高学生环境保护意识水平。教师环境保护意识及环境教育执行力度访谈结果显示:教师整体的环境意识需进一步提高,在实际教学中环境教育渗透力度明显不足;通过分析问卷调查前测后测成绩结果显示:通过教学设计和课外实践活动的实施,一方面学生对于环境渗透学科的偏好程度发生了变化,对于生物学科的认可度及价值的理解也有所提升;另一方面学生的环境意识显着提高(P<0.05),同时,学生的环境保护行为明显增加(P<0.05)。因此可以得出结论:在生物教学中进行环境教育能够有效的提升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强化学生的环境保护行为。通过在初中生物课及课外实践中进行环境教育的渗透,可以看出渗透环境教育能够使学生对周围的环境有了更全面的认识,对生物学有了全新的认识并激发了学习的兴趣,使学生更加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提高环境保护意识,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基于本次研究,希望为未来的环境保护教育尽一份绵薄之力。

王素玉[7](2019)在《初中生物学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的现状与实践 ——以郑州市第六十二中学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频发的环境事件严重影响着生物的生存,尤其给人类的生产、生活带来诸多危害,国际也越来越注重环境问题,提倡绿色发展,各个国家也都积极响应,开展环境教育,助力环境保护,改善生活环境。展开环境教育的主要场所是学校,学校的环境教育则主要以学科渗透的方式进行,2011年版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中规定了学生通过生物学课程的学习,要能够增强自身的环境保护意识;同时教材中也包含很多环境保护的相关内容,并设立专门的单元来强调环境保护。相较其他学科,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有其无法替代的学科优势。本课题以初中生物学教学为载体,经过前期收集、研读、整合相关文献资料,在教育实习期间对八年级112名学生和5名生物学教师就环境教育的渗透现状进行问卷调查与访谈。经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学生环境知识掌握倾向性较大,环境行为发生的随意性较强,初中生物学课程渗透环境教育任重而道远;(2)课堂教学中,呈现环境教育知识的形式较为单一;(3)开展环境教育相关生物课外活动的力度与深度都有待提高;(4)教师不能准确把握课堂教学活动中渗透环境教育的比重,获取相应教学资源的能力还有待提升。了解现阶段环境教育在初中生物学教学渗透中所存在的问题后,笔者从课堂教学、课外活动和师资建设三个方面对初中生物学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的策略进行探讨:(1)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基于教材,采用多样化的形式呈现环境知识,在教学的全过程创造性地进行渗透,笔者基于实习学校的教学特点,提出“课前‘小老师’—课中老师—课后习题”的渗透方法,并利用思维导图式的板书来加强渗透的力度;(2)利用生物社团活动是通过课外活动渗透环境教育的方式之一,同时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课外生物探究性实验,教师还可根据教学的进度与当地现有的环境教育资源,开展实践性强的课外“绿色”实践活动;(3)初中生物学教师应该认真研读课标、钻研教材,获取提高教学资源的能力,储备材料,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积极参与相关的环境教育培训。本文选取实践教学中的2个典型案例进行分析:课堂教学案例《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和课外活动中社团活动案例《濒临灭绝的生物及其保护》。在渗透环境教育的实践效果检验中,笔者一方面对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中的环境行为进行观察,另一方面在学期结束时对学生展开环境知识掌握、环境意识增强和环境行为发生的调查,经过对调查结果和观察情况的分析,表明笔者在初中生物学课程中渗透环境教育的实践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成效。

邱昭文,曾天赐,钟荣峰[8](2018)在《环境意识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渗透研究》文中认为一、课题研究的背景(一)环境问题成为影响社会发展的主要因素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尤其是工业技术、原子能技术、空间技术以及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人们在自然对象中不断发现新的属性,大大扩展了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社会生产力。但是,伴随着人类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和世界人口的急剧增加,人类开始无限制地向其生存的地球索取资源,同时也不断地向自然环境中排放大量的污染物,造成了许多地球自然环境的破坏。环境问题的产生源于人类社会

