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Development of Electroless Copper and Gold Plating on Wood(论文文献综述)
柴媛[1](2020)在《微波膨化木基金属复合材料制备及其热传递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木质材料作为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天然绿色材料而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但由于较低的导热性,限制了其作为导热材料的使用,而低熔点合金(LMA)具有较高的导热性和较低的熔点,因此,为了改善木材的导热性能,可将环境友好型的低熔点合金浸渍到木材基体中,从而形成木基金属功能复合材料。然而,未经处理的木材基体渗透性有待提高,本论文以经过高强微波处理的辐射松膨化木为基体,采用不同的浸渍方法对膨化木进行处理,制备的微波膨化木基金属复合材料(WMC)不仅具有较高的导热性,而且填充在宏观裂缝处的LMA也为热量传递提供路径。文中系统地研究了WMC的复合机理并对其各项性能进行分析,利用软件建立WMC细胞的微尺度导热模型,从微观尺度分析其热传递机理,同时也从宏观层面对WMC的传热特性进行了研究,形成较为系统地微波膨化木基金属复合材料的热传递机制。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采用高压浸渍法对三种类型的膨化木进行LMA浸渍处理,将膨化木放入高温高压设备中进行浸渍,浸渍压力2 MPa、时间1 h、温度145°C,通过扫描电镜观察WMC的微观结构,发现管胞细胞腔及纹孔等细胞空隙中充满LMA,EDS能谱表明LMA的成分为锡和铋。正因为LMA在膨化木中的填充,使得WMC的密度、抗弯强度、抗压强度、导热系数和传热性能较基材均增加,WMC Ⅰ的密度和抗弯强度分别为基材的6.1倍和3.8倍,WMC Ⅲ的抗压强度和导热系数分别为基材的2.2倍和28.5倍,且WMC的抗压强度和抗弯强度均比低熔点合金高,而导热系数最高可达到3.42 W/(m·°C)。(2)基于制备出的WMC,利用软件建立WMC管胞的微尺度传热模型,对模型与试验测试的两种温度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7)。通过改变单个WMC管胞的形状,探究管胞横截面面积对传热性能的影响,发现WMC的平均温度和温度变化率均随横截面面积的增加而增加,而热流密度和纵向传热时间均随着面积的增加而减少。热量沿着WMC管胞纵向传热的速率要低于垂直于管胞的传热速率,并且距离受热面越远,管胞内部横截面上的平均温度越低。WMC管胞的温度变化率和传热时间均随着施加温度的升高而增加,当施加温度从30℃升高到70℃时,温度变化率提高了381.8%,传热时间增加了25.2%。(3)采用真空浸渍法,对三种类型的膨化木在不同真空度、不同浸渍时间下进行处理,通过增重率确定最佳工艺条件为:真空度0.1 MPa、处理时间16 h、Ⅲ型膨化木。此种方法处理的WMC中绝大多数LMA并未进入木材管胞等组织中,仅填充在膨化木的缝隙处,并且LMA与膨化木缝隙处木材表面凹凸不平的高低沟槽、孔穴等结构之间以“机械互锁”的方式形成啮合结构,使其在缝隙处的结合更加紧密,动态机械力学性能分析也表现出WMC比膨化木具有更高的贮存模量和损耗模量。研究表明LMA与膨化木间的结合方式为物理结合,未发生化学反应,LMA浸渍处理并未改变膨化木基体的晶胞参数,即没有破坏木材原有的物理结构,但WMC的结晶度略有增加,高温处理使WMC的热稳定性较基材和膨化木有所提高,表面接触角也有所增加。通过CT扫描对LMA在WMC中的空间分布位置进行了可视化分析,并利用CT图像重构出WMC的三维渲染切割图,展示了其独特的纹理。(4)研究WMC的宏观传热机理,采用温度记录仪和红外热成像仪对WMC的传热性能进行分析。在不同纹理方向和不同热辐射温度下,WMC的稳定最高温度、升温速率和降温速率均比相应的基材高,随着WMC 1到WMC 3的变化,WMC的稳定最高温度、升温速率和降温速率均不断下降,而温度不均匀度随着时间的延长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随着加热温度从30℃增加到70℃,WMC 1的稳定最高温度、升温速率、降温速率以及温度不均匀度均不断上升;同样地,随着受热面积的增加,WMC的稳定最高温度、升温速率以及降温速率均略微增加,当受热面积从10 cm2增加到20 cm2时,稳定最高温度升高了1.19℃、升温速率增加了0.0018℃/s、降温速率增加了0.0005℃/s。
郭文义,郭同诚,苏日嘎啦,孙光明,王宇,黄金田[2](2019)在《杨木单板/铜复合电磁屏蔽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为了提高木材-金属铜复合材料的电学性能,本试验以杨木旋切单板为基材,利用化学镀技术,在经过精细化预处理的杨木单板表面沉积金属铜单质。主要研究了化学镀液pH值、镀液各组分相对浓度和镀液温度对于铜单质沉积量和杨木单板表面导电性能的关系,确定了理想的的化学镀铜工艺,研究了复合材料的电磁屏蔽性能。
柴媛,傅峰,梁善庆[3](2019)在《木基金属功能复合材料研究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弥补木材固有的缺陷,改变木材物理、力学、化学性质和构造特征,对木材功能改性的研究从未间断过,从最初的木材塑合技术、浸渍技术、乙酰化技术、热处理技术、压缩和弯曲技术、漂白和染色技术等,到现在较为先进的微波处理技术,均极大地推动了木材科学的发展。随着对木材基本物化性能研究的逐步深入,新型木基复合材料也应运而生,如木基金属功能复合材料,其赋予木材新的电磁屏蔽、导热和导电等功能。根据木基金属复合材料的功能特性,可将其分为3类:电磁屏蔽木材、金属化木材和浸透型磁性木材。电磁屏蔽木材主要用于有射线辐射空间的地板、棚板、壁板等,其制备方法主要有化学镀金属和胶合金属两种,化学镀金属是通过化学的方法使木材表面金属化,胶合金属是通过胶黏剂将金属材料与木材相结合,这两种方法均能提高木材的电磁屏蔽效能,可以减少电磁辐射对人体的伤害。