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Xinjiang to Become China's Largest Natural Gas Producer(论文文献综述)
黄锦南[1](2021)在《基于复杂网络方法的《哈萨克斯坦真理报》中国形象研究》文中指出哈萨克斯坦是我国的世代友好邻邦以及“一带一路”倡议的首倡之地和先行先试地区。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不断推进,中国在哈萨克斯坦媒体中的国家形象研究越来越受到各学科研究者的重视。然而,已有成果大部分采用了基于还原论的研究方法,并不能完全契合国家形象作为一个复杂系统其本身固有的整体性和系统性特质,忽略了国家形象系统内部的动力学特征和涌现。因此,本论文将网络科学的复杂网络方法引入国家形象研究,以检验该方法在国家形象系统研究中的有效性。本文选取了哈萨克斯坦官方报纸《哈萨克斯坦真理报》为研究对象,收集了2014年7月至2018年6月的全部涉华报道和2019年12月至2021年2月与新冠疫情相关的部分涉华报道文本,构建了一大一小、一整体一局部的两种文本数据库,基于复杂网络方法,结合诸如国际关系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学科的相关研究成果以及中哈两国政府的各项大政方针政策,对“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在哈萨克斯坦官方媒体中的整体国家形象进行了全面挖掘和研究,并对新冠疫情背景下中国在哈官媒中的国家形象进行了具体的个案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哈真理报》涉华报道主要展现了以下4个角度的中国形象:(1)哈萨克斯坦的永久全面战略伙伴形象;(2)哈萨克斯坦的全方位支持者形象;(3)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形象;(4)灾害频发的国家形象。本论文的研究目的主要包括:(1)对国别区域研究的方法创新作出探索,尝试复杂网络方法在国家形象研究中的应用;(2)挖掘和呈现“一带一路”和新冠疫情背景下哈萨克斯坦官方报纸《哈真理报》中的中国形象;(3)为国家形象、国别区域、乃至其他领域研究者提供哈萨克斯坦官方报纸的客观中国形象数据和真实报道文本。
李燕玉[2](2020)在《日本海外资源开发战略的推进措施研究》文中指出随着全球资源形势的不断变化,世界各国围绕着全球资源控制权进行着激烈博弈,部分国家则制定实施了相应的海外资源开发战略。战后,日本为适应经济的快速发展及国际资源供求形势的不断变化,已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海外资源开发战略及配套措施体系,在高效开发利用海外资源的过程中成效显着。在政府、独立行政法人机构、企业三方组成的良性互动机制下,日本政府主导的海外资源开发支援体系发挥着对内稳定资源供给、保证资源安全,对外增强日本资源开发企业国际竞争力的积极影响,这对于中国海外资源开发战略的制定及实施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近年来,中国资源开发国际合作范围不断扩大,从最初以石油、天然气为主,逐步扩展到了煤炭、电力、风能、生物质燃料、核能、能源科技等领域,合作水平也在不断提升。但同时,也面临着西方国家恶意狙击、资源民族主义影响以及国际资源市场剧烈波动的诸多挑战。在此背景下,本文选取了特点鲜明、成效显着的日本海外资源开发战略的推进措施作为研究对象,以国际投资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资源外交理论、国际地缘政治理论为支撑,全面系统地分析了日本海外资源开发战略的背景、特征、实施过程及体系构成,重点研究了日本实施海外资源开发战略的组织、经济、外交、技术等措施,并通过评价日本海外资源开发战略措施的成效,总结其经验,并对我国海外资源开发战略的制定和实施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采用史论结合的方法,简要回顾了日本海外资源开发战略的形成历程,系统梳理了日本海外资源开发现状及战略体系实施现状,分析得出,日本获取海外资源的形式从单纯购买,逐渐转变为融资开发、合作开发及自主开发,且自主开发比率在不断上升,在战略布局上通过几十年的海外资源开发战略的推动和政策演变,已经实现了全球范围内的海外资源布局,其海外资源的开发和并购遍布世界各大洲。日本海外资源开发战略体系经过形成、确立、完善阶段,目前已形成扶持领域全面无缝隙、扶持力度强;政府引领、行政法人协调、企业组织实施,三驾马车齐头并进;资源外交全方位的战略体系特点。(2)重点探讨了日本实施海外资源开发战略的推进措施,分析得出,作为组织措施,具体包括建立完善的组织体系、加强各参与机构的内部协作;作为经济措施,具体包括实施海外资源基地补贴政策、建立海外资源风险勘查补助金制度等财政援助措施,投融资、债务担保等金融援助措施,实施备用金制度、税费特别扣减制度、税收抵免制度、资源开发亏损准备金制度等税收援助措施,以及设立资源能源综合保险、海外投资保险等保险援助措施;作为外交措施,包括推行综合性、多层次性资源外交策略,实施发挥技术、产业优势的资源外交策略,以及积极参与各类国际组织加强与国际组织之间的合作;作为技术措施,包括针对不同资源改良和提高开发技术,对资源开发作业现场进行技术援助,实施技术支持与咨询及技术人才培养,向资源国提供技术援助,以及大力支持环保技术的开发和应用。(3)采用定量分析方法,理性评估了日本海外资源开发战略推进措施的成效,研究证明,推进措施的有效实施拓宽了海外资源开发范围、提升了资源自主开发比率、增加了企业参与海外资源开发项目与权益。在提高资源开发效率方面,基于DEA数据包络分析法,得出的结果是,在总效率分析上,1995、2005、2012这三个年份效率最高,此外,从2013年到2018年也体现出规模报酬递增,说明资源产出的增加比例是大于政府的投入增加比例,即政府的政策措施达到了提高资源开发效率的效果,从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中也可以发现除了2016年之外,其它年份都表现出较高水平。(4)借鉴日本海外资源战略推进措施的经验教训,结合中国海外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从政府层面、行业层面、企业层面提出适合中国国情的海外资源开发战略的推进措施建议。建立一套包括政府、独立行政法人机构、企业三方有效联动的海外资源开发国际化战略体系,以政府牵头做好开发前期合作关系的确立,做好人力资本、技术安全、基础设施服务等方面的政策保障;鼓励民间资本积极参与海外资源开发活动,出台积极的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消除产业链上的行政垄断现象,加速市场化改革进程;提高资源开发企业的公关能力建设,加强与资源国的深度合作,加大对技术创新的投资,做好长期、绿色、可持续发展战略规划。
