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质疑全国高考语文试卷及其评价体系(论文文献综述)
宋威[1](2021)在《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评价研究》文中认为
姚姝兰[2](2020)在《中学现代文阅读情境化试题编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素养导向的课程体系中,以识记为主要考查目标的测试已无法满足素养培养的评估需求。中学生的阅读学习逐渐倾向于专业化阅读,专业的阅读阶段要求学生能够迁移一篇文本中的阅读专业知识去理解这一类的新文本,能运用文本中的信息解决现实问题。目前国内试题在语文基础知识、写作板块均开始尝试情境化试题的编制探索,但是在阅读板块的推进较为缓慢。本文希望系统、深入地了解情境化试题,为评估高阶阅读能力寻求一定的评估方法。本研究基于素养导向的教育需求,通过梳理与真实阅读行为和阅读学相关的理论,分析整合现有情境化试题及其编制经验,具体探讨了为什么需要情境化试题、何谓现代文阅读情境化试题、如何编写情境化试题这三个基本问题。第一章从心理学和脑科学方面分析了现实中的阅读行为,结合课程中有效阅读教学的经验,发现情境对阅读素养培养具有重要作用。在以促进学习的评价目标下,情境是有效评估的重要载体,评价标准有利于精准诊断学生的学业水平。情境化试题对阅读素养的评估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第二章通过分析PISA、PIRLS、国内阅读情境化试题的编制经验,明确了情境化试题的编写原则是基于真实的阅读活动,其命题思路是建立知识和现实的联系。试题的特征还表现在情境类型、试题要素、组织结构等方面。而能够评估高阶能力和综合阅读素养的情境化试题,其情境任务需追求真实性和意义性,各试题要素需保持一致性。第三章通过梳理现有命题经验,以较为成熟的情境化试题编制经验为参考,结合我国课标要求、国内学情、试题案例,设计了一套情境化试题编制流程及方法。在编制试题中仍需将测评目标、情境任务、评分指南等具体要素与课标和学生真实阅读体验挂钩,第四章通过对现代文阅读情境化试题要素中认知要求的分析来寻找试题复杂度的控制方法。试题复杂度受情境、文本、问题三者所涉及的知识和技能数量、新颖度的影响,命题人可通过调节这三个维度的难易度来把控试题的复杂度。
王玲[3](2020)在《三边联动:中国的教育理念及其运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有关教育过程与社会流动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个人在社会结构与社会流动之间改变或不改变的途径,其核心关注点主要在于家庭所处的阶层位置以及家庭文化资本的存续。为此,目前学界对此议题的解释框架倾向于在“文化资本”与“学业成就”之间单向度的推演。其研究逻辑大致可以概括为“阶层地位→文化资本→学校环境→学业成就”的关系链条,而一旦这一链条中的某些环节(特别是“阶层地位→文化资本”“文化资本→学校环境”这两个环节)被打破,将会制约文化资本的教育分层效应。研究发现,在对“文化资本→学校环境”发生影响的过程中,文化资本是通过两条中介路径(认知性的能力与非认知性的惯习)影响学业成就,但这一解释模式的背后其实是由一种稳态的社会结构做支撑的。本文认为,中国现代化以来的教育模式是动态的。以动态的视角看待中国人的教育过程与社会流动,我们看到从国家到地方,从学校到学生等一直处于变动的教育过程中。单以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为一个考察范围,我们便可以发现,中国高考方式改革所带来的相应制度不停地随之改变已成为常态。所以,要想研究动态中的教育获得与社会流动,首先还是要对日常现实中关于教育过程与社会流动关系问题的经验事实,包括国家政策、相关文件、典型案例进行关注、梳理和深度剖析。当然我们也有理由认为,社会分层、家庭背景等因素依然非常重要,但此时其重要必须以改变中的其他因素为前提。那么,这个前提是什么呢?这就是中国自传统到现代社会以来,在通过教育选拔人才上的大一统模式。虽然作为这一模式本身,也是可以稳定的,但由于中国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速,教育平等的教育理念逐渐推进,必然导致国家层面的教育政策不断调整,而牵动了学校的相应配合和调整,但已处于市场化中的各个学校也会有自己的社会运营考量,以致于最终带动了备考的学生及家庭的教育策略上的调整。为此,我在研究框架中提出一个“政策—学校—家庭”的三边联动理论假设,以考察在此联动框架中什么样的教育过程会带来什么样的升学效果。若以这一理论假设为起点,本文倾向认为,中国教育获得的过程,不仅仅取决于家庭背景的阶层再生产,还与国家教育制度的规定、教育政策的调整以及随之而来学校的应对等因素密切相关。而对于这一框架的合理性认识又必须建立于中国的历史演变、国家特征、文化传统与考试所形成的特点之上。只有从此视角出发,才可能比较真实地揭示出中国教育获得与社会流动的基本方式。通过对三边联动的研究,本文得出以下结论:(1)国家教育政策将设计与制定出学生的培养模式与人才选拔制度;(2)处于具体执行机构的各个层级的公立学校在接受国家政策指令下又需要在社会上赢得优质学校的声誉;(3)学生个人与家长应变则是一切以升学为主旨的调整,并由此造成的各种社会矛盾再回到政府相关部门,为下一步的教育理念做出新的制度安排。而这样的循环关系一方面表现出国家与社会都希望寻求一种接近教育公平的方式方法,另一方面社会、市场尤其是家庭及其备考学生又会以博弈的方法寻找自身的利益最大化。由此,我们从理论上可以认为:(1)政府的地区调控能力会降低文化资本在中国各地区原本可能发挥的作用;(2)应试教育会再一次降低经济和文化发达地区的优势,包括高等院校密集的城市不一定比普通中小城市在学习上更占优势。