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心脑血管疾病专辑(论文文献综述)
侯美琪[1](2021)在《健脾益气活血法改善动脉粥样硬化小鼠血脂及炎症反应的实验研究》文中指出目的:查阅和整理相关文献,通过运用VOSviewer可视化分析软件,分析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在中医证候、发病机制及中西医治疗上的相关性,为实验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另一方面,构建动脉粥样硬化Apo E-/-小鼠脾气虚病证结合模型,揭示健脾通脉方通过缓解AS小鼠行为表现、血清脂蛋白及炎症因子水平,起到早期防治AS的作用,为临床早期防治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提供理论与实验依据。材料与方法:1.理论研究:在中国知网数据库以关键词方式检索“动脉粥样硬化”“辨证”“证候要素”“发病机制”“炎症”“中药”“复方”等关键词,将文献导出为Refworks格式,用VOSviewer软件进行可视化分析。2.实验研究:将50只8周龄SPF级雄性Apo E-/-小鼠适应性喂养1周后随机分为5组,即模型组、JPTMF高剂量组、JPTMF中剂量组、JPTMF低剂量组、阿托伐他汀组(以下分别简称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低剂量组、西药组),每组10只,喂饲高脂饲料,10只相同遗传背景8周龄SPF级雄性C57BL/6J作为正常组,喂饲普通饲料。模型组和正常组用等量的生理盐水灌胃,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低剂量组、西药组分别给予等量的JPTMF高、中、低剂量、阿托伐他汀钙片溶液进行灌胃,JPTMF高、中、低剂量比例为3:1:1/3。适应性喂养一周后灌胃,连续灌胃12周,13周末进行取材。每周周一固定测量小鼠体重及饮食量1次,于第4、第7、第10、第13周对小鼠进行抓力测定、抗疲劳能力测定。第13周进行小鼠旷场实验、粪便含水率测定、血清胰淀粉酶含量测定。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各组小鼠血清LDL、HDL、TC、TG含量,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各组小鼠血清中IL-4、IL-6、IL-10和TNF-α的表达水平。HE染色法和油红O染色法观察小鼠主动脉形态学改变和脂质沉积情况。结果:1 VOSviewer可视化分析结果:AS与中医辨证及证候要素密切相关的关键词有气虚、痰浊、血瘀和脾虚等。常用治法有活血化瘀和益气活血等。与中医治疗密切相关的关键词有丹参,活血化瘀类中药;常用的方剂有复方丹参滴丸、血府逐瘀汤、补阳还五汤等。近年来关于AS的研究集中在胸痹、心血瘀阻、脾虚、脑卒中等。与发病机制密切相关的关键词有血脂、炎症、血管平滑肌细胞等。与炎症密切相关的关键词有巨噬细胞、氧化应激、C反应蛋白、TNF-α、IL-6、IL-10等,在治疗上与阿托伐他汀关系密切。2油红O结果显示: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主动脉内有大量脂质沉积。与模型组相比,各用药组主动脉内脂质情况均有改善,以高剂量组最为明显。3 HE染色结果显示: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主动脉结构发生紊乱,内膜不光滑,管壁中膜可见泡沫细胞,有明显粥样斑块形成。与模型组相比,高剂量组、中剂量组、西药组主动脉结构改善较为明显。4实验研究结果:连续12周的高脂饲料喂养后,与正常组小鼠相比,模型组Apo E-/-小鼠出现旷场实验活动范围、抓力、抗疲劳能力、饮食量及血清胰淀粉酶含量显着下降(P<0.01),粪便含水率显着升高、体重增长缓慢(P<0.01)等明显的脾气虚相关症状表现。同时,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Apo E-/-小鼠血清HDL水平降低,LDL、TC、TG升高(P<0.01);血清抗炎因子IL-4、IL-10的表达水平下降,促炎因子IL-6、TNF-α的表达水平升高(P<0.01)。与模型组相比,JPTMF能够剂量依赖性改善Apo E-/-小鼠脾气虚及炎症反应情况,以高剂量组效果最佳(P<0.01),且疗效优于西药组。结论:1.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与脾藏象功能密切相关,运用健脾益气活血法从脾论治动脉粥样硬化疗效显着。2.健脾通脉方能够通过提高血清HDL含量,降低血清LDL、TC、TG含量来改善Apo E-/-小鼠血脂水平。3.健脾通脉方干预AS的机制与改善Apo E-/-小鼠体内炎症反应,提高Apo E-/-小鼠血清中抗炎因子IL-4、IL-10水平,抑制促炎因子IL-6、TNF-α的水平有关。
周家霁[2](2021)在《基于数据挖掘双心疾病证治规律探析》文中指出研究目的:通过数据挖掘的方法,利用古今医案云平台对整理好的双心疾病名家医案进行整理分析,探索近现代中医中药治疗双心疾病的用药规律,为临床上对双心疾病的鉴别与诊断提供一定的理论和实践基础,为临床上治疗双心疾病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方法:在古今医案云平台系统内检索中医药治疗双心疾病的有效病案,对其进行规范化的数据整理,并利用古今医案云平台系统对其进行数据的挖掘,统计使用药物的种类、频次、四气五味归经等,对药物进行聚类分析,药物和症状、药物和证型之间进行关联分析,探索用药规律。结果:共有301个验案符合筛选标准,录入到双心疾病病案数据库中,得到所统计的双心疾病医案中女性患者比例较男性患者高,男女之比为1:1.17,所用中药共计351味,药物的总频次1774,使用频次较高的为丹参、柴胡、郁金、川芎、茯苓、陈皮、炙甘草、当归、枳壳、麦冬等,药物的四气主要为温性、微寒、平性为主;所用药物性味以辛味、苦味、甘味为主;归经主要归于肺经、心经、肝经、脾胃经;常用的中医治法主要有疏肝解郁、疏肝理气、活血通络化瘀、养心安神、调和肝脾等,常用的中医方剂主要有柴胡疏肝散、血府逐瘀汤、逍遥散、生脉散合酸枣仁汤、柴胡桂枝龙骨牡蛎汤等。结论:由于生理、心理等多方面因素,女性患双心疾病的概率较男性要高,双心疾病病位以心、肝为主,和心神、脾、肾、胆等脏腑关系密切。双心疾病最主要三大证型有肝气郁结、心神失养、气滞血瘀,其主要的症状有胸闷胸痛、心前区不适感、头晕乏力、情绪欠佳、眠差等,在运用中医药治疗双心疾病时,用药以活血化瘀、疏肝解郁、养心安神为主,所用药物比例较高的有丹参、甘草、柴胡、川芎、郁金等,药性以温性、微寒和平性居多,归经以肺经、心经、肝经、脾经为主,针对双心疾病最主要的证型,其常用的主要配伍有丹参-郁金、丹参-柴胡、柴胡-白芍、柴胡-川芎、柴胡-枳壳、当归-白芍、丹参-川芎、白术-茯苓等,常用的中药配伍规律为疏肝解郁+活血化瘀、疏肝解郁+养心安神、疏肝理气+清心安神等,所体现的用药思路是辩证论治、双心同治和对症治疗。
