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黑龙江民族博物馆陈列的民族文物看北方少数民族生产生活的文化遗产

从黑龙江民族博物馆陈列的民族文物看北方少数民族生产生活的文化遗产

一、从黑龙江省民族博物馆展示的民族文物看北方少数民族生产、生活的文化底蕴(论文文献综述)

苏振华[1](2021)在《土家族民俗音乐文化史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李可[2](2021)在《黑龙江流域村落文化景观研究》文中指出中国地大物博,疆土辽阔,历史悠久。中国境内江河众多,由此也产生了许多具有特色的流域文化。根据不同的自然条件,流域环境特点孕育了不同的流域文化,流域村落是流域文化的主要载体。村落文化景观是各流域文化的直接体现。在发掘、保护和传承流域文化的过程中,以村落文化景观作为切入点,探寻流域村落的文化保护和规划设计策略,是切实可行的。文化景观研究作为一种的遗产保护研究方法,其研究领域不仅局限于单一学科领域,而是多学科多角度共同研究的领域。结合本文研究对象黑龙江流域村落,依托于风景园林学科,基于文化地理学对于文化景观的理论研究基础,提出村落文化景观构成要素包括物质文化景观要素和非物质文化景观要素。对景观的构成、文化景观的构成要素及内涵进行论述,为后文的文化景观保护与规划研究提供更清晰的思路。本文通过对位于黑龙江流域20个村落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实地调研,收集整理了流域内村落的自然环境、物质文化景观要素和非物质文化景观要素。其中,黑龙江流域物质文化要素包括聚落环境、生产景观和生活景观;非物质文化景观包括歌舞文化、民俗节日、宗教文化饮食文化、知青文化和戍边文化等。通过对以上不同要素的归纳整理,从而总结出在黑龙江流域村落发展中文化景观的特点。再此基础上,进一步对比分析不同流域位置的村落,得出其不同村落的文化景观要素的优势与问题。为下一步的村落文化景观的保护规划提供基础信息,最后选取黑龙江流域村落北极村、外三道沟村、外四道沟村进行文化景观优化设计分析。论文最终以问题为导向,以相关理论和调查研究为指导,从不同层面和不同角度出发提出了黑龙江流域文化景观的保护性策略。探索以黑龙江流域村落为代表的边境流域村落文化景观的保护和发展策略,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苏日娜[3](2020)在《内蒙古马文化产业发展研究》文中认为蒙古族文明离不开蒙古马的存在。内蒙古自治区特色文化是草原文化,草原文化的核心就是“蒙古族马文化”,蒙古马是草原文明的标志性元素。文化产业的发展需要文化资源的有效利用,如果不深入挖掘宣传文化内涵,文化产业的传播就缺少生命力和活力。许多民族地区有着丰富的文化资源,但是难以有效利用文化资源发展成文化产业。内蒙古马文化资源作为一个文化元素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运用马文化资源形成马文化产业是提高区域内文化产业发展的有效途径。当前,国外的马文化产业发展较为成熟,国内的马匹数量开始减少,马的利用价值开始下降,马产业面临着转型的困境,国内开始大力发展马文化产业。在此背景下,本文以历史的角度梳理了蒙古族马文化的缘起脉络和蒙古人与蒙古马彼此的影响,强调了马文化资源对蒙古人的重要意义。通过马文化资源和马文化产业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并以蒙古马文化资源丰富、马文化竞争优势极为凸显的内蒙古自治区为中心,阐述了内蒙古马文化产业的形成。马文化产业属于文化产业,所以在文化产业的框架内分析马文化产业的细分行业,探讨了内蒙古马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和特点。马文化产业具有符号经济性,“蒙古马”成为一种符号带动消费,同时马文化产业内部产业链长、产业外部产业联动效应显着,是一个具有庞大体系的文化产业,目前也初具规模。那么马文化产业到底值不值得发展?应该如何去发展呢?发展又会面临着怎样的问题?对此,本文通过构建竞争力模型来评价当前内蒙古马文化产业的影响因素、产业内部结构及内蒙古区域内马文化产业的发展,得出的结论为内蒙古马文化产业值得发展,对于广、散、杂的内蒙古马文化产业应多以马文化产业园区集群式的发展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内蒙古各盟市也应该借鉴锡林郭勒马文化产业发展模式同时要结合地区的文化资源情况发展马文化产业,突出马文化内涵,另外要通过有效供给与需求激发市场活力,政府加大政策扶持,促进马文化产业发展。