更有甚者,文化资本拥有量雄厚的直辖市与省会城市在现有的高考制度下,尚需要主管部门采取一定的保护措施,才能使学生享受到进入优质大学的名额;(3)中国家长和学生几乎都明白的道理是,任由教育理念而调整的和学校规定的政策来实现个人的教育提升是不现实的,这是教育改革举步维艰的地方,因为在此三边关系中,学校教育、学校老师指令和学校布置作业始终是解决升学的法宝,但面对联动中的政府要求,其学校及家庭的做法也就是寻求到其形式上的合理性。对照这一框架而言,家庭文化资本的解释力度只限于在一个确定的区域或一个特定的范围内,比如同一所城市、同一所学校,同一个班级内部,而在以国家和省地市的比较中,这一解释框架尚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由此,我们得到的答案是,中国的教育获得与社会流动中所发生的不平等与各种乱象,是在大一统的国家与社会框架中因教育政策的改变与学校、家庭应对的博弈中产生的。其结构上的掣肘远比家庭与学校两者间复杂得多,但其宏观调控能力却不靠社会自身的调节,而在国家的决策之中。
邹巍[4](2018)在《新高考背景下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研究 ——以北京三所高中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新高考逐渐进入大众的视野,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也有了新的机遇。新高考转变了之前的考试和传统的“文理分科”的做法,传统模式逐渐被“3+3”的形式所取代,在这样的背景下,高中生如何结合自己的特长,优点,兴趣等来进行未来的职业生涯规划,其意义重大,这不仅仅关系到当下的“选考”,更和学生的一生的发展紧密相连。基于此,笔者以新高考为契合点,系统分析了国内外对职业生涯规划的研究成果,以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相关理论为支撑,笔者采用问卷调查,访谈等研究方法对北京市三所高中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发展情况展开调研,探讨了我国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发展历程,并从课程、教材及其人员设置等方面分析了北京市三所高中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现状。研究发现,这三所学校在课程、师资及其外界环境方面存在问题:课程体系不完整,缺乏统一的标准;职业生涯规划教师边缘化;缺乏硬性规章制度,并对这些问题的形成原因进行深入分析,得出其原因是:课程建设不佳;师资力量不足;上级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与支持;社会支持力度薄弱。为促进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走向成熟完善,笔者提出,建立全要素的课程体系、强化学科渗透力度;加强师资培训和专业人才的培养;完善相关法律规章制度,以来改善北京市普通高中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本刊编辑部[5](2017)在《教育测量与评价2017年主要篇目索引》文中指出
刘丽娟[6](2017)在《任务驱动型作文写作的创新指导技法探究 ——以W中学为例》文中指出综观近几年高考作文的命题内容,发现较为青睐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它的出现避免了考生在高考作文中的套作、宿构等弊端,更能考查出考生的真实水平,规范了高考的公平性、选拔性。所谓一年高考,三年备考,因此在高考备考中,需要一线教师关注任务驱动型作文的缘起、发展及前景趋势,同时结合考生的写作现状,指导他们在高考作文备考中达到事半功倍的成效。本研究以高中作文教学现状调查为切入点,采用了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问卷访谈法等。首先对与本论文有关的资料整理,筛选研究、归纳总结出“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的特征和发展及其与高考写作备考、创新技法的联系。然后借助调查问卷和访谈提纲,分别对临洮县W高中的33位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对5位教师进行了个别访谈,对240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通过对调查结果的分析,归纳出师生在高考作文备考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研究基于作文教学的问题现状和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命题要求,如何制定“创新作文技法”的理论策略和实践流程,并且反思这一方案,为备战高考的师生提供一些可借鉴或可实践的事实依据。本研究的结论是:一、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命题要求和高考作文备考要求、创新作文技法的契合度高;二、创新作文技法有助于改善任务驱动型作文备考中的种种弊端;三、紧扣这样的关联,厘清作文教学现状,发现问题症结,探究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创新技法策略:(一)立足任务驱动型作文现状,激发写作创新兴趣;(二)结合任务驱动型作文目标,强化写作创新意识;(三)践行任务驱动型作文策略,侧重写作创新训练;(四)加强任务驱动型作文引导,重视写作创新评价。当然,这一写作教学方式的倡导、发展和完善仍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源源不断的思考和探索!