姜梅[3](2020)在《五脏温阳化瘀法调节血管性痴呆大鼠海马突触前膜蛋白表达的实验研究》文中指出目的:从突触可塑性角度探讨五脏温阳化瘀汤保护、修复血管性痴呆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分子机制,阐释唐农教授关于血管性痴呆阳虚血瘀痰阻病机理论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本文采用理论探讨与实验研究相结合的方法。1.理论研究:通过梳理血管性痴呆的现代医学研究概况、中医学研究概况,复习唐农教授的学派传承、学术观点,阐释唐农教授对血管性痴呆病因病机的认识及其对治疗的指导意义。2.实验研究:采用双侧颈总动脉永久性结扎法制作SD大鼠慢性脑缺血血管性痴呆模型,以术后1周Morris水迷宫得分为模型成功判断标准,并进行分组。以假手术为阴性对照、尼莫地平为阳性对照,连续4周给予五脏温阳化瘀汤进行干预。观察五脏温阳化瘀汤对血管性痴呆大鼠生理状况、定位航行和空间探索行为的影响,分析其学习记忆和空间辨认的能力;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和蛋白质免疫印迹法检测海马部位与突触可塑性相关突触前膜蛋白Syn、GAP-43的表达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五脏温阳化瘀汤对突触可塑性相关血清分子VEGF、BDNF、NGF浓度的变化,探讨五脏温阳化瘀汤保护血管性痴呆大鼠突触可塑性的作用机制。结果:血管性痴呆病性本虚标实,以阳气不足、神机失用为本,痰瘀阻滞脑络为标,治疗当以温阳为主、化瘀祛痰为辅。通过气体麻醉下的双侧颈总动脉永久性结扎法制备血管性痴呆模型,可以降低造模过程大鼠死亡率。术后1周采用Morris水迷宫定位航行实验检测,双侧颈总动脉永久性结扎法所造模型可出现定位航行行为障碍。术后一月中模型组整体表现出胆怯易惊,蜷缩少动,自主活动少,灌胃配合度偏低,易激怒。五脏温阳化瘀汤组给予药物治疗后较模型组明显改善,精神状态较好,目光较有神,自主活动较多,灌胃较配合。在Morris水迷宫实验中,对比模型组,五脏温阳化瘀汤组和尼莫地平组均缩短了寻找平台的逃避潜伏期和总路程,减少了首次跨越第三象限的时间,增加了空间探索实验中在目标象限停留的时间,表明五脏温阳化瘀汤和尼莫地平可以改善VD大鼠定位航行和空间探索能力,且五脏温阳化瘀汤改善作用更为明显。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和蛋白质免疫印迹实验中,对比模型组,五脏温阳化瘀汤组和尼莫地平组海马CA1区Syn、GAP-43蛋白表达均增强,提示五脏温阳化瘀汤和尼莫地平可通过上调Syn、GAP-43蛋白的表达,从而对神经元突触可塑性起改善作用,且五脏温阳化瘀汤改善作用更为明显。酶联免疫吸附法实验结果显示,对比模型组,五脏温阳化瘀汤组和尼莫地平组均提高了 VD模型大鼠血清VEGF水平,提示五脏温阳化瘀汤和尼莫地平对神经元突触微环境确有改善,五脏温阳化瘀汤组和尼莫地平组均提高了 VD模型大鼠血清BDNF、NGF水平,表明五脏温养化瘀汤和尼莫地平可对术后脑区慢性缺血缺氧状况下的神经元突触受损情况有所改善,且五脏温阳化瘀汤改善作用更为明显。以上结果表明,五脏温阳化瘀汤组相比模型组能够改善血管性痴呆大鼠的学习记忆行为和海马组织突触可塑性的病理,提高突触前膜相关蛋白Syn、GAP-43的表达,以及改善与突触可塑性相关血清分子VEGF、BDNF、NGF的水平。结论:(1)血管性痴呆病机以阳气不足、神机失用为本,以阳化不足、瘀血痰浊阻滞脑络为标,温阳活血化痰是治疗血管性痴呆的基本治法之一,五脏温阳化瘀汤温阳化气养神、活血祛痰以除标邪,治疗血管性痴呆具有较好的效果。(2)五脏温阳化瘀汤具有提高血管性痴呆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作用,突出了阳气与神之间的关系,与阳气“精则养神”理论一致。(3)五脏温阳化瘀汤能够改善血管性痴呆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可能与其对血管性痴呆大鼠海马区神经元突触可塑性的调节有关,具体表现在提高突触前膜蛋白Syn、GAP-43表达,以及上调与突触可塑性相关血清分子VEGF、BDNF和NGF水平上。
杜丽根[4](2020)在《白藜芦醇延缓氧化应激诱导的心肌及内皮细胞衰老的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氧化应激可诱发细胞衰老,衰老是心血管疾病新的危险因素。已有研究证实白藜芦醇在心血管的保护作用,但具体作用机制还不清楚。白藜芦醇是SIRT1促进剂,PGC-1α是一种重要的辅激活因子,两者在内皮细胞的氧化应激中的作用机理及与衰老相关蛋白p53/p21的关系,有待进一步研究。因此,本研究通过氧化应激诱导细胞衰老,加入不同浓度白藜芦醇干预,分析探讨白藜芦醇SIRT1/PGC-1α诱导的自噬作用与细胞氧化应激及衰老的关系。方法1.实验KM小鼠分正常组(NC)、D-半乳糖组(D-gal)、低、中、高剂量白藜芦醇+D-半乳糖组(L-RESV)、(M-RESV)、(H-RESV),分离血清和心肌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水平、乳酸脱氢酶(LDH)和心肌酶(CKMB)以及测定衰老蛋白P53、p21表达量及自噬蛋白LC3、p62表达量。2.脐静脉内皮细胞加入5、10、50μmol/L白藜芦醇干预,检测细胞ROS、NO、ET-1、MDA、SOD的变化及LC3、p62、p53、p21等蛋白的表达变化。3.脐静脉内皮细胞加入10 μmol/L白藜芦醇及自噬抑制剂3-MA及SIRT1抑制剂EX-527作用1小时后,再加入100μmol/L过氧化氢作用24h,分别检测细胞活力及氧化指标及内皮功能的变化,蛋白电泳检测衰老相关指标p53、p21,自噬相关指标SIRT1、PGC-1α、LC3及p62等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1.与D-gal组比,RESV组能减少小鼠心肌组织MDA及血清LDH、CKMB含量,增加心肌SOD含量(P<0.05),RESV通过促进自噬,下调衰老相关蛋白p53、p21蛋白(P<0.05),其中M-RESV组作用明显。2.过氧化氢可诱导细胞衰老相关蛋白p53和p21以及细胞自噬负相关蛋白p62的上调。而在衰老细胞中,不同浓度白藜芦醇可下调p53、p21蛋白的表达(p<0.05),同时也可上调LC3 Ⅱ/Ⅰ的比值,促进p62蛋白的降解(p<0.05),其中10μmol/L白藜芦醇作用明显。3.10μmol/L白藜芦醇干预后,氧化应激的内皮细胞LC3蛋白增加,p62蛋白减少,SOD增加,ROS、MDA及ET-1含量减少,内皮功能NO生成增加,提示白含量芦醇能增强衰老细胞的自噬能力,减少氧化应激。而当加入3-MA时,白藜芦醇这种作用受到抑制。4.10 μmol/L白藜芦醇可提高SIRT1、PGC-1α蛋白的表达(p<0.05),下调p53及p21蛋白量。在加入SIRT1抑制剂EX527后,SIRT1、PGC-1α、LC3蛋白表达及p62蛋白分解明显被抑制(p<0.05),p53及p21蛋白表达水平上升(p<0.05)。结论:1.氧化应激可增加小鼠心肌和脐静脉内皮细胞p53、p21蛋白表达,白藜芦醇能通过增加自噬作用,下调皮p53、p21蛋白减少氧化应激,延缓组织细胞衰老。2.氧化应激状态下,低浓度的白藜芦醇促进心肌及内皮细胞自噬,延缓衰老;高浓度的白藜芦醇起抑制作用。3.白藜芦醇可以通过上调SIRT1/PGC-1α的水平促进细胞自噬,下调p53/p21通路改善过氧化氢诱导的脐静脉内皮细胞衰老。
张茜[5](2018)在《基于属性偏序结构图数据挖掘方法对李可急危重症疑难病医案的知识发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名老中医学术经验传承研究是近年来中医学界关注的热点,研究名老中医经验的继承方法,对中医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临证经验是名老中医经验的核心内容,医案是临证经验的主要载体,本研究旨在通过对李可老中医的医案集《李可老中医急危重症疑难病经验专辑》进行数据挖掘和分析,探索名老中医医案的数据挖掘与分析的新思路。中医名家医案和理法方药以其思维复杂与网状结构概念着称,而现有的大多数数据挖掘技术方法以运用频数分析、聚类分析和关联规则分析等为主,此类分析难以深入研究医案中理法方药的相互关系和运用特色,难以满足对中医医案分析研究的需要,医案中尚有许多隐性信息难以被提取发现。鉴于此,本课题运用燕山大学洪文学教授与他的研究团队一同开发的属性偏序结构图进行数据整理、挖掘和分析。属性偏序结构图善于发现数据之间的共性和个性,可对数据特点做出更加直观的挖掘发现,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当前中医药领域数据挖掘方法的缺陷,为推动名老中医经验传承提供助力。李可老中医是当代中医临床大家,一生从事中医临床探索50余年,诊治10余万患者,在丰富的临床实践中形成自己独特的学术观点和治疗方法。他一生的代表作是《李可老中医急危重症疑难病经验专辑》,该书是一本医案专集,收录了李可老治疗内科、外科、妇科、儿科、肿瘤科、皮肤科、五官科等各科急危重症和疑难病的验案,部分医案后附有“兼探”“按语”等,对若干专题和理论做了阐述。李可老中医一生只有一本《李可老中医急危重症疑难病经验专辑》留世,其中治疗急危重症的经验非常宝贵,成为了中医救治危急重症的重要参考着作,也是中医后学研究和继承李可经验的第一手资料,要想学习和继承李可临床经验,就必须深入探索分析其医案。