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蛇鳗科鱼类一新种(鱼纲:鳗鲡目:蛇鳗科)(论文文献综述)
郑娇[1](2016)在《六种石首鱼核型特征比较和染色体进化的初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石首鱼科鱼类是我国重要的渔业资源类群之一,该科系统发生在形态水平和分子水平的研究较多,但染色体水平的研究资料匮乏。因此,本文利用多种染色方法以及FISH比较分析了黄姑鱼、双棘原黄姑鱼、厦门白姑鱼(又名鮸状黄姑鱼)、眼斑拟石首鱼、棘头梅童鱼和大黄鱼等六种石首鱼科鱼类的核型特征,并结合前期报道数据探讨染色体重排在石首鱼进化中的作用。研究结果如下:1、黄姑鱼、双棘原黄姑鱼、厦门白姑鱼和眼斑拟石首鱼等4个物种的核型为2n=48t。大黄鱼的核型为2n=2sm+4st+42t,具有3对双臂染色体。棘头梅童鱼雌雄性核型有明显分化,雌性核型为2n=48t,NF=48,雄性核型为2n=46t+1sm,NF=48,有一个雄性特异的染色体融合,可能存在一个多性染色体系统(雌性:X1X1X2X2;雄性X1X2Y)。2、六种石首鱼18S rDNA均为1对信号,但在染色体上分布位置有3种形式:(1)分别位于厦门白姑鱼、双棘原黄姑鱼和眼斑拟石首鱼的3号、1号、1号端部着丝粒染色体的近着丝粒部位1/3处。(2)黄姑鱼和棘头梅童鱼的1号染色体臂间;(3)大黄鱼的亚中部着丝粒染色体的短臂端部。3、六种石首鱼科鱼类的5S rDNA的信号数量和位置存在较大的差异。厦门白姑鱼、双棘原黄姑鱼和棘头梅童鱼均为单对5S rDNA位点。其中,厦门白姑鱼和双棘原黄姑鱼5S rDNA与18S rDNA分布在不同染色体上,而棘头梅童鱼5S rDNA与18S r DNA共线分布于1号染色体。黄姑鱼和眼斑拟石首鱼均有2对强度不同的5S rDNA信号。黄姑鱼中,强信号位点与18S rDNA共线分布于1号染色体,弱信号位点位于4号染色体。眼斑拟石首鱼的2对5S rDNA均不在18S rDNA位点所在染色体上。大黄鱼共有10对5S rDNA信号,3对强阳信号,7对弱信号。除1对弱信号位点位于臂间外,其余9对信号均位于t染色体的着丝粒端部或st染色体整条短臂。该臂间5S rDNA位点与一对着丝粒端5S rDNA位点共线分布。4、棘头梅童鱼臂间端粒信号分布于雌性特有的1号染色体(X1)18S rDNA位点相邻位置,其余5种鱼均未发现臂间端粒信号。
张会军[2](2013)在《福建九龙江河口区鱼类资源现状研究》文中提出河口区域因其复杂的理化条件而为许多鱼类提供了适宜的繁殖和育幼场所,其对海洋渔场的渔获产量及资源补充有着重要的影响。河口地区也是人类活动最为频繁的地区,它为人类社会提供了许多重要的商品和服务。九龙江作为福建省的第二大河流,也是闽南地区最主要的河流,对厦门、漳州、龙岩等市的生活和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九龙江河口区是厦门、龙海等地的重要渔业基地,鱼类资源丰富。因此研究九龙江河口区的鱼类资源状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对河口鱼类资源的调查,可以为九龙江河口及附近海域鱼类资源的长期系统研究提供详细的研究数据,同时也可为河口渔业资源的保护、增殖、管理和可持续利用提供依据。本研究于2010年9月-2012年8月期间对九龙江河口区的鱼类资源进行了调查。本次调查采用定置张网逐月在九龙江河口区三个不同盐度的水域进行鱼类采样,较为全面的调查了九龙江河口区三个站点的鱼类组成情况。本文研究了九龙江河口区三个水域的鱼类资源变动情况,并探讨了7种主要水质因子对鱼类群落的影响,以了解河口地区鱼类群落的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为九龙江口及附近水域鱼类资源的利用、保护提供依据。研究结果如下:1、本次调查共渔获鱼类210种,隶属于17目,73科,145属,其中紫泥站点98种,浮宫站点127种,岛美站点124种。本文分析了三个站点的季节优势种变动,紫泥站点的季节优势种在2-4种之间,种类变动较少;浮宫站点的季节优势种在3-5种之间,各季节的优势种较多,且种类数变动也较大,显示浮宫水域具有较为稳定的鱼类群落;岛美站点的季节优势种在2-5种,季节间优势种的种类变动最大,其鱼类群落结构最不稳定。2、本文分析了三个站点的渔获鱼类种类数、渔获重量和数量的逐月变动情况,其中浮宫站点的月均种类数(23.1种)、月均渔获重量(22.07kg)和月均渔获数量(12.87千尾)均是三个站点中最大的,紫泥站点月均渔获种类数和渔获数量最少(18.1种和0.99千尾),岛美站点月均渔获重量最少(1.53kg)。三个站点的鱼类渔获量均集中在夏秋季节。3、本文还分析了中华小公鱼、眶棘双边鱼、青鳞小沙丁鱼、非洲鲫鱼、七丝鲚、前鳞鲻和斑鰶等7种在本研究水域具重要地位的鱼类渔获变动情况,并对这7种鱼类的体长、体重组成进行分析,发现其优势体长组均为幼鱼。7种鱼类中斑鰶、前鳞鲻、七丝鲚、中华小公鱼和眶棘双边鱼的b值小于3.0,表明这几种鱼的生长为异速生长。非洲鲫鱼和青鳞小沙丁鱼的b值接近3.0,可认为近似匀速生长。本文依据测量的鱼类体长数据计算7种鱼类的渔业生物学参数。分析其开发率发现前鳞鲻、斑鰶和七丝鲚开发率大于0.5,属过度利用;非洲鲫鱼和眶棘双边鱼生长速度较快,其种群可适应较高的利用率,因此其种群可视为适度开发;青鳞小沙丁鱼的E值为0.77,可能属于过度利用,也可能是由于河口区幼鱼居多,导致计算数值偏大。4、本文利用渔获鱼类的丰度和7个主要水质参数资料分析了水环境对鱼类的影响,结果表明盐度、温度和溶解氧对九龙江河口区鱼类群落的影响很大。不同鱼类种类对环境因子的响应并不相同,其中:青鳞小沙丁鱼受盐度和温度的正向性影响最大;非洲鲫鱼受盐度的负向性最大,受温度的正向性影响较小;斑鰶、七丝鲚、眶棘双边鱼和前鳞鲻均受盐度的负向性影响,受溶解氧的影响较小;而中华小公鱼受盐度和溶解氧的影响较大,受温度的影响较小。