高鑫[7](2017)在《孙绍振文本解读理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文本解读是孙绍振多年以来奋力开拓的一大学术领域,已产生较大影响力。本文试图从他众多的文本分析案例中提炼出深层的“解读理论”,超越已有的从“语文教学”的视角认知“孙绍振文本解读”的传统研究模式,转而在文艺理论的本体框架内思考其存在价值。首先全面阐述了孙绍振解读文本时的三大审美理念:追求审美的特殊性与唯一性、真善美的错位结构(为着叙述上的严谨,此部分也顺势包含了孙绍振“小说的错位理论”)、文学的三维结构理论。之后,结合具体的文本案例,先是在“批判与建构”、“破与立”的理论视野中,细密深入地探讨了孙绍振的宏观文类理论,继而又详细解剖了孙绍振微观细读的方法。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孙绍振走上文本解读之路的“机缘所在”以及伴随而来的“话语转型”。紧接着,回顾前文并结合当前的文学研究语境,系统性地阐述了孙绍振以“实践”为导向的学术个性及其对当代文艺理论发展、建设的启示意义。经过重重梳理,本文归纳出孙绍振文本解读理论的三大特色:敢于批判和质疑,重视思辨和创新;聚焦“情感”密码,深于情;重“实践”——创作实践和阅读实践,对“创作”实践尤为关注,是“创作论型”的解读派。
赵丹彤[8](2016)在《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我国高等体育院校运动训练专业课程体系再设计》文中研究指明课程体系是育人活动的指导思想,是培养目标的具体化和依托,它规定了培养目标实施的规划方案。依据课程体系中观层面内涵为研究逻辑,以提高运动训练专业毕业生职业能力为根本目的,通过专家访谈、问卷调查、统计测评学等方法,构建[我国高等体育院校运动训练专业毕业生职业能力模型]并编制测评量表对应届毕业生实施测试,测试结果将作为对运动训练专业本科培养课程体系再设计的依据。研究结果如下:1.办学之初所实行的“大体育系”办学模式是运动训练、体育教育和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毕业生就业流向趋同的原因之一。2.我国高等体育院校运动训练专业毕业生职业能力模型包括3个一级指标和13个二级指标:专业能力(执裁能力、计划制定与效果评价能力、指导组织专项训练能力、差异性训练与指导参赛能力、竞赛组织管理能力、训练监控与运动损伤防护能力);方法能力(体育科学研究能力、专业发展与数字化能力、批判性反思能力、信息整合评价能力);社会能力(人文关怀与沟通协作能力、运动队管理与教育咨询能力、职业伦理道德)。3.依据职业能力模型,编制了包括13个分量表和65个题项的[我国高等体育院校运动训练专业毕业生职业能力问卷】。4.毕业生在执裁能力、指导组织专项训练能力、差异性训练和指导参赛能力、信息整合评价能力、人文关怀与沟通协作能力、运动对管理与教育咨询能力、职业伦理道德等7种职业能力得到肯定。计划制定与效果评价、竞赛组织管理能力、训练监控与运动损伤防护能力、体育科学研究能力、专业发展与数字化能力、批判性反思能力等6种职业能力有待加强。5.培养方案的修订流程有待完善,修订指导思想与现实结果偏差大、缺乏对行业发展需求的整体预测、用人单位的循环反馈、专业对口就业岗位的工作任务分析。6.目标定位宽泛和模糊导致毕业生就业流向与专业培养不对口、授课教师较难进行针对性课程设计。7.教练员认证体系标准的分类、分级不详阻碍学生对未来职业发展认知。8.学生不能合理规划课余生活,造成课余时间浪费;选修课程自由度大,但缺少对学生职业规划引导,学生选课仅关注课程是否易通过;专业实践课程开始时间较晚,形式内容单一;课程分科过细,不利于学生完整知识体系的建立;培养规格与毕业要求模糊,不利于学生培养质量的提升。9.培养方案与课程内容更新较慢,授课方式与实际社会岗位需求脱节。
牛亏环[9](2015)在《大学生学习过程评价研究》文中指出当前,高等教育质量问题已经成为教育的重要问题之一。大学生学习过程的质量,不仅是构成高等教育质量的一个关键要素,而且是影响整个高等教育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为提升大学生学习过程的质量,本人着手系统地研究大学生学习过程评价。大学生学习过程评价,是根据大学生学习特征,采用自评和他评的方式,对大学生学习过程的构成要素,进行研究分析和价值评判的过程。本文的研究问题是“如何通过大学生学习过程评价来改进大学生的学习过程”。本人试图围绕此问题展开较完整的研究。本文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大学生学习过程评价的理念、指标体系、机制、方法、模型及应用,且以指标体系为核心,理念、机制、方法和模型应用紧密联系。第一章绪论,介绍了研究的背景与缘由、意义、过程与方法等,并梳理了国内外已有研究文献;第二章评价理念,通过研究探索形成了“促进学生素质发展、促进多元智力发展、以自主性为主导、以多元化为取向”等四个理念,并分别展开阐述;第三章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了指标体系,并解析评价的四个一级指标、若干二级指标及三级主要观测点;第四章评价机制,介绍了组织机构、主客体职责的划分,对运作方式进行阐释,并对运作程序进行说明;第五章评价方法,对评价方法的基础进行了论述,并对自我评价、他人评价,定性评价、定量评价、综合评价,及方法实践进行了辨析;第六章评价模型及应用,对评价理论体系模块进行了模型构建,并探讨实施了实践运用;第七章总结与展望,对研究成果进行了简要的概括、讨论及展望。为了提升研究成果的科学性,本文主要运用了文献分析法、理论构建法、调查研究法和个案研究法四种研究方法。