姜山[4](2020)在《鄂伦春桦皮艺术研究》文中提出传统的艺术形式凝聚着人类千百年来的文明与智慧,在不同的自然环境、地域条件等客观因素的影响下,它所呈现出的历史文化和发展轨迹,是对民族文化创造的历史成果的真实映现。我国有着五千年的光辉历史,诸多民族的智慧创造和思想结晶构筑了悠久绵长的文化版图,作为在山林中以狩猎为生的鄂伦春正是这个大家庭中的一员,其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因特殊的地域生活环境、历史背景及与自然的关系,使鄂伦春人在生产、生活、道德、习俗乃至民族精神等方面,都呈现出了与其他民族相迥异的文化面貌与精神特质。正是源自这些独特的社会风貌和深厚的人文内涵,从而创造了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森林文化,鄂伦春桦皮艺术则是这一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艺术形式。鄂伦春桦皮艺术是我国传统艺术形式的组成部分之一,其不仅具有文字所无法比拟的生动性和灵活性,更能蕴含和彰显出内在深厚的民族情感以及独特的审美追求,是以“活化石”的形态,忠实地记录着鄂伦春人的历史,是对古老艺术形式的保真和地域民俗文化的坚守,也是在民族信仰中的自发创造。它既承载着过去,也启迪着未来。鄂伦春桦皮艺术,是一种以桦树皮作为物质载体的艺术形式,如果更加严格地定义“桦皮艺术”,应该将之称为“白桦树皮艺术”。这一艺术形式源于长期的原始狩猎活动,由人们的主观意愿而自发形成的。鄂伦春桦皮艺术所蕴含的意义和价值,在我国少数民族艺术中有着鲜明的共通点,并且在世界上众多的艺术形式中,也有着相对的普遍性。因此,对这一艺术形式在当代的传承和发展上做出相对客观、理性的评估,并凸显其重要的学术性和代表性是势在必行的。本文的选题基于民族传统的艺术形式,以鄂伦春传统文化作为研究基础,以桦皮艺术作为研究对象,并从美学和文学的视角,对“鄂伦春桦皮艺术研究”这一选题进行深入地论述。主要涉及到民族历史、传统文化、造型艺术、美学理论以及传承实践等几个层面,并充分结合田野调查、文献研究、跨学科综合分析等研究方式,以此来归纳这一艺术形式研究的核心目的与意义。第一章,鄂伦春桦皮艺术的发端与变迁。本章节对鄂伦春的历史概况以及桦皮艺术的生成要素,进行了深入地挖掘,并对这一艺术形式在政治、经济、文化导向中呈现出的变迁,予以细致地分析。第二章,鄂伦春桦皮艺术的呈现方式。本章节主要从画作、剪纸、用具几个方面,谈及鄂伦春桦皮艺术的物象载体,分别从它们的形制、色彩、纹饰以及内容和主题,进行了详细地介绍。第三章,鄂伦春桦皮艺术的文化内涵。本章节主要根据本源民俗与信仰、民族性的审美意识、多样的艺术风格,从而论述这一艺术形式所蕴含的深层次文化内涵,并通过其作为载体将它们予以再现,即是对鄂伦春桦皮艺术中呈现的民俗、宗教、精神、审美以及艺术风格的研究。第四章,鄂伦春桦皮艺术面临的困境与传承的当代意义。本章节主要从传承风险、发展的可行性以及当代意义三个角度,深挖这一艺术形式在传承和发展过程中所呈现的消极因素与积极措施,并对鄂伦春桦皮艺术的艺术地位、学术价值以及“非遗”传承予以阐明。本文的结论部分,主要对鄂伦春桦皮艺术的研究成果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对这一艺术形式的属性、作用、现状、意义和价值分别进行了论述,从而得出这一艺术形式的传承和发展是十分必要的。本文在写作过程中,总结出了以下三个方面的创新:第一,根据民族性的审美意识,挖掘了鄂伦春桦皮艺术在其民族文化进步和社会发展上的重要意义;第二,通过探寻多样性的艺术风格,揭示了鄂伦春桦皮艺术与设计美学之间的联系;第三,针对鄂伦春桦皮艺术在当今的发展趋势,倡导了鄂伦春桦皮艺术内在民族文化与精神信仰的理性回归。综上所述,本文的形成得益于笔者长期和鄂伦春民众生活在同一县域,有着距离和经历上的优势,有助于对这一少数民族的了解和认识。本文以鄂伦春桦皮艺术为研究对象,通过这一艺术外在的呈现方式,挖掘其所蕴含的深刻意义和价值,并根据这一艺术形式在传承和发展上的脉络,探寻其在学术层面、历史层面、文化层面的相关研究,本论文的写作无意于作出主观性和诗意化的阐释,而致力于在历史和文化的深层褶皱中发掘出艺术本身的魅力和价值。

潘婷[5](2020)在《赫哲族乡村文化景观保护规划研究》文中认为赫哲族是中国东北地区人数极少的少数民族之一,在其民族体形成、发展过程中创造了具有民族特色的渔猎文化,同时形成了具有地域特征的民族文化景观。但是在民族发展中经历了民族迁徙、文化交融、战争侵袭、城市化进程的发展,这些对赫哲族的渔猎文化带来了冲击,对赫哲族传统的文化景观带来了改变,导致赫哲族传统文化濒临消失、景观内涵流失的局面。然而“文化景观”作为新兴的遗产保护类型,为赫哲族当下的局面带来了新的转机,赫哲族文化的传承应当从文化与景观共同入手,文化需要景观载体来进行表达,将文化赋予在景观之上而形成的文化景观是赫哲族文化的表现形式。所以对赫哲族文化景观进行深入的研究,从而探寻对赫哲族文化景观保护策略与规划设计框架。通过对文化景观的研究现状的论述,文化景观的研究领域不仅是单独学科的领域内的研究,而是多学科多角度共同研究的领域。结合本文研究对象赫哲族,依托于景观学科对于文化景观的理论研究基础,提出文化、景观、文化景观三者之间的联系。对景观的构成、文化景观的构成要素及内涵进行论述,为后文的文化景观保护与规划研究提供更清晰的思路。并对赫哲族传统文化、赫哲族演变历程进行研究分析,深入了解赫哲族民族发展历史、民族文化。只有了解民族发展历史以及民族独特的文化,才能更加深刻的了解民族文化的珍贵,从而提出文化景观保护策略和规划框架,更好的将民族文化融入到文化景观保护规划中。对赫哲族主要聚居区域包括佳木斯敖其赫哲族村、同江市黑龙江街津口赫哲族乡、同江市抚远县乌苏里江沿岸的抓吉赫哲族村、双鸭山市饶河县四排赫哲族乡进行基础调研,包括赫哲族建设情况、赫哲族生活的自然环境以及赫哲族文化景观构成要素等,从而总结出在赫哲族建设中文化景观与文化联系的不足之处,对比分析出其优势与问题。并对赫哲族文化景观的各个变迁时期进行归纳总结,总结不同阶段其文化景观的代表特点,并且分析其变迁机制,为文化景观的保护规划提供思路与方式的借鉴。基于前面对于赫哲族文化景观的现状调研与研究和对赫哲族文化的挖掘以及对赫哲族文化变迁的研究,从景观学的角度出发,将人、环境、景观三者结合考虑,得出本文的研究结论,提出文化景观保护规划策略及框架,不一味把某一历史时期的文化景观地还原,也不盲目的对现状文化景观进行保护,而是依托于现状、尊重历史、了解变迁的过程而提出的文化景观保护规划策略,将文化景观的保护融入到村民日常生活、文化旅游中,从而实现文化景观的保护、传承与发展。本文对赫哲族文化景观的保护规划研究,为赫哲族形成具有东北渔猎文化特色的民族区域,以及民族经济文化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和指导作用。通过挖掘赫哲族文化、民族的演进历程以及文化景观的构成、变迁及现状,对赫哲族文化景观的保护以及规划方式深度研究,能让更多的研究者关注北方特色民族的发展,并对文化景观的保护与规划设计具有指导意义。