汪振华[3](2011)在《多元生境中的鱼类群落格局 ——以马鞍列岛为例》文中指出鱼类群落生态学是海洋生态系统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维持海洋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往往需要一个或若干包含各个营养层次和多种功能群的鱼类群落的参与。任何生物(包括鱼类)都是在具体的生境中完成其出生、生长、成熟和繁殖等生活史,继而通过竞争和捕食形成错综复杂的营养关系,构造短期变化、长期平衡的群落结构。由此表现出的生物多样性成为保障人类食品和药物需求、维持精神层面上休闲旅游、探索自然等人类活动的前提。因此充分了解鱼类栖息地的重要性,把握栖息地结构和功能,跟踪栖息地环境因子的时空变化,已经成为鱼类群落生态学研究的基础环节和必要工作。然而,海洋栖息地退化和功能丧失、鱼类群落生物多样性下降等已成为当前国内外渔业发展所面临的极大威胁,因此各国政府和科研人员将相当多的注意力放在了人工鱼礁建设和海洋牧场的发展等栖息地重建工作上,以试图阻止鱼类栖息地进一步受破坏并从局地水平修复鱼类栖息地和增殖鱼类资源;与此同时应用各种管理措施,如TAC、MPA和EFH等,进行渔业管理,以保证其长期健康的持续发展。在各种管理和利用策略的作用下,越来越多的水域出现了物理结构复杂化和生物区系多样化的栖息环境,自然生境和人工构筑物经过一定时间的融合,逐渐形成了各种功能多样化的栖息地,我们称之为多元生境(或复合生境、集合生境)。在这样的背景下,结合我国渔业发展和栖息地保护的实际情况,作者认为有必要对一些有着重要渔业地位而又长期受人类干扰的沿岸典型生境(如天然岩礁生境)进行研究,在查清其鱼类群落状况和时空变换机制的基础上,通过分析自然和人工生境间的群落结构差异,探寻在局部区域维持较高鱼类多样性和鱼类资源产出的工程手段和相应的保护措施,为地方渔业的持续发展提供基础理论和实践依据。研究海域马鞍列岛是历史上着名的嵊山渔场的所在地,至今仍是当地渔民高强度利用的水域。在约400km2的特别保护区内部分布着多种人工和天然生境,成为研究不同尺度下各种生境鱼类群落生态的绝佳选择。我们总结了当前国内外针对鱼类栖息地研究中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鱼类关键生境”的发展现状,以此为切入点,展开对鱼类栖息地研究的探讨。针对国内鱼类群落生态学研究中时空尺度概念模糊的现实,补充了相关的理论。此外对影响鱼类群落结构变化的各种自然和人为因素作了总结,希望能为后续的管理和科研工作提供理论上的参考。本文基于2009年全年12个月份的多网目组合刺网鱼类样本数据,结合同期的各种水文理化环境因子,从昼夜、月份和季度三个时间尺度,及单个生境不超过0.05km2采样面积、区域跨度小于29km、92%的样本来自不超过100km2的海域面积等多个空间尺度,对马鞍列岛6种生境(即人工鱼礁生境、贻贝养殖生境、网箱养殖生境、岩礁生境、沙地生境和泥地生境)中的鱼类群落特征及其机制进行了全面深入的探讨。我们采用了多种生物多样性指标(包括α和β指数)对研究海域各种生境的鱼类多样进行比较,同时对优势种组成、鱼类分类学组成和不同生态型的种类组成等逐一作了梳理,以探寻造成不同生境间群落差异和同一生境中群落时间变化的原因。为了更直观地表现鱼类群落的时空差异,文中应用了等级聚类(UPGMA)和非度量多维尺度分析(nMDS)等多元分析方法,结合ABC曲线的特征,分析了不同生境中鱼类群落的组成和变化特征。同时结合生物环境相关分析(BIOENV)和典范对应分析(CCA),进一步探究造成群落差异和结构变化的外部原因,深入讨论温度、盐度、透明度、溶氧、叶绿素a、水深和捕捞等环境因子在改变各生境鱼类群落结构中的作用。为了对研究海域鱼类群落结构的时空特征进行有效解析,以反映现场调查观察到的和渔民介绍的实际情况,特提出如下假设:1)马鞍列岛岩礁生境及其拓展水域是纵多地方种完成各个生活史的关键生境,也是一些常见洄游性种类重要的繁殖、摄食和生长场所,其有限空间养护着极大的鱼类资源,同时也是维持海域鱼类多样性的重要栖息地;2)由于列岛处在亚热带海域,水域的温度等环境因子表现出明显的季节变化,而沿岸流系、黄海冷水团和台湾暖流也常年交汇作用于此区域,该生境中的鱼类区系会呈现一定的季节变化,同时表现出一定尺度的空间差异;3)马鞍列岛岩礁生境鱼类群落的空间差异是由于不同生长阶段的鱼类利用这些区域的强度不同而造成的;4)在局部海域设置的人工构筑物,包括人工鱼礁、贻贝和网箱等筏式养殖设施,所形成的人工生境会在不同程度上改变原有底质区域的鱼类群聚,从而对相同区系鱼类表现出不同的影响模式;5)这种不同的影响模式增加了鱼类利用不同栖息地的选择余地,对一些地方种起着增加种群量,养护高龄群体的生态作用,而对各种洄游性鱼类,则提供了良好的避敌和生长场所;6)除了上述常见的天然和人工生境外,处在列岛东南部的有限沙地生境也是各种鱼类幼鱼聚集的场所,同时成为鲆鲽类的优良栖息地;7)各种栖息地在自身物理特征的影响和外部环境因子的作用下,共同主导了其中独特的鱼类群落格局,表现在时间尺度上,鱼类群落应该具有一定的昼夜差异。基于上述假设,我们对海域六种生境的鱼类群落特征进行了多个层面和不同角度的探究,主要结果与结论如下:(1)岩礁生境的鱼类群落时空特征上:全年在岩礁生境共采获鱼类87种,隶属3纲、14目、50科和73属。优势种组成以趋礁性鱼类和洄游性鳀科鱼类为主。岩礁生境的鱼类区系组成和群落结构特征随着月份、季节以及海藻生长阶段的变化而呈现非常丰富的动态变化特征。