周伟[9](2018)在《环境素养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养成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前,我国正面临着严重的环境危机,雾霾严重、生态环境遭极大的破坏使得我国在未来的生态建设上处于严峻的挑战。而对于处在高中阶段的学生来说,他们是民族复兴的希望,肩负着生态环境保护和重建的重任。高中生的环境素养将直接影响着未来的生态环境是否健康发展和可持续,因此,关注高中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关注高中生物课堂上对学生环境素养的培养,是新课改教学标准的要求,也是新时代素质教育下国家及社会对生物教师教学的期望。本文就高中生物教学中环境素养的现状进行研究,认为开展环境素养培养是基于环境问题日趋严重、公民缺乏环境保护意识和一切为经济利益让步的社会大环境下亟需开展的教育教学内容。同时认为在高中生物课堂中开展环境素养养成具有较高的可行性,因为高中阶段是渗透环境教育的关键时期,高中生物学科适合进行环境教育的渗透,此外各级政府部门也大力支持。通过调查问卷对高中生环境知识情况、环境价值情况、环境态度情况和环保行为情况研究,认为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开展环境素养养成应遵循以下策略:1)在高中生物课堂中应将环境教育融入生物教学、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开展适宜的环境保护意识教学、根据学科知识结合生活实际开展教学、注重显性课程与隐形课程的相互结合、利用校本课程培养学生环境素养和利用生物活动课渗透环境教育;2)在生活中应该注重家长价值观、消除不良思想的影响、利用社会舆论营造环保氛围提高学生的环境意识和关注学生日常行为加强学生环境意识等方面入手。

张红媛[10](2017)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环境意识培养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我国经济发展越来越迅速,但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在不断面临着严峻的环境危机,虽然我国目前保护环境的措施在不断提升,但是环境问题也没得到妥善的解决。任何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经济发展都是无法长久维系的,环境对经济发展和社会文明的进步都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提升全民环境意识已是当务之急,改造环境已是迫在眉睫,提升环境意识,必须要从环境意识的培养开始抓起,初中生物教学中环境意识的培养正在引起我国各界的重视。初中生肩负着建设国家未来社会文明的重要使命,同时初中生的身心发展也处在极其独特的阶段,因此提升初中生的环境意识存在着重要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本次研究基于初中生青春期独特的学习特点以及我国环境现状的基础之上,分析了初中环境意识的培养的不足之处,并为此提出了相应的改善策略。力求从理论和实践两个角度来对我国初中生物教学中的环境意识的培养建言献策。本次分析采纳了泰勒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环境伦理理论等诸多科学理论,以此来作为调查研究的理论支撑;并且通过对二龙乡中学和洮南市中学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社会实践调查,从而了解了二龙乡中学和洮南市部分中学学生的环境意识的状况。并在此基础之上指出,若要从根本上提升初中生环境意识、达到提升环境意识的目的,那么就要大力完善初中生的环境意识的培养方案,完善现有环境意识的培养体制。从各个方面着手,不论是政府方面还是教育相关部门,都应当给予足够的经费和教育理念支持,学校和教师方面更应当对初中环境意识的培养的重视,对学生们加大环境意识培养力度。本文在讨论初中生物学教学中关于环境意识的培养时,运用渗透式教学模式,来激发学生对环境保护意识的兴趣,并使学生形成独立自主的环境意识培养的欲望,这样环境意识的培养才能够收获事半功倍;也只有学生亲身参与保护环境的社会实践活动,才能切实的感受到环境与我们的生活是息息相关的。提升初中生的环境意识,要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科学的对学生们进行引导,从而不断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发展。

二、生物教学中的环境意识教育(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生物教学中的环境意识教育(论文提纲范文)

(1)初中生物教学中加强生态环境意识教育的策略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 引言
二、 相关概念
    (一)环境意识
    (二)环境意识培养的内涵
三、 初中生物加强生态环境意识教育中存有问题
    (一)教师教学中环境意识渗透不足
    (二)学校教学规划不够完善
    (三)环境意识培养方式单一
    (四)教育理念缺乏时代性
四、 初中生物教学中加强生态环境意识教育的策略
    (一)教师加强教学过程中环境意识的渗透
    (二)学校规划学生环境意识的教学体系
    (三)改变环境意识的培养教学方式
    (四)更新教学理念
五、 结语