侯翠阳[6](2020)在《鄂伦春族乡村文化景观保护研究》文中指出20世纪初以来,在现代化潮流冲击下,一些小民族的处境往往不佳。与此同时,随着我国“美丽乡村”规划建设的发展,目前民族村落建设往往只注重物质空间的规划,盲目的套用城市化模式,缺少对村落文化景观的保护和传承,往往造成民族传统文化没落和消失的现象,位于我国北方的狩猎少数民族鄂伦春族,正处在这样的困境之中。本文以塔河县十八站鄂伦春族乡、呼玛县白银纳鄂伦春族乡和鄂伦春自治旗托扎敏乡三个地区的鄂伦春族乡村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研究法对相关理论及鄂伦春族历史聚落文化景观特征进行研究与总结。通过田野调研法,按乡村文化景观的构成要素对所选乡村的自然基底、物质景观要素和非物质的价值内涵进行了现状调研。通过比较研究法对三个地区乡村文化景观现状进行横向的对比与分析,进一步归纳总结鄂伦春族乡村文化景观面临的现状问题。以问题为导向,以相关理论研究为指导,通过多学科交叉法,从不同层面和不同角度出发提出了鄂伦春族乡村文化景观的保护性策略。论文探索鄂伦春族乡村文化景观保护和发展策略,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以期为当下中国少数民族乡村文化景观的保护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孙玉博[7](2020)在《非遗视域下鄂温克族瑟宾节研究》文中指出瑟宾节是鄂温克族同胞的传统节日,也是鄂温克人一年一度的狂欢节,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民族特征、活态传承特征以及娱乐狂欢特征,该民族节日于2011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过去相比,瑟宾节发生了很大变迁,作为非遗项目的瑟宾节无论是节日形式还是内容都更加丰富,现如今其涵盖了鄂温克族的社会历史、民族文化艺术、民族风情等众多渔猎农牧信息,服务于鄂温克人的物质生产、社会生活及精神信仰,具有民族性、地域性、群体性、稳定性、多样性等特点。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瑟宾节是鄂温克民族文化的集合体,将其置于整个鄂温克族社会生活和文化背景中考察和理解,有助于在保护中传承,在传承中创新。通过全方位了解鄂温克族瑟宾节,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为视角,对瑟宾节进行文化解读,进而对其在当代社会的保护传承与发展进行探讨。通过对瑟宾节的历史文化渊源的了解,明析瑟宾节产生发展的五个阶段,厘清其文化变迁的缘由,通过瑟宾节呈现的各种民俗活动,深入挖掘节日的文化内涵和民族精神,进一步了解瑟宾节的价值功能与时代意义,让文化传承、民族认同、调节娱乐和社会教育融入到鄂温克族同胞的节日活动中,有利于存续和发展本民族文化,唤醒民族文化历史记忆。通过剖析瑟宾节保护与传承的现状,针对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更好地创新保护与传承方式、开发与利用民族文化资源优势是当务之急。立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以非遗传承主体、保护主体、传播媒介、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等四个维度加强瑟宾节的保护与传承,借鉴其他少数民族节日保护与传承的经验,创新鄂温克族瑟宾节保护与传承的对策,对当下瑟宾节的文化传承以及节日的未来走向提出具体的保护路径,无疑对瑟宾节的保护与延续、传承与发展大有裨益。

王海霞[8](2019)在《东北满族民歌演唱艺术研究》文中指出满族民歌是东北自然与人文生态环境中形成的、具有浓郁的民族乡韵气息和地方文化特色的歌唱形式。内容涵盖满族人民生产、生活及风土人情,表达了满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其唱词质朴,具有满族独特音律、情感真挚,深深扎根于满族人民的生活,伴随满族人民生活的音乐文化,以歌唱的方式记忆了满族民众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的心声。本论文通过对满族民歌历时与共时发展空间的回顾,以文献记载、文化遗存的谱系资料为研究基础,以民间留存的传统民歌田野调查、搜集整理的满族民歌和文化融合发展为新的演唱形式的满族民歌为研究视角,通过个案分析和实践案例比较论证,对满族民歌人文自然生态形成依据、唱词音韵规律、演唱风格及表现形式、传承意义进行研究。论文研究共分为六部分。绪论部分主要阐述了研究缘起、研究思路、研究现状与问题、相关概念的界定,并对研究意义与创新、研究目的与方法之处作了阐述。第一章,通过对满族民歌的历史梳理,从“满族民歌历史文化”视角,阐述了历史遗存的满族民歌与自然和人文生态中满族民歌间的依存关系。并历时性地梳理了不同族源地域满族民歌文化发展历程,论述了满族民歌与民族精神信仰和活态演唱发展之间的内在联系。第二章,以当下留存的不同类型的满族民歌为研究对象,通过不同民歌案例论证,阐述了满族民歌在演唱内容、音调结构及不同演唱风格方面的特征,诠释了满族民歌题材之一萨满神歌的演唱特点和存在价值。第三章,从语言学语境探讨了满语民歌语言演唱艺术和方言音韵特点。通过实践案例比较分析,阐述了区域其他民族民歌与满族民歌唱词韵律演唱个性特征,并对满语、满汉双语、汉语三种语言演唱形式的满族民歌演唱风格个性进行了深入研究。第四章,从文化超越视角,阐述了原生形态满族民歌创新、融合发展后的呈现形式,论证了创新后的满族民歌演唱风格特点。从“和而不同”角度出发,通过实例分析,比较了同一语族同一类型民歌演唱风格特点、同一地域同一类型不同族源的民歌演唱个性。论述了如何借鉴、融合现代多元音声技法超越原生民歌演唱方式的当代呈现,并以实践表演例证形式阐述了服饰、舞蹈、乐器等综合艺术对满族民歌艺术呈现的辅助作用。第五章,阐述了多元文化形态下,满汉文化融合对满族民歌传承与实施路径的影响,分析多样化语境下满族民歌传承形式、演唱形式、传承视域是如何适应当代社会时代发展方向,适应当下人们审美认知观念。