于露[3](2020)在《天然气行业上市公司的投资价值分析》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国家大力倡导低碳能源产业发展用以改善环境,天然气行业作为低碳能源中重要的一项,也成为了人们关注的重点。随着国家出台一系列政策鼓励发展天然气行业,一批天然气企业在国内迅速崛起,发展势头强劲,成为投资者关注的对象,为投资者提供了新的机会。在天然气行业快速发展的趋势下,如何从中去伪存真,如何从不同角度衡量天然气行业上市公司的投资价值,并且最大程度地规避投资风险,找到适合投资的天然气股票,是投资者所共同面临的难题。因此为帮助投资者理性的投资,本文通过探讨天然气行业是否具有投资价值,且行业中哪些上市公司更有投资潜力,使投资者合理有效地规避投资风险,在天然气这一领域上选择优秀的投资目标从而提高投资收益率。另外,通过本文的研究,也可以为其他行业的投资者提供一定的研究方法参考,各投资者可根据本文的研究思路针对自己行业的特点,在建立模型时引入贴合本行业特点的指标,从而形成新的研究结论。本文首先阅读研究了大量的国内外文献并对其加以整理概括,整理出国内外有关投资价值的相关理论,最终选取了基本面作为本文的研究方法。站在投资者的角度上,从宏观、中观、微观的层面对天然气上市公司加以分析。宏观层面通过分析宏观经济背景以及宏观经济政策这两方面得出国家大力推崇低碳发展,发表了一系列政策支持低碳发展,低碳发展成为了天然气行业发展的强大推动力,中国的天然气行业投资总额更是在世界名列前茅,因此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天然气行业发展必将是我国发展的一大重点;中观层面通过分析发现我国天然气能源的相关投资正处于稳步高速增长中,天然气行业景气指数一直呈现上升状态,一大批天然气相关企业崛起、成长,并且行业内竞争加剧,一些子行业突显出较大的成长空间天然气行业上市公司的投资中蕴藏着巨大的投资机会;从微观层面利用因子分析法对选取的53家天然气行业上市公司2017、2018年度财务报告数据进行了分析评估,并综合因子得分排名结果和其市盈率、市净率排名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新天然气、东方环宇、新潮能源、新疆火炬、新疆浩源这些公司经营状况良好、发展潜力巨大,具有长期投资价值。综合宏观、中观、微观可以看出天然气行业是值得投资的,投资者可参考比较上述五家公司做出合理的投资决策、最大程度地规避投资风险。
刘楠[4](2020)在《基于区域和行业视角的中国碳强度及能源强度驱动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目前是世界上最大的能源消耗及二氧化碳排放国,有义务承担节能减排的责任。中国的经济增长非常迅速,通过减缓经济的方式降低碳排放量是不可行的,因此,提高效率成为各行业降低二氧化碳的重要举措。强度值是普遍用于衡量能源和环境效率表现的指标。中国政府承诺到2020年,碳强度相比2005年水平降低40%—45%。到2030年碳强度比2005年水平降低60%—65%。中国省市众多,且行业差异非常大。论文在对中国能源消耗及二氧化碳排放现状及历史趋势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从多个角度研究中国碳强度和能源强度的驱动因素。本文所做的研究工作如下:首先,研究中国终端能源消耗排放二氧化碳最大的部门—工业部门碳强度的驱动因素。从多行业视角,将指数分解法与多行业归因分析法结合,构建了多行业因素分解研究框架,应用此框架研究中国工业碳强度的变化。在探讨工业碳强度驱动因素的基础上,通过多行业归因分析方法,进一步探讨12个工业子行业对各个驱动因素的贡献。第二,研究中国一次能源消耗排放二氧化碳最大的部门—电力部门碳强度的驱动因素。从多区域视角,构建了多区域因素分解研究框架。首先采用时间序列指数分解法将2000-2015年中国电力部门的碳强度分解为四个因素,包括火力发电效率效应、清洁电力渗透效应、化石能源结构效应及区域转移效应。然后,通过区域归因分析方法,研究了30个省份对各驱动因素的贡献。最后,应用多区域空间序列指数分解法评估了2000年和2015年30个省份的发电碳排放绩效。基于所得结果,对我国电力部门二氧化碳减排的区域政策和措施进行分析和探讨。第三,构建了多区域多行业因素分解研究框架,分析了2000-2015年中国碳强度的驱动因素。首先从多区域多行业角度将中国碳强度分解为碳排放系数效应、能源强度效应、行业结构效应和区域结构效应四个驱动因素。再应用多区域多行业归因分析,研究30个省份及16个行业对各个驱动因素的贡献。这种将两个维度集成到一个框架中的研究方法,有助于从多个角度更透彻的理解碳强度的历史变化,如可以得到区域内产业结构变化以及行业跨区域生产转移的影响。最后根据研究结果评估行业和区域层面降低碳强度政策的有效性。最后,由于能源强度效应是对碳强度抑制作用最大的驱动因素,故本论文将指数分解法(IDA)与生产理论分解法(PDA)结合,构建了多区域多行业PDA-IDA因素分解研究框架,进一步研究中国能源强度的驱动因素。结合生产理论的研究方法可以更进一步探索技术相关因素的驱动作用。本论文首先采用多区域多行业PDA-IDA方法,将我国2000-2015年的能源强度分解为潜力能源强度效应、行业结构效应、区域结构效应、能源使用效率效应和能源节约技术效应五个驱动因素。为了探讨行业和区域对每个驱动因素的贡献,进一步应用了多区域多行业归因分析方法。本论文将生产理论分解法、指数分解法和多区域多行业归因分析法集成到一个框架中对中国能源强度的驱动因素进行了更加深入的研究。
曹峰毓[5](2019)在《国际能源革命与中国的对策》文中提出新世纪以来,国际能源形势发生了重大和深刻变化。一方面,通过不懈的政策引导与技术进步,以风能、太阳能为代表的现代可再生能源产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另一方面,石油、天然气等传统能源格局也在经历着剧烈的变化。可以说,随着可再生能源和非常规油气产业的加速发展,国际能源新体系的雏形正在形成,国际能源革命的大幕已经悄然拉开。对于中国而言,新一轮能源革命的意义重大。一方面,中国能源革命面临的形势复杂,挑战巨大。另一方面,此轮能源革命也为中国国际地位的进一步提升创造了条件。新时期下中国能源体系的发展问题已经引起了中央的高度重视。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中国的“能源革命”,为中国的能源改革指明了方向。2017年,国家发改委发布了首个国家能源革命战略。中国的新一轮能源革命已经箭在弦上。在这种情况下,对国际能源革命与中国对策进行深入研究已经成为了时代赋予能源政治研究的重大使命。本文研究的主要思路如下:首先,通过研究人类社会历次能源革命的发展过程与影响,对能源革命与人类社会发展间的联系进行探讨。其次,通过对历次能源革命特征的总结,提出能源革命的概念;并根据是否发生体系性变革将能源革命细分为纵向与横向能源革命。同时,对能源革命的爆发条件与发展模式进行了探讨。再次,通过对能源领域重大技术突破的研究,判定当代国际能源革命的内容、现状、发展趋势与未来影响。最后,建立综合评价模型,并将中国与欧盟、美国的能源革命态势进行比较,判断中国能源革命的总体发展情况与存在的主要问题。根据中国能源革命建设的不足与能源体系的发展特征,从宏观与微观两个层面提出政策建议。本文在对能源革命发展历程与现状梳理与总结的基础上,得出了以下结论:第一,能源革命是由重大技术突破引发,以提升能源服务质量为目的,并对人类社会造成巨大影响的全局性能源变革。第二,能源革命爆发的关键条件在于技术进步。新技术只有在突破原有技术理论极限且拥有合适资源支撑的条件下,才有可能引发能源革命。目前非常规油气革命与现代可再生能源革命爆发的条件已经成熟。其中,前者极大地扩展了可采油气资源的范围,后者则打破了化石燃料体系在资源储量、环境承载力等方面对人类社会发展限制。第三,与美欧地区相比,中国在能源革命建设中仍较世界先进水平有着明显差距,相对不利的政策环境成为了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第四,通过对中国能源体系发展特点的分析,笔者认为中国的能源革命建设的总体方向应为以低代价确保能源安全、同时兼顾环境保护。对于非常规油气产业来说,该领域的变革应主要集中在油气产业的上游与中游,主题应以公平和开放为主。对于现代可再生能源产业来说,该领域的变革应主要集中在补贴和电力市场两个领域。