为使李可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得到深入理解和传承,本文拟利用基于属性偏序结构理论的知识发现新方法对《李可老中医急危重症疑难病经验专辑》中的医案进行数据挖掘,以期进一步了解李可老中医独特的学术思想和宝贵的临床治疗经验,并在此基础上,探索对名老中医医案进行数据挖掘与分析的新思路。方法:梳理总结《李可老中医急危重症疑难病经验专辑》中的理法方药特点,筛选书中疗效显着、方药明确的病例,将患者基本信息、症状体征、舌脉、病名、证型、主方、方药、煎服方法以及附加疗法输入Excel表格,形成数据库。然后根据研究设计,将数据库总表格拆分为病、症、证、方、药、量、附加疗法、煎服法等属性之间相互对应的分表格,再使用偏序结构图生成工具将分表格生成属性偏序结构图,根据图中可视化信息研究对象普遍性与特异性之间的关系,挖掘李可医案中的症治规律,分析李可辨治用药的特点。成果:本研究分别从症状与证型对应关系角度分析了口干、脉数、舌红、少苔、烦躁、头晕六种症状体征;从疾病与方剂的对应关系、疾病与药物的对应关系、疾病与煎服方法的对应关系、疾病与附加疗法的对应关系角度分析了中风、肝病、外科病、妇科病、儿科病、肿瘤六类疾病;从证型与方剂对应关系、证型与药物对应关系角度分析了血瘀证、湿热证、肝郁气滞证、痰饮证、气逆证、肝肾阴虚证六种证型;从方剂与疾病对应关系、方剂与症状体征对应关系、方剂与证型对应关系角度分析了破格救心汤、丹参饮、张锡纯氏来复汤、温氏奔豚汤、引火汤、乌蛇荣皮汤六首方剂;从药物剂量与疾病对应关系、药物剂量与症状对应关系、药物剂量与证型对应关系角度分析了附子、半夏、黄芪、山萸肉、细辛、吴茱萸六种药物。总结出李可对口干、脉数、舌红、少苔、烦躁、头晕六种症状体征的辨证特点,对血瘀证、湿热证、肝郁气滞证、痰饮证、气逆证、肝肾阴虚证六种证型的治疗特点,对中风、肝病、外科病、妇科病、儿科病、肿瘤六类疾病的治疗特点,对破格救心汤、丹参饮、张锡纯氏来复汤、温氏奔豚汤、引火汤、乌蛇荣皮汤六首方剂的运用特点,以及对附子、半夏、黄芪、山萸肉、细辛、吴茱萸六种药物的使用特点。结论:李可老中医临证特色为:各科疾病巧辨证,李可老中医治疗的疾病范围广泛,临床辨证使用多种辨证方法,从而给出最合适准确的证型名称;大剂扶阳非常态,李可老中医虽以大剂量使用扶阳药物着称,但在其实际治疗中,并非动辄使用扶阳药物或方剂;最常使用姜枣草,李可医案中最具共性的药物是生姜、大枣、炙甘草,三者可起到健脾和胃、解毒增效的作用,可见李可在治疗各类疾病时都重视固护中焦脾胃;治疗方法多样化,李可在临床治疗中善于使用的药物种类和方剂种类都很广泛,除了汤药以外,李可还常运用丸剂、散剂、中成药以及针灸、刺血、熏洗等多种疗法配合治疗;热象须防虚与寒,李可在临床治疗中遇到舌红、脉数、烦躁等常见于实热证或阴虚证的症状体征时,往往谨慎辨证,医案中此类症状体征也常见于阳虚证、气虚证、亡阳证等;清热通腑亦大胆,李可不仅善于大剂量使用附子等扶阳药物,在治疗外科急腹症、疫毒痢、暴发型脑炎等疾病时,对金银花、生石膏、大黄、芒硝等清热、通腑药物也常常破格重用;阴虚火燔引火治,李可常以引火汤治疗肾阴虚火不归元,此处的火不归元须与格阳证、戴阳证之浮阳外越相区别,辨别重点在于是否龙雷之火上奔无制;重视祛瘀善活血,李可医案中最具共性、最常见的证型为血瘀证,李可在治疗疑难重症时注重祛瘀活血;善用虫药疗顽疾,李可医案中多使用全蝎、蜈蚣、穿山甲等虫类药,此类药物在治疗疑难重症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本研究在对李可医案进行数据挖掘的过程中,探索出一套属性偏序结构图数据挖掘方法在中医医案的应用方法,该方法能系统化梳理名老中医医案,并挖掘分析其中的病-症-证-治之间的相互对应规律,实现名老中医诊疗经验传承的精准化和系统化,具有较强的实用价值与广阔的应用前景。
刘呈祥[6](2018)在《现代医案缺血性中风病“脉证治”研究及齐向华教授辨治缺血性中风病经验总结》文中指出目的:现代医案部分:通过收集建国以来缺血性中风病现代医案,挖掘现代医家治疗缺血性中风病有关脉象、舌象、症状、证候及其处方用药等一些普遍性规律,分析“脉证治”之间的相关性,探讨脉诊在缺血性中风病临床诊疗中的应用价值。临床研究部分:挖掘齐向华教授辨治缺血性中风病的证治规律,以期为缺血性中风病中医诊疗与科研提供借鉴与参考。方法:现代医案部分:运用文献检索与数据挖掘方法,收集建国以来现代名中医治疗缺血性中风病医案,整理医案中脉象、舌象、症状、证型、证候要素及用药等信息,应用SPSS20.0进行频数分析、聚类分析、因子分析,运用SPSS Modeler18.0的Apriori算法进行关联规则分析。临床研究部分:以齐向华教授临床诊治的缺血性中风病患者为研究对象,记录其基本信息、证型及方药,运用以上统计方法,挖掘证治规律。结果:现代医案部分:1.基本信息:共纳入缺血性中风病医案656例,以急性期医案最多。医案中患者男女比例为2.13:1;平均年龄60.11±10.48岁,5070岁年龄段发病率最高;发病主要诱因为情志不遂;合并高血压病患者最多见。2.频数分析:(1)脉象描述方式以整体脉象为主,最常见单脉为弦脉;最常见相兼脉为弦滑脉;(2)舌象常见苔腻;(3)主症中半身不遂最常见,兼症多见头晕等,本病易导致烦躁易怒等情志问题;(4)总体证型以风痰阻络证最多;(5)本病病位在脑,与肝关系最密切;病性证素以痰证最多;(6)使用频数最高的前10味药物为:当归、川芎、石菖蒲、地龙、黄芪、红花、茯苓、赤芍、甘草、桃仁;药物分类以活血化瘀药最多,其次为平肝息风药、补虚药等;各分期均以活血化瘀药最常用。3.聚类分析及因子分析:症状聚为8类,表征疾病不同病机;中药聚为14类,提取19个公因子;“以症测证”、“以方测证”均具有一定规律,体现出中医“辨证论治”理论。4.关联规则分析:(1)中药配伍规律:置信度最高的药对为远志与石菖蒲;三味药团、四味药团、五味药团以补阳还五汤中7味药相互配伍为主。(2)脉象内关联:滑脉与弦脉关联最常见,代脉与结脉置信度最高。(3)舌象内关联:最常见组合为苔厚与苔腻,置信度最高为苔厚、舌红与苔腻。(4)脉象与舌象关联:最常见组合为弦脉与苔黄。(5)病性证素内关联:腑实与痰、火热置信度最高。(6)脉证相关结果:病性证素与脉象关联:弦脉可见于痰、血瘀、风、气虚、火热、阴虚、阳亢、腑实、气滞、寒、血虚各个证素的诊断中。脉象与病性证素关联:涩与血瘀,滑与痰,濡与血瘀,弱、涩、濡、缓与气虚,数+滑与火热等相互关联。脉象与病证关联性一致性较好,体现出中医“脉证相应”理论。(7)证药相关结果:证药关联一致性较好,体现出中医“证治相应”理论。(8)脉药相关结果:关联规律符合临床实际,能够体现出中医“脉治相应”理论。临床研究部分:1.齐向华教授认为缺血性中风病病位在脑,与肝、肾、心、脾有关,强调情志因素在缺血性中风病发病中的重要作用,认为气机紊乱是中风病发病主要病机,风、痰、火、瘀、滞是气机紊乱的病理产物,并互相影响,共同致病。本病病性常见虚实夹杂证。2.齐向华教授治疗缺血性中风病首重调气或补气,畅利气机,以助化痰、行血、平肝、驱邪。临床常见证型为阴虚风动证;证候要素以气滞证最常见;常用方剂为天麻钩藤饮、血府逐瘀汤、瓜蒌薤白半夏汤等;证型与方剂关联规则显示辨证与潜方具有强关联性;常用中药为白芍、防风、牛膝、甘草、当归、川芎、柴胡、红花、徐长卿、栀子等;使用最频繁的药类为活血化瘀药,同时齐向华教授对解表药及祛风湿药的作用有独到见解。3.中药配伍关联规则:置信度最高的药对为紫苏与防风、檀香与薤白、益母草与首乌藤、石决明与天麻,置信度均为100%;三味、四味、五味药团配伍规律较固定。结论:1.数据挖掘结果多符合临床实际,可供临床诊断、辨证、处方、用药参考。2.现代医案缺血性中风病“脉证治”具有一定相关性,脉诊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但存在脉象记载不全面问题。3.齐向华教授在缺血性中风病辨证诊疗方面与现代医家具有一定共识,其对病因病机具有更深入认识,辨证诊疗独具特色。