(2)初中生物教学中社会责任培养的现状及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问题的提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目的及意义
    第四节 研究方法及思路
第二章 理论综述
    第一节 概念界定
    第二节 初中生物教学中社会责任培养的优势及意义
    第三节 理论基础
第三章 初中生物教学中社会责任培养的现状调查
    第一节 调查设计与实施
    第二节 教师调查问卷结果分析
    第三节 学生调查问卷结果分析
    第四节 调查结论
第四章 初中生物教学中社会责任培养的策略
    第一节 生物教学中社会责任培养的原则
    第二节 初中生物教学实践中社会责任培养的策略
第五章 初中生物教学中社会责任培养的案例分析
    第一节 新授课案例设计及实施分析——以《尿的形成》一节为例
    第二节 复习课案例设计及实施分析——以《人体内物质的运输》一章为例
    第三节 实验课案例设计及实施分析——以《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一节为例
    第四节 生物综合实践活动案例设计及实施分析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第一节 研究结论
    第二节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初中生物教学中社会责任培养的现状调查(教师问卷)
    初中生物教学中社会责任培养的现状调查(学生问卷)
致谢

(3)初中生物教学课外实践中培养学生环境意识的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研究目的及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第三节 研究方法及思路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思路
第二章 初中生物教学课外实践中培养学生环境意识
    第一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第二节 相关概念的界定
        一、课外实践活动
        二、环境
        三、环境意识
第三章 初中学生环境意识现状调查
    第一节 调查基础情况
        一、调查目的
        二、调查时间
        三、调查对象
        四、调查内容及过程
    第二节 调查数据与结果分析
        一、有效问卷中学生自然情况统计情况
        二、环境意识调查数据与结果分析
    调查小结
第四章 教材中与环境意识有关的课外实践活动
第五章 初中生物课外实践活动教学设计原则
    一、可接受性原则
    二、启发性原则
    三、科学与思想统一原则
    四、探究性原则
    五、实践性原则
第六章 初中生物教学课外实践中培养学生环境意识的实践
    第一节 《“旧叶新生”叶脉书签及拼接画制作》一节教学案例
        一、教学内容
        二、教学案例
        三、活动成果展示
        四、思考及建议
    第二节 《探究不同环境问题对植物生长的影响》一节教学案例
        一、教学内容
        二、教学案例
        三、思考及建议
    第三节 《调查金龙溪水体环境现状及拟定相关保护计划、制作生态模型》一节教学案例
        一、教学内容
        二、教学案例
        三、实地调查情况
        四、调查报告及拟定保护金龙溪水体环境的计划方案
        五、建构拟保护河流的环境模型
        六、思考及建议
第七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4)神木市初中生物学教学中环保意识培养现状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环境问题日益凸显
        1.1.2 社会发展必然趋势
        1.1.3 环保意识培养的重要性
    1.2 国内外学生环保意识培养的概况
        1.2.1 国外学生环保意识培养的概况
        1.2.2 国内学生环保意识培养的概况
    1.3 研究意义
    1.4 研究方法
        1.4.1 文献法
        1.4.2 访谈法
        1.4.3 问卷调查法
第二章 初中生物教学环保意识培养的依据
    2.1 相关理论概述
        2.1.1 课程标准
        2.1.2 生物核心素养
        2.1.3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2.1.4 可持续发展理论
        2.1.5 环境伦理学
    2.2 初中生物教学中环保意识培养的意义
        2.2.1 丰富的教学资源,有利于环保知识的普及
        2.2.2 初中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有利于环保价值观的培养
第三章 初中生物教学环保意识培养的调查结果及分析
    3.1 教师调查问卷结果统计
        3.1.1 初中生物学科教师资源配置情况分析
        3.1.2 初中生物教材中环保知识的所占比例
        3.1.3 初中生物教师对环保教育的态度
        3.1.4 初中生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开展环保教育的情况
        3.1.5 初中生物教学中环保教育的制约因素
    3.2 学生调查问卷结果统计
        3.2.1 学生对生态环保知识了解情况
        3.2.2 学生对环保的态度
        3.2.3 学生环保知识获得途径
    3.3 调查结论
        3.3.1 初中生物教材显性环保教育资源不足