金属化木材是将低熔点合金以熔融状态浸透到木材细胞中并冷却固化后形成的复合材料,熔融状态的金属以木材导管为载体,使复合材料的压缩强度、硬度、导热性、导电性、耐磨性、冲击韧性等大幅度提高,可作导热木材用于地热采暖领域。浸透型磁性木材是在一定的压力下使磁流体浸透到木材内,从而制得带有磁性的木材,可用在磁记录、记忆、电磁转换、屏蔽、防护、医疗和生物技术、分离纯化等诸多领域。目前,木基金属功能复合材料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木材表面化学镀上,此种制备方法金属只能覆盖在木材表面,而不能浸透到木材内部。金属化木材可以使金属浸透到木材中,但现有研究所用的基材没有经过处理,金属的渗透性不高,如何改善基材,最大限度发挥金属化木材的优异性能,进一步推动木基金属功能复合材料的应用范围,将是下一步研究的重点。本文对3种不同功能复合材料(电磁屏蔽木材、金属化木材和浸透型磁性木材)的研究现状进行概述,同时提出木基金属功能复合材料现有研究中的不足,并展望金属化木材在更多领域的应用和发展前景。
郭同诚[4](2017)在《木质反射吸收一体化电磁屏蔽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木材是可再生的天然高分子材料。通过化学镀技术,在木材表面形成金属镀层,在保留木材优异特性的基础上赋予其金属材料所具有的良好导电及电磁屏蔽性能,极大的拓展了木材的应用范围。目前,木材化学镀技术尚存在可镀金属种类较少且屏蔽机理单一等劣势。针对上述问题,开展了木质反射吸收一体化电磁屏蔽材料制备与性能的相关研究。本研究利用木材化学镀铜技术,在杨木单板表面形成铜镀层并进一步在化学镀铜过程中加入纳米四氧化三铁颗粒形成复合镀层,制备电磁波反射层;利用化学镀铁镍合金技术,在杨木单板表面形成铁镍合金镀层,并通过多次化学镀方法制备电磁波吸收层;参考胶合板制造方法获得了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木质反射吸收一体化电磁屏蔽材料。研究结论如下:1.化学镀铜理想工艺条件:镀液浓度为CuSO4· 5H2O 80 g/L,C4O6H4KNa40g/L,EDTA-2Na20g/L,HCHO40mL/L;pH=11.5;反应温度为60℃;反应时间40 min。首先,在此工艺条件下制备的镀铜单板表面镀层具有良好的连续导电性,是理想的反射型屏蔽材料,电磁屏蔽效能最大达到62 dB;其次,镀层为晶态结构,表面电阻率存在明显各向异性,横纹方向的表面电阻率是顺纹方向的2倍;再次,镀后单板,表面由亲水性变为疏水性。2.为了进一步提高镀铜单板电磁屏蔽效能,选用纳米四氧化三铁颗粒制备复合镀铜板。利用超声波处理防止纳米四氧化三铁颗粒团聚。结合单因素分析与响应面法优化超声工艺,确定理想超声波处理工艺参数为:纳米四氧化三铁浓度25 g/L,超声时间70 min,超声功率800 W。相比于普通化学镀铜单板,复合镀单板镀层结构更加平整致密,晶粒尺寸减小,具有更好的连续导电性,电磁屏蔽效能明显提升。同时,表面电阻率下降且各向异性现象消失,饱和磁化强度值为3.09 emu/g。3.化学镀铁镍合金单板镀层结构与性能受镀液pH值,(NH4)2Fe(SO4)2·6H2O、NiSO4·6H2O浓度比例的影响。镀液Fe:Ni比例为5:1((NH4)2Fe(SO4)2·6H20:NiSO4·6H2O=50:10 g/L),pH=9.5条件下制备的化学镀铁镍合金单板单板,具有吸收电磁波的能力,反射损耗小于-5dB的带宽为2 GHz,反射损耗小于-10dB的带宽为0.4 GHz,最小反射损耗为-11.7 dB,是一种吸收型屏蔽材料。同时,化学镀单板金属沉积量为38.8 g/m2且饱和磁化强度值与表面电阻率达到最大值分别为52.37 emu/g,517 mΩ·cm,镀层由片状金属颗粒堆砌而成。4.为了扩宽化学镀铁镍合金单板的吸波带宽,提升吸波能力。采用多次化学镀方法。前两次采用化学镀液配方为NiSO4·6H2O 10 g/L,(NH4)2Fe(SO4)2·6H2O 50 g/L,NaH2PO2·H2O 60 g/L,Na3C6H5O7·2H2O 30 g/L,CH4N2S 0.5 g/L施镀;第三次化学镀液配方为:NiSO4·6H2O30 g/L,(NH4)2Fe(SO4)2·6H2O 20 g/L,NaH2PO2·H2O 60 g/L,Na3C6H5O7·2H2O 30 g/L,CH4N2S 0.5 g/L施镀;制备出的化学镀铁镍合金单板反射损耗小于-5dB的带宽达到3.5 GHz,反射损耗均小于-10dB的带宽为1.6 GHz,最小反射损耗为-24.36 dB。同时,化学镀金属沉积量为100.3 g/m2,表面电阻率为26.3 mΩ·cm,饱和磁化强度为78.5emu/g,镀层结合强度为3.6MPa,表面耐磨性失重为0.295 g,5.利用正交试验优化得到的反射吸收一体化胶合板的制备工艺条件为施胶量320 g/m2、冷压时间20 min、冷压压力1.5 MPa,在此工艺条件下制备的一体化胶合板的胶合强度、静曲强度、弹性模量分别达到1.94、74.35、6912 MPa。反射吸收一体化胶合板在10 kHz-1.5 GHz频段内的电磁屏蔽效能都超过60 dB;在8-17 GHz小于-5 dB的带宽为6.05 GHz,小于-10 dB的带宽为2.01 GHz,最小反射损耗为-23.71 dB。
王宇[5](2017)在《薄木化学镀铜电磁屏蔽刨花板的制备及性能研究》文中指出木基电磁屏蔽复合材料有质轻、美观的优势,并且能拓宽木材产品的应用领域,提高木材的附加值。与铁、钴和镍等金属相比,铜电阻率较低且色泽鲜艳,具有美观性。本研究以杨木薄木为基材,通过多次化学镀铜的方法制备了电磁屏蔽薄木,研究了化学镀次数对薄木电学性能、电磁屏蔽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并以一次化学镀铜的薄木为基材,通过优化制备工艺制备了电磁屏蔽刨花板,研究了刨花板的力学性能和电磁屏蔽性能。研究结论如下:(1)随着化学镀次数的增加,沉积在薄木表面的铜粒子尺寸越均匀,铜层越致密,镀层的导电性逐渐提高,因此电磁屏蔽性能也逐渐提高,但经过2次化学镀铜后,薄木表面已经形成连续致密的金属层,3、4次化学镀对屏蔽效能的提高非常有限。(2)薄木表面化学镀铜使得薄木的力学性能明显提高,经过2次化学镀后,其横纹抗拉强度达到3.3 MPa,比薄木本身提高了接近2倍,能增大薄木的力学强度。