王亦成[7](2018)在《心脑合病与中风病的中医证素分布与用药规律的临床研究》文中认为研究目的通过收集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患者为实验组,及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的患者为对照组,探究二者证素分布及用药规律的临床研究。意义1.通过对二者证素异同的探索,可探究二者中医病机的差异,以此初探动脉粥样硬化病机的异同。2.通过分析二者用药规律上的异同,有利于总结二者治法治则上的异同,以此探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脑血管疾病的中医治法治则。研究方法1.通过对CNKI数据库(2001年-2017年)中与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相关的文献进行调研,以《证素辨证学》作为参考,结合本研究相关证素中所包括的症状作为制定表格,以及《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中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常见症状,对两种疾病提炼症状要点,最终制成“症状-证素临床调查表”。2.本研究为前瞻性研究,病例来源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2017年1月1日-2017年10月31日于住院病房中被确诊为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患者为实验组,及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的患者为对照组。3.将原始资料数据量化处理后输入计算机,使用SPSS 20.0统计软件进行医学统计分析。总结实验组和对照组中医证素分布规律,并探究二者用药规律,提取高频用药,探究二者用药方面的异同。结果本研究以动脉粥样硬化为病理基础,从中医证素和用药规律的角度上,分析两种不同病变程度的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即脑梗死与心脑合病)的证素分布与用药规律,以此探究二者病机的异同,旨在初探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中医病机的异同;另一方面,在中药分析上,通过分析二者用药规律的异同,有利于总结二者治法治则上的异同,并体现了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脑血管疾病“痰瘀同治”的思想。(1)①心脑合病的高频证素依次为:心、阴虚、肝、气虚、瘀、痰、血虚、气滞、经络、湿、阳虚、肾、阳亢、脾十四种证素。②脑梗死高频证素依次是肝、阴虚、经络、痰、湿、瘀、心、气虚、阳亢、气滞、动风、热、血虚十三种证素。③两组相同高频的证素有心、阴虚、肝、气虚、瘀、痰、血虚、气滞、经络、湿、阳亢。④通过统计学比较发现,心脑合病与脑梗死在阴虚、肝、瘀、痰、湿、阳亢、脾、筋骨证素上无明显差异。在心、气虚、血虚、气滞、阳虚、肾、经络、动风、热证素上有明显差异。而在心、气虚、血虚、气滞、阳虚和肾这六个证素上,心脑合病组明显大于脑梗死组;在经络、动风和热这三个证素上,脑梗死组大于心脑合病组。(2)①心脑合病组的高频用药为:白术、茯苳、清半夏、川芎、当归、丹参、菖蒲、赤芍、黄芪、生甘草、天麻、陈皮、柴胡、黄芩、白芍、桂枝、枳壳、葛根、黄连、生姜、生地。②脑梗死组的高频用药为:茯苓、川芎、当归、赤芍、白术、黄芪、丹参、生甘草、清半夏、石菖蒲、地龙、陈皮、黄连、天麻、枳壳、红花、桂枝、黄铃芩、桃仁、柴胡、生地、砂仁。③两组在高频用药中共同用药为:茯茶、川芎、当归、赤芍、白术、黄芪、丹参、生甘草、清半夏、石菖蒲、陈皮、黄连、天麻、枳壳、桂枝、黄芩、柴胡、生地这18味用药,且无统计学差异。④在地龙、桃仁、杜仲、鸡血藤、厚朴、枳实及瓜蒌用药上有明显差异。(3)①心脑合病组在四气五味归经分布中,频次由高到低的排列为:温、寒、平、甘、苦、辛、肝、肺、脾、胃、肾、心、大肠、膀胱经;②脑梗死组在四气五味归经分布中,频次由高到低的排列为:寒、温、平、苦、甘、辛、肝、脾、肺、胃、心、肾、大肠、膀胱、胆经;③二者在统计学上,高频四气五味归经分布无明显差异。结论(1)两组在瘀、痰、湿、阴虚、肝、脾等证素上无明显差异,可知心脑合病与脑梗死的基本病理基础为痰浊、血瘀。共同的病机为肝肾阴虚、脾虚痰湿内生。“痰、瘀”是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病理因素。(2)心脑合病与脑梗死在证素上差异性的比较,心脑合病组的患者多属于络脉瘀滞,久病入络,而更多表现为气虚、血虚、心肾阳虚等虚性的证候特点。而脑梗死组的患者,多有热毒损伤血脉经络,而成毒滞脉络之证,故多表现为热盛动风、邪壅经络等实性证候特点。(3)心脑合病与脑梗死的共同治法为化痰祛瘀。体现了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脑血管疾病治疗中的“痰瘀同治”的治疗思想。(4)心脑合病组和脑梗死在地龙、桃仁、杜仲、鸡血藤、厚朴用药上有差异,脑梗死组多于心脑合病组;而两组在枳实、瓜蒌用药上有差异,心脑合病组多于脑梗死组。(5)两组在四气五味归经的分布上无明显差异,体现了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在中药四气五味归经使用上的共同之处。
李芳楠,吉路,陈冷眉,朱丽萍,赵军,徐艳,刘杰,颜玮,陈轶英[8](2018)在《2016年江西省居民心脑血管病死亡状况及潜在减寿年数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分析2016年江西省心脑血管疾病的死亡水平及减寿情况。方法采用粗死亡率、标化死亡率、潜在减寿年数(PYLL)及减寿率(PYLL‰)等指标对心脑血管疾病死亡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2016年江西省居民心脑血管疾病粗死亡率为238.13/10万(标化死亡率为225.86/10万),其中男性死亡率(256.37/10万)高于女性死亡率(219.20/10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1.977,P<0.001);农村居民死亡率(244.77/10万)高于城市居民死亡率(225.60/10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9.411,P<0.001)。心脑血管疾病的PYLL为96540.0人年,PYLL率为11.51‰。结论 2016年江西省居民心脑血管疾病死亡负担重,应进一步强调预防为主的观念,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降低居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和死亡。
王丽[9](2017)在《基于灰色系统理论的慢性病预测及危险因素指标评价》文中认为目的:通过对2014年新疆成人居民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流行病学调查分析,利用灰色系统理论模型GM(1,1)拟合预测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患病率水平并进行比较分析,使用改进的模糊层次分析法筛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中的危险因素关键指标,最终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预防和控制提供较为充实的基线资料,逐步完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队列研究资料,为政府及其他相关部门制定详尽的干预策略,为开展科学系统的卫生健康管理提供支持。方法:采用大型的流行病学现场调查方法,结合循证医学文献检索方法,利用灰色系统理论对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患病率进行数据拟合并作出预测;同时利用改进的模糊层次分析法构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危险因素关键指标体系,使用三级指标建立矩阵,参考权重,重新筛选赋值。