石蓉蓉[6](2019)在《乌克兰危机背景下的乌克兰能源战略研究》文中指出乌克兰国内能源资源相对匮乏,属于能源消费国。但其凭借优越的地理位置,还充当着能源过境国的角色。所以乌克兰在国际能源格局中占有绝对重要地位。对于欧洲这样的能源消费国以及俄罗斯这样的能源出口国来说,乌克兰充当的能源过境国角色可谓是相当重要。这得益于乌克兰天生的地理位置优势,以及欧美俄之间的能源博弈为其带来的契机。乌克兰危机之后,国内政治和经济处于相对不稳定的状态,与俄关系也逐渐“冷淡”,造成本国购买能源的价格大幅提高以及过境国地位削减,从而影响到乌克兰的能源安全。乌克兰也是一个重要的能源消费市场,出于满足本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内需、巩固其能源过境国地位、提高乌克兰自身国际地位以及与欧美俄谈判话语权等诸多因素的战略考量,乌克兰制定了能源进口多元化和本国能源市场改革战略。然而,乌克兰的战略制定面临着诸多困难及挑战。当然,影响乌克兰能源战略制定的因素也存在很多,有来自国家外部的压力,也有来自本国国内的困扰,同时在国际能源框架下还存在气候变化等重要因素,这些因素都会影响到乌克兰能源战略的制定。对乌克兰未来能源市场进行展望,会发现乌克兰未来能源市场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乌克兰需要正确应对挑战,处理危机;抓住机遇,顺势发展。“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为中国和乌克兰之间的能源交流和能源合作提供了重要的平台。中乌在能源领域存在合作基础和发展空间。但是,中乌能源合作也面临诸如乌克兰政治、政策、地缘政治以及市场等风险。总体来说,中国和乌克兰之间的合作呈现一种良性发展趋势,合作大于分歧,未来发展大于风险挑战。但这也需要中乌双方求同存异,加强两国之间的外交来往与经济合作,促进两国共同发展、共同进步,最终达到互利共赢。
冯玉军,庞昌伟,许勤华,B.A.马特维耶夫,农雪梅,孙永祥,王永中,刘旭,周延丽,A.M.别洛戈里耶夫,高晓慧,徐洪峰,富景筠,徐斌,刘乾,王晓光[7](2018)在《俄罗斯在国际能源战略格局变化中的地位及中俄能源合作》文中研究表明2014年6月后,国际油价大幅下跌,由每桶100多美元跌至50多美元,最低甚至跌破每桶30美元。2017年下半年以来,国际油价不断攀升,2018年1月26日美国西得克萨斯原油期货价格收于每桶65.53美元,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收于每桶70.38美元,创下近三年国际油价的新高。市场人士普遍认为,此轮国际油价的回升与俄罗斯同沙特阿拉伯等欧佩克国家和非欧佩克产油国订立的减产协议有关。众所周知,国际油价的形成受多种因素影响,石油的供给与需求、世界经济的景气状况、美元指数走势、投资基金行为和地缘政治等都对国际油价产生影响。俄罗斯作为世界重要产油国,在"页岩革命"和国际能源格局不断变化的情况下,其在国际石油供给中处于何种地位?在国际油价形成中具有怎样的话语权?主要石油生产国之间将存在怎样的合作与博弈?此轮回升是否意味着低油价时代暂时告一段落?本刊编辑部特邀请国内外专家对上述问题进行讨论,并对中国未来能源安全战略及中俄能源合作的前景进行分析。
ZHAKISHEVA LAZZAT[8](2017)在《中亚与中国能源合作研究》文中认为能源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人类社会发展到现在,能源可以说是人类血液的第二层。最近十多年来,世界变化速度快、范围大、层次多、影响深,世界秩序和格局日益复杂与多样,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在当今世界,能源是各国无法回避的问题,而世界能源发展面临着能源紧张、环境污染、气候变化三大挑战。能源对世界各国的格局和政治文化均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并且影响仍在继续。中亚的油气、煤、水能、风能、太阳能非常丰富,已成为世界关注的能源基地。中亚一直是世界大国博弈的焦点,而该地区丰富的能源储备,更是吸引了各个大国追逐,由此成为世界的能源政治的中心。同时,中亚各国将能源视为经济发展的支柱、独立和安全的基础,发展大国关系的保证。合理有效地利用能源资源关系到国家生存与发展。但中亚的能源开发和利用也面临一系列的问题,如开采利用价值低、在能源开发方面的急功近利致使地区自然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国家之间常因能源供求产生矛盾,能源发展缺乏资金和技术支持等。中国,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石油世界消费国,已成为全球能源市场的主要驱动力。中国的国内资源远远不能满足国家经济发展以及消费的需求,能源日益成为制约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对中国经济发展乃至国家安全构成严重障碍。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积极开展世界能源合作,扩大国际能源贸易,促进对外投资和跨国能源公司发展,积极参与世界能源战略对话,取得了显着的效果。积极向外发展,到外国投资开发为中国的发展提供了“血液支持”,使得中国的能源安全得到了保障。当中国鼓励能源公司发展海外能源市场时,中亚国家现实地选择与中国开展互补的能源合作。进入本世纪,中亚和中国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进入了一个新的高度。中国提出了合作共赢,建立区域合作共同体,始终坚持深化友好合作机制。坚持与中亚五国建立利益共同体,化解矛盾,增进互信,实现该地区的和平与稳定。自中国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之后,三年多来,五十多个国家积极响应,亚欧大陆共同发展迎来重大机遇。中亚-中国的合作保持“先行一步、一马当先”的势头。中亚各国期望与中国共同发展,为发展地区经济和改善民生谋求外部援助。塔吉克斯坦、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先后与中国签署双边合作协议。哈萨克斯坦的“光明之路”、塔吉克斯坦的“能源交通粮食”以及土库曼斯坦的“强盛幸福时代”等发展战略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高度吻合,这为中亚与中国的能源合作创造了不可多得的机会。本研究先对世界、中亚以及中国的能源形势作简单分析,然后叙述中亚与中国能源合作的现状和机制,阐述双方未来能源合作的挑战与机遇,并提出相应的建议。首先综述国内外的研究现状。第一章介绍世界能源的发展趋势,指出能源博弈与合作并存,然后概述中亚能源和中国能源状况,再介绍能源是沟通中亚和中国的桥梁,双方之间近二十年的能源合作历程。第二章先从油气资源的勘探开发、油气管道建设、油气加工、油气贸易、油气相关工程服务、技术合作、能源金融合作阐述了中亚与中国的能源合作领域,然后分别介绍了中亚五国的能源状况以及各国与中国的合作情况。第三章探讨了中亚与中国能源合作的法律机制、安全机制、争端机制以及协调机制。第四章论述了中亚与中国能源合作需面对诸多挑战,如各大国地缘政治博弈、民族宗教斗争、“三股势力”、生态环境恶化、里海划分等。第五章则是在分析中亚与中国能源合作的机遇基础上,对双方合作提供中肯的建议。