经过3、4次化学镀铜的薄木由于金属层太厚,硬度高,不利于加工和应用。(3)薄木表面化学镀铜能显着提高其力学性能,因此以镀铜薄木为原料制备的刨花板有较高的力学性能。选择一次化学镀铜后的薄木为原料来研究刨花形态对刨花板的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刨花厚度越大刨花板的性能越差;一定范围为内,刨花长宽比越大,刨花板性能越好;刨花尺寸越大,刨花板性能越好。综合考虑,最佳的刨花形态为:厚度0.4 mm,长宽比为8,D型刨花。(4)电磁屏蔽刨花板的制备工艺对刨花板性能有非常大的影响。板材的性能随着施胶量的增大而增大,当异氰酸酯胶黏剂施加量大于12%时,胶液达到饱和;刨花板的性能随着板材密度的增加而提高,板材密度达到0.8 g/cm3为最佳。刨花板的性能随热压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但当热压温度超过110℃后,板材的性能逐渐降低。(5)以单因素试验为基础,采用响应面实验设计优化电磁屏蔽刨花板的制备工艺,结果表明:密度对刨花板性能影响最大,其次为施胶量,最后为热压温度;密度和施胶量的相互作用对板材静曲强度影响显着:施胶量与热压温度的交互作用对板材静曲强度的影响不显着;试验得出了热压参数与刨花板静曲强度的回归模型,最优工艺条件下刨花板的静曲强度为46.10 MPa,经过验证表明该模型可靠。
胡士伟[6](2013)在《电磁屏蔽刨花板/胶合板的制备及其性能探究》文中认为电磁屏蔽刨花板/胶合板属于木基电磁屏蔽复合材料范畴,是防止外部电磁辐射干扰和电磁信号泄露的新一代绿色室内功能装修材料,本研究对电磁屏蔽刨花板/胶合板的制备及性能进行分析,结果如下:1.镀铜刨花板的最优制备工艺为施胶量为12%、热压温度为80℃、板材密度为1.0g/cm3,在该工艺下制的的板材弹性模量为2992MPa,静曲强度为43MPa,24h吸水厚度膨胀率为4.9%,平均电磁屏蔽效能值为53.66dB。2.镀镍刨花板的最佳制备工艺为施胶量为12%、热压温度为80℃、板材密度为1.0g/cm3,在该工艺下制的的板材弹性模量为2810MPa,静曲强度为32.4MPa,24h吸水厚度膨胀率为4.5%,平均电磁屏蔽效能值为43.55dB。3.镀铜/镍单板胶合板的最佳制备工艺为施胶量为320g/m2、热压温度为80℃、压力1.7MPa,在该工艺下制的的板材弹性模量为3852MPa,静曲强度为48.5MPa,胶合强度为1.13MPa,镀铜单板胶合板的平均电磁屏蔽效能为55.83dBdB,镀镍单板胶合板的平均电磁屏蔽效能为49.13dB。
孙丽丽[7](2013)在《新型化学镀法制备木质电磁屏蔽材料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木材化学镀是木材功能性改良的一种重要手段,在保留木材优异特性基础上赋予其良好的导电及电磁屏蔽性能,拓展了木材的应用领域。目前,木材化学镀尚存在镀铜还原剂的有毒性、活化工艺成本过高及镀层颜色单一等问题。本研究针对以上问题,开展新型木材化学镀制备电磁屏蔽材料的相关研究。以桦木、水曲柳为基材,以表面电阻率及金属沉积率为主要指标探讨最佳施镀效果。主要包括四部分内容:(1)探讨以离子钯活化、乙醛酸为还原剂的全新的镀铜镀液及施镀条件;(2)研究活化与施镀一浴完成的新型非钯活化木材表面化学镀铜的镀液体系及条件;(3)通过彩化处理,赋予镀层丰富的颜色,探索彩化工艺条件及颜色形成机理;(4)以XPS、SEM-EDS、XRD对镀层成分、形貌和结构进行表征,并对导电性、电磁屏蔽性能、色度、光泽度、润湿性、结合强度进行测定。研究得出的结论归纳如下:(1)乙醛酸为还原剂的木材化学镀铜,离子钯活化最佳条件为壳聚糖8g/L,处理时间8min,壳聚糖吸附氯化钯时间8min,2g/L次亚磷酸钠处理时间8min;适合桦木的镀液及条件为:硫酸铜20g/L,EDTA-2Na40g/L,乙醛酸7.5g/L,联吡啶0.01g/L,添加剂L为0.015g/L, pH值12,温度55℃,施镀时间30min;适合水曲柳的镀液及条件为:硫酸铜12g/L, EDTA·2Na40g/L,乙醛酸10.5g/L,联吡啶0.01G/L,添加剂L为0.01g/L, pH值12,温度50℃,施镀时间30min。EDS和XPS结果表明镀层由单质铜组成,与乙醛酸还原机理吻合,XRD分析表明镀层铜为晶态结构,SEM观察发现镀铜单板表面镀覆均匀并具有金属光泽。桦木、水曲柳镀铜单板电磁屏蔽效能在9kHz~1.5GHz频段分别达到55dB和50dB以上;镀层的结合强度分别超过1.08Mpa和1.49Mpa;涂饰使单板的导电性和电磁屏蔽效能略有下降,最低值仍大于44dB,完全满足实际应用需要;经化学镀铜的单板表面由亲水性变为疏水性;施镀后单板颜色在CIEL*a*b*色空间的分布中,a*值变化最为显着;在孟塞尔色系统中桦木和水曲柳单板颜色标注分别为9.8R6.9/10.6和9.8R7.1/10.1,为明度、饱和度较高的橙红色。镀铜桦木和水曲柳单板表面光泽度参数GZL、GZT分别为7.75%、5.21%、和6.15%、3.38%,较素材有所提高。(2)非钯活化木材化学镀铜,适合桦木的镀液及条件:NaBH4处理液浓度3g/L,处理时间8min;硫酸铜20g/L、硫酸镍0.55g/L,乙醛酸8.5g/L, EDTA·2Na39g/L,联吡啶0.014g/L,添加剂L0.011g/L, pH值12.25,温度60℃,施镀时间50min;适合水曲柳的镀液及条件:NaBH4处理液3g/L,处理时间10min,硫酸铜18g/L,硫酸镍0.5g/L,乙醛酸8.5g/L, EDTA·2Na39g/L,联吡啶0.008g/L,添加剂L0.011g/L, pH值12.25,温度60℃,施镀时间50min。EDS和XPS分析表明,镀层内部为单质铜;XRD结果显示铜镀层为面心立方结构,无Ni的化合物和Cu-Ni合金的形成。桦木、水曲柳单板电磁屏蔽效能在频率9kHz~1.5GHz范围内分别达到60dB及50dB以上;镀层与木材结合强度超过1.22Mpa和1.03Mpa;涂饰使单板导电性和电磁屏蔽效能略有下降,但仍分别大于49dB和37dB,超过实际应用所需标准;镀铜使单板表面具有较好的疏水性;桦木、水曲柳镀铜单板颜色标注分别为9.8R6.2/9.8和9.7R5.9/9.5,颜色为较饱满的橙红色;镀铜单板表面光泽度参数GZL.GZT分别为5.33%、4.35%、水曲柳为3.35%、2.56%,较素材有小幅下降,光泽柔和。