结果:1)针对主要的两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高血压、糖尿病)按人口学特征分布,高血压患病率(P=0.291>0.05),表明基于性别之间的区别,高血压患病情况在统计值上并没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糖尿病患病率(P=0.000<0.05),表明不同性别之间的糖尿病患病情况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同年龄组之间的慢性病患病情况(P=0.000<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不同居住地区之间的高血压、糖尿病患病情况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按不同性别、年龄阶段、地区居民整理数据显示,居民高血压患病率总体为19.6%。无论从性别或地区来看,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占到了54.6%。居民高血压的知晓率总体为49.8%。其中45-59岁之间的人群知晓率表现最好;居民高血压治疗率总体为38.4%。其中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与其他年龄阶段的患病人群的总体治疗率相比稍好;居民高血压控制率总体为11.6%,体现在45-59岁之间的人群控制相对其他年龄阶段的人群表现稍好;根据人群分年龄阶段、城乡居民35岁以上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率为34.2%,体现在45-59岁之间的人群自我健康管理表现稍好。分年龄阶段、城乡居民35岁以上高血压患者规范管理率为13.6%,体现在45-59岁之间的人群规范管理表现相对稍好。居民糖尿病患病率总体为11.8%,其中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患病率最高;居民糖尿病知晓率总体为48%,其中以45-59岁人群的表现稍好;居民糖尿病治疗率总体为43%,其中以45-59岁人群的表现稍好;居民糖尿病控制率总体为30.6%,其中尤以60岁及以上的人群表现稍好;根据人群分年龄阶段、城乡居民35岁以上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率为26%,其中以45-59岁人群的表现稍好;糖尿病患者规范管理率为10.3%,其中以18-44岁人群的表现稍好。3)不同性别、地区、年龄阶段人群中吸烟频数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中男性吸烟人数多于女性;18-44岁年龄段的人群吸烟人数最多,城镇地区吸烟率高于乡村地区。居民现在每日吸烟率为18.3%;每日吸烟者平均开始每日吸烟年龄为19.1岁;现在吸烟者日均吸烟量为12.1支;现在吸烟者打算戒烟率为63.2%;不同性别、地区、年龄阶段人群中饮酒频数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中男性饮酒人数多于女性;45-59岁年龄段的人群饮酒人数最多,城镇地区饮酒人数高于乡村地区。不同性别间超重、肥胖情况没有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不同地区、年龄阶段人群中超重、肥胖频数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中城镇超重、肥胖人数多于乡村;45-59岁年龄段的人群超重、肥胖人数最多。4)不同性别、年龄阶段、地区人均每日蔬菜水果摄入量414.6克,蔬菜水果摄入不足比例占到了55.1%,农村居民蔬菜水果摄入不足比例更高为59.7%,城镇居民为49.7%;每日人均红肉摄入量102.2克,每日红肉摄入过多的比例为38.1%,其中农村比例为34.7%,城镇居民为42.0%。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每日烹调油摄入量过多比例为86.3%,农村高达92.8%。居民家庭人均每日食盐的摄入量平均为9.2克,农村为11.4克,远远高于城镇6.5克的水平;居民家庭人均每日烹调油摄入量为53.6克,农村依然高于城镇水平。不同性别、年龄阶段、地区居民经常锻炼率为8.8%,居民从不锻炼率高达87.0%,其中18-44岁阶段的人群从不锻炼率均高于其他年龄阶段;平均每周总活动时间<150分钟的比例为21.3%,仍然是18-44岁阶段人群比例最高;平均每日总静态行为时间超过了4小时。5)1993-2013年期间,我国城市慢性病患病率高于农村。由方差分析结果(P=0.014<0.05),城乡慢性病患病率差异显着,城市慢性病患病率显着高于农村。1993-2013年间,女性患病率高于男性,但方差分析结果(P=0.476),说明不同性别间慢性病患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相比较而言,在高血压和糖尿病新疆患病人群中性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原因涉及较为复杂,区域特色更为明显;将纳入模型的五年数据进行拟合预测,预测精度拟合效果较好。2018年预测慢性病患病率拟合值为40.99%,2023年将有可能达到55.59%,形势较为严峻。针对城乡与性别分析,拟合预测数值如下,预测到2018年城乡之间的慢性病患病率趋于一致,但随着时间后推,预计2023年农村的患病率将超出城市水平,甚至预计在2028年接近达到城市的翻倍水平;从1992年到2012年20年间,患病率从12.6%增长到25.06%,知晓率由26.30%提高到42.13%、治疗率有12.10%上升为34.50%,控制率有2.80%逐步提高到9.38%;基于灰色系统理论进行数据拟合预测的结果显示,预计到2017年患病率将达到28.44%,知晓率为48.83%,依然没有达到50%的目标,治疗率为41.79%,但控制率11.90%,依然不理想,防控形势严峻;预计2020年,全国糖尿病患病率将达到17.54%,增长速度惊人。从1990年到2015年的恶性肿瘤死亡率及死因构成数据,利用灰色系统理论GM(1,1)模型进行拟合数据预测,最终预计到2030年农村的死亡率将超越城市,男性恶性肿瘤死亡率将远远高于女性。6)利用改进的模糊层次分析法筛选一级指标主要包括人口学特征、家族史、暴露史、生活方式、当前身体检查状况、精神心理因素;其中人口学特征包括的二级指标主要有年龄、性别、民族、学历和婚姻状况;家族史的二级指标包括心血管疾病、代谢性疾病和肿瘤;暴露史的二级指标一般包括环境污染暴露和职业辐射暴露;生活方式的二级指标包括饮食习惯、吸烟、饮酒、睡眠质量、体育运动、血压、血糖;精神心理因素的二级指标主要包括精神紧张、性格缺陷和心理压力。选取的一级指标为六个维度的综合指标,隶属度矩阵的建立是依据影响程度的优先等级设置的五级评价,在现实调查中可以根据每一项指标的优先权重考虑受检人群的患病概率,无论是生理指标还是行为习惯,抑或环境因素,均在一定程度上具有预警作用,如果及时干预,效果完全可以追踪评价。结论:1)多个部门协同合作,将健康理念贯穿所有政策;建立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和控制的持久性保障,均衡调节各医疗机构的合理运营;循证科学系统决策,注重成本效果分析;加强监测队伍的建设,积累纵向队列研究的大样本数据;2)实施早诊早治,降低高危人群发病风险;开展个性化健康干预;做好分级诊疗双向转诊工作;提高基层诊疗服务质量;促进医防多部门协同合作,实现动态健康管理;完善社会保障政策,切实减轻群众就医负担费用;控制行为危险因素,营造健康支持性文化;整合社会优质资源,创新服务模式;增强科技含量,完善监测评价和提升创新空间;3)不同的统计学建模方法各有其优点及不足,在预测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患病率的发展趋势时,应根据研究资料的实际情况,综合考虑各方法的特点,取长补短。4)慢性病的类型不同,其危险因素也有所差别,需要根据不同情况进行区别;对于常见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其共有的危险因素包括肥胖、血脂异常、吸烟、饮酒、睡眠质量不佳、蔬果摄入少、体育锻炼少等;对于不同的慢性病,同样的危险因素也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配合使用改进的模糊层次分析法可以调整矩阵和权重,并在实践中验证。