朱雄关[9](2016)在《“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与沿线国家能源合作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一带一路”战略构想是党和国家根据我国当前所处的国际国内环境和国家发展需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提出来的全方位对外开放战略和经济外交战略,是新时期我国大周边外交的重要战略布局。当前,随着国际能源局势和地缘政治形势的不断变化以及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能源需求持续高速增长,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将面临非常严峻的能源安全形势。“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是我国能源海外进口的主要来源地,这一地区的能源生产和出口对于保障中国能源供给安全和解决中国能源面临的困难风险地位重要、意义特殊。因此,在“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过程中,加强对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地区和国家能源合作问题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首先对“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中国能源安全面临的困难风险和严峻形势进行分析研究。进而在对“一带一路”沿线的中东、非洲、东盟、中亚、俄罗斯等主要地区和国家油气资源禀赋状况、供给能力以及与中国能源合作历史及现状进行分析和梳理的基础上,对中国与这些地区和国家能源合作的前景进行分析预测。通过剖析中国在推进“一带一路”战略能源合作中面临的困难问题和大国能源地缘政治博弈,对“一带一路”主要地区能源合作前景形势进行分析判断。最后对中国在推进“一带一路”战略中加强能源合作问题进行综合分析与思考。本文在对“一带一路”沿线主要国家能源状况和发展前景,以及在能源合作面临困难和挑战等进行综合分析研究的基础上,一是得出了“一带一路”沿线26个国家未来的油气贸易合作能力前景评估,并根据这些国家的投资开放程度和区位功能,有针对性的提出了上下游领域的合作方向和重点;二是针对西半球和北极地区国家油气资源发展前景,从拓宽当前“一带一路”能源合作的视角,思考并提出了构建能源大丝路的观点,建议国家在“一带一路”路线图中增加北线和东线方向,加强中国与美洲国家和北冰洋沿岸国家能源合作力度;三是针对当前国际能源秩序、中国的国际地位和能源现状,思考并提出了依托“一带一路”战略平台,建立丝路能源合作机制的观点以及相关的措施建议,使中国在全球能源治理体系发挥积极的主导作用,有力保障中国的能源安全。
富景筠[10](2015)在《东北亚天然气格局的演变逻辑——市场结构与权力结构的分析》文中研究指明天然气具有经济和政治的双重属性,因此考察东北亚天然气格局的演变逻辑需要同时分析市场层面与地缘政治层面的影响变量,特别是市场与权力互动下的大国博弈。俄罗斯在"页岩气革命"和"乌克兰危机"双重冲击下对东北亚天然气市场的战略转向、未来美国能源角色转变后天然气出口的巨大潜力,将使得东北亚地缘政治博弈变得更加复杂。资源生产国之间、常规与非常规天然气生产国之间对市场和价格博弈主动权的争夺,无疑将增强东北亚天然气市场的进口多元化趋势并引发亚洲天然气市场定价机制的深刻变革。中国有必要根据全球能源格局变化及自身能源安全特点,通过提供地区性和全球性公共产品提升其在地区能源机制和全球能源治理体系中的话语权。
二、Xinjiang to Become China's Largest Natural Gas Producer(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Xinjiang to Become China's Largest Natural Gas Producer(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复杂网络方法的《哈萨克斯坦真理报》中国形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3 研究对象 |
1.4 研究方法和思路 |
1.5 研究创新点及论文结构 |
2 整体中国形象系统网络构建与测量 |
2.1 关键词同现网络构建及其网络特性分析 |
2.2 网络层级分析及核心关键词节点提取 |
2.3 核心关键词节点内部网络构建及其加权聚类分析 |
3 中哈非经济关系属性聚类之中国形象分析 |
3.1 中哈首脑外交属性关键词节点聚类的中国形象分析 |
3.1.1 不断升级的全面战略伙伴形象 |
3.1.2 值得信任、不吝支持的好朋友形象 |
3.1.3 潜力巨大、优势互补的合作伙伴形象 |
3.2 中哈边境和安全合作属性关键词节点聚类的中国形象分析 |
3.2.1 中哈边境繁荣共建者形象 |
3.2.2 上合组织框架下哈重要安全合作伙伴形象 |
3.2.3 哈打击边境走私活动合作者形象 |
3.3 中哈人文交流属性关键词节点聚类的中国形象分析 |
3.3.1 哈萨克斯坦文化传播的支持者形象 |
3.3.2 中哈人文交流的推动者形象 |
3.3.3 丝路复兴的倡导者和实践者形象 |
3.4 关键词节点“2017 阿斯塔纳世博会”的中国形象分析 |
3.4.1 阿斯塔纳世博会的积极参与者形象 |
3.4.2 阿斯塔纳世博会的全方位支持者形象 |
3.4.3 历史悠久、底蕴丰厚的可持续发展大国形象 |
4 经济属性聚类之中国形象分析 |
4.1 哈对华出口属性关键词节点聚类的中国形象分析 |
4.1.1 哈对华出口贸易的积极推动者形象 |
4.1.2 哈出口贸易的重要市场形象 |
4.2 中哈交通运输合作属性关键词节点聚类的中国形象分析 |
4.2.1 富有成效的交通运输合作伙伴形象 |
4.2.2 哈过境运输潜力释放的驱动者形象 |
4.3 中哈投资合作属性关键词节点聚类的中国形象分析 |
4.3.1 中哈投资合作的推动者形象 |
4.3.2 带来多重利好和雪中送炭的对哈投资者形象 |
4.4 中国国内经济属性关键词节点聚类的中国形象分析 |
4.4.1 飞速发展、迎难而上的经济强国形象 |
4.4.2 攻坚克难、施工高效的基建强国形象 |
5 游离核心关键词节点之中国形象分析 |
5.1 游离核心关键词节点“技术”的中国形象分析 |
5.1.1 自主创新、积极进取的科技强国形象 |
5.1.2 科技惠民的社会主义大国形象 |
5.2 灾难属性游离核心关键词节点的中国形象分析 |
5.2.1 灾害频发的国家形象 |
5.2.2 以人民为中心的社会主义大国形象 |
6 中国形象之新冠疫情涉华报道个案分析 |
6.1 中哈关系属性关键词节点聚类的中国形象分析 |
6.1.1 哈永久全面战略伙伴形象 |
6.1.2 哈重要经济合作伙伴形象 |
6.2 中国国内抗疫属性关键词节点聚类的中国形象分析 |
6.2.1 以人民为中心的社会主义大国形象 |
6.2.2 医疗系统强大、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倡议的大国形象 |
7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2)日本海外资源开发战略的推进措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
1.2.1 国内研究文献综述 |
1.2.2 国外研究文献综述 |
1.2.3 简要评述 |
1.3 研究目的与方法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方法 |
1.4 基本内容和框架 |
1.5 创新与不足 |