其中,文献分析法主要用于前期文献综述部分;理论构建法主要适用于理论体系几个部分的系统性研究;调查研究法主要用来对学习过程及评价问题进行实际调查和比较研究,体现在四个方面:构建评价指标体系时的专家访谈,对全国16所本科高校的2100余名学生进行学习过程及评价的实践调研,对一所普通大学进行学风情况调研、并对部分学生实施学习过程评价的事后调研;个案研究法主要体现在以一所普通本科高校的一个自然班级学生为个案研究样本,进行了为期一个学期的跟踪调研,并对个案样本进行了调查分析和比较判断。本研究的过程有序推进,主要包括研究设计、实施、结果形成、结果的实证分析四个部分。研究设计与实施的技术路线具备严密的逻辑性:确立研究问题后,在分析文献资料的同时,着手进行理论研究,构建了理论体系模块的五个部分,并进行广泛的调查研究,对研究结果进行了实证检验,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原因分析和对策研究,最后对研究问题给出确切的结论回答;研究结果主要表现在理论部分内容的研究构建;研究结果的实证分析主要表现在实践部分的验证,且经检验,理论和实践的研究成果与研究目标表现出了统一性和一致性。通过理论构建与实证分析的研究开展,本人厘清了大学生学习过程评价问题的根源和本质,获得了三项研究结论:一是大学生学习过程的成效,可以通过评价指标的方向性引导得到改善提高;二是大学生学习过程评价的体系,可以利用实践对于理论的补充检验获得科学性完善;三是大学生学习过程及其评价的系统性研究与实践性改革,可以促进人才培养体系和培养质量的提高。本文研究的创新性则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研究选题的创新,对大学生学习过程评价的各个主要维度进行了梳理、研究和分析;二是研究结果的创新,构建了一个较为完整的大学生学习过程评价体系,研究取得新进展;三是研究方法的创新,利用定量实证分析对定性理论研究进行补充和验证,提高了研究的有效性和可靠性。大学生学习过程评价作为一种研究领域,基本上仍处于起步阶段,因此本文也会存在一些不足。期望通过此项研究,能推进该领域的可持续性深入研究,以促进高等教育的改革前行与科学发展。
左大菊[10](2014)在《苏教版初中《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现状调查与改进对策研究》文中认为新课标指出“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苏教版初中《语文》教科书的编者秉承新课程的理念,在六册书中精心编订了不少口语交际方面的教学内容,很好地突出了口语交际教学的重要性。而目前苏教版初中《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的现状却不容乐观:无论教师或学生对口语交际教学的关注都明显低于阅读和写作教学,教材中安排的很多口语交际教学内容,并没有真正落实于课堂教学中,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并没有从课堂教学中得到有效的提升。笔者从教学实践入手,大量学习研究与口语交际教学相关的研究成果,从教学目标、知识系统、练习设计及评价方法等方面对苏教版初中《语文》教科书中的口语交际教学内容体系进行了深入分析,明确其存在的主要优点和不足,为充分利用这些教学内容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笔者并通过对教师和学生的调查,较全面地了解了苏教版初中《语文》口语交际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问题产生的根源,最终有针对性地探索出“分年级细化初中口语交际教学目标”、“构建口语交际知识和能力要求序列”,“课堂练习设置情境强化实践”、“口语交际教学评价多维化”等多种改进对策。
二、质疑全国高考语文试卷及其评价体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质疑全国高考语文试卷及其评价体系(论文提纲范文)
(2)中学现代文阅读情境化试题编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概念界定 |
四、研究问题 |
五、研究思路及方法 |
第一章 中学现代文阅读情境化试题编制依据 |
第一节 真实阅读行为研究成果 |
一、基于意义建构的阅读理论 |
二、基于脑科学的阅读理论 |
三、专家——新手的阅读差异 |
第二节 有效教学的原则 |
一、基于课标的教学 |
二、依托情境的教学 |
三、理解为先的教学 |
第三节 促进学习的评估 |
一、从考试文化走向评价文化 |
二、从双基测评到素养测评 |
三、从标准化测验到真实性评价 |
第二章 现代文阅读情境化试题的编制原则、类型及要素组织 |
第一节 情境化试题的编制原则 |
一、问题源于真实生活 |
二、建立知识与情境的关联 |
第二节 三类典型阅读情境 |
一、为获得体验的阅读 |
二、为获取信息的阅读 |
三、为解决问题的阅读 |
第三节 试题的编制要素 |
一、测评目标 |
二、阅读文本 |
三、情境 |
四、任务 |
五、评分标准 |
第四节 试题要素的组织思路及结构类型 |
一、组织原则:按真实的阅读活动组织要素 |
二、单位模块:单元组题和独立设问 |
三、结构类型:要素的排列顺序 |
第三章 现代文阅读情境化试题的编制流程与方法 |
第一节 明确测评的目标 |
一、基于阅读素养构建测评目标框架 |
二、基于课程内容选择阅读测试内容 |
三、基于追求理解的目标划分阅读过程 |
四、基于语言实践活动确定阅读任务 |
第二节 创设合宜的情境任务 |