(3)在彩化过程中,钼酸铵0.25g/L~0.35g/L.次亚磷酸钠0.8g/L~1.0g/L范围内,浓度变化对镀层表面电阻率无明显影响,随着二者浓度的增加,单板表面颜色逐渐变暗,颜色向红色、蓝色过渡较为明显;温度对彩化后镀镍单板表面电阻率没有明显影响,温度升高对彩化反应有一定促进作用,单板明度降低;彩化过程中期,单板整体颜色最暗,饱和度最低,约25min之后颜色饱和度逐渐增大,颜色较为稳定,呈现无明显规律的彩虹颜色。XPS和XRD分析结果表明,镍镀层表面经彩化处理生成钼的氧化物膜使镀层产生不同颜色,钼的氧化物未形成结晶,镀层中的Ni仍为晶态结构,SEM表明彩化后单板表面依然被镀层完全覆盖,光泽比彩化前稍有减弱。彩化使单板电磁屏蔽效能下降至40dB左右;涂饰后电磁屏蔽效能下降,最低值仍达到35dB以上;彩化后镀层结合力良好,结合强度均超过2.06MPa;彩化处理使镀镍单板表面的疏水性提高;彩化使单板颜色由中等明度的中性色变为不规律的彩虹颜色,几乎不具有重现性且光泽度下降,光泽各向异性程度降低;涂饰使单板颜色变暗,整体色彩变得柔和。通过研究新型木材化学镀制备电磁屏蔽材料及其性能,解决了目前木材化学镀中的镀液组成、活化工艺、镀层颜色等方面存在的相关问题,所得材料具备环境友好、颜色丰富、性能良好等特性,对木材化学镀的工业化生产及实际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与实践指导。
陈步明,郭忠诚[8](2011)在《化学镀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文中认为化学镀作为一种优良的表面处理技术,能够施镀于导体和非导体材料,镀层均匀,操作简便,因此一直受到工业上和学术界的关注。综述了化学镀的研究现状和主要化学镀层的应用领域,包括化学镀镍、化学镀铜、化学镀钴、化学镀银、化学镀锡、化学镀金以及化学镀钯等技术,并提出了化学镀技术的发展趋势。
贾晋[9](2011)在《木材表面化学镀铜/镀镍及其组织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为了获得集装饰性和功能型与一体的木基复合电磁屏蔽材料,本文对木材表面化学镀铜、镍工艺进行研究,分析了不同还原剂对木材表面化学镀铜镀液稳定性的影响,对金属化后的木材表面镀层的成分、结晶度、耐磨性能、硬度及耐水性能做了测试,通过电磁屏蔽效能测试系统对不同厚度的木材金属化后的电磁屏蔽效能进行了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1、以次亚磷酸钠为还原剂的镀液的稳定性远高于以甲醛为还原剂的镀液稳定性。以甲醛为还原剂的化学镀铜溶液必须在高碱性(pH>11)才能发生有效的反应,且施镀过程中存在有毒的甲醛气味对人体有害,环境污染严重。但以次亚磷酸钠为还原剂的化学镀铜液中需添加再活化剂Ni2+离子以保证化学镀反应的持续进行。2、(1)通过利用化学镀Cu/Ni的方法对木材表面进行了金属化处理,发现木材经过处理后依然保持原有的孔隙结构,但表面已完全被镀层所覆盖,镀层材料组织致密、硬质相分布均匀,界面结合良好;(2)通过XRD分析可以看出,在镀铜、镀镍及复合镀中反应良好,没有氧化物及其他物质生成,晶体成分较纯;(3)化学镀Cu/Ni木材的表面摩擦系数由0.04—0.12分别下降到0.004和0.003,摩擦力矩由10—30N.mm下降到1N.mm,硬度平均值由6.42HV上升到93.18HV和226.86HV,具有较高的耐磨性和硬度;(4)通过在接触角测试仪上测试,木材表面的与水的接触角为37°,铜层表面的接触角为129.7°,镍层表面的接触角为81.8°,通过表面金属化后木材表面的接触角明显增大,说明耐水性能明显增强。3、(1)不同厚度的单板表面金属化后在9kHz-1.5GHz的电磁波辐射下电磁屏蔽效能值也不同,0.3mm的镀铜、镍单板电磁屏蔽效能平均值为64.53dB和64.06dB,1.5mm的镀铜、镍单板电磁屏蔽效能平均值为57.34dB和59.42dB,8.0mm的镀铜、镍单板电磁屏蔽效能平均值为49.05dB和48.97dB,随着单板厚度的增加,电磁屏蔽效能值在高频段呈现下降并不稳定的趋势。(2)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由于木材厚度的增加,木材上下表面的金属层距离也增加,使得相同时间内两层金属层间的电磁波反射减少,固电磁屏蔽效能值降低。
杨锋,周少雄,孙永红[10](2009)在《化学镀在电磁屏蔽中的应用》文中研究指明简述了电磁辐射的危害以及各国政府为减少和控制电磁辐射制定的一系列标准和规定。指出目前在生活中广泛应用的纺织品、塑料、木材等本身并无电磁防护性能,运用化学镀使上述材料表面金属化是电磁屏蔽复合材料发展的重要方向。详细介绍了目前化学镀在电磁屏蔽织物、碳纤维、木基复合材料、电磁屏蔽粉末填充料以及电磁屏蔽塑料的研究应用现状,并引出了化学镀在电磁屏蔽应用中的发展方向。
二、Development of Electroless Copper and Gold Plating on Wood(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Development of Electroless Copper and Gold Plating on Wood(论文提纲范文)
(1)微波膨化木基金属复合材料制备及其热传递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木材-金属镀膜法研究进展 |
1.2.2 木材-金属组合法研究进展 |
1.2.3 木材-金属浸渍法研究进展 |
1.2.4 木基金属功能复合材料的发展现状 |
1.2.5 木基金属功能复合材料的发展趋势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1.5 研究技术路线图 |
2 高压浸渍法制备微波膨化木基金属复合材料及其性能研究 |
2.1 引言 |
2.2 材料和方法 |
2.2.1 实验材料和设备 |
2.2.2 试验设备 |
2.2.3 高压浸渍法制备微波膨化木基金属复合材料 |
2.2.4 主要表征和性能测试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增重率和密度 |