李贡宇[10](2014)在《藏药降压降脂药效成分发现及组方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藏药迄今已有上千年的临床应用历史,其种类仅次于中药。经过数千年的临床应用,以及近几十年来的药理药效研究,其疗效毋庸置疑。目前所收集的藏药中,植物药有2172种、动物药214种、矿物药50多种,其中高原特产藏药86种,西藏临床最常用藏药仅有304种。本文以常用藏药数据库为基础,采用片段搜索、药效团搜索等技术对治疗高血压、高血脂类疾病的藏药有效活性成分进行筛选,结合关联规则发现降压降脂常用藏药药对,开展降压降脂藏药组方研究。主要工作有以下两方面:(1)建立常用藏药数据库。采用MDL ISIS/Base数据库管理系统建立了常用藏药数据库,共收录148味藏药。数据库由藏药信息、化合物信息、文献信息3部分内容构成。其中,藏药信息主要有藏药药性、产地、药理、功效、主治及现代临床应用等1 1个属性;化合物信息主要包含中英文名、分子式、植物来源、理化性质等10个属性;文献信息主要是藏药现代研究方面的参考文献。本数据库能够简单快捷地查询常用藏药的基本信息。(2)藏药降压降脂药效成分发现及组方研究。随着天然药物有效成分提取、分离、纯化及结构研究技术的不断发展,藏药作为天然药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化学成分分析方面的研究成果也获得极大的丰富。本文以常用藏药数据库为基础,利用数据库活性搜索、片段搜索、靶点及结构相似性搜索技术对相关活性成分进行筛选,并追溯其来源藏药;研究结果包括利用数据库活性搜索获得具有明确降压作用的藏药成分53个,来源于36味藏药,具有明确抗高血脂作用的藏药成分13个,涉及22种来源藏药;应用片段搜索、靶点搜索及药效团等方法得到降压藏药活性成分107个,涉及藏药62种;降脂藏药活性成分265个,涉及藏药56种。依靠计算机模拟等技术获得的活性成分、单味药物,存在一定的假阳性,为避免此类问题出现,本研究结合关联规则对藏医治疗高血压、高血脂的用药规律进行分析,以临床实际用药情况为参考确定组方药物,共得到治疗高血压药对6个、高血脂药对8个。在藏药活性筛选和用药规律分析的研究基础上,在藏医降压降脂的理论指导下,探讨藏药组方,最终获得降压组方2个、降脂组方2个。通过本研究为藏药及其化学成分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建立了常用藏药数据库,为藏药数据挖掘搭建了良好的基础平台。对藏药治疗高血压、高血脂的用药规律及物质基础进行了初步探讨,为藏药治疗高血压、高血脂新药开发提供了新的思路。
二、心脑血管疾病专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心脑血管疾病专辑(论文提纲范文)
(1)健脾益气活血法改善动脉粥样硬化小鼠血脂及炎症反应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论文一 基于VOSviewer软件关于动脉粥样硬化中医证候要素及防治相关文献的研究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分析 |
讨论 |
小结 |
论文二健脾益气活血法改善 ApoE~(-/-)小鼠脾气虚相关表现和血脂及血清炎症因子的实验研究 |
前言 |
技术路线图 |
材料与方法 |
实验结果 |
讨论 |
小结 |
结论 |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
参考文献 |
综述 论动脉粥样硬化的中西医发病机制及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
致谢 |
(2)基于数据挖掘双心疾病证治规律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常用缩写词中英文对照表 |
前言 |
第一部分 现代医学对双心疾病的认识 |
1.双心医学与双心疾病的概述 |
2.心血管疾病与精神心理疾病之间关联性 |
3.双心疾病的发病机制 |
4.现代医学对于双心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
第二部分 中医学对于双心疾病的研究及进展 |
1.中医学对心的功能认识 |
2.中医对于双心疾病的认识 |
3.中医对于双心疾病的治疗理论及经验 |
第三部分 基于名医经验的双心疾病证治规律研究 |
1.材料与方法 |
1.1 数据来源 |
1.2 纳入标准 |
1.3 排除标准 |
1.4 中药数据规范化标准 |
1.5 分析软件 |
1.6 数据统计及分析挖掘方法 |
第四部分 性别、证候及病位统计分析 |
1.数据来源与筛选 |
2.数据统计录入 |
3.数据统计与分析 |
3.1 患者性别统计 |
3.2 中医证候频次统计 |
3.3 病位频次统计 |
3.4 疾病症状频次统计 |
3.5 统计结果 |
3.6 讨论 |
第五部分 药物应用规律分析 |
1.中药频次统计 |
1.1 方法 |
1.2 统计结果 |
1.3 统计结果分析 |
2.药味四气统计 |
2.1 方法 |
2.2 统计结果 |
2.3 统计结果分析 |
3.药物五味统计 |
3.1 方法 |
3.2 统计结果 |
3.3 统计结果分析 |
4.中药归经统计 |
4.1 方法 |
4.2 统计结果 |
4.3 统计结果分析 |
第六部分 药物聚类分析 |
1.方法 |
2.聚类分析结果 |
3.讨论 |
第七部分 基于关联规则方药规律分析 |
1.药物关联规则分析 |
1.1 方法 |
1.2 分析结果 |
1.3 讨论 |
2.基于关联规则的症状-方药规律分析 |
2.1 方法 |
2.2 分析结果 |
2.3 讨论 |
3.基于关联规则的证型-方药规律分析 |
3.1 方法 |
3.2 分析结果 |
3.3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致谢 |
个人简介 |
(3)五脏温阳化瘀法调节血管性痴呆大鼠海马突触前膜蛋白表达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理论探讨 |
1 VD研究概述 |
1.1 现代医学对VD的认识 |
1.1.1 流行病学和危险因素 |
1.1.2 病理学特征和病理机制 |
1.1.3 临床特征及诊断 |
1.1.4 药物治疗 |
1.1.5 中药作用于VD的作用机制研究 |
1.1.5.1 调节中枢神经递质 |
1.1.5.2 增强突触传递效能 |
1.1.5.3 改善脑血流代谢 |
1.1.5.4 抑制神经蛋白凋亡 |
1.1.5.5 抗氧化应激及炎症 |
1.2 中医学对VD的认识 |
1.2.1 古代医家对痴呆病机的相关认识 |
1.2.1.1 痰瘀蓄于内、上及脑窍 |
1.2.1.2 阳气亏虚 |
1.2.1.3 脏气亏虚 |
1.2.1.4 营卫、气血不调 |
1.2.1.5 心肾不交 |
1.2.1.6 元神失养 |
1.2.2 现代医家对VD的认识 |
1.2.2.1 病机 |
1.2.2.2 辨证论治 |
2 唐农教授对VD的学术观点 |
2.1 学派传承 |
2.2 学术观点 |
2.2.1 病证之间具有病机相关性 |
2.2.2 扶其真阳为恢复人体内阳外阴本体结构的重要法则 |
2.3 唐农教授从阳虚血瘀痰阻论治VD的认识 |
2.3.1 对VD病因病机的认识 |
2.3.1.1 阳气不足、神机失用为VD的发病之本 |
2.3.1.2 阳化不足,瘀血痰浊阻滞脑络为VD的发病之标 |
2.3.2 对VD治则的认识 |
3 五脏温阳化瘀汤治疗VD的方义及药物解析 |
3.1 五脏温阳化瘀汤药物组成 |
3.2 五脏温阳化瘀汤方义 |
3.3 五脏温阳化瘀汤具体药物解析 |
3.4 五脏温阳化瘀汤的运用 |
3.5 有毒药物的用量 |
3.5.1 炮附子的用量 |
3.5.2 法半夏的用量 |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
实验一 五脏温阳化瘀汤对VD大鼠学习记忆的影响 |
1 实验材料 |
1.1 实验大鼠 |
1.2 主要实验试剂 |
1.3 主要实验仪器及设备 |
2 实验方法 |
2.1 VD模型制备及分组 |
2.2 给药方法及剂量 |
2.3 基本生理状况采集 |
2.4 Morris水迷宫实验 |
2.4.1 定位航行实验 |
2.4.2 空间探索实验 |
2.5 统计学方法 |
3 实验结果 |
3.1 一般情况 |
