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脉络膜黑色素瘤经瞳孔温热疗法研究概况(论文文献综述)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眼科专业委员会,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眼整形眼眶病学组,中国抗癌协会眼肿瘤专业委员会[1](2021)在《中国葡萄膜黑色素瘤诊疗专家共识(2021年)》文中研究说明葡萄膜黑色素瘤(UM)是严重危害患者生命及视功能的成人最常见的眼内原发性恶性肿瘤。中国医药教育协会眼科专业委员会、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眼整形眼眶病学组、中国抗癌协会眼肿瘤专业委员会组织国内专家, 经过反复讨论, 针对UM诊疗规范化提出共识性意见, 以供眼科及相关专科临床医师在工作实践中参考, 以提高UM的临床诊疗水平。(中华眼科杂志, 2021, 57:886-897)
李天航[2](2019)在《多光谱眼底成像技术与传统多模式眼底成像对脉络膜骨瘤的对比观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对比多光谱眼底成像技术与传统多模式眼底成像对脉络膜骨瘤患者的眼底形态观察及其特征分析。方法:将经眼部B超、眼眶CT确诊为脉络膜骨瘤患者的3例4只眼纳入研究,均行多光谱眼底成像(multispectral imaging,MSI)和传统多模式眼底检查,包括眼底彩色照相、光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眼底自发荧光(fundus autofluorescence,AF)、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luorescein fundus angiography,FFA),对比分析脉络膜骨瘤患者在多光谱眼底成像技术与传统多模式眼底成像上的表现,归纳脉络膜骨瘤在多光谱眼底成像中的特点,综合评估多光谱眼底成像技术对脉络膜骨瘤的辅助诊断价值。结果:脉络膜骨瘤在眼眶CT、眼部B超上均有其特征性表现,但并无特异性,无法判断肿瘤是否发生钙化及区分肿瘤的钙化区域与非钙化区域。OCT对脉络膜骨瘤合并视网膜下液及渗出性视网膜脱离最为敏感,但在其扫描间隔内有遗漏病灶信息的可能,且OCT无法完整区分钙化区与脱钙化区的分界,只能区域性观察。眼底自发荧光对于评估视网膜色素上皮层细胞的功能有重要作用,但对于其他方面并不敏感。FFA的主要临床价值在于对脉络膜骨瘤并发脉络膜新生血管的诊断以及对其治疗预后的评估,在其他方面并不敏感。MSI针对于脉络膜骨瘤的主要意义在于:对骨瘤脱钙化/脱钙化的观察及评估患者患眼病情发展、预测患者患眼视力预后有重要意义;对视网膜色素上皮层的聚集和脱失十分敏感。结论:1.多光谱眼底成像对于脉络膜骨瘤的钙化/脱钙化的观察优于其他传统眼科影像学检查,并可以初步对脉络膜骨瘤患者的病程及视力预后进行初步评估;2.多光谱眼底成像对视网膜色素上皮缺失和堆积表现清晰,这些表现与OCT、FFA和眼底自发荧光均相对应;3.多光谱眼底成像对脉络膜骨瘤合并视网膜下积液、渗出性视网膜脱离和脉络膜新生血管表现不敏感,需结合OCT、FFA等检查。综上所述,多光谱眼底成像技术对于脉络膜骨瘤的辅助诊断、观察、初步判断患者病程及视力预后具有一定意义,但是不能完全替代其他检查,需要与其他传统多模式眼底成像检查结合,才能更全面地了解脉络膜骨瘤的病灶内部情况及其并发症。
闵寒毅,董方田[3](2015)在《脉络膜黑色素瘤的眼内切除术》文中指出眼内切除术作为脉络膜黑色素瘤众多治疗手段中的新成员在饱受争议中逐渐被采纳、接受,并逐渐被大量研究证明是一种治疗脉络膜黑色素瘤不得不考虑甚至是首选的治疗手段。本文对脉络膜黑色素瘤眼内切除术的发展历史和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应用背景和发展历史除眼球摘除术这一已被证实不能延长脉络膜黑色素瘤患者5年生存率[1]的治疗方法外,已有多种保留眼球的治疗方法被应用于临床,最常用的是放疗,包括带电粒子(质子和氦离子)[2]和放射性敷