一、情境任务素材的来源 |
二、利用角色锁定情境任务 |
三、情境任务的呈现方式 |
第三节 选择适切的文本 |
一、文本需与情境保持一致 |
二、文本与测试点呼应 |
三、文本的难易度应适中 |
第四节 设计对标的关键问题 |
一、设置追求理解的阶梯式问题 |
二、选择合适的应答方式 |
三、规范问题的表述 |
第五节 制定评分标准 |
一、描述评分标准要点 |
二、选编答案示例 |
第四章 现代文阅读情境化试题的复杂度控制 |
第一节 情境的复杂度 |
一、情境的熟悉程度 |
二、情境的认知要求 |
第二节 文本的复杂度 |
一、读者的接受能力 |
二、文本的认知要求 |
第三节 问题的复杂度 |
一、知识技能的数量 |
二、知识和技能的新颖度 |
三、知识技能与问题的关联度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现代文阅读情境化试题样例 |
致谢 |
(3)三边联动:中国的教育理念及其运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意义 |
第二节 问题的提出 |
第三节 文献综述 |
第二章 理论定位与研究框架 |
第一节 社会学的几种研究框架 |
第二节 理论定位:三边联动 |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第三章 以政策调整为中心的考察 |
第一节 高考的形成 |
第二节 统考、扩招和自主招生 |
第三节 地区间的平衡 |
第四章 以学校应变为中心的考察 |
第一节 重点学校制度 |
第二节 就近入学制度 |
第三节 学校考核、排名与生源 |
第四节 民办学校与补习学校 |
第五章 以学生备考为中心的考察 |
第一节 夹缝中求生存的考生及家长 |
第二节 “高考工厂”:以毛坦厂中学为例 |
第三节 “追梦工厂”:以衡水中学为例 |
第六章 三边联动的理论探讨 |
第一节 教育公平的理念与现实 |
第二节 “文化资本”的解释限度 |
第三节 “寒门贵子”的教育过程与阶层塑造 |
第七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4)新高考背景下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研究 ——以北京三所高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一) 新高考将留给学生更大的“选择权” |
(二) 新高考使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和学业联系更密切 |
(三) 学生对未来职业的迷茫 |
二、研究目的、意义 |
(一) 研究目的 |
(二) 研究意义 |
三、核心概念界定 |
(一) 新高考 |
(二) 职业生涯 |
(三) 职业生涯规划 |
(四)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
四、文献综述 |
(一) 国外研究概述 |
(二) 国内研究概述 |
五、研究的理论基础 |
六、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一) 研究内容 |
(二) 研究方法 |
七、研究思路 |
第二章 中国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发展历程及调研普通高中概况 |
第一节 中国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发展历程 |
一、新中国成立以前 |
二、新中国成立以后 |
三、改革开放以后 |
第二节 所调研的北京普通高中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概况 |
一、所调研的普通高中概况 |
二、所调研的普通高中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基本情况 |
第三章 所调研的北京普通高中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问题及原因 |
第一节 课程方面的问题及原因 |
一、课程存在的问题 |
二、课程问题存在的原因 |
第二节 师资方面问题及其原因 |
一、师资方面的问题 |
二、师资存在问题的原因 |
第三节 学校与社会联系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一、学校与社会联系方面存在的问题 |
二、学校与社会联系方面存在问题的原因 |
第四章 完善普通高中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对策建议 |
第一节 课程方面的对策建议 |
一、建立分阶段的职业生涯课程体系 |
二、建立全要素的课程评价体系 |
三、在学科课程中渗透生涯教育 |
第二节 师资方面的对策建议 |
一、加大职业生涯规划在职教师的培训 |
二、加大师资资金投入 |
三、加强职业生涯规划储备教师的培养 |
第三节 与社会联系方面的对策建议 |
一、学校协同社会加大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宣传力度 |
二、学校助力完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规章制度 |
三、学校与社会力量一道支持学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