不同的区域对相同资源群体的养护方式和能力不尽相同,列岛西北部成为各种鱼类成鱼的聚集地,是其优良的繁殖场,同时也吸引着大量洄游性鱼类的幼鱼;列岛东南部不但被各种土着种周年利用,各种洄游性鱼类的幼鱼及成鱼也大量聚集在,进行育肥、避敌和其他摄食活动。水温的周年变化调控着生境中各种鱼类的生长、发育、洄游、摄食和繁殖等各个生理过程,而长江冲淡水和台湾暖流的周期性交互影响,营造了适宜多种鱼类生存的良好环境,最终塑造了局部区域不同的鱼类群落结构和变化过程。保护区的岩礁生境栖息着极其丰富的岩礁性种类,同时也不断养护着各种洄游性鱼类,从而成为海域生物多样性高,种类区系最为丰富的生境,对局部海域鱼类资源的保护和生物多样性的维持起着非常重要的生态作用。然而,海域岩礁生境的鱼类组成经过几十年的捕捞影响,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是一个复杂而又极为脆弱的生境,岛礁地区的人们在将来的各种活动中应充分认识到该生境的重要性,不能无节制的捕捞和开发利用,而相关的管理部门也应切实落实保护区最基本的管理措施,对需要保护的区域和种类给予必要且急迫的高度重视。(2)沙地生境鱼类群聚时空格局上:全年在沙地和岩礁生境共采集鱼类63种,隶属11目38科56属,两种生境各自出现的鱼类皆为46种。受暖水种频繁出现在沙地生境的影响,潮下带沙质区域鱼类区系比岩礁生境略显丰富,且春夏季的渔获量普遍高于岩礁生境;由于种类组成均匀度较低,沙地生境各季节的a多样性普遍较低,夏季则显着低于岩礁生境。日本须鳎是沙地生境的指示种,为早春、夏末和秋冬季沙地底层优势鱼种。5—7月鳀、多数月份鲻和10月份鳗鲇等种类对沙地生境的阶段性利用,使其形成了区别于以趋礁性鱼类为优势类群的岩礁生境的群落格局和季节动态。沙地是多种鱼类幼鱼阶段的庇护所和饵料场,是鲆鲽类的良好栖息地。沙地生境在维持鱼类区系和养护鱼类资源方面具有重要作用。(3)人工生境的群落塑造功能方面:相对于贻贝场和泥地两种生境,鱼礁生境的多数月份都表现出更高的种类丰富度、鱼类丰度密度以及多样性特征。鱼礁和网箱养殖生境中的鱼类区系和周边岩礁生境极为相似,不仅为众多趋礁鱼类(如褐菖鲉和褐牙鲆等)提供了替代生境,也吸引了许多洄游性鱼类对人工生境进行阶段性的利用,同时也保留着原有泥地生境的部分鱼类区系,从而在种类组成上明显不同于贻贝养殖和泥地生境。由此形成了研究海域两类不同的鱼类群聚模式,即一种是由趋礁性鱼类主导的硬相底质鱼类群落格局,包括鱼礁、网箱养殖和天然岩礁生境的群聚模式;另一种是由粉砂质软泥所主导的软相底质鱼类群落格局,包括贻贝养殖和泥地生境中的群聚模式。通过比较不同生境中鱼类群落组成年龄结构的差异,发现在诸多生境中,仅有网箱养殖生境出现了更多的高龄鱼类个体(年龄大于2),且这些个体主要以趋礁鱼类褐菖鲉为主。由于生境结构的差异,相同的环境因子在不同的生境中表现出对鱼类群落组成不同的影响力。结论认为,趋礁鱼类的组成和分布是形成海域5种生境中两种群落格局的根本原因,而捕捞干扰是造成各生境不同鱼类年龄结构的主要原因。由于海底物理结构的变化,一些环境因子对其中鱼类群落影响的程度发生改变,这种改变时积极还是消极的有待将来进一步研究。(4)鱼类群落昼夜变化:昼夜出现的分别为41和46种,数量差别不大,但其昼夜组成却随栖息水层的变化而不同,底层鱼类更趋向于夜间在硬相生境集群活动;近底层鱼类的昼夜集群随生境变化而变化,在同一生境中既有偏向白天也有趋向夜间的;中上层鱼类更多地出现在白天的人工生境(AH)。AH白天的丰度渔获率显着大于晚上,而天然生境(NH)昼夜差别不大;生物量渔获率无论NH还是AH皆无显着昼夜差异。具体到种类,仅有小黄鱼Larimichthys polyactis和赤鼻棱鳀Thryssakammalensis等少数种类的数量在AH有显着的昼夜差别,其他多数种类虽然昼夜的出现率大多有别,但渔获率昼夜差异皆不明显。多样性差异更多的表现在不同生境之间,而同一生境的昼夜差异往往不甚显着。各个生境中鱼类的昼夜种类交替现象非常明显,形成了以褐菖鲉Sebastiscus marmoratus和鳗鲇Plotosus anguillaris为代表的夜间优势类群为主的硬相生境群聚格局、以丝背细鳞鲀Stephanolepis cirrhifer和细刺鱼Microcanthus strigatus为代表的白天优势类群为主的硬相生境群聚格局以及缺乏底层优势类群、以石首鱼科鱼类Sciaenidae为代表的近底层鱼类为绝对优势类群的软相生境群聚格局。因此,采用被动性渔具在近岸典型生境进行鱼类等相关生物调查时,应使采样时间覆盖昼夜两个时段,且至少保证24h。通过对上述多种生境鱼类群落格局的逐一研究,我们认为马鞍列岛是一个生态功能极为全面且非常重要的鱼类栖息地。作为优良的产卵场和育肥所,该海域一直以来发挥着养护鱼类资源的巨大调控功能,同时维系着海域高鱼类多样性的生态作用,加之各种养殖设施的出现和人工鱼礁构造的铺设,使得原有海域的生境格局变得更为复杂。一个多样化的栖息环境塑造出多样化的鱼类群落格局,从而进一步发挥了资源保护和增殖的作用。
杨国欢,侯秀琼,陈春亮,孙省利[4](2008)在《徐闻珊瑚礁保护区鱼类种类组成初步研究》文中提出对徐闻珊瑚礁保护区栖息的鱼类进行4个季节的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徐闻珊瑚礁保护区有鱼类2纲13目55科91属135种,其中软骨鱼纲有1目3科3属6种,硬骨鱼纲有12目52科88属129种。在硬骨鱼纲中鲈形目种类最多,有26科45属73种,约占总渔获物种类数的54.1%。在渔获的鱼类中底层鱼类有69种,中下层鱼类有34种,中上层鱼类有32种,分别占鱼类总种数的51.1%、25.2%和23.7%。在春季渔获的鱼类种数最多,有74种,夏季、秋季和冬季渔获鱼类种数变化较小,分别有38种、46种和52种,而在4个季节均有出现的鱼类仅有8种。