3.2 Morris水迷宫实验结果 |
3.2.1 定位航行实验 |
3.2.2 空间探索实验 |
4 讨论 |
4.1 双侧颈总动脉永久性结扎法制备VD大鼠模型 |
4.2 五脏温阳化瘀汤对VD模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 |
实验二: 五脏温阳化瘀汤对VD大鼠海马突触前膜蛋白Syn与GAP-43的影响 |
1 实验材料 |
1.1 实验大鼠 |
1.2 实验仪器和试剂 |
1.2.1 主要仪器 |
1.2.2 主要试剂 |
2 实验方法 |
2.1 取材 |
2.2 免疫组化染色 |
2.3 Western blot实验 |
2.3.1 制备蛋白样品 |
2.3.2 BCA法测定蛋白浓度 |
2.3.3 灌胶及电泳 |
2.3.4 转膜及封闭 |
2.3.5 一抗及二抗孵育 |
2.3.6 显色及凝胶成像系统分析 |
2.4 统计学方法 |
3 实验结果 |
3.1 各组大鼠海马CA1区突触前膜蛋白Syn、GAP-43免疫组化检测结果 |
3.2 各组大鼠海马突触前膜蛋白Syn、GAP-43 Western blot检测结果 |
4 讨论 |
实验三: 五脏温阳化瘀汤对VD大鼠血清VEGF、BDNF、NGF水平的影响 |
1 实验材料 |
1.1 实验大鼠 |
1.2 实验仪器及试剂 |
1.2.1 主要仪器 |
1.2.2 主要试剂 |
2 实验方法 |
2.1 取材 |
2.2 ELISA实验 |
2.2.1 试剂配置 |
2.2.2 操作步骤 |
2.3 统计学方法 |
3 实验结果 |
3.1 各组大鼠血清VEGF水平的比较 |
3.2 各组大鼠血清BDNF、NGF水平的比较 |
4 讨论 |
5 结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科技查新报告 |
论文着作 |
(4)白藜芦醇延缓氧化应激诱导的心肌及内皮细胞衰老的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部分 白黎芦醇对D-半乳糖诱导小鼠心肌氧化应激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
前言 |
材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第二部分 白藜芦醇对脐静脉内皮细胞氧化应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 |
前言 |
材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第三部分 白藜芦醇通过SIRT1 /PGC-1α促进自噬延缓内皮细胞衰老 |
前言 |
材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英文缩写词表 |
攻读学位期间成果 |
致谢 |
(5)基于属性偏序结构图数据挖掘方法对李可急危重症疑难病医案的知识发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1.1 名老中医治疗经验传承现状 |
1.1.1 传承内容 |
1.1.2 传承方法 |
1.2 李可老中医简介及学术思想研究 |
1.2.1 生平简介 |
1.2.2 着作 |
1.2.3 人文精神 |
1.2.4 学术思想 |
1.3 属性偏序结构图知识发现方法 |
第二章 知识发现 |
2.1 数据来源 |
2.2 数据筛选 |
2.2.1 纳入标准 |
2.2.2 排除标准 |
2.3 收集结果 |
2.4 数据规范化 |
2.5 数据录入 |
2.6 数据质量控制 |
2.7 偏序统计图结果分析 |
2.7.1 症状体征分析 |
2.7.2 疾病分析 |
2.7.3 证型分析 |
2.7.4 方剂分析 |
2.7.5 药物分析 |
第三章 知识发现小结 |
3.1 知识发现结论归纳 |
3.1.1 辨证经验 |
3.1.2 治疗经验 |
3.1.3 方剂经验 |
3.1.4 用药经验 |
3.2 对李可老中医临证特点的认识 |
3.2.1 各科疾病巧辨证 |
3.2.2 大剂扶阳非常态 |
3.2.3 最常使用姜枣草 |
3.2.4 治疗方法多样化 |
3.2.5 热象须防虚与寒 |
3.2.6 清热通腑亦大胆 |
3.2.7 阴虚火燔引火治 |
3.2.8 重视祛瘀善活血 |
3.2.9 善用虫药疗顽疾 |
第四章 属性偏序结构图在中医医案应用方法评述 |
4.1 属性偏序结构图数据挖掘方法简介 |
4.2 属性偏序结构图数据挖掘方法在中医医案应用方法 |
4.2.1 方法步骤 |
4.2.2 方法特色 |
4.3 属性偏序结构图数据挖掘方法在中医医案应用方法展望 |
4.3.1 当代名老中医经验总结 |
4.3.2 文献医案整理分析 |
4.3.3 疾病用药规律研究 |
4.3.4 新药研发与处方筛选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附件 |
(6)现代医案缺血性中风病“脉证治”研究及齐向华教授辨治缺血性中风病经验总结(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基于现代医案的缺血性中风病“脉证治”相关性分析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内容 |
三、研究方法 |
(一)资料来源 |
(二)检索方法 |
(三)疾病诊断标准 |
(四)医案纳入标准 |
(五)排除标准 |
(六)医案检索结果 |
(七)数据库的建立 |
(八)统计方法 |
四、数据挖掘结果 |
(一)缺血性中风病现代医案来源情况 |
(二)缺血性中风病患者一般信息分布情况 |
(三)缺血性中风病患者主要症状体征分析 |
(四)缺血性中风病患者证型分布情况 |
(五)缺血性中风病患者证候要素分布情况 |
(六)缺血性中风病用药分析 |
(七)缺血性中风病常用中药配伍关联分析 |
(八)关联规则分析 |
第二部分 齐向华教授辨治缺血性中风病证治规律研究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方法 |
(一)病例来源 |
(二)诊断标准 |
(三)纳入标准 |
(四)排除标准 |
(五)采集工具 |
(六)采集内容的实施 |
(七)数据录入与统计方法 |
三、临床研究结果 |
(一)缺血性中风病患者一般信息分布情况 |
(二)缺血性中风病患者证型分布情况 |
(三)常用方剂频数分析 |
(四)证型与方剂关联规则分析 |
(五)缺血性中风病证候要素分布情况 |
(六)缺血性中风病用药分析 |
(七)缺血性中风病常用中药配伍关联分析 |
讨论 |
一、缺血性中风病患者一般情况分布及特点 |
(一)性别情况 |
(二)年龄情况 |
(三)疾病分期情况 |
(四)病因分析 |
(五)既往疾病情况 |
二、缺血性中风病患者主要症状体征分布特点 |
(一)脉象频数分析 |
(二)舌象频数分析 |
(三)主要症状体征频数分析 |
(四)缺血性中风病对情志的影响 |
(五)主要症状体征聚类分析 |
三、缺血性中风病病机特点 |
(一)古代医家对中风病病机认识 |
(二)近现代医家对中风病病机认识 |
(三)齐向华教授对缺血性中风病病机的认识 |
四、缺血性中风病患者证候分布特点 |
(一)缺血性中风病病位分布特点 |
(二)缺血性中风病患者总体证型及病性证素分布特点 |
(三)缺血性中风病不同分期证型及病性证素分布特点 |
五、常用方剂及其与证型关联情况 |
(一)齐向华教授常用方剂分析 |
(二)证型与方剂关联规则 |
六、缺血性中风病用药规律探讨 |
(一)缺血性中风病总体用药频数结果分析 |
(二)缺血性中风病总体用药分类结果探讨 |
(三)缺血性中风病不同分期用药及分类结果探讨 |
(四)药物聚类分析结果探讨 |
(五)药物因子分析结果探讨 |
七、缺血性中风病常用中药配伍规律探讨 |
(一)常用药对 |
(二)三味药团 |
(三)四味药团 |
(四)五味药团 |
八、关联规则分析探讨 |
(一)脉象、舌象关联分析 |
(二)证候要素关联分析 |
(三)脉象与证素关联分析 |
(四)证素与中药关联分析 |
(五)脉象与中药关联分析 |
九、结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综述 数据挖掘技术在中风病医案研究中的应用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查新报告 |