2.3.2 微观形貌分析 |
2.3.3 物理力学性能 |
2.3.4 导热系数 |
2.3.5 传热性能 |
2.4 本章小结 |
3 微波膨化木基金属复合材料的微尺度传热模型构建研究 |
3.1 前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试验材料 |
3.2.2 试验设备 |
3.2.3 WMC制备工艺 |
3.2.4 模型参数 |
3.3 三维微热模型 |
3.3.1 边界条件的求解 |
3.3.2 模型的建立与加载 |
3.3.3 模型验证 |
3.4 模型结论 |
3.4.1 管胞形状对传热性能的影响 |
3.4.2 热辐射方向对传热性能的影响 |
3.4.3 热辐射温度对传热性能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4 真空浸渍法制备微波膨化木基金属复合材料及其复合机理研究 |
4.1 前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试验材料 |
4.2.2 试验设备 |
4.2.3 真空浸渍法制备微波膨化木基金属复合材料 |
4.2.4 主要表征和性能测试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增重率分析 |
4.3.2 微观形貌分析 |
4.3.3 能谱分析 |
4.3.4 CT分析 |
4.3.5 动态机械力学性能分析 |
4.3.6 热稳定性分析 |
4.3.7 热性能分析 |
4.3.8 结晶度分析 |
4.3.9 红外光谱分析 |
4.3.10 表面润湿性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微波膨化木基金属复合材料的宏观传热规律研究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试验材料 |
5.2.2 试验设备 |
5.2.3 WMC制备工艺 |
5.2.4 性能测试 |
5.3 结论与分析 |
5.3.1 纹理方向对传热性能的影响 |
5.3.2 热辐射温度对传热性能的影响 |
5.3.3 受热面积对传热性能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1.1 高压浸渍法制备微波膨化木基金属复合材料及其性能研究 |
6.1.2 微波膨化木基金属复合材料的微尺度传热学模型研究 |
6.1.3 真空浸渍法制备微波膨化木基金属复合材料及其复合机理研究 |
6.1.4 微波膨化木基金属复合材料的宏观传热规律研究 |
6.2 创新点 |
6.3 建议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
致谢 |
(2)杨木单板/铜复合电磁屏蔽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方法 |
1.2 化学镀铜镀液组分及配比 |
1.3 测试与表征 |
1.3.1 金属沉积量测定 |
1.3.2 表面电阻率 |
1.3.3 电磁屏蔽性能 |
2 结果与分析 |
2.1 镀液pH对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
2.2 镀液温度对试件性能的影响 |
2.3 镀液相对浓度对试件性能的影响 |
2.4 镀铜单板电磁屏蔽效能 |
3 结论 |
(4)木质反射吸收一体化电磁屏蔽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电磁兼容技术 |
1.3 电磁屏蔽材料研究 |
1.3.1 反射型屏蔽材料研究 |
1.3.2 吸收型屏蔽材料研究 |
1.4 木材金属复合材料研究情况 |
1.4.1 表面导电型木材金属复合材料 |
1.4.2 填充型金属木材复合材料 |
1.5 研究意义及内容 |
1.5.1 研究意义 |
1.5.2 研究内容 |
2 化学镀铜单板制备及性能研究 |
2.1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1 仪器与设备 |
2.1.2 实验材料 |
2.1.3 单板化学镀铜技术路线 |
2.1.4 单板预处理 |
2.1.5 活化处理 |
2.1.6 化学镀铜镀液组分的选择及溶液配制 |
2.2 测试与表征 |
2.2.1 金属沉积量测定 |
2.2.2 SEM |
2.2.3 XRD |
2.2.4 表面电阻率 |
2.2.5 表面润湿性 |
2.2.6 结合强度 |
2.2.7 电磁屏蔽性能 |
2.3 试验结果与分析 |
2.3.1 pH影响 |
2.3.2 镀液温度影响 |
2.3.3 相对浓度影响 |
2.3.4 化学镀铜单板表征 |
2.4 小结 |
3 纳米四氧化三铁复合化学镀铜单板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3.1 实验材料与方法 |
3.1.1 仪器与设备 |
3.1.2 实验材料 |
3.1.3 试验方法 |
3.1.4 纳米四氧化三铁复合化学镀铜单板制备 |
3.2 测试与表征 |
3.2.1 SEM |
3.2.2 XRD |
3.2.3 表面电阻率 |
3.2.4 磁性表征(VSM) |
3.2.5 电磁屏蔽性能 |
3.3 单因素分析 |
3.3.1 纳米四氧化三铁(Fe_3O_4)浓度对于饱和磁化强度的影响 |
3.3.2 超声时间对于饱和磁化强度的影响 |
3.3.3 超声功率对于饱和磁化强度的影响 |
3.4 响应面优化 |
3.4.1 响应面分析因素水平选取 |
3.4.2 响应面试验设计及结果 |
3.4.3 回归方程方差分析 |
3.4.4 交互作用分析 |
3.4.5 最优工艺的预测 |
3.4.6 实验验证 |
3.4.7 复合镀单板电磁屏蔽效能 |
3.5 小节 |
4 化学镀铁镍合金单板制备及性能研究 |
4.1 实验材料与方法 |
4.1.1 仪器与设备 |
4.1.2 实验材料 |
4.1.3 单板化学镀铁镍合金技术路线 |
4.1.4 单板预处理 |
4.1.5 活化处理 |
4.1.6 化学镀铁镍合金镀液组分的选择及溶液配制 |
4.2 测试与表征 |
4.2.1 金属沉积量测定 |
4.2.2 SEM |