李桂荣[5](2008)在《广西湿地生态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根据湿地国际公约,湿地是指不论天然或人工,长久或暂时性的沼泽地,泥炭地或水域地带,静止或流动淡水、半咸水、咸水水体,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m的水域。湿地具有巨大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包括维持生物多样性、调蓄洪水、调节气候、控制土壤侵蚀、降解污染物,为人类生产、生活提供丰富的动植物产品,水资源,矿物资源,观光旅游、教育和科研资源等。开展广西湿地的生态学研究,旨在掌握广西湿地资源的现状及其发展动态,为广西湿地资源的研究与保护提供参考和指导,促进广西湿地生态环境发展。在大量的野外调查和文献资料整理的基础上,利用分类学、群落学和实地访问等方法,对广西湿地的生境条件、湿地类型与分布、湿地植物、湿地动物、湿地资源以及湿地的保护和利用现状等进行了较为系统地调查与分析;同时探讨了山口红树林湿地、北仑河口红树林湿地、合浦海草床湿地、会仙喀斯特湿地、漓江河流湿地、澄碧河水库湿地、玉林野生稻湿地等重点湿地的资源保护与利用现状。研究结果表明:1、广西湿地可划分为4级,第1级根据成因分为天然湿地和人工湿地两大类;第2级按地貌特征和功能分为9类;第3级按水文特征分为13类;第4级为基本级,共有29种基本类型。其中天然湿地19类,人工湿地10类。此分类系统切合广西湿地的实际情况,可应用于不同层次、不同规模的湿地调查、保护、管理和利用的分类需要。第1级可应用于评价天然湿地转变为人工湿地的基本情况,揭示人类开发湿地的现状;第2、3级划分可应用于宏观的,特定范围内的湿地资源清查、监测、分类汇总和评价工作;第4级划分可应用于具体湿地资源的调查、保护、管理和利用。2、据不完全统计,广西主要湿地分布的总面积为301.84万hm2,天然湿地53.30万hm2,人工湿地248.54万hm2,人工湿地面积多于天然湿地。天然湿地包括滨海湿地24.33万hm2,内陆湿地28.97万hm2。红树林湿地的地位比较显着,面积达8374.9hm2;河流湿地主要分布于广西四大水系,西江水系的流域面积和总径流量均占居广西首位,是广西最大、最重要的水系;湖泊湿地分布不多,面积不大,目前发现最大的湖泊湿地为会仙湿地;森林沼泽湿地面积较少,仅有274 hm2;人工湿地中以水库湿地最为重要,面积达13.15万hm2。3、对广西14个市45个县进行植物种类或群落的调查,结果表明广西湿地植物64科,隶属134属271种。包括苔藓植物1种,蕨类植物7种,双子叶植物117种,单子叶植物146种。被子植物的属数和种数分别占广西湿地植物的总属数和总种数的94.78%和97.05%,说明被子植物对广西湿地植物区系的组成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优势科为禾本科和莎草科等,含4属以上的科有8个;优势属为蓼属和莎草属等,含5种以上的属为13个。根据湿地植物的生态学特性,可将其分为湿生型、沉水型、浮水型和挺水型四大类。其中,挺水植物149种,占54.98%。广西湿地的种子植物区系可以分为10个类型,主要由世界分布属和泛热带分布属组成,两者分别有36属和39属,各占该地区总属数的28.35%和30.71%。总体上,广西湿地的种子植物区系表现出明显的热带亚热带特征,以草本植物为主,小型属较多,缺乏特有属和种。湿地植被类型可以分为湿生植物群落、挺水植物群落、浮水植物群落和沉水植物群落4个植被亚型和37个群系类型。湿地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较低,以会仙湿地植物群落和沿海红树林群落为例;滨海湿地植物群落生物量比内陆湿地植物高,生产力也较高;群落分布规律与其生长的水深和水体有机质丰富程度有直接联系,以会仙湿地和北仑河口湿地为例。广西湿地植物资源分类系统可分为环境价值、经济价值和科研与文化价值3大类,21小类。国家保护植物有3种,中华水韭(Isoetes sinensis)为国家一级保护孑遗植物,药用野生稻(Oryza officinalis)和普通野生稻(O. rufipogon)为国家二级保护植物。4、广西现已知的湿地动物有89目264科1208种,包括腔肠动物门、环节动物门、星虫动物门、软体动物门、节肢动物门、腕足动物门、棘皮动物门、脊索动物门8大门。其中,无脊椎动物47目142科518种、脊椎动物42目122科690种,两者目科种比例相当。脊索动物门目科种数目均占居首位。而无脊椎动物中,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位居前二,腕足动物所占目科种数最少。脊索动物中鱼类目科种占总目科种的比例最多,占种总数为48.99%,其次为鸟类,占30.29%。按照生物学特性,可将无脊椎动物分为浮游动物、底栖动物和游泳动物三大类;鱼类可分为洄游型、海洋型、湖泊水库型和江河型鱼类;两栖、爬行和哺乳动物类可分为滩涂型、静水型和流水型水域;鸟类可分为游禽和涉禽或候鸟和留鸟。广西湿地鸟类涉禽居主要地位,占80.86%,留鸟很少。广西湿地动物有国家一级保护6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43种,中国鲎(Tachypleus tridentatus)、黑脸琵鹭(Platalea minor)、黑鹳(Ciconia nigr)、蓝胸秧鸡(Rallus striatus)、黄嘴白鹭(Egretta eulophotes)、鸳鸯(Aix galericulata)、铜翅水雉(Metopidius indicus)、中华秋沙鸭(Mergus squanatu)、树鸭(Dendrocygna javanica)、佛耳丽蚌(Lamprotula mansuyi)、长麦穗鱼(Pseudorasbora elongata)和长臀鮠(Cranoglanis bouderius)为重点保护动对象。