1.5.1 本文可能的创新之处 |
1.5.2 主要不足 |
第2章 海外资源开发战略的一般分析和理论基础 |
2.1 海外资源开发战略的一般分析 |
2.1.1 资源的概念界定及分类 |
2.1.2 海外资源开发的概念界定及形式 |
2.1.3 资源外交的概念界定 |
2.2 海外资源开发战略理论基础 |
2.2.1 可持续发展战略理论 |
2.2.2 国际投资理论 |
2.2.3 资源外交理论 |
2.2.4 国际地缘政治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日本海外资源开发战略的实施背景及海外资源开发现状 |
3.1 日本实施海外资源开发战略的背景 |
3.1.1 对海外资源依赖度不断加大 |
3.1.2 海外资源开发面临新的挑战 |
3.2 战后日本海外资源开发现状 |
3.2.1 战后30年海外资源开发情况 |
3.2.2 20世纪90年代之后海外资源开发现状 |
3.3 日本海外资源开发战略布局现状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日本海外资源开发战略的确立及实施现状 |
4.1 日本海外资源开发战略体系的建立与完善 |
4.1.1 1950~1960年代:探索阶段 |
4.1.2 1970~1980年代:初步形成阶段 |
4.1.3 1990年代:确立阶段 |
4.1.4 21世纪后:完善阶段 |
4.2 日本海外资源开发战略体系的特点 |
4.2.1 强有力的政策扶持体系 |
4.2.2 政府、独立行政法人机构和企业三者良性互动体系 |
4.2.3 全方位资源外交体系 |
4.3 日本海外资源开发战略的实施现状 |
4.3.1 在中东地区的实施现状 |
4.3.2 在非洲地区的实施现状 |
4.3.3 在其他地区的实施现状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日本海外资源开发战略的组织措施 |
5.1 建立完善的组织体系 |
5.1.1 领导机构 |
5.1.2 服务机构 |
5.1.3 推进机构 |
5.1.4 执行机构 |
5.2 加强各职能机构的内部协作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日本海外资源开发战略的经济措施 |
6.1 财政政策措施 |
6.1.1 实施海外资源基地补贴政策 |
6.1.2 建立海外资源风险勘查补助金制度 |
6.2 金融政策措施 |
6.2.1 金融政策的具体内容 |
6.2.2 金融政策的具体成果 |
6.3 税收政策措施 |
6.3.1 实施备用金制度 |
6.3.2 实施税费特殊减免制度 |
6.3.3 实施税费抵扣制度 |
6.3.4 实施资源开发亏损准备金制度 |
6.4 保险政策措施 |
6.4.1 设立海外事业资金贷款保险 |
6.4.2 设立海外投资保险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日本海外资源开发战略的外交措施 |
7.1 推行综合性、多层次性资源外交策略 |
7.1.1 以加强高层往来为引领创造有利的国际环境 |
7.1.2 以技术资金援助为手段树立良好国家友好形象 |
7.1.3 积极利用国际合作平台拓展开发空间 |
7.2 日本海外资源开发外交措施的效果 |
7.2.1 中东地区资源开放程度及合作模式 |
7.2.2 日本在中东地区的资源外交 |
7.3 本章小结 |
第8章 日本海外资源开发战略的技术措施 |
8.1 针对不同资源改良和提高开发技术 |
8.1.1 石油天然气资源 |
8.1.2 金属矿产资源 |
8.2 对资源开发作业现场进行技术援助 |
8.2.1 石油天然气资源开发作业现场 |
8.2.2 金属矿物资源开发作业现场 |
8.2.3 煤炭资源开发作业现场 |
8.3 技术支持及国内技术人才培养 |
8.3.1 技术支持 |
8.3.2 开放技术中心实验室 |
8.3.3 国内技术人才培养 |
8.4 向资源国提供技术援助与人才培养 |
8.4.1 提供技术方面的解决方案 |
8.4.2 实施技术转移 |
8.4.3 举办产油气国技术人员研修 |
8.4.4 向资源国提供资源信息 |
8.4.5 提供专门面向海外的技术教材 |
8.5 大力支持环保技术的开发和应用 |
8.5.1 采取节能激励政策 |
8.5.2 大力发展新能源技术 |
8.5.3 明确政府、企业和公众的责任 |
8.6 本章小结 |
第9章 日本海外资源开发战略推进措施的成效 |
9.1 资源开发权益方面的成效 |
9.1.1 拓宽了海外资源开发范围 |
9.1.2 提高了资源自主开发比率 |
9.1.3 增加了企业参与海外资源开发项目与权益 |
9.2 资源开发效率方面的成效 |
9.2.1 模型与方法介绍 |
9.2.2 变量的选择与数据收集 |
9.2.3 结论与分析 |
9.3 本章小结 |
第10章 日本推进海外资源开发战略对中国的启示 |
10.1 日本推进海外资源开发战略的经验教训 |
10.1.1 经验 |
10.1.2 教训 |
10.2 中国海外资源开发实施现状及问题分析 |
10.2.1 中国海外资源开发实施现状 |
10.2.2 中国海外资源开发面临的问题及挑战 |
10.3 积极推进中国海外资源开发的对策建议 |
10.3.1 政府层面的对策建议 |
10.3.2 行业层面的对策建议 |
10.3.3 企业层面的对策建议 |
10.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3)天然气行业上市公司的投资价值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文献综述 |
1.2.2 国内文献综述 |
1.2.3 国内外文献综合评述 |
1.3 研究思路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路线 |
1.4 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
1.4.1 研究方法 |
1.4.2 创新点 |
第二章 上市公司投资价值的分析理论及方法 |
2.1 上市公司投资价值分析的理论 |
2.1.1 投资价值定义 |
2.1.2 上市公司投资价值的概念 |
2.2 上市公司投资价值分析方法 |
2.2.1 价值流派的基本面分析 |
2.2.2 市场流派的技术面分析 |
2.2.3 本文投资价值分析方法的选择 |
2.3 本文投资价值分析的具体思路及方法 |
2.3.1 本文投资价值分析的具体思路 |
2.3.2 本文投资价值分析的具体方法 |
第三章 天然气行业上市公司投资价值的中观及宏观层面分析 |
3.1 基于宏观层面的相关因素分析 |
3.1.1 天然气行业宏观背景分析 |
3.1.2 天然气行业宏观政策分析 |
3.2 基于中观层面的相关因素分析 |
3.2.1 天然气行业概括及现状分析 |
3.2.2 天然气行业景气指数分析 |
3.2.3 天然气行业的发展前景及趋势预测 |
第四章 天然气行业上市公司投资价值的微观层面分析 |
4.1 微观层面因子分析法具体指标的构建 |
4.2 微观层面因子分析法的理论基础及主要模型 |
4.2.1 因子分析法的理论基础 |
4.2.2 微观层面因子分析法的模型 |
4.3 微观层面因子分析法具体分析过程 |
4.3.1 因子分析法指标选取的原则 |
4.3.2 具体指标的选取与分析 |
4.3.3 数据处理 |
4.3.4 KMO检验和Bartletts球形检验 |
4.3.5 因子分析 |
4.3.6 综合得分排序结果 |
4.4 因子综合排名与市净率、市盈率表现对比分析 |
4.5 对比结果分析 |
第五章 结论 |
5.1 天然气行业上市公司投资价值的研究结论 |
5.2 不足及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