四、学校可借助互联网拓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资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6)任务驱动型作文写作的创新指导技法探究 ——以W中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 研究的缘起 |
(二)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三) 文献综述 |
(四) 研究思路与方法 |
二、任务驱动型作文的理论概述 |
(一) 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内涵特点和发展历程 |
1. 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内涵特点 |
2. 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发展历程 |
(二) 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命题原则和基本要求 |
1. 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命题原则 |
2. 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基本要求 |
三、任务驱动型作文与备考要求和作文创新指导技法的契合度 |
(一) 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命题要求和备考要求的契合度 |
(二) 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命题要求和创新指导技法的契合度 |
四、厘清写作教学现状,确定问题症结 |
(一) 写作教学现状调查概况 |
(二) 教师写作教学活动的调查和分析 |
1. 创新意识淡薄,理念更新迟缓 |
2. 计划流于形式,缺乏有序指导 |
3. 评价方式陈旧,反馈效果欠佳 |
(三) 学生写作活动的调查和分析 |
1. 取材视野狭隘,写作兴趣不高 |
2. 依赖心理较强,轻视评价内容 |
3. 期望改善现状,呼吁新颖课堂 |
五、任务驱动型作文写作创新指导技法的实践训练 |
(一) 立足任务驱动型作文现状,激发写作兴趣 |
(二) 结合任务驱动型作文目标,强化写作意识 |
(三) 践行任务驱动型作文策略,侧重写作训练 |
(四) 加强任务驱动型技法引导,重视写作评价 |
六、研究结论与反思 |
(一) 研究结论 |
1. 基于任务驱动作文命题,实践创新指导技法的成果展示 |
2. 基于任务驱动作文命题,实践创新指导技法的效果分析 |
3. 基于任务驱动作文命题,实践创新指导技法对教学的影响 |
(二) 研究反思与今后设想 |
1. 研究反思 |
2. 今后设想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W高中学生作文写作现状问卷调查表 |
附录二 W高中教师作文教学问卷调查表 |
附录三 W高中教师关于作文写作备考指导的访谈记录表 |
致谢 |
(7)孙绍振文本解读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绪论 |
一、研究现状 |
二、研究思路、方法及创新点 |
三、研究意义 |
第一章 孙绍振的文学审美理念 |
第一节 体察孙绍振的文心:特殊性与唯一性 |
(一) 批判一元 |
(二) 警惕多元 |
(三) 无法用“理论”推演的文本特殊性 |
(四) “作家论”无法显示文本唯一性 |
第二节 照亮文本:错位“多棱镜” |
(一) “错位”的多义与增殖 |
(二) 真善美错位理论 |
(三) 小说文本中的三种错位理论 |
第三节 众妙之门——文学的三维结构 |
(一) 美的实现与三维模型图 |
(二) 何谓“形式” |
(三) 形式与内容的双向影响 |
(四) 三维结构如何助力文本解读 |
第二章 宏观文体研究与微观细读方法 |
第一节 文体的理论批判与建构 |
(一) 诗歌的理论批判与建构 |
(二) 小说的理论批判与建构 |
(三) 散文的理论批判与建构 |
第二节 矛盾、还原、比较法探微 |
(一) 矛盾法 |
(二) 还原法 |
(三) 比较法 |
第三章 解读机缘与话语转型 |
第一节 偶然之中有必然 |
(一) “1998”:一“炮”激起千层浪 |
(二) “2001”:勇批语文之“乱”象 |
(三) “2002”:正式走上“解读”路 |
第二节 衔接与嬗变 |
(一) 接轨既有的创作论 |
(二) 创造与改良 |
(三) 升级:寄托新愿景 |
第四章 以“实践”为导向的学术个性及其启示意义 |
第一节 现实语境下的文本解读 |
第二节 孙绍振文本解读的实践取向 |
(一) 理论与文本:应“解”而非“劫” |
(二) 文学理论的检验标准是实践:创作实践与阅读实践 |
(三) 以实践为依据,以归纳为方法 |
(四) 发掘中国古典文论资源的努力 |
结语——尚未落幕的解读 |
附录1: “解读”还是“细读”? |
附录2: 例谈孙绍振文本解读的两个特色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8)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我国高等体育院校运动训练专业课程体系再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的背景 |
1.2 问题的提出 |