        3.3.2 生物教师环保教育意识有待提高
        3.3.3 考试制度使环保教育助推力不足
        3.3.4 环保教育合力不足
第四章 初中生物教学中环保意识培养对策
    4.1 转变传统教学观念,重视环保意识培养
    4.2 守好课堂主阵地,落实环保教育过程
        4.2.1 充分利用教材,丰富教学内容
        4.2.2 结合实际环保问题,拓展环保教学内容
        4.2.3 创新教学方式,提高环保教育有效性
    4.3 开展课外实践活动,加强环保意识的培养
    4.4 联合各方力量,促进环保教育有效实施
第五章 总结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5)基于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下初中生物教学中社会责任感培养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1.1 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
        1.1.2 教育文件精神及核心素养的要求
        1.1.3 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理论意义
        1.2.3 实践意义
    1.3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1.3.1 社会责任感教学实践的国外研究现状
        1.3.2 社会责任感教学实践的国内研究现状
        1.3.3 小组合作学习的国外研究
        1.3.4 小组合作学习的国内研究
    1.4 研究思路、方法及内容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内容
2 相关概念的界定及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核心素养
        2.1.2 社会责任感及培养
        2.1.3 小组合作学习
    2.2 相关理论
        2.2.1 建构主义理论
        2.2.2 认知学习理论
        2.2.3 实用主义教育理论
    2.3 生物教学中培养社会责任感的原则
    2.4 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社会责任的实施策略
3 初中学生社会责任感现状调查研究
    3.1 调查研究的整体设计
        3.1.1 调查目的
        3.1.2 问卷调查的编制
        3.1.3 实施方法
    3.2 问卷调查的结果及分析
    3.3 教师访谈调查
    3.4 调查问卷和访谈结果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4 培养学生生物学社会责任感的实践研究
    4.1 教学实践目的
    4.2 教学实践对象
    4.3 教学实践方法
    4.4 教学实践案例
    4.5 教学实践实施结果及其分析
    4.6 教学建议
5 结论与反思
    5.1 研究结论
    5.2 反思与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6)初中生物教学中渗透环境保护意识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问题的提出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的目的
        1.1.3 研究的意义
    1.2 国内外环境教育概况
        1.2.1 国外环境教育概述
        1.2.2 国内环境教育概述
2 相关概念的界定
3 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
    3.1 文献法
    3.2 访谈法
    3.3 问卷调查法
    3.4 案例实施法
    3.5 初中人教版生物教材中渗透环境保护意识的素材分析
        3.5.1 七年级上册中可渗透环境保护意识的素材分析
        3.5.2 七年级下册中可渗透环境保护意识的素材分析
        3.5.3 八年级上册中可渗透环境保护意识的素材分析
        3.5.4 八年级下册中可渗透环境保护意识的素材分析
4 渗透环境保护意识在实际教学中的实施
    4.1 教学设计的实施
        4.1.1 《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教学设计
        4.1.2 《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教学设计
    4.2 课外实践活动的实施
        4.2.1 学习“零垃圾”的生活方式
        4.2.2 开设环境保护主题班会
        4.2.3 鼓励学生自己设计并实施环保活动
        4.2.4 鼓励学生设计环保公益广告
    4.3 结果与分析
        4.3.1 教学设计分析
        4.3.2 教师访谈结果分析
        4.3.3 学生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教学反思
        5.2.1 当前在初中生物教学中进行环境教育渗透的矛盾
        5.2.2 本次教学实践研究存在的不足
    5.3 建议
        5.3.1 对教师的建议
        5.3.2 对学生的建议
附录
    附录1 《教师访谈提纲》
    附录2 《乌市32中七年级环境保护意识的调查问卷》前测-后测问卷及赋分
    附录3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教学设计
    附录4 《垃圾分类小知识》
参考文献
致谢