刘晴[9](2019)在《湖南省博物馆乡土教育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中国博物馆事业在博物馆数量、类型和布局上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现在每年新增的博物馆达180家左右,全国在各级政府备案的博物馆达到了5136家;最近三年,每年到博物馆的参观人数增量都在1亿左右,到2018年年底,博物馆参观人数已经达到了10.08亿人次。在新时代、新形势之下,响应新课标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中对于乡土教育的要求,同时也为了更好地助力学校素质教育,实现博物馆自身教育职能与馆藏资源利用最大化,对于利用博物馆乡土资源进行乡土教育的意义及实施方式进行研究十分有必要。通过对湖南省博物馆目前开展乡土教育的情况进行调研,并对湖南省博物馆乡土教育发展历史进行梳理,探讨从乡土资源开发、教育活动设计和馆校合作等方面如何更好地利用馆藏乡土资源来进行乡土教育,尝试给出相应的结论与建议。总体而言,我国博物馆所拥有的乡土资源是相当丰富的,但乡土资源开发利用率相对较低,乡土教育开展仍处于起步阶段。国内博物馆乡土教育的不足,一是相关法律政策不够完善,对于利用博物馆资源进行乡土教育的要求、实施和目标不明确;二是国内博物馆并没有专门的场馆或机构设置进行乡土教育,多为负责教育活动的教育中心统一进行;三是乡土教育实施不够系统化,乡土资源利用率低。目前湖南省博物馆以展示湖湘文化为主的陈列主要是“长沙马王堆汉墓陈列”和“湖南人——三湘历史文化陈列”;在乡土教育实施方面暂时没有设置专门的人员和部门,也没有进行具体规划;在进行馆外教育活动和对外合作的过程中,有时候会涉及到乡土教育的内容,但不够深入与系统化。目前湖南省博物馆乡土教育存在的不足主要有三点:没有专门的部门设置与研究计划,对于乡土史资源的开发程度不高;没有专门以乡土教育为主题的教育活动,活动形式不够多样化;馆校合作方面,不够深入和广泛,没有形成系统性规范。因此,对于湖南省博物馆乡土教育实施的建议主要是三个方面,提高博物馆乡土史资源开发与利用程度,丰富教育活动的内容与形式以及开展深入与多样化的馆校合作。

马乐[10](2018)在《民族博物馆文化传播策略研究 ——以云南民族博物馆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博物馆蕴藏着丰富的物质和精神文化遗产,将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的人类智慧结晶集中体现出来,是一个地区和一个民族文化的代言人,向世人诉说着文化的变迁和传承。根据国际博物馆协会对博物馆的最新定义可以看出,博物馆作为公益性质的文化机构,也同时承担了向广大参观者提供知识和传播文化的任务,在某种层面上来看可以算作一种独特的媒介。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媒介水平的提升,博物馆的文化传播也有了更丰富的传播方式和实现机会。民族博物馆是我国博物馆中一种特殊的分类,是以少数民族为核心的专业性质的博物馆。我国的民族博物馆种类繁多、内容各异,分布广泛,在保护民族文物和传播民族文化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为我国的博物馆事业提供了丰富的资源。虽然我国的民族博物馆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不容忽视的是,民族博物馆无论在数量还是质量上都有较大的提升空间。从目前情况来看,我国的民族博物馆文化传播策略显保守,文化传播的方式较为落后,文化传播效果十分有限。随着国家对博物馆事业的重视和文博事业进一步发展,我国的民族博物馆面临着巨大的竞争压力,博物馆内蕴含的优秀民族文化缺乏有效的传播渠道,因此,如何丰富民族博物馆传播文化的方式,优化民族博物馆文化传播的策略,对于民族博物馆的发展和文化传播具有积极的意义。本文以对于民族博物馆文化传播的探索主要基于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通过对国内民族博物馆和文化传播概念的梳理,厘清民族博物馆文化传播的特点;第二,通过对国内民族博物馆的文化传播现状的分析,在传播学视角下对案例进行研究,总结目前国内民族博物馆文化传播存在的问题;第三,通过对受众进行实证调查,以云南民族博物馆为案例了解受众对于民族博物馆文化传播的基本认知和评价,考察民族博物馆文化传播的效果;第四,在结合受众需求的基础上,从民族博物馆制定文化传播策略的原则和具体方式两个层面提出建议。本文从多学科视角出发,综合使用多种研究方法,希望能够对我国民族博物馆未来文化传播的提升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二、从黑龙江省民族博物馆展示的民族文物看北方少数民族生产、生活的文化底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从黑龙江省民族博物馆展示的民族文物看北方少数民族生产、生活的文化底蕴(论文提纲范文)

(2)黑龙江流域村落文化景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研究综述
    1.4 国外研究综述
    1.5 研究内容与方法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6 技术路线
2 研究相关概念与理论
    2.1 相关概念
        2.1.1 文化
        2.1.2 文化景观
        2.1.3 文化景观特性
        2.1.4 村落
        2.1.5 村落文化景观
    2.2 相关理论
        2.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2 有机更新理论
        2.2.3 文化地理学
    2.3 黑龙江流域概述
        2.3.1 黑龙江流域自然环境
        2.3.2 黑龙江流域历史人文
    2.4 村落文化景观要素分析
        2.4.1 文化景观的物质要素
        2.4.2 文化景观的非物质要素
    2.5 章节小结
3 黑龙江流域村落文化景观调研
    3.1 黑龙江流域村落调研
        3.1.1 流域四市调研情况
        3.1.2 村落调研
    3.2 黑龙江流域各村落历史沿革与概况
        3.2.1 漠河市村落概况
        3.2.2 黑河市村落概况
        3.2.3 伊春市村落概况
        3.2.4 同江市村落概况
    3.3 黑龙江流域村落生态环境
        3.3.1 村落自然环境
        3.3.2 村落自然资源
    3.4 村落文化景观物质要素调研
        3.4.1 聚落环境
        3.4.2 生产景观
        3.4.3 生活景观
    3.5 村落文化景观非物质要素调研
        3.5.1 歌曲艺术
        3.5.2 舞蹈艺术
        3.5.3 民俗节日
        3.5.4 宗教信仰
        3.5.5 饮食文化
        3.5.6 知青文化
        3.5.7 戍边文化
    3.6 章节小结
4 黑龙江流域村落文化景观现状问题分析
    4.1 文化景观物质要素现状分析
        4.1.1 聚落环境问题
        4.1.2 生产方式单一
        4.1.3 规划思想滞后
        4.1.4 景观同质性
        4.1.5 自然资源缺乏保护
    4.2 村落文化景观非物质要素现状分析
        4.2.1 村落文化缺乏认可度
        4.2.2 文化延续性缺失
    4.3 章节小结
5 黑龙江流域村落文化景观的塑造
    5.1 黑龙江流域村落文化景观塑造的原则
        5.1.1 真实性原则
        5.1.2 以人为本原则
        5.1.3 生态性原则
        5.1.4 艺术性原则
        5.1.5 经济性原则
    5.2 黑龙江流域村落文化景观塑造对策
        5.2.1 完整、真实性原则进行全方位塑造
        5.2.2 经济性原则完善村落建设,保护文化生态
        5.2.3 以人为本,重视人才资源
        5.2.4 建立健全相关政策与机制
        5.2.5 黑龙江流域村落文化景观的保护策略
    5.3 村落文化景观优化设计——以典型村落为例
        5.3.1 黑河市外四道沟村文化景观优化设计
        5.3.2 黑河市外三道沟村文化景观优化设计
        5.3.3 漠河市北极村文化景观优化设计
    5.4 章节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附件