1.2.1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对高等院校培养提出新要求 |
1.2.2 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转变的历史进程对体育人才培养提出新要求 |
1.2.3 运动训练专业毕业生“过剩”与体育行业岗位人才“短缺”相矛盾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重点与研究难点 |
1.4.1 研究重点 |
1.4.2 研究难点 |
1.5 研究创新点 |
1.5.1 创新点(一) |
1.5.2 创新点(二) |
2 文献综述 |
2.1 核心概念界定 |
2.1.1 “能力”与“职业能力”的界定与分类 |
2.1.2 关键能力及其模型 |
2.1.3 专业与专业能力 |
2.1.4 课程与课程体系 |
2.2 关于教练员与裁判员职业能力综述 |
2.2.1 教练员能力研究 |
2.2.2 教练员职业能力研究 |
2.2.3 裁判员能力研究 |
2.2.4 关于课程体系再设计的研究综述 |
2.2.5 研究评述 |
2.3 研究的理论基础 |
2.3.1 “基于输出”的能力观理论 |
2.3.2 职业能力发展阶段理论 |
2.3.3 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开发模式 |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历史研究法 |
3.2.3 问卷调查法 |
3.2.4 专家访谈法 |
3.2.5 文本分析法 |
3.2.6 Delphi Method |
3.2.7 统计分析法 |
4 研究结果与分析 |
4.1 我国高等体育院校运动训练专业课程体系的历史沿革 |
4.1.1 运动训练专业筹备和仿苏阶段(1952-1956) |
4.1.2 运动训练专业创建和探索阶段(1957-1965) |
4.1.3 运动训练专业挫折和倒退阶段(1966-1984) |
4.1.4 运动训练专业恢复和调整阶段(1985-1994) |
4.1.5 运动训练专业完善和发展阶段(1995-2006) |
4.1.6 运动训练专业改革和深化阶段(2007-至今) |
4.1.7 运动训练专业发展的历史审视 |
4.2 我国运动训练专业毕业生职业能力模型构建与量表编制 |
4.2.1 运动训练专业毕业生职业能力模型构建目的、方法与流程 |
4.2.2 运动训练专业毕业生职业能力模型要素实证甄选 |
4.2.3 运动训练专业毕业生职业能力模型初步构建与问卷编制 |
4.2.4 运动训练专业毕业生职业能力初始模型修正与问卷调整 |
4.2.5 运动训练专业毕业生职业能力模型修正后的信效度检验 |
4.3 我国运动训练专业毕业生职业能力现状调查与分析 |
4.3.1 北京体育大学运动训练专业本科单招学生的学情分析 |
4.3.2 北京体育大学运动训练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分析 |
4.3.3 运动训练专业毕业生职业能力测评方法与步骤 |
4.3.4 运动训练专业毕业生专业能力测评结果与分析 |
4.3.5 运动训练专业毕业生方法能力测评结果与分析 |
4.3.6 运动训练专业毕业生社会能力测评结果与分析 |
4.3.7 运动训练专业毕业生职业能力测评小结 |
4.4 基于毕业生职业能力测评的运动训练专业课程体系再设计 |
4.4.1 课程体系再设计中“再设计”概念的界定 |
4.4.2 基于学生职业能力测评的课程体系再设计框架 |
4.4.3 运动训练专业课程体系的目标要素再设计 |
4.4.4 运动训练专业课程体系的内容要素再设计 |
4.4.5 运动训练专业课程体系的过程要素再设计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研究结论 |
5.2 研究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研究成果 |
(9)大学生学习过程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缘由 |
(一)研究背景 |
(二)选题缘由 |
二、研究视域界定 |
(一)研究问题 |
(二)研究假设 |
(三)核心概念 |
(四)研究内容 |
三、文献综述 |
(一)国外研究综述 |
(二)国内研究综述 |
四、研究方法与创新 |
(一)研究方法 |
(二)主要发现与创新 |
五、研究过程 |
(一)研究设计 |
(二)研究实施 |
(三)研究结果形成 |
(四)研究结果的实证分析 |
六、研究意义 |
第二章 大学生学习过程评价理念 |
一、理念的依据 |
(一)理论依据 |
(二)现实依据 |
二、理念的构成 |
(一)促进学生素质发展 |
(二)促进多元智力发展 |
(三)以自主性为导向 |
(四)以多元化为取向 |
三、理念的体现 |
第三章 大学生学习过程评价指标体系 |
一、指标体系的构建 |
(一)理论依据 |
(二)调查路径 |
二、指标体系的构成 |
(一)构成要素 |
(二)指标结构 |
三、指标体系的解析 |
(一)一级指标的构成解析 |
(二)二级指标的构成解析 |
(三)三级指标的构成解析 |
四、指标体系的权重系数 |
第四章 大学生学习过程评价机制 |
一、职责划分 |
(一)组织机构 |
(二)主体与客体 |
二、运作方式 |
(一)政策引导 |
(二)目标设置 |
(三)基本要求 |
(四)组织实施 |
(五)规范管理 |
(六)评价指导 |
三、操作程序 |
(一)以委托方为主体的评价流程 |
(二)以评价方为主体的评价流程 |
(三)大学生学习过程评价的具体操作 |
第五章 大学生学习过程评价方法 |