4.2.3 XRD |
4.2.4 表面电阻率 |
4.2.5 结合强度 |
4.2.6 TGA(Thermogravimetric analysis)分析 |
4.2.7 磁性表征(VSM) |
4.2.8 反射率的测量 |
4.3 试验结果与分析 |
4.3.1 pH影响 |
4.3.2 Fe~(2+)、Ni~(2+)比例影响 |
4.3.2.1 金属沉积量 |
4.3.3 化学镀铁镍合金单板表面微观形貌 |
4.3.4 化学镀铁镍合金单板微波吸收性能 |
4.3.5 镀铁镍合金单板镀层结合强度 |
4.4 小结 |
5 多次化学镀对铁镍合金单板性能影响研究 |
5.1 实验材料与方法 |
5.1.1 仪器与设备 |
5.1.2 实验材料 |
5.1.3 技术路线 |
5.1.4 单板预处理 |
5.1.5 活化处理 |
5.1.6 化学镀铁镍合金镀液组分的选择及溶液配制 |
5.2 测试与表征 |
5.2.1 金属沉积量测定 |
5.2.2 表面电阻率 |
5.2.3 结合强度 |
5.2.4 磁性表征(VSM) |
5.2.5 反射率的测量 |
5.2.6 表面耐磨性测试 |
5.3 试验结果与分析 |
5.3.1 化学镀次数的确定 |
5.3.2 多次化学镀配方顺序确定 |
5.3.3 多次化学镀铁镍合金单板微波吸收性能 |
5.4 小节 |
6 反射吸收一体化电磁屏蔽单板胶合板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6.1 实验材料与方法 |
6.1.1 仪器与设备 |
6.1.2 实验材料 |
6.1.3 胶合板制备流程图 |
6.1.4 胶合板制备 |
6.2 测试与表征 |
6.2.1 胶合强度测试 |
6.2.2 静曲强度和弹性模量测试 |
6.2.3 电磁屏蔽性能 |
6.2.4 反射率的测量 |
6.3 试验结果与分析 |
6.3.1 板材力学性能分析及最优组确定 |
6.3.2 最优组验证实验 |
6.3.3 电磁屏蔽效能和微波吸收性能 |
6.4 小节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奖励 |
(5)薄木化学镀铜电磁屏蔽刨花板的制备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电磁辐射及其危害 |
1.2 电磁屏蔽原理及测试评价 |
1.2.1 电磁屏蔽原理 |
1.2.2 电磁屏蔽性能测试 |
1.3 电磁屏蔽材料的分类 |
1.3.1 金属电磁屏蔽材料 |
1.3.2 导电高分子类电磁屏蔽材料 |
1.4 木基电磁屏蔽复合材料研究现况 |
1.4.1 复合型木基电磁屏蔽材料 |
1.4.2 高温炭化型电磁屏蔽材料 |
1.5 研究目的和内容 |
1.5.1 研究目的 |
1.5.2 研究内容 |
2 电磁屏蔽薄木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2.1 试验材料 |
2.2 试验方法 |
2.2.1 材料预处理 |
2.2.2 测试与表征 |
2.3 试验结果与讨论 |
2.3.1 镀铜薄木微观形貌分析 |
2.3.2 镀铜薄木表面XRD分析 |
2.3.4 化学镀次数对薄木电阻率的影响 |
2.3.5 化学镀次数对铜晶粒大小的影响 |
2.3.6 化学镀次数对薄木电磁屏蔽性能的影响 |
2.3.7 化学镀次数对薄木力学性能的影响 |
2.4 小结 |
3 电磁屏蔽刨花板的制备工艺研究 |
3.1 试验材料 |
3.2 试验方法 |
3.2.1 试验设计 |
3.2.2 测试与表征 |
3.3 试验结果与讨论 |
3.3.1 刨花厚度对刨花板物理力学性能的影响 |
3.3.2 刨花长宽比对刨花板物理力学性能的影响 |
3.3.3 刨花尺寸对刨花板物理力学性能的影响 |
3.3.4 施胶量对刨花板物理力学性能的影响 |
3.3.5 密度对刨花板物理力学性能的影响 |
3.3.6 热压温度对刨花板物理力学性能的影响 |
3.4 小结 |
4 电磁屏蔽刨花板的制备工艺优化 |
4.1 试验材料 |
4.2 试验方法 |
4.2.1 试验设计 |
4.2.2 测试与表征 |
4.3 试验结果与讨论 |
4.3.1 响应面数学模型分析 |
4.3.2 响应面和等高线分析 |
4.3.3 最优工艺条件的预测及验证 |
4.4 小结 |
5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6)电磁屏蔽刨花板/胶合板的制备及其性能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电磁波的产生及危害 |
1.1.1 电磁波的产生及传播 |
1.1.2 电磁波的危害 |
1.1.3 电磁污染的防治 |
1.2 电磁屏蔽机理 |
1.2.1 电磁屏蔽的原理 |
1.2.2 电磁屏蔽性能评价 |
1.3 木基电磁屏蔽材料研究现状 |
1.3.1 复合型电磁屏蔽材料 |
1.3.2 高温碳化型电磁屏蔽材料 |
1.4 木基电磁屏蔽材料的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 |
1.4.1 发展趋势 |
1.4.2 应用前景 |
1.5 立题依据、研究意义和内容 |
1.5.1 立题依据 |
1.5.2 研究意义 |
1.5.3 研究内容 |
1.5.4 技术路线 |
2 镀铜刨花板的制备及其性能测试 |
2.1 实验试剂和仪器 |
2.2 实验内容 |
2.2.1 镀前处理 |
2.2.2 活化 |
2.2.3 化学镀铜 |
2.2.4 镀铜刨花板的制备 |
2.3 镀铜刨花板性能测试 |
2.3.1 板材的力学性能测定与分析 |
2.3.2 板材的电磁屏蔽性能测试与分析 |
2.4 小结 |
3 镀镍刨花板的制备及其性能测试 |
3.1 实验试剂和仪器 |
3.2 实验内容 |
3.2.1 镀前处理 |
3.2.2 活化 |
3.2.3 化学镀镍 |
3.2.4 镀镍刨花板的制备 |
3.3 镀镍刨花板性能分析 |
3.3.1 板材的力学性能测定与分析 |
3.3.2 板材的电磁屏蔽性能测试与分析 |
3.4 小结 |
4 镀铜/镍单板胶合板的制备及其性能分析 |
4.1 实验试剂和仪器 |
4.2 实验内容 |
4.2.1 镀前处理 |
4.2.2 活化 |
4.2.3 化学镀 |
4.2.4 镀铜/镍单板胶合板的制备 |