(7)初中生物学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的现状与实践 ——以郑州市第六十二中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1.1 生态文明建设的引领
        1.1.2 生物学课程标准的要求
        1.1.3 频发的环境问题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我国初中生物学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的现状
    1.4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意义
    1.5 研究方法与过程
第二章 相关理论基础
    2.1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2.2 发现学习理论
    2.3 青少年心理发展特点
    2.4 思维导图
第三章 初中生物学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的现状调查及分析
    3.1 调查对象
    3.2 调查方法
    3.3 调查结果及分析
        3.3.1 对学生的问卷调查结果及分析
        3.3.2 对学生的访谈结果及分析
        3.3.3 对教师的访谈结果及分析
    3.4 小结
第四章 初中生物学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的对策探讨
    4.1 课堂教学是初中生物学教学渗透环境教育的主渠道
        4.1.1 渗透环境教育依据教材但不局限于教材
        4.1.2 渗透环境教育贯穿于教学全过程
        4.1.3 渗透环境教育的知识呈现形式多样化
    4.2 生物学课外活动是初中生物学教学渗透环境教育的辅助与延伸
        4.2.1 借助生物社团活动
        4.2.2 开展课外探究性活动
        4.2.3 组织其他形式的绿色实践活动
    4.3 师资建设是初中生物学教学渗透环境教育的保障
        4.3.1 研读课标、钻研教材、储备材料
        4.3.2 获取和管理教学资源能力的提升
        4.3.3 环境教育相关技能的获得
第五章 初中生物学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的实践案例及分析
    5.1 生物学课堂教学渗透环境教育实践案例——《保护生物的多样性》
        5.1.1 教学准备
        5.1.2 教学设计
        5.1.3 教学反思
    5.2 生物学课外活动渗透环境教育实践案例——社团活动《濒临灭绝的生物及其保护》
        5.2.1 活动准备
        5.2.2 活动设计
        5.2.3 活动反思
    5.3 渗透环境教育的实践效果分析
第六章 小结
    6.1 主要研究结论
    6.2 研究不足之处
    6.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初中生环境教育现状调查问卷
附录二 初中生物学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的现状分析访谈(学生)
附录三 初中生物学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的现状分析访谈(教师)
附录四 初中生物学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实践效果检测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9)环境素养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养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方法
    1.4 研究内容
    1.5 相关概念界定
        1.5.1 生物学科核心素养
        1.5.2 环境素养
        1.5.3 养成
    1.6 开展环境素养养成的必要性
        1.6.1 环境问题日趋严重
        1.6.2 公民缺乏环境意识
        1.6.3 切为经济利益让步
    1.7 开展环境素养培养的可行性
        1.7.1 高中阶段是渗透环境教育的关键时期
        1.7.2 高中生物学科适合进行环境教育的渗透
        1.7.3 各级政府部门的支持
    1.8 国内外研究综述
        1.8.1 国外研究现状
        1.8.2 国内研究现状
第2章 高中生物教学中环境素养现状
    2.1 高中生环境素养现状的调查
        2.1.1 调查对象
        2.1.2 调查目的
        2.1.3 调查内容
        2.1.4 问卷信效度
    2.2 问卷调查的结果分析
        2.2.1 环境知识情况
        2.2.2 环境价值情况
        2.2.3 环境态度情况
        2.2.4 环保行为情况
        2.2.5 结果分析
    2.3 教师对环境素养养成现状的访谈
第3章 环境素养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养成策略
    3.1 在高中生物课堂中培养学生环境素养
        3.1.1 将环境教育融入生物课堂教学
        3.1.2 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开展适宜的教学内容
        3.1.3 根据教材内容结合生活开展教学
        3.1.4 注重显性课程与隐形课程的相互结合
        3.1.5 利用校本课程培养学生环境素养
        3.1.6 利用生物活动课渗透环境教育
    3.2 在生活中培养学生环境素养
        3.2.1 注重家长价值观,消除不良思想的影响
        3.2.2 利用社会舆论营造环保氛围,提高学生的环境意识
        3.2.3 关注学生日常行为,加强学生环境意识
    3.3 前测与后测对比分析
第4章 结论
附录
    附录一: 调查问卷
    附录二: 环保测试题
参考文献
致谢