一、方法的基础 |
(一)基于学科的评价方法 |
(二)基于过程的评价方法 |
(三)基于应用的评价方法 |
(四)方法论与评价学 |
(五)评价方法的类别 |
二、方式方法 |
(一)自我评价方式 |
(二)他人评价方式 |
(三)定性评价方法 |
(四)定量评价方法 |
(五)综合评价方法 |
三、方法的实践 |
第六章 大学生学习过程评价模型及应用 |
一、评价模型 |
(一)评价理念模型 |
(二)指标体系模型 |
(三)评价机制模型 |
(四)评价方式模型 |
二、模型应用策略 |
三、模型应用案例 |
(一)大学生学习过程评价的现状调查 |
(二)大学生学习过程及其评价的问题分析 |
(三)大学生学习过程及其评价的对策建议、路径分析 |
(四)S大学学生学习过程评价个案跟踪调查研究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一、结论 |
二、讨论 |
三、建议 |
四、局限 |
五、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附录四 |
附录五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后记 |
(10)苏教版初中《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现状调查与改进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绪论 |
一、选题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 |
四、论文结构 |
第一章 苏教版初中《语文》口语交际教学内容的体系及其编排特点 |
第一节 苏教版初中《语文》口语交际教学内容的体系 |
一、教学目标 |
二、知识系统 |
三、练习设计 |
四、评价方法 |
第二节 苏教版初中《语文》口语交际教学内容的编排特点 |
一、苏教版初中《语文》口语交际教学内容的优点 |
二、苏教版初中《语文》口语交际教学内容的不足 |
第二章 苏教版初中《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现状调查与分析 |
第一节 苏教版初中《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现状调查 |
一、调查问卷的设计 |
二、调查结果数据统计 |
第二节 苏教版初中《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现状分析 |
一、从学生层面的分析 |
二、从教师层面的分析 |
第三章 苏教版初中《语文》口语交际教学改进对策建议 |
第一节 细化初中口语交际教学目标 |
一、细化初中口语交际教学目标的基础与依据 |
二、七年级口语交际教学目标的细化 |
三、八年级口语交际教学目标的细化 |
四、九年级口语交际教学目标的细化 |
第二节 构建口语交际知识和能力要求序列 |
一、构建口语交际知识和能力要求序列的意义和定义 |
二、构建苏教版初中《语文》口语交际知识和能力要求序列的原则 |
三、构建苏教版初中《语文》口语交际知识和能力要求序列的设想 |
第三节 课堂练习设置情境强化实践 |
一、课堂练习设置情境强化实践的意义 |
二、课堂练习设置情境强化实践的标准与步骤 |
三、苏教版初中《语文》口语交际教学设置情境强化实践的教学案例 |
第四节 口语交际教学要多维化评价 |
一、口语交际教学评价多维化的意义 |
二、口语交际教学评价多维化的原则 |
三、苏教版初中《语文》口语交际教学评价多维化的设想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质疑全国高考语文试卷及其评价体系(论文参考文献)
- [1]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评价研究[D]. 宋威. 华中师范大学, 2021
- [2]中学现代文阅读情境化试题编制研究[D]. 姚姝兰. 杭州师范大学, 2020(02)
- [3]三边联动:中国的教育理念及其运行研究[D]. 王玲. 南京大学, 2020(09)
- [4]新高考背景下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研究 ——以北京三所高中为例[D]. 邹巍. 中央民族大学, 2018(01)
- [5]教育测量与评价2017年主要篇目索引[J]. 本刊编辑部. 教育测量与评价, 2017(12)
- [6]任务驱动型作文写作的创新指导技法探究 ——以W中学为例[D]. 刘丽娟. 西北师范大学, 2017(03)
- [7]孙绍振文本解读理论研究[D]. 高鑫. 福建师范大学, 2017(09)
- [8]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我国高等体育院校运动训练专业课程体系再设计[D]. 赵丹彤. 北京体育大学, 2016(02)
- [9]大学生学习过程评价研究[D]. 牛亏环. 上海师范大学, 2015(07)
- [10]苏教版初中《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现状调查与改进对策研究[D]. 左大菊. 南京师范大学, 2014(01)
标签:语文论文; 职业能力论文; 能力模型论文;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论文; 教学理论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