4.3 镀铜/镍单板胶合板的性能测试 |
4.3.1 板材的力学性能测试及分析 |
4.3.3 镀铜/镍单板胶合板电磁屏蔽效能分析 |
4.4 小结 |
5 研究总结与建议 |
5.1 研究总结 |
5.2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7)新型化学镀法制备木质电磁屏蔽材料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English Catalog |
1 绪论 |
1.1 木质基电磁屏蔽材料 |
1.1.1 木材及其特性 |
1.1.2 木材—金属复合材料 |
1.2 非金属化学镀研究 |
1.2.1 化学镀反应机理 |
1.2.2 非金属化学镀活化工艺 |
1.3 木材化学镀的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3.1 木材化学镀镍研究现状 |
1.3.2 木材化学镀铜研究现状 |
1.3.3 木材化学镀存在的问题 |
1.4 研究的目的意义、内容及创新点 |
1.4.1 目的及意义 |
1.4.2 主要内容 |
1.4.3 主要创新点 |
1.4.4 技术路线 |
2 实验原料、仪器和实验方法 |
2.1 实验原料 |
2.2 实验仪器 |
2.3 化学镀单板的性能测试 |
2.3.1 金属沉积率测定 |
2.3.2 表面电阻率 |
2.3.3 电磁屏蔽性能 |
2.3.4 物理性能 |
2.4 化学镀单板的表征 |
2.4.1 镀层形貌 |
2.4.2 镀层成分 |
2.4.3 镀层组织结构 |
2.4.4 化学镀单板视觉物理量 |
3 以乙醛酸为还原剂的木材化学镀铜 |
3.1 引言 |
3.2 实验方法与原理 |
3.2.1 实验药品 |
3.2.2 实验方法 |
3.3 离子钯活化研究 |
3.3.1 壳聚糖前处理原理 |
3.3.2 活化条件探讨 |
3.3.3 活化过程的分析与表征 |
3.4 乙醛酸为还原剂的化学镀铜研究 |
3.4.1 反应原理 |
3.4.2 镀液成分与含量 |
3.5 化学镀铜工艺条件 |
3.5.1 镀液pH的影响 |
3.5.2 镀液温度的影响 |
3.5.3 施镀时间的影响 |
3.6 化学镀铜单板表征 |
3.6.1 镀层EDS和XPS分析 |
3.6.2 镀层XRD分析 |
3.6.3 镀层SEM分析 |
3.7 化学镀铜单板性能 |
3.7.1 电磁屏蔽性能 |
3.7.2 镀层物理性能 |
3.8 化学镀铜单板视觉特性 |
3.8.1 镀层色度学参数的测量与分析 |
3.8.2 镀层光泽度值的测量与分析 |
3.8.3 涂饰前后视觉物理量的对比分析 |
3.8.4 镀铜单板的视觉心理特性 |
3.9 本章小结 |
4 非钯活化的木材化学镀铜 |
4.1 引言 |
4.2 实验方法与原理 |
4.2.1 实验药品 |
4.2.2 实验方法 |
4.2.3 实验原理 |
4.3 NaBH_4前处理条件 |
4.3.1 NaBH_4处理液浓度的影响 |
4.3.2 NaBH_4处理时间的影响 |
4.4 化学镀铜溶液的成分与含量 |
4.4.1 硫酸铜浓度 |
4.4.2 硫酸镍浓度 |
4.4.3 乙醛酸浓度 |
4.4.4 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浓度 |
4.4.5 联吡啶浓度 |
4.4.6 添加剂L浓度 |
4.5 化学镀铜工艺条件 |
4.5.1 镀液pH影响 |
4.5.2 镀液温度影响 |
4.5.3 施镀时间影响 |
4.6 化学镀铜单板镀层表征 |
4.6.1 镀层EDS和XPS分析 |
4.6.2 镀层XRD分析 |
4.6.3 镀层SEM分析 |
4.7 化学镀铜单板性能 |
4.7.1 电磁屏蔽性能 |
4.7.2 镀层物理性能 |
4.8 化学镀铜单板视觉特性 |
4.8.1 镀层色度学参数的测量与分析 |
4.8.2 镀层光泽度值的测量与分析 |
4.8.3 涂饰前后视觉物理量的对比分析 |
4.8.4 镀铜单板的视觉心理特性 |
4.8.5 本章小结 |
5 木材化学镀单板彩化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过程 |
5.2.1 实验药品 |
5.2.2 工艺流程 |
5.2.3 性能测定 |
5.2.4 化学镀镍原理 |
5.3 短流程化学镀镍 |
5.3.1 NaBH_4的浓度与处理时间 |
5.3.2 化学镀时间 |
5.4 彩化液浓度初步确定 |
5.5 镀层彩化处理 |
5.5.1 彩化液的组成及含量 |
5.5.2 彩化条件 |
5.6 彩化前后镀层表征 |
5.6.1 镀层XPS分析 |
5.6.2 镀层XRD分析 |
5.6.3 镀层SEM分析 |
5.7 彩化前后单板性能研究 |
5.7.1 电磁屏蔽性能 |
5.7.2 镀层物理性能 |
5.8 彩化前后单板视觉特性 |
5.8.1 色度学参数的测量与分析 |
5.8.2 光泽度值的测量与分析 |
5.8.3 涂饰对彩化镀层的影响 |
5.8.4 彩化单板的视觉心理特性 |
5.8.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8)化学镀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论文提纲范文)
引 言 |
1 化学镀研究现状 |
2 化学镀技术的应用 |
2.1 化学镀镍的应用 |
2.1.1 化学镀镍基多元合金 |
2.1.2 复合化学镀 |
2.2 化学镀铜的应用 |
2.3 化学镀钴及钴合金的应用 |
2.4 化学镀银的应用 |
2.4.1 印制线路板化学镀银 |
2.4.2 金属粉体化学镀银 |
2.4.3 非金属粉体化学镀银 |
2.5 化学镀锡的应用 |
2.5.1 印制线路板化学镀锡 |
2.5.2 化学镀可焊性锡合金 |
2.6 化学镀金的应用 |
2.7 化学镀钯的应用 |
3 化学镀技术展望 |
3.1 化学镀多元合金 |
3.2 激光增强化学镀 |
3.3 超声波化学镀 |
3.4 粉体化学镀 |
3.5 多层化学镀 |
3.6 稀土化学镀 |
3.7 复合化学镀 |
(9)木材表面化学镀铜/镀镍及其组织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高分子材料表面金属化 |