(3)内蒙古马文化产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背景和意义
    二、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三、论文内容及研究方法
    四、创新与不足之处
第一章 马文化与内蒙古马文化产业的形成
    第一节 蒙古人的马文化
        一、“马背民族”的缘起
        二、蒙古族眼中的“马”
        三、“蒙古马”精神对蒙古族的影响
    第二节 内蒙古马文化资源与马文化产业的关系
        一、马的用途与功能
        二、马文化资源的经济价值与马文化产品的精神价值
        三、发展马文化产业有助于保护与传承马文化
    第三节 内蒙古马文化资源与马文化产业形成
        一、内蒙古马文化资源
        二、精神文化需求与经济发展需求相统一
        三、马文化产业形成
第二章 内蒙古马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第一节 内蒙古马文化产业发展背景
        一、马文化产业环境分析
        二、马文化产业结构分析
        三、马文化细分产业发展现状
    第二节 内蒙古马文化产业的发展特点
        一、马文化产品具有符号经济的性质
        二、马文化产业结构高度化
        三、马文化产业和旅游业联动效应显着
    第三节 内蒙古马文化资源在马文化产业中的运用案例
        一、传承与保护并重:以歌舞演艺《千古马颂》为例
        二、市场需求引领:以草原夏季“8·18赛马节”为例
        三、政府规划推动:以蒙古族特色马文化小镇为例
第三章 基于竞争力模型对内蒙古马文化产业发展要素分析
    第一节 内蒙古马文化产业竞争力评价体系构建
        一、文化产业竞争力相关理论
        二、内蒙古马文化产业竞争力决定要素的层次结构
        三、内蒙古马文化产业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
    第二节 马文化产业竞争力评价要素的量化处理
        一、马文化产业生产要素
        二、马文化产业企业战略、结构及竞争要素
        三、马文化产业需求状况要素
        四、马文化产业相关产业发展要素
        五、马文化产业政府要素
    第三节 基于层次分析法内蒙古马文化产业竞争力分析
        一、基于层次分析法(AHP)内蒙古马文化产业竞争力评价
        二、马文化产业竞争力各要素指标的衡量
        三、马文化产业评价结果分析
第四章 内蒙古马文化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发展思考
    第一节 内蒙古马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广而散的马文化产业结构存在着一定的发展制约性
        二、马文化资源产业化缺乏内涵
        三、马文化产业市场中的有效性供给与需求不足
        四、政策与法规滞后于马文化产业发展
    第二节 内蒙古马文化产业发展对策
        一、促进马文化产业聚集发展优化资源配置
        二、重视马文化精神实质创造新型马文化产业
        三、依靠旅游供需激发马文化市场活力
        四、进一步优化马文化产业政策体系
    第三节 结论
        一、内蒙古马文化产业实现经济文化双重效益
        二、内蒙古马文化产业可能发展的趋势与进一步拓展的空间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4)鄂伦春桦皮艺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对象和意义
    二、研究现状综述
    三、研究进路、方法和内容
    四、研究创新
第一章 鄂伦春桦皮艺术的发端与变迁
    第一节 鄂伦春概述
        一、鄂伦春族源
        二、鄂伦春族称
        三、鄂伦春人口及分布
    第二节 鄂伦春桦皮艺术的原生发端
        一、丰富的林业资源
        二、狩猎生活的需求
        三、森林文化的积淀
        四、地域文化的融合
    第三节 多元导向的艺术变迁
        一、政治导向型的桦皮艺术变迁
        二、经济导向型的桦皮艺术变迁
        三、文化导向型的桦皮艺术变迁
第二章 鄂伦春桦皮艺术的呈现方式
    第一节 生活中的创造
        一、日常需要的用具
        二、建筑中的“斜仁柱”
        三、器物纹样与装饰工艺
    第二节 剪刀下的艺术
        一、“叙事抒情”的题材
        二、“看图识物”的玩具
        三、“装饰蓝本”的砸花底样
    第三节 树皮上的画作
        一、桦皮镶嵌画
        二、桦皮剪刻画
        三、桦皮自然纹理画
第三章 鄂伦春桦皮艺术的文化内涵
    第一节 本源民俗与信仰
        一、婚丧与祭祀
        二、传统的民族精神
        三、原始的宗教形式
    第二节 民族性的审美意识
        一、自然美
        二、功利美
        三、形式美
    第三节 多样的艺术风格
        一、比例与尺度
        二、粗犷与细腻
        三、抽象与具象
第四章 鄂伦春桦皮艺术面临的困境与传承的当代意义
    第一节 传承风险
        一、人为主体的缺失
        二、内外环境的影响
        三、窘迫的现状
    第二节 发展的可行性
        一、认识与观念
        二、相关措施与政策、方针
        三、桦皮艺术进校园
    第三节 当代意义
        一、艺术地位
        二、学术价值
        三、“非遗”传承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后记