根据功能作用,将广西湿地动物资源系统分为环境价值、经济价值以及科研与文化价值3大类,10小类。5、目前广西建立的湿地自然保护区有13个,总面积为10.30万hm2,与湿地保护有关的湿地为7个,面积31.06万hm2,合计41.36万hm2,占广西国土面积的1.74%。广西湿地保护区包括4个国家级保护区、6个自治区级保护区和3个县级保护区。国家级保护区、自治区级保护区和县级保护区面积分别占广西湿地保护区面积的68.85%、30.38%和0.77%。广西正面临着湿地被盲目开发和改造、生物资源过度利用、湿地环境污染加剧、生物外来入侵、湿地法制体系不完善、湿地资源调查滞后和公众保护湿地的意识薄弱等困境。此现状严重制约了湿地的进一步开发利用和湿地生态系统的保护。针对现状,提出了湿地管理对策:(1)建立湿地数据资源数据库和湿地资源监测体系;(2)加强湿地管理体系和保护法规建设,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3)加快湿地自然保护区建设步伐;(4)可持续发展地利用湿地资源,更加有较地发挥湿地的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对于广西的经济发展的着至关重要的作用;(5)积极开展湿地和保护、恢复和重建的科研工作;(6)加强湿地保护宣传和教育,加强广西人民对湿地及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意识。
刘东,唐文乔,张春光[6](2006)在《中国蛇鳗属鱼类一新种(鱼纲:鳗鲡目,蛇鳗科)》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对中国海域蛇鳗科 Ophichthidae 鱼类进行分类整理的过程中,发现蛇鳗属 Ophichthus 鱼类的1新种,命名为后鳍蛇鳗 Ophichthus retrodorsalis sp.nov.。其主要特征为背鳍起点远位于胸鳍末端后方,上颌齿为1—2—3行,犁骨齿、下颌齿均为3行,眼眶后孔3个。新种与产于韩国的
朴成华[7](2005)在《胶州湾及其邻近水域的地理学特征与渔业生物多样性的调查研究》文中认为本研究通过对2003年10月~2004年12月胶州湾及其邻近水域作业的定置网和底拖网渔获物的逐月采集、分析与测定,描述了该海区渔业生物多样性特征与现状,比较了定置网和底拖网的渔获物组成,分析了优势种类及生物多样性的季节变化,并描述了主要渔获种类的渔业生物学特征。在此基础上,结合该海区地理学与水文学特征,分析了二者与渔业生物学多样性现状的相关关系。本研究揭示了该海区渔业生物多样性特征的地理学与水文学成因,并为渔业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渔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 本研究的主要结果如下: (1) 胶州湾及其邻近水域共出现111种渔业生物,其中鱼类75种,甲壳类31种,头足类5种。 (2) 调查中共捕获鱼类75种,其中暖温性种占48.0%,暖水性种占33.3%,冷温性种占18.7%;定居型鱼类占50.7%,洄游型鱼类48.0%,河口型鱼类1.3%;中上层鱼类占16.0%,底层、近底层鱼类占84.0%。共捕获甲壳类31种,主要以鹰爪虾、葛氏长臂虾、日本鼓虾、鲜明鼓虾和双斑蝠为主,共捕获头足类5种,主要以短蛸、长蛸为主。 (3) 本调查区域优势种以小型低值鱼类(鲲鱼、赤鼻棱鲲、玉筋鱼、方氏云鲥等)、经济无脊椎动物(鹰爪虾、葛氏长臂虾、短蛸、长蛸)和经济幼鱼(小黄鱼、白姑鱼)为主,以上优势种交替出现构成渔汛季节的主要生产捕捞对象。 (4) 生物多样性指数的计算结果表明,2004年4,5,9月渔业生物种类数出现最多,均为39种,2004年1月出现最少,为21种;种类丰富度指数R最高值出现在2004年4月为3.689,最低值出现在2004年1月为2.512;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最高值出现在2004年9月为2.640,最低值出现在2004年1月为1.980;均匀度指数J′最高值出现在2004年9月为0.721,最低值出现在2004年5月为0.556。 (5) 对主要渔业生物体长组成和体重组成的分析结果表明,小黄鱼、白姑
刘东,唐文乔,张春光[8](2005)在《中国南海蛇鳗科一新纪录属及一新纪录种(鱼纲,鳗鲡目)》文中研究说明报道了中国南海蛇鳗科 1新纪录属EchelusRafinesque,1810和 1新纪录种Echelusuropterus (TemmincketSchlegel,184 6 )。该属的特征为 :尾鳍、胸鳍存在 ;背鳍起点在胸鳍后端之前 ;头部无额骨孔、眶后孔和上颞骨孔 ;鳃孔中等大 ;鳃膜骨条连于舌骨或上舌骨尖前。该种的特征 :尾尖柔软 ;颌齿和犁骨齿颗粒状 ,带形 ;后鼻孔在上唇边缘外侧。
洪惠馨,林利民,翁奋发,李敬哲,郑丁辖[9](2004)在《福建九龙江口近海定置作业渔获物组成及其数量变动的调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自1999年12月~2000年12月对福建省九龙江口近海定置作业渔获物种类组成及其数量变动进行周年调查.经分析渔获物经济种类有99种,其中鱼类65种,甲壳类28种,头足类6种.作者认为调查海区定置作业周年中,在5~8月对经济种类的幼体有很大的伤害.为此建议渔政管理部门适当延长休渔期,并着重对定置作业的船数和网具数进一步予以限制,尤其是对网具结构及作业方式进行改革,籍以保护渔业资源.