1.2 木材表面化学镀铜、镀镍研究现状 |
1.2.1 木材表面化学镀铜研究现状 |
1.2.2 木材表面化学镀镍研究现状 |
1.3 电磁屏蔽材料的种类及其制备技术研究现状 |
1.3.1 表层导电型屏蔽材料 |
1.3.2 结构型屏蔽材料 |
1.3.3 木基复合电磁屏蔽材料 |
1.4 发展趋势及应用前景 |
1.5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和研究内容 |
1.5.1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
1.5.2 研究的主要内容 |
2 实验条件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2 实验试剂和仪器 |
2.3 工艺流程 |
2.4 基体的预处理 |
2.4.1 打磨 |
2.4.2 水煮 |
2.4.3 表面处理 |
2.5 活化处理 |
2.6 化学镀铜、镍液组分的选择及溶液配制 |
3 以次亚磷酸钠和甲醛为还原剂对木材化学镀铜镀液稳定性的影响 |
3.1 实验材料和仪器 |
3.1.1 实验材料 |
3.1.2 实验仪器 |
3.2 镀液稳定性测试方法 |
3.2.1 以次亚磷酸钠为还原剂镀液稳定性测试 |
3.2.2 以甲醛为还原剂镀液稳定性测试 |
3.3 以次亚磷酸钠为还原剂的镀液研究 |
3.3.1 还原剂浓度的影响 |
3.3.2 还原剂与主盐的配比 |
3.3.3 还原剂与络合剂的配比 |
3.3.4 还原剂与催化剂的配比 |
3.3.5 以次亚磷酸钠为还原剂的镀液研究小结 |
3.4 以甲醛为还原剂的镀液研究 |
3.4.1 还原剂浓度的影响 |
3.4.2 还原剂与主盐的配比 |
3.4.3 还原剂与络合剂的配比 |
3.4.4 以甲醛为还原剂的镀液研究小结 |
3.5 对比实验 |
3.5.1 实验方法 |
3.5.2 结果对比 |
3.6 本章小结 |
4 化学镀铜/镍后木材表面形貌及性能分析 |
4.1 实验材料 |
4.2 性能测试 |
4.2.1 扫描电镜观测(SEM) |
4.2.2 XRD 测试 |
4.2.3 耐磨性能测试 |
4.2.4 硬度测试 |
4.2.5 接触角浸润测试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结构分析(SEM 图) |
4.3.2 XRD 图谱分析 |
4.3.3 耐磨性能和硬度分析 |
4.3.4 耐水性能测试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不同厚度木材表面化学镀铜/镍的电磁屏蔽效能研究 |
5.1 实验材料和仪器 |
5.1.1 实验材料 |
5.1.2 实验仪器 |
5.2 电磁屏蔽效能测试原理 |
5.3 电磁屏蔽效能的测定 |
5.4 结果与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 |
6.1 不同还原剂对木材化学镀铜镀液的稳定性影响 |
6.2 对木材表面金属层的分析测试 |
6.3 不同厚度木材化学镀铜/镍后电磁屏蔽效能的比较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10)化学镀在电磁屏蔽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0 引 言 |
1 化学镀在电磁屏蔽中的应用现状 |
1.1 化学镀在电磁屏蔽织物中的应用 |
1.2 化学镀在提高碳纤维电磁屏蔽效能中的应用 |
1.3 化学镀在木基复合材料中的应用 |
1.4 化学镀在电磁屏蔽粉末填充料中的应用 |
1.5 化学镀在电磁屏蔽塑料中的应用 |
2 发展趋势 |
四、Development of Electroless Copper and Gold Plating on Wood(论文参考文献)
- [1]微波膨化木基金属复合材料制备及其热传递机制研究[D]. 柴媛.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20(01)
- [2]杨木单板/铜复合电磁屏蔽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J]. 郭文义,郭同诚,苏日嘎啦,孙光明,王宇,黄金田.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05)
- [3]木基金属功能复合材料研究进展[J]. 柴媛,傅峰,梁善庆.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19(03)
- [4]木质反射吸收一体化电磁屏蔽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 郭同诚.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7(12)
- [5]薄木化学镀铜电磁屏蔽刨花板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 王宇.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7(01)
- [6]电磁屏蔽刨花板/胶合板的制备及其性能探究[D]. 胡士伟.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3(S1)
- [7]新型化学镀法制备木质电磁屏蔽材料的研究[D]. 孙丽丽. 东北林业大学, 2013(02)
- [8]化学镀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J]. 陈步明,郭忠诚. 电镀与精饰, 2011(11)
- [9]木材表面化学镀铜/镀镍及其组织性能研究[D]. 贾晋.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1(12)
- [10]化学镀在电磁屏蔽中的应用[J]. 杨锋,周少雄,孙永红. 表面技术, 20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