张晓利[4](2011)在《经瞳孔温热疗法(TTT)治疗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渗出型)的临床研究》文中认为摘要:老年性黄斑变性是导致50岁以上老年人视力下降或致盲的主要原因之一,而经瞳孔温热疗法是最近几年来治疗眼病的一种新的技术。本文对TTT治疗眼病的作用原理、治疗机制、并发症、适应症以及它的未来发展趋势一系列问题做一全面综述,并以渗出型老年性黄斑变性为例,根据临床治疗,指出TTT疗法在老年性黄斑病变中的应用及其效果,探讨TTT疗法在治疗渗出型老年性黄斑病变中的价值。通过临床治疗发现,TTT在渗出型老年性黄斑变性治疗中,对于控制和提高患者视力、控制渗漏、吸收黄斑水肿具有很好的效果。本文以临床资料为依据,在治疗过程中发现:(1)TTT可以对不同类型、不同病因的脉络膜新生血管进行治疗,有助于视力的提高,使致盲率大大降低。(2)在治疗CNV中使用TTT疗法,并发症少且对视力影响小。(3)TTT治疗安全性较好,对神经上皮损害较轻,适合于中心凹下的CNV治疗。(4)TTT参数难以固定,应根据实际临床数据来进行调节。相比较其它治疗方法,经瞳孔温热疗法(TTT)在治疗渗出型老年性黄斑变性中具有费用低、效果好的优点,可以推广。
周金琼,魏文斌[5](2009)在《葡萄膜黑色素瘤治疗方案的选择对预后的影响》文中认为葡萄膜黑色素瘤是成年人眼内最常见的恶性肿瘤。目前研究认为,各种治疗方法在改善葡萄膜黑色素瘤患者的生存率方面无明显差异,但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不同。本文就各种方法的处理原理,治疗方案的选择原则作一简要介绍,着重介绍各种方法对患者预后的影响。
王宏彬,王光璐,王名扬,彭晓燕[6](2009)在《TTT治疗脉络膜黑色素瘤实验研究》文中指出目的:探讨人脉络膜黑色素瘤经瞳孔温热疗法(transpupil-lary thermotherapy,TTT)治疗后的组织病理学变化和细胞凋亡相关研究。方法:对经临床TTT治疗不能控制的巨大脉络膜黑色素瘤患者摘除眼球,石蜡包埋切片,行组织病理学检查,VIII因子免疫组织化学研究,并应用TUNEL方法对TTT治疗区域行细胞凋亡检测。结果:TTT治疗后,在激光斑照射的肿瘤部位,最外层为湿性坏死区,其细胞结构消失。中间为干性坏死区,细胞核固缩,在干性坏死区及其下方的肿瘤组织中,可见大量凋亡染色阳性细胞及巨噬细胞,在激光斑基底部可见肿瘤毛细血管呈扩张状态。结论:TTT治疗脉络膜黑色素瘤可以直接摧毁肿瘤组织导致坏死,同时也会引起肿瘤细胞凋亡。但如果瘤体组织太厚,不能完全破坏,则肿瘤下方组织激光后会引起局部毛细血管扩张,是否会加重转移,尚需进一步探讨。
姜蕾,谢伯林[7](2008)在《经瞳孔温热疗法在眼底病中的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经瞳孔温热疗法是近年来国内外应用于眼科治疗的一种新方法。本文就其作用原理、操作方法、并发症以及主要适应证和面临的问题做一全面综述。
姜蕾[8](2008)在《TTT治疗AMD的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经瞳孔温热疗法是治疗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有效方法,但其具体机制及治疗参数仍需要进一步的探讨。本次研究动物实验部分的目的是探讨经瞳孔温热疗法治疗时不同能量所致的视网膜形态学变化以及组织结构的改变,为临床应用提供指导及理论根据。在此基础上,临床研究主要是观察TTT治疗继发于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脉络膜新生血管的封闭效果及对视力的影响。一、经瞳孔温热疗法对兔视网膜组织的影响【方法】青紫兰兔8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1只2眼,激光组7只14眼,激光组又按激光能量不同分为70mw、100mw、150mw、200mw、250mw、300mw、350mw七个能量组别。予以预设的TTT能量行兔眼眼底激光照射。光斑直径均为2mm,曝光时间60s。在双眼视乳头下方500μm开始,分两排光凝4~6点,上下相邻间距为0.5~1个光斑直径。激光后即刻行眼底照相。24小时后取材,取材后进行石蜡包埋、HE染色、HSP70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正常兔眼视网膜形态正常,未见HSP70阳性染色。肉眼未见网膜颜色发生变化的阈值下光凝,100mw和150mw能量组别中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出现空泡样变性,内外核层细胞排列稍紊乱,细胞数减少不明显,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层出现HSP70阳性染色。