唐文乔,张春光[10](2004)在《蛇鳗科分类综述及中国蛇鳗科系统分类(鱼纲,鳗鲡目)》文中研究表明蛇鳗科鱼类广布于各大洋的热带和亚热带大陆架水域,可依靠尖突的头部和尖秃骨化的尾端在沙土或珊瑚礁前后潜穴。蛇鳗科是鳗鲡目中体形较为特化而种类分化最多的一个科,目前已发现55属260多种。但其外形相似,又缺少鳞片、腹鳍和尾鳍等结构,鉴别特征较少。一般依据胸鳍的有无或发达程度,背鳍起点、鳃孔、肛门、鼻孔和眼等的相对位置,颌的发达程度和颌上是否具须,齿的形状和排列方式,身体的斑纹,以及头部和体侧的侧线孔数目等进行鉴别。通过全面考察蛇鳗科的研究历史,详细总结了该科的形态特征和类群划分,概述了其生态特点和地理分布。对中国已有种类进行了详尽的整理,编制了包括13属33种蛇鳗科鱼类的属种检索表。
二、中国蛇鳗科鱼类一新种(鱼纲:鳗鲡目:蛇鳗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蛇鳗科鱼类一新种(鱼纲:鳗鲡目:蛇鳗科)(论文提纲范文)
(1)六种石首鱼核型特征比较和染色体进化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英文缩略表 |
第1章 引言 |
1.1 石首鱼科的分类和系统发生 |
1.1.1 石首鱼科鱼类分类学概述 |
1.1.2 石首鱼科鱼类分子系统学概述 |
1.1.3 石首鱼科鱼类系统进化分类存在的问题 |
1.2 鱼类细胞遗传学研究 |
1.2.1 核型研究 |
1.3 鱼类重复序列FISH定位及其在染色体进化中的应用 |
1.3.1 45SrRNA基因 |
1.3.2 5SrRNA基因 |
1.3.3 端粒序列 |
1.4 本文的研究目的和技术路线 |
第2章 材料和方法 |
2.1 主要仪器 |
2.2 主要试剂与试剂盒 |
2.3 实验材料及染色体制备 |
2.4 染色体制片的染色 |
2.5 荧光原位杂交 |
2.5.1 探针制备 |
2.5.2 FISH杂交 |
2.6 镜检与数据分析 |
第3章 结果 |
3.1 黄姑鱼的核型特征 |
3.2 双棘原黄姑鱼的核型特征 |
3.3 厦门白姑鱼的核型特征 |
3.4 眼斑拟石首鱼的核型特征 |
3.5 棘头梅童鱼的核型特征 |
3.6 大黄鱼的核型特征 |
3.7 6种石首鱼核型特征比较 |
第4章 讨论 |
4.1 六种石首鱼科鱼类的核型 |
4.1.1 棘头梅童鱼核型 |
4.1.2 其他几种鱼的核型 |
4.2 六种石首鱼科鱼类18SrDNA重复序列定位 |
4.3 六种石首鱼科鱼类5SrDNA重复序列定位 |
4.4 六种石首鱼科鱼类端粒重复序列定位 |
4.5 六种石首鱼科鱼类18SrDNA和5SrDNA双色FISH定位 |
4.6 性染色体分化 |
第5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科研成果情况 |
(2)福建九龙江河口区鱼类资源现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河口区域的生态环境概述 |
1.2 河口鱼类研究进展 |
1.2.1 河口鱼类的生态类型 |
1.2.2 国内河口鱼类的研究进展 |
1.2.3 国外河口鱼类的研究进展 |
1.2.4 河口水环境对鱼类的影响 |
1.3 九龙江口鱼类的研究进展 |
1.3.1 九龙江口概况 |
1.3.2 九龙江口鱼类生物的研究 |
1.4 本研究的意义 |
第2章 九龙江河口区鱼类的时空变动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调查区域 |
2.1.2 调查方法 |
2.1.3 室内分析 |
2.1.4 数据统计分析方法 |
2.2 结果 |
2.2.1 物种组成 |
2.2.2 鱼类群落的季节优势种变动 |
2.2.3 定置网渔获鱼类的时空变动 |
2.3 讨论 |
2.3.1 物种组成分析 |
2.3.2 优势种分析 |
2.3.3 渔获量的时空变动 |
第3章 九龙江河口区优势种鱼类资源现状及其生物生态学特征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采样方法 |
3.1.2 数据统计分析方法 |
3.2 结果 |
3.2.1 九龙江口优势种鱼类渔获量的时空变动 |
3.2.2 九龙江口优势种鱼类的渔业生物学特征 |
3.3 讨论 |
3.3.1 各优势种鱼类的渔获分析 |
3.3.2 优势种鱼类的渔业生物学特征分析 |
第4章 九龙江口主要水环境因子的影响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样品的采集 |
4.1.2 环境影响的分析方法 |
4.2 环境影响分析 |
4.2.1 去趋势对应分析 |
4.2.2 典范对应分析 |
4.4 讨论 |
4.4.1 环境影响分析 |
4.4.2 本研究未涉及的环境因素 |
第5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九龙江河口水域鱼类名录 |
在校期间研究成果 |
(3)多元生境中的鱼类群落格局 ——以马鞍列岛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0.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0.2 研究目的和内容 |
0.3 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
0.4 研究准备 |
第一章 鱼类生境和群落生态学研究进展 |
1.1 相关概念 |
1.2 国内鱼类群落生态学研究现状 |
1.3 鱼类关键生境研究进展 |
1.3.1 EFH 的定义 |
1.3.2 EFH 的由来 |
1.3.3 EFH 的评估内容和操作流程 |
1.3.4 EFH 在相关国家的研究和应用情况 |
1.3.5 鱼类关键生境的识别和保护 |
1.3.6 EFH 评估和我国的鱼类资源调查的共性和差异 |
1.3.7 结语 |
1.4 鱼类群落研究的时空尺度 |
1.5 影响鱼类群落结构的自然和人为因素 |
1.5.1 自然环境对鱼类群落组成和变化的影响 |
1.5.2 人类活动对鱼类群落组成和变化的影响 |
第二章 研究海域环境条件和生境分布特征 |
2.1 马鞍列岛自然环境特征 |
2.2 马鞍列岛的渔业历史和现状 |
2.3 马鞍列岛各种生境的形成和布局 |
第三章 马鞍列岛岩礁生境鱼类群聚的时空变化特征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采样区域和站点选择 |
3.1.2 采样方法和样品处理 |