(5)赫哲族乡村文化景观保护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文化需复兴,找回民族根基
        1.1.2 特色经济产业发展需文化充实
        1.1.3 赫哲族人民的精神感情寄托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3.1 赫哲族相关研究
        1.3.2 文化景观相关研究
    1.4 研究对象及内容
        1.4.1 研究对象
        1.4.2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
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景观
        2.1.1 景观的概念及内涵
        2.1.2 乡村景观的概念及构成要素
    2.2 文化
    2.3 文化景观
        2.3.1 文化景观的概念
        2.3.2 乡村文化景观的内涵
        2.3.3 文化景观的构成要素
    2.4 景观、文化、文化景观的联系
    2.5 理论基础
        2.5.1 文化地理学
        2.5.2 文化生态学
        2.5.3 景观生态学
        2.5.4 遗产保护学
    2.6 本章小结
3 赫哲族民族文化和历史演变
    3.1 赫哲族总述
    3.2 民族文化
        3.2.1 渔猎文化的产生
        3.2.2 物质文化
        3.2.3 非物质文化
    3.3 历史演变
        3.3.1 赫哲族人口演变
        3.3.2 清朝之前历朝历代的赫哲族
        3.3.3 清朝时期的赫哲族
        3.3.4 民国时期的赫哲族
        3.3.5 日伪统治时期的赫哲族
        3.3.6 当代赫哲族
    3.4 本章小结
4 赫哲族乡村文化景观现状调研
    4.1 赫哲族乡村建设发展概况
        4.1.1 佳木斯敖其赫哲族村
        4.1.2 同江市街津口赫哲族乡
        4.1.3 饶河四排赫哲族乡
        4.1.4 抚远抓吉赫哲族村
        4.1.5 同江市八岔赫哲族乡
        4.1.6 小结
    4.2 赫哲族自然环境要素
        4.2.1 佳木斯市敖其赫哲族村
        4.2.2 同江市街津口赫哲族乡
        4.2.3 饶河四排赫哲族乡
        4.2.4 抚远抓吉赫哲族村
        4.2.5 同江市八岔赫哲族乡
        4.2.6 小结
    4.3 赫哲族文化景观的物质要素
        4.3.1 结构
        4.3.2 建筑
        4.3.3 空间
        4.3.4 行为
    4.4 赫哲族文化景观的非物质要素
        4.4.1 精神信仰
        4.4.2 风俗习惯
        4.4.3 文化艺术
    4.5 赫哲族乡村文化景观调研总结
    4.6 赫哲族乡村文化景观发展的优势与问题
        4.6.1 赫哲族文化景观发展优势
        4.6.2 赫哲族文化景观发展问题
    4.7 本章小结
5 赫哲族文化景观的变迁研究
    5.1 赫哲族文化景观的变迁
        5.1.1 自然环境要素的变迁
        5.1.2 物质要素的变迁
        5.1.3 非物质要素的变迁
    5.2 赫哲族文化景观的变迁原因
        5.2.1 根本原因
        5.2.2 影响因子
    5.3 本章小结
6 赫哲族文化景观的保护规划
    6.1 赫哲族文化景观保护原则
        6.1.1 保护文化景观的完整性
        6.1.2 兼顾文化景观的共生性
        6.1.3 还原文化景观的真实性
        6.1.4 保护文化景观的可持续发展性
    6.2 赫哲族文化景观保护方法
        6.2.1 保护珍藏
        6.2.2 风貌更新
        6.2.3 景观重构
        6.2.4 传承发展
    6.3 赫哲族文化景观保护策略
        6.3.1 文化景观的整体规划
        6.3.2 文化景观要素的有机融合
        6.3.3 文化景观内涵的挖掘
        6.3.4 文化景观构成要素的有机更新
        6.3.5 文化景观的多元展示
        6.3.6 坚持民族文化产业的发展
    6.4 赫哲族文化景观保护规划
        6.4.1 规划设计目标和定位
        6.4.2 总体规划框架
        6.4.3 规划内容
    6.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6)鄂伦春族乡村文化景观保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1.2.1 选题的目的
        1.2.2 选题的意义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综述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
2 相关理论研究基础
    2.1 乡村文化景观
        2.1.1 相关概念界定
        2.1.2 乡村文化景观的构成
        2.1.3 乡村文化景观的特征
    2.2 相关理论研究
        2.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2 文化生态学理论
        2.2.3 文化遗产保护理论
    2.3 小结
3 鄂伦春族历史聚落文化景观
    3.1 鄂伦春族概述
        3.1.1 鄂伦春族族源
        3.1.2 鄂伦春族历史沿革与文化变迁
    3.2 鄂伦春族历史聚落文化景观特征
        3.2.1 自然基底
        3.2.2 物质要素
        3.2.3 非物质要素
    3.3 小结
4 鄂伦春族乡村文化景观现状调研
    4.1 调研对象与内容
    4.2 调研村落地理位置与历史沿革概况
        4.2.1 地理位置
        4.2.2 村落历史沿革
    4.3 乡村文化景观自然基底现状
        4.3.1 气候
        4.3.2 地形地貌
        4.3.3 水系
        4.3.4 森林景观
        4.3.5 草原景观
        4.3.6 动物资源
    4.4 乡村文化景观物质要素现状
        4.4.1 聚落性景观
        4.4.2 生产性景观
        4.4.3 生活性景观
    4.5 乡村文化景观非物质要素现状
        4.5.1 风俗习惯
        4.5.2 精神信仰
        4.5.3 文化娱乐
        4.5.4 民间文学
    4.6 小结
5 鄂伦春族乡村文化景观现状问题
    5.1 自然基底现状问题分析
        5.1.1 自然资源有待进一步恢复
        5.1.2 村落与自然联系不紧密
    5.2 物质要素现状问题分析
        5.2.1 聚落性景观缺少民族特征
        5.2.2 生产性景观较差
    5.3 非物质要素现状问题分析
        5.3.1 民族文化失去活力
        5.3.2 文化传承后继乏人
        5.3.3 文化保护模式僵化
    5.4 小结
6 鄂伦春族乡村文化景观保护性策略
    6.1 保护原则
        6.1.1 完整性原则
        6.1.2 活态性原则
        6.1.3 原真性原则
    6.2 宏观层面的保护
        6.2.1从文化生态学角度出发进行整体保护
        6.2.2 从可持续发展角度出发进行活态性保护
        6.2.3 从文化遗产保护角度出发进行原真性保护
    6.3 微观层面的保护
        6.3.1 自然基底的分级保护
        6.3.2 物质要素的提升保护
        6.3.3 非物质要素的利用保护
    6.4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7)非遗视域下鄂温克族瑟宾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理论意义及应用价值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四、创新之处及研究方法
    五、重点解决问题
第1章 鄂温克族瑟宾节整体概述
    1.1 瑟宾节的历史渊源
        1.1.1 鄂温克族概况
        1.1.2 瑟宾节的由来
        1.1.3 田野点背景介绍
    1.2 非遗视域下的瑟宾节
        1.2.1 现代瑟宾节状貌
        1.2.2 瑟宾节的时空分布
        1.2.3 瑟宾节的节日特征
    1.3 申遗后瑟宾节的文化变迁
        1.3.1 文化变迁的表现
        1.3.2 文化变迁的成因
    1.4 瑟宾节研究相关理论阐释
        1.4.1 语境理论和表演理论
        1.4.2 文化圈理论和仪式理论
第2章 非遗视域下瑟宾节的文化表征及内涵
    2.1 非遗视域下瑟宾节的文化表征
        2.1.1 节日传承空间与流程
        2.1.2 民族体育竞技项目
        2.1.3 民族歌舞与游艺娱乐
        2.1.4 宗教信仰与祭祀仪式
    2.2 非遗视域下瑟宾节的文化内涵
        2.2.1 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2.2.2 人文精神熠熠生辉
        2.2.3 敬天务实的感恩情结
        2.2.4 .热情好客的待人接物
        2.2.5 淳朴善良的美好品德
    2.3 瑟宾节蕴含的民族精神和情感
        2.3.1 勤劳勇敢,顽强拼搏的自强精神
        2.3.2 不屈不挠,崇尚和平的家国情怀
        2.3.3 团结友爱,慷慨无私的奉献精神
        2.3.4 热爱生活,乐观积极的进取精神
第3章 非遗视域下瑟宾节的功能价值及启示
    3.1 非遗视域下瑟宾节的主要功能
        3.1.1 文化传承功能
        3.1.2 民族认同功能
        3.1.3 调节娱乐功能
        3.1.4 社会教育功能
    3.2 非遗视域下瑟宾节的现代价值
        3.2.1 历史和文化价值
        3.2.2 教育和精神价值
        3.2.3 审美和经济价值
    3.3 非遗视域下瑟宾节的时代意义
        3.3.1 呈现历史,唤醒民族历史记忆
        3.3.2 保存民族文化,传播民族文化魅力
        3.3.3 展演节日仪式,维系民族情感
第4章 非遗视域下瑟宾节的当代保护与传承思考
    4.1 瑟宾节的保护传承现状及问题
        4.1.1 瑟宾节的保护与传承现状
        4.1.2 瑟宾节保护传承中的问题
    4.2 瑟宾节的文化传承与文化复兴
        4.2.1 传统思考:瑟宾节的文化传承
        4.2.2 现代反思:瑟宾节的文化复兴
    4.3 加强国家级非遗项目瑟宾节的保护与传承
        4.3.1 维度一:非遗传承主体
        4.3.2 维度二:非遗保护主体
        4.3.3 维度三:非遗传播媒介
        4.3.4 .维度四:文化生态保护区
    4.4 瑟宾节保护传承与发展的路径探析
        4.4.1 借鉴其他民族节日保护传承经验
        4.4.2 创新和发展瑟宾节保护与传承对策
结语
致谢
参考书目