肉眼网膜颜色轻微发生改变的阈值能量,200mw能量组别可以看到HSP70阳性染色,250mw能量组别未见HSP70阳性染色。阈值上能量300mw、350mw能量组别未见HSP70阳性染色。【结论】TTT采用肉眼未见光斑反应的阈值下能量,视网膜无明显损伤。采用肉眼可见灰白色光斑反应的阈值上能量,视网膜损伤加重。TTT采用阈值下能量,可以诱导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层HSP70的表达,避免神经节细胞的损伤。TTT时局部视网膜光斑反应可以提示TTT激光参数的安全性。二、经瞳孔温热疗法对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临床观察【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我院2005年7月~2007年12月44例确诊为继发于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脉络膜新生血管患者随机分为36例治疗组,8例对照组。治疗组行TTT治疗,对照组口服复合维生素(善存)。治疗后1~2月行FFA及视力检查,仍有治疗指征时,再次重复TTT治疗。【结果】第1次TTT后FFA复查36眼,CNV膜完全封闭为2/36(5.6%)眼,部分封闭为25/36(69.4%)眼,保持不变且没有复发眼为9/36(25.0%)眼。第1次TTT后对其中31眼CNV部分封闭或不变的患者作了第2次TTT治疗,有20眼进行了FFA复查,CNV膜完全封闭为1/20(5.0%)眼,部分封闭为15/20(75.0%)眼,保持不变且没有复发眼为4/20(20.0%)眼。两次CNV封闭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随访6月,治疗组中36眼视力提高11眼,占30.5%;视力稳定23眼,占63.9%;视力下降2眼,占5.6%。对照组中8眼,无视力提高眼,视力稳定者1眼,占12.5%;视力下降7眼,占87.5%。TTT治疗1月后视力恢复治疗组好于对照组,二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治疗前后视力变化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TT是一种有效的治疗黄斑部疾病的方法。采用阈值下TTT激光能量能有效封闭继发于ARMD的CNV,且可保存或提高视力。第二次TTT对CNV封闭仍有效。
肖庆,曾军[9](2008)在《经瞳孔温热疗法在眼科应用的研究进展》文中认为经瞳孔温热疗法(transpupillary thermotherapy,TTT)是运用810激光,经瞳孔传输热量至脉络膜和视网膜色素上皮,主要用手后极部多种体积较小的脉络膜视网膜肿瘤的一种新方法。国内外已开始用于治疗脉络膜黑色素瘤、视网膜母细胞瘤、视网膜血管瘤、脉络膜血管瘤等眼底肿瘤。近年来,TTT 试图以阈下反应来治疗脉络膜新生血管等。文中就 TTT 在眼科临床应用的研究历程和最新进展作一综述。
王宏彬,王光璐,王名扬[10](2007)在《经瞳孔温热疗法(TTT)治疗脉络膜黑色素瘤实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人脉络膜黑色素瘤经瞳孔温热疗法(TTT)治疗后的组织病理学变化。方法选用5例经临床TTT治疗不能控制的脉络膜黑色素瘤病人摘除眼球,行组织病理学检查和免疫组织化学研究。结果TTT治疗后,在激光斑照射的肿瘤部位,最外层为湿性坏死区,其细胞结构消失。中间为干性坏死区,细胞核固缩,在干性坏死区及其激光斑基底部可见肿瘤毛细血管呈扩张状态。结论TTT治疗脉络膜黑色素瘤可以直接摧毁肿瘤组织导致坏死,但如果瘤体组织太厚,不能完全破坏,则肿瘤下方组织激光后会引起局部毛细血管扩张,是否会加重转移,应引起重视。
二、脉络膜黑色素瘤经瞳孔温热疗法研究概况(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脉络膜黑色素瘤经瞳孔温热疗法研究概况(论文提纲范文)
(2)多光谱眼底成像技术与传统多模式眼底成像对脉络膜骨瘤的对比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英文缩写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脉络膜骨瘤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3)脉络膜黑色素瘤的眼内切除术(论文提纲范文)