3.1.3 数据处理和分析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岩礁生境的鱼类组成 |
3.2.2 岩礁生境鱼类渔获率和多样性 |
3.2.3 岩礁生境鱼类群落组成的MDS 分析 |
3.2.4 岩礁生境鱼类群落的动态变化特征 |
3.2.5 环境因子对岩礁生境鱼类群聚的影响 |
3.3 讨论 |
3.3.1 鱼类区系和群落组成的动态变化特征 |
3.3.2 两个区域鱼类组成及群落差异 |
3.3.3 环境因子对岩礁生境鱼类群落的影响 |
3.4 结语 |
第四章 枸杞岛潮下带沙地生境鱼类群落结构和季节变化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研究区域与站点选择 |
4.1.2 采样方法与样品处理 |
4.1.3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
4.2 结果 |
4.2.1 鱼类种类组成和渔获率变化 |
4.2.2 鱼类多样性指数的变化 |
4.2.3 种类组成相似性变化和群落聚类、排序结果 |
4.2.4 群落结构的季节变化 |
4.2.5 沙地和岩礁鱼类群落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
4.3 讨论 |
4.3.1 生境的差异对鱼类组成、多样性及渔获率变化的影响 |
4.3.2 沙地和岩礁生境鱼类群落格局及其季节变化的内因 |
4.3.3 环境因子对不同生境鱼类群落结构塑造的影响 |
4.4 结语 |
第五章 人工生境在塑造局部海域鱼类群落中的作用 |
5.1 材料和方法 |
5.1.1 研究区域和站点选择 |
5.1.2 数据采集和样品处理 |
5.1.3 数据统计分析 |
5.2 结果 |
5.2.1 鱼类丰度和多样性 |
5.2.2 鱼类群落特征和年龄结构组成 |
5.2.3 鱼类群聚对环境因子的响应 |
5.3 讨论 |
5.3.1 不同生境中种类组成、丰度和多样性的差异 |
5.3.2 鱼类群聚格局和年龄结构的比较 |
5.3.3 环境因子对各生境中鱼类群落的影响 |
5.4 结论 |
第六章 马鞍列岛多种生境中鱼类群聚的昼夜变化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研究区域和站点选择 |
6.1.2 采样方法和样品处理 |
6.1.3 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 |
6.2 结果 |
6.2.1 种类组成和分布 |
6.2.2 渔获率和多样性 |
6.2.3 鱼类昼夜群聚的分类和排序 |
6.3 讨论 |
6.3.1 不同生境鱼类组成的昼夜变化 |
6.3.2 不同生境类型渔获率和多样性的昼夜差异 |
6.3.3 鱼类群聚格局的昼夜变化 |
6.4 结语 |
第七章 结论和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马鞍列岛鱼类种类名录和生态型 |
附录2 各生境采样站点组成及月间分布 |
附表3 各个站点的核心区坐标和范围 |
附录4 博士期间参与课题和发表文章 |
致谢 |
(4)徐闻珊瑚礁保护区鱼类种类组成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采样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徐闻珊瑚礁保护区鱼类种类组成分析 |
2.2 徐闻珊瑚礁保护区鱼类栖息水层分析 |
2.3 徐闻珊瑚礁保护区鱼类季节变化分析 |
3 讨论 |
(5)广西湿地生态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湿地的研究进展 |
1.1.1 湿地定义的研究 |
1.1.2 湿地类型的研究 |
1.1.3 湿地资源的研究 |
1.1.4 湿地功能与价值评价的研究 |
1.1.5 湿地保护、恢复与重建研究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2章 研究地点及自然环境概况 |
2.1 地理位置 |
2.2 地质地貌 |
2.3 气候、水文条件 |
2.4 土壤条件 |
2.5 物种多样性 |
第3章 研究内容与方法 |
3.1 研究内容 |
3.2 研究方法 |
3.2.1 湿地类型与分布 |
3.2.2 湿地种类组成与区系成分 |
3.2.3 湿地植被与群落生态 |
3.2.4 湿地资源与湿地保护 |
3.3 技术路线 |
第4章 湿地类型、分布及其面积 |
4.1 研究方法 |
4.1.1 分类原则 |
4.1.2 分类依据 |
4.2 研究结果 |
4.2.1 湿地分类系统 |
4.2.2 主要湿地分布面积 |
4.2.3 主要湿地类型 |
4.2.3.1 滨海湿地 |
4.2.3.2 河流湿地 |
4.2.3.3 湖泊湿地 |
4.2.3.4 沼泽湿地 |
4.2.3.5 人工湿地 |
4.3 小结 |
第5章 湿地植物 |
5.1 研究方法 |
5.1.1 调查路线和地点 |
5.1.2 种类组成 |
5.1.3 区系成分 |
5.1.4 群落生态 |
5.1.5 资源类型与利用 |
5.2 研究结果 |
5.2.1 种类组成 |
5.2.1.1 优势科 |
5.2.1.2 优势属 |
5.2.1.3 优势种 |
5.2.2 生物生态学特性 |
5.2.3 地理分布 |
5.2.4 区系成分 |
5.2.5 湿地植被特征 |
5.2.5.1 群落类型 |
5.2.5.2 主要湿地植物群落特征 |
5.2.5.3 主要群落生物量 |
5.2.5.4 群落分布特点和规律 |
5.2.6 湿地植物资源分类系统 |
5.2.6.1 具有环境价值的植物资源 |
5.2.6.2 具有经济价值的植物资源 |
5.2.6.3 具有科研与文化价值的植物资源 |
5.3 小结 |
第6章 湿地动物 |
6.1 研究方法 |
6.1.1 种类组成 |
6.1.2 资源利用类型的分析 |
6.2 研究结果 |
6.2.1 种类组成 |
6.2.1.1 无脊椎动物 |
6.2.1.2 脊索动物 |
6.2.2 生物生态学特性 |
6.2.2.1 无脊椎动物 |
6.2.2.2 脊椎动物 |
6.2.3 珍稀、濒危湿地动物 |
6.2.4 湿地动物资源分类系统 |
6.2.4.1 具有环境价值的动物资源 |
6.2.4.2 具有经济价值的动物资源 |
6.2.4.3 具有科研与文化价值的动物资源 |
6.3 小结 |
第7章 重点湿地类型 |
7.1 滨海湿地 |
7.1.1 山口红树林湿地 |
7.1.1.1 自然概况 |