论文着作 |
(7)心脑合病与中风病的中医证素分布与用药规律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第一部分 综述 |
综述一 中医对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脑血管疾病的研究进展 |
1 中医对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概念 |
2 脉与心脑合病、中风病之间的关系 |
3 心脑合病与中风病的病因病机的认识 |
4 心脑合病与中风病的证候研究进展 |
5 心脑合病与中风病的中医治疗研究进展 |
6 结语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现代医学对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脑血管疾病的研究进展 |
1 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脑血管疾病的流行病学调查与危险因素 |
2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与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的相关性探讨 |
3 结语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研究资料及方法 |
1 病例来源 |
2 诊断标准 |
3 纳入标准 |
4 排除标准 |
5 临床调查量表制定 |
6 病例收集 |
7 数据库的建立及数据录入 |
8 统计分析方法 |
研究结果 |
1 一般资料 |
2 危险因素 |
3 化验指标比较 |
4 临床研究结果 |
分析讨论 |
1 一般资料分析 |
2 危险因素分析 |
3 化验指标分析 |
4 证素分析 |
5 中药分析 |
结论 |
创新性分析 |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表1 症状-证素临床调查表 |
附录2 证素计算表 |
附表3 1例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证素计算表 |
附表4 1例心脑合病证素计算表 |
致谢 |
个人简历 |
(8)2016年江西省居民心脑血管病死亡状况及潜在减寿年数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资料来源 |
1.2 研究方法 |
1.3 统计分析 |
2 结果 |
2.1 基本情况 |
2.2 心脑血管疾病死亡情况 |
2.3 心脑血管疾病减寿情况 |
3 讨论 |
(9)基于灰色系统理论的慢性病预测及危险因素指标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2014 年新疆成人居民的慢性病流行病学调查 |
1 内容与方法 |
1.1 调查对象及确定方法 |
1.2 调查内容与方法 |
1.3 质量控制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二部分 基于灰色系统理论的慢性病预测及分析 |
1 内容与方法 |
1.1 灰色系统理论与灰预测 |
1.2 灰色预测流程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三部分 慢性病的危险因素指标体系的评价 |
1 内容与方法 |
1.1 层次分析法理论及优缺点 |
1.2 模糊层次分析法 |
1.3 改进的模糊层次分析法 |
1.4 改进的模糊层次分析法的计算步骤 |
1.5 慢性病的各个危险因素权重的计算步骤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建议 |
5 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
个人简历 |
导师评阅表 |
(10)藏药降压降脂药效成分发现及组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藏药学概述 |
1 藏药特点 |
2 藏药学发展历程 |
3 藏药学理论 |
4 藏药方剂、剂型及代表成药 |
综述二 藏药化学研究及对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 |
1 藏药现代化学研究 |
2 藏药对高血压、高血脂疾病的治疗研究 |
前言 |
第二章 常用藏药数据库的构建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1.1 数据来源 |
1.1.2 数据信息的定义 |
1.1.3 数据库管理系统 |
1.2 数据库的建立 |
2 结果与讨论 |
2.1 数据库的运行环境 |
2.2 数据库的功能和特点 |
2.2.1 数据库的系统功能 |
2.2.2 数据库的查询功能 |
2.2.3 数据库的服务功能 |
2.2.4 数据库的应用 |
3 小结 |
第三章 藏药降压降脂组方设计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数据库搜索 |
1.2 基于靶点搜索及片段搜索的抗高血压藏药发现研究 |
1.3 基于靶点搜索及相似性搜索的降脂藏药发现研究 |
1.4 关联规则 |
1.5 组方设计 |
2 结果与讨论 |
2.1 抗高血压藏药组方研究 |
2.1.1 抗高血压藏药数据库搜索 |
2.1.2 基于靶点搜索及片段搜索的降压藏药发现研究 |
2.1.3 基于关联规则分析的抗高血压藏药组方规律研究 |
2.1.4 降压组方设计 |
2.2 抗高血脂藏药组方研究 |
2.2.1 抗高血脂藏药数据库搜索 |
2.2.2 基于靶点搜索及相似性搜索的降脂藏药发现研究 |
2.2.3 基于关联规则分析的抗高血脂藏药组方规律研究 |
2.2.4 降脂组方设计 |
3 小结 |
第四章 总结与展望 |
附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四、心脑血管疾病专辑(论文参考文献)
- [1]健脾益气活血法改善动脉粥样硬化小鼠血脂及炎症反应的实验研究[D]. 侯美琪.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21(02)
- [2]基于数据挖掘双心疾病证治规律探析[D]. 周家霁. 山西医科大学, 2021(01)
- [3]五脏温阳化瘀法调节血管性痴呆大鼠海马突触前膜蛋白表达的实验研究[D]. 姜梅.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20(01)
- [4]白藜芦醇延缓氧化应激诱导的心肌及内皮细胞衰老的机制研究[D]. 杜丽根. 南方医科大学, 2020(01)
- [5]基于属性偏序结构图数据挖掘方法对李可急危重症疑难病医案的知识发现[D]. 张茜.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8(01)
- [6]现代医案缺血性中风病“脉证治”研究及齐向华教授辨治缺血性中风病经验总结[D]. 刘呈祥.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8(01)
- [7]心脑合病与中风病的中医证素分布与用药规律的临床研究[D]. 王亦成.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8(08)
- [8]2016年江西省居民心脑血管病死亡状况及潜在减寿年数分析[J]. 李芳楠,吉路,陈冷眉,朱丽萍,赵军,徐艳,刘杰,颜玮,陈轶英. 江西医药, 2018(02)
- [9]基于灰色系统理论的慢性病预测及危险因素指标评价[D]. 王丽. 新疆医科大学, 2017(05)
- [10]藏药降压降脂药效成分发现及组方研究[D]. 李贡宇.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4(04)
标签:中医论文; 李可老中医急危重症疑难病经验专辑论文; 心血管病论文; 血清蛋白论文; 中风的症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