应用背景和发展历史 |
手术适应证和禁忌证 |
手术方法 |
术中并发症 |
疗效分析 |
术后并发症 |
与其他治疗方式的比较 |
联合治疗 |
结语 |
(4)经瞳孔温热疗法(TTT)治疗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渗出型)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第2章 综述 |
2.1 TTT 概述 |
2.2 TTT 适应症 |
2.3 总结 |
2.4 未来发展趋势 |
第3章 研究对象和方法 |
3.1 治疗原理 |
3.2 临床资料及仪器试剂 |
3.3 统计方法 |
第4章 结果 |
4.1 研究对象年龄、性别的一般情况 |
4.2 各项检测之后的疗效判定 |
第5章 讨论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经瞳孔温热疗法在眼底病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0引言 |
1 TTT概述 |
1.1 TTT的作用原理 |
1.2 TTT的操作方法 |
1.3 TTT的主要并发症 |
2 TTT在眼底病中的临床应用 |
2.1脉络膜黑色素瘤的治疗 |
2.2视网膜母细胞的治疗 |
2.3脉络膜血管瘤的治疗 |
2.4视网膜毛细血管瘤的治疗 |
2.5渗出性年龄相关性黄斑病变的治疗 |
2.6中心性渗出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治疗 |
3总结 |
(8)TTT治疗AMD的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论文正文 |
引言 |
第一部分 经瞳孔温热疗法对兔视网膜组织的影响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经瞳孔温热疗法对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临床观察 |
资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
致谢 |
四、脉络膜黑色素瘤经瞳孔温热疗法研究概况(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葡萄膜黑色素瘤诊疗专家共识(2021年)[J].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眼科专业委员会,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眼整形眼眶病学组,中国抗癌协会眼肿瘤专业委员会. 中华眼科杂志, 2021(12)
- [2]多光谱眼底成像技术与传统多模式眼底成像对脉络膜骨瘤的对比观察[D]. 李天航. 河北医科大学, 2019(01)
- [3]脉络膜黑色素瘤的眼内切除术[J]. 闵寒毅,董方田. 协和医学杂志, 2015(01)
- [4]经瞳孔温热疗法(TTT)治疗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渗出型)的临床研究[D]. 张晓利. 吉林大学, 2011(05)
- [5]葡萄膜黑色素瘤治疗方案的选择对预后的影响[J]. 周金琼,魏文斌. 国际眼科纵览, 2009(06)
- [6]TTT治疗脉络膜黑色素瘤实验研究[J]. 王宏彬,王光璐,王名扬,彭晓燕. 国际眼科杂志, 2009(02)
- [7]经瞳孔温热疗法在眼底病中的应用[J]. 姜蕾,谢伯林. 国际眼科杂志, 2008(06)
- [8]TTT治疗AMD的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D]. 姜蕾. 昆明医学院, 2008(10)
- [9]经瞳孔温热疗法在眼科应用的研究进展[J]. 肖庆,曾军.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2008(01)
- [10]经瞳孔温热疗法(TTT)治疗脉络膜黑色素瘤实验研究[J]. 王宏彬,王光璐,王名扬.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