7.1.1.2 主要植物种类 |
7.1.1.3 主要动物种类 |
7.1.1.4 保护现状 |
7.1.2 北仑河口红树林湿地 |
7.1.2.1 自然概况 |
7.1.2.2 主要植物种类 |
7.1.2.3 主要动物种类 |
7.1.2.4 保护现状 |
7.1.3 涠洲岛珊瑚礁湿地 |
7.1.3.1 自然概况 |
7.1.3.2 主要物种资源 |
7.1.3.3 保护现状 |
7.1.4 合浦海草床湿地 |
7.1.4.1 自然概况 |
7.1.4.2 主要物种资源 |
7.1.4.3 保护现状 |
7.2 内陆湿地 |
7.2.1 会仙湿地 |
7.2.1.1 自然概况 |
7.2.1.2 主要植物种类 |
7.2.1.3 主要动物种类 |
7.2.1.4 保护现状 |
7.2.2 漓江河流湿地 |
7.2.2.1 自然概况 |
7.2.2.2 主要植物种类 |
7.2.2.3 主要动物种类 |
7.2.2.4 保护现状 |
7.2.3 澄碧河水库 |
7.2.3.1 自然概况 |
7.2.3.2 主要物种资源 |
7.2.3.3 保护现状 |
7.2.4 玉林福绵野生稻原位保护示范区 |
7.2.4.1 自然概况 |
7.2.4.2 特色物种资源 |
7.2.4.3 保护现状 |
第8章 湿地资源保护与管理 |
8.1 湿地保护的现状 |
8.2 存在的问题 |
8.2.1 湿地被盲目地开发和改造 |
8.2.2 湿地生物资源的过度利用 |
8.2.3 湿地环境污染加剧 |
8.2.4 生物外来入侵 |
8.2.5 法制体系不完善 |
8.2.6 湿地资源调查滞后 |
8.2.7 公众保护湿地的意识薄弱 |
8.3 湿地保护管理对策 |
第9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图 |
硕士期间主持或参加的科研项目 |
硕士期间以第一作者发表的学术论文 |
参加会议 |
致谢 |
(7)胶州湾及其邻近水域的地理学特征与渔业生物多样性的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前言 |
1 文献综述 |
1.1 胶州湾的自然环境 |
1.2 生物多样性的研究内容及方法 |
1.2.1 种类组成和区系特征 |
1.2.2 空间生态型组成 |
1.2.3 优势种 |
1.2.4 生物多样性 |
1.3 鱼类群落结构与环境因子 |
1.4 鱼类群落结构特征及其变化 |
1.5 捕捞活动对鱼类群落的影响 |
1.6 重要种类生物学特征的变化 |
1.7 胶州湾生态学研究现状及其进展 |
2 胶州湾的地质学特征 |
2.1 胶州湾的地形特征 |
2.2 地貌特征 |
2.2.1 胶州湾的成因及其演化 |
2.2.2 胶州湾的地貌形态 |
2.2.3 海岸地貌 |
2.2.4 海底地貌 |
2.3 海洋沉积物分布特征 |
2.4 沉积环境的划分 |
2.5 物质来源与运移趋势 |
2.5.1 物质来源 |
2.5.2 泥沙运移趋势 |
3 胶州湾及其邻近水域的水文特征 |
3.1 温、盐特征 |
3.1.1 温度的分布特征 |
3.1.2 水温变化 |
3.1.3 盐度场结构 |
3.1.4 盐度变化 |
3.1.5 小结 |
3.2 海流 |
3.3.1 实测海流 |
3.3.2 潮流 |
4 胶州湾及其邻近水域渔业生物多样性的调查研究 |
4.1 材料与方法 |
4.2 结果 |
4.2.1 渔获物种类组成 |
4.2.2 适温类型 |
4.2.3 生态分布类型 |
4.2.4 空间生态型组成 |
4.2.5 渔获物生物组成 |
4.2.6 优势种的季节变化 |
4.2.7 生物多样性的季节变化 |
4.3 讨论 |
4.3.1 种类演替 |
4.3.2 鱼类区系特征 |
4.3.3 生物量组成与优势种季节变化 |
4.3.4 新记录种 |
4.3.5 凡纳滨对虾 |
5 主要种类的渔业生物学特征 |
5.1 材料与方法 |
5.2 结果 |
5.2.1 重要种类长度组成及变化 |
5.2.2 重要种类体重组成 |
5.3 讨论 |
6 小结 |
6.1 胶州湾及其邻近水域的生态地理特征与生物多样性 |
6.2 胶州湾生态地理特征及其海洋生物多样性在海洋渔业上的意义 |
6.3 胶州湾的生态地理特征构成对虾类最佳放流区与回捕增殖渔场 |
6.4 胶州湾渔业生物多样性衰减是我国渔业资源衰退的反演与印证 |
6.5 胶州湾渔业生物多样性亟待保护 |
参考文献 |
附表 |
致谢 |
(9)福建九龙江口近海定置作业渔获物组成及其数量变动的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2 分析与结果 |
2.1 渔获物种类组成及其变动 |
2.1.1 种类组成 |
2.1.2 种类变动 |
2.2 渔获物重量组成 |
2.3 渔获物优势种 |
2.3.1 优势种出现情况 |
2.3.2 几种经济种类幼体生长及数量变动情况 |
2.4 鱼类区系组成及其特征 |
2.5 鱼类群聚结构特征值间的关系及变化规律 |
3 结论 |
四、中国蛇鳗科鱼类一新种(鱼纲:鳗鲡目:蛇鳗科)(论文参考文献)
- [1]六种石首鱼核型特征比较和染色体进化的初步研究[D]. 郑娇. 集美大学, 2016(05)
- [2]福建九龙江河口区鱼类资源现状研究[D]. 张会军. 集美大学, 2013(05)
- [3]多元生境中的鱼类群落格局 ——以马鞍列岛为例[D]. 汪振华. 上海海洋大学, 2011(02)
- [4]徐闻珊瑚礁保护区鱼类种类组成初步研究[J]. 杨国欢,侯秀琼,陈春亮,孙省利. 水产科学, 2008(10)
- [5]广西湿地生态学研究[D]. 李桂荣. 广西师范大学, 2008(09)
- [6]中国蛇鳗属鱼类一新种(鱼纲:鳗鲡目,蛇鳗科)[A]. 刘东,唐文乔,张春光. 中国海洋湖沼动物学会鱼类学分会第七届会员代表大会暨朱元鼎教授诞辰110周年庆学术研讨会学术论文摘要集, 2006
- [7]胶州湾及其邻近水域的地理学特征与渔业生物多样性的调查研究[D]. 朴成华. 中国海洋大学, 2005(03)
- [8]中国南海蛇鳗科一新纪录属及一新纪录种(鱼纲,鳗鲡目)[J]. 刘东,唐文乔,张春光. 动物分类学报, 2005(01)
- [9]福建九龙江口近海定置作业渔获物组成及其数量变动的调查研究[J]. 洪惠馨,林利民,翁奋发,李敬哲,郑丁辖. 台湾海峡, 2004(02)
- [10]蛇鳗科分类综述及中国蛇鳗科系统分类(鱼纲,鳗鲡目)[J]. 唐文乔,张春光.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20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