(8)东北满族民歌演唱艺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思路
    三、研究现状与问题
    四、研究意义与创新
    五、研究目的与方法
    六、概念界定
第一章 东北满族民歌回望
    第一节 满族民歌历史追溯
        一、文献记载中的满族民歌
        二、文化遗存中的满族民歌
        三、满族民歌当代演唱现状
    第二节 满族民歌的人文生态渊源
        一、自然生态中的满族民歌
        二、文化生态中的满族民歌
        三、族源地域中的满族民歌
    第三节 民族精神信仰与族群文化认同
        一、满族民歌与民族精神信仰传递
        二、族群文化认同与民歌活态发展
第二章 东北满族民歌演唱形态特征研究
    第一节 满族民歌演唱类型
        一、体裁类型
        二、题材类型
    第二节 满族民歌演唱特征
        一、传统民歌的本真演唱
        二、质朴各异的音调结构
        三、音韵交融的文字唱词
        四、和合共生的润腔技巧
        五、情感色彩浓郁的衬词
    第三节 满族民歌演唱的反本修古
        一、满族仪式“古歌”演唱之说
        二、满族仪式“古歌”音韵交融
第三章 东北满族民歌满语演唱研究
    第一节 满语民歌语音演唱特点
        一、满语语言的形成与发展
        二、满语元音歌唱音位特点
        三、满语辅音歌唱音位特点
        四、满语言语音重音节特点
        五、满蒙歌唱语音音位比较
    第二节 满族民歌与东北方言的音韵关系
        一、东北方言的声韵调特点
        二、东北方言在演唱中运用
    第三节 满语语言在演唱中的运用
        一、唱词韵式特点
        二、唱词韵律个性
        三、语言演唱特色
第四章 东北满族民歌演唱艺术的当代呈现
    第一节 追求变化与机缘
        一、机缘与灵感的碰撞
        二、远古与现代的链接
    第二节 和而不同的演唱技法
        一、多样性演唱技法借鉴
        二、中西演唱技法的借鉴
    第三节 满族民歌演唱的表现形式
        一、多元文化形式的演唱表现
        二、融合与发展中的演唱表现
        三、借鉴与超越中的演唱表现
    第四节 美美与共的艺术展示
        一、满族服饰在演唱中的艺术展示
        二、满族舞蹈在演唱艺术中的展示
        三、伴奏乐器在演唱艺术中的展示
第五章 东北满族民歌演唱的当代传承
    第一节 传统文化形式下满族民歌传承路径
        一、社会传承的多样性
        二、家族亲缘传承的稳定性
        三、师徒传承的普遍性
        四、族群文化记忆传承
    第二节 多样化形式下东北满族演唱传承
        一、独唱传承形式的永恒
        二、一领众和的自由传唱
        三、对唱传承的情感交流
        四、重唱传承的艺术魅力
        五、合唱传承的艺术超越
        六、民歌传唱的活化石
    第三节 东北满族民歌演唱传承的新视域
        一、学校教育传承
        二、激活民俗传承
        三、传统歌唱延续
        四、媒体化新视界
        五、旅游文化新景观
结论
    一、研究之结论
    二、传承之思考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东北三省满族分布图
    附录二 田野调查与归类
    附录三 图目录
    附录四 图表目录
    附录五 谱例目录
    附录六 新媒体网络传播的满族民歌
    附录七 满族民歌《摇篮曲》演唱音乐结构分析
    附录八 全国各中小学满语教学情况调查汇总表
    附录九 2018 年全国各地举办满族颁金节的地域汇总
    附录十 满文字头歌
在学习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及着作(含项目)情况
后记
附图