(4)基于区域和行业视角的中国碳强度及能源强度驱动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全球气候变化问题 |
1.1.2 全球能源消耗及二氧化碳排放趋势 |
1.1.3 全球节能减排措施 |
1.1.4 中国节能减排措施 |
1.2 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1.2.1 研究内容 |
1.2.2 创新点 |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第2章 能源及二氧化碳排放驱动因素文献综述 |
2.1 因素分解方法综述 |
2.2 实证研究综述 |
2.2.1 国家层面实证研究综述 |
2.2.2 行业层面实证研究综述 |
2.2.3 区域层面实证研究综述 |
2.3 文献评述 |
第3章 中国能源消耗及碳排放趋势分析 |
3.1 中国能源消耗及碳排放现状分析 |
3.1.1 中国终端能源消耗结构分析 |
3.1.2 中国电力部门发电结构分析 |
3.1.3 中国碳排放趋势分析 |
3.2 中国各行业能源消耗及碳排放现状比较分析 |
3.2.1 中国各行业能源消耗现状 |
3.2.2 中国各行业碳排放现状 |
3.3 中国各地区能源消耗及碳排放现状比较分析 |
3.3.1 中国各地区能源消耗现状 |
3.3.2 中国各地区碳排放现状 |
第4章 基于多行业视角的中国工业碳强度驱动因素研究 |
4.1 研究方法 |
4.1.1 能源消费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测算 |
4.1.2 因素分解法 |
4.1.3 行业归因分析法 |
4.2 数据来源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产业结构、能源强度及碳排放系数趋势讨论 |
4.3.2 因素分解结果讨论 |
4.3.3 归因分析结果讨论 |
4.4 结论与政策建议 |
第5章 基于多区域视角的中国电力碳强度驱动因素研究 |
5.1 研究方法 |
5.1.1 时间序列指数分解法 |
5.1.2 区域归因分析法 |
5.1.3 空间序列指数分解法 |
5.2 数据来源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中国电力碳强度趋势 |
5.3.2 时间序列指数分解结果 |
5.3.3 区域归因分析 |
5.3.4 空间序列指数分解结果 |
5.4 结论及政策建议 |
第6章 基于多区域多行业视角的中国碳强度驱动因素研究 |
6.1 研究方法 |
6.1.1 多区域多行业指数分解法 |
6.1.2 多区域多行业归因分析法 |
6.2 数据来源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多区域多行业指数分解结果 |
6.3.2 多区域多行业归因分析结果 |
6.4 结论与政策建议 |
第7章 基于生产理论的中国能源强度驱动因素研究 |
7.1 研究方法 |
7.1.1 Shephard距离函数 |
7.1.2 多区域多行业PDA-IDA方法 |
7.1.3 多区域多行业归因分析方法 |
7.2 结果与讨论 |
7.2.1 中国能源强度驱动因素分析 |
7.2.2 多区域多行业归因分析结果 |
7.3 结论与政策建议 |
结论与展望 |
结论 |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5)国际能源革命与中国的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一) 选题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
(二) 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一) 对于国内外研究态势的整体分析 |
(二) 国内研究现状 |
(三) 国外研究现状 |
(四) 对现有研究的评价 |
三、研究思路和主要创新 |
(一) 写作思路 |
(二) 框架结构 |
(三) 研究方法 |
(四) 创新点 |
第一章 能源革命与人类历史进程 |
第一节 主动用火革命的爆发及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
一、主动用火技术诞生的背景与主要表现 |
二、主动用火技术对人类社会造成的主要影响 |
第二节 蒸汽机革命的爆发及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
一、蒸汽机技术诞生的背景 |
二、蒸汽机技术的诞生与普及 |
三、蒸汽机技术对人类社会造成的主要影响 |
第三节 电力与内燃机革命的爆发及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
一、电力和内燃机技术诞生与实用化的背景 |
二、电力和内燃机技术的诞生与普及 |
三、电力与内燃机技术对人类社会造成的主要影响 |
第四节 对能源革命历史地位的再思考 |
一、能源革命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必然性与关键变量 |
二、能源革命影响历史进程的一般路径 |
第二章 能源革命的相关理论及其建构 |
第一节 能源革命的基本特征 |
一、能源革命的共性特征 |
二、能源革命的差异性特征 |
第二节 能源革命的概念建构 |
一、能源革命的整体概念 |
二、能源革命二维概念框架的建立 |
三、与“能源转型”的概念辨析 |
第三节 能源革命的爆发条件与发展模式 |
一、能源革命爆发的基本条件 |
二、能源革命的发展模式 |
第三章 当代国际能源革命的爆发条件 |
第一节 非常规油气革命的爆发条件 |
一、非常规油气技术的日益成熟 |
二、非常规油气技术对常规油气技术的突破与发展潜力 |
三、有利市场条件对非常规油气产业发展的促进 |
第二节 现代可再生能源革命的爆发条件 |
一、现代可再生能源技术的日益成熟 |
二、现代可再生能源技术对化石能源技术的突破与发展潜力 |
三、有利政策环境对现代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的促进 |
第四章 当代国际能源革命的现状、趋势与可能影响 |
第一节 当代国际能源革命的现状 |
一、非常规油气革命的现状 |
二、现代可再生能源革命的现状 |
第二节 当代国际能源革命的发展趋势 |
一、当代国际能源革命发展方向的差异性 |
二、纵向与横向能源革命的互动 |
三、双重革命下至21世纪中叶世界能源市场的变化趋势 |
第三节 当代国际能源革命对人类社会的未来影响 |
一、环境问题的改善 |
二、对经济增长的推动 |
三、对能源政治的重塑 |
第五章 对中国能源革命的现状分析、态势评估与政策思考 |
第一节 中国能源革命的发展现状 |
一、中国非常规油气产业的发展现状 |
二、中国现代可再生能源产业的发展现状 |
第二节 对中国能源革命的态势评估 |
一、综合评价模型的建立 |
二、对中国能源革命的条件评估 |
三、对中国能源革命的进度评估 |
四、对中国能源革命的整体评估 |
第三节 对中国能源革命的政策思考 |
一、中国能源体系的基本特点与发展趋势 |
二、对中国能源革命的宏观政策建议 |
三、对中国能源革命的微观政策建议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科研成果 |
致谢 |
(6)乌克兰危机背景下的乌克兰能源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0.1.1 选题背景 |
0.1.2 选题意义 |