(10)初中生物教学中环境意识培养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环境意识与环境意识培养的内涵
        1.1.1 环境意识
        1.1.2 环境意识培养的内涵
    1.2 环境意识培养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1.3 初中生和初中生物的特点
        1.3.1 初中生的特点
        1.3.2 初中生物的特点
第2章 初中生物教学环境意识培养可行性分析
    2.1 理论分析
        2.1.1 泰勒理论分析
        2.1.2 可持续发展理论分析
        2.1.3 环境伦理理论分析
    2.2 初中生物教学环境意识培养可行性分析
        2.2.1 从学科特点上看
        2.2.2 从课程目标上看
        2.2.3 从教材内容上看
        2.2.4 从课程理念上看
第3章 初中生物教学中环境意识培养所存在的问题
    3.1 调查方法
        3.1.1 调查目的
        3.1.2 调查时间
        3.1.3 调查对象
        3.1.4 问卷设计
    3.2 调查结果与数据统计分析
        3.2.1 有效答卷中学生的自然状况统计结果
        3.2.2 关于环境知识的统计与分析
        3.2.3 关于学生环境行为的统计与分析
        3.2.4 关于学生对学校环境意识的培养总体认识的统计与分析
        3.2.5 关于学校环境意识的培养实施情况的统计与分析
    3.3 调查结果中显示出目前初中环境意识的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
        3.3.1 教师教学中环境意识渗透不足
        3.3.2 学校教学规划不够完善
        3.3.3 环境意识培养方式单一
        3.3.4 教育理念缺乏时代性
第4章 改变环境意识的培养现状的对策
    4.1 教师加强教学过程中环境意识的渗透
    4.2 学校规划学生环境意识的教学体系
    4.3 改变环境意识的培养的教学方式
    4.4 破除陈旧的教学理念
第5章 初中生环境意识培养的教学实施
    5.1 生物教学环境意识渗透式与探究式结合的教学模式
        5.1.1 渗透式与探究式结合的教学的原则
        5.1.2 渗透式与探究式相结合教学的方法
        5.1.3 生物教学环境意识渗透式与探究式结合的教学的实践
    5.2 初中生物教学环境意识培养的效果
        5.2.1 调查设计
        5.2.2 调查结果与数据统计分析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四、生物教学中的环境意识教育(论文参考文献)

  • [1]初中生物教学中加强生态环境意识教育的策略分析[J]. 景喜林. 考试周刊, 2021(32)
  • [2]初中生物教学中社会责任培养的现状及策略研究[D]. 苑新洁. 曲阜师范大学, 2020(02)
  • [3]初中生物教学课外实践中培养学生环境意识的实践研究[D]. 吴倩. 牡丹江师范学院, 2020(02)
  • [4]神木市初中生物学教学中环保意识培养现状调查研究[D]. 马笑容. 延安大学, 2020(12)
  • [5]基于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下初中生物教学中社会责任感培养的研究[D]. 热孜万古丽·艾力. 新疆师范大学, 2020(07)
  • [6]初中生物教学中渗透环境保护意识的研究[D]. 付慧萍. 新疆师范大学, 2019(05)
  • [7]初中生物学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的现状与实践 ——以郑州市第六十二中学为例[D]. 王素玉. 河南师范大学, 2019(07)
  • [8]环境意识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渗透研究[A]. 邱昭文,曾天赐,钟荣峰. 《教师教育能力建设研究》科研成果汇编(第八卷), 2018
  • [9]环境素养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养成研究[D]. 周伟. 南京师范大学, 2018(01)
  • [10]初中生物教学中环境意识培养的研究[D]. 张红媛.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7(05)

标签:;  ;  ;  ;  ;  

生物教学中的环境意识教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