(9)湖南省博物馆乡土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关于博物馆教育的研究
        1.2.2 乡土教育研究
        1.2.3 关于博物馆乡土教育的研究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1.4.1 研究方法
        1.4.2 创新点
第2章 国内博物馆乡土教育概况
    2.1 国内博物馆乡土教育的发展
        2.1.1 乡土教育的定义及内容
        2.1.2 乡土教育的发展历程
        2.1.3 乡土教育的意义
    2.2 国内博物馆乡土教育现状
    2.3 国内博物馆乡土教育的不足
第3章 湖南省博物馆乡土教育陈列与实施概况
    3.1 乡土教育陈列发展历史
    3.2 乡土教育陈列现状
        3.2.1 乡土教育陈列详情
        3.2.2 乡土教育资源整理
    3.3 乡土教育活动概况
        3.3.1 馆内活动
        3.3.2 馆校合作及馆外活动
第4章 湖南省博物馆乡土教育建议
    4.1 目前湘博乡土教育的不足
    4.2 对于湘博乡土教育的建议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10)民族博物馆文化传播策略研究 ——以云南民族博物馆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民族博物馆研究综述
        1.2.2 博物馆文化传播研究综述
        1.2.3 民族博物馆文化传播研究综述
        1.2.4 综述小结
    1.3 研究内容与框架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创新点
第二章 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1.1 民族博物馆
        2.1.2 文化传播
        2.1.3 民族文化传播
    2.2 民族博物馆与文化传播关系
        2.2.1 博物馆文化传播
        2.2.2 民族博物馆文化传播
    2.3 理论基础
        2.3.1 文化适应理论
        2.3.2 编码译码理论
        2.3.3 “使用与满足”理论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民族博物馆文化传播现状分析
    3.1 我国民族博物馆文化传播现状
        3.1.1 我国民族博物馆发展现状
        3.1.2 我国民族博物馆文化传播的主要内容
        3.1.3 我国民族博物馆文化传播的主要方式
    3.2 选择云南民族博物馆作为研究对象的依据
        3.2.1 云南民族博物馆概况
        3.2.2 选择云南民族博物馆作为案例分析的理由
    3.3 云南民族博物馆文化传播要素分析
        3.3.1 云南民族文化传播的主体
        3.3.2 云南民族文化传播的受众
        3.3.3 云南民族文化传播的主要内容
        3.3.4 云南民族文化传播的主要方式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云南民族博物馆文化传播策略效果分析
    4.1 云南民族博物馆现有文化传播策略分析
        4.1.1 政府及主管部门相关文化传播策略
        4.1.2 运营者文化传播策略
        4.1.3 对云南民族博物馆现有文化传播策略的分析
    4.2 问卷设计与样本选取
        4.2.1 问卷设计
        4.2.2 样本的选取
    4.3 受访者基本情况描述
        4.3.1 受访者的人口统计学特征
        4.3.2 受访者对云南民族博物馆的基本认知
    4.4 调查结果分析
        4.4.1 受众对云南民族博物馆使用目的分析
        4.4.2 受众对云南民族博物馆参观印象和评价分析
        4.4.3 受众对云南博物馆文化传播途径的认知分析
        4.4.4 云南民族博物馆受众的文化传播效果分析
    4.5 结论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民族博物馆文化传播策略的优化
    5.1 民族博物馆文化传播策略制定的基本原则
        5.1.1 深挖文物信息,反映民族特征
        5.1.2 转变传统观念,打破体制束缚
        5.1.3 明确受众定位,增强传播效果
    5.2 民族博物馆文化传播策略提升的具体方式
        5.2.1 加强民族博物馆与传统媒体的合作
        5.2.2 重视民族博物馆对视觉识别系统的利用
        5.2.3 强化民族博物馆信息化建设和新媒体的利用
        5.2.4 探索民族博物馆产业化路径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束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四、从黑龙江省民族博物馆展示的民族文物看北方少数民族生产、生活的文化底蕴(论文参考文献)

  • [1]土家族民俗音乐文化史研究[D]. 苏振华. 湖南师范大学, 2021
  • [2]黑龙江流域村落文化景观研究[D]. 李可. 东北林业大学, 2021(08)
  • [3]内蒙古马文化产业发展研究[D]. 苏日娜. 中央民族大学, 2020(01)
  • [4]鄂伦春桦皮艺术研究[D]. 姜山. 吉林大学, 2020(08)
  • [5]赫哲族乡村文化景观保护规划研究[D]. 潘婷. 东北林业大学, 2020(02)
  • [6]鄂伦春族乡村文化景观保护研究[D]. 侯翠阳. 东北林业大学, 2020(02)
  • [7]非遗视域下鄂温克族瑟宾节研究[D]. 孙玉博. 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 2020(01)
  • [8]东北满族民歌演唱艺术研究[D]. 王海霞.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6)
  • [9]湖南省博物馆乡土教育研究[D]. 刘晴. 湖南大学, 2019(07)
  • [10]民族博物馆文化传播策略研究 ——以云南民族博物馆为例[D]. 马乐. 电子科技大学, 2018(09)

标签:;  ;  ;  ;  ;  

从黑龙江民族博物馆陈列的民族文物看北方少数民族生产生活的文化遗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