0.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0.2.1 国外研究现状 |
0.2.2 国内研究现状 |
0.3 研究方法 |
0.3.1 历史分析法 |
0.3.2 实证研究法 |
0.4 创新点和难点 |
1 乌克兰危机与乌克兰能源现状 |
1.1 乌克兰危机 |
1.1.1 乌克兰危机的演变 |
1.1.2 乌克兰危机影响下的大国关系 |
1.2 乌克兰能源现状 |
1.2.1 乌克兰能源现状和能源过境状况 |
1.2.2 乌克兰的能源安全形势 |
2 乌克兰能源战略的影响因素 |
2.1 外部因素 |
2.1.1 欧盟能源市场因素 |
2.1.2 美国能源市场因素 |
2.1.3 俄罗斯能源市场因素 |
2.2 内部因素 |
2.2.1 联系国协定的生效 |
2.2.2 地缘战略因素 |
2.2.3 油价大幅下降 |
2.2.4 电力需求的增加 |
2.3 气候变化 |
2.3.1 全球变暖的危害 |
2.3.2 全球变暖形成原因 |
3 乌克兰基本能源战略 |
3.1 乌克兰能源供需概况 |
3.1.1 乌克兰石油行业概况 |
3.1.2 乌克兰天然气行业概况 |
3.2 乌克兰能源战略考量 |
3.2.1 满足社会和经济内需 |
3.2.2 巩固能源过境国地位 |
3.2.3 提高国际地位与对欧美俄谈判话语权 |
3.3 乌克兰能源战略举措 |
3.3.1 能源进口多元化 |
3.3.2 能源市场改革 |
3.4 乌克兰能源战略面临的挑战 |
3.4.1 能源过境国地位 |
3.4.2 能源开发技术 |
3.4.3 乌克兰外交政策 |
4 乌克兰未来能源市场的发展展望 |
4.1 乌克兰未来能源市场发展面临的挑战 |
4.1.1 全球能源格局变动 |
4.1.2 俄乌关系的发展 |
4.2 乌克兰未来能源市场发展的机遇 |
4.2.1 能源独立的战略构想 |
4.2.2 页岩气开发和“以煤代气”快速发展 |
4.3 “一带一路”战略下的中乌能源合作 |
4.3.1 中乌能源合作的重点领域 |
4.3.2 中乌能源合作面临的挑战分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中亚与中国能源合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 选题价值 |
二 研究现状 |
三 论文构架 |
四 主要研究方法、创新之处与不足之处 |
第1章 中亚与中国能源概述 |
第一节 能源与国际关系 |
1.1 世界能源发展趋势 |
1.1.1 世界人口和GDP总量 |
1.1.2 世界能源需求总量 |
1.1.3 世界能源消费结构 |
1.1.4 世界石油发展趋势 |
1.1.5 世界天然气发展趋势 |
1.1.6 世界煤炭发展趋势 |
1.1.7 世界可再生能源发展趋势 |
1.2 世界能源格局走势 |
1.2.1 能源贸易重心将向发展中经济体转移 |
1.2.2 能源供应趋向多极化和多元化 |
1.2.3 能源价格将逐步回升 |
1.3 能源竞争与合作 |
第二节 中亚能源概述 |
第三节 中国能源概述 |
3.1 中国能源生产情况 |
3.2 中国能源消费情况 |
3.3 中国能耗强度 |
3.4 中国能源安全 |
3.4.1 能源禀赋不足 |
3.4.2 能源储备不足 |
3.4.3 能源供给风险 |
3.4.4 能源价格风险 |
3.4.5 能源通道风险 |
3.4.6 新能源在总能源中所占比例偏低 |
3.5 中国能源发展战略 |
3.5.1 能源供给侧改革 |
3.5.2 电力需求改革 |
3.5.3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
3.5.4 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 |
3.5.5 维护国家能源安全 |
第四节 能源与中亚和中国的关系 |
第五节 中亚与中国能源合作历程 |
第2章 中亚与中国能源合作现状 |
第一节 中亚与中国能源合作领域 |
1.1 油气资源的勘探开发 |
1.2 油气管道建设 |
1.3 油气加工 |
1.4 油气贸易 |
1.5 油气相关工程服务、技术合作 |
1.6 能源金融合作 |
第二节 中亚五国与中国能源合作概述 |
2.1 哈萨克斯坦 |
2.2 乌兹别克斯坦 |
2.3 塔吉克斯坦 |
2.4 土库曼斯坦 |
2.5 吉尔吉斯斯坦 |
第3章 中亚与中国能源合作机制 |
第一节 法律机制 |
1.1 法律基础 |
1.2 法律缺陷 |
第二节 安全机制 |
2.1 参与国际能源署联盟 |
2.2 建立能源安全应急制度 |
2.3 保障跨国油气管道安全 |
2.4 开展非传统安全合作 |
第三节 争端机制 |
3.1 争端类型 |
3.1.1 技术性争端 |
3.1.2 商务类争端 |
3.1.3 生态保护类争端 |
3.1.4 合同类争端 |
3.2 争端解决机制 |
3.2.1 国内法争端解决机制 |
3.2.2 双边条约争端解决机制 |
3.2.3 多边条约争端解决机制 |
3.2.4 WTO争端解决机制 |
第四节 协调机制 |
第4章 中亚与中国能源合作的挑战 |
第一节 地缘政治博弈 |
第二节 民族宗教冲突 |
2.1 中亚民族问题 |
2.2 中亚宗教问题 |
2.3 中亚民族和宗教问题对中国的影响 |
第三节 非传统安全因素 |
第四节 政局因素 |
第五节 里海的划分问题 |
第六节 中亚的投资环境 |
第七节 生态环境保护 |
7.1 世界倡导低碳发展 |
7.2 绿色“一带一路”建设之要求 |
7.3 哈萨克斯坦环境保护制度 |
第5章 中亚与中国能源合作的机遇 |
第一节 长期稳定、睦邻友好的国家关系 |
第二节 能源合作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重要内容 |
第三节 上海合作组织“能源俱乐部” |
第四节 中国加入《能源宪章条约》 |
第五节 哈萨克斯坦“光明之路” |
第六节 中亚与中国能源合作的建议 |
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研究不足及局限 |
第三节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9)“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与沿线国家能源合作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意义 |
一、“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为研究中国能源合作提供了新的思路 |
二、“一带一路”能源合作为解决中国能源安全面临的问题和风险开辟了重要途径 |
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未来巨大的能源出口能力将是补充中国能源需求缺口的主要来源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第三节 论文的支撑理论、研究思路及主要创新点 |
一、论文的支撑理论 |
二、研究思路、基本内容和研究方法 |
三、主要的创新点 |
第一章 中国与俄罗斯和中亚国家能源合作的现状及前景 |
第一节 中国与俄罗斯能源合作现状及前景展望 |
一、俄罗斯油气资源禀赋 |
二、中俄能源合作的历史进程 |
三、中俄能源合作现状和前景展望 |
第二节 中国与哈萨克斯坦能源合作现状及前景展望 |
一、哈萨克斯坦油气资源禀赋 |
二、中哈能源合作的历史进程 |
三、中哈能源合作现状和前景展望 |
第三节 中国与土库曼斯坦能源合作现状及前景展望 |
一、土库曼斯坦油气资源禀赋 |
二、中土能源合作的历史进程 |
三、中土能源合作现状和前景展望 |
第四节 中国与乌兹别克斯坦能源合作现状及前景展望 |
一、乌兹别克斯坦油气资源禀赋 |
二、中乌能源合作的历史进程 |
三、中乌能源合作现状和前景展望 |
第二章 中国与中东国家能源合作的现状和前景 |
第一节 中东各国油气资源禀赋 |
一、沙特阿拉伯油气资源状况 |
二、伊朗油气资源状况 |
三、伊拉克油气资源状况 |
四、科威特油气资源状况 |
五、卡塔尔油气资源状况 |
六、阿联酋油气资源状况 |
七、阿曼油气资源状况 |
第二节 中国与中东国家能源合作的历史及现状 |
一、中国与沙特阿拉伯能源合作进程 |
二、中国与伊朗能源合作进程 |
三、中国与伊拉克能源合作进程 |
四、中国与科威特能源合作进程 |
五、中国与卡塔尔能源合作进程 |
六、中国与阿联酋能源合作进程 |
七、中国与阿曼能源合作进程 |
第三节 中国与中东国家能源合作的前景展望 |
一、中国与沙特能源合作前景展望 |
二、中国与伊朗能源合作前景展望 |
三、中国与伊拉克能源合作前景展望 |
四、中国与科威特能源合作前景展望 |
五、中国与卡塔尔能源合作前景展望 |
六、中国与阿联酋能源合作前景展望 |
七、中国与阿曼能源合作前景展望 |
第三章 中国与非洲国家能源合作的现状和前景 |
第一节 非洲国家油气资源状况 |
一、非洲国家石油资源禀赋 |
二、非洲国家天然气资源禀赋 |
三、非洲传统油气国家的油气供需状况 |
第二节 中国与非洲国家能源合作的历史及现状 |
一、中国与利比亚能源合作进程 |
二、中国与阿尔及利亚能源合作进程 |
三、中国与尼日利亚能源合作进程 |
四、中国与安哥拉能源合作进程 |
五、中国与埃及能源合作进程 |
六、中国与苏丹和南苏丹能源合作进程 |
第三节 中国与非洲国家能源合作的前景展望 |
一、中国与利比亚能源合作前景展望 |
二、中国与阿尔及利亚能源合作前景展望 |
三、中国与尼日利亚能源合作前景展望 |
四、中国与安哥拉能源合作前景展望 |
五、中国与埃及能源合作前景展望 |
六、中国与苏丹和南苏丹能源合作前景展望 |
第四章 中国与东盟国家能源合作的现状和前景 |
第一节 东盟国家油气资源状况 |
一、东盟国家石油资源禀赋 |
二、东盟国家天然气资源禀赋 |
三、东盟国家油气供需现状 |
第二节 东盟国家能源供需前景展望 |
一、马来西亚油气供需前景预期 |
二、印度尼西亚油气供需前景预期 |
三、越南油气供需前景预期 |
四、文莱油气供需前景预期 |
五、泰国油气供需前景预期 |
六、缅甸油气产出前景预期 |
七、菲律宾油气供需前景预期 |
八、新加坡油气供需前景预期 |
第三节 中国与东盟国家能源合作的进程及思考 |
一、中国与东盟国家能源合作历史及现状 |
二、中国与东盟国家能源合作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
三、中国东盟加强能源合作的路径与思考 |
第五章 推进“一带一路”能源合作面临的困难挑战和大国博弈 |
第一节 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能源合作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
一、中国与俄罗斯及中亚国家能源合作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
二、中国与中东国家能源合作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
三、中国与非洲国家能源合作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
第二节 “一带一路”战略面临的国际地缘政治挑战 |
一、“一带一路”地区地缘政治形势复杂严峻 |
二、“一带一路”战略面临全球层面的战略对冲 |
三、“一带一路”战略面临地区层面的战略竞争 |
第三节 大国在“一带一路”上的能源地缘政治博弈 |
一、大国的能源状况 |
二、大国的能源供需形势 |
三、大国在“一带一路”地区面临严峻的能源地缘政治博弈 |
第六章 “一带一路”战略能源合作与中国能源安全思考 |
第一节 区分合作重点有的放矢加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能源合作 |
一、针对上游领域开放程度,视情加大能源投资合作程度 |
二、针对供需发展前景,努力提升能源贸易合作水平 |
三、针对沿线进行优化布局,不断加强能源下游领域合作力度 |
第二节 拓宽合作视野构建保障中国能源安全的能源大丝路 |
一、“一带一路”战略的范围划定及其局限性 |
二、能源丝路应从“小丝路”走向“大丝路” |
三、能源大丝路北线地区和东线主要国家能源状况 |
四、推进能源大丝路合作的实施重点 |
第三节 依托“一带一路”战略平台以路为桥构建丝路能源合作机制 |
一、国际能源秩序的现状 |
二、丝路能源合作机制构想的提出 |
三、丝路能源合作机制的理论基础分析 |
四、构建丝路能源合作机制的路径选择 |
第四节 多措并举推进“一带一路”能源合作有力保障中国能源安全 |
一、深化“合作共赢”的能源合作理念,实现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共同发展 |
二、采取点线面相结合的方法,全方位保障“一带一路”能源合作实施 |
三、配套举措跟进到位,对“一带一路”战略能源合作形成有力支撑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10)东北亚天然气格局的演变逻辑——市场结构与权力结构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东北亚天然气市场结构的变化及原因 |
三、东北亚天然气市场结构与权力结构的互动分析 |
(一)俄罗斯向东北亚出口天然气的地缘政治效应 |
(二)美国作为东北亚天然气地缘政治博弈的新变量 |
四、结语 |
四、Xinjiang to Become China's Largest Natural Gas Producer(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复杂网络方法的《哈萨克斯坦真理报》中国形象研究[D]. 黄锦南. 浙江大学, 2021(08)
- [2]日本海外资源开发战略的推进措施研究[D]. 李燕玉. 吉林大学, 2020(01)
- [3]天然气行业上市公司的投资价值分析[D]. 于露. 西安石油大学, 2020(12)
- [4]基于区域和行业视角的中国碳强度及能源强度驱动因素研究[D]. 刘楠. 西南交通大学, 2020(07)
- [5]国际能源革命与中国的对策[D]. 曹峰毓. 云南大学, 2019(09)
- [6]乌克兰危机背景下的乌克兰能源战略研究[D]. 石蓉蓉. 辽宁大学, 2019(01)
- [7]俄罗斯在国际能源战略格局变化中的地位及中俄能源合作[J]. 冯玉军,庞昌伟,许勤华,B.A.马特维耶夫,农雪梅,孙永祥,王永中,刘旭,周延丽,A.M.别洛戈里耶夫,高晓慧,徐洪峰,富景筠,徐斌,刘乾,王晓光. 欧亚经济, 2018(03)
- [8]中亚与中国能源合作研究[D]. ZHAKISHEVA LAZZAT.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7(01)
- [9]“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与沿线国家能源合作问题研究[D]. 朱雄关. 云南大学, 2016(12)
- [10]东北亚天然气格局的演变逻辑——市场结构与权力结构的分析[J]. 富景筠. 东北亚论坛, 201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